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7141A -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7141A
CN113167141A CN201980061834.4A CN201980061834A CN113167141A CN 113167141 A CN113167141 A CN 113167141A CN 201980061834 A CN201980061834 A CN 201980061834A CN 113167141 A CN113167141 A CN 113167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rge diameter
vane
shoe
timing control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18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7141B (zh
Inventor
盐胁大介
渡边孝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67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7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7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71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56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mak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oscillate, e.g. non-homokinetic dr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中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从在叶片转子(3)的转子主体(30)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突出形成。而且,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配置于在壳体(2)的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的周向之间形成的第一工作室(A1)和第二工作室(A2)内,始终覆盖第一锁定孔(H1)和第二锁定孔(H2)。根据该结构,能够包含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地构成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由此,叶片转子(3)的转矩得以提高,并且能够抑制由交变转矩产生的叶片转子(3)的抖动。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例如已知以下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在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四个叶片中的一对叶片突出形成于直径比转子主体大的一对大径部的外周侧,并且四个滑履中的一对滑履分别与所述一对大径部滑动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8591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成为所述一对滑履与所述一对大径部从径向滑动接触的结构。因此,所述一对叶片与所述一对滑履之间的容积变小,无法充分确保受压面积,难以抑制由于经由凸轮轴输入的交变转矩而产生的叶片转子的抖动。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实际情况而研究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叶片转子的抖动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从叶片转子的转子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并遍及叶片转子相对于壳体的能够相对旋转范围的整个区域将设置于壳体的多个锁定孔(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覆盖的多个大径部(第一大径部以及第二大径部)位于在壳体上设置的多个滑履的周向之间形成的多个工作室(第一工作室以及第二工作室)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叶片转子的抖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中间相位处的锁定状态的图。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最滞后角状态的图。
图5是图2的A-A线剖视图,是表示最提前角状态的图。
图6是图5的C-C线剖视图,是表示最提前角状态下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7是与图5的C-C线对应的剖视图,是表示从图6的状态稍微向滞后角侧旋转时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8是与图5的C-C线对应的剖视图,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时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9是与图5的C-C线对应的剖视图,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而成为中间相位时的锁定销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图3的B-B线剖视图,是表示在中间相位处锁定销完全卡合的状态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4对应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5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是将该装置应用于排气侧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不过当然也能够应用于进气侧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为了方便,将图2的左侧设为“前”,将右侧设为“后”来进行说明。并且,将图2的沿着旋转轴Z的方向设为“轴向”,将与旋转轴Z正交的方向设为“径向”,将绕着旋转轴Z的方向设为“周向”来进行说明。
(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表示将图1所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沿着凸轮轴的旋转中心轴线切断的剖视图,在该图中添加了油压回路。
如图1、图2所示,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夹装于通过图示外的曲轴的旋转力来进行旋转驱动的链轮22与以相对于该链轮22而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设置的凸轮轴1之间。并且,该气门正时控制装置根据由后述的第一油压回路51供排的工作油压来进行工作控制,由此对与链轮22同步旋转的所述曲轴和凸轮轴1之间的相对旋转相位进行转换。具体而言,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具有壳体2和叶片转子3,该壳体2与链轮22一体地设置,并且具有向内周侧突出的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该叶片转子3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收纳于该壳体2的内周侧,并且具有向外周侧突出的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
并且,在壳体2与叶片转子3之间设有作为发条弹簧的盘簧23,该盘簧23的一端部固定于壳体2,并且另一端部固定于叶片转子3,该盘簧23对叶片转子3向提前角侧施力。即,该盘簧23在工作油压不再作用于任何工作室(后述的提前角室Ad以及滞后角室Re)的内燃机的即将停止之前,克服经由凸轮轴1传递的滞后角方向的旋转力(所谓交变转矩)并对叶片转子3向提前角侧施力。
凸轮轴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在图示外的气缸盖中设置的轴承部,经由图示外的驱动凸轮而使图示外的排气阀进行打开工作。并且,在该凸轮轴1的前端部设有转子连接部1a,该转子连接部1a面向后述的转子主体30的后端部内周侧并用于与叶片转子3的连接。在该转子连接部1a的内部沿着轴向形成内螺纹部1b,该内螺纹部1b供用于将叶片转子3紧固的凸轮螺栓4拧入。
壳体2具有轴向的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的壳体主体20、前板21和链轮22,该前板21作为将壳体主体20的前端侧的开口部堵塞的第一侧部(第一板状部件),该链轮22构成作为将壳体主体20的后端侧的开口部堵塞的第二侧部(第二板状部件)的后板。并且,该壳体主体20、前板21以及链轮22通过多个螺栓即第一至第四螺栓B1至B4而紧固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壳体2,例示了前后两侧开口的方案,不过该壳体2不一定需要前后的两侧开口。换言之,关于该壳体2,也可以为例如壳体主体20形成为有底圆筒状而仅具有前板21或链轮22中的某一个的方案。
壳体主体20通过烧结金属材料而一体地形成,在周向的大致等间隔位置,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以向内侧突出的形式一体地设置。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俯视下呈大致梯形状,在形成于外周侧的宽度比较宽的第一至第四根部S11、S21、S31、S41的内部沿着轴向形成有供第一至第四螺栓B1至B4的各轴部贯通的第一至第四螺栓孔S13、S23、S33、S43。
并且,在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中的形成于内周侧的宽度比较窄的第一至第四前端部S12、S22、S32、S42中沿着轴向形成有在径向的内侧开口的横截面大致矩形状的密封槽。并且,在该密封槽内安装有大致棱柱状的滑履侧密封部件24。
前板21呈由规定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圆板状,在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供转子主体30贯通的前侧转子贯通孔211。在此,前侧转子贯通孔211设定成直径比从转子主体30的前端部突出的前侧凸台部304稍大。由此,在壳体2的内部收纳的叶片转子3的前侧凸台部304经由前侧转子贯通孔211而面向外部。并且,在前板21中的前侧转子贯通孔211的外周侧的区域,在与第一至第四螺栓孔S13、S23、S33、S4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第一至第四螺栓B1至B4的轴部贯通的四个第一至第四螺栓贯通孔212a至212d。
链轮22通过烧结金属材料而一体地形成,并且具有形成为大致圆板状的链轮主体25和在该链轮主体25的后端部外周侧突出形成的多个齿部26。在齿部26上卷绕图示外的定时链,经由该定时链与所述图示外的曲轴关联,与该曲轴同步旋转。
链轮主体25在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供转子主体30的后侧凸台部305贯通的后侧转子贯通孔251。在此,后侧转子贯通孔251设定成直径比从转子主体30的后端部突出的后侧凸台部305稍大。由此,在壳体2的内部收纳的叶片转子3的后侧凸台部305经由后侧转子贯通孔251而面向外部。并且,在链轮主体25中的后侧转子贯通孔251的外周侧的区域,在与第一至第四螺栓孔S13、S23、S33、S4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第一至第四螺栓B1至B4的外螺纹部啮合的内螺纹孔252a至252d。
而且,在链轮主体25的内侧面(前侧端面)形成有能够供后述的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卡合的第一锁定孔H1以及第二锁定孔H2。第一锁定孔H1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的长槽状。第二锁定孔H2与第一锁定孔H1配置于同心圆上,形成为俯视下大致圆形状。
叶片转子3通过规定的金属材料而一体地形成,并且具有以大致圆筒状形成于中央部的转子主体30和以向该转子主体30的外周侧呈放射状突出的形式一体地设置的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并且,在转子主体30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一对大径部即第一大径部31以及第二大径部32配置成隔着叶片转子3的旋转轴Z相对的那种点对称。即,第二大径部32相对于第一大径部31隔着叶片转子3的旋转轴Z配置于相反侧。
转子主体30呈朝向前方开口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并且具有筒状部301和端壁302,该筒状部301用于基于后述的第一、第二油压回路51、52进行的各工作油压的供排,该端壁302以将该筒状部301的后端侧堵塞的形式设置,用于基于凸轮螺栓4进行的叶片转子3的紧固。并且,在端壁302的后端侧开口形成了能够与凸轮轴1的转子连接部1a嵌合的圆筒状的凸轮轴容纳部303。
