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4813B - 一种电磁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4813B
CN113294813B CN202010113730.8A CN202010113730A CN113294813B CN 113294813 B CN113294813 B CN 113294813B CN 202010113730 A CN202010113730 A CN 202010113730A CN 113294813 B CN113294813 B CN 113294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opening
induction cooker
wal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37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94813A (zh
Inventor
褚武建
周华
肖胜清
史井雄
郑军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37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4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4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4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94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4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on of coolin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 H05B6/42Cooling of coi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灶,包括有电磁灶本体、设置在电磁灶本体内的散热风扇以及供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流出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本体对应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壁部设有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三侧开口的连接腔,所述连接座的三侧开口分别包括:直接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顶部开口;还包括有加热部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之第二开口对应的侧壁上,从而实现相对电磁灶本体的翻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凹平两用电磁灶,该电磁灶在需要对圆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翻转至电磁灶本体上即可。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以及涉及一种平凹两用的电磁灶。
背景技术
电磁灶因为节能、方便、易清洁等优点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拥有电磁灶的家庭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电磁灶还不能全面普及替代燃气灶,是因为电磁灶不能像燃气灶一样可以满足家庭烹饪的各种需要,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磁灶,大体有三种,一种是单台面的平面电磁灶,一种是单台面凹面电磁灶,另一种是双台面平凹电磁灶。前两种电磁灶仅限于使用一种形状的锅、或平或凹,平面电磁灶用炒锅炒菜由于底面受热,因此炒菜受热不均匀,凹面电磁灶用凹底锅适于炒菜,使其更形象模拟燃气灶,后一种虽然是平、凹形底锅均可使用,但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占用厨房面积较大,但是灶面与锅面都是光滑的,锅体与灶面的摩擦系数较小,容易发生滑动,锅体内的液体可能因为滑动从锅体内流出,烫伤用户或者污染电磁灶。
为此一专利号为ZL95203715.7的中国发明专利《单台面平凹电磁灶》其公开了一种单台面平凹电磁灶,该电磁灶的感应线圈和隔热体均为中心为凹形的平盘状,在隔热体的上面有活动平面灶支架和凹面灶支架,它不仅适宜于平、凹底锅,而且占用厨房面积小,该隔热体上面有一个上面为平面,下底为凹形的圆盘状平面灶支架,在平面灶支架的外部有一个环状的凹面灶支架,其中平面灶支架和凹面灶支架均为活动部件,可根据使用的锅体形状选择安置其中之一,该电磁灶使用时要根据需要更换平面灶支架和凹面灶支架,使用上较为麻烦。为此一申请号为CN201210381533.X(公开号为CN102865607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平凹两用电磁炉》其包括有底部电磁炉,底部电磁炉一侧通过合页连有上部电磁炉,底部电磁炉为平面电磁炉,上部电磁炉中间设有一半球形凹面,使用时只需轻轻将产品翻开即可使用,可以在0~180度任意翻转,将圆底锅放置在上部电磁炉上,平底锅放置在底部电磁炉使用即可,在凹面电磁灶中,加热面板的中部区域向下凹入,这种电磁炉适用于底部为圆弧凸面的锅具,当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其底部便可置入凹板形成的凹陷空间内,为了提高凹板电磁炉的面板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在凹形面板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支撑件(通常为金属材质),通过支撑件支撑锅具,以降低锅具对凹形面板的作用力,但在实际使用时,锅具部分热量仍可以通过支撑件传递到凹形面板上,这就要求凹形面板材料具有较高的耐温性,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降低对凹形面板材料耐温性要求的电磁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对圆底锅具进行有效加热的电磁灶。