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1843B - 血压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压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71843B CN113271843B CN201980086563.8A CN201980086563A CN113271843B CN 113271843 B CN113271843 B CN 113271843B CN 201980086563 A CN201980086563 A CN 201980086563A CN 113271843 B CN113271843 B CN 1132718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 flow path
- closing valve
- cuff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6772 blood pressure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9530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10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0
- 210000004712 air sac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ZRALSGWEFCBTJO-UHFFFAOYSA-N Guanidine Chemical compound NC(N)=N ZRALSGWEFCBTJ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AHVPOAOWHRMOBY-UHFFFAOYSA-N 2-(diethylamino)-1-[6,7-dimethoxy-1-[1-(6-methoxynaphthalen-2-yl)ethyl]-3,4-dihydro-1h-isoquinolin-2-yl]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OC)C=CC2=CC(C(C)C3C4=CC(OC)=C(OC)C=C4CCN3C(=O)CN(CC)CC)=CC=C21 AHVPOAOWHRMOB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CHJJGSNFBQVOTG-UHFFFAOYSA-N N-methyl-guanidine Natural products CNC(N)=N CHJJGSNFBQVOT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SWSQBOPZIKWTGO-UHFFFAOYSA-N dimethylaminoamidine Natural products CN(C)C(N)=N SWSQBOPZIKWTG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3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but-3-enoic acid;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O)CC=C DQXBYHZEEUGOB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397 thermoplastic 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45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1953 Hypoten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Vinyl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C BZHJMEDXRYGGR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2866 low blood press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0 polystyre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21 radial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30 thermoplastic polyester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559 ulnar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35—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泵阀和开闭阀中的任一个阀发生了故障,也能够从三个袖带排出流体的血压测定装置。血压测定装置1包括:泵(14),具备泵阀(14b);第一流路(7a),包括第一开闭阀(16A),将泵(14)与感测袖带(73)流体连接;第二流路(7b),从泵(14)与第一开闭阀(16A)之间的第一流路(7a)分支,包括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将泵(14)与大气连接;第三流路(7c),在第二开闭阀(16B)与第三开闭阀(16C)之间的中途部分支,将泵(14)与拉伸袖带(74)流体连接;以及第四流路(7d),在第三开闭阀(16C)与第四开闭阀(16D)之间的中途部分支,使泵(14)与按压袖带(71)流体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血压的血压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血压测定的血压测定装置不仅仅是在医疗设备中,在家庭中也被用作一种确认健康状态的方式。血压测定装置例如使卷绕于生物体的上臂或手腕等的袖带膨胀和收缩,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袖带的压力,由此检测动脉壁的振动来测定血压。
作为这种血压测定装置,例如已知一种袖带与对袖带供给流体的装置主体构成为一体的被称为所谓一体型的血压测定装置。此外,作为这种血压测定装置,例如已知像日本特开2005-230175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具备多个袖带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作为具备多个袖带的血压测定装置,考虑以下的构成:具备三个袖带、将这三个袖带与泵连接的流路以及设置于这些流路的四个阀,通过开闭这四个阀来开闭从泵向三个袖带的每一个连结的流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301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这样的血压测定装置还可以考虑装戴于手腕的可穿戴设备。在具有可穿戴设备的方案的血压测定装置中,还设想到夜间的血压测定,因此谋求一种即使在任一个阀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从三个袖带的每一个排出空气的构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泵阀和开闭阀中的任一个阀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从三个袖带排出流体的血压测定装置。
技术方案
根据一个方案,提供一种血压测定装置,装配于生物体,其中,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袖带构造体,具备因流体膨胀的感测袖带、拉伸袖带以及按压袖带;泵,具备泵主体和泵阀;第一流路,包括第一开闭阀,经由所述第一开闭阀将所述泵与所述感测袖带流体连接;第二流路,是从所述泵与所述第一开闭阀之间的所述第一流路分支而构成的,包括第二开闭阀、第三开闭阀以及第四开闭阀,依次经由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将所述泵与大气连接;第三流路,是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第二开闭阀与所述第三开闭阀之间的中途部分支而构成的,将所述泵与所述拉伸袖带流体连接;以及第四流路,是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第三开闭阀与所述第四开闭阀之间的中途部分支而构成的,将所述泵与所述按压袖带流体连接。
在此,生物体例如是上臂、手腕。流体包括液体和空气。袖带是指在测定血压时卷绕于生物体的上臂、手腕等,通过供给流体而膨胀的部件,包括空气袋等袋状构造体。
根据该方案,即使在泵阀、第一开闭阀、第二开闭阀、第三开闭阀以及第四开闭阀中的任一个阀因故障而未打开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感测袖带、拉伸袖带以及按压袖带经由泵阀或第四开闭阀向大气开放,因此能够将感测袖带、拉伸袖带以及按压袖带内的空气经由泵阀或第四开闭阀排出。
在上述一个方案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提供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中,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第一开闭阀和感测袖带的中途部;存储部,存储对所述泵阀、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的故障进行判断的压力阈值;以及控制部,基于来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所述阈值,判断所述泵阀、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中的任一个阀的故障,并打开其余的阀。
根据该方案,例如,即使在夜间等用户不会察觉到血压测定装置的异常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感测袖带、拉伸袖带以及按压袖带的各自的内部空间的流体经由泵阀或第四开闭阀排出,因此能够提高血压测定装置的安全性。
在上述一个方案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提供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中,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壳体,包括筒状的轮廓壳体和覆盖所述轮廓壳体一端的风挡;基部,容纳于所述壳体内,供设置所述泵、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流路板,固定于所述基部的生物体侧,构成所述基部和所述第一流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流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三流路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四流路的一部分;第一管,设置于所述基部的所述风挡侧,构成所述第一流路的其他部分;以及第二管和第三管,设置于所述基部的所述风挡侧的表面,构成所述第二流路的其他部分。
根据该方案,流路部能够通过使用第一管、第二管以及第三管而将与轮廓壳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在上述一个方案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提供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中,所述基部与所述流路板被粘接剂固定,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一部分、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一部分,所述第三流路的所述一部分以及所述第四流路的所述一部分分别具有流路槽和设置于所述流路槽的周围的所述粘接剂的回避部,上述流路槽在所述基部和所述流路板中的一方形成并且被另一方覆盖。
根据该方案,能够缩窄各流路部中流体流动的流路的宽度,因此能够使从泵有效地向感测袖带、拉伸袖带以及按压袖带供给流体。而且,能够抑制固定流路板和基部的粘接剂渗入到流路槽而闭塞流路槽。
在上述一个方案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提供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中,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固定于所述泵的所述风挡侧的面的电力供给部,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配置于在与所述轮廓壳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与泵分离的位置。
根据该方案,能够将壳体薄型化。
在上述一个方案的血压测定装置中,提供一种血压测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所述轮廓壳体的内表面配置。
根据该方案,能够有效利用壳体的中心侧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壳体内的血压测定装置的部件配置的自由度。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泵阀和开闭阀中的任一个发生故障,也能够从感测袖带、按压袖带以及拉伸袖带排出流体的血压测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构成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装戴于手腕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流路部、开闭阀、压力传感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8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装置主体的构成的一部分省略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构成的一部分省略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基部和流路板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同一基部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同一流路板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同一流路板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同一流路板构成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同一流路板和背罩被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开闭阀、压力传感器以及支承板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开闭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基板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20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卡圈和袖带构造体的构成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卡圈和袖带构造体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卡圈和袖带构造体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拉伸袖带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拉伸袖带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卡圈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袖带构造体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同一袖带构造体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掌侧袖带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同一掌侧袖带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感测袖带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感测袖带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装戴于手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装戴于手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装戴于手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7是示意性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装戴于手腕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9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的构成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至图38,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1的一个例子进行以下例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将血压测定装置1的构成分解表示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构成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将血压测定装置1装戴于手腕200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流路部15、开闭阀16以及压力传感器17的构成的框图。