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32730B -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32730B
CN113232730B CN202110448276.6A CN202110448276A CN113232730B CN 113232730 B CN113232730 B CN 113232730B CN 202110448276 A CN202110448276 A CN 202110448276A CN 113232730 B CN113232730 B CN 113232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ductive contact
vehicle
contact bod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8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32730A (zh
Inventor
姜代平
胡真
张瑞丰
张程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482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32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32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2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32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32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通讯信号检测装置、通讯信号发送装置、充电枪导电接触体、车端导电接触体和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电连接;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和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电连接;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和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接触时控制所述通讯信号发送装置发送开盖指令;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开盖指令以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合。通过在充电时用充电枪触碰车端导电接触体,实现了充电口盖的自动开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匹配需要充电车辆,造成其他车辆误开充电口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 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已经成为了电动汽车用户的日常生活,充 电的体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乘坐体验和满意度。电动汽车电池的电力补给 方式一般分为带车插充和更换电池两种方式,其中更换电池存在如下缺陷: 1、市面上的换电站换电仓较地平面高很多,导致上坡坡度大,车辆驶入视 野差,影响驾驶体验问题;2、换电过程中,由于车辆位于高处,换电站及 车辆等发生危险情况时,司机与乘客无法顺利离开车厢;3、电池转运时,因转运空间不足,导致设备必须通过复杂结构避让电池,才能实现电池运 输问题。
而采用插充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更换电池方式存在的问题,与普通汽车 的加油相比,但是常见的充电方式需要做一系列的操作,例如解锁车辆、 打开充电口盖、插充电枪、刷卡/扫描充电等,特别是目前通用的手动开启 充电口盖非常麻烦,用户体验差,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现有 技术中的使用蓝牙和射频等开启充电开盖的方式无法同时实现既可以一对 一匹配又可以任意充电桩匹配任意车辆,导致在充电口盖开盖的时候,可能同时打开附近多辆汽车的充电口盖,造成误开盖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通过接触控制充电口盖开启并且可以对需要充电 的车辆精准控制的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 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匹配需要充电车辆,造成其他车辆误开 充电口盖以及充电口盖开盖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如下实现的: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包括通讯信号检测装置、通讯信 号发送装置、充电枪导电接触体、车端导电接触体和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 元;
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设在车辆上,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优选设置在充 电口附近,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设在充电枪上;
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电连接;
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和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电连接;
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和所述车 端导电接触体建立电路连接时控制所述通讯信号发送装置发送开盖指令;
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开盖指令以控制所述车辆的 充电口盖开合。通过在充电枪上设置充电枪导电接触体、车辆上设置车端 导电接触体,在需要充电时用户手提充电枪接触车端导电接触体,即可自 动开启充电口盖,使得电动汽车充电过程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 实现了充电枪和车辆的一对一匹配,避免了对其他车辆误开盖的风险。通 过将车端导电接触体设在充电口附近,在充电枪接触车端导电接触体触发充电口盖开启后,直接将充电枪插入充电口进行充电,无需再走多余路程, 从而使得充电过程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和 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用于检 测充电枪是否插入所述车辆的充电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口盖执行器,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和所述充电 口盖检测控制单元电信号连接,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用于控制所述车辆的 充电口盖开合。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上设有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为带磁性导体并且所述车端导电接 触体为铁磁金属导体,或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为铁磁金属导体并且所述 车端导电接触体为带磁性导体,或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和所述车端导电 接触体为带有不同极性的磁性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为第一耦合件,所述车端导电接触 体为第二耦合件,所述第一耦合件和所述第二耦合件为磁性互感耦合器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变压器驱动电路和变压器转换电路,所述变压器驱 动电路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耦合件电连接,所述变压器驱动电路输出端和所 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转换电路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耦合 件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转换电路输出端和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电连 接。
