CN113350361B -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0361B
CN113350361B CN202110821896.XA CN202110821896A CN113350361B CN 113350361 B CN113350361 B CN 113350361B CN 202110821896 A CN202110821896 A CN 202110821896A CN 113350361 B CN113350361 B CN 1133503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toosendanin
virus
cov
s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18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0361A (zh
Inventor
彭珂
李淑芬
张玉兰
叶美迪
陈远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8218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0361B/zh
Priority to CN202210103516.3A priority patent/CN114288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0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0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0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0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56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 A61K31/58Compounds containing cyclopenta[a]hydrophenanthrene ring system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teroi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e.g. danazol, stanozolol, pancuronium or digitogen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ir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申请提供的组合物对抗布尼亚病毒以及抗SARS‑CoV‑2病毒有效。

Description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 用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川楝素(Toosendanin,TSN)是川楝树皮(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中的一种四环三萜化合物,是楝科植物的主要药性成分。
川楝素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P_220125101414790_790382001
川楝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肉毒神经毒素,特异性作用于神经和心肌细胞的多种离子通道和抑制昆虫取食和幼虫发育。近年有报道川楝素可诱发肿瘤细胞(如肝癌细胞,神经肿瘤细胞和淋巴癌细胞)死亡和凋亡,这提示川楝素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有良好的前景。
本申请提供一种川楝素的新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其旨在提供川楝素的新的用途。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包括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在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在制备抗裂谷热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在制备抑制抗裂谷热病毒传播的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抗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包括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药物中的用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经胃肠道给予剂型或者注射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对抗布尼亚病毒以及抗SARS-CoV-2病毒有效;进一步地,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对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抗裂谷热病毒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验例1中Toosendanin的细胞毒性检测结果。
图2为实验例2中不同浓度Toosendanin的抗病毒活性检测结果。
图3为实验例2中Toosendanin对SFTSV复制的影响结果。
图4为实验例3中Toosendanin对RVFV复制的影响结果。
图5为实验例4中Toosendanin对SFTSV感染C57BL/6小鼠的影响。
图6为实验例5中Toosendanin对SARS-CoV-2复制的影响结果。
其中,图2、图4以及图5中vehicle组是指溶媒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进行具体说明。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途: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包括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
布尼亚病毒(Bunyavirus)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 RNA的 1目病毒。
例如,上述组合物在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发 热 伴 血 小 板 减 少 综 合 征 病 毒 ( Severe Fever with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V)属于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Phenuiviridae 科,Bandavirus 属,是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Bunyavirus)。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制备抑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中的用途。
蜱是 SFTSV 已知的自然宿主(Natural host),蜱虫叮咬是人类感染 SFTSV 的主要原因。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可以抑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因此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
例如,上述组合物在制备抗裂谷热病毒药物中的用途。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fever virus,RVFV)属于Phenuiviridae科,属于Phlebovirus属,是一种高致病性布尼亚病毒。RVFV经蚊媒传播,可感染动物和人。
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可以制备抑制抗裂谷热病毒传播的药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途:组合物在制备抗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包括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β冠状病毒属(Betacoronavirus)。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具有疗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可以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因此,组合物在制备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用途中,药物的剂型可以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粉剂或口服液体剂。
