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3153B - 会议环境中用于分布式呼叫处理及音频增强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会议环境中用于分布式呼叫处理及音频增强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3153B
CN113273153B CN201980086411.8A CN201980086411A CN113273153B CN 113273153 B CN113273153 B CN 113273153B CN 201980086411 A CN201980086411 A CN 201980086411A CN 113273153 B CN113273153 B CN 1132731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erence
conferencing
signal
local
microphon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64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3153A (zh
Inventor
阿里·恩特沙里
马丁·K·雷林
瑞安·耶罗德·佩尔科夫斯基
马修·柯蒂斯·莫罗
迈克尔·莱恩·莱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273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31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3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31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8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audio processing specific to telephonic conferencing, e.g. spatial distribution, mixing of participa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t the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where the conference facilities are distribu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8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 H04M9/082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using echo cance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4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 H04R1/406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combining a number of identical transducer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7/00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05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mbining the signals of two or more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5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audio conference
    • H04M2203/509Microphone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27/00Details of public address [PA] systems covered by H04R27/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27/009Signal processing in [PA] systems to enhance the speech intelligi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1Input selection or mixing for amplifiers or 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处理与使用包含于每一装置上的本地连接端口以菊链配置通信连接的会议装置相关联的音频信号的系统、设备及方法。一种涉及第一会议装置的方法包括:从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经由至少一个本地连接端口接收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每一辅助信号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捕获的麦克风信号的混合;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位置的菊链位置来确定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基于所述对应增益调整值来调整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值;从所述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产生扬声器输出信号;及将所述扬声器信号提供到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扬声器。

Description

会议环境中用于分布式呼叫处理及音频增强的系统及方法
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主张2018年11月20日申请的第16/197,162号美国专利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申请案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案大体上涉及会议环境。特定来说,本申请案涉及在会议环境中使用菊链单元的音频增强及分布式呼叫处理。
背景技术
在会议环境(例如董事会议室、视频会议环境及其类似者)中,使用一或多个麦克风来从多个音频源捕获声音。音频源可包含室内人类讲者,且在一些情况中,包含用于播放从(例如)非室内人类讲者接收的音频的扬声器。所捕获的声音可通过环境中的扬声器、电视广播、网络广播、电话等等来传播向观众。麦克风的类型及其在特定会议环境中的放置可取决于音频源的位置、扬声器、物理空间要求、美感、房间布局及/或其它考虑。例如,在一些环境中,麦克风可放置于音频源附近的桌子或讲台上。在其它环境中,麦克风可架空安装以从(例如)整个房间捕获声音。
一些常规会议系统包含单一会议装置或其它硬件单元(其包括用于从近端音频源(例如人类讲者)捕获声音的一或多个麦克风及用于播放从远端音频源接收的声音的扬声器)。室内与会者聚拢于单一会议装置周围以对着麦克风讲话及通过扬声器收听远端音频。在一些较大会议空间(例如大型董事会议室)中,两个或更多个会议装置可彼此电连接但放置于房间内或桌子上的不同位置处以有助于捕获在房间周围扩散的近端音频源及广播整个会议空间中的任何远端音频。
就多个会议装置来说,远程服务器或会议装置中的一者通常被指派为用于处理所有近端音频信号以传输到远端及成为包含于会议中的所有远端音频信号的来源的初级装置。例如,初级装置可经配置以从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接收近端音频或麦克风信号、将所接收的信号混合在一起以产生单一混合麦克风信号及接着将混合麦克风信号发送回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以传输到连接到每一会议装置的远端音频源。同样地,初级装置还可从连接到其每一远端音频源接收音频信号,将所接收的信号混合在一起以产生单一远端音频信号,且接着将混合远端信号发送到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以经由对应扬声器播放。此类集中式音频处理技术限制会议系统覆盖更大面积及更多室内及/或远程使用者的扩展性。例如,许多常规会议系统需要大体上重新配置其组件以添加更多会议装置及/或远端音频源到系统。
常规会议系统的另一缺点是其不利于远离讲者或在与讲者相对的房间的一侧上的室内听众听见本地近端音频。通常,仅远端音频信号由每一会议装置的扬声器广播,因为通过扬声器广播近端音频会被感觉太响或刺耳,对于离讲者足够近以直接听见本地音频的室内收听者来说尤其如此。
因此,仍需要可(例如)通过增强室内与会者的近端音频清晰度且允许易于随会议环境的空间需要改变而扩展或缩小来解决这些关注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希望通过提供经设计以尤其进行以下操作的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1)增强所有近端音频的可听度,不管听众在会议空间内相对于讲者的位置如何;及(2)易于在扩展会议空间中容纳额外音频源。
实例实施例包括一种使用以菊链配置连接的多个会议装置中的第一者来处理与包括所述会议装置的会议环境相关联的多个音频信号的方法。所述第一会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麦克风、至少一个扬声器、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连接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的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及用于通信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的一对本地连接端口。所述方法包括:从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至少一者接收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所述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由其它会议装置中的相应一者捕获的麦克风信号的混合;基于捕获所述信号的所述其它会议装置相对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位置的位置,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来确定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基于所述对应增益调整值,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来调整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值;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来从所述一或多个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产生扬声器输出信号;及将所述扬声器输出信号提供到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扬声器。
另一实例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通信地耦合到菊链配置中的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的会议装置。所述会议装置包括经配置以通信地连接到所述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的一对本地连接端口,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至少一者经进一步配置以从所述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接收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其中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包括由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相应一者捕获的麦克风信号的混合。所述会议装置还包括一或多个处理器,其经配置以:基于捕获所述信号的所述其它会议装置相对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会议装置的位置的位置来确定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基于所述对应增益调整值来调整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值;及从所述一或多个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产生扬声器信号。所述会议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输出所述扬声器信号的至少一个扬声器。
另一实例实施例包含一种会议系统,其包括以菊链配置布置的多个会议装置,每一会议装置包括:一对本地连接端口,其经配置以通信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其经配置以连接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至少一个麦克风,其经配置以提供一或多个本地麦克风信号;至少一个扬声器,其用于输出扬声器信号;及一或多个处理器,其用于处理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且将所述经处理的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组件。所述系统进一步包括经配置以耦合到所述多个会议装置的所述本地连接端口的一或多个互连件。所述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在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一或多者处接收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且将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包括由其自身麦克风捕获的麦克风信号的混合,且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包括由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相应一者的所述麦克风捕获的麦克风信号的混合。此外,每一会议装置的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配置以:基于捕获所述信号的所述其它会议装置相对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会议装置的位置的位置来确定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基于所述对应增益调整值来调整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值;及从所述一或多个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产生所述扬声器信号。
将从以下详细描述及附图明白及更完全理解这些及其它实施例及各种排列及方面,以下详细描述及附图阐述指示其中可采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的说明性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含多个近端音频源、多个远端音频源及若干空间分布会议装置的示范性会议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范性会议装置的各种组件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由示范性会议系统中的会议装置产生的示范性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范性会议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5及6是说明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处理会议装置中的音频信号的示范性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来描述、说明及例示本发明的一或多个特定实施例。本描述不被提供用于使本发明受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用于以使得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原理且能够借助所述理解来应用所述原理不仅实践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且还实践可根据这些原理想到的其它实施例的方式阐释及教示本发明的原理。无论从字面上或依据均等论,本发明的范围希望涵盖可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此类实施例。
应注意,在描述及图式中,相同或大体上类似元件可使用相同元件符号标记。然而,这些元件有时可使用不同元件符号标记,例如(例如)在其中此标记促进更清楚描述的情况中。另外,本文所阐述的图式未必按比例绘制,且在一些例子中,可能已放大比例以更清楚描绘特定特征。此标记及图式做法未必隐含潜在大体性目的。如上所述,本说明书希望被视为整体且根据本文所教示及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本发明的原理解释。
