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6707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56707A
CN116156707A CN202310429073.1A CN202310429073A CN116156707A CN 116156707 A CN116156707 A CN 116156707A CN 202310429073 A CN202310429073 A CN 202310429073A CN 116156707 A CN116156707 A CN 116156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moving
unit
mobile
image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290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56707B (zh
Inventor
瓦格纳
肖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angj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angj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angj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angj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290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56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56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6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56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56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2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3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passive infrared det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照明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本发明设置应急照明模块以及上位机模块,应急照明模块包括移动感知单元以及移动照明单元,通过控制移动感知单元采集预定区域的红外图像确定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并在该区域内的人物轮廓处于汇集移动状态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汇集轨迹分布,在分散移动状态时基于各移动轨迹确定移动照明单元在区域内的分布位置,以实现在森林火灾时的应急照明,并且,控制移动照明单元以不同照明方式进行照明,能够适应消防救援时的不同救援阶段,进而提高照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或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应急处置设备或系统中,例如,在消防应急领域物联网被广泛的应用于火灾监控、火灾预警、应急照明等领域,尤其是火灾预警照明方向,因为火灾发生在夜间,对救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各类应用于不同场合的消防应急设备或系统应运而生。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813346A,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采用无人机的智能照明系统,包括中控台和与中控台无线连接的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顶部的太阳能板、设置在主体底部的照明机构和支撑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采用无人机的智能照明系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能够实现用户对无人机的远程操控;通过主动齿轮驱动条形齿轮的平移,随后带动传动机构的传动,来带动照明灯的转向和偏移,从而实现了对照明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系统照明的精确性;不仅如此,通过工作电源模块中的第二电容,能够使得电压不能突变,而且该集成电路的控制精度高,且性能稳定,而且其外围电路简单,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成本。
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在户外火灾夜间应急救援中由于地形的复杂,往往需要救援人员徒步穿越较长距离至救援现场进行救援动作,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应用在森林火灾或其他复杂地形下时自动控制无人机的照明方式,为救援的不同阶段提供高效的照明,提高照明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包括:
应急照明模块,所述应急照明模块包括设置有GPS定位装置的移动感知单元以及若干移动照明单元,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上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移动感知单元上设置有红外图像采集装置;
上位机模块,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图像分析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与所述移动感知单元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移动,并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上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红外图像,并基于所述红外图像中各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所述移动状态包括汇集移动状态以及分散移动状态;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连接,用以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汇集移动状态时,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并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并开启照明装置;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连接,用以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分散移动状态时,获取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移动轨迹的方位坐标,基于各所述移动轨迹确定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中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分布至对应位置开启照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移动,其中,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接收预输入的预定区域的边缘坐标,基于所述边缘坐标确定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并基于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确定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的移动方式,
第一移动方式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内往复移动;
第二移动方式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将所述预定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割区域,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移动并逐个经过各所述分割区域;
第一移动方式需满足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小于预设的最大照明面积阈值,第二移动方式需满足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大照明面积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基于所述红外图像中各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其中,
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汇集移动状态;
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分散移动状态,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且重合的移动轨迹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不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或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但重合的移动轨迹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移动轨迹是否重合,其中,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在红外图像中构建直角坐标系,选取任意两条移动轨迹,构建两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使各所述直线均经过各移动轨迹,截取得到两条移动轨迹段,并按照公式(1)计算轨迹差异量,
Figure SMS_1
公式(1)中,D表示轨迹差异量,X1i表示第一移动轨迹段中第i个轨迹点与X轴的距离,X2i表示第二移动轨迹段中第i个轨迹点与x轴的距离,n表示轨迹点数量;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将所述轨迹差异量与预设的轨迹差异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轨迹差异量大于所述轨迹差异阈值,则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两条移动轨迹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分析单元还用以确定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其中,
