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7664A - 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7664A
CN113227664A CN201980071460.4A CN201980071460A CN113227664A CN 113227664 A CN113227664 A CN 113227664A CN 201980071460 A CN201980071460 A CN 201980071460A CN 113227664 A CN113227664 A CN 113227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inspection
lo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1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原健一
砂川英一
山本幸洋
大槻知史
竹谷伸行
久保田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227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7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9Monitoring filter perform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40Damper positions, e.g. open or clo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该空调控制装置与空调机连接,该空调机利用被供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对通过驱动风扇而经由过滤器导入的热介质进行温度调节并吹出。空调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单元、日志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检查处理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在不向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扇的空调机的检查运转。日志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日志数据,该日志数据包含表示在检查运转中由设置于热交换器的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检查处理单元基于获取的日志数据来检查过滤器的堵塞。

Description

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通常,在大楼等建筑物中设置有用于进行室内的空调的空调机,但根据该空调机的运转,灰尘等污垢会堆积于设置在空调机中的过滤器。
在这样污垢堆积于过滤器的状态下使空调机运转的情况下,该空调机中的热交换所需要的风量降低,无法得到所期望的空调效果。因此,在使用空调机时需要定期清扫过滤器。
此外,从空调机的运转所花费的电费以及该空调机自身的产品寿命的观点出发,也需要适当地进行过滤器的清扫。
另外,虽然如上所述过滤器优选定期进行清扫,但难以判断清扫该过滤器的时机。
因此,检查(检测)污垢在过滤器中已堆积到需要清扫的程度这一情况(以下,记为过滤器的堵塞)的结构是有用的。
在此,上述的过滤器的堵塞例如能够通过利用风量计或臭气传感器等来进行检查。但是,风量计及臭气传感器昂贵,因此,为了检查过滤器的堵塞而利用该风量计及臭气传感器并不实用。因此,期望能够以低成本检查过滤器的堵塞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0744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查过滤器的堵塞的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该空调控制装置与空调机连接,该空调机利用被供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对通过驱动风扇而经由过滤器导入的热介质进行温度调节并吹出。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单元、日志数据获取单元、以及检查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执行在不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扇的所述空调机的检查运转。所述日志数据获取单元获取包含表示在所述检查运转中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的日志数据。所述检查处理单元基于获取的所述日志数据来检查所述过滤器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空调机中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空调机中的热交换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空调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检查过滤器的堵塞的原理的图。
图6是表示空调控制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时的空调机的运转进程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日志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由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温度数据表示的热交换温度的推移以及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阀开度的推移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检查处理中计算出的时间常数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时间常数的增大率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多联空调型的空调机的图。
图13是表示多联空调型的空调机的运转进程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空调机具备多个风扇的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装置的处理步骤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的一例。如图1所示,空调控制系统具备空调机10以及空调控制装置20。
在此,空调机10例如是为了进行大楼内的房间等空间(室内)的空调而设置的制冷剂控制型空调机(VRF:Variable Refregiant Flow),如图2所示,具备室内机10a和室外机10b。此外,在空调机10中,室内机10a和室外机10b例如由2根配管10c及10d连接,这些室内机10a、室外机10b、配管10c及10d形成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
根据这样的空调机10,将通过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被调节温度的空气那样的热介质从室内机10a吹出,从而能够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
以下,参照图3,对上述的空调机10(室内机10a)中的热交换的概要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机10具备风扇11、热交换器12、压缩机13、膨胀阀14、过滤器15以及温度传感器(温度计)16等。此外,风扇11、热交换器12、膨胀阀14以及过滤器15例如设置于室内机10a。另一方面,压缩机13例如设置于室外机10b。
风扇11设置在该风道17内,以将外部的空气(热介质)向室内机10a的风道17内导入,且将从外部导入的风道17内的空气向外部吹出。
热交换器12与上述的与室外机10b连接的多个配管10c及10d分别连接,是为了在该配管10c及10d(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与风道17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设置的。
压缩机13设置于与热交换器12连接的例如配管10c,将在该配管10c中循环的制冷剂压缩而生成热。
膨胀阀14设置于与热交换器12连接的例如配管10d,使在该配管10d中循环的制冷剂减压(膨胀)而冷却。
过滤器15是为了防止在外部的空气被上述的风扇11导入到风道17内时灰尘等进入该风道17内而设置的。如图3所示,过滤器15安装于向空调机10导入空气的导入口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置于空调机10(室内机10a)的热交换器12的附近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测量与热交换器12相关的温度(以下,记为热交换温度)。此外,在图3中,温度传感器16设置在热交换器12的中央附近,但该温度传感器16只要是能够测量热交换温度的位置则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在此,作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有制热运转模式、制冷运转模式以及送风运转模式等。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制热运转模式下的空调机10的运转称为制热运转,将制冷运转模式下的空调机10的运转称为制冷运转,将送风运转模式下的空调机10的运转称为送风运转。
例如在空调机10的制热运转中,如图3所示,配管10c内的制冷剂(热交换前的制冷剂)被供给到热交换器12,从而由设置于室外机10b的压缩机13(热源)生成的热顺着该热交换器12的表面,向风道17内的空气传导(也就是说,进行热交换)。
即,在空调机10的制热运转中,在由风扇11向风道17内不断导入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连续地进行热交换,通过该热交换而被传热的空气被风扇11向室内(外部空间)吹出,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的温度。
此外,在空调机10的制热运转中进行了热交换之后的制冷剂(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在膨胀阀14中减压之后在设置于室外机10b的另一热交换器(未图示)中进行吸热,并向压缩机13返回。
在此,对空调机10的制热运转进行了说明,但在空调机10的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与制热运转相反。
即,在空调机10的制冷运转中,例如在膨胀阀14中减压的制冷剂在热交换器12中从风道17内的空气进行吸热(也就是说,进行热交换),这样被吸热(冷却)的空气被风扇11向室内吹出,从而能够降低该室内的温度。
此外,在空调机10的制冷运转中进行了热交换之后的制冷剂由压缩机13压缩,在设置于室外机10b的热交换器中散热,并向膨胀阀14返回。
