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2591B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72591B CN113272591B CN202080008435.4A CN202080008435A CN113272591B CN 113272591 B CN113272591 B CN 113272591B CN 202080008435 A CN202080008435 A CN 202080008435A CN 113272591 B CN113272591 B CN 1132725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disposed
- coupling
- support
- h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5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510 cook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6 glass fo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2—Do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ves or rang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2—Do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ves or ranges
- F24C15/04—Do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ves or ranges with transparent pan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2—Reflectors for radiation hea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ove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6—Shelves, racks or trays inside ovens; Supports therefor
- F24C15/162—Co-operating with a door, e.g. operated by the do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关于烹饪设备的发明。所公开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门打开时壳体的前方和顶部一起被打开,同时托盘与门的打开动作联动而向前拉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烹饪设备是作为用于烹饪食物的家用电器之一而设置在厨房空间中并根据用户的意图来烹饪食物的设备。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热源或形式以及燃料的类型来将这种烹饪设备分为各种类型。
如果根据烹饪食物的形式对烹饪设备进行分类,则可以根据放置食物的空间将烹饪设备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烹饪设备。密闭式烹饪设备中包括诸如烤箱、电磁微波炉等,开放式烹饪设备中包括诸如炉灶面、灶盘等。
密闭式烹饪设备是遮蔽食物所在的空间并加热被遮蔽的空间以烹饪食物的烹饪设备。密闭式烹饪设备中提供烹饪室,所述烹饪室是在将食物放置并烹饪食物时被遮蔽的空间。这种烹饪室实际形成烹饪食物的空间。
根据热源的类型,所述密闭式烹饪设备可以分为燃气烤箱和电烤箱。燃气烤箱使用燃气作为燃料,并向燃烧器供应燃气以点燃所述燃气,从而通过燃烧所供应的燃气来产生火焰,并利用所产生的火焰来烹饪食物,与燃气烤箱不同,在电烤箱中,使用电来操作复数个加热器以作为热源,并利用从加热器散发的热
其中,由于电烤箱比燃气烤箱的烹饪速度更快、热效率更高且稳定性更好,因此使用率正趋于增加。并且,电烤箱比燃气烤箱更容易实现小型化,因此,小尺寸的迷你烤箱形式的电烤箱(以下称为“迷你烤箱”)也发布于市面上。
由于所述迷你烤箱的尺寸较小,因此不适合烹饪较大的食物,但是,在对于使用大容量的烤箱而言负担较大时,所述迷你烤箱适用于烘烤或加热的少量的食物。
尤其,迷你烤箱的优点在于,可以方便地用于烤吐司,还可以用于烹饪吐司之外的小尺寸的少量食物,因此使用烹饪设备来代替现有的烤面包机的趋势逐渐增加。
通常,迷你烤箱包括用于容纳所有部件的外壳、用于在烹饪时放置食物的复数个搁板以及正面成开口并能够通过将食物放置其中来进行烹饪的烹饪室。
另外,迷你烤箱包括用于将食物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的烤箱加热器和开闭烹饪室的门。
设置门,以在将食物放置于烹饪室中并进行烹饪时,使得烹饪室内部与外部隔断而形成密闭的空间。这种门中还可以包括能够容易地开闭门的把手和用于能够在不打开门的情况下观察烹饪室内部的玻璃窗。
在迷你烤箱中,门大多设置成下部开放式。即,应用于迷你烤箱的门中,下端部通过门铰链可转动地结合于外壳,并以可转动地结合于外壳的所述门的下端部为中心,通过向下转动所述门来打开烹饪室,并在烹饪室处于打开的状态下通过向上转动所述门来关闭烹饪室。
门在关闭烹饪室的状态下通过转动大约90度的角度来打开烹饪室,并且可以在这种由门打开烹饪室的状态下进行搁板的插入和取出。
即,门在与插入到迷你烤箱的内部的搁板成大致平行的状态下打开,并且由用户直接进行搁板的插入和取出。
然而,上述结构的迷你烤箱具有如下缺点。
第一,当门打开时,门只能向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相当于门的高度的程度,由此,当迷你烤箱安装在狭小的空间中时,存在难以准确地进行门的打开动作和搁板的插入和取出动作的问题。
第二,当门打开时,随着门向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相当于门的高度的程度,将出现迷你烤箱的重心偏向前方的问题。
作为体积小或重量轻的迷你烤箱,由于其特性,当门向前打开时,迷你烤箱的重心会向前倾斜,在这种情况下,迷你烤箱向前方翻倒的可能性会增加。
尤其,在取出搁板时,为了检查烹饪状态,或者为了暂时放置搁板,经常出现搁板放置于门的顶部的情况,因此,如上所述,在迷你烤箱的重心向前方倾斜的结构中,迷你烤箱的翻倒的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增加。
此外,当搁板或放置在搁板上的食物的重量较重时,这种风险会更大。由此,在烹饪较重的食物时不仅增加了这种风险,而且还存在需要增加搁板的重量的负担。即,即使采用厚而重的材料的搁板来提高烹饪性能,由于迷你烤箱翻倒的风险,也很难采用这种搁板。
第三,用于插入和取出搁板的通道以及检查烹饪状态的通道被限制在迷你烤箱的正面,因此出现了各种限制。
即,插入和取出搁板的方向仅限制在前后方向上,所以当迷你烤箱安装在较低的位置时,不方便插入和取出搁板。另外,检查烹饪状态的通道仅限于门上设置的玻璃窗,因此当迷你烤箱设置在较低位置时,对于检查烹饪状态而言非常不方便。
通常,为了准确地检查食物整体的烹饪状态,仅打开门是不够的,必须取出托盘才能够实现。
即,当用户想要准确地检查食物整体的烹饪状态时,用户必须在直接打开门之后直接取出搁板,然后再插入所述搁板,然而当迷你烤箱安装在较低的位置时,这种操作成为了非常不方便的操作,并且在用户直接取出和插入搁板的过程中,用户受伤(诸如烫伤等)的可能性会增加。
第四,由于搁板的插入或取出是由用户直接从烹饪室内部拉出搁板或将所述搁板推入烹饪室内部的形式,因此,增加了用户的不便和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在一些情况下,用户需要在烹饪过程中直接取出搁板整体地进行查看。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打开门后也必须直接握住搁板将其取出,并且如果需要重新烹饪,用户还必须直接握住搁板并将搁板推入烹饪室内部。
也就是说,即便只是为了检查烹饪状态,用户也必须打开门并直接取出或插入搁板,从而对用户造成不便,并且存在用户在该过程中面临受伤(诸如烫伤等)的风险的问题。
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当迷你烤箱的重心偏向前方时,迷你烤箱可能会翻倒,此时,可能会使用户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现有技术文献1(日本登记专利第6289602号)中公开了一种加热烹饪机,该加热烹饪机包括与门的开闭联动地进出烹饪室的烹饪板。
根据现有技术文献1的构造,在烹饪室中设置有一对滑轨(以下称为“第一滑轨”),在门上也设置有一对滑轨(以下称为“第二滑轨”),并且该滑轨可拆卸地与设置在烹饪室侧的滑轨结合。
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结合于第一滑轨,由此,门可以通过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来开闭烹饪室。
在一对第二滑轨中设置有支撑构件,烹饪板架在支撑构件的上端部的上方并被支撑。即,烹饪板由支撑构件支撑在第二滑轨,该第二滑轨支撑在第一滑轨上。
通过上述结构,烹饪板可以随着前后移动的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即,烹饪板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与开闭烹饪室的门的动作联动,从而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同时进出烹饪室。
公开了这种结构的现有技术文献1的加热烹饪机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烹饪板随着门的开闭动作而进出,从而更容易地进行烹饪板的插入和取出。
然而,所述现有技术文献1的加热烹饪机中仍然存在如上所述的迷你烤箱的第一种缺点和第二种缺点。
即,现有技术文献1的加热烹饪机的缺点在于,门打开时门向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相当于门的高度的程度的缺点,以及门打开时由于门向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相当于门的高度的程度从而使迷你烤箱的重心偏向前方。
另外,由于所述现有技术文献1的加热烹饪机只具有使烹饪板的进出与门的开闭动作形成联动的结构,而在需要检查烹饪状态时,在该结构中仍然必须打开门,因此,即使是在只需要检查烹饪状态的情况下用户也必须直接打开门的这种不便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现有技术文献2(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2011-0001565号)中公开了一种烤面包机的门开闭装置,在该装置的结构中,允许一起打开烤面包机内部空间的前方和烤面包机内部空间的顶部的一部分。
根据现有技术文献2的构造,门设置在烤面包机的前方,该门向烤面包机的前方侧转动以打开烤面包机的内部空间。此时,由于门不仅覆盖烤面包机的前方,还覆盖顶部的一部分,所以当门打开时,不仅是烤面包机内部空间的前方,烤面包机内部空间的顶部的一部分也可以被一起打开。
并且根据现有技术文献2的结构,吐司炉支架内置在门的内部,当门打开时,吐司炉支架可以与门一起向前转动,并可以将其从烹饪设备取出到外部。
公开了这种构造的现有技术文献2的烤面包机的门开闭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使吐司炉支架的进出与门的开闭动作形成联动,从而更容易实现吐司炉的插入和取出。
另外,在所述现有技术文献2的烤面包机的门开闭装置中,通过在门打开时使得烤面包机内部空间的顶部的一部分也一起被打开,具有开闭门时避免了容纳于吐司炉支架的吐司炉和烹饪设备的框架之间发生干涉的优点。
然而,公开了这种构造的现有技术文献2的装置具有上述的迷你烤箱的第一种缺点和第二种缺点。
即,现有技术文献2的加热烹饪机中也存在以下缺点:门打开时门向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门高度的程度的缺点;当门打开时,由于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门的度的程度,使得烤箱的重心偏向前方的缺点;由于搁板的插入/取出的通道和检查烹饪状态的通道被限制在迷你烤箱的正面,从而出现各种限制的缺点。
另外,所述现有技术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仅具有使吐司炉支架的进出与门的开闭动作形成联动的构造,而在需要检查烹饪状态时,在该结构中仍然必须打开门,因此,即使是在只需要检查烹饪状态的情况下用户也必须直接打开门的这种不便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另外,根据所述现有技术文献2中公开的装置,由于吐司炉支架内置在门的内部,因此存在门打开时烤面包机的重心进一步偏向前方的问题。
即,根据所述现有技术文献2中公开的构造,当门打开时,门不仅在烤面包机的前方打开,而且吐司炉支架的重量和容纳于吐司炉支架的吐司炉的重量会使向前打开的门的重量进一步增加,从而存在门打开时烤面包机的重心进一步偏向前方并由此进一步加剧了烤面包机翻倒的风险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3(美国登记专利第6271502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前门和顶盖的烤箱。
根据现有技术文献3的构造,前门设置在烤箱的前方,顶盖设置在烤箱的顶部。前门和顶盖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独立地动作,烤箱内部空间的前方可以由前门来开闭,烤箱内部空间的顶部可以由顶盖来开闭。
然而,公开了这种构造的现有技术文献3的装置具有上述的迷你烤箱的第一种缺点和第二种缺点。
即,现有技术文献3的加热烹饪机中也存在以下缺点:门打开时,门向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相当于门的高度的程度的缺点;当门打开时,由于门向迷你烤箱的前方凸出相当于门的高度的程度,使得迷你烤箱的重心偏向前方的缺点。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文献3中公开的构造,由前门开闭的内部空间和由顶盖开闭的内部空间是分开的空间,而不是彼此相连的空间。
即,前门和顶盖一起打开时,前门打开的内部空间的开度并没有扩大,打开顶盖只会使由顶盖能够打开的内部空间被打开。
现有技术文献4(美国登记专利第6029649号)中公开了一种设置在圆筒形的烤箱以开闭烤箱的烤箱门的结构。
根据现有技术文献4的门,在圆筒形状的主体设置有门,该门可以沿圆筒形状的主体的圆周方向旋转以开闭主体。这种门打开时不会向主体的前方或后方凸出,只能够绕着主体旋转以开闭主体。
然而,公开了这种构造的现有技术文献4的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第一,现有技术文献4中公开的门只能应用于烹饪设备的主体为圆筒形状的结构中,不能应用于常用的六面体形状的烹饪设备的主体中,因此具有兼容性低的缺点。
第二,现有技术文献4中公开的主体内部中很难设置用于放置食物的诸如搁板之类的结构物。另外,即使在主体的内部设置诸如搁板之类的结构物,由于主体的结构,在取出和插入这种搁板时也存在许多困难。
另外,由于门是通过沿主体的圆周方向旋转来实现门的开闭的,因此很难应用使搁板的取出和插入与门的开闭动作形成联动的机构。
此外,根据所述现有技术文献4中公开的门的结构,很难将操作开关配置在烹饪设备的正面或顶部面。这是因为主体的正面和顶部面大多被门覆盖或被限制在门的旋转范围内。因此,在现有技术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诸如定时器之类的操作开关配置在主体的侧面的构造。
然而,如上所述,如果操作开关配置在烹饪设备的侧面而不是烹饪设备的正面或顶部面,则用户在检查操作开关的状态或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时会感到不方便。因此,在从用户的便利性的观点上,难以看出现有技术文献4这种操作开关的配置形式是期望的形式。
另外,在现有技术文献1至现有技术文献4中,都没有公开操作开关配置在门的形式。在现有技术文献1至现有技术文献4中,操作开关设置于主体。
尤其,在现有技术文献1和现有技术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构造,操作开关配置在烹饪设备的主体,并且是配置在门的左右方向上的外侧。然而,在这种构造中,主体的左右宽度必须多出配置操作开关所需的空间的程度,由此,存在烹饪设备整体的尺寸增加以及由门打开的宽度小于整体尺寸的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操作开关配置在烹饪设备的主体的下部的构造。然而,在这种构造中,如果操作开关的位置变低,则用户在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时存在不方便。另外,根据现有技术文献2中公开的构造,主体的上下长度还需要多出配置操作开关所需的空间程度,因此,存在烹饪设备整体的尺寸变大以及由门打开的宽度小于整体宽度的问题。
最后,在现有技术文献4中,当如上所述配置在烹饪设备的侧面时,用户不方便检查操作开关的状态,并且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时存在不方便。
在所述现有技术文献1至现有技术文献4中公开的构造中,操作开关难以配置于门。根据现有技术文献1至现有技术文献4中公开的构造,将透视窗配置于门以确保用户能够看到烹饪室内部的视野,但是,由于这种透视窗占据了门的大部分区域,因此很难在门中确保用于设置工作开关的空间。
另外,如果将操作开关配置于门,则与操作开关电连接的控制基板也必须配置在门的内部,但是同样难以在门内确保用于设置这种控制基板的空间。
因此,为了提供一种操作开关配置于门的构造,需要涉及一种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授权专利第6289602号
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20-2011-0001565号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3:美国授权专利第6271502号
专利文献4:现有技术文献4:美国授权专利第602964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其能够抑制设备尺寸的增加,同时能够增加由门打开的通道的宽度。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其可以将操作开关设置于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其容易检查烹饪状态并且结构稳定性高。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其轻松地打开门以及插入和取出搁板。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其能够将应配置在门上的各种结构稳定地设置在门上。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其能够将应配置在门上的各种结构容易且快速地设置在门上。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其能够有效地执行使用烹饪设备的各种功能的操作,并能够改善烹饪设备的美观度。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其能够省略不必要的操作或防止出现误操作,并且可以容易且方便地进行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具有改进的结构的操作装置的烹饪设备,其可以实现按压操作,也可以实现旋转操作,同时用于按压操作的按压表面保持设定的角度位置,而与是否进行旋转操作无关。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用于按压操作的按压表面能够保持设定的角度位置,而与是否进行旋转操作无关,同时对按压表面进行按压力的力能够有效地传递到与旋钮连接的旋转轴。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烹饪设备,用于按压操作的按压表面能够保持设定的角度位置,而与是否进行旋转操作无关,同时能够将用于使旋钮旋转的力传递到与旋钮连接的旋转轴。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中,其特征在于,门打开时壳体的前方和顶部一起被打开。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门打开时,壳体的前方和顶部一起被打开,同时托盘与门的打开动作联动而向前拉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门的开闭联动以使托盘移动的铰链组件。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门的开闭联动以使托盘移动的铰链组件,在铰链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烹饪设备的正面和顶面的冷却流路。
所述冷却流路可以配置为偏向铰链组件的前方和顶部。
另外,冷却风扇可以配置在所述冷却流路的下部。
由此,可以对在热的影响下温度可能容易升高且与用户接触的可能性高的部分进行冷却。由此,可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可以防止门内部的部件因门的过热而损坏。
另外,可以在壳体的后方配置控制基板,可以在控制基板的后方配置背面罩。
背面罩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可以配置在金属材料的外壳和控制基板之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门正面部和门顶面部的内部均形成有空间部,在门正面部形成有进气口,在门顶面部形成有排气口。
因此,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流入门的内部,流入的空气可以在冷却第一控制基板和透视窗内部的空间部之后通过排气口排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门顶面部的内部设置电缆安装部,并且设置连接第一控制基板和第一加热部的电缆。
根据这种构造,用户可以透过形成在烹饪设备的顶部的透视窗从上方向下看烹饪室内部,因此具有用户不需要降低其姿势或弯腰就可以轻松和便利地确认食物的烹饪状态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支撑面板与门主体部和门背面罩中的至少一个结合以固定到门主体部的内部,控制基板固定到支撑面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把手、支撑面板以及门一起结合到一个支架。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背面罩、控制基板、支撑面板以及门一起结合到一个支架。
由此,不仅可以使构成门内部的各个部件稳定地固定到门内部,而且可以减少门组装工作所需的工时,并且可以更容易且快速地进行门的组装工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配置在开闭烹饪室的门,该温度传感器朝烹饪室并凸出到门的外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将温度传感器配置于开闭烹饪室的门,该温度传感器朝烹饪室并凸出到门的外部,并且配置为偏向烹饪室的顶部。
这里,温度传感器配置在托盘和加热部之间,并且可以配置为更靠近加热部。
另外,温度传感器可以配置在与门正面部的上侧边缘相邻的位置。
另外,温度传感器可以配置在加热部被遮蔽板遮住的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透视窗配置于门顶面部。
由此,可以获得即使烹饪设备安装在较低的位置,用户也可以在不必降低其姿势或弯腰的情况下轻松和便利地确认食物的烹饪状态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部配置于门顶面部。
以配置在托盘的顶部的形式设置的第一加热部可以设置在覆盖壳体的顶部的门顶面部,由此,第一加热部可以配置在与操作装置和第一控制基板间隔开的位置,并且还可以使门的重心偏向后方侧。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部和透视窗配置在门顶面部,操作装置配置在未设置第一加热部和透视窗的门正面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玻璃和加热器之类的重量相对较重的各个部件配置于门顶面部,以在门处于打开了壳体的正面和顶面的状态时,可以使烹饪设备的重心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偏向后方。
如上所述的构成的烹饪设备形成为,在门打开烹饪室时使得烹饪设备的重心相对于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偏向后方,从而可以降低门打开或取出搁板时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烹饪设备包括:壳体,在内部形成有由底面、两个侧面以及背面所围成的烹饪室,并且顶面和正面为开放;门,所述门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顶面的门顶面部和连接于所述门顶面部的前方侧并覆盖所述壳体的正面的门正面部,所述门以所述门顶面部的后方侧为中心转动,从而开闭所述壳体顶面和正面;以及托盘,配置于所述烹饪室。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还包括配置在所述门上的第一加热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还包括门框,所述门框支撑所述第一加热部并结合于所述门。
另外,所述门框覆盖所述门顶面部的下部并与所述门结合,所述第一加热部优选设置于所述门框中,以配置在所述门顶面部的下部。
另外,所述门框优选包括:加热器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结合;以及结合部,与所述门顶面部结合以在所述门顶面部支撑所述加热器安装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部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发热体和分别配置在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的连接端,所述加热器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端固定部,用于固定配置在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的连接端;以及第二连接端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的连接端。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包括:罩,从圆周方向外侧包围所述连接端的外周;以及支撑壁,将由所述罩部包围的空间沿着所述第一加热部的长度方向划分为内侧空间和长度方向的外侧空间,并且所述连接端夹入到所述支撑壁中而结合。
另外,优选地,所述门框还包括保护格栅,在外侧包围所述第一加热部。
另外,优选地,所述保护格栅包括复数个钢丝,沿着所述第一加热部的长度方向延伸,复数个所述钢丝布置成在圆周方向外侧包围所述第一加热部的外周。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还包括使所述钢丝固定到所述加热器安装部的格栅固定部,所述格栅固定部包括复数个固定肋,所述复数个固定肋形成为从所述罩向所述第一加热部凸出,复数个所述钢丝分别夹入到固定槽而结合,所述固定槽形成在复数个所述固定肋之间。
另外,本发明优选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之间并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之间支撑所述钢丝的格栅支撑部。
另外,本发明优选还包括:第一横向支撑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加热部更远离所述烹饪室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一侧,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以及第二横向支撑部,配置为隔着所述罩面对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所述格栅支撑部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所述格栅支撑部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部。
另外,所述固定肋配置在由所述罩和所述支撑壁围成的空间中,所述罩中设置有格栅通孔,所述格栅通孔将用于使所述钢丝从所述罩的外侧插入到配置有所述固定肋的空间的通道形成于所述罩,所述固定肋配置在所述支撑壁和所述格栅通孔之间。
另外,优选地,所述格栅通孔包括:宽部,配置在所述罩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和所述固定肋之间,并贯穿所述罩而形成;以及窄部,配置在所述宽部和所述固定肋之间并贯穿所述罩而形成,所述窄部优选与所述宽部连接,并形成为具有比所述宽部窄的宽度。
另外,优选地,所述结合部的平面方向上的内侧形成有贯通孔,在所述加热器安装部的顶部配置有覆盖所述贯通孔的玻璃。
另外,本发明优选还包括:第一横向支撑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加热部更远离所述烹饪室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一侧,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以及反射器,横挡在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玻璃之间,并反射所述第一加热部的热量。
另外,所述反射器优选还包括:第一反射器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玻璃之间,横挡在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玻璃之间和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之间;以及第二反射器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反射器部和所述玻璃之间,以横挡在所述第一反射器部和所述玻璃之间。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器部形成为倾斜地横跨所述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以及所述玻璃的表面,所述第二反射器部形成为与所述玻璃平行的平面,在所述第一反射器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部之间形成有由所述第一反射器部、所述第二反射器部以及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围成的空间。
另外,优选地,还包括配置为隔着所述罩面对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的第二横向支撑部,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撑部设置有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部朝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凸出的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所述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通过与所述第二反射器部干涉来约束所述第二反射器部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另外,优选地,所述罩包括:配置在所述反射器的下部的底面、配置在所述反射器的前方或后方的侧壁、以及从所述罩的底面凸出以与所述罩的侧壁隔开预定间隔的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所述第一反射器部的端部插入到所述罩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之间的空间中以约束所述第一反射器部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另外,所述反射器通过将一个金属板弯曲成“て”形状而形成,从而使所述第一反射器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部连接成一体,并且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另外,优选地,在所述支撑壁中形成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形成为在所述支撑壁上凹入并且所述安置槽的入口朝顶部开放,所述加热器安装部还包括连接端支撑构件,所述连接端支撑构件对安置于所述安置槽的所述连接端施加向紧密接触所述支撑壁的方向上的力,并将所述连接端固定到所述支撑壁。
另外,优选地,所述连接端支撑构件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配置在横跨所述安置槽的入口的方向上,以横挡在所述安置槽的入口和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连接端在所述安置槽的内部被所述连接端支撑构件弹性支撑。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部的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包括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的铰链壳体和形成在所述铰链壳体内部的冷却流路。
另外,优选地,所述冷却流路的入口向所述铰链壳体的下部开放,在所述冷却流路的入口处配置有冷却风扇。
另外,优选地,所述铰链组件包括:铰链部,与所述门铰链结合并且所述铰链部的姿势通过与所述门的转动联动而改变;安置凸起,允许所述托盘放置在所述安置凸起上,并通过与所述铰链部的姿势变化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使所述托盘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及转换输出部,将通过所述铰链部的姿势变化输入的力转换为用于使所述安置凸起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直线方向上的力。
另外,优选地,所述转换输出部配置在所述铰链壳体的内部,所述转换输出部在所述铰链壳体内部与所述铰链部连接,并且在偏向后方的位置处连接,所述冷却流路在配置于所述转换输出部的前方的区域和配置于所述转换输出部的顶部的区域中形成。
另外,优选地,所述冷却流路包括:第一区间,从所述铰链壳体的下部穿过配置在所述转换输出部的前方的区域;第二区间,从所述第一区间的上侧穿过配置在所述转换输出部的顶部的区域,所述第一区间配置在与所述壳体的正面和所述门正面部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二区间配置在与所述壳体的顶面和所述门顶面部相邻的位置。
另外,优选地,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并与所述第一加热部电连接的控制基板。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托盘的下部的第二加热部,所述控制基板通过彼此连接的所述壳体的底面下部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壳体的背面背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第二加热部电连接。
另外,本发明优选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的背面结合并支撑所述控制基板的背面支撑面板。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配置在所述背面支撑面板的后方并与所述背面支撑面板结合的背面罩,所述控制基板配置在由所述背面支撑面板和所述背面罩围成的空间中。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面支撑面板的电源连接部,所述电源连接部配置在所述控制基板的侧部并与所述控制基板电连接。
另外,本发明优选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面支撑面板的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配置在所述控制基板的侧部和所述电源连接部的顶部。
另外,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面支撑面板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配置在所述控制基板的侧部、所述电源连接部的顶部以及所述冷却风扇的下部。
另外,优选的,本发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从所述壳体的外侧与所述壳体结合,所述控制基板配置在由所述背面支撑面板和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
另外,优选地,贯通孔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穿面对所述控制基板的所述外壳的背面,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贯通孔中的进/排气格栅。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设置成向上转动门以打开烹饪室的正面和顶面,而不向前方展开门,因此,即使在狭窄的空间,也可以轻松且平稳地打开门,并且可以更容易且便利地取出食物或托盘。
另外,本发明可以通过门来打开门的正面和顶面,从而使托盘部由于门的打开而露出更多,所以,即使仅拉出托盘的一部分,也能够容易地放入或取出烹饪食物,从而可以提高便利性和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设置成通过向上转动来开闭门而不向前方展开门,所以即使在打开门时,烹饪设备的重心偏向前方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具有大大降低了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门的转动中心形成在烹饪设备的后方侧,门的重心形成为比门正面部更偏向于门顶面部,当门打开时,形成为烹饪设备的重心偏向烹饪设备的后方侧,因此,大大降低了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并由此具有提高了烹饪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烹饪设备,其大大降低了翻倒的风险,从而具有可以自由地采用为提高烹饪性能而增加了厚度和重量的托盘,或者可以自由地采用能够在利用感应加热部加热的环境下使用的托盘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扩大的通道,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和便利地将食物或托盘放入烹饪室中或从烹饪室取出,同时还可以提供以下功能,在打开或关闭门时,可以使托盘自动地取出或插入,从而更轻松且便利地取出和放入食物或托盘。
另外,本发明允许将操作装置设置于门上,从而减小壳体的尺寸,并提供足够大小的出入口,以供托盘和食物进出,由此可以具有紧凑的外观,并可以提供进一步改进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本发明采用以下结构,透视窗配置在门的顶部,操作装置配置在门的前方,因此其效果在于,即使烹饪设备设置在较低的位置,用户也可以轻松和便利地确认食物烹饪状态,而不必降低其姿势或弯腰,以及能够让用户从正面面对烹饪设备并轻松和便利地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构成门内部的各个部件可以稳定地固定在门内部,并且可以减少门组装操作所需的工时,还能够稍微更加轻松且快捷地进行门组装共走。
另外,可以通过冷却在热的影响下温度容易升高且与用户接触的可能性高的部分,从而获得能够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由于门的过热引起的门内部部件的损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的门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壳体和铰链组件分开示出的立体图。
