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8312B - 摩擦式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摩擦式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312B
CN113348312B CN201980072143.4A CN201980072143A CN113348312B CN 113348312 B CN113348312 B CN 113348312B CN 201980072143 A CN201980072143 A CN 201980072143A CN 113348312 B CN113348312 B CN 113348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riction
clutch
pressure plate
cou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21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8312A (zh
Inventor
迪尔克·赖姆尼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3348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8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60Clutching elements
    • F16D13/64Clutch-plates; Clutch-lamellae
    • F16D13/69Arrangements for spreading lamellae in the released st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6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 F16D25/062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 F16D25/063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 F16D25/0635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 F16D25/0638Fluid-actuated clutches in which the fluid actuates a piston incorporated in, i.e. rotating with the clutch the clutch having friction surfaces with clutch members exclusively moving axially with flat friction surfaces, e.g. discs with more than two discs, e.g. multiple lamellae

Abstract

一种摩擦式离合器(1),至少具有配对板(4)、位于所述配对板(4)对面、可以沿着共用的旋转轴(2)移动的压板(3)以及布置在所述配对板(4)和所述压板(3)之间、具有一定数量的离合器盘(5),其中,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是一种额外带有至少一块布置在所述配对板(4)和所述压板(3)之间的中间板(6)的多盘式离合器,或者一种额外带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配对板(4)和所述压板(3)之间的摩擦片(7)的多片式离合器;其中,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的设计,使得至少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并且在此过程中从所述压板(3)开始朝所述配对板(4)方向每块所述离合器盘(5)分别依次可以从对应相邻布置的组件(3、4、6、7)上移开或者至少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接合时,并且在此过程中从所述配对板(4)开始朝所述压板(3)方向每块所述离合器盘(5)分别依次可以朝对应相邻布置的组件(3、4s、6、7)移动。

Description

摩擦式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式离合器,优选为一种连接在机动车发动机和机动车变速箱之间的机动车用摩擦式离合器。该摩擦式离合器尤其是一种多片式离合器或者一种多盘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多片式离合器或者多片式制动器传递扭矩的方法是将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摩擦片和与从动端连接的摩擦片压合在一起。在此过程中,在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摩擦片和与从动端连接的摩擦片之间的每个接触部位上会形成摩擦接触,通过它可以在摩擦片之间传递扭矩。在大部分的多片式离合器或者多片式制动器中,始终会将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摩擦片和与从动端连接的摩擦片交替布置,从而形成尽可能多的接触部位。由摩擦片形成的摩擦片组会被一块可以沿着摩擦式离合器的旋转轴移动的压板压缩,该压板会将摩擦片组顶住一块轴向固定的配对板。压板会将由压板施加的压紧力直接传递到其邻近的摩擦片上,而该摩擦片则支撑在直接与其相邻的邻近摩擦片上。通过将每个摩擦片分别顶着邻近的摩擦片挤压,使得所有接触部位压合在一起。最后一个摩擦片则支撑在配对板上。
为了减小扭矩传递或者完全中断,会降低压板的压紧力,或者将压板从摩擦片组上抬离。一旦压板从摩擦片上分离(压板通风),摩擦片就会稍稍滑动,使得摩擦片之间的所有接触部位都变得失去作用力,并且在理想状态下甚至会在摩擦片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摩擦片通风)。为了让摩擦片能够将扭矩传递到驱动装置或者从动端上,并且也能够轴向移动,摩擦片以抗扭但可以轴向移动的方式和驱动装置或者从动端连接。为此,摩擦片大部分情况下和一个外摩擦片支架或者一个内摩擦片支架连接,该支架采用形状配合轮廓、具有间隙并且至少可以轴向移动。这种形状配合轮廓大部分情况下设计为花键啮合。
在离合器分离或者接合的过程中,摩擦片会在啮合键槽中来回滑动,以便通风或者压紧到邻近摩擦片或者配对板上。为了能够移动摩擦片,必须克服啮合时的摩擦力。只要摩擦片仍然未传递扭矩,则抵抗摩擦片轴向移动的摩擦力就很小。但如果摩擦片在完成其必要的轴向移动前就已经开始传递扭矩,或者摩擦片仍在传递扭矩,但却已经开始轴向移动,则抵抗轴向移动的摩擦力会显著增大。啮合时,会产生一个和扭矩呈比例的切向力,它将摩擦片和摩擦片支架的齿面压合在一起,并且会增大摩擦力。
对于多片式离合器和多片式制动器而言,啮合时的摩擦力是非常恼人的,因为其会降低离合器的可控性(会产生迟滞),并且会降低可以传递的最大扭矩。因此,摩擦对离合器的特性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根据具体的运动方向,摩擦会减小(接合过程)或者增大(分离过程)将两个邻近的摩擦面压合在一起的压紧力。此外,主导的摩擦系数也不是恒定的,并且在推拉转换的过程中,摩擦甚至可能彻底消失。因此,主导的摩擦条件在任何时刻都不相同,并且经常也无法准确地预测,继而导致离合器的控制由于不必要的摩擦的存在而变得不精确。
发明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缓解前述的问题。尤其是要实现摩擦式离合器尽可能受控的接合和分离过程。
