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0203A -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0203A
CN113250203A CN202110542255.0A CN202110542255A CN113250203A CN 113250203 A CN113250203 A CN 113250203A CN 202110542255 A CN202110542255 A CN 202110542255A CN 113250203 A CN113250203 A CN 113250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ro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22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50203B (zh
Inventor
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ingshu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422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0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0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0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50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0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2D5/765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remov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包括板体、钢架和挤压板,所述板体为中空结构设置,所述板体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挤压板,所述板体的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钢架,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固定连接于钢架的外表面,用于对基坑提供挤压预紧力;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板体的内表面上,用于调节所述压紧机构预紧力的大小;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的内表面,用于对调节机构进行锁止作用。通过压紧机构对基坑内壁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使得标识机构可以对基坑内壁进行实时检测,以便提示施工人员基坑内发生了塌落凹陷,便于施工人员对基坑进行维护处理。

Description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目前,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保持基坑稳定,在基坑施工中均采用了钢支撑工艺,通常在对深基坑支护时是使用钢板桩进行支护作用的,但是由于基坑周边环境与自然条件的变化,基坑内壁出现塌落或鼓包,使得基坑支护结构可能会出现开裂,严重者甚至会倒塌,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将对建筑施工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包括板体、钢架和挤压板,所述板体为中空结构设置,所述板体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挤压板,所述板体的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钢架,还包括:
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固定连接于钢架的外表面,用于对基坑提供挤压预紧力;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板体的内表面上,用于调节所述压紧机构预紧力的大小;
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通过调节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的内表面,用于对调节机构进行锁止作用;
标识机构,所述标识机构设置于板体的内表面,用于对基坑状态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杆、固定齿条、支撑板、移动板、夹块、齿轮、固定块、移动杆、滑杆、移动齿条、竖板、伸缩杆、顶簧、顶块,所述板体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杆,两根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所述钢架的一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支撑板靠近移动板的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移动板靠近固定块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贯穿固定块的侧壁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腰形槽,所述移动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齿轮与夹块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板体靠近齿轮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两根所述滑杆的外侧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齿轮与固定齿条相啮合设置,所述移动齿条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远离板体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侧壁套设有顶簧,所述伸缩杆远离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杆。