另外,还提供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上述的控 制装置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和所述充电枪导 电接触体是否建立电路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建立电路连接 时,控制所述通讯信号发送装置发送开盖指令;
当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开盖指令,确定所述车辆处于 待充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接收所述开盖指令,控 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之后包括:
利用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充电枪是否插入所述车辆的充 电口;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插入所述车辆的充电口时,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未插入所述车辆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 将等待至超过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用于检测车端电压以判断所述 车端导电接触体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是否建立电路连接,
所述利用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检测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和所述充电 枪导电接触体是否建立电路连接,之后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建立电路连接 时,唤醒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
在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和车端导电接触体接触建立电路连接后,才会使 得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自动唤醒,从而实现超低的静态功耗,节约能源。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充电枪上设置充电枪导电接触体、车辆上设置车端导电接触 体,在需要充电时用户手提充电枪接触车端导电接触体,即可自动开启充 电口盖,使得电动汽车充电过程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2)通过用户手提充电枪靠近车辆触碰车端导电接触体来控制充电口 盖开启,实现了充电枪和车辆的一对一匹配,避免了对其他车辆误开盖的 风险。
3)通过将车端导电接触体设在充电口附近,在充电枪接触车端导电接 触体触发充电口盖开启后,直接将充电枪插入充电口进行充电,无需再走 多余路程,从而使得充电过程方便快捷。
4)在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和车端导电接触体接触建立电路连接后,才会 使得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自动唤醒,从而实现超低的静态功耗,节约能 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 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结构示 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结构 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车端导电接触体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流程示 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流程 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
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车 端导电接触体4、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充电 口盖执行器7、第一耦合件8、第二耦合件9、变压器驱动电路10、变压器 转换电路11、充电桩13、车辆14、桩端检测点15、车端检测点16、桩端 开盖控制单元17、直流电源DC、开关S1、二极管D1、电阻RS1、电阻RT1、 电阻RT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所 述装置包括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充电枪导电接触体 3、车端导电接触体4、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 和充电口盖执行器7,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和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设于充电 桩13上,车端导电接触体4设在车辆14外侧,车辆14为电动汽车,充电 枪导电接触体3设在充电枪12外侧,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和充电枪导电接 触体3电连接,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电连接,通 讯信号检测装置1用于当检测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 建立电路连接时控制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充电口盖检测控 制单元5用于接收开盖指令以控制车辆14的充电口盖开合,充电枪连接检 测装置6和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 用于检测充电枪是否插入车辆的充电口18,充电口盖执行器7和充电口盖 检测控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充电口盖执行器7用于控制车辆的充电口盖 开合。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优选设置于充电枪12的枪头上,方便与车端导 电接触体4接触后,无需多余动作直接将充电枪12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 18中,操作方便。
如图3所示,车端导电接触体4可以设置在充电口盖的周围,即处于 车端导电接触体4的所在位置范围A内部,车端导电接触体4的位置与充 电口盖的距离及范围A可以视车辆14而定,优选地,车端导电接触体4的 位置应可实现在充电枪12触碰车端导电接触体4使得充电口盖弹开后,充 电人员不用再挪动位置即可将充电枪12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即可进 行充电。另外,充电口盖可以布置在车身的任何位置,常规为布置在车头 侧面或车尾侧面,部分车辆14也会布置在车头前面或车尾后面。
