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93746A -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93746A
CN113293746A CN202110596173.4A CN202110596173A CN113293746A CN 113293746 A CN113293746 A CN 113293746A CN 202110596173 A CN202110596173 A CN 202110596173A CN 113293746 A CN113293746 A CN 113293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transfer
fishing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61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
郭棉明
王海
路卫兵
余克涛
范向军
黄�俊
钱晓慧
唐金龙
李亚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ip Development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ip Development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ip Development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Corp filed Critical Wuhan Ship Development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961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937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93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9374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E02B15/104Conveyors; Paddle wheels; Endless be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它包括入水打捞机构、转移机构、拦漂架和搭接座,通过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与搭接座连接,入水打捞机构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的限高架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推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调节入水深度,通过入水打捞机构打捞水面的漂浮物,转移机构连续将漂浮物转移至水面上部的闸板上,拦漂箱聚拢漂浮物,限高架限制打捞漂浮物的高度。本发明克服了原大型清漂船漂浮物打捞高差较大导致打捞和转移不能连贯性,造成上带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在较大高度差的状态下连续打捞漂浮物,提高上带和打捞效率,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漂破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汛期和蓄水期,长江上游的大量漂浮物会到达三峡大坝坝前,浮在水面或者半潜于水中,形成大面积的聚集,对三峡枢纽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坝前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010-2020年,坝前平均来漂量近10万m³,其中年度最大来漂量约38万m³。而面对如此巨大的漂浮物清漂量,常规30m级以下清漂船在清漂能力上难以满足清漂要求。而大型清漂船,即40m级以上的清漂船,其型深多为4m左右、吃水深度约2m,巨大的高度差对漂浮物如何通过打捞装置上带及上带后如何对接输送及转运系统成为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采用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与搭接座连接,入水打捞机构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的限高架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推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调节入水深度,入水打捞机构打捞水面的漂浮物,转移机构连续将漂浮物转移至水面上部的闸板上,拦漂箱聚拢漂浮物,限高架限制打捞漂浮物的高度,在较大高度差的状态下连续打捞漂浮物,提高上带和打捞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它包括入水打捞机构、转移机构、拦漂架和搭接座;所述搭接座位于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的两端的搭接处与其连接,入水打捞机构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的限高架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推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调节入水深度。
所述入水打捞机构包括入水板两侧连接的挡板,以及位于入水板两端的入水主动轴和入水从动轴,打捞马达与入水主动轴连接。
所述转移机构包括位于转移架两端的主动转移轴和从动转移轴,以及与主动转移轴连接的转移马达。
所述转移机构较高的一端设置抬升架,抬升架的斜梁上设置支座与转移架连接,位于转移架下侧设置引漏板与斜梁侧面连接。
