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9199A -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9199A
CN113289199A CN202110591343.XA CN202110591343A CN113289199A CN 113289199 A CN113289199 A CN 113289199A CN 202110591343 A CN202110591343 A CN 202110591343A CN 113289199 A CN113289199 A CN 113289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ntrol section
guide catheter
suppor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913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913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9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9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9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4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multi-layered, e.g. co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embedded materials for reinforcement, e.g. wires, coils, bra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43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 A61M25/0054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with regions for increasing flexib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68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e.g. shape, atraumatic tip, curved tip or tip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8Strength or flex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6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tal end, e.g. tips
    • A61M25/008Strength or flex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theter tip
    • A61M2025/0081Soft tip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冠脉造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包括中空且依次相连的支撑段、扭控段和柔性段,支撑段的内腔、扭控段的内腔和柔性段的内腔相连通形成运输通道,扭控段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扭控段的编织层由圆丝和扁丝交替编织而成,使得扭控段兼具柔性和刚性,一方面能够变形以适用于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无需预先通过造影导管确定病变位置;另一方面还能提供支撑和扭控作用,使球囊或支架等器械能够进入病变位置。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能够代替造影导管,简化手术流程,且手术过程中无需更换导管,减少病患痛苦并降低手术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冠脉造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背景技术
随着介入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类诊疗导管特别是指引导管(又称导引导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体介入诊疗手术中,其中冠脉造影是其重要应用之一。
冠脉造影的一般流程如下:首先根据病患初步检查结果及身体状态选择一入路动脉(通常为桡动脉/股动脉),放置一动脉鞘,选择适合尺寸及头端构型的造影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造影导管经过冠脉,并向其中注入含碘造影剂,以对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进行X光造影,从而确定冠脉分支结构及走向,并发现病变位置;随后根据造影结果选择适当尺寸和头端构型的指引导管,沿原路送入冠脉口,即可根据需要将球囊或支架等器械送入病变位置。
其中,造影导管与指引导管是两种具有明显区别的产品。
造影导管管体较为柔软,能够变形以适应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以向其注入造影剂,造影导管往往内腔较小且结构较柔软,不能提供支撑和扭控力以替代指引导管运输器械。
指引导管通常包括支撑段和柔性段,柔性段较短,器械依次经支撑段和柔性段进入病变位置,指引导管整体较为强韧且内腔较大,用于器械运输,虽然指引导管兼具一定的造影功能,但其不易变形,且一种指引导管往往仅适用于一个位置,造影能力有限,不能起到替代造影导管造影的作用。
此外,实际操作中,由于病患心脏大小及冠脉开口位置、走向等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头端构型的造影导管及指引导管,在手术中还有可能需要对指引导管进行更换,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加大了病患的痛苦,还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同时,对于急症病患,手术时间紧迫,现有的手术流程不够简洁高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兼具柔性和刚性,能够代替造影导管进行造影,并能够将球囊等器械运输至病变位置,无需再手术过程中更换指引导管,能够简化手术流程。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包括中空且依次相连的支撑段、扭控段和柔性段,所述支撑段的内腔、所述扭控段的内腔和所述柔性段的内腔相连通形成运输通道,所述扭控段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所述扭控段的编织层由圆丝和扁丝交替编织而成。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扭控段的圆丝的直径为0.03mm~0.07mm,所述扭控段的扁丝的宽度为0.1mm~0.2mm,且所述扭控段的扁丝的厚度为0.03mm~0.05mm。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柔性段包括同轴部和软头部,所述同轴部的一端与所述扭控段相连,所述同轴部一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扭控段对应的端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同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软头部相连。