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19700A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19700A CN113219700A CN202110429430.5A CN202110429430A CN113219700A CN 113219700 A CN113219700 A CN 113219700A CN 202110429430 A CN202110429430 A CN 202110429430A CN 113219700 A CN113219700 A CN 1132197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black matrix
- matrix layer
- display area
- spac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28659 dischar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858 crystal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2—Antistatic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衬底、第一黑矩阵层、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在非显示区的第一黑矩阵层中,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在垂直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其中,所述第一黑矩阵层包括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设置在凹槽中,分别将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隔断。第一凹槽外侧的黑矩阵层中的电荷只能通过第一隔块流动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黑矩阵层中,然后通过第二隔块流动到第二凹槽内部的黑矩阵层中,使得电荷流过的路径长度变长,导电时电荷流过导电材料的截面积变小,导致对应黑矩阵层的电阻增大,减小静电释放的风险,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的追求原来越高,其中,窄边框甚至于无边框显示屏幕已成为显示屏幕设计的亮点之一。在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通常是将阵列基板事先独立制造,再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进行对盒,形成液晶盒。其中,彩膜基板上位于显示区中的黑矩阵层与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扫描线、薄膜晶体管等部件的位置相对应,以遮挡住数据线、扫描线、薄膜晶体管等部件;彩膜基板上位于非显示区中的黑矩阵层与外围金属信号线对应,以遮挡外围金属信号线,并防止漏光。
当显示面板工作时,由于彩膜基板上位于非显示区中的黑矩阵层与外围金属信号线对应,使得非显示区中的黑矩阵层容易产生感应电压,产生静电,影响液晶偏转,进而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如何改善显示面板的静电问题成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漏光和防静电的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包括衬底、黑矩阵层、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衬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黑矩阵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黑矩阵层;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其中,所述第一黑矩阵层包括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所述第一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将所述第一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一凹槽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二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将所述第二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二凹槽首尾不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断开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隔块的长度在1-3um之间;所述第二隔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凹槽断开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隔块的长度在1-3um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块和所述第二隔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不同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在所述衬底的轴对称方向上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个角落,所述第二隔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个角落,所述第一隔块与所述第二隔块关于所述衬底的中心对称。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填充有遮光绝缘材料。
可选的,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三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形成环形,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包括衬底、黑矩阵层、色阻层、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蓝色色阻、平坦层和公共电极层,所述衬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黑矩阵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黑矩阵层,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第二黑矩阵层;所述色阻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显示区中,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
所述蓝色色阻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所述平坦层设置在所述黑矩阵层、色阻层和蓝色色阻上,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层上;其中,所述第一黑矩阵层包括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所述第一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将所述第一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一凹槽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二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将所述第二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二凹槽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分别位于所述衬底中的两个斜对角。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彩膜基板,以及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
相对于通过在彩膜基板非显示区的黑矩阵层中设置挖槽,将非显示区中的黑矩阵层隔断,从而达到防静电效果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在非显示区中的第一黑矩阵层上设置环绕显示区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设置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未首尾相连围成环形;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一黑矩阵层,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是通槽,这样第一凹槽外侧的黑矩阵层中的电荷只能通过第一隔块流动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的黑矩阵层中,然后通过第二隔块流动到第二凹槽内部的黑矩阵层中,使得电荷流过的路径长度变长,导电时电荷流过导电材料的截面积变小,导致对应黑矩阵层的电阻增大,减小静电释放的风险,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膜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彩膜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面板;200、彩膜基板;210、衬底;211、显示区;212、非显示区;220、黑矩阵层;221、第一黑矩阵层;222、第二黑矩阵层;223、第一隔块;224、第二隔块;230、第