图5是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分开示出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门的底面侧的底面立体图。
图7是将图6所示的门的结构分解示出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沿图1的线“Ⅷ-Ⅷ”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放大示出图8的“Ⅸ”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沿图1的线“Ⅹ-Ⅹ”剖开的剖视图。
图11是放大示出图10的“Ⅹ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内部的空气流动的剖视图。
图13示出图5所示的门的一部分被去除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沿图13的线“ⅩⅣ-ⅩⅣ”剖开的剖视图。
图15是将图14所示的操作装置的结构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将图15所示的插口构件分离并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插口构件的主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插口构件的侧视图。
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5所示的第一控制基板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构成的构成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托盘的立体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1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2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2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图。
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2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又另一例的剖视图。
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图。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门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沿图27的线“ⅩⅩⅧ-ⅩⅩⅧ”剖开的剖视图。
图29是沿图27的线“ⅩⅩⅨ-ⅩⅩⅨ”剖开的剖视图。
图30是示出图27所示的烹饪设备的门开放状态的立体图。
图31是沿图30的线“ⅩⅩⅩⅠ-ⅩⅩⅩⅠ”剖开的视图。
图32是沿图30的线“ⅩⅩⅩⅡ-ⅩⅩⅩⅡ”剖开的剖视图。
图33是表示烹饪设备的门开放状态下重心的变化状态的图。
图34是将构成门正面部的各个部件分开示出的立体图。
图35是将图34所示的支撑面板分离并示出的正面立体图。
图36是示出图35所示的支撑面板的背面的背面立体图。
图37是表示温度传感器的设置状态的背面立体图。
图38是将图34所示的支架分离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39是示出支撑面板和门背面罩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40是示出门主体部正面和支撑面板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41是将门正面部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42至图44是示出门正面部的组装过程的背面立体图。
图45是示意性地示出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6是沿图27的线“ⅩⅩⅩⅩⅥ-ⅩⅩⅩⅩⅥ”剖开的剖视图。
图47是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壳体和第二加热部分开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48是图47所示的第二加热部的平面图。
图49是将图47所示的第二加热部、接收线圈以及电磁屏蔽板分开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50是示出图47所示的第二加热部、温度传感器、接收线圈以及电磁屏蔽板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51是图47所示的第二控制基板的后视图。
图52是示出在图51所示的第二控制基板的背面设置有背面罩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53是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框和设置于门框的各个构成分开示出的立体图。
图54是将图53所示的门框和设置于门框的各个构成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55试将图54所示的门框分离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56是沿图53的线“ⅩⅩⅩⅩⅩⅥ-ⅩⅩⅩⅩⅩⅥ”剖开的剖视图。
图57是沿图53的线“ⅩⅩⅩⅩⅩⅦ-ⅩⅩⅩⅩⅩⅦ”剖开的剖视图。
图58是沿图53的线“ⅩⅩⅩⅩⅩⅧ-ⅩⅩⅩⅩⅩⅧ”剖开的剖视图。
图59是将图53所示的门框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60是示出门框和铰链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61是示出门框和铰链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62是示出门框、铰链部以及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图6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立体图。
图64是沿图63的线“ⅩⅩⅩⅩⅩⅩⅣ-ⅩⅩⅩⅩⅩⅩⅣ”剖开的剖视图。
图65是表示图64所示的冷却流路中的空气流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前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断针对与本发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模糊本发明的主旨时,省略其详细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
尽管使用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当然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区分开,除非描述中另有明确说明,否则第一构成要素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
在下文中,在构成要素的“顶部(或下部)”或构成要素“上(或下)”配置了任一个构成,是指任何构成与构成要素的顶面(或底面)接触并配置,还可以是指在所述构成要素和被配置在所述构成要素上(或下)的任何构成之间插入有其他构成。
另外,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连结”、“结合”或“连接”于其它构成要素时,应该理解为上述构成要素可直接连结或连接上述其它构成要素,并且,也可以在各构成要素之间“插入”另一构成要素,或者也可以各个构成要素通过另一构成要素来“连结”、“结合”或“连接”。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每个构成要素可以是单数或复数。
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规定,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个的表示。在本申请中,诸如“由...构成”或“包括”之类的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必须包括说明书中记载的各个构成要素,或者包括所有各种组件,应该解释为能够包括其中一些构成要素,或者也可以不包括一些步骤,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构成要素或步骤。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当称为“A和/或B”时,是指A和B或者A或B,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当称为“C至D”时,则意味着,表示C以上且D以下。
[烹饪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的门开放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壳体100、门300、托盘200以及加热部400、600。
壳体100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框架。因此,构成烹饪设备的各种部件分别设置于壳体100,壳体100的内部形成有烹饪室105,以提供烹饪食物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以壳体100形成为顶面和正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为例示出。即,壳体100所提供的形式为,包括底面110、一对侧面120、130以及背面140,并在其内部形成有空间,顶面和正面开放。在这种壳体100的内部形成有由壳体100的底面110、两个侧面120、130以及背面140围成的烹饪室105。
形成于壳体100内部的烹饪室105中配置有托盘200。托盘200设置为允许安置食物,并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烹饪室105的内部。另外,为了用户的方便起见,托盘200可以设置成能够从烹饪室105的前方取出。
托盘200可以设置为能够与门300的开闭动作联动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种托盘200的前后移动可以由后述的铰链组件800引导。其详细说明将在后面说明。
门300设置为开闭壳体100中开放的顶面和正面。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壳体100形成烹饪设备的底面、侧面以及背面的外观,则门300形成烹饪设备的顶面和正面的外观。这种门300可以包括门顶面部310和门正面部350。
门顶面部310构成门300的顶面,并对应于在门300关闭壳体100内部的烹饪室105时覆盖壳体100中开放的顶面的构成。并且,门正面部350构成门300的正面,并对应于在门300关闭烹饪室105时覆盖壳体100中开放的正面的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以门300形成为形状为例示出。即,门300形成为以/>形状连接构成门300的顶面的门顶面部310和构成门300的正面的门正面部350的形式。当以上述方式形成的门300在为开闭烹饪室105而转动时,以/>形状连接的门顶面部310和门正面部350一起转动,并开闭烹饪室105。
所述门30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的顶部,并利用设置在壳体100的铰链组件800作为介质来可转动地结合于壳体100。在这种情况下,铰链组件800分别配置在壳体100的两侧,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可转动地结合到每个铰链组件800。
并且,门300的正面设置有把手305,用户可以握住把手305以使门300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并开闭烹饪室105。
加热部400、60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或门300,以加热配置在烹饪室105的托盘200。在本实施例中,以加热部400、600包括配置于门300的第一加热部400和配置于壳体100的第二加热部600为例示出。
第一加热部400设置在门300,当门300关闭烹饪室105时,第一加热部400设置成能够容纳于烹饪室105内部。这种第一加热部400设置于门顶面部310,并配置在门顶面部310中与壳体100的底面相对的底面侧。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加热部400设置成包括电加热器的形式为例示出。这种第一加热部400可以从托盘200的顶部加热安置在托盘200上的食物。
第二加热部600设置于壳体100,并配置在托盘200的下部。这种第二加热部600以与第一加热部400不同的加热方式加热托盘200的加热部(例如感应加热部)的形式提供。
所述第二加热部600可以设置成包括安装在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的工作线圈610的形式,并可以从托盘200的下部对托盘200进行感应加热。为此,托盘200可以由能够被第二加热部600感应加热的材料形成。
总之,根据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壳体100,在内部形成有烹饪室105;门300,设置成能够同时打开烹饪室105的前方和顶部;第一加热部400,设置成能够从顶部加热烹饪室105内部;以及第二加热部600,设置成能够对烹饪室105内部的托盘200进行感应加热,并且能够与门300的开闭动作联动地进行托盘200的取出和插入。
下面将依次记载上述构成和尚未提及的其他构成的具体说明。
[壳体的结构]
图4是将图1所示的壳体和铰链组件分开示出的立体图。
参照图3和图4,如上所述,壳体100包括底面110、一对侧面120、130以及背面140,在该内部形成有空间,并且以顶面和正面开放的形式提供。
在由壳体100的底面110、两个侧面120、130以及背面140围成的内部空间中形成烹饪室105,并且可以设置成能够从这种烹饪室105中取出托盘200。
并且,可以在壳体100的底面下部设置第二加热部600,可以在壳体100的背面后方设置与第二加热部600的运转相关联的电气部件,例如后述的第二控制基板700。
另外,可以在壳体100的两个侧面120、130外侧分别设置铰链组件800,门300可以通过结合于以这种方式设置的铰链组件800来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
作为一例,壳体100能够以金属板弯曲成“└┘”形状的形式制造,并且以上述方式弯曲的金属板形成壳体100的底面和两个侧面。当壳体100以上述方式制造时,壳体100的底面110能够与两个侧面120、130一体地连接不形成接缝。
由此,不仅可以改善烹饪室105内部的美观性,还可以获得预防异物夹入壳体100的底面110和两个侧面120、130之间的间隙的效果,或者可以获得预防因异物通过该间隙掉落到第二加热部600而发生污染的效果。
作为另一例,壳体100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分别将形状的金属板的左侧凸出部分和右侧凸出部分向上弯折而形成壳体100的底面110和两个侧面120、130,并将后侧凸出部分向上弯折而形成壳体100的背面140。当壳体以这种形式制造时,壳体100的底面110、两个侧面120、130以及背面140可以一体地形成,而在壳体100的底面110和两个面120、130之间,以及壳体100的底面110和背面140之间没有接缝。
由此,当从前方和顶部观察时,烹饪室105内部的接缝几乎不可见,并且烹饪室105的内侧面能够保持平滑的平面,因此,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烹饪室105内部的美观,还可以获得容易去除粘在烹饪室105内侧面上的污渍的效果。
另外,壳体100的底面110可以包括陶瓷玻璃,这种陶瓷玻璃可以由具有预定厚度的长方形的平板形状构成。
作为一例,陶瓷玻璃可以配置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底面110中被切割的中央部分,这种陶瓷玻璃可以配置于第二加热部600和托盘200之间。
另外,在壳体100的背面140的背部配置有后壳150,所述后壳150容纳后述的第二控制基板700。第二控制基板700容纳于后壳150,并设置在壳体100的后侧,在壳体100的背面140和后壳150之间配置有绝缘板160。
绝缘板160隔绝烹饪室105内部的热量通过壳体100的背面140而传递到第二控制基板700侧,并起到使设置有第二控制基板700的后壳150和壳体100之间绝缘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例的壳体100还可以包括外壳170。外壳170设置为覆盖壳体100的两个侧面120、130以及背面140。这种外壳170从外侧包围和保护设置在壳体100的两个侧面120、130的铰链壳体800和设置在壳体100的背面140的第二控制基板700,并形成烹饪设备的侧部和后侧的外观。
[门的结构]
图5是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分开示出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门的底面侧的底面立体图。另外,图7是将图6所示的门的结构分解示出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沿图1的线“Ⅷ-Ⅷ”剖开的剖视图,图9是放大示出图8的“Ⅸ-Ⅸ”部分的放大图。另外,图10是沿图1的线“Ⅹ-Ⅹ”剖开的剖视图,图11是放大示出图10的“ⅩⅠ”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5至图11,门300以构成门300的顶面的门顶面部310和构成门300的正面的门正面部350形成形状并一体地连接的形式设置。
门顶面部310形成为长方形,并且可以形成为左右方向的长度长于前后方向的长度的长方形。门框320可以设置在门顶面部310。门框320设置于门顶面部310的下部,第一加热部400能够以结合于门框320的形式设置在门顶面部310的下部。
门300可以包括透视窗W。透视窗W配置于门顶面部310,并可以安装成位于门顶面部310的平面方向上的中央部分。
这种透视窗W可以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以在内部形成空间部的一对玻璃330、335。作为一例,其中一个玻璃330(以下,称为“第一玻璃”)可以设置于门顶面部310,而另一个玻璃335(以下称为“第二玻璃”)可以设置于门框320。
门顶面部310和门框320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有贯通孔。贯通孔可以分别形成在门顶面部310的平面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和门框320的平面方向上的中央部分。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玻璃330从顶部覆盖形成在门顶面部310的贯通孔,并设置于门顶面部310,第二玻璃335从顶部覆盖形成在门框320的贯通孔,并设置于门框320。
第一玻璃330和第二玻璃335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玻璃制成,透视窗W可以形成在由第一玻璃330和第二玻璃335覆盖的贯通孔部分。
用户能够通过以上述方式形成的透视窗W而从顶部俯视烹饪室105内部,由此可以确认烹饪室105内部中的食物烹饪状态由于迷你烤箱的特性,可以认为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明显低于用户的脸部的位置处使用的频率较高。因此,形成在门300的顶面的透视窗W能够以用户不必降低其姿势或弯腰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且方便地确认食物烹饪状态的方式提供。
另外,形成透视窗W的一对玻璃330、335分别以不同的构成方式配置,即一个结合于门顶面部310而另一个结合于门框320,并彼此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因此,透视窗W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玻璃330、335之间的间隔空间。
例如,第一玻璃330设置在门顶面部310的顶部,而第二玻璃335设置在门框320,由此,第一玻璃330和第二玻璃335之间可以至少隔开门顶面部310的厚度的程度。
即,在形成透视窗W的第一玻璃330和第二玻璃335之间,形成了至少相当于门顶面部310的厚度程度的间隔空间,由此,可以在透视窗W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玻璃330、335之间的间隔空间。并且,空气可以流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间隔空间,并且以这种方式流入间隔空间的空气可以在间隔空间中形成空气层。
形成在以上述方式形成的间隔空间中的空气层用于阻止对直接暴露于烹饪室105的第二玻璃335进行加热的热量传递到位于最外侧的第一玻璃330。
由此,如上所述,提供双层窗结构的透视窗W具有能够很好地预防因透视窗W的过热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因透视窗W的温度升高引起的起雾等的功能。
另外,形成在门顶面部310的贯通孔可以形成为具有比形成在门框320的贯通孔窄的宽度。另外,形成在门顶面部310的贯通孔可以形成为位于从上方观察时形成在门框320的贯通孔的内侧区域中。
即,形成在门顶面部310的贯通孔可以形成为门框320的内侧边缘在从上方观察透视窗W时不会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门框320不会被透视窗W暴露出来,因此在美观性上具有优势。
另一方面,第一加热部400设置在门顶面部310,并配置在从顶部观察时不会通过透视窗W而暴露的区域中。这种第一加热部400在门顶面部310所形成的横向平面上分别配置于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换句话说,第一加热部400可以分别配置在门顶面部310和门框320中形成的贯通孔的外侧。即,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包括分别配置在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的一对第一加热部400。
如果将第一加热部400配置在通过透视窗W暴露的区域中,则不仅不美观,而且在确保通过透视窗W的视野方面可能也会出现问题,并且还可能发生透视窗W部分的温度升高的问题。
另外,鉴于门正面部350的形状为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长方形,因此,第一加热部400应配置于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才可以相应地增加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并且随着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增加,可以期待第一加热部400的热功率提高。
考虑到这些方面,第一加热部400分别配置于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从而有利于确保诸如保持美观、确保视野、抑制透视窗W的温度升高、提高第一加热部400的热功率的功能优势。
与门顶面部310类似地,门正面部350能够形成为长方形。但是,如果门顶面部310形成横向方向上的平面,则门正面部350形成纵向方向上的平面。
作为一例,门正面部350可以形成为从门顶面部310的前方端部向下延伸的形式。并且,能够以这种门正面部350的内部空间和门顶面部310的内部空间彼此连接的形式构成门正面部350和门顶面部310之间的连接。即,门300能够以其内部空间彼此连接的门正面部350和门顶面部310一体地连接成形状的形式提供。
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配置于门正面部350。在本实施例中,以门正面部350的内部中形成有空间部为例示出。操作装置1000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容纳于这种空间部中。
操作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操作根据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动作控制的各种操作开关。这种操作装置1000可以设置为暴露于门正面部350的正面,用户可以直接对这种操作装置1000进行操作以控制烹饪设备的动作。
第一控制基板500设置于门正面部350的内部。第一控制基板500中设置有与通过操作装置1000而输入的操作信号的接收和用于控制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二加热部600的动作的控制信号的产生等有关的各种元件和电路等。
第一控制基板500需要与操作装置1000、第一加热部400以及第二加热部600电连接。与操作装置1000类似地,这种第一控制基板5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并配置在非常靠近操作装置1000的位置,还配置在非常靠近同一个门300上的第一加热部400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操作装置1000可以以直接安装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形式与第一控制基板500电连接。此时,安装在操作装置1000的各个操作开关可以穿过门正面部350而与第一控制基板500连接。并且,第一加热部400可以将电缆作为介质与所述第一控制基板500电连接,所述电缆穿过彼此连接的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和门顶面部310的内部而设置。
即,需要彼此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基板500以及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加热部400配置在非常靠近且空间连接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且快速地实现用于建立这些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工作,并且它们之间的连接结构也能够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电缆安装部340、345。电缆安装部340、345配置于上下布置的门顶面部310和门框320之间,并分别配置在透视窗W的两侧的外侧。
另外,连接构件343分别配置于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这种一对连接构件343连接彼此间隔开的一对电缆安装部340、345。即,一对电缆安装部340、345和连接构件343设置成在外侧围绕透视窗W的“口”形状。
以上述方式设置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以及连接构件343的结合体以插入到形成在门顶面部310和门框320之间的空间部的形式设置在门顶面部310。
如上所述,设置有电缆安装部340、345的门顶面部310的内部与门正面部350的内部连接。并且,设置于门顶面部310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中设置有电缆C1、C2,所述电缆C1、C2穿过彼此连接的门顶面部310的内部和门正面部350的内部,使第一控制基板500和第一加热部400彼此连接。
分别配置于透视窗W的两侧的外侧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中的任一个中可以设置有向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供电的电源电缆C2。并且,分别配置于透视窗W的两侧的外侧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中的另一个中可以设置有将从第一控制基板500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到第一加热部400的信号电缆C1。
即,在门300中,第一加热部400以透视窗W为中心分别配置在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以透视窗W为中心分别配置在左右两侧。
第一加热部400、电源电缆C2以及信号电缆C1的这种配置结构是考虑到第一加热部400和铰链组件800的配置结构的设计结果。
根据本实施例,每个第一加热部400以其发热体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得较长的形式配置。并且,铰链组件800(参照图3)以透视窗W为中心配置在左右两侧。
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不仅与配置在门300的一些构成连接,诸如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等,还与配置在壳体100的一些构成连接,诸如第二控制基板700。
如果这种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要以尽可能地不暴露的形式穿过门300和壳体100之间,则最为优选的是穿过配置有作为门300和壳体100之间的唯一连接部分的铰链组件800的部分。
作为一例,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中连接壳体100和门300彼此连接的区间可以配置为穿过铰链组件800的内部的形式。由此,能够抑制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在位于壳体100和门300之间的区间上暴露到烹饪设备外部,并避免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的损坏。
另外,考虑到第一加热部400的发热体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得较长,优选地,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尽可能地配置在远离发热体的一侧,并配置为沿与发热体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这是为了避免在第一加热部400中产生的热量对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产生影响而设计的结果。另外,考虑到复数个第一加热部400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配置,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配置于第一加热部400的左右两侧的结构有利于将该第一加热部400连接到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电缆C2和信号电缆C1可以隔着透视窗W而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配置,并可以设置在不同的电缆安装部340、345。
此时,电源电缆C2穿过分别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个侧面的铰链组件800中的任一个的内部,以设置在与所述铰链组件800相邻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信号电缆C1可以穿过分别配置于两个侧面的铰链组件800中的另一个的内部,以设置在与所述铰链组件800相邻的电缆安装部340、345。
例如,电源电缆可以穿过配置于壳体100左侧的铰链组件800的内部,并设置在门300左侧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中,信号电缆C1可以穿过配置于壳体100右侧的铰链组件800的内部,并设置在门300右侧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中。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电缆分别配置在不同位置的结构来更简单和快速地进行用于建立构成烹饪设备的各个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工作的布线工作,并且还可以更容易地进行与此相关的维护工作。
另一方面,电缆安装部340、345以及连接构件343可以配置在彼此上下隔开配置的第一玻璃330和第二玻璃335之间。即,电缆安装部340、345以及连接构件343可以安置在第二玻璃335的顶部,第一玻璃330可以安置在电缆安装部340、345以及连接构件343的顶部。
安装槽可以分别设置在与第一玻璃330接触的电缆安装部340、345的顶部面以及与第二玻璃335接触的电缆安装部340、345的下部表面。
另外,还可以分别在与第一玻璃330接触的连接构件343的顶部面以及与第二玻璃335接触的连接构件343的顶部面设置安装槽。
在每个安装槽中都可以设置有密封构件s,即,在电缆安装部340、345和第一玻璃330之间、在电缆安装部340、345和第二玻璃335之间、在连接构件343和第一玻璃330之间、以及在连接构件343和第二玻璃335之间可以均设置有密封构件s。
由此,可以在电缆安装部340、345、连接构件343和第一玻璃330之间以及电缆安装部340、345、连接构件343和第二玻璃335之间形成利用了密封构件s的密闭结构。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密闭结构有助于防止湿气进入玻璃330、335之间,从而防止在玻璃330、335中充满湿气或结露。
[门内部的冷却结构]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门内部的空气流动的剖视图。
参照图12,在门顶面部310的内部和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均形成有空间部。尤其,在设置于门顶面部310的透视窗W的内部中,以预定间隔上下隔开配置的一对玻璃330、335之间形成有空间部。并且,包括透视窗W的门顶面部310内部的空间部和门正面部350内部的空间部彼此连接。
门正面部350的下端形成有进气口301。进气口301形成为贯通门正面部350的下端,并且在门正面部350上形成通道,以使门正面部350内部的空间部向外部开放。
门顶面部310的后端形成有排气口303。排气口303形成为贯通门顶面部310的后端,并且在门顶面部310上形成通道,以使门顶面部310内部的空间部向外部开放。
另外,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配置在门300的内部的第一冷却风扇370。第一冷却风扇370可以设置在门顶面部310的内部或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冷却风扇370设置在门正面部350内部的空间部为例示出。
由于透视窗W、第一加热部400等设置在门顶面部310,因此,在门顶面部310中的缺少多余空间。与此相比,由于除了第一控制基板500之外,在门正面部350没有配置占体积的各种部件,所以与门顶面部310相比,门正面部350具有相对足够的空间。作为考虑到这些方面的设计结果,第一冷却风扇370可以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
以上所述方式设置的第一冷却风扇370产生空气流动,使得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301而流入门300的内部,并且门内部的空气通过排气口303吐出。
如上所述,根据由第一冷却风扇370产生的空气流动,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301而流入门正面部350内部,由此,流入门正面部350内部的外部空气使第一控制基板500冷却。并且,使第一控制基板500冷却的空气流入门顶面部310内部,并在通过透视窗W内部的空间部之后,通过排气口303排出到门300的外部。
当烹饪设备工作时,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温度水平远低于被第一加热部400加热的透视窗W的温度。因此,通过进气口301流入门300的内部之后使第一控制基板500冷却的空气能够以足够低的温度通过透视窗W的内部,以冷却透视窗W。因此,根据由第一冷却风扇370产生的空气流动,可以充分和有效地进行对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冷却和对透视窗W的冷却。
根据以上述方式形成的门300内部的冷却结构,抑制了门300内部中诸如第一控制基板500等的一些部件发生过热和劣化,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烹饪设备发生故障、性能低下等。
另外,通过门300内部的冷却空气阻断了构成透视窗W的一对玻璃330、335之间的热传递,从而抑制了透视窗W发生过热,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发生因用户接触透视窗W而发生的事故(诸如灼伤之类的伤害)。
[操作装置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5,操作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对根据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动作控制进行操作的各种操作开关。
这种操作装置1000可以设置为暴露于门正面部350的正面,用户可以直接对这种操作装置1000进行操作以控制烹饪设备的动作。
作为一例,操作装置1000可以包括用于选择待烹饪的对象的种类或状态的操作开关、用于选择烹饪程度或烹饪时间的操作开关等。
作为另一例,操作装置1000可以包括诸如用于开/关第一加热部400(参照图3)或调节第一加热部400的热功率的操作开关、用于开/关第二加热部600(参照图3)或调节第二加热部600的热功率的操作开关、用于调节第一加热部400或第二加热部600的工作时间的定时操作开关等。
在本实施例中,以操作装置1000包括两个操作开关为例示出。其中一个可以设置为用于选择待烹饪的对象的种类或状态的操作开关,另一个可以设置为用于选择烹饪程度或烹饪时间的操作开关。
所述操作开关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以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和按压操作的形式提供。在本实施例中,以每个操作开关设置为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和按压操作的形式为例示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装置1000以包括均具有相同或类似构成的操作开关为例示出。此时,可以将每个操作开关以能够利用相同或类似的构成实现不同功能的形式提供。
例如,两个操作开关均以包括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和按压操作的形式提供,其中一个开关可以设置为用于选择待烹饪的对象的种类和状态的操作开关,而另一个开关可以设置为用于选择烹饪程度或烹饪时间的操作开关。
以下,将以两个操作开关中的一个为例来说明操作装置1000的构成。
图13示出图5所示的门的一部分被去除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沿图13的线“ⅩⅣ-ⅩⅣ”剖开的剖视图,图15是将图14所示的操作装置的结构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3至图15,操作装置1000包括操作开关,该操作开关可以包括轴1100和旋钮1300。
轴1100设置在编码器1200,所述编码器1200设置在操作装置1000。这种轴1100可以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的形式提供。另外,轴1100可以设置为能够以前后方向上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编码器1200可以设置成能够感测这种轴1100的旋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编码器1200以设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为例示出。这种编码器1200由于设置于第一控制基板500,因此可以配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
