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4080A -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4080A
CN113264080A CN202110587791.2A CN202110587791A CN113264080A CN 113264080 A CN113264080 A CN 113264080A CN 202110587791 A CN202110587791 A CN 202110587791A CN 113264080 A CN113264080 A CN 113264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passenger
getting
carriag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77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4080B (zh
Inventor
黄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877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4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4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4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4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4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00Transferring passengers, articles, or freight to and from moving trains; Slipping or coupling vehicles from or to moving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涉及高铁动车领域,包括设置在火车上的下客车厢和升降平台,下客车厢与火车的底架通过升降平台可拆卸连接,火车轨道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有与下客车厢配合的下客平台。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火车的车尾部分设有下客车厢;当火车即将到达了下客的站点时,下客车厢在升降平台的抬升下缓慢上升至与下客平台齐平的位置后,下客车厢在控制终端的控制下从升降平台上运动至下客平台上,此时完成一个站点的下客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铁动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在200km/h以上,火车、全称动力车辆,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中装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包括机车和动力车厢两大类。火车装配有驱火车轮,而与之相对应地无驱动装置车辆就是拖车;传统的高铁火车自动上下客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1)、由于传统的高铁在到站时,需要所有的车厢进行停车上下客,而高铁重新启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进行提速;(2)、传统的上下客方法,在到站时需要车厢整体进行停靠,同时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等待上下客,既浪费时间也容易造成车辆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包括设置在火车上的下客车厢和升降平台,下客车厢与火车的底架通过升降平台可拆卸连接,火车轨道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有与下客车厢配合的下客平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平台包括承载板、多组连杆结构和第一液压缸,承载板通过连接结构与火车的底架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本体与火车的底架连接,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用于驱动连杆结构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上设有供下客车厢运动的第一轨道,下客车厢与火车的底架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滚轮,下客车厢上设有用于将下客车厢锁止在第一轨道上的限位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第一弧形杆和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设置在下客车厢的底架上,第一弧形杆铰接在下客车厢的底架上,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弧形杆铰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杆的自由端上转动设有限位轮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客平台包括多个承载架,多个承载架沿火车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火车轨道的两侧,承载架上设有承接板,承接板上设有供下客车厢运动的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相互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火车轨道两侧的承接板之间的间距等于承载板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与承接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对其导向的导向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组件为多个第三液压缸,每个第三液压缸的本体设置在通槽内,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上设有转动设有导向轮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接板与承载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地面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上设有位置测距模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包括设置在火车上的下客车厢和升降平台,下客车厢与火车的底架通过升降平台可拆卸连接,火车轨道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有与下客车厢配合的下客平台。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火车的车尾部分设有下客车厢;当火车即将到达了下客的站点时,下客车厢在升降平台的抬升下缓慢上升至与下客平台齐平的位置后,下客车厢在控制终端的控制下从升降平台上运动至下客平台上,此时完成一个站点的下客工作。