还应注意,图1到4中所展示的组件之间的连接希望描绘控制信号、音频信号及/或其它信号经由有线及/或无线通信链路的潜在流动。此类信号可呈数字及/或模拟格式。
本文提供会议解决方案的系统、装置及方法,会议解决方案尤其利用菊链、矩阵混合及音量提升技术来提供跨多个音频源的统一呼叫体验、跨所有会议装置的分布式音频处理、使给定会议系统能够任选地容易扩展(例如用于覆盖更大面积及/或更多呼叫与会者)及提供近端音频的提高清晰度(尤其在大会议空间中)。在实施例中,本文所描述的会议解决方案利用数字音频总线来使多个会议装置以菊链配置彼此连接且跨多个会议装置高效率分布呼叫处理负载。菊链装置在装置本身之间传输音频信号,且还与相关联于远程与会者的外部装置通信,使得每一呼叫与会者(无论在会议空间中或在远程)可听见会议呼叫的所有其它与会者,而非听见回音或体验反馈。另外,会议解决方案通过利用菊链配置内的每一会议装置的位置来仅提高需要增强的室内声音(例如语音)来减轻大会议空间的声响挑战。
更具体来说,图1说明示范性会议环境100,其中多个会议装置102用于促进涉及多个室内或近端与会者104(例如人类讲者)及通过多个外部通信装置106通信地连接到环境100的一或多个远程或远端与会者(未展示)的会议呼叫(例如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等)。环境100可为(例如)会议室、董事会议室、研讨室或任何其它类型的会议空间,且会议装置102可空间分布或分散于会议空间周围以从尽可能最多近端与会者104捕获语音或其它声音。在所说明的实例中,近端与会者104坐在一或多个会议桌108周围的椅子上,且会议装置102放置于相邻于一或多个与会者104的桌子108上的各个位置处。
外部通信装置106还可放置于桌子108上或否则靠近与其通信耦合的会议装置102,如图1中所展示。会议呼叫的远端与会者被视为“远程的”,因为其不在相同于其它“室内”与会者104的房间或会议空间内,而是仅通过外部通信装置106连接到环境100。作为实例,远程与会者可在附近(例如(例如)在相同建筑内的另一房间中)或远离会议空间(例如(例如)在另一城市、州或国家)。
还可考虑及实施会议装置102、室内与会者104、外部通信装置106、会议桌108等等的其它配置及放置。例如,室内与会者104或其它近端音频源可站在环境100中或在环境100中走动,而非坐在设定位置上。作为另一实例,在一些情况中,会议装置102可放置于会议环境中的其它表面(例如(例如)讲台、书桌、墙壁、天花板等等)上或附接到所述表面。
根据实施例,每一会议装置102包含用于捕获近端音频(例如(例如)由存在于会议空间中的近端与会者104所说的语音)的一或多个麦克风及用于将从外部通信装置106接收的远端音频(例如(例如)由存在于会议呼叫的另一端处的远程与会者产生的语音或其它声音)传播到近端与会者104的至少一个扬声器。每一会议装置102的扬声器还输出从其它会议装置102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经增益调整混合,使得由较远离会议装置102的近端与会者产生的声音可由相邻于所述装置102的近端与会者更清楚或更清晰听见,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
为促进这些及其它功能性,每一会议装置102可串行耦合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102以形成彼此共享近端音频信号及远端音频信号两者的菊链配置,如图1中所展示。在实施例中,每一会议装置包含使用一或多个电缆110(本文中还称为“互连件”)来连接到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的一对本地连接端口。例如,每一会议装置102可从定位于“上游”或通过电缆110来连接到接收装置102的输入通信端口的另一会议装置102接收近端音频信号。另外,每一会议装置102可将其自身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由其自身麦克风捕获的音频信号)及其输入端口处所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的混合传输到定位于“下游”或使用另一电缆110来连接到传输装置102的输出通信端口的又一会议装置102。从各种外部通信装置106接收的远端音频信号还可依类似方式共享于会议装置102之间,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
在接收近端及远端音频信号之后,每一会议装置102可产生及输出扬声器信号,其包含从各种外部通信装置106(其包含连接到菊链配置内的其它会议装置102的外部通信装置106)接收的所有远端音频信号及从其它会议装置102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经增益调整型式的混合。另外,每一会议装置102可将音频混合提供到连接到其每一外部通信装置106,所述音频混合包括由菊链配置内的多个会议装置102捕获的所有近端音频信号及从其它会议装置102及/或连接到相同会议装置102的其它外部通信装置106接收的任何远端音频信号,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外部通信装置106可将此音频混合传输到存在于会议呼叫的另一端(例如远端)处或经由一或多个远端装置连接到呼叫的远程与会者。
如图1中所展示,每一外部通信装置106可通过有线连接(例如电话电缆、以太网络电缆、音频电缆、数据电缆(例如USB)等等)或无线连接(例如WiFi、蜂窝式、卫星或其它无线网络连接)连接到会议装置102中的相应一者。示范性外部通信装置106包含:膝上型计算机或其它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蜂窝式电话或其它移动装置;固定或“陆线”电话;或能够在会议环境100的远程与会者与室内与会者之间传输音频信号的任何其它通信装置。应了解,在一些情况中,可无远程与会者且环境100内因此无外部通信装置106。尽管图中未展示,但在一些情况中,给定会议装置102可耦合到一个以上外部通信装置106。还可考虑装置102及106的其它组合或配置。
另外参考图2,展示可(例如)作为图1中所展示的会议装置102包含于会议环境100中的示范性会议装置200的框图。会议装置200可为桥接装置、扬声器电话、USB扬声器装置或用于实现近处(例如室内)与会者与远处(例如远程)与会者之间的通信的其它类似电子装置。如图中所展示,会议装置200可包括各种组件,其包含(例如)全部由本地接口212(例如系统总线、网络或其它连接机构)通信耦合的一或多个麦克风202、一或多个扬声器204、通信接口206、一或多个处理器208及存储器210。在实施例中,会议装置200可使用通信接口206来建立与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例如图1的外部通信装置106)的有线或无线通信,每一外部通信装置可经由外部网络(例如IP语音传输(VOIP)、电话网络、局域网络、Bluetooth、因特网等等)通信地连接到一或多个远程或远端与会者。会议装置200可进一步包含用于将会议装置200本地连接到环境100内的其它会议装置(例如会议装置102)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
一或多个麦克风202可从会议环境100的室内或近端音频源(例如室内与会者104)检测及捕获声音且将声音转换为模拟(或数字)音频信号。麦克风202可包含于会议装置200中(如图中所展示)及/或可经由有线连接(例如以太网络电缆、USB电缆等等)或无线连接(例如WiFi等等)连接到会议装置200。麦克风202可配置以形成多个指向性及/或对应转向角以从室内音频源最优检测及捕获声音。可由麦克风202形成的指向性可包含全指向、心型指向、子心型指向、超心型指向(supercardioid)、超心型指向(hypercardioid)、双指向及/或环型指向。在一些情况中,每一麦克风202包括多个单向麦克风拾音头。例如,单向麦克风拾音头可各自为具有心型指向及后端口的驻极体电容麦克风拾音头。在其它情况中,麦克风拾音头可具有其它指向性及/或可为动态麦克风、带式麦克风、压电麦克风、MEMS麦克风及/或其它类型的麦克风。在一些实施例中,由麦克风202形成的所要指向性及/或所要转向角可由用户通过软件配置。在此类情况中,电子装置可与会议装置200通信以控制此类参数。电子装置可包含(例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桌面计算机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装置200可包含用于调整麦克风的参数(例如指向性、增益、噪声抑制、静音、频率响应等等)的控制。
一或多个处理器208可(例如)使用存储于存储器210中的软件来配置以处理由麦克风202产生的模拟音频信号且最终产生一或多个数字音频输出信号。在实施例中,处理器208可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单独处理器,例如用于合并及格式化个别音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音频处理器)及用于实施数字信号处理(DSP)功能性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DSP处理器)。会议装置200还可包含用于将模拟音频信号处理及/或转换为数字形式(例如麦克风信号、电话信号等等)的其它组件(未展示),例如一或多个模/数转换器、编解码器、加密芯片、音频混合器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音频输出信号可符合用于经由以太网络传输音频的但丁(Dante)标准或可符合另一标准。一或多个指向性还可由一或多个处理器208从由麦克风202产生的音频信号形成,且处理器208可产生对应于指向性中的每一者的数字音频输出信号。在其它实施例中,麦克风202可输出模拟音频信号,使得会议装置200外部的其它组件及装置(例如处理器、混合器、记录器、放大器等等)可处理由麦克风202捕获的模拟音频信号。
扬声器204可包括用于播出从远端音频源经由通信接口206所接收的大声音频信号及/或从处理器208经由本地接口212所接收的其它音频信号的一或多个扩音器或音频再生装置。远端音频源可为(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外部通信装置106或经配置以提供由物理不在会议环境100中的人类讲者(例如远程或远端与会者)产生的语音或其它声音的任何其它装置。扬声器204还可从处理器208经由本地接口212接收从会议环境100内的其它会议装置102接收的一或多个近端音频信号。在一些情况中,由扬声器204输出的近端音频信号是由其它会议装置102的麦克风捕获的原始模拟音频信号。在其它情况中,近端音频信号是转换回模拟音频信号的数字音频输出信号,因此,其可经由扬声器204听见。根据实施例,扬声器204可包含于会议装置200中(如图中所展示),及/或可经由有线连接(例如以太网络电缆、USB电缆等等)或无线连接(例如WiFi等等)连接到会议装置200。
通信接口206包括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例如(例如)收发器、数据端口(例如输入/输出数据端口)、并行数据端口、串行数据端口、音频端口(例如音频输入/输出端口)或其它通信装置)以促进根据一或多个协议(包含(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外部通信装置106)的会议装置200与一或多个其它装置、系统或网络之间的通信。如图2中所展示,通信接口206可包含一或多个有线通信接口,例如(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216(例如USB-C端口、标准USB端口、迷你USB端口、微USB端口等等)、音频输入/输出端口218(例如3.5mm音频端口、电话插口等等)、以太网络插口或其它网络接口(未展示)、高清晰度串行数字接口(HD-SDI)(未展示)等等。还如图中所展示,通信接口206的外部通信端口还可包含无线通信模块220。无线通信模块220可包含接收器、传输器、收发器、端口、调制解调器及/或用于促进根据特定协议的无线网络通信的其它通信装置。例如,无线通信模块220可包含收发器222、蜂窝式收发器(未展示)、广域网收发器(例如WiFi、WLAN、WWAN等等)(未展示)或其类似者。
本地接口212可包含数据总线,其包括一或多个导线、迹线或用于通信地耦合一或多个处理器208、存储器210、通信接口206、扬声器204、一或多个麦克风202及/或会议装置200的任何其它适用组件的其它连接机构。
数字音频总线214可耦合到第一本地连接端口224及第二本地连接端口226及一或多个处理器208且可经配置以促进端口224、226与处理器208之间的通信。例如,数字音频总线214可从端口224、226中的一或多者接收传入信号且将传入信号提供到处理器208。传入信号可已由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传输到会议装置200。另外,数字音频总线214可从处理器208接收传出信号且将传出信号提供到端口224及226中的一或多者以传输到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音频总线214可包含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及存储器(例如电子存储器)以促进信号流动通过其而执行其它操作,如本文所描述。
数字音频总线214还可经配置以使会议装置200与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串联连接以形成菊链配置(例如由图1中的会议装置102所展示)。例如,数字音频总线214可具有耦合到第一本地连接端口224的出口或连接接口及耦合到第二本地连接端口226的另一出口。各总线出口可具有特定标示(例如(例如)“IN”或“OUT”),使得出口及因此耦合到其本地连接端口224及226不可互换。在实施例中,通过将每一会议装置的第二本地连接端口226(例如“OUT”)连接到另一会议装置的第一端口224(例如“IN”)直到会议空间内的所有会议装置已连接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来形成菊链。还可考虑用于产生菊链配置的其它技术。
如图1中所展示,一旦形成这些连接,则位于菊链的开端(例如装置A)及末端(例如装置E)处的会议装置102可仅物理连接到一个其它会议装置102,而剩余中间会议装置102(例如装置B、C、D)中的每一者可物理连接到两个其它会议装置102(例如前紧邻装置及后紧随装置)。更具体来说,末端装置E可在其第一端口224而非其第二端口226处具有连接(到装置D),且开端装置A可在其第二端口226而非其第一端口224处具有连接(到装置B)。
音频信号及/或其它信号流动于菊链配置内的会议装置102之间可由连接装置102的方式及/或顺序确定。例如,在一些情况中,信号及/或信息可向前或从头到尾流动,例如从装置A到装置B、到装置C等等,直到到达装置E。在其它情况中,例如,信号流动可经反向使得装置E将音频信号提供到装置D等等,直到信号到达菊链开端处的装置A。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向信号流动可为较佳的,使得由每一会议装置200产生或在每一会议装置200处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与每一其它会议装置共享。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音频总线214能够在识别本地连接端口224及226处与其它会议装置200的连接之后或在不识别本地连接端口224及226处与其它会议装置200的连接的情况下确定菊链配置内的会议装置200的位置。例如,如果会议装置200的第二端口226连接到另一会议装置102,但所述装置200的第一端口224从由或未连接,那么会议装置200可被视为位于菊链配置的第一或开端位置中。作为另一实例,如果会议装置200的第一端口224连接到另一会议装置102,但所述装置200的第二端口226从由或未连接,那么会议装置200可被视为位于菊链配置的最后或末端位置中。
一旦会议装置102将本身识别为位于第一菊链位置中,则自动串行自我发现过程可继续基于装置之间的串联连接来枚举或依序指派位置给剩余会议装置(例如第二、第三、第四等等)。例如,再次参考图1,装置A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可将指示装置A位于第一位置中的信号发送到装置B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在得知其第一端口224连接到第一位置中的会议装置之后,装置B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可将其菊链位置自动确定为第二位置且可将指示装置B位于第二位置中的信号发送到装置C的数字音频总线214。此自我发现过程可继续,直到最后会议装置(例如装置E)被指派有关菊链的位置及/或被识别为是菊链的末端。
在实施例中,可在每次供电给或重新启动会议装置102时自动执行自我发现过程,无需用户介入。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例如)在每次通过移动、添加或移除会议装置来改变菊链配置时动态执行自我发现过程,无需用户介入。在此类情况中,一旦重新配置菊链,则可引发电力循环(例如通过接通及切断每一会议装置102),其可自动开始新自我发现循环。
会议装置102中的每一者可被指派用于使会议装置102由会议环境100内的其它装置102识别的唯一识别符或节点名称。在一些情况中,每一装置的从指派菊链位置(数字(例如1、2、3等等)或文字(例如A、B、C等等))还可充当装置102的唯一识别符。在其它情况中,每一菊链位置可与单独节点名称或其它识别信息相关联,且所述节点名称或识别符可指派给位于对应位置处的会议装置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装置200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可经配置以提供或产生与其它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连接到其(或更具体来说,包含于其内的数字音频总线)的多信道、分时多路复用链路。例如,数字音频总线214可为能够经由单一电缆(例如(例如)CAT-5电缆、以太网络电缆或其它双绞线电缆(例如图1中的电缆110))传送双向同步数据(例如(例如)数字音频数据及控制数据、时钟及在一些情况中,电力)的高带宽数字总线。数字音频总线214可经配置以支持会议装置200与耦合到其每一其它会议装置之间的直接点对点连接,且此互连可允许不同位置处的多个菊链会议装置(例如装置102)促成或消耗经由其数字音频总线传送于所述装置之间的分时多路复用通道内容。另外,多信道链路的双向特征可允许各数字音频总线214接受上游信号流及下游信号流两者或具有用于处置上游及下游信号流的两个单独信道,其可允许信息同时共享于菊链中的所有装置102之间。在一些情况中,数字音频总线214可经配置以使用时槽来促进双向信号流动且能够同时存取加载到数字音频总线214上的所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菊链会议装置102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可以线拓扑(还称为“线性总线拓扑”)彼此连接,其可仅在两个或更多个装置102彼此耦合之后“产生”。在此类情况中,每一会议装置102可配置为此网络拓扑的主控或从属装置。在实例实施例中,识别为位于菊链配置的第一位置中的会议装置102(例如图1中的装置A)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可被指派为主控装置,且菊链内的所有其它会议装置102可被指派为从属装置。在另一实例实施例中,线拓扑上的数字音频总线214的任一者可被指派为主控装置,且可总是保持为主控装置,不管其在菊链配置中的位置如何。在此类情况中,剩余数字音频总线214可被指派为从属装置,不管其在菊链配置中的最终位置如何。
