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4713A -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4713A
CN113264713A CN202110247511.3A CN202110247511A CN113264713A CN 113264713 A CN113264713 A CN 113264713A CN 202110247511 A CN202110247511 A CN 202110247511A CN 113264713 A CN113264713 A CN 113264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ass
aluminum oxide
silic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75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瑨
谢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aisi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ais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aisi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ais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75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47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4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4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14Polyep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84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80Optical properties, e.g. transparency or reflexibility
    • C04B2111/82Colour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90Electrical properties
    • C04B2111/94Electrically conducting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硅20‑35质量份;碳15‑30质量份;纤维10‑20质量份;环氧树脂11‑18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0‑18质量份;强化剂5‑10质量份;纳米氧化铝5‑8质量份;氮2‑5质量份;石墨烯6‑12质量份;着色剂2‑7质量份,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三氧化二铝、强化剂,便于将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通过设置的着色剂,便于在加工过程中改变复合材料的颜色,提高多样性,通过设置的氮、石墨烯,便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导电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同种类的复合材料产品已经普及到电子部件、汽车部件,此外复 合材料的产品种类日趋多样化,应用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工业工 程、医疗卫生等。
现有的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内部会产生气孔,气孔率越高复合材料的质 量越差,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质量;并且现有的复合材料整体强度较低,无法 进行长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复合材料在制造过程中 内部会产生气孔,气孔率越高复合材料的质量越差,严重影响复合材料的质量; 并且现有的复合材料整体强度较低,无法进行长久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 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构 成:硅20-35质量份;碳15-30质量份;纤维10-20质量份;环氧树脂11-18 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0-18质量份;强化剂5-10质量份;纳米氧化铝5-8质量 份;氮2-5质量份;石墨烯6-12质量份;着色剂2-7质量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5质量份;碳20质量份;纤维15 质量份;环氧树脂16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3质量份;强化剂6质量份;纳米 氧化铝7质量份;氮4质量份;石墨烯8质量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35质量份;碳15质量份;纤维30 质量份;环氧树脂15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8质量份;强化剂10质量份;纳米 氧化铝8质量份;氮5质量份;石墨烯10质量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0质量份;碳23质量份;纤维17 质量份;环氧树脂14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1质量份;强化剂9质量份;纳米 氧化铝6质量份;氮4质量份;石墨烯11质量份;着色剂5质量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 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 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在搅拌 的过程可以加入适量的着色剂,一次来改变原料的颜色,之后将三氧化二铝、 强化剂、纳米氧化铝、氮、石墨烯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 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 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优选的,所述着色剂为多颜色染料,所述着色剂颜色包括黑、黄、白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的三氧化二铝、强化剂,便于将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通 过设置的着色剂,便于在加工过程中改变复合材料的颜色,提高多样性,通过 设置的氮、石墨烯,便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升复合材料在不同环 境下的导电效果;
2、通过设置的纤维,纤维容易被环氧树脂浸润,所以能够减少复合材料的 气孔数量,通过设置的纳米氧化铝,便于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内部的气孔,提 高复合材料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5质 量份;碳20质量份;纤维15质量份;环氧树脂16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3质 量份;强化剂6质量份;纳米氧化铝7质量份;氮4质量份;石墨烯8质量份。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 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 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之后将 三氧化二铝、强化剂、纳米氧化铝、氮、石墨烯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 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 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实施例2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35质 量份;碳15质量份;纤维30质量份;环氧树脂15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8质 量份;强化剂10质量份;纳米氧化铝8质量份;氮5质量份;石墨烯10质量 份。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 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 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之后将 三氧化二铝、强化剂、纳米氧化铝、氮、石墨烯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 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 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实施例3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0质 量份;碳23质量份;纤维17质量份;环氧树脂14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1质 量份;强化剂9质量份;纳米氧化铝6质量份;氮4质量份;石墨烯11质量份; 着色剂5质量份。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 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 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在搅拌 的过程可以加入适量的着色剂,一次来改变原料的颜色,之后将三氧化二铝、 强化剂、纳米氧化铝、氮、石墨烯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 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 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对照例1: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5质 量份;碳20质量份;纤维15质量份;环氧树脂16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3质 量份;强化剂6质量份;纳米氧化铝7质量份。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 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 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之后将 三氧化二铝、强化剂、纳米氧化铝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 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 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对照例2: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35质 量份;碳15质量份;纤维30质量份;环氧树脂15质量份;强化剂10质量份; 纳米氧化铝8质量份;氮5质量份;石墨烯10质量份。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 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 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之后将 强化剂、纳米氧化铝、氮、石墨烯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 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 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对照例3: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0质 量份;碳23质量份;纤维17质量份;环氧树脂14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1质 量份;强化剂9质量份;氮4质量份;石墨烯11质量份;着色剂5质量份。
