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6851A - 车厢内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厢内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46851A
CN113246851A CN202011493219.1A CN202011493219A CN113246851A CN 113246851 A CN113246851 A CN 113246851A CN 202011493219 A CN202011493219 A CN 202011493219A CN 113246851 A CN113246851 A CN 113246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occupant
lighting
sea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32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6851B (zh
Inventor
溝端洋志
内堀和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246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68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6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6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2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lighting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mounted on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 B60Q3/267Door handles; Hand 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2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lighting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mounted on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 B60Q3/208Sun roofs; Wind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2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lighting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mounted on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 B60Q3/217Doors, e.g. door sills;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2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lighting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mounted on specific fittings of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 B60Q3/233Seats; Arm rests; Head 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50Mounting arrangements
    • B60Q3/51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lighting devices onto vehicle interior, e.g. onto ceiling or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60Q3/74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overall compartment lighting; for overall compartment ligh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lighting, e.g. room lamps with reading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60Q3/76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spotlighting, e.g. reading 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7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 B60Q3/78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generating luminous strips, e.g. for marking trim component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80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9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inside of a vehicle, e.g. relating to seat occupancy, driver state or inner light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tim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2500/00Special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vehicle interior lamps
    • B60Q2500/30Arrangements for illuminating different zones in the vehicle, e.g. front/rear, different sea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9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inside of a vehicle, e.g. relating to seat occupancy, driver state or inner lighting conditions
    • G06V20/597Recognising the driver's state or behaviour, e.g. attention or drowsin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03Static body considered as a whole, e.g. static pedestrian or occupant recogn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厢内照明系统,所述车厢内照明系统具有:照明装置,其被设置在车厢内,并且能够移动光的位置;控制部,其基于由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实施的对操作部的操作、或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状态,而对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为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照明装置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Description

车厢内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厢内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6-9778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相邻的座椅彼此以能够向靠近以及远离的方向进行旋转的方式而被连结的车辆用旋转座椅装置。在该车辆用旋转座椅装置中,落座人员通过利用座椅旋转机构而向任意的朝向使座椅进行旋转,从而使乘员彼此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度过。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6-9778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旋转座椅装置中,在使之旋转的全部的座椅上都需要设置座椅旋转机构,因此在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的观点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的同时,使乘员彼此更加舒适地度过的车厢内照明系统。
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具有:照明装置,其被设置在车厢内,并且能够移动光的位置;控制部,其基于由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实施的对操作部的操作、或者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状态,而对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为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所述照明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式中,在车厢内设置有能够移动光的位置的照明装置。此外,照明装置通过控制部而被控制。在此,控制部基于由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实施的对操作部的操作、或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状态,而对针对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此外,在判断为针对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控制部对照明装置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由此,能够自然地转移至车厢内的其他乘员难以进入乘员的视野的状态。
此外,由于通过光的移动而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挪开,因此无需设置座椅旋转机构等机械性地使车辆用座椅旋转的机构。由此,与利用机械性地工作的机构来挪开乘员的视线方向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
本公开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具有:照明装置,其被设置在车厢内,并且能够移动光的位置;控制部,其基于由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实施的对操作部的操作、或者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状态,而对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为具有关心的情况下,对所述照明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式中,控制部基于由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实施的对操作部的操作、或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状态,而对针对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此外,在判断为针对其他乘员具有关心的情况下,控制部对照明装置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由此,乘员的视线会自然地成为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即落座有其他乘员的方向,从而能够打造易于轻松交流的空间。此外,与利用机械性地工作的机构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挪开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
本公开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室内灯,所述室内灯被配置在车厢内的顶部处,并且以能够变更照射方向的方式而被构成。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式中,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室内灯,并且该室内灯被配置在车厢内的顶部处并以能够变更照射方向的方式而被构成。由此,仅通过使室内灯的照射方向发生变化就能够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
