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4859A -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4859A
CN113174859A CN202110457951.1A CN202110457951A CN113174859A CN 113174859 A CN113174859 A CN 113174859A CN 202110457951 A CN202110457951 A CN 202110457951A CN 113174859 A CN113174859 A CN 1131748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
box girder
support
die
continuous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79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Yong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Yo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Yong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Yong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579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48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4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48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E01D2/04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of the box-girder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1/00Material constitution of bridges
    • E01D2101/20Concrete,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
    • E01D2101/24Concrete
    • E01D2101/26Concrete reinforc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包括模板装置,模板装置包括外模、内模、顶模和端模,外模、顶模和端模围合形成封闭结构,内模设在封闭结构内,内模轴向的两端与端模相抵接,外模和内模之间设有隔离支撑机构,隔离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钢筋、抵接端头和卡接端头,抵接端头固定在支撑钢筋轴向的两端,卡接端头设在抵接端头远离支撑钢筋的一端,抵接端头远离钢筋的一端与内模和外模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接,卡接端头卡接固定在内模或者外模上。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内模由于隔离支撑机构的固定,在外模内保持稳固且不易产生晃动,因此连续箱梁成型后不易产生偏差。

Description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桥梁工程中,同一梁体具有三个或者更多的墩柱进行支撑,则该梁体可以被称为连续梁。连续箱梁则是内部中空,上部的两侧设有翼缘的连续梁,因其类似箱体而得名。现浇连续箱梁即为施工现场浇筑成型的连续箱梁。随着我国桥梁技术的提高,桥梁的美观也越来越高,现浇连续箱梁因具有外形简捷、美观、抗扭刚度大、整体性好、适用性强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施工往往依赖于辅助浇筑施工系统,例如满堂支架。满堂支架的施工包括梁底模、翼缘模板、腹板侧模以及内模的安装,其中梁底模、翼缘模板、腹板侧模围合形成外模,内模固定在在外模内,内模和外模间隔设置并形成浇筑空间。内模和外模之间设有对拉拉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内模在外模内的稳固性影响着现浇连续箱梁的成型效果,若内模固定不牢,现浇连续箱梁成型后尺寸易产生偏差且成型效果较差,严重时现浇连续箱梁甚至无法成型。
发明内容
为了增强内模在外模内的稳固性,以使得连续箱梁成型后不易产生偏差,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包括模板装置,所述模板装置包括外模、内模、顶模和端模,所述外模、顶模和端模围合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内模设在封闭结构内,所述内模的外侧壁与外模和顶模的内侧壁均间隔设置,所述内模轴向的两端与端模相抵接,所述外模和内模之间设有隔离支撑机构,所述隔离支撑机构包括支撑钢筋、抵接端头和卡接端头,所述抵接端头固定在支撑钢筋轴向的两端,所述卡接端头设在抵接端头远离支撑钢筋的一端,所述抵接端头远离钢筋的一端与内模和外模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接,所述卡接端头卡接固定在内模或者外模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在底模和侧模上固定卡接端头,然后在外模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支撑钢筋,并使得套管段与外模相抵接;再将内模靠近外模的一侧与支撑钢筋另一端的套管段相抵接,然后在内模上穿设卡接端头,然后进行端模和顶模的固定,即可使得外模、内模、顶模和端模围合形成用于浇筑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空间;内模由于隔离支撑机构的固定,在外模内保持稳固且不易产生晃动,因此连续箱梁成型后不易产生偏差。
