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8409A -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 Google Patents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8409A
CN113258409A CN202110628671.2A CN202110628671A CN113258409A CN 113258409 A CN113258409 A CN 113258409A CN 202110628671 A CN202110628671 A CN 202110628671A CN 113258409 A CN113258409 A CN 113258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otating shaft
positioning
spindle
assembly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86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8409B (zh
Inventor
魏海江
杜勇
鞠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86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8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8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8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4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involving heating or coo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包括工装、上料工位、点胶工位和组装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所述转轴组装线首先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进行上料,然后对转轴的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和转轴的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进行点胶,再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上料,以使转轴的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最后采用所述翻转装置将所述第二定位块进行翻转,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转轴的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完成了转轴的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连接轴的整体组装,保证了所述转轴组装线的组装效率和组装准确性。

Description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器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及电子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多,用于给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插头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充电插头的性能、外形的逐渐发展,充电插头装配时需要的定位准确度更高,各零部件的装配难度提高。
以充电插头的转轴为例,转轴一般包括左插脚、右插脚和连接左插脚和右插脚的连接轴,为了使左插脚和右插脚的定位准确,需要对转轴的结构装配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通过手工装配来组装充电插头,由于人工装配的劳动强度大,而且一致性差,不利于现代自动化生产的实施,降低了充电插头的可靠性,已无法满足充电插头的装配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包括:
工装、上料工位、点胶工位和组装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
所述工装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与转轴的一个第一插脚配合,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槽与转轴的一个第二插脚配合;
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上料,以使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
所述点胶工位包括点胶装置,所述点胶装置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和转轴的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进行点胶;
所述第二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上料,以使转轴的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
所述组装工位包括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定位块进行翻转,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互扣合,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转轴的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包括第一取料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一压平装置,所述第一取料装置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定位,以使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压平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转轴的第一插脚或者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压平。
可选地,所述点胶工位还包括点胶检测装置,所述点胶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的点胶状态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平装置包括磁性压条;
转轴的第一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或者转轴的第二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磁性压条压设于转轴的第一插脚和/或转轴的第二插脚上。
可选地,所述点胶装置包括固定胶筒和移动胶筒,所述固定胶筒和所述移动胶筒被配置为同时对两个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可选地,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包括第二取料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取料装置被配置为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获取,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定位,以使转轴的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电机组件和与所述电机组件活动连接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转轴的连接轴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底板和/或所述定位块的侧面设置有避让凸起。
可选地,所述组装工位还包括保压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将所述第二定位块翻转至与所述第一定位块扣合的情况下,所述保压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进行保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所述转轴组装线组装的转轴;
