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9562B -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9562B
CN113229562B CN202110508538.3A CN202110508538A CN113229562B CN 113229562 B CN113229562 B CN 113229562B CN 202110508538 A CN202110508538 A CN 202110508538A CN 113229562 B CN113229562 B CN 113229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scarf
folding
mounting plat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85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9562A (zh
Inventor
田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Boru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Boru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Boru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Boru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085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9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9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9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9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9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2Handl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e.g. feeding, piling, separating or reversing
    • A41H43/025Folding, unfolding or turning over
    • A41H43/0257Fo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2Handl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e.g. feeding, piling, separating or reversing
    • A41H43/0235Feeding or advancing
    • A41H43/0242Conveyo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ransvers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生产加工系统,涉及检查围巾生产设备领域,其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第一机架一侧且垂直地面设置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机架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还包括从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分布的上料装置、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初步折层的可调折层装置、粘合装置、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裁切的裁切装置、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多次折层的多次折层装置、出料装置。本申请具有便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查围巾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检查围巾一般是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口腔时用的,在检查口腔之前,首先系在病人脖子上,再进行检查,减少口腔污物掉落在病人衣服上,对衣服造成污染。目前,相关技术中的检查围巾一般是由多个操作人员纯手工进行加工,但是,由于生产量较大,纯手工加工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且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第一机架一侧且垂直地面设置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机架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还包括从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分布的上料装置、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初步折层的可调折层装置、粘合装置、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裁切的裁切装置、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多次折层的多次折层装置、出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把成卷的检查围巾首先放置在上料装置上,然后检查围巾会经过可调折层装置的初步折层,然后经过粘合装置,再经过裁切装置的裁切,能够把胶带粘合到检查围巾上,然后经过多次折层装置的折层,最后折层完毕的检查围巾从出料装置进行出料,全程机械化的操作,减少了人力的耗费,且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沿第一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卷轴、对称固设在第一机架顶端的导向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机架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气缸、两个沿高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气缸和第一机架相铰接的转动杆、两个一端铰接在第一机架靠近转动杆一端的上料杠,两个所述转动杆、两个上料杠分别与两个气缸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上料时,操作人员能够把成卷的检查围巾放置在卷轴上,然后启动气缸,通过转动杆带动上料杠转动,使卷轴沿上料杠移动到导向板处,便于上料,减少人力的耗费。
可选的,所述可调折层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机架靠近卷轴一侧且沿第一机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压辊、安装在第一机架顶端的两组安装架、安装在两组安装架上的安装杆、安装在安装杆上且于第一压辊靠近出料端一侧的初步折层组件,所述初步折层组件包括滑移连接在安装杆上的第二移动块、沿高度方向设置且与第二移动块滑移连接的第二螺杆、安装在第二螺杆底端的且靠近第一压辊的侧面为斜面的压板,所述压板靠近出料端分一端朝向安装杆倾斜设置且压板靠近出料端侧面的长度比检查围巾折层后的宽度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操作人员根据检查围巾的位置调整压板的位置,然后检查围巾能够经过压辊的折痕,再经过压板的压折,实现检查围巾的初步折层,便于使检查围巾进行处理,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粘合装置包括垂直固设在安装板上的固定杆、固设在固定杆一端且平行安装板设置的第三固定板、一端固设在安装板上的抽气盒、转动连接在抽气盒与第三固定板之间且与抽气盒相连通的辊筒、一端固设在安装板上且设置在辊筒靠近进料端一侧的第二转动辊、固设在第二转动辊上的裁切刀、一端固设在安装板侧壁上且设置在辊筒下方的第三转动辊、套设在第三转动辊上的第二压辊、对抽气盒进行抽气的抽气机、带动第二转动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辊筒上开设有抽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抽风机,抽风机能够吸走辊筒内的空气,使胶带更好的贴合在辊筒上,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动辊转动,使裁切刀对胶带进行切割,此时,检查围巾从辊筒与压辊之间经过,胶带能够被挤压在检查围巾上,比较方便。