本公开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二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点亮部,所述点亮部在车厢内的顶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针对车厢内的其他乘员具有关心的情况下,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
在本公开的第四方式中,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点亮部,该点亮部在车厢内的顶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而且,在判断为乘员针对车厢内的其他乘员具有关心的情况下,控制部使点亮部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在此,作为投射到人眼中的影像,距视点越变远,则左右的点亮部的宽度看起来越窄。因此,乘员通过用目光来追随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能够将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另外,在此所说的点亮部并不被限定于进行点亮的区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连续地配置的结构,还包括进行点亮的区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而被配置的结构。
本公开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四方式中,在车厢内的顶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设置有后部监视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点亮部的点亮后、或者所述点亮部的点亮时,使所述后部监视器上显示映像。
在本公开的第五方式中,通过使后部监视器上显示映像,从而能够抑制已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乘员的视线偏移的情况。
本公开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点亮部,所述点亮部在前座的座椅靠背的背面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配置,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依次点亮。
在本公开的第六方式中,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控制部使被配置在座椅靠背的背面处的点亮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依次点亮。由此,乘员通过用目光来追随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能够使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本公开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六方式中,具备使柱装饰物以及车门装饰物中的至少一方发光的发光装置,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点亮部的点亮后、或者所述点亮部的点亮时,通过使所述发光装置工作,从而使柱装饰物以及车门装饰物中的至少一方发光。
在本公开的第七方式中,通过使让柱装饰物以及车门装饰物中的至少一方发光的发光装置工作,从而能够抑制已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乘员的视线偏移的情况。
本公开的第八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一方式中,具备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能够向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以左右不同的音量而输出声音,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以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相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音量变大的方式而从所述扬声器输出声音。
在本公开的第八方式中,具备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能够向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以左右不同的音量而输出声音。而且,控制部在判断为对于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使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音量变大。由此,能够使乘员的视线方向自然地朝向音量较大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本公开的第九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点亮部,所述点亮部在车门装饰物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
在本公开的第九方式中,控制部在判断为对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照明装置进行控制,从而使在车门装饰物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的点亮部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由此,乘员通过用目光来追随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能够使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由此车厢内的其他乘员难以进入乘员的视野。尤其是,由于车门装饰物在乘员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位于视线的高度的位置处,因此容易吸引乘员的注意。
本公开的第十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为,在第九方式中,所述车门装饰物被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侧朝向车辆后方侧而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变短的形状,通过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从而使所述车门装饰物的发光面积逐渐变小。
在本公开的第十方式中,车门装饰物被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侧朝向车辆后方侧而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变短的形状。因此,通过使在车门装饰物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的点亮部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从而车门装饰物的发光面积逐渐变小。在此,在通常情况下,人具备使视线从较大的物件向较小的物件移动的习惯。因此,乘员通过用目光来追随逐渐变小的车门装饰物的光,从而能够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能够在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的同时,使乘员彼此更加舒适地度过。
此外,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挪开乘员的视线方向。
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将意识引向其他乘员。
而且,此外能够有效地转移对其他乘员的意识。
此外,与仅通过光的移动来挪开乘员的视线方向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乘员的视线方向挪开。
而且,乘员能够在不改变视线的高度的条件下,将视线方向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挪开。
而且,此外,与使相同大小的光进行移动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乘员的视线方向挪开。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表示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俯视图。
图2为从车辆后方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车厢内的图,并且为表示使照明朝向了扶手的状态的图。
图3为表示使光的位置从如图2所示的状态向座椅靠背进行了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4为表示使光的位置从如图3所示的状态向车门装饰物进行了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5为表示从如图4所示的状态使车门装饰物发光的状态的图。
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8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照明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9为表示从车辆后方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车厢内的图,并且是表示实施了光的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10为表示从图9的状态起使后部监视器工作的状态的图。
图11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2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3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照明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14为表示从车辆后方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车厢内的图,并且是表示实施了光的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15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6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7A为表示从车辆后方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一部分的图,并且表示了车门装饰物的前端部正在发光的状态。
图17B为表示从车辆后方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一部分的图,并且表示了车门装饰物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在发光的状态。
图17C为表示从车辆后方侧观察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车厢内的一部分的图,并且表示了车门装饰物的后端部正在发光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对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10的车辆12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适当地标记的箭头标记FR以及箭头标记RH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向以及右方向。以下,在简单地使用前后、上下、左右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条件下,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车辆前方向的情况下的左右。此外,在一部分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通过夸大尺寸比率的方式而进行了描绘。
如在图1中所示那样,作为一个示例,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有三排座椅。具体而言,在车厢内的前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配置有作为第一车辆用座椅的第一座椅14、以及作为第二车辆用座椅的第二座椅16。此外,在与第一座椅14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配置有作为第三车辆用座椅的第三座椅18,在与第二座椅16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配置有作为第四车辆用座椅的第四座椅20。而且,在与第三座椅18以及第四座椅20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配置有作为第五车辆用座椅的第五座椅22。
第一座椅14被配置在车辆右侧,并且落座有乘员P1。此外,第一座椅14被构成为,包括能够从下方对乘员P1的臀部以及大腿部进行支承的坐垫14A、和能够从后方对乘员P1的背部进行支承的座椅靠背14B。此外,在第一座椅14的车辆前方处设置有未图示的方向盘。即,第一座椅14成为驾驶座,落座于第一座椅14上的乘员P1成为驾驶员。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乘员P1仅图示了头部,并省略了身体的图示。对于后述的乘员P2、乘员P3以及乘员P4也是相同的设定。