入水主动轴和入水从动轴上设置链轮与链网配合。
主动转移轴和从动转移轴与镂空输送带配合,位于镂空输送带外侧面上径向设置波形结构的挡条。
入水从动轴和从动转移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螺钉与固定板端头的端板配合与固定座抵触,锁紧螺钉穿过固定板上的调节孔。
所述拦漂架包括与限高架两端连接的拦漂箱,以及与拦漂箱连接的变幅缸;限高架为倒U型的框架结构,拦漂箱由中空的管道组成的箱体结构。
所述搭接座包括与座体上侧两端连接的轴头座,两个轴头座分别与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连接。
如上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的自动打捞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入水角调整,变幅缸伸展,施加拦漂箱的推力,拦漂箱推动拦漂架带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没入水中,当拦漂架离水面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或者入水打捞机构前端没入水中的深度达到设定深度时,变幅缸停止;
S2,捞漂,转移马达启动,驱动入水主动轴旋转带动链网和入水从动轴旋转,将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向后端转移;转移时,大部分漂浮裹挟的水从链网穿过,沿入水板回流至水中;
S3,限漂,在S2中,当漂浮物的高度超过限高架时,被限高架阻挡再次回落至水面上;位于限高架两侧的拦漂箱将漂浮物拦截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使漂浮聚拢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上部;
S4,转漂,当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后端落至转移机构上时,转移马达启动,驱动主动转移轴旋转带动镂空输送带和从动转移轴旋转,将漂浮物向入水打捞机构后端转移,落入至甲板上部的下道工序设备内;此步骤中,镂空输送带转动时,挡条阻挡漂浮物下滑;
S5,引水,当入水打捞机构运行的过程中,位于入水打捞机构上端漂浮物裹挟的水从镂空输送带穿过滴落到引漏板上,沿引漏板回流至水中;
S6,张紧,当链网处于松弛状态下,拧松锁紧螺钉,旋转调节螺钉与固定座抵触,使固定板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增大,张紧链网;同理,当镂空输送带处于松弛状态时,按照该步骤张紧镂空输送带。
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它包括入水打捞机构、转移机构、拦漂架和搭接座;搭接座位于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的两端的搭接处与其连接,入水打捞机构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的限高架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推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调节入水深度。结构简单,通过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与搭接座连接,入水打捞机构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的限高架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推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调节入水深度,通过入水打捞机构打捞水面的漂浮,转移机构连续将漂浮物转移至水面上部的闸板上,拦漂箱聚拢漂浮物,限高架限制打捞漂浮物的高度,在较大高度差的状态下连续打捞漂浮物,提高上带和打捞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在优选的方案中,入水打捞机构包括入水板两侧连接的挡板,以及位于入水板两端的入水主动轴和入水从动轴,打捞马达与入水主动轴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打捞马达驱动入水主动轴旋转带动链网和入水从动轴旋转,将漂浮从水中逐渐打捞至水面后向后运动,漂浮物随链网运动过程中,位于入水板两侧的挡板规整漂浮物的同时避免其再次掉落到水中。
在优选的方案中,转移机构包括位于转移架两端的主动转移轴和从动转移轴,以及与主动转移轴连接的转移马达。结构简单,使用时,转移马达驱动主动转移轴旋转带动镂空输送带和从动转移轴旋转,将落入镂空输送带上的漂浮物从甲板下部的水面转移至甲板上部。
在优选的方案中,转移机构较高的一端设置抬升架,抬升架的斜梁上设置支座与转移架连接,位于转移架下侧设置引漏板与斜梁侧面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时,抬升架固定船甲板上,引漏板较低的第一端延伸至甲板前端的开口处,将从镂空输送带滴落的水汇集后溢流至开口处,使其再次回流至水中,避免船甲板上积水。
在优选的方案中,入水主动轴和入水从动轴上设置链轮与链网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选用链网作为入水打捞机构的转动组成部件,在漂浮物位于链网上部时,当链网处于转动状态的情况下,漂浮物随链网向上运动,由链网承载漂浮物,水从链网孔滤出,载重性和滤水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漂浮物上带率。
在优选的方案中,主动转移轴和从动转移轴与镂空输送带配合,位于镂空输送带外侧面上径向设置波形结构的挡条。结构简单,使用时,采用镂空输送带作为转移机构的转动组成部件,在转移漂浮物的过程中,进一步过滤掉漂浮物裹挟的水,使漂浮物的含水量进一步减小,位于镂空输送带上径向设置的挡条,有利于阻止漂浮物转移过程中打滑。