通过符合如下特征的摩擦式离合器达成所述目的。单独列出的特征可以按技术上合理的方式相互组合,并且可以定义本发明的其他设计方案。此外,在说明书中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其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具体实施方式。
提出了一种摩擦式离合器,其至少具有一块配对板、一块位于配对板对面、可以沿着一根共用的旋转轴移动的压板以及布置在配对板和压板之间、具有一定数量的离合器盘。摩擦式离合器是一种
·多盘式离合器,其额外具有至少一块布置在配对板和压板之间的中间板,或者
是一种多片式离合器,其额外具有至少一块布置在配对板和压板之间的摩擦片。
其中,
i.(对于多盘式离合器)在压板和中间板之间以及在配对板和中间板之间分别布置了一块离合器盘;或者
ii.(对于多片式离合器)在压板和配对板之间,所布置的离合器盘分别通过一块摩擦片相互隔开布置。
摩擦式离合器的设计,使得
·至少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时,并且在此过程中从压板开始朝配对板方向每块离合器盘分别依次可以从对应相邻布置的组件(压板、配对板、中间板、摩擦片)上移开或者
·至少在摩擦式离合器接合时,并且在此过程中从配对板开始朝压板方向每块离合器盘分别依次可以朝对应相邻布置的组件(压板、配对板、中间板、摩擦片)移动。
在已知的摩擦式离合器接合的过程中,在轴向上朝配对板移动时,压板会首先在其最邻近的地方和离合器盘形成摩擦接触。为了同样也在配对板附近和离合器盘形成摩擦接触,必须在轴向上移动压板和位于其附近且已经传递扭矩的离合器盘及中间板或者摩擦片。在此过程中,必须克服由传递的扭矩导致的、在离合器盘和摩擦片支架或者摩擦式离合器的一根转轴之间形成的不必要的摩擦力。
尤其是对于多盘式离合器,至少有一块带有板簧的中间板连接在摩擦式离合器的剩余部分上(例如连接在配对板上或者一个共用的壳体上),其中,对于摩擦式离合器已知的致动方式,仅离合器盘必须在轴向上以摩擦的形式移动。而对于多片式离合器已知的致动方式而言,特别地,在轴向上会以摩擦的形式移动的则是摩擦片,即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无论轴向上可移动的不必要摩擦接触的数量具体是多少,在此为摩擦式离合器推荐的动作顺序对于两种离合器设计而言都是优选的。
也就是说,对于多片式离合器而言,摩擦式离合器包含一块配对板、一块压板、一个摩擦片以及两个离合器盘,其中,一个离合器盘布置在配对板和摩擦片之间,另外一个离合器盘则布置在摩擦片和压板之间。必要时,还设计了其他摩擦片和其他离合器盘。尤其是将离合器盘设计为内摩擦片,并且将摩擦片设计为外摩擦片(或者反过来)。外摩擦片相对于周向以形状配合的形式啮合到外摩擦片支架中,并且可以相对于它沿着轴向移动。内摩擦片相对于周向以形状配合的形式啮合到内摩擦片支架中,并且可以相对于它沿着轴向移动。
也就是说,对于已知的摩擦式离合器,在完成接合摩擦式离合器所需的轴向移动前,靠近压板布置的离合器盘已经开始传递扭矩,从而使得抵抗轴向移动的摩擦力显著升高。在摩擦片支架啮合时,会产生一个和扭矩呈比例的切向力,它将摩擦片支架以及参与其中的离合器盘和摩擦式离合器组件的齿面压合在一起,并且会增大摩擦力。
对于在此推荐的动作顺序,多盘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开始时中间板(或者多块中间板)和压板会同步移动(即相互联动),直至最靠近配对板的中间板接触到直接布置在配对板旁边的离合器盘,并且已将其顶住配对板为止。如果继续接合摩擦副,则最靠近配对板的离合器盘会保持轴向静止,或者由于其轴向弹性只会继续略微朝配对板方向移动。如果压板继续朝配对板方向移动,则最靠近配对板的中间板会保持轴向静止,或者由于被其顶在配对板上的离合器盘自身的弹性只会继续略微移动。如果存在其他中间板,则它们会继续和压板同步移动,直至这些中间板同样也将分别布置在它们运动方向上前方的离合器盘顶在位于前方的中间板上为止。
压板继续朝配对板方向移动,直至压板将最靠近它的离合器盘推顶住已经不再移动的、最靠近压板的中间板,并且该离合器盘开始卡入。
对于在此推荐的动作顺序,多片式离合器在接合过程开始时至少一个摩擦片(第一摩擦片)和压板会同步移动(即相互联动),直至最靠近配对板的摩擦片(第一摩擦片)接触到直接布置在配对板旁边的离合器盘,并且已将其顶住配对板为止。如果继续接合摩擦副,则最靠近配对板的离合器盘会保持轴向静止,或者由于其轴向弹性只会继续略微朝配对板方向移动。如果压板继续朝配对板方向移动,则第一摩擦片会保持轴向静止,或者由于被其顶在配对板上的离合器盘自身的弹性只会继续略微移动。压板会继续移动,并且将直接布置在其旁边的离合器盘顶住一个不再移动或者仅微量移动的(第一)摩擦片。
对于带有多个摩擦片(以及超过两个离合器盘)的多片式离合器而言,特别地,其他和压板联动的摩擦片在第一摩擦片基本完成移动后会继续同步于压板朝配对板方向移动,直至下一个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将下一个离合器盘顶住已经不再移动的摩擦片(第一摩擦片),并且该离合器盘开始卡入。该过程会重复进行,直至压板将直接布置在其旁边的离合器盘顶住一个不再移动或者仅微量移动的摩擦片为止。
离合器盘或者摩擦片如果要开始传递一定的扭矩,就必须首先在两侧贴靠在其邻近部件上并且卡入,因此,对于这一动作顺序而言,离合器盘和摩擦片或者中间板,同样也包括压板的轴向移动是在对应的离合器盘或者摩擦片传递一定的扭矩前进行的。只要离合器盘或者摩擦片尚未传递一定的扭矩,则在离合器盘和摩擦片以及摩擦片支架之间传递的力同样也较小。这样一来,即使离合器盘和摩擦片以及摩擦片支架之间的摩擦系数较高,在离合器盘或者外摩擦片和摩擦片支架之间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移动摩擦,而这样的摩擦系数对于其他动作顺序而言可能会导致大问题。
特别地,由于压板的移动,在摩擦式离合器接合的过程中可以在对应的离合器盘和布置在该离合器盘旁边的组件(压板、配对板、中间板、摩擦片)之间分别建立摩擦接触,并且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摩擦接触松开,其中,这样的摩擦接触可以按照确定的时间顺序,依次建立或者分开。
也就是说,在此推荐在摩擦副(即配对板、压板、中间板、摩擦片、离合器盘)之间以受控的方式建立或者松开摩擦接触。在此过程中,会依次建立或者松开摩擦接触,其中,沿着轴向依次布置的摩擦式离合器的组件之间的摩擦接触会以确定的顺序建立和/或松开。特别地,组件之间的摩擦接触会按顺序(也就是说尤其是在时间上依次)建立或者重新松开,其中,建立和或松开摩擦接触的这一顺序只会沿着轴向的一个方向实施。
对于摩擦接触的建立和/或松开,为了确保这一受控的顺序,摩擦式离合器具有装置,通过它们可以使得摩擦式离合器特定的组件发生相对移动。特别地,所述的装置尤其包含弹簧元件。
特别之处在于,
a)(对于多盘式离合器)压板和中间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连接,且中间板和配对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连接;其中,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时,通过对应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使得压板和中间板形成间隔布置,并且中间板和配对板形成间隔布置;或者
b)(对于多片式离合器)压板和至少一个(或者和下一个)摩擦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连接;其中,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时,通过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使得至少一个摩擦片和压板形成间隔布置