一般来说,将会议装置102的网络配置为具有线拓扑可增加整个系统完整性、稳健性及效率。例如,如果菊链配置内的连接(例如装置102或互连件110中的一者)受损,那么仅位于故障连接下游的会议装置102会受影响,而上游装置102可继续照旧操作。另外,在主从指派的初始设置之后,每一会议装置102的数字音频总线214可无需进一步处理器介入正常总线操作管理。此外,线拓扑网络允许会议装置102快速及容易地添加到菊链、从菊链移除或在菊链内移动。在其它实施例中,会议装置102可使用其它网络拓扑(例如(例如)环拓扑、星状拓扑、网状拓扑、混合拓扑等等)连接。
本地通信端口224及226可为经配置以接收或耦合到互连件或电缆(例如(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电缆110)以将会议装置200操作性连接到其它会议装置(例如会议装置102)的任何类型的端口或接口。作为实例,本地通信端口224及226可经配置以接收CAT-5电缆、以太网络或其它双绞线电缆。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地连接端口224及226可形成数字音频总线214的部分。例如,端口224及226可包含于体现数字音频总线214的收发器芯片上或否则耦合到所述收发器芯片。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地连接端口224及226可形成会议装置200的部分。在此类情况中,端口224及226可与数字音频总线214物理分离,但可在组装或制造会议装置200期间通信地耦合到数字音频总线214。
在实施例中,一或多个处理器208可包含通用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及/或专用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处理器208可为任何适合处理装置或处理装置组,例如(但不限于)微处理器、基于微控制器的平台、集成电路、一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及/或一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
存储器210可为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其包含非易失性RAM、磁性RAM、铁电RAM等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闪存、EPROM、EEPROM、基于忆阻器的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等等)、不可改变存储器(例如EPROM)、只读存储器及/或高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硬盘、固态硬盘等等)。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210包含多种存储器,尤其是易失性存储器及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210可为一或多组指令(例如用于操作本发明的方法的软件)可嵌入到其上的计算机可读媒体。指令可体现图5及6中所展示的方法500及600或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其它方法或逻辑。在执行指令期间,指令可完全或至少部分驻留于存储器210、计算机可读媒体中的任何一或多者内及/或处理器208内。
术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及“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单一媒体或多个媒体(例如集中式或分布式数据库)及/或存储一或多组指令的相关联高速缓存及服务器。此外,术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及“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能够存储、编码或载送由处理器执行或引起系统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或操作中的任何一或多者的一组指令的任何有形媒体。如本文所使用,术语“计算机可读媒体”经明确界定为包含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及/或存储磁盘且排除传播信号。
应了解,本文所揭示的实例可是指具有可或可不物理定位成彼此接近的组件的会议装置。特定实施例可呈云端系统或装置的形式,且针对所述实施例,术语“会议装置”应被理解为包含分布式系统及装置(例如基于云端的系统及装置)及软件、固件及经配置以实施本文所描述的功能中的一或多者的其它组件。此外,如上文所提及,会议装置200的一或多个特征可物理远程(例如独立麦克风)且可经由(例如)适当通信接口通信地耦合到会议装置200。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在会议呼叫、视频会议、聚会、在线研讨会或其类似者期间由示范性会议系统300中的会议装置302产生的示范性输出信号的示意图。会议系统300可设置于类似于图1中所展示的会议环境100的房间或空间中。会议装置302可使用本文所描述的技术以菊链配置布置且可经配置以拾取近端音频且在整个会议空间中传播远端音频,类似于图1中所展示的布置。尽管图3展示会议系统300中的三个会议装置302,但应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包含更多(或更少)装置302。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中所展示的每一会议装置302可类似于图2中所展示的会议装置200。例如,每一会议装置302可包含用于拾取或捕获由近端音频源(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室内与会者104)产生的语音或其它声音的一或多个麦克风(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麦克风202)。如图中所展示,每一会议装置302还可包含用于输出音频信号(例如LSn)到坐在会议装置302附近或否则坐在会议装置302的可听范围内的近端或室内与会者的扬声器304(例如(例如)图2的扬声器204)。会议装置302可进一步包含用于输出音频信号(例如FEn)到耦合到会议装置302的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例如(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外部通信装置106)及/或从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接收音频信号(例如EXTn)的通信接口306(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通信接口206)。在实施例中,每一会议装置302还可经配置以根据图4的功能框图来内部操作,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
经由通信接口306所接收的外部或远端音频信号可表示由会议呼叫或聚会的远端或远程与会者产生的语音或其它声音。作为实例,每一外部通信装置可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通信地耦合到由一或多个远端与会者用于连接到及参与聚会的一或多个远程装置(例如电话、手机、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桌面计算机等等)。在实施例中,通信接口306可包含能够使用有线或无线连接来连接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例如膝上型计算机、手机、电话、平板计算机或其类似者)的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例如(例如)图2的无线收发器222、音频输入/输出端口218及USB端口216)。因此,外部音频信号可由远程装置产生且传输到通信地耦合到其外部通信装置,且外部通信装置可通过通信接口306将所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会议装置302。
在实施例中,会议系统300可经配置以经由通信接口306及连接到通信接口306的外部通信装置将与会议呼叫相关联的所有近端音频(例如MICn-1、MICn、MICn+1等等)及所有远端音频(从每一远端装置接收的远端音频信号(例如EXTn-1、EXTn*、EXTn+1)除外)输出到所述远端装置。另外,会议系统300可经配置以经由最近会议装置302的扬声器304将从连接到会议呼叫的外部通信装置接收的所有远端音频(例如EXTn-1、EXTn、EXTn+1等等)及由房间内的其它会议装置302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例如MICn-1、MICn+1等等)输出到各近端与会者。因此,会议呼叫或聚会的每一与会者可听见聚会的每一其它与会者的发言,不管与会者位于呼叫的近端或远端处。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可通过利用会议系统300的菊链配置将音频信号从会议装置302传输到下一会议装置302直到所有音频信号已由所有装置302接收来实现以此方式传播音频信号。例如,如同图1中所展示的会议装置102,会议装置302可通过使用电缆(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电缆110)来串联连接以将每一会议装置302的一或多个本地连接端口(例如(例如)图2的本地连接端口224及226)耦合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302的一或多个本地连接端口。在此类情况中,会议装置302之间的信号流动方向及所述信号的内容可由装置302彼此连接的顺序及方式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装置302之间的连接可用于形成所连接的装置302之间的数字音频总线(例如(例如)图2的数字音频总线214)。音频信号及/或其它信息可经由连接于会议装置302之间的电缆及经由数字音频总线的一或多个音频及/或数据信道来交换于会议装置302之间。例如,数字音频总线可经配置以产生能够同时处置上游及下游信号讯务的会议装置302之间及跨会议装置302的多信道分时多路复用(TDM)链路。在此类情况中,每一会议装置302可被指派多通道链路内的一或多个TDM时槽以共享由装置302产生或在装置302处接收的内容,且其它会议装置302能够通过数字音频总线同时存取共享内容。应了解,可使用其它技术来使内容共享于多个菊链会议装置302之间。
如图3中所展示,位于菊链配置的第一位置中的会议装置302(例如装置A)可具有未连接或开路的第一端口(例如图2的第一端口224),而第二端口(例如图2的第二端口226)连接到位于第二菊链位置中的会议装置302(例如装置B)。同样地,位于菊链配置的末端位置中的会议装置302(例如装置C)可使其第一端口耦合到前紧邻位置中的会议装置302(例如装置B),而末端装置的第二端口可保持未连接或开路。此外,菊链配置内的各中间装置(例如装置B)可使其第一端口连接到前紧邻位置中的会议装置302(例如装置A)且可使其第二端口连接到后紧随位置中的会议装置302(例如装置C)。
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及/或其它信号可(例如)使用下游通道来依序流动通过从会议装置302中的第一者到会议装置302的最后者的菊链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还可(例如)使用上游通道来在相反方向上从会议装置302的最后者流动到会议装置302中的第一者。由每一会议装置302输出的信号的内容可包含基于由装置302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例如MICn)所产生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n)及经由装置302的通信接口306所接收的远端音频(例如EXTn)及从耦合到装置302的一或多个会议装置302经由多信道链路接收于装置302处的任何辅助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n-1、AUXn+1等等)。以此方式,每一会议装置302可接收由会议系统300内的每一其它会议装置302捕获或接收的音频信号。
更具体来说,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会议装置A位于菊链配置的第一位置中且连接到装置B。因此,会议装置A可经配置以仅使用耦合到装置B的第二端口通信(例如传输及/或接收)。如图3中所展示,会议装置A可经配置以产生包括近端音频混合(其包含由装置A的麦克风捕获的麦克风信号(例如MICA))及远端音频混合(其包含从耦合到装置A的通信接口306的外部通信装置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例如EXTA))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A)用于仅输出到装置B。
另一方面,会议装置B位于第二或中间位置中且因此经由耦合到装置B的第一端口的第一电缆连接到装置A及经由耦合到装置B的第二端口的第二电缆连接到会议装置C。如图3中所展示,会议装置B可经配置以产生包括近端音频混合(其包含由其自身麦克风捕获的麦克风信号(例如MICB))及远端音频混合(其包含从耦合到装置B的通信接口306的外部通信装置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例如EXTB))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B)用于输出到其它会议装置A及C。另外,会议装置B可经配置以经由第一电缆接收装置A的辅助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A)且经由第二电缆将所接收的信号输出或提供到会议装置C。例如,如图3中所展示,从装置A接收的辅助音频输出信号可与由装置B产生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组合以产生混合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AB)用于传输到装置C。
还如图3中所展示,会议装置C位于菊链的第三或末端位置中且因此经由耦合到其第一端口的第二电缆来仅连接到装置B。在实施例中,会议装置C可利用经由第二电缆提供于装置C的数字音频总线与装置B的数字音频总线之间的多信道链路来将音频信号输出或提供回装置B。例如,会议装置C可经配置以产生包括近端音频混合(其包含由装置C的麦克风捕获的麦克风信号(例如MICC))及远端音频混合(其包含从耦合到装置C的通信接口的外部通信装置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例如EXTC))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C)用于输出到装置B。
还如图3中所展示,会议装置B继而可使用产生于两个装置B及A的数字音频总线之间的多信道链路来将从装置C接收的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C)提供到会议装置A。例如,来自装置C的辅助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C)及由装置B产生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B)可组合成混合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BC)用于传输到装置A。以此方式,由末端装置C捕获的近端信号及/或在末端装置C处接收的远端信号可由菊链配置内的其它会议装置A及B中的每一者共享。
还可考虑用于将由每一会议装置302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传输到系统300内的每一其它会议装置302的其它技术。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会议装置302可以环形配置彼此耦合,其中会议装置C的第二端口耦合到会议装置A的第一端口。在此类情况中,由装置C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例如AUXC)可直接传输到装置A,且会议装置A可经配置以将AUXC信号与AUXA信号一起转送到装置B。
在其它实例实施例中,由每一装置302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可使用指派给每一装置302的TDM时槽来个别放置于数字音频总线上且可存取到系统300内的所有装置302,如本文所描述。在此类情况中,每一装置302可随意选择哪些信号或子混合从数字音频总线捕获且内部产生其自身音频混合。例如,装置A不是从装置B接收混合音频输出信号AUXBC,而是可个别捕获由装置B产生的外部音频输出信号EXTB及由装置C产生的外部音频输出信号EXTC且产生混合外部音频输出信号EXTBC用于输出到远端。同样地,装置A可个别捕获麦克风信号MICB及MICC且将所述信号与其自身麦克风信号MICA组合以产生全局混合麦克风信号MICABC