根据这样的空调机10的运转(制热运转以及制冷运转),利用被供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12对通过驱动风扇11而经由过滤器15导入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并吹出,从而能够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
另一方面,在空调机10的送风运转的情况下,例如在膨胀阀14关闭的状态下,驱动风扇11。即,在空调机10的送风运转中,未进行热交换的空气被风扇11吹出。
再次回到图1,空调控制装置20与空调机10连接,包括运转控制部21、日志获取部22、存储部23以及检查处理部24。
运转控制部21具有设定空调机10(室内机10a)的控制状态的功能。该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包括例如启停状态(开/关状态)、运转模式、设定温度以及风量等。运转控制部21基于设定的控制状态来执行空调机10的运转。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的制热运转模式、制冷运转模式以及送风运转模式以外的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设为例如准备了检查运转模式。检查运转模式是用于检查上述的过滤器15的堵塞的运转模式。此外,过滤器15的堵塞是指污垢(灰尘等)在过滤器15中已堆积到需要清扫的程度。
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作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日志获取部22从空调机10获取包含由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热交换温度以及测量该热交换温度的时刻的日志数据。由日志获取部22获取的日志数据存储于存储部23。
检查处理部24基于存储于存储部23的日志数据,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此外,检查处理部24输出对于过滤器15的堵塞的检查结果。
图4表示图1所示的空调控制装置2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如图2所示,空调控制装置20具备CPU201、非易失性存储器202、主存储器203以及通信设备204等。
CPU201是对空调控制装置20内的各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硬件处理器。CPU201执行从作为存储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02加载到主存储器203的各种程序。由CPU201执行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程序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CPU201执行的应用程序例如包括用于控制空调机10的应用程序(以下,记为空调控制程序)以及用于检查上述的过滤器15的堵塞的应用程序(以下,记为检查程序)等。
上述的图1所示的空调控制装置20所包括的运转控制部21例如是通过CPU201执行空调控制程序而实现的功能部。另外,空调控制装置20所包括的日志获取部22和检查处理部24例如是通过CPU201执行检查程序而实现的功能部。此外,上述的检查程序也可以编入到空调控制程序中。
CPU201也执行例如作为用于硬件控制的程序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等。
此外,在图4中,设为空调控制装置20具备CPU201而进行了说明,但空调控制装置20只要能够执行上述的程序,则也可以具备CPU201以外的处理器或控制器等。
另外,在此,设为空调控制装置20所包括的运转控制部21、日志获取部22以及检查处理部24由软件(也就是说,CPU201执行程序)实现而进行了说明,但该各部21、22及24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由IC(Integrated Circuit)等硬件实现,也可以作为软件及硬件的组合结构来实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调控制装置20所包括的存储部23由上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02等存储装置实现。
通信设备204是构成为执行与外部装置的例如基于有线或无线的通信的设备。
在图4中,为了方便起见,设为空调控制装置20具备CPU201、非易失性存储器202、主存储器203以及通信设备204而进行了说明,但空调控制装置20也可以具备鼠标或键盘等输入装置以及显示器或指示灯(灯)等输出装置。
在此,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中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的原理进行说明。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在空调机10中反复正常运转和送风运转时测量的热交换温度的推移(阶跃响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正常运转是指在将制冷剂供给到热交换器12的状态下驱动风扇11的运转模式(正常运转模式)下使空调机10运转。正常运转包括上述的制热运转以及制冷运转。
另一方面,送风运转是指在如上所述不向热交换器12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风扇11的运转模式(送风运转模式)下使空调机10运转。
另外,在空调机10中反复上述的正常运转(在此为制热运转)和送风运转的情况下,热交换温度如图5所示推移。具体而言,制热运转中的热交换温度维持了较高的状态,但当该制热运转切换为送风运转时,由于通过风扇11的驱动而向风道17内导入的空气(风)与热交换器12接触,热交换温度降低。该情况下的热交换温度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接近于设置环境温度。此外,设置环境温度相当于向空调机10(室内机10a)导入的空气、即该空调机10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也就是说,设置有室内机10a的环境)的温度等。根据设置环境的不同,也受到装置主体的温度、大楼的主体温度的影响。
在此,设想发生了过滤器15的堵塞(也就是说,灰尘等污垢堆积于过滤器15)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即使驱动了风扇11,与未发生过滤器15的堵塞的状态相比,向风道17内导入的风量也降低。换言之,在发生了过滤器15的堵塞的情况下,风道17内的空气的流动被抑制,空气相对于热交换器12的接触被阻碍。在该情况下,热交换器12的温度变得难以降低,因此,例如图2所示的响应波形拉长等,热交换温度的推移与图2相比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这样的观点,设为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切断向热交换器12的热(制冷剂)的供给来执行空调机10的送风运转,测量该送风运转中的热交换温度的推移(阶跃响应),从而检查起因于风量降低的过滤器15的堵塞。
以下,参照图6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装置20的处理步骤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此,主要说明使空调机10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检查设置于空调机10的过滤器15的堵塞的情况下)的处理。
此外,图6的处理例如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作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但该检查运转模式也可以根据空调机10的管理者对空调控制装置20的操作(例如,按下规定的按钮的操作)来设定,也可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间自动设定。
在如上所述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作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1暂时保存即将设定该检查运转模式之前的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步骤S1)。此外,该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可以从空调机10向空调控制装置20发送,也可以在空调控制装置20(运转控制部21)内管理。
然后,运转控制部21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开始正常运转(例如,制热运转)(步骤S2)。
在此,设置于空调机10的温度传感器16逐次测量热交换温度,例如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的情况下,表示该热交换温度的温度数据逐次从空调机10向空调控制装置20发送。
由此,日志获取部22从空调机10接收表示在正常运转中由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热交换温度的温度数据,获取包括该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热交换温度的时刻(时间戳)的日志数据(步骤S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温度例如可以是热交换器12的表面温度,也可以是从空调机10(室内机10a)吹出的空气(热介质)的温度(以下,记为吹出温度)。此外,在热交换温度是热交换器12的表面温度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16配置在热交换器12的表面即可。另外,在热交换温度是吹出温度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16设置在从该空调机10吹出空气的位置(也就是说,吹出口)即可。
并且,在如上所述由温度传感器16测量吹出温度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向空调机10(室内机10a)导入的空气的温度(以下,记为导入温度)修正该吹出温度。此外,导入温度相当于热交换前的空气的温度。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16分别设置在从空调机10吹出空气的位置以及向空调机10导入空气的位置(也就是说,导入口),能够将吹出温度与导入温度之差设为热交换温度(也就是说,热交换温度=吹出温度-导入温度)。吹出温度与导入温度之差可以由空调机10一方计算,也可以由空调控制装置20一方计算。
此外,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时刻(测量热交换温度的时刻)可以与温度数据一同从空调机10发送,也可以在接收到温度数据时在空调控制装置20内获取。
在步骤S3中获取的日志数据存储于存储部23(步骤S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在步骤S4中存储于存储部23的日志数据(也就是说,在正常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称为正常运转中的日志数据。