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同轴部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所述同轴部的编织层由圆丝编织而成。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段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所述支撑段的编织层由扁丝编织而成。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段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撑部、中间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扭控段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成夹角设置。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可造影的指引导管还包括中空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支撑段远离所述扭控段的一端,且所述连接头的内腔与所述运输通道相连通。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头包括相连的延伸部和连接头本体,所述连接头本体包括内腔,所述支撑段远离所述扭控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延伸部中,且所述支撑段的内腔与所述连接头本体的内腔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长度为600mm~1500mm,所述扭控段的长度为7.5mm~30mm,所述柔性段的长度为9.5mm~35mm。
作为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优选方案,所述运输通道的内径为1.8mm~2.3mm,所述支撑段的外径和所述扭控段的外径相等,均为2.1mm~2.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包括中空且依次相连的支撑段、扭控段和柔性段,扭控段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扭控段的编织层由圆丝和扁丝交替编织而成,使得扭控段兼具柔性和刚性,一方面能够变形以适用于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无需预先通过造影导管确定病变位置;另一方面还能提供支撑和扭控作用,使球囊或支架等器械能够进入病变位置。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能够代替造影导管进行造影,简化手术流程,且手术过程中无需更换导管,减少病患痛苦并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扭控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轴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段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段;11-第一支撑部;12-中间部;13-第二支撑部;
2-扭控段;
3-柔性段;31-同轴部;32-软头部;
4-连接头;41-延伸部;42-连接头本体;
100-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包括中空且依次相连的支撑段1、扭控段2和柔性段3,支撑段1的内腔、扭控段2的内腔和柔性段3的内腔相连通形成运输通道,扭控段2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扭控段2的编织层由圆丝和扁丝交替编织而成,由于编织层中圆丝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表面积小,柔性好,扁丝用于提供支撑作用的表面积大,刚性好,使得由圆丝和扁丝交替编织而成的扭控段2兼具柔性和刚性,一方面能够变形以适应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无需预先通过造影导管确定病变位置;另一方面还能提供支撑和扭控作用,使球囊或支架等器械能够进入病变位置。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能够代替造影导管进行造影,简化手术流程,缩短手术时间,且手术过程中无需更换指引导管,减少病患痛苦并降低手术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能够同时适配左冠和右冠的血管走向,适用范围大。
示例性地,扭控段2的圆丝和扁丝均采用不锈钢制成,一方面使得扭控段2具有一定的柔性以使柔性段3能够对准不同位置和走向的冠脉,另一方面使得扭控段2具有一定的刚性,以向柔性段3提供可靠的扭控力,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操纵以使柔性段3对准冠脉口,并向球囊等器械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使器械能够进入冠脉口。在本实施例中,扭控段2的圆丝和扁丝均为304不锈钢丝。当然,扭控段2的圆丝和扁丝的材料不限于此,扭控段2的圆丝和扁丝还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优选地,扭控段2的圆丝的直径为0.03mm~0.07mm,扭控段2的扁丝的宽度为0.1mm~0.2mm,且扭控段2的扁丝的厚度为0.03mm~0.05mm,扭控段2的圆丝和扁丝的尺寸相配合,使得扭控段2兼具柔性和刚性,能够满足造影和器械运输的需求。
优选地,柔性段3包括同轴部31和软头部32,同轴部31的一端与扭控段2相连,同轴部31一端的中心轴线与扭控段2对应的端部的中心轴线重合,同轴部31的另一端与软头部32相连,同轴部31具有一定的刚性,以对器械提供支撑作用,并向软头部32传递扭控力,实现扭控操作的高灵敏度,使器械能够运输至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此外,软头部32的设置还能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
示例性地,软头部32采用PU或PEBAX材料制成,其柔性好,能够避免软头部32进入人体后对人体造成损伤。
优选地,如图3所示,同轴部31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同轴部31的编织层由圆丝编织而成,以使同轴部31具有一定的柔性的同时,还能对器械提供支撑作用,并向软头部32提供扭控力,以使器械能够运输至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
示例性地,同轴部31的圆丝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示例性地,同轴部31的圆丝的直径为0.03mm~0.07mm。在本实施例中,同轴部31的圆丝的直径与扭控段2的圆丝的直径相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同轴部31的圆丝的直径与扭控段2的圆丝的直径也可以不同,同轴部31的编织层也可以由多种不同直径的圆丝编织而成,可以根据实际造影和运输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优选地,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支撑段1对器械的支撑能力,使得器械能够由支撑段1的一端运输至病变位置,支撑段1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支撑段1的编织层由扁丝编织而成,以保证支撑段1的刚性,避免出现打折的情况,从而保证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的运输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段1的刚性大于扭控段2,扭控段2的刚性大于同轴部31。
