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31269A -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31269A
CN113331269A CN202110642138.1A CN202110642138A CN113331269A CN 113331269 A CN113331269 A CN 113331269A CN 202110642138 A CN202110642138 A CN 202110642138A CN 113331269 A CN113331269 A CN 113331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withering
temperature
hours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21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6421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312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31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3126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鲜叶,包括质量为75%的点头镇大毫茶、质量为3%的大白茶、质量为2%的小白茶以及质量为20%的亭边大毫茶树品种的芽和芽叶;室内萎凋;接着,依次完成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参数的萎凋过程;随后进行发酵,将制得的茶叶盛放在竹制匾内,进行拼堆;把拼完堆的毛茶进行渥堆养茶,每天中午12点对渥堆毛茶进行均匀翻堆;晴天将毛茶放到室外进行第一次复晒,下午将毛茶收至室内进行二次渥堆,重复第一天渥堆操作;晴天将毛茶进行第二次复晒,成品制作完成;制得的白茶具有淡淡兰花香,香气入水,茶水更加甜醇,滋味甘润生津,回甘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的东海之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呈东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沿海波状倾斜。除滨海一带有少数的低山、平地外,大多海拔在500-800米,乃至1000米以上。东西宽79.3 公里,南北长57.4公里,海岸线长;陆地面积1461.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14959.7平方公里,山丘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91%,盆谷平原约占9%。
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温度 18.5℃,年降雨量1669.5毫米,年相对湿度80%,山区平均无霜期228天。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冲积土,PH值在4-6.3之间,普遍在5.0左右,质地为壤粘土,有机质含量高达1.58-2.33%。域内除沿海地带的土质,大部分的土壤适合茶树生长。
福鼎白茶,福建省福鼎市特产,具有白茶性清凉,消热降火,消暑解毒等特点。福鼎白茶就是用产自福鼎"华茶1号"或"华茶2号"茶树的芽叶,不炒不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其外形芽毫完整,汤色杏黄清澈,滋味清淡、清甜爽口的品质特点。根据采摘芽叶的不同,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等,近年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推出紧压白茶等。
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而且福鼎白茶具有清热祛火的功效,白茶提取物对引起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等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
现有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制得的白茶,青草味较重,香气低且无特色,回甘味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鲜叶,包括质量为75%的点头镇大毫茶、质量为3%的大白茶、质量为2%的小白茶以及质量为20%的亭边大毫茶树品种的芽和芽叶;
(2)室内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晾在竹编上,并将摊晾好的竹编置于萎凋室内,进行自然排风萎凋1小时;接着,依次完成如下环境参数的萎凋过程;
设定温度23℃,湿度60%,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50%,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4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7℃,湿度35%,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5%,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30℃,湿度30%,萎调7小时;
设定温度32℃,湿度3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2%,萎调7小时;
萎凋终点时,萎凋叶含水量为10%至15%,叶色转变为灰绿或深绿;叶缘自然干缩或垂卷;
(3)发酵
a将步骤(2)制得的茶叶盛放在竹制匾内,进行拼堆;
b把拼完堆的毛茶进行渥堆养茶,堆高50cm;
c每天中午12点对渥堆毛茶进行均匀翻堆;
d渥堆处理时间5—8天;
e晴天将毛茶放到室外进行第一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一点;
f下午1点将毛茶收至室内进行二次渥堆,重复第一天渥堆操作;
g第二次渥堆为3—5天;
h晴天将毛茶进行第二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三点;
i成品制作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鲜叶采摘应在每年清明前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1)中的芽叶为一芽一叶。
进一步的,将步骤i制得的成品进行炭焙。
进一步的,炭焙的时间为2-3小时,温度40-50度。
进一步的,将步骤i制得的成品进行烘干。
综上,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的茶青配比,优势互补,制得的白茶具有淡淡兰花香,香气入水,茶水更加甜醇,滋味甘润生津,回甘较强。
2、设置多层次萎凋过程,严格控制温度、湿度以及萎凋时间,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大大降低了茶叶的青草味。
3、通过严格控制渥堆的时间、时长并通过复晒,大大提高了发酵效率,在较佳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可以促进酶的充分发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在每年清明前进行采摘鲜叶,包括质量为75%的点头镇大毫茶、质量为3%的大白茶、质量为2%的小白茶以及质量为20%的亭边大毫茶树品种的芽和芽叶,芽叶为一芽一叶;
(2)室内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晾在竹编上,并将摊晾好的竹编置于萎凋室内,进行自然排风萎凋1小时;接着,依次完成如下环境参数的萎凋过程;
设定温度23℃,湿度60%,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50%,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4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7℃,湿度35%,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5%,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30℃,湿度30%,萎调7小时;
设定温度32℃,湿度3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2%,萎调7小时;
萎凋终点时,萎凋叶含水量为10%,叶色转变为灰绿或深绿;叶缘自然干缩或垂卷为标准;
(3)发酵
a将步骤(2)制得的茶叶盛放在竹制匾内,进行拼堆;
b把拼完堆的毛茶进行渥堆养茶,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50厘米,上盖湿布,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30%。
c每天中午12点对渥堆毛茶进行均匀翻堆,防止温度过高;
d渥堆处理时间5—8天;
e晴天将毛茶放到室外进行第一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一点;
f下午1点将毛茶收至室内进行二次渥堆,重复第一天渥堆操作;