图7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构成的立体图。图8是将血压测定装置1的装置主体3的构成的一部分省略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将血压测定装置1的构成的一部分省略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从手腕200侧观察血压测定装置1的基部33和流路板34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从流路板34侧观察血压测定装置1的基部33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流路板34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从风挡32侧观察血压测定装置1的流路板34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从手腕200侧观察血压测定装置1的流路板34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流路板34和背罩35被分解后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开闭阀16、压力传感器17以及支承板38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从手腕200侧观察血压测定装置1的开闭阀16、压力传感器17以及支承板38的构成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基部33和流路板34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基部33和流路板34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0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卡圈5和袖带构造体6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卡圈5和袖带构造体6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卡圈5和袖带构造体6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3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拉伸袖带74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拉伸袖带74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5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卡圈5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6是将血压测定装置1的袖带构造体6的手腕200侧的构成进行表示的俯视图。图27是表示从卡圈5的内周面侧观察袖带构造体6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8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按压袖带71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9是用图28中XXIX-XXIX线剖面来表示的按压袖带71的构成的剖视图。图30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感测袖带73的构成的俯视图。图31是用图30中XXXI-XXXI线剖面来表示的血压测定装置1的感测袖带73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31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感测袖带73的构成的剖视图。图32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3至图35是表示将血压测定装置1装戴于手腕200上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36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7是示意性表示将血压测定装置1装配于手腕200上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8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39是表示血压测定装置1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血压测定装置1是装戴于生物体的电子血压测定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采用装戴于生物体的手腕200的可穿戴设备的方案的电子血压测定装置来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血压测定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3;带4,将装置主体3固定于手腕;卡圈5,配置于带4与手腕之间;袖带构造体6,具有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流体回路7,将装置主体3与袖带构造体6流体连接;给电部8,设置于卡圈5。
如图1至图5所示,装置主体3例如具备壳体11、显示部12、操作部13、泵14、流路部15、开闭阀16、压力传感器17、电力供给部18、振动马达19以及控制基板20。装置主体3通过泵14、开闭阀16、压力传感器17以及控制基板20等,向袖带构造体6供给流体。
如图1至图3以及图8至图14所示,壳体11具备:轮廓壳体31;风挡32,覆盖轮廓壳体31的与手腕200侧相反侧(外方侧)的开口;基部33,设置于轮廓壳体31的内部的手腕200侧;流路板34,固定于基部33的手腕200侧的面;背罩35,覆盖轮廓壳体31的手腕200侧;以及密封构件36,设置于背罩35的下表面。
如图4和图8所示,轮廓壳体31形成为圆筒状。轮廓壳体31具备在外周面的周向上分别设置于对称位置的一对耳31a和分别设置于两个一对耳31a之间的弹簧杆31b。
此外,如图9所示,轮廓壳体31在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和另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分别形成有孔31c。孔31c使轮廓壳体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在孔31c的配置于轮廓壳体31的内周面的开口端设置有过滤器37。过滤器37具有使空气通过而限制水通过的功能。在此所言的限制是指限制水的通过量。优选的是,过滤器37具有防止水通过的性能。
如图8所示,在轮廓壳体31的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的部分的内周面和另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的部分的内周面分别设置有过滤器37。此外,轮廓壳体31的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的部分的内周面与另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的部分的内周面相互平行,且构成为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平行的平面。两个一对耳31a之间的部分的内周面构成为曲面状。风挡32例如是圆形状的玻璃板。
基部33构成为其平面形状与轮廓壳体31的开口的形状大致相同。基部33保持显示部12、操作部13、泵14、开闭阀16、压力传感器17、电力供给部18、振动马达19以及控制基板20。此外,基部33例如构成使泵14与袖带构造体6流体连接的流路部15的一部分。
在基部33的风挡32侧的面33a的、一方的一对耳31a侧形成有配置控制基板20的凹陷33b。与基部33的背罩35侧的面33c的凹陷33b对置的区域构成向背罩35侧突出的凸部33d。
在基部33上形成有:第一孔33A1,配置后述的第一开闭阀16A的一部分;第二孔33A2,配置后述的第二开闭阀16B的一部分;第三孔33A3,配置后述的第三开闭阀16C的一部分;以及第四孔33A4,配置后述的第四开闭阀16D的一部分。
此外,在基部33形成有:第五孔33A5,配置后述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7A的一部分;以及第六孔33A6,配置后述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7B的一部分。
第一孔33A1、第二孔33A2、第三孔33A3、第四孔33A4、第五孔33A5以及第六孔33A6配置于基部33的、与轮廓壳体31的一方的一对耳31a和另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的部分的内周面对置的、被构成为圆弧状的边缘包围的区域。
这些孔在从一方的一对耳31a侧朝向另一方的一对耳31a侧的方向上,按第五孔33A5、第六孔33A6、第一孔33A1、第二孔33A2、第三孔33A3以及第四孔33A4的顺序排列配置。
此外,在基部33形成有与泵14的排出孔14d流体连接的第七孔33A7。第七孔33A7例如在基部33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与排出孔14d对置的位置。
如图11所示,在基部33的背罩35侧的面33c的与流路板34的周缘部对置的部分形成有环状的槽33B。槽33B的一部分配置于凸部33d的边缘的一部分。
流路板34覆盖基部33的手腕200侧的面33c的避开了凸部33d的区域的一部分。在流路板34的基部33侧的面34a形成有与第一孔33A1对置的第一凹陷34A1、与第二孔33A2对置的第二凹陷34A2、与第三孔33A3对置的第三凹陷34A3、与第四孔33A4对置的第四凹陷34A4、与第五孔33A5对置的第五凹陷34A5以及与第六孔33A6对置的第六凹陷34A6。
这些凹陷在从一方的一对耳31a侧朝向另一方的一对耳31a侧的方向上,按第五凹陷34A5、第六凹陷34A6、第一凹陷34A1、第二凹陷34A2、第四凹陷34A4的顺序排列配置。
如图14所示,在流路板34的手腕200侧的表面34b的与背罩35对置的部分具有第一突部34B1、第二突部34B2、第三突部34B3以及第四突部34B4。
如图2所示,背罩35构成为中央侧开口的环状。背罩35覆盖轮廓壳体31的手腕200侧的端部的外周缘侧。
此外,如图2和图15所示,在背罩35的流路板34侧的面形成有:供第一突部34B1卡合的第一凹陷35e1、供第二突部34B2卡合的第二凹陷35e2、供第三突部34B3卡合的第三凹陷35e3以及供第四突部34B4卡合的第四凹陷35e4。
这样的背罩35与卡圈5组合成一体,由此中央开口被卡圈5覆盖,并且与卡圈5一起构成覆盖轮廓壳体31的手腕200侧的端部的背盖。具体而言,背罩35被四个第一紧固构件35a固定于卡圈5,并且被四个第二紧固构件35b固定于轮廓壳体31的手腕200侧的端部。背罩35具有:四个孔部35c,设置于底部,供固定于卡圈5的第一紧固构件35a插通;以及四个孔部35d,供固定于外周部的四处向径向突出并且设置于该突出的部位的轮廓壳体31的第二紧固构件35b插通。
第一紧固构件35a和第二紧固构件35b是螺丝、螺栓、小螺钉以及铆钉等将两个部件机械性紧固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紧固构件35a和第二紧固构件35b是螺钉。
密封构件36是形成为背罩35的与卡圈5接触的区域的形状的例如双面胶带。密封构件36存在于卡圈5与背罩35之间,从而将卡圈5与背罩35之间密封。
显示部12配置于轮廓壳体31的基部33上且风挡32的紧下方。如图5所示,显示部12与控制基板20电连接。显示部12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显示部12显示包括日期和时间、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等血压值、心率等测定结果的各种信息。
操作部13构成为能输入来自使用者的指令。例如,如图1和图5所示,操作部13具备设置于壳体11的多个按钮41、检测按钮41操作的传感器42以及设置于显示部12或风挡32的触摸面板43。操作部13由使用者进行操作,由此将指令转换成电信号。传感器42和触摸面板43与控制基板20电连接,向控制基板20输出电信号。
多个按钮41例如设置有三个。按钮41被基部33支承,并且从轮廓壳体31的外周面突出。具体而言,多个按钮41从轮廓壳体31的外周面的、一方的一对耳31a与另一方的一对耳31a之间的部分的、夹着轮廓壳体31的中心且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第四开闭阀16D、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的相反侧的部分突出。多个按钮41和多个传感器42被基部33支承。触摸面板43例如与风挡32设置为一体。
如图8所示,泵14例如是压电泵。泵14对空气进行压缩,经由流路部15将压缩空气向袖带构造体6供给。泵14与控制基板20电连接。
如图6所示,泵14具备泵主体14a和泵阀14b。泵主体14a对空气进行压缩,向流路部15排出空气。泵阀14b构成为通过打开而能够向大气排出来自泵主体14a的空气和来自流路部15的空气。
泵14固定于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与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分离的位置。
在此,对于泵14在轮廓壳体31内的位置,将与从一方的一对耳31a朝向另一方的一对耳31a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和轮廓壳体31的轴向D这两方正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泵14配置于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第四开闭阀16D、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靠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与凹陷33b并列的位置。作为一个例子,泵14被双面胶带固定于基部33。泵14的排出孔14d配置于基部33侧的面。
如图5所示,流路部15构成从泵14向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连结的流路的一部分以及从泵14向感测袖带73连结的流路的一部分。此外,流路部15构成从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向大气连结的流路的一部分以及从感测袖带73向大气连结的流路的一部分。流路部15是由设置于基部33与流路板34之间的中空部、槽和流路部以及设置于基部33的管等构成的空气的流路。
如图9所示,具体而言,流路部15具备流路部主体15a、第一管15b、第二管15c以及第三管15d。流路部15通过在流路部主体15a上组装第一管15b、第二管15c以及第三管15d而构成。
流路部主体15a构成于基部33与流路板34之间。流路部主体15a具有第一流路部141、第二流路部142、第三流路部143以及第四流路部144。