可选的,所述裁切装置包括安装在靠近可调折层装置且用于输送检查围巾的第一输送带、设置在安装板靠近出料端一侧的第二机架、沿第二机架长度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上的支撑辊、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上且平行支撑辊设置的裁切辊、带动裁切辊转动的第三电机、固设在裁切辊上的刀片、设置在裁切辊上方的抽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包括一端穿过安装板且位于裁切辊上方的第一连接管、设置在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板远离裁切装置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查围巾经过初步折层之后,会到达裁切装置进行裁切,在裁切的同时,启动第一抽风机,第一抽风机能够把检查围巾在裁切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吸走,减少下脚料对检查围巾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多次折层装置包括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且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一次折层的第一折层机构、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二次折层的第二折层机构、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三次折层的第三折层机构、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折层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进料端处的第一传送带、位于第一传送带下方的第二传送带、位于第一传送带靠近出料端处的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沿安装板高度方向设置且与其滑移连接的第一折板;
所述第二折层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于第三传送带下方的第四传送带、位于第四传送带下方的第五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三传送带及第四传送带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竖向空隙,所述第四传送带与第五传送带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有沿安装板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其滑移连接的第二折板;
所述第三折层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于第五传送带输出端的第六传送带,所述第五传送带与第六传送带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竖向空隙,所述第五传送带与第六传送带之间设置有沿安装板高度方向设置且与其滑移连接的第三折板;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第五传送带、第六传送带传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查围巾首先到达第一折层机构,经过第一折板处启动驱动机构进行第一次折层,然后沿第二传送带与第四传送带之间的空隙,到达第二折板处,启动驱动机构,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二次折层,最后经第五传送带与第六传送带之间的空隙到达第三折板处,并启动驱动机构带动第三折板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三次折层,全程机械化操作,比较方便,便于对检查围巾进行折层。
可选的,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于靠近第六传送带处的第七传送带、位于第七传送带上方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第七传送带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使第七传送带、第二输送带移动,使折层完毕的检查围巾经过第七传送带与输送带之间的空隙到达出料端,再由操作人员统一进行处理,使用方便。
可选的,所述第七传送带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垂直安装板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设有外周面上均匀固设有多个收纳板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九电机,所述安装板于转动轮靠近出料端的一侧安装有第八传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九电机,第九电机能够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使转动轮转动,检查围巾能够经转动轮上的收纳板到达第八传送带处,有助于使检查围巾的收纳更加整齐有序,同时便于操作人员整理。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检查围巾能够经过上料装置进行上料,然后经过可调折层装置的初步折层,再经过裁切装置的裁切、粘合装置的粘贴、多次折层装置的折层,最后到达出料装置进行统一处理,全程机械化的操作,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2.转动轮的设置能够使折层完毕的检查围巾到达第八传送带时比较整齐有序,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下一步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表示上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了表示可调折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为了表示连接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为了表示粘合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为了表示抽气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为了表示裁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为了表示压紧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为了表示抽气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为了表示多次折层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为了表示驱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为了表示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是为了表示第六传送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4是为了表示第一折层组件、第二折层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的A部放大图;图16是为了表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7是为了表示出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第一机架;02、导向板;021、第一螺栓;03、卷轴;04、第一导向辊;05、安装板;051、固定杆;052、第三固定板;053、安装座;06、第二导向辊;07、第四转动辊;08、第二机架;09、第三机架;091、支撑辊;092、第七转动辊;1、上料装置;11、气缸;12、转动杆;13、上料杠;14、第一光电传感器;15、第二光电传感器;16、第一固定板;17、第一螺杆;171、手柄;18、限位杆;19、第一移动块;2、可调折层装置;21、第一压辊;22、连接组件;221、第一滑板;222、第一固定块;223、第二螺栓;224、第一转动辊;23、第一安装组件;231、安装架;2311、横杆;23111、穿孔;2312、竖杆;232、连接件;2321、第三螺栓;24、第二安装组件;241、第二滑板;242、第二固定块;243、安装杆;244、第四螺栓;25、初步折层组件;251、第二移动块;2511、第五螺栓;252、第二螺杆;2521、第一螺母;253、第二固定板;2531、第二螺母;2532、第六螺栓;254、压板;3、粘合装置;31、辊筒;311、抽风孔;32、抽气盒;33、第二转动辊;331、裁切刀;34、第二压辊;35、抽气机;36、第一电机;37、第三转动辊;4、裁切装置;41、输送机构;411、第五转动辊;412、第六转动辊;413、第一输送带;414、第二电机;415、第一容纳箱;4151、第一抽气孔;416、第四固定板;42、裁切机构;421、压紧组件;4211、第三螺杆;4212、连接块;4213、把手;4214、固定片;4215、弹簧;422、切割组件;4221、裁切辊;4222、刀片;423、驱动组件;4231、第三电机;43、抽风机构;431、第一连接管;4311、罩体;432、第一抽风机;433、收集箱;434、压紧辊;435、第二连接管;436