在第三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从重合的移动轨迹中随机选取一移动轨迹,将所选取的移动轨迹作为汇集轨迹,并确定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汇集移动状态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并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确定汇集轨迹的实际长度,并将所述实际长度与预设的第一长度对比阈值以及第二长度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在第一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一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在第二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二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在第三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三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一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二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三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三排布间隔大于所述第二排布间隔,所述第二排布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排布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以确定未被排布至所述汇集轨迹上的移动照明单元,并控制未被排布至所述汇集轨迹上的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各所述移动轨迹确定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中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分布至对应位置开启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确定各所述移动轨迹的轨迹中点对应的方位坐标以及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并将各所述轨迹中点对应的方位坐标以及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确定为移动照明单元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移动至对应的分布位置,各所述分布位置布置一个移动照明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以确定未被分布至分布位置的移动照明单元,并控制未被分布至分布位置的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内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均与各移动照明单元上的照明装置连接,以控制各照明装置的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应急照明模块以及上位机模块,应急照明模块包括移动感知单元以及移动照明单元,通过控制移动感知单元采集预定区域的红外图像确定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并在该区域内的人物轮廓处于汇集移动状态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汇集轨迹分布,在分散移动状态时基于各移动轨迹确定移动照明单元在区域内的分布位置,以实现在森林火灾时的应急照明,并且,控制移动照明单元以不同照明方式进行照明,能够适应消防救援时的不同救援阶段,进而提高照明效果。
尤其,本发明设置移动感知单元,图像分析单元基于预定区域的面积确定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的移动方式,使移动感知单元在较高移动高度移动提供预定区域的全景视野,为后续确定照明方式提供数据依据。
尤其,本发明设置图像分析单元接收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红外图像,并基于红外图像确定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并确定该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在实际情况中,森林火灾或野外火灾的救援由于地形特殊,往往需要救援人员步行穿越复杂地形到达救援现场,在夜间救援时极为不便,并且,步行的距离往往较远,因此,通过图像分析单元能够确定移动状态,在处于汇集移动状态时,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在汇集轨迹上排布,进而能够在救援人员移动至救援现场的过程中对移动路径进行照明,在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时提高了照明效果。
尤其,本发明设置第一控制单元,基于汇集轨迹的实际距离确定排布间隔,使得移动照明单元能够对整个汇集轨迹提供较佳的照明支持,进而提高森林火灾救援时的照明效果。
尤其,本发明设置第二控制单元,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分散移动状态时确定移动照明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的分布位置,在实际情况中,到达火灾救援现场后往往需要救援人员分散救援,因此需要将移动照明单元分散开为救援人员提供照明,在这个过程中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分散移动状态,因此,第二控制单元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在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处进行照明,为救援人员的工作区域提供照明支持,进而提高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时的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的上位机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发明实施例的上位机模块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包括:
应急照明模块,所述应急照明模块包括设置有GPS定位装置的移动感知单元以及若干移动照明单元,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上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移动感知单元上设置有红外图像采集装置;
上位机模块,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图像分析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与所述移动感知单元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移动,并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上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红外图像,并基于所述红外图像中各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所述移动状态包括汇集移动状态以及分散移动状态;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连接,用以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汇集移动状态时,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并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并开启照明装置;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连接,用以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分散移动状态时,获取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移动轨迹的方位坐标,基于各所述移动轨迹确定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中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分布至对应位置开启照明装置。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移动感知单元以及移动照明单元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对于移动感知单元以及移动照明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由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构成,移动感知单元的飞行高度应当大于移动照明单元的飞行高度,以在较高位置获取预定区域的全景图像,为数据处理提供支持,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移动照明单元以及移动感知单元的移动方式为飞行。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其可以是一个红外摄影机,以拍摄预定区域的红外图像,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照明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当然,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为照射灯以及转向机构组成,能够调节照射灯的照射角度,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上位机模块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上位机模块以及其中的各单元可以由逻辑部件构成,逻辑部件可以为现场可编程部件、计算机以及计算机中的微处理器等,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与移动照明单元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需能使得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与移动照明单元实现数据交互即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交互实现,以控制移动照明单元的移动,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移动感知单元上设置有GPS定位装置,能够获取移动感知单元的当前方位坐标以及所拍摄红外图像对应实际位置的方位坐标,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图像分析单元识别人物轮廓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可以是预先训练能够识别红外图像中人物轮廓的图像识别模型,将图像识别模型导入图像分析单元中实现上述功能,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对图像分析单元基于人物轮廓确定移动轨迹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仅选取头部轮廓的中点,基于头部轮廓的中点构建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移动,其中,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接收预输入的预定区域的边缘坐标,基于所述边缘坐标确定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并基于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确定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的移动方式,
第一移动方式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内往复移动;
第二移动方式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将所述预定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割区域,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移动并逐个经过各所述分割区域;
第一移动方式需满足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小于预设的最大照明面积阈值,第二移动方式需满足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大照明面积阈值。
具体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设置最大照明面积阈值的目的在于表征移动照明单元在预定高度移动时红外图像采集装置所能采集的最大区域的面积,其由所设定的红外图像采集装置的拍摄像素所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设定红外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本发明设置移动感知单元,图像分析单元基于预定区域的面积确定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的移动方式,使移动感知单元在较高飞行高度进行移动提供预定区域的全景视野,为后续确定照明方式提供数据依据。
具体而言,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基于所述红外图像中各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其中,
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汇集移动状态;