第一流路部141构成将第一孔33A1、第二孔33A2以及第七孔33A7进行连接的流路。如图11至图13所示,第一流路部141是由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和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构成的并且包括第一流路槽141c和粘接剂回避部的腔室,该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是基部33的手腕200侧的面33c的一部分,该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是流路板34的基部33侧的表面34a的一部分。
如图11所示,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包括第一孔33A1、第二孔33A2、第七孔33A7。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从第一孔33A1和第二孔33A2延伸至第二方向上的基部33的中心侧,并且从该中心侧延伸至第一方向上的一方的一对耳31a侧的一端。
此外,在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的边缘形成有与槽33B一起相对于其他部分而划分出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的第一划分槽33C1和第二划分槽33C2。第一划分槽33C1构成为两端分别与槽33B连通的形状。第二划分槽33C2构成为两端分别与槽33B连通的形状。
如图12和图13所示,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由与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对置的区域构成。具体而言,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从配置第一凹陷34A1和第二凹陷34A2的流路板34的边缘部起,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至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至一方的一对耳31a侧的流路板34的边缘部。
在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的与第七孔33A7对置的部分形成有第七凹陷34A7。此外,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形成有将第一凹陷34A1、第二凹陷34A2以及第七凹陷34A7连通的第一流路槽141c。
在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的边缘形成有相对于其他部分而划分出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的环状的第三划分槽34C3。如图1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第三划分槽34C3与基部33的槽33B、第一划分槽33C1以及第二划分槽33C2对置。
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构成为平面状。此外,如图18和图19所示,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构成为比第三划分槽34C3的外侧的与第三划分槽34C3邻接的部位低的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言的低基于血压测定装置1处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与重力方向平行且显示部12相对于背罩35配置于上方的姿势的情况。此后,在对高度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基于血压测定装置1处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与重力方向平行且显示部12相对于背罩35配置于上方的姿势的情况。
这样构成的第一流路部141通过第一流路槽141c被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覆盖而构成流路。此外,在第一流路槽141c的周围,在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与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之间具有间隙,构成将流路板34和基部33固定的粘接剂G的回避部141d。该间隙例如是微小的。
如图6所示,第二流路部142经由第一开闭阀16A和第一管15b,与第一流路部141连接。第二流路部142构成从泵14起至感测袖带73为止的流路的一部分。第二流路部142的周围的一部分被第一流路部141包围,周围的其他部分被基部33的边缘部以及流路板34的边缘部包围。
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二流路部142是由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和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构成的包括第二流路槽142c和粘接剂的回避部的腔室,该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是基部33的手腕200侧的面33c的一部分,该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是流路板34的基部33侧的表面34a的一部分。
如图11所示,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构成于被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和基部33的边缘部包围的区域。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处配置有第五孔33A5和第六孔33A6。
此外,在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在相对于第六孔33A6在第二方向上的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的位置形成有第八孔33A8。第八孔33A8与第一管15b流体连接。
这样构成的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由槽33B和第二划分槽33C2相对于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而划分出。此外,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构成为平面状。
如图12所示,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与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对置。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被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和流路板34的边缘部包围。
此外,在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的、相对于第五凹陷34A5和第六凹陷34A6在第二方向上的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形成有与感测袖带73流体连接的第九孔34A9。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流路板34的手腕200侧的面形成有将第九孔34A9配置于内侧的第一喷嘴34D1。
如图6和图39所示,第一喷嘴34D1与感测袖带73的后述的连接部93流体连接。此外,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处形成有将第五凹陷34A5、第六凹陷34A6以及第九孔凹陷34A9连通的第二流路槽142c。第二流路槽142c与基部33的第八孔33A8对置。此外,第二流路槽142c的宽度比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的宽度窄。
此外,在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的边缘形成有环状的第四划分槽34C4。第四划分槽34C4相对于其他部分而划分出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如图11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第四划分槽34C4与基部33的槽33B和第二划分槽33C2对置。
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构成为平面状。此外,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构成为比在第四划分槽34C4的外侧与第四划分槽34C4邻接的部分低的面。
这样构成的第二流路部142通过第二流路槽142c被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覆盖而构成流路。此外,第二流路槽142c的周围在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与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之间具有间隙,构成将流路板33和基部34固定的粘接剂G的回避部142d。该间隙例如是微小的。
如图6所示,第三流路部143构成从泵14起至拉伸袖带74为止的流路的一部分。第三流路部143经由第二开闭阀16B和第二管15c,与第一流路部141流体连接。第三流路部143经由第三开闭阀16C和第三管15d,与第四流路部144流体连接。
如图11所示,第三流路部143是由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和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构成的、包括第三流路槽143c和粘接剂用的回避部的腔室,该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是基部33的手腕200侧的面33c的一部分,该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是流路板34的基部33侧的面34a的一部分。
如图11所示,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与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的第一划分槽33C1在第一方向上邻接。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从第三孔33A3侧起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至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为止。
在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形成有与第二管15c流体连接的第十孔33A10。
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构成为平面状。此外,在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的边缘形成有与槽33B和第一划分槽33C1一起相对于其他部分而划分出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的第五划分槽33C5。
如图12和图13所示,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与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对置。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从第三凹陷34A3起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至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
在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的相对于第三凹陷34A3的另一端侧形成有与拉伸袖带74流体连接的第十一孔34A11。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流路板34的手腕200侧的面34b形成有将第十一孔34A11配置于内侧的第二喷嘴34D2。如图6和图39所示,第二喷嘴34D2与拉伸袖带74的后述的连接部103流体连接。
此外,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处形成有将第三凹陷34A3与第十一孔34A11连通的第三流路槽143c。第三流路槽143c与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的第十孔33A10对置且连通。第三流路槽143c的宽度比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的宽度窄。
在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的边缘形成有环状的第六划分槽34C6。如图11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第六划分槽34C6与基部33的槽33B、第一划分槽33C1以及第五划分槽33C5对置。第六划分槽34C6相对于其他部分而划分出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
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构成为平面状。此外,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构成为比在第六划分槽34C6的外侧与第六划分槽34C6邻接的部分低的面。
这样构成的第三流路部143通过第三流路槽143c被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覆盖而构成流路。此外,第三流路槽143c的周围在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与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之间具有间隙,构成将基部33与流路板34固定的粘接剂的回避部143d。该间隙例如是微小的。
如图6所示,第四流路部144构成从第三流路部143起至按压袖带为止的流路的一部分。第四流路部144经由第三开闭阀16C和第三管15d,与第三流路部143流体连接。
如图9至图12所示,第四流路部144是由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和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构成的包括第四流路槽144c和粘接剂回避部的腔室,该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是基部33的手腕200侧的面33c的一部分,该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是流路板34的基部33侧的面34a的一部分。
如图11所示,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配置于在第一方向上与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的第五划分槽33C5并列的位置。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从第四孔33A4侧起,经由凸部33d的边缘的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至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并且经由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和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的侧方,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至基部33的边缘部。
在第四孔33A4的附近形成有第十二孔33A12。第十二孔33A12与第三管15d流体连接。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由槽33B和第五划分槽33C5相对于其他部分而划分出。此外,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构成为平面状。
