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71568A - 通信系统、车载装置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车载装置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71568A
CN113271568A CN202110181648.3A CN202110181648A CN113271568A CN 113271568 A CN113271568 A CN 113271568A CN 202110181648 A CN202110181648 A CN 202110181648A CN 113271568 A CN113271568 A CN 113271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sponse signal
challeng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vehic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16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71568B (zh
Inventor
秋叶直树
佐藤司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71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1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71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71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本发明更可靠地使质询信号和响应信号同步。通信系统具备便携终端和搭载于车辆并能够与便携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车载装置,车载装置具备质询信号发送部,该质询信号发送部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向便携终端发送质询信号,便携终端具备: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质询信号;响应信号计算部,基于由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质询信号来计算响应信号;及响应信号发送部,将由响应信号计算部计算出的响应信号和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车载装置。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车载装置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车载装置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密钥驱动装置(相当于车载装置)向控制装置(相当于便携终端)发送质询信号,相应于该质询信号,控制装置向密钥驱动装置发送响应信号。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密钥驱动装置基于从控制装置接收到的响应信号进行控制装置的认证,若该认证成功,则对电子驱动密钥进行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885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被应用于来自便携终端的响应信号的发送频度比来自车载装置的质询信号的发送频度高的通信系统的情况下,在质询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有可能无法取得同步。
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具备便携终端和搭载于车辆并能够与便携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车载装置,车载装置具备质询信号发送部,该质询信号发送部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向便携终端发送质询信号,便携终端具备: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质询信号;响应信号计算部,基于由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质询信号来计算响应信号;及响应信号发送部,将由响应信号计算部计算出的响应信号和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车载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更可靠地使质询信号和响应信号同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及智能电话的硬件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及智能电话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时序的第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时序的第二例的图。
图8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的远程操作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通信系统10的处理的一例)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系统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具备搭载于四轮汽车等车辆12的车载装置14和车辆12的驾驶员等用户持有的智能电话20(“便携终端”的一例)。车载装置14及智能电话20相互能够进行基于使用2.4GHz频段的频带的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蓝牙低功耗)的无线通信。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中,车载装置14与智能电话20相互进行无线通信,由此能够从智能电话20经由车载装置14进行车辆12的远程操作。例如,智能电话20能够经由车载装置14进行车辆12所具备的自动停车系统的远程操作。用户在自动停车系统的远程操作中,针对智能电话20,按照显示器217所显示的远程操作用的显示画面,对触摸面板215进行规定的操作。
车载装置14在自动停车系统的控制中,反复进行针对智能电话20的质询信号的发送及响应信号的接收。由此,车载装置14作为用于继续进行自动停车系统的控制的条件,反复确认与智能电话20的无线通信连接继续且用户正在进行对智能电话20的规定的操作。
以下,详细说明用于进行这样的确认的、车载装置14与智能电话20之间的质询信号及响应信号的收发。
(车载装置14及智能电话20的硬件结构)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14及智能电话20的硬件结构的图。
如图2所示,车载装置14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20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03及无线通信模块204。各硬件经由总线205相互连接。
CPU201通过执行在ROM202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来控制车载装置14的动作。ROM20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202存储由CPU201执行的程序、CPU201执行程序所需的数据等。RAM203是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主存储装置。例如,RAM203作为CPU201执行程序时利用的作业区域发挥功能。
无线通信模块204进行与智能电话20的BLE通信。无线通信模块204构成为具备:进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放大处理、编码/解码处理、A-D变换、D-A变换处理、调制/解调处理、滤波处理等)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与各种信号对应的电波的发送接收的通信天线等。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智能电话20具备CPU211、ROM212、RAM213、无线通信模块214、触摸面板215、电池216及显示器217。各硬件经由总线218相互连接。