特别地,对于摩擦片数量超过一个(并且带有超过两个离合器盘)的多片式离合器而言,压板和一个间隔距离更大的摩擦片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连接;其中,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时,通过对应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使得对应摩擦片和压板以及和相应邻近的摩擦片形成间隔布置。
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尤其可以设计为相互不同。
特别地,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大于第二弹簧元件的弹簧力。
特别之处在于,设计了至少一个止挡元件,通过它(对于多盘式离合器而言)至少在压板和中间板之间,或者在中间板和配对板之间,或者(对于多片式离合器而言)在压板和与压板通过弹簧元件连接的至少一个摩擦片之间定义了一个最大间距。对于摩擦式离合器的组件而言,通过止挡元件就可以对它们取决于弹簧元件的移动加以限制。例如,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的情况下,通过止挡元件就可以确保各个组件相互以确定的距离布置。
特别地,至少一个止挡元件(优选所有止挡元件分别)和至少一个弹簧元件采用整体式的设计。
特别地,多个和不同的板(配对板、压板、中间板)或者摩擦片连接的弹簧元件通过一个共用的固定装置和压板连接。特别地,紧固可以通过一个铆钉进行,也可以选择通过螺栓或者一个物质到物质的配合连接。
特别地,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时,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不受力。不受力尤其指的是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相对于设计的作用方向,此处一般指轴向)完全松弛。这一点尤其适用于一部分弹簧元件,优选适用于所有弹簧元件。
特别地,摩擦式离合器是一种多片式离合器或者一种多盘式离合器,其中(对于多片式离合器而言),至少一个摩擦片或者多个摩擦片其中至少一个摩擦片或者(对于多盘式离合器而言)至少中间板或者压板具有一定的轴向软度,其沿着径向,设置在一个与一个邻近的组件(压板、配对板、中间板、离合器盘)形成摩擦接触的环形体和一个与一个外摩擦片支架或者内摩擦片支架以扭矩传递的形式连接的轮廓元件之间。轴向软度可以是摩擦片材料的逐渐变细或者是至少一个额外的弹性元件(例如一根弹簧),它使得环形体可以相对于轮廓元件实现(有限的、但却具有)弹性的移动。这样一来,在形成摩擦接触后,轮廓元件就不再需要相对于一个与之(相对于周向)以形状配合的形式连接的摩擦片支架,沿着轴向继续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最小化摩擦力。
特别地,摩擦式离合器是一种多片式离合器或者一种多盘式离合器,其中,其中至少一个离合器盘具有一定的轴向软度,它优选地沿着径向,设置在一个与一个邻近的组件(压板、配对板、中间板、离合器盘)形成摩擦接触的环形体和一个与一个外摩擦片支架、内摩擦片支架或者一根转轴以扭矩传递的形式连接的轮廓元件之间。轴向柔度可以是设计为摩擦片的离合器盘的材料的逐渐变细、其中一部分的弹簧元件或者是至少一个额外的弹性元件(例如一根弹簧),它使得环形体可以相对于轮廓元件实现(有限的、但却具有)弹性的移动。这样一来,在形成摩擦接触后,轮廓元件就不再需要相对于一个与之(相对于周向)以形状配合的形式连接的摩擦片支架,沿着轴向继续移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最小化摩擦力。
特别地,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摩擦式离合器,其至少具有一块可以沿着一根共同的旋转轴移动的压板、一块配对板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它们之间的离合器盘,其中,摩擦式离合器是一种额外带有至少一块中间板的多盘式离合器,或者一种额外带有多个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的多片式离合器;其中
a.(对于多盘式离合器而言)压板和中间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连接,并且中间板和配对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连接,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将板相互顶开的弹簧力大于或者小于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的弹簧力;或者
b.(对于多片式离合器而言)压板和每个外摩擦片或者和每个内摩擦片分别通过一个弹簧元件连接,通过其弹簧力使得对应的摩擦片在摩擦式离合器分离时和压板并且和邻近布置的摩擦片形成间隔布置。
特别地,通过由弹簧元件导致的力作用,迫使摩擦式离合器采用在此推荐的动作顺序。除了通过弹簧元件以外,使得摩擦片、中间板和离合器盘按照希望的顺序移动的作用力尤其也可以选择通过磁体或者离心力配重产生,或者额外通过或者也可以仅部分通过磁体或者离心力配重产生。
作为预防应当注意,此处所用数词(“第一”、“第二”等等)主要(仅)用于区分多个同类型的物体、尺寸或过程,因此尤其是没有强制性规定这些物体、尺寸或过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或顺序。要求关系和/或顺序时,会在此进行详细说明或在研究具体描述的设计方案时,这对于专家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某个部件可能反复出现(“至少一个”),则对于这些部件其中之一的描述可以适用于所有这些部件,或者这些部件的其中一部分,但这一点并不具有强制性。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以及技术范围进行进一步说明。必须指出,所述的实施例不应限制本发明。尤其是,还可以提取附图中所述事实的部分观点并将其与本说明书中的其他要素和知识相组合,除非另有详细说明。尤其须指出,附图和尤其是所示的尺寸比例仅为示意性的。
附图说明
图1:多片式离合器的接合过程;
图2:多片式离合器的分离过程;
图3:已知多片式离合器的另外一种接合过程;
图4:一种处于第一状态的三段式离合器装置侧视截面图;
图5:图4所示三段式离合器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侧视截面图;
图6:图4和图5所示三段式离合器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时的侧视截面图;
图7:一种多片式离合器的透视图;
图8:图7所示的多片式离合器的另外一个透视图;
图9:另外一种多片式离合器分离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0:图9所示的另外一种多片式离合器接合状态下的透视图;以及
图11:一种多片式离合器的侧视截面图的一处细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是摩擦式离合器1的一次接合过程。多片式离合器具有一个设计为配对板4的外摩擦片支架11,与之相连的外摩擦片7和内摩擦片支架12及与之相连的离合器盘5。接合过程按照顺序从左侧图示开始,直至右侧图示结束。
图2所示的是一种多片式离合器的一次分离过程。引用了图1的实施例。分离过程按照顺序从左侧图示开始,直至右侧图示结束(右下方)。
对于各个组件在多片式离合器或者多片式制动器中沿着轴向20必须执行的动作,其顺序接下来将会在引用图1和2的情况下加以描述。图1和2所示的多片式离合器具有三个离合器盘5(内摩擦片),它们可以轴向移动,但却以抗扭的方式和内摩擦片支架12连接。外摩擦片支架11和轴向固定的配对板4(简化地)示出为一个部件。在外摩擦片支架11中,以抗扭但却可以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了两个外摩擦片7(第一摩擦片23、第二摩擦片24)和压板(第三摩擦片25;最右侧的部件)。