g第二次渥堆为3—5天;
h晴天将毛茶进行第二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三点;
i成品制作完成。
实施例2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在每年清明前进行采摘鲜叶,包括质量为75%的点头镇大毫茶、质量为3%的大白茶、质量为2%的小白茶以及质量为20%的亭边大毫茶树品种的芽和芽叶,芽叶为一芽一叶;
(2)室内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晾在竹编上,并将摊晾好的竹编置于萎凋室内,进行自然排风萎凋1小时;接着,依次完成如下环境参数的萎凋过程;
设定温度23℃,湿度60%,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50%,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4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7℃,湿度35%,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5%,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30℃,湿度30%,萎调7小时;
设定温度32℃,湿度3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2%,萎调7小时;
萎凋终点时,萎凋叶含水量为15%,叶色转变为灰绿或深绿;叶缘自然干缩或垂卷为标准;
(3)发酵
a将步骤(2)制得的茶叶盛放在竹制匾内,进行拼堆;
b把拼完堆的毛茶进行渥堆养茶,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50厘米,上盖湿布,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35%。
c每天中午12点对渥堆毛茶进行均匀翻堆,防止温度过高;
d渥堆处理时间5—8天;
e晴天将毛茶放到室外进行第一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一点;
f下午1点将毛茶收至室内进行二次渥堆,重复第一天渥堆操作;
g第二次渥堆为3—5天;
h晴天将毛茶进行第二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三点;
i成品制作完成。
将步骤i制得的成品进行炭焙,炭焙的时间为2-3小时,温度40-50度
实施例3
将步骤i制得的成品进行烘干,烘干可在茶叶烘干机内进行,具体可参考泉州绿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茶叶烘干机。
表1为本产品与传统方法制的的福鼎白茶的比较结果:
产品 外形 青草味 香气
实施例1 条索紧结 兰花香
实施例2 条索紧结 兰花香
实施例3 条索紧结 兰花香
传统产品 条索部分疏散 欠香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鲜叶,包括质量为75%的点头镇大毫茶、质量为3%的大白茶、质量为2%的小白茶以及质量为20%的亭边大毫茶树品种的芽和芽叶;
(2)室内萎凋:将鲜叶均匀摊晾在竹编上,并将摊晾好的竹编置于萎凋室内,进行自然排风萎凋1小时;接着,依次完成如下环境参数的萎凋过程;
设定温度23℃,湿度60%,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50%,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6℃,湿度4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7℃,湿度35%,萎调5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5%,萎调8小时;
设定温度30℃,湿度30%,萎调7小时;
设定温度32℃,湿度30%,萎调4小时;
设定温度28℃,湿度32%,萎调7小时;
萎凋终点时,萎凋叶含水量为10%至15%,叶色转变为灰绿或深绿;叶缘自然干缩或垂卷;
(3)发酵
a将步骤(2)制得的茶叶盛放在竹制匾内,进行拼堆;
b把拼完堆的毛茶进行渥堆养茶,堆高50cm;
c每天中午12点对渥堆毛茶进行均匀翻堆;
d渥堆处理时间5—8天;
e晴天将毛茶放到室外进行第一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一点;
f下午1点将毛茶收至室内进行二次渥堆,重复第一天渥堆操作;
g第二次渥堆为3—5天;
h晴天将毛茶进行第二次复晒,时间为早上九点至下午三点;
i成品制作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鲜叶采摘应在每年清明前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芽叶为一芽一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i制得的成品进行炭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焙的时间为2-3小时,温度40-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i制得的成品进行烘干。
CN202110642138.1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Withdrawn CN1133312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2138.1A CN113331269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2138.1A CN113331269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31269A true CN113331269A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76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2138.1A Withdrawn CN113331269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312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996A (zh) * 2022-07-05 2022-10-04 霞浦顺通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白茶加工工艺的暖茶技术
CN115590079A (zh) * 2022-09-09 2023-01-13 福建省盛世大翔茶业有限公司(Cn) 一种花香白茶的退青熟化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6996A (zh) * 2022-07-05 2022-10-04 霞浦顺通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白茶加工工艺的暖茶技术
CN115590079A (zh) * 2022-09-09 2023-01-13 福建省盛世大翔茶业有限公司(Cn) 一种花香白茶的退青熟化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2762B (zh) 一种中药材三叶青的林下栽培方法
CN102972209A (zh) 葡萄园内套种球盖菇的方法
CN113331269A (zh) 一种福鼎白茶的制作方法
CN103355130B (zh) 一种白沙枇杷的种植方法
CN102388773A (zh) 园林树木地表有机覆盖物及其应用方法
CN106417692A (zh) 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543063B (zh) 一种月光白茶的加工方法
WO2021073609A1 (zh) 一种在遮光环境内用水养熟烟叶的调制方法
CN103314836A (zh) 林下石斛、食用菌多重立体种植方法
CN104472749A (zh) 一种绿茶的制作工艺
CN102524444B (zh) 一种漓江乳雪茶的加工方法
CN106171876A (zh) 一种石头上野生栽培石斛的方法
CN104686191A (zh) 一种提高香菇出菇移植的方法
CN105145260B (zh) 一种日光温室持续采收香椿的栽培方法
CN110679684A (zh) 一种龙脊单丛茶的加工方法
CN114467655A (zh) 一种防裂西瓜的栽培方法
CN113179848A (zh) 一种提升茶叶品质的茶园绿植配置方法
KR101187450B1 (ko) 해양심층수를 이용한 발효차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5027965A (zh) 一种香菇出菇期的管理方法
CN115486310B (zh) 一种低氟黑茶的种植加工方法
CN109329496A (zh) 梭篓茶的制备方法
KR102233042B1 (ko) 균사체 생성과 포자 착상율 제고를 위한 희석액 제조방법
Barkman Ec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alluna-and Empetrum-dominated dry heath communities in Drenthe, The Netherlands
CN112674194A (zh) 一种凤凰雪茶的炒制方法
CN103518540A (zh) 一种紫色茶树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