CPU211通过执行在ROM212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来控制智能电话20的动作。ROM21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212存储由CPU211执行的程序、CPU211执行程序所需的数据等。RAM213是DRAM或SRAM等的主存储装置。例如,RAM213作为CPU211执行程序时利用的作业区域发挥功能。
无线通信模块214进行与车载装置14的BLE通信。无线通信模块214构成为具备:进行各种信号处理(例如,放大处理、编码/解码处理、A-D变换、D-A变换处理、调制/解调处理、滤波处理等)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与各种信号对应的电波的发送接收的通信天线等而构成。
触摸面板215及显示器217从智能电话20的外壳的表面露出地设置。触摸面板215受理各种用户操作。例如,在自动停车系统的远程操作中,触摸面板215受理来自用户的规定的操作。显示器217与触摸面板215的背侧重叠地设置。显示器217显示各种信息。例如,在自动停车系统的远程操作中,显示器217显示促使用户进行规定的操作的规定的显示画面。
电池216向智能电话20的各部供给电力。例如,作为电池216,使用可充电的各种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等)。
(车载装置14及智能电话20的功能结构)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14及智能电话20的功能结构的图。
<车载装置14的功能结构>
如图3所示,车载装置14具备无线通信部301、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响应信号接收部303、响应信号计算部304、判定部305及处理部306。
无线通信部301进行与智能电话20的BLE无线通信连接,经由该BLE无线通信连接进行与智能电话20的BLE通信。无线通信部301通过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模块204来实现。
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在来自智能电话20的车辆12的远程操作中,以规定的发送间隔,经由基于无线通信部301的BLE无线通信,对智能电话20发送质询信号和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例如,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将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与质询信号的规定位置(例如,开头位置、中间位置、末尾位置等)连结,并将质询信号及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发送至智能电话2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发送随机数作为质询信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发送能够唯一地识别质询信号的连续地编号的信息(即,连续号码)作为识别信息VAC。
响应信号接收部303经由基于无线通信部301的BLE通信,接收从智能电话20发送的响应信号和在该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
响应信号计算部304是“比较用响应信号计算部”的一例。响应信号计算部304从存储器取得与由响应信号接收部303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对应的质询信号和预先登记于车载装置14的密钥数据。并且,响应信号计算部304基于从存储器取得的质询信号和密钥数据来计算比较用响应信号。在此,响应信号计算部304使用与作为正规设备的智能电话20使用的计算方法(例如AES-128)及密钥数据相同的计算方法及密钥数据,计算比较用响应信号。因此,由响应信号计算部304计算出的比较用响应信号与从作为正规设备的智能电话20发送的响应信号相同。
判定部305判定由响应信号计算部304计算出的比较用响应信号是否与由响应信号接收部303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一致。并且,在两个响应信号一致的情况下,判定部305判定为由响应信号接收部303接收到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设备是正规的设备。相反,在两个响应信号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部305判定为由响应信号接收部303接收到的响应信号的发送源的设备不是正规的设备。
处理部306执行与基于判定部305的判定结果对应的处理。例如,处理部306在由判定部305判定为两响应信号一致的情况下,执行与由响应信号接收部303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智能电话20的操作信号对应的处理(例如,继续进行自动停车系统的控制的处理)。此时,处理部306能够在基于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操作信号而检测到对智能电话20进行了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期间,使车辆12具备的自动停车系统继续进行车辆12的自动停车处理。另一方面,处理部306在由判定部305判定为两响应信号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规定的错误处理(例如,忽略在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操作信号而不进行任何处理、切断基于无线通信部301的无线通信连接等)。
此外,图3所示的车载装置14的各功能(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响应信号接收部303、响应信号计算部304、判定部305及处理部306)例如通过在车载装置14中CPU201执行存储于ROM202的程序来实现。
<智能电话20的功能配置>
如图3所示,智能电话20具备无线通信部311、质询信号接收部312、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及响应信号发送部314。
无线通信部311进行与车载装置14的BLE无线通信连接,经由该BLE无线通信连接进行与车载装置14的BLE通信。无线通信部311通过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模块214实现。
质询信号接收部312经由基于无线通信部311的BLE无线通信,接收从车载装置14发送的质询信号和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
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基于由质询信号接收部312接收到的质询信号和预先登记在智能电话20中的密钥数据,生成响应信号。例如,响应信号计算部313使用作为共用密钥加密算法的AES-128,计算响应信号。另外,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基于在生成响应信号的时刻最新的质询信号(即,最近接收到的质询信号),生成响应信号。此外,伴随着响应信号发送部314以规定的发送间隔连续地发送响应信号,响应信号计算部313连续地生成响应信号。
响应信号发送部314以规定的发送间隔,经由基于无线通信部311的BLE无线通信,将由响应信号计算部313生成的响应信号发送至车载装置14。此时,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在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与该响应信号一起发送至车载装置14。并且,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智能电话20的操作信号与响应信号一起发送至车载装置14。智能电话20的操作信号例如包含对用户针对智能电话20所具备的触摸面板215的接触操作位置2进行表示的坐标信息。此外,响应信号发送部314能够以比车载装置14的质询信号的发送间隔短的发送间隔向车载装置14发送响应信号。由此,响应信号发送部314能够无压力地向车载装置14通知针对智能电话20的一系列的用户操作(即,坐标信息的连续值)。