在优选的方案中,入水从动轴和从动转移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螺钉与固定板端头的端板配合与固定座抵触,锁紧螺钉穿过固定板上的调节孔。结构简单,安装时,固定座安装于入水板和转移架的前端处,固定板与入水板和转移架上的卡板滑动配合,当链网或镂空输送带松动塌落时,松开锁紧螺钉,旋转调节螺钉与固定座抵触驱动固定板滑动,张紧链网或镂空输送带。
在优选的方案中,拦漂架包括与限高架两端连接的拦漂箱,以及与拦漂箱连接的变幅缸;限高架为倒U型的框架结构,拦漂箱由中空的管道组成的箱体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时,变幅缸安装于船甲板前端的开口侧;使用前,变幅缸推动拦漂箱,拦漂箱推动拦漂架带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向水中没入,当没入深度达到设定深度时停止;使用时,在链网打捞漂浮物的过程中,如存在漂浮物堆叠过厚,超过限高架的高度时,由限高架阻挡漂浮物,使其塌落至水中后再次通过链网打捞;拦漂箱由中空的管道组成的箱体结构,具备悬浮力,有利于支撑入水打捞机构前端的同时,还在于阻挡漂浮进入船甲板的下部,同时起到聚拢漂浮,使漂浮集中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的上部,提高打捞漂浮物的效率。
在优选的方案中,搭接座包括与座体上侧两端连接的轴头座,两个轴头座分别与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时,座体安装于船甲板前端开口处,轴头座与入水板侧面的挡板和转移架连接,提高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优选的方案中,如上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的自动打捞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入水角调整,变幅缸伸展,施加拦漂箱的推力,拦漂箱推动拦漂架带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没入水中,当拦漂架离水面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或者入水打捞机构前端没入水中的深度达到设定深度时,变幅缸停止;
S2,捞漂,转移马达启动,驱动入水主动轴旋转带动链网和入水从动轴旋转,将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向后端转移;转移时,大部分漂浮裹挟的水从链网穿过,沿入水板回流至水中;
S3,限漂,在S2中,当漂浮物的高度超过限高架时,被限高架阻挡再次回落至水面上;位于限高架两侧的拦漂箱将漂浮物拦截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使漂浮聚拢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上部;
S4,转漂,当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后端落至转移机构上时,转移马达启动,驱动主动转移轴旋转带动镂空输送带和从动转移轴旋转,将漂浮物向入水打捞机构后端转移,落入至甲板上部的下道工序设备内;此步骤中,镂空输送带转动时,挡条阻挡漂浮物下滑;
S5,引水,当入水打捞机构运行的过程中,位于入水打捞机构上端漂浮物裹挟的水从镂空输送带穿过滴落到引漏板上,沿引漏板回流至水中;
S6,张紧,当链网处于松弛状态下,拧松锁紧螺钉,旋转调节螺钉与固定座抵触,使固定板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增大,张紧链网;同理,当镂空输送带处于松弛状态时,按照该步骤张紧镂空输送带。该方操作简单方便,将高度差加大的漂浮物从船甲板下部的水面打捞至船甲板上部,连续不间断打捞,打捞和转移对接简洁,占用空间小,打捞效率高。
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它包括入水打捞机构、转移机构、拦漂架和搭接座,通过入水打捞机构和转移机构与搭接座连接,入水打捞机构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的限高架与入水打捞机构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推动入水打捞机构前端调节入水深度,通过入水打捞机构打捞水面的漂浮物,转移机构连续将漂浮物转移至水面上部的闸板上,拦漂箱聚拢漂浮物,限高架限制打捞漂浮物的高度。本发明克服了原大型清漂船漂浮物打捞高差较大导致打捞和转移不能连贯性,造成上带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在较大高度差的状态下连续打捞漂浮物,提高上带和打捞效率,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入水打捞机构1,入水板11,挡板12,入水主动轴13,入水从动轴14,打捞马达15,转移机构2,转移架21,主动转移轴22,从动转移轴23,转移马达24,抬升架25,引漏板26,挡条27,拦漂架3,限高架31,拦漂箱32,变幅缸33,搭接座4,座体41,轴头座42,调节机构5,固定板51,调节螺钉52,端板53,固定座54,锁紧螺钉5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中,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它包括入水打捞机构1、转移机构2、拦漂架3和搭接座4;所述搭接座4位于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的两端的搭接处与其连接,入水打捞机构1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2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2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3的限高架31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33推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调节入水深度。