如图12和图13所示,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与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对置。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从第四凹陷34A4侧起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至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至流路板34的一端。
在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的、与第十二孔33A12对置的位置形成有第十三凹陷34A13。
在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的、在第二方向上的轮廓壳体31的中心侧,形成有与按压袖带71流体连接的第十四孔34A14。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流路板34的手腕200侧的面34b形成有将第十四孔34A14配置于内侧的第三喷嘴34D3。第三喷嘴34D3插入于卡圈5的罩部5a的后述的第三孔部5f3内,如图6和图39所示,与按压袖带71的连接部84流体连接。
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处形成有将第四凹陷34A4、第十三凹陷34A13以及第十四孔34A14连通的第四流路槽144c。在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的边缘形成有环状的第七划分槽34C7。如图11中由双点划线所示,第七划分槽34C7与基部33的槽33B、第二划分槽33C2以及第五划分槽33C5对置。
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构成为平面状。此外,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构成为比在第七划分槽34C7的外侧与第七划分槽34C7连接的部分低的面。
这样构成的第四流路部144通过第四流路槽144c被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覆盖而构成流路。此外,第四流路槽144c的周围在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与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之间具有间隙,构成将基部33与流路板34固定的粘接剂的回避部144d。
如图18和图19所示,这样构成的基部33和流路板34被粘接剂G固定。具体而言,在形成于基部33的槽33B及多个划分槽33C1、33C2、33C5与对置于这些槽的、形成于流路板34的多个划分槽34C3、34C4、34C6、34C7之间配置有粘接剂G。
此外,如图19中以第一划分槽33C1、第三划分槽34C3以及第六划分槽34C6为代表而表示的那样,流路板34的面34a的、邻接的两个划分槽之间的区域与形成于基部33的划分槽对置。流路板34的面34a的邻接的两个划分槽经由形成于基部33的划分槽而连接。
在形成于基部33的槽33B和多个划分槽33C1、33C2、33C5以及形成于流路板34的划分槽34C3、34C4、34C6、34C7配置的粘接剂G将第一流路部141、第二流路部142、第三流路部143以及第四流路部144流体性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部33的槽33B、划分槽33C1、33C2、33C5以及流路板34的划分槽34C3、34C4、34C6、34C7配置粘接剂G,由此该粘接剂G成为配置于基部33与流路板34之间的壁部,其结果是,在基部侧第一构成部141a与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141b之间产生间隙。同样地,在基部侧第二构成部142a与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142b之间、基部侧第三构成部143a与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143b之间以及基部侧第四构成部144a与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144b之间分别产生间隙。
如图6所示,第一管15b与第一开闭阀16A和第二流路部142的第二流路槽142c连接,将第一开闭阀16A与第二流路部142流体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管15b例如通过由硬质的树脂形成的管等构成,一端与第一开闭阀16A连接,另一端例如经由形成于基部33的风挡32侧的面的凸台而与第二流路部142的第八孔33A8流体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是,第一管15b由不会因在内部流动的流体的压力而产生变形的材料形成。
这样构成的第一管15b在基部33的风挡侧,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配置于与泵14和电力供给部18分离的位置。
如图6所示,第二管15c与第二开闭阀16B和第三流路部143的第三流路槽143c连接,将第二开闭阀16B与第三流路部143流体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管15c例如通过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管等构成,一端与第二开闭阀16B连接,另一端例如经由形成于基部33的风挡32侧的面的凸台而与第三流路部143的第十孔33A10连接。优选的是,第二管15c由不会因在内部流动的流体的压力而产生变形的材料形成。
这样构成的第二管15c配置于在基部33的上方并且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与泵14和电力供给部18分离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二管15c配置于在轮廓壳体31的轴向D上与流路板34并列的位置。
如图6所示,第三管15d与第三开闭阀16C和第四流路部144的第四流路槽144c连接,将第三开闭阀16C与第四流路部144流体连接。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三管15d例如通过由硬质的树脂材料形成的管等构成,一端与第三开闭阀16C连接,另一端例如经由形成于基部33的风挡32侧的面的凸台而与第四流路部144的第十二孔33A12流体连接。优选的是,第三管15d由不会因在内部流动的流体的压力而产生变形的材料形成。
这样构成的第三管15d配置于在基部33的上方并且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与泵14和电力供给部18分离的位置。具体而言,第三管15d配置于在轮廓壳体31的轴向D上与流路板34并列的位置。
开闭阀16对流路部15的一部分进行开闭。开闭阀16设置有多个,作为具体例,如图5和图6所示,设置有四个,通过各开闭阀16的开闭组合,选择性开闭从泵14向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连结的流路、从泵14向感测袖带73连结的流路、从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向大气连结的流路以及从感测袖带73向大气连结的流路。作为具体例,四个开闭阀16由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构成。
第一开闭阀16A设置于第一流路部141的第一孔33A1和第一凹陷34A1。第一开闭阀16A与第一流路部141的第一流路槽141c流体连接。此外,第一开闭阀16A与第一管15b连接。第一开闭阀16A对将泵14与感测袖带73连接的流路进行开闭。
第二开闭阀16B设置于第一流路部141的第二孔33A2和第二凹陷34A2。第二开闭阀16B与第二流路部142的第二流路槽142c流体连接。此外,第二开闭阀16B与第二管15c连接。第二开闭阀16B对将泵14与拉伸袖带74连接的流路进行开闭。
第三开闭阀16C设置于第三流路部143的第三孔33A3和第三凹陷34A3。第三开闭阀16C与第三流路部143的第三流路槽143c流体连接。此外,第三开闭阀16C与第三管15d连接。第三开闭阀16C与第二开闭阀16B协同动作,对将泵14与按压袖带71连接的流路进行开闭。
第四开闭阀16D设置于第四流路部144的第四孔33A4和第四凹陷34A4。第四开闭阀16D与第四流路部144的第四流路槽144c流体连接。第四开闭阀16D与第二开闭阀16B和第三开闭阀16C协同动作,对将泵14与大气连接的流路进行开闭。
此外,如图9、图16以及图17所示,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配置于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与泵14和电力供给部18分离的位置。作为一个例子,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配置于在基部33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按钮41的相反侧的边缘部。
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固定于支承板38。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例如固定于支承板38的手腕200侧的面。
压力传感器17至少对感测袖带73的压力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17例如具备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压力传感器17将检测到的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向控制基板20输出。例如,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设置于将流路部15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与感测袖带73连接的流路。这些流路通过各开闭阀的开闭,使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与泵14连接,因此这些流路内的压力成为泵14所连结的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的内部空间的压力。
第一压力传感器17A设置于第二流路部142的第五孔33A5和第五凹陷45A5。第二压力传感器17B配置于第二流路部142的第六孔33A6和第六凹陷34A6。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对第二流路槽142c的压力进行检测。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固定于支承板38。
作为具体例,压力传感器17在第一开闭阀16A打开并且第二开闭阀16B关闭时对感测袖带73的压力进行检测,换言之,对将泵14与感测袖带73连接的流路部15的压力进行检测。此外,压力传感器17在第一开闭阀16A和第二开闭阀16B打开并且第三开闭阀16C关闭时,对感测袖带73和拉伸袖带74的压力进行检测,换言之,对将泵14、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连接的流路部15的压力进行检测。而且,压力传感器17在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以及第三开闭阀16C打开并且第四开闭阀16D打开或关闭时,对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的压力进行检测,换言之,对将泵14、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连接的流路部15的压力进行检测。
电力供给部18例如是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如图5所示,电力供给部18与控制基板20电连接。电力供给部18对控制基板20供给电力。
如图8所示,电力供给部18固定于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与开闭阀16和压力传感器17分离的位置。作为具体例,电力供给部18固定于泵14的风挡32侧的面14c。
如图5所示,控制基板20例如具备基板51、加速度传感器52、通信部53、存储部54以及控制部55。控制基板20通过将加速度传感器52、通信部53、存储部54以及控制部55安装于基板51而构成。
基板51被小螺钉等固定于壳体11的基部33。
加速度传感器52例如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52将加速度信号向控制部55输出,该加速度信号表示装置主体3的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的加速度。例如,加速度传感器52用于根据检测出的加速度来测定装戴了血压测定装置1的生物体的活动量。
通信部53构成为能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外部的装置收发信息。通信部53例如经由网络向外部的装置发送由控制部55控制的信息、测定出的血压值和脉搏等信息,此外,经由网络从外部的装置接收软件更新用的程序等并向控制部发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例如是互联网,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设置于医院内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网络,此外,还可以是与使用了具有USB等规定规格的端子的线缆等的外部的装置之间的直接通信。因此,通信部53也可以是包括多个无线天线和微型USB连接器等的构成。
存储部54预先存储用于控制血压测定装置1整体和流体回路7的程序数据、用于设定血压测定装置1的各种功能的设定数据、用于根据由压力传感器17测定出的压力来计算血压值、脉搏的计算数据等。此外,存储部54存储测定出的血压值、脉搏等信息。
此外,存储部54预先存储用于进行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的故障的判断的阈值。阈值例如是在血压测定装置1基于存储于存储部54的程序数据而进行动作时的、基于该程序数据的值。
作为其例子,阈值例如是到当在血压测定结束后将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向大气开放时,基于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的电信号的压力达到大气压为止的时间。
此外,阈值的其他例子是血压测定中的被程序数据设定的压力。例如,在使按压袖带71膨胀到适合于血压测定的状态为止的工序后,具有使拉伸袖带74膨胀到适合于血压测定的状态为止的工序的情况下,在使拉伸袖带74膨胀到适合于血压测定的状态为止的工序中,关闭第三开闭阀16C,由此向向感测袖带73供给空气。在该工序中,第二流路部142的压力也上升。在该工序中,与压力相对于时间的上升速度相关的数值,例如达到规定的压力为止的时间用作阈值。例如在第三开闭阀16C因故障而未关闭的状态下,来自泵14的空气也向按压袖带71供给。因此,与因第三开闭阀16C关闭而不向押压袖71供给空气的状态相比,在第三开闭阀16C因故障而未关闭的状态下,第二流路部142的压力的上升速率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阈值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
控制部55由一个或多个CPU构成,控制血压测定装置1整体的动作和流体回路7的动作。控制部55与显示部12、操作部13、泵14、各开闭阀16以及各压力传感器17电连接,并且向其供给电力。此外,控制部55基于操作部13和压力传感器17所输出的电信号,来控制显示部12、泵14以及开闭阀16的动作。
例如,如图5所示,控制部55具有控制血压测定装置1整体的动作的主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控制单元)56和控制流体回路7的动作的副CPU57。例如,主CPU56根据压力传感器17所输出的电信号来求出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等血压值、心率等测定结果,并将与该测定结果对应的图像信号向显示部12输出。
例如,当从操作部13输入了进行测定血压的指令时,副CPU57驱动泵14和开闭阀16向按压袖带71和感测袖带73输送压缩空气。此外,副CPU57基于压力传感器17所输出的电信号,来控制泵14的驱动和停止以及开闭阀16的开闭。副CPU57通过控制泵14和开闭阀16,选择性地将压缩空气输送至按压袖带71和感测袖带73,并且选择性地对按压袖带71和感测袖带73进行减压。
此外,控制部55具有基于分别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的电信号以及存储于存储部54的阈值,来判断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中的任一个阀的故障的功能。