示例性地,支撑段1的扁丝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示例性地,支撑段1的扁丝的宽度为0.1mm~0.2mm,且支撑段1的扁丝的厚度为0.03mm~0.05mm。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段1的扁丝的宽度与扭控段2的扁丝的宽度相同,且支撑段1的扁丝的厚度与扭控段2的扁丝的厚度相同。当然,支撑段1的扁丝的设置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段1的扁丝的宽度与扭控段2的扁丝的宽度也可以不同,支撑段1的扁丝的厚度与扭控段2的扁丝的厚度也可以不同,此外,支撑段1的编织层还可以采用多种不同宽度和/或不同厚度的扁丝编织而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段1的编织层、扭控段2的编织层和同轴部31的编织层分别通过焊接工艺连接,焊接连接效果好,能够保证支撑段1、扭控段2和同轴部31的支撑效果以及扭控力的传递效果。当然,支撑段1的编织层、扭控段2的编织层和同轴部31的编织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支撑段1的内层采用摩擦系数小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以方便器械在运输通道内的运输。示例性地,支撑段1的内层采用PA11、PA12或PEBAX材料制成。
类似地,扭控段2的内层的材料和同轴部31的内层的材料均与支撑段1的内层的材料相同,有利于器械的运输及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制造成本的降低。当然,扭控段2的内层的材料和同轴部31的内层的材料均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段1的内层、扭控段2的内层和同轴部31的内层还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制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支撑段1的外层采用柔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以防止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引起人体内部结构的损伤。示例性地,支撑段1的外层采用PA11、PA12或PEBAX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段1的外层为医用级高分子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类似地,扭控段2的外层的材料和同轴部31的外层的材料均与支撑段1的外层的材料相同,有利于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制造成本的降低。当然,扭控段2的外层的材料和同轴部31的外层的材料均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段1的外层、扭控段2的外层和同轴部31的外层还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材料制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支撑段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撑部11、中间部12和第二支撑部13,第二支撑部13与扭控段2相连,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3成夹角设置,以方便扭控段2和柔性段3的调整,以使软头部32能够到达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从而实现冠脉的造影和器械的运输。
当然,支撑段1的设置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段1还可以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部和弯管部,弯管部与扭控段2相连,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还包括中空的连接头4,连接头4设置于支撑段1远离扭控段2的一端且连接头4的内腔与运输通道相连通,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能够通过连接头4与外部装置相连通,以方便造影液等进入运输通道。
优选地,连接头4包括相连的延伸部41和连接头本体42,连接头本体42设有内腔,支撑段1远离扭控段2的一端穿设于延伸部41中,且支撑段1的内腔与连接头本体42的内腔密封连接,延伸部41能够对支撑段1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器械由连接头4进入支撑段1时,支撑段1弯折,影响器械的运输。
示例性地,支撑段1、延伸部41和连接头本体42通过注塑工艺相连。当然,支撑段1和连接头4的设置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延伸部41可以与连接头本体42一体成型,支撑段1也可以与连接头4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连接头本体42为通用型鲁尔接头,鲁尔接头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多余描述。进一步地,连接头本体42采用PA11、PA12和PEBAX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
示例性地,延伸部41采用PA或PEBAX材料制成。可以理解的是,延伸部41和连接头本体42可以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不同材料制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优选地,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的长度为600mm~1500mm,扭控段2的长度为7.5mm~30mm,柔性段3的长度为9.5mm~35mm,能够保证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兼具柔性和刚性,满足对不同走向和位置的冠脉的造影和器械运输的需求。
进一步地,同轴部31的长度为7.5mm~30mm,软头部32的长度为2mm~5mm。
优选地,运输通道的内径为1.8mm~2.3mm,支撑段1的外径和扭控段2的外径相等,均为2.1mm~2.7mm,能够满足器械运输的要求,同时还能方便该可造影的指引导管100在人体内的移动。