另外,编码器1200可以与第一控制基板500电连接。这种编码器1200可以感测轴1100的旋转角度或轴向运动,并可以将与其结果相对应的信号传输到第一控制基板500。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根据从编码器1200接收到的信号来生成用于控制第一加热部400(参照图3)、第二加热部600(参照图3)以及后述的发光构件1700的动作的控制信号。
旋钮1300是供用户能够进行旋转操作的构成。旋钮1300可以通过与轴1100结合而与轴1100连接。这种旋钮1300可以与轴1100连接以与轴1100一起旋转或进行轴向运动。
旋钮1300可以包括轴结合部1310。轴结合部1310可以形成为平放的圆筒形状。在轴结合部131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轴结合孔1311。轴结合孔1311可以形成为向轴结合部1310的内部凹进,并形成为与轴110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这种轴结合孔1311可以朝轴结合部1310的后方开放。另外,轴结合孔1311的前方可以被轴结合部1310的正面封闭。通过这种轴结合部1310的形状,可以引导结合到轴结合部1310的轴1100的设置位置和插入深度。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操作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插口构件1600。提供插口构件1600是为了将旋钮1300以能够旋转或轴向运动的方式支撑于门300。插口构件1600可以设置于门300,更具体地,可以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
这种插口构件1600可以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以能够将安装在门正面部350内部的编码器1200从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容纳到其中。并且,与编码器1200连接的轴1100可以穿过插口构件1600的直径方向上的中心向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凸出。
所述插口构件1600通过在内部容纳编码器1200可以发挥保护编码器1200的作用;从直径方向上的外侧支撑与轴1100结合的旋钮1300的作用;从后方支撑旋钮1300的作用;以及限定从后述的发光构件1700发光的路径的作用等。
另外,本实施例的操作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发光构件1700。发光构件1700设置于第一控制基板500,并且可以通过由第一控制基板500实现的动作控制被开启以发光。
发光构件1700可以配置在插口构件1600的后方。并且,在插口构件1600中可以形成允许从发光构件1700发出的光线通向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的通道。
从发光构件1700发出的光的路径由插口构件1600限定,该光可以用于表示关于操作装置1000的操作状态、根据操作装置1000的操作执行的动作控制的状态等的信息。
另外,本实施例的操作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用于情景照明的发光构件1750。用于情景照明的每个发光构件1750设置于第一控制基板500,并且可以配置在插口构件1600的后方。这种发光构件1750可以配置在发光构件1700的直径方向上的内侧。
从每个发光构件1750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形成在插口构件1600中的通道而穿过插口构件1600,并照射到旋钮1300的后方。此时,所述通道可以形成为穿过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的形式。更具体地,所述通道配置成放射状,并且可以是形成在彼此以预定间隔隔开配置的复数个肋状部1633之间的孔。
由如上所述的发光构件1750实现的情景照明可以提供用于照亮操作装置1000的后方而不直接向烹饪设备的前方照射光的间接照明。这种情景照明可以提供用于指示烹饪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且可以对操作装置进行操作的状态的指示照明。
另外,由所述发光构件1750实现的情景照明可以提供能够提高操作装置的美观性的情景照明,还可以提供即使在黑暗环境下也能够对操作装置进行操作的照明。
[插口构件的结构]
图16是将图15所示的插口构件分离并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插口构件的主视图。另外,图18是图16所示的插口构件的侧视图,图19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5所示的第一控制基板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构成的构成图。
参照图15至图20,插口构件1600可以包括外侧支撑部1610。外侧支撑部1610可以形成为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外侧支撑部1610以形成为大致平放的圆筒形状为例示出。这种外侧支撑部1610可以配置在旋钮1300的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并且旋钮13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由外侧支撑部1610围成的区域中。
所述旋钮1300可以以其后方侧端部与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周面接触的形式与外侧支撑部1610结合。此时,旋钮1300的后方侧端部能够可滑动地结合到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周面。由此,旋钮1300可以以能够旋转和轴向运动的形式支撑于插口构件1600。
与所述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周面、即与旋钮1300的后方侧端部相邻的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侧面中可以设置有插入凹槽1611。插入凹槽1611可以在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周面向离心方向凹入。旋钮1300的后方侧端部可以插入到这种插入凹槽1611,由此,可以实现旋钮1300与插口构件1600间的结合。对此,稍后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插口构件1600还可以包括内侧支撑部1620。内侧支撑部1620可以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内侧支撑部1620以形成为大致平放的圆筒形状为例示出。这种内侧支撑部1620可以配置在外侧支撑部1610的直径方向上的内侧。
内侧支撑部1620可以配置在编码器1200和外侧支撑部1610之间。并且,编码器1200可以插入到由内侧支撑部1620围成的区域中。即,内侧支撑部1620可以在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部以包围编码器1200的外周的形式设置。
另外,插口构件1600还可以包括支撑外侧支撑部1610和内侧支撑部1620的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可以使外侧支撑部1610和内侧支撑部1620彼此连接,并可以支撑外侧支撑部1610和内侧支撑部1620。
所述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可以配置在外侧支撑部1610和内侧支撑部1620的后方。在这种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中,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还可以形成插口构件1600的背面,并在外侧支撑部1610和内侧支撑部1620的后方支撑外侧支撑部1610和内侧支撑部1620。
根据本实施例,插口构件1600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并且可以与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的第一控制基板500结合。此时,形成插口构件1600的背面的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在插口构件1600设置于第一控制基板500时可以变成与第一控制基板500接触的结合表面。
所述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可以包括凸缘形状部1631和肋状部1633。凸缘形状部1631可以形成为从内侧支撑部162向离心方向凸出的肋状。这种凸缘形状部163可以形成为以凸缘形状从内侧支撑部1620凸出的形状。
并且,肋状部1633连接凸缘形状部1631和外侧支撑部1610。肋状部1633可以形成为从凸缘形状部1631向离心方向凸出的肋状。在凸缘形状部1631和外侧支撑部1610之间,复数个肋状部1633可以以放射状配置。以这种方式设置的肋状部1633可以有效地抑制插口构件1600的整体重量的增加,同时可以有效地加强插口构件1600的整体刚度。
另外,内侧支撑部1620可以配置在旋钮1300的轴结合部1310的后方。这种内侧支撑部1620通过在旋钮1300的轴结合部1310的后方进行支撑以限制向后的移动的,从而抑制旋钮1300过度移动,由此可以起到抑制过大的负荷施加到轴1100和编码器1200的作用。
另外,内侧支撑部1620由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支撑,并且可以在内侧支撑部1620和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之间提供一些弹性。
根据本实施例,插口构件1600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外侧支撑部1610、内侧支撑部1620以及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可以一体地形成。
并且,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的凸缘形状部1631和肋状部1633可以利用裙状部1635连接。裙状部1635可以形成为从凸缘形状部1631的外周面向后方凸出的形状。由此,凸缘形状部1631和肋状部1633可以以“┐”形状连接,并且可以在内侧支撑部1620和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之间、以及外侧支撑部1610和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之间提供弹性。
因此,当内侧支撑部1620在旋钮1300被按压的同时向后方被推动时,内侧支撑部1620可以弹性地支撑旋钮1300并稳定地抑制旋钮1300向后方移动。另外,内侧支撑部1620在按压旋钮1300的力被释放时恢复到原始状态,并且还可以将用于使旋钮1300恢复到原始位置所需的力施加到旋钮1300。
另一方面,在插口构件1600中可以设置有光贯通孔1640。光贯通孔1640可以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通插口构件1600,更详细地,贯通外侧支撑部1610。这种光贯通孔1640可以配置在与设置于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发光构件1700在前后方向上重叠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复数个发光构件1700可以设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这种发光构件1700可以配置在外侧支撑部1610的后方,并且可以配置在与外侧支撑部1610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即,复数个发光构件1700可以沿着外侧支撑部1610的圆周方向配置在外侧支撑部1610的后方。
并且,复数个光贯通孔可以设置于外侧支撑部1610,复数个光贯通孔1640可以配置在与复数个发光构件1700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可以通过一个发光构件1700插入一个光贯通孔1640的内部的形式实现发光构件1700和光贯通孔1640的布置。
由此,从各个发光构件1700发出的光通过配置在每个发光构件1700的前方的各个光贯通孔1640以透过插口构件1600向前照射。即,从各个发光构件1700发出的光的移动路径可以由配置在其前方的各个光贯通孔1640引导。由此,可以从操作装置1000的外部清楚地识别复数个发光构件1700中的哪个发光构件1700开启。
另外,插口构件1600还可以包括第一结合部1420。第一结合部1420可以包括第一突出凸起部1651和第一结合凸起部1653。第一突出凸起部1651可以形成为从外侧支撑部1610向离心方向凸出。并且,第一结合凸起部1653可以形成为从第一突出凸起部1651向后方凸出。
第一结合凸起部1653可以夹入到形成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插入孔510而结合,由此,可以是进行插口构件1600与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的结合。
插口构件1600上的第一结合部1420的位置可以在考虑光贯通孔1640的位置和发光构件1700的位置后确定。即,当第一结合凸起部1653夹入到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插入孔510而结合时,第一结合部1420优选配置在能够使复数个光贯通孔1640的位置和复数个发光构件1700的位置前后对齐的位置。
由此,第一结合部1420可以起到引导插口构件1600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设置位置的作用。即,仅通过将第一结合部1420夹入到第一控制基板500而结合,就可以将插口构件1600的设置位置引导到预设的位置。
另外,插口构件1600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二结合部1660。第二结合部1660可以包括第二突出凸起部1661和第二结合凸起部1663。第二突出凸起部1661可以形成为从外侧支撑部1610向离心方向凸出。并且,第二结合凸起部1663可以形成为从第二突出凸起部1661向前凸出。
所述第二结合部1660用于结合后述的正面罩构件1800和插口构件1600。第二突出凸起部1661可夹入到正面罩构件1800而结合,由此实现正面罩构件1800与插口构件1600之间的结合。
插口构件1600可以包括复数个第一结合部1420和第二结合部1660。在本实施例中,以插口构件1600包括两个第一结合部1420和四个第二结合部1660为例示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第一结合部1420和第二结合部1660的数量。
另外,插口构件1600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三结合部1670。第三结合部1670可以形成为从第一连接支撑部1630、更详细地,从凸缘形状部1631向后方凸出。这种第三结合部1670可以形成为钩形状。
第三结合部1670可以通过形成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连结孔520夹入到第一控制基板500而结合,由此可以将插口构件1600固定到第一控制基板500。
插口构件1600中可以设置有复数个第三结合部1670。复数个第三结合部1670可以沿着凸缘形状部1631的圆周方向以预定间隔隔开配置。由于如上述方式配置的复数个第三结合部1670在复数个位置结合到第一控制基板500,因此可以稳定地进行插口构件1600与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的结合。
[旋钮的结构]
参照图13至图15,旋钮1300是设置成允许用户可以进行旋转操作的构成,该旋钮1300可以利用轴结合部1310与轴1100连接。这种旋钮1300还可以包括裙部1320。
裙部1320可以配置在轴结合部1310的直径方向上的外侧。这种裙部1320可以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以裙部1320形成为中空的圆筒形状为例示出。包括这种轴结合部1310和裙部1320的旋钮1300可以以轴结合部1310和裙部1320形成同心圆的形式设置。
另外,旋钮130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支撑部1330。第二连接支撑部1330配置在轴结合部1310的后方,并且可以设置成在轴结合部1310的后方将轴结合部1310和裙部1320连接在一起的圆盘圆盘形状。
如上所述设置的第二连接支撑部1330可以起到将轴结合部1310和裙部1320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支撑裙部1320以防止裙部1320沿向心方向凹陷的作用。
另外,所述第二连接支撑部1330可以配置成与设置于插口构件1600的内侧支撑部1620的前方相邻,还可以成为用于旋钮1300向后方移动时向后方按压内侧支撑部1620的部分。
另外,本实施例的操作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旋钮罩1350。旋钮罩1350可以形成为其后方开放的圆筒形状。这种旋钮罩1350可以结合到裙部1320的外周面以从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包围旋钮1300。
根据本实施例,结合槽1321可以形成在裙部1320的外周面。结合槽1321可以形成为从裙部1320的外周面沿向心方向凹入。旋钮罩1350以插入到结合槽1321的状态设置于裙部1320。
此时,旋钮罩1350可以设置于旋钮1300,以从裙部1320向离心方向凸出。即,旋钮罩1350可以形成在裙部1320上以与靠近旋钮罩1350的裙部1320的离心方向上的最外侧面对齐。
所述旋钮罩1350可以包括正面部1360和侧面部1370。正面部1360可以包括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相交的表面。
正面部1360的正面可以由平面构成,该平面与门正面部350的正面构成相同平面。并且,在旋钮罩1350设置于旋钮1300时,正面部1360的背面与轴结合部1310和裙部1320的前方侧端部接触。正面部1360的背面在与轴结合部1310和裙部1320的前方侧端部接触时,可以引导设置于旋钮1300的旋钮罩135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另一方面,旋钮罩1350是用户用手握住以操作旋钮1300的部分,并且对应于形成旋钮1300的外观的部分。因此,该旋钮罩1350应以适于用户用手握住操作的材料和形状设置,并且外观应具有美观性。
考虑到这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旋钮罩1350侧面外观的侧面部1370可以设置成其外周面与没有被旋钮罩1350覆盖的裙部1320的外周面对齐。另外,形成旋钮罩1350正面外观的正面部1360可以设置成其正面与按钮1400的按压部1410的正面构成同一平面。
由此,本实施例的操作装置1000具有简单且光滑的外观,而其自身没有凸出或凹入的凹痕,从而可以通过美观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正面罩构件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操作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正面罩构件1800。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配置在旋钮1300的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另外,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配置在门正面部1360的前方,以暴露于门300的前方。
所述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配置在旋钮1300的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并且可以配置成将旋钮1300从其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包围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以正面罩构件1800形成为将旋钮1300从其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包围的环状为例示出。
另外,正面罩构件1800配置在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并且可以结合到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这种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用于在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遮蔽插口构件1600,更详细地,遮蔽外侧支撑部1610。
形成为环状的所述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形成为与从前方观察的外侧支撑部161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这种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结合到插口构件1600以从前方覆盖外侧支撑部1610。由此,形成于外侧支撑部1610的光贯通孔1640的前方可以被正面罩构件1800遮蔽,由此,光贯通孔1640和其后方的发光构件1700可以被正面罩构件1800遮住,使得这些从外部不可见。
另外,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由透光或半透光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正面罩构件1800以由具有金属质感的半透光材料制成为例示出。这种正面罩构件1800起到遮蔽的作用,以使插口构件1600和作为形成于其中的孔的光贯通孔1640以及发光构件1700不会暴露于外部,并且可以起到使得由发光构件1700发出的光柔和的漫射的作用。
即,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用作装饰材料,以防止可能破坏美观性的部分不必要地暴露于门300的外部,并且通过金属质感不仅可以使相应的收尾部分看起来更加高级,还可以通过相应的部分,使得照射的光线柔和漫射。
通过这种正面罩构件1800,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装置1000和该外周部的美观性,还可以使由操作装置1000提供的指示灯柔和,并且以更美观的形式提供。
每个发光构件1700的开启可以与轴1100的旋转形成联动。
作为一例,随着轴1100的旋转,相应的发光构件1700可以被开启,如果轴1100继续旋转,则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发光构件1700可以被开启。
此时,轴1100的旋转可以由编码器1200感测。通过这种方式,由编码器1200获取的关于轴1100的旋转的信息可以生成为操作信号,设置于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控制部可以接收该信息,并且可以控制发光构件1700的开启。
另一方面,正面罩构件1800和插口构件1600之间的结合可以利用夹入结合来实现。为此,结合凸部1810可以设置于正面罩构件1800。结合凸部1810可以形成为从正面罩构件1800向后方凸出。
插口构件1600的第二结合部1660,更详细地,第二突出凸起部1661可以以夹入结合的方式结合到所述结合凸部1810。以这种方式构成的结合凸部1810和第二结合部1660之间的结合可以实现正面罩构件1800和插口构件1600之间的结合。
复数个结合凸部1810可以设置于正面罩构件1800。此时,结合凸部1810的布置位置和数量时可以对应于第二结合部1660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与正面罩构件1800结合的插口构件1600中可以设置有插入凹槽1611。插入凹槽1611可以形成为在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周面向离心方向凹入。
与此相对应地,可以在旋钮1300上设置凸起部1340。凸起部1340可以形成为从裙部1320的后方侧端部向离心方向凸出。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凸起部1340可以插入到插入凹槽1611,由此可以可滑动地结合到外侧支撑部1610的内周面。
根据本实施例,插入凹槽1611可以形成为插口构件1600的内部为开放且朝前方开放。另外,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设置在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以遮蔽插入凹槽1611中开放的前方。并且,凸起部1340可以插入到由插入凹槽1611和正面罩构件1800所围成的空间。
凸起部1340可以通过插入凹槽1611的开放的前方侧插入到插入凹槽1611的内部,由此,旋钮1300可以以能够在插口构件1600中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在旋钮1300所在的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设置正面罩构件1800,可以限制旋钮1300向前方移动,并且能够防止旋钮1300脱离。
[托盘的取出结构]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托盘的立体图,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1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2至图3、以及图21至图22,形成在壳体100的内部的烹饪室105中配置有托盘200。托盘200可以设置为能够与门300的开闭动作联动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种托盘200的前后移动可以由铰链组件800引导。
托盘200可以包括托盘主体205和安置部210。
托盘主体205具有底面,所述底面形成为对应于壳体100的底面110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托盘主体205以形成为顶部开放且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盒子形状为例示出。这种托盘主体205的底面形成为对应于壳体100的底面110的形状,例如长方形板状,托盘200的四个侧面形成为从托盘200的底面边缘分别向上延伸的形式。
安置部210分别设置于托盘主体205的四个侧面中与壳体100的左右两个侧面相对的一对侧面。安置部210可以包括第一凸出部211和第二凸出部213,所述第一凸出部211从托盘主体205的侧面上端部向托盘主体205的外侧方向凸出,所述第二凸出部213从第一凸出部211的外侧端部向下延伸。例如,安置部210可以形成为第一凸出部211和第二凸出部213以形状连接的形式。
当打开门时,铰链组件800与门300的转动联动而将托盘200从烹饪室105内部向前方取出。另外,当关闭门时,铰链组件800可以与门300的转动联动而将托盘200朝着烹饪室105内部而向后方插入。这种铰链组件800分别设置在壳体100的左右两侧,以分别配置于托盘200的左右两侧的外侧,每个铰链组件800均可以包括铰链部810和安置凸起820。
铰链部810设置成与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铰接。这种铰链部810能够与门300的转动联动而改变状态。
安置凸起820在铰链壳体830的内部与铰链部810的连接构件中的任一个连接,并穿过形成在铰链壳体830上的第一狭槽835和形成在壳体100的第二狭槽125,以向烹饪室105内部凸出。这里,第二狭槽125形成在壳体100的侧面,并且可以以与第一狭槽835重叠的位置和形状形成。
托盘200可以安置在安置凸起820。具体地,托盘200可以通过将安置凸起820夹入形成在托盘200的侧部的安置槽215来安置到安置凸起820。
根据本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在托盘200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的安置部210中均形成有安置槽215。安置槽215可以形成为安置部210从其下端被切割的形状,更详细地,第二凸出部213从其下端被切割。安置凸起820可以通过安置槽215中被切割的下部来夹入到安置槽215中,利用这种安置槽215与安置凸起820之间的夹入结合,可以实现托盘200与安置凸起820之间的夹入结合。
另外,滑动面214可以形成在安置部210,更具体地,形成在第二凸出部213的下端。滑动面214设置为使得与第二凸出部213的下端接触的安置凸起820可以滑动移动。这种滑动面214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与安置槽215连接。
用户可以在将托盘200安装在烹饪室105的内部的状态下使用烹饪设备进行烹饪,也可以将托盘200从烹饪室105中取出到外部,以取出烹饪后的食物或洗涤托盘200。
当将托盘200从烹饪室105中取出到外部时,可以将托盘200稍微向上抬起,然后将所述托盘取出,使得安置凸起820能够从安置槽215中脱出。
另外,当需要将已取出的托盘200再次安装到烹饪室105的内部时,只需要将托盘200推入烹饪室105的内部就可以实现,使得安置凸起820能够夹入安置槽215中。
然而,由于安置槽215位于托盘200的下部,并且安置凸起820被托盘200遮住,因此用户难以准确地掌握安置槽215和安置凸起820的位置。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面214在第二凸出部213的下端沿前后方向延伸而形成,该滑动面214与安置槽215连接。
因此,当用户将托盘200推入烹饪室105的内部时,不需要从一开始就将安置凸起820准确地夹入安置槽215中,只需要将托盘200推入,使得滑动面214放置在安置凸起820,然后前后移动托盘200就可以实现。
在该过程中,由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托盘200,安置凸起820可以在滑动面820上滑动,然后再夹入安置槽215中。
即,为了将托盘200安装到烹饪室105的内部,不需要将安置凸起820准确地夹入安置槽215中,而是仅通过将托盘200放置在安置凸起820上之后前后移动的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实现安置凸起820和安置槽215之间的夹入结合,并由此可以简单和快速地实现安置凸起820和托盘200之间的夹入结合。
如上所述的安置槽215和安置凸起820之间的夹入结合结构仅是一个示例,可以存在各种其他变形实施例。
图2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2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图。另外,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2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又另一例的剖视图,图26是表示图25所示的托盘和安置凸起之间的结合过程的图。
作为安置槽215和安置凸起820之间的夹入结合结构的另一变形实施例,如图23所示,倾斜面215a可以形成在安置槽215和滑动面214之间。如图24所示,倾斜面215a可以形成在以与滑动面214接触的状态进行滑动的安置凸起820插入到安置槽215的路径上,以引导安置凸起820的移动。
如上所述,当倾斜面215a形成在安置槽215和滑动面214之间时,可以减少安置凸起820夹入安置槽215的期间可能发生的冲击和噪音,由此,可以更平稳和稳定地实现托盘200和安置凸起820之间的夹入结合。
所述倾斜面215a可以配置于安置槽215的后方侧。这是考虑到,当用户将托盘200推入烹饪室105的内部以安装到烹饪室105的内部时,与安置槽215和安置凸起820之间进行夹入结合的位置相比,托盘200未较深地插入的情况较多而设计的结果。
如上所述,当倾斜面215a形成在安置槽215的后方侧时,在与安置槽215和安置凸起820之间进行夹入结合的位置相比,托盘200未较深地插入的状态下,托盘200安装在安置凸起820上时,可以平稳且稳定地引导安置槽215和安置凸起820之间的夹入结合。
作为安置槽215和安置凸起820之间的夹入结合结构的另一变形实施例中的另一个,如图25所示,第二凸出部213中还可以设置有夹入槽215b。夹入槽215b可以形成为第二凸出部213的一部分被切割的形状,并且可以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凹入的凹槽形状。这种夹入槽215b形成为与安置槽215连接,并且可以在安置槽215的上端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凹入的凹入形状。
所述夹入槽215b可以配置在安置槽215的前方侧。因此,如图26所示,在安置凸起820插入到安置槽215的状态下,当用户将托盘200进一步朝烹饪室105的内部向后方侧推入时,夹在安置槽215中的安置凸起820可以夹入安置槽215中向前方延伸的夹入槽215b中。
如上所述,当安置凸起820和夹入槽215b之间夹入结合时,由于这种结合而限制了托盘200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因此,大大地降低了托盘200向前方翻倒的风险。
另一方面,安置凸起820可以与铰链部810的状态变化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这种安置凸起820能够使安置于安置凸起820的托盘20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即,安置于安置凸起820的托盘200可以与安置凸起820的前后移动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图2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门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28是沿图27的线“ⅩⅩⅧ-ⅩⅩⅧ”剖开的剖视图。另外,图29是沿图27的线“ⅩⅩⅨ-ⅩⅩⅨ”剖开的剖视图,图30是示出图27所示的烹饪设备的门开放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31是沿图30的线“ⅩⅩⅩⅠ-ⅩⅩⅩⅠ”剖开的视图,图32是沿图30的线“ⅩⅩⅩⅡ-ⅩⅩⅩⅡ”剖开的剖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27和图28所示,当门300处于关闭烹饪室105的状态时,托盘200已插入到烹饪室105的内部。并且,安置有该托盘200的安置凸起820配置于偏向烹饪室105的后方侧的位置。
托盘200的后方侧可以由一对安置凸起820支撑。并且托盘200的前方侧可以由一对支撑辊115支撑。
即,托盘200可以由配置在后方侧的一对安置凸起820和配置在前方侧的一对支撑辊215稳定地支撑,并且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烹饪室105中。
支撑辊115分别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个侧面120、130,并且均可以设置在壳体100中与门300相邻的前方侧。托盘200的安置部210可以安置在支撑辊115,更详细地,滑动面214(参照图38)可以安置在支撑辊115。这种支撑辊115随着托盘200移动而旋转,从而能够支撑托盘200,使得托盘200可以平滑地移动。
并且,门300可以将铰链组件800作为介质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并且可以在上下方向转动以打开或关闭烹饪室105。
铰链组件800分别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侧,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分别可转动地结合于铰链组件800。
即,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部分分别可转动地结合于分别在壳体100的两侧配置的铰链组件800。门300以这种可转动地结合于铰链组件800的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转动,从而开闭壳体100的顶面和正面。
参照图27至图29,铰链组件800可以包括铰链壳体830、铰链部810、安置凸起820以及转换输出部840。
铰链壳体830形成铰链组件800的外观,并在内部容纳铰链部810和安置凸起820的一部分以及转换输出部840。在这种铰链壳体830中可以形成有用于支撑铰链部810、安置凸起820以及转换输出部840的各种结构物。
铰链部810以能够改变位置的形式设置于铰链壳体830。这种铰链部810能够以可以沿着与门300的转动轨道相对应的轨道转动的形式设置于铰链壳体830。这种铰链部810的上端可以与门300结合。如上所述,结合于门300的铰链部810可以与门300的转动联动,从而改变所述铰链部810的姿势。并且,与铰链部810结合的门300的转动轨道和范围能够由铰链部810引导。
作为一例,铰链部810可以设置为平板形状,并且可以形成为沿着与门300的转动轨道相对应的形状弯曲的形状。
并且,铰链壳体830中可以设置有引导孔831,所述引导孔831形成为与门300的转动轨道相对应的形状。引导孔831可以形成为在铰链壳体830上沿左右方向贯通。如上所述形成的引导孔831可以在铰链壳体830上提供用于引导铰链部830的转动路径的通道。
作为一例,引导孔831可以设置成越朝前方越升高且越朝后方越下降的通道。
铰链部810中可以包括止挡件811。止挡件811可以设置为在铰链部810上凸出,并且可以设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凸出。这种止挡件811可以插入引导孔831,并且可以沿着由引导孔831形成的通道移动。即,止挡件811可以沿着引导孔831移动的同时引导铰链部810的转动。
另外,止挡件811可以在引导孔831的前方和顶部端部与铰链壳体830干涉,从而限制向前方和向上移动的铰链部810进一步移动,并且可以在引导孔831的后方和下部端部与铰链壳体830干涉,从而限制向后方和向下移动的铰链部810的进一步移动。即,止挡件811可以将铰链部810的移动范围限制在与引导孔831所形成的范围相对应的范围。
安置凸起820与在铰链壳体830的内部构成转换输出部840的结构之中的任一个连接,并穿过形成在铰链壳体830上的第一狭槽835和形成在壳体100的第二狭槽125,以向烹饪室105内部凸出。这里,第二狭槽125形成在壳体100的侧面,并且可以以与第一狭槽835重叠的位置和形状形成。
转换输出部840设置于铰链壳体830的内部。转换输出部840可以将通过铰链部810的姿势变化而施加的力转换为用于使安置凸起8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直线方向上的力。这种转换输出部840可以包括移动构件和转换构件。
移动构件对应于使安置凸起8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构成。另外,转换构件对应于与铰链部810的姿势变化(即铰链部810的移动)联动而使移动构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构成。
作为一例,转换输出部840可以包括皮带841、复数个旋转齿轮842、843、844、845以及齿条846。其中,以皮带841和复数个旋转齿轮842、843、844、845对应于转换构件为例示出。并且,以齿条846对应于移动构件为例示出。
皮带841以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形成有齿轮的开放式正时皮带(Timingbelt)的形式设置。皮带841可以被设置成从铰链壳体830的内侧面凸出的第一引导肋832限制上下位置,并且可以引导前后移动路径。
皮带841的后侧端部可以与铰链部810连接。这种皮带841可以与铰链部810的姿势变化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例如,当铰链部810向前方和向上移动时,皮带841能够与所述铰链部810联动而向前方移动。并且,当铰链部810向后方和向下移动时,皮带841能够与所述铰链部810联动而向后方移动。
形成在所述皮带841的齿轮可以与复数个旋转齿轮842、843、844、845啮合。
在复数个旋转齿轮842、843、844、845之中,第一旋转齿轮842最靠近皮带84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齿轮842以包括定时齿轮(Timing gear)为例示出。这种第一旋转齿轮841可以通过与皮带842啮合来与皮带841的移动联动,从而进行旋转。