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分散移动状态,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且重合的移动轨迹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不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或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但重合的移动轨迹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具体而言,预设数量阈值Ne基于救援人员的数量ne确定,设定Ne=ne×0.5。
具体而言,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移动轨迹是否重合,其中,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在红外图像中构建直角坐标系,选取任意两条移动轨迹,构建两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使各所述直线均经过各移动轨迹,截取得到两条移动轨迹段,并按照公式(1)计算轨迹差异量,
Figure SMS_2
公式(1)中,D表示轨迹差异量,X1i表示第一移动轨迹段中第i个轨迹点与X轴的距离,X2i表示第二移动轨迹段中第i个轨迹点与x轴的距离,n表示轨迹点数量;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将所述轨迹差异量与预设的轨迹差异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轨迹差异量大于所述轨迹差异阈值,则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两条移动轨迹重合。
具体而言,所述轨迹差异阈值通过样本集训练计算所得,通过人工选取不少于10000组认定为重合的移动轨迹作为样本集,并通过图像分析单元计算各组移动轨迹的轨迹差异量,并计算轨迹差异量平均值,将所述轨迹差异量平均值确定为所述轨迹差异阈值。
具体而言,本发明设置图像分析单元接收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红外图像,并基于红外图像确定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并确定该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在实际情况中,森林火灾或野外火灾的救援由于地形特殊,往往需要救援人员步行穿越复杂地形到达救援现场,在夜间救援时极为不便,并且,步行的距离往往较远,因此,通过图像分析单元能够确定移动状态,在处于汇集移动状态时,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在汇集轨迹上排布,进而能够在救援人员移动至救援现场的过程中对移动路径进行照明,在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时提高了照明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图像分析单元还用以确定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其中,
在第三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从重合的移动轨迹中随机选取一移动轨迹,将所选取的移动轨迹作为汇集轨迹,并确定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汇集移动状态时。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并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确定汇集轨迹的实际长度,并将所述实际长度与预设的第一长度对比阈值以及第二长度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在第一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一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在第二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二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在第三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三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一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二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三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三排布间隔大于所述第二排布间隔,所述第二排布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排布间隔。
具体而言,第一长度对比阈值L1以及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L2基于移动照明单元的数量nf以及移动照明单元上照明装置照明范围的宽度d确定,设定L1=nf×1.5d,L2=nf×2.5d。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排布间隔的设定范围为0~1.5d,所述第二排布间隔的设定范围为1.5d~2d,所述第三排布间隔的设定范围为2.5d~3.5d。
具体而言,本发明设置第一控制单元,基于汇集轨迹的实际距离确定排布间隔,使得移动照明单元能够对整个汇集轨迹提供较佳的照明支持,进而提高森林火灾救援时的照明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以确定未被排布至所述汇集轨迹上的移动照明单元,并控制未被排布至所述汇集轨迹上的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往复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各所述移动轨迹确定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中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分布至对应位置开启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确定各所述移动轨迹的轨迹中点对应的方位坐标以及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并将各所述轨迹中点对应的方位坐标以及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确定为移动照明单元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移动至对应的分布位置,各所述分布位置布置一个移动照明单元。
具体而言,本发明设置第二控制单元,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分散移动状态时确定移动照明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的分布位置,在实际情况中,到达火灾救援现场后往往需要救援人员分散救援,因此需要将移动照明单元分散开为救援人员提供照明,在这个过程中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分散移动状态,因此,第二控制单元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在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处进行照明,为救援人员的工作区域提供照明支持,进而提高森林火灾应急救援时的照明效果。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以确定未被分布至分布位置的移动照明单元,并控制未被分布至分布位置的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内往复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均与各移动照明单元上的照明装置连接,以控制各照明装置的开关。
具体而言,对于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与照明装置的连接方式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选用LoRa网关远程控制照明装置的开启与关闭,LoRa网关是一种能够连接多个LoRa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的设备,它通过LoRa无线通信技术,将多个LoRa终端设备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转发,从而实现对这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是一种常用的物联网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急照明模块,所述应急照明模块包括设置有GPS定位装置的移动感知单元以及若干移动照明单元,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上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移动感知单元上设置有红外图像采集装置;
上位机模块,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图像分析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与所述移动感知单元连接,用以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移动,并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上红外图像采集装置发送的红外图像,并基于所述红外图像中各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判定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所述移动状态包括汇集移动状态以及分散移动状态;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连接,用以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汇集移动状态时,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并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并开启照明装置;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连接,用以在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为分散移动状态时,获取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移动轨迹的方位坐标,基于各所述移动轨迹确定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中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分布至对应位置开启照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预定区域内移动,其中,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接收预输入的预定区域的边缘坐标,基于所述边缘坐标确定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并基于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确定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的移动方式,
第一移动方式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内往复移动;
第二移动方式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将所述预定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割区域,所述图像分析单元控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移动并逐个经过各所述分割区域;
第一移动方式需满足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小于预设的最大照明面积阈值,第二移动方式需满足所述预定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大照明面积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基于所述红外图像中各人物轮廓的移动轨迹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人物轮廓的移动状态,其中,
