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12393B -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12393B
CN113312393B CN202110648422.XA CN202110648422A CN113312393B CN 113312393 B CN113312393 B CN 113312393B CN 202110648422 A CN202110648422 A CN 202110648422A CN 113312393 B CN113312393 B CN 113312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reading
double
examination
r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84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2393A (zh
Inventor
孙启明
李晓俊
孙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84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12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12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2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2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2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06F16/24552Database cach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采用扫描、上传、分配、批阅同时进行的方式对试卷进行批阅,不间断分配流程,并且,在整个批阅流程中,仅基于缓存,不操作数据库。因此,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基于不间断分配和流程缓存化,可以有效提高批阅效率和算分能力,具有批阅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间断分配待阅试卷,批阅效率高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背景技术
考试阅卷双评批阅的实现及方法是把多年来人工阅卷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以控制主观题(案例题)的评分误差,实现考试公平性原则为目的的一种新型阅卷方式,网上阅卷时,教师不是对考生的原始答卷直接评分,而是在计算机网络上对电子化了的考生答卷评分。
主观题的阅卷则相对比较复杂,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用高速扫描仪快速扫描答题卡;二是计算机根据阅卷要求按题目组合将答案切割成一个个图片,以批号流水号为索引给每个考生建立一系列文件存入服务器;三是服务器随机地将每个考生的答题图片自动分发给评阅相应题目的阅卷教师面前的终端计算机,阅卷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将结果输入计算机。
主观题每道题的阅卷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教师完成的。当阅同一个考生同一道题的两个阅卷教师所给的分数差小于规定的误差值时,计算机自动取两人的平均分作为该考生这道题的最终得分;当两个阅卷教师所给的分数超出规定的`误差值时,任务分发引擎自动将该考生该题的作答图片随机分发给第三个评阅此题的阅卷教师,第三个阅卷教师评阅完毕后,误差引擎再对这三个阅卷教师的分数进行两两比对,如果某两个阅卷教师的分数差小于规定的误差值,计算机自动求平均值确定分数,如果都大于规定的误差值,服务器则将该考生该题的作答图片自动分发给阅卷组长,阅卷组长既可以单独根据评分标准给分,也可以查阅前三个阅卷教师的评分结果,选择一个合理的分数作为最终分数。考生的所有答题都评阅完毕之后,计算机自动合成每个考生的所有分数。
现有技术中,需要线下收集好学生答题卡,然后进行扫描,当全部扫描结束后,才能进行分配和批阅;批阅过程中出现疑问卷或者争议卷只能通过线下去沟通解决,同时,批阅过程中的数据都是通过数据库存储,查询效率偏低。现有技术的试卷批阅方法无法“流式”处理阅卷过程,各环节需等待上一环节完成后再进行。一场中大型考试可达到10万+的学生数,为满足考试组织者网上阅卷的需求。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降低考试成本,缩短考试时间。从教师角度出发,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数据共享,及时查询纠偏。从学生角度出发,确保公平公正。现有技术缺点如下:1、学生答题卡在扫描的过程中无法组织老师立即开展批阅,造成时间的浪费;2、异常卷无法及时处理,需要线下沟通解决;3、大规模考试中,学生数据保存在数据中,批阅过程中需要频繁操作数据库,大大影响性能,高并发的情况下,查询学生数据响应较慢,导致老师批阅过程卡顿。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间断分配待阅试卷,批阅效率高的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扫描仪对考试试卷进行扫描;通过计数模块对扫描试卷的份数进行计数,当扫描试卷的份数达到临界值A*阅卷老师人数n时,通过处理模块将试卷分配给阅卷老师的阅卷终端,每位阅卷老师分配A份试卷;
S2、阅卷老师在所述阅卷终端进行阅卷;阅卷完成后,所述处理模块将阅卷老师阅卷的所有试卷依次传递给下一位老师进行双评批阅,最后一位老师的阅卷试卷传递给第一位阅卷老师;
S3、所述处理模块统计每份试卷中每道题两位老师的评分并进行比较;若两位老师的分差大于仲裁分差,所述处理模块将该题转至仲裁老师的仲裁终端进行批阅,仲裁老师打分为该题的最终得分;若两位老师的分差小于仲裁分差,则取两位老师打分的最大值作为该题的最终得分;
S4、所述处理模块统计每份试卷中所有试题的最终分数并叠加,为该试卷的总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临界值A不大于学生总人数m除以阅卷老师的人数n。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阅卷老师在所述阅卷终端进行阅卷时,遇到问题可以标识异常卷,所述处理模块将异常卷转至阅卷组长的阅卷组长终端进行处理。