、第二抽气孔;437、第二容纳箱;44、抽气机构;441、第二抽风机;442、第三连接管;443、第四连接管;444、第五连接管;445、第六连接管;5、多次折层装置;51、第一折层机构;511、第一传送组件;5111、第一传送带;51111、第一转轴;51112、第二转轴;51113、第三转轴;51114、第四转轴;5112、第二传送带;51121、第五转轴;51122、第六转轴;51123、第七转轴;51124、第八转轴;5113、第三传送带;51131、第九转轴;51132、第十转轴;512、第一折层组件;5121、第一折板;5122、第一滑轨;5123、第一滑块;5124、第一除静电器;5125、第一连接轴;5126、第一转盘;5127、第一连接杆;52、第二折层机构;521、第二传送组件;5211、第四传送带;52111、第十一转轴;52112、第十二转轴;52113、第十三转轴;5212、第五传送带;52121、第十四转轴;52122、第十五转轴;52123、第十六转轴;522、第二折层组件;5221、第二折板;5222、第二滑轨;5223、第二滑块;5224、第二连接轴;5225、第二转盘;5226、第二连接杆;53、第三折层机构;531、第三传送组件;5311、第六传送带;53111、第十七转轴;53112、第十八转轴;53113、第十九转轴;53114、第三导向辊;532、第三折层组件;5321、第三折板;5322、第三滑轨;5323、第三滑块;5324、第二除静电器;5325、第三转盘;5326、第三连接杆;54、驱动机构;541、第四电机;542、第五电机;543、第六电机;6、出料装置;61、第七传送带;611、第八转动辊;612、第一凸起;613、第七电机;62、第八传送带;621、第十一转动辊;622、第一挡板;623、第二挡板;624、第十电机;63、第九转动辊;64、第十转动辊;65、第八电机;66、第二输送带;661、第二凸起;67、转动轴;671、转动轮;6711、收纳板;6712、第九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参照图1,包括第一机架01,第一机架01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还包括沿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分布的上料装置1、可调折层装置2、粘合装置3、裁切装置4、多次折层装置5、出料装置6。
参照图2,第一机架01的顶端于进料端处对称固设有导向板02,导向板02靠近进料端的侧面为弧面,且导向板0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021。两个导向板02于弧面处设置有卷轴03,且卷轴03沿第一机架01宽度方向设置。上料装置1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设置在第一机架0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料装置1设置在进料端,且上料装置1包括气缸11、转动杆12、上料杠13。气缸11固设在第一机架01的一侧,且沿第一机架01长度方向设置。转动杆12沿高度方向设置,且转动杆12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机架01的顶端于靠近进料端的位置处、另一端和气缸11的一端相铰接。上料杠13的一端铰接在转动杆12远离气缸11的一端。上料杠13远离第一机架01的一端为与卷轴03相适配的弧形。检查围巾缠绕在卷轴03上,且通过螺栓实现卷轴03与导向板02的固定。
当操作人员进行上料时,首先把成卷的检查围巾放置在卷轴03上,然后再将卷轴03放置在上料杠13远离机架的一端,启动气缸11,气缸11能够通过转动杆12带动上料杠13转动,使上料杠13远离机架的一端向上倾斜,从而使卷轴03沿上料杠13滑移至两个导向板02处,再用第一螺栓021拧紧即可。
参照图2,第一机架01顶端于靠近卷轴03的中间位置处固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4,第一机架01上于第一光电传感器14远离卷轴0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15。第一机架01上于第二光电传感器15靠近出料端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固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板16,两个第一固定板16的中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7,且两个第一固定板16于第一螺杆17的上方分别固设有限位杆18。第二光电传感器15固设在第一移动块19上,第一移动块19套设在第一螺杆17、两个限位杆18上,且与第一螺杆17螺纹连接、分别与两个限位杆18滑移连接。其中一个固定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手柄171。第一光电传感器1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5能够检测检查围巾的位置,操作人员能够转动手柄171,使第一螺杆17转动,使第一移动块19移动,能够调整第二光电传感器15的位置,能够对检查围巾的位置更好的进行检测,当检测出检查围巾位置不准确时,操作人员能够停机,调整完毕检查围巾的位置后再继续工作。
参照图3,第一机架01于第二光电传感器15靠近出料端的位置处固设有两个第一导向辊04,且两个第一导向辊04均沿第一机架01宽度方向设置。两个第一导向辊04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机架01转动连接。可调折层装置2设置在机架于上料机构靠近出料端的一侧,且可调折层装置2包括第一压辊21、连接组件22、第一安装组件23、第二安装组件24、初步折层组件25。第一压辊21设置在靠近卷轴03的一侧,且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初步折层。连接组件22设置在第一机架01的顶端,且用于连接第二安装组件24和初步折层组件25。第二安装组件24设置在第一安装组件23上,且用于连接初步折层组件25。初步折层组件25设置在第一机架01于第一压辊21靠近出料端的一侧,且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折层。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把第一安装组件23安装在第一机架01上,然后安装第二连接组件22,再把初步折层组件25安装完毕,就能够对检查围巾进行折层。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压辊21沿第一机架01宽度方向设置,且第一压辊21设置在第一机架0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组件22包括第一滑板221、第一固定块222、第一转动辊224,第一滑板221设置在第一压辊21靠近第一机架01的底面上。第一固定块222固设在第一滑板221底面的中心位置处,第一滑板221底面上穿设有两个第二螺栓223,且两个第二螺栓223于穿过第一滑板221的一端分别伸入第一机架01内。第一转动辊224沿第一机架01宽度方向设置,且第一转动辊224的一端伸入第一固定块222内且与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一压辊21内且与其转动连接。当检查围巾从第一机架01进料端向出料端移动时,会从第一压辊21的底端经过,第一压辊21对检查围巾进行初步折痕,然后检查围巾再经过折层组件进行折层。
参照图3,第一安装组件23包括两组安装架231,两组安装架231分别沿第一机架01宽度方向对称设置,且两组安装架231分别沿第一机架01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架231包括横杆2311、竖杆2312,横杆2311沿第一机架01长度方向设置。竖杆23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竖杆2312分别设置在横杆23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个竖杆2312的顶端分别与横杆2311固定连接。两个竖杆2312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连接件232,且两个连接件232上穿设有两个第三螺栓2321,其中一个第三螺栓2321于穿过连接件232的一端伸入第一机架01内、剩余一个第三螺栓2321于穿过连接件232的一端伸入竖杆2312内,且实现安装架231与第一机架01的固定。操作人员用第三螺栓2321把连接件232固定在第一机架01上,就能够完成安装架231与第一机架01的安装。
参照图3,第二连接组件22包括第二滑板241、第二固定块242、安装杆243,第二滑板241、第二固定块24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第二滑板241分别设置在两个横杆2311上,两个第二固定块242分别固设在两个第二滑板241顶面的中心位置处。横杆2311上开设有多个穿孔23111,且多个穿孔23111沿横杆231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二滑板241顶面于第二固定块242的两侧分别穿设有第四螺栓244,且第四螺栓244于穿过第二滑板241的一端伸入其中两个穿孔23111内。安装杆243设置在两个第二固定块242之间,安装杆243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且安装杆243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第二固定块242内且与其固定连接。
