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5793A - 片材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片材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5793A
CN113165793A CN201980078543.6A CN201980078543A CN113165793A CN 113165793 A CN113165793 A CN 113165793A CN 201980078543 A CN201980078543 A CN 201980078543A CN 113165793 A CN113165793 A CN 113165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opening
slit
outlet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85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o Pap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o Pap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o Paper Corp filed Critical Daio Pap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65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08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 B65D83/0805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ispensing thin flat articles in succession through an aperture in a wa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24Towel dispensers, e.g. for piled-up or folded textile towels; Toilet-paper dispensers; Dispensers for piled-up or folded textile towels provided or not with devices for taking-up soiled towels as far as not mechanically driven
    • A47K10/32Dispensers for paper towels or toilet-paper
    • A47K10/42Dispensers for paper towels or toilet-paper dispensing from a store of single sheets, e.g. stacked
    • A47K10/421Dispensers for paper towels or toilet-paper dispensing from a store of single sheets, e.g. stacked dispensing from the top of the dispen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0/00Body-drying implement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6Paper towels; Toilet paper; Holders therefor
    • A47K10/18Holders; Receptacles
    • A47K10/20Holders; Receptacles for piled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02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片材包装体,其具有:层叠的多张片材;包装袋,其收容有上述片材;以及取出口,其被形成于上述包装袋的上表面,且供于抽出上述片材,上述取出口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狭缝、以及与上述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上述开口部的宽度比上述狭缝的宽度更大。

Description

片材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材包装体。
背景技术
已普及将面纸等卫生薄纸收容在纸盒(厚纸箱)中。然而,纸盒型的卫生薄纸当搬运或保管时会有体积大的情况、或使用后的废弃、环境负荷、成本等问题,因此近年来将卫生薄纸等片材收容在挠性的薄膜包装袋中而成的片材包装体的需求提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薄膜包装体,其在收容有卫生用纸的挠性薄膜的包装袋上,形成有用于取出卫生用纸的狭缝(穿孔,perforation)(参照图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80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现有的片材包装体利用穿孔等狭缝所形成的取出口是狭窄的,当要从包装袋内取出薄纸(片材)时,取出口不容易打开。此外,当取出片材时,片材容易被取出口勾住而造成片材破损(参照图8)。此外,对于在膜包装袋上利用狭缝所形成的取出口,在使用中会有片材的保持力降低而使得片材落入到包装袋内的情况。进一步,相比于纸盒,膜包装袋比较轻,因此在使用中若剩下的片材变少,则当取出片材时会有连同膜包装袋一起拿起的情况。这样,现有的片材包装体在片材的取出方面会有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片材包装体,其片材的取出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具有:层叠的多张片材;包装袋,其收容有上述片材;以及取出口,其被形成于上述包装袋的上表面,且供于抽出上述片材;上述取出口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狭缝、以及与上述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上述开口部的宽度比上述狭缝的宽度更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片材包装体,其片材的取出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的图。
图2是从高度方向的上方观察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的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片材包装体中,取出口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5是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化例的片材包装体中,取出口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从高度方向的上方观察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的图。
图7是在图6所示的片材包装体中,取出口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现有的片材包装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在以下所示的说明中,针对各图中共通的部分,会有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的情况。此外,为了容易理解,在各附图中的各构件的比例尺会有与实际不同的情况。
图1是示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的图。图2是从高度方向的上方观察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的图。图3是在图2所示的片材包装体中,取出口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的使用状态的图。另外,在图1~图4所示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将长度方向(左右方向)设为X方向,将深度方向(前后方向)设为Y方向,将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以下,针对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进行说明。
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如图1所示,具有片材ST、包装袋10以及取出口20。片材包装体100是关于本发明的片材包装体的一例。此外,片材ST、包装袋10以及取出口20各自是构成关于本发明的片材包装体的片材、包装袋以及取出口的一例。