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并从所述壳体上伸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所述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首先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上料,然后对转轴的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和转轴的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进行点胶,再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上料,以使转轴的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最后采用所述翻转装置将所述第二定位块进行翻转,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转轴的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完成了转轴的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连接轴整体组装,保证了所述转轴组装线的组装效率和组装准确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一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一输送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工装及其上识别码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一上料工位动作流程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一上料工位动作流程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点胶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在完成点胶后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的点胶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一插脚或第二插脚点胶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点胶工位动作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二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二上料工位完成上料后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第二上料工位动作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组装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组装工位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组装工位动作后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扣合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组装工位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烘烤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底板和定位块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冷却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拆解工位结构示意图一;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拆解工位结构示意图二;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拆解工位动作过程示意图一;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拆解工位动作过程示意图二;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装线的转轴取出示意图。
其中:
11-第一取料装置;111-真空泵;112-吸嘴;12-第一定位装置;121-定位基座;122-第三定位块;13-第一压平装置;131-磁性压条;14-第一输送线;141-回流线;142-排废线;
21-点胶装置;211-固定胶筒;212-移动胶筒;22-点胶检测装置;
31-第二取料装置;311-气缸;312-夹爪;313-保压头;32-第二定位装置;321-电机组件;322-活动支架;3221-定位孔;323-CCD检测组件;
41-翻转装置;42-保压装置;421-压板;
51-烘道;52-第二输送线;
61-冷却装置;
71-第一拆解装置;72-第二拆解装置;73-旋转夹头;
100-底板;101-第一定位块;102-第二定位块;103-避让凸起;104-识别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至图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所述转轴组装线组装的转轴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连接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的连接轴,并且相互呈对称结构,所述连接轴可以为陶瓷连接轴,所述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包括:
工装、上料工位、点胶工位和组装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
参见图2,所述工装包括底板100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上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所述第一定位块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一插脚与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插脚的尺寸相匹配,每个所述第二插脚与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具体可以是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插脚的尺寸相匹配。另外,参见图4,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识别码104,所述识别码104可以是二维码,使得每一批转轴都具有相应的生产信息标识,具体包括生产时间数据、生产批次、生产组装线数据和操作人员信息等。
参见图7,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上料,以使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也就是将所述第一插脚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将所述第二插脚卡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点胶工位包括点胶装置21,所述点胶装置21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进行点胶,以便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第二连接位置的连接;所述第二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所述连接轴进行上料,以使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保证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插脚的连接。
参见图15至图17,所述组装工位包括翻转装置41,所述翻转装置41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定位块102进行翻转,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相互扣合,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也就完成了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连接轴的整体连接。
另外,参见图3,所述的转轴组装线还包括第一输送线14,所述第一输送线14包括回流线141和排废线142,所述组装工位将所述转轴组装完成后会进行检测,检测合格的进入到所述回流线141,进而得到合格产品;而检测不合格的将会进入到所述排废线142,不合格的转轴将会进行维修或者拆解后重新进入到组装线中。
具体地,所述翻转装置41包括夹头组件和多轴移动组件,所述夹头组件包括夹头和控制夹头开合和翻转的电机,所述多轴移动组件与所述夹头组件连接,并可以带动所述夹头组件在X轴、Y轴和Z轴的多轴方向上移动。所述翻转装置41将所述第二定位块102进行翻转,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相互扣合的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电机控制夹头的开合,使得夹头加紧所述第二定位块102,然后电机将夹头和第二定位块102一同翻转,最后通过多轴移动组件将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扣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首先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对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上料,在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后对所述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进行点胶,然后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对所述连接轴进行上料,以使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最后采用所述翻转装置41将所述第二定位块102进行翻转,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完成了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连接轴整体连接成转轴,保证了所述转轴组装线的组装效率和组装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包括第一取料装置11、第一定位装置12和第一压平装置13,所述第一取料装置11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获取,具体为从料仓中将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获取,然后放置到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2上;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定位,以使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具体为在所述工装位置固定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的方位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以便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再次获取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后可以分别准确放入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第一压平装置13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所述第一插脚或者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所述第二插脚进行压平,以保证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一定位槽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第二定位槽之间配合的紧密性。