参照图3,初步折层组件25包括第二移动块251、第二螺杆252、第二固定板253、压板254,第二移动块251套设在安装杆243上且与其滑移连接。第二移动块25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穿设有第五螺栓2511,且第五螺栓2511于穿过第二移动块251的一端与安装杆243相抵触。第二螺杆252顶端朝向进料端倾斜设置,第二螺杆252穿设在第二移动块251远离第五螺栓2511的一端,且第二螺杆252与第二移动块251滑移连接。第二螺杆252于第二移动块25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521,且两个第一螺母2521均与第二移动块251相抵触。第二固定板253设置在第二螺杆252的底端,且第二固定板253顶面于中心位置处固设有第二螺母2531,第二螺杆252的底端伸入第二螺母2531内,且与其螺纹连接。压板254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53的底端,且压板254于靠近出料端的一端朝向安装杆243倾斜设置。压板254靠近第一压辊21的侧面为斜面,且压板254靠近出料端的侧面的长度大于折层后的检查围巾的宽度。压板254的各角为圆角,且压板254设置在固定板的底端。第二固定板253于四个端角处分别穿设有第六螺栓2532,且四个第六螺栓2532于穿过第二固定板253的一端分别伸入压板254内。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对压板254的位置进行调整,拧松第五螺栓2511,移动第二移动块251至合适的位置,再拧紧第五螺栓2511使其抵触处连接杆即可,当检查围巾经过压板254时,压板254的尖端能够对初步折痕过的检查围巾进行进一步折层,然后检查围巾在向出料端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整个压板254的压实,最终完成检查围巾的折层。
参照图5和图6,第一机架0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05,粘合装置3设置在可调折层装置2靠近出料端的一侧。粘合装置3包括辊筒31、抽气盒32、第二转动辊33、第二压辊34。安装板05于靠近可调折层装置2的一侧固设有固定杆051,固定杆051垂直安装板05设置,且固定杆051远离安装板05的一端固设有平行安装板05设置的第三固定板052。抽气盒32设置在安装板05与第三固定板052之间,且抽气盒32的一侧与安装板05固定连接。安装板05于远离抽气盒32的侧面固设有抽气机35,且抽气机35与抽气盒32内部相连通。辊筒31设置在抽气盒32与第三固定板052之间,且辊筒3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抽气盒32、第三固定板052转动连接。辊筒31呈内部中空设置,且辊筒3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抽风孔311,且辊筒31内部与抽气盒32相连通。第二转动辊33设置在辊筒31靠近进料端的一侧,且第二转动辊3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05、第三固定板052转动连接,且第二转动辊33上固设有裁切刀331。安装板05于远离抽气盒32的侧面固设有第一电机36,且第一电机36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辊33的一端固定连接。辊筒31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设置的第三转动辊37,且第三转动辊37的一端固设在安装板05的侧壁上。第二压辊34套设在第三转动辊37远离安装板05的一端,且与其转动连接。安装板05侧壁上于粘合装置3靠近出料端的一侧固设有两个第二导向辊06,两个第二导向辊06平行固定杆051设置且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当检查围巾经过可调折层装置2的初步折层后,检查围巾能够经过第二压辊34和第二导向辊06到达裁切装置4,同时,操作人员把胶带放置在辊筒31上,启动第一电机36和抽气机35,第一电机36能够带动转动辊转动,使刀片4222对胶带进行切割,抽气机35能够抽走辊筒31内的空气,使胶带吸附在辊筒31上,随着辊筒31的转动,胶带能够粘贴在检查围巾上,实现胶带与检查围巾的粘合。
参照图7,裁切装置4设置在粘合装置3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裁切装置4包括输送机构41、裁切机构42、抽风机构43、抽气机35构。安装板05上于进料端处转动连接有第四转动辊07,且第四转动辊07垂直安装板05设置。输送机构41设置在安装板05靠近可调折层装置2的位置处,且用于输送检查围巾。裁切机构42设置在输送机构41靠近出料端的一侧,且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裁切。抽风机构43设置在裁切机构42的上方,且用于将检查围巾在裁切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吸走。抽气机35构用于使检查围巾增强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检查围巾的生产过程中,检查围巾从进料端经过第四转动辊07、输送机构41到达裁切机构42进行裁切,在裁切的同时,抽风机构43能够把下脚料吸走,然后检查围巾再经过出料端进入下一道工序。
参照图7,输送机构41包括设置在安装板05一侧的第二机架08、第五转动辊411、第六转动辊412、第一输送带413、第二电机414,第二机架08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机架08的顶端固设有第一容纳箱415,且第一容纳箱415呈内部中空设置。第一容纳箱415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四固定板416,即第四固定板416的数量为四个。第五转动辊411沿第一容纳箱415宽度方向设置,且第五转动辊411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两个第四固定板416转动连接。第六转动辊412沿第一容纳箱415宽度方向设置,且第六转动辊412的两端分别与剩余两个第四固定板416转动连接。第一输送带413缠绕在第五转动辊411与第六转动辊412上。第二电机414固设在其中一个第四固定板416上,且第二电机414带动第五转动辊411和第六转动辊412转动。启动第二电机414,第二电机414能够带动第一输送带413转动,检查围巾能够被第一输送带413运送到裁切机构42处进行裁切。
参照图7和图8,安装板05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机架09,且裁切机构42设置在第三机架09上。第三机架09上设置有支撑辊091,支撑辊091沿第三机架09长度设置,且支撑辊09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三机架09的侧壁上。裁切机构42包括压紧组件421、切割组件422、驱动组件423,压紧组件421包括第三螺杆4211、连接块4212,第三螺杆42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三螺杆4211分别设置在第三机架09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第三螺杆4211沿高度方向设置,底端分别穿过第三机架09的顶壁,且与第三机架09螺纹连接。连接块421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第三螺杆4211一一对应。两个连接块4212的顶端分别固设有轴承(图中未示出),两个第三螺杆4211的底端分别伸入两个轴承内且与其转动连接。两个第三螺杆4211的顶端分别固设有把手4213,且两个第三螺杆4211于穿过第三机架09顶壁的一端分别固设有固定片4214。两个固定片4214与两个连接块4212之间分别设置有弹簧4215,且弹簧4215的顶端与固定片4214固定连接、底端与连接块4212固定连接。第三机架09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开口。两个连接块4212沿其宽度方向的侧壁分别开设有与第三机架09开口侧壁处相适配的滑槽(图中未示出),且两个连接块4212分别于两个滑槽内移动。切割组件422包括裁切辊4221,且裁切辊4221上固设有刀片4222。裁切辊4221设置在两个连接块4212之间,且裁切辊4221平行支撑辊091设置。裁切辊422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连接块4212内,且分别与两个连接块4212转动连接。驱动组件423包括第三电机4231,且第三电机4231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块4212远离裁切辊4221的侧面上。第三电机4231的输出轴伸入与其固定的连接块4212内,且第三电机4231的输出轴与裁切辊4221伸入连接块4212的一端固定连接。
当需要对检查围巾进行裁切时,操作人员能够握住把手4213,转动第三螺杆4211,调整好裁切辊4221与支撑辊091之间的距离,然后再启动第三电机4231,第三电机4231的输出轴能够带动裁切辊4221转动,进而完成对检查围巾的裁切。