还如图3中所展示,每一会议装置302还可配置以经由包含于其内的通信接口306输出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n)到耦合到装置302的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中的每一者。每一外部通信装置继而可将所接收的远端输出信号(例如FEn)提供到通信地耦合到其一或多个远端装置。在实施例中,提供到每一外部通信装置的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n)可包含共同全局近端音频混合(例如MICGlobal)(其包含由会议系统300内的所有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但包含取决于特定外部通信装置及/或最后接收信号的远端装置的不同外部音频混合。例如,每一会议装置302可经配置以产生外部音频混合用于经由装置302的通信接口306连接到会议呼叫的每一远端装置,所述外部音频混合包含从连接到会议呼叫的其它远端装置中的每一者经由相同通信接口306所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例如EXTn*)及从菊链系统300内的其它会议装置302中的每一者接收的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n-1、EXTn+1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会议装置302可经配置以使用矩阵混合技术来移除任何冗余外部音频信号或在将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n)输出到每一外部通信装置之前由从外部音频混合接收信号的相同装置促成的远端信号。
例如,会议装置A可经配置以将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A)输出到耦合到其通信接口的每一外部通信装置,所述远端音频输出信号包括:全局近端音频混合,其包含由所有三个装置A、B及C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ABC);及外部音频混合,其包含用于会议装置B及C的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BC)及从连接到相同外部通信装置的其它远端装置中的每一者及/或耦合到装置A的通信接口306的其它外部通信装置中的一者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例如EXTA*)。类似地,会议装置B可经配置以将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B)输出到耦合到其通信接口306的每一外部通信装置,所述远端音频输出信号包括:全局近端混合(例如MICABC);及外部音频混合,其包含用于会议装置A及C的远端音频混合的外部音频混合(例如EXTAC)及从连接到相同外部通信装置的其它远端装置中的每一者及/或耦合到装置B的通信接口306的其它外部通信装置中的一者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例如EXTB*)。同样地,会议装置C可经配置以将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C)输出到耦合到其通信接口306的每一远端装置,所述远端音频输出信号包括:全局近端音频混合(例如MICABC);及外部音频混合,其包含用于会议装置A及B的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AB)的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C)及从连接到相同外部通信装置的其它远端装置中的每一者及/或耦合到装置C的通信接口306的其它外部通信装置中的一者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例如EXTC*)。
应了解,如果会议装置302中的一者仅耦合到一个外部通信装置且所述外部通信装置仅连接到一个远端装置,那么包含于远端音频输出信号(例如FEn)中的外部音频混合将仅包含从其它会议装置302接收的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n-1、EXTn+1等等)。另一方面,如果外部通信装置连接到两个或更多个远端装置,那么会议装置302可输出各自包括适合于特定远端接收装置的不同外部音频混合的两个不同远端音频输出信号。另外,如果会议装置302中的一者不经由其通信接口306耦合到任何外部通信装置,那么远端音频输出信号可不由装置302产生。
还如图3中所展示,每一会议装置302可经配置以经由其扬声器304将扬声器信号(例如LSn)输出到装置302的可听范围内的任何近端与会者。由每一会议装置302产生的扬声器信号(例如LSn)可包括:全局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Global),其包含接收于系统300内的会议装置302的通信接口306处的所有远端音频信号;及近端音频混合(例如MICn-1、MICn+1等等),其包括从其它会议装置302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其它会议装置302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可基于与接收装置302的接近度(例如MIC*n)来增益调整或否则修改,使得远端语音相较于近程语音“提升”或增强,直到所有语音或信号以均匀信号电平或强度播放,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例如,从紧邻会议装置302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n-1或MICn+1)可比沿菊链更远离接收装置302的会议装置302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n+2、MICn-2、MICn+3、MICn-3等等)衰减更多。
在所说明的实例中,会议装置A产生音频信号(例如LSA)用于由其扬声器304输出,所述音频信号包括:全局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ABC),其包含从耦合到会议装置A、B及C中的每一者的所有外部通信装置接收的远端音频信号的混合;及近端音频混合,其包含由会议装置B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经增益调整型式(例如MIC*B)及由会议装置C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经增益调整型式(例如MIC*C)。在一些实施例中,增益调整可包含大体上或完全衰减从装置B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B),因为会议装置B可足够靠近装置A,使得需要很少或无需增益调整来提高清晰度。增益调整还可包含放大从装置C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C),因为装置C可离装置A足够远,使得需要相对增益调整。
类似地,会议装置B产生扬声器音频信号(例如LSB)用于由其扬声器304输出,所述扬声器音频信号包括:全局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ABC);及近端音频混合,其包含由会议装置A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经增益调整型式(例如MIC*A)及由会议装置C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第二经增益调整型式(例如MIC*C)。在实施例中,如果两个装置A及C与中间装置B大体上等距,那么施加于从装置A及C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A及MICC)的增益调整量可相同或类似。例如,在实施例中,两个近端音频信号可大体上或完全衰减,因为两个装置A及C定位成足够靠近装置B,使得很少需要或无需增益调整。
同样地,会议装置C产生扬声器音频信号(例如LSC)用于由其扬声器304输出,所述扬声器音频信号包括:全局远端音频混合(例如EXTABC);及近端音频混合,其包含由会议装置A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第二经增益调整型式(例如MIC*A)及由会议装置B的麦克风捕获的近端音频信号的第二经增益调整型式(例如MIC*B)。在实施例中,增益调整可包含大体上或完全衰减从装置B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B),因为会议装置B可足够靠近装置C,使得很少需要或无需增益调整。增益调整还可包含放大从装置A接收的近端音频信号(例如MICA),因为装置A可离装置C足够远,使得需要相对增益调整。
在其中聚会无远程与会者的情况中,会议装置302中的任何者可不耦合到外部通信装置,且无远端音频信号可接收于每一会议装置302的通信接口306处。在此类情况中,每一会议装置302所产生的扬声器音频信号可仅包括从系统300内的其它会议装置302接收的经增益调整近端音频信号。另外,每一会议装置302的数字音频总线可用于在菊链装置302之间仅传输近端音频信号。增益调整技术仍可在产生扬声器信号之前应用于近端音频信号,使得聚会的每一与会者的语音可在整个会议环境中(尤其在(例如)大董事会议室或其它扩展聚会空间中)均匀播放或听见。
另外参考图4,展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促进单独及/或大会议空间中的多个与会者之间的会议呼叫、视频会议、在线研讨会或其它聚会的示范性会议装置400的功能框图。例如,就操作及/或个别组件来说,会议装置400可表示或类似于本文所描述的会议装置102/200/302中的一或多者。另外,会议装置400可串联耦合到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以形成菊链或线拓扑以在装置之间交换音频信号及其它信息,类似于(例如)图1及/或图3的菊链配置。菊链内的其它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可相同或类似于会议装置400,且所有菊链会议装置可协作以形成类似于(例如)图3的会议系统300的会议系统。
根据所说明的实施例,会议装置400可经配置以从包含于装置400中或通信地耦合到装置400的一或多个近端音频源402接收一或多个近端音频信号。作为实例,近端音频源402可包含用于检测及捕获由近端或室内与会者产生的语音或其它声音且将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本文中还称为“麦克风信号”)的四个麦克风MIC1、MIC2、MIC3及MIC4。在其它实施例中,会议装置400可包含更多或更少麦克风或其它类型的近端音频源。
会议装置400还可经配置以从会议装置400的一或多个远端音频源404接收一或多个外部音频信号。例如,远端音频源404可包含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或通信接口)的输入连接,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通信地耦合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例如(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外部通信装置106)以从一或多个远程装置接收表示由远程或远端与会者产生的语音或其它声音的音频信号。外部通信端口可包含(例如)收发器(“BT输入”)、USB端口(“来自USB”)及音频输入/输出端口(“线路输入”)。
会议装置400还可包含用于将音频输出提供到一或多个室内与会者的近端输出装置406,例如(例如)扬声器或其它扩音器装置。另外,会议装置400可经配置以经由可耦合到装置400的对应外部通信端口的一或多个远端输出408将音频输出提供到一或多个远程与会者。例如,远端输出408可包含到USB端口(“到USB”)、音频输入/输出端口(“线路输出”)、收发器(“BT输出”)及/或任何其它外部通信端口的输出连接。另外,会议装置400可包含用于将会议装置400物理连接到菊链配置中的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的数字音频总线410及耦合到数字音频总线410的一对本地连接端口(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第一端口224及第二端口226),如本文所描述。
如图4中所展示,会议装置400包含用于处理由麦克风402输出的麦克风信号且产生表示由(例如)麦克风MIC1、MIC2、MIC3及MIC4检测的所有声音的本地麦克风混合的麦克风混合模块412。在一些实施例中,麦克风混合模块412可经配置以控制传入信号振幅或增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应用回音消除及噪声减少技术、应用自动混合技术及/或执行用于产生本地麦克风混合的其它信号处理任务。麦克风混合模块412可(例如)使用由一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由一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代管的固件及/或硬件来实施。本地麦克风混合(例如(例如)图3的MICn)可提供到远端混合模块414,其基于本地麦克风混合及本文所描述的其它输入来产生远端输出信号(例如图3的FEn)。本地麦克风混合还可提供到数字音频总线410以传输到菊链中的其它会议装置,如图4中所展示。在一些情况中,麦克风混合模块412可从近端输出406接收参考信号用于回音消除。如图4中所展示,参考信号可包含提供到近端输出406的扬声器信号以防止在本地麦克风混合传输到远端输出408时近端语音产生回音。
从远端音频源404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还可提供到远端混合模块414以包含于远端输出信号中,远端输出信号可传输到每一远端输出408。在实施例中,远端混合模块414可采用矩阵混合技术来产生用于每一远端输出408的不同外部音频混合,使得经由外部通信端口所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不通过相同外部通信端口传输回(例如(例如)图3的EXTn*)。例如,提供到收发器(例如BT输出)的外部音频混合可不包含经由相同源(例如BT输入)所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类似地,提供到音频输入/输出端口(例如线路输出)的外部音频混合可不包含经由相同端口(例如线路输入)所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且提供到USB端口(例如到USB)的外部音频混合可不包含经由相同端口(例如来自USB)所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
在实施例中,每一会议装置(包含会议装置400)可产生使用数字音频总线连接及本文所描述的其它技术来沿菊链输出到其它会议装置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由每一会议装置提供的本地音频输出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AUXn)可包含:近端音频混合(例如(例如)图3的MICn),其包括由所述会议装置的麦克风检测的麦克风信号;及外部音频混合(例如(例如图3的EXTn),其包括由相同装置的远端音频源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在一些情况中,每一会议装置400可组合其本地音频输出信号与从其它会议装置经由数字音频总线410所接收的辅助音频输出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AUXn-1、AUXn+1等等)以产生用于传输到耦合到数字音频总线410的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的混合辅助输出信号。在其它情况中,近端音频混合及外部音频混合可作为个别信号提供到数字音频总线410以传播到其它装置,无需首先将这些信号混合在一起或使其与从其它装置接收的任何辅助音频输出信号混合。
根据实施例,除本地麦克风混合及客制化外部音频混合之外,远端输出信号还可包含从耦合到数字音频总线410的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接收的辅助音频输出信号。所接收的每一辅助音频输出信号可包含:辅助近端混合,其包括由菊链中的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捕获的混合麦克风信号;及辅助远端混合,其包括由相同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如图4中所展示,辅助远端音频混合(还称为“辅助外部音频混合”)及辅助近端音频混合(还称为“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可与所接收的辅助信号分离且个别提供到远端混合模块414以包含于远端输出信号中。辅助远端音频混合还可与从远端音频源404接收的本地远端音频信号组合以产生全局外部音频混合(例如EXTGlobal)。如图中所说明,此全局外部音频混合及辅助近端音频混合可包含于经产生以经由近端音频输出406输出到室内与会者的扬声器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LSn)中。
在实施例中,在产生扬声器信号之前,会议装置400可经配置以将增益调整值(gn)应用于包含于辅助近端音频混合中的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使得所有辅助麦克风信号由扬声器406以相同信号电平输出。此类增益调整确保每一其它室内与会者的语音可由与会者使用会议装置400来均匀听见,不管房间大小或会议装置400与其它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如何。技术(还称为“音量提升”)可经配置以仅任选地调整每一辅助麦克风信号的电平或强度以补强或增强会议装置400处的信号清晰度,而非完全再生信号或提高扬声器的总音量,其会被感觉太响或令人厌烦。例如,可应用音量提升来升高在会议室或会议桌的对置端说话的与会者的音量,但可不将其应用于坐在听众附近的与会者以有助于确保所有室内语音的均匀信号电平。