片材ST以层叠有多张片材ST而成的层叠体SL的方式被收容在包装袋10中。片材ST的层叠体SL以片材ST的层叠方向(SD方向)成为高度方向(Z方向)的方式,被收容在包装袋10中。片材层叠体SL被制成可通过已形成在包装袋10上的取出口20(OP)来一次一组地抽出片材ST(参照图4)。
片材ST的层叠体SL不受限于将多张片材ST单纯地进行层叠,也可以将各片材ST以折叠的状态进行层叠,此外,也可以将各片材ST以互相折入的状态彼此折叠地进行层叠(所谓的弹出式(pop-up type)的片材层叠体SL)。另外,片材ST的层叠体SL从一次一组地抽出片材ST的观点来看,优选为弹出式抽出的层叠体SL。
此外,片材ST的层叠体SL的尺寸能够制成:在片材包装体100的长度方向(X方向)上的长度为80~250mm的程度、在俯视中的与片材包装体100的长度方向(X方向)正交的深度方向(Y方向)上的长度为50~130mm的程度、高度方向(Z方向)为10~90mm的程度。这样的薄纸的层叠体例如能够通过旋转式或多机座式折叠装置(rotary or multi-stand inter-folder)来制造。
片材ST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适用于面纸、卫生纸、厨房纸巾、纸巾等卫生薄纸。这些卫生薄纸也包含含有保湿成分的卫生薄纸(例如,保湿面纸)。此外,构成片材ST的卫生薄纸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能够适用于产业用、家庭用、便携用的任一种用途。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在这些之中,适合用于家庭用的面纸。
片材ST的层(ply)数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制成1层以上,优选为2层(重叠2张)。此外,片材ST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在2层的片材折叠的状态下的轮廓形状为长方形的形状。
片材ST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使用纸、不织布或布等的片材,优选为纸片。另外,当片材ST是纸片,使用以纸浆作为主原料的原纸。纸浆组成能够使用在纸片中的公知的组成。例如,将纸浆的混合比设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0质量%。
此外,在片材ST(纸片)中的纸浆组成例如能够将NBKP(针叶树磨木纸浆)、NUKP(针叶树未漂白纸浆)等针叶树纸浆、以及LBKP(阔叶树磨木纸浆)、LUKP(阔叶树未漂白纸浆)等阔叶树纸浆以任意比率来使用。特别优选为相对于阔叶树纸浆,针叶树纸浆的比率较大的纸浆组成。针叶树纸浆与阔叶树纸浆的比率优选为10:90~80:20。另外,在片材ST(纸片)的纸浆组成中包含的纸浆也可以使用废纸浆。
片材ST的单位面积重量没有特别限定,但是期望可以对应于层数,在纸的情况下为10g/m2以上且80g/m2以下,在不织布的情况下为20g/m2以上且100g/m2以下。另外,单位面积重量是根据JIS P 8124的规定来测定。
此外,片材ST(纸片)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采用在JIS P 8111(1998)的环境下测定的纸厚。例如,构成片材ST的纸片的每2层的纸厚,优选为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上且330μm以下。
另外,纸厚的测定方法是将试验片在JIS P 8111(1998)的条件下充分地调整湿度之后,在相同条件下使用针盘式厚度规(dial thickness gauge)(厚度测定器)“PEACOCK G型”(尾崎制作所制造)在2层的状态下测定。具体来说,确认在柱塞(plunger)与测定台之间没有灰尘和碎屑等,然后将柱塞降至测定台上,并且使该针盘式厚度规的刻度移动至与零点重合。接着,升起柱塞并且将试料放在试验台上,然后缓慢地降下柱塞并读取此时的测定值。此时,仅装载柱塞。柱塞的端子是金属制且其直径10mm的圆形的平面垂直地抵接于纸平面上。此外,纸厚测定时的负载为约70gf。另外,纸厚是设为进行10次测定而得的平均值。
此外,也可以对构成片材ST的纸片施加压纹加工。这种压纹加工例如:通过公知的接触压纹赋予方法、边缘压纹赋予方法等,使未图示的压纹版抵接到纸片两端,并将多张纸片进行层叠;通过公知的销压纹(pin embossing)赋予方法,将未图示的销刺在纸片上而在纸片的一方的表面上形成销压纹;以及通过公知的压纹赋予方法,使水溶性的粘接剂(淀粉等)加热熔解并粘接层叠的纸片(未图示),由此形成压纹等。
构成片材包装体100的包装袋10利用挠性膜来形成。此外,包装袋10通过折叠式包装(caramel packaging)来制造。具体来说,筒状的挠性膜的两端部被折叠并粘接(密封)而形成密封部30、40。另外,片材包装体100的包装形态不限定于这种折叠式包装,也可以利用热封来将筒状的挠性膜的两端部或任一方的端部密封成角撑状(gusset)(利用所谓的枕式包装(pillow packaging)来密封)。
此外,形成包裝袋10的挠性膜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物(EVA)、聚酰胺(PA)等树脂。
另外,这些挠性膜之中,从柔软且处理性优异、热封时的密封性也高以及价格便宜等观点来看,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此外,从无臭、防水性、耐化学性优异且可利用低成本来大量生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聚乙烯。作为聚乙烯,能够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此外,从牢固、容易成形、印刷时的显色良好或能够赋予光泽等观点来看,优选为聚丙烯。
形成包装袋10的挠性膜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上述树脂被形成为单层的单层膜、上述树脂层叠而成的层压膜、由上述2种以上的树脂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混合膜。
形成包装袋10的挠性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上且70μm以下。若将挠性膜的厚度设为20μm以上,则能够确保收容有片材ST的包装袋10的充分的强度。此外,若将挠性膜的厚度设为100μm以下,则能够确保包装袋10的柔软性和轻量性,并且抑制成本。
另外,形成包装袋10的材质不限定于上述挠性膜等的树脂材料,也可以使用纸材料。此外,形成包装袋10的材质也能够使用生物分解性材料(生物分解性塑料、生物分解性纸等)、生物质材料(除了化石资源以外的生物质膜等可再生的来自生物的有机性资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装袋10具有上表面11、下表面12、正面13、背面14、侧面15、侧面16,且收纳有片材ST的层叠体SL。另外,在片材包装体100中,如图1所示,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相对,正面13和背面14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相对,侧面15和侧面16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相对。
在包装袋10中,上表面11被设置于上下方向(Z方向)的上方,下表面12被设置于上下方向(Z方向)的下方。此外,正面13被设置于前后方向(Y方向)的前方,背面14被设置于前后方向(Y方向)的后方。进一步,侧面15被设置于左右方向(X方向)的左方,侧面16被设置于左右方向(X方向)的右方。进一步,侧面15和侧面16也连续到上表面11、下表面12、正面13、以及背面14的任一面(参照图1)。
此外,取出口20被形成于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取出口20被配置在片材包装体100的长度方向(X方向)中的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的中央11a,且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取出口20延伸的第一方向(X方向)对应于片材包装体100的长度方向(X方向)。
取出口20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如图1、图2所示,能够通过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上形成穿孔M来构成。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弄破由穿孔M形成的取出口20,由此使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开封,于是已弄破(已开封)的取出口20可构成片材ST的取出口OP(参照图4)。