此外,图3所示的智能电话20的各功能(质询信号接收部312、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及响应信号发送部314)例如通过在智能电话20中CPU211执行存储于ROM212的程序来实现。该程序也可以从外部提供并被导入到智能电话20。在这种情况下,该程序可以由外部存储介质(例如,USB存储器、存储卡、CD-ROM等)提供,也可以通过从网络(例如因特网等)上的服务器下载来提供。
(通信系统10的处理时序的第一例)
图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通信时序的第一例的图。如图4所示,车载装置14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向智能电话20发送质询信号。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智能电话20在有操作信号的情况下,以比车载装置14短的发送间隔向车载装置14发送响应信号。
在此,智能电话20基于从车载装置14接收到的最新的质询信号和预先登记于智能电话20的密钥信息,生成响应信号。此外,智能电话20将与在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质询信号对应的识别信息VAC与该响应信号一起向车载装置14发送。
由此,车载装置14能够根据与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一起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容易地确定该响应信号是与哪个质询信号对应的信号。
例如,车载装置14即使如图4所示那样在发送了下一质询信号CHAL2之后接收到与前一质询信号CHAL1对应的响应信号RESP1-1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与该响应信号RESP1-1一起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1,容易地确定该响应信号RESP1-1是与前一质询信号CHAL1对应的信号。
(车载装置14的处理的过程)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14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5表示与图4所示的处理时序的第一例对应的、由车载装置14进行的处理的过程。
首先,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开始计时器的计测(步骤S501)。
接着,车载装置14判断与智能电话20的BLE无线通信连接是否继续(步骤S502)。
在步骤S502中判断为与智能电话20的BLE无线通信连接未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502:否),车载装置14结束图5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2中判断为与智能电话20的BLE无线通信连接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502:是),响应信号接收部303判断是否接收到响应信号及识别信息VAC(步骤S503)。
在步骤S503中判断为接收到响应信号及识别信息VAC的情况下(步骤S503:是),响应信号计算部304从存储器取得与在步骤S503中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对应的质询信号和预先登记于车载装置14的密钥数据(步骤S504)。
然后,响应信号计算部304基于在步骤S504中取得的质询信号和密钥数据,来计算比较用响应信号(步骤S505)。
另外,判定部305判定在步骤S505中计算出的比较用响应信号是否与在步骤S503中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一致(步骤S506)。
在步骤S506中判定为两响应信号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506:是),处理部306执行与在步骤S503中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智能电话20的操作信号对应的处理(例如,继续进行自动停车系统的控制的处理)(步骤S507)。然后,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502。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6中判定为两响应信号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506:否),处理部306执行规定的错误处理(步骤S508)。然后,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502。
在步骤S503中判断为未接收到响应信号及识别信息VAC的情况下(步骤S503:否),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判断从计时器的计测开始起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步骤S509)。
在步骤S509中判断为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509:是),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向智能电话20发送质询信号和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步骤S510)。然后,质询信号发送部302清除计时器的计测(步骤S511)。之后,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502。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9中判断为未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509:是),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502。
(智能电话20的处理的过程)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20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6表示与图4所示的处理时序的第一例对应的、由智能电话20进行的处理的过程。
首先,智能电话20判断与车载装置14的BLE无线通信连接是否继续(步骤S601)。
在步骤S601中判断为与车载装置14的BLE无线通信连接未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601:否),智能电话20结束图6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1中判断为与车载装置14的BLE无线通信连接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601:是),质询信号接收部312判断是否接收到质询及识别信息VAC(步骤S602)。
当在步骤S602中判断为已经接收到质询信号及识别信息VAC的情况下(步骤S602:是),质询信号接收部312将在步骤S602中接收到的质询信号及识别信息VAC存储在存储器中(步骤S606)。然后,智能电话2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601。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2中判断为未接收到质询信号及识别信息VAC的情况下(步骤S602:否),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判断是否有需要向车载装置14发送的操作信号(步骤S603)。
在步骤S603中判断为没有需要向车载装置14发送的操作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603:否),智能电话2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601。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3中判断为有需要向车载装置14发送的操作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603:是),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基于在步骤S602中接收到的质询信号和预先登记于智能电话20的密钥数据,计算响应信号(步骤S604)。