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顶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移动块、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压紧手轮,所述顶杆贯穿板体的侧壁并与挤压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两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所述顶块的两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两端侧壁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底部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侧壁转动连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管、导杆、挡板、调节手轮、调节块、调节杆、调节板、调节槽和调节架,所述板体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支撑管,多个所述支撑管的内壁均插设有所述导杆,所述导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压紧机构设置,所述调节手轮贯穿板体的侧壁并与调节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块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板体靠近调节块的内侧侧壁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杆插设于调节槽内设置,所述调节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架,所述导杆与调节架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支撑块、导块、肋板、支撑杆、推力弹簧、放置盒、压缩弹簧、斜齿条、顶升杆和卡杆,所述挡板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块,所述导块的一侧侧壁为斜面设置,所述板体远离钢架的内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肋板,所述肋板的侧壁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侧壁套设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弹簧的一端与肋板的侧壁相抵,所述推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放置盒的侧壁相抵,所述放置盒的内侧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斜齿条,所述放置盒靠近导块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升杆,所述移动齿条靠近斜齿条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杆。
优选地,所述标识机构包括标识手轮、推块、移块、标识槽、标识杆、标识架、限位杆、连接杆、复位弹簧、颜料盒、活塞、限位块、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限位弹簧、滑块和导向杆,所述标识手轮贯穿板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推块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板体靠近推块的内侧侧壁设有所述移块,所述移块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所述标识槽,所述推块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标识杆,所述标识杆插设于标识槽的内部,所述移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标识架,所述标识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所述移动板的使得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颜料盒,所述颜料盒的内侧侧壁插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靠近限位杆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活塞的侧壁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第二出料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管与插杆,所述插杆插设于固定管内,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与顶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体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压紧手轮,所述压紧手轮与钢架的侧壁转动连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颜料盒被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所述腔室分别放有两种不同颜色的颜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通过压紧机构与调节机构的配合使用,将板体通过螺栓固定于需要支撑的基坑内,通过转动调节手轮,使调节手轮推动调节块向板体内移动,设置于调节块侧壁上的调节杆将随之向前移动,由于调节板侧壁开设的调节槽为倾斜设置,当调节杆平行移动时,就能够带动调节板向左侧移动,从而带动与调节板固定连接的调节架移动,使得设置于导杆上的挡板向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方向靠近,从而减少压紧机构的移动距离,达到压紧机构对基坑土坡所施加预紧力的调节作用;当需要对基坑土坡施加较大的预紧力时,反向转动调节手轮,使挡板远离压紧机构即可。