本实施例中,充电桩13设有直流电源DC,直流电源DC为12V直流 电源,充电枪12上设有开关S1,直流电源DC负极接地,直流电源DC正 极通过电阻RS1和充电枪12上开关S1一端电连接,开关S1另一端和充电 枪导电接触体3电连接,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电连接有二极管D1,通讯信 号检测装置1和二极管D1负端电连接,二极管D1正端和通讯信号发送装 置2均电连接在电阻RS1靠近开关S1一端,二极管D1正端为桩端检测点 15,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通过电阻RT2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电连接, 电阻RT2靠近车端导电接触体4一端为车端检测点16,车端检测点16通 过电阻RT1接地。车辆14中的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可以直接沿用现有电 动车辆中充电连接检测电路不需要额外增加。
其中,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为带磁性导体并且车端导电接触体4为铁 磁金属导体,或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为铁磁金属导体并且车端导电接触体4 为带磁性导体,或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为带有不同极 性的磁性导体,通过将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匹配设计, 可以轻松进行接触形成可靠电路连接。本实施例中,车端导电接触体可以 做成车辆品牌LOGO或车辆开盖图标,可以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
在充电枪12没有与车辆14进行接触前,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为悬空 状态,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通过二极管D1检测到的是直流电源DC的12V 恒定电压,当充电枪12枪头上的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与车辆14上的车端 导电接触体4接触后,由于车端电阻RT1的作用,桩端检测点15的电压会 被拉低,一般为6V左右,桩端检测点15的电压可调节电阻RS1和电阻RT1 的电阻值进行调整,此时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通过检测到桩端检测点15的 电压被拉低,确定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接触并且建立 电路连接,通过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所述开盖指令经过加 密算法处理,加密算法可使用如RSA/AES/DES等现有成熟加密算法或自定 义算法;由于车端检测点16的电压被提升,对应地,由原来的0V提升到 了6V,同时,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会被唤醒,接收并验证通讯信号发 送装置2发送的开盖指令,解密所述开盖指令并进行判断,若解密后的指 令正确,则通过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控制充电口盖执行器7打开车辆 14的充电口盖。
本实施例中,充电枪12上设有开关S1,开关S1优选安装在充电枪12 的手柄上,易于用户操作,提起充电枪12的同时可以按到开关S1,开关 S1也可以用导线替换,相当于开关S1为常闭开关,无需用户按下开关S1, 当充电枪导电接触体与车辆导电接触体接触后,可立即实现电路连接并唤 醒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并且自动完成开盖指令验证,继而充电口盖执 行器7开启车辆14的充电口盖。
在开盖指令验证过程中,用户需要保持充电枪12枪头和车辆开盖图标 接触,保持S1开关被按下,直到充电口盖自动开启,如果等待超过第一预 设时间(第一预设时间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为10秒), 充电口盖未打开则可以将充电枪12枪头离开车辆开盖图标,再次尝试或停 止充电流程;充电桩13则不停地循环向车辆14发送开盖指令,直到充电 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断开电路连接或开关S1断开,然后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开始检测充电枪12和车辆14的是否充电连接,如果 充电连接成功则启动正常充电,如果未检测到充电连接,通过充电枪导电 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建立电路连接,则继续发送开盖指令进行开 盖流程;车端在检测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接触建立 电路连接后,持续接收并验证开盖指令,如果未接收到开盖指令或判断开 盖指令错误则继续等待,等待超时则返回待机/休眠状态,在休眠待机状态 如果检测到再次建立电路连接,则重新开始验证开盖指令进行开盖流程, 开盖指令验证正确则控制充电口盖执行器7打开充电口盖,充电口盖打开 后持续检测充电连接,如果连接成功则进行正常充电,如果超过第二预设 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为1分钟) 未有充电连接,则重新闭合充电口盖并返回待机/休眠状态;在充电连接成 功后,可能需要多种途径启动充电,如果设计有即插即充功能则连接成功 后自动启动充电,如果无即插即充功能或即插即充验证失败,则需要进行 手机扫码、充电桩刷卡等传统方式进行充电,这些启动充电的方法和流程 属于正常的充电流程,本申请不再进行重复介绍。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所 述装置包括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充电枪导电接触体 3、车端导电接触体4、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 和充电口盖执行器7,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和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设于充电 桩13上,车端导电接触体4设在车辆14上,车辆14为电动汽车,充电枪 导电接触体3设在充电枪12上,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和充电枪导电接触体 3电连接,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电连接,通讯信号 检测装置1用于当检测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建立电 路连接时控制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 用于接收开盖指令以控制车辆14的充电口盖开合,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 和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 充电枪是否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充电口盖执行器7和充电口盖检测控 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充电口盖执行器7用于控制车辆14的充电口盖开合。 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优选设置于充电枪12的枪头上,方便与车端导电接触 体4接触后,无需多余动作直接将充电枪12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中, 操作方便。
如图3所示,车端导电接触体4可以设置在充电口盖的周围,即处于 车端导电接触体4的所在位置范围A内部,车端导电接触体4的位置与充 电口盖的距离及范围A可以视车辆14而定,优选地,车端导电接触体4的 位置应可实现在充电枪12触碰车端导电接触体4使得充电口盖弹开后,充 电人员不用再挪动位置即可将充电枪12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即可进 行充电。另外,充电口盖可以布置在车身的任何位置,常规为布置在车头 侧面或车尾侧面,部分车辆14也会布置在车头前面或车尾后面。