本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为;当火车运行至下车站点较近距离时,所有需要在此站点下车的乘客进入下客车厢,然后火车上的乘务人将下客车厢封闭,然后通过控制终端将升降平台上升至与下客平台齐平的位置后,且此时的火车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动驾驶,且火车速度低于15千米每小时,在通过控制终端将下客平台转运至下客平台上完成下客,然后再将位于下客平台上的同类型的下客车厢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继续沿下客平台的延伸方向运动,此时的升降平台不会回落至火车的底架上,继续保持与下客平台齐平的位置,将下一个下客车厢下放至升降平台上;当下客平台平稳的降落在升降平台后,升降平台在缓慢的下降直至与火车的底架接触,此时的火车将加速行驶,奔赴下一个站点;通过上述设计能过将下车乘客与未到站乘客分离在不同的车厢,在到站时下客车厢与火车分离,上车乘客在下客平台上进行另一个下客车厢,而未到站乘客继续前运动,两者相互不影响,既能满足乘客上下客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高铁的运输速度,乘客能够在不需要停靠沿途站台的情况下到达终点站,大大节省乘客的坐车时间,其次,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节省资源,缩短火车停靠站点所占用的时间,缩短旅客的所需搭乘火车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轨道和第二导轨结合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下客平台;2、下客车厢;3、火车;4、滚轮;5、第二液压缸;6、第一弧形杆;7、第二轨道;8、承接板;9、第一轨道;10、承载板;11、承载架;1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轨道9和第二导轨结合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火车3上下客装置,包括设置在火车3上的下客车厢2和升降平台,下客车厢2与火车3的底架通过升降平台可拆卸连接,火车3轨道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有与下客车厢2配合的下客平台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火车3的车尾部分设有下客车厢2;当火车3即将到达了下客的站点时,下客车厢2在升降平台的抬升下缓慢上升至与下客平台1齐平的位置后,下客车厢2在控制终端的控制下从升降平台上运动至下客平台1上,此时完成一个站点的下客工作。
本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为;当火车3运行至下车站点较近距离时,所有需要在此站点下车的乘客进入下客车厢2,然后火车3上的乘务人将下客车厢2封闭,然后通过控制终端将升降平台上升至与下客平台1齐平的位置后,且此时的火车3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自动驾驶,且火车3速度低于15千米每小时,在通过控制终端将下客平台1转运至下客平台1上完成下客,然后再将位于下客平台1上的同类型的下客车厢2在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继续沿下客平台1的延伸方向运动,此时的升降平台不会回落至火车3的底架上,继续保持与下客平台1齐平的位置,将下一个下客车厢2下放至升降平台上;当下客平台1平稳的降落在升降平台后,升降平台在缓慢的下降直至与火车3的底架接触,此时的火车3将加速行驶,奔赴下一个站点;通过上述设计能过将下车乘客与未到站乘客分离在不同的车厢,在到站时下客车厢2与火车3分离,上车乘客在下客平台1上进行另一个下客车厢2,而未到站乘客继续前运动,两者相互不影响,既能满足乘客上下客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高铁的运输速度,乘客能够在不需要停靠沿途站台的情况下到达终点站,大大节省乘客的坐车时间,其次,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节省资源,缩短火车3停靠站点所占用的时间,缩短旅客的所需搭乘火车3的时间。
进一步的,当火车3靠近下客站点5公里时,火车3就将开始减速;当火车3靠近下客站点3公里时,火车3就保持匀速运动,保持15千米每小时;当火车3完成上述的下客过程和回收过程后,确定安全无误后,火车3随即加速行驶,驶离下客站点,且设置的下客平台1的长度为3公里。
进一步的,上述的中央控制系统为火车3停靠站点的中央控制器。
进一步的,下客平台1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下客区域,另一个为上客区域,下客区域和上客区域的长度为1.5公里;当承载板10运动至下客区域时,承载板10与下客平台1齐平,当承载板10运动至上客区域时,升降平台将下客车厢2抬升至高于下客平台1的水平高度,直至将下客车厢2托举后并锁止,再继续运行直至火车3与下客平台1脱离接触,升降平台再将下客车厢2缓慢下降直至与火车3的底架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升降平台包括承载板10、多组连杆结构和第一液压缸,承载板10通过连接结构与火车3的底架连接,第一液压缸的本体与火车3的底架连接,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用于驱动连杆结构运动。通过将升降平台由承载板10、多组连杆结构和第一液压缸构成,能为承载板1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防止其在长期的运动中出现部件的断裂,影响其使用安全。
进一步,折叠结构为型号是法斯特的固定剪叉升降机。为承载板10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举升力,防止其在长期的运动中出现偏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第一液压缸的型号为华商经纬非标定做液压油缸油顶轻重型液压缸单双向升降液压站系统。具有承重大的特点,且设置的第一液压缸能对承载板10提供一个辅助的支撑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10上设有供下客车厢2运动的第一轨道9,下客车厢2与火车3的底架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滚轮4,下客车厢2的底架上设有用于将下客车厢2限制在第一轨道9上的限位件。通过在承载板10上设有供下客车厢2运动的第一轨道9,在下客车厢2与火车3的底架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滚轮4能将其转运至下客平台1上,避免下客车厢2在转运的时候出现抖动影响乘客的下车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第一弧形杆6和第二液压缸5,第二液压缸5设置在下客车厢2的底架上,第一弧形杆6铰接在下客车厢2的底架上,第二液压缸5的输出端与第一弧形杆6铰接。设置的限位件能将下客车厢2锁止在升降平台上,防止其在高速运动中导致下客车厢2从承载板10上脱落,为下客车厢2在升降平台上运动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在实际使用时,通过第二液压缸5将第一弧形杆6下压直至第一弧形杆6的端部与第一轨道9接触,防止下客车厢2在第一轨道9上侧滑对位于下客车厢2前方的车厢造成伤害,严重时还会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杆6的自由端上转动设有限位轮组。设置的限位轮组,能够减小第一弧形杆6与第一轨道9之间的摩擦,增加第一弧形杆6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限位轮组包括旋转轴,旋转轴穿设置在第一弧形杆6的端部,在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设有限位轮,设置的限位轮采用高性能的橡胶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承载板10上的锁止组件,设置的锁止组件能将下客车厢2锁止在承载板10上,防止下客车厢2在承载板10上随意的摆动,导致火车3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出现下客车厢2在火车3底架上摆动,从而导致位于下客车厢2内的乘客存在安全隐患。锁止组件包括多个第四液压缸,在承载板10上铰接多个第二弧形杆,在下客车厢2的底架上开设有与锁止口,第二弧形杆的自由端嵌入弧形口内,且一个第四液压缸与一个第二弧形杆相对应,且第四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第二弧形杆铰接。通过上述方式能防止下客车厢2在第一轨道9上自由晃动,影响其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客平台1包括多个承载架,多个承载架11沿火车3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火车3轨道的两侧,承载架上设有承接板8,承接板8上设有供下客车厢2运动的第二轨道7,第二轨道7与第一轨道9相互配合。