在筒状部301中,在隔着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的周向的两侧位置形成有滞后角侧油孔301a以及提前角侧油孔301b。即,向筒状部301的内周侧插入后述的通路构成部件6,经由在该通路构成部件6的内部形成的后述的各油通路511、512和所述各油孔301a、302b向后述的滞后角室Re或提前角室Ad供排工作油。并且,筒状部301的深度设定成相对于通路构成部件6的插入量充分大,在端壁302与通路构成部件6的前端之间的轴向间划定了能够收纳凸轮螺栓4的头部4a的螺栓收纳空间33。
端壁302呈大致平坦状,在大致中央位置沿着轴向贯通形成了供凸轮螺栓4的轴部4b贯通的凸轮螺栓孔302a。即,通过贯通该凸轮螺栓孔302a的凸轮螺栓4的头部4a落座于端壁302的前端面而将叶片转子3与凸轮轴1的端部紧固。
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分别配置于在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的周向之间形成的第一至第四工作室A1至A4(参照图3至图5)。并且,在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的各前端部与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一样分别沿着轴向形成有在径向外侧开口的横截面大致矩形状的密封槽。并且,在该密封槽内安装有大致棱柱状的叶片侧密封部件27。
在此,工作油相对于滞后角室Re以及提前角室Ad的供排经由第一油压回路51来进行。该第一油压回路51具有在向叶片转子3的转子主体30(筒状部301)的内部插入的通路构成部件6中设置的滞后角侧油通路511以及提前角侧油通路512和将该滞后角侧油通路511以及提前角侧油通路512与滞后角室Re以及提前角室Ad连通的滞后角侧油孔301a以及提前角侧油孔301b。即,第一油压回路51经由第一电磁阀513将滞后角侧油通路511以及提前角侧油通路512中的一个油通路511、512与油泵53的喷出通路54连接,将另一个油通路511、512与排放通路55连接。
滞后角侧油通路511经由通路构成部件6的内部的沿着轴向设置的滞后角侧连接通路511a和在该滞后角侧连接通路511a的前端部外周设置的环状槽511b与滞后角侧油孔301a连通。同样,提前角侧油通路512经由通路构成部件6的内部的沿着轴向与滞后角侧连接通路511a平行地设置的提前角侧连接通路512a和在该提前角侧连接通路512a的前端部外周设置的环状槽512b与提前角侧油孔301b连通。
第一电磁阀513是4端口3位置的比例控制阀,根据基于车载的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输出的来自图示外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信号,对各油通路511、512与各通路54、55之间的连接选择性地进行切换控制。由此,从油泵53的喷出通路54经由一个油通路511、512向滞后角室Re或提前角室Ad选择性地供给工作油,并且从另一个油通路511、512经由排放通路55排出滞后角室Re或提前角室Ad内的工作油。
并且,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中设有将叶片转子3相对于壳体2(链轮22)的相对旋转相位保持为规定的中间相位(图3所示的位置)的一对锁定机构即第一、第二锁定机构61、62。需要说明的是,“规定的中间相位”是指最滞后角侧的旋转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与最提前角侧的旋转位置(图5所示的位置)之间的任意的周向位置,能够根据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规格来任意变更。
第一锁定机构61具备能够与第一锁定孔H1卡合的相当于第一锁定部件的第一锁定销611和对该第一锁定销611向链轮22侧施力的第一弹簧612。第一锁定销611呈大致有底圆筒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于沿轴向贯通第一大径部31的第一收纳孔310,通过向链轮22侧进入而与第一锁定孔H1卡合。第一弹簧612被预压缩在第一锁定销611与前板21之间,通过基于该预压缩的作用力而对第一锁定销611向链轮22侧施力。
第二锁定机构62与第一锁定机构61一样具备能够与第二锁定孔H2卡合的相当于第二锁定部件的第二锁定销621和对该第二锁定销621向链轮22侧施力的第二弹簧622。第二锁定销621呈大致有底圆筒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于沿轴向贯通第二大径部32的第二收纳孔320,通过向链轮22侧进入而与第二锁定孔H2卡合。第二弹簧622被预压缩在第二锁定销621与前板21之间,通过基于该预压缩的作用力而对第二锁定销621向链轮22侧施力。
如此,第一、第二锁定机构61、62在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与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周向位置一致时,分别基于第一、第二弹簧612、622的作用力而将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前端部推入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由此,变成壳体2与叶片转子3之间的相对旋转被限制的所谓锁定状态。
在此,第一、第二锁定机构61、62如图2所示的那样通过第二油压回路52来进行工作控制。该第二油压回路52具有从油泵53的喷出通路54分支形成的供给通路521、与排放通路55连通的排出通路522、相对于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供排工作油的供排通路523。即,在第二油压回路52中,供给通路521以及排出通路522中的一个通路与供排通路523之间的连接经由第二电磁阀524来选择性地切换。
供排通路523具有在通路构成部件6的内部设置的轴向油通路6a、在转子主体30的筒状部301中贯通形成的第一、第二径向油通路6b、6c、将该第一、第二径向油通路6b、6c与轴向油通路6a连通的螺栓收纳空间33。轴向油通路6a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524连接,另一端面向螺栓收纳空间33。第一、第二径向油通路6b、6c的一端面向螺栓收纳空间33,另一端与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连接。
如此,经由供排通路523向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供给工作油,通过工作油压作用于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前端侧,利用该工作油压来推开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由此,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从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脱离,解除所述锁定状态。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切断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剖视图,表示的是表示中间相位处的锁定状态的图。图4是沿着图2的A-A线切断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剖视图,表示的是表示最滞后角状态的图。图5是沿着图2的A-A线切断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剖视图,是表示最提前角状态的图。
如图3至图5所示,壳体2具有轴向的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的壳体主体20、将该壳体主体20的前端侧的开口部堵塞的图示外的前板、将壳体主体20的后端侧的开口部堵塞的链轮22。并且,在壳体主体20中,在周向上的大致等间隔位置,向内周侧突出的四个滑履即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与该壳体主体20一体地设置。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俯视下呈大致梯形状,在宽度比较宽的第一至第四根部S11、S21、S31、S41侧分别形成有第一至第四螺栓孔S13、S23、S33、S43。并且,在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的第一至第四前端部S12、S22、S32、S42形成有在径向内侧开口的密封槽。在该密封槽内配置有滑履侧密封部件24。即,通过该滑履侧密封部件24与叶片转子3的转子主体30的外周面滑动接触,在各滑履S1至S4之间分别液密地划定第一至第四工作室A1至A4。
并且,在第一滑履S1的第一前端部S12中的第四滑履S4侧的周向端部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一缺口部S14。第一缺口部S14设定为与第一大径部31的径向宽度WR1对应的径向宽度WR2。并且,第一滑履S1的第四滑履S4侧的端部中的除第一缺口部S14以外的第一根部S11侧的剩余的部分构成与第一叶片V1的抵接面即第一叶片抵接面S15。该第一叶片抵接面S15在周向上设置成与第一螺栓孔S13重叠。并且,在第一叶片抵接面S15与壳体主体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半径R1设定成比第一缺口部S14中的在第一前端部S12与第一根部S11之间形成的第二角半径R2小。
根据所述结构,仅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抵接,第一大径部31不与第一滑履S1抵接。换言之,在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抵接的状态下,在第一滑履S1与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之间形成基于第一缺口部S14的第一间隙C1。即,通过该第一间隙C1而划定了第一工作室A1中的最提前角相位下的滞后角室Re。
同样,在第二滑履S2的第二前端部S22中的第三滑履S3侧的周向端部形成有向内侧凹陷的第二缺口部S24。第二缺口部S24设定为与第二大径部32的径向宽度WR3对应的径向宽度WR4。并且,第二滑履S2的第三滑履S3侧的端部中的除第二缺口部S24以外的第二根部S21侧的剩余的部分构成与第二叶片V2的抵接面即第二叶片抵接面S25。该第二叶片抵接面S25在周向上设置成与第二螺栓孔S23重叠。并且,在第二叶片抵接面S25与壳体主体2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角半径R1设定成比第二缺口部S24中的在第二前端部S22与第二根部S21之间形成的第二角半径R2小。
根据所述结构,仅第二叶片V2与第二滑履S2抵接,第二大径部32不与第二滑履S2抵接。换言之,在第二叶片V2与第二滑履S2抵接的状态下,在第二滑履S2与第二大径部32的周向之间形成基于第二缺口部S24的第二间隙C2。即,通过该第二间隙C2而划定了第二工作室A2中的最滞后角相位下的提前角室Ad。
并且,在第一滑履S1的第一根部S11中的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一侧即提前角侧的端部设有向该提前角侧呈阶梯状鼓出的加厚部S16。并且,在该加厚部S16的外周侧,用于壳体主体20与链轮22之间的定位的定位凹部S17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形成。该定位凹部S17呈沿着径向具有恒定的两面宽度的槽状,通过与在链轮22的内侧面设置的定位销28的压入卡合而用于壳体主体20与链轮22之间的相对定位。
叶片转子3在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转子主体30的外周侧一体地形成有呈放射状突出的四个叶片即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分别形成为周向宽度从第一至第四前端部S12、S22、S32、S42侧朝向第一至第四根部S11、S21、S31、S41侧逐渐变窄的俯视下大致梯形状。并且,在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的各前端部与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一样分别沿着轴向形成有在径向外侧开口的横截面大致矩形状的密封槽。在该密封槽内安装有以大致棱柱状构成的叶片侧密封部件34。即,通过该叶片侧密封部件27与壳体主体20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将第一至第四工作室A1至A4分别液密地分隔为后述的滞后角室Re以及提前角室Ad。
并且,关于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中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从在转子主体30的外周侧的周向恒定的区域突出形成的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延伸。另一方面,关于第三、第四叶片V3、V4,从与小径部相当的转子主体30的外周侧直接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周向宽度设定成比第三、第四叶片V3、V4的周向宽度大。
并且,第一叶片V1在第一大径部31中配置成比该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偏向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即第一滑履S1侧(提前角侧)的端部。换言之,以遍及第一叶片V1的第一滑履S1侧的周向端面和第一大径部31的第一滑履S1侧的周向端面的方式形成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一平面V10。另一方面,第二叶片V2在第二大径部32中配置成比该第二大径部32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偏向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即第二滑履S2侧(滞后角侧)的端部。换言之,以遍及第二叶片V2的第二滑履S2侧的周向端面和第二大径部32的第二滑履S1侧的周向端面的方式形成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二平面V20。如此,从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延伸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分别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周向宽度的区域内配置成在周向上偏向彼此接近的一侧。
