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419C - 数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数据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数据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419C CN1132419C CN96193115A CN96193115A CN1132419C CN 1132419 C CN1132419 C CN 1132419C CN 96193115 A CN96193115 A CN 96193115A CN 96193115 A CN96193115 A CN 96193115A CN 1132419 C CN1132419 C CN 113241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ase difference
- data
- starting point
- time scale
- count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6—Insert-edit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6—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 H04N9/8063—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of the PCM audio and PCM video signal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2—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t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可在素材切换点保持编码用处理单位的连续性,并不仅仅局限于无音部等而在能够在任意位置进行素材划分,包括:时标产生电路(13),对音频帧长度计数,且在其计数值成为音频帧长度的期间输出音频帧脉冲(Pau);相位差容纳器(24),根据在磁带切换点之前期间的规定的视频帧脉冲(Pvf)的输入,把时标产生电路(13)中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值(DP)而容纳到相位差容纳区域(23)中;以及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在与来自切换后磁带的音频数据(Da)有关的视频帧脉冲(Pvf)之中的所述规定的视频帧脉冲(Pvf)的输入时刻,把保持于相位差容纳领域(Z3)中的相位差值(DP)提供给时标产生电路(13),并开始从该相位差值(DP)起计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将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它适用于编辑应记录在例如DVD(数字视盘)上的数据。
背景技术
通常,在数字音频数据的压缩技术中,为了缩减其数据量,采用了子带编码(Subband Coding:SBC)和自适应变换编码(Adaptive TrahsformCoding:ATC)等方式。把如此编码的音频数据记录在记录媒体上、或在通信通道中传送或进行信号处理的数字化仪器预料在今后将会逐渐增多。在这些编码方式中,把数字音频数据编码成块单位(音频帧单位)。
所述子带编码方式把输入音频信号划分成多个频带并利用各频带的功率偏差独立地在各个频带中进行编码。即,通过划分成子带,减少了在各子带内信号能量的偏差而缩减了动态范围,并根据各子带的信号能量来分配位。
通过使用多个正交镜像滤波器(QMF)反复把频带分成两部分的不变结构,就能实现频带划分。已划分的低带和高带的信号样本各自被疏间成1/2,所以取样频率变成原来的1/2。
另一方面,变换编码方式是通过对输入音频信号进行线性变换而提高功率集中程度,然后再进行量化,因此改善了编码效率。特别是把进行自适应位分配的方式称作自适应变换编码方式。采用例如富里叶变换、余弦变换等进行所述线性变换。
子带编码方式和自适应变换编码方式都在量化时利用心理听觉特性进行某种加权,以便使人们较易察觉的频带的信号恶化为最小,因此能提高总的编码质量。
心理听觉加权(Psycho-acoustic Weighting)用绝对可听阀值(Absolute Threshold)和以掩盖效果来确定的相对可听阀值来逐次求出修正的可听阀值(Temporal Threshold)。根据该修正的可听阀值进行位分配。
这里,有代表性地根据MPEG/Audio的算法来说明音频数据编码方式的算法。
首先,例如16位线性量化的PCM方式的输入音频信号被从时域映射到32个频带的频域。另一方面,为了进行量化中的位分配,根据心理听觉计算出量化误差的屏蔽电平。
以上述方式得到的映射信号随着基于心理听觉模型的位分配被量化编码之后,与辅助数据(ancillary data)合并并被编排进帧内。
解码时,首先,进行帧的分解而分离出辅助数据。接着,根据作为边界信息而送来的位分配进行逆量化。利用对逆量化信号逆映射的方法复原时域信号。
在所述MPEG/Audio中,实际上规定了层I、层II和层III的三种算法。在这种情况下,算法按层I至层III的次序逐渐变得复杂,但同时也提高了音质。音质也依赖于所使用的比特率。虽然对层I至层III规定了从32kb/s分别到448kb/s、384kb/s、320kb/s的14种比特率,但限定了各层作为主对象的比特率(目的比特率)。
接着,在采用例如层II的场合,如图10中B所示,由图10中A所示的音频帧脉冲以音频帧为单位(在层II中是1152个采样值)处理音频数据,并变换成被编码的音频数据,即比特流。
可是,在最近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开发中,进行了例如在一张光盘(直径120mm)中收录一部电影的DVD视盘的开发。在该DVD视盘中,多路复用地将已编码的视频数据和已编码的音频数据以及已编码的字幕等附属信息记录到一张光盘上。
图11是表示使用同时对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器的DVD视盘的编辑系统(authoring system)的构成例。该编辑系统的组成包括数字VTR 101、编码器102和计算机103。
所述数字VTR 101具有从以数字方式记录的视频磁带中再现视频数据的视频再现部101A和从以数字方式记录的音频磁带TP中再现音频数据的音频再现部101B。
所述编码器102通过计算机103的控制,将来自所述数字VTR 101的视频数据DV和音频数据Da分别编码,再多路复用这些已编码的视频数据和已编码的音频数据,作为一系列比特流输出。
所述视频数据DV和音频数据Da的编码是按照存储在计算机103主存储器内的视频编码程序和音频编码程序中分别记述的各算法来进行的,同样,已编码的视频数据和已编码的音频数据的多路复用按照存储在计算机103主存储器内的多路复用程序中记述的算法来进行。
即,在所述编辑系统中,对来自数字VTR 101等的再现数据(在上述例子中是视频数据DV和音频数据Da)进行编码处理并把视频数据DV和音频数据Da变换为各自规定的数据率。然后,把二者按规定的格式记录到光盘等记录媒体上。
可是,在所述编辑系统中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的情况下,如果在数字VTR 101中安装的数字音频磁带TP是一盘,则由于全部从开头起连续进行处理,所以接受编码的音频帧直到最后是连续的。
但是,如果安装在数字VTR 101中的数字音频磁带是多个的场合,则在数字VTR 101的音频再现部101B中调换磁带TP时,因为不能再现从上一盘磁带TP再现的音频数据Da的音频帧和最后的基准时标(视频帧)之间的相位差(偏移值),就产生了上一盘磁带TP的音频帧和调换磁带TP时再现的音频数据的音频帧不连续的问题。
总之,在对音频数据Da的编码处理中,如上所述地,把多个音频样本作为一个处理单位(音频帧)进行演算。由于用于这种处理的音频采样数是方便编码演算的值,因此其帧周期与视频数据DV的编码处理单位(视频帧)的帧周期无关。
因而,如果照原样非同步地进行编码处理,则每次进行编码处理时具有同一时间码值的音频样本包含在不同的音频帧中(缺乏再现性)。
如果用图12作具体说明,则现在来考虑如下的情况,即,当从图12中A所示的视频t1时刻的帧脉冲起至如图12中B和图12中C所示的再现第一盘磁带时的音频(N-1)帧止具有时间τ1的相位差(偏移)、从视频帧t2时刻的帧脉冲起至音频(N)帧止具有时间τ2的偏移、从所述t2时刻起至音频(N+1)帧止具有时间τ3的偏移时,在结束对音频(N)帧的编码期间把第二盘磁带换入数字VTR 101中后再现。
此时,第二磁带的再现中的帧周期通常与第一磁带再现时的帧周期不同。此外,如图12中D和图12中E所示,在第二磁带中,作为所谓的“粘贴磁带时为抹浆糊留出的部分”通常是从作为目标的(N+1)帧之前的帧如(N-2)帧开始记录音频数据。
因此,应该跳过“为抹浆糊留出的部分”而从目标的(N+1)帧开始向编码器的编码处理系统送出。这时,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磁带的帧周期的出现时刻和第二磁带的帧周期出现时刻不同,在图12中F所示的编辑点EP的编辑时刻按原样地随第二磁带帧周期取出(N+1)帧的情况下,在从第一磁带取出的(N)帧和从第二磁带取出的(N+1)帧之间,如在图12中G的编码数据中所示地附加了不必要的音频样本,因此破坏(N)帧和(N+1)帧之间的连续性。
而且,在音频帧不连续的状态下进行编码处理时,不能在再现处理DVD视盘的DVD播放机的解码中进行正确的解码处理,作为编辑系统就成了问题。
所以,为了使不同磁带之间的音频帧具有连续性,考虑使用如下的方法:预先一揽子取入连续的多个音频数据进行编辑以使所有的音频帧连续,或者用即使因划分不齐全而产生前后音重复或遗漏也无碍的无音部来分开音频数据。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如采用前者,就存在必须使用大容量存储器的不便,而后者的方法由于不能保证定期出现无音部而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在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将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的情况下,能保证在素材切换点中的编码用处理单位的连续性,并能不局限于无音部等而在任意位置进行素材的划分。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当把在与基准时标一起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中插入别的信息数据而成的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并将该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场合,所述数据记录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能在所述别的信息数据的插入点上保持用于编码的编码处理单位的连续性,并能在所述插入点上连续地连接基准信息数据的编码数据和别的信息数据的编码数据并将它们记录到记录媒体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或数据处理方法)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将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并且,它具有编码开始点制成器(或编码开始点制成步骤),在所述素材切换点之前的期间保持规定的基准时标与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其中所述基准时标为视频帧,并且所述多个素材为音频数据,并且视频处理单位与音频处理单位不同,所述相位差为视频帧和音频帧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对从切换后素材起的信息数据的、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点。
据此,就把分别由例如两个素材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每个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的场合进行说明,把由第一素材提供的信息数据直接划分成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
接着,把由第二素材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每个处理单位的时候成了问题,但是在本发明中首先在素材切换点之前的期间保持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然后,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对由切换后素材提供的信息数据对应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点。
即,在对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过程中,再现第一素材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其结果,在对来自第二素材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中,在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输出以后出现的处理单位的输出时标,是和用于对来自第一素材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处理单位的输出时标同步的。
因此,在所述编码处理中,如果从来自第二素材的再现数据中的切换点开始编码,则在来自第一素材的再现数据的每个处理单位的编码数据后面,连续地连接来自第二素材的再现数据的每个处理单位的编码数据,就能维持关于来自第一素材的再现数据的编码数据和关于来自第二素材的再现数据的编码数据的连续性。
如此,在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中,在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将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的情况下,能保证在素材切换点的编码用处理单位的连续性,并能不局限于无音部等而在任意位置进行素材划分。