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阅卷组长在所述阅卷组长终端可以进行评分,也可以退回原阅卷终端由原阅卷老师进行评分;若处理模块识别到阅卷组长终端进行评分,则该评分为最终得分。
作为另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阅卷组长终端与所述仲裁终端为同一终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阅卷过程中,通过监控模块监控每位阅卷老师双评批阅的剩余试卷数量,当剩余试卷数量达到临界值B时,从剩余待扫描试卷中进行扫描并继续分配给阅卷老师,总分配数量x为(临界值A-临界值B)*阅卷老师人数n。
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当剩余待扫描试卷数量小于总分配数量x时,直接取剩余的所有待扫描试卷进行扫描并分配。
作为另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位阅卷老师对新分配的试卷进行批阅后,依次传递给下一位阅卷老师进行双评批阅,最后一位阅卷老师的新分配试卷传递给第一位阅卷老师。
作为再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临界值A根据学生总人数m、阅卷老师人数n、重新分配的次数y确定。
作为还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计数模块为同一模块。
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采用扫描、上传、分配、批阅同时进行的方式对试卷进行批阅,不间断分配流程,并且,在整个批阅流程中,仅基于缓存,不操作数据库。因此,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具有批阅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扫描仪对考试试卷进行扫描;通过计数模块对扫描试卷的份数进行计数,当扫描试卷的份数达到临界值A*阅卷老师人数n时,通过处理模块将试卷分配给阅卷老师的阅卷终端,每位阅卷老师分配A份试卷;
S2、阅卷老师在所述阅卷终端进行阅卷;阅卷完成后,所述处理模块将阅卷老师阅卷的所有试卷依次传递给下一位老师进行双评批阅,最后一位老师的阅卷试卷传递给第一位阅卷老师;
S3、所述处理模块统计每份试卷中每道题两位老师的评分并进行比较;若两位老师的分差大于仲裁分差,所述处理模块将该题转至仲裁老师的仲裁终端进行批阅,仲裁老师打分为该题的最终得分;若两位老师的分差小于仲裁分差,则取两位老师打分的最大值作为该题的最终得分;
S4、所述处理模块统计每份试卷中所有试题的最终分数并叠加,为该试卷的总分。
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采用扫描、上传、分配、批阅同时进行的方式对试卷进行批阅。
扫描仪开始扫描时,通过计数模块监控扫描仪的进度,当扫描的份数达到临界值A*批阅老师人数n时,开始分配给批阅老师。先进行一轮分配,此处采用的是双重循环算法,批阅老师之间是一个循环,待阅试卷是嵌套在批阅老师循环里的循环,依次将学生的待阅试卷放入批阅老师的队列中。一轮分配完成后,当批阅老师完成批阅时,进行二轮分配,采用类传递算法,通过处理模块将阅卷老师阅卷的所有试卷依次传递给下一位老师进行双评批阅,最后一位老师的阅卷试卷传递给第一位阅卷老师,也即将A老师的学生加到B老师的队列,将B老师的学生加到C老师的队列,依次类推,最后一个老师的学生加到A老师的队列。通过将双重循环算法与类传递算法相结合,保证待批阅试卷平均分配给阅卷老师进行双评阅卷,而且不存在重复。
在实际应用中,临界值A可以自定义,自定义的临界值A不大于学生总人数m除以阅卷老师的人数n。
在实际阅卷过程中,上述步骤S2中,阅卷老师在所述阅卷终端进行阅卷时,遇到问题可以标识异常卷,所述处理模块将异常卷转至阅卷组长的阅卷组长终端进行处理。阅卷组长在所述阅卷组长终端可以进行评分,也可以退回原阅卷终端由原阅卷老师进行评分;若处理模块识别到阅卷组长终端进行评分,则该评分为最终得分。也即,进入正式批阅环节,每个老师批阅时遇到问题可以标识异常卷,由阅卷组长来处理,阅卷组长可以打分,也可以打回给批阅老师重新批阅,阅卷组长的打分即为最终得分。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简化流程,阅卷组长与步骤S3内的仲裁老师可以为同一老师,此时,阅卷组长终端与仲裁终端为同一终端。
在阅卷老师阅卷过程中,通过监控模块监控每位阅卷老师双评批阅的剩余试卷数量,当剩余试卷数量达到临界值B时,从剩余待扫描试卷中进行扫描并继续分配给阅卷老师,总分配数量x为(临界值A-临界值B)*阅卷老师人数n。当剩余待扫描试卷数量小于总分配数量x时,直接取剩余的所有待扫描试卷进行扫描并分配。也即,批阅过程中监控模块会不停地监控阅卷老师的批阅进度,当其中一个阅卷老师剩余的待阅卷数量达到临界值B时,监控模块停止工作,扫描仪开始从待扫描试卷里进行扫描,并通过处理模块将新扫描的试卷进行继续分配,一般取(临界值A-临界值B)*批阅老师数量n个试卷,如果学生队列剩余数量不足,直接取剩余的所有学生,执行上述的双重循环算法和类传递算法,将试卷进行分配,分配完成后,监控模块继续监控。
新分配的试卷也需进行双评批阅,也即进行类传递算法,每位阅卷老师对新分配的试卷进行批阅后,依次传递给下一位阅卷老师进行双评批阅,最后一位阅卷老师的新分配试卷传递给第一位阅卷老师。
此时,临界值A可以根据学生总人数m、阅卷老师人数n、重新分配的次数y确定。
为了简化系统,提高效率,监控模块与计数模块可以为同一模块。
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采用扫描、上传、分配、批阅同时进行的方式对试卷进行批阅,不间断分配流程,并且,在整个批阅流程中,仅基于缓存,不操作数据库。因此,本发明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提出的不间断分配和流程缓存化,同时还能提高批阅效率和算分能力,具有批阅效率高的优点。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10)

1.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扫描仪对考试试卷进行扫描;通过计数模块对扫描试卷的份数进行计数,当扫描试卷的份数达到临界值A*阅卷老师人数n时,通过处理模块将试卷分配给阅卷老师的阅卷终端,每位阅卷老师分配A份试卷;