本实施例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 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 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之后将 强化剂、氮、石墨烯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 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 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表一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071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072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081
总结:有表一并经过试验得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与氮和石墨烯紧密相关。
表二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082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091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092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101
总结:由表二并经过试验得出复合材料的整体强度与三氧化二铝紧密相关。
表三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102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111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112
Figure BDA0002964618560000121
总结:由表二并经过试验得出复合材料的气孔率与纳米氧化铝紧密相关, 且复合材料的颜色与着色剂相关。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Claims (6)

1.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构成:硅20-35质量份;碳15-30质量份;纤维10-20质量份;环氧树脂11-18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0-18质量份;强化剂5-10质量份;纳米氧化铝5-8质量份;氮2-5质量份;石墨烯6-12质量份;着色剂2-7质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5质量份;碳20质量份;纤维15质量份;环氧树脂16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3质量份;强化剂6质量份;纳米氧化铝7质量份;氮4质量份;石墨烯8质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35质量份;碳15质量份;纤维30质量份;环氧树脂15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8质量份;强化剂10质量份;纳米氧化铝8质量份;氮5质量份;石墨烯10质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的具体原料为:硅20质量份;碳23质量份;纤维17质量份;环氧树脂14质量份;三氧化二铝11质量份;强化剂9质量份;纳米氧化铝6质量份;氮4质量份;石墨烯11质量份;着色剂5质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分钟,之后将搅拌结合的纤维与环氧树脂放入胶槽内浸渍,之后通过滚轴使适量的环氧树脂胶液湿润每组纤维层;
步骤二:之后将搅拌机清洗,再将硅与碳放入搅拌机内充分搅拌,在搅拌的过程可以加入适量的着色剂,一次来改变原料的颜色,之后将三氧化二铝、强化剂、纳米氧化铝、氮、石墨烯进行充分搅拌;
步骤三;将以上放入模具内进行固化,时间控制在六十分钟,此过程可以在真空或者压力下进行,在固化的过程中,固化的速率取决于冷却速率;
步骤四:当固化结束之后,将模具进行拆除,将成型的复合材料取出,然后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为多颜色染料,所述着色剂颜色包括黑、黄、白等。
CN202110247511.3A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2647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7511.3A CN113264713A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7511.3A CN113264713A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4713A true CN113264713A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2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7511.3A Pending CN113264713A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47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2643A (zh) * 2022-07-29 2022-10-1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硬碳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负极材料和钾离子扣式电池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6863A (en) * 1979-06-13 1980-12-26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organic electrolyte aluminum cell
JP2006059703A (ja) * 2004-08-20 2006-03-0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電気化学セル
CN1909266A (zh) * 2006-07-13 2007-02-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10602A (zh) * 2009-02-19 2009-08-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83307A (zh) * 2012-12-10 2013-03-20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3022451A (zh) * 2012-12-24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纳米硅颗粒填充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3067956A1 (zh) * 2011-11-10 2013-05-1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9221A (zh) * 2012-01-10 2013-07-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负极、具有该负极的电池及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3618071A (zh) * 2013-11-14 2014-03-0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1702A (zh) * 2014-02-12 2014-05-21 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陶瓷涂层聚烯烃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2847A (zh) * 2014-07-03 2014-10-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方法
US20150140359A1 (en) * 2013-11-19 2015-05-21 Samsung Sdi Co., Ltd. Nega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negative electrode and lithium battery containing th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701505A (zh) * 2013-12-10 2015-06-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其的锂电池、和制造其的方法
CN105036770A (zh) * 2015-07-09 2015-11-11 长兴泓矿炉料有限公司 一种镁铝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98125A (zh) * 2015-09-11 2015-11-25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氧化铝颗粒填充的复合多曲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85961A (zh) * 2015-08-14 2015-12-23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电池负电极、硅碳基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
CN105576210A (zh) * 2016-02-18 2016-05-11 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7547A (zh) * 2016-08-10 2016-11-02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碳包覆纳米硅‑石墨烯‑裂解碳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6898755A (zh) * 2017-04-24 2017-06-27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
CN106902742A (zh) * 2017-04-26 2017-06-30 中南大学 一种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0949A (zh) * 2017-04-24 2017-07-04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4212A (zh) * 2017-10-17 2018-01-26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元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CN108091856A (zh) * 2017-12-13 2018-05-29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勃姆石包覆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411843A (zh) * 2018-09-19 2019-03-01 湖南鸿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石墨电极的再生方法
CN109449385A (zh) * 2018-09-26 2019-03-08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碳包覆的无定型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CN110943208A (zh) * 2019-12-13 2020-03-31 成都爱敏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99995A (zh) * 2020-04-28 2020-08-28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CN111755670A (zh) * 2019-03-28 2020-10-0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859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WO2022019605A1 (ko) * 2020-07-21 2022-01-27 삼성에스디아이주식회사 다공성 복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음극과 리튬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6863A (en) * 1979-06-13 1980-12-26 Seiko Instr & Electronics 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organic electrolyte aluminum cell