可选的,所述抵接端头包括套管段和柱体段,所述柱体段与支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段与内模或者外模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接,所述套管段与柱体段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柱体段远离支撑钢筋一端的端部位于套管段内,所述卡接端头靠近抵接端头的一端伸入套管段内且与柱体段榫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体段用于抵接端头与卡接端头固定连接,柱体段与卡接端头榫卯连接,可以增强柱体段与卡接端头之间的连接效果,以使得柱体段和卡接端头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隔离支撑机构更加稳固;卡接端头穿设在模板上,且套管段用于抵接端头与模板相抵接,可以使得抵接端头可以对模板形成有效支撑和固定,从而增强模板装置整体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支撑钢筋靠近柱体段的一端设有支撑环筋,所述支撑环筋与支撑钢筋之间通过交叉钢筋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筋和交叉钢筋均嵌设在柱体段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筋和交叉钢筋不仅增强了抵接端头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并且还增强了支撑钢筋与抵接端头之间的连接效果,以使得抵接端头不易沿支撑钢筋的轴向发生窜动。
可选的,所述卡接端头远离抵接端头的一端设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与内模和外模相互远离的一侧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法兰不仅可以使得卡接端头穿过内模和外模的长度不易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内模和外模之间的间距不易发生变化,并且还可以在拆模时作为分离卡接端头与抵接端头的着力部位,更加便捷。
可选的,所述内模包括内底模板、内侧模板和内顶模板,所述内侧模板设在内底模板和内顶模板之间,且内侧模板位于内底模板和内顶模板的两侧,所述内底模板和内顶模板之间以及两块内侧模板之间均设有对拉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底模板、内侧模板和内顶模板围合形成内模,使得内模施工时更加便捷;对拉支撑组件可以增强内底模板和内顶模板之间以及两块内侧模板之间的拉撑效果,以增强内模整体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内模在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施工过程中不易出现胀模的现象而致使现浇连续箱梁的尺寸发生变化。
可选的,所述对拉支撑组件包括螺纹套管、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管两端的抵接内杆以及与抵接内杆远离螺纹套管一端转动连接的铰接座,所述螺纹套管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铰接座固定在内侧模板、内顶模板或者内底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管转动时,可以驱使抵接内杆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方向进行滑移,从而实现内底模板和内顶模板之间或者两块内侧模板之间间距的微调,进而使得现浇连续箱梁的尺寸更加精准。。
可选的,所述顶模和内顶模板之间设有预留天窗通道,顶模和内顶模板上均开设有与预留天窗通道连通的通道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连续箱梁浇筑且养护完成后,施工人员可以通道预留天窗通道进入内模中,并依次将内模和外模进行拆除,拆模过程更加便捷。
可选的,所述预留天窗通道的侧壁设有预埋排筋,所述内模中设有可以将预留天窗通道进行封闭的封板,所述封板靠近顶模的一侧设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可以与预埋排筋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模后,可以对封板进行吊装,以使得封板与现浇连续箱梁内侧的开口相抵接,并将连接钢筋与预埋排筋焊接固定,然后在现浇连续箱梁预留天窗所对应的区域搭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进行预留天窗的封顶,并增强现浇连续箱梁在预留天窗处的结构强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地基进行修整和处理;
S2. 对支架体系进行测量定位,并在地基上进行支架体系的搭设;
S3.先铺设方木垫块,并将卡接端头预固定在方木垫块上,然后进行外模的安装与固定;
S4.对支架体系进行预压,并对支架体系的沉降量进行监测;
S5.将支座安装固定在墩柱上;
S6.将外模延伸固定直支座处;
S7.绑扎现浇连续箱梁的底板及腹板钢筋,并固定波纹管;