S2、阅卷老师在所述阅卷终端进行阅卷;阅卷完成后,所述处理模块将阅卷老师阅卷的所有试卷依次传递给下一位老师进行双评批阅,最后一位老师的阅卷试卷传递给第一位阅卷老师;
S3、所述处理模块统计每份试卷中每道题两位老师的评分并进行比较;若两位老师的分差大于仲裁分差,所述处理模块将该题转至仲裁老师的仲裁终端进行批阅,仲裁老师打分为该题的最终得分;若两位老师的分差小于仲裁分差,则取两位老师打分的最大值作为该题的最终得分;
S4、所述处理模块统计每份试卷中所有试题的最终分数并叠加,为该试卷的总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值A不大于学生总人数m除以阅卷老师的人数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阅卷老师在所述阅卷终端进行阅卷时,遇到问题可以标识异常卷,所述处理模块将异常卷转至阅卷组长的阅卷组长终端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阅卷组长在所述阅卷组长终端可以进行评分,也可以退回原阅卷终端由原阅卷老师进行评分;若处理模块识别到阅卷组长终端进行评分,则该评分为最终得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阅卷组长终端与所述仲裁终端为同一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阅卷过程中,通过监控模块监控每位阅卷老师双评批阅的剩余试卷数量,当剩余试卷数量达到临界值B时,从剩余待扫描试卷中进行扫描并继续分配给阅卷老师,总分配数量x为(临界值A-临界值B)*阅卷老师人数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剩余待扫描试卷数量小于总分配数量x时,直接取剩余的所有待扫描试卷进行扫描并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位阅卷老师对新分配的试卷进行批阅后,依次传递给下一位阅卷老师进行双评批阅,最后一位阅卷老师的新分配试卷传递给第一位阅卷老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界值A根据学生总人数m、阅卷老师人数n、重新分配的次数y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与所述计数模块为同一模块。
CN202110648422.XA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Active CN113312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8422.XA CN113312393B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8422.XA CN113312393B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2393A CN113312393A (zh) 2021-08-27
CN113312393B true CN113312393B (zh) 2024-02-20

Family

ID=77377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8422.XA Active CN113312393B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1239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633A (zh) * 2008-05-06 2009-01-07 大连理工大学 艺术类美术试卷计算机辅助阅卷方法
CN102087800A (zh) * 2011-02-16 2011-06-08 山东山大鸥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网上阅卷系统
CN103745104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评卷方法
CN103778816A (zh) * 2014-01-27 2014-05-07 上海五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纸质试卷的答案提取系统
CN106296513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沈阳易高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上扫描评阅系统
KR20180064099A (ko) * 2016-12-05 2018-06-14 양선아 온라인 네트워크를 통해 주관식 수학 문제를 채점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9902683A (zh) * 2019-03-07 2019-06-18 大连大学 试卷核分和成绩录入方法及系统
CN110363194A (zh) * 2019-06-17 2019-10-2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nlp的智能阅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06756A1 (zh) * 2018-07-06 2020-01-09 道鑛有限公司 考选系统、考选装置及考选方法
CN111126845A (zh) * 2019-12-24 2020-05-08 广东德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阅卷任务分配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633A (zh) * 2008-05-06 2009-01-07 大连理工大学 艺术类美术试卷计算机辅助阅卷方法
CN102087800A (zh) * 2011-02-16 2011-06-08 山东山大鸥玛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网上阅卷系统
CN103745104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评卷方法
CN103778816A (zh) * 2014-01-27 2014-05-07 上海五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纸质试卷的答案提取系统