另外,为实现上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的数据记录装置(或数据记录方法)把在与基准时标一起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中插入别的信息数据而成的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然后把该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并且,在与所述基准时标同步、且表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开始插入到所述基准信息数据中的插入开始点之前的期间,保持规定的基准时标与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所述别的信息数据的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点,且在所述插入开始点后的所述编码开始点把已编码处理数据由所述基准信息数据切换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
据此,首先,在基准信息数据经编码处理过程编码后作为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中的阶段,保持表示别的信息数据插入开始的开始点之前阶段的规定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
接着,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所述别的信息数据的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开始点,并在所述插入开始点后的编码开始点,从所述基准信息数据切换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而进行编码处理。该编码数据被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总之,在对所述别的信息数据进行编码处理中,再现所述基准信息数据的所述规定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其结果,在对所述别的信息数据进行的编码处理中,在所述插入开始点以后出现的编码开始点(处理单位)的输出时标是和用于对基准信息数据的编码处理的处理单位的输出时标同步的。
因此,在所述编码处理中,如果从所述别的信息数据中的插入开始点开始进行编码,则所述别的信息数据中的每个处理单位的编码数据就被连续地接续在基准信息数据的编码数据之后,就可准确地进行在所述插入开始点的别的信息数据的插入(插入编辑)。
如此,在本发明涉及的数据记录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中,把在与基准时标一起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中插入别的信息数据而成的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并将该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情况下,能在别的信息数据的插入点上保证编码用处理单位的连续性,并能在所述插入点连续地连接基准信息数据的编码数据和别的信息数据的编码数据且将它们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把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编辑应记录在DVD(数字视盘)上的数据用的编辑系统中的特别是音频编码处理装置中的实施例(以下简单地记作“实施例的编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表示纳入控制本实施例的编码处理装置的计算机中的时标控制装置和编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表示时标控制装置和编码处理装置的信号处理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纳入编码处理装置内的时标产生电路的具体组成例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把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应用于插入编辑音频数据用的数据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以下简单地记作“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表示纳入控制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的计算机中的时标控制装置和纳入该数据记录装置内的编码处理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7A是表示在插入编辑之前进行的IN点赋予处理的各个信号处理的时序图;
图7B是表示在插入编辑之前进行的OUT点赋予处理的各个信号处理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中插入编辑IN点处的信号处理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在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中插入编辑OUT点处的信号处理的时序图;
图10是对音频数据编码之后的比特流的组成图;
图11是使用同时对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器的DVD编辑系统(创作系统)结构图;
图12是表示现有实施例的欠缺点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9说明把本发明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编辑应记录在DVD视盘上的数据用的编辑系统中的、特别是音频编码处理装置中的实施例(以下简单地记作“实施例的编码处理装置”)。
在说明该实施例的编码处理装置1之前,先来说明用该编码处理装置处理的音频数据的组成和时标。
如图1所示,所述音频数据Da是从再现记录在例如磁带上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的数字VTR 2来的音频数据。特别是,该数字VTR 2输出以视频帧或场为单位计数的时间信息(即时间码Ct)和表示其输出时刻(输出开始点)的脉冲信号Pvf。
通常,数字VTR 2的输出端准备分为多个通道(例如8通道),音频数据Da是从该多个通道的输出端并行输出的。因而,虽然分为8个通道的音频数据Da并行地输入该编码器11并且同时对分成8个通道的音频数据Da作编码处理,但由于说明的复杂化,这里假定1个通道的音频数据Da进行说明。此外,也特定于使时间码Ct的计数时标与视频数据的帧同步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在以后的说明中,把表示时间码Ct的输出开始点的脉冲信号Pvf记作视频帧脉冲。
而且,所述音频数据Da是由以规定取样频率取样的数据连续组成的,一个取样数据由例如8比特组成。
而且,该编码处理装置1使用按照例如MPEP/Audio(层II类型)的算法作为其编码算法。因此,在该编码处理装置1中的作为编码处理单位的音频帧由1152个样本(1152个取样数据)组成。因此,在音频帧和音频样本之间,具有以下的关系:
1音频帧=1152样本
而且,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编码处理装置1具有;根据计算机3的控制并按照MPEG/Audio算法以音频帧单位对来自数字VTR 2的音频数据Da进行编码的编码器11;产生以音频样本频率(取样频率)FS为准的基准时钟PC的基准时钟产生器12;以及根据所述计算机3的控制和所述基准时钟PC的输入等而输出表示音频帧开始点的音频帧脉冲Pau的时标产生电路13。
而且,该编码处理装置1在编码器11和时标产生电路13之间插入连接着选通电路14。该选通电路14是这样的电路,它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脉冲供给停止信号的输入而停止从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向编码器11的供给,并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脉冲供给开始信号的输入而开始向编码器供给由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
所述编码器11随着来自时标产生电路13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入而编码处理音频数据Da,并作为编码数据da输出至后级的数据缓冲器4。编码数据da向数据缓冲器4的传送是通过由计算机3的控制而动作的存储控制器5的写入控制来实现。
容纳在数据缓冲器4中的编码数据da根据存储控制器5的读出控制输出至例如外部存储装置6(硬盘等)。外部存储装置6在与通过地址总线从存储控制器5输入的最前面逻辑地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上,依次容纳通过数据总线7从数据缓冲器4输出的编码数据da。
在计算机3的内部以硬件或软件的形式容纳有用于控制编码器11的手段和用于控制时标产生电路13手段(时标控制装置21)等。
如图2所示,所述时标控制装置21,包括:起动信号输出器22,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相位差容纳器24,切换点脉冲供给停止器25,时间码比较器26,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以及切换点脉冲供给开始器28。
当由于在数字VTR 2中再现例如第一磁带而从该数字VTR 2送出的时间码Ct所表示的时间是表示设定的开始时间的时候,所述起动信号输出器22具有把起动信号Sa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13的功能。开始时间是例如通过操作者对键输入设备进行操作而输入的,该时间数据容纳在数据RAM的规定区域(开始时间容纳区域Z1)中。
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具有以下的功能:对来自数字VTR 2的视频帧脉冲Pvf的输入数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变成予先设定的规定计数值时,在如图3的例子中,当变成比切换到另一磁带的时刻Pch时的计数值(j个)早例如1个视频帧脉冲的计数值((j-1)个,该计数值容纳在例如分配给计算机3的寄存器R1中)时,把现在的时间码Ct容纳到数据RAM的规定区域(读出请求时间容纳区域Z2)中,且把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13。
所述相位差容纳器24具有根据来自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而把从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的值作为相位差值DP容纳到数据RAM的规定区域(相位差容纳区域Z3)中的功能。
所述切换点脉冲供给停止器25具有以下的功能:根据从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输出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而开始对音频帧脉冲Pau计数,当计数值变成预先设定的规定值k时输出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至所述选通电路14,而停止从时标产生电路13向编码器11供给音频帧脉冲Pau。
所述规定值k在本实施例中设为例如“2”,将该值k容纳在例如分配给计算机3的寄存器R2中。如图3所示,由于例如在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中的音频帧(N-2)的中途输入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因此所述脉冲供给停止器25在对音频帧(N-1)及(N)的各个脉冲Pau进行计数之后输出所述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因此,就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音频数据Da)而言,在编码器11中不对音频帧(N+1)及以后的音频数据Da进行编码处理。
时间码比较器26具有把因在数字VTR 2中再现切换后的磁带而送出的时间码Ct和在数据RAM的读出请求时间容纳区域Z2中容纳的时间码进行比较、并将其比较结果输出至后级的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的功能。
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具有在时间码比较器26输出的比较结果表示一致的情况下、把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13后把在所述数据RAM的相位差容纳区域Z3中容纳的相位差值DP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13的功能。时标产生电路13根据从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来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而打开例如数据输入用的闸门,然后接收输入的相位差值DP,并从表示该相位差值DP的计数值开始计数。
脉冲供给开始器28具有以下的功能:根据由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输出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而对音频帧脉冲Pau计数,在计数值变成预先设定的规定值h的时候输出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至所述选通电路14,开始由时标产生电路13向编码器11供给音频帧脉冲Pau。
所述规定值h在本实施例中设为例如“2”,将该值h容纳在例如分配给计算机3的寄存器R3中。从而,如图3中所示,由于例如在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的音频帧(N-2)的期间输入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所以所述脉冲供给开始器28在对音频帧(N-1)及(N)的各个脉冲Pau计数之后输出所述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因此,就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音频数据Da)而言,在编码器11中对音频帧(N+1)及以后的音频数据Da作编码处理。