第二旋转齿轮843和第三旋转齿轮844配置在第一旋转齿轮842和第四旋转齿轮845之间,以将第一旋转齿轮842的旋转传递到第四旋转齿轮845。
即,与铰链部810的姿势变化联动而构成皮带841的移动,并且与这种皮带841的移动联动而构成复数个旋转齿轮842、843、844、845的旋转,其结果,可以认为铰链部810的姿势变化可以引起第四旋转齿轮845的旋转。
如上所述,旋转的第四旋转齿轮845可以与配置于其下部的齿条846啮合。齿条846可以被设置成从铰链壳体830的内侧面凸出的第二引导肋833限制上下位置,并且可以引导前后移动路径。
齿条846可以与第四旋转齿轮845的旋转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例如,当铰链部810向前方和向上移动,由此,第四旋转齿轮845沿第一方向旋转时,齿条846可以与所述第四旋转齿轮845联动而向前方移动(参照图32)。并且,当铰链部810向后方和向下移动,由此第四旋转齿轮845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齿条846可以与所述第四旋转齿轮845联动而向后方移动(参照图29)。
安置凸起820结合到所述齿条846。因此,安置凸起820可以与齿条846的移动联动而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例如,当齿条846向前方移动时,安置凸起820也相应地向前方移动,当齿条846向后方移动时,安置凸起820也可以相应地向后方移动。
总之,具有上述构成的铰链组件800设置成,构成铰链组件800的各个结构,即铰链部810和转换输出部840的状态与门300的转动联动而改变,并且所述改变了状态的各个结构能够使安置凸起82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如图30至图32所示,当门300向上转动以打开烹饪室105时,由于这种300的转动而引起的旋转力使铰链组件800的铰链部810的状态改变,由此,安置凸起820向前移动。并且,托盘200可以利用以这种方式向前方移动的安置凸起820而向前方移动,从而可以将所述托盘200从烹饪室105中取出到外部。
即,当门300打开时,托盘200被自动取出,因此,用户可以容易且安全地将准备烹饪的食物放置在托盘200上,或者也可以将放置在托盘200上的完成烹饪的食物从托盘200中取出,也可以轻松地将从前方取出的托盘200从烹饪室105内部中拿出后移动。
此外,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设置成门300能够打开烹饪室105的正面和顶面。因此,与门300仅打开烹饪室105的正面或仅打开顶面的情况相比,用户能够以更扩展的通道来将食物或托盘200放入烹饪室105或从烹饪室105取出。
即,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不仅可以提供能够让用户更容易且便利地将食物或托盘200放入烹饪室105或从烹饪室105取出的扩展的通道,还能够提供在打开门300时托盘200被自动取出以更容易且便利地取出食物或托盘200的功能。
另外,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同时提供以下功能:只要托盘200安置于安置凸起820时,在门300关闭时,托盘200自动插入到烹饪室105内部。这种功能可以在进行烹饪的期间,不需要在取出托盘200后再放入烹饪室105时将手放入充满热气的烹饪室105内部,从而有助于改善烹饪设备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由于门300不会向前方打开,而是通过向上转动来打开,因此,即使在打开门300时,烹饪设备的重心也不会向前倾。反而,门300的重心在门300被打开时比门300关闭时更向后方移动。
如上所述,在门300打开时重心向后方移动的结构中,会大大降低门300打开时烹饪设备向前方翻倒的风险。另外,在这种结构中,容易使托盘200的重量增加,但是即使托盘200的重量增加,烹饪设备向前方翻倒的风险也很低。即,在如上述的结构中,与向前方打开的门的结构相比,可以使用更厚和更重的托盘200。
托盘200越厚且越重,则高温烹饪性能越好,越容易长时间保温,因此,托盘200越厚且越重,相应地,可以期待更好的烹饪性能。
另外,能够在由感应加热部加热的环境中使用的托盘200,通常比常规的托盘更重。因此,如果可以使用比常规的托盘更厚且更重的托盘200,则即使第二加热部600以感应加热部形式设置,也可以提供适合于此的托盘200。
[烹饪设备中抑制翻倒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当门300打开时,托盘200可以从前方取出。并且,托盘200可以以比常规的托盘更厚且更重的形式提供,以改善高温烹饪性能和保温的性能。
在这种托盘200从前方取出的状态下,与托盘200被取出的程度相应地,烹饪设备的重心向前倾,由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烹饪设备向前方翻倒的风险。
考虑到这些方面,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用于防止烹饪设备在门300打开时向前方翻倒的各种形式的构成。
在下文中,将详细说明在门300打开时用于防止烹饪设备向前方翻倒的各个构成。
图33是表示烹饪设备的门开放状态下重心的变化状态的图。
参照图30至图33,铰链部810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个侧面130,并分别配置于与壳体100的背面140相邻的一侧。即,铰链部810分别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侧的后方。
这种铰链部810与门300结合,并结合于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即,铰链部810分别结合于门顶面部310的两侧的后方,并且门300可以以如上所述与铰链部810结合的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为中心在上下方向转动的同时打开或关闭烹饪室105。
门300能够以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为中心转动,使得所述门300在打开壳体100的正面和顶面的状态下(以下称为“打开状态”)比在关闭壳体100的正面和顶面的状态(以下称为“关闭状态”)位于更后方的位置。
如上所述,门300以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为中心转动,使得所述门在打开状态下,其位置可以比关闭状态下更偏向后方。
如上所述,当门300设置成在打开状态下其位于相对偏向后方的位置时,在门300打开的状态下,可以使烹饪设备的重心从烹饪设备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偏向后方。
即,为了防止烹饪设备在门300打开时向前方翻倒而设置的第一构成是,门300以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为中心转动,因此与关闭状态相比,打开状态下的门300为偏向后方,由此,当门300打开时,烹饪设备的重心从烹饪设备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偏向后方(G1→G1’)。
另一方面,当观察门300自身的结构时,门300以门正面部350的上下长度短于门顶面部310的前后长度的形式提供。即,当门300处于关闭状态时,门正面部350的上下长度短于门顶面部310的前后长度。
因此,在门300之中,门顶面部310的体积所占的比重大于门正面部350的体积所占的比重,由此,在门300的总重量之中,门顶面部310的重量所占的比重大于门正面部350所占的比重。由此,门300的重心比门300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偏向后方(G2→G2’)。
当门300向后方转动以打开时,门300的重心逐渐向后方移动。在门300上,门正面部350配置于前侧,而门顶面部310配置于其后侧。
因此,在门300的总重量之中,当门300向后转动时,门顶面部310的重量所占的比重越大,门300的重心向后方移动的程度越大。
换言之,在门300的总重量之中,当门300向后转动时,门顶面部310的重量所占的比重越大,门300的重心能够更快速地向后移动。另外,如上所述,随着门300的重心向后方移动,烹饪设备的整体重心也能够快速地向后方移动。
即,为了防止烹饪设备在门300打开时向前方翻倒而设置的第二构成是,门300以门正面部350的上下长度短于门顶面部310的前后长度的形式提供,因此,当门300向后转动时,门300和烹饪设备的重心能够更快速地向后移动。
另一方面,门300中设置有第一加热部400和透视窗W,第一加热部400和透视窗W配置在门顶面部310。
如上所述,透视窗W可以包括一对玻璃330、335(参照图11)。通常,玻璃由较重的材料制成。因此,当由玻璃形成的透视窗W配置于门顶面部310时,相应地,门顶面部310的重量不可避免地增加。
此外,本实施例的透视窗W可以包括一对玻璃330、335,即两层玻璃,因此相应地,门顶面部310的重量不可避免地增加。
如上所述,当透视窗W配置于门顶面部310时,在门300的总重量之中,门顶面部310的重量所占的比重将会增加相当于形成透视窗W的玻璃的重量的程度。
因此,当门300向后转动时,由于第一加热部400,因此门300的重心和烹饪设备的重心可以随着门顶面部310侧的重量增加而更快速地向后方移动。
一对第一加热部4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的底面侧。此时,第一加热部400分别配置于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一对第一加热部400中的其中一个配置于门顶面部310中与铰链部810相邻的后方侧。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加热部4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因此,在门300的总重量之中,门顶面部310的重量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相当于第一加热部400的重量的程度。
因此,当门300向后转动时,由于第一加热部400,因此门300的重心和烹饪设备的重心可以随着门顶面部310侧的重量增加而更快速地向后方移动。
此外,由于门300的重心能够因配置在与铰链部810相邻的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的第一加热部400而进一步向后移动,由此,当门300向后转动时,门300的重心和烹饪设备的重心能够更快速地向后方移动。
即,为了防止烹饪设备在门300打开时向前方翻倒而设置的第三构成是,第一加热部400和透视窗W配置于门顶面部310,由此,当门300向后转动时,门300的重心能够更快速地向后移动。
总之,本实施例的门300设置成在向后转动时门300的位置能够向后移动,以门正面部350的上下长度短于门顶面部310的前后长度的形式提供,并且以第一加热部400和透视窗W配置于门顶面部310的形式提供。
这种门300设置成,当烹饪室105开放后从前方取出托盘200时,使得门这种门300设置成,当烹饪室105开放后从前方取出托盘200时,使得门快速地向后移动。
以这种方式设置的门300在烹饪室105开放后从前方取出托盘200时对烹饪设备的重心作用,使得所述中心从前后方向上的中心偏向后方,从而能够有助于大大降低烹饪设备向前翻倒的风险。
另一方面,所述门300以与铰链部810结合的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为中心转动,当门300处于开放状态时,门300的大部分载荷作用于铰链部810侧。
由于铰链部810配置于烹饪设备的后方侧,所以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其结果,门300的大部分载荷集中地作用于烹饪设备的后方侧。
因此,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烹饪设备的重心随着门300的大部分载荷集中在烹饪设备的后方侧而向烹饪设备的后方侧移动。
换言之,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除了门300自身的位置变化和门300自身的重心变化引起的影响之外,门300的大部分载荷集中在烹饪设备的后方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使烹饪设备的重心进一步偏向后方侧。
即,为了防止烹饪设备在门300打开时向前方翻倒而设置的第四构成是,门300和铰链部810之间的结合点配置于烹饪设备的后方侧,以使门300的大部分载荷集中在烹饪设备的后方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起到作用。
另外,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力矩(Moment)以门300和铰链部810的结合部分为中心施加到烹饪设备中,该力矩作为使烹饪设备向前旋转的力来作用。即,所述力矩越大,使烹饪设备向前旋转的力越大,因此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越高。
另外,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从前方取出托盘200,以这种方式取出托盘200时产生的力矩施加到烹饪设备,该力矩还作为使烹饪设备向前方旋转的力来作用。
因此,将作用于门300一侧的力矩和作用于托盘200一侧的力矩相加的力可能会作用为进一步增加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的力。
作用于门300一侧的力矩大小可以由作用在门300上的力以及该力所作用的位置和旋转轴(门和铰链部的结合部分)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此时,除非另外施加有力,否则可以认为只有重力作用在门300上,由于重力作用在门300的整个部分上,因此可以认为重力作用在门300的重心。因此,可以认为,门300的重心越远离门300和铰链部810的结合部分,则所述力矩越大(M1),门300的重心越靠近门300和铰链部810的结合部分,则所述力矩越小(M2)。
根据本实施例,随着门300向后转动以打开烹饪室105,门300的重心也向后移动,因此,作用于门300一侧的力矩大小也可以一起减小(M1→M2)。
即,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从前方取出托盘200,托盘200一侧上的力矩增加,但是在门300一侧上的力矩可以相对减小。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能够减小在门300打开时通过门300而作用在烹饪设备上的力矩的大小,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因从前方取出托盘200引起的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
即,为了防止烹饪设备在门300打开时向前方翻倒而设置的第五构成是,配置成将门300的重心偏向后方,以能够减小由于门300而作用在烹饪设备上的力矩的大小。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安置凸起820可以穿过形成在铰链壳体830上的第一狭槽835和形成在壳体100纵的第二狭槽125而向烹饪室105内部凸出。
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可以提供通道,所述通道用于在铰链壳体830内部将与转换输出部840连接的安置凸起820凸出到烹饪室105内部,此外,也可以提供安置凸起820前后移动所需的通道。
为此,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形成为分别贯通铰链壳体830和壳体100的侧面120,并且可以形成为狭槽形状,所述狭槽形状具有与安置凸起820的厚度相对应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和前后延伸的长度。
优选地,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的前后长度可以小于托盘200的前后长度的1/2。
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的长度与托盘200的取出范围有关。即,托盘200可以取出的范围取决于安置凸起820向前移动的程度,安置凸起820向前移动的范围受到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的限制,其结果,可以认为托盘200的取出范围可以由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确定。
因此,当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的前后长度小于托盘200的前后长度的1/2时,则托盘200的可移动距离也被限制为小于托盘200的前后长度的1/2。
因此,当在安置凸起820位于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的最后方端部的情况下视为托盘200完全插入到烹饪室105的内部时,如果安置凸起820位于第一狭槽835和第二狭槽125的最前方端部,则托盘200可以向烹饪室105的外部取出小于所述托盘200长度方向的长度的1/2的长度。
这是为了使托盘200的重心即使在取出托盘200的情况下也位于烹饪室105内部而设计的结果。即,考虑到过度的取出托盘200时,相应地,托盘200向前翻倒的风险增加,因此使得托盘200的重心在取出托盘200时仍位于烹饪室105内部。另外,当托盘200被过度地拉出而使烹饪设备的重心向前倾时,相应地,作用在烹饪设备的力矩的大小变大,从而增加了烹饪设备自身向前翻倒的风险。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使托盘200仅可以向烹饪室105的外部取出小于所述托盘200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2的长度,从而当门300打开时,托盘200自动地被拉出,使得在取出食物或托盘200时更加容易和方便,并且还可以提供降低托盘200和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的效果。
在门仅打开烹饪室前方的传统的烹饪设备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如果托盘200向烹饪室105的外部取出小于所述托盘20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2,则会引起各种不便。
即,由于托盘200没有完全暴露于烹饪室的外部,因此难以准确地确认放置在托盘200上的食物的烹饪状态,并且对于将食物放置在托盘200上或取出放置在托盘200上的食物而言存在不便。
与此相比,在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当门300打开时,不仅是烹饪室105的正面,而且顶面也一起开放,因此如上所述,即使托盘200向烹饪室外部拉出小于所述托盘200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2的长度,也可以使托盘200暴露于烹饪室105的外部。
因此,如上所述,即使托盘200向烹饪室外部拉出小于所述托盘200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2的长度,也能够容易确认放置在托盘200上的食物的整体烹饪状态,并且也可以容易且快速地将食物放置在托盘200上或取出放置在托盘200上的食物。
即,为了防止烹饪设备在门300打开时向前方翻倒而设置的第六构成是,在将托盘200取出到烹饪室105外部时,仅取出小于所述托盘20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1/2的长度,从而降低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并可以将托盘200整体暴露于外部。
[门构成的各个部件的配置结构]
根据本实施例,在门正面部350配置有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在门顶面部350配置有透视窗W和第一加热部400。
这种配置结构不是任意选择的配置结构,而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烹饪设备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而设计出的配置结构。
因此,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而不是门顶面部310。在门顶面部310配置有透视窗W,而该透视窗W占据门顶面部310的大部分面积,所以门顶面部310中难以找到适合于配置操作装置1000的空间。
尤其,鉴于门顶面部310的大部分区域被玻璃330覆盖,难以在门顶面部310提供设置工作装置1000的部分。
在门顶面部310中,除了透视窗W之外,还设置有第一加热部400。第一加热部400是产生高热量的发热部件,而门顶面部310为了抑制用户可能接触到的外侧面的温度升高,该顶部面的大部分区域以被玻璃330覆盖的形式提供。
由于玻璃330的热导率与形成门300的外框架的金属材料相比较低,因此,使用玻璃330来覆盖门顶面部310的顶部面的大部分区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抑制由第一加热部400等产生的热量使得用户可能接触到的门顶面部310的外侧面的温度升高。
即使门顶面部310的大部分区域没有被玻璃330覆盖,而是仅透视窗W的部分由玻璃330覆盖,操作装置1000可以设置的区域也仅限于透视窗W的平面方向上的外侧区域。
然而,由于该区域是第一加热部400的正上方区域,因此,如果在该区域设置了操作装置1000,则操作装置1000不可避免地暴露于高温下。
如果操作装置1000设置于这种环境中,则将不可避免地对构成操作装置1000的各个操作开关以及与各个操作开关电连接的电缆或各个电子部件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由于热气上升的特性,门顶面部310不可避免地处于比门正面部350更高的温度状态,而且考虑到第一加热部400设置于门顶面部310,门顶面部310的温度在大部分情况下可能高于门正面部350的温度。
如果在这种门顶面部310配置操作装置1000,则不仅对操作装置1000本身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用户接触门顶面部310而造成灼伤的风险也会变大。
第一加热部4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是为了将第一加热部400配置在隔着托盘200面对第二加热部600的顶部而设计的结果。如上所述,只有第一加热部400配置在托盘200的顶部,才能够在上方均匀地加热放置于托盘200的食物,因此,第一加热部400必须配置于门顶面部310。
另外,当透视窗W配置在烹饪设备的顶部时,用户可以通过形成在烹饪设备的顶部的透视窗W从上方向下看烹饪室105的内部,因此,用户不需要降低其姿势或弯腰就可以轻松和便利地观察食物的烹饪状态。为此,透视窗W也必须配置于门顶面部310。
即,考虑各种情况后,第一加热部400和透视窗400优选配置于门顶面部310,由此,门顶面部310的大部分区域被第一加热部400和透视窗400占据。
考虑到这些方面,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而不是门顶面部310。通常,用户从正面面对烹饪设备并使用烹饪设备。因此,如果操作装置1000配置在面对用户的门正面部350,则可以使用户更容易地的识别操作装置1000,并且可以使用户更容易和便利地对操作装置1000进行操作。
另外,与门顶面部310相比,门正面部350是不需要设置占据大体积的各个部件的部分。即,由于在门正面部350未设置有诸如透视窗400或第一加热部400之类的重且大的部件,因此,门正面部350的内部与门顶面部310相比具有宽敞的空间。
在这种门正面部350内部的空间部中配置有第一控制基板500。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控制基板500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因此具有以下优点。
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中设置有与通过操作装置1000输入的操作信号的接收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二加热部600的动作的控制信号的产生等相关的各种元件和电路等。
如果这种第一控制基板500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则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非常靠近地设置。第一控制基板500是为了接收通过操作装置1000输入的操作信号的而必须与操作装置1000电连接的构成。
如果这种第一控制基板500配置在非常靠近操作装置1000的位置,则能够容易且快速地连接第一控制基板500与操作装置1000之间的电气连接。尤其,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装置1000以直接安装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形式与第一控制基板500电连接,因此,可以非常有效地建立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的连接。
另外,如上所述,设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的第一控制基板500也可以配置在非常靠近第一加热部400的位置,因此可以非常容易且有效地建立第一加热部400与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的电气连接。
即,如本实施例所示,如果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则操作装置1000可以避开没有适当的设置空间的门顶面部310而设置在空间较宽敞的部分,因此将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增加操作开关的尺寸、数量、位置等的设计自由度,减少受高温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烹饪设备的动作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而且可以非常容易且有效地建立操作装置1000、第一控制基板500以及第一加热部400之间的电气连接。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如果在门顶面部310配置透视窗W和第一加热部400,在门正面部350配置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则相对较重的部件配置于门顶面部310,相对较轻的部件配置于门正面部350。
即,相对较重的透视窗W和第一加热部4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相对较轻的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所以门顶面部310比门正面部350相对更重,由此,门300的重心会进一步偏向门300的后方侧。
此外,由于门300以门正面部350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于门顶面部31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形式提供,因此,门300的重心明确会偏向门300的后方侧。
另外,由于铰链部810配置在烹饪设备的后方侧,因此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门300的大部分载荷最终会集中作用在烹饪设备的后方侧。
因此,当门300处于打开状态时,烹饪设备的重心随着门300的大部分载荷集中在烹饪设备的后方侧而向烹饪设备的后方侧移动。
由此,即使在门打开的情况下,也会降低烹饪设备的重心偏向前方的可能性,从而大大降低了烹饪设备翻倒的风险,因此具有提高烹饪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的优点。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300而不是壳体100。
根据本实施例,门300包括配置于上侧的门顶面部310和配置于前侧门正面部350。并且,由于在传统的烹饪设备中占据门的大部分区域的构成的透视窗W配置于门顶面部310,因此可以在门正面部350中提供足够的用于配置操作装置1000的空间。
另外,由于诸如透视窗W或第一加热部400之类的构成未配置在门正面部350,因此可以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形成有足够的用于设置作为必须靠近操作装置1000而与其连接的构成的第一控制基板500的空间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中,提供了有利于将操作装置1000设置于门300的环境,因此,可以实现将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300的操作装置1000的有效配置。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设置在门300上,从而还可以更有效地建立设置于门300的第一加热部400、操作装置1000以及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的电气连接。
即,第一加热部400、操作装置1000以及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的电气连接可以在门300内部进行,还可以缩短用于该电气连接的布线长度。由此,可以实现简单且整洁的布线处理,而且这种布线处理可以在门300的内部实现,以使布线不暴露于外部。
另外,如本实施例所示,如果操作装置1000设置于门300,则不需要在壳体100提供用于设置工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的空间。
由此,可以在不考虑用于设置工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的空间的情况下设计出仅考虑烹饪室105的尺寸和门300的尺寸的大小形状的壳体100。
由此,壳体100可以与删除了用于设置工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的空间相应地以减小的尺寸提供,门300的尺寸也可以以对应于壳体100的尺寸而以更大的尺寸提供。
由此,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使壳体100的尺寸减小,并且可以提供足够尺寸的出入口,供托盘200和食物进出,从而能够具有紧凑的外观并进一步提高使用便利性。
[门正面部的内部结构]
图34是将构成门正面部的各个部件分开示出的立体图。
参照图14和图34,门300可以包括门主体部300a。门主体部300a可以形成门300的外观。这种门主体部300a中,构成门顶面部310的外观的部分和构成门正面部350的外观的部分形成形状并以一体地连接的形式设置。以下,将门主体部300a中构成门顶面部310的外观的部分称为第一门主体部310a,将门主体部300a中构成门正面部350的外观的部分称为第二门主体部350a。
在所述门主体部300a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后述的支撑面板550以及设置于该支撑面板550的第一控制基板500、诸如温度传感器580之类的电气部件等可以容纳于这种容纳空间中。
所述门主体部300a内部的容纳空间可以朝一侧开放。门主体部300a中形成在第一门主体部310a的内部的容纳空间可以朝下部开放。并且,门主体部300a中形成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内部的容纳空间可以朝后方开放。
门背面罩350b可以覆盖门主体部300a中开放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以门背面罩350b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后方为例示出。这种门背面罩350b可以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后方并覆盖第二门主体部350a中开放的后方。
如后所述,门背面罩350b可以将支架590作为介质与门主体部300a结合。如上所述,与门主体部300a结合的门背面罩350b可以覆盖第二门主体部350a中开放的后方,由门主体部300a和门背面罩350b所围成的空间可以保护容纳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内部的各个电气部件。
如上所述,支撑面板550可以配置在由第二门主体部350a和门背面罩350b所围成的空间内部中。即,支撑面板550可以配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这种支撑面板550可以与门主体部300a和门背面罩350b中的至少一个结合以固定在门主体部300a的内部。
例如,支撑面板550可以将支架590作为介质结合于第二门主体部350a和门背面罩350b。如上所述,结合于第二门主体部350a和门背面罩350b的支撑面板550可以固定在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和门背面罩350b隔开预定局域的位置,尤其,固定在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对此,稍后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固定在支撑面板550。即,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通过固定在支撑面板550而固定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内部。编码器1200和轴110可以设置在这种第一控制基板500中,操作装置1000可以与轴110连接。
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中,可以形成有贯通孔351a,该贯通孔351a形成操作装置1000连接到轴110所需的通道。配置在门300的正面的操作装置1000的一部分可以穿过贯通孔351a插入到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内部。
[支撑面板的结构-第一控制基板相关区域]
图35是将图34所示的支撑面板分离并示出的正面立体图。
参照图14、图33以及图34,支撑面板550可以以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形状相似的形状形成。作为一例,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可以形成为长方形形状,支撑面板550也可以形成为与此相似的长方形形状。这种支撑面板550可以包括主面板部551和位置限制部。
主面板部551形成支撑面板550的框架。这种主面板部551可以形成支撑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支撑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主面板部551以形成为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形状相似的形状(例如,长方形形状)为例示出。
所述主面板部551可以由硬的塑料材料制成。这种主面板部551可以由轻的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足够的刚度来支撑第一控制基板500和设置于该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各个电气部件。
位置限制部可以设置于主面板部551。位置限制部用于限制由主面板部551支撑的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位置,并且可以以从主面板部551凸出的结构物形式提供。
这种位置限制部可以包括下部支撑部553和侧部支撑部555中的至少任一个。在本实施例中,以位置限制部包括下部支撑部553和侧部支撑部555两者为例示出。
下部支撑部553可以配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下部,侧部支撑部555可以配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侧部。根据本实施例,支撑面板55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550a和第二区域550b。
第一区域550a是配置有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区域,第二区域550b是未配置有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区域。下部支撑部553配置于第二区域550b,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550a的下部。并且,侧部支撑部555可以配置于第二区域550b,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550a的下部。
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上下位置和横向位置可以由所述下部支撑部553和侧部支撑部555限制。即,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上下位置由配置在第一区域550a的下部的下部支撑部553限制,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横向位置由配置在第一区域550a的侧部的侧部支撑部555限制,从而可以将第一控制基板500的配置位置引导到第一区域550a的内部。
所述下部支撑部553和侧部支撑部55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钩。钩可以包括主体部553a和凸出部553b。主体部553a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的形式。
此时,主体部553a可以形成为能够在横向或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凸出部553b可以从主体部553a向第一控制基板500凸出,并且可以凸出到与主面板部551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下部支撑部553和侧部支撑部555都包括钩为例示出。因此,包括在下部支撑部553中的钩的凸出部553b可以从主体部553a向上凸出。另外,包括在侧部支撑部555中的钩的凸出部553b可以从主体部553a向侧部凸出。
此时,凸出部553b可以凸出到与主面板部551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可以凸出到与主面板部551隔开了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厚度的位置。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由此形成的主面板部551和凸出部553b之间的空间中。即,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下端可以插入到下部支撑部553,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侧端可以插入到侧部支撑部555。
由此,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被下部支撑部553和侧部支撑部555限制。即,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后方可以由主面板部551支撑,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前方可以由凸出部553b支撑,使得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被限制。
总之,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横向位置可以由下部支撑部553和侧部支撑部555限制,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由主面板部551和凸出部553b限制。
其结果,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准确地配置到第一区域550a,即,配置到为了配置第一控制基板500而设计的位置,并且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面板550上。