2.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通过压紧机构的设置,当需要对基坑施加预紧力时,转动压紧手轮,使钢架向基坑方向移动,当钢架移动时将推动其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随之移动,设置于支撑板内侧的齿轮接触到固定齿条时,齿轮将与其啮合并转动,齿轮的转动将带动其上端与其相啮合的移动齿条移动,当移动齿条移动时,与其顶部侧壁固定连接的竖板将通过顶簧推动顶块向基坑侧壁移动,从而使与顶杆固定连接的挤压板对基坑的侧壁施加预紧力,防止其塌落,当移动齿条继续移动时,由于顶簧的弹力有限,使得移动齿条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与顶块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向中间靠拢,从而推动移动块向下移动,与移动块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与移动板侧壁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杆将受移动块的推力而向挡板方向靠拢,当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的连接点与挡板侧壁相抵时,由于挡板为固定设置,使得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无法继续靠拢,第三连杆将推动第四连杆向下移动,从而使第四连杆推动移动板向下移动,当移动板向下移动时,移动板侧壁设置的夹块将随之向下移动,使夹块侧壁卡接的齿轮脱离,使得齿轮无法再继续带动移动齿条移动,完成对基坑施加预紧力的动作;
3.由于挡板侧壁导块的设置,使得导块推动顶升杆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斜齿条向卡杆靠拢,当移动齿条停止移动时,卡杆将与斜齿条相卡接,避免移动齿条被顶簧的推力推动,导致挤压板对基坑的预紧力失效。
4.本发明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通过标识机构的设置,通过转动标识手轮,使推块带动移块的移动,从而推动与移块侧壁固定连接的标识架移动,设置于标识架侧壁的限位杆将向颜料盒靠拢,从而使活塞侧壁的限位块卡入到限位杆侧壁的卡槽内,使活塞无法继续随压紧机构的移动而移动,当基坑内发生塌落凹陷时,挤压板受顶簧的预紧力向基坑内靠拢,使得顶块随之向基坑方向移动,当顶块移动时将拉动第二连杆移动,从而使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的移动块被向上拉动,由于颜料盒与移动块通过连接杆相连接,当移动块向上移动时,颜料盒内腔室中的颜料将通过活塞侧壁开设的第二出料口排出,最后通过第二出料管导向板体1的外侧,便于提示施工人员基坑内发生了塌落凹陷,以便施工人员对基坑进行维护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板体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板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板体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板体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机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板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板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12为图7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13为图8中D处结构放大图;
图14为图13中E处结构放大图。
图标:1、板体;2、钢架;3、挤压板;4、压紧机构;401、固定杆;402、固定齿条;403、支撑板;404、移动板;405、夹块;406、齿轮;407、固定块;408、移动杆;409、滑杆;410、移动齿条;411、竖板;412、伸缩杆;413、顶簧;414、顶块;415、顶杆;416、第一连杆;417、第二连杆;418、移动块;419、第三连杆;420、第四连杆;421、压紧手轮;5、调节机构;501、支撑管;502、导杆;503、挡板;504、调节手轮;505、调节块;506、调节杆;507、调节板;508、调节槽;509、调节架;6、锁紧机构;601、支撑块;602、导块;603、肋板;604、支撑杆;605、推力弹簧;606、放置盒;607、压缩弹簧;608、斜齿条;609、顶升杆;610、卡杆;7、标识机构;701、标识手轮;702、推块;703、移块;704、标识槽;705、标识杆;706、标识架;707、限位杆;708、连接杆;709、复位弹簧;710、颜料盒;711、活塞;712、限位块;713、第一出料口;714、第二出料口;715、第一出料管;716、第二出料管;717、限位弹簧;718、滑块;71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照图1-14,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包括板体1、钢架2和挤压板3,板体1为中空结构设置,板体1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挤压板3,板体1的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钢架2,还包括:
压紧机构4,压紧机构4固定连接于钢架2的外表面,用于对基坑提供挤压预紧力;
调节机构5,调节机构5设置于板体1的内表面上,用于调节压紧机构4预紧力的大小;
锁紧机构6,锁紧机构6通过调节机构5固定连接于板体1的内表面,用于对调节机构5进行锁止作用;
标识机构7,标识机构7设置于板体1的内表面,用于对基坑状态进行检测。
参照图9、10和13,压紧机构4包括固定杆401、固定齿条402、支撑板403、移动板404、夹块405、齿轮406、固定块407、移动杆408、滑杆409、移动齿条410、竖板411、伸缩杆412、顶簧413、顶块414,板体1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杆401,两根固定杆40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402,钢架2的一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403,两个支撑板403的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04,支撑板403靠近移动板404的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7,移动板404靠近固定块407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08,移动杆408贯穿固定块407的侧壁设置,支撑板403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腰形槽,移动板404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夹块405,齿轮406与夹块405的侧壁转动连接,板体1靠近齿轮406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409,两根滑杆409的外侧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齿条410,移动齿条410、齿轮406与固定齿条402相啮合设置,移动齿条410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板411,竖板411远离板体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12,伸缩杆412的外侧侧壁套设有顶簧413,伸缩杆412远离竖板4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414,顶块4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杆415。