在第一座椅14的车辆左侧配置有第二座椅16,并且在第二座椅16上落座有乘员P2。第二座椅16被构成为,包括坐垫16A和座椅靠背16B。因此,第二座椅16成为副驾驶座。此外,在第一座椅14与第二座椅16之间,配置有中央控制台24。
在与第一座椅14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配置有第三座椅18,并且在该第三座椅18上落座有乘员P3。此外,第三座椅18被构成为包括坐垫18A以及座椅靠背18B。而且,在座椅靠背18B的上端部设置有头枕18C,并且在该头枕18C中内置有右座扬声器87。右座扬声器87以能够对乘员P3从左右输出声音的方式而被构成。
在第三座椅18的车辆左侧处配置有第四座椅20,并且在第四座椅20上落座有乘员P4。此外,第四座椅20被构成为,包括坐垫20A和座椅靠背20B。而且,在座椅靠背20B的上端部设置有头枕20C,并且在该头枕20C中内置有左座扬声器88。左座扬声器88以能够对乘员P4从左右输出声音的方式而被构成。
与第三座椅18以及第四座椅20相比被配置在靠车辆后方侧处的第五座椅22从车厢内的车辆宽度方向一端部起延伸至另一端部为止,并成为三人座的座椅。此外,第五座椅22被构成为,包括坐垫22A以及座椅靠背22B。另外,在图1中,第五座椅22成为空座。即,在第五座椅22上未落座有乘员。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落座于第三座椅18上的乘员P3以及落座于第四座椅20上的乘员P4成为能够舒适地度过的结构。此外,乘员P3持有作为操作部的便携终端S3,乘员P4持有作为操作部的便携终端S4。便携终端S3以及便携终端S4为智能手机。
在此,在第一座椅14与第三座椅18之间的车辆右侧处,配置有成为从车厢内侧覆盖中央柱的内部装饰构件的柱装饰物28。此外,在第二座椅16与第四座椅20之间的车辆左侧处也配置有柱装饰物28,柱装饰物28分别沿着中柱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
如图2中所示,在柱装饰物28的车辆后方侧处配置有后侧面玻璃32。在后侧面玻璃32的下方配置有成为从车厢内侧覆盖侧车门面板的内部装饰构件的车门内装饰34。此外,在车门内装饰34的上方设置有车门装饰物34A。
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相对于第三座椅18而被设置在车辆前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相对于第四座椅20而被设置在车辆前方侧且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此外,左右车门装饰物34A分别以随着趋向于车辆前方侧而位于车辆上方侧的方式被弯曲。即,车门装饰物34A被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侧趋向车辆后方侧而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变短的形状。
在此,如图5所示,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以通过右侧发光装置52工作而进行面发光的方式被构成,并且在面发光时,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变得比周围明亮。同样地,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以通过左侧发光装置54工作而进行面发光的方式被构成,并且在面发光时,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变得比周围明亮。
在车厢内的顶部处设置有后部监视器36。后部监视器36从顶部悬吊下来。落座于第二列以及第三列的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能够对后部监视器36进行目视确认。而且,在该后部监视器36上,显示有例如电影以及电视节目等与娱乐相关的内容。
此外,在顶部上的车辆右侧端部处,设置有作为照明装置的右侧室内灯38。在顶部上的车辆左侧端部处,设置有作为照明装置的左侧室内灯39。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以能够变更照射方向的方式而被构成。因此,从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被照射出的光的位置能够进行移动。
在此,在图2中示出了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的照射方向被朝向了第三座椅18处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扶手18D的顶端部、和第四座椅20处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扶手20D的顶端部的状态。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右侧室内灯38被朝向了第一座椅14处的座椅靠背14B的背面、且左侧室内灯39被朝向了第二座椅16处的座椅靠背16B的背面的状态。而且,在图4中示出了右侧室内灯38被朝向了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且左侧室内灯39被朝向了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的状态。在此,如图1所示,在车辆12中,设置有作为控制部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30,通过该ECU30来对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的照射方向进行控制。
(车厢内照明系统10的硬件结构)
图6为表示车厢内照明系统1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如在该图6中所示,车厢内照明系统10的ECU30被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处理器)40、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4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44、存储器46、通信接口48以及输入输出接口50。各结构经由总线41而以能够彼此通信的方式被连接。
CPU40为中央运算处理单元,并且执行各种程序、或者对各部进行控制。即,CPU40从ROM42或者存储器46读取程序,并将RAM44作为作业区域而执行程序。CPU40按照被记录在ROM42或者存储器46中的程序而实施上述各结构的控制以及各种的运算处理。
ROM42对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进行存储。RAM44作为作业区域而临时性地对程序或者数据进行存储。存储器46由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或者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硬盘)而构成,并且为对包括操作系统在内的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非临时性的存储介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ROM42或者存储器46中存储有用于实施照明控制处理的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等。
通信接口48为,用于车厢内照明系统10与未图示的服务器、乘员所持有的便携终端S3、S4、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例如,使用了以太网(注册商标)、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Wi-Fi(注册商标)以及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等的标准。
在输入输出接口50上,连接有右侧室内灯38、左侧室内灯39、右侧发光装置52、左侧发光装置54、后部监视器36、室内摄像机56以及生物体传感器58。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设置有用于使照射方向发生变化的未图示的照射方向切换机构。而且,在根据来自ECU30的信号而照射方向切换机构进行了工作时,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的照射方向将向任意的方向被变更。
在图2中,右侧发光装置52被配置在右侧的柱装饰物28以及车门装饰物34A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右侧发光装置52被配置在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即,右侧发光装置52被配置在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与未图示的车门面板之间的空间内,并且通过工作而点亮。此外,左侧发光装置54被配置在左侧的柱装饰物28以及车门装饰物34A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左侧发光装置54被配置在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即,左侧发光装置54被配置在左侧的门装饰物34A与未图示的车门面板之间的空间内,并且通过工作而点亮。另外,右侧发光装置52以及左侧发光装置54的点亮模式并不被特别地限定。例如,还可以以反复点亮和熄灭的方式而点亮(即,闪烁)。此外,还可以设为,仅使车门装饰物34A的一部分变亮,从而投射随时间变化的图案。而且,针对右侧发光装置52以及左侧发光装置54中的每一方,也可以使亮度以及颜色随时间变化。
例如通过乘员P3经由如图1中所示的便携终端S3而向ECU30进行指示以启动后部监视器36,从而后部监视器36对电影以及电视节目等进行显示。同样地,通过乘员P4经由如图1中所示的便携终端S4而向ECU30进行指示以启动后部监视器36,从而后部监视器36对电影以及电视节目等进行显示。此外,也可以设为,即使在没有来自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指示的情况下,在预定的条件下ECU30也使后部监视器36启动。
室内摄像机56例如被配置在仪表盘以及顶部等处。室内摄像机56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进行拍摄。而且,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乘员的图像数据被发送至ECU3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五座椅22上未落座有乘员,因此室内摄像机56对第三座椅18的乘员P3和第四座椅20的乘员P4进行拍摄。
生物体传感器58例如被设置在第三座椅18的座椅靠背18B、第四座椅20的座椅靠背20B以及第五座椅22的座椅靠背22B处。而且,生物体传感器58取得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的生物体信号,并发送至ECU30。在此所说的生物体信号是指,心率信号以及呼吸信号等。
(车厢内照明系统10的功能结构)
车厢内照明系统10利用上述的硬件资源来实现各种功能。参照图7,来对车厢内照明系统10所实现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车厢内照明系统10被构成为,作为功能结构而包括通信部60、乘员状态取得部62、感情推断部64、关心有无判断部66以及照明装置控制部68。另外,各功能结构通过由CPU40读取并执行被存储于ROM42或者存储器46中的程序,从而被实现。
通信部60经由通信接口48而与外部的服务器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例如,与落座于各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分别所持有的便携终端S3、S4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乘员状态取得部62取得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的状态。具体而言,乘员状态取得部62通过接收来自室内摄像机56以及生物体传感器58的数据,从而取得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状态。例如,根据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而对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视线方向、清醒度、表情等进行检测。此外,乘员状态取得部62根据由生物体传感器58所取得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心率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而提取作为与呼吸变动相对应的高频变动成分的HF成分、和作为与血圧变动即迈耶波相对应的低频成分的LF成分。通过提取HF成分和LF成分,从而能够对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紧张状态进行判断。即,由于在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时会出现HF成分,因此根据LF和HF之比,可得知交感神经的活性度。在副交感神经正处于活性化的情况下,能够推测为处于放松的状态。此外,在交感神经处于活性化的情况下,能够推测为处于紧张状态。
感情推断部64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感情进行推断。具体而言,感情推断部64基于从室内摄像机56以及生物体传感器58接收到的数据,而对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感情进行推断。例如,感情推断部64也可以通过从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中读取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表情,从而对感情进行推断。此外,感情推断部64也可以根据通过生物体传感器58而取得的心率数,来对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感情进行推断。