如图1至图4所示,带4具备:第一带61,设置于一方的一对耳31a和弹簧杆31b;以及第二带62,设置于另一方的一对耳31a和弹簧杆31b。带4隔着卡圈5而卷绕于手腕200。
第一带61被称为所谓母带,构成能够与第二带62连结的带状。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带61具有带部61a和卡扣61b。带部61a构成为带状。带部61a由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此外,带部61a具有挠性,并且在内部具有抑制带部61a的长尺寸方向的伸缩的片状的插入构件。带部61a具有:第一孔部61c,形成于一方的端部,与带部61a的长尺寸方向正交;以及第二孔部61d,形成于另一方的端部,与第一带61的长尺寸方向正交。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孔部61c设置于带部61a的端部。第一孔部61c具有能将弹簧杆31b插入且能使第一带61相对于弹簧杆31b旋转的内径。即,第一带61位于一对耳31a之间且在弹簧杆31b处配置有第一孔部61c,由此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轮廓壳体31。
如图1、图4以及图7所示,第二孔部61d设置于带部61a的末端。第二孔部61d处装配有卡扣61b。
如图1和图3所示,卡扣61b具有矩形框状的框状体61e和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装配于框状体61e的扣舌61f。框状体61e的装配有扣舌61f的一边插入于第二孔部61d,该框状体61e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装配于带部61a。
第二带62被称为所谓勾带,构成为具有能插入框状体61e的宽度的带状。第二带62由可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此外,第二带62具有挠性,并且在内部具有抑制第二带62的长尺寸方向的伸缩的片状的插入构件。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带62具有多个供扣舌61f插入的小孔62a。此外,第二带62具有设置于一方的端部且与第二带62的长尺寸方向正交的第三孔部62b。第三孔部62b具有能将弹簧杆31b插入且能使第二带62相对于弹簧杆31b旋转的内径。即,第二带62位于一对耳31a之间且在弹簧杆31b处配置有第三孔部62b,由此以可旋转的方式被保持于轮廓壳体31。
这样的带4中,第二带62插入于框状体61e,扣舌61f插入于小孔62a,由此第一带61与第二带62连接成一体,连同轮廓壳体31一起成为依照手腕200周向的环状。带4成为依照手腕200周向的环状,由此按压卡圈5,使卡圈5以依照血压测定装置1的装戴者的手腕的周向的方式弹性变形。
如图1至图4所示,卡圈5构成为依照手腕200的周向而弯曲的带状。卡圈5的一端与另一端分开形成。卡圈5中例如一端侧的外表面固定于装置主体3的背罩35。卡圈5的一端和另一端配置于比背罩35向手腕200的一方的侧方侧突出的位置。由此,在将血压测定装置1装戴于手腕200时,卡圈5的一端和另一端配置于手腕200的侧方。此外,卡圈5的一端与另一端分开规定的距离的量而邻接。卡圈5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作为具体例,卡圈5由聚丙烯形成为1mm左右的厚度。
作为具体例,如图1至图4所示,卡圈5构成为依照手腕的周向而弯曲的带状。此外,卡圈5具有:圆板状的罩部5a,设置于与一端侧的手腕200的手背侧对置的位置,连同背罩35一起构成背盖;以及回避部5b,设置于罩部5a的周围,并且能使固定轮廓壳体31和背罩35的第一紧固构件35a移动。卡圈5中,例如罩部5a及其邻接的部位形成为平板状,并且与罩部5a相比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以规定的曲率弯曲而形成。并且,卡圈5形成为从罩部5a起至一端为止的长度比从罩部5a起至另一端为止的长度短。作为具体例,卡圈5中,从罩部5a起至一端为止的短尺寸侧配置于手腕的手背侧,并且从罩部5a起至另一端为止的长尺寸侧从手腕的手背侧开始经由一方的侧方延伸至手腕200的手掌侧。
此外,如图25所示,卡圈5形成为在一端与另一端接近时,一端位于另一端侧的内周面侧的形状。作为具体例,卡圈5的手腕200的宽度方向的宽度设定为卡圈5的手腕200的手背侧比卡圈5的手腕200的手掌侧宽。而且,卡圈5设定为手腕200的手背侧的一端的曲率半径比手腕200的手掌侧的另一端的曲率半径大。根据这样的构成,卡圈5中,当卡圈5的两端侧抵接时,一端比另一端配置于卡圈5的内方。此外,在卡圈5设有凹陷5c,该凹陷5c在罩部5a的一部分和从罩部5a起至一端侧的外表面,进一步而言,从罩部5a起延伸的短尺寸侧的外表面,与罩部5a邻接设置。
罩部5a包括被插入的加强用插入构件5d。罩部5a隔着被固定的背罩35而固定于轮廓壳体31的手腕200侧。罩部5a具有:螺丝孔5e,设置于与背罩35的四个孔部35c对置的位置,供固定背罩35的第一紧固构件35a螺合;以及三个孔部5f,用于将袖带构造体6连接于装置主体3。
回避部5b是在由第一紧固构件35a将背罩35从背罩35侧固定于轮廓壳体31时,用于以第一紧固构件35a不妨碍卡圈5的方式将第一紧固构件35a配置于背罩35并且用于配置使第一紧固构件35a旋转的工具的回避部。
三个孔部5f是:第一孔部5f1,形成为能够将按压袖带71的后述的连接部84插入的内径;第二孔部5f2,形成为能够将感测袖带73的后述的连接部93插入的内径;以及第三孔部5f3,形成为能够将拉伸袖带74的后述的连接部103插入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孔部5f2配置于比第一孔部5f1和第三孔部5f3靠罩部5a内的卡圈5的手掌侧的另一端侧。
这样的卡圈5以一端和另一端与带4的第二带62对置的朝向而固定于轮廓壳体31。此外,卡圈5中,至少与手腕200的手掌侧对置的位置沿着手腕200的手掌侧沿着周向而弯曲,由此将与手腕200的手掌侧对置的袖带构造体6在依照手腕200的手掌侧形状而弯曲的状态下来保持。
此外,卡圈5具备有挠性和形状保持性的硬度。在此,挠性是指在将带4的外力施加于卡圈5时形状在径向上发生变形。例如,挠性是指在通过带4按压卡圈5时,侧面观察时的形状以接近于手腕、或沿着手腕的形状、或依照手腕的形状的方式变形。此外,形状保持性是指在不施加外力时,卡圈5能维持预先赋形的形状。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形状保持性是指卡圈5的形状能维持沿着手腕的周向而弯曲的形状。
卡圈5在内周面配置有袖带构造体6,而且沿着卡圈5的内周面形状来保持袖带构造体6。作为具体例,卡圈5在内周面配置有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袖带构造体6通过设置于卡圈5与按压袖带71及拉伸袖带74之间的接合层75而被固定,由此保持袖带构造体6。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层75是粘接剂、双面胶带。
卡圈5由树脂材料形成。圈5例如由聚丙烯形成为1mm左右的厚度。
如图1至图4、图7以及图26所示,袖带构造体6具备按压袖带71、背板72、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此外,袖带构造体6具备将各构成彼此以及卡圈5与袖带71、74接合的接合层75。袖带构造体6固定于卡圈5。袖带构造体6中,按压袖带71、背板72以及感测袖带73层叠地配置于卡圈5,拉伸袖带74与按压袖带71、背板72以及感测袖带73分离地配置于卡圈5。
作为具体例,如图4所示,袖带构造体6中,在卡圈5的手腕200的手掌侧的内周面,从卡圈5的内周面朝向手腕200侧,按照按压袖带71、背板72以及感测袖带73的顺序层叠并固定。此外,袖带构造体6中,拉伸袖带74配置于卡圈5的手腕200的手背侧的内周面。袖带构造体6的各构件通过接合层75而被固定于在层叠方向上邻接的构件。
按压袖带71经由流路部15与泵14流体连接。按压袖带71通过膨胀而将背板72和感测袖带73按压于手腕200侧。如图21、图22、图26至图29所示,按压袖带71包括:多个空气袋81,例如双层的空气袋81;被接合部82,设置于与卡圈5对置的空气袋81;流路体83,与空气袋81连通;以及连接部84,设置于流路体83的末端。这样的按压袖带71通过将多个片材构件86熔接成一体来构成。
在此,空气袋81是指袋状构造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血压测定装置1是通过泵14使用空气的构成,因此使用空气袋进行说明,但在使用空气以外的流体的情况下,袋状构造体是因该流体而膨胀的流体袋即可。多个空气袋81被层叠,在层叠方向上流体连通。
空气袋81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袋形状。此外,空气袋81的短尺寸方向的宽度设定为与卡圈5的短尺寸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空气袋81例如通过使两张片材构件86组合,如图21、图22、图26至图29中表示的熔接部81a那样,通过热来熔接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框状而构成。此外,双层的空气袋81通过将两个空气袋81由热来熔接而组合为一体,或者在将相邻的空气袋81的对置的片材构件86彼此熔接后熔接并形成空气袋81而构成。作为具体例,双层的空气袋81通过在相互对置的片材构件86设置的开口而流体连接。此外,双层的空气袋81使对置的片材构件86彼此熔接成比位于外周缘的熔接部81a小的四边框状,并且以该熔接部(接合部)81b包围多个开口,由此使相邻的空气袋81形成为一体,并且使其在熔接部81b的内侧流体连接。
被接合部82在与卡圈5邻接配置的空气袋81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被接合部82由构成空气袋81的片材构件86的一部分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至图22、图26至图28所示,使用在空气袋81的短尺寸方向的边缘部各设置有一个被接合部82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例如,被接合部82可以在空气袋81的长尺寸方向上被狭缝分割,此外,也可以在空气袋81的长尺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在按压袖带71配置于卡圈5的内周面时,被接合部82至少接合于卡圈5的外周面。此外,例如,两个被接合部82层叠并熔接。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被接合部82例如设定为使空气袋81的短尺寸方向的长度不同的长度。在该例子中,两个被接合部82在卡圈5的短尺寸方向的一端侧层叠并熔接。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两个被接合部82的末端能够配置于卡圈5的外周面,则该长度可适当设定,可以是可层叠的也可以是不可层叠的,但在设定为可层叠的长度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会使末端比卡圈5的外周面的外缘向外方延伸设置的长度。
如图20及图26至图28所示,流路体83在一个空气袋81例如与卡圈5邻接的空气袋81的长尺寸方向的一方的边缘部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作为具体例,流路体83设置于空气袋81的靠近装置主体3的端部。此外,流路体83以比空气袋81的短尺寸方向的宽度小的宽度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末端形成为圆形状。流路体83在末端具有连接部84。流路体83经由连接部84与流路部15连接,构成装置主体3的流路部15与空气袋81之间的流路。
流路体83通过在两张片材构件86配置有连接部84的状态下,将片材构件86的与构成空气袋81的区域邻接的片材构件86的一部分通过热来熔接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框状而构成。这样的流路体83配置于卡圈5的内周面与拉伸袖带74之间,末端配置于卡圈5的罩部5a所设置的区域的手腕200侧的主面并且与第一孔部5f1对置的位置。此外,流路体83的除了熔接部83a意外的宽度例如形成为3.8mm。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流路体83的空气袋81构成为使将两张片材构件86熔接为矩形框状的熔接部81a的一部分不熔接并且与构成流路体83的熔接部83a连接,由此使空气袋81与流路体83流体连接。
连接部84例如是管接头。连接部84设置于流路体83的末端。连接部84的末端从构成流路体83的两张片材构件86中的与卡圈5对置的片材构件86露出。连接部84插通于罩部5a的第一孔部5f1,并且与流路部15连接。
作为具体例,如图21、图22以及图37所示,按压袖带71从手腕200侧起具备:第一片材构件86a;第二片材构件86b,与第一片材构件86a构成第一层的空气袋81;第三片材构件86c,与第二片材构件86b接合成一体,并且构成被接合部82;以及第四片材构件86d,与第三片材构件86c一起构成第二层的空气袋81和流路体83。需要说明的是,按压袖带71通过将相邻的片材构件86通过由热实现的熔接而接合而构成为一体。
第一片材构件86a和第二片材构件86b构成为与空气袋81同样的矩形状,并且熔接四边的周缘部,由此构成空气袋81。第二片材构件86b与第三片材构件86c对置配置,分别具有使两个空气袋81流体连接的多个开口86b1、86c1。此外,第二片材构件86b与第三片材构件86c通过将多个开口86b1、86c1的周围由热来熔接为比熔接了空气袋81的四边小的四边框状来接合成一体。
第三片材构件86c例如构成为能够构成空气袋81、被接合部82以及流路体83的形状。第四片材构件86d例如构成为能够构成空气袋81和流路体83的形状。此外,第四片材构件86d例如具有能将连接部84的末端插入的孔部86d1。
第三片材构件86c与第四片材构件86d对置配置,以空气袋81与流路体83流体连接的方式,沿着空气袋81和流路体83的周缘形状通过热来熔接,并且裁断成规定的形状,由此构成空气袋81、被接合部82以及流路体83。
第四片材构件86d中,在孔部86d1配置有连接部84,而且孔部86d1的周围与连接部84通过热而被熔接。而且,第四片材构件86d隔着接合层75接合于卡圈5的内周面,第三片材构件86c的被接合部82隔着接合层75接合于卡圈5的外周面。
如图21、图22以及图37所示,背板72被接合层75粘贴于按压袖带71的第一片材构件86a的外表面。背板72由树脂材料形成为板状。背板72例如由聚丙烯制成,形成为厚度为1mm左右的板状。背板72具有形状随动性。
在此,形状随动性是指背板72能够以依照所配置的手腕200的被接触部位的形状的方式变形的功能,手腕200的被接触部位是指背板72对置的手腕200的区域,在此的接触包括直接接触和隔着感测袖带73的间接接触这两方。
例如,如图22所示,背板72在背板72的两主面具有沿着与长尺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72a。如图22所示,槽72a在背板72的两主面分别设置有多个。设置于两主面的多个槽72a在背板72的厚度方向上分别对置。此外,多个槽72a在背板72的长尺寸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具有多个槽72a的部位比不具有槽72a的部位成为薄壁,由此具有多个槽72a的部位较容易变形,因此背板72具有依照手腕200的形状而变形并且沿着手腕的周向延伸的形状随动性。背板72形成为覆盖手腕200的手掌侧的长度。背板72在沿着手腕200的形状的状态下,将来自按压袖带7的按压力传递至感测袖带73的背板72侧主面。
背侧袖带73经由流路部15与泵14流体连接。感测袖带73固定于背板72的手腕200侧的主面。如图4和图37所示,感测袖带73与手腕200的动胍210所在的区域直接接触。在此,动脉210是指挠骨动脉和尺骨动脉。感测袖带73形成为在背板72的长尺寸方向和宽度方向上与背板72相同的形状或比背板72小的形状。感测袖带73通过膨胀来压迫手腕200的手掌侧的动脉210所在的区域。感测袖带73隔着背板72被膨胀的按压袖带71向背板72手腕200侧按压。
作为具体例,如图21、图22、图30以及图31所示,感测袖带73包括一个空气袋91、与空气袋91连通的流路体92以及设置于流路体92的末端的连接部93。感测袖带73中,空气袋91的一方的主面固定于背板72。例如,感测袖带73通过接合层75被接合于背板72的手腕200侧的主面。这样的感测袖带73通过将两张片材构件96熔接成一体而构成。
在此,空气袋91是指袋状构造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血压测定装置1是通过泵14使用空气的构成,因此使用空气袋进行说明,但在使用空气以外的流体的情况下,袋状构造体是因该流体而膨胀的液体袋即可。
空气袋91构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空气袋91例如通过使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两张片材构件96组合,如图21、图22、图26、图30以及图31中表示的熔接部91a那样,由热来熔接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框状而构成。此外,空气袋91例如具有接合处91b,以确保用于使用接合层75将空气袋91接合于背板72的面积。接合处91b例如由与背板72对置的片材构件96形成。