参照图8和图9,抽风机构43包括第一连接管431、第一抽风机432、收集箱433。第一连接管431设置在裁切机构42的上方,且第一连接管431的一端穿过安装板05侧壁伸到安装板05远离裁切机构42的一侧。第一连接管431于位于裁切机构42上方的一端固设有罩体4311,罩体4311与第一连接管431相连通,且罩体4311呈方台形设置。第一抽风机432固设在第一连接管431内,收集箱433设置在第一连接管431于位伸出安装板05一端的底端,收集箱433呈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长方体型设置,且第一连接管431于伸出安装板05外的一端伸入收集箱433内。在裁切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启动第一抽风机432,第一抽风机432能够对裁切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吸入第一连接管431,最后进入收集箱433内,操作人员最后再对收集箱433进行清理。
参照图7,第三机架09于出料端处转动连接有第七转动辊092。第三机架09于裁切机构42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设置有压紧辊434,压紧辊434呈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型设置。第一容纳箱415顶面和传送带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抽气孔4151,多个第一抽气孔4151均匀设置且相连通。压紧辊434垂直安装板05设置,且压紧辊434外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抽气孔436。压紧辊434靠近安装板0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容纳箱437,压紧辊434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机架09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箱437上。第二容纳箱437呈内部中空设置,且第二容纳箱437远离安装板05的侧壁与压紧辊434的内部相连通。第二容纳箱437远离压紧辊434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第三机架09上。第二容纳箱437的顶端固设有第二连接管435,且第二连接管435一端与第二容纳箱437内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抽气机35构相连通。
参照图9,抽气机构44包括第二抽风机441、第三连接管442、第四连接管443。第二抽风机441设置在收集箱433的一侧,且第三连接管442与第二抽风机441相连通。第三连接管442远离第二抽风机44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管443,第四连接管443的中间位置处与第三连接管442固定连接,且第四连接管443与第三连接管442相连通。第四连接管443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第五连接管444、第六连接管445,且第五连接管444远离第四连接管443的一端穿过安装板05固设在第一容纳箱415的侧壁上,且与其相连通。第六连接管445远离第四连接管443的一端穿过安装板05与第二连接管435固定连接,且与其相连通。启动第二抽风机441,能够把第一容纳箱415和第二容纳箱437内的空气抽走,使检查围巾经过第一输送带413和压紧辊434时更好的与其贴合。
参照图10和图11,多次折层装置5设置在粘合装置3靠近出料端的一侧,且多次折层装置5包括第一折层机构51、第二折层机构52、第三折层机构53、驱动机构54。第一折层机构51、第二折层机构52、第三折层机构53设置在安装板05的同侧,且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依次分布,且分别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一次折层、第二次折层、第三次折层。驱动机构54用于对第一折层机构51、第二折层机构52、第三折层机构53提供动力。
参照图10和图11,第一折层机构51包括第一传送组件511、第一折层组件512,第一传送组件511包括第一传送带5111、第二传送带5112、第三传动带,再参照图12,驱动机构54带动第一传送带5111、第二传送带5112、第三传送带5113传送。安装板05于进料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1111、第二转轴51112,第一转轴51111垂直安装板05设置,且第二转轴51112平行第一转轴51111设置。第一转轴51111、第二转轴51112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转轴51111与第二转轴51112之间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三转轴51113。安装板05侧壁上于第三转轴51113上方靠近出料端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四转轴51114,且第一传送带5111依次缠绕在第一转轴51111、第二转轴51112、第三转轴51113、第四转轴51114的外周面上。
参照图10和图12,安装板05侧壁于第二转轴5111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五转轴51121、第六转轴51122,且第五转轴51121、第六转轴51122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板05侧壁于第三转轴51113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七转轴51123,安装板05侧壁于第六转轴51122靠近进料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八转轴51124。第二传送带5112依次缠绕在第五转轴51121、第六转轴51122、第七转轴51123、第八转轴51124的外周面上。第一传送带5111与第二传送带5112之间形成用于供检查围巾通过的横向空隙,且待检查围巾位于空隙中时,检查围巾被挤压在第一传送带5111与第二传送带5112之间,并在其作用下向出料端移动。
参照图10和图13,安装板05侧壁于第二转轴51112靠近出料端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九转轴51131、第十转轴51132,且第九转轴51131、第十转轴51132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传送带5113缠绕在第九转轴51131、第十转轴51132的外周面上。
参照图12和图14,第一折层组件512包括第一折板5121、第一滑轨5122、第一滑块5123,第一折板5121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112与第三传送带5113之间的空隙处,且第一折板5121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设置。第一滑轨5122固设在安装板05侧壁于靠近第一折板5121的位置处,且第一滑轨5122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设置。第一滑轨5122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5123相适配的第一导向滑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滑块5123固设在第一折板5121靠近安装板05的侧面上,且第一滑块5123于第一导向滑槽内移动。
参照图10和图14,安装板05侧壁上于第三传动带上方靠近第二传送带51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除去静电的第一除静电器5124。再参照图15,第一折层组件512还包括第一连接轴5125、第一转盘5126、第一连接杆5127,第一连接轴5125转动连接在安装板05侧壁上于靠近第一滑轨5122底端的位置处,且驱动机构54带动第一连接轴5125转动。第一转盘5126固设在第一连接轴5125远离驱动机构54的一端,第一连接杆5127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123靠近第一滑轨5122的侧面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转盘5126的一端相铰接。启动驱动机构54,能够带动第一连接轴5125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转盘5126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杆5127的底端沿第一转盘5126周向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5123沿第一滑轨5122移动,实现第一折板5121的上下移动,从而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一次折层。
参照图10和图14,第二折层机构52包括第二传送组件521、第二折层组件522,第二传送组件521包括第四传送带5211、第五传送带5212。安装板05侧壁于第九转轴5113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十一转轴52111、第十二转轴52112,且第十一转轴52111、第十二转轴52112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板05侧壁于第十转轴5113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十三转轴52113,第十三转轴52113设置在第十一转轴52111、第十二转轴52112的中间,且平行第一转轴51111设置。第四传送带5211缠绕在第十一转轴52111、第十二转轴52112、第十三转轴52113的外周面上。第二传送带5112与第四传送带5211及第三传送带5113之间形成用于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竖向空隙,且待检查围巾位于空隙中时,检查围巾被挤压在第二传送带5112与第四传送带5211之间,并在其作用下向下移动,减少检查围巾的第一次折叠层再张开的情况。