另一方面,时标产生电路13的组成以计数器为主体,所述计数器对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12的基准时钟PC计数,每计数一个音频帧的样本(在本情况下为1152)就输出一个脉冲信号(音频帧脉冲Pau)。由该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分别提供给编码器11及计算机3。
编码器11使由VTR 2供给的音频数据Da和来自时标产生电路13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入时标同步,进行编码处理后作为编码数据da输出。该编码数据da随着存储控制器5的写入控制写入后级的数据缓冲器4。
因此,该时标产生电路13根据来自纳入计算机3中的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起动输出器22的起动信号Sa的输入而开始对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12的基准时钟PC进行计数,当计数值变成规定的计数值(1152个样本)时,如上所述地输出音频帧脉冲Pau。
此后,时标产生电路13根据来自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相位读出请求器23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而把现在的计数值(相位差值DP)输出至计算机3。
该计数值DP是从在VTR 2中的磁带切换时刻的音频帧脉冲的输出时刻(在图3的例中为第(N+1)帧)之前的某规定的音频帧输出时刻(在图3的例中为第(N-2)帧)、即从在作为基准的所述切换时刻Pch前2个视频帧脉冲Pvf的输出时刻(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时刻)的紧接之前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刻开始,到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时刻为止的基准时钟的计数值。它表示所述之前的某规定的音频帧脉冲Pau和在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输入时刻的视频帧脉冲Pvf(j-1)之间的相位差,或表示在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输入时刻的视频帧脉冲Pvf(j-1)和所述之前的某规定的音频帧脉冲Pau(N-2)的下一音频帧脉冲Pau(N-1)之间的相位差。
而且,所述时标产生电路13根据来自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而接收同样从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送出的相位差值DP(计数值),并把现在的计数值切换到已接收的相位差值DP后从该相位差值DP开始计数。
下面参照图3的时序图来说明通过所述计算机3中的时标控制装置21和时标产生电路13而进行的处理动作,特别是在数字VTR 2中再现第一磁带之后再现第二磁带时的处理动作。
首先,通过连接于计算机3的键输入设备输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特别是开始时间容纳在数据RAM的开始时间容纳区域Z1中。在该时刻向数字VTR 2输出一准备请求信号,根据来自计算机的准备请求信号的输入,数字VTR 2开始进行对第一磁带的再现动作。
一旦由所述数字VTR 2开始进行对第一磁带的再现动作,就从该数字VTR 2输出音频数据Da,还分别输出与视频帧同步的时间码Ct和视频帧脉冲Pvf。
由数字VTR 2输出的时间码Ct分别提供给纳入计算机3中的时标控制装置21的起动信号输出器22、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及时间码比较器26,由数字VTR 2输出的视频帧脉冲Pvf提供给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
当被提供的时间码Ct所表示的时间成为容纳在开始时间容纳区域Z1中的开始时间的时候,所述起动信号输出器22将起动信号Sa输出给时标产生电路13。
时标产生电路13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所述起动信号Sa的输入开始进行对来自基准时钟发生器12的基准时钟PC的计数。该时标产生电路13的计数范围是从“1”至“1152”,当计到“1152”之后返回到“1”。因此,每当计数值成为“1”时就输出一个音频帧脉冲Pau。从而,在起动信号Sa输入的时刻从该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一个音频帧脉冲Pau,此后,每计数1152个基准时钟PC就输出一个音频帧脉冲Pau。
如上所述,从时标产生电路13依次输出音频帧脉冲Pau并分别提供给编码器11和计算机3。从所述音频帧脉冲Pau向编码器11的供给是通过选通电路14进行的。此时,由于在选通电路中没有输入来自由计算机3的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所以将来自时标产生电路13的音频帧脉冲Pau直接提供给编码器11。
编码器11把由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入时刻作为对音频数据编码的开始点而开始进行编码。即,编码器11把依次由数字VTR2输出的音频数据Da划分为1152样本单位并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数据(编码数据da)根据存储控制器5的写入控制而依次写入数据缓冲器4。
因此,当对数字VTR 2中的第一磁带的再现处理结束时,即,当计算机3的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中的视频帧脉冲Pvf的计数值变成容纳在寄存器R1中的规定计数值(在图3的例中是(j-1)个)的时候,该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在把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13的同时,把现在的时间码(在图3的例中是时间码Ct(j-1))容纳到数据RAM的读出请求时间容纳区域Z2中。
时标产生电路13根据从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输出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相位差值DP)输出至计算机3。由该时标产生电路13送出的相位差值DP,通过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相位差容纳器24而容纳到数据RAM的相位差容纳区域Z3中。
此时,所述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脉冲供给停止器25根据从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输出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对音频帧脉冲Pau计数并在计数值变成容纳于寄存器R2中的规定计数值时把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输出至所述选通电路14。
选通电路14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的输入停止向编码器11供给音频帧脉冲Pau。从该时刻起停止对编码器11中的音频数据Da的编码处理。在图3的例中,因为在对音频帧(N)中的音频帧脉冲Pau(N)进行计数期间脉冲供给停止器25输出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所以在编码器11不进行对音频帧(N+1)及以后帧的音频数据Da的编码处理。
对来自第一磁带的音频数据Da的编码处理结束之后,把第二磁带安装到数字VTR 2中进行对该第二磁带的再现处理,从该数字VTR 2输出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音频数据Da)和时间码Ct及视频帧脉冲Pvf。
计算机3的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时间码比较器26对来自数字VTR 2的时间码Ct和在数据RAM的相位差读出请求时间容纳区域Z2中容纳的时间码进行比较。该比较结果提供给后级的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在该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中,当来自所述时间码比较器26的比较结果是表示一致的情况下,即在图3的例中来自数字VTR 2的时间码Ct成为时间码Ct(j-1)的情况下,向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然后把容纳在数据RAM的相位差容纳区域Z3中的相位差值DP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13。
时标产生电路13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打开用于向时标产生电路13提供数据的闸门,接着接收被输入的来自计算机3的相位差值DP,并开始从该相位差值DP起计数。
由于所述相位差值DP是从来自第一磁带的音频数据Da的音频帧(N-2)起到时间码Ct(j-1)中的视频帧(j-1)为止的计数值,所以在时标产生电路13中从所述相位差值DP起开始进行基准时钟PC的计数,因此,从该计数开始时刻起到由“1152”切换到“1”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幅度,和从与时间码Ct(j-1)有关的视频帧(j-1)的开始时刻起到切换到音频帧(N-1)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幅度相同。
总之,就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而言,再现了从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的视频帧(j-1)的开始时刻起到音频帧(N-1)的开始时刻为止的相位差。
其结果,在对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的编码处理中,与时间码Ct(j-1)有关的视频帧脉冲Pvf输出以后出现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是和对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所用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相同步的。
因而,如果在编码器11中从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中的音频帧(N+1)起开始进行编码,就在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的第(N)音频帧编码的数据da的后面,连续地接续所述音频(N+1)及以后的编码数据da。
另一方面,在所述计算机3的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脉冲供给开始器28中,根据来自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开始对来自时标产生电路13的音频帧脉冲Pau进行计数。因此,在该计数值变成容纳于寄存器3中的规定计数值h的时刻,从该脉冲供给开始器28输出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在图3的例子中,在供给音频帧(N)的期间输出所述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至选通电路14。
在对数字VTR 2中的第一磁带的再现动作结束时(在音频帧(N)开始以后),由脉冲供给停止器25输出的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被提供给选通电路14,所以停止向编码器11供给由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
在这样的状态下,由于通过从所述脉冲供给开始器28输出的所述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输入至选通电路14,从而解除了向编码器11的供给音频帧脉冲Pau的供给停止,因此向编码器11供给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中的音频帧(N+1)及以后音频帧的音频帧脉冲Pau,编码器11中的对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的编码处理是从音频帧(N+1)起进行的。
总之,从编码器11输出与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相关的音频帧(O)-音频帧(N)的编码数据da之后,就输出与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相关的音频帧(N+1)及以后音频帧的编码数据da。
在此情况下,对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时标(音频帧脉冲Pau)和对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时标(音频帧脉冲Pau)相同步,因此关于第一磁带的音频帧(N)和关于第二磁带的音频帧(N+1)是连续的。
对来自第三及以后各磁带的再现数据的编码处理也如上所述地进行。在此情况下,在各切换点的音频帧也是连续的音频帧。
下面,参照图4对时标产生电路13的具体结构例进行说明。该时标产生电路13的结构包括两个计数器(第一计数器31和第二计数器32)和禁止电路33。
第一计数器31是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起动信号Sa的输入而开始对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12的基准时钟PC计数的电路,其计数范围为“1”至“1152”,当计数到“1152”之后返回到“1”。因此,每当计数值变成“1”时就输出1个基准脉冲BP1。该基准脉冲BP1提供给禁止电路33。
而且,该第一计数器31能够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值输出至计算机3。