关心有无判断部66针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中的每一个,而对针对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具体而言,在乘员P3通过对便携终端S3进行操作而向ECU30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基于由乘员P3实施的对便携终端S3的操作,而对乘员P有无对于其他乘员P4的关心进行判断。此外,在乘员P4通过对便携终端S4进行操作而向ECU30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基于由乘员P4实施的对便携终端S4的操作,而对针对其他乘员P3有无关心进行判断。例如,在图1中,在落座于第三座椅18上的乘员P3通过对便携终端S3进行操作而向ECU30发送了想要一个人度过这一含义的信号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
此外,相反地,在落座于第三座椅18上的乘员P3对便携终端S3进行操作而向ECU30发送了想要与其他乘员P4共享时间这一含义的信号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具有关心。
而且,即使在便携终端S3以及便携终端S4中的任意一方都未被实施操作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也会基于来自乘员状态取得部62以及感情推断部64的信号而对针对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例如,ECU30根据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乘员P3的图像数据,而对乘员P3在预定时间内将视线朝向了车辆外侧的时间进行测量。而且,在乘员P3将视线朝向了车辆外侧的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
此外,例如,在根据乘员P3的心率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并通过感情推断部64的功能而推断出乘员P3处于紧张状态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也可以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此外,相反地,在通过感情推断部64的功能而推断出乘员P3处于放松状态时,关心有无判断部66也可以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具有关心。
在通过关心有无判断部66的功能而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照明装置控制部68对右侧室内灯38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3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具体而言,照明装置控制部68首先如图2中所示那样,使来自右侧室内灯38的光向扶手18D的顶端部以及扶手20D的顶端部照射。接下来,照明装置控制部68使来自右侧室内灯38的光的位置向车辆前方侧且车辆右侧移动,从而如图3中所示那样,使光向座椅靠背14B的背面照射。而且,照明装置控制部68使来自右侧室内灯38的光的位置向车辆右侧移动,从而如图4中所示那样,使光向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照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通过对右侧室内灯38进行控制,从而从图2的位置起至图4的位置为止而反复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即,在图4的状态下使右侧室内灯38熄灭,并且再次使光向图2的位置照射,并且以至图4的位置为止使光照射的状态而使照射方向进行变更。如此,通过从图2所示的位置起至图4所示的位置为止而使光反复进行移动,从而乘员P3的视线会自然地朝向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由此使得乘员P4变得难以进入乘员P3的视野。
同样地,当通过关心有无判断部66的功能而判断为乘员P4对其他乘员P3没有关心时,照明装置控制部68对左侧室内灯39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4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具体而言,通过对左侧室内灯39进行控制,从而从图2的位置起至图4的位置为止而使光的位置反复进行移动。由此,乘员P4的视线会自然地被朝向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由此使乘员P3变得难以进入乘员P4的视野。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室内灯38和左侧室内灯39以被独立地控制的方式而构成。因此,例如,也可以仅使右侧室内灯38进行工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控制部68在通过右侧室内灯38而使乘员P3的视线朝向了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之后,如图5所示而使右侧发光装置52进行工作以使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进行面发光。同样地,照明装置控制部68在通过左侧室内灯39而使乘员P4的视线朝向了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之后,如图5所示而使左侧发光装置54进行工作以使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进行面发光。另外,照明装置控制部68也可以在右侧室内灯38点亮时,使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进行面发光。此外,照明装置控制部68也可以在左侧室内灯39点亮时,使左侧的车门装饰物34A进行面发光。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照明控制处理)
对于照明控制处理的一个示例,利用如图8中所示的流程图来进行说明。该照明控制处理通过由CPU40从ROM42或者存储器46中读取程序并在RAM44中展开并执行,从而被执行。另外,虽然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示例而对针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上的乘员P3而执行了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针对落座于第四座椅20上的乘员P4也同样地被执行。
如图8所示,CPU40在步骤S102中,对是否从乘员P3接收到指示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通信部60的功能,通过对由乘员P3实施的向便携终端S3的操作进行检测从而对是否接收到了指示进行判断。另外,在此所说的指示是指表示想要一个人度过这一含义的指示,即使在发送了其他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CPU40也判断为未接收到指示。
CPU40在于步骤S102中判断为从乘员P3接收到表示想要一个人度过这一含义的指示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2的处理。此外,CPU40在于步骤S102中判断为未从乘员P3接收到表示想要一个人度过这一含义的指示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04的处理。另外,关于步骤S112的处理在后文叙述,先对步骤S104的处理进行说明。
CPU40在步骤S104中对乘员P3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是否较长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乘员状态取得部62的功能,基于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乘员P3的图像数据而对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的总计时间进行测量。而且,例如,在乘员P3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的总计大于预定的比例的情况下,CPU40对于乘员P3判断为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较长。
CPU40在于步骤S104中判断为乘员P3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2的处理。此外,CPU40在于步骤S104中判断为乘员P3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并不长的情况下,即,在判断为乘员P3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06的处理。关于步骤S112的处理在后文叙述,先对步骤S106的处理进行说明。
CPU40在步骤S106中对乘员P3是否处于紧张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乘员状态取得部62的功能,根据心率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乘员P3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处于放松状态进行推断。而且,CPU40在判断为乘员P3处于紧张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08的处理。此外,CPU40在判断为乘员P3并不处于紧张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0的处理。
CPU40在步骤S108中对乘员P3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乘员状态取得部62的功能,在基于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而在乘员P3闭上眼睛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乘员P3处于睡眠状态。此外,除了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以外,CPU40还可以基于由生物体传感器58所取得的乘员P3的心率信号,而在乘员P3的清醒度较低的情况下判断为处于睡眠状态。
在于步骤S108中判断为乘员P3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CPU40转移至步骤S110的处理。此外,CPU40在于步骤S108中判断为乘员P3并不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2的处理。
CPU40在步骤S110中将右侧室内灯38设为非工作。即,在不向车厢内照射光的条件下结束照明控制处理。另外,在右侧室内灯38已经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该右侧室内灯38熄灭了的状态下结束照明控制处理。
另一方面,CPU40在于步骤S102中判断为从乘员P3接收到表示想要一个人度过这一含义的指示的情况、在于步骤S104中判断为乘员P3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以及在于步骤S108中判断为乘员P3并未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2的处理,从而使右侧室内灯38进行工作。由此,光从右侧室内灯38向扶手18D以及扶手20D被照射。此外,未图示的照射方向切换机构进行工作,且照射方向切换机构将从右侧室内灯38被照射的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至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为止。
接下来,CPU40在步骤S114中对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对从开始右侧室内灯38点亮起对时间进行测量,并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6的处理。另外,也可以设为,在步骤S114中,代替对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的方式,而对光的移动是否被实施了预定次数进行判断。例如,还可以设为,在使向扶手18D以及扶手20D被照射的光移动至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为止的次数达到了预定次数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6的处理。
CPU40在步骤S116中使右侧室内灯38熄灭。此外,CPU40使右侧发光装置52进行工作,从而使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进行面发光。然后,CPU40使照明控制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车厢内照明系统10中,在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右侧室内灯38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3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由此,能够自然地转移至车厢内的其他乘员P4难以进入乘员P3的视野的状态。同样地,在判断为乘员P4对其他乘员P3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左侧室内灯39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4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由此,能够自然地转移至车厢内的其他乘员P3难以进入乘员P4的视野的状态。