另外,下部支撑部553可以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预定距离而配置的复数个钩。由此,第一控制基板500的下部可以由下部支撑部553更稳定地支撑,因此,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更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面板550上。
另外,支撑面板550还可以包括肋552。肋552从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并且可以配置在主面板部551和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可以提供这种肋552,以作为进一步提高支撑面板550的结构刚度的结构物。另外,肋552可以使第一控制基板500和主面板部551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隔,从而还可以起到用于提供第一控制基板500散热所需的通道的作用。
[支撑面板的结构-第一控制基板以外的其他电气部件相关区域]
图36是示出图35所示的支撑面板的背面的背面立体图,图37是表示温度传感器的设置状态的背面立体图。
如图34至37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580。
温度传感器580用于测量烹饪室105内部的温度而提供。这种温度传感器580可以包括细长棒状的传感器主体581和从传感器主体581凸出的凸缘583。并且,凸缘583可以形成为从传感器主体581向离心方向凸出的长方形的板的形式。
所述温度传感器580可以以固定在支撑面板550的形式配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为此,支撑面板550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
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可以配置在第二区域550b,即未配置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区域。这种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支撑温度传感器580,由此,温度传感器580可以由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支撑,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二区域550b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可以包括第二侧壁部557a。第二侧壁部557a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后凸出。并且,这种第二侧壁部557a的内部可以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例如,第二侧壁部557a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后凸出的方柱形的内部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形状。
温度传感器580可以插入到第二侧壁部557a的内部。此时,温度传感器580的凸缘583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可以由第一侧壁部556a限制。
并且,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可以从第二侧壁部557a向第二侧壁部557a的内部凸出,并且可以形成与前后方向相交的平面。例如,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可以形成为与主面板部551平行的平面向第二侧壁部557a的内部凸出的形式。
插入到第二侧壁部557a的内部的凸缘583可以与配置在凸缘583的后方的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接触,结果,温度传感器580的向后方的移动可以受到限制。
即,插入到第二侧壁部557a的内部的温度传感器580的上下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由于第二侧壁部557a与凸缘583之间的干涉而受到限制,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由于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与凸缘583之间的干涉而而受到限制,由此可以稳定地安装在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上。
另外,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还可以包括凸部557c。凸部557c可以形成为从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向前凸出。即,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配置在主面板部551的后方,凸部557c可以从这种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向前凸出。此时,凸部557c可以形成为不会比主面板部551更向前凸出。
在所述凸部557c的内部,连结孔可以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中空形状,这种连结孔可以向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的后方开放。并且,连结孔也可以形成在凸缘583中。此时,凸缘583的连结孔可以形成在与凸部557c的连结孔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在凸缘583与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接触以使凸缘583的连结孔和凸部557c的连结孔可以彼此重叠的状态下,当螺钉可以从凸缘583的后方穿过连结孔并与凸部557c连结时,凸缘583可以与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紧密接触并固定到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由此,温度传感器580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面板550上。
另外,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还可以包括钩557d。钩557d可以从第一侧壁部557a朝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的内部、即向第二侧壁部557a的内部向上或向下凸出。
例如,配置在第二侧壁部557a的下侧的钩557d可以向上凸出,配置在第二侧壁部5567a的上侧的钩557d可以向下凸出。在本实施例中,以在第二侧壁部557a的下侧和上侧分别配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钩557d为例示出。并且,这种钩557d可以配置在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的前方。
此时,每个钩557d配置在与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可以配置在与第一支撑表面部557b隔开温度传感器580的一些厚度的位置,更详细地,隔开凸缘583的厚度的位置。温度传感器580的一部分,即凸缘583可以插入到由此形成的第二支撑表面部557b和钩557d之间的空间中。
由此,对于温度传感器580的固定可以通过一次来实现,从而可以使温度传感器580的连结操作更容易地进行。
根据如上所述的形式设置的温度传感器580,传感器主体581的后方可以穿过门背面罩350b暴露于门300的外部。即,温度传感器580可以从门正面部350内部向门正面部350的后方凸出,从而暴露于烹饪室105。如上所述,传感器主体581的后方暴露于门300的外部的温度传感器580可以在烹饪室105的内部测量烹饪室105的温度(参照图63)。
并且,传感器主体581的前方可以暴露到门300的内部以与第一控制基板500连接。即,传感器主体581的前方可以通过电缆与第一控制基板500电连接。
由此,温度传感器580的测量结果可以发送到第一控制基板500,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基于该结果控制第一加热部400等的动作,从而能够调节烹饪室105内部的温度。
所述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可以形成为从支撑面板550向后方凸出的形状。与此相对应地,在门背面罩350b可以设有凹陷部351b。凹陷部351b可以形成为门背面罩350b中位于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的后方的一部分向后方凹陷的形状。这种凹陷部351b可以形成为,从前方观察时向后方凹陷的形状,从后方观察时向后方凸出的形状。
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77可以容纳在由凹陷部351b所围成的空间中。并且,凹陷部351b中可以形成有供传感器主体581穿过门背面罩350b所需的通孔352b。
另外,本实施例的支撑面板550还可以包括电缆固定部558。电缆固定部558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的形式,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和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之间。这种电缆固定部558可以将用于连接第一控制基板500和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彼此的电缆固定在支撑面板550上。
所述电缆固定部558可以包括一对钩。并且,每个钩可以包括主体部558a和凸出部558b。主体部558a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的形式。
此时,主体部558a可以形成为在横向上能够弹性变形。并且,凸出部558b可以从主体部558a向相邻的另一个钩凸出。
即,一对钩配置为彼此面对,并且每个钩的凸出部558b可以以朝彼此凸出的形式实施钩的布置。由此,两个钩的前方部分之间的间隔可以形成为远小于两个钩的后方部分之间的间隔,即凸出部558b所布置的部分之间的间隔远小于主体部558a所配置的部分之间的间隔。优选地,两个凸出部558b之间的间隔可以比电缆的之间更窄,或者钩可以配置成使得两个凸出部558b彼此接触。
由此,电缆可以从电缆固定部558的前方夹入到电缆固定部558,如上所述,夹入到电缆固定部558的电缆无法轻易从电缆固定部558脱离。
另外,复数个电缆固定部558可以在所述支撑面板550以预定间隔隔开配置。
根据本实施例,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中可以设置有端子501,所述端子501用于使电缆和第一控制基板500连接。并且,这种端子501可以配置在偏向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下部的一侧。
参照图14、图34以及35,与操作装置1000相关的构成,即诸如轴110和编码器1200之类的构成可以配置在偏向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顶部的一侧。由于操作装置配置在门正面部350上的偏向顶部一侧,因此与该操作装置连接的轴110、编码器1200等应配置在偏向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顶部的一侧。
由于把手305配置在偏向门正面部350上的下部的位置,因此,很难确保适合在相应的位置配置操作装置1000的空间。另外,为了使用户容易地对操作装置1000进行操作,应该考虑的是,操作装置1000必须配置在顶部。
如果把手305配置在偏向门正面部350上的顶部的位置,则操作装置1000应配置在其下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把手305的存在,不仅操作装置1000的操作非常不便,而且也并不美观。
另外,如果把手305配置在偏向门正面部350上的顶部的位置,则在开闭门300时需要施加很大的力,并且操作也很不方便。
由于这种原因,可以将操作装置1000的配置位置确定为偏向门正面部350上的顶部的位置。
如上所述,当操作装置1000配置在门正面部350上的偏向顶部的位置时,轴110、编码器1200等配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偏向顶部的一侧。并且,由于第一控制基板500的顶部区域大部分被轴110、编码器1200等占据,因此端子501的配置位置可以确定为偏向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下部的位置。
另一方面,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和安装在该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的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偏向支撑面板550上的顶部的位置。这种温度传感器580相对于通信模块570可以配置在顶部,并且可以配置在比端子501更靠近轴110和编码器1200的高度处。温度传感器580配置在偏向支撑面板550上的顶部的位置的具体原因将在后面描述。
如上所述,随着温度传感器580和端子501之间的高度差的产生,温度传感器580与端子501之间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加。随着温度传感器580与端子501之间的距离增加,连接它们的电缆的长度也应相应地变长,门300的内部可能由于变长的电缆而变得复杂。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复数个电缆固定部558配置在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的下部的结构。以这种方式配置的复数个电缆固定部558由于温度传感器580和端子501的位置,可以在复数个位置固定这种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电缆。
由此,连接温度传感器58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的电缆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面板550上,从而可以保持门300的内部更加整洁的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的支撑面板550还可以包括电缆支撑部559。电缆支撑部559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的形式,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外侧。
这种电缆固定部558可以支撑与第一控制基板500连接的电缆。由电缆支撑部559支撑的电缆也可以连接第一控制基板500和第一加热部,也可以连接第一控制基板500和第二控制基板。
所述电缆支撑部559可以包括第一凸起部559a和第二凸起部559b。第一凸起部559a可以从主面板部向前凸出。并且,第二凸起部559b可以从第一凸起部559a向平行于主面板部551的方向凸出。此时,第二凸起部559b可以配置成与主面板部551隔开预定距离。
支撑面板550中可以配置有复数个电缆支撑部559。复数个电缆支撑部559可以配置成与支撑面板550的边缘相邻。复数个电缆支撑部559中的一部分可以配置成与支撑面板550的下部边缘相邻,电缆支撑部559中的另一部分可以配置成与支撑面板550的侧部边缘相邻。
根据本实施例,与支撑面板550的下部边缘相邻地布置的电缆支撑部559和与支撑面板550的侧部边缘相邻地布置的电缆支撑部559的形状可以不同。例如,与支撑面板550的下部边缘相邻地布置的电缆支撑部559中的第二凸起部559b可以向上或向下凸出。另外,与支撑面板550的侧部边缘相邻地布置的电缆支撑部559中的第二凸起部559b可以横向地凸出。
电缆可以以插入到由第一凸起部559a和第二凸起部559b所围成的空间中的形式由电缆支撑部559支撑。由此,电缆的布置位置可以被引导到与支撑面板550的边缘相邻的区域。如上所述,布置位置被引导的电缆可以靠近支撑面板550的边缘布置,并且可以与第一控制基板500连接。
其结果,与第一控制基板500连接的电缆可以在靠近支撑面板550的边缘布置的状态下稳定地固定在支撑面板550上。由此,可以保持门300的内部更加整洁的状态,并且可以防止安装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的各个部件与电缆之间的不必要的接触。
另外,支撑面板550还可以包括支撑凸起560。支撑凸起560可以从主面板部551向面对主面板部551的门主体部300a凸出,更详细地,向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凸出。
所述支撑凸起560相对于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配置在下部。例如,支撑凸起560可以配置在与支撑面板550的下部边缘相邻的位置。
这种支撑凸起560可以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干涉,以引导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之间的间隔。另外,支撑凸起560可以起到保持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之间的间隔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控制基板500的顶部区域配置有轴110和编码器1200。并且,围绕轴110和编码器1200的插口构件1600也配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顶部区域。
插口构件1600的后方侧可以结合到第一控制基板500,插口构件1600的前方侧可以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接触。即,插口构件1600夹设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的之间,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与支撑面板550之间的间隔可以利用插口构件1600来保持。
其结果,支撑面板550的顶部区域可以由插口构件1600支撑,以使所述支撑面板550不会向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弯曲。另外,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也由插口构件1600支撑,以使所述第二门主体部350a不会向支撑面板550弯曲。
然而,在未配置有诸如插口构件1600之类的结构物的支撑面板550的下部区域存在可能向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弯曲的风险。另外,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的下部区域也存在可能向支撑面板550弯曲的风险。
例如,当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被按压而弯曲或门背面罩350b被按压而弯曲时,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之间的间隔可能会变太窄。在这种情况下,安装于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各个部件也可能会损坏,并且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形状可能会改变,从而可能会破坏门300的美观。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凸起560设置在支撑面板550的下侧。该支撑凸起560起到保持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之间的间隔的作用,而且还起到支撑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以防止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向后方弯曲的作用。
总之,插口构件1600可以配置在支撑面板550的上侧,以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的上侧之间进行支撑,支撑凸起560可以设置在支撑面板550的下侧,以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的下侧之间进行支撑。
其结果,支撑面板550和设置于该支撑面板550的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稳定地保持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的间隔,并且可以固定在门300的内部。另外,可以有效地提高门300的结构稳定性,例如能够抑制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由于冲击或压力而发生变形。
[门、支撑面板以及门背面罩之间的结合结构]
图38是将图34所示的支架分离并示出的立体图,图39是示出支撑面板和门背面罩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另外,图40是示出门主体部正面和支撑面板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图41是将门正面部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参照图34至图35以及图38至图41,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支架590。支架590可以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之间。这种支架590可以使支撑面板550和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并且可以使支撑面板550结合于门主体部300a。
另一方面,支撑面板550除了第一区域550a和第二区域550b之外,还可以包括结合区域550c。结合区域550c可以分别配置在包括第一区域550a和第二区域550b的区域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个外侧。例如,结合区域550c可以配置在支撑面板550的横向两侧边缘部分。
支架590可以分别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每个结合区域550c之间。这种每个支架590可以分别结合于结合区域550c。每个支架590可以包括第一结合部591、第二结合部593以及连接部595。
第一结合部591形成与结合区域550c平行的结合表面。例如,第一结合部591可以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比上下方向上更长的长方形的平面的形式。
第二结合部593可以形成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平行的结合表面。例如,第二结合部593可以形成为类似于第一结合部591的长方形的平面形状。此时,第二结合部593可以形成为比第一结合部591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段且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的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结合区域550c在前后方向上并排布置为例示出。由此,第一结合部591和第二结合部593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并排布置。
连接部595可以连接第一结合部591和第二结合部593,使得第一结合部591和第二结合部593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连接部595可以配置在第一结合部591和第二结合部593之间。例如,连接部595可以形成横跨第一结合部591和第二结合部593的平面,更优选地,形成与第一结合部591和第二结合部593正交的长方形的平面。
支架590可以以如上所述的第一结合部591、第二结合部593以及连接部595一体连接的形式提供。这种支架590可以设置成,从上放观察时,第一结合部591、连接部595以及第二结合部593连接以构成“匚”形状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以一对支架590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支撑面板550之间为例示出。例如,结合区域550c分别配置在支撑面板550上的第一区域550a的左侧和第二区域550b的右侧,支架590可以分别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左侧的结合区域550c之间,以及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右侧的结合区域550c之间。
此时,一对支架590中配置在左侧的支架590中,连接部595可以连接第一结合部591的左侧端部和第二结合部593的左侧端部。另外,一对支架590中配置在右侧的支架590中,连接部595可以连接第一结合部591的右侧端部和第二结合部593的右侧端部。
例如,配置在左侧的支架590可以以第一结合部591、连接部595以及第二结合部593连接以构成“匚”形状的形式设置。并且,配置在左侧的支架590可以以第一结合部591、连接部595以及第二结合部593连接以构成“コ”形状的形式设置。
另一方面,第一结合部591和结合区域550c中的任一个中可以设置有引导凸起561。并且,第一结合部591和结合区域550c中的另一个中可以设置有引导孔591a。
引导凸起561可以形成为从第一结合部591和结合区域550c中的任一个向第一结合部591和结合区域550c中的另一个凸出。并且,引导孔591a可以形成为穿过第一结合部591和结合区域550c中的另一个。从第一结合部591和结合区域550c中的任一个凸出的引导凸起561可以插入到形成在第一结合部591和结合区域550c中的另一个的引导孔591a。
在本实施例中,以引导凸起561设置于结合区域550c而引导孔591a形成在第一结合部591为例示出。因此,引导凸起561可以从结合区域550c向前凸出,这种引导凸起561可以插入到位于其前方的引导孔591a并穿过第一结合部591。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复数个引导凸起561设置于每个结合区域550c,复数个引导孔591a设置于每个第一结合部591为例示出。例如,一对引导凸起56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以预定间隔隔开的形式配置于每个结合区域550c,一对引导孔591a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以预定间隔隔开的形式配置于每个第一结合部591。
并且,这些可以配置在一个引导凸起561与一个引导孔591a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即,复数个引导凸起561和引导孔591a以一个引导凸起561能够插入一个引导孔591a的方式配置。
每个引导凸起561可以以包括钩的形式提供。钩可以包括主体部561a和凸出部561b。主体部561a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的形式。
此时,主体部561a可以形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凸出部561b可以从主体部561a凸出,并且可以向背对着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另一个钩的方向凸出。
例如,一对钩中配置在顶部的钩的凸出部561b可以向上凸出,一对钩中配置在下部的钩的凸出部561b可以向下凸出。
以上所述方式设置的引导凸起561可以通过引导孔591a穿过第一结合部591并与第一结合部591结合。利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引导凸起561和第一结合部591之间的结合,可以实现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初步结合。
这里的初步结合可以指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可拆卸地结合,并且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结合位置被引导的结合状态。
另外,连结孔562可以设置于结合区域550c,连结孔591b可以设置于第一结合部591。提供这些连结孔562、591b是为了使用连结构件565来连结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这里的连结构件565可以以相同或类似于前述的连结构件563的螺钉形式提供。
结合区域550c和第一结合部591对齐以使得结合区域550c的连结孔562与第一结合部591的连结孔591b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在该状态下,螺钉通过这些连结孔562、591b穿过结合区域550c和第一结合部591,从而可以实现结合区域550c与第一结合部591之间的结合。
用于使结合区域550c的连结孔562和第一结合部591的连结孔591b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布置的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位置对齐可以利用引导凸起561与第一结合部591之间的结合来引导。
即,只要将引导凸起561插入到第一结合部591,就可以实现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位置对齐,以使结合区域550c的连结孔562和第一结合部591的连结孔591b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以连结孔562、591b配置在引导凸起561的上下方向上的外侧为例示出。这是考虑到使用螺钉的连结越靠近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上侧端部和下侧端部则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结合越稳定而设计的结果。
即,与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上侧端部相邻的位置以及与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下侧端部相邻的位置可以使用螺钉来牢牢地固定,以使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彼此牢固地结合,从而不会使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上侧端部或下侧端部晃动。.
另外,由于在没有使用螺钉来进行连结的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中央部分中是使用引导凸起561来实现钩结合的,因此,在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中央部分中也可以抑制其发生晃动。
以下,将总结结合区域550c和第一结合部591之间的结合结构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引导凸起561和第一结合部591之间的结合可以实现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初步结合。当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初步结合以上述方式进行时,可以使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位置对齐,从而处于适合使用螺钉来进行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结合的状态。另外,当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进行初步结合时,可以使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临时固定,以便可以容易地进行螺钉连结操作。
并且,与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上侧端部相邻的位置以及与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下侧端部相邻的位置可以使用螺钉来牢牢地固定,而在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可以使用引导凸起561来进行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结合。
由此,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结合可以牢固地进行而不会晃动,并且可以使用于该结合的螺钉连结工作变得更容易。
另一方面,第二结合部593可以结合到门主体部300a,更详细地,可以结合到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为此,连结孔353a可以设置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连结孔593a可以设置于第二结合部593。设置这些连结孔353a、593a,以用于使用后述的连结构件563进行的门主体部300a和支架590之间的连结。
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第二结合部593相接,以使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的连结孔353a和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在该状态下,连结构件563可以通过这些连结孔353a、593a穿过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第二结合部593,由此进行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第二结合部593之间的结合。
连结构件563可以以螺钉的形式提供。具体地,连结构件563可以包括主体部553a和头部563b。主体部553a形成为大致圆棒状,这种主体部553a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螺纹。并且,头部563b可以形成为从主体部553a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向主体部553a的离心方向凸出。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使用一个连结构件563一起实现支架590的第二结合部593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之间的结合以及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与把手305之间的结合。
即,连结构件563可以穿过第二结合部593和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并插入到把手305,从而使把手305和第二结合部593结合到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即,把手305和第二结合部593可以隔着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彼此结合。
为此,连结构件563可以从第二结合部593的后方穿过第二结合部593和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并插入到把手305,以使头部563b配置在第二结合部593的后方。
如果支架590与门主体部300a之间的结合以及门主体部300a与把手305支架你的结合在不同位置分开进行,则支架590与门主体部300a之间的结合部位必然会暴露于门300的外部。
例如,如果从门300的前方来进行使用连结构件563的支架590和门主体部300a之间的结合,则连结构件563的头部563b必然会暴露于门300的外部。
另外,如果从支架590的后方使用连结构件563来进行结合,则连结构件563的主体部553a必然会暴露于门300的外部,因此,必须在门300的外部添加用于遮住连结构件563的单独的结构物。
此外,由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第二结合部593的厚度并不是很厚,因此很难确保门主体部300a与支架590之间的结合刚度。另外,如果支架590与门主体部300a之间的结合以及门主体部300a与把手305之间的结合在不同位置分开进行,则连结操作所需的工时也将相应地增加。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一个连结构件563的一次连结操作就能够结合支架590、门主体部300a以及把手305的连结结构。
因此,以穿过支架590和门主体部300a向门主体部300a的外部凸出的连结构件563的一部分插入到把手305内部形式可以实现支架590、门主体部300a以及把手305的结合。
其结果,支架590和门主体部300a之间的结合可以在连结构件563的任何部分都不会暴露于门300的外部的情况下进行。另外,即使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第二结合部593的厚度不是很厚,也可以利用把手305充分地确保连结构件563的插入深度,从而也可以使门主体部300a和支架590之间的结合刚度得到充分的保证。
此外,由于支架590、门主体部300a以及把手305可以通过一次的连结操作同时结合,因此也可以使连结操作所需的工时相应地减少。
另一方面,所述连结构件563可以通过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和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的连结孔353a穿过第二结合部593和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并且可以使支架590和门主体部300a结合。
此时,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可以配置在不与第一结合部591在前后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或连结孔593a的后方不被第一结合部591遮住的位置。即,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可以配置在从后方观察时能够不暴露于第一结合部591的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结合部593形成为与第一结合部591相比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较短且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形式为例示出。例如,配置在左侧的支架590的第二结合部593形成为比第一结合部591更向右侧凸出的形式,配置在右侧的支架590的第二结合部593形成为比第一结合部591更向左侧凸出的形式。
设置于这种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可以配置在比第一结合部591更向左右方向凸出的位置。即,配置在左侧的支架590的第二结合部593中的连结孔593a可以配置在比第一结合部591更向右侧凸出的位置。并且,配置在右侧的支架590的第二结合部593中的连结孔593a可以配置在比第一结合部591更向左侧凸出的位置。
这是为了使得使用连结构件563的连结操作更容易地进行而设计的结果。
即,由于使用连结构件563的连结是在支架590的后方进行的,因此如果设置于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被第一结合部591遮住,则对连结操作存在困难。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配置在从后方观察时能够暴露于第一结合部591的外侧的位置。由此,使用连结构件563的连结操作可一更容易地进行,而不会被诸如第一结合部591之类的其他结构物阻碍。
图42至图44是示出门正面部的组装过程的背面立体图。.