图1示出了摩擦副接合过程中的动作顺序(从左侧附图1a直至右侧附图1d)。图1的左侧附图1a示出了摩擦副在离合器分离或者制动器分离的情况下应有的设置。压板3从摩擦副的剩余部分脱离,并且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通过它们的轴向可动性(例如离合器盘5和内摩擦片支架12之间的或者外摩擦片7、23、24和外摩擦片支架11之间的滑动动作)实现调整,使得摩擦片5、7、23、24之间及摩擦片5、7、23、24和压板3或者配对板4之间所有前在的摩擦部位都具有间隙,并且没有接触(或者没有明显的接触)。
现在,在不同的附图1a至1d中,将压板3朝配对板4方向移动,以便接合摩擦副(沿着轴向20的动作通过箭头加以提示)。对于此处推荐的动作顺序而言,接合过程开始时,外摩擦片7、23、24和压板3会联动,直至最靠近配对板4的外摩擦片7(第一摩擦片23)接触到直接布置在配对板4旁边的离合器盘5,并且已将其顶住配对板4为止(图1b)。如果继续接合摩擦副,则最靠近配对板4的外摩擦片7(第一摩擦片23)会保持轴向静止,或者由于被其夹住的离合器盘5的轴向弹性只会继续略微朝配对板4方向移动。其他外摩擦片7(图中仅示出了一个额外的外摩擦片7,即第二摩擦片24)会继续同步于压板3朝配对板4方向移动,直至下一个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二摩擦片24)将下一个离合器盘5顶住已经不再移动的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一摩擦片23),并且该离合器盘开始卡入(图1c)。该过程会重复进行,直至压板3将直接布置在其旁边的离合器盘5顶住一个不再移动或者仅微量移动的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二摩擦片24)为止(图1d)。离合器盘5或者外摩擦片7、23、24如果要开始传递一定的扭矩,就必须首先在两侧贴靠在其邻近部件上并且卡入,因此,对于这一动作顺序而言,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同样也包括压板3的轴向移动是在对应的离合器盘5或者外摩擦片7、23、24传递一定的扭矩前进行的。只要离合器盘5或者外摩擦片7、23、24尚未传递一定的扭矩,则在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以及摩擦片支架11、12之间传递的力同样也较小。这样一来,即使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以及摩擦片支架11、12之间的摩擦系数较高,在离合器盘5或者外摩擦片7、23、24和摩擦片支架11、12之间也不会产生明显的移动摩擦,而这样的摩擦系数对于其他动作顺序而言可能会导致大问题。
图2示出了摩擦副分离过程中的动作顺序(从左侧附图2a直至右侧附图2e)。图2a和图1d相同,并且示出了完全接合的摩擦副。现在,在附图2b至2e中,将压板3(第三摩擦片25)从配对板4上移开,以便分离摩擦副(沿着轴向20的动作通过箭头加以提示)。对于此处推荐的动作顺序而言,在分离过程开始时,仅压板3移动,因此,它会非常快速地分离位于压板3后面的离合器盘5。这样一来,会非常快速地解除压板3和与其邻近的离合器盘5之间的摩擦接触26。这样一来,压板3将不再传递扭矩,因而在摩擦副接下来的分离过程中可以在摩擦非常小的情况下沿着轴向20从配对板4上移开(图2b)。在接下来的分离过程中,压板3会继续从配对板4上移开,并且布置在压板3最近处的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二摩擦片24)同样也开始和压板3一起以联动的方式从配对板4上移开。这样一来,这个外摩擦片7(即第二摩擦片24)同样也会分离布置在其旁边的离合器盘5并且接触与其之间的摩擦接触26(图2c)。通过继续这一过程,所有外摩擦片7、23、24和离合器盘5会按顺序失去与两侧相邻部件的接触,令它们不再卡住,从而不再传递明显的扭矩,使得它们接下来可以轻松地轴向移动。在最后一个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一摩擦片23)分离了布置在配对板4旁边的离合器盘5并且从其上脱离的情况下,摩擦副分离完毕(图2d)。在分离过程中,外摩擦片7、23、24会轴向移动离合器盘5,使得离合器盘5在一侧贴靠在外摩擦片7、23、24上(图2c和2d)。但这样的单侧接触不会导致很大的作用力,并且也不会传递很高的扭矩。在松开的摩擦副转动数圈后(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之间的差速),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同样也会完全振动分离,从而达到图2e所示的状态,并且在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之间不存在任何接触,或者仅存在无关紧要的接触。
图3示出了多片式离合器另外一种已知的接合过程。引用了图1的实施例。
在这里,伴随着轴向20上朝向配对板4的移动,压板3首先在其最近处推动形成摩擦接触26(图3b)。为了同样也在配对板4上或者附近实现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一摩擦片23)的摩擦接触26,压板3和位于其附近并且已经传递扭矩的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二摩擦片24)必须轴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必须克服在离合器盘5和外摩擦片7、23、24以及摩擦片支架11、12或者在压板3和外摩擦片支架11之间由传递的扭矩导致的不受欢迎的摩擦力。
也就是说,在接合摩擦式离合器1所需的轴向移动完成前,两个右侧外摩擦片7(第二摩擦片24、第三摩擦片25或者压板3)已经开始传递扭矩,从而使得抵抗轴向移动的摩擦力显著升高。啮合时,会产生一个和扭矩呈比例的切向力,它将摩擦片24、25和外摩擦片支架11以及涉及的离合器盘5和内摩擦片支架12的齿面压合在一起,并且会增大摩擦力。
这会增大所需的致动力和摩擦式离合器1的迟滞,两者对于摩擦式离合器1的控制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图4示出了处于第一种状态的三段式离合器装置(所有摩擦式离合器1都已分离)的侧视截面图。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三段式离合器装置处于第二种状态(所有摩擦式离合器1处于分离和接合状态之间)的侧视截面图。图6示出了图4和5所示的三段式离合器装置处于第三种状态(所有摩擦式离合器1处于接合状态)的侧视截面图。接下来会共同描述图4至6。
图4、5和6示出了一种带有三段式离合器装置的混合动力模块,包括一个设计为多盘式离合器的分离式离合器(左)和一个设计为多片式离合器的双离合器(右)。此类混合动力模块的基本功能原理已知。接下来,仅会描述混合动力模块的多盘式离合器和多片式离合器中具有新颖性的部分,是它们实现并且确保了前文所述的改良的轴向动作顺序。
分离式离合器(左)设计为带有两个离合器盘5的多盘式离合器,两个离合器盘可以在压板3、中间板6和配对板4之间卡住。这三块板3、4、6通过弹簧元件8、9相互连接(例如此处的板簧),它们试图将板3、4、6相互顶开,从而有助于摩擦式离合器1的分离。为了实现改良的动作顺序,将压板3和中间板6相互顶开的作用力(弹簧力)大于将中间板6和配对板4相互顶开的作用力(弹簧力)。
在作为半截面图示出的图4、5和6中,对此进行了说明,具体方法是在压板3和中间板6之间示出了一个带有双层层叠板簧的板簧组(第一弹簧元件8),并且在中间板6和配对板4之间仅示出了一个板簧(第二弹簧元件9)。尽管力分配不同,但为了仍然能够可靠地分离摩擦式离合器1(图4),并且中间板6和压板3之间的更大的作用力不会始终将中间板6顶住布置在配对板4旁的离合器盘5,设计了一个止挡元件13,它可以限制压板3和中间板6之间的最大距离。这样一来,在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板3、4、6都会正确地就位,使得离合器盘5的所有摩擦接触26都能够通风。可选地,在图4、5、6中,也可以在中间板6和配对板4之间设计一个止挡元件13。但根据致动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它同样也可以取消。