另外,在第一方向(X方向)中,取出口20(穿孔M)的尺寸(长度L2)能够对应于要被取出的片材ST的尺寸(长度L1)来任意地设定。例如,在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取出口OP的长度L2与片材ST的幅度尺寸(长度L1)的差为-100mm以上且0mm以下,优选为-80mm以上且0mm以下,更优选为-70mm以上且-10mm以下。若将这些长度和尺寸换算成相对于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片材ST的幅度尺寸(长度L1)的取出口OP的长度L2的比例,则是100%以下,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75%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取出口20具有狭缝21和开口部22。利用连续的穿孔M来形成狭缝21和开口部22。连续的穿孔M示出构成穿孔M的切刻部C与连结部T被交替地配置。此处,切刻部C示出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被断续地切刻的部分;连结部T示出相邻的2个切刻部C之间的没有被切刻的部分(参照图3)。
另外,在穿孔M中,切刻部C的长度和连结部T的长度为任意的。例如,各切刻部C的长度能够设为0.8mm以上且5mm以下,优选为1.5mm以上且4.5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上且3.5mm以下。此外,各连结部T的长度能够设为0.3mm以上且5mm以下,优选为0.4mm以上且2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
狭缝21如图1、图2所示,由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来构成。另外,狭缝21的形状不限定于直线,也可以是细长的长方形等。另外,当狭缝21是直线时,则通过弄破1条的穿孔来形成;当狭缝21是细长的长方形时,则通过弄破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排列的2条的穿孔来形成。此外,狭缝21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中,第一方向(X方向)的狭缝21的长度L3示出占据片材ST的尺寸(长度L1)的三分之一的程度的长度。
开口部22与狭缝21的至少一方的端部21a连续(或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开口部22与设置于狭缝21的两端部21a、21a的各端部21a连续。另外,与狭缝21的至少一方的端部21a连续的开口部22不限定于此形态,开口部22也可以是被设置于狭缝21的两端部21a、21a之中的任一方的端部21a并与该一方的端部21a连续的形态。另外,开口部2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制成圆形、三角形、四边形、菱形、扇形、多边形等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方向(X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Y方向)上,开口部22的宽度W3比狭缝21的宽度W2更大。此处,第二方向(Y方向)对应于片材包装体100的深度方向(Y方向)(参照图1、图2)。此外,构成取出口20的狭缝21和开口部22的各宽度W2、W3的任一宽度都示出与第一方向(X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
另外,狭缝21的宽度W2和开口部22的宽度W3是任意的,只要开口部22的宽度W3比狭缝21的宽度W2更大即可。例如,狭缝21的宽度W2是片材ST的尺寸(宽度W1)的7%以下,优选为6%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此外,开口部22的宽度W3是片材ST的尺寸(宽度W1)的8%以上且30%以下,优选为10%以上且29%以下,更优选为14%以上且28%以下。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如图1~图3所示,在取出口20中,开口部22的宽度W3随着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从狭缝21越远离而变得越大。即,被形成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上的取出口20从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狭缝21)侧朝向取出口20的端部20b(开口部22)侧逐渐地使宽度加大(参照图2、图3)。具体来说,开口部22具有2个倾斜部22a,2个倾斜部22a的第二方向(Y方向)的间隔从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侧朝向取出口20的端部20b侧变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如图2、图3所示,取出口20的开口部22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具有在从狭缝21远离的方向上成为凸状的弯曲部22b。即,被形成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上的取出口20在设置有开口部22的取出口20的端部20b从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狭缝21)侧朝向取出口20的端部20b(开口部22)侧弯曲成凸状(参照图2、图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是开口部22的一部分弯曲成凸状,但是也可以是全部的开口部22弯曲成凸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是利用连续的切口CC来形成。即,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没有设置连结部而仅利用切刻部来形成(参照图3)。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如上述那样,被形成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上的取出口20中,设置有与狭缝21的两端部21a、21a连续的开口部22、22,该开口部22具有比狭缝21的宽度W2更大的宽度W3。因此,当从包装袋10内抽出薄纸(片材ST)时,片材ST不容易卡在取出口20,且片材ST不容易破损(参照图4)。
具体来说,在仅利用狭缝21来构成取出口20的现有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因为取出口20狭窄,因此片材ST容易挤在取出口20的端部20b,而会有片材ST与取出口20的端部20b摩擦的倾向(参照图8)。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相对于被形成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上的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狭缝21),使端部20b(开口部22)的宽度加大(参照图1~图3)。
由此,即使取出口20狭窄,片材ST也不容易挤在取出口20的端部20b,于是能够缓和取出口20的端部20b与片材ST的摩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当抽出片材ST时,能够防止片材ST卡在取出口20的端部20b、或是防止片材ST发生破损(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狭缝21的端部21a、21a连续的开口部22能够构成在取出口20中的缓冲部。由此,当利用手指来打开已开封的取出口20的狭缝21时,能够将施加到取出口20和其周边的应力释放(或分散)到开口部22(缓冲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利用手指来打开已开封的狭缝21变得容易,且从包装袋10内取出片材ST(取出被收容在包装袋10中的最初的第一张片材ST等)变得容易(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存在有与狭缝21的至少一方的端部21a连续的开口部22(缓冲部)。因此,狭缝21的周边在使用时能够对应于在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狭缝21)中保持的片材ST的本身重量而挠曲(或狭缝21随着片材ST的本身重量而变形)。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能够维持在取出口20中的片材ST的保持力,并在使用中防止片材ST落入包装袋10内(以下,称为片材ST的落入)(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缓和取出口20的端部20b与片材ST的摩擦在使用时片材包装体100的取出口20的端部20b不容易破损。由此,在取出口20中的片材ST的保持力的降低会被抑制,因此能够在使用中防止片材ST落入包装袋10内(以下,称为片材ST的落入)(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片材包装体100时,当从取出口20的狭缝21取出(或抽出)片材ST时,能够将施加到狭缝21的摩擦力(或阻力)释放(或分散)到开口部22(缓冲部)。