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电磁灶,包括有电磁灶本体、设置在电磁灶本体内的散热风扇以及供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流出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本体对应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壁部设有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具有三侧开口的连接腔,所述连接座的三侧开口分别包括:直接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第一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顶部开口;还包括有:
加热部件,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之第二开口对应的侧壁上,从而实现相对电磁灶本体的翻转;
所述加热部件包括有:
壳体,所述壳体为双层并具有能容纳加热线盘的空腔,所述壳体的中央具有用于搁置圆底锅的凹形部;
出气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或底壁上;以及
连接臂,能带动所述加热部件相对所述连接座的转动,该连接臂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开口相贯通的连通口,所述连接臂包括有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相平行设置的臂部主体以及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相垂直的挡板,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与所述电磁灶本体垂直的状态下,所述挡板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开口,从而实现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能对电磁灶本体进行散热;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上的状态下,所述挡板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的第二开口,从而实现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能对加热部件的加热线盘进行散热。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利用电磁灶本体自身的散热风扇对加热部件进行散热,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能将所述空腔分隔成位于上侧、以容纳加热线盘的第一空腔以及位于下侧的第二空腔,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上的状态下,电磁灶本体的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能直接流入所述连接座的连接腔、并经连接座的顶部开口、连接臂的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二空腔中。其中散热风扇是在电磁灶本体被开启的状态下就会转,散热风扇是随时能给加热部件的加热线盘降温,一方面避免了在电磁灶本体内独立设置散热结构带来的结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加热部件对圆底锅具加热结束后,散热风扇能继续对加热部件的壳体进行散热,使得圆底锅具传递至壳体的热量能及时降温,进而降低了壳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耐温性的特性。
为了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加热部件的壳体为环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凹形部的中央形成有供圆底锅的底部露出的中央孔。同时环形的壳体能够加热圆底锅的锅身,从而更有效得实现圆底锅底、锅身的发热进而加热食物。由于中央孔的设置使得加热部件更好地利用电磁灶本体通过电使磁共振发热,使圆底锅底的磁场共振,产生内能发热进而加热食物。
为了更好地实现经电磁灶本体的散热风扇流出的冷空气对加热部件进行散热,优选地,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壳体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供第二空腔的冷空气进入所述第一空腔进行热交换。
分隔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分隔件呈环状板体,所述环状板体的内侧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相连接,所述环状板体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具有所述间隙。
所述连接臂包括有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直接相接的上臂部、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直接相接的下臂部以及连接上臂部和下臂部的左臂部和右臂部,其中,所述下臂部则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连通的所述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口壁包括有离所述第二空腔更远的第一口壁,所述挡板则由所述第一口壁向所述连接座向下延伸形成。其中连接臂不仅能构成连接腔与第二空腔连通的“连接通道”,其中连接腔具有电磁灶本体的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而与加热部件的连接臂的下臂部还形成有挡板,该挡板在加热部件处于烹饪状态下(即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上的状态下)能遮挡住连接座的第二开口,以及在加热部件处于非烹饪状态下(即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与所述电磁灶本体垂直的状态下)能遮挡住连接座的顶部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包括有座体顶壁、座体底壁以及连接座体顶壁和座体底壁的座体左侧壁和座体右侧壁,其中座体顶壁、座体底壁以及座体左侧壁和座体右侧壁共同围成与所述出风口直接连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