参照图10和图13,安装板05侧壁于第十二转轴5211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十四转轴52121。安装板05侧壁于第十三转轴52113下方靠近出料端的位置处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十五转轴52122,且第十五转轴52122设置在第十四转轴52121的上方且靠近出料端的位置处。安装板05侧壁于第十五转轴52122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十六转轴52123。第五传送带5212依次缠绕在第十三转轴52113、第十四转轴52121、第十五转轴52122的外周面上,且第四传送带5211、第五传送带5212的接触面均为一端朝向出料端倾斜设置的斜面。第四传送带5211与第五传送带5212之间形成用于供检查围巾通过的倾斜空隙,其倾斜方向为自进料端向出料端由下向上倾斜,待检查围巾位于空隙中时,检查围巾被挤压在第四传送带5211与第五传送带5212之间,并在其作用下向出料端移动。
参照图12和图14,第二折层组件522包括第二折板5221、第二滑轨5222、第二滑块5223,第二折板5221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112的下方,且第二折板5221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滑轨5222固设在安装板05侧壁于靠近第二折板5221的位置处,且第二滑轨5222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设置。第二滑轨5222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5223相适配的第二导向滑槽(图中未示出),第二滑块5223固设在第二折板5221靠近安装板05的侧面上,且第二滑块5223于第二导向滑槽内移动。
参照图11和图14,第二折层组件522还包括第二连接轴5224、第二转盘5225、第二连接杆5226,第二连接轴5224转动连接在安装板05侧壁上第二滑轨5222底端靠近进料端的位置处,且驱动机构54带动第二连接轴5224转动。第二转盘5225固设在第二连接轴5224远离驱动机构54的一端,第二连接杆5226的一端与第二滑块5223靠近第二滑轨5222的侧面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转盘5225的一端相铰接。启动驱动机构54,能够带动第二连接轴5224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转盘5225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5226的底端沿第二转盘5225周向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5223沿第二滑轨5222移动,实现第二折板5221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二次折层。
参照图10和图13,第三折层机构53包括第三传送组件531、第三折层组件532,第三传送组件531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521的上方。第三传送组件531包括第六传送带5311、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板05侧壁上的第十七转轴53111、第十八转轴53112,第十七转轴53111、第十八转轴53112分别平行第一转轴51111设置,且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板05侧壁于第十八转轴5311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十九转轴53113。第六传送带5311依次缠绕在第十七转轴53111、第十八转轴53112、第十九转轴53113的外周面上。第十九转轴53113与第十七转轴53111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第六传送带5311支撑并形成弧面的第三导向辊53114,本实施例中第三导向辊53114的数量为三个。弧面的弯曲方向朝向第六传送带5311设置,由于三个第三导向辊53114的作用,使第十七转轴53111与第十九转轴53113之间的传送带呈弧面设置,且第五传送带5212于弧面处和第六传送带5311于弧面处形成用于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竖向空隙,且待检查围巾位于空隙时,能够在第五传送带5212、第六传送带5311的挤压下移动,且弧面使检查围巾更加贴合,不易回弹。
参照图14,第三折层组件532包括第三折板5321、第三滑轨5322、第三滑块5323,第三折板5321设置在第五传送带5212与第六传送带5311之间的空隙处,且第三折板5321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设置。第三滑轨5322固设在安装板05侧壁于靠近第三折板5321的位置处,且第三滑轨5322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设置。第三滑轨5322上开设有与第三滑块5323相适配的第三导向滑槽(图中未示出),第三滑块5323固设在第三折板5321靠近安装板05的侧面上,且第三滑块5323于第三导向滑槽内移动。
参照图14和图16,安装板05侧壁上于第六传动带上方靠近第四传送带52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除去静电的第二除静电器5324。第三折层组件532还包括第三连接轴(图中未示出)、第三转盘5325、第三连接杆5326,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安装板05侧壁上于靠近第三滑轨5322底端的位置处,且驱动机构54带动第三连接轴转动。第三转盘5325固设在第三连接轴远离驱动机构54的一端,第三连接杆5326的一端与第三滑块5323靠近第三滑轨5322的侧面相铰接、另一端与第三转盘5325的一端相铰接。启动驱动机构54,能够带动第三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转盘5325转动,带动第三连接杆5326的底端沿第三转盘5325周向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5323沿第三滑轨5322移动,实现第三折板5321的上下移动,从而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三次折层。
参照图10和图16,驱动机构54包括固设在地面上的第四电机541,第四电机541的输出轴和第十六转轴52123通过皮带联动,进而实现第五传送带5212的移动。再参照图和图,第十六转轴52123和第六转轴51122通过皮带联动,进而实现第二传送带5112的移动。第十六转轴52123和第十七转轴53111通过皮带联动,进而实现第六传送带5311的移动。第十七转轴53111和第十三转轴52113通过皮带联动,进而实现第四传送带5211的移动。第六转轴51122进而第九转轴51131通过皮带联动,进而实现第三传送带5113的移动。第九转轴51131和第二转轴51112通过皮带联动,进而实现第一传送带5111的移动。
参照图15和图16,驱动机构54还包括第五电机542、第六电机543,安装板05远离第一折层机构51的侧面于第一圆板处固设有安装座053,且第五电机542固设在安装座053上。第五电机542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053侧壁与第一连接轴5125转动连接,且第五电机542的输出轴与安装座053转动连接。启动第五电机542,第五电机542的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连接轴5125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5126转动,使第一连接杆5127底端沿第一转盘5126做周向运动,使第一滑块5123沿第一滑轨5122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折板5121的移动。
参照图14和图16,第五电机542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接轴5224通过皮带联动,实现第二连接轴5224的转动,使第二转盘5225转动,使第二连接杆5226的底端沿第二转盘5225做周向运动,使第二滑块5223沿第二滑轨5222移动,实现第二折板5221的移动。第六电机543的输出轴与第三连接轴固定连接,启动第六电机543,能够带动第三连接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盘5325转动,使第三连接杆5326底端沿第三转盘5325做周向运动,进而使第三滑块5323沿第三滑轨5322移动,从而实现第三折板5321的移动。