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分别设定为比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周向宽度小的周向宽度,由此能够进行从图3所示的最滞后角位置到图4所示的最提前角位置为止的叶片转子3的相对旋转。并且,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设定成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第一至第四工作室A1至A4)的径向宽度的1/2左右的径向宽度。并且,第一大径部31收纳配置于第一滑履S1与第四滑履S4的周向之间即第一工作室A1的周向区域内,成为在叶片转子3的相对旋转的整个区域内始终覆盖第一锁定孔H1的结构。另一方面,第二大径部32收纳配置于第二滑履S2与第三滑履S3的周向之间即第二工作室A2的周向区域内,成为在叶片转子3的相对旋转的整个区域内始终覆盖第二锁定孔H2的结构。
在叶片转子3相对于壳体2的相对旋转时,设置于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的滑履侧密封部件24与转子主体30的外周面滑动接触,设置于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的叶片侧密封部件34与壳体主体20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由此,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的周向之间被液密地分隔成滞后角工作室(以下简称为“滞后角室”。)Re和提前角工作室(以下简称为“提前角室”。)Ad。并且,通过从第一油压回路51向该滞后角室Re或提前角室Ad选择性地供给工作油来对气门正时控制装置进行工作控制。
在转子主体30的筒状部301的内部,在轴向大致中央位置且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中的滞后角室Re侧的与第一至第四根部S11、S21、S31、S41相邻的周向位置分别沿着径向贯通形成有能够与各滞后角室Re连通的四个滞后角侧油孔301a。由此,经由各滞后角侧油孔301a分别向各滞后角室Re供排工作油。
同样,在转子主体30的筒状部301的内部,在轴向大致中央位置且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中的提前角室Ad侧的与第一至第四根部S11、S21、S31、S41相邻的周向位置分别沿着径向贯通形成有能够与各提前角室Ad连通的四个提前角侧油孔301b。由此,经由各提前角侧油孔301b分别向各提前角室Ad供排工作油。
而且,在第一提前角侧油孔301b与第一滞后角侧油孔301a的周向之间沿大致径向贯通形成有第一径向油通路6b,该第一径向油通路6b将螺栓收纳空间33与第一锁定孔H1连通,用于工作油经由供排通路523相对于第一锁定孔H1的供排。同样,在第二提前角侧油孔301b与第二滞后角侧油孔301a的周向之间沿大致径向贯通形成有第二径向油通路6c,该第二径向油通路6c将螺栓收纳空间33与第二锁定孔H2连通,用于工作油经由供排通路523相对于第二锁定孔H2的供排。由此,经由第一、第二径向油通路6b、6c分别向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供给工作油,用于所述锁定状态的解除。
在链轮22的内侧面,分别在开口于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周向位置且比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径向宽度的1/2靠内周侧的径向位置处开口形成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第一锁定孔H1俯视下呈略长槽状,底面形成为从提前角侧向滞后角侧下降的两层的台阶状。第二锁定孔H2俯视下呈大致圆形状,与第一锁定孔H1设置在同心圆上,底面与第一锁定孔H1一样形成为从提前角侧向滞后角侧下降的两层的台阶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从图4所示的最提前角相位开始通过交变转矩而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移动,在变成图3所示的中间相位的时候,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分别与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卡合,限制叶片转子3的转动。
图6是沿着图5的C-C线切断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表示的是表示最提前角状态下的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状态的图。图7表示的是表示从图6的状态稍微向滞后角侧旋转时的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状态的图。图8表示的是表示从图7的状态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时的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状态的图。图9表示的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而变成中间相位时的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状态的图。图10是沿着图3的B-B线切断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表示的是表示在中间相位处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完全卡合的状态的图。
如图6至图10所示,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分别以能够沿着轴向滑动的方式收纳于在叶片转子3的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中设置的第一、第二收纳孔310、320内。并且,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分别被落座于前板21的第一、第二弹簧612、622的作用力向链轮22侧施力。
第一锁定孔H1形成为沿着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稍微延伸的长槽状,形成为朝向滞后角侧沿周向下降两层的台阶状。即,第一锁定孔H1具有以链轮22的内侧面220为最上层而从该内侧面220下降一层的第一底面H11a和从该第一底面H11a进一步下降一层的作为最下层的第二底面H12a。
第一底面H11a设定成与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的面积相比充分小,构成为仅该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的一部分能够抵接。并且,在第一底面H11a的提前角侧的侧边形成有从该第一底面H11a垂直地竖起至链轮22的内侧面220为止的第一侧边H11b。
另一方面,第二底面H12a沿着周向稍微延伸,设定成比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的面积大,构成为该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的整体能够抵接。并且,在第二底面H12a的提前角侧的侧边形成有从该第二底面H12a垂直地竖起至第一底面H11a为止的第二侧边H12b,并且在第二底面H12a的滞后角侧的侧边形成有从该第二底面H12a垂直地竖起至链轮22的内侧面220为止的第三侧边H12c。并且,如图10所示,第二底面H12a的周向宽度WP1设定成比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的周向宽度WP2大。即,在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与第二底面H12a抵接的状态下,在与第二侧边H12b之间形成了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的1/2左右的充分大的周向间隙即第一周向间隙CX1。
同样,第二锁定孔H2形成为俯视下大致圆形状(参照图5),形成为朝向滞后角侧沿周向下降两层的台阶状。即,第二锁定孔H2具有以链轮22的内侧面220为最上层而从该内侧面220下降一层的第一底面H21a和从该第一底面H21a进一步下降一层的作为最下层的第二底面H22a。
第一底面H21a设定成与第二锁定销621的前端面(第二卡合部621b的端面)的面积相比充分小,构成为仅该第二锁定销621的前端面(第二卡合部621b的端面)的一部分能够抵接。并且,在第一底面H21a的提前角侧的侧边形成有从该第一底面H21a垂直地竖起至链轮22的内侧面220为止的第一侧边H21b。
另一方面,第二底面H22a俯视下呈圆形状,设定成与第二锁定销621的前端面(第二卡合部621b的端面)大致相同的形状以及面积,构成为该第二锁定销621的前端面(第二卡合部621b的端面)的整体能够抵接。并且,在第二底面H22a的提前角侧的侧边形成有从该第二底面H22a垂直地竖起至第一底面H21a为止的第二侧边H22b,并且在第二底面H22a的滞后角侧的侧边形成有从该第二底面H22a垂直地竖起至链轮22的内侧面220为止的第三侧边H22c。并且,如图10所示,第二底面H22a的周向宽度WP3设定成与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的周向宽度WP4大致相同。即,在第一锁定销611的前端面(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与第二底面H22a抵接的状态下,在与第三侧边H22c之间形成了微小的周向间隙即第二周向间隙CX2。
经由第二油压回路52向所述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导入工作油,该工作油的油压作用于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后述的第一、第二阶梯部611c、621c。由此,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分别克服第一、第二弹簧612、622的作用力并后退而从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脱离,由此解除基于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的所述锁定状态。
第一锁定销611具有大径状的第一销主体611a和小径状的第一卡合部611b,该大径状的第一销主体611a在第一收纳孔310内滑动,该小径状的第一卡合部611b在该第一销主体611a的前端侧经由第一阶梯部611c设置成缩径状,用于与第一锁定孔H1的卡合。具体而言,第一销主体611a呈在轴向上具有恒定的外径的圆筒状,与前板21相对的前端侧开口,与链轮22相对的后端侧被堵塞。并且,在第一销主体611a的内周侧形成有第一弹簧收纳部611d,在该第一弹簧收纳部611d内收纳第一弹簧612。第一卡合部611b呈大致圆柱状,外径设定成比第一销主体611a小且比第一锁定孔H1(第二底面H12a)的内径小。并且,在叶片转子3从最提前角相位向滞后角侧旋转时,如图6至图10所示,第一卡合部611b与第一锁定孔H1的第一、第二底面H11a、H12a阶段性地抵接,最终第一卡合部611b的外周面与第三侧边H12c抵接,由此限制再进一步的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的移动。并且,第一阶梯部611c作为承受向第一锁定孔H1导入的工作油的油压的受压面起作用。即,通过油压作用于第一阶梯部611c,第一锁定销611克服第一弹簧612的作用力并后退,第一卡合部611b从第一锁定孔H1脱离。
同样,第二锁定销621具有大径状的第二销主体621a和小径状的第二卡合部621b,该大径状的第二销主体621a在第二收纳孔320内滑动,该小径状的第二卡合部621b在该第二销主体621a的前端侧经由第二阶梯部621c设置成缩径状,用于与第二锁定孔H2的卡合。具体而言,第二销主体621a呈在轴向上具有恒定的外径的圆筒状,与前板21相对的前端侧形成开口。并且,在第二销主体621a的内周侧形成有第二弹簧收纳部621d,在该第二弹簧收纳部621d内收纳第二弹簧622。第二卡合部621b呈大致圆柱状,外径设定成比第二销主体621a小且比第二锁定孔H2(第二底面H22a)的内径小。并且,在叶片转子3从最提前角位置向滞后角侧旋转时,如图6至图10所示,第二卡合部621b与第二锁定孔H2的第一、第二底面H21a、H22a阶段性地抵接,最终第二卡合部621b的外周面与第三侧边H22c抵接,由此限制再进一步的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的移动。并且,第二阶梯部621c作为承受向第二锁定孔H2导入的工作油的油压的受压面起作用。即,通过油压作用于第二阶梯部621c,第二锁定销621克服第二弹簧622的作用力并后退,第二卡合部621b从第二锁定孔H2脱离。
(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工作控制)
以下,基于图3至图10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工作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在使点火装置断开而使内燃机停止的情况下,在内燃机即将完全停止之前,从图示外的ECU给第一电磁阀513通上控制电流。由此,在第一电磁阀513中,使滞后角侧油通路511或提前角侧油通路512中的一个与油泵53的喷出通路54连通,并且使各油通路511、512中的另一个与排放通路55连通。如此,ECU基于各种传感器的信息来检测叶片转子3的相对旋转位置,在此基础上向滞后角室Re或提前角室Ad中的一个供给工作油,由此将叶片转子3如图3所示的那样旋转控制到处于最提前角相位与最滞后角相位之间的规定的中间相位。