其中,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为第一耦合件8,车端导电接触体4为第二 耦合件9,第一耦合件8和第二耦合件9为磁性互感耦合器件。磁性互感耦 合器件可以使用变压器或互感器等耦合器件进行实现,需要把耦合器件分 为可以磁性互感耦合的两部分,一部分作为第一耦合件8安装到充电枪12 枪头上,另外一部分作为第二耦合件9安装到车辆14的充电口18附近, 第二耦合件9可以直接外露到车辆14外,也可以在车辆14外壳里面,也 就是第一耦合件8和第二耦合件9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耦合,也可以中间间 隔车辆14外壳进行耦合。
本实施例中,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和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集成一体为 桩端开盖控制单元17,控制装置还包括变压器驱动电路10和变压器转换电 路11,变压器转换电路11输入端和第二耦合件9电连接,变压器转换电路 11输出端和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连接;变压器驱动电路10输入端和 第一耦合件8电连接,变压器驱动电路10输出端和桩端开盖控制单元17 一端电连接,充电桩13设有直流电源DC,直流电源DC为12V直流电源, 充电枪12上设有开关S1,直流电源DC负极接地,直流电源DC正极通过 电阻RS1和桩端开盖控制单元17另一端电连接,开关S1一端电连接在桩 端开盖控制单元17另一端,开关S1另一端接地。
当用户将充电枪12触碰到第二耦合件9或第二耦合件9在车辆14对 应的耦合位置后,按下开关S1则电阻RS1被短路,桩端开盖控制单元17 中检测到电压把拉低,即从电压12V拉低到0V,则发送开盖指令,所述开 盖指令经过变压器驱动电路10驱动后通过充电枪12上的第一耦合件8到 车辆14上的第二耦合件9,然后通过车端的变压器转换电路11转换为数字 信号发送给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会被所述数 字信号唤醒,并接收验证所述开盖指令,所述开盖指令经过加密算法处理, 加密算法可使用如RSA/AES/DES等现有成熟加密算法或自定义算法,若解 密后的指令正确,则通过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控制充电口盖执行器7 打开车辆14的充电口盖。
其中,充电枪12枪头上的第一耦合件8和车辆14上的第二耦合件9 都带两个极性,即N极和S极,N极和S极所在位置可设计成易于辨识的 图案或者图标,确保接触时第一耦合件8的N极和第二耦合件9的S极对 应,或者第一耦合件8的S极和第二耦合件9的N极对应,有效防止相同 极性对接时导致耦合传导失败的问题。
在开盖指令验证过程中,用户需要保持充电枪12枪头和车辆开盖图标 接触,保持S1开关被按下,直到充电口盖自动开启,如果等待超过第一预 设时间(第一预设时间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为10秒), 充电口盖未打开则可以将充电枪12枪头离开车辆开盖图标,再次尝试或停 止充电流程;充电桩13则不停地循环向车辆14发送开盖指令,直到充电 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断开电路连接或开关S1断开,然后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开始检测充电枪12和车辆14的是否充电连接,如果 充电连接成功则启动正常充电,如果未检测到充电连接,通过充电枪导电 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建立电路连接,则继续发送开盖指令进行开 盖流程;车端在检测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车端导电接触体4接触建立 电路连接后,持续接收并验证开盖指令,如果未接收到开盖指令或判断开 盖指令错误则继续等待,等待超时则返回待机/休眠状态,在休眠待机状态 如果检测到再次建立电路连接,则重新开始验证开盖指令进行开盖流程, 开盖指令验证正确则控制充电口盖执行器7打开充电口盖,充电口盖打开 后持续检测充电连接,如果连接成功则进行正常充电,如果超过第二预设 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为1分钟) 未有充电连接,则重新闭合充电口盖并返回待机/休眠状态;在充电连接成 功后,可能需要多种途径启动充电,如果设计有即插即充功能则连接成功 后自动启动充电,如果无即插即充功能或即插即充验证失败,则需要进行 手机扫码、充电桩刷卡等传统方式进行充电,这些启动充电的方法和流程 属于正常的充电流程,本申请不再进行重复介绍。
另外,如图4所示,还提供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所述 方法基于实施例1中的控制装置实现的,包括:
S101:利用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检测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充电枪导电 接触体3是否建立电路连接;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通过检测桩端检测点15 的电压判断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是否建立电路连接。
S102:利用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检测车端电压;车端电压为车端 检测点16的电压。
S103:当检测到车端电压在预设范围时,唤醒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
S104:当检测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建立电路连 接时,控制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
唤醒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和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可 同时进行。
S105:当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接收开盖指令,确定车辆14处于待 充电状态,控制车辆14的充电口盖开启;
S106:利用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检测充电枪是否插入车辆14的充电 口18;
S107:当检测到充电枪12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时,对车辆14进 行充电;
S108:当检测到充电枪12未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充电口盖执行 器7将等待至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车辆14的充电口盖关闭。
另外,如图5所示,还提供另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所 述方法基于实施例2中的控制装置实现的,包括:
S201:利用桩端开盖控制单元17检测第二耦合件9和第一耦合件8是 否建立电路连接;
S202:当检测到第二耦合件9和第一耦合件8建立电路连接时,发送 开盖指令;
S203:利用变压器驱动电路10驱动开盖指令并发送;
S204:利用变压器转换电路11接收开盖指令,将开盖指令转化为数字 信号并发送;
S205: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接收数字信号并且被唤醒;
S206:利用桩端开盖控制单元17发送开盖指令;
唤醒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和桩端开盖控制单元17发送开盖指令可 同时进行。
S207:当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接收开盖指令,确定车辆14处于待 充电状态,控制车辆14的充电口盖开启;