作为示例性地,上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水、乙醇、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甘露醇、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CMS-Na、L-HPC、交联PVP、CCNa、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PEG、月桂醇硫酸镁、乳糖、玉米淀粉、碳酸钙、磷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硼酸、硬脂酸、氯化钠、苯甲酸钠、醋酸钠、聚乙二醇、液体石蜡、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乳糖、预胶化淀粉、聚维酮、枸橼酸、聚山梨酯80、石蜡、氢化植物油、甘氨酸、CAP、AEA、丙烯酸树脂、环糊精、阿拉伯胶、明胶和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的组物合制备的药物的施药对象不仅限于人,例如可以为其他哺乳动物。任何给药方法例如可以用口服或者非口服方法给药。非口服给药方法可以采用静脉、动脉、骨髓、硬脑膜、心脏、经皮、皮下、腔腔、鼻腔、肠道、局部、舌下或直肠给药方法。
进一步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可以根据剂型进行选择。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组合物中,除了辅料之外还可以包括其他药学上可以接受的有效成分。
或者,基于川楝素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杂质。
例如组合物可以为川楝树(Melia azedarach,Melia toosendan)提取物。
上述“药学上可接受”是指,生理学上容许且给人服用后,不阻碍活性成分的作用,通常不引发胃肠障碍、眩晕症等过敏反应或者与其类似反应的无毒性组合物。
上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则可优选药学上可接受的被游离酸(free acid)形成的酸加成盐。所述游离酸是可以全用有机酸和无机酸。而且所述有机酸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柠檬酸、醋酸、乳酸、酒石酸、马来酸、富马酸、甲酸、丙酸、草酸、三氟乙酸、苯甲酸、葡萄糖酸、甲基磺酸、乙醇酸、琥珀酸、4-甲苯磺酸、碳酸以及天冬氨酸。所述无机酸是可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盐酸、溴酸、硫磺酸以及磷酸。
以下结合实验例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验例1
川楝素(Toosendanin)的细胞毒性检测
在HUVECs细胞中,对Toosendanin的细胞毒性进行检测。HUVECs细胞按1×104细胞/孔接种于96孔板细胞培养板中,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12-16 h,分别用0.2μM,0.62μM,1.85μM,5.6μM,16.7μM,50μM,150μM和450μM的Toosendanin进行处理,每组三个复孔,对照组加相同量的二甲基亚砜(DMSO)。药物作用24h后加入10μl CCK8,37℃孵育1h,检测OD 450nm,分析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其中,CCK8 是一种用于细胞活性测定的试剂盒,其溶液中包含的 WST ® -8 是一种水溶性四唑盐,可被胞内脱氢酶氧化还原为橙黄色水溶性甲臜(Formazan),而甲臜的生成量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
经测试如图1所示,Toosendanin的CC50大于450 μM。后续实施例中,Toosendanin的使用浓度为1-40 μM,处于安全无毒性范围内。
实验例2
川楝素(Toosendanin)对SFTSV的抗病毒活性检测
Vero细胞按2×105细胞/孔接种于24孔板细胞培养板中,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12-16 h,使用浓度为5μM,10μM,20μM,40μM的Toosendanin进行处理,阴性对照加入同体积DMSO。孵育1 h后,用SFTSV感染,37℃孵育2h后,更换培养基为2%FBS的DMEM培养基,24h后,通过滴度检测Toosendanin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结果如图2所示,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化合物Toosendanin对SFTSV的复制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对Vero细胞中Toosendanin抑制SFTSV的IC50进行检测, SFTSV的抑制曲线如图3所示;图3中圆点表示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抑制率,三角形表示细胞毒性从图3可以看出, Toosendanin显著抑制SFTSV的活性,经计算其IC50为1.2μM。在Vero细胞中的CC50大于250μM ,SI指数大于208.3。
说明川楝素具有抑制SFTSV活性的作用,可以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药物。
实验例3
川楝素(Toosendanin)对RVFV复制的影响
HUVECs细胞按2×105细胞/孔接种于24孔板细胞培养板中,于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12-16 h,使用浓度为0.2μM,0.62μM,1.85μM,5.6μM,16.7μM,50μM的Toosendanin进行处理,阴性对照加入同体积DMSO。孵育1 h后,用属于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RVFV)感染,37℃孵育2 h后,更换培养基为2%FBS的DMEM培养基,24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上清中病毒基因拷贝数,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化合物Toosendanin对裂谷热病毒(RVFV)的复制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川楝素具有抑制裂谷热病毒复制的作用。
实验例4
川楝素(Toosendanin)对SFTSV感染C57BL/6小鼠的影响
C57BL/6小鼠免疫系统健全,遗传背景干净,可用于药物保护性评价实验。该小鼠全程饲养于SPF环境,小鼠被分为2组:(1)SFTSV + vehicle组(n=5),(2)SFTSV +Toosendanin组(n=5)。小鼠感染采用腹腔注射法,接毒量为100 μL(105 FFU/只),mock组为等体积DMEM培养基。腹腔注射给药,Toosendanin的剂量为1 mg/kg/d,感染前3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共计6天。整个实验流程严格遵守动物保护和使用委员会操作指南所规定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指导方针。小鼠每日监测指标包括:弓背、立毛、活动力、应激反应、体重等。SFTSV感染第3天进行解剖小鼠,取脾脏检测其病毒载量。结果如图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脾脏病毒滴度明显下降。提示 Toosendanin可以在小鼠水平显著抑制SFTSV的复制。
图5中TSN代表SFTSV + Toosendanin组。
实验例5
川楝素(Toosendanin)对SARS-CoV-2复制的影响
Vero-E6细胞中Toosendanin抑制SARS-CoV-2的IC50 和CC50进行检测,结果如图6中SARS-CoV-2的抑制曲线所示,图6中方块表示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抑制率,圆点表示细胞毒性,Toosendanin显著抑制SARS-CoV-2的活性,经计算其IC50为0.24μM。在Vero-E6细胞中的CC50大于450μM,SI指数大于1875。
说明川楝素可以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可以用于制备抗SARS-CoV-2病毒药物。
居于上述实验例1-实验例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含有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的药物。
该药物至少可以用于抗布尼亚病毒、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抗裂谷热病毒以及抗SARS-CoV-2病毒。
综上可以看出,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水合物对抗布尼亚病毒、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抗裂谷热病毒以及抗SARS-CoV-2病毒有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物在制备抗SFTSV和/或RVFV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包括川楝素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传播的药物中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抗裂谷热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在制备抑制抗裂谷热病毒传播的药物中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CN202110821896.XA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Active CN1133503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896.XA CN113350361B (zh)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202210103516.3A CN114288306B (zh)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的药物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1896.XA CN113350361B (zh)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3516.3A Division CN114288306B (zh)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的药物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0361A CN113350361A (zh) 2021-09-07