流路体92成在空气袋91的长尺寸方向的一方的缘部的一部分设置为一体。作为具体例,流路体92设置于空气袋91的靠近装置主体3的末端。此外,流路体92以比空气袋91的短尺寸方向的宽度小的宽度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形状,末端形成为圆形状。流路体92在末端具有连接部93。流路体92经由连接部93与流路部15连接,构成装置主体3的流路部15与空气袋91之间的流路。
流路体92通过在两张片材构件96配置有连接部93的状态下,将片材构件96的与构成空气袋91的区域邻接的片材构件96的一部分通过热来熔接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框状而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空气袋91构成为使将两张片材构件96熔接为矩形框状的熔接部91a的一部分非熔接,与构成流路体92的熔接部92a连接,由此将空气袋91与流路体92流体连接。这样的流路体92配置于卡圈5的内周面与拉伸袖带74之间,末端配置于卡圈5的罩部5a所设置的区域的手腕200侧的主面并且与第二孔部5f2对置的位置。此外,流路体92的除了熔接部92a以外的宽度例如形成为3.8mm。
连接部93例如是管接头。连接部93设置于流路体92的末端。此外,连接部93的末端从构成流路体92的两张片材构件96中的与卡圈5和背板72对置的片材构件96向外部露出。连接部93插通于罩部5a的第二孔部5f2,并且与流路部15连接。
作为具体例,如图21和图22所示,感测袖带73从手腕200侧起具备第五片材构件96a和第六片材构件96b。需要说明的是,感测袖带73通过使相邻的片材构件96通过由热实现的熔接来接合而构成。
例如,第五片材构件96a和第六片材构件96b构成为能够构成空气袋91、接合处91b以及流路体92的形状。第五片材构件96a与第六片材构件96b对置配置,以使得空气袋91与流路体92流体连接的方式,沿着空气袋91和流路体92的周缘形状通过热来熔接,并且裁断成规定的形状,由此构成空气袋91和流路体92。
此外,第六片材构件96b例如具有能够将连接部93末端插入的孔部96b1。第六片材构件96b中,在孔部96b1配置有连接部93,而且孔部96b1的周围与连接部93通过热而被熔接。六片材构件96b隔着接合层75而接合于背板72的内周面。
拉伸袖带74经由流路部15与泵14流体连接。拉伸袖带74通过膨胀以从手腕200分离的方式按压卡圈5,由此将带4和卡圈5向手腕200的手背侧拉伸。拉伸袖带74包括:多个空气袋101,例如六层的空气袋101;被接合部102,设置于与卡圈5对置的空气袋101;以及连接部103,设置于与卡圈5对置的空气袋101。这样的拉伸袖带74通过将多个片材构件106熔接成一体而构成。此外,拉伸袖带74固定于设置有流路体83、92的区域以及包括罩部5a的卡圈5的手腕200的手背侧。即,按压袖带71的流路体83和感测袖带73的流路体92配置于卡圈5的手腕200的手背侧与拉伸袖带74之间。
此外,拉伸袖带74构成为在膨胀方向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卡圈5和手腕200对置的方向上膨胀时的厚度比按压袖带71的膨胀方向上的膨胀时的厚度和感测袖带73的膨胀方向上的膨胀时的厚度厚。即,拉伸袖带74的空气袋101具有比按压袖带71的空气袋81和感测袖带73的空气袋91多的层构造,从卡圈5向手腕200膨胀时的厚度比按压袖带71和感测袖带73厚。
在此,空气袋101是指袋状构造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血压测定装置1是通过泵14使用空气的构成,因此使用空气袋进行说明,但在使用空气以外的流体的情况下,袋状构造体是因该流体而膨胀的液体袋即可。多个空气袋101被层叠,在层叠方向上流体连通。
空气袋101形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状的袋形状。此外,空气袋101的短尺寸方向的宽度设定为与卡圈5的短尺寸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空气袋101例如通过使两张片材构件106组合,如图23、图24、图26以及图27中表示的熔接部101a那样,通过热来熔接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框状而构成。此外,六层的空气袋101例如通过将六个空气袋101由热来熔接而组合成一体,或者通过在将相邻空气袋101的对置的片材构件106彼此熔接后熔接形成空气袋101而构成。六层的空气袋101通过设置于相互对置的片材构件106的开口而流体连接。此外,六层的空气袋101通过将对置的片材构件106彼此熔接成比位于外周缘的熔接部81a小的四边框状,并且在该熔接部101b包围多个开口,由此使相邻的空气袋101形成为一体,而且在熔接部101b的内侧流体连接。
被接合部102在与卡圈5邻接配置的空气袋101的边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被接合部102由构成空气袋101的片材构件106的一部分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空气袋101的短尺寸方向的各个边缘部在空气袋101的长尺寸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被接合部102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例如被接合部102回避与卡圈5的罩部5a对置的位置而设置于空气袋101。此外,例如被接合部102在与设置于卡圈5的给电部8的后述的给电端子8b对置的部位,具有用于使给电端子8b向外部露出的回避部102a。回避部102a例如是能够使给电端子8b向外部露出的开口,作为一个例子为圆形状。
在拉伸袖带74配置于卡圈5的内周面时,被接合部102至少接合于卡圈5的外周面。此外,在空气袋101的短尺寸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的被接合部102被层叠并且熔接。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被接合部102例如设定为使空气袋101的短尺寸方向的长度不同的长度。在该例子中,两个被接合部102在卡圈5的短尺寸方向的一端侧被层叠并且熔接。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两个被接合部102的端部能够配置于卡圈5的外周面,其长度可适当设定,可以是可层叠的也可以是不可层叠的,但在设定为可层叠长度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不会使末端比卡圈5的外周面的外缘向外方延伸设置的长度。
连接部103例如是管接头。连接部103设置于与卡圈5邻接配置的空气袋101的长尺寸方向上的中央侧并且与罩部5a的第三孔部5f3对置的位置。连接部103的末端从构成空气袋101的两张片材构件106中的与卡圈5对置的片材构件106露出。连接部103插通于罩部5a的第二孔部5f2,并且与流路部15连接。
作为具体例,如图23和图24所示,拉伸袖带74从手腕200侧起具备:第七片材构件106a、第八片材构件106b、第九片材构件106c、第十片材构件106d、第十一片材构件106e、第十二片材构件106f、第十三片材构件106g、第十四片材构件106h、第十五片材构件106i、第十六片材构件106j、第十七片材构件106k以及第十八片材构件106l。需要说明的是,拉伸袖带74通过将相邻的片材构件106通过由热实现的熔接来接合而构成为一体。
第七片材构件106a至第十八片材构件106l构成为与空气袋101同样的矩形状。第七片材构件106a和第八片材构件106b通过熔接四边的周缘部来构成第一层的空气袋101。第八片材构件106b与第九片材构件106c对置配置,分别具有使两个空气袋101流体连接的多个开口106b1、106c1。此外,第八片材构件106b和第九片材构件106c通过将多个开口106b1、106c1的周围通过热来熔接成比熔接了空气袋101的四边小的四边框状来接合成一体。
第九片材构件106c和第十片材构件106d通过熔接四边的周缘部来构成第二层的空气袋101。
如图23和图24所示,第十片材构件106d与第十一片材构件106e对置配置,分别具有使两个空气袋101流体连接的多个开口106d1、106e1。此外,第十片材构件106d和第十一片材构件106e通过将多个开口106d1、106e1的周围通过热来熔接成比熔接了空气袋101的四边小的四边框状来接合成一体。第十一片材构件106e和第十二片材构件106f通过熔接四边的周缘部来构成第三层的空气袋101。
如图23和图24所示,第十二片材构件106f与第十三片材构件106g对置配置,分别具有使两个空气袋101流体连接的多个开口106f1、106g1。此外,第十二片材构件106f和第十三片材构件106g通过将多个开口106f1、106g1的周围通过热来熔接成比熔接了空气袋101的四边小的四边框状来接合成一体。第十三片材构件106g和第十四片材构件106h通过熔接四边的周缘部来构成第四层的空气袋101。
如图23和图24所示,第十四片材构件106h与第十五片材构件106i对置配置,分别具有使两个空气袋101流体连接的多个开口106h1、106i1。此外,第十四片材构件106h和第十五片材构件106i通过将多个开口106h1、106i1的周围通过热来熔接成比熔接了空气袋101的四边小的四边框状来接合成一体。第十五片材构件106i和第十六片材构件106j通过熔接四边的周缘部来构成第五层的空气袋101。
如图23和图24所示,第十六片材构件106j与第十七片材构件106k对置配置,分别具有使两个空气袋101流体连接的多个开口106j1、106k1。此外,第十七片材构件106k例如构成为能够构成空气袋101和被接合部102的形状。第十六片材构件106j和第十七片材构件106k通过将多个开口106j1、106k1的周围通过热来熔接成比熔接了空气袋101的四边小的四边框状来接合成一体。第十七片材构件106k和第十八片材构件106l沿着空气袋101的周缘形状通过热来熔接,并且裁断成规定的形状,由此构成第六层的空气袋101和被接合部102。
此外,第十八片材构件106l例如具有能够将连接部103的末端插入的孔部106l1。第十八片材构件106l中,在孔部106l1配置有连接部103,而且孔部106l1的周围与连接部103通过热而被熔接。此外,第十八片材构件106l隔着接合层75接合于卡圈5的内周面,第十七片材构件106k的被接合部102隔着接合层75接合于卡圈5的外周面。
此外,形成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的各片材构件86、96、106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形成。热塑性树脂材料是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构成片材构件86、96、106的热塑性树脂材料,例如可以采用热塑性聚氨酯类树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以下记为TPU)、氯乙烯树脂(PolyVinyl Chloride)、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Ethylene-VinylAcetate)、热塑性聚苯乙烯类树脂(Thermoplastic PolyStyrene)、热塑性聚烯烃类树脂(Thermoplastic PolyOlefin)、热塑性聚酯类树脂(ThermoPlastic Polyester)以及热塑性聚酰胺树脂(Thermoplastic PolyAmide)。需要说明的是,按压袖带71和感测袖带73中,至少构成空气袋81、101的多个片材构件86、106中的至少与卡圈5熔接的片材构件86、106由与卡圈5同种的材料构成。
例如,片材构件86、96、106可以采用T模头挤出成型、注塑成型等成型方式。片材构件86、96、106在通过各成型方式成型后,上浆成规定形状,然后将上浆后的单片通过熔接等而接合,由此构成袋状构造体81、91、101。作为熔接的方式,可以采用高频焊接、激光熔接。
流体回路7由壳体11、泵14、流路部15、开闭阀16、压力传感器17、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构成。以下,对流体回路7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流体回路7例如具备:第一流路7a,经由第一开闭阀16A将泵14与感测袖带73、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连接;第二流路7b,从泵14与第一开闭阀16A之间的第一流路7a分支而构成,依次经由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将泵14与大气连接;第三流路7c,从第二流路7b的第二开闭阀16B与第三开闭阀16C之间的中途部分支而构成,从泵14连接拉伸袖带74;以及第四流路7d,从第二流路7b的第三开闭阀16C与第四开闭阀16D之间的中途部分支而构成,从泵14连接按压袖带71。
如图6所示,第一流路7a由第一流路部141、第一开闭阀16A、第一管15b以及第二流路部142构成。第一流路7a与泵14的泵阀14b流体连接。
第二流路7b由第二开闭阀16B、第二管15c、第三流路部143、第三管15d、第四流路部144以及第四开闭阀16D构成。第三流路7c由第三流路部143构成。第四流路7d由第四流路部144构成。
这样的流体回路7中,第二开闭阀16B和第三开闭阀16C打开,并且第一开闭阀16A和第四开闭阀16D关闭,由此从第二流路7b分支的第三流路7c和第四流路7d与泵14连接,并且泵14与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流体连接。
流体回路7中,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以及第三开闭阀16C打开,并且第四开闭阀16D关闭,由此从第一流路7a、第二流路7b分支的第三流路7c和第四流路7d与泵14连接,并且泵14与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以及泵14与感测袖带73流体连接。流体回路7中,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打开,并且第一开闭阀16A关闭,由此第二流路7b、第三流路7c以及第四流路7d与泵14连接,并且泵14、按压袖带71、拉伸袖带74与大气流体连接。此外,流体回路7中,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打开,由此第一流路7a、第二流路7b、第三流路7c以及第四流路7d与泵14连接,并且泵14、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与大气流体连接。
如图7和图20所示,给电部8设置于凹陷5c,该凹陷5c形成于从装置主体3突出的卡圈5的一端侧的外表面。例如,给电部8构成为能够与设置于充电器的充电线缆的连接器连接。
如图3、图9以及图11所示,给电部8具备布线部8a、给电端子8b以及配置于卡圈5的凹陷5c的覆盖布线部8a的罩8c。布线部8a的一端连接于给电端子8b,另一端连接于控制部55。给电端子8b例如由两个圆形状的端子构成。例如,布线部8a和给电端子8b由在聚酰亚胺等的基膜设置有导电性金属膜等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电路板)等形成。罩8c形成为与凹陷5c相同的形状,覆盖凹陷5c,并且在被设置于凹陷5c时,上表面与卡圈5的短尺寸侧的外表面成一面。
接下来,如图32所示,对血压测定装置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在卡圈5形成给电部8(步骤ST1)。通过双面胶带等将构成布线部8a和给电端子8b的FPC接合于卡圈5的罩部5a和凹陷5c,通过双面胶带等将罩8c接合于凹陷5c。
接下来,将袖带构造体6接合于卡圈5(步骤ST2)。作为具体例,首先,将背板72配置于弯曲的夹具,通过加热炉来加热,由此进行热加工,使其弯曲成规定的形状。接下来,将作为接合层75的双面胶带粘贴于按压袖带71的第四片材构件86d的与卡圈5对置的区域和被接合部82,将按压袖带71粘贴于卡圈5。接下来,将双面胶带粘贴于感测袖带73的第六片材构件96b的与背板72对置的区域,将感测袖带73粘贴于背板72。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工序中,按压袖带71的连接部84和感测袖带73的连接部93事先插通于卡圈5的罩部5a的第一孔部5f1和第二孔部5f2。
接下来,将双面胶带粘贴于背板72的与按压袖带71对置的区域,将背板72粘贴于按压袖带71的第一片材构件86a。接下来,将双面胶带粘贴于拉伸袖带74的第十八片材构件106l的与卡圈5对置的区域和被接合部102,将拉伸袖带74粘贴于卡圈5和配置于卡圈5的内表面的按压袖带71的流路体83和感测袖带73的流路体92。通过这些工序,袖带构造体6接合于卡圈5。
接下来,将密封构件36和背罩35配置于罩部5a,通过第一紧固构件35a将背罩35固定于罩部5a(步骤ST3),构成背盖。
接下来,将除了背罩35以外的装置主体3组装成一体(步骤ST4)。作为具体例,首先,将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第四开闭阀16D、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固定于支承板38。
接下来,例如将粘接剂G分别涂布于流路板34的划分槽34C3、34C4、34C6以及34C7。
通过将流路板34按压于基部33,粘接剂G还会被容纳于基部33的槽33B、33C1、33C2、33C5。