然后,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在步骤S604中计算出的响应信号和在该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发送至车载装置14(步骤S605)。之后,智能电话2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601。
(通信系统10的处理时序的第二例)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通信时序的第二例的图。如图7所示,车载装置14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向智能电话20发送质询信号。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智能电话20在有操作信号的情况下,以比车载装置14短的发送间隔向车载装置14发送响应信号。
在此,智能电话20基于从车载装置14接收到的最新的质询信号、预先登记于智能电话20的密钥信息、以及生成的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SAC,生成响应信号。此外,智能电话20将与在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质询信号对应的识别信息VAC、在该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识别信息SAC与该响应信号一起向车载装置14发送。
由此,车载装置14能够根据与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一起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容易地确定该响应信号是与哪个质询信号对应的信号。
例如,车载装置14即使如图7所示那样在发送下一质询信号CHAL2之后接收到与前一质询信号CHAL1对应的响应信号RESP1-1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与该响应信号RESP1-1一起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1,容易地确定该响应信号RESP1-1与前一质询信号CHAL1对应。
另外,智能电话20即使在生成和发送与同一质询信号对应的多个响应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对这多个响应信号的每一个响应信号赋予不同的SAC,也能够提高这多个响应信号各自的安全性的强度。
例如,智能电话20即使如图7所示那样在生成和发送与同一质询信号CHAL1对应的2个响应信号RESP1、RESP1-1的情况下,通过对2个响应信号RESP1、RESP1-1的每一个响应信号赋予不同的SAC(SAC1、SAC2),也能够提高2个响应信号RESP1、RESP1-1各自的安全性的强度。
另外,车载装置14即使在接收到与同一质询信号对应的多个响应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被单独赋予的SAC来区分多个响应信号的每一个。
例如,车载装置14即使如图7所示那样在接收到与同一质询信号CHAL1对应的2个响应信号RESP1、RESP1-1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被单独赋予的SAC(SAC1、SAC2)来区分2个响应信号RESP1、RESP1-1的每一个响应信号。
(车载装置14的处理的过程)
图8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载装置14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8表示与图7所示的处理时序的第二例对应的、车载装置14的处理的过程。
首先,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开始计时器的计测(步骤S801)。
接着,车载装置14判断与智能电话20的BLE无线通信连接是否继续(步骤S802)。
在步骤S802中判断为与智能电话20的BLE无线通信连接未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802:否),车载装置14结束图8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802中判断为与智能电话20的BLE无线通信连接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802:是),响应信号接收部303判断是否接收到响应信号、识别信息VAC及识别信息SAC(步骤S803)。
在步骤S803中判断为接收到响应信号、识别信息VAC及识别信息SAC的情况下(步骤S803:是),响应信号计算部304从存储器取得与在步骤S803中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对应的质询信号和预先登记于车载装置14的密钥数据(步骤S804)。
然后,响应信号计算部304基于在步骤S804中取得的质询信号和密钥数据及在步骤S803中接收到的识别信息SAC,来计算比较用响应信号(步骤S805)。
另外,判定部305判定在步骤S805中计算出的比较用响应信号是否与在步骤S803中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一致(步骤S806)。
在步骤S806中判定为两响应信号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806:是),处理部306执行与在步骤S803中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智能电话20的操作信号对应的处理(例如,继续进行自动停车系统的控制的处理(步骤S807)。然后,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802。
另一方面,在步骤S806中判定为两响应信号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806:否),处理部306执行规定的错误处理(步骤S808)。然后,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802。
在步骤S803中判断为未接收到响应信号、识别信息VAC及识别信息SAC的情况下(步骤S803:否),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判断从计时器的计测开始起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步骤S809)。
在步骤S809中判断为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809:是),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向智能电话20发送质询信号和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步骤S810)。然后,质询信号发送部302清除计时器的计测(步骤S811)。之后,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802。
另一方面,在步骤S809中判断为未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809:是),车载装置14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802。
(智能电话20的处理的过程)
图9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20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9表示与图7所示的处理时序的第二例对应的、由智能电话20进行的处理的过程。
首先,智能电话20判断是否与车载装置14的BLE无线通信连接继续(步骤S901)。
在步骤S901中判断为与车载装置14的BLE无线通信连接未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901:否),智能电话20结束图9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901中判断为与车载装置14的BLE无线通信连接继续的情况下(步骤S901:是),质询信号接收部312判断是否接收到质询及识别信息VAC(步骤S902)。
当在步骤S902中判断为已经接收到质询信号及识别信息VAC的情况下(步骤S902:是),质询信号接收部312将在步骤S902中接收到的质询信号及识别信息VAC存储在存储器中(步骤S907)。然后,智能电话2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901。