此外,由于利用光的移动而使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视线方向挪开,因此无需设置座椅旋转机构等机械性地使车辆用座椅旋转的机构。由此,与利用机械性地工作的机构来使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视线方向挪开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即,能够在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的同时,使乘员彼此更加舒适地度过。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被配置在车厢内的顶部处且能够变更照射方向的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由此,仅通过使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的照射方向发生变化,就能够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即,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使乘员P3以及P4的视线方向挪开。
而且,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令柱装饰物28以及车门装饰物34A中的至少一方发光的右侧发光装置52以及左侧发光装置54进行工作,从而能够抑制已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视线偏移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更加有效地转移对于其他乘员的意识。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9至图13而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70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70的车辆72在车厢内具备顶部照明装置74。顶部照明装置74被构成为,包括被配置在车辆右侧的右侧点亮部74A和被配置在车辆左侧的左侧点亮部74B。
右侧点亮部74A在车厢内的顶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右侧端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此外,右侧点亮部74A的前端部沿着顶部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被延伸至后部监视器36的附近为止。而且,在该右侧点亮部74A上排列配置有多个光源,并且以能够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的方式而构成。
左侧点亮部74B在车厢内的顶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左侧端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此外,左侧点亮部74B的前端部沿着顶部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被延伸至后部监视器36的附近为止。而且,在该左侧点亮部74B上排列配置有多个光源,并且以能够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的方式而构成。
(车厢内照明系统70的硬件结构)
图11为表示车厢内照明系统7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如该图11所示,车厢内照明系统70的ECU30被构成为,包括CPU40、ROM42、RAM44、存储器46、通信接口48以及输入输出接口50。
在此,在输入输出接口50上,连接有顶部照明装置74、后部监视器36、室内摄像机56以及生物体传感器58。
(车厢内照明系统70的功能结构)
车厢内照明系统70利用上述的硬件资源而实现各种功能。参照图12,而对车厢内照明系统70所实现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车厢内照明系统70被构成为,作为功能结构而包括通信部60、乘员状态取得部62、感情推断部64、关心有无判断部66以及顶部照明装置控制部76。另外,各功能结构通过CPU40读取并执行被存储于ROM42或者存储器46中的程序,从而被实现。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乘员状态取得部62通过接收来自室内摄像机56以及生物体传感器58的数据,从而取得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状态。此外,感情推断部64基于从室内摄像机56以及生物体传感器58接收到的数据,从而对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感情进行推断。
关心有无判断部66针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中的每一个,而对针对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具体而言,在乘员P3通过对便携终端S3进行操作从而向ECU30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而对针对其他乘员P4有无关心进行判断。此外,在乘员P4通过对便携终端S4进行操作从而向ECU30发送了信号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而对针对其他乘员P3有无关心进行判断。例如,在图8中,在落座于第三座椅18上的乘员P3通过对便携终端S3进行操作而向ECU30发送了表示想要和其他乘员P4说话这一含义的信号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具有关心。
此外,即使在便携终端S3以及便携终端S4中的任意一方均未被实施操作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也会基于来自乘员状态取得部62以及感情推断部64的信号而对针对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例如,ECU30根据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乘员P3的图像数据,而对乘员P3在预定时间内将视线朝向了乘员P4侧的时间进行测量。而且,在乘员P3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较多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具有关心。
此外,例如,在根据乘员P3的心率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感情推断部64的功能而推断出乘员P3处于放松状态的情况下,关心有无判断部66也可以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具有关心。
在利用关心有无判断部66的功能而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具有关心的情况下,顶部照明装置控制部76使顶部照明装置74工作。由此,顶部照明装置控制部76将顶部照明装置74的右侧点亮部74A和左侧点亮部74B点亮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具体而言,顶部照明装置控制部76将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从车辆后方侧起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顶部照明装置控制部76在通过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而使乘员P3和乘员P4的视线朝向了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之后,如图10所示,通过使后部监视器36工作而在后部监视器36上显示映像。另外,也可以设为,顶部照明装置控制部76在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的点亮时,使后部监视器36上显示映像。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照明控制处理)
关于对顶部照明装置74进行控制的照明控制处理的一个示例,利用如图13中所示的流程图来进行说明。该照明控制处理通过由CPU40从ROM42或者存储器46中读取程序且在RAM44中展开并执行,从而被执行。另外,虽然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示例而对针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上的乘员P3而执行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针对落座于第四座椅20上的乘员P4也同样地被执行。
如图13所示,CPU40在步骤S202中对是否从乘员P3接收到指示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通信部60(参照图12)的功能,来判断是否通过乘员P3对便携终端S3的操作而接收到了指示。另外,在此所说的指示是指表示想要与其他乘员P4共享时间这一含义的指示,即使在发送了其他指示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中CPU40也判断为并未接收到指示。
CPU40在于步骤S202中判断为从乘员P3接收到了表示想要与其他乘员P4共享时间这一含义的指示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2的处理。此外,CPU40在于步骤S202中判断为未从乘员P3接收到表示想要与其他乘员P4共享时间这一含义的指示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04的处理。另外,关于步骤212的处理在后文叙述,先对步骤S204的处理进行说明。
CPU40在步骤S204中对乘员P3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是否较长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乘员状态取得部62(参照图12)的功能,并基于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乘员P3的图像数据而对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的总计时间进行测量。而且,例如,在乘员P3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的总计大于预定的比例的情况下,CPU40针对乘员P3而判断为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较长。
CPU40在于步骤S204中判断为乘员P3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2的处理。此外,CPU40在于步骤S204中判断为乘员P3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不长(即,较短)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06的处理。关于步骤S212的处理在后文叙述,先对步骤S206的处理进行说明。
CPU40在步骤S206中对乘员P3是否处于放松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乘员状态取得部62(参照图12)的功能,并根据心率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对乘员P3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处于放松状态进行推断。而且,CPU40在判断为乘员P3处于放松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08的处理。此外,CPU40在判断为乘员P3并不处于放松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0的处理。
CPU40在步骤S208中对乘员P3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利用乘员状态取得部62(参照图12)的功能,在基于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而在乘员P3闭上眼睛预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乘员P3处于睡眠状态。此外,除了由室内摄像机56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以外,CPU40还可以基于由生物体传感器58所取得的乘员P3的心率信号,而在乘员P3的清醒度较低的情况下判断为处于睡眠状态。
CPU40在于步骤S208中判断为乘员P3处于睡眠状态时,转移至步骤S210的处理。此外,CPU40在于步骤S208中判断为乘员P3并未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2的处理。
CPU40在步骤S210中将顶部照明装置74设为非工作。即,在不使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点亮的条件下结束照明控制处理。另外,在顶部照明装置74已经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使该顶部照明装置74的工作停止从而结束照明控制处理。