结构简单,通过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与搭接座4连接,入水打捞机构1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2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2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3的限高架31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33推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调节入水深度,通过入水打捞机构1打捞水面的漂浮,转移机构2连续将漂浮物转移至水面上部的闸板上,拦漂箱32聚拢漂浮物,限高架31限制打捞漂浮物的高度,在较大高度差的状态下连续打捞漂浮物,提高上带和打捞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入水打捞机构1包括入水板11两侧连接的挡板12,以及位于入水板11两端的入水主动轴13和入水从动轴14,打捞马达15与入水主动轴13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打捞马达15驱动入水主动轴13旋转带动链网和入水从动轴14旋转,将漂浮从水中逐渐打捞至水面后向后运动,漂浮物随链网运动过程中,位于入水板11两侧的挡板12规整漂浮物的同时避免其再次掉落到水中。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转移机构2包括位于转移架21两端的主动转移轴22和从动转移轴23,以及与主动转移轴22连接的转移马达24。结构简单,使用时,转移马达24驱动主动转移轴22旋转带动镂空输送带和从动转移轴23旋转,将落入镂空输送带上的漂浮物从甲板下部的水面转移至甲板上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转移机构2较高的一端设置抬升架25,抬升架25的斜梁上设置支座与转移架21连接,位于转移架21下侧设置引漏板26与斜梁侧面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时,抬升架25固定船甲板上,引漏板26较低的第一端延伸至甲板前端的开口处,将从镂空输送带滴落的水汇集后溢流至开口处,使其再次回流至水中,避免船甲板上积水。
优选地,抬升架25下端的安装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上端的斜梁为倾斜状态,支座固定在斜梁上与转移架21连接,使转移机构2处于倾斜状态,转移机构2较低的一端从船甲板开口处延伸至船甲板下部,转移架21悬空离船甲板的空间增大,作业时空间更大。
优选的方案中,入水主动轴13和入水从动轴14上设置链轮与链网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时,选用链网作为入水打捞机构1的转动组成部件,在漂浮物位于链网上部时,当链网处于转动状态的情况下,漂浮物随链网向上运动,由链网承载漂浮物,水从链网孔滤出,载重性和滤水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漂浮物上带率。
优选地,入水主动轴13端头设置联轴器与入水板11连接,联轴器两端分别与打捞马达15和入水主动轴13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主动转移轴22和从动转移轴23与镂空输送带配合,位于镂空输送带外侧面上径向设置波形结构的挡条27。结构简单,使用时,采用镂空输送带作为转移机构2的转动组成部件,在转移漂浮物的过程中,进一步过滤掉漂浮物裹挟的水,使漂浮物的含水量进一步减小,位于镂空输送带上径向设置的挡条27,有利于阻止漂浮物转移过程中打滑。
优选地,挡条27设置成波浪形状的锯齿结构,有利于支撑硬质漂浮物,使其不与输送带接触,避免镂空输送带向上转运时受力过大导致镂空孔变大,防止细小漂浮物从镂空孔逃逸至下部造成转移受阻。
优选地,主动转移轴22端头设置联轴器与转移架21连接,联轴器两端分别与转移马达24和主动转移轴22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入水从动轴14和从动转移轴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5,调节螺钉52与固定板51端头的端板53配合与固定座54抵触,锁紧螺钉55穿过固定板51上的调节孔。结构简单,安装时,固定座54安装于入水板11和转移架21的前端处,固定板51与入水板11和转移架21上的卡板滑动配合,当链网或镂空输送带松动塌落时,松开锁紧螺钉55,旋转调节螺钉52与固定座54抵触驱动固定板51滑动,张紧链网或镂空输送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拦漂架3包括与限高架31两端连接的拦漂箱32,以及与拦漂箱32连接的变幅缸33;限高架31为倒U型的框架结构,拦漂箱32由中空的管道组成的箱体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时,变幅缸33安装于船甲板前端的开口侧;使用前,变幅缸33推动拦漂箱32,拦漂箱32推动拦漂架3带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向水中没入,当没入深度达到设定深度时停止;使用时,在链网打捞漂浮物的过程中,如存在漂浮物堆叠过厚,超过限高架31的高度时,由限高架31阻挡漂浮物,使其塌落至水中后再次通过链网打捞;拦漂箱32由中空的管道组成的箱体结构,具备悬浮力,有利于支撑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的同时,还在于阻挡漂浮进入船甲板的下部,同时起到聚拢漂浮,使漂浮集中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的上部,提高打捞漂浮物的效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搭接座4包括与座体41上侧两端连接的轴头座42,两个轴头座42分别与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时,座体41安装于船甲板前端开口处,轴头座42与入水板11侧面的挡板和转移架21连接,提高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的强度和稳定性。