具体地,参见图5和图6,图5为所述第一插脚的上料流程结构图,图6为所述第二插脚的上料流程结构图。所述第一取料装置11包括真空泵111和连接于所述真空泵111上的至少一个吸嘴112,所述吸嘴11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吸取。所述真空泵111在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吸嘴112内抽成真空,在所述吸嘴112靠近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时,可以将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吸住。所述第一取料装置11在通过机械手等移动设备进行移动时,在保证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所述吸嘴112可以带动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灵活移动。另外,所述吸嘴112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放入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后顶住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以起到对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的保压作用。
可选地,参见图5和图6,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2包括定位基座121和至少一个第三定位块122,所述第三定位块122通过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座121上。
具体地,所述第三定位块1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放置于所述基座121上时,所述第三定位块122可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顶住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达到对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的精确定位。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所述第三定位块122包括可以横向移动的横向定位块和可以竖向移动的竖向定位块,所述基座121上还设置有定位柱(图中未标号),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的左下角靠近定位柱,所述横向定位块在弹性件的变形状态下与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的右侧抵接,所述竖向定位块在弹性件的变形状态下与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的上侧抵接,进而形成对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的三角定位,保证了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的位置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7、图9至图11,所述点胶工位还包括点胶检测装置22,所述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如图9中A位置所示,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如图9中B位置所示,所述点胶装置21对所述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A和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B进行点胶后,所述点胶检测装置2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的点胶状态进行检测,检测位置如图11中C位置所示。
具体地,所述点胶装置21对所述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A和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B进行点胶时,绝大部分的点胶操作都是准确无误的,也就是点胶状态为正常状态。但也可能存在异常的点胶状态,比如无胶状态、少胶状态、多胶状态、在应该多点胶时出现单点胶的状态、胶丝状态或者胶偏状态,这些异常的点胶状态都可以通过所述点胶检测装置22来准确测量,比如通过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检测装置来进行测量,保证所述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A和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B的点胶状态,进而提高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连接轴的整体连接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5、图6和图8,所述第一压平装置13包括磁性压条131;
所述第一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或者所述第二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磁性压条131压设于所述第一插脚和/或所述第二插脚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和所述第二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后,需要对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进行点胶以及对所述第二定位块102进行翻转,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连接轴整体连接的结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把保证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在进行点胶以及对所述第二定位块102进行翻转时的位置稳定性。而所述磁性压条131在压设于所述第一插脚和/或所述第二插脚上时,所述磁性压条131可以与所述第一插脚或所述第二插脚相互吸附,将所述第一插脚和/或所述第二插脚准确定位在所述定位块上。
可选地,参见图11,所述点胶装置21包括固定胶筒211和移动胶筒212,所述固定胶筒211和所述移动胶筒212被配置为同时对两个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具体地,所述固定胶筒211和所述移动胶筒212可以同时对一个所述第一插脚的点胶位置和一个所述第二插脚的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或者,所述第一定位块101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插脚的情况下,所述固定胶筒211和所述移动胶筒212被配置为同时对两个所述第一插脚的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或者,所述第二定位块10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插脚的情况下,所述固定胶筒211和所述移动胶筒212被配置为同时对两个所述第二插脚的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具体地,所述固定胶筒211和所述移动胶筒212上均设置有点胶头,所述点胶装置21对所述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A(也就是点胶位置)和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B(也就是点胶位置)进行点胶时,可以先将所述固定胶筒211的点胶头对准第一连接位置A,然后通过水平和竖直移动所述移动胶筒212,使得所述移动胶筒212对准第二连接位置B,以达到对两个点胶位置的同时点胶。
可选地,参见图12,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包括第二取料装置31和第二定位装置32,所述第二取料装置31被配置为对所述连接轴进行获取,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2被配置为对所述连接轴进行定位,以使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