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使用中剩下的片材ST变少(即,片材包装体100的重量变轻),也能够防止在取出片材ST时连同包装袋10一起拿起(以下,称为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的情况(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狭缝21的两端部21a、21a形成有开口部22,相比于狭缝21,该开口部22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加大,由此即使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取出口20的长度L2(取出口的形成区域)短,也能够一边防止包装袋的一起拿起,一边进一步防止片材的落入(参照图4)。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取出口20中设置有比狭缝21的宽度W2具有更大宽度W3的开口部22,因此能够从被形成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上的取出口20目视到片材包装体100的内部的状态。由此,即使如片材包装体100那样在包装袋10中收容有片材ST的情况下,也能够确认片材ST的剩下数量等(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随着从狭缝21越远离,开口部22的宽度W3越大,由此能够将施加到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狭缝21)和其周边的应力逐渐地释放(或分散)到成为缓冲部的取出口20的端部20b(开口部22)。此外,在这种构成中,狭缝21的周边能够对应于施加到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狭缝21)等处的应力而适当地挠曲。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能够使片材ST容易取出,并且均衡地防止发生片材ST的落入和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地设置在取出口20的开口部22具有弯曲部22b,由此片材ST更不容易挤在取出口20的端部20b,而能够缓和取出口20的端部20b与片材ST的摩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取出口20中的具有这样的弯曲部22b的开口部22所形成的部分能够构成捏持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取出口20中,即使在狭缝21的至少一方的端部21a设置开口部22,通过对应于该开口部22的捏持处也能够防止取出口20的开封性的降低(参照图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取出口20中的形成有开口部22的部分构成捏持处时,对应于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捏持处也能够构成弯曲部22b(参照图3)。由此,当对取出口20进行开封时,通过对捏持处的弯曲部22b进行捏持,使得捏持处变得容易捏持。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取出口20中设置有与狭缝21的端部21a连续的开口部22时,能够提升取出口20的开封性(参照图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连续的切口来形成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因此在对取出口20进行开封时,手指可容易地勾住对应于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22b(参照图3)。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取出口20中设置有与狭缝21的端部21a连续的开口部22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取出口20的开封性。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如上述那样地构成取出口20的狭缝21和开口部22利用连续的穿孔M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弄破该连续的穿孔M,能够简单地构成狭缝21和开口部22连续的取出口20(参照图1~图4)。
图5是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化例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取出口2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化例中,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是利用具有连结部22c的切口TC来形成。关于该具有连结部22c的切口TC,该切口不是连续地形成。具体来说,对应于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22b是经由连结部22c来与除了捏持处以外的包装体的上表面11连接(参照图5)。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化例中,在取出口20的开口部22中,弯曲部22b的连结部22c被设置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狭缝21的延长线上。具体来说,弯曲部22b的连结部22c在构成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的切口TC中,被设置在与第一方向(X方向)重叠的部分(捏持处的弯曲部22b的顶部)(参照图5)。
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当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是利用连续的切口CC来形成时,若掀动对应于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22b,则可能在片材包装体100的制造时或使用前,取出口20就被开封(参照图3)。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化例中,构成弯曲部22b的切口TC具有连结部22c,因此能够防止这样的捏持处的弯曲部22b的掀动(参照图5)。
在对应于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中,与第一方向(X方向)重叠的部分(捏持处的弯曲部22b的顶部)最容易掀动。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化例中,构成弯曲部22b的切口TC的连结部22c被设置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狭缝21的延长线上,因此能够防止这样的捏持处的弯曲部22b的掀动。
另外,切口TC的连结部22c也可以设置在没有与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狭缝21的延长线重叠的位置(从狭缝21的延长线上偏移的位置)。如果这样,则手指可容易地勾住对应于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因此在切口TC具有连结部22c的情况下也提升取出口20的开封性。
图6是从高度方向的上方观察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的图。图7是在图6所示的片材包装体中,取出口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穿孔M来包围狭缝21和开口部22,该狭缝21和该开口部22构成取出口20。即,取出口20被形成在利用连续的穿孔M而被封闭的范围中,且狭缝21和开口部22被配置在该范围中。
具体来说,与开口部22一起被穿孔M包围的狭缝21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具有宽度W2(参照图6)。另外,狭缝21的宽度W2优选为片材ST的尺寸(宽度W1)的1%以上。进一步,与狭缝21一起被穿孔M包围的开口部22具有比宽度W2更大的宽度W3,且与狭缝21的端部21a连续(参照图7)。
