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2137B -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2137B
CN113142137B CN202110118358.4A CN202110118358A CN113142137B CN 113142137 B CN113142137 B CN 113142137B CN 202110118358 A CN202110118358 A CN 202110118358A CN 113142137 B CN113142137 B CN 1131421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bin
feeding
box body
induction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83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2137A (zh
Inventor
马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nax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nax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nax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nax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183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2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2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21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2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2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U型循环处理线,所述U型处理线从起始到结束依次设置:养殖区,用来养殖和存放感应养殖盘;第一输送带,用来输送感应养殖盘;拆盘区,用来将码放的空盘拆卸;加料区,用来向空的感应养殖盘加料;码盘区,将加料后的感应养殖盘码放;第二输送带,用来输送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收集区,用来收集成虫;所述箱体过道处设置有铲臂机器人,并通过箱体顶部和底部的轨道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处理线可在回收点直接进行处理,减少了因为堆积产生的恶臭和细菌的传播,并且此种处理线由于放置于箱体内,所以易于放置和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不同的是,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其可能混合有油、水、果皮、蔬菜、米面、肉类、骨头、废餐具等多种物质;其有机含量丰富,容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滋生细菌和病毒。
目前,各个居民区的餐厨垃圾均需要收集后,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不能及时高效的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U型循环处理线,所述U型处理线从起始到结束依次设置:养殖区,用来养殖和存放感应养殖盘;第一输送带,用来输送感应养殖盘;拆盘区,用来将码放的空盘拆卸;加料区,用来向空的感应养殖盘加料;码盘区,将加料后的感应养殖盘码放;第二输送带,用来输送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收集区,用来收集成虫;所述箱体过道处设置有铲臂机器人,并通过箱体顶部和底部的轨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区在箱体两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所述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设置有至少2个放置层,所述第二放置架每个放置层设置有6个放置格,所述第一放置架每个放置层设置有3个放置格。
更进一步地,所述拆盘区包括拆盘支撑架、第二气缸和第一码盘手,所述拆盘支撑架位于固定于第一输送带的尾端,并且架面位于箱体一侧处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码盘手固定于拆盘支撑架一侧,并与第一输送带在一条直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拆盘支撑架架面设置有多个竖板组成的定位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料区包括原料仓、加工仓、加料仓、出料管和加料输送带,所述原料仓顶端与箱体顶部固定,并且仓口与加料盖相对,所述愿料仓的出口与加工仓的进口相连,所述加工仓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加料仓相连,所述加料仓底部中线处连接有与其相连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出口正下方设置加料输送带。
更进一步地,所述原料仓底部为尖角状,并且内部设置有第四推进螺旋,所述加工仓内部设置有2根粉碎辊和制浆机,所述加料仓底部内侧设置有不相连的第一推进螺旋和第二推进螺旋,并同时向中间作挤压运动,所述出料管管体内设置第三推进螺旋。
更进一步地,所述码盘区包括码盘支撑架、第二码盘手和第一气缸,所述码盘支撑架位于加料区与第二输送带之间的转角处,所述第二码盘手固定于码盘支撑架一侧,并与第二输送带处于一条直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区包括收集桶和机械臂,所述收集桶位于第二输送带与第一放置架之间,并且设置至少2个,所述收集桶与第二输送带(16)之间的箱体顶壁上固定有机械臂。