当执行步骤S4的处理时,判断是否为正常运转的停止时机(步骤S5)。在步骤S5中,例如在开始了正常运转之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正常运转的停止时机。此外,在如上所述正常运转为制热运转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由步骤S3中获取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温度数据表示的热交换温度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也就是说,预先设定的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正常运转(制热运转)的停止时机。
在判定为不是正常运转的停止时机的情况下(步骤S5的否),返回步骤S3并反复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正常运转的停止时机的情况下(步骤S5的是),运转控制部21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停止正常运转(步骤S6)。
当执行步骤S6的处理时,运转控制部21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开始检查运转(步骤S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查运转如上所述为送风运转。
然后,日志获取部22从空调机10接收表示在送风运转中由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热交换温度的温度数据,获取包含该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热交换温度的时刻的日志数据(步骤S8)。此外,步骤S8的处理与上述的步骤S3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步骤S8中获取的日志数据存储于存储部23(步骤S9)。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在步骤S9中存储于存储部23的日志数据(也就是说,在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称为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
当执行步骤S9的处理时,判定是否为检查运转(送风运转)的停止时机(步骤S10)。在步骤S10中,例如在开始了检查运转之后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检查运转的停止时机。
在判定为不是检查运转的停止时机的情况下(步骤S10的否),返回步骤S8并反复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是检查运转的停止时机的情况下(步骤S10的是),运转控制部21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停止检查运转(步骤S11)。
当执行步骤S11的处理时,运转控制部21解除检查运转模式的设定,恢复在步骤S1中保存的控制状态(也就是说,检查运转模式前的控制状态)(步骤S12)。具体而言,运转控制部21重新开始与在步骤S1中保存的控制状态对应的空调机10的运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取包含表示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的期间的热交换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热交换温度的时刻的日志数据并存储于存储部23。
此外,也可以反复多次上述的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的组)。在该情况下,反复执行步骤S2~S11的处理,直至例如反复了预先设定的次数的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为止即可。
在此,参照图7及图8,对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的期间获取的日志数据进行说明。
图7表示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时的空调机10的运转进程的一例。在图7中,示出了在上述的步骤S2中开始的正常运转为制热运转的例子。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以1次制热运转以及1次检查运转为1组,连续反复6组该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的运转进程。即,在图7所示的运转进程中,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交替地各反复6次。
此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制热运转1次的继续时间(继续制热运转的时间)为4分钟,检查运转1次的继续时间(继续检查运转的时间)为11分钟。即,以4分钟的制热运转以及11分钟的检查运转的合计15分钟为1组执行空调机10的运转。
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制热运转的设定温度设定为“29℃”,风量设定为“弱”。另外,检查运转(送风运转)的风量设定为“强”。该制热运转的设定温度及风量、检查运转的风量设为预先设定。
在图7中,说明了考虑到误差等的影响而反复6组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的例子,但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的反复组数(次数)也可以为6以外的数量。
图8表示在基于图7所示的运转进程的空调机10的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的数据结构的一例。
如图8所示,时刻、组号、阀开度以及温度数据相关联地包含在日志数据中。
时刻表示如上所述测量了热交换温度的时刻。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时刻也可以如图8所示包含年月日的信息。
组号是表示在如上所述反复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的情况下与获取日志数据时的空调机10的运转(制热运转或检查运转)对应的反复次数的编号。具体而言,第1次的制热运转中及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组号是“1”。同样,第2次的制热运转中及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组号是“2”。第3次以后也同样地在日志数据中包含表示反复次数的组号。
虽然在图6的说明中省略,但在反复制热运转及检查运转的情况下,对在上述的步骤S3及S8中获取的日志数据附加组号。
阀开度表示测量了热交换温度时的膨胀阀14的状态(开度)。在此,如上所述在制热运转时膨胀阀14未关闭,与此相对,在检查运转(送风运转)时膨胀阀14关闭。因此,阀开度能够用于判别是在制热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还是在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
虽然在图6的说明中省略,但该阀开度附加于在上述的步骤S3及S8中获取的日志数据。此外,阀开度例如可以与温度数据一同从空调机10向空调控制装置20发送,也可以在运转控制部21内管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为了判别是在制热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还是在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而在日志数据中包含(附加)阀开度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在该日志数据中包含表示是在制热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还是在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的标记等。
温度数据表示在相关联的时刻测量的热交换温度。此外,在图8中,示出了将上述的吹出温度与导入温度之差设为热交换温度的情况的例子。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空调机10按上述的图7所示的运转进程运转时获取的日志数据,但图8所示的4个日志数据301相当于上述的图7所示的运转进程中的第1组(第1次)的制热运转中的日志数据。另外,图8所示的11个日志数据302相当于第1组(第1次)的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
并且,图8所示的4个日志数据303相当于第2组(第2次)的制热运转中的日志数据。另外,图8所示的11个日志数据304相当于第2组(第2次)的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
即,图8示出了在制热运转中及检查运转中每过1分钟获取日志数据的例子。
在图8中,仅示出了第1组及第2组的制热运转中及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省略了第3组以后的制热运转中及检查运转中获取的日志数据。
此外,图9示出了在空调机10按图7所示的运转进程运转时获取的日志数据(图8所示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温度数据表示的热交换温度的推移以及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阀开度(膨胀阀开度)的推移。
根据图9所示的例子,示出了在从正常运转(制热运转)向检查运转(送风运转)的切换时机,热交换温度衰减,经过规定时间后收敛。
另外,正常运转中的阀开度为0以上(也就是说,阀开度>0),检查运转中的阀开度为0(也就是说,阀开度=0)。
再次回到图6,检查处理部24执行基于存储于存储部23的日志数据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的处理(以下,记为检查处理)(步骤S13)。
在该检查处理中,根据存储于存储部23的日志数据计算与过滤器15的堵塞相关的特征量,将该算出的特征量与基准时的特征量进行比较,从而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此外,基准时的特征量相当于根据通过对基准时的空调机10设定检查运转模式而获取的日志数据而计算出的特征量。
以下,对检查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述的与过滤器15的堵塞相关的特征量,设为使用热交换温度的时间常数。
在该情况下,检查处理部24基于存储于存储部23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组号来指定1组的日志数据(例如,包含组号“1”的日志数据)。此外,在存储部23中仅存储有1组的日志数据的情况下,指定存储于该存储部23的所有日志数据即可。