将流路板34按压于基部33时渗入到流路部141、142、143、144的粘接剂G的一部分被容纳于在流路部141、142、143、144的各个流路槽的周围构成的粘接剂回避部141d、142d、143d、144d。
接下来,进行紫外线照射,使粘接剂G硬化。
接下来,将泵14、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第四开闭阀16D、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等要设置于基部33的部件设置于基部33。接下来,将第一管15b、第二管15c以及第三管15d设置于流路部15。经过这样的工序,装置主体3的组装完成。
接下来,将背罩35配置于装置主体3的轮廓壳体31的手腕200侧的端部,并且通过第二紧固构件35b来固定轮廓壳体31和背罩35(步骤ST5)。然后,将第一带61和第二带62组装于轮廓壳体31(步骤ST6)。通过这些工序,制得血压测定装置1。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得血压测定装置1后,会进行装置主体内的各种参数的调整、外观检查、泄漏检查等,并且刻印序列号等,包装成单独包装等,由此进入出厂状态。
接下来,利用如图33至图35,对血压测定装置1的装戴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33至图35表示用户将血压测定装置1装戴于手腕200的一个例子。
首先,如图33所示,用户例如将手腕200的一方插入于卡圈5内。
此时,血压测定装置1中,装置主体3和感测袖带73配置于卡圈5的相对的位置,因此感测袖带73配置于手腕200的手掌侧的动脉210所在的区域。由此,装置主体3和拉伸袖带74装配于手腕200的手背侧。
接着,如图34所示,用户通过与佩戴有血压测定装置1的手相反的手,将第二带62穿过第一带61的卡扣61b的框状体61e。接着,用户拉伸第二带62,使卡圈5的内周面侧的构件、即袖带构造体6紧贴于手腕200,并且将扣舌61f插入于小孔62a。由此,如图4和图35所示,第一带61与第二带62连接,血压测定装置1被装戴于手腕200。
利用图36,对血压测定装置1的动作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36表示控制部55的动作的流程。
控制部55基于血压测定的指令,例如,打开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以及第三开闭阀16C,并且关闭泵阀14b和第四开闭阀16D,驱动泵14,经由第一流路7a、第二流路7b、第三流路7c以及第四流路7d向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供给压缩空气(步骤ST11)。由此,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开始膨胀。
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对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将与该压力对应的电信号输出给控制部55(步骤ST12)。控制部55基于接收到的电信号,来判断按压袖带71、感测袖带73以及拉伸袖带74的内部空间的压力是否达到用于血压测定的规定的压力(步骤ST13)。例如,在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的内压未达到规定压力且感测袖带73的内压达到了规定压力的情况下,控制部55关闭第一开闭阀16A,经由第二流路7b、第三流路7c、第四流路7d供给压缩空气。
在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的内压以及感测袖带73的内压全部达到了规定压力的情况下,控制部55停止对泵14的驱动(步骤ST13中为是)。此时,如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按压袖带71和拉伸袖带74充分膨胀,膨胀的按压袖带71按压背板72。此外,拉伸袖带74将卡圈5向从手腕200分离的方向按压,因此带4、卡圈5以及装置主体3向从手腕200分离的方向移动,其结果是,按压袖带71、背板72以及感测袖带73向手腕200侧被拉伸。除此之外,在因拉伸袖带74的膨胀使得带4、卡圈5以及装置主体3向从手腕200分离的方向移动时,在带4和卡圈5向手腕200的两侧方移动并且紧贴于手腕200的两侧方的状态下,带4、卡圈5以及装置主体3移动。因此,紧贴于手腕200的皮肤的带4和卡圈5将手腕200的两侧方的皮肤向手背侧拉伸。需要说明的是,卡圈5若能拉伸手腕200的皮肤,则例如可以是隔着片材构件86、106间接接触手腕200的皮肤的构成。
而且,感测袖带73被供给规定的空气量并且膨胀,使内压达到测定血压所需的压力,并且通过被按压于按压袖带71的背板72而被压向手腕200。因此,感测袖带73按压手腕200内的动胍210,如图37所示闭塞动胍210。
此外,控制部55例如通过控制第三开闭阀16C,重复第三开闭阀16C的开闭,或者调整第三开闭阀16C的开度,由此对按压袖带71的内部空间的压力进行加压。基于在该加压的过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输出的电信号,控制部55求出最高血压和最低血压等血压值、心率等测定结果(步骤ST14)。控制部55将与求出的测定结果对应的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部12,并将测定结果显示于显示部12(步骤ST15)。此外,在血压测定结束后,控制部55打开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
显示部12在接收到图像信号时,将该测定结果显示于画面。使用者通过对显示部12进行视觉确认,来确认该测定结果。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者在测定结束后,从小孔62a拆下扣舌61f,从框状体61e拆下第二带62,从卡圈5拔出手腕200,由此将血压测定装置1由手腕200卸下。
接下来,使用图38,对利用由控制部55实现的压力监视和安全控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控制部55例如当血压测定装置1基于程序数据而开始动作时,基于从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接收的电信号来进行压力监视。
具体而言,当如图36所示在步骤ST11中开始了泵14的驱动时,控制部55如图38所示基于从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接收到的电信号以及存储于存储部54的阈值来进行故障的判断(步骤ST21)。
控制部55基于存储于存储部54的并且对基于血压测定装置1的程序数据的动作设定的阈值以及从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接收的电信号等,对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的故障进行判断。
作为该故障的判断,在血压测定结束后,例如控制部55在血压测定结束后,在对开闭阀16A、16B、16C、16D分别执行打开的控制来使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向大气开放后,即使经过了作为阈值的规定时间,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所示的压力也未达到大气压的情况下,判断为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中的任一个阀存在故障(步骤ST21为是)。
此外,作为故障的判断,在血压测定中,例如在使按压袖带71膨胀至适合于血压测定的状态的工序后具有使拉伸袖带74膨胀至适合于血压测定的状态的工序的情况下,在使该拉伸袖带74膨胀至适合于血压测定的状态的工序中在向第三开闭阀16C发送关闭的信号后第二流路部142的压力上升的速度慢的情况下,换言之在第二流路部142的压力上升至预设的规定压力为止的时间比设定为阈值的时间长的情况下,判断为第三开闭阀16C发生了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故障的判断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
控制部55当判断为在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中的至少一个存在故障时,停止对泵14的泵主体14a的驱动(步骤ST22)。接下来,控制部55向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发送打开的指示(步骤ST23)。根据该指示,除故障的阀以外的阀打开。
例如在泵阀14b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经由第四开闭阀16D向大气开放,因此将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的内部空气从第四开闭阀16D排出。
例如在第一开闭阀16A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不向感测袖带73内供给压缩空气,因此感测袖带73的内部空间压力未上升。因此,没有必要使感测袖带73向大气开放。拉伸袖带74和按压袖带71经由第四开闭阀16D向大气开放,因此拉伸袖带74和按压袖带71经由第四开闭阀16D排气。
在第二开闭阀16B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感测袖带73经由泵阀14b向大气开放,因此感测袖带73经由第二开闭阀16B排气。拉伸袖带74和按压袖带71经由第四开闭阀16D向大气开放,因此拉伸袖带74和按压袖带71内的空气经由第四开闭阀16D排出。
在第三开闭阀16C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不向拉伸袖带74供给压缩空气,因此无需将拉伸袖带74向大气开放。感测袖带73经由泵阀14b向大气开放,因此感测袖带73内的空气经由泵阀14b排出。按压袖带71经由第四开闭阀16D向大气开放,因此第四开闭阀16D内的空气经由第四开闭阀16D排出。
在第四开闭阀16D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经由泵阀14b向大气开放,因此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内的空气经由泵阀14b排出。
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血压测定装置1具有:泵14,具有泵阀14b;第一流路7a,具有第一开闭阀16A;第二流路7b,具有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第三流路7c;以及第四流路7d。
因此,即使在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中的任一个阀因故障而未打开的情况下,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也能经由泵阀14b或第四开闭阀16D向大气开放,因此能够将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内的空气经由泵阀14b或第四开闭阀16D排出。
而且,控制部55当基于来自第一压力传感器17A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7B的电信号和存储于存储部54的阈值来判断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中的任一个阀的故障时,将所有的阀打开。由此,例如,即使在夜间等用户不会察觉到血压测定装置1的异常的状态下,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的各自内部空间的空气也会通过泵阀14b或第四开闭阀16D排出,因此能够提高血压测定装置1的安全性。
而且,构成流体回路7的一部分的流路部15具备:流路部主体15a,形成于基部33与流路板34之间;以及第一管15b、第二管15c以及第三管15d,设置于基部33的风挡侧。
像这样地,流路部15通过使用管15b、15c、15d,能够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因此,装置主体3能够在与轮廓壳体31的轴向D正交的方向上小型化。
而且,第一流路部141具有第一流路槽141c。因此,能够使主要为压缩空气流动的流路宽度缩窄,因此使得第一流路部141内容纳的空气量减少。第二流路部142、第三流路部143以及第四流路部144也是同样。因此,能够有效地将空气从泵14供给至感测袖带73、拉伸袖带74以及按压袖带71。
而且,第一流路部141中,第一流路槽141c的周围构成为粘接剂G的回避部。第二流路部142、第三流路部143以及第四流路部144也是同样。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流路槽141c、第二流路槽142c、第三流路槽143c以及第四流路槽144c因粘接剂G而闭塞。
而且,电力供给部固定于泵14的风挡32侧,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配置于在轮廓壳体31的轴向D上与泵14和电力供给部18分离的位置。换言之,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以及第四开闭阀16D并非配置于在轮廓壳体31的轴向D上与泵14和电力供给部18对置的位置。由此,装置主体3能够薄型化。
而且,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第四开闭阀16D、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配置于被基部33的圆弧状的边缘所包围的区域。像这样地,通过将泵阀14b、第一开闭阀16A、第二开闭阀16B、第三开闭阀16C、第四开闭阀16D、第一压力传感器17A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17B配置于被基部33的圆弧状的边缘包围的区域,由此能够使基部33的中心侧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因此,能够提高基部33上的血压测定装置1的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一个例子,举出了轮廓壳体31构成为圆筒状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轮廓壳体31例如可以构成为矩形的筒状。
即,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为本发明的示例。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进、变形。就是说,在实施本发明时,也可以适当地采用与实施方式对应的具体的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血压测定装置
3……装置主体
4……带
5……卡圈
5a……罩部
5b……回避部
5c……插入构件
6……袖带构造体
7……流体回路
7a……第一流路
7b……第二流路
7c……第三流路
11……壳体
12……显示部
13……操作部
14……泵
15……流路部
15a……流路部主体
15b……第一管
15c……第二管
15d……第三管
16……开闭阀
16A……第一开闭阀
16B……第二开闭阀
16C……第三开闭阀
16D……第四开闭阀
17……压力传感器
17A……第一压力传感器
17B……第二压力传感器
18……电力供给部
19……振动马达
20……控制基板
31……轮廓壳体
31a……耳
31b……弹簧杆
32……风挡
33……基部
33A1……第一孔
33A2……第二孔
33A3……第三孔
33A4……第四孔
33A5……第五孔
33A6……第六孔
33A7……第七孔
33A8……第八孔
33A10……第十孔
33A12……第十二孔
33B……槽
33C1……第一划分槽
33C2……第二划分槽
33C5……第五划分槽
34……流路板
34A11……第十一孔
34A14……第十四孔
34A9……第九孔
34B1……第一突部
34B2……第二突部
34B3……第三突部
34B4……第四突部
34C3……第三划分槽
34C4……第四划分槽
34C6……第六划分槽
34C7……第七划分槽
34D1……第一喷嘴
34D2……第二喷嘴
34D3……第三喷嘴
35……背罩
35a……第一紧固构件
35b……第二紧固构件
41……按钮
42……传感器
43……触摸面板
51……基板
52……加速度传感器
53……通信部
54……存储部
55……控制部
56……主CPU
57……副CPU
61……第一带
61a……带部
61b……卡扣
61c……第一孔部
61d……第二孔部
61e……框状体
61f……扣舌
62……第二带
62a……小孔
62b……第三孔部
71…按压袖带
72……背板
72a……槽
73……感测袖带
74……拉伸袖带
81……空气袋(袋状构造体)
84……连接部
86……片材构件
86a……第一片材构件
86b……第二片材构件
86b1……开口
86c……第三片材构件
86c1……开口
86d……第四片材构件
91……空气袋(袋状构造体)
92……流路体
93……连接部
96……片材构件
96a……第五片材构件
96b……第六片材构件
101……空气袋(袋状构造体)
103……连接部
106……片材构件
106a……第七片材构件
106b……第八片材构件
106b1……开口
106c……第九片材构件
106c1……开口
106d……第十片材构件
106d1……开口