另一方面,在步骤S902中判断为未接收到质询信号及识别信息VAC的情况下(步骤S902:否),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判断是否有需要向车载装置14发送的操作信号(步骤S903)。
在步骤S903中判断为没有需要向车载装置14发送的操作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903:否),智能电话2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901。
另一方面,在步骤S903中判断为有需要向车载装置14发送的操作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903:是),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基于在步骤S902中接收到的质询信号、预先登记于智能电话20的密钥数据、以及对生成的响应信号赋予的识别信息SAC,计算响应信号(步骤S904)。
然后,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在步骤S904中计算出的响应信号、在该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以及在该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识别信息SAC发送至车载装置14(步骤S905)。
并且,响应信号计算部313通过对在响应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识别信息SAC的编号部分加上1,来决定接下来生成的识别信息SAC(步骤S906),之后,智能电话2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901。
(智能电话20的远程操作的一例)
图10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20的远程操作的一例的图。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智能电话20的显示器217显示有车辆12的自动停车系统的远程操作用的显示画面1000。通过执行被导入到智能电话20中的自动停车系统的远程操作用的应用程序,该显示画面1000被显示于显示器217。
如图10所示,显示画面1000显示有圆环状的对象1002和沿着对象1002的圆周的箭头图形1004。箭头图形1004促使用户使手指沿着对象1002的圆周在顺时针方向上描画。
当用户按照箭头图形1004使手指对于触摸面板215的操作面进行描画的操作时,智能电话20在进行该操作的期间,对车载装置14以一定的发送间隔连续地发送响应信号。此时,智能电话20将对触摸面板215中的用户的手指的接触位置进行表示的操作信号附带于响应信号中,并发送至车载装置14。车载装置14在每次接收到响应信号时,若判定为智能电话20是正规的设备,则根据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操作信号,继续进行自动停车系统的控制。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具备:智能电话20;以及车载装置14,搭载于车辆12,能够与智能电话20进行无线通信,车载装置14具备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向智能电话20发送质询信号的质询信号发送部302,智能电话20具备:质询信号接收部312,接收质询信号;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基于由质询信号接收部312接收到的质询信号来计算响应信号;以及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由响应信号计算部313计算出的响应信号和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发送至车载装置14。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根据与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一起接收到的识别信息VAC容易地确定车载装置14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是与自身发送的哪个质询信号对应的信号。因此,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更可靠地使质询信号和响应信号同步。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质询信号发送部302将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与该质询信号一起发送至智能电话20,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由响应信号计算部313计算出的响应信号和由质询信号接收部312接收到的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发送至车载装置14。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更可靠地确定车载装置14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是与自身发送的哪个质询信号对应的信号。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识别信息VAC是连续号码。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容易地生成识别信息VAC。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通过识别信息VAC容易地确定多个质询信号的发送顺序关系。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质询信号发送部302能够在质询信号的规定位置连结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并将质询信号及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发送至智能电话20。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使不知道质询信号及识别信息VAC的格式的第三者难以解析数据。因此,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提高质询信号的隐匿性。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响应信号计算部313基于由质询信号接收部312接收到的质询信号和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SAC来计算响应信号,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由响应信号计算部313计算出的响应信号、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和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SAC发送至车载装置14。
由此,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即使在智能电话20对一个质询信号发送多个响应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各响应信号相互不同,因此能够提高各响应信号的隐匿性。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车载装置14还具备:响应信号计算部304,基于与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对应的质询信号和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SAC,计算比较用响应信号;及判定部305,判定从智能电话20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与由响应信号计算部304计算出的比较用响应信号是否一致。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即使在智能电话20对一个质询信号发送多个响应的情况下,车载装置14也能够针对多个响应信号的每一个判定是否是从正规的设备发送的响应信号。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响应信号发送部314将智能电话20的操作信号附带于响应信号中并向车载装置14发送。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使附带了操作信号的响应信号与质询信号同步。因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提高由车载装置14接收的操作信号的可靠性。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操作信号包含对用户针对智能电话20具备的触摸面板215的接触操作位置进行表示的坐标信息。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为了无压力地向车载装置14通知一系列的用户操作(即,坐标信息的连续值),需要从智能电话20以较短的发送间隔连续地发送响应信号,因此,能够提高本通信系统10进行的同步处理的有用性。