第二计数器32是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而接收从计算机3送出的相位差DP并从该相位差值DP起开始对基准时钟计数的电路,其计数范围为“1”至“1152”,当计数到“1152”之后返回到“1”。因此,当计数值变成“1”的期间输出1个基准脉冲BP2。
在输出一个基准脉冲BP1期间该第二计数器32结束计数动作,此后计数动作处于停止状态直至输入来自计算机3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而且,从该第二计数器32输出的一个基准脉冲BP2作这样的配线连接,即通过接点a提供给第一计数器31,再通过接点b提供给禁止电路33。
禁止电路33的结构包括窗脉冲生成电路34和选通电路35,窗脉冲生成电路34输出只在某一期间为高电平的窗脉冲Pw,选通电路35只在来自该窗脉冲生成电路34的窗脉冲Pw为高电平期间才禁止基准脉冲BP1或BP2的输出。
所述窗脉冲生成电路34由例如SR触发器构成,其配线连接使来自计算机3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输入至置位端S、由第二计数器32来的基准脉冲BP2输入至复位端R。
选通电路35由例如二端输入型的“或”门组成,其配线连接使一个输入端上输入来自第一计数器31或第二计数器32的基准脉冲BP1或BP2,另一输入端上输入从窗脉冲生成电路34的输出端输出的窗脉冲Pw。在以后的说明中,为了和控制向编码器11供给音频帧脉冲Pau的选通电路14相区别,权宜把该选通电路35记作或电路35。
该禁止电路33的必要性在于,如果把从第一计数器31和第二计数器32输出的BP1和BP2直接作为音频帧脉冲Pau,则如图3所示,为了在第一计数器31中从来自计算机3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输入之前的基准脉冲BP1(用箭头a表示)的输出时刻开始连续进行基准时钟PC的计数,就会发生例如在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输入后的其计数值回到“1”的时刻输出来自第一计数器31的基准脉冲BP1、然后从第二计数器32以比音频帧长度还短的时间间隔输出基准脉冲BP2的情况。
这是因为,在第一计数器31中的所述计数开始的进行与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中的视频帧无关,并且在第二计数器32中的计数开始是与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中的音频帧同步,所以在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时刻和来自第二计数器32的基准时钟BP2的输出时刻之间很可能输出来自第一计数器31的基准脉冲BP1。
在此情况下,如果直接把在所述区间输出的来自第一计数器31的基准脉冲BP1作为音频帧脉冲Pau,则有可能产生音频帧脉冲Pau的间隔比音频帧间隔还短的区间,在用编码器11进行编码处理时有可能产生不妥。
可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用选通电路14控制向编码器11的音频帧脉冲Pau的供给,以便在切换点之后对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因此可认为不会有问题,但在计算机3的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脉冲供给开始器28中的计数是在比规定切换点早一个音频帧(在图3的例子中在音频帧(N-1)开始以后)中结束,因此切换点变成音频帧(N)的开始时刻,结果音频帧(N)的编码数据有可能重复。
因此,通过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禁止电路,可在从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时刻起至来自第二计数器32的基准脉冲BP2的输出时刻为止期间禁止被输出的基准脉冲BP1的送出,把从该禁止电路33输出的基准脉冲作为真正的音频帧脉冲Pau而输入至编码器11及计算机3。
下面,再参照图3说明变形实施例涉及的时标产生电路13的信号处理工作。并且,已经对纳入计算机3中的时标控制装置21的处理工作做了说明,所以省略该工作的说明。
首先,第一计数器31根据来自纳入计算机3内的时标控制装置21中的起动信号输出器22的起动信号Sa的输入而开始进行对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12的基准时钟PC的计数,当该计数值返回到“1”时输出一个基准脉冲BP1。
因而,在起动信号Sa的输入时刻,从该第一计数器31输出一个基准脉冲BP1,此后每计数1152个基准时钟PC就输出一个基准脉冲BP1。该基准脉冲BP1是将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的时刻作为前沿、将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的时刻作为后沿的负脉冲信号。
由第一计数器31输出的所述基准脉冲BP1提供给后级的或电路35的一个输入端。在此状态下,如果不向窗脉冲生成电路34供给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则从该窗脉冲产生电路34输出的窗脉冲Pw为低电平,所以从或电路35输出的信号就是脉冲BP1本身,它作为音频帧脉冲Pau而提供给编码器11和计算机3。
向编码器11的所述音频帧脉冲Pau的供给是通过选通电路14进行。在此情况下,因为在选通电路14中没有输入来自计算机3的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所以来自或电路35的音频帧脉冲Pau直接提供给编码器11。
编码器11把从或电路35输出的音频帧Pau的输入时刻作为对于音频数据Da的编码开始点而开始进行编码。即,编码器把从数字VTR依次输出的音频数据划分为1152样本单位而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数据(编码根据da)根据存储控制器5的写入控制依次写入数据缓冲器4中。
接着,在结束对数字VTR 2中的第一磁带的再现处理的时候,即在计算机3的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中的视频帧脉冲Pvf的计数值变成切换到第二磁带的时刻的视频帧脉冲的计数值减1的计数值(图3的例中为(j-1)个)的时候,该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在向第一计数器31输出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同时,把现在的时间码(在图3的例中为时间码Ct(j-1))容纳到数据RAM的读出请求时间容纳区域Z2中。
第一计数器31根据从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输出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而把现在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值DP输出至计算机3。从该第一计数器31送出的相位差值DP通过相位差容纳器24容纳到数据RAM的相位差容纳区域Z3中。
此时,脉冲供给停止器25根据从所述相位差读出请求器23输出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b的输入而对从或电路35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进行计数,并在计数值变成容纳于寄存器R2中的规定计数值k的时候输出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至所述选通电路14。
选通电路14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的输入而停止向编码器11供给音频帧脉冲Pau。从该时刻起停止对编码器11中的音频数据Da作编码处理。在图3的例子中,在对音频帧(N)的音频帧脉冲Pau计数的时候,由所述脉冲供给停止器25输出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因此在编码器11中不对音频帧(N+1)及以后的音频帧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在对来自第一磁带的音频数据进行的编码处理结束之后,把第二磁带装入数字VTR 2中并对该第二磁带进行再现处理,从该数字VTR 2输出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音频数据Da)和时间码Ct及视频帧脉冲Pvf。
接着,如果在时标控制装置21的时间码比较器26中的比较结果是表示一致的情况下,即如果在图3的例子中来自数字VTR 2的时间码Ct成为时间码Ct(j-1)的时候,则把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输出至第二计数器32和窗脉冲生成电路34,然后把容纳于数据RAM的相位差容纳区域Z3中的相位差值DP输出至第二计数器32。
第二计数器32根据来自计算机3的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打开用于向该第二计数器32供给数据的闸门,接收连续输入的来自计算机3的相位差值DP,从该相位差值DP开始计数。该第二计数器当其计数值由“1152”返回到“1”时输出一个基准脉冲BP2,并停止此后的计数工作。
另一方面,窗脉冲生成电路34输出在所述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时刻上升、在来自所述第二计数器32的基准脉冲BP2的输入时刻下降的窗脉冲Pw。该窗脉冲Pw提供给或电路35的另一输入端。从而,在该窗脉冲Pw变为高电平的期间使或电路35的输出为高电平,因此在该期间使来自第一计数器31的基准脉冲BP1的输出实质上无效。即,在所述期间来自第一计数器31的所述基准脉冲BP1不作为音频帧脉冲Pau输出。
可是,由于相位差值DP是从来自第一磁带的音频数据Da的音频帧(N-2)起到在时间码Ct(j-1)处的视频(j-1)为止的计数值,所以由第二计数器32从所述相位差值DP起开始对基准时钟PC计数,因此,从该计数开始时刻起到计数值从“1152”切换到“1”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幅度在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中,是和从与时间码Ct(j-1)有关的视频帧(j-1)的开始时刻起到切换为音频帧(N-1)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幅度相同的。
总之,就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而言,再现了从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的视频帧(j-1)的开始时刻起到音频帧(N-1)的开始时刻为止的相位差。
其结果,在对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的编码处理中,与时间码Ct(j-1)有关的视频帧脉冲输出以后出现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和用于对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作编码处理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相同步。
因而,在编码器11的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中,如果从音频帧(N+1)起开始编码,则所述音频帧(N+1)及以后的编码数据就连续地接续在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的第(N)音频帧的编码数据后面。
另一方面,在所述计算机3的时标控制装置21中,脉冲供给开始器28根据来自相位差接收请求器27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d的输入而开始对音频帧脉冲Pau进行计数。因此,在该计数值变成容纳于寄存器3中的规定计数值h的时刻由该脉冲供给开始器28输出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在图3的例子中,在供给音频帧(N)期间输出所述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至选通电路14。
在对数字VTR 2中的第一磁带的再现工作结束期间(在音频帧(N)开始以后),通过脉冲供给停止器25输出的脉冲供给停止信号Sc被提供给选通电路14,所以停止向编码器11供给由时标产生电路1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
在这样的状态下,由于通过所述脉冲供给开始器28输出的所述脉冲供给开始信号Se输入至选通电路14,而解除了向编码器11的音频帧脉冲Pau的供给停止,因此向编码器11供给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的音频帧(N+1)及以后音频帧的音频帧脉冲Pau,并且在编码器11中对来自第2磁带的再现数据的编码处理是从音频帧(N+1)开始进行的。
即,从编码器11输出来自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的音频帧(O)至音频帧(N)的编码数据之后,就输出来自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的音频帧(N+1)及以后音频帧的编码数据。
在此情况下,对第二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时标(音频帧脉冲Pau)和对第一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时标(音频帧脉冲Pau)同步,所以关于第一磁带的音频帧(N)和关于第二磁带的音频帧(N+1)连续。
对来自第三及以后各磁带的再现数据进行的编码处理也如上所述地进行。在此情况下,在各切换点的音频帧也是连续的。
上述例是将由多盘磁带记录的音频数据Da在数字VTR中分别依次一盘盘地再现后供给本实施例的编码处理装置1,从而做成一个连续的编码数据串,此外也可应用于进行音频数据插入编辑的数据记录装置中。
该插入编辑的过程是这样的:从操作者操作键输入设备进行表示插入记录开始的键输入的时刻开始,例如把两个视频帧的经过时刻作为IN点并从该IN点起插入别的音频数据,并且,从操作者进行表示插入记录结束的键输入的时刻开始,例如把两个视频帧的经过时刻作为OUT点并从这个OUT点起结束所述别的音频数据的插入。此外还进行这样的处理,即对这些编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记录在磁带中。