S8.在外模上固定支撑机构,并进行内模的安装与固定,然后进行顶模和端模的安装与固定;
S9.然后进行底、腹板砼的浇筑;
S10.再绑扎顶板及翼缘板钢筋,并浇筑顶板;
S11.进行砼养护,当砼的强度达到90%以上后,依次拆取内模、外模;
S12.然后穿设钢绞线,并设置钢绞线预应力,再进行封锚;
S13.支架拆除,对预留天窗进行封顶:吊装封板,使封板与现浇连续箱梁内侧的开口处相抵接,然后将连接钢筋与排筋焊接固定,再搭设预留天窗的钢筋,然后在预留天窗所对应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连续箱梁的模板装置在施工过程中不易变形,因此现浇连续箱梁成型后的尺寸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内模由于隔离支撑机构的固定,在外模内保持稳固且不易产生晃动,因此连续箱梁成型后不易产生偏差;
2.柱体段与卡接端头榫卯连接,可以增强柱体段与卡接端头之间的连接效果,以使得柱体段和卡接端头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隔离支撑机构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拉支撑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隔离支撑机构的爆炸图;
图6是图2中C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模;11、底模;12、侧模;13、翼缘模板;131、水平段;132、垂直段;2、内模;21、内底模板;22、内侧模板;23、内顶模板;3、顶模;4、端模;5、对拉支撑组件;51、螺纹套管;511、转动把手;52、抵接内杆;53、铰接座;6、隔离支撑机构;61、支撑钢筋;611、支撑环筋;612、交叉钢筋;62、抵接端头;621、柱体段;622、套管段;623、榫槽;63、卡接端头;631、榫头;632、固定法兰;7、预留天窗通道;71、预埋排筋;8、封板;81、连接钢筋;811、纵筋;812、横筋;9、方木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参照图1和图2,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包括模板装置。
模板装置包括外模1、内模2、顶模3和端模4。外模1、内模2、顶模3和端模4均可以采用维萨模板,外模1包括底模11、侧模12和翼缘模板13,底模11为矩形板,侧模12倾斜设置在底模11宽度方向的两侧;侧模12与底模11围合形成横断面呈倒等腰梯形的槽体。翼缘模板13设置在侧模12远离底模11的一端,翼缘模板13的横断面呈“L”形,即翼缘模板13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段131和垂直段132,水平段131远离垂直段132的一端与侧模12固定连接。
端模4固定在外模1轴向的两端,端模4用于对外模1轴向的两端进行封闭;端模4的形状与外模1的横断面形状相同。顶模3同样呈矩形,顶模3盖合在外模1远离地面的一侧,且顶模3宽度方向的两端与垂直段132远离水平段131的一端固定连接;顶模3用于将外模1远离地面的一侧进行封闭。外模1、顶模3和端模4围合形成封闭结构。
内模2呈管状,内模2的横断面为倒等腰梯形。内模2设在封闭结构内,内模2包括内底模板21、内侧模板22和内顶模板23。内底模板21、内侧模板22和内顶模板23均可以通过弧形板固定连接。内侧模板22设置在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且内侧模板22位于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宽度方向的两侧。内侧模板22和侧模12间隔设置,内壁模板与底模11间隔设置,内顶模板23与顶模3间隔设置,外模1、内模2、顶模3和端模4共同围合形成用于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空间。
参照图2和图3,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以及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均设有对拉支撑组件5。对拉支撑组件5用于增强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以及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的拉撑效果,以增强内模2整体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内模2在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施工过程中不易出现胀模的现象而致使现浇连续箱梁的尺寸发生变化。
对拉支撑组件5包括螺纹套管51、抵接内杆52和铰接座53。螺纹套管51设在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或者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螺纹套管51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螺纹套管51的外侧壁固定有转动把手511。抵接内杆52位于螺纹套管51的两端,且抵接内杆52与螺纹套管51螺纹连接。铰接座53固定在内侧模板22、内底模板21或者内顶模板23上,抵接内杆52远离螺纹套管51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53上。螺纹套管51转动时,可以驱使抵接内杆52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方向进行滑移,从而实现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或者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间距的微调,进而使得现浇连续箱梁的尺寸更加精准。