上述的1组的日志数据包含制热运转中的日志数据以及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但检查处理部24基于该1组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阀开度来指定(提取(日文:切り出す))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具体而言,检查处理部24将1组的日志数据中的阀开度为0的日志数据指定为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常运转之后执行送风运转,但由于在送风运转中不向热交换器12供给新的热(制冷剂),因此,热从该热交换器12被恒定的风(送风)带走。因此,检查运转(送风运转)中的热交换温度如图9所示呈指数函数性地衰减。
因此,检查处理部24将指定的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设为yt,利用以下的指数函数(以下,记为式(1))对该日志数据yt进行近似,从而计算3个未知参数T0、T、τ。
yt=(T0-T)exp(-t/τ)+T 式(1)
此外,t是以检查运转开始时为基准的时刻。T0是检查运转开始时、也就是说时刻t为0时的热交换温度(初始温度)。另外,T是时刻t为∞时的热交换温度(终端温度)。另外,τ是热交换温度的时间常数。
在此,在式(1)中,时间常数是从初始开始温度降低约63%的时间。当由于过滤器15的堵塞而使风量降低时,热交换温度的波形拉长,时间常数增大。此外,在如上所述热交换温度设为吹出温度与导入温度之差的情况下,也可以假设为T=0。
通过利用上述的式(1),能够相对于例如1组的日志数据(包含同一组号的日志数据)计算出1个时间常数τ。换言之,在如上所述反复执行多组正常运转及检查运转的情况下,按照该每个组计算出时间常数τ。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利用上述的式(1)计算出的时间常数τ作为与过滤器15的堵塞相关的特征量进行利用,但只要是能够根据上述的日志数据得到的与过滤器15的堵塞相关的特征量,则也可以使用时间常数以外的特征量。作为时间常数以外的特征量,例如有终端温度T、时间常数与终端温度的合成变量、或者与利用Shapelets法等提取的特征波形的偏离度等。
在此,图10表示基于图8所示的日志数据计算出的时间常数的一例。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基于图8所示的包含同一组号的日志数据(热交换温度)计算出的时间常数(分钟)按照该每个组号进行表示。
此外,图10所示的时刻示出了包含对应的组号的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时刻中的最早的时刻(检查运转开始时刻)。
在检查处理中,将如上所述计算出的时间常数(以下,记为检查时的时间常数)与基准时的时间常数进行比较,在该检查时的时间常数与基准时的时间常数之差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得到发生了过滤器15的堵塞这样的检查结果。另一方面,在检查时的时间常数与基准时的时间常数之差不在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得到未发生过滤器15的堵塞这样的检查结果。基准时的时间常数设为预先准备,例如在空调控制装置20(检查处理部24)内管理。
此外,如图10所示,在按照每个组(号)计算时间常数的情况下,将按照该每个组计算出的时间常数的代表值(例如,平均值)设为检查时的时间常数。此外,也可以将每组计算出的时间常数中的最小值或最大值等设为检查时的时间常数。
在此,根据包括大楼(建筑物)的隔热性能等在内的空调机10(室内机10a)的设置环境,基准时的时间常数有时不同。在该情况下,例如即使检查时的时间常数与基准时的时间常数之差为相同值,在基准时的时间常数比较小的情况和基准时的时间常数比较大的情况之间,该差对检查结果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因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如图11所示,在当前的时间常数相对于基准时的时间常数的增大率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得到发生了过滤器15的堵塞这样的检查结果。在图11中,示出了基准时的时间常数为1.39,检查时的时间常数为1.80,检查时的时间常数相对于该基准时的时间常数的增大率为130%。若该增大率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则能够得到发生了过滤器堵塞这样的检查结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准时设想为空调机10为新品的时刻等,例如包括空调机10第一次通电时。此外,基准时只要是未发生过滤器15的堵塞的时刻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清扫或更换了过滤器15时。并且,上述的与过滤器15的堵塞相关的特征量(时间常数)根据空调机10的设置环境而变化,因此,基准时也可以为空调机10的设置场所变更为热负荷不同的场所等(也就是说,变更了施工环境)时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查处理,能够基于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
在此回到图6,在执行了步骤S13的处理的情况下,输出该处理的结果(也就是说,检查结果)(步骤S14)。
此外,检查结果包括如上所述发生了过滤器15的堵塞或未发生过滤器15的堵塞,该发生了过滤器15的堵塞的检查结果例如也可以作为警报向设置于空调控制装置20的输出装置输出。在输出装置为显示器等的情况下,检查结果能够显示于该显示器。另外,在输出装置为指示灯的情况下,能够点亮该指示灯。由此,能够向例如管理空调机10的管理者等通知过滤器15的堵塞。
另外,检查结果例如也可以向空调机10输出。并且,检查结果也可以向设置于经由网络等监视空调机10的支持中心的服务器装置输出。由此,能够向例如使用空调机10的使用者(室内的人)、支持中心通知过滤器15的堵塞。
此外,在图6中,设为在检查运转之前执行正常运转(制热运转)而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在设定检查运转模式之前正在执行正常运转那样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检查运转之前再次执行正常运转,在刚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之后就开始检查运转即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省略图6所示的步骤S2~S6的处理。
另外,在图6所示的步骤S1中保存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但也可以基于该控制状态来决定是否执行步骤S2~S6的处理。即,在步骤S1中保存的控制状态所包含的空调机10的启停状态为Off(也就是说,在设定检查运转模式的时刻,空调机10的电源关闭)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了对热交换器12进行预热而执行步骤S2~S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1中保存的控制状态所包含的运转模式为制热运转模式(也就是说,在设定检查运转模式的时刻,设定了制热运转模式作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步骤S2~S6的处理。
此外,在图6中,设为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的期间(正常运转中及检查运转中)获取日志数据,在检查处理中从该日志数据之中提取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而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在该检查处理中有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即可,因此,也可以构成为不在正常运转中获取日志数据。在该情况下,省略图6所示的步骤S3及S4的处理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利用热交换温度的时间常数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因此,在图6所示的步骤S10中,例如也可以在基于由步骤S8中获取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温度数据表示的热交换温度的推移而判定为该热交换温度发生了收敛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检查运转的停止时机。此外,热交换温度发生了收敛这一情况能够通过由之前刚获取的多个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温度数据表示的热交换温度的差值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等来判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了正常运转为制热运转的情况,但该正常运转也可以为制冷运转。
此外,在制冷运转之后执行检查运转(送风运转)的情况下,制冷运转中的热交换温度维持了较低的状态,但当该制冷运转切换为检查运转时,由于通过风扇11的驱动向风道17内导入的空气与热交换器12接触,该热交换温度上升。
即,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时作为正常运转而执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利用热交换温度衰减时的时间常数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但在作为该正常运转而执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利用热交换温度增进时的时间常数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此外,对于这点以外的空调控制装置20的动作,与正常运转为制热运转的情况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在图6所示的处理中设为在步骤S2中开始制热运转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如上所述基于在步骤S1中保存的控制状态来判定在步骤S2中是开始制热运转还是开始制冷运转。具体而言,也可以在步骤S1中保存的控制状态所包含的运转模式为制热运转模式(也就是说,在设定检查运转模式的时刻,设定了制热运转模式作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开始制热运转,在该控制状态所包含的运转模式为制冷运转模式(也就是说,在设定检查运转模式的时刻,设定了制冷运转模式作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开始制冷运转。