下面,参照图5至图9就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该数据记录装置51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数据记录系统52,数据再现系统53和控制该数据记录系统52及数据再现系统53的计算机54。
数据记录系统52包括:把输入的音频数据Da按音频帧单位进行编码处理后作为编码数据da而输出的编码处理电路61,向由该编码处理电路61输出的编码数据da添加纠错用码符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以及把由该纠错码添加电路62输出的数据变换成用于记录在磁带T上的信号形式而记录在磁带T上的记录单元63。
数据再现系统53包括:再现磁记录在磁带T上的记录数据并将其变换成用于在后级解码处理的信号形式(再现数据)的再现单元64,对来自该再现单元64的再现数据进行纠错的纠错电路65,以及将来自纠错电路65的数据作解码处理后复原成编码前的音频数据Da的解码处理电路66。
在该数据记录装置51中安装的图中未示出的磁头包括先行再现磁头和后行记录磁头,当先行再现磁头扫描例如第n道而再现该第n道的数据时,后行记录磁头扫描例如第n-2道而把由前级送出的编码数据记录到该第n-2道上。这里,在磁带T上记录的一个磁道对应于一个视频帧,当先行再现磁头处于第n视频帧的开始点的情况下,后行记录磁头就位于第n-2视频帧的开始点上。
而且,该数据记录装置51中,在编码处理电路61和纠错码添加电路62之间连接有切换电路68,所述切换电路68根据来自切换控制电路67的控制信号Ssw有选择地切换从编码处理电路61输出的编码数据da和由数据再现系统53中的纠错电路65输出的已纠错数据dap;在该切换电路68和所述纠错电路65之间连接有用于使再现时标和记录时标重合的延迟电路69;此外,在所述纠错电路65和计算机54之间连接有从纠错电路65输出的数据中提取时间码Ctp的时间码提取电路70。
所述切换控制电路67根据来自计算机54的第一切换指示信号S8的输入而输出例如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sw,或根据来自计算机54的第二切换指示信号S10的输入而输出低电平的切换信号Ssw。
切换电路68由例如FET(场效应晶体管)为主体的晶体管电路组成,该切换电路68的切换工作如下:根据来自所述切换控制电路67的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sw的输入,把应提供给后级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的数据切换为来自编码处理电路61的编码数据da,或根据来自所述切换控制电路67的低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sw的输入,把应提供给后级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的数据切换为来自数据再现系统53中的纠错电路65的已纠错数据dap。
由于先行再现磁头扫描的磁道比后行记录磁头扫描的磁道先行两个磁道,因此,所述延迟电路69中的延迟时间被设定为,当把通过先行再现磁头再现的数据再通过后行记录磁头记录到磁带T的同一磁道上的场合所需要的延迟时间。
因而,用图8的例子表示,首先,返回到数据记录系统的来自延迟电路的纠错数据是比来自数据再现系统的再现数据延迟两个视频帧相位的数据(这是因为后行记录磁头的扫描位置是比先行再现磁头的扫描位置迟后两个视频帧的位置),因此,在来自数据再现系统中的时间码提取电路的时间码为表示IN点的时间码Ct(j)的时刻,在数据记录系统中,恢复时间码Ct(j-2)时刻的已纠错数据。
如图6所示,编码处理电路61具有和所述图1大致相同的结构,它包括:编码器81,根据计算机54的控制按照MPEG/Audio算法将由外部输入的音频数据Da以音频帧单位进行编码;基准时钟产生器82,产生以音频样本的频率(取样频率)FS为基准的基准时钟PC;时标产生电路83,根据所述计算机54的控制和基准时钟PC的输入等,输出表示音频帧开始点的音频帧脉冲Pau;以及时间码添加电路84,把时间码Ct添加给从所述编码器81输出的编码数据da。
另一方面,计算机54在其内部以硬件或软件方式设有对编码处理电路61内的编码器81进行控制的手段和控制时标产生电路83的手段(时标控制装置91)。
所述时标控制装置91的组成如图6所示,包括起动信号输出器92、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IN点相位差容纳器94、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5、OUT点相位差容纳器96、编辑开始信号输出器97、IN点时间码比较器98、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第一切换指示器100、OUT点时间码比较器101、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102以及第二切换指示器103。
所述起动信号输出器92具有当与来自外部的音频数据Da一起送出的时间码Ct所表示的时间是表示设定的开始时间的情况下,把起动信号S1输出给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的功能。开始时间是例如操作者通过操作键输入设备而输入的,该时间数据容纳在数据RAM的规定区域(开始时间容纳区域Z11)中。
所述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的功能为,当来自键输入设备的、表示插入记录开始的键输入插入信号S2被输入的情况下,把当前由外部提供的时间码Ct容纳到数据RAM的规定区域(IN点时间容纳区域Z12)中,同时把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3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
所述IN点相位差容纳器94的功能为,根据来自所述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的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2的输入,把从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输出的计数值作为IN点相位差值Dp1容纳到数据RAM的规定区域(IN点相位差容纳区域Z13)中。
所述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5的功能为,当来自键输入设备的、表示插入记录结束的键输入插入信号S4被输入的情况下,把当前由外部供给的时间码Ct容纳到数据RAM的规定区域(OUT点时间容纳区域Z14)中,同时把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5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
所述OUT相位差容纳器96的功能为,根据来自所述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5的输入,把从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输出的计数值作为OUT点相位差值Dp2而容纳到数据ARM的规定区域(OUT点相位差容纳区域Z15)中。
所述编辑开始信号输出器97的功能为,当通过时间码提取电路70输入的时间码Ctp所表示的时间是表示设定的开始时间的情况下,把编辑开始信号S6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该编辑开始信号S6的信号线和从所述起动信号输出器92输出的起动信号S1的信号线以节点a连接,所以编辑开始信号S6是和所述起动信号S1等价的信号。
所述IN点时间码比较器98的功能为,比较从时间码提取电路70送出的时间码Ctp和容纳在数据RAM的IN点时间容纳区域Z12中的时间码上加两个视频帧的值(即IN点的时间码),并将该比较结果输出至后级的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
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的功能为,当来自所述IN点时间码比较器98的比较结果是表示一致的情况下,将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接着把容纳在所述数据RAM的IN点相位差容纳区域Z13中的IN点相位差值Dp1输出至所述时标产生电路83。
时标产生电路83根据来自所述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的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的输入而打开例如用于数据输入的闸门,然后接收输入的IN点相位差值Dp1并从该IN点相位差值Dp1起开始计数。
第一切换指示器100根据从所述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输出的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的输入,对从时标产生电路8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计数,在计数值变成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计数值期间把第一切换指示信号S8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切换控制电路67。
所述规定的计数值在本实施例中设为例如“6”,该计数值容纳在例如分配给计算机54的寄存器R11中。因而,如图8的例子所示,从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输出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的时刻正好是IN点(时间码Ct(j)的时刻),在数据记录系统52中,是延迟了其两个视频帧的时刻,所以在该数据记录系统52中的IN点之后的首个音频帧出现的时刻是从所述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的输出时刻起经过了6个音频帧的时刻。
因此,在第一切换指示器100中,由于对来自再现系统53的音频帧脉冲Pau从IN点起计数到6个的时候输出第一切换指示信号S8,所以,在来自延迟电路69的已纠错数据dap之中包含IN点的音频帧(N-1)的下一音频帧(N)的开始时刻由切换电路68进行切换工作,提供给后级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的数据从所述已纠错数据dap切换为来自编码处理电路61的编码数据da。在图8的例子中,来自编码处理电路61的音频帧(n+1)及以后音频帧的编码数据da连续地连接在已纠错数据dap的音频帧(N-1)之后。
所述OUT点时间码比较器101的功能是,比较从时间码提取电路70送出的时间码Ctp和容纳在数据RAM的OUT点时间容纳区域Z14中的时间码加两个视频值的值,并将该比较结果输出至后级的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102。
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102的功能是,在来自所述OUT点时间码比较器101的比较结果是表示一致的情况下,输出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9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接着把容纳于所述数据RAM的OUT相位差容纳区域Z15中的OUT点相位差值Dp2输出至所述时标产生电路83。
时标产生电路83根据来自所述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102的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9的输入而打开例如数据输入用的闸门,然后接收输入的OUT点相位差值Dp2并开始从该OUT点相位差值Dp2起计数。
第二切换指示器103根据从所述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102输出的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9的输入而对从时标产生电路8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计数,在计数值成为预先设定的规定计数值的期间输出第二切换指示信号S10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切换控制电路67。
所述规定的计数值在本实施例中设为例如“6”,该计数值容纳在例如分配给计算机54的寄存器12中。因此,如图9所示,从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102输出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9的时刻正好是OUT点(时间码Ct(k)的时刻),在数据记录系统52中是延迟了其两个视频帧的时刻,所以在该数据记录系统52中的在OUT点之后的第一个音频帧出现的时刻是从所述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9的输出时刻起经过6个音频帧的时刻。
因此,在第二切换指示器103中,由于在对来自再现系统53的音频帧脉冲Pau从OUT点起计数到6个的期间输出第二切换指示信号S10,所以在来自编码处理电路61的编码数据da之中的包含OUT点的音频帧(m)的下一音频帧(m+1)的开始时刻由切换电路68进行切换工作,把提供给后级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的数据从所述编码数据da切换为来自延迟电路69的已纠错数据dap。在图9的例子中,来自延迟电路69的音频帧(M+1)及以后音频帧的已纠错数据dap连续地连接在编码数据da的音频帧(m)之后。
而且,在各时间码比较器98和101中对来自时间码提取电路70的时间码和容纳在数据RAM中的时间码+两个视频帧的值进行的比较,是因为先行再现磁头比后行记录磁头早两个视频帧进行再现,并且,通过如此地延迟两个视频帧后再开始进行记录,而有可能从通过先行再现磁头检测出的IN点部分起记录在来自外部的音频数据Da的编码数据da上添加纠错码后的数据,也有可能从通过先行磁头检测出的OUT点部分起,记录在来自延迟电路69的已纠错数据dap上添加纠错码后的数据。