可通过在信号到达近端输出406之前放大或衰减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来实施音量提升技术。所施加的音量提升或增益调整量可基于(例如)会议空间内或菊链序列内的发端会议装置相较于接收会议装置400的相对位置。作为实例,会议装置400可首先确定原本捕获给定辅助麦克风信号的其它会议装置的循序顺序或或相对位置且接着基于确定位置来计算所述信号的增益调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会议装置400可经配置以应用分区规则来帮助根据其起始位置选择适合于每一辅助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量。分区规则可经配置以基于菊链内的对应会议装置的顺序来将分度衰减应用于每一麦克风信号。例如,分区规则可确定近端音频混合中无需包含相邻会议装置的辅助麦克风信号或可大幅或完全衰减相邻会议装置的辅助麦克风信号。这可因为使用相邻会议装置(或否则在相邻区内)的室内与会者的语音可使用会议装置400来使室内与会者完全听清或听见(原音或无需增强)。作为另一实例,使用更远端定位的会议装置(或否则在远端区内)的室内与会者的语音可因太微弱而无法由会议装置400听清。在此类情况中,分区规则可基于会议装置400与提供信号的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或菊链位置的数目来成比例调整应用于每一辅助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例如,更大增益可应用于从在菊链中较远处的会议装置接收的信号且更小增益可应用于较靠近会议装置400的信号。
在一些情况中,增益调整值可为应用于给定辅助麦克风信号的衰减量。在其它情况中,增益调整值可为应用于辅助麦克风信号的放大量。应了解,衰减及放大可为相对术语,且任一者或两者可由术语“增益调整”隐含。还可考虑用于调整辅助麦克风信号的增益以实现均匀电平的其它技术。根据实施例,可使用在一或多个处理器(例如DSP)上执行的适当软件、硬件(例如一或多个放大器)或其组合来将增益调整应用于辅助麦克风信号。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会议装置400可定位于菊链内的第一位置处(例如(例如)图1的装置A)且可从第二位置中的会议装置(例如(例如)图1的装置B)、第三位置中的会议装置(例如(例如)图1的装置C)、第四位置中的会议装置(例如(例如)图1的装置D)及第五位置中的会议装置(例如(例如)图1的装置E)接收辅助音频信号。在此类情况中,使用根据图1的菊链配置所预选的分区规则,第一会议装置A可将大幅或完全衰减的第一增益调整值(g0)(例如g0=-∞dB)应用于从第二会议装置B接收的第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或不增强第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此增益调整值可由分区规则选择,因为装置B定位成紧邻装置A,因此,第一麦克风信号可在略微或不补强的情况下由装置A处的与会者听清。针对从第三会议装置C接收的第二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分区规则可将大于g0的第二增益调整值(g1)(例如g1=-30dB)应用于第二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或将大于g0的增强及/或小于g0的衰减提供到第二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在此情况中,需要至少一个定程度补强来提高第二麦克风信号的清晰度,因为在菊链顺序内,装置C与装置A相距两个位置。
大于g1或提供大于g1的增强及/或小于g1的衰减的第三增益调整值(g2)(例如g2=-20dB)可应用于从第四会议装置D接收的第三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分区规则需要较大增强值用于第三麦克风信号,因为装置D与装置A相距三个位置。最后,应用于从第五会议装置E接收的第四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第四增益调整值(g3)可具有所有增益调整值的最大值(例如g3=-10dB)或可提供最大增强量及/或最小或无衰减量。在此情况中,分区规则需要最大增强值用于第四麦克风信号,因为装置E与装置A相距四个位置或最远离装置A。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发现菊链顺序时估计或计算任何两个会议装置之间的物理距离且将其用于确定上述增益调整值。在实例实施例中,在典型会议情境内相邻会议装置最可能隔开的距离可为默认值。相邻装置的此默认值可用于进一步基于菊链内的所述装置的顺序及位置来推断任何给定会议装置对之间的实际距离。例如,为计算从装置A到装置C的距离,默认距离值可乘以装置A的菊链位置(例如位置1)与装置C的菊链位置(例如位置3)之间的差值。应了解,在另一实例实施例中,使用声学处理技术,可使用从装置到下一装置取得的声学量测来直接计算任何两个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
图5及6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处理与会议环境(例如(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会议环境100)相关联的多个音频信号的示范性方法500及600,所述会议环境包括彼此连接或以菊链配置布置的多个会议装置(例如(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会议装置102)。方法500及600可使用会议装置中的第一者(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会议装置200)执行。
多个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可包括至少一个麦克风(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麦克风202)、至少一个扬声器(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扬声器204)、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处理器208)、用于连接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例如(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外部通信装置106)的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例如(例如)包括端口216、218及222的通信接口206,如图2中所展示)及用于连接到环境内的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的一对本地通信端口(例如(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本地连接端口224及226)。
如本文所描述,多个会议装置可通过(例如)将每一会议装置的第一本地连接端口耦合到另一会议装置的第二本地连接端口(例如使用图1中所展示的电缆110)来彼此串联或“端对端”连接,直到每一会议装置连接到至少一个其它会议装置以因此形成菊链(例如图1及3中所展示)。在实施例中,每一会议装置进一步包括经配置以促进与第一本地连接端口及第二本地连接端口及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处理器通信(或第一本地连接端口及第二本地连接端口与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处理器之间通信)且促进菊链配置形成的数字音频总线(例如图2中所展示的数字音频总线214)。还如本文所描述,会议装置可经配置以利用此菊链配置来彼此快速及高效率传送音频信号及其它信息。
在实施例中,方法500及600可用于处理音频信号以实施本文所描述及图(例如(例如)图3及4)中所展示的一或多个操作。例如,方法500可用于处理从一或多个源接收的音频信号且基于此来产生会议装置的扬声器的扬声器输出信号。方法600可用于处理从一或多个源接收的音频信号且基于此来产生用于通过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本地连接端口传输的第一混合音频输出信号及用于通过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传输的第二混合音频输出信号。会议装置内或会议装置外部的一或多个处理器及/或其它处理组件(例如模/数转换器、加密芯片等等)可执行方法500及/或600的任何、一些或所有步骤。一或多个其它类型的组件(例如存储器、输入及/或输出装置、传输器、接收器、缓冲器、驱动器、离散组件等等)还可结合处理器及/或其它处理组件结合利用以执行方法500及/或600的任何、一些或所有步骤。
方法500可开始于步骤502,其中识别在给定会议装置(本文中还称为“第一会议装置”)的本地连接端口处到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连接。例如,会议装置可经配置以识别在各本地连接端口处存在或不存在物理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识别到其它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连接包含识别关于或相关联于一或多个连接的特性,例如(例如)连接到给定本地连接端口的另一装置的顺序或菊链位置。在此类情况中,会议装置可与(例如)经由数字音频总线耦合到其其它会议装置共享其在菊链内的顺序(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例如,每一会议装置可将其在菊链内的位置发送到耦合到其第二本地连接端口的其它会议装置(如果存在)及/或可在第一本地连接端口处从耦合到其其它会议装置(如果存在)接收位置信息。
在步骤504中,可在识别一或多个连接之后或基于一或多个连接确定菊链配置内的给定会议装置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自我发现协议,使用数字音频总线来自动及动态确定菊链配置内的给定装置的位置,如本文所描述。例如,如果数字音频总线识别给定装置的第一端口(例如“OUT”)处的连接但未识别第二端口(例如“IN”)处的连接,那么数字音频总线可确定给定会议装置位于菊链的开端处或第一位置中。相反地,如果数字音频总线识别第二端口处的连接但未识别第一端口处的连接,那么数字音频总线可确定给定装置位于菊链的末端处或最后位置中。替代地,如果数字音频总线识别两个本地连接端口处的连接,那么可通过依序递增前紧接装置或耦合到第一会议装置的第二端口的会议装置的顺序来确定给定会议装置的菊链顺序。例如,如果耦合到第二端口的其它会议装置被识别为位于菊链的第三位置中,那么第一会议装置将自我指派第四位置。使用类似步骤,耦合到第一会议装置的第一端口的其它会议装置可自我指派菊链的第五位置,等等。
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会议装置中的一者可被指派为“主控装置”,而会议装置中的剩余者可被指派为“从属装置”。在此类情况中,主控装置可负责使用串行发现过程来将菊链位置指派给每一从属装置且将菊链位置信息发送到每一其它会议装置,如本文所描述。例如,主控地位可自动指派给占据菊链内的第一位置的装置。主控装置可通过确定哪个装置连接到其第一端口来识别或发现第一从属装置。所述第一从属装置将被指派第二菊链位置。接着,主控装置可识别哪个从属装置连接到第一从属装置的第一端口且将第三菊链位置指派给所述第二从属装置,等等。每一从属装置可被指派表示其发现顺序且将其配置为数字音频总线上的从属节点的对应序列识别符。这些序列识别符可跨数字音频总线共享且由每一会议装置用于确定其自身菊链位置及其相邻者及其它装置的位置。
一旦已确定给定会议装置的菊链位置,则方法500可继续步骤506、508及/或510。在一些情况中,方法500可开始于这些步骤,例如(例如)在其中已事先确定给定会议装置的菊链位置(例如在启动时)且预料或检测到菊链无改变的情境中。在其它情况中,方法500可总是开始于步骤502以在进行到步骤506/508/510之前确认给定会议装置的当前菊链位置。
在步骤506中,给定会议装置从至少一个本地连接端口接收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MICn-1、MICn+1等等)。每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可包括由菊链内的相应其它会议装置捕获的麦克风信号的混合。在步骤508中,给定会议装置从至少一个本地连接端口接收一或多个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EXTn-1、EXTn+1等等)。每一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可包括由菊链内的相应其它会议装置接收的远端或外部音频信号的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06及508可大体上同时发生或可组合成一个步骤,(例如)在其中将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组合及传输为辅助音频混合(例如(例如)图3的AUXn-1、AUXn+2等等)的情况中。在其它实施例中,步骤506及508可独立发生,其(例如)主要取决于通信地连接到其它会议装置或与其它会议装置相关联的相应近端与会者及/或远端与会者何时决定促成会议呼叫。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无外部通信装置耦合到菊链内的其它会议装置,那么第一会议装置可不接收任何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在此类情况中,方法500可不包含步骤508。
作为实例,步骤506及/或508中所接收的辅助音频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AUXn-1)可由位于前紧邻位置处且连接到第一会议装置的输入端口的其它会议装置提供。步骤506及/或508中所接收的另一辅助音频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AUXn+1)可由(例如)位于后紧随位置处且连接到第一会议装置的输出端口的其它会议装置提供。作为另一实例,步骤506及/或508中所接收的辅助音频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AUXn+2)可由位于菊链的末端位置处及/或不物理连接到本地连接端口的其它会议装置提供。在这些实例中的每一者中,辅助音频信号可传输于装置之间或经由串联连接所有会议装置的数字音频总线之后所产生的多通道链路传输(例如图3中所展示)。
在步骤510中,给定会议装置在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处接收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EXTn)。在实施例中,步骤510可独立于步骤506及508发生,其(例如)主要取决于通信地连接到给定会议装置或与给定会议装置相关联的相应远端与会者何时决定促成会议呼叫。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例如)无外部通信装置耦合到给定会议装置,那么第一会议装置可不接收任何本地外部音频信号。在此类情况中,方法500可不包含步骤510。
如果执行步骤508及/或510,那么方法500可进一步包含步骤512,其中通过混合步骤508中所接收的任何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或步骤510中所接收的任何本地外部音频信号来产生全局外部音频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EXTGlobal)。且从步骤506起,方法500可继续步骤514。如图5及6中所展示,步骤506、508及510还可充当方法600的输入或步骤,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
在步骤514中,基于菊链配置内的对应其它会议装置相对于给定会议装置的位置的位置来确定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中的每一者的增益调整值。在步骤516中,基于步骤514中所确定的对应增益调整值来调整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中的每一者的增益值以因此产生每一信号的经增益调整型式。在实施例中,增益调整值可经选择以增强或升高定位成远离给定会议装置(例如位于房间的另一侧上)的语音信号的电平且因此在所述装置的位置处具有不佳清晰度。在实施例中,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中的每一者的增益调整值可与给定会议装置与对应其它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成比例。在一些情况中,可根据此距离及/或每一会议装置的菊链位置的差值来依分度标应用增益调整值。
例如,确定每一辅助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可包含将第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菊链配置内定位成相邻于给定或第一会议装置的另一或第二会议装置接收及基于第二会议装置的识别位置来选择降低第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强度或衰减第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第一增益调整值。在一些情况中,第一信号的电平可完全衰减或从近端音频混合排除,因为第二会议装置足够靠近第一会议装置,使得无需增强第一信号。
作为另一实例,确定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中的每一者的增益调整值可进一步包含将第二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菊链配置内定位成不相邻于第一会议装置的又一或第三会议装置接收及基于第三会议装置的识别位置来选择调整第二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强度或信号电平的第二增益调整值。在此类情况中,第二增益调整值可将第二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强度调整为高于第一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强度。在一些情况中,此调整可经配置以将第二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调整到大体上类似于由第一会议装置的麦克风捕获的本地麦克风信号的信号电平的电平(例如在图6的步骤602中),使得所有室内与会者的语音可在整个会议室或空间中被均匀听见。