具体地,参见图14,所述第二取料装置31包括气缸311和连接于所述气缸311上的至少一个夹爪312,所述夹爪312被配置为对所述连接轴进行夹取。所述第二取料装置3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气缸311的保压头313,在所述第二定位块102未翻转的情况下,所述保压头313被配置为与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相抵,以保证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插脚的连接稳固性。
可选地,参见图14,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2包括电机组件321和与所述电机组件321活动连接的活动支架322,所述活动支架3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3221,所述定位孔3221与所述连接轴卡接配合。
具体地,所述电机组件321包括电机和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端的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均与所述活动支架322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端沿第一方向移动,比如所述第一移动端可以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端沿第二方向移动,比如所述第二移动端可以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端和第二移动端的灵活移动可以带动所述活动支架322的位置调整,以使得所述连接轴可以与所述定位孔3221卡接配合,保证所述连接轴的位置准确性。在所述第二取料装置31再次夹取所述连接轴后,可以实现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插脚的准确连接。
可选地,参见图14,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2还包括CCD检测组件323,所述CCD检测组件323被配置为导正所述连接轴的设置方向。
具体地,所述连接轴在卡接于所述定位孔3221内时,如果所述连接轴的卡接方位发生偏移,则会导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插脚不能够准确连接。而所述CCD检测组件323在所述连接轴的卡接方位发生偏移时,可以及时发出偏移的检测信号,提示操作者将所述连接轴准确卡接于所述定位孔3221内,保证了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插脚的准确定位。
可选地,参见图8,所述底板100和/或所述定位块的侧面设置有避让凸起103。具体地,所述转轴组装线在进行转轴的组装时,在所述转轴组装线的输送线上会连续存在多个工装,多个工装之间难以避免会发生碰撞。而工装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连接轴,多个工装之间的碰撞会导致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连接轴的损坏。而所述避让凸起103的设置可以在多个工装之间碰撞时相邻工装不会直接接触,也就保证了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连接轴的完整性。
可选地,参见图15和图18,所述组装工位还包括保压装置42,所述翻转装置41将所述第二定位块102翻转至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01扣合的情况下,所述保压装置4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进行保压。
具体地,所述保压装置42包括压板421,所述压板421呈水平状态放置,所述第二定位块102翻转至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01扣合时,可以将所述底板100水平放置。所述压板421可以远离或者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块102,在所述压板421靠近所述第二定位块102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块102的顶面时,如果所述第二定位块102顶面的边角处均与所述压板421贴合,则可以说明所述第二定位块102翻转到位并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01紧密扣合;而所述第二定位块102顶面的至少一个边角处与所述压板421无法贴合时,说明所述第二定位块102未达到平整度要求,所述保压装置42可以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操作人员调整所述第二定位块102的翻转程度。
可选地,参见图19和图20,所述转轴组装线还包括烘烤工位,所述烘烤工位包括烘道51和第二输送线52,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夹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所述第二定位块102之间;
所述底板100和所述定位块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烘道51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定位块进行加热,所述第二输送线52被配置为输送所述底板100。由于所述底板100的尺寸和重量较大,所述底板100和所述定位块分离后,所述烘道51可以针对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定位块进行加热,保证了所述烘烤工位的烘烤效率。
可选地,参见图21,所述转轴组装线还包括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包括冷却装置61,所述冷却装置61包括链条输送带,所述定位块及其内部的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通过链条输送带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利用风机的风冷及与链条接触的接触散热方式可以对所述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插脚和所述定位块进行降温。
可选地,参见图22至图25,所述转轴组装线还包括工装拆解工位,所述工装拆解工位包括第一拆解装置71和第二拆解装置72,所述第一拆解装置71被配置为拆解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所述第二拆解装置72被配置为拆解所述第一压平装置13。所述第一拆解装置71可以采用与所述翻转装置41的夹头组件类似的结构,所述第二拆解装置72可以采用吸盘或者机械臂将所述第一压平装置13从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之间抽出。
可选地,参见图26,所述工装拆解工位还包括至少一个旋转夹头73,所述旋转夹头73被配置为夹取和旋转所述转轴,并将所述转轴移动至输送线上。另外,所述CCD检测组件323还可以检测所述转轴的尺寸,保证所述转轴产品的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包括壳体和所述转轴组装线组装的转轴;
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并从所述壳体上伸出。
所述充电插头在使用时,待充电设备需要连接至所述充电插头,所述转轴的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可以插入到插座或者插板的插孔内,实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操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上料工位、点胶工位和组装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
所述工装包括底板(100)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上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所述第一定位块(10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块(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与转轴的一个第一插脚配合,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槽与转轴的一个第二插脚配合;
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上料,以使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
所述点胶工位包括点胶装置(21),所述点胶装置(21)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的第一连接位置和转轴的第二插脚的第二连接位置进行点胶;
所述第二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上料,以使转轴的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