以下,参照图39至图44说明门正面部的组装过程。
参照图39和图42,为了组装门正面部350,首先可以进行支架590与门主体部300a之间的结合。支架590与门主体部300a之间的结合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进行。
首先,将把手305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的前方,并且,将支架590配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的后方。此时,形成在把手305的内部的连结孔、形成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的连结孔353a以及形成在支架590的第二结合部593的连结孔593a应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在这种状态下,将连结构件563从第二结合部593的后方朝前方连结到第二结合部593以及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由此,连结构件563可以从第二结合部593的后方穿过第二结合部593和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并且可以插入到把手305。
其结果,可以通过使用一个连结构件563的一次连结操作,将支架590、门主体部300a以及把手305一起结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所述连结构件563的连结位置在每个支架590各设置两个为例示出。例如,每个第二结合部593中,一对连结孔593a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布置,在第二门主体部350的正面中的连结孔353a也可以分别配置在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使用连结构件563的四次连结操作可以完成把手305、门300以及支架590之间的结合。
另外,在第二结合部593上,一对连结孔593a之间可以形成有夹入孔593b。并且,在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也可以形成有这种夹入孔355a。
另外,在把手305中可以设置夹入凸起305a。夹入凸起305a可以从把手的两侧后方端部向后方凸出。这种夹入凸起305a可以插入到夹入孔355a、593b并与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第二结合部593结合。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夹入凸起305a、第二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以及第二结合部593之间的结合,可以引导把手305和门正面部350之间的结合位置。即,当夹入凸起305a分别插入到夹入孔355a、593b时,把手305、门正面部350以及第二结合部593的各个连结孔可以对齐以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由于这种设计,可以使把手305、门300以及支架590之间结合的操作变得更准确和更容易。
如上所述,进行把手305、门300以及支架590之间的结合之后,如图39和图43所示,可以进行支撑面板550与支架590之间的初步结合。支撑面板550与支架590之间的初步结合可以通过引导凸起561与第一结合部591之间的结合来实现。
其结果,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可拆卸地结合,并且可以使支撑面板550和支架590之间的位置对齐,以使支撑面板550的连结孔562和第一结合部591的连结孔591b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然后,如图39和图44所示,门主体部300a中开放的后方由门背面罩350b覆盖。在这种状态下,将螺钉从门背面罩350b的后方朝前方连结到门背面罩350b。
由此,门背面罩350b、结合区域550c以及第一结合部591可以利用一个螺钉来连结。即,门背面罩350b、支撑面板550以及支架590之间的结合可以通过使用一个螺钉一次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以使用所述螺钉的连结位置在每个支架590中各设置有两个为例示出。例如,在每个第一结合部591中,一对连结孔591b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布置,在门背面罩350b和支撑面板550中的连结孔562也可以分别配置在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使用螺钉的四次连结操作可以完成门背面罩350b、支撑面板550以及支架590之间的结合。
综上所述,把手305、门300以及支架590之间的结合只需要共四次连结操作即可完成,并且门背面罩350b、支撑面板550以及支架590之间的结合只需要共四次连结操作即可完成,由此,门正面部350的组装只需要非常少量的次数的连结操作即可完成。
由此,可以使门300的组装操作所需的工时显著减少,并且可以使门300的组装操作更轻松和快速地执行。
[温度传感器的配置结构]
图45是示意性地示出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43和图45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580。提供温度传感器580以测量烹饪室105内部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以温度传感器580为恒温器(Thermostat)的形式为例示出。
这种温度传感器580可以用于将烹饪室105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温度。另外,温度传感器580可以用于保持烹饪室105的温度,以使烹饪室105内部不会过热。
所述温度传感器58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这种温度传感器580的高度可以确定为在壳体100的底面110和第一加热部400之间。优选地,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比壳体100的底面110更靠近第一加热部400的位置。即,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更偏向烹饪室105内部中的顶部的高度处。
更优选地,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托盘200和第一加热部400之间。进一步优选地,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比托盘200更靠近第一加热部400的位置。
如上所述构成的温度传感器580的布置是考虑到烹饪室105内部的温度分布以及温度传感器580与烹饪室105内部中的食物之间可能发生干扰而设计的结果。
在烹饪设备中,可以在烹饪室105内部烹饪食物。为此,食物可以安置在托盘200上。即,通常是在将食物安置在托盘200上的状态下可以由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二加热部600中的任一个加热烹饪室105内部来执行食物的烹饪。
如上所述,在食物安置在托盘200上的状态下,不能排除排除安置在托盘200上的食物与温度传感器580之间发生干扰的可能性。如果食物与温度传感器580之间发生干扰,则由温度传感器580执行的温度测量的结果可能不准确,或者在温度传感器580运行时可能发生错误。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避免食物与温度传感器580之间的干扰的温度传感器580的布置。
另外,通常,在烹饪室105内部,温度趋向于越向烹饪室105的顶部则越高。这是因为被加热的空气上升,以及加热烹饪室105内部的第一加热部400配置在烹饪室105的顶部。
当然,在烹饪室105的下部也设置有第二加热部600(参照图64)。然而,与直接发热的第一加热部400不同,第二加热部600不是直接发热的装置。因此,可以看出,在烹饪室105内部,温度明显趋向于越向烹饪室105的顶部越高。
在本实施例中,以温度传感器580用于将烹饪室105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或防止过热为例示出。为了使温度传感器580有效地执行这种作用,将温度传感器580配置在烹饪室105中温度相对较高位置与相反的情况相比可能更为有利。
通常,与温度低于预期温度相比,可以认为其相反的情况对食物的影响更大,因此,可以认为,更优选在温度高的位置测量温度。尤其,如果温度传感器580的作用是防止过热,则可以认为更是如此。
另外,由于温度测量模块640配置在靠近烹饪室105的下部的一侧以测量温度,因此与温度传感器580配置在非常靠近这种温度测量模块640的位置相比,温度传感器580优选配置在与温度测量模块640隔开一些距离的位置。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80配置在烹饪室105内部的更偏向顶部的高度处,从而使烹饪室105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温度,或防止发生过热,以便温度传感器580发挥有效的作用。
另一方面,如图51、图52以及图61所示,第二区域550b可以配置在第一区域550a的横向外侧,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第二区域550b中。
如上所述,在第一区域550a中配置有,第一控制基板500,在该第一控制基板500上配置有与操作装置1000有关的部件,即,诸如轴110和编码器1200之类的各种部件。由此,第一控制基板500以占据支撑面板550上的相当大的区域的尺寸设置。由此,第一控制基板500在支撑面板550上占据支撑面板550的一半以上的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装置1000配置在门正面部350上的偏向顶部的位置。因此,为了将与操作装置1000相关的各个部件设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上,第一控制基板500也应配置在能够占据门正面部350上偏向顶部的位置的位置处。
所以,支撑面板550的顶部区域也不可避免地被第一控制基板500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且,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顶部,实际上很难确保设置温度传感器580的空间,即,设置温度传感器支撑部557的空间。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第一控制基板500的横向一侧,使得所述温度传感器580不会与第一控制基板500在前后方向上重叠。即,温度传感器580配置在烹饪室105中偏向顶部的位置,并且可以配置在偏向横向方向上的一侧的位置。作为一例,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与形成为长方形的门正面部350的上侧边缘相邻的位置。
由此,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能够避免与第一控制基板500之类的其他各种部件的干涉同时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位置。
另外,考虑到食物通常放置在烹饪室105的中央,因此如上所述,由于温度传感器580配置在靠近上侧边缘的位置,从而还可以提供能够大大降低温度传感器580与食物接触的可能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遮蔽板328。遮蔽板328可以配置在门顶面部310的下部。这种遮蔽板328可以形成为具有沿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的板形状。
根据本实施例,门在顶面部310的下部配置有一对第一加热部400,并且还可以设置一对遮蔽板328以与其对应。每个遮蔽板328可以靠近第一加热部400配置,以引导第一加热部400的散热方向。
例如,在一对第一加热部400中,与位于靠近门正面部350的一侧的第一加热部400相邻布置的遮蔽板328可以配置在门正面部350和第一加热部400之间。并且,在一对第一加热部400中,与位于相对后方的第一加热部400相邻布置的遮蔽板328可以配置在壳体100的背面和第一加热部400之间。
如上所述布置的遮蔽板328可以起到将第一加热部400的散热方向引导到烹饪室105的中央侧的作用。尤其,这种遮蔽板328可以起到阻止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辐射到门正面部350侧或壳体100的背面140侧的作用。
第一加热部400靠近门正面部350或壳体100的背面140侧配置。因此,可以认为门正面部350和壳体100的背面140暴露于容易被第一加热部400集中加热的环境。
然而,由于各种电气部件配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和壳体100的背部,不希望对该部分进行集中加热。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在门正面部350和第一加热部400之间以及在壳体100的背面和第一加热部400之间分别配置遮蔽板328。如上所述配置的遮蔽板328阻止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辐射到门正面部350侧或壳体100的背面140侧,从而能够有助于防止电气部件受热而损坏。
另外,位于与门正面部350相邻的位置的遮蔽板328可以配置在温度传感器580和第一加热部400之间。因此,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成所述温度传感器580与第一加热部400之间被遮蔽板328横挡的状态。
由此,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不直接受到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的影响的区域。即,温度传感器580可以配置在与第一加热部400相邻的区域但不直接受到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的影响的区域。
由此,即使温度传感器580配置在靠近第一加热部400的位置,温度传感器580也可以提供接近烹饪室105内部的实际温度的可靠性高的测量结果。
[触摸操作部的结构]
图46是沿图27的线“ⅩⅩⅩⅩⅥ-ⅩⅩⅩⅩⅥ”剖开的剖视图。
参照图1、图14以及图46,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触摸操作部1900。触摸操作部1900可以与操作装置1000一起配置在门正面部350的正面。在本实施例中,触摸操作部1900配置在与操作装置1000相邻的位置,并且以配置在操作装置1000的侧部为例示出。用户可以与操作装置1000一起直接对这种触摸操作部1900进行操作以控制烹饪设备的动作等。
作为一例,触摸操作部190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加热部400的开/关的操作开关和用于选择待烹饪的对象的种类和状态的操作开关中的至少任一个。
所述触摸操作部1900可以包括基板1910和升压器1920。
基板1910可以以固定在支撑面板550上的形式配置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为此,支撑面板550还可以包括触摸面板支撑部565。
触摸面板支撑部565可以配置在第二区域550b,即未配置有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区域。这种触摸面板支撑部565支撑触摸操作部1900,由此,触摸操作部1900可以由触摸面板支撑部565支撑并配置在第二区域550b中。
所述触摸面板支撑部565可以包括凸出表面部565a、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以及凸出肋部565c。
凸出表面部565a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并且可以形成与主面板部551平行的平面。
并且,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可以形成为从凸出表面部565a向前凸出,并且可以形成与主面板部551平行的平面。这种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可以在比主面板部551和凸出表面部565a更靠前的位置支撑基板1910。
如上所述,由于基板1910被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支撑,因此,触摸操作部1900可以保持与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紧密接触的状态,并固定在门正面部350的内部。
凸出肋部565c可以配置为与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相邻。在触摸面板支撑部565中,一对凸出肋部565c可以隔着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以预定间隔隔开配置。在本实施例中,以一对凸出肋部565c隔着凸出表面部565a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配置为例示出。
每个凸出肋部565c可以形成为从凸出表面部565a向前凸出。例如,每个凸出肋部565c可以形成为以与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的凸出程度相同的凸出距离向前凸出。
每个凸出肋部565c中可以形成有固定槽。衬垫构件566可以插入到这种固定槽中。衬垫构件566可以通过插入到固定槽而固定到凸出肋部565c。
所述衬垫构件566可以配置在触摸面板支撑部565和基板1910之间,更详细地,可以配置在凸出表面部565a和基板1910之间。这种衬垫构件566在插入到固定槽时可以形成为能够比凸出肋部565c和凸出支撑表面部565b更向前凸出的形状。另外,衬垫构件566可以以可弹性变形的形式提供。
所述衬垫构件566可以设置成在凸出表面部565a和基板1910之间与基板1910重叠。这种衬垫构件566可以将向前推动基板1910的力施加到基板1910,由此,可以使触摸操作部1900更有效地与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紧密接触。
另外,支撑面板550还可以包括外侧支撑凸起567。在本实施例中,以复数个外侧支撑凸起567配置在触摸面板支撑部565和触摸操作部1900的外侧为例示出。
因此,外侧支撑凸起567可以分别配置在触摸面板支撑部565和触摸操作部1900的上下方向上的外侧和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并且,每个外侧支撑凸起567可以形成为从支撑面板550的主面板部551向前凸出。
每个外侧支撑凸起567可以凸出至能够与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接触。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外侧支撑凸起567可以在触摸操作部1900的周围从后方支撑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
用户为了操作触摸操作部1900,应按压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如果重复这种操作,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可能由于反复按压而变形。由于外侧支撑凸起567在触摸操作部1900的周围支撑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门300由于操作了触摸操作部1900而发生变形。
另外,外侧支撑凸起567支撑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使得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能够仅在触摸操作部1900的前方区域被按压,从而还可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触摸操作部1900的操作可靠性。
作为一例,设置于如上所述的结构的触摸面板支撑部565的触摸操作部1900可以是应用电容式传感器的金属触摸开关。这种触摸操作部1900的基板191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电容部。
升压器1920可以配置在基板1910的前方。升压器1920可以配置在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和基板1910之间。这种升压器1920可以配置成与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紧密接触。
与触摸操作部1900的功能相对应的功能图标可以以雕刻或浮雕的形式形成在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中的与升压器1920紧密接触的区域中。当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中的相应部分被按压时,升压器1920与该部分一起被按压而向后方移动。因此,升压器1920与电容部之间的间隔改变,从而可以通过由此产生的电容的变化来识别对触摸操作部1900的触摸。
只有所述升压器1920很好地与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紧密接触,才能够提高对触摸操作部1900的触摸识别率。根据本实施例,设置于凸出肋部565c的衬垫构件566可以将向前推动基板1910的力施加到基板1910,由此,升压器1920可以有效地与第一门主体部350a的正面紧密接触。
[第二加热部、接收线圈以及第二控制基板的结构]
图47是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壳体和第二加热部分开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48是图47所示的第二加热部的平面图。另外,图49是将图47所示的第二加热部、接收线圈以及电磁屏蔽板分开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50是示出图47所示的第二加热部、温度传感器、接收线圈以及电磁屏蔽板之间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图51是图47所示的第二控制基板的后视图,图52是示出在图51所示的第二控制基板的背面设置有背面罩的状态的后视图。
参照图3、图47以及图48,第二加热部600配置于托盘200的下部。第二加热部600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并且以利用与第一加热部400不同的加热方式来加热托盘200的加热部的形式提供,例如感应加热部。感应加热部可以以包括设置在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的工作线圈610的形式提供,并可以从托盘200的下部对托盘200感应加热。
工作线圈610包括线圈安装基座611。在本实施例中,以线圈安装基座611形成为接近托盘200的形状的长方形为例示出。这是为了能够利用工作线圈610加热托盘200的整个区域以使工作线圈610的大小和形状接近托盘200的形状而设计的结果。
线圈安装基座611中具有以其中心为基准能够设置线圈613的螺旋状的槽,线圈613容纳于该螺旋状的槽,并且紧密地缠绕而固定在线圈安装基座611的顶部。线圈61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至用于控制所述线圈613的线圈控制PCB的线圈连接布线615。
另外,第二加热部600还可以包括接收线圈620。接收线圈620作为用于接收无线传输的电力而设置的构成,配置于第二加热部600的下部。并且,接收线圈620的下部配置有基座180。基座180结合于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以从接收线圈620的下部支撑工作线圈610和接收线圈620等,并且形成烹饪设备的底面外观。
与工作线圈610类似地,接收线圈620可以包括线圈安装基座621和线圈623。与工作线圈610的线圈安装基座611不同,接收线圈620的线圈安装基座621形成为大致圆形。这是为了使接收线圈620的形状形成为接近设置在炉灶面(Cooktop)的感应加热部的工作线圈的形状而设计的结果。
根据本实施例,接收线圈620设置为可以从与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分开设置的另一个烹饪设备(即,炉灶面的感应加热部)接收电力。
例如,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在其放置于炉灶面上的状态下使用,此时,可以从炉灶面的感应加热部接收运行烹饪设备所需的电力。
作为一例,当在将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放置于炉灶面上的状态下同时启动炉灶面的工作线圈和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时,可以将通过炉灶面供应的电力传输到接收线圈620。
此时,电流通过因电磁感应现象而在炉灶面的工作线圈中发生变化的磁场被引导到接收线圈620侧,从而可以将通过炉灶面供应的电力传输到接收线圈620。在此过程中,为了提高接收线圈620的电力接收效率,优选地,将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放置在灶面上,并且将接收线圈620的位置和设置在炉灶面的感应加热部中的工作线圈的位置以上下重叠的方式放置。
另外,感应加热部还可以包括配置于工作线圈610和接收线圈620之间的电磁屏蔽板630。电磁屏蔽板630可以以金属板的形式设置。这种电磁屏蔽板630配置于工作线圈610和接收线圈620之间,并且起到使工作线圈610产生的EMI对接收线圈620的影响最小的作用,或起到使接收线圈620产生的EMI对工作线圈610的影响最小的作用。
包括如上所述的接收线圈620的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通过从炉灶面的感应加热部接收无线电力来操作。这种烹饪设备可以提供简单且整洁的外观,而不必设置杂乱的电源电缆,并且只需要将烹饪设备放置在炉灶面上,就可以通过接收无线电力来运转,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如图47至图51所示,接收线圈620可以电连接到配置于工作线圈610和接收线圈620的后方的第二控制基板700。从炉灶面的工作线圈无线传输到接收线圈620的电力传输到与接收线圈620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基板700侧。
根据本实施例,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的内部空间和壳体100的背面140后侧的内部空间彼此连接。配置于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的感应加热部的工作线圈610和配置于壳体100的背面140后侧的第二控制基板700可以利用电缆将彼此电连接,所述电缆通过彼此连接的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的内部空间和壳体100的背面140后侧的内部空间而将工作线圈610和第二控制基板700彼此连接。
第二控制基板700中设置有为诸如第二加热部600的感应加热部等供应操作时所需的电力的电源处理部。电源处理部与接收线圈620连接以从接收线圈620接收电力,并且以适合在第二加热部600等中使用的形式处理所供应的电力。这种电源处理部可以包括噪声滤波器PCB,第二控制基板700中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工作线圈610的操作的线圈控制PCB。
噪声滤波器PCB的功能是,从提供给工作线圈610的电源中去除噪声,并且线圈控制PCB控制工作线圈610的操作。在线圈控制PCB中,可以安装用于控制工作线圈610的操作的芯片(例如,诸如IGBT的芯片)。
IGBT是一种需要温度管理的高发热芯片,当所述IGBT温度过度地升高至预定温度以上时,将无法控制工作线圈610。
鉴于此,第二控制基板700中设置有第二冷却风扇730。第二冷却风扇730可以是希洛克风扇,其从壳体100的外部空间吸入空气,并将所吸入的空气排放到IGBT侧。
第二冷却风扇730可以配置于IGBT的侧方,并且可以从壳体100的后侧吸入空气,并将所吸入的空气朝IGBT而向侧方排出。
通过第二冷却风扇730而流入壳体100的背面后侧的空间部的空气首先接触IGBT和用于冷却所述IGBT的散热器接触,以对这些进行冷却,并且可以在冷却了噪声滤波器PCB部分之后排放到外部。
所述第二控制基板700和第二冷却风扇730可以通过固定到背面支撑面板750而固定到壳体100的背面140。
如图3和图51所示,背面支撑面板750可以配置在壳体100的后方。背面支撑面板750可以通过结合到壳体100的背面140而固定到壳体100的后方。这种背面支撑面板750可以包括主面板部751和第一凸出边缘部755。
主面板部751中可以形成支撑表面,该支撑表面对支撑第二控制基板700进行支撑。在本实施例中,主面板部751形成为与壳体100的背面140类似的形状,例如,形成为长方形。
所述主面板部751可以由轻质绝缘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足以支撑第二控制基板700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控制基板700的各个电气部件所需的刚度。
第一凸出边缘部755配置在主面板部751的边缘。第一凸出边缘部755可以形成为从主面板部751的边缘向后方凸出。由此,在主面板部751的后方,可以形成由主面板部751和第一凸出边缘部755围成的空间。并且,第二控制基板700和第二冷却风扇730可以配置在这种空间中。
所述背面支撑面板75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750a和第二区域750b。第一区域750a是配置有第二控制基板700的区域,第二区域750b是未配置有第二控制基板700的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区域750a和第二区域750b沿左右方向排列为例示出。例如,第一区域750a可以配置于左侧,第二区域750b可以配置于右侧,背面支撑面板750的大部分区域可以被第一区域750a占据。
第二冷却风扇730可以配置于第二区域750b。另外,电源连接部735和通信模块740可以配置于第二区域750b。
电源连接部735设置于背面支撑面板750,并且可以配置于第二区域750b。这种电源连接部735可以配置在第二控制基板700的侧部并与第二控制基板700电连接。
作为一例,电源连接部735可以以插入式电源插座(Inlet power socket)的形式提供。通过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的插头连接到这种电源连接部735,可以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控制基板700的电源处理部可以将通过电源连接部735供应的电力处理为适合在第二加热部600等中使用的形式。
所述电源连接部735可以配置在第二控制基板700的侧部,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二冷却风扇730的下部。如果电源连接部735配合在第二冷却风扇730的顶部,则相应地,电源连接部735和与其连接的电源线容易暴露于外部。
另外,由于与电源连接部735连接的电源线位于顶部,因此电源线在使用烹饪设备的过程中可能会变成障碍物或可能会使烹饪设备翻倒的可能性变高。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将电源连接部735尽可能地配置在很难暴露的位置,例如,在烹饪设备的背面下端边缘处。由此,可以有效地抑制由于电源连接部735和与其连接的电源电缆导致的烹饪设备的美观性降低,或者由于电源线导致的安全问题的发生。
通信模块740可以是实现外部设备(例如智能电话)与烹饪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
作为一例,通信模块740可以是短距离通信模块。例如,通信模块740可以是支持低功耗无线通信方法的通信模块,例如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此外,通信模块740可以包括支持各种短距离通信方法的模块,例如,蓝牙通信模块、NFC通信模块。
作为另一例,通信模块740可以是移动通信模块。例如,通信模块740可以包括支持无线通信方式的模块,例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Wi-Fi等。
所述通信模块740可以配置在第二控制基板700的侧部。另外,通信模块740可以配置在第二冷却风扇730的下部和电源连接部735的顶部。即,通信模块740可以配置在第二控制基板700的侧部,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二冷却风扇730和电源连接部735之间。
这种通信模块740的配置结构是为了使电源连接部735配置在第二冷却风扇730、通信模块740以及电源连接部735之中的最下方并且使通信模块740配置在能够让通信模块740与第二控制基板700之间的布线长度最短的位置而设计的结果。
另外,如图3、图51以及图52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背面罩760。背面罩760可以配置在背面支撑面板750的后方并与背面支撑面板750结合。这种背面罩760可以包括主罩部761和第二突出边缘部765。
主罩部761可以形成与背面支撑面板750平行的平面,更详细地,与主面板部751平行的平面。在本实施例中,以主罩部761形成为与主面板部751类似的形状(例如,长方形)为例示出。这种主罩部761可以由轻质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主罩部761和包括该主罩部761的背面罩760可以配置在外壳170的背面和第二控制基板700之间。如上所述配置的背面罩760可以由在金属材料的外壳170和第二控制基板700之间使它们绝缘的绝缘结构物提供。
另外,背面罩760中可以设有通风孔762。通风孔762可以形成为在主罩部761上沿前后方向贯穿。这种通风孔762可以在主罩部761上形成供空气可以进出的通道。
所述通风孔762可以配置为与第二冷却风扇730隔开预定距离。例如,如果在烹饪设备的背面上,第二冷却风扇730配置在偏向右侧的位置,则通风孔752可以配置在偏向左侧的位置。
这是为了抑制从第二冷却风扇730吐出的空气过早地泄漏到背面罩760的后方。
另外,背面罩760中可以设有风扇安装孔763。风扇安装孔763可以形成能够使设置在背面支撑面板750和背面罩760之间的第二冷却风扇730的一部分暴露于背面罩760的后方的通道。这种风扇安装孔763形成为在主罩部761上沿前后方向贯通,并且可以形成为与第二冷却风扇73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由于第二冷却风扇730的大部分,尤其是暴露于外部的部分由绝缘材料制成,因此,即使这种第二冷却风扇730的一部分在背面罩760的后方暴露或与外壳170接触,发生电气问题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然而,设置于背面支撑面板750的各个部件之中,凸出到最后方的部件可以是第二冷却风扇730。因此,如上所述,如果第二冷却风扇730的一部分可能在背面罩760的后方暴露时,则相应地,背面罩760可以以较少凸出到后方的形式设置在烹饪设备的背面。
即,烹饪设备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有能够相应地减小的余地。另外,通过第二冷却风扇730和背面罩760之间的夹入结合,可以引导背面支撑面板750和背面罩760的结合位置,从而还可以提供能够使背面罩760的设置变得更容易的效果。
另外,背面罩760中可以设有切割部764。切割部764可以形成为主罩部761的一部分被切割的形式。这种切割部764可以在背面罩760形成用于连接电源连接部735和外壳170彼此的通道。
第二突出边缘部765可以配置在主罩部761的边缘。第二突出边缘部765可以形成为从主罩部761的边缘向后方凸出。这种第二突出边缘部765可以与背面支撑面板750的第一凸出边缘部755结合。通过它们之间的结合,可以使背面罩760与背面支撑面板750结合,从而在背面罩760和背面支撑面板750之间形成预定的容纳空间。
作为一例,第一凸出边缘部755和第二突出边缘部765中的任一个中可以设置有钩756,第一凸出边缘部755和第二突出边缘部765中的另一个中可以设置有钩凹槽,该钩凹槽用于与所述钩756结合。
在第二控制基板700和外壳170的背面可以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71。并且,这种贯通孔171中可以配置有进/排气格栅175。
贯通孔171可以形成用于使外部空气通过外壳170流入到第二控制基板700侧或者使第二控制基板700周围的空气通过外壳170排出到外部的通道。
进/排气格栅175允许空气通过贯通孔171而流入或排出,并且可以防止外部异物通过贯通孔171渗透。例如,进/排气格栅175可以形成为包括百叶窗(Louver)形状的结构物。
另一方面,如图47至图50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加热部600还可以包括温度测量模块640。设置温度测量模块640,以测量托盘的温度或配置有托盘的烹饪室105内部的温度。
温度测量模块640可以配置成位于工作线圈610的中央部分。具体地,温度测量模块640可以配置在线圈安装基座611上未配置有线圈613的部分,例如,可以配置在线圈安装基座611的中央部分。
这种温度测量模块640可以通过形成在线圈安装基座611的中央部分的贯通孔而过夹入到工作线圈610。并且,如上所述设置的温度测量模块640可以包括诸如热敏电阻(Thermistor)等的温度传感器,并且可配置于壳体100的底面110下部,以测量托盘的温度或配置有托盘的烹饪室105内部的温度。
[铰链组、第二加热部、第二控制基板、透视窗、第一加热部、操作装置、第一控制基板的布置关系]
参照图3、图47至图52,铰链组件800、第二加热部600以及第二控制基板700配置在壳体100中。
烹饪室105形成在壳体100的内部,并且托盘200能够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烹饪室105中。在这种壳体100的下部配置有用于加热托盘200的第二加热部600。并且,壳体100的两侧分别配置有铰链组件800,所述铰链组件800可转动地支撑门300。
铰链组件800配置于门300的两侧,以在所述门300的两侧稳定地支撑门300。另外,铰链组件800用于于门300的转动联动以拉出托盘200,该铰链组件800为了能够使托盘200前后移动而与托盘200结合,铰链组件800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侧。
即,铰链组件800应配置在壳体100的两侧以实现与托盘200的结合,从而可以稳定地支撑门300,并且可以使托盘200前后移动。
另外,由于壳体100的顶面和正面被打开,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加热部600,所以铰链组件800只能配置于壳体100的后侧或两侧。其中,铰链组件800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侧对于上述原因而言在许多方面较为有利。
接收线圈620配置于壳体100的下部,更详细地,配置于第二加热部600的下部。接收线圈620应配置在最靠近作为无线电力传输目标(例如,炉灶面)的工作线圈的位置,因此接收线圈620的配置位置应在壳体100的下部。
如上所述,当接收线圈620与第二加热部600的工作线圈610一起配置于壳体100的下部时,工作线圈610或接收线圈620的EMI可能会对彼此产生影响。考虑到这些方面,可以在工作线圈610和接收线圈620之间配置电磁屏蔽板630。
第二控制基板700作为与通过接收线圈620的电力接收和工作线圈610的操作密切相关的构成,优选配置在与接收线圈620和工作线圈610相邻的位置。
在壳体100的下部配置有第二加热部600和接收线圈620,在壳体100的两侧配置有铰链组件800,因此可以认为最适合配置第二控制基板700的位置为后方。
考虑到这些方面,第二控制基板700设置在壳体100的背面140后侧的空间中。如上所述设置的第二控制基板700可以配置在非常靠近工作线圈610和接收线圈620的位置,因此,可以简单地构成将第二控制基板700连接至工作线圈610和接收线圈620的布线。
另外,如上所述,配置于壳体100的后方的第二控制基板700的位置也靠近每个铰链组件800。因此,在构成连接配置于门300的各个构成和第二控制基板700的布线时,可以容易地将各个布线隐藏在铰链组件800的内部,因此具有可以整齐且简洁地构成布线而不会将布线暴露于外部的优点。
如上所述,第二加热部600和接收线圈620配置于壳体100的下部,铰链组件800配置于壳体100的两侧,第二控制基板700配置于壳体100的后侧。这些构成是比配置在门300更适合于配置在壳体100的构成,并且各个构成都可以表现出最佳功能,结构稳定性高且可以构成整齐且简洁的布线,而且各个构成还可以配置在能够有效地避免彼此之间的干涉的最佳位置。
另一方面,参照图3、图5以及图34,门300中配置有透视窗W、第一加热部400、操作装置1000以及第一控制基板500。这些构成因功能上的原因比配置在壳体100更适合于配置在门300。考虑到已在壳体100中配置了一些不同构成而更难以配置其他构成,所以与壳体100相比,这些构成的配置位置更适合于门300侧。
透视窗W配置于烹饪设备的顶部。通常在低于用户的视线的位置使用迷你烤箱,因此考虑到以上述形式提供的烹饪设备的特性,与透视窗W配置在烹饪设备的前方相比,优选将所述透视窗W配置在烹饪设备的顶部。
这种透视窗W配置于门300的顶部面,更具体地,配置于门顶面部310。此时,透视窗W的尺寸越大,则越有利于确保烹饪室105内部的视野,但是优选将透视窗W的尺寸限制在可以确保在门顶面部310中设置第一加热部400和电缆安装部340、345所需的空间的程度的大小。
第一加热部400与透视窗W同样地配置在门顶面部310。这是为了将第一加热部400配置在隔着托盘200而与第二加热部600相对的顶部而设计的结果。即,第一加热部400设置在门顶面部310上,以配置于托盘200的上方。
如上所述,与透视窗W一起设置在门顶面部310的第一加热部400应配置在从顶部观察时不会透过透视窗W而暴露的位置。如果将第一加热部400配置在透过透视窗W暴露的区域中,则不仅不美观,而且在确保通过透视窗W的视野方面可能也会出现问题,并且还可能发生透视窗W部分的温度升高的问题。