并且,同时从图示外的ECU给第二电磁阀524通上控制电流,供排通路523和排出通路522连通。由此,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内的工作油通过供排通路523并从排出通路522经由排放通路55向油盘56排出,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内变成低压。其结果是,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如图10所示的那样被第一、第二弹簧622的作用力向链轮22侧施力,分别与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卡合。
在该状态下,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的外周面与第一锁定孔H1的第三侧边H12c抵接,由此限制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的移动。并且,第二锁定销621的第二卡合部621b的外周面与第二锁定孔H2的第二侧边H22b抵接,由此限制叶片转子3向提前角侧的移动。由此,叶片转子3保持于图3所示的那种规定的中间相位。
另一方面,如前述那样,在使内燃机停止时使点火装置断开时,有时叶片转子3不返回到所述中间相位而在例如图5、图6所示的那种最提前角相位的状态下停止。在该情况下,在内燃机的再启动时如以下那样工作。
即,在从图6所示的那种最提前角相位的状态开始使点火装置接通而开始曲柄启动时,在该曲柄启动的初期,向凸轮轴1输入由于排气阀的阀簧的弹力而产生的正负的交变转矩。于是,在输入了该交变转矩中的正的转矩时,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稍微旋转,如图7所示,基于第一弹簧612的作用力而第一锁定销611进入,该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与第一锁定孔H1的第一底面H11a抵接。接着,输入交变转矩的负的转矩,在提前角侧的转矩作用于叶片转子3时,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的外周面与第一锁定孔H1的第一底面H11a的第一侧边H11b抵接,限制叶片转子3的提前角侧的移动(参照图7)。
然后,再输入正的转矩,滞后角侧的转矩作用于叶片转子3,由此叶片转子3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于是,伴随于此,如图8所示,基于第一弹簧612的作用力而第一锁定销611进一步进入,该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与第一锁定孔H1的第二底面H12a抵接。接着,再输入负的转矩时,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的外周面与第一锁定孔H1的第二底面H12a的第二侧边H12b抵接,限制叶片转子3的提前角侧的移动(参照图8)。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与第一锁定孔H1进行所谓棘轮式卡合,由此限制叶片转子3的提前角侧的移动,并且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慢慢地旋转。
接着,再输入正的转矩,滞后角侧的转矩作用于叶片转子3时,如图9所示,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在第二底面H12a上滑动,移动至该第二底面H12a中的周向的中间位置。同时,基于第二弹簧622的作用力而第二锁定销621进入,该第二锁定销621的第二卡合部621b与第二锁定孔H2的第一底面H21a抵接。接着,再输入负的转矩时,第二锁定销621的第二卡合部621b的外周面与第二锁定孔H2的第一底面H21a的第一侧边H21b抵接,限制叶片转子3的提前角侧的移动(参照图9)。
然后,再输入正的转矩,滞后角侧的转矩作用于叶片转子3,由此叶片转子3进一步向滞后角侧旋转。于是,伴随于此,如图10所示,第一锁定销611的第一卡合部611b的端面在第二底面H12a上滑动,与该第二底面H12a的第三侧边H12c抵接。同时,基于第二弹簧622的作用力而第二锁定销621进一步进入,该第二锁定销621的第二卡合部621b与第二锁定孔H2的第二底面H22a抵接。并且,伴随于此,第二锁定销621的第二卡合部621b的外周面与第二锁定孔H2的第二底面H22a的第二侧边H22b抵接(参照图10)。如此,关于第二锁定销621,也通过第二卡合部621b与第二锁定孔H2进行所谓棘轮式卡合而限制叶片转子3的提前角侧的移动,并且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进一步旋转。
并且,最终第一卡合部611b与第二底面H12a的第三侧边H12c抵接,第二卡合部621b与第二底面H22a的第二侧边H22b抵接,由此在周向上锁定销611、621为顶住的状态,约束叶片转子3的旋转。其结果是,叶片转子3保持于图3所示的那种中间相位即图4所示的最滞后角相位与图5所示的最提前角相位之间的规定的中间相位。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是在径向上与第二、第四滑履S2、S4重叠(对置)的结构。换言之,第二、第四滑履S2、S4是与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滑动接触的结构。因此,面对各提前角室Ad的第一、第三叶片V1、V3的受压面积减少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厚度(径向尺寸)量,难以抑制由于经由凸轮轴1输入的所述交变转矩而产生的叶片转子3的抖动。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通过起到以下的效果而能够解决上述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课题。
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具备:壳体2,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地旋转,并且具有筒状部(壳体主体20)、第一侧部(前板21)、第二侧部(链轮22)、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第一工作室A1以及第二工作室A2、第一锁定孔H1以及第二锁定孔H2,该筒状部(壳体主体20)形成为筒状,该第一侧部(前板21)将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轴向一端侧堵塞,该第二侧部(链轮22)将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轴向另一端侧堵塞,该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包括从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内周侧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滑履S1以及第二滑履S2,该第一工作室A1以及第二工作室A2在筒状部301中形成于周向上相邻的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之间,该第一锁定孔H1以及第二锁定孔H2设置于第一侧部(前板21)或第二侧部(链轮22),朝向第一工作室A1以及第二工作室A2沿轴向开口;叶片转子3,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内周侧,与凸轮轴1一体地旋转,并且具有转子主体30、第一大径部31以及第二大径部32、第一收纳孔310以及第二收纳孔320、第一叶片V1以及第二叶片V2,、该转子主体30固定于凸轮轴1,供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滑动接触,该第一大径部31以及第二大径部32配置于第一工作室A1以及第二工作室A2的范围内,从转子主体30向径向外侧突出,遍及壳体2与叶片转子3之间的相对旋转范围的整个区域将第一锁定孔H1以及第二锁定孔H2覆盖,该第一收纳孔310以及第二收纳孔320在第一大径部31以及第二大径部32沿轴向开口,该第一叶片V1以及第二叶片V2从第一大径部31以及第二大径部32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突出,将第一工作室A1以及第二工作室A2分割;第一锁定部件(第一锁定销611)以及第二锁定部件(第二锁定销621),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纳于第一收纳孔310以及第二收纳孔320的内部,在叶片转子3相对于壳体2的规定的旋转位置处插入第一锁定孔H1以及第二锁定孔H2。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配置于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周向内。即,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构成为在周向上与划定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滑履S1至S4重叠(相对)。并且,换言之,在叶片转子3的相对旋转范围内,各滑履S1至S4均构成为与叶片转子3的小径部即转子主体30的外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相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包含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来构成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即,对比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配置成与各滑履S1至S4在径向上相对的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能够扩大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积(径向宽度)。由此,能够提高基于作用于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工作油压而产生的叶片转子3的转矩,抑制因所述交变转矩而产生的叶片转子3的抖动。
并且,换言之,由于能够包含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来构成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所以与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相比,能够使壳体2以及叶片转子3缩小通过该受压面而增大的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容积量。由此,能够使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小型化,能够提高相对于车辆或内燃机的搭载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是与筒状部(壳体主体20)分体设置的第一板状部件(前板21)以及第二板状部件(链轮22),第一滑履S1具有供第一螺栓B1贯通的第一螺栓孔S13,该第一螺栓B1将筒状部(壳体主体20)与第一板状部件(前板21)以及第二板状部件(链轮22)紧固,供第一叶片V1抵接的第一滑履S1的抵接面(第一叶片抵接面S15)在周向上与第一螺栓孔S13重叠。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抵接面S15构成为在周向上与第一螺栓孔S13重叠。换言之,在第一滑履S1中,在通过第一螺栓B1来提高刚性的位置形成第一叶片抵接面S15。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滑履S1中的由第一叶片V1的抵接(碰撞)引起的力矩的产生。由此,能够抑制相对于壳体主体20分体设置的前板21以及链轮22的相位偏移的不良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壳体2而叶片转子3向周向的一侧旋转时,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抵接,第一大径部31不与第一滑履S1抵接。
例如,在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的前端侧抵接的情况下,在该第一滑履S1中会产生以第一螺栓B1为中心的转矩。由此,相对于与壳体主体20分体形成的前板21以及链轮22,壳体主体20的相位有可能偏移。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抵接,第一大径部31不与第一滑履S1抵接。换言之,相对于壳体2,叶片转子3仅作为前端侧的第一叶片V1与位于第一滑履S1的径向外侧处的第一根部S11侧即靠近第一螺栓B1的紧固点的位置抵接。如此,使第一叶片V1抵接于靠近第一螺栓B1的紧固点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相对于与壳体主体20分体设置的前板21以及链轮22而该壳体主体20的相位偏移的不良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抵接的状态下,在第一大径部31与第一滑履S1之间存在间隙(第一间隙C1)。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的抵接时,在第一大径部31与第一滑履S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C1。由此,叶片转子3仅作为前端侧的第一叶片V1与位于第一滑履S1的径向外侧处的第一根部S11侧即靠近第一螺栓B1的紧固点的位置抵接。如此,通过使第一叶片V1抵接于靠近第一螺栓B1的紧固点的位置,能够抑制相对于与壳体主体20分体设置的前板21以及链轮22而该壳体主体20的相位偏移的不良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大径部32以及第二叶片V2相对于第一大径部31以及第一叶片V1隔着叶片转子3的旋转轴Z配置于相反侧。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大径部31以及第一叶片V1和第二大径部32以及第二叶片V2配置成隔着旋转轴Z对称。由此,叶片转子3的旋转平衡提高,有助于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顺利的工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V1配置于比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靠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一端侧处,第二叶片V2配置于比第二大径部32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靠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侧处。