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的对拉支撑组件5沿竖直方向进行设置,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的对拉支撑组件5沿水平方向进行设置,因此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的对拉支撑组件5以及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的对拉支撑组件5还可以起到协同斜撑的效果,其中任一方向的对拉支撑组件5受压且具有变形缩短的趋势时,另一方向上的对拉支撑组件5可以相应地起到拉撑作用,以阻止受压的对拉支撑组件5产生变形。
参照图2和图4,外模1和内模2之间设有隔离支撑机构6。隔离支撑机构6用于将内模2支撑固定在外模1上,以使得浇筑成型的现浇连续箱梁具有足够厚的钢筋保护层,并使得现浇连续箱梁的浇筑成型的尺寸更加准确。隔离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钢筋61、抵接端头62和卡接端头63。
支撑钢筋61可以采用钢筋制成,以使得支撑钢筋61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支撑钢筋61可以与现浇连续箱梁底板和腹板的钢筋焊接固定。抵接端头62固定在支撑钢筋61轴向的两端,抵接端头62主要采用砂浆浇筑成型,以使得现浇连续箱梁浇筑完成后,抵接端头62与现浇连续箱梁之间的结合效果更佳。
抵接端头62包括柱体段621和套管段622。其中,柱体段621呈圆柱状,套管段622呈圆管状,套管段622固定在柱体段621外,且套管段622与柱体段621同轴设置,柱体段621远离支撑钢筋61一端的端部位于套管段622内。套管段622与内模2或者外模1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接,以使得抵接端头62对内模2或者外模1形成支撑。
参照图2和图5,柱体段621与支撑钢筋61固定连接,支撑钢筋61靠近柱体段621的一端设有支撑环筋611,支撑环筋611内设有交叉钢筋612,交叉钢筋612呈十字形,交叉钢筋612的交点为支撑环筋611的圆心。支撑环筋611靠近抵接端头62的一端固定在交叉钢筋612的交点处。支撑环筋611和交叉钢筋612均嵌设在柱体段621内。支撑环筋611和交叉钢筋612不仅增强了抵接端头62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并且还增强了支撑钢筋61与抵接端头62之间的连接效果,以使得抵接端头62不易沿支撑钢筋61的轴向发生窜动。
卡接端头63同样采用砂浆浇筑而成。卡接端头63呈圆柱状,卡接端头63横断面的直径等于柱体段621横断面的直径。卡接端头63卡接固定在内模2或者外模1上,内模2和外模1上设有供卡接端头63进行穿设的穿孔。卡接端头63用于与抵接端头62固定连接。卡接端头63靠近抵接端头62的一端伸入套管段622内,且卡接端头63与柱体段621之间榫卯连接。本实施例中,榫头631固定在卡接端头63上,榫头631沿卡接端头63的轴向等间距设置,同理,榫槽623在柱体段621上同样等间距设置。
固定隔离支撑机构6时,先在底模11和侧模12上固定卡接端头63,卡接端头63穿设在底模11和侧模12上后,可以在底模11和侧模12靠近地面的一侧增设方木垫块9对卡接端头63进行支撑,以使得卡接端头63不易从底模11和侧模12上脱出。然后在底模11和侧模12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支撑钢筋61,固定时将支撑钢筋61一端的柱体段621与底模11上的卡接端头63榫卯连接,以使得柱体段621和卡接端头63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并使得套管段622与底模11或者侧模12相抵接。再将内底模板21和内侧模板22分别与支撑钢筋61另一端的套管段622相抵接,然后在内底模板21和内侧模板22上穿设卡接端头63,并使内底模板21和内侧模板22上的卡接端头63与支撑钢筋61另一端的柱体段621榫卯连接。
模板装置搭设完成后即可浇筑现浇连续箱梁,浇筑完成后,支撑钢筋61和抵接端头62嵌设在现浇连续箱梁内,卡接端头63通过抵接端头62插接在现浇连续箱梁内。现浇连续箱梁拆模时,将卡接端头63从抵接端头62内取出,并通过砂浆嵌填修补的方式形成平整的表面。
为了便于将卡接端头63从抵接端头62中取出,卡接端头63远离抵接端头62的一端设有固定法兰632,固定法兰632与卡接端头63为一体结构。固定法兰632与内模2和外模1相互远离的一侧相抵接。固定法兰632不仅可以使得卡接端头63穿过内模2和外模1的长度不易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内模2和外模1之间的间距不易发生变化,并且还可以在拆模时作为分离卡接端头63与抵接端头62的着力部位,更加便捷。
参照图2和图6,顶模3和内顶模板23之间设有预留天窗通道7。预留天窗通道7呈方管状,预留天窗通道7与顶模3和内顶模板23的固定连接处应保证密封。顶模3和内顶模板23上均开设有矩形的通道口,通道口用于与预留天窗通道7相连通。现浇连续箱梁浇筑且养护完成后,施工人员可以通道预留天窗通道7进入内模2中,并依次将内模2和外模1进行拆除,拆模过程更加便捷。
预留天窗通道7的侧壁上穿设有预埋排筋71,预埋排筋71可以与现浇连续箱梁顶板的钢筋焊接固定。预埋排筋71沿水平方向成排设置。内模2中设有可以将预留天窗通道7进行封闭的封板8,封板8为矩形的维萨模板,封板8卡进底模11的一侧设有连接钢筋81,连接钢筋81呈“L”形,即连接钢筋81包括相互垂直的纵筋811和横筋812,连接钢筋81同样成排设置。连接钢筋81的纵筋811与封板8固定连接,连接钢筋81的横筋812可以与预埋排筋71焊接固定。预埋排筋71和横筋812均可以设置有两排。