压紧机构4还包括顶杆415、第一连杆416、第二连杆417、移动块418、第三连杆419、第四连杆420和压紧手轮421,顶杆415贯穿板体1的侧壁并与挤压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竖板411的两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416,顶块414的两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杆417,第一连杆416与第二连杆417的两端侧壁与移动块418转动连接,移动块418的底部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419,第三连杆41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420,第四连杆420远离第三连杆419的一端与移动板404的侧壁转动连接设置。
在工作时,当需要对基坑施加预紧力时,转动压紧手轮421,使钢架2向基坑方向移动,当钢架2移动时将推动其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403随之移动,设置于支撑板403内侧的齿轮406接触到固定齿条402时,齿轮406将与其啮合并转动,齿轮406的转动将带动其上端与其相啮合的移动齿条410移动,当移动齿条410移动时,与其顶部侧壁固定连接的竖板411将通过顶簧413推动顶块414向基坑侧壁移动,从而使与顶杆415固定连接的挤压板3对基坑的侧壁施加预紧力,防止其塌落,当移动齿条410继续移动时,由于顶簧413的弹力有限,使得移动齿条410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416与顶块414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417向中间靠拢,从而推动移动块418向下移动,与移动块418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419与移动板404侧壁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杆420将受移动块418的推力而向挡板503方向靠拢,当第三连杆419与第四连杆420的连接点与挡板503侧壁相抵时,由于挡板503为固定设置,使得第三连杆419与第四连杆420无法继续靠拢,第三连杆419将推动第四连杆420向下移动,从而使第四连杆420推动移动板404向下移动,当移动板404向下移动时,移动板404侧壁设置的夹块405将随之向下移动,使夹块405侧壁卡接的齿轮406脱离,使得齿轮406无法再继续带动移动齿条410移动,完成对基坑施加预紧力的动作。
参照图5、9和11,调节机构5包括支撑管501、导杆502、挡板503、调节手轮504、调节块505、调节杆506、调节板507、调节槽508和调节架509,板体1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管501,多个支撑管501的内壁均插设有导杆502,导杆5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503,挡板503靠近压紧机构4设置,调节手轮504贯穿板体1的侧壁并与调节块505螺纹连接,调节块505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506,板体1靠近调节块505的内侧侧壁设有调节板507,调节板507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调节槽508,调节杆506插设于调节槽508内设置,调节板50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架509,导杆502与调节架509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工作时,通过压紧机构4与调节机构5的配合使用,将板体1通过螺栓固定于需要支撑的基坑内,通过转动调节手轮504,使调节手轮504推动调节块505向板体1内移动,设置于调节块505侧壁上的调节杆506将随之向前移动,由于调节板507侧壁开设的调节槽508为倾斜设置,当调节杆506平行移动时,就能够带动调节板507向左侧移动,从而带动与调节板507固定连接的调节架509移动,使得设置于导杆502上的挡板503向第三连杆419与第四连杆420方向靠近,从而减少压紧机构4的移动距离,达到压紧机构4对基坑土坡所施加预紧力的调节作用;当需要对基坑土坡施加较大的预紧力时,反向转动调节手轮504,使挡板503远离压紧机构4即可。
参照图9,锁紧机构6包括支撑块601、导块602、肋板603、支撑杆604、推力弹簧605、放置盒606、压缩弹簧607、斜齿条608、顶升杆609和卡杆610,挡板503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01,支撑块601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块602,导块602的一侧侧壁为斜面设置,板体1远离钢架2的内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肋板603,肋板603的侧壁插设有支撑杆604,支撑杆604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盒606,支撑杆604的外侧侧壁套设有推力弹簧605,推力弹簧605的一端与肋板603的侧壁相抵,推力弹簧605的另一端与放置盒606的侧壁相抵,放置盒606的内侧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607,压缩弹簧607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斜齿条608,放置盒606靠近导块602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升杆609,移动齿条410靠近斜齿条608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杆610。
在工作时,由于挡板503侧壁导块602的设置,使得导块602推动顶升杆609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斜齿条608向卡杆610靠拢,当移动齿条410停止移动时,卡杆610将与斜齿条608相卡接,避免移动齿条410被顶簧413的推力推动,导致挤压板3对基坑的预紧力失效。