优选的方案中,如上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的自动打捞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入水角调整,变幅缸33伸展,施加拦漂箱32的推力,拦漂箱32推动拦漂架3带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没入水中,当拦漂架3离水面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或者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没入水中的深度达到设定深度时,变幅缸33停止;
S2,捞漂,转移马达24启动,驱动入水主动轴13旋转带动链网和入水从动轴14旋转,将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向后端转移;转移时,大部分漂浮裹挟的水从链网穿过,沿入水板11回流至水中;
S3,限漂,在S2中,当漂浮物的高度超过限高架31时,被限高架31阻挡再次回落至水面上;位于限高架31两侧的拦漂箱32将漂浮物拦截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使漂浮聚拢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上部;
S4,转漂,当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1后端落至转移机构2上时,转移马达24启动,驱动主动转移轴22旋转带动镂空输送带和从动转移轴23旋转,将漂浮物向入水打捞机构1后端转移,落入至甲板上部的下道工序设备内;此步骤中,镂空输送带转动时,挡条27阻挡漂浮物下滑;
S5,引水,当入水打捞机构1运行的过程中,位于入水打捞机构1上端漂浮物裹挟的水从镂空输送带穿过滴落到引漏板26上,沿引漏板26回流至水中;
S6,张紧,当链网处于松弛状态下,拧松锁紧螺钉55,旋转调节螺钉52与固定座54抵触,使固定板51与固定座54之间的距离增大,张紧链网;同理,当镂空输送带处于松弛状态时,按照该步骤张紧镂空输送带。该方操作简单方便,将高度差加大的漂浮物从船甲板下部的水面打捞至船甲板上部,连续不间断打捞,打捞和转移对接简洁,占用空间小,打捞效率高。
如上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安装使用时,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与搭接座4连接,入水打捞机构1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2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2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3的限高架31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33推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调节入水深度,入水打捞机构1打捞水面的漂浮,转移机构2连续将漂浮物转移至水面上部的闸板上,拦漂箱32聚拢漂浮物,限高架31限制打捞漂浮物的高度,在较大高度差的状态下连续打捞漂浮物,提高上带和打捞效率,操作简单方便。
使用时,打捞马达15驱动入水主动轴13旋转带动链网和入水从动轴14旋转,将漂浮从水中逐渐打捞至水面后向后运动,漂浮物随链网运动过程中,位于入水板11两侧的挡板12规整漂浮物的同时避免其再次掉落到水中。
使用时,转移马达24驱动主动转移轴22旋转带动镂空输送带和从动转移轴23旋转,将落入镂空输送带上的漂浮物从甲板下部的水面转移至甲板上部。
安装时,抬升架25固定船甲板上,引漏板26较低的第一端延伸至甲板前端的开口处,将从镂空输送带滴落的水汇集后溢流至开口处,使其再次回流至水中,避免船甲板上积水。
使用时,选用链网作为入水打捞机构1的转动组成部件,在漂浮物位于链网上部时,当链网处于转动状态的情况下,漂浮物随链网向上运动,由链网承载漂浮物,水从链网孔滤出,载重性和滤水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漂浮物上带率。
使用时,采用镂空输送带作为转移机构2的转动组成部件,在转移漂浮物的过程中,进一步过滤掉漂浮物裹挟的水,使漂浮物的含水量进一步减小,位于镂空输送带上径向设置的挡条27,有利于阻止漂浮物转移过程中打滑。
安装时,固定座54安装于入水板11和转移架21的前端处,固定板51与入水板11和转移架21上的卡板滑动配合,当链网或镂空输送带松动塌落时,松开锁紧螺钉55,旋转调节螺钉52与固定座54抵触驱动固定板51滑动,张紧链网或镂空输送带。
安装时,变幅缸33安装于船甲板前端的开口侧;使用前,变幅缸33推动拦漂箱32,拦漂箱32推动拦漂架3带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向水中没入,当没入深度达到设定深度时停止;使用时,在链网打捞漂浮物的过程中,如存在漂浮物堆叠过厚,超过限高架31的高度时,由限高架31阻挡漂浮物,使其塌落至水中后再次通过链网打捞;拦漂箱32由中空的管道组成的箱体结构,具备悬浮力,有利于支撑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的同时,还在于阻挡漂浮进入船甲板的下部,同时起到聚拢漂浮,使漂浮集中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的上部,提高打捞漂浮物的效率。