现浇支撑梁浇筑施工前,可以将封板8放置在内模2中。待现浇连续箱梁浇筑且养护完成,且将内模2和外模1依次拆模后,可以对封板8进行吊装,以使得封板8与现浇连续箱梁内侧的开口相抵接,并将连接钢筋81与预埋排筋71焊接固定,然后在现浇连续箱梁预留天窗所对应的区域搭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进行预留天窗的封顶。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地基进行修整和处理,以使得地基具有足够强的承载能力;
S2. 对支架体系进行测量定位,并在地基上进行支架体系的搭设;
S3.将底模11、侧模12和翼缘模板13依次固定在支架体系上:先铺设方木垫块9,然后在方木垫块9上预固定卡接端头63,然后将底模11和侧模12铺设在方木垫块9上,并时底模11和侧模12与卡接端头63固定连接;再进行翼缘模板13的固定;
S4.对支架体系进行预压,并对支架体系的沉降量进行监测,以检查支架体系的安全性,确保施工安全;并消除地基、支架体系自身非弹性变形的影响,便于对桥面线形进行控制;同时测量预压时支架体系产生的弹性变形,再根据其测量结果对支架体系设置合适的预拱度;
S5.将支座安装固定在墩柱上:采用座环氧树脂法进行支座安装,在安装支座前对支座垫石进行检查,使标高及水平度符合要求,均匀涂刷环氧树脂到垫石顶面后,进行支座安装;
S6.将外模1延伸固定直支座处,并确保模板与支座上锚碇板的密封;
S7.在底模11上先绑扎底板钢筋,再绑扎腹板钢筋,并固定波纹管;绑扎时将钢筋排列标记做好,以保证成型钢筋绑扎规则、美观;钢筋绑扎过程中对规格、数量、间距、尺寸、标高、绑扎方式、保护层厚度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S8.固定隔离支撑机构6和内模2:在底模11和侧模12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支撑钢筋61,固定时将支撑钢筋61一端的柱体段621与底模11上的卡接端头63榫卯连接,以使得柱体段621和卡接端头63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并使得套管段622与底模11或者侧模12相抵接;
再将内底模板21和内侧模板22分别与支撑钢筋61另一端的套管段622相抵接,然后在内底模板21和内侧模板22上穿设卡接端头63,并使内底模板21和内侧模板22上的卡接端头63与支撑钢筋61另一端的柱体段621榫卯连接;
然后将内顶模板23固定在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并使内顶模板23位于内侧模板22远离内底模板21的一端;然后进行顶模3和端模4的安装与固定;
S9.然后进行底、腹板砼的浇筑;
S10.再绑扎顶板及翼缘板钢筋,并浇筑顶板;
S11.进行砼养护,当砼的强度达到90%以上后,依次拆取内模2、外模1,并将卡接端头63从抵接端头62中拔出,然后通过砂浆对卡接端头63的插设处进行修补嵌填,以形成平整的表面;
S12.然后穿设钢绞线,并设置钢绞线预应力,再进行封锚;
S13.支架拆除,对预留天窗进行封顶:吊装封板8,使封板8与现浇连续箱梁内侧的开口处相抵接,然后将连接钢筋81与排筋焊接固定,再搭设预留天窗的钢筋,然后在预留天窗所对应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以实现对预留天窗的封顶。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包括模板装置,所述模板装置包括外模(1)、内模(2)、顶模(3)和端模(4),所述外模(1)、顶模(3)和端模(4)围合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内模(2)设在封闭结构内,所述内模(2)的外侧壁与外模(1)和顶模(3)的内侧壁均间隔设置,所述内模(2)轴向的两端与端模(4)相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1)和内模(2)之间设有隔离支撑机构(6),所述隔离支撑机构(6)包括支撑钢筋(61)、抵接端头(62)和卡接端头(63),所述抵接端头(62)固定在支撑钢筋(61)轴向的两端,所述卡接端头(63)设在抵接端头(62)远离支撑钢筋(61)的一端,所述抵接端头(62)远离钢筋的一端与内模(2)和外模(1)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抵接,所述卡接端头(63)卡接固定在内模(2)或者外模(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头(62)包括套管段(622)和柱体段(621),所述柱体段(621)与支撑钢筋(61)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段(622)与内模(2)或者外模(1)相互靠近的一端相抵接,所述套管段(622)与柱体段(621)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柱体段(621)远离支撑钢筋(61)一端的端部位于套管段(622)内,所述卡接端头(63)靠近抵接端头(62)的一端伸入套管段(622)内且与柱体段(621)榫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筋(61)靠近柱体段(621)的一端设有支撑环筋(611),所述支撑环筋(611)与支撑钢筋(61)之间通过交叉钢筋(6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筋(611)和交叉钢筋(612)均嵌设在柱体段(6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端头(63)远离抵接端