为了便于实现加热部件通过连接臂与连接座翻转,优选地,所述座体左侧壁具有与所述连接臂之左臂部枢接的左枢接座,所述左枢接座包括有位于外侧、外径较大的第一左枢接座以及位于第一左枢接座的内侧、外径较小的第二左枢接轴,所述座体右侧壁具有与所述连接臂之右臂部枢接的右枢接座,所述右枢接座包括有与所述第二左枢接轴相对的第二右枢接轴,对应地,所述连接臂之挡板的上端边沿向上凸设有向下弯折的弯折边,所述弯折边能相对所述第二左枢接轴及所述第二右枢接轴转动,而所述连接臂的左臂部同样具有能相对所述第二左枢接轴转动的左凹口,所述连接臂的右臂部则具有能相对所述第二右枢接轴转动的右凹口。组装时,只需将连接臂的左臂部的左凹口和右臂部的右凹口嵌设在连接座的第二左枢接轴和第二右枢接轴上,在连接臂相对连接座翻转时,连接臂的弯折边能相对第二左枢接轴及第二右枢接轴转动。
为了实现连接臂与连接座的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臂之右臂部的右凹口外侧具有能将连接臂和所述连接座枢接的枢接件,所述右枢接座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右枢接轴外侧、并沿所述第二右枢接轴的轴向内缩的缩口部,所述枢接件位于缩口部并贯穿有连接轴的状态下,能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热部件翻转至与所述电磁灶本体垂直的状态下,所述连接座的座体顶壁与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限位件,以限位在所述挡板处于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之顶部开口的状态。通过限位件的设置使得在加热部件翻转至与电磁灶本体垂直的状态下挡板能保持处于遮挡住连接座之顶部开口的状态。
限位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择,从简单的角度考虑,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座体顶壁与所述挡板上磁极相反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为了更好地使连接座与电磁灶本体更好地配合,优选地,所述电磁灶本体还包括有用于搁置盘平底锅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周缘外凸出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座体顶壁包括有位于台阶之上的第一壁面和位于台阶之下的第二壁面,所述顶板的周缘内嵌于位于台阶之上的第一壁面而所述顶部开口则位于所述第二壁面。
为了降低圆底锅对加热部件的壳体的作用力,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沿周向设置有支撑圆底锅的支撑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凹平两用电磁灶,该电磁灶在需要对圆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翻转至电磁灶本体上即可,而需要对平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翻转至离开电磁灶本体即可,其中将加热部件翻转至电磁灶本体上时不要增加单独的风机对加热部件进行散热,能利用电磁灶本体自身的散热风扇吹出的冷空气对加热线盘进行散热,进而有效地降低加热部件之凹形面的耐温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灶本体上的加热部件处于烹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磁灶本体上的加热部件处于非烹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剖视图;
图5为图2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座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座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部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部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部件又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1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该电磁灶包括有电磁灶本体1、设置在电磁灶本体1内的散热风扇2以及供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流出的出风口11,电磁灶本体1对应所述出风口11所在的壁部设有的连接座3,连接座3具有三侧开口的连接腔31,连接座3的三侧开口分别包括:直接与出风口11相对的第一开口32,与第一开口32相对的第二开口33以及位于第一开口32和第二开口33之间的顶部开口34;还包括有能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座3之第二开口33对应的侧壁上,从而实现相对电磁灶本体1的翻转的加热部件4,其中加热部件4包括有壳体41,该壳体41为双层并具有能容纳加热线盘42的空腔43,壳体41的中央具有用于搁置圆底锅的凹形部、开设于壳体41的外侧壁411或底壁412上的出气口44,以及能带动加热部件4相对连接座3的转动的连接臂45,该连接臂45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与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相贯通的连通口451,连接臂45包括有与壳体41的底壁412相平行设置的臂部主体452以及与壳体41的底壁412相垂直的挡板453,