一凹槽;240、第二凹槽;250、第三凹槽;260色阻层;270、平坦层;280、蓝色色阻;290、公共电极层;300、阵列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是一种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作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彩膜基板200,以及与所述彩膜基板200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300;如图2所示,所述彩膜基板200包括衬底210、黑矩阵层220、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所述衬底210包括显示区211和非显示区212,所述非显示区212围绕所述显示区211设置;所述黑矩阵层220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12内的第一黑矩阵层221;所述第一凹槽230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中,环绕所述显示区211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230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所述第二凹槽240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30和显示区211之间,所述第二凹槽240环绕所述显示区211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其中,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包括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所述第一隔块223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30中,将所述第一凹槽230隔断,使所述第一凹槽230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二隔块224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40中,将所述第二凹槽240隔断,使所述第二凹槽240首尾不相连。
随着对显示屏产品的外观要求提高,市场主流多为采用EBL(Entry Borderless)技术生产产品,即产品的无边框设计,但与此同时也带了边缘的漏光问题。现有的设计是增大彩膜衬底210玻璃的尺寸,使黑矩阵层220与彩膜衬底210的边缘平齐。该设计利用黑矩阵层220来实现边缘的挡光效果,以谋得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该设计会使得黑矩阵层220过于外露(靠近玻璃边沿),使得彩膜基板200上的黑矩阵与阵列基板上的外围金属信号线相对应,当显示面板工作时,会使得黑矩阵产生感应电压,产生静电,影响液晶偏转,因此使得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释放)的风险大为增高,使产品性能降低。目前,大都通过将非显示区212中的黑矩阵断开,防止静电传递到显示区211中;但是这样会造成漏光的风险,影响产品的显示效果。
相对于通过在彩膜基板200非显示区212的黑矩阵层220中设置挖槽,将非显示区212中的黑矩阵层220隔断,从而达到防静电效果的方案来说。本申请通过在非显示区212中的第一黑矩阵层221上设置环绕显示区211设置的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并设置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使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并未首尾相连围成环形;由于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在第一黑矩阵层2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第一黑矩阵层221,即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是通槽,这样第一凹槽230外侧的黑矩阵层220中的电荷只能通过第一隔块223流动到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之间的黑矩阵层220中,然后通过第二隔块224流动到第二凹槽240内部的黑矩阵层220中。由电阻计算公式R=ρ*L/S可知,其中ρ为材料导电率,L为导电时电荷流过的路径长度,S为导电时电荷流过导电材料的截面积;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黑矩阵层221中设置首尾不相连的第一凹槽230和首尾不相连的第二凹槽240,使得电荷流过导电材料的截面积(即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较小,从而提高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处对应的黑矩阵层220的电阻,使得电荷在该位置处流动的阻力较大,达到减小静电释放风险的效果。
另外,本申请设置两个凹槽,使电荷从第一凹槽230外侧到显示区211的话,只能依次经过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没有其它的导电材料可以传递电荷,因此使得绝大多数的电荷的运用路径变大,需要绕一圈凹槽边缘才能到达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位置,这样就增大了电荷流过的路径长度L,使得对应黑矩阵层220的电阻R进一步增大,进一步减小静电释放的风险,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更加稳定。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块223与所述第二隔块224是所述黑矩阵层220的一部分,在用光罩显影或其它技术制作凹槽时,形成首尾不相连的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剩下位于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的路径中,且未被蚀刻掉的黑矩阵层220部位为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所述第一隔块223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凹槽230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隔块224的宽度与第二凹槽240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宽度在图2这种分别用W1和W2表示。由于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都是黑矩阵层220的一部分,因此电荷才能顺着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在黑矩阵层220中传递;相比于直接在黑矩阵层220中设置首尾相连且环绕显示区211的环形凹槽而言,虽然这样的环形凹槽会将黑矩阵层220彻底隔断,但是位于凹槽与显示区211之间的黑矩阵层220,依旧会与阵列基板中走线重叠导致产生电荷,此时电荷只能传递到显示区211中。本申请设置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使得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都为不连续的环形凹槽,这样当位于凹槽与显示区211之间的黑矩阵层220中产生电荷后,电荷除了传递到显示区211中,还能够顺着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传递到凹槽外侧,因此能够减小静电释放的风险。
而且,所述第一隔块223的长度,即所述第一凹槽230断开的距离在1-3um之间;所述第二隔块224的长度,即所述第二凹槽240断开的距离在1-3um之间;如图2所示,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长度在图中分别用M1和M2表示。由电阻公式R=ρ*L/S可知,电荷流过导电材料的截面积S越小,电阻越大;因此本申请中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长度越小越好,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长度越小,电荷流过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面积越小,对应的电阻越大。由于技术的限制,加工精度很难做到1um以下;在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厚度、宽度一定的条件下,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当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长度大于3um时,电荷流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因此本申请将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长度设为1-3um,具体可以为2um。
所述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宽度为2-3倍面板内走线最小间隙,在面板设计时,设计人员已经考虑过每一根走线线宽能否满足过电能力,间距能否满足爬电距离要求,所以将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宽度设为2-3倍面板内走线最小间隙,能够精确地控制加工精度。另外,本申请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之间的间距为面板内走线最小间隙,这样使得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之间黑矩阵的宽度最小,从而减小导电面积,增大电阻。