安装时,座体41安装于船甲板前端开口处,轴头座42与入水板11侧面的挡板和转移架21连接,提高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的强度和稳定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入水打捞机构(1)、转移机构(2)、拦漂架(3)和搭接座(4);所述搭接座(4)位于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的两端的搭接处与其连接,入水打捞机构(1)的上端位于转移机构(2)的下端上部,转移机构(2)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拦漂架(3)的限高架(31)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两侧连接,变幅缸(33)推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调节入水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入水打捞机构(1)包括入水板(11)两侧连接的挡板(12),以及位于入水板(11)两端的入水主动轴(13)和入水从动轴(14),打捞马达(15)与入水主动轴(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移机构(2)包括位于转移架(21)两端的主动转移轴(22)和从动转移轴(23),以及与主动转移轴(22)连接的转移马达(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移机构(2)较高的一端设置抬升架(25),抬升架(25)的斜梁上设置支座与转移架(21)连接,位于转移架(21)下侧设置引漏板(26)与斜梁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入水主动轴(13)和入水从动轴(14)上设置链轮与链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主动转移轴(22)和从动转移轴(23)与镂空输送带配合,位于镂空输送带外侧面上径向设置波形结构的挡条(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入水从动轴(14)和从动转移轴(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调节机构(5),调节螺钉(52)与固定板(51)端头的端板(53)配合与固定座(54)抵触,锁紧螺钉(55)穿过固定板(51)上的调节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拦漂架(3)包括与限高架(31)两端连接的拦漂箱(32),以及与拦漂箱(32)连接的变幅缸(33);限高架(31)为倒U型的框架结构,拦漂箱(32)由中空的管道组成的箱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搭接座(4)包括与座体(41)上侧两端连接的轴头座(42),两个轴头座(42)分别与入水打捞机构(1)和转移机构(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的自动打捞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S1,入水角调整,变幅缸(33)伸展,施加拦漂箱(32)的推力,拦漂箱(32)推动拦漂架(3)带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没入水中,当拦漂架(3)离水面的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或者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没入水中的深度达到设定深度时,变幅缸(33)停止;
S2,捞漂,转移马达(24)启动,驱动入水主动轴(13)旋转带动链网和入水从动轴(14)旋转,将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向后端转移;转移时,大部分漂浮裹挟的水从链网穿过,沿入水板(11)回流至水中;
S3,限漂,在S2中,当漂浮物的高度超过限高架(31)时,被限高架(31)阻挡再次回落至水面上;位于限高架(31)两侧的拦漂箱(32)将漂浮物拦截在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使漂浮聚拢于入水打捞机构(1)前端上部;
S4,转漂,当漂浮物从入水打捞机构(1)后端落至转移机构(2)上时,转移马达(24)启动,驱动主动转移轴(22)旋转带动镂空输送带和从动转移轴(23)旋转,将漂浮物向入水打捞机构(1)后端转移,落入至甲板上部的下道工序设备内;此步骤中,镂空输送带转动时,挡条(27)阻挡漂浮物下滑;
S5,引水,当入水打捞机构(1)运行的过程中,位于入水打捞机构(1)上端漂浮物裹挟的水从镂空输送带穿过滴落到引漏板(26)上,沿引漏板(26)回流至水中;
S6,张紧,当链网处于松弛状态下,拧松锁紧螺钉(55),旋转调节螺钉(52)与固定座(54)抵触,使固定板(51)与固定座(54)之间的距离增大,张紧链网;同理,当镂空输送带处于松弛状态时,按照该步骤张紧镂空输送带。
CN202110596173.4A 2021-05-30 2021-05-30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Withdrawn CN1132937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6173.4A CN113293746A (zh) 2021-05-30 2021-05-30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6173.4A CN113293746A (zh) 2021-05-30 2021-05-30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93746A true CN113293746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6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6173.4A Withdrawn CN113293746A (zh) 2021-05-30 2021-05-30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9374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27748A1 (de) * 1983-04-12 1984-12-12 Geppert, Helmut, Dipl.-Ing.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 Förderband