参照图17,出料装置6设置在安装板05的出料端处,且出料装置6包括第七传送带61、第八传送带62。安装板05上于第十六转轴52123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八转动辊611,两个第八转动辊611均平行第一转轴51111设置,且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七传送带61缠绕在两个第八转动辊611上,且第七传送带61的内侧壁均匀固设有多个第一凸起612。安装板05远离第七传送带61的侧壁上固设有第七电机613,第七电机613的输出轴伸入安装板05侧壁内且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七电机613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八转动辊611伸入安装板0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11和图17,安装板05侧壁于两个第八转动辊611的上方分别转动连接有与其平行的第九转动辊63,第九转动辊63上方于靠近出料端的位置处的上方设置有与其平行的第十转动辊64,且第十转动辊64的一端伸入安装板05内且与其转动连接。安装板05远离第七传送带61的侧壁固设有第八电机65,第八电机65的输出轴伸入安装板05内且与其转动连接,且第八电机65的输出轴与第九转动辊63伸入安装板0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九转动辊63、第十转动辊64上依次缠绕有两条第二输送带66,两条第二输送带66的内侧壁均匀固设有多个第二凸起661,且两条第二输送带66沿第九转动辊6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七传送带61与两条第二输送带66之间形成用于供检查垫通过的横向空隙。当检查垫折层完毕之后,启动第七电机613、第八电机65,能够带动第七传送带61和两条第二输送带66移动,能够使检查垫在第七传送带61与两条第二输送带66的挤压下向出料端移动,同时,操作人员也能够通过两条第二输送带66之间的空隙观察检查垫是否折层完毕。
参照图11和图17,安装板05侧壁于第七传送带61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7,转动轴67垂直安装板05设置。转动轴67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固设有三个转动轮671,且三个转动轮671的周向面均匀固设有开设有呈弧形收纳槽的收纳板6711。安装板05远离第七传送带61的侧壁上固设有第九电机6712,第九电机6712的输出轴伸入安装板05内且与其转动连接,且第九电机6712的输出轴与转动轴67的一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11和图17,安装板05侧壁于转动轴67靠近出料端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第十一转动辊621,且两个第十一转动辊621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八传送带62缠绕在两个第十一转动辊621上,且第八传送带62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挡板622。第八传送带62靠近转动轮671的一侧设置有固设在两个第一挡板622上的第二挡板623,第二挡板623垂直安装板05设置,且第二挡板623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与收纳板6711相适配的通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板05于远离第八传送带62的侧壁上固设有第十电机624,第十电机624的输出轴伸入安装板05内且与其转动连接,且第十电机624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十一转动辊621伸入安装板0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检查垫移动到第七传送带61上时,同时启动第九电机6712,第九电机6712能够带动转动轴67转动,检查垫就会移动到收纳板6711内,随着转动轮671的转动,检查垫能够掉落在第八传送带62上,启动第十电机624,第十电机624能够带动第八传送带62移动,从而对检查垫进行运输。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首先操作人员把检查围巾放置在卷轴03上,启动气缸11,使卷轴03滑移至固定板处,然后检查围巾就会经过可调折层装置2的初步折层,再经过裁切装置4的裁切,且在裁切过程中,对产生的下脚料吸走,然后经过粘合装置3,能够把胶带粘贴在检查围巾上,最后经过多次折层装置5,使检查围巾经过三次折层,并经过出料装置6出料,全程机械化的操作,比较方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生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01)、设置在第一机架(01)一侧且垂直地面设置的安装板(05),所述第一机架(01)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其还包括从进料端向出料端依次分布的上料装置(1)、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初步折层的可调折层装置(2)、粘合装置(3)、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裁切的裁切装置(4)、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多次折层的多次折层装置(5)、出料装置(6);
所述上料装置(1)包括沿第一机架(01)宽度方向设置的卷轴(03)、对称固设在第一机架(01)顶端的导向板(02)、分别设置在第一机架(01)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气缸(11)、两个沿高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气缸(11)和第一机架(01)相铰接的转动杆(12)、两个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机架(01)靠近转动杆(12)一端的上料杠(13),两个所述转动杆(12)、两个上料杠(13)分别与两个气缸(11)一一对应;
所述可调折层装置(2)包括安装在第一机架(01)靠近卷轴(03)一侧且沿第一机架(01)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压辊(21)、安装在第一机架(01)顶端的两组安装架(231)、安装在两组安装架(231)上的安装杆(243)、安装在安装杆(243)上且于第一压辊(21)靠近出料端一侧的初步折层组件(25),所述初步折层组件(25)包括滑移连接在安装杆(243)上的第二移动块(251)、沿高度方向设置且与第二移动块(251)滑移连接的第二螺杆(252)、安装在第二螺杆(252)底端的且靠近第一压辊(21)的侧面为斜面的压板(254),所述压板(254)靠近出料端分一端朝向安装杆(243)倾斜设置且压板(254)靠近出料端侧面的长度比检查围巾折层后的宽度大;
所述粘合装置(3)包括垂直固设在安装板(05)上的固定杆(051)、固设在固定杆(051)一端且平行安装板(05)设置的第三固定板(052)、一端固设在安装板(05)上的抽气盒(32)、转动连接在抽气盒(32)与第三固定板(052)之间且与抽气盒(32)相连通的辊筒(31)、一端固设在安装板(05)上且设置在辊筒(31)靠近进料端一侧的第二转动辊(33)、固设在第二转动辊(33)上的裁切刀(331)、一端固设在安装板(05)侧壁上且设置在辊筒(31)下方的第三转动辊(37)、套设在第三转动辊(37)上的第二压辊(34)、对抽气盒(32)进行抽气的抽气机(35)、带动第二转动辊(33)转动的第一电机(36),所述辊筒(31)上开设有抽风孔(311);
所述裁切装置(4)包括安装在靠近可调折层装置(2)且用于输送检查围巾的第一输送带(413)、设置在安装板(05)靠近出料端一侧的第二机架(08)、沿第二机架(08)长度方向设置且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08)上的支撑辊(091)、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08)上且平行支撑辊(091)设置的裁切辊(4221)、带动裁切辊(4221)转动的第三电机(4231)、固设在裁切辊(4221)上的刀片(4222)、设置在裁切辊(4221)上方的抽风机构(43),所述抽风机构(43)包括一端穿过安装板(05)且位于裁切辊(4221)上方的第一连接管(431)、设置在第一连接管(431)内的第一抽风机(432),所述第一连接管(431)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板(05)远离裁切装置(4)的一侧;
所述多次折层装置(5)包括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且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一次折层的第一折层机构(51)、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二次折层的第二折层机构(52)、用于对检查围巾进行第三次折层的第三折层机构(53)、驱动机构(54);