通过板3、4、6之间不同的作用力,在摩擦式离合器1接合过程中,会首先将中间板6和压板3联动地朝配对板4方向移动,直至离合器盘5在配对板4旁卡住(图5)。接下来,随着致动系统致动力的增大,压板3和中间板6之间的距离同样也会减小,使得第二离合器盘5同样也在压板3旁卡住(图6)。为了重新分离摩擦式离合器1,会减小致动系统施加在摩擦式离合器1上的致动力。由于弹簧元件8、9施加的弹力的不同,压板3会首先从其邻近的离合器盘5上脱离,而中间板6稍后才能从配对板4旁的离合器盘5上脱离。通过板3、4、6之间不同的弹力作用以及通过限制压板3和中间板6之间最大距离的止挡元件13,就可以实现上文所述的经过优化的动作顺序。
此外,同样也可以设计中间板6的数量超过一块的多盘式离合器。而为了实现所需的动作顺序,必须对保持中间板6并且确保其轴向可动性的弹簧元件8、9进行调校,使得将每块中间板6从其轴向20相邻部件上顶开的作用力从配对板4朝压板3方向连续增大。也就是说,如果配对板4和位于其最近处的中间板6之间的作用力最小,并且压板3和位于其最近处的中间板6之间的作用力最大,并且在摩擦式离合器1接合的过程中压板3朝配对板4方向移动,则配对板4和位于其最近处的中间板6之间的离合器盘5会首先卡住。在压板3继续移动的过程中,邻近它的中间板6之间的下一块离合器盘5会卡住,直至按顺序所有离合器盘5卡住为止。最后,压板3和最靠近压板3的中间板6之间的离合器盘5会卡住。在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如果压板3从配对板4上移开,则以相反的顺序实现离合器盘5的通风。压板3和最靠近它的中间板6之间的离合器盘5会首先通风,直至再次按顺序所有离合器盘5直至布置在配对板4旁的离合器盘5通风为止。
通过板(配对板4、中间板6和压板3)之间的止挡元件13,确保在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虽然弹簧元件8、9的作用力不同,但所有板都可以正确就位,使得所有离合器盘5都通风。
对于设计为多片式离合器的双离合器的第一分离合器(在图4、5和6中,它是设计为双离合器的摩擦式离合器1在左侧示出的分离合器),两个(外)摩擦片7(第一摩擦片23、第二摩擦片24)通过多个分布在圆周上、并且设计为弹簧夹箍的弹簧元件8和压板3(第三摩擦片25)连接。如果分离合器分离(图4),则松弛的弹簧卡箍会将(外)摩擦片7、23、24保持在与压板3之间正确的距离上,使得所有内摩擦片(此处称为离合器盘5)都通风。如果接合摩擦式离合器1,则开始时压板3(第三摩擦片25)和外摩擦片7、23、24会一起朝配对板4方向移动,直至最靠近配对板4的摩擦片7,即第一摩擦片23接触到直接布置在配对板4旁边的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并且已将其顶住配对板4为止。如果继续接合摩擦式离合器1,则最靠近配对板4的外摩擦片7,即第一摩擦片23会保持轴向静止,或者由于被其夹住的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的轴向弹性只会略微移动,并且连接这一(外)摩擦片7(第一摩擦片23)和压板3的弹簧夹箍开始弹性地弯曲。另外一个(外)摩擦片7(即第二摩擦片24)会继续同步于压板3(第三摩擦片25)朝配对板4方向移动,直至它将下一个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推动并顶住已经不再移动的外摩擦片7,即第一摩擦片23(图5)。接下来,其弹簧卡箍也会发生弹性变形,直至压板3将直接布置在其旁边的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卡住,并且摩擦式离合器1接合完毕(图6)。在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弹性变形的弹簧卡箍的轴向力会阻止靠近配对板的摩擦接触26提前脱离。这样一来,压板3会首先从靠近它的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上脱离,然后是靠近压板3(第三摩擦片25)的外摩擦片7,即第二摩擦片24,直至所有摩擦接触26按照之前描述的改良的动作顺序重新通风为止。
此外,弹簧卡箍(弹性元件8)同样也可以设计为在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它们也并不是完全不受力。但此时,在弹簧卡箍和压板3之间或者在压板3和外摩擦片7之间需要止挡元件13,以便外摩擦片7在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的情况下正确地就位,并且不再卡住任何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
对于双离合器的第二分离合器(在图4、5和6中,它是设计为双离合器的摩擦式离合器1在右侧示出的分离合器),在每个外摩擦片7上固定了多个分布在圆周上的止挡凸耳(止挡元件13),它们可以限制至邻近的外摩擦片7或者至压板3的最大距离。除此以外,在压板3上固定了弹簧元件8(例如板簧凸耳),它们会在和外摩擦片7连接的止挡凸耳上施加作用力(弹力)。这股作用力会尝试将外摩擦片7从压板3上顶开。这样一来,在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的情况下,所有外摩擦片7会具有由止挡凸耳限制的至压板3或者邻近的外摩擦片7的最大距离。如果接合或者分离摩擦式离合器1,则其表现和之前描述的双离合器的第一分离器相同。在摩擦式离合器1接合和分离时,弹性变形的是板簧凸耳,而非弹簧卡箍。
图4、5和6示出了一种双离合器,其压板3通过板簧以抗扭但可以有限地轴向移动的方式和剩余的离合器组件连接。此外,压板3同样也可以通过一种在周向18上形成形状配合的轮廓装配到摩擦片支架(例如外摩擦片支架11)中。
图7示出了一种多片式离合器的透视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多片式离合器的另外一个透视图。接下来会共同描述图7和8。
图7和8示出了设计为多片式离合器或者多片式制动器的摩擦式离合器1的另外一个实施例,其通过结构型式确保了优化的轴向动作顺序。对于这里的摩擦片组而言,压板3既通过将外摩擦片7和压板3相互顶开的弹簧元件8和外摩擦片7(布置在配对板4附近的第一摩擦片23;布置在压板3附近的第二摩擦片24)连接,也通过限制外摩擦片7和压板3之间最大距离的止挡元件13连接。弹簧元件8设计为弹簧卡箍或者弹簧凸耳,它们可以作为钣金件,用弹簧钢生产加工。每个外摩擦片7通过多个分布在圆周上弹簧元件8和压板3连接。对于该实施例而言,在一个部件的基础上形成多个弹簧卡箍,该部件固定在压板3上(示例采用铆接的方式)。通过让多个弹簧卡箍共用一个固定点(一个共用的固定装置10),可以简化装配,并且可以节省固定元件。弹簧元件8的设计,使得从确保和压板3的连接的铆接点出发,在径向上有两个类似板簧的弯曲部位14向外延伸,它们在径向上在摩擦片7(内摩擦片)以外分别过渡为一个轴向延伸的连接段15。这些连接段15设计为具有不同的长度,使得一个弹簧凸耳和一个外摩擦片7连接,并且另外一个弹簧凸耳可以和另外一个外摩擦片7连接。通过弹簧元件8的弹性变形产生弹簧力。在此过程中,类似板簧的弯曲部位14会从压板3的背面上移开(弯曲脱离)或者移动到压板3上。为了进行力传递,连接段15轴向支撑在外摩擦片7上,并且通过伸入外摩擦片7的孔17中的小突起16实现径向固定,使得连接段15在摩擦式离合器1旋转时也不会由于离心力从摩擦片7上滑脱。