JP2006059703A (ja) * 2004-08-20 2006-03-0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電気化学セル
CN1909266A (zh) * 2006-07-13 2007-02-07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10602A (zh) * 2009-02-19 2009-08-19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3067956A1 (zh) * 2011-11-10 2013-05-16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一种纳米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9221A (zh) * 2012-01-10 2013-07-1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负极、具有该负极的电池及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6340615A (zh) * 2012-01-10 2017-01-1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负极、具有该负极的电池
CN102983307A (zh) * 2012-12-10 2013-03-20 天津巴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3022451A (zh) * 2012-12-24 2013-04-0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纳米硅颗粒填充碳纳米管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18071A (zh) * 2013-11-14 2014-03-0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140359A1 (en) * 2013-11-19 2015-05-21 Samsung Sdi Co., Ltd. Nega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negative electrode and lithium battery containing th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701505A (zh) * 2013-12-10 2015-06-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负极活性物质、包括其的锂电池、和制造其的方法
CN103811702A (zh) * 2014-02-12 2014-05-21 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陶瓷涂层聚烯烃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2847A (zh) * 2014-07-03 2014-10-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方法
CN105036770A (zh) * 2015-07-09 2015-11-11 长兴泓矿炉料有限公司 一种镁铝质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5961A (zh) * 2015-08-14 2015-12-23 深圳市国创新能源研究院 电池负电极、硅碳基锂离子电池及其应用
CN105098125A (zh) * 2015-09-11 2015-11-25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氧化铝颗粒填充的复合多曲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576210A (zh) * 2016-02-18 2016-05-11 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7547A (zh) * 2016-08-10 2016-11-02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碳包覆纳米硅‑石墨烯‑裂解碳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CN106898755A (zh) * 2017-04-24 2017-06-27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
CN106920949A (zh) * 2017-04-24 2017-07-04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2742A (zh) * 2017-04-26 2017-06-30 中南大学 一种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34212A (zh) * 2017-10-17 2018-01-26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元合金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CN108091856A (zh) * 2017-12-13 2018-05-29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勃姆石包覆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9411843A (zh) * 2018-09-19 2019-03-01 湖南鸿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石墨电极的再生方法
CN109449385A (zh) * 2018-09-26 2019-03-08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碳包覆的无定型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
CN111755670A (zh) * 2019-03-28 2020-10-09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8593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0943208A (zh) * 2019-12-13 2020-03-31 成都爱敏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99995A (zh) * 2020-04-28 2020-08-28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高电压锂离子电池
WO2022019605A1 (ko) * 2020-07-21 2022-01-27 삼성에스디아이주식회사 다공성 복합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음극과 리튬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敏等: "负极氧化铝涂层对锂离子电池电性能的影响", 《电源技术》 *
刘岩等: "纳米氧化铝载体的制备及孔性质研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宗占国等: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31 August 2000,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山塔努·巴特查里亚等: "《纳米含能材料》", 31 December 2019,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方培育等: "真空浸渍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 《材料导报》 *
李咏梅等: "纳米α-Al2O3粉添加对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李恒德等: "《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辞典》", 31 August 2001,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汪多仁等: "《绿色化工助剂》", 31 January 2006,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袁朝圣: "《极端条件下高分子、离子液体凝胶材料的结构与改性研究》", 31 August 2020,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贾昆仑等: "纳米氧化铝粉体制备及应用进展", 《中国陶瓷》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2643A (zh) * 2022-07-29 2022-10-1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量子点/硬碳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负极材料和钾离子扣式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64713A (zh) 一种硬碳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0685A (zh) 一种具有吸波隐身性能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064024A (zh) 聚砜‑氧化石墨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6585B (zh) 一种用于高模量碳纤维预浸料的环氧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6052A (zh) 高性能水性环氧防腐涂料
CN112795143B (zh) 一种风电用高性能拉挤成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7012A (zh) 一种环氧基超疏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7947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杂化防腐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10484040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用pcm板及其生产工艺
CN107903524A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增韧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3664023B (zh) 一种制备玻璃鳞片涂料时对玻璃鳞片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9836557A (zh) 一种增韧疏水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1736A (zh) 一种水性锰酸锂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2168B (zh) 基于石墨烯呋喃树脂的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9988394A (zh) 环氧树脂胶衣组合物和环氧树脂复合板及制备方法
CN115725209B (zh) 一种纳米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6071A (zh) 一种提高铝电解用炭素阳极抗氧化的方法
CN109880293A (zh) 一种增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0287A (zh) 一种耐冲击高韧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00133B (zh) 聚砜-热塑性弹性体-有机蒙脱土共混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7496B (zh) 一种超亲水核壳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氧化铜纳米片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189122A (zh) 一种碳纤维基抗穿刺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8831A (zh) 一种铝合金发黑的方法
CN105461902B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1786A (zh) 一种钕铁硼表面高耐磨、高耐蚀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