参照图11、12和14,标识机构7包括标识手轮701、推块702、移块703、标识槽704、标识杆705、标识架706、限位杆707、连接杆708、复位弹簧709、颜料盒710、活塞711、限位块712、第一出料口713、第二出料口714、第一出料管715、第二出料管716、限位弹簧717、滑块718和导向杆719,标识手轮701贯穿板体1的侧壁并与推块702的侧壁螺纹连接,板体1靠近推块702的内侧侧壁设有移块703,移块703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标识槽704,推块702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标识杆705,标识杆705插设于标识槽704的内部,移块7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标识架706,标识架70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707,移动板404的使得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08,连接杆708的外侧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709,连接杆708远离移动板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颜料盒710,颜料盒710被分隔为两个腔室,颜料盒710的内侧侧壁插设有活塞711,活塞711靠近限位杆707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12,活塞711的侧壁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料口713与第二出料口714,第一出料口713与第一出料管715相连通,第二出料口714与第二出料管716相连通,活塞711的上下两端侧壁均设有限位弹簧717,颜料盒710靠近板体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滑块718,板体1靠近滑块718的内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19,导向杆719插设与滑块718的内部,且导向杆719与滑块718滑动连接设置。
在工作时,转动标识手轮701,使推块702带动移块703的移动,从而推动与移块703侧壁固定连接的标识架706移动,设置于标识架706侧壁的限位杆707将向颜料盒710靠拢,从而使活塞711侧壁的限位块712卡入到限位杆707侧壁的卡槽内,使活塞711无法继续随压紧机构4的移动而移动,当基坑内发生塌落凹陷时,挤压板3受顶簧413的预紧力向基坑内靠拢,使得顶块414随之向基坑方向移动,当顶块414移动时将拉动第二连杆417移动,从而使与第二连杆417转动连接的移动块418被向上拉动,由于颜料盒710与移动块418通过连接杆708相连接,当移动块418向上移动时,颜料盒710内腔室中的颜料将通过活塞711侧壁开设的第二出料口714排出,最后通过第二出料管716导向板体1的外侧,便于提示施工人员基坑内发生了塌落凹陷,以便施工人员对基坑进行维护处理。
参照图5和12,伸缩杆412包括固定管与插杆,插杆插设于固定管内,固定管的一端与竖板411的侧壁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与顶块414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工作时,当移动齿条410移动时,与其顶部侧壁固定连接的竖板411将推动固定管向顶块414移动,从而使顶簧413可以有被压缩的空间。
参照图5和12,板体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压紧手轮421,压紧手轮421与钢架2的侧壁转动连接设置,便于通过转动压紧手轮421带动钢架2移动。
颜料盒710被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放有两种不同颜色的颜料,便于通过第一出料管715与第二出料管716流出的颜料颜色判断基坑内壁是否有鼓包或塌落。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压紧机构4与调节机构5的配合使用,将板体1通过螺栓固定于需要支撑的基坑内,通过转动调节手轮504,使调节手轮504推动调节块505向板体1内移动,设置于调节块505侧壁上的调节杆506将随之向前移动,由于调节板507侧壁开设的调节槽508为倾斜设置,当调节杆506平行移动时,就能够带动调节板507向左侧移动,从而带动与调节板507固定连接的调节架509移动,使得设置于导杆502上的挡板503向第三连杆419与第四连杆420方向靠近,从而减少压紧机构4的移动距离,达到压紧机构4对基坑土坡所施加预紧力的调节作用;当需要对基坑土坡施加较大的预紧力时,反向转动调节手轮504,使挡板503远离压紧机构4即可。
当需要对基坑施加预紧力时,转动压紧手轮421,使钢架2向基坑方向移动,当钢架2移动时将推动其侧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板403随之移动,设置于支撑板403内侧的齿轮406接触到固定齿条402时,齿轮406将与其啮合并转动,齿轮406的转动将带动其上端与其相啮合的移动齿条410移动,当移动齿条410移动时,与其顶部侧壁固定连接的竖板411将通过顶簧413推动顶块414向基坑侧壁移动,从而使与顶杆415固定连接的挤压板3对基坑的侧壁施加预紧力,防止其塌落,当移动齿条410继续移动时,由于顶簧413的弹力有限,使得移动齿条410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416与顶块414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417向中间靠拢,从而推动移动块418向下移动,与移动块418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419与移动板404侧壁转动连接的第四连杆420将受移动块418的推力而向挡板503方向靠拢,当第三连杆419与第四连杆420的连接点与挡板503侧壁相抵时,由于挡板503为固定设置,使得第三连杆419与第四连杆420无法继续靠拢,第三连杆419将推动第四连杆420向下移动,从而使第四连杆420推动移动板404向下移动,当移动板404向下移动时,移动板404侧壁设置的夹块405将随之向下移动,使夹块405侧壁卡接的齿轮406脱离,使得齿轮406无法再继续带动移动齿条410移动,完成对基坑施加预紧力的动作;由于挡板503侧壁导块602的设置,使得导块602推动顶升杆609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斜齿条608向卡杆610靠拢,当移动齿条410停止移动时,卡杆610将与斜齿条608相卡接,避免移动齿条410被顶簧413的推力推动,导致挤压板3对基坑的预紧力失效。