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与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挡板453能遮挡住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对电磁灶本体1进行散热;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挡板453能遮挡住连接座3的第二开口33,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对加热部件4的加热线盘42进行散热,该电磁灶在需要对圆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4翻转至电磁灶本体1上即可,而需要对平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4翻转至离开电磁灶本体1即可,其中将加热部件4翻转至电磁灶本体1上时不要增加单独的风机对加热部件4进行散热,能利用电磁灶本体1自身的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对加热线盘42进行散热,进而有效地降低加热部件4之凹形面的耐温性要求。
具体地,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利用电磁灶本体1自身的散热风扇2对加热部件4进行散热,壳体41的空腔4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5,分隔件5能将空腔43分隔成位于上侧、以容纳加热线盘42的第一空腔431以及位于下侧的第二空腔432,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电磁灶本体1的出风口11吹出的冷空气能直接流入连接座3的连接腔31、并经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连接臂45的连通口451进入第二空腔432中,其中散热风扇2是在电磁灶本体1被开启的状态下就会转,散热风扇2是随时能给加热部件4的加热线盘42降温,一方面避免了在加热部件4内独立设置散热结构带来的结构复杂性,另一方面在加热部件4对圆底锅具加热结束后,散热风扇2能继续对加热部件4的壳体41进行散热,避免圆底锅具传递至壳体41的热量能及时降温,进而降低了壳体41需要具有较高的耐温性的特性。另外本实施的加热部件4的壳体41为环形的壳体41,壳体41的凹形部的中央形成有供圆底锅的底部露出的中央孔410,同时环形的壳体41能够加热圆底锅的锅身,从而更有效得实现圆底锅底、锅身的发热进而加热食物,由于中央孔410的设置使得加热部件4更好地利用电磁灶本体1通过电使磁共振发热,使圆底锅底的磁场共振,产生内能发热进而加热食物。为了更好地实现经电磁灶本体1的散热风扇2流出的冷空气对加热部件4进行散热,分隔件5与壳体41具有间隙6,间隙6供第二空腔432的冷空气进入第一空腔431进行热交换,该间隙6还具有阻隔水进入第二空腔432中的作用,其中分隔件5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分隔件5呈环状板体,环状板体的内侧边缘51与壳体41的底壁412相连接,环状板体的外侧边缘52与壳体41的外侧壁411具有间隙6。
而参照图8~图11,连接臂45包括有与壳体41的外侧壁411直接相接的上臂部454、与壳体41的底壁412直接相接的下臂部455以及连接上臂部454和下臂部455的左臂部456和右臂部457,其中,下臂部455则开设有与第二空腔432相连通的连通口451,连通口451的口壁包括有离第二空腔432更远的第一口壁4511,挡板453则由第一口壁4511向连接座3向下延伸形成,其中连接臂45不仅能构成连接腔31与第二空腔432连通的“连接通道”,其中连接腔31具有电磁灶本体1的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而连接臂45的下臂部455还形成有挡板453,该挡板453在加热部件4处于烹饪状态下(即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能遮挡住连接座3的第二开口33,以及在加热部件4处于非烹饪状态下(即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与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能遮挡住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而连接座3包括有座体,座体包括有座体顶壁35、座体底壁36以及连接座体顶壁35和座体底壁36的座体左侧壁37和座体右侧壁38,其中座体顶壁35、座体底壁36以及座体左侧壁37和座体右侧壁38共同围成与出风口11直接连通的第一开口32以及与第一开口32相对的第二开口33。最后为了便于实现加热部件4通过连接臂45与连接座3翻转,座体左侧壁37具有与连接臂45之左臂部456枢接的左枢接座371,左枢接座371包括有位于外侧、外径较大的第一左枢接座3711以及位于第一左枢接座3711的内侧、外径较小的第二左枢接轴3712,座体右侧壁38具有与连接臂45之右臂部457枢接的右枢接座381,该右枢接座381包括有与第二左枢接轴3712相对的第二右枢接轴3811,对应地,连接臂45之挡板453的上端边沿向上凸设有向下弯折的弯折边4531,弯折边4531能相对第二左枢接轴3712及第二右枢接轴3811转动,而连接臂45的左臂部456同样具有能相对第二左枢接轴3712转动的左凹口4561,连接臂45的右臂部457则具有能相对第二右枢接轴3811转动的右凹口4571。组装时,只需将连接臂45的左臂部456的左凹口4561和右臂部457的右凹口4571嵌设在连接座3的第二左枢接轴3712和第二右枢接轴3811上,在连接臂45相对连接座3翻转时,连接臂45的弯折边4531能相对第二左枢接轴3712及第二右枢接轴3811转动。而为了实现连接臂45与连接座3的连接,连接臂45之右臂部457的右凹口4571外侧具有能将连接臂45和所述连接座3枢接的枢接件4572,右枢接座381还包括有位于第二右枢接轴3811外侧、并沿第二右枢接轴3811的轴向内缩的缩口部3812,枢接件4572位于缩口部3812并贯穿有连接轴50的状态下,能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