106e……第十一片材构件
106e1……开口
106f……第十二片材构件
106f1……开口
106g……第十三片材构件
06g1……开口
106h……第十四片材构件
106h1……开口
106i……第十五片材构件
106i1……开口
106j……第十六片材构件
106j1……开口
106k……第十七片材构件
106k1……开口
106l……第十八片材构件
141……第一流路部
141a……基部侧第一构成部
141b……流路板侧第一构成部
141c……第一流路槽
141d……回避部
142……第二流路部
142a……基部侧第二构成部
142b……流路板侧第二构成部
142c……第二流路槽
142d……回避部
143……第三流路部
143a……基部侧第三构成部
143b……流路板侧第三构成部
143c……第三流路槽
143d……回避部
144……第四流路部
144a……基部侧第四构成部
144b……流路板侧第四构成部
144c……第四流路槽
144d……回避部
200……手腕
210……动脉
Claims (6)
1.一种血压测定装置,装配于生物体,其中,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
袖带构造体,所述袖带构造体具备因流体而膨胀的感测袖带、拉伸袖带以及按压袖带;
泵,所述泵具备泵主体和泵阀;
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包括第一开闭阀,经由所述第一开闭阀将所述泵与所述感测袖带流体连接;
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是从所述泵与所述第一开闭阀之间的所述第一流路分支而构成的,包括第二开闭阀、第三开闭阀以及第四开闭阀,依次经由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将所述泵与大气连接;
第三流路,所述第三流路是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第二开闭阀与所述第三开闭阀之间的中途部分支而构成的,将所述泵与所述拉伸袖带流体连接;以及
第四流路,所述第四流路是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第三开闭阀与所述第四开闭阀之间的中途部分支而构成的,将所述泵与所述按压袖带流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中,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第一开闭阀和感测袖带的中途部;
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存储对所述泵阀、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的故障进行判断的压力阈值;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基于来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所述阈值,判断所述泵阀、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中的任一个阀的故障,并且打开其余的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中,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筒状的轮廓壳体和覆盖所述轮廓壳体一端的风挡;
基部,所述基部容纳于所述壳体内,供设置所述泵、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
流路板,所述流路板固定于所述基部的生物体侧,构成所述基部和所述第一流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流路的一部分、所述第三流路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四流路的一部分;
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设置于所述基部的所述风挡侧,构成所述第一流路的其他部分;以及
第二管和第三管,所述第二管和第三管设置于所述基部的所述风挡侧的面,构成所述第二流路的其他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基部和所述流路板被粘接剂固定,
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一部分、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一部分、所述第三流路的所述一部分以及所述第四流路的所述一部分分别具有流路槽和设置于所述流路槽的周围的所述粘接剂的回避部,所述流路槽在所述基部和所述流路板中的一方形成并且被另一方覆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血压测定装置具备固定于所述泵的所述风挡侧的面的电力供给部,
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配置于在与所述轮廓壳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与泵分离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测定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开闭阀、所述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三开闭阀以及所述第四开闭阀在所述壳体内沿着所述轮廓壳体的内表面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46159A JP7237575B2 (ja) | 2018-12-27 | 2018-12-27 | 血圧測定装置 |
JP2018-246159 | 2018-12-27 | ||
PCT/JP2019/048035 WO2020137480A1 (ja) | 2018-12-27 | 2019-12-09 | 血圧測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71843A CN113271843A (zh) | 2021-08-17 |
CN113271843B true CN113271843B (zh) | 2024-02-20 |
Family
ID=7112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6563.8A Active CN113271843B (zh) | 2018-12-27 | 2019-12-09 | 血压测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315466A1 (zh) |
JP (1) | JP7237575B2 (zh) |
CN (1) | CN113271843B (zh) |
DE (1) | DE112019005852T5 (zh) |
WO (1) | WO20201374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2023478A (ja) * | 2020-07-27 | 2022-02-08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計、血圧測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EP4278961A1 (en) * | 2022-05-19 | 2023-11-22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Pressure sens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WO2023222450A1 (en) * | 2022-05-19 | 2023-11-23 | Koninklijke Philips N.V. | Pressure sens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3173A (zh) * | 2005-06-22 | 2008-06-18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控制制造成本的脉波测定装置 |
JP2009022477A (ja) * | 2007-07-18 | 2009-02-05 | Terumo Corp | 血圧測定装置 |
CN102791193A (zh) * | 2010-03-30 | 2012-11-21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用袖带及有该袖带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CN102892350A (zh) * | 2010-02-26 | 2013-01-23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CN204105980U (zh) * | 2014-05-07 | 2015-01-21 | 尚奇浩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血压计 |
CN205163062U (zh) * | 2015-10-26 | 2016-04-20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袖带系统及血压计 |
WO2018163573A1 (ja) * | 2017-03-07 | 2018-09-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血圧計、血圧測定方法および機器 |
CN108884823A (zh) * | 2016-07-29 | 2018-11-23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阀、气体控制装置以及血压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26142A (en) * | 1995-05-05 | 1997-05-06 | Marks; Lloyd A. | Multiple cuff blood pressure system |
JP3584761B2 (ja) * | 1998-11-25 | 2004-11-04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マッサージ用マット |
JP4259251B2 (ja) * | 2003-09-25 | 2009-04-30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脈波計測装置 |
JP3826938B2 (ja) | 2004-02-18 | 2006-09-27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計 |
JP5223566B2 (ja) * | 2008-09-26 | 2013-06-26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
JP6019982B2 (ja) * | 2012-09-18 | 2016-11-02 |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 身体エクササイズ機器 |
JP6247735B2 (ja) * | 2016-11-10 | 2017-12-13 |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イ | 自動血圧測定装置 |
US10253893B2 (en) * | 2017-08-23 | 2019-04-09 | Tangtring Seating Technology Inc. | Inflation valve seat with adjustable flow |
-
2018
- 2018-12-27 JP JP2018246159A patent/JP72375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9 WO PCT/JP2019/048035 patent/WO202013748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2-09 DE DE112019005852.5T patent/DE112019005852T5/de active Pending
- 2019-12-09 CN CN201980086563.8A patent/CN113271843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25 US US17/304,799 patent/US20210315466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3173A (zh) * | 2005-06-22 | 2008-06-18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控制制造成本的脉波测定装置 |
JP2009022477A (ja) * | 2007-07-18 | 2009-02-05 | Terumo Corp | 血圧測定装置 |
CN102892350A (zh) * | 2010-02-26 | 2013-01-23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CN102791193A (zh) * | 2010-03-30 | 2012-11-21 |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用袖带及有该袖带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
CN204105980U (zh) * | 2014-05-07 | 2015-01-21 | 尚奇浩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血压计 |
CN205163062U (zh) * | 2015-10-26 | 2016-04-20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袖带系统及血压计 |
CN108884823A (zh) * | 2016-07-29 | 2018-11-23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阀、气体控制装置以及血压计 |
WO2018163573A1 (ja) * | 2017-03-07 | 2018-09-1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血圧計、血圧測定方法および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103638A (ja) | 2020-07-09 |
CN113271843A (zh) | 2021-08-17 |
DE112019005852T5 (de) | 2021-09-09 |
US20210315466A1 (en) | 2021-10-14 |
WO2020137480A1 (ja) | 2020-07-02 |
JP7237575B2 (ja) | 2023-03-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71843B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164087B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194822B (zh) | 血压测定装置用袖带罩 | |
CN112822975A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179627B (zh) | 血压测定装置用袖带的制造方法 | |
CN113194823B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1565629B (zh) | 血压测量装置 | |
CN111565630B (zh) | 血压测量装置 | |
JP7237576B2 (ja) | 血圧測定装置 | |
CN112804939B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015484A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164085B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164088B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164084B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3226164B (zh) | 血压测量装置 | |
CN111565631B (zh) | 血压测量装置 | |
CN112689472A (zh) | 血压测定装置 | |
CN111542262A (zh) | 血压测量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