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汇集移动状态;
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分散移动状态,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且重合的移动轨迹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不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或存在重合的移动轨迹但重合的移动轨迹数量小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确定移动轨迹是否重合,其中,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在红外图像中构建直角坐标系,选取任意两条移动轨迹,构建两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使各所述直线均经过各移动轨迹,截取得到两条移动轨迹段,并按照公式(1)计算轨迹差异量
Figure QLYQS_1
公式(1)中,D表示轨迹差异量,X1i表示第一移动轨迹段中第i个轨迹点与X轴的距离,X2i表示第二移动轨迹段中第i个轨迹点与x轴的距离,n表示轨迹点数量;
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将所述轨迹差异量与预设的轨迹差异阈值进行对比,若所述轨迹差异量大于所述轨迹差异阈值,则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两条移动轨迹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析单元还用以确定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其中,
在第三预设条件下,所述图像分析单元从重合的移动轨迹中随机选取一移动轨迹,将所选取的移动轨迹作为汇集轨迹,并确定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所述图像分析单元判定所述预定区域内的人物轮廓为汇集移动状态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移动感知单元发送的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并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控制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汇集轨迹的方位坐标确定汇集轨迹的实际长度,并将所述实际长度与预设的第一长度对比阈值以及第二长度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在第一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一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在第二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二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在第三对比结果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以第三排布间隔沿所述汇集轨迹排布;
其中,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一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二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对比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三对比结果需满足所述实际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长度对比阈值,所述第三排布间隔大于所述第二排布间隔,所述第二排布间隔大于所述第一排布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以确定未被排布至所述汇集轨迹上的移动照明单元,并控制未被排布至所述汇集轨迹上的移动照明单元沿所述汇集轨迹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各所述移动轨迹确定各所述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中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分布至对应位置开启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确定各所述移动轨迹的轨迹中点对应的方位坐标以及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并将各所述轨迹中点对应的方位坐标以及轨迹末端对应的方位坐标确定为移动照明单元的分布位置,并控制移动照明单元移动至对应的分布位置,各所述分布位置布置一个移动照明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以确定未被分布至分布位置的移动照明单元,并控制未被分布至分布位置的移动照明单元在所述预定区域内往复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均与各移动照明单元上的照明装置连接,以控制各照明装置的开关。
CN202310429073.1A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Active CN116156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9073.1A CN116156707B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29073.1A CN116156707B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6707A true CN116156707A (zh) 2023-05-23
CN116156707B CN116156707B (zh) 2023-06-27

Family

ID=86358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29073.1A Active CN116156707B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5670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6244A (en) * 2010-07-21 2012-0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archlight
US20130127346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and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CN106937456A (zh) * 2015-12-30 2017-07-07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救援照明系统
CN108834276A (zh) * 2018-06-14 2018-11-16 武汉思睿博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控制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46851A (zh) * 2020-02-07 2021-08-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厢内照明系统
CN114266775A (zh) * 2022-03-03 2022-04-01 深圳市帝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物体检测的路灯照明控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6244A (en) * 2010-07-21 2012-0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archlight
US20130127346A1 (en) * 2011-11-18 2013-05-23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ighting Control Device and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CN106937456A (zh) * 2015-12-30 2017-07-07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救援照明系统
CN108834276A (zh) * 2018-06-14 2018-11-16 武汉思睿博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智能控制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46851A (zh) * 2020-02-07 2021-08-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厢内照明系统
CN114266775A (zh) * 2022-03-03 2022-04-01 深圳市帝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物体检测的路灯照明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56707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91417B1 (en) Automatic stage lighting track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873627B (zh) 一种自动巡检输电线路的多旋翼无人机及方法
EP3787257A1 (en) Patrol robot and patrol robot management system
CN111596297B (zh) 基于全景成像及超声旋转对空中无人机的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4571103B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导航定位方法
CN107560834A (zh) 车辆前照灯对准系统及方法
CN105962908B (zh) 飞行体温检测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968496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Nagumo et al. Human following behavior of an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using light-emitting device
CN208000498U (zh) 室内巡检机器人小车
CN107344627A (zh) 一种安装于无人机的云台及控制方法
CN11615670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CN113847841A (zh) 一种激光对抗训练机器人靶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27210U (zh) 机器人靶车及机器人靶车系统
CN107957726A (zh) 无人车导航系统
CN112665453A (zh) 一种基于双目识别的打靶机器人对抗系统
KR100924994B1 (ko) 적외선 센서와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이동로봇의 자동충전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7412161A (zh) 斗车的跟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KR101954748B1 (ko) 목표지점 좌표 추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9247855U (zh) 一种黑飞无人机智能抓捕装置
CN114544648A (zh) 一种支柱绝缘子表面rtv涂层状态在线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8965812A (zh) 机器人全景数据采集层结构
CN108426580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与智能车协同导航方法
CN210652712U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械手充电系统
CN215867598U (zh) 一种红外人体跟踪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