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与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连接座3的座体顶壁35与挡板453之间设置有限位件,以限位在挡板453处于能遮挡住连接座3之顶部开口34的状态,通过限位件的设置使得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与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挡板453能保持处于遮挡住连接座3之顶部开口34的状态。其中限位件的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择,从简单的角度考虑,限位件为分别设置在连接座3的座体顶壁35与挡板453上磁极相反的第一磁铁350和第二磁铁4532。为了更好地使连接座3与电磁灶本体1更好地配合,电磁灶本体1还包括有用于搁置盘平底锅的顶板13,顶板13的周缘外凸出于所述出风口11,座体顶壁35包括有位于台阶之上的第一壁面351和位于台阶之下的第二壁面352,顶板13的周缘内嵌于位于台阶之上的第一壁面351而顶部开口34则位于第二壁面352,该壳体41的上表面沿周向设置有支撑圆底锅的支撑件415,以降低圆底锅对加热部件4的壳体41的作用力。
该电磁灶的使用过程如下,电磁灶在需要对圆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4翻转至电磁灶本体1上即可,而需要对平底锅进行烹饪时,只要将加热部件4翻转至离开电磁灶本体1即可,其中将加热部件4包括有壳体41和连接臂45,该壳体41为双层并具有能容纳加热线盘42的空腔43,壳体41的中央具有用于搁置圆底锅的凹形部、开设于壳体41的外侧壁411或底壁412上的出气口44,本实施例的出气口44设置在底壁412上,以及能带动加热部件4相对连接座3的转动的连接臂45,该连接臂45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与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相贯通的连通口451,连接臂45包括有与壳体41的底壁412相平行设置的臂部主体452以及与壳体41的底壁412相垂直的挡板453,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与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挡板453能遮挡住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对电磁灶本体1进行散热;在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挡板453能遮挡住连接座3的第二开口33,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经过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连接臂45的连通口451进入第二空腔432中进而能对加热部件4的加热线盘42进行散热后,最终从底壁412上的出气口44流出,不要增加单独的风机对加热部件4进行散热,能利用电磁灶本体1自身的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对加热线盘42进行散热,进而有效地降低加热部件4之凹形面的耐温性要求。

Claims (13)

1.一种电磁灶,包括有电磁灶本体(1)、设置在电磁灶本体(1)内的散热风扇(2)以及供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流出的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本体(1)对应所述出风口(11)所在的壁部设有的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具有三侧开口的连接腔(31),所述连接座(3)的三侧开口分别包括:直接与所述出风口(11)相对的第一开口(32),与第一开口(32)相对的第二开口(33)以及位于第一开口(32)和第二开口(33)之间的顶部开口(34);还包括有:
加热部件(4),能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3)之第二开口(33)对应的侧壁上,从而实现相对电磁灶本体(1)的翻转;
所述加热部件(4)包括有:
壳体(41),所述壳体(41)为双层并具有能容纳加热线盘(42)的空腔(43),所述壳体(41)的中央具有用于搁置圆底锅的凹形部;
出气口(44),开设于所述壳体(41)的外侧壁(411)或底壁(412)上;以及
连接臂(45),能带动所述加热部件(4)相对所述连接座(3)的转动,该连接臂(45)为中空结构并具有与所述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相贯通的连通口(451),所述连接臂(45)包括有与所述壳体(41)的底壁(412)相平行设置的臂部主体(452)以及与所述壳体(41)的底壁(412)相垂直的挡板(453),在所述加热部件(4)翻转至与所述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所述挡板(453)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对电磁灶本体(1)进行散热;在所述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所述挡板(453)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3)的第二开口(33),从而实现散热风扇(2)吹出的冷空气能对加热部件(4)的加热线盘(42)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的空腔(4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隔件(5),所述分隔件(5)能将所述空腔(43)分隔成位于上侧、以容纳加热线盘(42)的第一空腔(431)以及位于下侧的第二空腔(432),在所述加热部件(4)翻转至搁置在所述电磁灶本体(1)上的状态下,电磁灶本体(1)的出风口(11)吹出的冷空气能直接流入所述连接座(3)的连接腔(31)、并经连接座(3)的顶部开口(34)、连接臂(45)的连通口(451)进入所述第二空腔(43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4)的壳体(41)为环形的壳体(41),所述壳体(41)的凹形部的中央形成有供圆底锅的底部露出的中央孔(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5)与所述壳体(41)具有间隙(6),所述间隙(6)供第二空腔(432)的冷空气进入所述第一空腔(431)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5)呈环状板体,所述环状板体的内侧边缘(51)与所述壳体(41)的底壁(412)相连接,所述环状板体的外侧边缘(52)与所述壳体(41)的外侧壁(411)具有所述间隙(6)。