在第一、第二叶片V1、V2分别配置于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周向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使滑履S1至S4在周向上延长,因此需要在最提前角相位或最滞后角相位处与第一、第二叶片V1、V2抵接。在该情况下,由于上述的滑履S1至S4的周向的延长而壳体2的重量增大,有可能导致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重量增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V1配置成偏向旋转方向的一端侧,并且第二叶片V2配置成偏向旋转方向的另一端侧。由此,在叶片转子3的旋转时,在叶片转子3向旋转方向的一端侧旋转时第一叶片V1容易与第一滑履S1抵接,在叶片转子3向旋转方向的另一端侧旋转时第二叶片V2容易与第一滑履S1抵接。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各滑履S1至S4的延长,从而能够抑制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重量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第一叶片V1配置于第一大径部31中的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将第二叶片V2配置于第二大径部32中的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不过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第一叶片V1配置成偏向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一端侧,第二叶片V2配置成偏向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侧,就起到上述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重量增加的抑制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关于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具体的配置,能够任意变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V1在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上配置于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第二叶片V2在第二大径部32的周向上配置于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叶片V1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中配置成最偏向叶片转子3的旋转方向(周向)。由此,能够将各滑履S1至S4的延长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重量增加。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V1的第一滑履S1侧的周向端面和第一大径部31的第一滑履S1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一平面V10,第二叶片V2的第二滑履S2侧的周向端面和第二大径部32的第二滑履S2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二平面V20。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第二滑履S1、S2相对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抵接面作为第一、第二平面V10、V20而形成为平坦状。由此,能够扩大与第一、第二滑履S1、S2相对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抵接面积,降低相对于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输入载荷,实现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耐用性的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壳体2而叶片转子3向周向另一侧旋转时,第二叶片V2与第二滑履S2抵接。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叶片转子3的周向另一端侧的旋转时第二叶片V2与第二滑履S1抵接。换言之,构成为在最提前角相位以及最滞后角相位处分别供不同的叶片V1、V2抵接。由此,能够分散向各叶片V1、V2输入的载荷,能够降低叶片转子3中的金属疲劳。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耐用性的提高。
而且,通过上述的载荷分散,不再需要为了抗衡所述载荷而仅将一个叶片放大形成,因此也有助于叶片转子3的轻量化和旋转平衡的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根部S11与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内周侧的边界部形成的第一角半径R1小于在第一根部S11与第一前端部S12的边界部形成的第二角半径R2。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二角半径R2而第一角半径R1相对较小地形成,因此能够更大地确保与第一滑履S1抵接的第一叶片V1的抵接面积。由此,叶片转子3的耐载荷性提高,能够实现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耐用性的提高。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还具有第三工作室A3,该第三工作室A3在筒状部(壳体主体20)中形成于周向上相邻的多个滑履S1至S4之间,叶片转子3还具有第三叶片V3,该第三叶片V3从转子主体30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将第三工作室A3分割,第一叶片V1的周向宽度设定成比第三叶片V3的周向宽度大,第三叶片V3不与多个滑履S1至S4抵接。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三叶片V3不与各滑履S1至S4抵接,因此需要确保与各滑履S1至S4(具体而言为“滑履S1”)抵接的第一叶片V1的强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V1的周向宽度设定成比第三叶片V3的周向宽度大,因此能够确保第一叶片V1的强度,实现叶片转子3的耐用性的提高。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具备:壳体2,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地旋转,并且具有筒状部(壳体主体20)和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该筒状部(壳体主体20)形成为筒状,该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从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内周侧向径向内侧突出;叶片转子3,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内周侧,与凸轮轴1一体地旋转,并且具有转子主体30、多个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和多个叶片(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该转子主体30固定于凸轮轴1,该多个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从转子主体30向径向外侧突出,该多个叶片(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从多个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突出,与筒状部(壳体主体20)的内周侧滑动接触;多个锁定部件(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其配置于多个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以及多个锁定孔(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其设置于壳体2,能够供多个锁定部件(第一、第二锁定销611、621)卡合,多个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配置于在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的周向之间形成的多个工作室(第一至第四工作室A1至A4)内,始终覆盖多个锁定孔(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配置于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内,始终覆盖第一、第二锁定孔H1、H2。即,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构成为在周向上与划定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滑履S1至S4重叠(相对)。并且,换言之,在叶片转子3的相对旋转范围内,各滑履S1至S4均构成为与叶片转子3的小径部即转子主体30的外周面在径向上重叠(相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包含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来构成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即,对比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配置成与各滑履S1至S4在径向上相对的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能够扩大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积(径向宽度)。由此,能够提高基于作用于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工作油压而产生的叶片转子3的转矩,抑制因所述交变转矩而产生的叶片转子3的抖动。
并且,换言之,由于能够包含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来构成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受压面,所以与现有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相比,能够使壳体2以及叶片转子3缩小通过该受压面而增大的第一、第二工作室A1、A2的容积量。由此,能够使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小型化,能够提高相对于车辆或内燃机的搭载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叶片(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抵接的状态下,多个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不与多个滑履(第一至第四滑履S1至S4)抵接。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一至第四叶片V1至V4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叶片(第一、第二叶片V1、V2)与第一、第二滑履S1、S2抵接,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不与第一、第二滑履S1、S2抵接。换言之,相对于壳体2,叶片转子3仅在前端侧设置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与靠近第一、第二螺栓B1、B2的紧固点的第一、第二滑履S1、S2的第一、第二根部S11、S21侧抵接。由此,能够降低由于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抵接而在第一、第二滑履S1、S2中产生的力矩,抑制相对于前板21以及链轮22而壳体主体20的相位偏移的不良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大径部具有隔着叶片转子3的旋转轴Z设置的一对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从一对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延伸的一对叶片(第一、第二叶片V1、V2)在一对大径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周向宽度的区域内配置成在周向上偏向彼此接近的一侧。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延伸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在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周向宽度的区域内配置成在周向上偏向彼此接近的一侧。因此,在叶片转子3的旋转时,在叶片转子3向一侧旋转时第一叶片V1容易与第一滑履S1抵接,在叶片转子3向另一侧旋转时第二叶片V2容易与第一滑履S1抵接。其结果是,如前述那样抑制各滑履S1至S4的周向的延长,从而能够抑制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重量增加。