另外,在步骤S2中是开始制热运转还是开始制冷运转也可以基于空调机10进行空调的室内的温度等来判定。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在不向热交换器12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风扇11的检查运转(送风运转),获取包含表示在该检查运转中由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与热交换器12相关的温度(热交换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的日志数据,基于获取的该日志数据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的结构,管理空调机10的管理者或利用该空调机10的用户能够基于过滤器15的堵塞的检查结果而容易地判断扫或更换该过滤器15的时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测量热交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6以外不需要使用其他传感器等,因此,能够以低成本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装置2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查运转而执行的送风运转能够通过不使制冷剂回路运转的简单的控制来执行,因此,不易混入妨碍检查的各种因素,可以说适合于解析如过滤器15的堵塞这样的静态的故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执行检查运转之前,执行在将制冷剂供给到热交换器12的状态下驱动风扇11的正常运转(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基于日志数据的与过滤器15的堵塞相关的特征量而利用时间常数,将检查时的热交换温度的时间常数(第1时间常数)与预先准备的基准时的时间常数(第2时间常数)进行比较,从而能够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判定是否发生过滤器15的堵塞),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在检查运转之前执行正常运转而使热交换温度上升或降低,因此,能够获取对计算时间常数有用的日志数据。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如上所述开始了正常运转(在此为制热运转)之后,在由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热交换温度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检查运转。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例如虽然热交换温度未上升或降低至所需的温度但却开始检查运转而无法获取有用的日志数据这样的状况。此外,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在热交换温度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的情况下执行检查运转即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交换温度在预先设定的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执行检查运转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16配置在热交换器12的表面,将该热交换器12的表面温度设为热交换温度。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测量精度高的热交换温度,能够提高对过滤器15的堵塞的检查精度。
此外,温度传感器16也可以设置于空调机10的吹出口。在该情况下,将从空调机10吹出的空气(热介质)的温度设为热交换温度。根据这样的结构,无法测量热交换器12的表面温度(也就是说,无法在热交换器12的表面安装温度传感器16)的从业人员以外的人等也能够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装置20中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温度传感器16,第1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空调机10(室内机10a)的空气的吹出口,第2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空调机10(室内机10a)的空气的导入口。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基于由第1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吹出温度)以及由第2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导入温度)的温度(例如,吹出温度-导入温度)设为热交换温度,利用导入温度(也就是说,热交换前的空气温度)来修正上述的吹出温度,能够获取表示精度高的热交换温度的温度数据(日志数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交替地反复正常运转和检查运转,按照该反复的每个检查运转获取包含表示其反复次数的组号的日志数据,按照获取的该日志数据所包含的组号计算基于该日志数据的热交换温度的时间常数。由此,能够通过将按照每个组号计算出的多个时间常数的平均值等与基准时的时间常数进行比较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能够减轻1组的日志数据中的热交换温度的误差等的影响。
在此,在如上所述交替地反复正常运转和检查运转的结构的情况下,根据按照每个组号计算出的多个时间常数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但也可以在进行该检查时,利用例如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这是关于不一定是正态分布的总体的平均值的检验方法之一,例如用于对被试验者进行干预,对于测量得到的分数,检验在干预的前后被试验者总体的平均分数是否有差异。在本实施方式中,干预相当于风量的差异(降低),被试验者编号相当于组号,分数相当于时间常数。
在刚执行了正常运转(例如,制热运转等)之后,在热交换器12的周边残留有该制热运转的影响。通过相对于反复的检查运转的结果(检查时的时间常数)利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能够考虑到各检查运转之前执行的正常运转的影响而检验时间常数的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即,对于与各组号对应的预先准备的基准时的时间常数(基准时的时间常数的带组号列表)和按照该组号计算出的检查时的时间常数(检查时的时间常数的带组号列表),检验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在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发生了过滤器15的堵塞这样的检查结果。
在此,说明了利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的情况,但只要是通过将例如按照每个组号计算出的检查时的时间常数(第1时间常数)和与该组号对应的基准时的时间常数(第2时间常数)分别进行比较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的结构,则也可以执行其他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检查运转时控制膨胀阀14以关闭该膨胀阀14,获取包含该膨胀阀14的开度(阀开度)的日志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基于日志数据所包含的膨胀阀14的开度来指定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能够基于该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
此外,停止压缩机13来代替关闭膨胀阀14的结构也能够执行检查运转(送风运转)。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获取包含压缩机13的运转量(转速)来代替膨胀阀14的开度的日志数据的结构。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将压缩机13的转速为0的日志数据指定为检查运转中的日志数据。
另外,一般而言,上述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膨胀阀14的开度是用于控制该膨胀阀14的控制值,因此,即使在日志数据所包含的膨胀阀14的开度为0的情况下,有时也在该膨胀阀14关闭之前存在时滞。在该情况下,在时滞的期间,热(制冷剂)继续流入热交换器,因此,有可能不会适当地测量出检查运转初始的热交换温度。
另一方面,例如在如图2所示室内机10a和室外机10b一一对应的类型的制冷剂回路的情况下,往往热容量较小,需要以秒为单位把握制冷剂是否供给到设置于室内机10a的热交换器12。另外,例如制热运转时的室内机10a的膨胀阀14设置在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12之后的位置。因此,在上述的室内机10a和室外机10b一一对应的类型的制冷剂回路的情况下,与使用膨胀阀14的开度相比,更优选使用压缩机13的运转量(运转状态)。这样的制冷剂回路的情况下,在配管比较短这点上使用压缩机13的运转量也具有优点。此外,作为形成该类型的制冷剂回路的空调机10,例如有房间空调等。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执行上述的图6所示的处理来检查过滤器15的堵塞,而空调控制装置20在执行图6所示的步骤S2~S11的处理的期间逐次监视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由此,能够构成为例如在由于用户的遥控器操作等而使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中断图6所示的处理(例如,检查运转),解除检查运转模式的设定等。换言之,也可以构成为即使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并开始了检查运转的情况下,在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变为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停止该检查运转。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基于不同于检查运转模式中的检查运转的运转所得到的日志数据而得到错误的检查结果。
在此,设为在空调机10的控制状态变为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检查运转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例如在由于执行除霜运转或油回收运转等而使制冷剂回路的状态变为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也停止检查运转。此外,表示制冷剂回路的状态的信息能够从空调机10获取。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的空调机10或制冷剂回路的状态变为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将表示变为该非稳定状态这一情况的标记等与时刻一同进行保持,从而仅利用处于该非稳定状态的期间以外的期间获取的日志数据来执行检查处理。