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5)包括有与所述壳体(41)的外侧壁(411)直接相接的上臂部(454)、与所述壳体(41)的底壁(412)直接相接的下臂部(455)以及连接上臂部(454)和下臂部(455)的左臂部(456)和右臂部(457),其中,所述下臂部(455)则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432)相连通的所述连通口(451),所述连通口(451)的口壁包括有离所述第二空腔(432)更远的第一口壁(4511),所述挡板(453)则由所述第一口壁(4511)向所述连接座(3)向下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包括有座体,所述座体包括有座体顶壁(35)、座体底壁(36)以及连接座体顶壁(35)和座体底壁(36)的座体左侧壁(37)和座体右侧壁(38),其中座体顶壁(35)、座体底壁(36)以及座体左侧壁(37)和座体右侧壁(38)共同围成与所述出风口(11)直接连通的第一开口(32)以及与第一开口(32)相对的第二开口(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左侧壁(37)具有与所述连接臂(45)之左臂部(456)枢接的左枢接座(371),所述左枢接座(371)包括有位于外侧、外径较大的第一左枢接座(3711)以及位于第一左枢接座(3711)的内侧、外径较小的第二左枢接轴(3712),所述座体右侧壁(38)具有与所述连接臂(45)之右臂部(457)枢接的右枢接座(381),所述右枢接座(381)包括有与所述第二左枢接轴(3712)相对的第二右枢接轴(3811),对应地,所述连接臂(45)之挡板(453)的上端边沿向上凸设有向下弯折的弯折边(4531),所述弯折边(4531)能相对所述第二左枢接轴(3712)及所述第二右枢接轴(3811)转动,而所述连接臂(45)的左臂部(456)同样具有能相对所述第二左枢接轴(3712)转动的左凹口(4561),所述连接臂(45)的右臂部(457)则具有能相对所述第二右枢接轴(3811)转动的右凹口(457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45)之右臂部(457)的右凹口(4571)外侧具有能将连接臂(45)和所述连接座(3)枢接的枢接件(4572),所述右枢接座(381)还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右枢接轴(3811)外侧、并沿所述第二右枢接轴(3811)的轴向内缩的缩口部(3812),所述枢接件(4572)位于缩口部(3812)并贯穿有连接轴(50)的状态下,能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部件(4)翻转至与所述电磁灶本体(1)垂直的状态下,所述连接座(3)的座体顶壁(35)与所述挡板(453)之间设置有限位件,以限位在所述挡板(453)处于能遮挡住所述连接座(3)之顶部开口(34)的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3)的座体顶壁(35)与所述挡板(453)上磁极相反的第一磁铁(350)和第二磁铁(453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灶本体(1)还包括有用于搁置盘平底锅的顶板(13),所述顶板(13)的周缘外凸出于所述出风口(11),所述座体顶壁(35)包括有位于台阶之上的第一壁面(351)和位于台阶之下的第二壁面(352),所述顶板(13)的周缘内嵌于位于台阶之上的第一壁面(351)而所述顶部开口(34)则位于所述第二壁面(35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1)的上表面沿周向设置有支撑圆底锅的支撑件(415)。
CN202010113730.8A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磁灶 Active CN113294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3730.8A CN113294813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磁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3730.8A CN113294813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磁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4813A CN113294813A (zh) 2021-08-24
CN113294813B true CN113294813B (zh) 2022-09-02

Family

ID=77318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3730.8A Active CN113294813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电磁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481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29435A1 (de) * 1972-10-20 1974-05-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duktionsheizapparat
CN2213938Y (zh) * 1995-02-28 1995-11-29 张家口市电子研究所 单台面平凹电磁灶
JP2003277293A (ja) * 2001-03-01 2003-10-02 Japan Tobacco Inc 移植片拒絶反応抑制剤
CN201081280Y (zh) * 2007-08-28 2008-07-02 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电磁炉
CN101825301A (zh) * 2010-01-25 2010-09-08 佛山市顺德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两面皆用的多功能电磁炉