另外,鉴于门正面部350的形状为左右方向上的长度长于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长方形,因此,第一加热部400应配置于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才可以相应地增加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并且随着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增加,可以期待第一加热部400的热功率提高。
考虑到这些方面,第一加热部400分别配置于透视窗W的前方外侧和后方外侧,从而有利于确保诸如保持美观、确保视野、抑制透视窗W的温度升高、提高第一加热部400的热功率的功能优势。
如上所述,由于透视窗W和第一加热部4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因此门顶面部310的大部分区域被透视窗W和第一加热部400占据。并且,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而不是门顶面部310。
考虑到门顶面部310的大部分区域被透视窗W和第一加热部400占据的状态,在门顶面部310中很难确保设置操作装置1000的空间。并且,如果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则在打开门300的过程中,存在位于烹饪设备的顶部的障碍物和操作装置1000之间发生碰撞而损坏操作装置1000的风险。尤其,如果操作装置1000以从门300凸出的形式设置,则该风险增加。
另外,配置有第一加热部400的门顶面部310的温度高于门正面部350的可能性高。鉴于操作装置1000是由用户用手操作的构成,当这种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时,在对操作装置1000进行操作期间,用户接触门顶面部310中较热的部分的可能性将增加。即,如果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顶面部310,则在对操作装置1000进行操作的期间,可能会增加用户受伤(诸如烧伤)的风险。
考虑到这些方面,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而不是门顶面部310。由于操作装置1000配置于门正面部350,因此用户可以在烹饪设备的前方安全且方便地控制烹饪设备的动作。
除了操作装置1000之外,第一控制基板500也配置于门正面部350。第一控制基板500中设置有与通过操作装置1000而输入的操作信号的接收和用于控制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二加热部600的动作的控制信号的产生等有关的各种元件和电路等。因此,第一控制基板500尤其需要与操作装置1000电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控制基板500与操作装置1000同样地设置于门正面部350,并配置在非常靠近操作装置1000的位置。因此,能够以将操作装置1000直接连接至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形式构成操作装置1000与第一控制基板500之间的连接,因此可以提供一种非常间接且稳定的操作装置1000和第一控制基板500的连接结构。
另外,由于第一控制基板500设置于门正面部350,而不是设置在配置有作为发热部件的第一加热部400的门顶面部310,因此所述第一控制基板500可以配置于在某种程度上脱离由第一加热部400产生的热的影响的位置。由此,可以相应地减小在第一加热部400操作期间所产生的热对第一控制基板500的影响,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烹饪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可靠性。
[门框的结构]
图55试将图54所示的门框分离并示出的立体图,图56是沿图53的“ⅩⅩⅩⅩⅩⅥ-ⅩⅩⅩⅩⅩⅥ”剖开的剖视图。另外,图57是沿图53的线“ⅩⅩⅩⅩⅦ-ⅩⅩⅩⅩⅩⅦ”剖开的剖视图。另外,图58是沿图53的“ⅩⅩⅩⅩⅩⅧ-ⅩⅩⅩⅩⅩⅧ”线剖开的剖视图,图59是将图53所示的门框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另外,图60是示出门框和铰链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图61是示出门框和铰链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图62是示出门框、铰链部以及门之间的结合结构的剖视图。
在图56中,省略了玻璃和反射器的图示,图58至图61中,省略了玻璃的图示。
参照图53至图56,门框320覆盖门顶面部310的下部,并且可以与门300相结合。这种门框320可以支撑第一加热部400并与门300相结合。并且,结合于门框320的第一加热部400可以保持配置在门300的下部的状态,更详细地,配置在门顶面部310的下部。
所述门框320可以包括结合部321和加热器安装部325。加热器安装部325可以设置为从结合部321凸出的形式,并且第一加热部400可以结合到这种加热器安装部325。
结合部321可以与门顶面部310结合,以在门顶面部310支撑加热器安装部325。这种结合部321可以以在内部形成有贯通孔的“口”形状的框架形式设置。
可以在与贯通孔相邻的结合部321的内侧面上形成安置面322。安置面322形成其高度低于结合部321的顶部面的凹陷的平面,并且可以在该安置面322上安置玻璃335的每个边缘的周围。
如上所述,安置在安置面322上的玻璃335从顶部覆盖贯通孔,并且可以配置在加热器安装部325和设置于加热器安装部325的第一加热部400的顶部。此时,安置面322形成其高度低于结合部321的顶部面的平面,并且形成的平面可以低于结合部21的高度可以是大约与玻璃335的厚度相应的程度。由此,玻璃335可以以配置在未从结合部321的顶部面向上凸出的位置的状态设置于门框320。
所述安置面322可以配置于贯通孔的左右两侧。另外,安置面322还可以配置在贯通孔的前后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以安置面322配置在贯通孔的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为例示出。因此,玻璃335的四个边缘周围由安置面322支撑,并可以稳定地设置在门框320上。
另外,玻璃335的左右设置位置因其左右运动受到围绕安置面322的结合部321的内侧面的约束而能够被引导,而且还可以抑制玻璃335的左右晃动,并且可以稳定地进行玻璃335的设置。
另一方面,第一加热部400可以包括发热体410、第一连接端420以及第二连接端430。
发热体410对应于散发来自以电加热器形式设置的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的部分。这种发热体410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长度的棒状。
所述发热体4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配置有第一连接端420,而作为另一侧的发热体410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中配置有第二连接端430。
第一连接端420和第二连接端43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圆筒形部421和键形状部425。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连接端420和第二连接端430均包括圆筒形部421和键形状部425为例示出。
圆筒形部421配置于发热体410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这种圆筒形部421可以形成为圆形的下部面配置于第一加热部410的最外侧端部的圆筒形状。
键形状部425配置在发热体410和圆筒形部421之间。即,以发热体410为中心,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配置有键形状部425,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最外侧配置有圆筒形部421。
键形状部425可以形成为其厚度比圆筒形部421的直径薄且其宽度比圆筒形部421的直径长的扁平的六面体形状。例如,与键形状部425的宽度方向平行的一对四边形的面426(以下,称为“第一面”)可以配置成在键形状部425的厚度方向上间隔开,以构成键形状部425的顶面和底面。另外,与键形状部425的厚度平行的两对四边形的面427(以下,称为“第二面”)可以配置在一对第一面426之间,以构成键形状部425的四个侧面。
此时,第一面426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的面,并具有比圆筒形部421的直径长的边,第二面427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的面,并具有比圆筒形部421的直径短的边。
因此,当沿着第一加热部410的长度方向观察第一连接端420或第二连接端430时,在大多数区域中,圆筒形部421比键形状部425更向圆筒形部421的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凸出,并且仅在一部分区域中,键形状部425可以比圆筒形部a更向圆筒形部421的直径方向上的外侧凸出。
设置加热器安装部325以固定以上述方式设置的第一连接端420和第二连接端430。这种加热器安装部325可以包括用于固定第一连接端420的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用于固定第二连接端430的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
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罩a和支撑壁b。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均同样包括罩a和支撑壁b为例示出。
罩a以将连接端的周围从圆周方向外侧包围的形式设置。这种罩a可以形成为包围连接端的下部和侧部的曲面形状,并且其长度对应于连接端的长度,或稍长于所述连接端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以罩a形成为“U”形状为例示出。这种罩a可以形成为围绕支撑壁b的周围以及支撑壁b的下部和两侧的形式。并且,罩a的顶部可以是开放的。
另外,加热器安装部325还可以包括第一横向支撑部323。第一横向支撑部323配置在比第一加热部400更远离烹饪室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一侧,并且连接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这种第一横向支撑部323可以形成为具有沿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的板状。
另外,加热器安装部325还可以包括第二横向支撑部324。第二横向支撑部324配置在比第一加热部400更靠近烹饪室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一侧,并且可以连接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换句话说,第二横向支撑部324可以配置为隔着罩a与第一横向支撑部323相对,以连接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
这种第二横向支撑部324类似于第一横向支撑部323可以形成为具有沿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的板状。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分别配置在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另外,第一横向支撑部323配置在比第一加热部400更远离烹饪室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一侧。并且,第二横向支撑部324配置在比第一加热部400更靠近烹饪室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一侧。
另外,罩a分别配置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每个罩a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横向支撑部323和第二横向支撑部324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
即,每个罩a的上侧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横向支撑部323和第二横向支撑部324。
支撑壁b配置在由罩a包围的空间。这种支撑壁b可以形成为从罩a向所述空间凸出的形状。以上述方式形成的支撑壁b可以将由罩a包围的空间沿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方向划分为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连接端可以夹入结合于这种支撑壁b。
安置槽c可以形成在所述支撑壁b。
安置槽c可以凹入地形成在支撑壁b。这种安置槽c的入口可以朝顶部开放。通过圆筒形部a插入到这种安置槽c,可以使连接端夹入结合到支撑壁b。
另外,连接端还可以包括延伸部422。延伸部422可以通过使圆筒形部421向键形状部425侧延伸而形成。这种延伸部422形成为在键形状部425的厚度方向上从键形状部425的第一面426向外凸出,以在所述延伸部422和平行于键形状部425的宽度方向的表面(即第一面426)之间形成台阶423。根据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延伸部422,在键形状部425中与圆筒形部421相邻的一部分中,形成有延伸部422和键形状部425重叠的区域。
在该区域中,其示出的形状为,延伸部422比键形状部425的第一面426进一步在键形状部425的厚度方向上凸出,键形状部425的第二面427比延伸部422进一步在键形状部425的宽度方向上凸出。
可以通过以上所述方式形成延伸部422来进一步加强圆筒形部421和键形状部425之间的结合部位的强度。如果不存在延伸部422,则圆筒形部421和键形状部425之间的结合部位仅由键形状部425的侧面端部限定。然而,由于延伸部422形成在连接端,从而能够使所述圆筒形部421和键形状部425之间的结合部位扩大至延伸部422与键形状部425的重叠位置处,因此,可以进一步加强圆筒形部421和键形状部425之间的结合部位的强度。
另一方面,加热器安装部325还可以包括连接端支撑构件329。连接端支撑构件329可以向与支撑壁b紧密接触的方向对安置于安置槽c的连接端施压,并将连接端固定到支撑壁b。这种连接端支撑构件329可以包括配置在安置槽c和支撑壁b的顶部的压缩弹簧329a。
压缩弹簧329a可以沿横跨安置槽c的入口的方向配置在安置槽c的顶部。以这种方式配置的压缩弹簧可以设置成横挡在安置槽c的入口和连接端之间。
第一结合部329b可以设置在压缩弹簧329a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并且,第二结合部329c可以设置在压缩弹簧329a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
另外,第一弹簧结合部j和第二弹簧结合部k可以设置于支撑壁b的顶部。第一弹簧结合部j和第二弹簧结合部k配置在支撑壁b的顶部,并可以配置成隔着安置槽c而彼此隔开预定间隔。
第一结合部329b可以结合于第一弹簧结合部j,第二结合部329c可以结合于第二弹簧结合部k。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结合部329b和第二结合部329c分别形成为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形成的中空的环状为例示出。
另外,第一弹簧结合部j和第二弹簧结合部k中的任一个可以设置为向支撑壁b的顶部凸出的凸起形状,第一弹簧结合部j和第二弹簧结合部k中的另一个可以形成为在支撑壁b内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孔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弹簧结合部j设置为向支撑壁b的顶部凸出的凸起形状而第二弹簧结合部k设置为在支撑壁b内部形成有连结孔的形式为例示出。
因此,通过第一结合部329b和第一弹簧结合部j之间的夹入结合,可以实现连接端支撑构件329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与支撑壁b之间的结合。另外,通过使用螺钉连结第二结合部329c和第二弹簧结合部k,可以实现连接端支撑构件329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与支撑壁b之间的结合。
以上述方式设置得压缩弹簧可以保持从连接端的顶部向下按压连接端的状态。由此,连接端可以在安置槽c的内部由压缩弹簧弹性地支撑,即,由连接端支撑构件329弹性地支撑。
利用以上述方式形成的连接端支撑结构,可以显著降低第一加热部400损坏的可能性。根据所述连接端支撑结构,在门300开闭的过程中对第一加热部400施加冲击或施加到门300的冲击传递到第一加热部400时,可以使第一加热部400受到的冲击大大减轻。
如果第一加热部400牢牢地固定在安置槽c内部,而使其根无法移动,则当第一加热部400受到冲击时,第一加热部400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该冲击的所有影响,由此,只能增加第一加热部400损坏的可能性。
与此相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部400由连接端支撑构件329弹性支撑。由此,当第一加热部400受到冲击时,第一加热部400可以在安置槽c的内部进行一定程度的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冲击的影响,然后再恢复到初始状态,之后可以继续稳定地保持该状态。
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部400可以由连接端支撑构件329弹性支撑,可以稳定地设置在加热器安装部325上,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加热部400因冲击而损坏。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连接端支撑结构中,只需要以下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第一加热部400的安装,即,在将连接端支撑构件329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钩在第一弹簧结合部j并固定的状态下,使用螺钉将连接端支撑构件329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进行连结。
总之,利用使用了所述连接端支撑构件329的连接端支撑结构,不仅可以获得与稳定地安装第一加热部400和抑制第一加热部400损坏有关的效果,还可以获得提高第一加热部400的安装工作的便利性的效果。
另一方面,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均还可以包括外壁f。外壁f分别配置在发热体410的长度方向上的支撑壁b的外侧,并且可以分别连接到结合部321的内侧面。这种外壁f在发热体410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最外层的壁。
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中均形成由罩a、支撑壁b以及外壁f围绕的空间。该空间是由罩a、支撑壁b以及外壁f包围侧部和下部的空间,并且固定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或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固定端的圆筒形部421中的至少一部分插入这种空间中。
在所述空间内,圆筒形部421可以与电缆连接。与圆筒形部421连接的电缆可以是将从第一控制基板500(参照图7)生成的控制信号传输到第一加热部400的信号电缆,并且也可以是将电力供应到第一加热部400的电源电缆,也可以是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两者。
如图7所示,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可以设置在门顶面部310中所提供的电缆安装部340、345中。并且,门顶面部310和门框320之间的结合构成结合部321覆盖配置有电缆安装部340、345的部分的状态。
复数个连结凸部341、346配置在电缆安装部340、345中,复数个连结孔320a与连结凸部341、346相对应地配置在门框320中。在使门顶面部310和门框320的位置一致以使连结孔320a和连结凸部341、346的位置一致之后,利用连结构件连结形成有连结孔320a和连结凸部341、346的部分,由此可以构成门顶面部310和门框320之间的结合。此时,配置有电缆安装部340、345的部分被结合部321覆盖。
玻璃330、335不覆盖配置有电缆安装部340、345的部分,但是第一加热部400和加热器安装部325配置在被玻璃335覆盖的区域的下部。因此,为了将设置在电缆安装部340、345的电缆连结到连接端,如图53至图56所示,必须在未被玻璃335覆盖的结合部321区域和被玻璃335覆盖的加热器安装部325区间形成通道。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凹槽g设置在外壁f和结合部321的连接部分处。凹槽g形成在外壁f和结合部321的连接部位处,其中形成相较于结合部321的顶部面(更具体地,结合部321的安置面322)凹陷的表面。以上述方式形成的凹槽g形成允许电缆可以在安置于安置面322上的玻璃335的下部穿过的间隙,从而可以在容纳有连接端的圆筒形部a的空间和电缆安装部340、345(参照图7)之间形成允许电缆通过的通道。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包括反射器440和保护格栅450。
反射器440设置成用于反射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使得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可以集中到托盘200(参照图1)侧。这种反射器440可以横挡在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一横向支撑部323之间以及第一加热部400和玻璃335之间,并且可以反射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
如图54、图57以及图58所示,反射器440可以包括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第二反射器部445。
第一反射器部441可以配置在第一加热部400和玻璃335之间。这种第一反射器部441以能够横挡在第一加热部400和玻璃335之间以及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一横向支撑部323之间的形式设置。
所述第一反射器部441可以形成为倾斜地横跨第一加热部400、第一横向支撑部323以及玻璃335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反射器部441形成为呈弧形地倾斜的形状为例示出,例如,类似于“つ”形状。
第二反射器部445可以配置在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玻璃335之间。这种第二反射器部445设置为能够横挡在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玻璃335之间。
所述第二反射器部445可以形成为与玻璃335平行的平面。这种第二反射器部445可以在第一反射器部441的顶部连接到第一反射器部441。
所述反射器440可以通过弯曲一个金属板形成,使得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第二反射器部445一体地连接。例如,通过将一个金属板弯曲,使得配置于顶部的第一反射器部441和配置于下部的第二反射器部445可以连接成“て”形状,从而可以形成反射器440。
另外,反射器440可以由可弹性变形的金属材料制成。在这种反射器440中,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第二反射器部445中尤其呈弧形地形成的第一反射器部441可以在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
另外,在上下配置的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第二反射器部445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反射器部441、第二反射器部445以及第一横向支撑部323围成的空间。
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空间可以是抑制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第二反射器部445之间的热传递的空间。即,所述空间可以起到抑制用于加热与第一加热部400相邻配置的第一反射器部441的第一加热部400热量传递到第二反射器部445的作用。
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门300的顶部面,即门顶面部310的温度因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而升高。
所述反射器440可以通过与第二横向支撑部324和罩a结合而设置在门框320上。
为此,可以在第二横向支撑部324设置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可以在罩a设置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m。
另外,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m可以形成为从罩a凸出。根据本实施例,罩a可以形成为从前方、后方以及下部包围反射器440的“U”形。这种罩a可以包括配置在反射器440的下部的底面和配置在反射器440的前方或后方的侧壁。
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可以形成为从第二横向支撑部324朝第一横向支撑部323凸出。这种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可以配置在反射器440的上方。此时,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可以配置为与罩a的侧壁之中的与第二横向支撑部324相邻的侧壁相邻。
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m可以配置为与罩a的侧壁之中的与第一横向支撑部323相邻的侧壁相邻。这种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m可以从罩a的底面凸出,并且可以从与所述罩a的侧壁隔开预定间隔的位置处凸出。
配置在反射器440的上方的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可以通过与第二反射器部445干涉以约束第二反射器部445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即,第二反射器部445的顶部面与配置在反射器440的上方的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接触,由此,第二反射器部445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被限制在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的下方区域。
第一反射器部441的下侧端部插入到罩a的侧壁和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m之间的空间中,由此,可以实现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罩a之间的夹入结合。通过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第一反射器部441和罩a之间的夹入结合可以约束第一反射器部441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如上所述,第二反射器部445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由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来约束,第一反射器部441的前后方向上的和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可以由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m来约束,从而可以将反射器440的设置位置引导到罩a的底面和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之间的区域,以及罩a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区域。
另外,反射器440形成为具有比罩a的底面与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之间的距离长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可以设置成能够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反射器440可以以第一反射器部441夹入结合于罩a且第二反射器部445插入到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的下部的形式固定到罩a的内部区域。
此时,反射器440以在上下方向上收缩的状态设置在罩a的底面和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1之间,因此反射器440可以牢牢地固定在罩a的内部区域。
以上述方式设置的反射器400可以横挡在第一加热部400和第一横向支撑部323之间以及第一加热部400和玻璃335之间,并可以反射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从而有助于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集中到托盘200侧。
如图53至图56所示,保护格栅450能够将第一加热部400的热量传递到托盘200侧,并设置为用于保护第一加热部400的构造。这种保护格栅450可以配置成隔着第一加热部400而与第一横向支撑部323间隔开,或者可以配置成隔着第一加热部400而与玻璃335间隔开。
保护格栅450可以包括复数个钢丝451。每个钢丝451具有在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并且设置成与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基本对应的长度,或者比第一加热部400的长度稍长的长度。
复数个钢丝451以在第一加热部400的圆周方向外侧围绕第一加热部400周围的方式布置。这种复数个钢丝451可以配置成在第一加热部400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加热部400的圆周方向周围被反射器440和保护格栅450包围。即,第一加热部400的前后方向上的一侧和加热部400的顶部被反射器440包围,并且其余的方向,即第一加热部400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和加热部400的下部被保护格栅450包围。
由此,复数个钢丝451以在第一加热部400的圆周方向外侧包围第一加热部400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侧和加热部400的下部的形式布置。
所述保护格栅450可以将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端部分别固定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从而设置在门框320上。
为此,可以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中的每个中设置格栅固定部。格栅固定部设置为用于将保护格栅450的钢丝451固定到加热器安装部325的装置,并可以包括复数个固定肋h。
复数个固定肋h配置成沿着复数个钢丝451的布置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并且,每个固定肋h可以形成为从罩a向第一加热部400凸出。由此,可以在各个固定肋h之间形成固定槽。优选地,各个固定肋h之间的隔开间隔确定为使得所述固定槽能够形成为与钢丝451的厚度相对应的宽度。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将钢丝451夹入并固定到形成在复数个固定肋h之间的各个固定槽来实现保护格栅450和格栅固定部之间的夹入结合。由此,只需要通过将保护格栅450的两侧端部夹入并固定到形成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中的每个的格栅固定部的简单操作,就可以简单且快速地将保护格栅450设置在门框320中。
另外,如上所述,形成为从罩a凸出的复数个固定肋h可以用做加强结构,以增强罩a的强度。
另一方面,加热器安装部325还可以包括格栅支撑部328。格栅支撑部328可以配置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之间。这种格栅支撑部328可以用于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之间支撑钢丝。
所述格栅支撑部324可以包括罩328a和复数个固定肋328b。罩328a可以形成为与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或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罩a相同或相似的形状。例如,罩328a可以形成为顶部未开放的“U”形状。
复数个固定肋328b可以形成为与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或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固定肋h相同或相似的形状。即,固定肋328b可以配置为沿着复数个钢丝451的布置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并且,每个固定肋328b均可以形成为从罩328a凸出,由此,可以在各个固定肋328b之间形成固定槽。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将钢丝451夹入并固定到形成在复数个固定肋328b之间的各个固定槽来实现保护格栅450和格栅支撑部324之间的夹入结合。
如上所述,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之间的格栅支撑部324可以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之间支撑保护格栅450,从而可以抑制保护格栅45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掉落,并且起到能够使保护格栅450的固定更稳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如图55和图59所示,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中的任一个的罩a中可以设置有格栅通孔。在本实施例中,以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罩a设有格栅通孔为例示出。这种格栅通孔可以形成允许保护格栅450的钢丝451在上下方向上穿过罩a所需的通道。
格栅通孔可以设置在罩a的端部,更详细地,可以设置在面对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罩a的一侧端部。根据本实施例,固定肋h可以配置在支撑壁b和格栅通孔之间。格栅通孔可以朝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开放,并且可以包括宽部n和窄部o。
宽部n可以配置在罩a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和固定肋h之间,更详细地,可以配置在面对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罩a的一侧端部和固定肋h之间。这种宽部n可以形成为贯通罩a。
窄部o可以配置在宽部n和固定肋h之间,并且可以形成为贯通罩a。这种窄部o可以朝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开放。并且,窄部o可以与宽部n连接,并且可以具有比宽部n窄的宽度。
此时,窄部o以比宽部n窄的宽度形成,并可以配置在宽部n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区域。优选地,窄部o以比钢丝451的厚度更宽的宽度形成,并可以形成为与钢丝451的厚度相对应的宽度。
另外,在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复数个固定肋h之间形成的固定槽中的至少任一个可以配置在与宽部n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与窄部o在上下方向上不部重叠的位置。
由此,保护格栅450的钢丝451上下穿过罩a所需的通道和用于将钢丝451固定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结构物可以一起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中。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以钢丝45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固定在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之后钢丝45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固定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形式实施钢丝451的设置。
如果先安装第一加热部400或反射器450,则难以通过将钢丝451从门框320的顶部向下插入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方法来进行钢丝451的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将钢丝451横向插入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方法来进行钢丝451的设置。
为此,首先,使钢丝451从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侧横向得穿过格栅支撑部324的内部区域。然后,可以将该钢丝451横向插入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内部,再插入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的固定槽而固定。
如上所述,固定了钢丝45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状态下,钢丝45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位于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下部。为了将这种钢丝45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插入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内部,钢丝45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应向上穿过罩a。
根据本实施例,钢丝45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可以通过格栅通孔而穿过罩a以插入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内部。如上所述,插入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内部的钢丝451可以插入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的固定槽而固定。
尽管未示出,当第一加热部400的设置工作和连接端与电缆的连接工程操作完成时,可以将盖子覆盖在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参照图31)中开放的顶部,以保护连接端。为了实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与盖子之间的结合,结合凸起i可以设置在罩a的顶部,以从所述罩a的顶部凸出。
另外,在反射器440中,还可以设置有夹入结合凸起447。夹入结合凸起447可以在前后方向上从第二反射器部445凸出。插入孔可以形成在这种夹入结合凸起447中。夹入结合凸起447可以与结合凸起i进行夹入结合,以使结合凸起i插入到插入孔中。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夹入结合凸起447和结合凸起i之间的结合,可以实现罩a和反射器440之间的结合。由此,可以更稳定地进行反射器440的固定。