对于该实施例而言,将多个分布在圆周上的钩形元件(止挡元件13)铆接固定在压板3上,它们突出于外摩擦片7并且具有突起,这些突起在轴向上位于外摩擦片7止挡面的后面。这些突起用作止挡,负责限制压板3和对应的外摩擦片7之间最大可能的距离。在摩擦片组分离的情况下,弹簧元件8将外摩擦片7顶在止挡上。这样一来,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在摩擦片组分离时,外摩擦片7的位置取决于止挡或者钩形元件的几何结构,这样一来,和通过不受力的弹簧元件8确定位置相比,就可以更精确地将摩擦片7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同时降低对公差的敏感度。这样一来,在摩擦片组分离时,在外摩擦片7之间始终会有一个比相应已分离的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的厚度更大的距离。这样一来,就不再会在摩擦片7和离合器盘5之间传递任何扭矩。
预紧的弹簧元件8的一个积极的边缘效应在于,在摩擦片组分离的情况下,摩擦片7可以被牢固地顶在刚性的止挡上,使得在摩擦片7和止挡之间的轴向接触部位产生的摩擦可以阻止或者至少减弱摩擦片7和其邻近部件(例如摩擦片支架11、12)之间不受欢迎的振动、不受欢迎的噪音或者不受欢迎的微动。
如果布置在压板3和对应的外摩擦片7之间(或者摩擦片7之间)的弹簧元件8不仅可以在两个部件之间传递轴向力,而且还可以传递切向和/或径向力,则两个部件同样也可以通过弹簧元件8相互对中,和/或弹簧元件8可以在两个部件之间传递扭矩。接下来,弹簧元件8可以单独负责对中或者扭矩传递,从而不再需要任何摩擦片啮合或者摩擦片支架11、12。
但特别有意义的是将弹簧元件8的对中效应和/或弹簧元件8的扭矩传递功能与摩擦片啮合及摩擦片支架相结合。作为一种特别有意义的组合,对弹簧元件8进行了设计,使得它们负责摩擦片7的轴向定位,并且在摩擦片组的低扭矩区间中单独负责传递通过摩擦面施加至摩擦片7的扭矩。在扭矩较高的情况下,摩擦片7的齿面会贴靠到摩擦片支架11、12的齿面上(取决于弹性元件8在周向18上的弹性),并且摩擦片支架11、12也参与扭矩的传递。
如果仅通过弹簧元件8传递小扭矩,则在摩擦片7和摩擦片支架11、12的齿面接触并且在两个部件之间能够产生摩擦前,已经可以克服卡住的摩擦片7的轴向弹性,而卡住的摩擦片在作用力较小时已经会被顶出,并且在大部分情况下已经构成了整个弹性行程的大部分。这就进一步显著提高了摩擦片组的可控性。
此外,弹簧元件8同样也可以在摩擦片支架11、12中朝主扭矩传递方向的反方向扭转摩擦片7。如果摩擦片7在摩擦片组接合时必须传递的扭矩上升,则摩擦片7会从通过弹簧元件8顶住它的齿面上脱离,并且贴靠到对面的齿面上,它们负责确保主扭矩传递方向上的扭矩传递。通过在扭矩形成过程中的齿面切换,就可以解除摩擦片啮合时由于摩擦导致的(轴向)应力。这同样也会显著提高摩擦片组的可控性。
图9示出了另外一种多片式离合器分离状态下的透视图。图10示出的是图9所示的另外一种多片式离合器接合状态下的透视图。接下来会共同描述图9和10。
图9和10示出了摩擦式离合器1的另一种实施例。对于示出的多片式离合器或者多片式制动器,止挡集成在弹簧元件8中。为此,在快要过渡为类似板簧的弯曲部位14之前,对连接段15进行了加宽,并且设计了突起,连接段15在摩擦片组分离时可以通过它们支撑在压板3上(图9)。在摩擦片组接合时,弹簧元件8会如前文所述以经过改良的动作顺序将外摩擦片7(靠近配对板4布置的第一摩擦片23;靠近压板3布置的第二摩擦片24)顶住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并接下来开始发生弹性变形。在此过程中,弹簧元件8的止挡轮廓(止挡元件13)会从压板3上脱离(图10)。由于由弹性元件8的作用力和弹力引起的主要变形发生在类似板簧的弯曲部位14,因此,形成止挡的连接段15的突起和连接段15支撑在外摩擦片7上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不会变化,或者只会发生微量改变。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连接段15的长度,从而限制对应的外摩擦片7和压板3之间的最大距离。与远离压板3布置的外摩擦片7(此处为第一摩擦片23)连接的弹性元件8在摩擦片组分离或者接合时发生的形变要强于与靠近压板3布置的摩擦片7(此处为第二摩擦片24)连接的弹性元件8的形变(对于图10中示出的接合的摩擦片组,可以通过止挡轮廓的距离加以识别),因为两块板3、4之间(或者对应的外摩擦片7和配对板4之间)的相对运动取决于两者之间要分离或者接合的摩擦接触26的数量。
对于示出的实施例,弹簧元件8设计为弹簧钢生产加工的钣金件,形成止挡的连接段15的突起和连接段15支撑在外摩擦片7上的接触面之间的距离已经可以通过未示出的弹簧的板型加以确定。这样一来,只有在从钢板中切出(例如冲压、激光切割、水刀切割或者铣削)弹簧体时产生的公差和摩擦片7及压板3的形状公差会影响到止挡的精度。弹簧元件8的弯曲部位可能具有较大的制造误差(公差),但这对止挡的精度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配对板4、外摩擦片7、23、24和压板3(第三压板25)始终以抗扭的方式相互连接,并且共同分配给摩擦式离合器1或者制动器的驱动装置或者从动端。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同样也以抗扭的方式相互连接,并且相对于压板3及与其连接的部件分配给另外一套旋转系统(驱动装置或者从动端)。由于压板3以抗扭的方式和外摩擦片7连接,因此,对于此处示出的实施例,弹簧元件8同样也布置在压板3和外摩擦片7之间。但摩擦式离合器1或者制动器同样也可以设计为压板3及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属于同一旋转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弹簧元件7会布置在压板3和内摩擦片(离合器盘5)之间或者布置在内摩擦片之间或者离合器盘5之间。接下来,弹簧元件7的连接段15和形成止挡元件13的止挡的钩形元件会以更合理的方式径向布置在摩擦面内部。
之前所述的实施例和功能原理同样也可以全部沿用到其他摩擦片组上,前提条件是压板3和内摩擦片或者离合器盘5必须属于同一旋转系统。
附图主要示出了带有两个(外摩擦片)7、23、24的摩擦副,它们和弹簧元件8形成有效连接,并且通过弹簧元件8可以在轴向20上移动。但本发明可以沿用到带有任意多数量摩擦片7的摩擦副上。合理地,所有和压板3属于同一旋转系统的摩擦片7会通过弹簧元件8和压板3连接。这样一来,摩擦片组具有的摩擦片7越多,所需的弹簧元件8(或者弹性段,对于多个摩擦片7通过共用的弹簧元件8移动的情况)也就越多。
除了将每个和压板3属于同一旋转系统的摩擦片7直接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8和压板3进行连接以外,摩擦片7也可以总是通过弹簧元件8和邻近的属于同一旋转系统的摩擦片7连接,直至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8和压板3连接的摩擦片7为止。
如果压板3和邻近的属于同一旋转系统的摩擦片7之间的弹簧力最大,并且接下来摩擦片7之间的弹簧力会始终不断减小,具体取决于摩擦片7和压板3的距离,则这样一来,弹簧元件8同样也可以落实改良的轴向动作顺序。
图11示出了一种多片式离合器的侧视截面图的一处细部。将此处描述的发明合理地与摩擦片7进行组合,它们在形成摩擦面的环形体21和确保与驱动或者从动部件形成抗扭连接、并且确保轴向可动性的轮廓元件22(例如啮合部)之间具有明显的轴向软度(27)。这在图11中用符号进行了说明:通过径向19上摩擦面或者环形体21以外的外摩擦片7上轴向变窄的摩擦片,以及径向19上摩擦面内部内摩擦片7(或者离合器盘5)上轴向变窄的摩擦片。通过轴向软度27,对应(外和内)摩擦片7的环形体21就可以在轴向上相对于啮合部弹性移动。这样一来,被弹簧元件8顶在下一个摩擦片7上的摩擦片7就可以在位于其后的摩擦片7的弹性的基础上,执行微量的轴向移动,同时无需轴向移动已经开始传递扭矩的啮合部。
对于所有实施例而言,通过由弹簧元件8、9导致的力作用,迫使摩擦式离合器1采用在此推荐的动作顺序。除了通过弹簧元件8、9以外,使得摩擦片7、23、24、25、中间板6和离合器盘5按照希望的顺序移动的作用力同样也可以选择通过磁体或者离心力配重产生。
轴向、径向、切向和周向这些方向说明参照的都是摩擦式离合器1和/或制动器绕着其旋转的旋转轴或者旋转轴2。这样一来,周向20(平行于旋转轴2并且)垂直于压板3的摩擦面。
附图标记说明