另外,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车载装置14具备处理部306,该处理部306在基于响应信号中附带的操作信号检测到对智能电话20进行了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期间,使车辆12具备的自动停车系统继续进行车辆12的自动停车处理。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为了使车辆12的自动停车处理无压力地继续,需要从智能电话20以较短的发送间隔连续地发送响应信号,因此,能够提高本通信系统10进行的同步处理的有用性。
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在车载装置14与智能电话20的无线通信中使用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功耗)。
由此,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实现车载装置14与智能电话20的无线通信的低功耗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中,作为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也可以使用智能电话20从车载装置14接收到质询信号时的接收时刻。在该情况下,车载装置14也可以不发送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
例如,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可以使用随机生成的信息作为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在该情况下,与将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设为连续号码相比,一个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能够提高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VAC的隐匿性。
附图标记说明
10…通信系统
12…车辆
14…车载装置
20…智能电话(便携终端)
215…触摸面板
217…显示器
301…无线通信部
302…质询信号发送部
303…响应信号接收部
304…响应信号计算部(比较用响应信号计算部)
305…判定部
306…处理部
311…无线通信部
312…质询信号接收部
313…响应信号计算部
314…响应信号发送部
SAC…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
VAC…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

Claims (14)

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便携终端;以及
车载装置,搭载于车辆,能够与所述便携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车载装置具备质询信号发送部,该质询信号发送部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质询信号,
所述便携终端具备:
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所述质询信号;
响应信号计算部,基于由所述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质询信号来计算响应信号;以及,
响应信号发送部,将由所述响应信号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响应信号和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询信号发送部,将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与该质询信号一起发送至所述便携终端,
所述响应信号发送部,将由所述响应信号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响应信号和由所述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是连续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是随机生成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询信号发送部,在所述质询信号的规定位置连结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质询信号及该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便携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是所述质询信号接收部的所述质询信号的接收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响应信号计算部,基于由所述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质询信号和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来计算响应信号,
所述响应信号发送部,将由所述响应信号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响应信号、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以及所述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装置还具备:
比较用响应信号计算部,基于与从所述便携终端接收到的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对应的所述质询信号和从所述便携终端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号的识别信息,计算比较用响应信号;以及
判定部,判定从所述便携终端接收到的所述响应信号与由所述比较用响应信号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比较用响应信号是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终端是智能电话,
所述响应信号发送部将所述智能电话的操作信号附带于所述响应信号并发送至所述车载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信号包含坐标信息,该坐标信息表示用户针对所述智能电话所具备的触摸面板的接触操作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装置具备处理部,该处理部在基于所述操作信号而检测到针对所述智能电话进行了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期间,使所述车辆具备的自动停车系统继续进行所述车辆的自动停车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线通信中使用BLE即蓝牙低功耗。
13.一种车载装置,搭载于车辆,能够与便携终端进行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具备:
质询信号发送部,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质询信号;以及
响应信号接收部,接收从所述便携终端发送的、基于所述质询信号计算出的响应信号和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