另一方面,如图55所示,门框320中可以设置有铰链通孔320b。铰链通孔320b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结合部321。这种铰链通孔320b可以在门框320上形成通道,该通道是铰链部910用于穿过门框320的通道。
另外,如图55、图60至图62所示,门框320中可以设置有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和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所述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和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可以提供为用于实现铰链组件900的铰链部910和门框320之间的结合的结构。
所述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和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可以分别结合到铰链部910,并且可以设置为在不同方向上结合。例如,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和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中的任一个可以设置为在横向上结合到铰链部910,而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和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结合到铰链部910。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设置为在横向上结合到铰链部910,而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结合到铰链部910为例示出。
因此,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可以配置在铰链通孔320b的侧部。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可以形成为在非常靠近铰链通孔320b的位置处从门框320凸出。这种第一铰链结合部320b可以形成在横向方向上面对铰链部910的结合面。
另外,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可以配置在铰链通孔320b的前方。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可以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在铰链通孔320b的顶部与铰链部910相对的结合面。作为一例,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可以设置成,配置在铰链通孔320b的顶部的面形成与所述铰链部910的结合面,使得所述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与铰链通孔320b隔开预定距离,并且该结合面由从门框320凸出的各个侧壁支撑的形式。
铰链部910和门框320之间的结合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铰链组件900的铰链部910和门框320之间的结合作为示例进行说明。此时,铰链部910可以包括第一铰链连杆911、第二铰链连杆912、第三铰链连杆913以及第四铰链连杆914。
首先,铰链部910可以包括复数个铰链连杆。其中,直接与门框320结合的是第一铰链连杆911。第一铰链连杆911可以结合于门框320以与门300一起转动。
第二铰链连杆912和第三铰链连杆913可以连接于该第一铰链连杆911。第二铰链连杆912和第三铰链连杆913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一铰链连杆911,并且可以在不同位置处连接。这种第二铰链连杆912和第三铰链连杆913可以连接于第四铰链连杆914,所述第四铰链连杆914与转换输出部940连接。
当门300转动时,与第一铰链连杆911连接第二铰链连杆912和铰链连杆913的姿势可以发生变化,由此,与它们连接的第四铰链连杆914的姿势可以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移动托盘200所需的动力,该动力的作用方向由转换输出部940改变为直线方向,从而可以使托盘200移动。
第一铰链连杆911可以从门框320的下部穿过铰链通孔320b以在门框320的顶部与门框320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铰链连杆911以形成为包括两个侧面和顶面的矩形杆形状为例示出。
这种第一铰链连杆911的侧面可以与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结合。并且,第一铰链连杆911的顶面可以与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结合。第一铰链连杆911的侧面与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之间的结合以及第一铰链连杆911的顶面与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之间的结合可以通过螺钉连结方法进行。
根据本实施例,第一铰链连杆911的侧面和第一铰链结合部320c可以横向结合,第一铰链连杆911的顶面和第二铰链结合部320d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结合。
如上所述,铰链部910与门框320之间的结合可以通过在复数个位置和不同方向上进行,从而使铰链部910与门框320之间的结合以更强的结合力稳定地进行。
另一方面,复数个连结孔320a设置于门框320,并且这些连结孔320a中的一部分可以配置成与铰链通孔320b相邻。结果,门框320与门顶面部310之间的结合可以在非常靠近这些铰链通孔320b的位置进行,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门框320和门顶面部310在铰链通孔320b附近产生间隙。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门框320可以提供以下效果。
第一,门框320可以结合于门顶面部310的下部,以覆盖门顶面部310的下部,使得配置于门顶面部310内部的电缆安装部340、345(参照图7)和设置在所述电缆安装部340、345的电缆不暴露于外部。
门框320能够以在由结合部321覆盖配置有电缆安装部340、345的部分的状态下利用连结构件连结到电缆安装部340、345等的形式结合到门顶面部310的下部。如上所述,结合于门顶面部310的下部的门框320可以覆盖配置在门顶面部310内部的电缆安装部340、345(参照图7)和设置在所述电缆安装部340、345的电缆,以使所述电缆安装部340、345和电缆不暴露于外部,并在需要时可以容易地与门300分离。这种门框320可以安全地保护门顶面部310内部的各个部件,并在需要时可以容易地分离,因此,能够有助于可以容易且快速地实施烹饪设备的维护工作。
第二,门框320提供了一个可以将第一加热部400、与所述第一加热部400有关的各个部件以及玻璃335组装成一个单位体的框架,因此,能够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部件管理和制造管理。
门框320中,除了用于将玻璃335固定到门框320的结构物之外,同时还提供了用于将第一加热部400、反射器440以及保护格栅450固定到门框320的结构物。
因此,可以提供将玻璃335、第一加热部440、反射器440以及保护格栅450结合到门框320的一个单位体,并且只需将门框320结合到门顶面部310的下部,就可以一次将玻璃335、第一加热部440、反射器440以及保护格保护格栅450结合到所述门上。
第三,门框320提供了允许第一加热部400能够容易且快速地设置在门框320的结构物,因此,其能够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第一加热部400的设置工作。
根据本实施例,首先将第一加热部400的一侧端部夹入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中的任一个,使第一加热部400沿其长度方向移动,以将第一加热部400的两侧端部分别夹入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然后,只需要将所述第一加热部400固定到连接端支撑构件329的简单且容易的操作,就可以完成第一加热部400的设置。
此时,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未设置成具有方向性,因此,即使先将第一加热部400的一侧端部夹入第一连接端固定部326和第二连接端固定部327中的任一个中,也能够毫无障碍地进行第一加热部400的设置。
如上所述,门框320能够使第一加热部400的设置工作更有效地进行,由此,其能够有助于更容易且快速地进行烹饪设备的制造工作以及为更换第一加热部400而进行的维护工作。
第四,第一加热部400由连接端支撑构件329弹性支撑并稳定地设置在加热器安装部325上,因此,可以快速且容易地进行第一加热部400的设置,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第一加热部400因冲击而损坏。
[铰链组件的另一例]
图6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立体图,图64是沿图63的线“ⅩⅩⅩⅩⅩⅩⅣ-ⅩⅩⅩⅩⅩⅩⅣ”剖开的剖视图,图65是表示图64所示的冷却流路中的空气流动的图。
以下,参照图63至65说明铰链组件的另一例。
首先,参照图65,铰链组件900分别设置在壳体100的左右两侧,以便分别配置在托盘200的左右两侧的外侧,每个铰链组件900可以包括铰链壳体930、铰链部910、安置凸起920以及转换输出部940。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铰链壳体930、铰链部910、安置凸起920以及转换输出部940的结构和形状类似于前述实施例中的铰链组件800(参照图29)中设置的铰链壳体830(参照图29)、安置凸起820(参照图29)以及转换输出部940(参照图29)的结构和形状,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铰链组件900还可以包括冷却流路950。
铰链壳体930形成铰链组件900的外观,在这种铰链壳体930的内部可以形成用于容纳铰链部910、安置凸起920以及转换输出部940的容纳空间。另外,铰链壳体930内部的容纳空间中可以形成有用于支撑铰链部910、安置凸起920以及转换输出部940的各种结构物。冷却流路950可以形成在这种铰链壳体930内部的容纳空间。
冷却流路950可以由形成在铰链壳体930内部的结构物限定。这种冷却流路950可以形成为包括第一区间951和第二区间953形式。
第一区间951对应于冷却流路950的两个区间中的从铰链壳体930的下部穿过配置在转换输出部940的前方的区域的区间。这种第一区间951可以配置在与壳体100的正面和门正面部350相邻的位置。
并且,第二区间953对应于冷却流路950的两个区间中的从第一区间951的上侧穿过配置在转换输出部940的顶部的区域的区间。这种第二区间953可以配置在与壳体100的顶面和门顶面部310相邻的位置。
所述冷却流路950的入口位于冷却流路950的下部,更详细地,位于第一区间951的下部。这种冷却流路950的入口可以向铰链壳体930的下部开放。并且,第三冷却风扇960可以配置在冷却流路950的入口处。
第三冷却风扇960可以配置在铰链组件900的下方,更详细地,可以配置在铰链壳体930的下方。这种第三冷却风扇960可以产生允许外部空气通过冷却流路950的入口流入冷却流路950的内部的空气流动。
通过由这种第三冷却风扇960产生的空气流动,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冷却流路950的入口流入冷却流路950的内部。流入冷却流路950的内部的外部空气可以在通过冷却流路950的第一区间951和第二区间953的同时冷却铰链壳体930。
根据本实施例,铰链部910与门顶面部310的后方侧连接。这种铰链部910配置在铰链壳体930中偏向后方侧的位置。
铰链部910在铰链壳体930中与转换输出部940连接。此时,转换输出部940在铰链壳体930内部中与铰链部910连接,并且在偏向后方的位置处连接。
并且,安置凸起920配置在转换输出部940的下部。安置凸起920可以与转换输出部940连接,并且可以凸出到烹饪室105的内部以与托盘200连接。
根据如上所述的配置结构,铰链壳体930内部的容纳空间中,除了前方一部分区域以外,前后方向上的大部分区域可能被铰链部910和转换输出部940占据。并且,除了顶部的一部分区域以外,上下方向上的大部分区域可能被转换输出部940和安置凸起920占据。
由此,铰链壳体930内部的容纳空间中可以布置冷却流路950的区域可能被限制在了前方的一部分区域和顶部的一部分区域。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流路950配置在铰链壳体930内部的容纳空间中的前方区域和顶部区域。
更具体地,冷却流路950可以包括配置在转换输出部940的前方的第一区间951和配置在转换输出部940的顶部的第二区间953。并且,第一区间951和第二区间953可以在对应于转换输出部940的前方和顶部的位置彼此连接,例如在与铰链壳体930的前方上侧边缘相邻的部分处彼此连接。
由此,通过冷却流路950的入口流入冷却流路950的内部的外部空气可以在通过第一区间951的同时冷却壳体100的正面和门正面部350的周围。另外,经过第一区间951而流入第二区间953的空气可以在通过第二区间953的同时冷却壳体100的顶面和门顶面部310的周围。
另外,流路引导件955可以设置于冷却流路950。流路引导件955可以形成为在冷却流路950上凸出,并且可以配置在第一区间951和第二区间953的连接部分。即,流路引导件955可以设置在冷却流路950内部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被改变的部分处。
这种流路引导件955可以起到引导空气流动的作用,以使通过第一区间951的空气顺利地流入第二区间953。作为一例,流路引导件955可以包括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凸起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凸起,并且可以以两个凸起彼此以曲面形状的凸起连接的形式设置。
壳体100的顶面和正面以及门顶面部310和门正面部350可以说是与用户接触的可能性很高的部分。另外,该部分也是容易受到烹饪室105内的热量的影响的部分。
考虑到这些方面,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冷却结构,其中,冷却流路950配置在对应的部分的周围外周,并且利用第三冷却风扇960使外部空气流入到冷却流路950。
由此,可以冷却如上所述的在热量的影响下温度可能容易升高且与用户接触的可能性很高的部分,从而可以获得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防止门300内部的部件因门300过热而损坏的效果。
尽管已经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这仅是示例性的,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从所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其他等效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技术保护范围将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
105:烹饪室
110:底面
120、130:侧面
125:第二狭槽
140:背面
150:后壳
160:绝缘板
170:外壳
171:贯通孔
175:进/排气格栅
180:基座
200:托盘
205:托盘主体
210:安置部
211:第一凸出部
213:第二凸出部
214:滑动面
215:安置槽
220:接水槽
230:蒸汽盖
300:门
301:进气口
303:排气口
305:把手
305a:夹入凸起
310:门顶面部
320:门框
320a:连结孔
320b:铰链通孔
321:结合部
322:安置面
323:第一横向支撑部
324:第二横向支撑部
325:加热器安装部
326:第一连接端固定部
327:第二连接端固定部
328:格栅支撑部328a:罩
328b:固定肋
329:连接端支撑构件
329a:压缩弹簧
329b:第一结合部
329c:第二结合部
330、335:玻璃
340、345:电缆安装部
341、346:连结凸部
343:连接构件
350:门正面部
370:第一冷却风扇
300a:门主体部
310a:第一门主体部
350a:第二门主体部
351a:贯通孔
353a:连结孔2
350b:门背面罩
400:第一加热部
410:发热体
420:第一连接端
421:圆筒形部
422:延伸部
423:台阶
425:键形状部
430:第二连接端
440:反射器
441:第一反射器部
445:第二反射器部
450:保护格栅
500:第一控制基板
501:端子
550:支撑面板
550a:第一区域
550b:第二区域
550c:结合区域
551:主面板部
552:肋
553:下部支撑部
553a:主体部
553b:凸出部
555:侧部支撑部
557:温度传感器支撑部
557a:第二侧壁部
557b:第二支撑表面部
557c:凸部
557d:钩
558:电缆固定部
558a:主体部
558b:凸出部
559:电缆支撑部
559a:第一凸起部
559b:第二凸起部
560:支撑凸起
561:引导凸起
561a:主体部
561b:凸出部
562:连结孔
563:连结构件
563a:主体部
563b:头部
565:触摸面板支撑部
565a:凸出表面部
565b:凸出支撑表面部
565c:凸出肋部
566:衬垫构件
567:外侧支撑凸起
570:通信模块
580:温度传感器
581:传感器主体
583:凸缘
590:支架
591:第一结合部
591a:引导孔
591b:连结孔
593:第二结合部
593a:连结孔
593b:夹入孔
595:连接部
600:第二加热部
610:工作线圈
611:线圈安装基座
613:线圈
615:线圈连接布线
620:接收线圈
621:线圈安装基座
623:线圈
630:电磁屏蔽板
640:温度测量模块
700:第二控制基板
730:第二冷却风扇
735:电源连接部
740:通信模块
750:背面支撑面板
750a:第一区域
750b:第二区域
751:主面板部
755:第一凸出边缘部
756:钩
760:背面罩
761:主罩部
762:通风孔
763:风扇安装孔
764:切割部
765:第二突出边缘部
800、900:铰链组件
810、910:铰链部
820、920:安置凸起
830、930:铰链壳体
835:第一狭槽
840、940:转换输出部
950:冷却流路
951:第一区间
953:第二区间
960:第三冷却风扇
1000:操作装置
1100:轴
1200:编码器
1300:旋钮
1310:轴结合部
1311:轴结合孔
1320:裙部
1321:结合槽
1330:第二连接支撑部
1340:凸起部
1350:旋钮罩
1360:正面部
1361:贯通部
1370:侧面部
1600:插口构件
1610:外侧支撑部
1611:插入凹槽
1620:内侧支撑部
1630:第一连接支撑部
1631:凸缘形状部
1633:肋状部
1635:裙状部
1640:光贯通孔
1650:第一结合部
1651:第一突出凸起部
1653:第一结合凸起部
1660:第二结合部
1661:第二突出凸起部
1663:第二结合凸起部
1670:第三结合部
1680:磁性构件
1700:发光构件
1800:正面罩构件
1810:结合凸部
1900:触摸操作部
1910:基板
1920:升压器
W:透视窗
a:罩
b:支撑壁
c:结合孔
f:外壁
g:凹槽
h:固定肋
i:结合凸起
j:第一弹簧结合部
k:第二弹簧结合部
l:第一反射器支撑凸起
m:第二反射器支撑凸起
n:宽部
o:窄部
s:密封构件
Claims (7)
1.一种烹饪设备,其中,包括:
壳体,在内部形成有由所述壳体的底面、两个侧面以及背面围成的烹饪室,所述壳体的顶面和正面开放;
门,开闭所述壳体的顶面和正面;
第一加热部,配置在所述门;以及
门框,支撑所述第一加热部并结合于所述门,
所述门框包括:
加热器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结合;以及
结合部,与所述门结合以将所述加热器安装部支撑于所述门,
在所述门和所述结合部的内部形成有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加热部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发热体和分别配置在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的连接端,
所述加热器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将配置在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端部的连接端固定;第二连接端固定部,将配置在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端部的连接端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罩,在圆周方向外侧包围所述连接端的外周;以及
支撑壁,将由所述罩包围的空间划分为所述第一加热部的长度方向的内侧空间和长度方向的外侧空间,并且所述连接端夹入结合到所述支撑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还包括:
玻璃,配置在所述加热器安装部的顶部;
第一横向支撑部,配置在比所述第一加热部更远离所述烹饪室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部;以及
反射器,遮挡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玻璃之间,并反射所述第一加热部的热量,
所述反射器包括:
第一反射器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玻璃之间,遮挡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玻璃之间以及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之间;以及
第二反射器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反射器部和所述玻璃之间,以遮挡所述第一反射器部和所述玻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
在所述支撑壁中形成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形成为在所述支撑壁凹入并且所述安置槽的入口朝顶部开放,
所述加热器安装部还包括连接端支撑构件,所述连接端支撑构件施加使安置于所述安置槽的所述连接端紧密接触于所述支撑壁的方向的力,并将所述连接端固定到所述支撑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还包括:
铰链组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部,
所述铰链组件包括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的铰链壳体和形成在所述铰链壳体的内部的冷却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中,
所述冷却流路的入口向所述铰链壳体的下部开放,
在所述冷却流路的入口处配置有冷却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9-0004169 | 2019-01-11 | ||
KR1020190004169 | 2019-01-11 | ||
KR10-2019-0038037 | 2019-04-01 | ||
KR20190038037 | 2019-04-01 | ||
KR10-2019-0040379 | 2019-04-05 | ||
KR1020190040379 | 2019-04-05 | ||
KR10-2019-0176632 | 2019-12-27 | ||
KR1020190176632A KR102344414B1 (ko) | 2019-01-11 | 2019-12-27 | 조리기기 |
PCT/KR2020/000543 WO2020145765A1 (ko) | 2019-01-11 | 2020-01-10 | 조리기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2591A CN113272591A (zh) | 2021-08-17 |
CN113272591B true CN113272591B (zh) | 2024-04-09 |
Family
ID=6915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08435.4A Active CN113272591B (zh) | 2019-01-11 | 2020-01-10 | 烹饪设备 |
CN202010028110.4A Active CN111434294B (zh) | 2019-01-11 | 2020-01-10 | 烹饪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28110.4A Active CN111434294B (zh) | 2019-01-11 | 2020-01-10 | 烹饪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454401B2 (zh) |
EP (3) | EP3910244A4 (zh) |
KR (2) | KR102344414B1 (zh) |
CN (2) | CN113272591B (zh) |
AU (1) | AU2020207151B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1105039A1 (de) | 2021-03-03 | 2022-09-08 | Miele & Cie. Kg | Einbaugargerät |
CN113066349B (zh) * | 2021-04-14 | 2022-07-22 | 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热学综合模拟实验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KR20220168099A (ko) * | 2021-06-15 | 2022-12-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KR20220168098A (ko) * | 2021-06-15 | 2022-12-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KR20220168097A (ko) * | 2021-06-15 | 2022-12-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CN114448155B (zh) * | 2022-02-11 | 2023-08-04 | 西安航空学院 | 一种大功率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优化控制方法 |
US12035844B2 (en) * | 2022-02-24 | 2024-07-16 | Insync Products Group Ltd. | Toaster oven system and method |
US12035845B1 (en) | 2023-04-26 | 2024-07-16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king pizza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690570A (en) * | 1927-04-25 | 1928-11-06 | Sr Harvey O Dalbey | Electric broiler |
KR20090063422A (ko) * | 2007-12-14 | 2009-06-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93295A (en) * | 1964-12-29 | 1968-07-16 | Sunbeam Corp | Cooking device with proportioning control |
DE2145094C3 (de) | 1971-09-09 | 1975-05-28 | G. Bauknecht Gmbh, Elektronische Fabriken, 7000 Stuttgart | Ofen zum Erhitzen von Nahrungsmitteln |
US3746837A (en) * | 1972-07-18 | 1973-07-17 | I Frey | Food warming appliance |
GB1556053A (en) | 1976-06-10 | 1979-11-21 | Pilkington Brothers Ltd | Thermal treatment of glass |
US4403540A (en) * | 1982-04-01 | 1983-09-13 | Top-Qua & Co., Ltd. | Bacon grill |
FR2682461A1 (fr) * | 1991-10-15 | 1993-04-16 | Jolly Marcel | Appareil de cuisson constitue d'un recipient et d'un generateur de rayonnements electromagnetiques. |
JPH0634137A (ja) * | 1992-07-21 | 1994-02-0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子レンジ |
KR970011605A (ko) * | 1995-08-04 | 1997-03-27 | 김광호 | 가스오븐렌지의 냉각장치 |
WO1997034490A1 (en) | 1996-03-18 | 1997-09-25 | Aktiebolaget Electrolux | A heater unit for ovens |
US6097003A (en) * | 1998-01-09 | 2000-08-01 | Emerson Electric Company | Support bar attachment for an electric heater element |
JP3183267B2 (ja) | 1998-09-08 | 2001-07-0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気加熱調理器の発熱体取付構造 |
US6289602B1 (en) | 1999-01-28 | 2001-09-18 | Cts Corporation | Strain gage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sensor |
DE29905081U1 (de) | 1999-03-19 | 1999-08-12 | Su, Yung-Sen, Tainan | Verbesserung der Struktur einer Ofentür |
US6271502B1 (en) | 2000-02-18 | 2001-08-07 | Wen-Ching Lee | Quick-disconnect arrangement for oven door |
US6867394B2 (en) * | 2001-10-05 | 2005-03-15 | George T. C. Li | Roasting oven with dual heating elements |
JP2003114030A (ja) | 2001-10-05 | 2003-04-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加熱調理器 |
JP2005030711A (ja) | 2003-07-09 | 2005-02-0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気ストーブのヒータ端部固定装置 |
US20050089318A1 (en) * | 2003-10-28 | 2005-04-28 | Eastern Sources Housewares (Hong Kong) Limited | Electric grill |
ITMI20040715A1 (it) * | 2004-04-08 | 2004-07-09 | De Longhi Spa | Forno ad alimentazione elettrica in particolare per la cottura o il riscaldamento di cibi |
WO2006006245A1 (ja) * | 2004-07-14 | 2006-01-19 | Takit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 電気コンロ |
KR20060062202A (ko) * | 2004-12-03 | 2006-06-12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스윙 도어를 갖는 전자렌지 |
US7301127B1 (en) * | 2005-01-11 | 2007-11-27 | Derridinger Jr Richard K | Cooking device |
KR200396178Y1 (ko) * | 2005-06-20 | 2005-09-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레인지의 상부히터조립체 |
JP4111979B2 (ja) | 2006-08-04 | 2008-07-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加熱調理器 |
US8058594B2 (en) * | 2006-09-01 | 2011-11-15 | Lg Electronics Inc. | Door for a cooking apparatus |
KR20080024025A (ko) | 2006-09-12 | 2008-03-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FR2922745B1 (fr) * | 2007-10-29 | 2009-11-13 | Seb Sa | Appareil de cuisson par rayonnement |
KR200450168Y1 (ko) * | 2007-12-11 | 2010-09-08 | 권혁 | 전기 양면 구이 그릴 |
CN102301185B (zh) | 2009-04-16 | 2014-06-18 | 夏普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器 |
KR101590639B1 (ko) * | 2009-07-20 | 2016-02-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KR20110001565U (ko) | 2009-08-07 | 2011-02-15 | 이종석 | 토스터기의 도어 개폐 장치 |
JP5383625B2 (ja) * | 2010-11-01 | 2014-01-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加熱調理器 |
CN202173285U (zh) | 2011-08-03 | 2012-03-28 | 何顺伟 | 一种多功能的电烤箱 |
US9492031B2 (en) * | 2012-02-15 | 2016-11-15 | Pedro A. Diaz | Versatile outdoor oven and grill |
CN203328543U (zh) | 2013-06-18 | 2013-12-11 | 中山市豪通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比萨炉 |
US9924830B1 (en) * | 2016-11-29 | 2018-03-27 | Team International Group of America Inc. | Countertop cooking appliance |
JP6289602B2 (ja) * | 2016-12-28 | 2018-03-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加熱調理器 |
CN106821025A (zh) | 2017-04-05 | 2017-06-13 | 珠海飞龙电器有限公司 | 多功能电烤箱 |
CN107319913A (zh) * | 2017-06-26 | 2017-11-07 | 宁波司杰特卫厨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蒸烤一体机及其加热方法 |
CN107131528B (zh) | 2017-06-29 | 2019-08-30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装置 |
WO2020145765A1 (ko) * | 2019-01-11 | 2020-07-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WO2020145763A1 (ko) * | 2019-01-11 | 2020-07-1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
2019
- 2019-12-27 KR KR1020190176632A patent/KR10234441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9-12-30 KR KR1020190178618A patent/KR10257268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0
- 2020-01-10 AU AU2020207151A patent/AU202020715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1-10 EP EP20738147.6A patent/EP391024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1-10 CN CN202080008435.4A patent/CN113272591B/zh active Active
- 2020-01-10 CN CN202010028110.4A patent/CN111434294B/zh active Active
- 2020-01-10 US US16/739,623 patent/US11454401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1-10 EP EP21193772.7A patent/EP397472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1-10 EP EP20151109.4A patent/EP3680559B1/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8-15 US US17/888,172 patent/US20230035341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690570A (en) * | 1927-04-25 | 1928-11-06 | Sr Harvey O Dalbey | Electric broiler |
KR20090063422A (ko) * | 2007-12-14 | 2009-06-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조리기기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80559A1 (en) | 2020-07-15 |
US20230035341A1 (en) | 2023-02-02 |
KR20230129211A (ko) | 2023-09-07 |
CN113272591A (zh) | 2021-08-17 |
KR102572685B1 (ko) | 2023-08-30 |
AU2020207151B2 (en) | 2023-05-25 |
KR20200087688A (ko) | 2020-07-21 |
AU2020207151A1 (en) | 2021-08-26 |
EP3974729A1 (en) | 2022-03-30 |
EP3910244A1 (en) | 2021-11-17 |
EP3910244A4 (en) | 2023-02-08 |
US11454401B2 (en) | 2022-09-27 |
CN111434294B (zh) | 2022-11-01 |
KR20200087682A (ko) | 2020-07-21 |
KR102344414B1 (ko) | 2021-12-29 |
US20200224884A1 (en) | 2020-07-16 |
EP3680559B1 (en) | 2021-10-13 |
CN111434294A (zh) | 2020-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72591B (zh) | 烹饪设备 | |
KR102575310B1 (ko) | 조리기기 | |
CN111434293B (zh) | 烹饪设备 | |
EP4105562A1 (en) | Cooking appliance | |
US20220160172A1 (en) | Cooking appliance | |
EP4105560A1 (en) | Cooking appliance | |
CN113271827B (zh) | 烹饪设备 | |
KR102522669B1 (ko) | 조리기기 | |
KR102564249B1 (ko) | 조리기기 | |
KR102720726B1 (ko) | 조리기기 | |
CN117157488A (zh) | 烹饪设备 | |
KR20220168101A (ko) | 조리기기 | |
KR20220168098A (ko) | 조리기기 | |
KR20220168102A (ko) | 조리기기 | |
KR20210007294A (ko) | 조리기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