S208:利用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检测充电枪是否插入车辆14的充电 口18;
S209:当检测到充电枪12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时,对车辆14进 行充电;
S210:当检测到充电枪12未插入车辆14的充电口18,充电口盖执行 器7将等待至超过第一预设时间后控制车辆14的充电口盖关闭。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充电枪上设置充电枪导电接触体、车辆上设置车端导电接触 体,在需要充电时用户手提充电枪接触车端导电接触体,即可自动开启充 电口盖,使得电动汽车充电过程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
2)通过用户手提充电枪靠近车辆触碰车端导电接触体来控制充电口盖 开启,实现了充电枪和车辆的一对一匹配,避免了对其他车辆误开盖的风 险。
3)通过将车端导电接触体设在充电口附近,在充电枪接触车端导电接 触体触发充电口盖开启后,直接将充电枪插入充电口进行充电,无需再走 多余路程,从而使得充电过程方便快捷。
4)在充电枪导电接触体和车端导电接触体接触建立电路连接后,才会 使得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自动唤醒,从而实现超低的静态功耗,节约能 源。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能够相互结 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 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 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
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设在车辆上,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设在充电枪上,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通过接触建立电路连接;
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电连接;
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和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电连接;
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建立电路连接时控制所述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
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用于接收所述开盖指令以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和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充电枪是否插入所述车辆的充电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口盖执行器(7),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7)和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7)用于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上设有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为带磁性导体并且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为铁磁金属导体,或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为铁磁金属导体并且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为带磁性导体,或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和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为带有不同极性的磁性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为第一耦合件(8),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为第二耦合件(9),所述第一耦合件(8)和所述第二耦合件(9)为磁性互感耦合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器驱动电路(10)和变压器转换电路(11),所述变压器驱动电路(10)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耦合件(8)电连接,所述变压器驱动电路(10)输出端和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转换电路(11)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耦合件(9)电连接,所述变压器转换电路(11)输出端和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连接。
8.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检测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是否建立电路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建立电路连接时,控制所述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
当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接收所述开盖指令,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待充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用于检测车端电压以判断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是否建立电路连接,
利用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检测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是否建立电路连接,之后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建立电路连接时,唤醒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以等待接收所述开盖指令。
10.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通讯信号检测装置(1)检测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是否建立电路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车端导电接触体(4)和所述充电枪导电接触体(3)建立电路连接时,控制所述通讯信号发送装置(2)发送开盖指令;
当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接收所述开盖指令,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待充电状态,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开启;
利用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检测所述充电枪是否插入所述车辆的充电口,所述充电枪连接检测装置(6)和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插入所述车辆的充电口时,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当检测到所述充电枪未插入所述车辆的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7)将等待至超过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车辆的充电口盖关闭,所述充电口盖执行器(7)和所述充电口盖检测控制单元(5)电信号连接。