步骤518包含通过混合一或多个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例如图3的MIC*n-1、MIC*n+1等等)及步骤512中所产生的全局外部音频信号(如果存在)来产生扬声器输出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LSn)。步骤520包含将扬声器输出信号提供到给定或第一会议装置的扬声器以输出到坐在第一会议装置周围或在第一会议装置的可听范围内的室内与会者。在实施例中,除扬声器输出信号之外,给定会议装置还可产生至少两个其它输出,如图6中所展示。
更具体来说,方法600可开始于步骤602,其中从包含于给定会议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麦克风接收一或多个本地麦克风信号。例如,麦克风(例如(例如)图4中所展示的MIC1、MIC2、MIC3及MIC4)可经配置以捕获由位于给定会议装置的预定检测范围内的一或多个室内与会者(例如(例如)图1中所展示的近端与会者104)产生的近端音频,例如语音或其它声音。在步骤604中,可通过使用(例如)图4的MIC混合模块412将本地麦克风信号混合(例如自动混合)成信号(或信道)来产生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或近端音频混合(例如(例如)图3的MICn)。
在步骤606中,可通过混合在方法500的步骤510中从外部通信端口接收的本地外部音频信号来产生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EXTn)。在步骤608中,可将步骤606中所产生的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步骤604中所产生的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提供到至少一个本地连接端口以经由数字音频总线传输到菊链内的其它会议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地音频信号可在传输之前混合成辅助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AUXn)或可经由数字音频总线个别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600包含步骤610,其中将方法500的步骤508中所接收的任何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方法500的步骤506中所接收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提供到至少一个本地连接端口以经由数字音频总线传输到菊链内的其它会议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当辅助信号使用TDM时槽来共享于数字音频总线上且因此已存取到其它装置时,可不执行步骤6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例如)提供包括输出到相应本地连接端口的所有音频的单一混合来大体上同时执行步骤608及610或将其执行为步骤。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将本地连接端口处所接收的辅助音频混合(例如包括辅助麦克风及/或外部音频信号)直接提供到另一本地连接端口以任选地传输到耦合到其其它会议装置。且可根据给定会议装置的顺序将本地音频混合(例如包括本地麦克风及/或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一或两个本地连接端口以在整个菊链中传输。例如,菊链的第一位置中的会议装置可仅经由第一本地连接端口连接到第二位置中的会议装置。此连接可充当用于将由第一位置装置产生的本地音频混合传输到第二位置装置的上游链路及用于从菊链内的其它会议装置经由第二位置装置接收辅助音频混合的下游链路。如果会议装置定位于菊链的中间,那么由所述会议装置产生的本地音频混合可提供到两个本地连接端口以上游及下游传输到其它会议装置。同样地,由其它会议装置提供的辅助音频混合可接收于两个本地连接端口处,因为其它装置位于上游及下游两者。
步骤612包含针对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中的每一者,通过混合步骤604中所产生的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方法500的步骤506中所接收的一或多个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方法500的步骤508中所接收的一或多个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在方法500的步骤510中从每一其它外部通信端口接收的本地外部音频信号(如果存在)来产生远端输出信号(例如(例如)图3的FEn)。步骤614包含将远端输出信号提供到相应外部通信端口。在实施例中,可针对每一外部通信端口产生不同远端输出信号以确保给定外部通信端口处所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不使用(例如)图4中所展示的远端混合模块414通过相同端口输回。
方法500可在完成步骤520之后结束,且方法600可在完成步骤614之后结束。
图中的任何过程描述或区块应被理解为表示包含用于实施过程中的特定逻辑功能或步骤的一或多个可执行指令的模块、片段或代码的部分,且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替代实施方案包含于其中可不以所展示或论述的顺序(包含大体上同时或以相反顺序)执行功能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内,其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性。
本发明希望阐释如何根据本发明来塑造及使用各种实施例的方式,而非希望限制其真实、预期及合理范围及精神。以上描述不希望具穷尽性或受限于所揭示的精确形式。可鉴于以上教示来进行修改或变化。选择及描述实施例以提供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践应用的最好说明且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各种实施例中利用技术且使用适合于特定预期用途的各种修改。所有此类修改及变化是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实施例的范围内,可在本专利申请案及其所有等效物的审查期间修正实施例的范围,如根据其合理、合法及平等享有的广度所解释。

Claims (33)

1.一种使用以菊链配置连接的多个会议装置中的第一会议装置来处理与包括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会议环境相关联的多个音频信号的方法,所述第一会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麦克风、至少一个扬声器、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连接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的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及用于通信地连接到所述多个会议装置中的其它会议装置的一对本地连接端口,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一端口接收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包括由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第二会议装置捕获的第一麦克风信号;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相对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位置来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其中,用于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和所述第二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所述增益调整值来调整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值;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产生扬声器输出信号,所述扬声器输出信号包括所述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
将所述扬声器输出信号提供到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扬声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识别在所述本地连接端口处到一或多个其它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连接之后,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来确定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议装置进一步包括经配置以促进与所述本地连接端口通信及确定有关所述菊链配置的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所述位置的数字音频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处接收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产生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
将所述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二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所述第一端口接收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包括由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及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混合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及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来产生全局混合外部音频信号,
其中产生所述扬声器输出信号进一步包含混合所述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与所述全局混合外部音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从包含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麦克风接收一或多个本地麦克风信号;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一或多个本地麦克风信号产生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
将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所述第二端口;及
针对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中的第一外部通信端口:
使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从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的各其它端口接收的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产生远端输出信号,及
将所述远端输出信号提供到所述第一外部通信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一者处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且将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及所述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二者以传输到第三会议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的所述第二者以传输到所述第三会议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包含:
将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所述菊链配置内定位成相邻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及
基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的所述识别位置来选择降低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强度的第一增益调整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进一步包括第二麦克风信号,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由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第三会议装置捕获,且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进一步包含:
将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所述菊链配置内定位成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所述第三会议装置接收;及
基于所述第三会议装置的所述识别位置来选择将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的强度调整为高于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强度的第二增益调整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增益调整值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和所述第二会议装置之间的所述距离成比例,且所述第二增益调整值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与所述第三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12.一种用于通信地耦合到菊链配置中的其它会议装置的会议装置,所述会议装置包括:
一对本地连接端口,其经配置以通信地连接到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一端口经进一步配置以从所述其它会议装置的第二会议装置接收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其中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包括由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捕获的第一麦克风信号;
一或多个处理器,其经配置以:
基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相对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会议装置的位置来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其中,用于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与所述会议装置和所述第二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基于所述增益调整值来调整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值,及
产生扬声器信号,所述扬声器信号包括所述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
至少一个扬声器,其用于输出所述扬声器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会议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经配置以促进与所述本地连接端口通信的数字音频总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会议装置,其中所述数字音频总线经配置以在识别在所述本地连接端口处到所述其它会议装置的一或多者的一或多个连接之后确定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会议装置的所述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会议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其经配置以连接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且从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接收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
从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产生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