〔第二实施方式〕
图11至图13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对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配置进行了变更。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除所述变更点以外的基本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与该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通过附上相同的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图11至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1是表示中间相位处的锁定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最滞后角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最提前角状态的图。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第一、第二叶片V1、V2分别配置于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周向的中间位置。具体而言,第一、第二叶片V1、V2分别从第一、第二大径部31、32的周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
并且,伴随于上述第一、第二叶片V1、V2的配置,在图13所示的最提前角相位处与第一叶片V1抵接的第一滑履S1的第一根部S11以朝向第一工作室A1侧延伸的方式突出形成。具体而言,该第一根部S11设置成在周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与第一叶片V1的径向宽度对应的恒定的径向宽度,在叶片转子3向提前角侧旋转时,在径向上与第一大径部31重叠。并且,第一根部S11的第一工作室A1侧的周向端面遍及径向的整个区域构成与第一叶片V1的第一滑履S1侧的周向端面抵接的第一叶片抵接面S15。
在此,第一根部S11的径向宽度WR5设定成比第一叶片V1的径向宽度WR6稍小。即,例如图11所示,在径向上第一根部S11和第一大径部31重叠的状态下,在第一根部S11与第一大径部31的径向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CR1。换言之,在第一根部S11和第一大径部31在径向上重叠的状态下,滞后角室Re未分割成第一滑履侧室SR1和第一叶片侧室VR1,第一滑履侧室SR1和第一叶片侧室VR1构成为能够通过第一径向间隙CR1而连通。
并且,向第一工作室A1侧延伸的第一根部S11的周向宽度WP5设定成比与第一叶片V1相比更向第一滑履S1侧延伸的第一大径部一端部311的周向宽度WP6稍大。即,在图13所示的最提前角相位处,在第一滑履S1的第一前端部S12与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之间形成规定的第一周向间隙CP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取消了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加厚部S16,将设置于该加厚部S16的定位凹部S17设置于第一根部S11的外周侧。由此,第一滑履S1未向周向的两侧鼓出,使第一滑履S1的结构简化。而且,通过不使第一滑履S1向周向的两侧鼓出,也有助于第一滑履S1的小型化、轻量化。
并且,在第一大径部31中的向第一滑履S1侧延伸的第一大径部一端部311中,在周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沿着径向形成有将滞后角室Re与滞后角侧油通路511连通的滞后角侧油孔301a。并且,通过该滞后角侧油孔301a导向滞后角室Re的工作油例如图13的箭头F所示的那样以通过第一径向间隙CR1分支成两股的形式导向第一滑履侧室SR1和第一叶片侧室VR1这两者。
并且,在第一大径部31中,第一叶片V1和第一收纳孔310设置成在径向上重叠。换言之,在第一收纳孔310的外周侧突出形成第一叶片V1。由此,与第一收纳孔310配置成偏向第一大径部一端部311或第一大径部另一端部312的情况相比,从第一收纳孔310到提前角室Ad以及滞后角室Re为止的距离即第一收纳孔310的密封量SL1构成为比较大。
与第一根部S11一样,在图12所示的最滞后角相位处与第二叶片V2抵接的第二滑履S2的第二根部S21以朝向第二工作室A2侧延伸的方式突出形成。具体而言,该第二根部S21设置成在周向的整个区域内具有与第二叶片V2的径向宽度对应的恒定的径向宽度,在叶片转子3向滞后角侧旋转时,在径向上与第二大径部32重叠。并且,第二根部S21的第二工作室A2侧的周向端面遍及径向的整个区域构成与第二叶片V2的第二滑履S2侧的周向端面抵接的第二叶片抵接面S25。
在此,第二根部S21的径向宽度WR7设定成比第二叶片V2的径向宽度WR8稍小。即,例如图12所示,在径向上第二根部S21和第二大径部32重叠的状态下,在第二根部S21与第二大径部32的径向之间形成第二径向间隙CR2。换言之,在第二根部S21和第二大径部32在径向上重叠的状态下,提前角室Ad未分割成第二滑履侧室SR2和第二叶片侧室VR2,第二滑履侧室SR2和第二叶片侧室VR2构成为能够通过第二径向间隙CR2而连通。
并且,向第二工作室A2侧延伸的第二根部S21的周向宽度WP7设定成比第二大径部32中与第二叶片V2相比更向第二滑履S2侧延伸的第二大径部另一端部322的周向宽度WP8稍大。即,在图12所示的最滞后角相位处,在第二滑履S2的第二前端部S22与第二大径部32的周向之间形成规定的第二周向间隙CP2。
并且,在第二大径部32中,第二叶片V2和第二收纳孔320设置成在径向上重叠。换言之,在第二收纳孔320的外周侧突出形成第二叶片V2。由此,与第二收纳孔320配置成偏向第二大径部一端部321或第二大径部另一端部322的情况相比,从第二收纳孔320到提前角室Ad以及滞后角室Re为止的距离即第二收纳孔320的密封量SL2构成为比较大。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中,第一叶片V1设置于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的中间位置且第一收纳孔310的径向外侧处,第一滑履S1具有第一前端部S12和第一根部S11,该第一前端部S12与转子主体30滑动接触,该第一根部S11设置于比第一前端部S12靠径向外侧处,与第一叶片V1抵接。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V1设置于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的中间位置。由此,叶片转子3的旋转平衡提高,有助于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顺利的工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V1设置于第一收纳孔310的径向外侧。由此,与第一收纳孔310配置成偏向第一大径部一端部311或第一大径部另一端部312的情况相比,能够扩大从第一收纳孔310到提前角室Ad以及滞后角室Re为止的距离即该第一收纳孔310的密封量SL1。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第一收纳孔310与提前角室Ad以及滞后角室Re之间发生的工作油的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第一叶片V1配置于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中间位置的一例,例示了将第一叶片V1配置于第一大径部31的周向的大致中央位置来说明。不过,本发明中的“周向的中间位置”是指除了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那种“周向的一端部以及另一端部”以外的任意的周向位置,并不限定于“周向的中央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部以及第二侧部是与筒状部(壳体主体20)分体设置的第一板状部件(前板21)以及第二板状部件(链轮22),第一滑履S1具有供第一螺栓B1贯通的第一螺栓孔S13,该第一螺栓B1将筒状部(壳体主体20)与第一板状部件(前板21)以及第二板状部件(链轮22)紧固,第一根部S11在与第一叶片V1抵接的状态下在径向上与第一大径部31重叠。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滑履S1的第一根部S11与第一叶片V1抵接的状态下,第一根部S11和第一大径部31在径向上重叠。通过形成为所述结构,能够仅使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抵接。即,仅第一叶片V1与第一滑履S1中靠近第一螺栓B1的紧固点的位置抵接。如此,通过使第一叶片V1抵接于靠近第一螺栓B1的紧固点的位置,能够抑制相对于与壳体主体20分体设置的前板21以及链轮22而该壳体主体20的相位偏移的不良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根部S11在与第一叶片V1抵接的状态下在与第一大径部31的径向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径向间隙CR1),第一大径部31具有与第一滞后角工作室(滞后角室Re)连通的第一供给油路(滞后角侧油孔301a),该第一滞后角工作室(滞后角室Re)由第一滑履S1和第一叶片V1划定。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一滑履S1的第一根部S11与第一叶片V1抵接的状态下,在第一根部S11与第一大径部31的径向之间形成第一径向间隙CR1。通过形成为所述结构,滞后角室Re未分割成第一滑履侧室SR1和第一叶片侧室VR1,能够通过第一径向间隙CR1将第一滑履侧室SR1与第一叶片侧室VR1连通。由此,能够将从滞后角侧油孔301a导入滞后角室Re的工作油通过第一径向间隙CR1向第一滑履侧室SR1和第一叶片侧室VR1这两室分别供给,有助于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顺利的工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只要是能够起到前述的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方式即可,能够根据应用对象的规格和成本等来自由变更。
作为基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考虑了例如以下叙述的方案。
即,该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在其一个方案中具备:壳体,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地旋转,并且具有筒状部、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多个滑履、第一工作室以及第二工作室、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所述筒状部形成为筒状,所述第一侧部将所述筒状部的轴向一端侧堵塞,所述第二侧部将所述筒状部的轴向另一端侧堵塞,所述多个滑履包括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滑履以及第二滑履,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第二工作室在所述筒状部中形成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多个滑履之间,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或所述第二侧部,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室沿轴向开口;叶片转子,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与凸轮轴一体地旋转,并且具有转子主体、第一大径部以及第二大径部、第一收纳孔以及第二收纳孔、第一叶片以及第二叶片,所述转子主体固定于所述凸轮轴,供所述多个滑履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第二大径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室的范围内,从所述转子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遍及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子的相对旋转范围的整个区域将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覆盖,所述第一收纳孔以及第二收纳孔在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二大径部沿轴向开口,所述第一叶片以及第二叶片从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二大径部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突出,将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室分割;以及第一锁定部件以及第二锁定部件,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孔以及所述第二收纳孔的内部,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规定的旋转位置处插入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