1摩擦式离合器2旋转轴3压板(第三摩擦片25)4配对板
5离合器盘6中间板7(外)摩擦片(第一摩擦片23、第二摩擦片
24)8(第一)弹簧元件9第二弹簧元件10固定装置11外摩擦片支架12内摩擦片支架13止挡元件14弯曲部位15连接段16突起
17孔18周向19径向20轴向21环形体22轮廓元件23第一摩擦片
24第二摩擦片25第三摩擦片26摩擦接触27软度

Claims (9)

1.摩擦式离合器(1),至少具有配对板(4)、位于所述配对板(4)对面、可以沿着一根共用的旋转轴(2)移动的压板(3)以及布置在所述配对板(4)和所述压板(3)之间、具有一定数量的离合器盘(5),其中,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是一种额外带有至少一块布置在所述配对板(4)和所述压板(3)之间的中间板(6)的多盘式离合器,或者一种额外带有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配对板(4)和所述压板(3)之间的摩擦片(7)的多片式离合器;其中
i.在所述压板(3)和所述中间板(6)之间以及在所述配对板(4)和所述中间板(6)之间分别布置了所述离合器盘(5);或者
ii.布置在所述压板(3)和所述配对板(4)之间的所述离合器盘(5)分别通过所述摩擦片(7)相互间隔布置;
其中,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的设计,使得至少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并且在此过程中从所述压板(3)开始朝所述配对板(4)方向每块所述离合器盘(5)分别依次可以从对应相邻布置的组件(3、4、6、7)上移开或者至少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接合时,并且在此过程中从所述配对板(4)开始朝所述压板(3)方向每块所述离合器盘(5)分别依次可以朝对应相邻布置的组件(3、4、6、7)移动;
a)所述压板(3)和所述中间板(6)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8)连接,且所述中间板(6)和所述配对板(4)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元件(9)连接;其中,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通过对应所述弹簧元件(8、9)的弹簧力使得所述压板(3)和所述中间板(6)形成间隔布置,并且所述中间板(6)和所述配对板(4)形成间隔布置;或者
b)所述压板(3)和至少一个所述摩擦片(7)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8)连接,其中,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元件(8)的弹簧力使得至少一个所述摩擦片(7)和所述压板(3)形成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由于所述压板(3)的移动,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接合的过程中可以在对应的所述离合器盘(5)和布置在该离合器盘(5)旁边的组件(3、4、6、7)之间分别建立摩擦接触(26),并且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过程中可以将它们松开,其中,这样的摩擦接触(26)可以按照确定的时间顺序,依次建立或者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设计为相互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所述第一弹簧元件(8)的弹簧力大于所述第二弹簧元件(9)的弹簧力。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设计了至少一个止挡元件(13),通过它至少在所述压板(3)和所述配对板(4)之间,或者在所述压板(3)和所述中间板(6)之间,或者在所述压板(3)和与所述压板(3)通过所述弹簧元件(8、9)连接的至少一个所述摩擦片(7)之间定义了一个最大间距。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止挡元件(13)和至少一个所述弹簧元件(8、9)采用整体式的设计。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多个不同的板(3、4、6)或者所述摩擦片(7)连接的所述第一弹簧元件(8、9)通过共用的固定装置(10)和所述压板(3)连接。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在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分离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簧元件(8、9)不受力。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式离合器(1),其中,所述摩擦式离合器(1)是一种多片式离合器或者多盘式离合器,其中,其中至少一个摩擦片(7)或者中间板(6)或者压板(3)或者离合器盘具有一定的轴向软度(27),它设置在与邻近的组件(3、4、5)形成所述摩擦接触(26)的环形体(21)和与外摩擦片支架(11)或者内摩擦片支架(12)或者转轴以扭矩传递的形式连接的轮廓元件(22)之间。
CN201980072143.4A 2018-10-29 2019-10-07 摩擦式离合器 Active CN1133483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6906.4A DE102018126906A1 (de) 2018-10-29 2018-10-29 Reibungskupplung
DE102018126906.4 2018-10-29
PCT/DE2019/100867 WO2020088710A1 (de) 2018-10-29 2019-10-07 Reibungskuppl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312A CN113348312A (zh) 2021-09-03
CN113348312B true CN113348312B (zh) 2023-07-14

Family

ID=6829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2143.4A Active CN113348312B (zh) 2018-10-29 2019-10-07 摩擦式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874174B1 (zh)
KR (1) KR20210079295A (zh)
CN (1) CN113348312B (zh)
DE (1) DE102018126906A1 (zh)
WO (1) WO2020088710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11884A1 (de) * 2014-06-20 2015-12-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lattfeder für ein Mehrscheibenreibpaket und Mehrscheibenreibpaket für eine Reibkupplung
CN105209776A (zh) * 2013-05-03 2015-12-3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