本申请中还可以在第一黑矩阵层221中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连续的凹槽,进一步增加电荷流动的路径长度,达到进一步增加电阻的效果。本申请中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的位置设置第一黑矩阵层221中靠近显示区211或衬底210边缘的位置都行,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还可以与阵列基板中金属线重叠,从而达到遮光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在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中填充色阻或其它遮光绝缘材料,这样在达到遮光的同时,还起到增强防静电的效果;具体可在凹槽中填充蓝色色阻280。
在图2中,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都处于显示区211的同一侧,且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在衬底210的轴线方向上重合;此时虽然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L1将最短,且ESD防护效果很低,但是同样能够达到防静电的效果。
基于提高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本申请还提供了4种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的分布设计,分别如图3至图6所示。图3中,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设置在所述显示区211的同一侧,但是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在衬底210的轴线方向上不重合,此时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用L2表示,相比于图2中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L1,图3至图6中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L2更长,使得对应黑矩阵中电阻加大。图4中,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区211的相邻两侧,此时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用L3表示,相比于L2,L3的路径更长,能够进一步增加对应黑矩阵的电阻。图5中,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区211相对的两侧,此时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用L4表示,相比于L3,L4的路径更长;另外,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在所述衬底210的轴对称方向上重合,此时L4的路径相当于半个环形路径,此时的L4的路径最大,在电荷流过导电材料的截面积S这一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此时电阻能够达到最大值,因此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ESD风险。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隔块223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30的一个角落,所述第二隔块224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40的一个角落,所述第一隔块223与所述第二隔块224关于所述衬底210的中心对称;即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分别位于所述衬底210中的两个斜对角,此时电荷产生时流过的路径用L5表示,L5的路径相当于半个环形路径,与L4的路径长度相当;但是由于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处于面板的角落,不管在加工或者搬运过程中,一般更加注意边角位置不被触碰,所以电荷流过的路径将再一次增加。
在图6对应的实施例中,第一隔块223和第一凹槽230断开的形状相同,第二隔块224与第二凹槽240断开的形状相同,都为L型,此时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首尾两端的距离同样可以做到1-3um之间,从而增大第一黑矩阵层221的电阻。
另外,本申请还可以在第一黑矩阵层221中设置首尾相连的凹槽,如图7所示,所述彩膜基板200还包括第三凹槽250,所述第三凹槽250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中,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40和显示区211之间;所述第三凹槽250环绕所述显示区211设置形成环形,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本申请通过设置环形的第三凹槽250,将第一黑矩阵层221隔断,防止电荷向内传递,且第三凹槽250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40和显示区211之间,这样电荷即使通过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也会被第三凹槽250组当住,防止传递到显示区211中。本申请可以设置多个第三凹槽250,第三凹槽250还可以设置在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之间,或者第一凹槽230与衬底210边缘之间。
如图8所示,还公开了一种彩膜基板200的示意图,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彩膜基板200,所述彩膜基板200包括衬底210、黑矩阵层220、色阻层260、第一凹槽230、第二凹槽240、蓝色色阻280、平坦层270和公共电极层290,所述衬底210包括显示区211和非显示区212,所述非显示区212围绕所述显示区211设置;所述黑矩阵层220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212内的第一黑矩阵层221,和位于所述显示区211内的第二黑矩阵层222;所述色阻层260设置在所述衬底210上,位于所述显示区211中,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层22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凹槽230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中,环绕所述显示区211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230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所述第二凹槽240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30和显示区211之间;所述第二凹槽240环绕所述显示区211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
所述蓝色色阻280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中,所述平坦层270设置在所述黑矩阵层220、色阻层260和蓝色色阻280上,所述公共电极层290设置在所述平坦层270上;其中,所述第一黑矩阵层221包括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所述第一隔块223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30中,将所述第一凹槽230隔断,使所述第一凹槽230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二隔块224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40中,将所述第二凹槽240隔断,使所述第二凹槽240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分别位于所述衬底210中的两个斜对角。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隔块223和第二隔块224设置在衬底210的两个斜对角,使得电荷流过的路径最大,另外,还在第一凹槽230和第二凹槽240中填充蓝色色阻280,使得本申请同时具备防漏光和防静电的效果;蓝色色阻280可以与色阻层260同制程形成,提高制程效率;且在所述黑矩阵层220、色阻层260和蓝色色阻280上设置平坦层270,提高膜层的平整度,防止公共电极层290断裂。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黑矩阵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黑矩阵层;
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以及
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
其中,所述第一黑矩阵层包括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所述第一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将所述第一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一凹槽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二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将所述第二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二凹槽首尾不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断开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隔块的长度在1-3um之间;