进一步地,同轴部31的外径与扭控段2的外径相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段1的外径、扭控段2的外径和同轴部31的外径也可以不同。此外,不同部分的运输通道的内径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且依次相连的支撑段(1)、扭控段(2)和柔性段(3),所述支撑段(1)的内腔、所述扭控段(2)的内腔和所述柔性段(3)的内腔相连通形成运输通道,所述扭控段(2)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所述扭控段(2)的编织层由圆丝和扁丝交替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控段(2)的圆丝的直径为0.03mm~0.07mm,所述扭控段(2)的扁丝的宽度为0.1mm~0.2mm,且所述扭控段(2)的扁丝的厚度为0.03mm~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段(3)包括同轴部(31)和软头部(32),所述同轴部(31)的一端与所述扭控段(2)相连,所述同轴部(31)一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扭控段(2)对应的端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同轴部(31)的另一端与所述软头部(3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部(31)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所述同轴部(31)的编织层由圆丝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1)从内向外依次为内层、编织层和外层,所述支撑段(1)的编织层由扁丝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支撑部(11)、中间部(12)和第二支撑部(13),所述第二支撑部(13)与所述扭控段(2)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3)成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造影的指引导管还包括中空的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设置于所述支撑段(1)远离所述扭控段(2)的一端,且所述连接头(4)的内腔与所述运输通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包括相连的延伸部(41)和连接头本体(42),所述连接头本体(42)包括内腔,所述支撑段(1)远离所述扭控段(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延伸部(41)中,且所述支撑段(1)的内腔与所述连接头本体(42)的内腔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造影的指引导管的长度为600mm~1500mm,所述扭控段(2)的长度为7.5mm~30mm,所述柔性段(3)的长度为9.5mm~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造影的指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通道的内径为1.8mm~2.3mm,所述支撑段(1)的外径和所述扭控段(2)的外径相等,均为2.1mm~2.7mm。
CN202110591343.XA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Pending CN113289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1343.XA CN113289199A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91343.XA CN113289199A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9199A true CN113289199A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2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91343.XA Pending CN113289199A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919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4677A (zh) * 2018-04-28 2018-09-11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微导管
CN109173003A (zh) * 2018-10-10 2019-01-11 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间导管
CN210992525U (zh) * 2019-08-05 2020-07-14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强抗扭医用导引导管
CN211434671U (zh) * 2019-08-05 2020-09-08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治疗医用微导丝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4677A (zh) * 2018-04-28 2018-09-11 业聚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微导管
CN109173003A (zh) * 2018-10-10 2019-01-11 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间导管
CN210992525U (zh) * 2019-08-05 2020-07-14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强抗扭医用导引导管
CN211434671U (zh) * 2019-08-05 2020-09-08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治疗医用微导丝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3821B (zh) 一种微导管
US9017309B2 (en) Thrombus-aspiration catheter
US6171295B1 (en) Intravascular catheter with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JPH11500939A (ja) ブレイドレスガイドカテーテル
PT100760A (pt) Cateter de rigidez variavel
IE912877A1 (en) Core wire steerable catheters
US20210275054A1 (en) Ntravascular sensing devices having flexible tip structure
CN211863554U (zh) 一种导管鞘
CN214286250U (zh) 一种头端可变向的介入导管
CN115153970B (zh) 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及输送系统
CN113289199A (zh) 一种可造影的指引导管
JP2018038831A (ja) 冠状動脈ガイドワイヤ
CN210354817U (zh) 一种介入输送装置及介入输送系统
CN112494780A (zh) 一种指引延长导管
CN218961553U (zh) 一种可调弯鞘管组件
CN208678150U (zh) 球囊导管
WO2023095838A1 (ja) カテーテル
WO2023095694A1 (ja) カテーテル
CN206350868U (zh) 一种具有血管内压力测量功能的导引导管
CN217448679U (zh) 延伸导管及介入医疗设备
CN217339748U (zh) 一种经挠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导管
WO2024090107A1 (ja) カテーテル
CN214965879U (zh) 一种用于血管狭窄钙化病变的血管诊断和再通装置
WO2024004824A1 (ja) カテーテル
CN218607704U (zh) 球囊扩张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