通过转动标识手轮701,使推块702带动移块703的移动,从而推动与移块703侧壁固定连接的标识架706移动,设置于标识架706侧壁的限位杆707将向颜料盒710靠拢,从而使活塞711侧壁的限位块712卡入到限位杆707侧壁的卡槽内,使活塞711无法继续随压紧机构4的移动而移动,当基坑内发生塌落凹陷时,挤压板3受顶簧413的预紧力向基坑内靠拢,使得顶块414随之向基坑方向移动,当顶块414移动时将拉动第二连杆417移动,从而使与第二连杆417转动连接的移动块418被向上拉动,由于颜料盒710与移动块418通过连接杆708相连接,当移动块418向上移动时,颜料盒710内腔室中的颜料将通过活塞711侧壁开设的第二出料口714排出,最后通过第二出料管716导向板体1的外侧,便于提示施工人员基坑内发生了塌落凹陷,以便施工人员对基坑进行维护处理。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包括板体(1)、钢架(2)和挤压板(3),所述板体(1)为中空结构设置,所述板体(1)的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挤压板(3),所述板体(1)的内侧侧壁滑动连接有钢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紧机构(4),所述压紧机构(4)固定连接于钢架(2)的外表面,用于对基坑提供挤压预紧力;
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设置于板体(1)的内表面上,用于调节所述压紧机构(4)预紧力的大小;
锁紧机构(6),所述锁紧机构(6)通过调节机构(5)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1)的内表面,用于对调节机构(5)进行锁止作用;
标识机构(7),所述标识机构(7)设置于板体(1)的内表面,用于对基坑状态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4)包括固定杆(401)、固定齿条(402)、支撑板(403)、移动板(404)、夹块(405)、齿轮(406)、固定块(407)、移动杆(408)、滑杆(409)、移动齿条(410)、竖板(411)、伸缩杆(412)、顶簧(413)、顶块(414),所述板体(1)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杆(401),两根所述固定杆(401)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402),所述钢架(2)的一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403),两个所述支撑板(403)的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04),所述支撑板(403)靠近移动板(404)的两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07),所述移动板(404)靠近固定块(407)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08),所述移动杆(408)贯穿固定块(407)的侧壁设置,所述支撑板(403)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腰形槽,所述移动板(404)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夹块(405),所述齿轮(406)与夹块(405)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板体(1)靠近齿轮(406)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滑杆(409),两根所述滑杆(409)的外侧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齿条(410),所述移动齿条(410)、齿轮(406)与固定齿条(402)相啮合设置,所述移动齿条(410)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竖板(411),所述竖板(411)远离板体(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12),所述伸缩杆(412)的外侧侧壁套设有顶簧(413),所述伸缩杆(412)远离竖板(4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414),所述顶块(41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顶杆(4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4)还包括顶杆(415)、第一连杆(416)、第二连杆(417)、移动块(418)、第三连杆(419)、第四连杆(420)和压紧手轮(421),所述顶杆(415)贯穿板体(1)的侧壁并与挤压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竖板(411)的两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416),所述顶块(414)的两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杆(417),所述第一连杆(416)与第二连杆(417)的两端侧壁与移动块(418)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418)的底部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419),所述第三连杆(41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420),所述第四连杆(420)远离第三连杆(419)的一端与移动板(404)的侧壁转动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支撑管(501)、导杆(502)、挡板(503)、调节手轮(504)、调节块(505)、调节杆(506)、调节板(507)、调节槽(508)和调节架(509),所述板体(1)的内侧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支撑管(501),多个所述支撑管(501)的内壁均插设有所述导杆(502),所述导杆(5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503),所述挡板(503)靠近压紧机构(4)设置,所述调节手轮(504)贯穿板体(1)的侧壁并与调节块(505)螺纹连接,所述调节块(505)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杆(506),所述板体(1)靠近调节块(505)的内侧侧壁设有调节板(507),所述调节板(507)的侧壁贯穿开设有调节槽(508),所述调节杆(506)插设于调节槽(508)内设置,所述调节板(50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架(509),所述导杆(502)与调节架(509)的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6)包括支撑块(601)、导块(602)、肋板(603)、支撑杆(604)、推力弹簧(605)、放置盒(606)、