另外,图6所示的处理设为在例如根据管理者对空调控制装置20的操作等而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的情况下执行而进行了说明,但设定该检查运转模式的时机也可以为其他时机。
具体而言,例如在空调机10设置于办公大楼等,空调控制装置20能够从管理在该办公室中工作的员工的考勤状况的数据库等获取表示该员工的上班时刻及下班时刻等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决定员工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设定检查运转模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基于设置有空调机的建筑物的管理状态来决定执行检查运转的时间段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避免例如与室内的人的意图相反地执行检查运转(送风运转),因此,能够维持室内的人的舒适性,并且也能够期待抑制上班时等的峰值功率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如图2所示具备1个室内机10a和1个室外机10b的空调机10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如图12所示具备多个室内机10a和1个室外机10b的空调机10(制冷剂回路)。
此外,如图12所示的能够利用1个制冷剂回路控制多个室内机10a的空调机10(空调系统)称为多联空调。在该情况下,多个室内机10a分别具备风扇11、热交换器12、膨胀阀14以及过滤器15等。
另外,在图12所示的制冷剂回路中,通过在中途并联地分支的配管将制冷剂向各室内机10a(热交换器12)供给。此外,对于各室内机10a中的热交换的概要,如上述的图3中说明的那样。
以下,将如图12所示具备多个室内机10a和1个室外机10b的空调机10称为多联空调型的空调机10。
在此,图13表示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时的多联空调型的空调机10的运转进程的一例。在图13中,为了方便起见,示出了具备2个室内机10a的多联空调型的空调机10的运转进程。在此,将多联空调型的空调机10所具备的2个室内机10a分别称为第1室内机10a和第2室内机10a。
当例如在使第1室内机10a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时正在使第2室内机10a运转(也就是说,第2室内机10a正在运转)时,有时不论第1室内机10a的要求如何,设置于室外机10b的压缩机13都运转。在该情况下,即使设置于第1室内机10a的膨胀阀14关闭,制冷剂的压力也会发生变化,产生与设置于第1室内机10a的热交换器12相关的温度(热交换温度)发生变动等的影响。
因此,例如在使第1室内机10a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的情况下,使第2室内机10a的启停状态为Off(也就是说,停止第2室内机10a的运转)。同样,在使第2室内机10a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的情况下,使第1室内机10a的启停状态为Off(也就是说,停止第1室内机10a的运转)。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使第1室内机10a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的17时41分至19时11分的期间,第2室内机10a的启停状态为Off。同样,使第2室内机10a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的19时11分至20时41分的期间,第1室内机10a的启停状态为Off。
由此,能够避免由于上述的检查运转对象的室内机10a以外的室内机10a正在运转而导致设置于该检查运转对象的室内机10a的热交换器12的温度发生变动。
此外,在此,设为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的期间停止其他室内机10a的运转而进行了说明,但在检查运转模式下运转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执行正常运转的期间使其他室内机10a运转,仅在执行检查运转的期间使其他室内机10a的运转停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空调机10(室内机10a)具备1个风扇11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如图14所示室内机10a具备多个风扇的空调机10。此外,在图14中,示出了空调机10具备2个风扇11a及11b的例子。
另外,在具备多个风扇的结构中,有时会通过例如风扇的运转数来控制送风水平。具体而言,有时执行例如在送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仅使风扇11a运转、在送风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使风扇11a及11b运转这样的控制。
但是,在如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执行空调机10的检查运转时例如仅使风扇11a及11b中的风扇11a运转的情况下,风(空气)有可能从停止的风扇11b一方的吹出口逆流。这样逆流的风不通过过滤器15、热交换器12而从例如风扇11a一方的吹出口吹出。由此,无法有效地测量使热交换温度变化的风的作用,对过滤器15的堵塞的检查产生不良影响。这随着过滤器15的堵塞的进展而越来越明显。
因此,在如上所述空调机10具备多个风扇11a及11b的结构中执行空调机10的检查运转时,将该多个风扇11a及11b全部以同一转速驱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使热交换温度变化,能够避免上述的不良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空调控制装置20是1个装置而进行了说明,但该空调控制装置20例如也可以由具有控制空调机10的功能的装置以及具有检查过滤器堵塞的功能的装置等多个装置实现。在该情况下,这些装置例如可以安装在设置于室内机10a的微型计算机内,也可以安装在为了控制空调机10而由用户使用的遥控器内,也可以安装在设置于经由网络等监视空调机10的支持中心的服务器装置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的空调控制装置20检查设置于该空调机10(室内机10a)的过滤器15的堵塞而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应用于控制冷藏陈列柜等制冷设备的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设置于该制冷设备的过滤器的堵塞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以及将由该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得到的过滤器堵塞的检查结果作为警报输出的输出装置等也可以装入到制冷设备中。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检查运转之前执行正常运转,但本实施方式在检查运转之前执行与正常运转不同的特殊的运转(以下,记为特殊运转)这点上与该第1实施方式不同。
此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系统的结构等,由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适当利用图1~图3等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图15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控制装置20的处理步骤的一例进行说明。
此外,图15所示的处理是与代替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时执行的正常运转而执行的特殊运转相关的处理。换言之,图15所示的处理是代替上述的图6所示的步骤S2~S5执行的处理。此外,除了代替图6所示的步骤S2~S6的处理而执行图15所示的处理以外,执行该图6所示的处理。
首先,在设定了检查运转模式并执行了图6所示的步骤S1的处理的情况下,运转控制部21将例如执行制热运转时的空调机10的要求热量设定为最大(步骤S21)。
此外,空调机10的要求热量包括热交换器12中的热交换量,将该要求热量设定为最大相当于将例如执行制热运转时的设定温度及风量(风扇11的转速)等设定为最大值。
然后,运转控制部21基于在步骤S21中设定的要求热量(最大)来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开始特殊运转(步骤S22)。
在此,在基于在步骤S21中设定的要求热量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的情况下,例如基于设定温度的最大值向热交换器12供给热(制冷剂),并且以最大的转速驱动风扇11。
但是,在步骤S22中开始的特殊运转中,设为在风扇11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执行向热交换器12供给热的运转。换言之,本实施方式中的特殊运转例如相当于不驱动风扇11的制热运转。
在执行了步骤S22的处理的情况下,执行相当于上述的图6所示的步骤S3及S4的处理的步骤S23及S24的处理。
然后,判定由在步骤S23中获取的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温度数据表示的热交换温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值(以下,记为阈值)(步骤S25)。
在判定为热交换温度未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25的否),返回上述的步骤S23并反复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热交换温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25的是),运转控制部21控制空调机10的运转,停止上述的特殊运转(步骤S26)。
在执行了步骤S26的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图6所示的步骤S7以后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例如执行制热运转时的空调机10的要求热量设定为最大,执行根据设定的该要求热量向热交换器12供给制冷剂同时停止设置于空调机10(室内机10a)的风扇11的驱动的特殊运转。
在此,根据上述的图9,在正常运转之后执行检查运转的情况下的热交换温度的落差(也就是说,T0-T)为大致4℃~7℃左右。在该情况下,在温度传感器16的测量粒度(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分辨度)为例如0.5℃左右的情况下,有可能由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温度数据表示的热交换温度不会平滑地收敛,无法计算出精度高的时间常数。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根据最大的要求热量向热交换器12供给制冷剂而使热交换温度上升,并且抑制由于驱动风扇11导致的热交换温度的降低。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执行特殊运转而能够充分地提高热交换温度,从而能够增大执行检查运转时的热交换温度的落差,因此,能够提高温度传感器16中的热交换温度的测量的S/N比。