14.一种程序,是便携终端与搭载于车辆的车载装置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便携终端用的程序,
该程序使计算机作为质询信号接收部、响应信号计算部以及响应信号发送部而发挥功能,
所述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从所述便携终端以一定的发送间隔发送来的质询信号,
所述响应信号计算部基于由所述质询信号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质询信号来计算响应信号,
所述响应信号发送部将由所述响应信号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响应信号和所述质询信号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所述车载装置。
CN202110181648.3A 2020-02-17 2021-02-08 通信系统、车载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2715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4556A JP7454399B2 (ja) 2020-02-17 2020-02-17 通信システム、車載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24556 2020-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1568A true CN113271568A (zh) 2021-08-17
CN113271568B CN113271568B (zh) 2023-12-19

Family

ID=7722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648.3A Active CN113271568B (zh) 2020-02-17 2021-02-08 通信系统、车载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54399B2 (zh)
CN (1) CN1132715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2137A1 (ja) * 2022-03-25 2023-09-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灯具システム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5922A1 (en) * 2004-11-08 2006-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801753A (zh) * 2005-01-04 2006-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
JP2008007974A (ja) * 2006-06-27 2008-01-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認証装置、携帯機および基地局
CN101123456A (zh) * 2006-08-09 2008-02-13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wlan的etc系统车载单元与路边单元的通信方法
US20080109123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Cryptology calculation for remote entry devices
CN102638794A (zh) * 2007-03-22 2012-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鉴权和密钥协商方法、认证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12184544A (ja) * 2011-03-03 2012-09-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機器遠隔制御向け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機器遠隔制御向け通信方法
CN103004281A (zh) * 2011-03-17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9154480B1 (en) * 2012-12-12 2015-10-06 Emc Corporation Challenge-response authentication of a cryptographic device
CN106330455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北京华大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主电子设备及从电子设备
CN107208435A (zh) * 2014-07-25 2017-09-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车载通信系统及便携设备
US20170327085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099643A1 (en) * 2016-10-12 2018-04-12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Passive Entry / Passive Sta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s
JP2018065441A (ja) * 2016-10-18 2018-04-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載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111477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认证系统
CN108241794A (zh) * 2016-12-27 2018-07-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被认证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8349439A (zh) * 2015-11-06 2018-07-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车载设备以及车辆用通信系统
CN11032482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装置及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80744A (ja) 2000-12-13 2002-06-26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開閉体制御装置
JP4266220B2 (ja) 2005-10-11 2009-05-20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配信方法及び情報配信装置
JP4907455B2 (ja) 2007-03-12 2012-03-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装置、無線認証システム、無線認証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9032070A (ja) 2007-07-27 2009-02-12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JP2015089733A (ja) 2013-11-06 2015-05-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駐車支援システム
JP6400963B2 (ja) 2014-07-10 2018-10-0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JP6574354B2 (ja) 2015-07-30 2019-09-11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電動遮蔽装置