头(62)的一端设有固定法兰(632),所述固定法兰(632)与内模(2)和外模(1)相互远离的一侧相互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2)包括内底模板(21)、内侧模板(22)和内顶模板(23),所述内侧模板(22)设在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且内侧模板(22)位于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的两侧,所述内底模板(21)和内顶模板(23)之间以及两块内侧模板(22)之间均设有对拉支撑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支撑组件(5)包括螺纹套管(51)、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管(51)两端的抵接内杆(52)以及与抵接内杆(52)远离螺纹套管(51)一端转动连接的铰接座(53),所述螺纹套管(51)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铰接座(53)固定在内侧模板(22)、内顶模板(23)或者内底模板(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3)和内顶模板(23)之间设有预留天窗通道(7),顶模(3)和内顶模板(23)上均开设有与预留天窗通道(7)连通的通道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天窗通道(7)的侧壁设有预埋排筋(71),所述内模(2)中设有可以将预留天窗通道(7)进行封闭的封板(8),所述封板(8)靠近顶模(3)的一侧设有连接钢筋(81),所述连接钢筋(81)可以与预埋排筋(71)固定连接。
9.一种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地基进行修整和处理;
S2. 对支架体系进行测量定位,并在地基上进行支架体系的搭设;
S3.先铺设方木垫块(9),并将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卡接端头(63)预固定在方木垫块(9)上,然后进行外模(1)的安装与固定;
S4.对支架体系进行预压,并对支架体系的沉降量进行监测;
S5.将支座安装固定在墩柱上;
S6.将外模(1)延伸固定直支座处;
S7.绑扎现浇连续箱梁的底板及腹板钢筋,并固定波纹管;
S8.在外模(1)上固定支撑机构,并进行内模(2)的安装与固定,然后进行顶模(3)和端模(4)的安装与固定;
S9.然后进行底、腹板砼的浇筑;
S10.再绑扎顶板及翼缘板钢筋,并浇筑顶板;
S11.进行砼养护,当砼的强度达到90%以上后,依次拆取内模(2)、外模(1);
S12.然后穿设钢绞线,并设置钢绞线预应力,再进行封锚;
S13.支架拆除,对预留天窗进行封顶:吊装封板(8),使封板(8)与现浇连续箱梁内侧的开口处相抵接,然后将连接钢筋(81)与预留排筋(71)焊接固定,再搭设预留天窗的钢筋,然后在预留天窗所对应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CN202110457951.1A 2021-04-27 2021-04-27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Pending CN1131748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951.1A CN113174859A (zh) 2021-04-27 2021-04-27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7951.1A CN113174859A (zh) 2021-04-27 2021-04-27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4859A true CN113174859A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2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7951.1A Pending CN113174859A (zh) 2021-04-27 2021-04-27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4859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4784A (ja) * 1998-05-11 2000-02-02 Masashi Ichimura インサート兼用スペーサー
TW497635U (en) * 2001-12-31 2002-08-01 Shi-Chuan Lin Maintaining device for separator between reinforcement and protection layer
JP2004052223A (ja) * 2002-07-16 2004-02-19 Takumi Kenko:Kk 鉄筋工事用スペーサの取付け装置
CN201693658U (zh) * 2010-06-28 2011-01-05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简支箱梁成型模板
CN108839203A (zh) * 2018-07-10 2018-11-20 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 Uhpc预制箱梁的模板系统
CN111391082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武汉瑞锦丰路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路桥建筑用箱梁模板