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侧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部是与所述筒状部分体设置的第一板状部件以及第二板状部件,所述第一滑履具有供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将所述筒状部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紧固,供所述第一叶片抵接的所述第一滑履的抵接面在周向上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重叠。
在另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周向的一侧旋转时,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滑履抵接,所述第一大径部不与所述第一滑履抵接。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滑履抵接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大径部与所述第一滑履之间存在间隙。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二叶片相对于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一叶片隔着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轴配置于相反侧。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叶片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靠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一端侧处,所述第二叶片配置于比所述第二大径部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靠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侧处。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叶片在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周向上配置于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第二大径部的周向上配置于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叶片的所述第一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和所述第一大径部的所述第一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叶片的所述第二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和所述第二大径部的所述第二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二平面。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周向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收纳孔的径向外侧处,所述第一滑履具有第一前端部和第一根部,所述第一前端部与所述转子主体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根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前端部靠径向外侧处,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一侧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部是与所述筒状部分体设置的第一板状部件以及第二板状部件,所述第一滑履具有供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将所述筒状部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紧固,所述第一根部在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的状态下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大径部重叠。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根部在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的状态下在与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径向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大径部具有与第一滞后角工作室连通的第一供给油路,所述第一滞后角工作室由所述第一滑履和所述第一叶片划定。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周向另一侧旋转时,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滑履抵接。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滑履具有第一前端部和第一根部,所述第一前端部与所述转子主体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根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前端部靠径向外侧处,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在所述第一根部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的边界部形成的第一角半径小于在所述第一根部与所述第一前端部的边界部形成的第二角半径。
在又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三工作室,该第三工作室在所述筒状部中形成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多个滑履之间,所述叶片转子还具有第三叶片,该第三叶片从所述转子主体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将所述第三工作室分割,所述第一叶片的周向宽度设定成比所述第三叶片的周向宽度大,所述第三叶片不与所述多个滑履抵接。
并且,从另一角度出发,基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作为其一方案而具备:壳体,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地旋转,并且具有筒状部和多个滑履,所述筒状部形成为筒状,所述多个滑履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向径向内侧突出;叶片转子,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与凸轮轴一体地旋转,并且具有转子主体、多个大径部和多个叶片,所述转子主体固定于所述凸轮轴,所述多个大径部从所述转子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多个叶片从所述多个大径部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突出,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滑动接触;多个锁定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多个大径部;以及多个锁定孔,其设置于所述壳体,能够供所述多个锁定部件卡合,所述多个大径部配置于在所述多个滑履的周向之间形成的多个工作室内,始终覆盖所述多个锁定孔。
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多个叶片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滑履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多个大径部不与所述多个滑履抵接。
在另一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的方案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所述多个大径部具有隔着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轴设置的一对大径部,从所述一对大径部延伸的一对叶片在所述一对大径部的周向宽度的区域内配置成在周向上偏向彼此接近的一侧。

Claims (17)

1.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地旋转,并且具有筒状部、第一侧部、第二侧部、多个滑履、第一工作室以及第二工作室、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所述筒状部形成为筒状,所述第一侧部将所述筒状部的轴向一端侧堵塞,所述第二侧部将所述筒状部的轴向另一端侧堵塞,所述多个滑履包括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滑履以及第二滑履,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第二工作室在所述筒状部中形成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多个滑履之间,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第二锁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部或所述第二侧部,朝向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室沿轴向开口;
叶片转子,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与凸轮轴一体地旋转,并且具有转子主体、第一大径部以及第二大径部、第一收纳孔以及第二收纳孔、第一叶片以及第二叶片,所述转子主体固定于所述凸轮轴,供所述多个滑履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第二大径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室的范围内,从所述转子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遍及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子的相对旋转范围的整个区域将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覆盖,所述第一收纳孔以及第二收纳孔在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二大径部沿轴向开口,所述第一叶片以及第二叶片从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二大径部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突出,将所述第一工作室以及所述第二工作室分割;以及
第一锁定部件以及第二锁定部件,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孔以及所述第二收纳孔的内部,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规定的旋转位置处插入所述第一锁定孔以及所述第二锁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部是与所述筒状部分体设置的第一板状部件以及第二板状部件,
所述第一滑履具有供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将所述筒状部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紧固,
供所述第一叶片抵接的所述第一滑履的抵接面在周向上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周向的一侧旋转时,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滑履抵接,所述第一大径部不与所述第一滑履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滑履抵接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大径部与所述第一滑履之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二叶片相对于所述第一大径部以及所述第一叶片隔着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轴配置于相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靠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一端侧处,