另一方面,CPU40在于步骤S202中判断为从乘员P3接收到了表示想要与其他乘员P4共享时间这一含义的指示的情况、在于步骤S204中判断为乘员P3将视线朝向乘员P4侧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以及在于步骤S208中判断为乘员P3并未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2的处理。
在步骤S212中,对乘员P4是否想要一个人度过进行判断。具体而言,在利用通信部60(参照图12)的功能而从乘员P4接收到表示想要一个人度过这一含义的指示的情况下,判断为乘员P4想要一个人度过,从而CPU40转移至步骤S210的处理。此外,在乘员P4在预定时间的期间内将视线朝向车外的时间的总计大于预定的比例的情况下,CPU40判断为乘员P4想要一个人度过,并且转移至步骤S210的处理。
另一方面,CPU40在未判断为乘员P4想要一个人度过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4的处理并使顶部照明装置74进行工作。由此,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此时,还可以在将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至前端部为止而点亮之后,再次将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从后端部起依次点亮。也可以设为,对于反复点亮的次数以及点亮的间隔能够任意地进行调节。
CPU40在步骤S216中对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具体而言,CPU40从开始进行顶部照明装置74的工作起对时间进行测量,并且在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8的处理。另外,也可以设为,在步骤S216中,代替对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进行判断的方式,而对光的移动是否被执行了预定次数进行判断。例如,也可以设为,在使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从后端起至前端为止而依次点亮的次数达到了预定次数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218的处理。
CPU40在步骤S218中使顶部照明装置74熄灭。此外,CPU40使后部监视器36进行工作,从而在后部监视器36上显示映像。而且,CPU40使照明控制处理结束。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70中,能够使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视线自然地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即其他乘员所落座的方向,从而能够打造可以轻松交流的空间。此外,与利用机械性地工作的机构而挪开乘员的视线方向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成本以及重量的增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70中,当判断为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具有关心时,使右侧点亮部74A以及左侧点亮部74B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在此,如图9所示,作为投射到人眼的图像,距视点越远则左右的点亮部的宽度看起来越窄。因此,通过使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目光追随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能够将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如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将乘员的视线方向挪开。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70中,通过使后部监视器36上显示映像,从而能够抑制已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视线偏移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更加有效地使意识引向其他乘员。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4至图16而对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80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説明。
如图14所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80的车辆82在第一座椅14的座椅靠背14B的背面上设置有辅助把手83。此外,在第二座椅16的座椅靠背16B的背面上设置有辅助把手85。而且,辅助把手83以及辅助把手85以进行点亮的方式而被构成。
具体而言,在辅助把手83上设置有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该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具备沿着辅助把手83而被配置的点亮部84A。而且,在点亮部84A上于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光源,点亮部84A以从左侧向右侧依次点亮的方式而被构成。由此,光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另一方面,在辅助把手85的内部设置有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该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具备沿着辅助把手85而被配置的点亮部86A。而且,在点亮部86A上,于车辆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光源,点亮部86A以从右侧向左侧依次点亮的方式而被构成。由此,光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
(车厢内照明系统80的硬件结构)
图15为表示车厢内照明系统8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如该图15所示,车厢内照明系统80的ECU30被构成为,包括CPU40、ROM42、RAM44、存储器46、通信接口48以及输入输出接口50。
在此,在输入输出接口50上,连接有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右侧发光装置52、左侧发光装置54、后部监视器36、室内摄像机56、生物体传感器58、右座扬声器87以及左座扬声器88。
(车厢内照明系统80的功能结构)
车厢内照明系统80利用上述的硬件资源来实现各种功能。参照图16而对车厢内照明系统80所实现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车厢内照明系统80被构成为,作为功能结构而包括通信部60、乘员状态取得部62、感情推断部64、关心有无判断部66、照明装置控制部81以及扬声器控制部89。另外,各功能结构通过由CPU40读取并执行被存储于ROM42或者存储器46中的程序,从而被实现。
通信部60经由通信接口48而与外部的服务器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例如,与落座于各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分别所持有的便携终端S3、S4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乘员状态取得部62取得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的状态。感情推断部64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的感情进行推断。关心有无判断部66针对落座于第三座椅18、第四座椅20以及第五座椅22上的乘员P3以及乘员P4中的每一个,而对针对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
在利用关心有无判断部66的功能而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照明装置控制部81对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3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具体而言,照明装置控制部81如图14所示而使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的点亮部84A从左侧向右侧依次点亮。
此外,照明装置控制部81在点亮部84A点亮之后、或者点亮部84A的点亮时,使右侧发光装置52工作,从而使柱装饰物28以及车门装饰物34A中的至少一方发光(参照图5)。
另一方面,在利用关心有无判断部66的功能而判断为乘员P4对其他乘员P3没有关心的情况下,照明装置控制部81对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4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具体而言,照明装置控制部81如图14所示而使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的点亮部86A从右侧向左侧依次点亮。
此外,照明装置控制部81在点亮部86A点亮后、或者点亮部86A的点亮时,使左侧发光装置54工作,从而使柱装饰物28以及车门装饰物34A中的至少一方发光(参照图5)。
如图16所示,扬声器控制部89对被内置于图1所示的第三座椅18的头枕18C中的右座扬声器87以及被内置于第四座椅20的头枕20C中的左座扬声器88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在利用关心有无判断部66的功能而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扬声器控制部89从右座扬声器87输出声音,以使得与座椅左侧(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相比而座椅右侧(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音量变大。
另一方面,在利用关心有无判断部66的功能而判断为乘员P4对其他乘员P3没有关心的情况下,扬声器控制部89从左座扬声器88输出声音,以使得与座椅右侧(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相比而座椅左侧(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音量变大。另外,通过扬声器控制部89而输出声音的定时既可以为与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以及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的工作相同的定时,也可以为在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以及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的工作后。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80中,在判断为乘员P3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使被配置在座椅靠背18C的背面上的辅助把手83的内部的点亮部84A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依次点亮。由此,乘员P3通过目光追随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能够将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同样地,在判断为乘员P4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P3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使被设置在座椅靠背20B的背面上的辅助把手85的内部的点亮部86A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依次点亮。由此,乘员P4通过目光追随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能够将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80中,在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右座扬声器87进行控制而使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音量变大。由此,能够使乘员P3的视线方向自然地朝向音量较大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同样地,在判断为乘员P4对其他乘员P3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左座扬声器88进行控制而使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音量变大。由此,能够使乘员P4的视线方向自然地朝向音量较大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通过这种方式,与仅通过光的移动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挪开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乘员的视线方向挪开。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80中,由于能够使辅助把手83以及辅助把手85发光,因此在使乘员的视线移动的用途以外也能够进行利用。例如,通过在下车时使辅助把手83以及辅助把手85点亮,从而能够促使乘员握持辅助把手83以及辅助把手85,进而能够使乘员安全地下车。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7A至图17C来对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90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如图17A所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90的车辆92具备使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发光的照明装置94。此外,照明装置94被构成为,包括在车门装饰物34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配置的点亮部94A。