CN211736057U (zh) * 2019-12-06 2020-10-23 泰山学院 一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件
CN111851309A (zh) * 2020-08-12 2020-10-30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现浇箱梁施工方法
CN211891326U (zh) * 2020-01-20 2020-11-10 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箱梁模板体系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4784A (ja) * 1998-05-11 2000-02-02 Masashi Ichimura インサート兼用スペーサー
TW497635U (en) * 2001-12-31 2002-08-01 Shi-Chuan Lin Maintaining device for separator between reinforcement and protection layer
JP2004052223A (ja) * 2002-07-16 2004-02-19 Takumi Kenko:Kk 鉄筋工事用スペーサの取付け装置
CN201693658U (zh) * 2010-06-28 2011-01-05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简支箱梁成型模板
CN108839203A (zh) * 2018-07-10 2018-11-20 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 Uhpc预制箱梁的模板系统
CN211736057U (zh) * 2019-12-06 2020-10-23 泰山学院 一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件
CN211891326U (zh) * 2020-01-20 2020-11-10 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预制箱梁模板体系
CN111391082A (zh) * 2020-03-24 2020-07-10 武汉瑞锦丰路桥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路桥建筑用箱梁模板
CN111851309A (zh) * 2020-08-12 2020-10-30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现浇箱梁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清富等: "《混凝土桥梁耐久性与标准化施工》", 30 November 2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7471B1 (ko) 프리캐스트 교각의 조정단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교각의 시공방법
CN108908662B (zh) 预制空心板梁免凿毛施工模具
JP5045214B2 (ja) 柱頭部の施工方法
CN113550431B (zh) 一种劲性结构梁柱节点区环带钢板式箍筋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35620B (zh) 一种装配式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8729544B (zh) 干湿式复合连接拼装式构建物
CN103255716A (zh) 一种防撞墙模板
CN212602474U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的预制盖梁模板
CN108487080A (zh) 超大跨度t型刚构梁边敦支撑垫石逆作施工方法
CN105839851B (zh) 采用分段连接形成的预制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CN211171632U (zh) 一种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和合拢段浇筑用吊架
CN209907420U (zh) 桥梁桥墩、承台及桩基间的湿式接头结构
CN113174859A (zh)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CN216787957U (zh) 柱式检查坑现浇混凝土轨道立柱
CN214005382U (zh) 桥梁盖梁抱箍支模体系
CN214143313U (zh) 高架桥高空心墩群翻模
CN208346973U (zh) 空心钢管混凝土钢结构建筑体系及钢结构建筑物
CN111706128A (zh) 一种预制式检查坑立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76196A (zh) 一种预制墩柱节段外壳和盖梁的现场拼接浇筑施工工艺
KR100837831B1 (ko) 지하구축용 무지보 역타설 시스템
CN219491954U (zh) 一种围墙立柱及立柱预制件及立柱筒体
CN220451424U (zh) 梁板与梁底l形挂板整体浇筑的模板支撑体系
CN219909617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斜柱结构
CN215749836U (zh) 一种预制箱梁用的封端模板
CN219732750U (zh) 一种屋面现浇变形缝组合式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