压缩弹簧(607)、斜齿条(608)、顶升杆(609)和卡杆(610),所述挡板(503)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01),所述支撑块(601)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导块(602),所述导块(602)的一侧侧壁为斜面设置,所述板体(1)远离钢架(2)的内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肋板(603),所述肋板(603)的侧壁插设有支撑杆(604),所述支撑杆(604)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盒(606),所述支撑杆(604)的外侧侧壁套设有推力弹簧(605),所述推力弹簧(605)的一端与肋板(603)的侧壁相抵,所述推力弹簧(605)的另一端与放置盒(606)的侧壁相抵,所述放置盒(606)的内侧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压缩弹簧(607),所述压缩弹簧(607)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斜齿条(608),所述放置盒(606)靠近导块(602)的底部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升杆(609),所述移动齿条(410)靠近斜齿条(608)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卡杆(6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机构(7)包括标识手轮(701)、推块(702)、移块(703)、标识槽(704)、标识杆(705)、标识架(706)、限位杆(707)、连接杆(708)、复位弹簧(709)、颜料盒(710)、活塞(711)、限位块(712)、第一出料口(713)、第二出料口(714)、第一出料管(715)、第二出料管(716)、限位弹簧(717)、滑块(718)和导向杆(719),所述标识手轮(701)贯穿板体(1)的侧壁并与所述推块(702)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板体(1)靠近推块(702)的内侧侧壁设有所述移块(703),所述移块(703)的侧壁贯穿开设有所述标识槽(704),所述推块(702)的顶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标识杆(705),所述标识杆(705)插设于标识槽(704)的内部,所述移块(70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标识架(706),所述标识架(70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杆(707),所述移动板(404)的使得侧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08),所述连接杆(708)的外侧侧壁套设有复位弹簧(709),所述连接杆(708)远离移动板(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颜料盒(710),所述颜料盒(710)的内侧侧壁插设有活塞(711),所述活塞(711)靠近限位杆(707)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12),所述活塞(711)的侧壁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出料口(713)与第二出料口(714),所述第一出料口(713)与所述第一出料管(715)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714)与第二出料管(716)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12)包括固定管与插杆,所述插杆插设于固定管内,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竖板(4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与顶块(414)的侧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压紧手轮(421),所述压紧手轮(421)与钢架(2)的侧壁转动连接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盒(710)被分隔为两个腔室,两个所述腔室分别放有两种不同颜色的颜料。
CN202110542255.0A 2021-05-18 2021-05-18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Active CN113250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2255.0A CN113250203B (zh) 2021-05-18 2021-05-18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2255.0A CN113250203B (zh) 2021-05-18 2021-05-18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0203A true CN113250203A (zh) 2021-08-13
CN113250203B CN113250203B (zh) 2022-12-13

Family

ID=7718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2255.0A Active CN113250203B (zh) 2021-05-18 2021-05-18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020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53197A (ko) * 2007-05-04 2007-05-23 백경종 프리스트레스 콘크리트와 아이형 널말뚝을 합성한 벽체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0812338B1 (ko) * 2006-09-11 2008-03-11 김일 흙막이 벽체의 선행하중 재하 시스템
CN204803896U (zh) * 2015-07-08 2015-11-25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钢支撑预应力施加的调整装置
CN207314356U (zh) * 2017-09-28 2018-05-04 吴星星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用固定装置