在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包装体100中,利用连续的穿孔M来包围狭缝21和开口部22,该狭缝21和该开口部22构成取出口20,因此利用弄破这样的穿孔M而能够对于取出口20构成一个捏持处。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防止在取出口20的开封后产生多个碎片材。此外,对于取出口20,能够仅捏持一个捏持处来对取出口20进行开封,因此取出口20的开封是容易的(参照图6、图7)。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狭缝21具有这样在第二方向(Y方向)上的宽度W2的尺寸且构成取出口20的一部分,由此使已开封的取出口20(OP)进一步变得容易打开。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从取出口OP取出片材ST(取出被收容在包装袋10中的片材层叠体SL的最初的第一张片材ST等)进一步变得容易。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当使用时从取出口20(OP)取出(或抽出)片材ST时,可减少施加到取出口20(狭缝21)的摩擦力(或阻力)。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即使在使用中剩下的片材ST变少,也能够高精度地防止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取出口20中的开口部22的宽度W3比狭缝21的宽度W2更大。即,在取出口20中的形成开口部22的部分能够构成捏持处,该捏持处相对于取出口20的中央部20a,其端部20b的宽度加大。由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取出口20中将开口部22设置在狭缝21的端部21a,也能够通过捏持对应于开口部22的捏持处来对取出口20进行开封,使得取出口20容易开封。
实施例
以下,针对本发明,进一步使用实施例来具体地说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评价通过以下试验来进行。
[片材包装体(试验体)]
作为试验体,准备有片材包装体100,其是将多张片材ST层叠而成的片材层叠体SL包装在包装袋10中而成(参照图1、图8)。片材层叠体SL是将片材ST以互相折入的状态彼此折叠的弹出式,且以一次一组地抽出的方式层叠而成的面纸(单位面积重量为10.7g/m2、纸厚为110μm、层数为2层、组数为150组(300张)、尺寸分别为松厚度(高度)约40mm、(横向)宽度L1约为179mm、(纵向)宽度W1约为101mm)。此外,片材层叠体SL以层叠方向(SD方向)成为片材包装体100的高度方向(Z方向)的方式收容在包装袋10中(参照图1、图8)。此外,包装袋10的材质使用厚度50μm的聚乙烯(PE)。包装袋10的包装形态通过折叠式包装来封住片材包装体100的两侧面15、16(形成密封部30、40)。构成片材包装体100的包装袋10的尺寸设为:长度方向(X方向)约为181mm、深度方向(Y方向)约为101mm、高度方向(Z方向)约为40mm。此外,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形成有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取出口20(穿孔M)。
[抽出阻力值]
确认片材包装体100的抽出阻力值。在抽出阻力值的确认中,将上述试验体(片材包装体100)放置在平坦的载置面上,从包装袋10的取出口20(OP)将第一组的面纸(片材ST)抽出一半的程度,然后利用斗牛犬夹(bulldog clip)(KOKUYO株式会社制造的“Kuri-17(商品名称)”)来夹住所抽出的片材ST的上方侧的末端(片材包装体100的长度方向(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使推拉力计(IMADA株式会社制造的型号为Z2-20)的钩子通过斗牛犬夹的手持部分的一方的孔,以固定速度施加0.4~0.6秒的时间,测定相对于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往垂直方向(Z方向)抽出面纸时的阻力(单位是gf)。另外,抽出阻力值的评价标准设为当抽出时的阻力在200gf以下时是良好的(片材ST容易取出),当超过200gf时是不良好的(片材ST不容易取出)。
[取出性(初期)]
确认片材包装体100的初期的取出性。取出性(初期)的确认是评价下述特性:从被收容在片材包装体100的包装袋10中的片材层叠体SL,通过包装袋10的已开封的取出口20(OP)来取出片材层叠体SL的最初的第一张片材ST时的取出容易性。取出(初期)的评价利用以下基准来进行。另外,当取出性(初期)的评价在3以上时是良好的(片材ST容易取出),当小于3时是不良好的(片材ST不容易取出)。
5:最初的第一组非常容易捏持
4:最初的第一组容易捏持
3:最初的第一组可捏持
2:最初的第一组可捏持但不容易捏持
1:最初的第一组可捏持但非常不容易捏持
[非落入性]
确认已被收容在片材包装体100的包装袋10中的片材ST的非落入性。在非落入性的确认中,评价下述特性:当通过包装袋10的取出口20来从片材层叠体ST抽出片材ST时,片材ST是否会落入包装袋10内(非落入性)。非落入性的评价利用以下基准来进行。另外,非落入性的评价在3以上时是良好的(片材ST不容易落入),当小于3时是不良好的(片材ST容易落入)。
5:没有片材ST的落入
4:片材ST的落入是1次以上且3次以下
3:片材ST的落入是4次以上且6次以下
2:片材ST的落入是7次以上且9次以下
1:片材ST的落入是10次以上
[非一起拿起性]
确认片材包装体100的收容有片材ST片材的包装袋10的非一起拿起性。在非一起拿起性的确认中,评价下述特性:当通过片材包装体100的取出口20来从片材层叠体ST抽出片材ST时,包装袋10是否不会被一起拿起(非一起拿起性)。非一起拿起性的评价利用以下基准来进行。另外,非一起拿起性的评价在3以上时是良好的(包装袋10不容易一起拿起),当小于3时是不良好的(包装袋10容易一起拿起)。
5:包装袋10没有一起拿起
4:当片材ST剩下1组以上且3组以下时会有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
3:当片材ST剩下4组以上且6组以下时会有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
2:当片材ST剩下7组以上且9组以下时会有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
1:当片材ST剩下10组以上时就会有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
[开封性]
确认片材包装体100的包装袋10的开封性。在开封性的确认中,评价下述特性:当捏持取出口20的端部20b(捏持处)并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弄破穿孔M时的开封的容易性。开封性的评价利用以下基准来进行。另外,开封性的评价在3以上时是良好的(取出口20容易开封),当小于3时是不良好的(取出口20不容易开封)。
5:手指可轻易地捏住取出口20的端部20b(捏持处),且开封后的碎片材是1个4:手指可捏住取出口20的端部20b(捏持处),且开封后的碎片材是1个
3:手指可捏住取出口20的端部20b(捏持处),但是开封后的碎片材是2个
2:手指不易捏住取出口20的端部20b(捏持处)
1:手指无法捏住取出口20的端部20b(捏持处)
以下,针对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片材包装体100中,在取出口20设置有狭缝21和开口部22(开口),该狭缝21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延伸,该开口部22分别与该狭缝21的两端部21a连续。在第二方向(Y方向)中,开口部22的宽度W3制成比狭缝21的宽度W2更大。将取出口20的狭缝21的形状制成直线,将开口部22的形状各自制成扇形。取出口20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L2设为约134mm。此外,狭缝21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L3设为约114mm,将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W2设为约0.5mm。进一步,开口部22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各自设为约10mm,将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W3的最大值设为约15.5mm。另外,相对于片材ST的长度L1,取出口20的长度L2的比例是约75%(参照图1、图2)。针对该试验体,评价抽出阻力、取出性(初期)、非落入性以及非一起拿起性。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2]
在片材包装体100中,除了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作为取出口20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L2设为约116mm;作为狭缝21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L3设为约96mm;相对于片材ST的长度L1,将取出口20的长度L2的比例设为约65%。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3]