所述组装工位包括翻转装置(41),所述翻转装置(41)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定位块(102)进行翻转,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相互扣合,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与转轴的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包括第一取料装置(11)、第一定位装置(12)和第一压平装置(13),所述第一取料装置(11)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获取,所述第一定位装置(12)被配置为对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定位,以使转轴的第一插脚和转轴的第二插脚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匹配,所述第一压平装置(13)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定位槽内的转轴的第一插脚或者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转轴的第二插脚进行压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工位还包括点胶检测装置(22),所述点胶检测装置(2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的点胶状态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平装置(13)包括磁性压条(131);
转轴的第一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或者转轴的第二插脚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的情况下,所述磁性压条(131)压设于转轴的第一插脚和/或转轴的第二插脚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装置(21)包括固定胶筒(211)和移动胶筒(212),所述固定胶筒(211)和所述移动胶筒(212)被配置为同时对两个点胶位置进行点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包括第二取料装置(31)和第二定位装置(32),所述第二取料装置(31)被配置为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获取,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2)被配置为对转轴的连接轴进行定位,以使转轴的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2)包括电机组件(321)和与所述电机组件(321)活动连接的活动支架(322),所述活动支架(3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3221),所述定位孔(3221)与转轴的连接轴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和/或所述定位块的侧面设置有避让凸起(1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工位还包括保压装置(42),所述翻转装置(41)将所述第二定位块(102)翻转至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01)扣合的情况下,所述保压装置(4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定位块(101)和第二定位块(102)进行保压。
10.一种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转轴组装线组装的转轴;
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并从所述壳体上伸出。
CN202110628671.2A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Active CN113258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8671.2A CN113258409B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8671.2A CN113258409B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409A true CN113258409A (zh) 2021-08-13
CN113258409B CN113258409B (zh) 2021-10-15

Family

ID=77186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8671.2A Active CN113258409B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84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1167A (zh) * 2023-04-23 2023-05-30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装粘合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0822Y (zh) * 2004-05-31 2006-02-22 万斌 电插头装配机
CN202076664U (zh) * 2011-05-27 2011-12-14 特耐斯(镇江)电碳有限公司 碳刷自动点胶装置
US20160056600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Multi-Axis Power Adapter
CN206775189U (zh) * 2017-05-26 2017-12-19 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109638605A (zh) * 2018-12-22 2019-04-16 深圳市阿尓法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热水器的插头总成自动组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60822Y (zh) * 2004-05-31 2006-02-22 万斌 电插头装配机
CN202076664U (zh) * 2011-05-27 2011-12-14 特耐斯(镇江)电碳有限公司 碳刷自动点胶装置
US20160056600A1 (en) * 2014-08-25 2016-02-25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Multi-Axis Power Adapter
CN206775189U (zh) * 2017-05-26 2017-12-19 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109638605A (zh) * 2018-12-22 2019-04-16 深圳市阿尓法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热水器的插头总成自动组装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91167A (zh) * 2023-04-23 2023-05-30 深圳市兴万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装粘合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409B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0040B (zh) 一种水泵装配生产线
JP2003340658A (ja) 製品組み立て装置
TWI639546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 crimping mechanism and test classif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13258409B (zh) 充电插头的转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US20090090601A1 (en) Workpiece transfer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transfer apparatus
CN109451720B (zh) 一种dip芯片引脚自动整形与插件设备
CN208118449U (zh) 圆形瓶子焊接和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1774833A (zh) 一种连接器接头的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及其组装检测方法
CN115602901A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一出二自动组装工艺及生产线
KR101452709B1 (ko) 원소재 투입 및 성형렌즈 취출 자동화장치, 및 원소재 투입및 성형렌즈 취출 방법
CN113707496B (zh) Arm推片线圈组立设备
US745876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ipp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17415034A (zh) 一种高精度晶圆分选机
TWM592969U (zh) 自動化探針取放設備及自動化探針取放機台
CN217342387U (zh) 一种电机的风叶组装和性能检测一体化设备
CN114212519B (zh) 电芯端板与侧板自动化铆接生产线
CN215796571U (zh) 电路板自动上料设备
CN115283954A (zh) 一种电感的全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1437085U (zh) 一种键盘膜六工位转盘自动检测上下料一体机
CN206883172U (zh) 外密件全自动装配机
CN111638082A (zh) 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CN112027552A (zh) 用于无线充电器加工的机器人实训系统
CN217718988U (zh) 一种显示屏显示测试机
TW201704128A (zh) 具轉載裝置之電子元件作業設備
CN216420236U (zh) 压壳与按键检测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