CN108700129A (zh) * 2016-03-14 2018-10-2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摩擦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6101A (en) * 1981-01-28 1983-08-02 Twin Disc, Incorporated Interleaved friction plate clutch having means to prevent plate wobble
EP1577575B1 (de) * 2004-03-17 2012-04-18 BorgWarner, Inc. Lamellenkupplung
JP2005315321A (ja) * 2004-04-28 2005-11-10 Honda Motor Co Ltd 摩擦係合装置
US8056694B2 (en) * 2008-05-12 2011-11-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isc clutch assembly with separating device
JP2010138970A (ja) * 2008-12-10 2010-06-24 Toyota Motor Corp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
JP2010249179A (ja) * 2009-04-13 2010-11-04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摩擦係合装置
DE102009057353A1 (de) * 2009-12-07 2011-06-09 Borgwarner Inc., Auburn Hills Lamellenkupplung mit einer Federeinrichtung
JP2012017808A (ja) * 2010-07-08 2012-01-26 Aisin Chemical Co Ltd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
DE102010049811A1 (de) * 2010-10-20 2012-04-26 Stromag Ag Druckmittelbetätigte Reibkupplung oder -bremse
JP2012229745A (ja) * 2011-04-26 2012-11-22 Aisin Chemical Co Ltd 湿式摩擦材
CN202545638U (zh) * 2012-03-31 2012-11-21 重庆市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离合器的摩擦副彻底分离结构
WO2015116684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Borgwarner Inc. Dual gain friction clutch
JP6368102B2 (ja) * 2014-02-14 2018-08-0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摩擦係合装置
US10024368B2 (en) * 2014-03-27 2018-07-1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Multi-disk clutch
JP2016023754A (ja) * 2014-07-23 2016-02-08 Nskワーナー株式会社 摩擦板及び摩擦板を備えた湿式多板クラッチ
US10288128B2 (en) * 2015-02-27 2019-05-14 Avl Powertrain Engineering, Inc. Clutch with decremental torque function
CN205478997U (zh) * 2015-12-31 2016-08-17 上海宇意机械有限公司 热模锻压力机用多层摩擦块离合器
DE102017100120A1 (de) * 2017-01-04 2018-07-05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Lamellenpaket sowie Lamellenkupplung oder Lamellenbrems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9776A (zh) * 2013-05-03 2015-12-30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
DE102014211884A1 (de) * 2014-06-20 2015-12-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Blattfeder für ein Mehrscheibenreibpaket und Mehrscheibenreibpaket für eine Reibkupplung
CN108700129A (zh) * 2016-03-14 2018-10-23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摩擦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88710A1 (de) 2020-05-07
CN113348312A (zh) 2021-09-03
DE102018126906A1 (de) 2020-04-30
EP3874174A1 (de) 2021-09-08
EP3874174B1 (de) 2023-04-05
KR20210079295A (ko)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43437A (en) Torque limiting clutch brake
US4676356A (en) Multiple rotating disk assembly with elastic separator means
US8151964B2 (en) Multiple disc clutch apparatus
US8640842B2 (en) Clutch plate having integrated separating feature
KR101417926B1 (ko) 멀티플레이트 클러치 조립체
US20150008090A1 (en) Friction device for a clutch
EP3054186B1 (en) Clutch device
CN113677905B (zh) 用于混合动力传动系的多盘离合器
CN111425530B (zh) 具有保持特征的卡环
CN103671612A (zh) 特别用于机动车的扭矩传递组件
JP4065178B2 (ja) 多板摩擦式クラッチ
CN113614405A (zh) 具有优化的移动摩擦的多片式离合器;混动模块,双离合器装置以及动力总成
CN113348312B (zh) 摩擦式离合器
CN109804536B (zh) 离合器装置
CN111664196B (zh) 多板式摩擦离合器
CN106195048B (zh) 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装置
KR102060340B1 (ko) 커플링 장치
CN113544398B (zh) 膜片弹簧离合器
CN111623048B (zh) 具有用于将片或离合器盘间隔开的板簧元件的离合器
CN114222872A (zh) 离合器装置
US20150275983A1 (en) Clutch friction disc
CN218670293U (zh) 离合器模块和包括该离合器模块的双离合器机构
CN112166260B (zh) 具有以特定方式引入的轴向柔韧性的离合器组件
CN109642618B (zh) 离合器装置
US11441614B1 (en) Fast release mechanism for twin plate friction clutc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