通过此种设计能为下客平台1提供长久的承载力,防止下客平台1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出现损毁,从而导致下客车厢2在下客和上客的时候存在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第二轨道7与第一轨道9拼接组合后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钢轨,在进行下客和上客时,下客车厢2的滚轮4均能单独在第二轨道7与第一轨道9上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火车3轨道两侧的承接板8之间的间距等于承载板10的宽度。防止承接板8与承载板10之间的间距过大后,导致第二轨道7与第一轨道9拼接时的间隙过大,导致下客车厢2在下客和上客的时候存在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板10与承接板8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内设有对其导向的导向组件。通过在承载板10与承接板8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内设有对其导向的导向组件,能增加承载板10与承接板8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下客车厢2在承接板8和承载板10上运动时,承载板10与承接板8不能承载高速运动中的下客车厢2从而导致火车3以及下客车厢2在下客时出现安全事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组件为多个第三液压缸,每个第三液压缸的本体设置在通槽12内,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上设有转动设有导向轮组。导向组件能在承载板10在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升降至与下客平台1一至的水平高度时,此时的,导向组件将顺利的进入通槽12内,使承载板10和承接板8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承接板8与承载板10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地面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上设有位置测距模块。通过在承接板8与承载板10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板,能防止升降平台的升降高度高于预设高度,从而导致升降平台与下客平台1的水平高度出现高度差,从而导致下客车厢2不能运动至下客平台1上,继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还在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上是有位置测距模块,当承载板10与缓冲弹簧的自由端接触时,即可触发位置测距模块,然后位置测距模块上报至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随即控制升降平台停止上升,保持固定的水平高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包括设置在火车3上的下客车厢2和升降平台,下客车厢2与火车3的底架通过升降平台可拆卸连接,火车3轨道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有与下客车厢2配合的下客平台1。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火车3的车尾部分设有下客车厢2;当火车3即将到达了下客的站点时,下客车厢2在升降平台的抬升下缓慢上升至与下客平台1齐平的位置后,下客车厢2在控制终端的控制下从升降平台上运动至下客平台1上,此时完成一个站点的下客工作。
本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为;当火车3运行至下车站点较近距离时,所有需要在此站点下车的乘客进入下客车厢2,然后火车3上的乘务人将下客车厢2封闭,然后通过控制终端将升降平台上升至与下客平台1齐平的位置后,在通过控制终端将下客平台1转运至下客平台1上,完成下客,然后再将位于下客平台1上的同类型的下客车厢2在控制终端的控制下,继续沿下客平台1的延伸方向运动,此时的升降平台不会回落至火车3的底架上,继续保持与下客平台1齐平的位置,将下一个下客车厢2下放至升降平台上;当下客平台1平稳的降落在升降平台后,升降平台在缓慢的下降直至与火车3的底架接触,此时的火车3将加速行驶,奔赴下一个站点。通过上述设计能减小火车3停靠站点所占用的时间,缩短旅客的所需搭乘火车3的时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火车上的下客车厢和升降平台,所述下客车厢与所述火车的底架通过所述升降平台可拆卸连接,火车轨道的两侧沿其延伸方向设有与所述下客车厢配合的下客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承载板、多组连杆结构和第一液压缸,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火车的底架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本体与所述火车的底架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结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供下客车厢运动的第一轨道,所述下客车厢与火车的底架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滚轮,所述下客车厢上设有用于将所述下客车厢锁止在所述第一轨道上的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弧形杆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下客车厢的底架上,所述第一弧形杆铰接在所述下客车厢的底架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的自由端上转动设有限位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客平台包括多个承载架,多个所述承载架沿火车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火车轨道的两侧,所述承载架上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上设有供下客车厢运动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一轨道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火车轨道两侧的所述承接板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承载板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承接板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对其导向的导向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为多个第三液压缸,每个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本体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输出端上设有转动设有导向轮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与所述承载板相对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地面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自由端上设有位置测距模块。