CN202110448276.6A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3232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8276.6A CN113232730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8276.6A CN113232730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2730A CN113232730A (zh) 2021-08-10
CN113232730B true CN113232730B (zh) 2022-08-30

Family

ID=77129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8276.6A Active CN113232730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327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9832B (zh) * 2022-03-16 2023-07-21 始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1932A (ja) * 2015-08-18 2017-0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リッド
CN107415734A (zh) * 2017-07-28 2017-12-01 朱小平 一种具有通讯和充电控制功能的充电枪
CN110239389A (zh) * 2019-06-04 2019-09-17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自动开关车辆的充电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56666A (zh) * 2018-05-31 2019-12-10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充电枪、车用充电插座及其防护盖板结构
CN111703325A (zh) * 2020-06-28 2020-09-25 戴姆勒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车辆充电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0968B2 (en) * 2011-09-28 2014-05-13 Tesla Motors, Inc. Charge port door with electromagnetic latching assembly
US20170297437A1 (en) * 2016-04-19 2017-10-19 Faraday&Future Inc. Charging connection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7042769A (zh) * 2017-03-16 2017-08-15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用电动汽车识别及充电系统
CN109672737A (zh) * 2018-12-24 2019-04-23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盖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充电盖控制器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1932A (ja) * 2015-08-18 2017-0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リッド
CN107415734A (zh) * 2017-07-28 2017-12-01 朱小平 一种具有通讯和充电控制功能的充电枪
CN110556666A (zh) * 2018-05-31 2019-12-10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充电枪、车用充电插座及其防护盖板结构
CN110239389A (zh) * 2019-06-04 2019-09-17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自动开关车辆的充电盖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703325A (zh) * 2020-06-28 2020-09-25 戴姆勒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控制车辆充电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32730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2730B (zh) 一种充电口盖接触式开启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15023748A (ja) 車両
EP3096430B1 (en)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a vehicle control device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charging thereof
CN105453379A (zh) 感应式充电系统的功率管理
CN205063572U (zh) 节能电子锁
CN109888572B (zh) 充电枪锁定系统及其解锁方法
US20210170898A1 (en) Vehicle and locking control system
KR20140002253A (ko) 휴대용 충전기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WO2020156771A1 (en) A method of swapping at least one battery in an electric vehicle
CN110329077A (zh) 机器人及应用于机器人中的电池断电控制方法
CN109918327A (zh) Otg反充电流提高方法及otg手机
KR101057404B1 (ko)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시스템 및 충전 제어 방법
US11279254B2 (en) Vehicle
EP4054055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and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JP2010124556A (ja) 給電装置および車両
CN112865236A (zh) 一种有线无线智能切换的充电系统及实现方法、充电设备
CN209616910U (zh)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与充电系统
CN216086972U (zh)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耳机充电盒及tws耳机
CN211530801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2849957U (zh) 保护壳
CN103096198A (zh) 一种感应话筒电路和实现感应话筒的方法
CN208184461U (zh) 门锁控制系统及车辆
CN218715961U (zh) 一种车辆解锁装置和车辆
CN107933334B (zh) 车辆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204597587U (zh) 一种不间断无线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