这里,在采用例如图4所示的电路结构作为时标产生电路83的情况下,使来自起动信号输出器92的起动信号S1作为起动信号Sa而输入至第一计数器31地进行配线连接,并使所述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输出的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3和从所述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5输出的OUT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5作为信号Sb输入至第一计数器31地进行配线连接。
此外,使从第一计数器31输出的相位差值DP分别提供给IN点相位差容纳器94和OUT点相位差容纳器95地进行配线连接,并且,使从所述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输出的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和从所述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102输出的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9作为信号Sd而输入至第二计数器32地进行配线连接。
再有,在输出从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输出的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3期间,IN点相位差容纳器94允许数据输入的插入,而在有来自第一计数器31的相位差值DP输入的时刻禁止其后面的数据输入的插入。在OUT点相位差容纳器96中也具有与此相同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7至图9的时序图说明由时标产生电路83和计算机54中的时标控制装置91进行的处理工作,特别是一边进行插入记录开始的键输入和插入记录结束的键输入,一边将由外部(例如数字VTR)供给的音频数据暂时记录到磁带上之后,边再现该磁带边在IN点至OUT点之间记录由外部供给的新的音频数据的插入编辑处理工作。
在实际编辑处理之前,该插入编辑首先进行IN点和OUT点的赋予处理。
该IN点和OUT点的赋予处理进行如下。首先,通过连接到计算机54上的键输入设备输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特别是把开始时间容纳在数据RAM的开始时间容纳区域Z11中。在该时刻向数字VTR输出准备请求信号,数字VTR根据来自计算机54的准备请求信号的输入而开始对安装着的磁带进行再现工作。
一旦由该数字VTR开始进行对磁带的再现工作,就从该数字VTR输出音频数据Da并进一步分别输出与视频帧同步的时间码Ct和视频帧脉冲Pvf。
从数字VTR输出的时间码Ct分别提供给纳入计算机54中的时标控制装置91的起动信号输出器92、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及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5。此时,切换电路68为初始状态,因此,来自编码处理电路61的编码数据da提供给后级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
所述起动信号输出器92在供给的时间码Ct所表示的时间变成容纳于开始时间容纳区域Z11中的开始时间的期间,把起动信号S1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
时标产生电路83根据来自计算机54的所述起动信号S1的输入而开始进行对来自基准时钟82的基准时钟PC的计数。该时标产生电路83的计数范围为“1”至“1152”,计数到“1152”之后返回到“1”。因此,每当计数值为“1”时就输出一个音频帧脉冲Pau。因而,在起动信号S1的输入时刻从该时标产生电路83输出一个音频帧脉冲,此后每计数1152个基准时钟PC就输出一个音频帧脉冲Pau。
如上所述,从时标产生电路83依次输出音频帧脉冲Pau而提供给编码器81。编码器81把从时标产生电路83输出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入时刻作为对音频数据Da的编码开始点而开始编码。即,编码器81将从数字VTR依次输出的音频数据划分为1152取样单位而进行编码。
编码数据da在后级的时间码添加电路84添加时间码Ct,并在纠错码添加电路62添加纠错用的纠错码,最后通过记录单元63和后行记录磁头记录在磁带T上。
然后,操作者通过键输入设备进行表示插入记录开始Pin的键输入,则把由该键输入的插入信号S2输入到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该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3根据所述插入信号S2的输入,把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3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83的同时,把现在的时间码Ct容纳到数据RAM的IN点时间容纳区域Z12中。
时标产生电路83根据来自计算机54的所述IN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3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作为IN点相位差值Dp1(参照图7A)而输出至计算机54。从该时标产生电路83送出的IN点相位差值Dp1通过时标控制装置91中的IN点相位差容纳器94被容纳到数据RAM的IN点相位差容纳区域Z13中。
此后,一旦操作者通过键输入设备进行表示插入记录结束Pend的键输入,则根据该键输入的插入信号S4被输入至OUT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5。该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器95根据所述插入信号S4的输入,在把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5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中的同时,把现在的时间码Ct容纳到数据RAM的OUT点时间容纳区域Z14中。
时标产生电路83根据来自计算机54的所述OUT点相位差读出请求信号S5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作为OUT点相位差值Dp2(参照图7B)而输出至计算机54。从该时钟产生电路83送出的OUT点相位差值Dp2通过时标控制装置91中的OUT点相位差容纳器96而被容纳到数据RAM的OUT点相位差容纳区域Z15中。
然后,在从数字VTR送出的所有音频数据Da通过编码处理电路61被编码处理并作为编码数据da记录在磁带T上的时候,结束所述IN点和OUT点的赋予处理。
接着进行实际的插入编辑,但该编辑处理是在由先行再现磁头开始进行对磁带T的再现工作的期间进行的。在再现开始的同时,把控制信号从计算机54输出至切换电路68,由此切换电路68把应输入至纠错码添加电路62的数据切换成来自数据再现系统53中的纠错电路65的已纠错数据dap。
一旦进行上述再现动作,则来自纠错电路65的已纠错数据dap在延迟电路69中被延迟规定时间后通过切换电路68输入至纠错码添加电路62再次添加纠错码,直至IN点到来。从纠错码添加电路62输出的数据通过后级的记录单元63及后行记录磁头记录在磁带上。此时,由于在延迟电路69中延迟了规定的时间,所以再度被添加纠错码的再现数据被再次记录到曾记录过该再现数据的磁道上。
另一方面,时间码提取电路70从来自纠错电路65的已纠错数据dap中提取时间码Ctp后提供给计算机54。来自该时间码提取电路70的时间码Ctp分别被提供给计算机54中的编辑开始信号输出器97、IN点时间码比较器98以及OUT点时间码比较器101。
所述编辑开始信号输出器97在由时间码提取电路70提供的时间码Ctp所表示的时间变成容纳于开始时间容纳区域Z11中的开始时间的期间,把编辑开始信号S6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
时标产生电路83根据来自计算机54的所述编辑开始信号S6的输入,开始进行对来自基准时钟产生器82的基准时钟PC的计数,每当计数值为“1”时输出一个音频帧脉冲Pau。
如上所述,由于在来自数据再现系统53的已纠错数据dap被依次添加纠错码后记录到磁带T上的期间中的、在来自时间码提取电路70的时间码Ctp成为表示IN点的时间码(在图8的例中为时间码Ct(j))时刻,从IN点时间码比较器98输出表示一致的比较结果,所以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99在该时刻把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接着把容纳于数据RAM的IN点相位差容纳区域Z13中的IN点相位差值Dp1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83。
在此时,由于所述IN点相位差值Dp1是从IN点赋予处理中的插入记录开始时刻Pin的紧接前面的音频帧(音频帧(N-6))的开始时刻起到该插入记录开始时刻Pin中的视频帧(j-2)的开始时刻为止的计数值,所以在时标产生电路83中从所述IN点相位差Dp1起开始进行基准时钟PC的计数,从而,在从该计数开始时刻起到计数值返回到“1”为止的时间幅度,是和再现数据(正确地说是来自延迟电路69的已纠错数据dap)中从视频帧(j-2)的开始时刻起至切换为音频帧(N-5)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幅度相同的。
总之,就对编码处理电路61中的新音频数据Da进行的编码处理而言,再现了从所述再现数据的视频帧(j-2)的开始时刻起到音频帧(N-5)的开始时刻为止的相位差。
其结果,就对从外部输入的新音频数据Da进行的编码处理而言,视频帧(j-2)以后出现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是和使用于对所述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同步的。
另一方面,所述IN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7也被提供给第一切换指示器100,因此,在该第一切换指示器100中开始进行对来自时标产生电路83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计数。接着,在该计数值成为容纳于寄存器11中的规定计数值的时刻,从该第一切换指示器100输出第一切换指示信号S8。在图8的例子中,在提供关于音频帧(N)的音频帧脉冲Pau的时刻,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号S8被输出至切换控制电路67。
切换控制电路67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示信号S8的输入,把高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sw输出至切换电路68。由此,切换电路68把应输入给后级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的数据,从来自延迟电路69的已纠错数据dap切换成从编码处理电路61输出的新的编码数据da。
因此,从紧接在IN点后面的音频帧(在图8的例中,紧接在视频帧(j)之后的音频帧(N))起,连续地连接着来自外部的新编码数据中的音频帧(n+1)及以后音频帧的编码数据,并准确进行了在IN点上的数据编辑(插入编辑)。
此后,从编码处理电路61输出的来自外部的音频数据Da的编码数据da,通过记录单元63和后行记录磁头而记录到磁带T上直至OUT点的到来。
如上所述,在来自编码处理电路61的新的编码数据da依次添加纠错码并记录到磁带T上的期间中,在来自时间码提取电路70的时间码Ctp成为表示OUT点的时间码(在图9的例中是时间码Ct(k))的时刻,从OUT点时间码比较器101输出表示一致的比较结果,因此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器102在该时刻把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9输出至编码处理电路61的时标产生电路83,然后把容纳在数据RAM的OUT点相位差容纳区域15中的OUT点相位差值Dp2输出至时标产生电路83。
在此情况下,由于所述OUT点相位差值Dp2是从OUT点赋予处理中的插入记录结束时刻Pend的紧接前面的音频帧(音频帧(M-5))的开始时刻起,到在该插入记录结束时刻Pend的视频帧(k-2)的开始时刻为止的计数值,所以,在时标产生电路83中从所述OUT相位差Dp2起开始进行基准时钟PC的计数,从而,从该计数开始时刻起到计数值返回到“1”为止的时间幅度,和再现数据(正确说是来自延迟电路69的已纠错数据dap)中的从视频帧(k-2)的开始时刻起至切换为音频帧(M-4)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幅度相同。
总之,就对来自纠错电路的再现数据(已纠错数据)而言,再现了从该再现数据的视频帧(k-2)的开始时刻起至音频帧(M-4)的开始时刻止的相位差。
其结果,在对从外部输入的新音频数据Da进行的编码处理中,在视频帧(k-2)以后出现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是和使用于对所述再现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输出时标同步的。
另一方面,所述OUT点相位差接收请求信号S9也提供给第二切换指示器103,因此,在该第二切换指示器103中开始进行对来自时标产生电路83的音频帧脉冲Pau的计数。接着,在该计数值成为容纳于寄存器12中的规定计数值的时刻,从该第二切换指示器103输出第二切换指示信号S10。在图9的例中,在提供关于音频帧(M+1)的音频帧脉冲Pau的时刻,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号S10被输出至切换控制电路67。
切换控制电路67根据所述第二切换指示信号S10的输入,把低电平的切换控制信号Ssw输出至切换电路68。因此,切换电路68把应输入至后级的纠错码添加电路62的数据,从来自编码处理电路61的编码数据da切换成来自延迟电路69的已纠错数据dap。
由此,从紧接在OUT点后的音频帧(在图9的例中是紧接在视频帧(k)之后的音频帧(M+1))起,连续地连接来自延迟电路的已纠错数据dap,在OUT点准确地结束了插入编辑。
再有,所述实施例涉及的数据记录装置虽然表示了适用于对磁带T进行编码数据da的记录再现的记录装置(数字VTR等)的例子,但它也能适用于其他对代替所述磁带T的圆盘状记录媒体例如可记录磁光盘进行编码数据的记录再现情况。
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磁场调制方式和光调制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如果采用磁场调制方式,则能够这样来实现:使用随编码数据da的逻辑值而产生外部磁场的磁场产生装置(励磁线圈)和把磁光盘的记录层(垂直磁化膜)加热到居里点以上的激光照射装置(光学拾取头)作为所述记录单元63中的记录用磁头,并将所述光学拾取头兼作为再现单元中的再现用磁头而使用。