CN113350361B true CN113350361B (zh) 2022-03-08

Family

ID=775400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1896.XA Active CN113350361B (zh)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202210103516.3A Active CN114288306B (zh)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的药物中的用途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03516.3A Active CN114288306B (zh) 2021-07-20 2021-07-20 组合物在制备抑制SARS-CoV-2病毒复制的药物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3503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8146A (zh) * 2003-05-20 2004-11-24 刘树林 防治病毒的中药
US20100317637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nti-hepatitis c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drug for inhibiting hepatitis c viruses or treating hepatitis c
CN103450324A (zh) * 2013-09-17 2013-12-18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苦楝皮中提取川楝素的方法
CN111166862A (zh) * 2020-02-24 2020-05-19 陈文才 治疗新冠肺炎的臭灵丹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449093A (zh) * 2020-05-20 2020-07-28 商磊 一种具有抗菌消毒作用的天然精油组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1583B (zh) * 2009-08-25 2013-04-2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抗丙型肝炎的组合物与制备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或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8146A (zh) * 2003-05-20 2004-11-24 刘树林 防治病毒的中药
US20100317637A1 (en) * 2009-06-16 2010-12-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nti-hepatitis c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drug for inhibiting hepatitis c viruses or treating hepatitis c
CN103450324A (zh) * 2013-09-17 2013-12-18 南京通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苦楝皮中提取川楝素的方法
CN111166862A (zh) * 2020-02-24 2020-05-19 陈文才 治疗新冠肺炎的臭灵丹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449093A (zh) * 2020-05-20 2020-07-28 商磊 一种具有抗菌消毒作用的天然精油组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creening of a Small Molecule Compound Library Identifies Toosendanin as an Inhibitor Against Bunyavirus and SARS-CoV-2;Shufen Li et al.;《Front Pharmacol》;20211111;第12卷;第1-12页 *
Structure-Based Screening of Potential Triterpenoids for Anti-Viral activity against SARS-CoV-2 and related Coronaviruses;J Vijaya Sundar et al.;《Chem Rxiv》;202008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0361A (zh) 2021-09-07
CN114288306A (zh) 2022-04-08
CN114288306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6624B1 (ko) 고병원성 감염성 질환의 예방 및 치료제
RU2518314C2 (ru) Способ и средство активации irf-3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вызываемых (+) phk-содержащими вирусами
CN113521289A (zh) 15种药物有效成分在抗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CN113350330A (zh) 杨梅素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新冠肺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10237074B (zh) 贝尼地平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布尼亚病毒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13350361B (zh) 组合物在制备抗布尼亚病毒或者SARS-CoV-2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112641789A (zh) 一种化合物在治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药物方面的应用
KR20090127071A (ko) 바이러스 억제제로서 유용한 디아릴헵타노이드계 화합물
CN114762694B (zh) 寡糖转移酶抑制剂在预防和/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EP4260862A1 (en) Antivir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fucosyllactose as active ingredient
KR102596413B1 (ko) 약물 재창출에 의한 항바이러스용 조성물
CN110279693B (zh) 一种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3440527B (zh) 萘酚喹或含萘酚喹的组合制剂在抗冠状病毒中的应用
WO2019144874A1 (zh) 寨卡病毒减毒株在治疗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CN113197886A (zh) 双黄连制剂在抗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KR20210116152A (ko) 리코린 클로라이드를 포함하는 코로나바이러스 감염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1579482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32056B1 (ko) 항 콕사키바이러스 활성을 갖는 백두구 추출물
JP2002265354A (ja) 抗ピロリ菌剤組成物
EP3960173A1 (en) Enterovirus inhibitor
CN113813281B (zh) 肌苷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结核病药物中的应用
TWI568437B (zh) 五味子素之用途
TWI569796B (zh) 赤芝酮之用途
CN114601820A (zh) 菊苣酸在治疗SARS-CoV-2感染中的应用
TWI544918B (zh) 五味子甲素之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