点亮部94A在车门装饰物34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于车辆前后方向上被排列配置。在此,由于车门装饰物34A被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侧朝向车辆后方侧而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变短的形状,因此,前侧的点亮部94A与后侧的点亮部94A相比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被形成得较长。
此外,在判断为乘员P3针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车厢内照明系统90对照明装置94进行控制而使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P3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具体而言,如图17A、图17B以及图17C所示,使点亮部94A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由此,使车门装饰物34A的发光面积逐渐变小。
(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90中,在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照明装置94进行控制而使点亮部94A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此时,由于作为投射到人眼睛的图像,距视点越远则左右的点亮部的宽度看起来越窄,因此通过使乘员P3的目光追随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能够使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由此,车厢内的其他乘员变得难以进入乘员P3的视野。尤其是,由于车门装饰物34A在乘员P3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位于视线的高度位置处,因此容易吸引乘员P3的注意。其结果为,能够在乘员P3不改变视线的高度的条件下,将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挪开。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物34A被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侧朝向车辆后方侧而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变短的形状。因此,通过使在车门装饰物34A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的点亮部94A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从而使车门装饰物34A的发光面积逐渐变小。在此,在通常情况下人具备将视线从较大的物体向较小的物体进行移动的习惯。因此,乘员P3通过用目光追随逐渐变小的车门装饰物34A的光,从而能够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即,与使相同大小的光进行移动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乘员P3的视线方向挪开。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车辆右侧的车门装饰物34A上设置了照明装置9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在车辆左侧也设置相同的照明装置。
以上,虽然对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厢内照明系统10、70、80、90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还可以使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组合。此时,通过在如图2中所示的车辆12的顶部上设置顶部照明装置74,从而能够打造在乘员P3以及乘员P4想要一个人度过的情况、以及想要一起度过的情况的双方的空间。
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车厢内照明系统10、70、80,90中,作为一个示例而针对于三排座椅的车辆而应用了本公开,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还可以在两排座椅的车辆上应用车厢内照明系统。此外,还可以应用在于车辆前后方向上配置了四排以上的车辆用座椅的公交车等车辆上。
而且,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车厢内照明系统10、70、80,90中,关心有无判断部66基于来自乘员状态取得部62以及感情推断部64的信号而对针对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基于乘员状态取得部62以及感情推断部64中的一方的信号而对针对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此外,除了乘员状态取得部62以及感情推断部64之外,还可以基于其他条件而对针对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例如,还可以通过在车辆12、72的车厢内设置取得P1~P4发出的声音的指向性的话筒,并且基于通过该话筒而取得的信号而对针对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具体而言,还可以通过话筒而取得乘员P3对乘员P4搭话时的声音,并基于由该话筒所取得的信号,而使关心有无判断部66判断为乘员P3对其他乘员P4具有关心。
而且,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厢内照明系统10中,照明装置控制部68首先如图2所示而将来自右侧室内灯38以及左侧室内灯39的光向扶手18D的顶端部和扶手20D的顶端部进行了照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向中央控制台24的后面照射光。
此外,虽然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车厢内照明系统70中,如图9所示,使右侧点亮部74A的前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并且使左侧点亮部74B的前端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弯曲,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还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将右侧点亮部74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并且不具备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同样地,还可以设为如下的结构,即,将左侧点亮部74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并且不具备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作为投射到人眼的图像,距视点变得越远则左右的点亮部的宽度看起来越窄,因此通过乘员用目光来追随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被依次点亮的光,从而也能够将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而且,虽然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车厢内照明系统80中,如图14中所示那样,在辅助把手83的内部设置了右侧把手照明装置84,在辅助把手85的内部设置了左侧把手照明装置86,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第一座椅14上并未设置有辅助把手83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照明装置的点亮部埋设在该第一座椅14的座椅靠背14B的背面中。即使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配置的点亮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依次点亮,从而也能够使乘员P3的视线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此外,还可以由CPU40以外的各种处理器,来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CPU40读取软件(程序)而执行的照明控制处理。作为此时的处理器,可以例示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在制造后能够变更电路结构的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及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具有为了使执行特定的处理而专门被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气电路等。此外,既可以由这些各种处理器中的一种来执行照明控制处理,也可以通过同种类或者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以及CPU和FPGA的组合等)来执行照明控制处理。此外,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硬件结构更具体而言为,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组合而成的电气电路。
而且,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在存储器46中存储有各种数据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CD(Compact Disk)、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以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存储器等非临时性存储介质设为存储部。此时,在这些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各种程序以及数据等。

Claims (10)

1.一种车厢内照明系统,具有:
照明装置,其被设置在车厢内,并且能够移动光的位置;
控制部,其基于由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实施的对操作部的操作、或者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状态,而对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为没有关心的情况下,对所述照明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2.一种车厢内照明系统,具有:
照明装置,其被设置在车厢内,并且能够移动光的位置;