所述第二隔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凹槽断开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隔块的长度在1-3um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块和所述第二隔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区的不同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相对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在所述衬底的轴对称方向上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块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个角落,所述第二隔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个角落,所述第一隔块与所述第二隔块关于所述衬底的中心对称。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填充有遮光绝缘材料。
8.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显示区之间;
所述第三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形成环形,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
9.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
黑矩阵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第一黑矩阵层,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第二黑矩阵层;
色阻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显示区中,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层间隔设置;
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
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二凹槽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在所述第一黑矩阵层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黑矩阵层;
蓝色色阻,填充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
平坦层,设置在所述黑矩阵层、色阻层和蓝色色阻上;以及
公共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层上;
其中,所述第一黑矩阵层包括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所述第一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将所述第一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一凹槽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二隔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将所述第二凹槽隔断,使所述第二凹槽首尾不相连;所述第一隔块和第二隔块分别位于所述衬底中的两个斜对角。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彩膜基板,以及与所述彩膜基板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9430.5A CN113219700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29430.5A CN113219700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19700A true CN113219700A (zh) | 2021-08-06 |
CN113219700B CN113219700B (zh) | 2022-05-06 |
Family
ID=77088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29430.5A Active CN113219700B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1970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20617A (zh) * | 2022-06-23 | 2022-09-0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5275051A (zh) * | 2022-07-21 | 2022-11-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19872A1 (en) * | 2016-01-29 | 2017-08-03 |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10262120A (zh) * | 2019-07-31 | 2019-09-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2021
- 2021-04-21 CN CN202110429430.5A patent/CN1132197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19872A1 (en) * | 2016-01-29 | 2017-08-03 |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CN110262120A (zh) * | 2019-07-31 | 2019-09-2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20617A (zh) * | 2022-06-23 | 2022-09-06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CN115275051A (zh) * | 2022-07-21 | 2022-11-01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275051B (zh) * | 2022-07-21 | 2023-11-0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19700B (zh) | 2022-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51663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KR101611923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JP5971708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内蔵型表示装置 | |
US10670932B2 (en) | Array substrate comprising a conductive layer directly contacting a first protrusion and a second protrusion that respectively protrude from a scanning line and a metal lin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TWI521272B (zh) | 顯示面板 | |
CN113219700B (zh)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
US10331253B2 (en) | In-cell touch screen | |
CN113219696B (zh)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
US10921634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TW201415146A (zh) | 畫素陣列基板 | |
JP2020529640A (ja) | タッチ制御表示パネル | |
WO2018196438A1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KR20160032751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WO2019233113A1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9057060A1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JP2010139598A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JP5681269B2 (ja) | 液晶表示パネル | |
WO2020258242A1 (zh) | 显示基板及液晶面板 | |
US2017020567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3219701A (zh)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面板 | |
US9110337B2 (en) | Display device | |
EP3647864A1 (en) | Embedded touch screen | |
JP2020008742A (ja) | 表示装置 | |
KR20120007323A (ko) | 고 개구율을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214669962U (zh)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