如果采用光调制方式,则可这样来实现:使用产生一定外部磁场的励磁线圈和随编码数据da的逻辑值把磁光盘的记录层(垂直磁化膜)有选择地加热到居里点以上的激光照射装置(光学拾取头)来代替所述记录用磁头,并将所述光学拾取头兼作为所述再现用磁头而使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在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把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的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方法中,由于保持了在所述素材切换点之前阶段规定的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做对来自切换后的素材的信息数据进行的按处理单位的编码处理开始点,所以在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把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的情况下,能在素材切换点保持编码用的处理单位的连续性,并能不仅仅局限于无音部等而在任意位置进行素材划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记录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在把由别的信息数据插入到连同基准时标一起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中而成的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后进行编码处理并把该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数据记录装置(或数据记录方法)中,在与所述基准时标同步且表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开始插入到所述基准信息数据中的开始点之前的阶段保持规定的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的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做所述别的信息数据的每个处理单位的编码处理的开始点,且在所述插入开始点后的所述编码开始点把被编码处理的数据从所述基准信息数据切换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因此在把由别的信息数据插入到随同基准时标一起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中而成的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并进行编码后将该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情况下,能在别的信息数据的插入点上保持编码用处理单位的连续性,并能在所述插入点连续地连接基准信息数据的编码数据和别的信息数据的编码数据并记录到记录媒体上。
本发明适用于对应记录在例如DVD(数字视盘)上的数据进行编辑的编辑系统的特别是音频编码处理装置。
Claims (21)
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具有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将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的编码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具有编码开始点制成器,所述编码开始点制成器保持在所述素材切换点之前期间的规定的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并且其中所述基准时标为视频帧,并且所述多个素材为音频数据,并且视频处理单位与音频处理单位不同,所述相位差为视频帧和音频帧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对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开始点制成器包括: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用于对基准时钟计数,并在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时输出表示编码开始点的信号;相位差保持器,根据所述素材切换点之前期间的规定的基准时标将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中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而保持;以及相位差供给器,在与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相关的基准时标中的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把保持在所述相位差保持器中的所述相位差提供给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并从所述相位差起开始进行所述基准时钟的计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供给器具有比较与来自切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和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且在双方的时标一致的期间把相位差取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的取入信号输出器;并且,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根据来自所述取入信号输出器的相位差取入信号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切换成在所述相位差保持器中保持的相位差后从所述相位差起开始计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供给器中的取入信号输出器对与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进行计数,并在其计数值成为规定的计数值期间把相位差取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保持器具有对与来自所述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进行计数、并在其计数值成为规定的计数值期间把保持请求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的基准计数器,并且,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根据来自所述基准计数器的保持请求信号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输出至所述相位差保持器。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一边依次切换多个素材一边将连同基准时标一起提供的信息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处理,其特征在于,保持在所述素材切换点之前期间的规定基准时标和所述处理单位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并且其中所述基准时标为视频帧,并且所述多个素材为音频数据,并且视频处理单位与音频处理单位不同,所述相位差为视频帧和音频帧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对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并在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时输出表示编码开始点的信号的处理单位长度计数步骤的工作中,把所述素材切换点之前的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而保持,并且,在与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中的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开始从所述相位差起计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步骤在比较与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和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且在双方的基准时标一致的时候,把现在的计数值切换成所述相位差并开始从所述相位差起计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与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进行计数、并在其计数值成为规定的计数值时,开始从所述相位差起计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与来自所述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进行计数、并在其计数值成为规定的计数值时,把在处理单位长度计数步骤中的现在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而保持。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步骤包括:第一计数步骤,对所述基准时钟计数,且在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时,输出表示编码开始点的信号;第二计数步骤,在与所述来自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中的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从所述相位差起开始进行基准时钟的计数,当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时输出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同时将所述第一计数步骤中的计数值复位;以及禁止步骤,在与来自所述切换后素材的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中的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起,至所述开始点制做基准信号的输出时刻止的期间,禁止所述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输出,并且,把通过所述禁止步骤输出的所述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的输出时标作为所述编码处理的开始点。
12.一种数据记录装置,具有把由别的信息数据插入到连同基准时标一起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中而成的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进行编码的编码处理器,和把来自所述编码处理器的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的数据记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装置包括:编码开始点制成器,在与所述基准时标同步、且表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开始插入到所述基准信息数据中的插入开始点之前的阶段,保持规定的基准时标与所述处理单位的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并且其中所述基准时标为视频帧,并且所述多个素材为音频数据,并且视频处理单位与音频处理单位不同,所述相位差为视频帧和音频帧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所述别的信息数据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点;数据切换器,在所述插入开始点之后的所述编码开始点,把被输入至编码处理器中的数据从所述基准信息数据切换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开始点制成器包括: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对基准时钟计数,并当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时,作为编码开始点而输出;相位差保持器,根据在所述插入开始点之前期间的规定基准时标,将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中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而保持;以及相位差供给器,在与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中的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把在所述相位差保持器中保持的所述相位差提供给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并从所述相位差起开始进行计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供给器具有比较与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和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且当双方的基准时标一致时把相位差取入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的取入信号输出器,并且,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根据来自所述取入信号输出器的相位差取入信号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切换为保持在所述相位差保持器中的相位差后从所述相位差起开始计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保持器具有对与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计数、并在其计数值成为规定计数值的期间把保持请求信号输出至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的基准计数器,并且,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器根据来自所述基准计数器的保持请求信号的输入,把现在的计数值输出至所述相位差保持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位计数器包括:第一计数器,对基准时钟计数,且在其计数值成为处理单位长度的时候输出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第二计数器,根据来自所述取入信号输出器的取入信号的输入,从保持在所述相位差保持器中的相位差起开始对所述基准时钟进行计数,且在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期间输出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同时把所述第一计数器中的计数值复位;以及禁止器,在从所述取入信号的输出时刻起至来自第二计数器的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的输出时刻为止的期间,禁止器输出所述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并且,把通过所述禁止器输出的所述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的输出时刻设为所述编码处理的开始点。