CN106296513A (zh) * 2016-08-25 2017-01-04 沈阳易高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上扫描评阅系统
KR20180064099A (ko) * 2016-12-05 2018-06-14 양선아 온라인 네트워크를 통해 주관식 수학 문제를 채점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WO2020006756A1 (zh) * 2018-07-06 2020-01-09 道鑛有限公司 考选系统、考选装置及考选方法
CN109902683A (zh) * 2019-03-07 2019-06-18 大连大学 试卷核分和成绩录入方法及系统
CN110363194A (zh) * 2019-06-17 2019-10-2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nlp的智能阅卷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6845A (zh) * 2019-12-24 2020-05-08 广东德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阅卷任务分配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ducting on-line survey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T. Punter 等;《200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20031020;80-88 *
在线考试及阅卷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顾春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50915(第(2015)9期);I138-1155 *
基于扫描识别技术的微积分课程电子阅卷系统设计与应用;陆毅华 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0615;第36卷(第6期);180-18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12393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iordan et al.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e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ir work groups
Lucas et al. My Vocational Situation: Normative, psychometric, and comparative data
CN106296513A (zh) 一种网上扫描评阅系统
DE102020116499A1 (de) Methode zur Auswahl von Fragen für Befragte in einem Befragten-Anfragesystem
CN115827206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显卡任务资源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EP349452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voiding network congestion on web-based survey platforms
CN113312393B (zh) 一种考试阅卷双评批阅方法
CN116166717B (zh) 一种应用于简历的人工智能信息提取方法
CN112417280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主持人体系的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11651554A (zh) 基于自然语言理解及处理的保险问答回答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41134B (zh) 在线问诊医生分配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JP714718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658928A (zh) 一种组卷试卷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593107A (zh) 一种程序设计题的考评系统
CN101593106A (zh) 一种程序设计题的考评方法
CN111882340A (zh)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0622760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17216001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1881286B (zh) 一种分类模糊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634019A (zh) 基于企业与地区的匹配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080023459A (ko) 인터넷을 통한 문제 제공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문제 제공방법
CN111881287B (zh) 一种分类模糊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JP7185802B1 (ja) 評価装置、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006734A (ja) コンピュータ適応型検定試験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KR102300185B1 (ko) 실시간 통합분석검색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