在片材包装体100中,如图6、图7所示,除了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将取出口20的狭缝21的形状制成细长的长方形;将开口部22制成扇形;作为狭缝21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L3设为约67mm,将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W2设为约5mm;作为开口部22的尺寸,各自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设为约67mm,将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W3的最大值设为约15.5mm;利用连续的切口CC来形成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4]
在片材包装体100中,除了下述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评价:作为取出口20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L2设为约116mm;作为狭缝21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L3设为约49mm;相对于片材ST的长度L1,将取出口20的长度L2的比例设为约65%。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5]
在片材包装体100中,如图5所示,除了下述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评价:利用具有连结部22c的切口TC来形成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将约0.5mm的连结部22c(弯曲部的连结)设置在与第一方向(X方向)重叠的部分(捏持处的弯曲部22b的顶部)。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比较例1]
在片材包装体100中,如图8所示,除了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在直线状的取出口20中仅形成狭缝21(不形成开口部22);作为取出口20(狭缝21)的尺寸,将第一方向(X方向)的长度设为约134mm,将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设为约0.5mm。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参考例1]
在片材包装体100中,除了作为取出口20(狭缝21)的尺寸,将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设为约5m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3088871440000161
根据表1,片材包装体100其被形成在包装袋10的上表面11上的取出口20具有分别地与狭缝21的两端部21a连续的开口部22,且在第二方向(Y方向)中的开口部22的宽度W3比狭缝21的宽度W2更大;该片材包装体100的抽出阻力、取出(初期)、非落入性、非一起拿起性以及开封性的任一特性都是良好的(实施例1~5)。
另一方面,在片材包装体100中,在取出口20仅形成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是约0.5mm的狭缝21(不形成开口部22);该片材包装体100的抽出阻力、取出(初期)、非落入性、非一起拿起性以及开封性的任一特性都不是良好的(比较例1)。
此外,在片材包装体100中,在取出口20仅形成第二方向(Y方向)的宽度是约5mm的狭缝21(在狭缝21的端部21a不形成其宽度比狭缝21更大的开口部22),该片材包装体100的开封性不是良好的(参考例1)。
此外,通过在狭缝21的端部21a形成其宽度比狭缝21更大的开口部22,即使使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的取出口20的长度L2(取出口20的形成区域)短(即使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相对于包装袋10的长度L1,取出口20的长度L2的比例从约75%缩短成约65%),也能够在大致维持非一起拿起性的情况下,提升非落入性(实施例2、实施例4)。
进一步,利用具有连结部22c的切口TC来形成开口部22的弯曲部22b,从而能够防止弯曲部22b的掀动(在片材包装体100的制造时或使用前,取出口20就被开封)(实施例5)。
根据这些结果,可知片材包装体其形成在包装袋的上表面的取出口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狭缝、以及与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开口部的宽度比狭缝的宽度更大;该片材包装体其片材的取出和取出口的开封优异。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化、变更。
以下,附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具有:层叠的多张片材;包装袋,其收容有上述片材;以及取出口,其被形成于上述包装袋的上表面,且供于抽出上述片材;上述取出口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狭缝、以及与上述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并且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上述开口部的宽度比上述狭缝的宽度更大。
在本说明书中,与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是指当开口部被设置在狭缝的两端部之中的任一方的端部而与该一方的端部连续的情况、或开口部被设置在狭缝的两端部而与各端部连续的情况。此外,构成取出口的狭缝和开口部的各宽度,任一宽度都表示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宽度。
在第一方式中,在被形成于包装袋的上表面上的取出口中,与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被设置成具有比狭缝的宽度更大的宽度。因此,当从包装袋内抽出薄纸(片材)时,片材不容易卡在取出口,且片材不容易弄破。
特别是,在取出口仅利用狭缝来构成的现有的片材包装体中,因为取出口狭窄,因此片材会有挤在取出口的端部,且与取出口的端部摩擦的倾向。相对于此,在第一方式中,相对于形成在包装袋的上表面的取出口的中央部(狭缝),至少一方的端部(开口部)的宽度加大,因此即使取出口狭窄,片材也不容易挤在取出口的端部,且能够缓和取出口的端部与片材的摩擦。因此,在第一方式中,当抽出片材时,能够防止片材卡在取出口的端部且能够防止片材破损。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与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能够构成取出口中的缓冲部。由此,当利用手指来打开已开封的取出口的狭缝时,能够将施加到取出口和其周边的应力释放(或分散)到开口部(缓冲部)。因此,在第一方式中,利用手指来打开已开封的狭缝变得容易,且从包装袋内取出片材(取出被收容在包装袋中的最初的第一张片材等)变得容易。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存在有与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缓冲部),由此,狭缝的周边在使用时能够对应于在取出口的中央部(狭缝)中保持的片材的本身重量而挠曲(或狭缝随着片材的本身重量而变形)。由此,在第一方式中,能够维持在取出口中的片材的保持力,并防止片材在使用中落入包装袋内(以下,称为片材的落入)。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地缓和取出口的端部与片材的摩擦,由此,片材包装体的取出口的端部使用时不容易破损。从该观点来看,由于在取出口中的片材的保持力的降低会受到抑制,因此也能够防止片材在使用中落入包装袋内(以下,称为片材ST的落入)(参照图4)。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在使用时,当从取出口的狭缝取出(或抽出)片材时,能够将施加到狭缝的摩擦力(或阻力)释放(或分散)到开口部(缓冲部)。由此,在第一方式中,即使在使用中剩下的片材变少(即,片材包装体的重量变轻),也能够防止在取出片材时连同包装袋一起拿起(以下,称为包装袋10的一起拿起)的情况。
此外,在第一方式中,在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形成有宽度比狭缝更大的开口部,由此即使在第一方向上的取出口的长度(取出口的形成区域)短,也能够一边防止包装袋的一起拿起,一边进一步防止片材的落入。
进一步,在第一方式中,在取出口中设置有比狭缝的宽度具有更大宽度的开口部,因此能够从被形成在包装袋的上表面上的取出口目视到片材包装体的内部的状态。由此,即使如片材包装体那样在包装袋中收容有片材的情况下,也能够确认片材的剩下数量等。