JP6588518B2 (ja) 2017-10-10 2019-10-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カーシェ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US11269323B2 (en) 2018-03-27 2022-03-08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Remote park assist message flow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55922A1 (en) * 2004-11-08 2006-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801753A (zh) * 2005-01-04 2006-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
JP2008007974A (ja) * 2006-06-27 2008-01-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認証装置、携帯機および基地局
CN101123456A (zh) * 2006-08-09 2008-02-13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wlan的etc系统车载单元与路边单元的通信方法
US20080109123A1 (en) * 2006-11-03 2008-05-08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Cryptology calculation for remote entry devices
CN102638794A (zh) * 2007-03-22 2012-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鉴权和密钥协商方法、认证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12184544A (ja) * 2011-03-03 2012-09-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機器遠隔制御向け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機器遠隔制御向け通信方法
CN103004281A (zh) * 2011-03-17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US9154480B1 (en) * 2012-12-12 2015-10-06 Emc Corporation Challenge-response authentication of a cryptographic device
CN107208435A (zh) * 2014-07-25 2017-09-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车载通信系统及便携设备
CN108349439A (zh) * 2015-11-06 2018-07-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车载设备以及车辆用通信系统
US20170327085A1 (en) * 2016-05-12 2017-11-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330455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北京华大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主电子设备及从电子设备
US20180099643A1 (en) * 2016-10-12 2018-04-12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Passive Entry / Passive Sta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s
JP2018065441A (ja) * 2016-10-18 2018-04-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載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8111477A (zh) * 2016-11-24 2018-06-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认证系统
CN108241794A (zh) * 2016-12-27 2018-07-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被认证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10324825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通信装置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71568B (zh) 2023-12-19
JP2021129273A (ja) 2021-09-02
JP7454399B2 (ja)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7527B2 (ja) 車両用システム、電子キー、携帯端末、及び車載装置
US9481298B2 (en) Reporting system, reporting control method, and handheld device
JPWO2007026745A1 (ja) 無線機器監視システム
CN103119969A (zh) 间接设备通信
EP1291803A4 (en) METHOD OF MOUNTING AN AUTHENTICATION COD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UTHENTICATION BARCODES,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PORTABLE END UNIT
JP2012215047A (ja)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2019056636A (ja) 携帯機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US10562497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vehicle
JP6220622B2 (ja) 動作検知リモートシステム
CN113271568B (zh) 通信系统、车载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702840B2 (ja) 無線通信正否判定システム
CN113449285A (zh) 认证系统以及认证方法
JP4349323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同期状態判定方法
WO2018123692A1 (ja) 通信不正成立防止システム
JP473714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キー、並びに無線認証システム
CN109697838A (zh) 钥匙单元、锁定/解锁系统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729147B2 (en) Induction key, calibration system for induction keys, and calibration method for induction keys
JP6301712B2 (ja) 認証システム
CN111556494A (zh) 一种物联网配对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JP2009157557A (ja)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85719A (ja) デジタルキーシステムおよび車載システム
JP7125365B2 (ja) スマー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車載機、および携帯機
JP2020139344A (ja) スマート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
JP2014043736A (ja) 通信システム、携帯情報端末、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用のプログラム
CN110870227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