所述第二叶片配置于比所述第二大径部的周向宽度的中央位置靠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侧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在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周向上配置于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一端部,
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第二大径部的周向上配置于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另一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的所述第一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和所述第一大径部的所述第一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一平面,
所述第二叶片的所述第二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和所述第二大径部的所述第二滑履侧的周向端面具有在径向上连续的相连的第二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周向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收纳孔的径向外侧处,
所述第一滑履具有第一前端部和第一根部,所述第一前端部与所述转子主体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根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前端部靠径向外侧处,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部以及所述第二侧部是与所述筒状部分体设置的第一板状部件以及第二板状部件,
所述第一滑履具有供第一螺栓贯通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将所述筒状部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板状部件紧固,
所述第一根部在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的状态下在径向上与所述第一大径部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根部在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的状态下在与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径向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第一大径部具有与第一滞后角工作室连通的第一供给油路,所述第一滞后角工作室由所述第一滑履和所述第一叶片划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周向另一侧旋转时,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滑履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履具有第一前端部和第一根部,所述第一前端部与所述转子主体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根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前端部靠径向外侧处,与所述第一叶片抵接,
在所述第一根部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的边界部形成的第一角半径小于在所述第一根部与所述第一前端部的边界部形成的第二角半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三工作室,该第三工作室在所述筒状部中形成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多个滑履之间,
所述叶片转子还具有第三叶片,该第三叶片从所述转子主体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将所述第三工作室分割,
所述第一叶片的周向宽度设定成比所述第三叶片的周向宽度大,
所述第三叶片不与所述多个滑履抵接。
15.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地旋转,并且具有筒状部和多个滑履,所述筒状部形成为筒状,所述多个滑履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向径向内侧突出;
叶片转子,其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与凸轮轴一体地旋转,并且具有转子主体、多个大径部和多个叶片,所述转子主体固定于所述凸轮轴,所述多个大径部从所述转子主体向径向外侧突出,所述多个叶片从所述多个大径部的外周侧向径向外侧突出,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侧滑动接触;
多个锁定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多个大径部;以及
多个锁定孔,其设置于所述壳体,能够供所述多个锁定部件卡合,
所述多个大径部配置于在所述多个滑履的周向之间形成的多个工作室内,始终覆盖所述多个锁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叶片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多个滑履抵接的状态下,所述多个大径部不与所述多个滑履抵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大径部具有隔着所述叶片转子的旋转轴设置的一对大径部,
从所述一对大径部延伸的一对叶片在所述一对大径部的周向宽度的区域内配置成在周向上偏向彼此接近的一侧。
CN201980061834.4A 2018-09-19 2019-08-01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Active CN113167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74418 2018-09-19
JP2018174418A JP2022036329A (ja) 2018-09-19 2018-09-19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PCT/JP2019/030150 WO2020059313A1 (ja) 2018-09-19 2019-08-01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7141A true CN113167141A (zh) 2021-07-23
CN113167141B CN113167141B (zh) 2022-08-05

Family

ID=6988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1834.4A Active CN113167141B (zh) 2018-09-19 2019-08-01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36329A (zh)
CN (1) CN113167141B (zh)
WO (1) WO202005931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14999A (ja) * 2007-11-07 2009-05-28 Denso Corp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N102337942A (zh) * 2010-07-20 2012-02-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阀门定时控制装置
US20130180481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670725A (zh) * 2012-09-24 2014-03-26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7614839A (zh) * 2015-05-20 2018-01-1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JP2018112080A (ja) * 2017-01-10 2018-07-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の油圧制御弁と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14999A (ja) * 2007-11-07 2009-05-28 Denso Corp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CN102337942A (zh) * 2010-07-20 2012-02-0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阀门定时控制装置
US20130180481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670725A (zh) * 2012-09-24 2014-03-26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7614839A (zh) * 2015-05-20 2018-01-1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JP2018112080A (ja) * 2017-01-10 2018-07-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の油圧制御弁と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7141B (zh) 2022-08-05
WO2020059313A1 (ja) 2020-03-26
JP2022036329A (ja)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1524B2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device
JP5360511B2 (ja)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US9133734B2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382440B2 (ja)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5357137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4016020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6091115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278130A1 (en) Variable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JP5979115B2 (ja)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WO1999049187A1 (fr)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distribution des soupapes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EP2405107B1 (en) Variable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US7143729B2 (en) Valve timing regulat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phase control response
JP2004218587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2004257373A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システム
CN113167141B (zh) 内燃机的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US6595173B2 (en) Variable valve timing controller
WO2016047296A1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2006322323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5793116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EP2778356B1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JP4304219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6374055B2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JP2003106113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CN109154214B (zh) 内燃机的阀正时控制装置
JP2019124199A (ja)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