关于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中,在上述第一方向上随着从上述狭缝越远离,上述开口部的宽度越大。在本说明书中,在第一方向上随着从狭缝越远离,开口部的宽度越大,是指被形成在包装袋的上表面上的取出口从取出口的中央部(狭缝)侧朝向取出口的端部(开口部)侧的宽度逐渐加大。
在第二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随着从狭缝越远离,开口部的宽度越大,由此能够将施加到取出口的中央部(狭缝)和其周边的应力逐渐地释放(或分散)到成为缓冲部的取出口的端部(开口部)。此外,狭缝的周边能够对应于施加到取出口的中央部(狭缝)等的应力而适当地挠曲。由此,在第二方式中,能够使片材的取出变得容易,并且均衡地防止发生片材的落入和包装袋的一起拿起。
关于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中,上述开口部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具有在从上述狭缝远离的方向上成为凸状的弯曲部。在本说明书中,在从上述狭缝远离的方向上成为凸状的弯曲部是指在被形成在包装袋的上表面上的取出口中,在设置有开口部的取出口的端部,从取出口的中央部(狭缝)侧朝向取出口的端部(开口部)侧弯曲成凸状。
在第三方式中,被设置在取出口的开口部具有这种的弯曲部,由此片材更不容易挤在取出口的端部,而能够缓和取出口的端部与片材的摩擦。此外,在第三方式中,在取出口中的具有这种弯曲部的开口部所形成的部分能够构成捏持处。由此,在第三方式中,在取出口中即使在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置开口部,通过对应于该开口部的捏持处,也能够防止取出口的开封性的降低。
此外,在第三方式中,当在取出口中形成有开口部的部分构成捏持处时,对应于开口部的弯曲部,捏持处也能够构成弯曲部。由此,当对取出口进行开封时,通过对捏持处的弯曲部进行捏持,使得捏持处变得容易捏持。由此,在第三方式中,当在取出口中设置有与狭缝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时,能够提升取出口的开封性。
关于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中,利用连续的切口来形成上述弯曲部。在本说明书中,连续的切口,是指没有设置连结部而仅利用切刻部来形成弯曲部。
在第四方式中,利用连续的切口来形成开口部的弯曲部,因此在对取出口进行开封时,手指可容易地勾住对应于开口部的弯曲部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因此,在第四方式中,当在取出口中设置有与狭缝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取出口的开封性。
关于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中,上述弯曲部是利用具有连结部的切口来形成。在本说明书中,具有连结部的切口,是指切口不是连续地形成,对应于开口部的弯曲部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是通过连结部来与除了捏持处以外的包装体的上表面连接。
如上述第四方式,当开口部的弯曲部是利用连续的切口来形成时,若掀动对应于开口部的弯曲部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则可能在片材包装体的制造时或使用前,取出口会被开封。相对于此,在第五方式中,构成弯曲部的切口具有连结部,因此能够防止这样的弯曲部的掀动。
关于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中,上述连结部被设置在上述第一方向上的上述狭缝的延长线上。在本说明书中,在第一方向上的上述狭缝的延长线上,是指在构成开口部的弯曲部的切口中,与第一方向重叠的部分(捏持处的弯曲部的顶部),与该部分重叠的位置。
在对应于开口部的弯曲部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中,与第一方向重叠的部分(捏持处的弯曲部的顶部)最容易掀动。相对于此,在第六方式中,构成弯曲部的切口的连结部被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狭缝的延长线上,因此能够防止这样的弯曲部的掀动。
另外,切口的连结部也可以设置在与第一方向上的狭缝的延长线没有重叠的位置(从狭缝的延长线上偏移的位置)。如果这样,则手指可容易地勾住对应于开口部的弯曲部而构成的捏持处的弯曲部,因此在切口具有连结部的情况下也提升取出口的开封性。
关于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中,利用连续的穿孔来形成上述狭缝和上述开口部。在本说明书中,连续的穿孔,是指构成穿孔的切刻部和连结部被交替地配置。
在第七方式中,利用连续的穿孔来形成狭缝和开口部,该狭缝和该开口部构成取出口,因此利用弄破这样的穿孔就能够简单地构成狭缝和开口部连续的取出口。
关于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是一种片材包装体,其中,利用上述穿孔来包围上述狭缝和上述开口部。在本说明书中,利用穿孔来包围,是指在利用连续的穿孔而被封闭的范围中,存在取出口的狭缝和开口部。
在第八方式中,利用穿孔来包围狭缝和开口部,该狭缝和该开口部构成取出口,因此利用弄破这样的穿孔而能够相对于取出口构成一个捏持处。由此,在第八方式中,能够防止在取出口的开封后产生多个碎片材。此外,能够仅捏持一个捏持处来对取出口进行开封,因此取出口的开封是容易的。
此外,在第八方式中,由于取出口中的开口部的宽度比狭缝的宽度更大,因此在取出口中的形成开口部的部分,能够相对于取出口的中央部在至少一方的端部构成宽度加大的捏持处。因此,在第八方式中,在取出口中即使在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置开口部,也能够捏持对应于开口部的捏持处来将取出口进行开封,由此防止取出口的开封性的降低。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8年11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223499号的优先权,并引用其全部内容。
符号说明
100:片材包装体
ST:片材(卫生薄纸)
SL:片材层叠体
10:包装袋
11:上表面
11a:中央
11b:端部
12:下表面
13:正面
14:背面
15:侧面
16:侧面
20:取出口
21:狭缝
21a:端部
22:开口部
22a:倾斜部
22b:弯曲部
22c:连结部
30:密封部
40:密封部

Claims (8)

1.一种片材包装体,其具有:
层叠的多张片材;
包装袋,其收容有所述片材;以及
取出口,其被形成于所述包装袋的上表面,且供于抽出所述片材,
所述取出口具有
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狭缝、以及
与所述狭缝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连续的开口部,
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比所述狭缝的宽度更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包装体,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随着从所述狭缝越远离,所述开口部的宽度越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包装体,其中,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在从所述狭缝远离的方向上成为凸状的弯曲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包装体,其中,利用连续的切口来形成所述弯曲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包装体,其中,所述弯曲部是利用具有连结部的切口来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包装体,其中,所述连结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狭缝的延长线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包装体,其中,利用连续的穿孔来形成所述狭缝和所述开口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包装体,其中,利用所述穿孔来包围所述狭缝和所述开口部。
CN201980078543.6A 2018-11-29 2019-11-19 片材包装体 Pending CN1131657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3499 2018-11-29
JP2018223499 2018-11-29
PCT/JP2019/045313 WO2020110835A1 (ja) 2018-11-29 2019-11-19 シート包装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5793A true CN113165793A (zh) 2021-07-23

Family