CN102865607A (zh) * 2012-10-10 2013-01-09 西安北斗星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凹两用电磁炉
CN204830067U (zh) * 2015-07-29 2015-12-02 佛山市顺德区恒顺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
CN205299653U (zh) * 2016-01-26 2016-06-08 温州冲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多用电磁炉
CN205783134U (zh) * 2016-07-01 2016-12-07 深圳市三利来智能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平凹两用电磁炉
CN206656393U (zh) * 2017-02-24 2017-11-21 温州冲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电磁炉
CN207378881U (zh) * 2017-11-06 2018-05-1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29435A1 (de) * 1972-10-20 1974-05-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nduktionsheizapparat
CN2213938Y (zh) * 1995-02-28 1995-11-29 张家口市电子研究所 单台面平凹电磁灶
JP2003277293A (ja) * 2001-03-01 2003-10-02 Japan Tobacco Inc 移植片拒絶反応抑制剤
CN201081280Y (zh) * 2007-08-28 2008-07-02 中山市晶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的电磁炉
CN101825301A (zh) * 2010-01-25 2010-09-08 佛山市顺德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两面皆用的多功能电磁炉
CN102865607A (zh) * 2012-10-10 2013-01-09 西安北斗星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凹两用电磁炉
CN204830067U (zh) * 2015-07-29 2015-12-02 佛山市顺德区恒顺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
CN205299653U (zh) * 2016-01-26 2016-06-08 温州冲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多用电磁炉
CN205783134U (zh) * 2016-07-01 2016-12-07 深圳市三利来智能厨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平凹两用电磁炉
CN206656393U (zh) * 2017-02-24 2017-11-21 温州冲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电磁炉
CN207378881U (zh) * 2017-11-06 2018-05-1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4813A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94813B (zh) 一种电磁灶
CN211155189U (zh) 烹饪器具
CN215899462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发热管固定组件和空气炸锅
CN113375198A (zh) 一种电磁灶
CN210540760U (zh) 一种滚筒式炒菜机
CN209733607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14048568U (zh) 烹饪器具
CN213808208U (zh)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155184U (zh) 一种内锅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174940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底座以及含有该底座的饭煲
CN112336210B (zh) 一种空气循环电烤炉
CN214104205U (zh) 烤盘组件和煎烤机
CN214231017U (zh)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旋转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8954951U (zh) 一种电加热炉
CN216602536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7005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125961U (zh) 电锅
CN214017191U (zh) 一种底部可旋转的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9126088U (zh) 炸板、炸篮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5383120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279383U (zh) 内锅组件和空气炸锅
CN214180159U (zh) 一种散热好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5424222U (zh) 带有导流结构的多功能空气烹饪装置
CN218338250U (zh) 锅具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293736U (zh) 料理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