将所述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二端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会议装置,其中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所述第一端口经进一步配置以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包括由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的外部音频信号;且
其中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
从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及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产生全局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
通过混合所述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与所述全局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来产生所述扬声器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会议装置,其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麦克风,其经配置以提供一或多个本地麦克风信号,其中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
从所述一或多个本地麦克风信号产生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
将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所述第二端口;及
针对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中的第一外部通信端口:
从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从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的各其它端口接收的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产生远端输出信号,及
将所述远端输出信号提供到所述第一外部通信端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会议装置,其中所述对本地连接端口包含:
所述第一端口,其连接到所述第二会议装置以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
第二端口,其连接到第三会议装置以将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及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第三会议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会议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是进一步用于将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及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第三会议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会议装置,其中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
将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所述菊链配置内定位成相邻于所述会议装置的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及
基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的所述识别位置来选择降低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强度的第一增益调整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会议装置,其中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进一步包括第二麦克风信号,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由所述其它会议装置的第三会议装置捕获,且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进一步配置以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
将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所述菊链配置内定位成不相邻于所述会议装置的所述第三会议装置接收,及
基于所述第三会议装置的所述识别位置来选择将所述第二麦克风信号的强度调整为高于所述第一麦克风信号的强度的第二增益调整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会议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增益调整值与所述会议装置和所述第二会议装置之间的所述距离成比例,且所述第二增益调整值与所述会议装置与所述第三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23.一种会议系统,其包括:
多个会议装置,其以菊链配置布置,每一会议装置包括:
一对本地连接端口,其经配置以通信地连接到所述多个会议装置中的其它会议装置,
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其经配置以连接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装置,
至少一个麦克风,其经配置以提供一或多个本地麦克风信号,
至少一个扬声器,其用于输出扬声器信号,及
一或多个处理器,其用于处理所接收的音频信号且将所述经处理的音频信号提供到所述会议装置的一或多个组件;及
一或多个互连件,其经配置以耦合到所述多个会议装置的所述本地连接端口,
其中所述会议装置中的每一者在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一端口处接收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且将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第二端口,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包括由其自身至少一个麦克风捕获的麦克风信号的混合,且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包括由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选定的会议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麦克风捕获的至少一个麦克风信号;且
其中每一会议装置的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配置以:
基于所述选定的会议装置相对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会议装置的位置来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调整值,其中,用于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与所述会议装置和所述选定的会议装置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基于所述增益调整值来调整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值,及
使用所述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产生所述扬声器信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每一会议装置:
在所述一或多个外部通信端口处接收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从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产生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且将所述本地混合外部音频信号与所述本地混合麦克风信号一起提供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的所述第二端口;及
在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所述第一端口处接收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包括由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所述选定的会议装置接收的所述外部音频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每一会议装置的所述一或多个处理器经配置以:
从所述一或多个本地外部音频信号及所述辅助混合外部音频信号产生全局混合外部音频信号,及
通过混合所述经增益调整的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与所述全局混合外部音频信号来产生所述扬声器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每一会议装置在识别在所述会议装置的所述本地连接端口处到所述其它会议装置中的一或多者的一或多个连接之后确定其自身在所述菊链配置内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每一会议装置进一步包含经配置以促进与其本地连接端口通信及确定所述会议装置在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位置的数字音频总线。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每一会议装置将其在所述菊链配置内的位置发送到耦合到所述本地连接端口中的选定一者的所述其它会议装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一旦将所述多个会议装置中的第一会议装置确定为位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第一位置中,则每一剩余会议装置基于所述本地连接端口的所述选定一者处所接收的所述位置信息来依序确定其在所述菊链配置内的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所述会议装置中的一者被指派为主控装置且剩余会议装置被指派为所述数字音频总线上的从属节点,所述主控装置经配置以连续发现每一从属节点在所述菊链配置内的位置。
3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会议装置包括第一会议装置和第二会议装置,且所述第一会议装置通过以下操作来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所述菊链配置内定位成相邻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所述第二会议装置接收;及
基于所述第二会议装置的所述识别位置来选择降低所述至少一个麦克风信号的强度的第一增益调整值。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所述多个会议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会议装置,且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三会议装置捕获的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信号,且其中所述第一会议装置通过以下操作来进一步确定所述辅助混合麦克风信号的所述增益调整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信号识别为从所述菊链配置内定位成不相邻于所述第一会议装置的所述第三会议装置接收;及
基于所述第三会议装置的所述识别位置来选择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麦克风信号的强度调整为高于所述至少一个麦克风信号的强度的第二增益调整值。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会议系统,其中所述第二会议装置定位于所述菊链配置内的所述第一会议装置与所述第三会议装置之间。
CN201980086411.8A 2018-11-20 2019-11-15 会议环境中用于分布式呼叫处理及音频增强的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273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97,162 US10887467B2 (en) 2018-11-20 2018-11-20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all processing and audio reinforcement in conferencing environments
US16/197,162 2018-11-20
PCT/US2019/061758 WO2020106580A1 (en) 2018-11-20 2019-11-15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call processing and audio reinforcement in conferencing environ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3153A CN113273153A (zh) 2021-08-17
CN113273153B true CN113273153B (zh) 2023-11-07

Family

ID=68848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6411.8A Active CN113273153B (zh) 2018-11-20 2019-11-15 会议环境中用于分布式呼叫处理及音频增强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887467B2 (zh)
EP (1) EP3884639A1 (zh)
CN (1) CN113273153B (zh)
TW (1) TW202038600A (zh)
WO (1) WO20201065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54207B2 (en) 2015-04-30 2017-01-24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Offset cartridge microphones
US9565493B2 (en) 2015-04-30 2017-02-07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rray microphone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0367948B2 (en) 2017-01-13 2019-07-30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Post-mixing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523212B2 (en) 2018-06-01 2022-12-06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Pattern-forming microphone array
US11297423B2 (en) 2018-06-15 2022-04-05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Endfire linear array microphone
EP3854108A1 (en) 2018-09-20 2021-07-28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djustable lobe shape for array microphones
US10841113B2 (en) 2019-01-15 2020-11-17 Vmware, Inc. Workflow automation us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EP3942845A1 (en) 2019-03-21 2022-01-26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uto focus, auto focus within regions, and auto placement of beamformed microphone lobes with inhibition functionality
US11558693B2 (en) 2019-03-21 2023-01-17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uto focus, auto focus within regions, and auto placement of beamformed microphone lobes with inhibition and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functionality
CN113841419A (zh) 2019-03-21 2021-12-24 舒尔获得控股公司 天花板阵列麦克风的外壳及相关联设计特征