所述第一折层机构(51)包括安装在安装板(05)进料端处的第一传送带(5111)、位于第一传送带(5111)下方的第二传送带(5112)、位于第一传送带(5111)靠近出料端处的第三传送带(5113),所述第一传送带(5111)与第二传送带(5112)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二传送带(5112)和第三传送带(5113)之间设置有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设置且与其滑移连接的第一折板(5121);
所述第二折层机构(52)包括安装在安装板(05)上于第三传送带(5113)下方的第四传送带(5211)、位于第四传送带(5211)下方的第五传送带(5212),所述第二传送带(5112)与第三传送带(5113)及第四传送带(5211)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竖向空隙,所述第四传送带(5211)与第五传送带(5212)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空隙,所述第二传送带(5112)的下方设置有沿安装板(05)长度方向设置且与其滑移连接的第二折板(5221);
所述第三折层机构(53)包括安装在安装板(05)上于第五传送带(5212)输出端的第六传送带(5311),所述第五传送带(5212)与第六传送带(5311)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竖向空隙,所述第五传送带(5212)与第六传送带(5311)之间设置有沿安装板(05)高度方向设置且与其滑移连接的第三折板(5321);
所述驱动机构(54)驱动第一传送带(5111)、第二传送带(5112)、第三传送带(5113)、第四传送带(5211)、第五传送带(5212)、第六传送带(5311)传送;
所述出料装置(6)包括安装在安装板(05)上于靠近第六传送带(5311)处的第七传送带(61)、位于第七传送带(61)上方的第二输送带(66),所述第二输送带(66)与第七传送带(61)之间形成供检查围巾通过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生产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传送带(61)靠近出料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垂直安装板(05)设置的转动轴(67),所述转动轴(67)上固设有外周面上均匀固设有多个收纳板(6711)的转动轮(671),所述转动轴(67)的一端连接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九电机(6712),所述安装板(05)于转动轮(671)靠近出料端的一侧安装有第八传送带(62)。
CN202110508538.3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Active CN113229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538.3A CN113229562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8538.3A CN113229562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9562A CN113229562A (zh) 2021-08-10
CN113229562B true CN113229562B (zh) 2022-06-03

Family

ID=77133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8538.3A Active CN113229562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956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5869A (zh) * 2018-12-03 2019-03-15 铜陵麟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湿巾的裁切工艺及其裁切装置
CN110079989A (zh) * 2019-05-17 2019-08-02 常熟寿胜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毛巾机的自动裁切装置
CN110331572A (zh) * 2019-08-01 2019-10-15 杭州华盛围巾有限公司 一种围巾裁边装置
CN209686127U (zh) * 2019-01-24 2019-11-26 临安泽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围巾布料智能自动纠偏与切割机构
CN210596784U (zh) * 2019-08-01 2020-05-22 杭州华盛围巾有限公司 一种围巾裁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4624B2 (en) * 2002-06-06 2005-02-15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s for improving product chassis and panel control during folding of garment
WO2020243923A1 (en) * 2019-06-05 2020-12-10 Regina Miracle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rticle of clothing
CN110614662A (zh) * 2019-10-17 2019-12-27 泉州市振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巾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12608563U (zh) * 2020-06-22 2021-02-26 上海瓦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卷布料加工装置
CN112387511A (zh) * 2020-09-27 2021-02-23 漳州怡鹭祥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全防护医用口罩生产线及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5869A (zh) * 2018-12-03 2019-03-15 铜陵麟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湿巾的裁切工艺及其裁切装置
CN209686127U (zh) * 2019-01-24 2019-11-26 临安泽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围巾布料智能自动纠偏与切割机构
CN110079989A (zh) * 2019-05-17 2019-08-02 常熟寿胜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毛巾机的自动裁切装置
CN110331572A (zh) * 2019-08-01 2019-10-15 杭州华盛围巾有限公司 一种围巾裁边装置
CN210596784U (zh) * 2019-08-01 2020-05-22 杭州华盛围巾有限公司 一种围巾裁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9562A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4822B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池片的自动叠片生产线
CN110340958B (zh) 一种模切机
CN110416593A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109879045A (zh) 机器人上下料机及其上料夹取机构
CN112522933A (zh) 一种毛绒玩具加工布料去除浮毛装置
CN111264309A (zh) 一种食用菌菇采收保鲜包装机械及鲜包装方法
CN210233175U (zh) 一种新型无纺棉切边机
CN203707270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池片的自动叠片生产线
CN111648060A (zh) 一种绣花机激光切割废料清理装置
CN113229562B (zh) 一种医用无菌检查围巾的加工生产系统
CN218963380U (zh) 一种印刷包装纸表面清理装置
CN208215413U (zh) 一种胶带加工用模切设备
CN211689320U (zh) 一种再生棉开花机
CN213320278U (zh) 一种根茎类中药加工用切片装置
CN115339704A (zh) 医疗包装袋自动包装装置
CN110834768A (zh) 一种过滤材料裁切后打包装置
CN210453725U (zh) 一种吸塑设备下料机构
CN215150033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剥皮机
CN216029591U (zh) 一种pcb钻针原料切割装置
CN220182119U (zh) 一种农作物颗粒装袋装置
CN212101110U (zh) 一次性手套两支纸包装折叠机装置
CN218875653U (zh) 一种加工中心废屑回收装置
CN219949626U (zh) 一种用于纤维原料投料的开包机
CN218749571U (zh) 一种彩印纸盒生产加工原料裁边设备
CN218399854U (zh) 一种会展策划用宣传印刷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