由此,即使在如上所述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分辨度较低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对计算出精度高的时间常数有用的日志数据(热交换温度),能够期待检查精度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更高效地提高热交换温度,因此,能够缩短在检查运转之前使空调机10运转的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执行不驱动风扇11的制热运转作为特殊运转而进行了说明,但特殊运转也可以是不驱动风扇11的制冷运转。作为特殊运转是执行不驱动风扇11的制热运转还是执行不驱动风扇11的制冷运转也可以基于图6所示的步骤S1中保存的控制状态来判定。
另外,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变形例的几个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也可以与这些结构组合来实现。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1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能够检查过滤器的堵塞的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实施方式,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要旨中,同样地包含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机,10a室内机,10b室外机,10c、10d配管,11风扇,12热交换器,13压缩机,14膨胀阀,15过滤器,16温度传感器,17风道,21运转控制部,22日志获取部,23存储部,24检查处理部,201 CPU,202非易失性存储器,203主存储器,204通信设备。

Claims (19)

1.一种空调控制装置,所述空调控制装置与空调机连接,所述空调机利用被供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对通过驱动风扇而经由过滤器导入的热介质进行温度调节并吹出,其中,所述空调控制装置具备:
控制单元,其执行在不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扇的所述空调机的检查运转;
日志数据获取单元,其获取日志数据,所述日志数据包含表示在所述检查运转中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以及
检查处理单元,其基于获取的所述日志数据来检查所述过滤器的堵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检查运转之前,执行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的所述空调机的正常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开始了所述正常运转之后,在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在预先设定的值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检查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将执行所述正常运转时的所述空调机的要求热量设为最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检查运转之前,执行根据所述空调机的最大的要求热量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并停止所述风扇的驱动的特殊运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表面,
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是所述热交换器的表面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从所述空调机吹出热介质的位置,
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是从所述空调机吹出的热介质的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在向所述空调机导入热介质的位置的第1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从所述空调机吹出热介质的位置的第2温度传感器,
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是基于由所述第1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以及由所述第2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在开始了所述检查运转之后,在该空调机的控制状态变为非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停止该检查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获取表示设置有所述空调机的建筑物的管理状态的信息,基于该建筑物的管理状态来决定执行所述检查运转的时间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查处理单元将基于获取的所述日志数据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第1时间常数与预先准备的第2时间常数进行比较,从而检查所述过滤器的堵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交替地反复所述正常运转的执行和所述检查运转的执行,
所述日志数据获取单元按照反复的每个所述检查运转获取日志数据,所述日志数据包含表示其反复次数的组号、表示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
所述检查处理单元按照获取的所述日志数据所包含的每个组号,将基于该日志数据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第1时间常数和与该组号对应的预先准备的第2时间常数进行比较,从而检查所述过滤器的堵塞。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机具备多个室内机,所述多个室内机分别具备所述热交换器,
所述控制单元在对所述多个室内机中的1个室内机执行所述检查运转时,停止其他室内机的运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机具备调节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的制冷剂的阀,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检查运转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以关闭该阀。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机具备调整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的制冷剂的压缩机,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检查运转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以停止该压缩机的动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机具备多个风扇,
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所述检查运转的情况下,以同一转速驱动所述多个风扇。
17.一种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所述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与制冷设备连接,所述制冷设备利用被供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对通过驱动风扇而经由过滤器导入的热介质进行温度调节并吹出,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具备:
控制单元,其执行在不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扇的所述制冷设备的检查运转;
获取单元,其获取日志数据,所述日志数据包含表示在所述检查运转中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以及
检查处理单元,其基于获取的所述日志数据来检查所述过滤器的堵塞。
18.一种检查方法,所述检查方法是与空调机连接的空调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检查方法,所述空调机利用被供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对通过驱动风扇而经由过滤器导入的热介质进行温度调节并吹出,其中,所述检查方法包括:
执行在不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扇的所述空调机的检查运转的步骤;
获取日志数据的步骤,所述日志数据包含表示在所述检查运转中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以及
基于获取的所述日志数据来检查所述过滤器的堵塞的步骤。
19.一种程序,所述程序是由与空调机连接的空调控制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所述空调机利用被供给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对通过驱动风扇而经由过滤器导入的热介质进行温度调节并吹出,其中,
所述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执行在不向所述热交换器供给制冷剂的状态下驱动所述风扇的所述空调机的检查运转的步骤;
获取日志数据的步骤,所述日志数据包含表示在所述检查运转中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的附近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关的温度的温度数据以及测量该温度的时刻;以及
基于获取的所述日志数据来检查所述过滤器的堵塞的步骤。
CN201980071460.4A 2018-11-09 2019-08-30 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Pending CN113227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1576A JP7175719B2 (ja) 2018-11-09 2018-11-09 空調制御装置、冷媒回路制御装置、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211576 2018-11-09