ID=70852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8543.6A Pending CN113165793A (zh) 2018-11-29 2019-11-19 片材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0323A1 (zh)
EP (1) EP3889070A4 (zh)
JP (1) JPWO2020110835A1 (zh)
KR (1) KR20210096101A (zh)
CN (1) CN113165793A (zh)
BR (1) BR112021010183A2 (zh)
TW (1) TW202026212A (zh)
WO (1) WO20201108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23340A (ja) * 2020-01-31 2021-08-30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シート包装体
JP7317775B2 (ja) * 2020-08-26 2023-07-31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包装ティシュー
JP2022086406A (ja) * 2020-11-30 2022-06-09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マスクの包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154667A (ja) * 2021-03-30 2022-10-13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包装体
JP2022156860A (ja) * 2021-03-31 2022-10-1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包装体
JP2022156859A (ja) * 2021-03-31 2022-10-1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包装体
JP2022190792A (ja) * 2021-06-15 2022-12-27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包装体
USD988025S1 (en) * 2022-11-29 2023-06-06 Valhaden, LLC Waste bag dispens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369A (zh) * 2000-02-01 2001-10-31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放在箱子中的薄纸制品
CN1946616A (zh) * 2004-05-07 2007-04-11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
CN206954898U (zh) * 2017-05-16 2018-02-02 唐成 一种内含柔性袋的抽取式纸巾包装袋
WO2018180622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包装ティシュ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46634U (zh) * 1977-09-07 1979-03-31
JPS58143370U (ja) * 1982-03-20 1983-09-27 重広 愛子 ペ−パ−ケ−ス
JPS58171815U (ja) * 1982-05-12 1983-11-16 東山 徳雄 テイシユペ−パ−カバ−
JPS59172182U (ja) * 1983-04-30 1984-11-17 株式会社ネピア テイシユペ−パ−入り箱
JPH0364593U (zh) * 1989-10-27 1991-06-24
US5884804A (en) * 1996-05-20 1999-03-23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Folded sheet dispenser
JP3511870B2 (ja) * 1997-10-29 2004-03-29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ティシュペーパー収納箱
US6758368B2 (en) * 2002-02-06 2004-07-0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Disposable sheet dispenser
JP2005119751A (ja) * 2005-01-17 2005-05-12 Daio Paper Corp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箱
JP2007112503A (ja) * 2005-10-24 2007-05-10 Oji Nepia Kk 衛生用紙収納用カートン
JP6657502B2 (ja) 2015-03-30 2020-03-04 日本製紙クレシア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包装体
CN207860945U (zh) * 2018-01-17 2018-09-14 福建泰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抽取式纸包的撕口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9369A (zh) * 2000-02-01 2001-10-31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放在箱子中的薄纸制品
CN1946616A (zh) * 2004-05-07 2007-04-11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家庭用卫生薄纸收容盒
WO2018180622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包装ティシュー
CN206954898U (zh) * 2017-05-16 2018-02-02 唐成 一种内含柔性袋的抽取式纸巾包装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9070A4 (en) 2022-08-31
KR20210096101A (ko) 2021-08-04
EP3889070A1 (en) 2021-10-06
TW202026212A (zh) 2020-07-16
US20220000323A1 (en) 2022-01-06
JPWO2020110835A1 (ja) 2021-10-14
BR112021010183A2 (pt) 2021-08-17
WO2020110835A1 (ja)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5793A (zh) 片材包装体
WO2018061308A1 (ja) 薄葉紙包装製品
JP6771000B2 (ja) 衛生薄葉紙包装体
JP2019063089A (ja) 収容体、及び薄葉紙製品
JP7195394B2 (ja) 収容体、及び薄葉紙製品
JP7329990B2 (ja) シート包装体及びシート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WO2020066720A1 (ja) シート包装体
KR200470984Y1 (ko) 포켓이 형성된 포스트잇
JP7187245B2 (ja) フィルム包装ティシュー製品
JP7403278B2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211811B2 (ja) 包装袋
JP7221730B2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090048B2 (ja) 薄葉紙包装体
JP7325992B2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438724B2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271229B2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227793B2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2022024199A5 (zh)
WO2020066717A1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329991B2 (ja) シート収納容器及びシートディスペンサー
JP3853746B2 (ja) 家庭用薄葉紙収納箱
JP2024051226A (ja) シート包装体
JP7403333B2 (ja) シート収納箱
JP7227699B2 (ja) 集合包装体、ガセット包装袋、およびガセット包装袋の製造方法
JP2024051225A (ja) シート包装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