17.一种数据记录方法,把由别的信息数据插入到连同基准时标一起输入的基准数据中而成的数字数据划分成规定的处理单位而通过编码处理器进行编码,并把来自所述编码处理器的编码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记录方法包括:编码开始点制成步骤,在与所述基准时标同步、且表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开始插入到所述基准信息数据中的插入开始点之前的阶段,保持规定的基准时标与所述处理单位的开始点之间的相位差,并且其中所述基准时标为视频帧,并且所述多个素材为音频数据,并且视频处理单位与音频处理单位不同,所述相位差为视频帧和音频帧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所述相位差制成所述别的信息数据按每个处理单位进行编码处理的开始点;切换步骤,在所述插入开始点后的编码开始点,把输入至编码处理器的数据从所述基准信息数据切换为所述别的信息数据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基准时钟计数、且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时输出表示编码开始点的信号的处理单位长度计数步骤的工作中,将所述插入开始点之前期间的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计数值作为相位差而保持,并在与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中的所述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开始从所述相位差起计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步骤比较与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和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在双方的基准时标一致的时刻,把现在的计数值切换为所述相位差并开始从所述相位差起计数。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与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计数,在其计数值成为规定计数值期间开始从所述相位差起计数。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位长度计数步骤包括:第一计数步骤,对基准时钟计数,且在其计数值成为表示处理单位长度的数值的时刻,输出表示编码开始点的信号;第二计数步骤,在与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之中的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从所述相位差起开始计数,当其计数值成为处理单位长度时输出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同时将所述第一计数步骤中的计数值复位;以及禁止步骤,在从与所述输入的基准信息数据有关的基准时标之中的所述规定的基准时标的输入时刻起,到来自第二计数步骤的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的输出时刻为止的期间,禁止输出所述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并且,把通过所述禁止步骤输出的所述开始点制成基准信号的输出时标设为所述编码处理的开始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24818/95 | 1995-12-13 | ||
JP32481895A JP3646382B2 (ja) | 1995-12-13 | 1995-12-13 |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符号化装置及び符号化方法 |
JP324818/1995 | 1995-12-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169A CN1181169A (zh) | 1998-05-06 |
CN1132419C true CN1132419C (zh) | 2003-12-24 |
Family
ID=18170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931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2419C (zh) | 1995-12-13 | 1996-12-11 | 数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数据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810787A4 (zh) |
JP (1) | JP3646382B2 (zh) |
KR (1) | KR100462916B1 (zh) |
CN (1) | CN1132419C (zh) |
WO (1) | WO19970222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933929T2 (de) * | 1999-04-09 | 2007-06-06 | Texas Instruments Inc., Dallas | Bereitstellen von digitalen Audio- und Videoprodukten |
JP2004079087A (ja) * | 2002-08-20 | 2004-03-11 | Sony Corp |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14164A (ja) * | 1984-04-09 | 1985-10-26 | Nec Corp | オ−デイオシンクロナイザ |
JP2590821B2 (ja) * | 1986-05-23 | 1997-03-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JP2827726B2 (ja) * | 1991-07-30 | 1998-11-25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ジタル音声信号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
JP2812025B2 (ja) * | 1991-10-24 | 1998-10-15 |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音響信号の時間遅延量の調整装置 |
JP2962047B2 (ja) * | 1992-06-10 | 1999-10-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ジタル記録再生装置 |
WO1994011985A2 (en) * | 1992-11-13 | 1994-05-26 | Ampex Systems Corporation | Programmable audio timing generator for digital video tape recording |
JP3031107B2 (ja) * | 1993-03-29 | 2000-04-10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ジタル記録再生装置 |
JPH08279246A (ja) * | 1995-04-07 | 1996-10-22 | Sony Corp | オーディオ信号処理装置 |
JP3603381B2 (ja) * | 1995-04-07 | 2004-12-2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圧縮データ編集装置および圧縮データ編集方法 |
-
1995
- 1995-12-13 JP JP32481895A patent/JP364638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
- 1996-12-11 KR KR1019970705703A patent/KR10046291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6-12-11 EP EP96941829A patent/EP0810787A4/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6-12-11 CN CN96193115A patent/CN113241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12-11 WO PCT/JP1996/003610 patent/WO1997022205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9980702306A (ko) | 1998-07-15 |
WO1997022205A1 (fr) | 1997-06-19 |
EP0810787A4 (en) | 2002-07-24 |
CN1181169A (zh) | 1998-05-06 |
EP0810787A1 (en) | 1997-12-03 |
JP3646382B2 (ja) | 2005-05-11 |
JPH09161409A (ja) | 1997-06-20 |
KR100462916B1 (ko) | 2005-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5842C (zh) | 编码方法和装置、解码方法和装置 | |
CN1324558C (zh) | 编码设备,解码设备以及音频数据分配系统 | |
CN1108012C (zh) | 多压缩模式的数字输入信号压缩装置、方法和系统 | |
CN1118065C (zh) | 光盘的记录和复制设备及方法 | |
CN1281006C (zh) | 信息编码/译码方法和装置和信息传输方法 | |
CN1159717C (zh) |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信息重放方法及装置 | |
CN1201308A (zh) | 信息编码方法和装置,信息解码方法和装置,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
CN1783323A (zh) | 内容使用装置及方法、分配服务器装置、信息分配法、记录介质 | |
CN1147134A (zh) | 解/编码器,带编/解码器的重放装置和带编码器的记录装置 | |
CN1167385A (zh) | 音频信号压缩方法 | |
CN1312664C (zh) | 特技模式的音频播放 | |
CN1808615A (zh) | 记录和再现装置以及编辑方法 | |
CN1294587C (zh) | 数据更新设备、再现设备和数据更新方法 | |
CN1707669A (zh) | 再现装置和再现方法 | |
CN1961371A (zh) | 音频再现设备 | |
CN1463432A (zh) | 数据记录介质、数据记录方法和装置及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768529A (zh) | 音频/视频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再现程序和记录程序 | |
CN1918909A (zh) | 文件记录设备、文件记录方法、文件记录过程的程序、其中存储文件记录过程的程序的存储媒体、文件重放设备、文件重放方法、文件重放过程的程序、以及其中存储文件重放过程的程序的存储媒体 | |
CN1259734A (zh)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重放装置 | |
CN1132419C (zh) | 数据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数据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
CN1237066A (zh) |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及装置和记录介质 | |
CN1453785A (zh) | 信息记录/重放设备和方法、记录/存储介质和程序 | |
CN1463434A (zh) | 数据记录/再现方法和装置及数据编辑方法和装置 | |
CN1260566A (zh)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再现设备 | |
CN1698374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