控制部,其基于由落座于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实施的对操作部的操作、或者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的状态,而对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有无关心进行判断,并且在判断为具有关心的情况下,对所述照明装置进行控制而使所述光的位置进行移动,以使乘员的视线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室内灯,所述室内灯被配置在车厢内的顶部处并且以能够变更照射方向的方式而被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点亮部,所述点亮部在车厢内的顶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具有关心的情况下,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前方侧依次点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在车厢内的顶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设置有后部监视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点亮部的点亮后、或者所述点亮部的点亮时,使所述后部监视器上显示映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点亮部,所述点亮部在前座的座椅靠背的背面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被配置,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依次点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具备使柱装饰物以及车门装饰物中的至少一方发光的发光装置,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点亮部的点亮后、或者所述点亮部的点亮时,使所述发光装置工作从而使柱装饰物以及车门装饰物中的至少一方发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具备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能够向落座于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乘员以左右不同的音量而输出声音,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以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相比而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音量变大的方式使声音从所述扬声器输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被构成为包括点亮部,所述点亮部在车门装饰物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被配置,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乘员对于车厢内的其他乘员没有关心的情况下,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厢内照明系统,其中,
所述车门装饰物被形成为,随着从车辆前方侧趋向于车辆后方侧而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变短的形状,
通过使所述点亮部从车辆前方侧向车辆后方侧依次点亮,从而所述车门装饰物的发光面积逐渐变小。
CN202011493219.1A 2020-02-07 2020-12-17 车厢内照明系统 Active CN1132468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20146A JP7334639B2 (ja) 2020-02-07 2020-02-07 車室内照明システム
JP2020-020146 2020-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46851A true CN113246851A (zh) 2021-08-13
CN113246851B CN113246851B (zh) 2024-02-09

Family

ID=7450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3219.1A Active CN113246851B (zh) 2020-02-07 2020-12-17 车厢内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3759B2 (zh)
EP (1) EP3862225B1 (zh)
JP (1) JP7334639B2 (zh)
KR (1) KR20210101141A (zh)
CN (1) CN1132468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6707A (zh) * 2023-04-21 2023-05-23 苏州尚集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2175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Bucher Lloyd K Transitional lighting system for vehicle interior
JP2008226161A (ja) * 2007-03-15 2008-09-25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注視認識システム
US20160152178A1 (en) * 2014-12-02 2016-06-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elf-adjusting lighting based on viewing location
JP2018034605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報知システム、報知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8036109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知システム、車載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80224932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intaining occupant awareness in vehicles
JP2019006146A (ja) * 2017-06-20 2019-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照明装置
KR20190067572A (ko) * 2017-12-07 2019-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후석 동승자 케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8207B2 (en) * 2009-05-29 2013-0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for pre-attentively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to a driver of a vehicle
JP6512782B2 (ja) * 2014-09-26 2019-05-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提示装置
JP6401025B2 (ja) 2014-11-20 2018-10-03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回転シート装置
JP2016137202A (ja) 2015-01-29 2016-08-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感情対応制御装置
JP6848686B2 (ja) * 2017-05-26 2021-03-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照明装置
KR102024861B1 (ko) * 2018-05-10 2019-09-24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멀미 완화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멀미 완화 방법
JP7092045B2 (ja) 2019-01-16 2022-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内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2175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Bucher Lloyd K Transitional lighting system for vehicle interior
JP2008226161A (ja) * 2007-03-15 2008-09-25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注視認識システム
US20160152178A1 (en) * 2014-12-02 2016-06-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elf-adjusting lighting based on viewing location
JP2018034605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報知システム、報知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8036109A (ja) * 2016-08-30 2018-03-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知システム、車載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80224932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intaining occupant awareness in vehicles
JP2019006146A (ja) * 2017-06-20 2019-0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照明装置
KR20190067572A (ko) * 2017-12-07 2019-06-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후석 동승자 케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6707A (zh) * 2023-04-21 2023-05-23 苏州尚集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CN116156707B (zh) * 2023-04-21 2023-06-27 苏州尚集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62225B1 (en) 2023-02-15
KR20210101141A (ko) 2021-08-18
JP7334639B2 (ja) 2023-08-29
US20210245658A1 (en) 2021-08-12
US11273759B2 (en) 2022-03-15
CN113246851B (zh) 2024-02-09
JP2021123301A (ja) 2021-08-30
EP3862225A1 (en)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92218B2 (ja) 情報提示装置及び情報提示方法
US20170151959A1 (en) Autonomous vehicle with interactions with wearable devices
US20170151957A1 (en) Vehicle with interactions with wearable device to provide health or physical monitoring
CN113246852B (zh) 车室内照明系统、使其动作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4167438A (ja) 情報通知装置
US11292386B2 (en) Vehicle interior lighting system for illuminating an interior of a vehicle based on a predicted movement intention of an object person
US11117515B2 (en) Monitoring system
EP3939837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presentation system
CN113246851B (zh) 车厢内照明系统
JP2016137202A (ja) 車両用乗員感情対応制御装置
JP2016137201A (ja) 車両用乗員感情対応制御装置
JP2016060277A (ja) 情報提示装置
EP4266278A1 (en) In-vehicle occupant monitoring and calming system
US11702006B2 (en) Vehicle display device
JP2022120287A (ja) 乗物酔い防止システム
JP2023114361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EP3680620A1 (en) Vehicle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mage data on a display device disposed in a vehicle
GB2530592A (en) Vehicle with an ale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vehicle with an alert system
JP2022093012A (ja) 注目対象共有装置、注目対象共有方法
CN116901881A (zh) 车载占用者监测和镇静系统
JP2022063952A (ja) 制御装置、提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082318A (ko) 생체 신호에 기초하여 차량 내부의 시각 환경을 제어하는 차량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 내부의 시각 환경 제어 방법
CN116811771A (zh) 缓解晕车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以及车辆
JP2020201792A (ja) 車載通信装置、車両遠隔操作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