US11445294B2 (en) 2019-05-23 2022-09-13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Steerable speaker arr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22535229A (ja) 2019-05-31 2022-08-05 シュアー アクイジッション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音声およびノイズアクティビティ検出と統合された低レイテンシオートミキサー
CN114467312A (zh) 2019-08-23 2022-05-10 舒尔获得控股公司 具有改进方向性的二维麦克风阵列
DE102019217400A1 (de) * 2019-11-11 2021-05-12 Sivantos Pte. Lt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Netzwerks sowie Hörgerät
DE102019133025A1 (de) * 2019-12-04 2021-06-10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r Positionsregelung für ein Lenksystem
US11552611B2 (en) 2020-02-07 2023-01-10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reference gain
WO2021243368A2 (en) 2020-05-29 2021-12-02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Transducer steering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a local positioning system
CN116918351A (zh) 2021-01-28 2023-10-20 舒尔获得控股公司 混合音频波束成形系统
CN113709607A (zh) * 2021-08-20 2021-11-26 深圳市京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声信号传播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8410A (zh) * 2007-10-16 2010-09-08 峰力公司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85339A (zh) * 2011-03-04 2012-09-19 米特尔网络公司 音频会议电话的主持人模式
CN103152546A (zh) * 2013-02-22 2013-06-12 华鸿汇德(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模式识别和延迟前馈控制的视频会议回声抑制方法
CN106664484A (zh) * 2014-07-03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单声道或多声道音频控制接口
CN106782584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设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370471A (zh) * 2015-10-12 2018-08-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音频捕获和混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8146A (en) 1996-05-10 1998-12-08 Rane Corporation Audio system for conferencing/presentation room
US20020071573A1 (en) 1997-09-11 2002-06-13 Finn Brian M. DVE system with customized equalization
DE69903012T2 (de) 1998-04-08 2003-04-30 British Telecomm Echokompensation
US7221663B2 (en) 2001-12-31 2007-05-22 Poly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deband conferencing
US8947487B2 (en) 2001-12-31 2015-02-03 Poly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speakerphone and video conference unit operations
WO2003063465A2 (en) * 2002-01-16 2003-07-31 Avio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udio or video data using multiple levels of protection
EP1468550B1 (en) 2002-01-18 2012-03-28 Polycom, Inc. Digital linking of multiple microphone systems
JP2004208051A (ja) 2002-12-25 2004-07-22 Sony Corp 多地点間コミニュ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多地点間コミニュケーション方法
US6987992B2 (en) 2003-01-08 2006-01-17 Vtech Telecommunications, Limited Multiple wireless microphone speakerphone system and method
GB2414369B (en) * 2004-05-21 2007-08-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Processing audio data
US7916849B2 (en) 2004-06-02 2011-03-29 Clearone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the gating of microphones in a multi-pod conference system
US7864937B2 (en) * 2004-06-02 2011-01-04 Clearone Communications, Inc. Common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multi-pod conferencing system
US8644525B2 (en) * 2004-06-02 2014-02-04 Clearone Communications, Inc. Virtual microphones in electronic conferencing systems
US20050286443A1 (en) 2004-06-29 2005-12-29 Octiv, Inc. Conferencing system
US8687820B2 (en) 2004-06-30 2014-04-01 Polycom, Inc. Stereo microphone processing for teleconferencing
US8237770B2 (en) 2004-10-15 2012-08-07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Inc. Audio based on speaker position and/or conference location
US7826624B2 (en) 2004-10-15 2010-11-02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Inc. Speakerphone self calibration and beam forming
JP2006238258A (ja) 2005-02-28 2006-09-07 Hitachi Hybrid Network Co Ltd 多地点会議システム及び多地点会議方法
US7970150B2 (en) 2005-04-29 2011-06-28 Lifesize Communications, Inc. Tracking talkers using virtual broadside scan and directed beams
US7995731B2 (en) * 2006-11-01 2011-08-09 Avaya Inc. Tag interrogator and microphone array for identifying a person speaking in a room
WO2008070005A2 (en) 2006-12-01 2008-06-12 Wbl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stereo audio
WO2008076338A1 (en) 2006-12-14 2008-06-26 Cambridge Sound Management, Llc Distributed emitter voice lift system
US8111838B2 (en) * 2007-02-28 2012-02-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ferencing apparatus for echo cancellation using a microphone arrangement
US7924995B2 (en) * 2007-03-19 2011-04-12 Avaya Inc. Teleconferencing system with multi-channel imaging
US8379823B2 (en) * 2008-04-07 2013-02-19 Polycom, Inc. Distributed bridging
US8559611B2 (en) 2008-04-07 2013-10-15 Polycom, Inc. Audio signal routing
WO2010030702A1 (en) 2008-09-09 2010-03-18 Citrix Systems, Inc. Establishing a conference call by means of an url
US20110103624A1 (en) * 2009-11-03 2011-05-05 Bran Ferr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irectional Audio in a Video Teleconference Meeting
KR101782050B1 (ko) 2010-09-17 2017-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등간격으로 배치된 마이크로폰을 이용한 음질 향상 장치 및 방법
US8615091B2 (en) 2010-09-23 2013-12-24 Bose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ccomplishing bi-directional audio data 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s
US8670554B2 (en) 2011-04-20 2014-03-11 Aurenta Inc. Method for encoding multiple microphone signals into a source-separable audio signal for network transmission and an apparatus for directed source separation
US9445053B2 (en) 2013-02-28 2016-09-13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Layered mixing for sound field conferencing system
JP6349899B2 (ja) 2014-04-14 2018-07-04 ヤマハ株式会社 放収音装置
US20160112574A1 (en) 2014-10-16 2016-04-21 Ofs Brands, Inc. Audio conferencing system for office furniture
HUE056176T2 (hu) * 2015-02-12 2022-02-2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 Fejhallgató virtualizálás
CN105702261B (zh) 2016-02-04 2019-08-27 厦门大学 带相位自校正功能的声聚焦麦克风阵列长距离拾音装置
KR102151682B1 (ko) 2016-03-23 2020-09-04 구글 엘엘씨 다중채널 음성 인식을 위한 적응성 오디오 강화
US9854080B2 (en) 2016-04-08 2017-12-26 Google Llc Speakerphone configuration for conferenc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8410A (zh) * 2007-10-16 2010-09-08 峰力公司 用于无线听力辅助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85339A (zh) * 2011-03-04 2012-09-19 米特尔网络公司 音频会议电话的主持人模式
CN103152546A (zh) * 2013-02-22 2013-06-12 华鸿汇德(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模式识别和延迟前馈控制的视频会议回声抑制方法
CN106664484A (zh) * 2014-07-03 2017-05-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单声道或多声道音频控制接口
CN108370471A (zh) * 2015-10-12 2018-08-0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音频捕获和混合
CN106782584A (zh) * 2016-12-28 2017-05-31 北京地平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设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8600A (zh) 2020-10-16
EP3884639A1 (en) 2021-09-29
CN113273153A (zh) 2021-08-17
US11647122B2 (en) 2023-05-09
US10887467B2 (en) 2021-01-05
US20210266409A1 (en) 2021-08-26
WO2020106580A1 (en) 2020-05-28
US20200162618A1 (en)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73153B (zh) 会议环境中用于分布式呼叫处理及音频增强的系统及方法
US11991315B2 (en) Audio conferencing using a distributed array of smartphones
US11386912B1 (e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llowing a plurality of musicians who are in physically separate locations to create a single musical performance using a teleconferencing platform provided by a host server
US7903828B2 (en) Remote multipoint architecture for full-duplex audio
JP5012387B2 (ja) 音声処理システム
US8379823B2 (en) Distributed bridging
US7339605B2 (en) Conference link between a speakerphone and a video conference unit
US8559611B2 (en) Audio signal routing
US9749474B2 (en) Matching reverberation in teleconferencing environments
WO2007003683A1 (en) System for conference call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s, method and program products
JP2010506519A (ja) 通信分野用のサウンドイベントを取得し、伝送し、および、再生するための処理および装置
JP2006254064A (ja) 遠隔会議システム、音像位置割当方法および音質設定方法
US20160112574A1 (en) Audio conferencing system for office furniture
TW202234864A (zh) 在多方會議環境中音訊信號之處理和分配
TWI757954B (zh) 會議終端及用於會議的多裝置協調方法
US7873175B2 (en) Multiplexed microphone signals with multiple signal processing paths
CN113079267B (zh) 房间内的音频会议
US20210211545A1 (en) Audio conferencing in a room
EP3944633A1 (en)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speech pickup in a speakerphone system
JP2007258951A (ja) 通信会議装置
JP4849494B2 (ja) 遠隔会議システム、音像位置割当方法および音質設定方法
CN114513714A (zh) 会议终端及用于会议的多装置协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