CN1796664A (zh) * 2004-12-28 2006-07-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 清漂推漂装置
CN207348032U (zh) * 2017-10-17 2018-05-11 四川东方水利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物水上打捞装置
CN111011700A (zh) * 2019-12-16 2020-04-17 重庆骏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浸入式炸煮卤制机
CN111824346A (zh) * 2020-08-14 2020-10-27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打捞船
CN111837609A (zh) * 2020-08-14 2020-10-30 盐城市远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装置的水草收集船
CN212423401U (zh) * 2020-05-18 2021-01-29 上元天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河湖整治用的智能垃圾打捞船
CN212952486U (zh) * 2020-06-04 2021-04-13 鸿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用分拣传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27748A1 (de) * 1983-04-12 1984-12-12 Geppert, Helmut, Dipl.-Ing. Spannvorrichtung für ein Förderband
CN1796664A (zh) * 2004-12-28 2006-07-0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 清漂推漂装置
CN207348032U (zh) * 2017-10-17 2018-05-11 四川东方水利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漂浮物水上打捞装置
CN111011700A (zh) * 2019-12-16 2020-04-17 重庆骏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浸入式炸煮卤制机
CN212423401U (zh) * 2020-05-18 2021-01-29 上元天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河湖整治用的智能垃圾打捞船
CN212952486U (zh) * 2020-06-04 2021-04-13 鸿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用分拣传输装置
CN111824346A (zh) * 2020-08-14 2020-10-27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打捞船
CN111837609A (zh) * 2020-08-14 2020-10-30 盐城市远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装置的水草收集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32082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道路绿化带
CN210066686U (zh) 靠岸垃圾打捞装置
CN101088856A (zh) 链网式割草、保洁作业机械装置
CN105155491B (zh) 一种蓝藻拦截收集装置
KR102080550B1 (ko) 조류수거용 선박
CN116290280B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布减缓水流冲击的河道截污结构及方法
CN104452878B (zh) 一种粗滤式浮船取水装置
CN112717489B (zh) 一种沉沙池排沙清淤装置
CN215165410U (zh)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
CN113293746A (zh) 水面上层漂浮物自动打捞装置及打捞方法
CN112049082B (zh) 一种自动清理漂浮物的拦水坝
CN209810831U (zh) 一种盐碱土壤改良用排碱管清淤装置
JP4237228B2 (ja) 発電所取水口流入海洋生物の除去システム及び除去方法
CN116497779A (zh) 一种水利大坝入水口处漂泊物清理装置
CN116517060A (zh) 一种湖泊生态修复用淤泥清理收集设备
CN113047246B (zh) 一种用于生态河道的防污网施工方法
CN211713918U (zh) 一种水力驱动渠道拦污自动收集装置
CN21181653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航道清淤装置
JPH04339909A (ja) 水中ごみ類回収装置
CN211705996U (zh) 一种矩形高负荷沉降系统
CN109467162B (zh) 河道浮油分离装置
CN111074868A (zh) 河道水表垃圾收集装置
KR20220000108A (ko) 녹조 발생 제어가 가능한 능동형 수상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CN217810886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清理的装置
CN212712837U (zh) 一种高效溶气气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