CN202110587791.2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Active CN113264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791.2A CN113264080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7791.2A CN113264080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4080A true CN113264080A (zh) 2021-08-17
CN113264080B CN113264080B (zh) 2023-01-03

Family

ID=77233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7791.2A Active CN113264080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408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5851A (en) * 1981-02-17 1984-01-17 Long Alvin L High speed passenger transfer vehicle
CN102826094A (zh) * 2012-08-15 2012-12-19 康月波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
CN105035115A (zh) * 2015-09-18 2015-11-11 梁宏 一种不用停靠站台的轨道列车
CN205059593U (zh) * 2015-09-30 2016-03-02 陈景辉 一种列车不停站实现旅客上下车的系统
CN205344878U (zh) * 2015-12-28 2016-06-29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不停车上下客轨道车辆
US20170080953A1 (en) * 2014-05-30 2017-03-23 Yi Zhao High-carrying-capacity non-stop rail transit system
CN106864467A (zh) * 2017-02-15 2017-06-20 刘宾 一种轨道与路面互通的交通系统
CN107738652A (zh) * 2017-11-14 2018-02-27 宋东宝 一种智能无停上下客系统
CN110406545A (zh) * 2019-08-29 2019-11-05 郑发通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
CN110817759A (zh) * 2019-11-14 2020-02-21 捷航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车检修平台
CN210212360U (zh) * 2019-04-12 2020-03-31 镇江恒伟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车装卸的升降平台
CN111661103A (zh) * 2020-06-13 2020-09-15 张俊华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上下旅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5851A (en) * 1981-02-17 1984-01-17 Long Alvin L High speed passenger transfer vehicle
CN102826094A (zh) * 2012-08-15 2012-12-19 康月波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
US20170080953A1 (en) * 2014-05-30 2017-03-23 Yi Zhao High-carrying-capacity non-stop rail transit system
CN105035115A (zh) * 2015-09-18 2015-11-11 梁宏 一种不用停靠站台的轨道列车
CN205059593U (zh) * 2015-09-30 2016-03-02 陈景辉 一种列车不停站实现旅客上下车的系统
CN205344878U (zh) * 2015-12-28 2016-06-29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不停车上下客轨道车辆
CN106864467A (zh) * 2017-02-15 2017-06-20 刘宾 一种轨道与路面互通的交通系统
CN107738652A (zh) * 2017-11-14 2018-02-27 宋东宝 一种智能无停上下客系统
CN210212360U (zh) * 2019-04-12 2020-03-31 镇江恒伟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火车装卸的升降平台
CN110406545A (zh) * 2019-08-29 2019-11-05 郑发通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
CN110817759A (zh) * 2019-11-14 2020-02-21 捷航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车检修平台
CN111661103A (zh) * 2020-06-13 2020-09-15 张俊华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上下旅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4080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4022B (zh) 常导电磁悬浮式轨道巡检车
CN102530534B (zh) 空中悬挂升降机
CN211252573U (zh) 单轨道承载平台
WO2022062089A1 (zh) 磁悬浮车厢及磁悬浮列车
CN100406282C (zh) 汽车铁路
CN110805320A (zh) 舞台用自驱车台
KR101306279B1 (ko) 양력에 의한 경량화 고속 열차
CN207416828U (zh) 一种管道运输系统
CN113264080B (zh) 一种火车上下客装置
CN211543511U (zh) 一种列车进站不停车换乘装置
CN207617723U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201002622Y (zh) 地面重车推车机
CN107972687A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211731385U (zh) 一种适用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脱轨起复设备
CN111071294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转向架检修用轨道梁系统
CN210798399U (zh) 一种舞台用自驱车台
CN210048393U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存储车精准导向系统
CN210047468U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存储车行走系统
HU218996B (hu)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tehervonat be- és kirakására
CN111114581A (zh) 一种适用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脱轨起复设备及救援方法
CN218316112U (zh) 一种公铁两用运输车用连挂装置
CN209873467U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存储车台车支撑行进系统
CN218287347U (zh) 一种公铁两用运输车
CN209758877U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存储车起升系统
CN213475307U (zh) T型梁移梁平车顶升就位自动同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