PCT/JP2019/034208 WO2020095521A1 (ja) 2018-11-09 2019-08-30 空調制御装置、冷媒回路制御装置、検査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7664A true CN113227664A (zh) 2021-08-06

Family

ID=70611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1460.4A Pending CN113227664A (zh) 2018-11-09 2019-08-30 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879197A4 (zh)
JP (1) JP7175719B2 (zh)
CN (1) CN113227664A (zh)
WO (1) WO2020095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1108B (zh) * 2020-06-08 2021-07-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脏堵检测方法及装置
JP7100325B2 (ja) * 2020-10-02 2022-07-13 株式会社マイカンパニー 要冷機器の電力削減システ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45069A (en) * 1978-05-02 1979-11-12 Sharp Corp Filter clogging notifying device
JPS57153139A (en) * 1981-03-16 1982-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ntrolling method of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device thereof
JPS6144239A (ja) * 1984-08-08 1986-03-03 Nippon Soken Inc 空気吸入フイルタの目詰り検出装置
JP2000074451A (ja) * 1998-09-01 2000-03-14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エアーフィルタ目詰まり検出装置
US20130197829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William Sherman, III Filter clog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in response to blower speed changes
JP2016065660A (ja) * 2014-09-24 2016-04-2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050650A (zh) * 2017-11-23 2018-05-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脏堵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20171B1 (ko) 2004-02-05 2011-03-07 스마트전자 주식회사 에어 필터 감시 장치 및 방법
US20060130497A1 (en) 2004-12-20 2006-06-22 Carrie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for testing air filter condition in HVAC system
JP4468190B2 (ja) * 2005-01-24 2010-05-26 株式会社東芝 フィルタ目詰まり検出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JP2011064391A (ja) * 2009-09-17 2011-03-31 Panasonic Corp ヒーター加熱装置
US9183723B2 (en) * 2012-01-31 2015-11-10 Cleanalert, Llc Filter clog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JP6352038B2 (ja) 2014-04-30 2018-07-04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ならびに熱交換器の汚れ検出方法
CN107003019B (zh) 2014-12-01 2020-09-04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预测hvac过滤器更换的系统和方法
US9552715B2 (en) 2015-04-27 2017-01-24 BD Technology Partners Networked filter condition indicator
WO2017031044A1 (en) * 2015-08-14 2017-02-23 Tyco Fire Products Lp Filter clogging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238182B (zh) 2017-06-27 2018-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08759027B (zh) 2018-06-08 2020-10-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45069A (en) * 1978-05-02 1979-11-12 Sharp Corp Filter clogging notifying device
JPS57153139A (en) * 1981-03-16 1982-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ontrolling method of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and device thereof
JPS6144239A (ja) * 1984-08-08 1986-03-03 Nippon Soken Inc 空気吸入フイルタの目詰り検出装置
JP2000074451A (ja) * 1998-09-01 2000-03-14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エアーフィルタ目詰まり検出装置
US20130197829A1 (en) * 2012-01-31 2013-08-01 William Sherman, III Filter clog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in response to blower speed changes
JP2016065660A (ja) * 2014-09-24 2016-04-2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050650A (zh) * 2017-11-23 2018-05-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脏堵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9197A4 (en) 2022-11-30
WO2020095521A1 (ja) 2020-05-14
JP7175719B2 (ja) 2022-11-21
JP2020076558A (ja) 2020-05-21
EP3879197A1 (en) 202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5222B2 (en) Damper fault detection
US99104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utomated confirmation of completion of repair services o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s in monitored buildings
JP6905960B2 (ja) センサ状態判定装置、センサ状態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161495A (ja) 空気調和機の異常検出装置、異常検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955699A (zh) 泄漏检测装置及泄漏检测系统
CN113227664A (zh) 空调控制装置、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检查方法及程序
US11703242B2 (en) Avoiding coil freeze in HVAC systems
CN109073259B (zh) 空调机
WO2023005323A1 (zh) 空调机组的故障监测方法
CN108006890A (zh) 空调散热控制方法、空调散热控制装置和空调
KR100630831B1 (ko) 에어컨의 실내 온도센서 고장시 응급 운전방법
US11754310B2 (en) Testing operation of an HVAC system
JP7072398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装置の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08885022B (zh) 空调吹出温度估计装置及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介质
JP2015148394A (ja) 圧縮機劣化診断装置及び圧縮機劣化診断方法
JP343137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710102A (zh) 四通阀串气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EP3232132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4897850B2 (ja) 空調用冷却塔性能評価システム
KR102053147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9168314A (ja) 能力診断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及び能力診断データ算出方法
JPH10197031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故障検出装置
EP4215829A1 (en) Control device, ventilation system, air conditioner device, ventil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WO2023281735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100630833B1 (ko) 에어컨의 증발기 온도센서 고장시 응급 운전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