CN109853578A (zh) * 2019-01-31 2019-06-07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实时监测预警功能的基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555938U (zh) * 2018-12-17 2019-10-2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钢管内支撑预应力施加结构
CN111501717A (zh) * 2020-04-22 2020-08-07 刘衍桄 一种基于电容变化的建筑基坑位移监测支护装置
CN112012223A (zh) * 2020-08-27 2020-12-01 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 一种支撑稳定的基坑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2359232U (zh) * 2020-01-20 2021-01-15 付荣燕 一种建筑工地用工地防护棚
CN212477753U (zh) * 2020-05-07 2021-02-05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拆式建筑基坑的支护结构
CN112392053A (zh) * 2020-11-23 2021-02-23 广东宏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2338B1 (ko) * 2006-09-11 2008-03-11 김일 흙막이 벽체의 선행하중 재하 시스템
KR20070053197A (ko) * 2007-05-04 2007-05-23 백경종 프리스트레스 콘크리트와 아이형 널말뚝을 합성한 벽체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04803896U (zh) * 2015-07-08 2015-11-25 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钢支撑预应力施加的调整装置
CN207314356U (zh) * 2017-09-28 2018-05-04 吴星星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用固定装置
CN209555938U (zh) * 2018-12-17 2019-10-2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钢管内支撑预应力施加结构
CN109853578A (zh) * 2019-01-31 2019-06-07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具有实时监测预警功能的基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59232U (zh) * 2020-01-20 2021-01-15 付荣燕 一种建筑工地用工地防护棚
CN111501717A (zh) * 2020-04-22 2020-08-07 刘衍桄 一种基于电容变化的建筑基坑位移监测支护装置
CN212477753U (zh) * 2020-05-07 2021-02-05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拆式建筑基坑的支护结构
CN112012223A (zh) * 2020-08-27 2020-12-01 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 一种支撑稳定的基坑施工用支撑装置
CN112392053A (zh) * 2020-11-23 2021-02-23 广东宏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代祥: "钢支撑对基坑的影响分析—以武汉地铁2号线为例",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
徐化新: "深基坑复合支撑体系换撑技术研究", 《城市建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0203B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91158B2 (de) Abdichtsystem für Reifen
CN113250203A (zh) 可控式施加预应力的基坑钢支撑结构
CN207536160U (zh) 一种润滑油灌装机
CN214190044U (zh) 一种基于水下无人装备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深水压力舱
CN21544348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栏
CN211712019U (zh) 一种轴承自动上料机构
CN211783582U (zh) 圆棒料防弯检测装置
CN115610494A (zh) 一种液体化工原料转移设备
CN112185796A (zh) 垂直开合舱门装置
CN220585695U (zh) 13a插座检验铆接一体机
CN218907265U (zh) 一种房屋建筑砌体施工搬运装置
CN220251932U (zh) 一种工字钢稳定性检测机构
CN108867657A (zh) 基坑立柱桩及其拆除装置
CN220583730U (zh) 一种防盗门撞击检测装置
CN220687362U (zh) 一种承载能力强的柱窝结构
CN212411999U (zh) 垂直开合舱门装置
CN21936310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千斤顶防护支架
CN115990750B (zh) 一种用于机械配件组装的转轴快速填键装置
CN220625956U (zh) 一种落锤机用高度限位装置
CN210427064U (zh) 取芯机
CN219316613U (zh) 一种施工防护栏
CN215655026U (zh) 一种可控量的化纤油剂原料进料装置
CN113340789B (zh) 一种便于清洗且检测精度高的全自动混凝土渗透检测装置
CN215923541U (zh) 一种便于维修型板式给矿机
CN219705124U (zh) 一种多功能用电检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5

Address after: 414022 Zhu Guo Group, Wangqiao Village, Sanhe Township, Yue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MINGSHU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00 Room 201, unit 1, building 14, century Taoyuan, No. 169, Xintao Road, Qingshanhu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u We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