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壁固定有保温层,并且外壁位于收集桶处设置有收集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线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的步骤如下:
S1:通过感应养殖盘上的感应器将信号传输至铲臂机器人处,铲臂机器人移动至信号位置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上;
S2:所述感应养殖盘输送至拆盘区,通过拆盘区的第一码盘手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提起,仅留最下层感应养殖盘,并通过第二气缸将其推至加料区;
S3:所述加料区通过感应养殖盘的信号,原料仓内的第四推进螺旋将原料推至出口,并从出口落入加工仓内,通过加工仓的加工形成浆状物后,再从排口排至加料仓内,加料仓内的第一推进螺旋和第二推进螺旋将浆状物送至与加料仓相连的出料管内,在通过出料管内的第三推进螺旋排至感应养殖盘内,并且投放幼虫;
S4:装有浆状物和幼虫的感应养殖盘输送至码盘区,通过第二码盘手将输送过来的感应养殖盘一一码放,再输送至第二输送带上;
S5:所述第二输送带上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通过铲臂机器人运送至养殖区的第一放置架和第二放置架上;
S6:到达养殖时间后,铲臂机器人将感应养殖盘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上,输送过程中通过感应器使得拆盘、加料和码盘均不工作,只进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上时,机械臂将感应养殖盘内的成虫收集至收集桶内;
S7:所述收集桶通过箱体外壁的收集门进行更换和收集。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通过将处理线放置于类似集装箱的箱体内,进行就地处理,减少垃圾运输成本,提高处理效率,二次利用餐厨垃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箱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中:1为感应养殖盘;2为第一放置架;3为第二放置架;4为第一推进螺旋;5为第三推进螺旋;6为第二推进螺旋;7为收集桶;8为机械臂;9为原料仓;10为加工仓;11为加料仓;12为出料管;13为第一码盘手;14为第一输送带;15为第四推进螺旋;16为第二输送带;17为收集门;18为加料盖;19为箱体;20为拆盘区;21为码盘区;22为加料输送带;23为第一气缸;24为第二气缸;25为第二码盘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包括箱体,所述箱体19内部设置U型循环处理线,所述U型处理线从起始到结束依次设置:养殖区,用来养殖和存放感应养殖盘1;第一输送带14,用来输送感应养殖盘1;拆盘区20,用来将码放的空盘拆卸;加料区,用来向空的感应养殖盘1加料;码盘区21,将加料后的感应养殖盘1码放;第二输送带16,用来输送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收集区,用来收集成虫;所述箱体19过道处设置有铲臂机器人,并通过箱体19顶部和底部的轨道连接。
运行原理:通过感应养殖盘1上的感应器将信号传输至铲臂机器人处,铲臂机器人移动至信号位置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14上;所述感应养殖盘1输送至拆盘区20,通过拆盘区20的第一码盘手13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提起,仅留最下层感应养殖盘1,并通过第二气缸24将其推至加料区,所述加料区通过感应养殖盘1的信号,原料仓9内的第四推进螺旋15将原料推至出口,并从出口落入加工仓10内,通过加工仓10的加工形成浆状物后,再从排口排至加料仓10内,加料仓10内的第一推进螺旋4和第二推进螺旋6将浆状物送至与加料仓10相连的出料管12内,在通过出料管12内的第三推进螺旋5排至感应养殖盘1内,并且投放幼虫,装有浆状物和幼虫的感应养殖盘1输送至码盘区21,通过第二码盘手25将输送过来的感应养殖盘1一一码放,再输送至第二输送带16上,所述第二输送带16上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通过铲臂机器人运送至养殖区的第一放置架2和第二放置架3上,到达养殖时间后,铲臂机器人将感应养殖盘1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14上,输送过程中通过感应器使得拆盘、加料和码盘均不工作,只进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16上时,机械臂8将感应养殖盘1内的成虫收集至收集桶7内,所述收集桶7通过箱体19外壁的收集门17进行更换和收集。
如图1所示,所述养殖区在箱体19两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架2和第二放置架3,所述第一放置架2和第二放置架3设置有至少2个放置层,所述第二放置架3每个放置层设置有6个放置格,所述第一放置架2每个放置层设置有3个放置格。
其中,通过放置架可以将感应养殖盘1摆放更加整齐,更加便于拿取。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拆盘区20包括拆盘支撑架、第二气缸24和第一码盘手13,所述拆盘支撑架位于固定于第一输送带14的尾端,并且架面位于箱体19一侧处固定有第二气缸24,所述第一码盘手13固定于拆盘支撑架一侧,并与第一输送带14在一条直线上。
其中,在拆盘区可以通过第一码盘手13将码放的感应养殖盘1进行拆卸,效率高并且迅速。
如图4所示,所述拆盘支撑架架面设置有多个竖板组成的定位道。
其中,定位道可以防止在感应养殖盘1在输送时发生偏移。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加料区包括原料仓9、加工仓10、加料仓11、出料管12和加料输送带22,所述原料仓9顶端与箱体19顶部固定,并且仓口与加料盖18相对,所述愿料仓9的出口与加工仓10的进口相连,所述加工仓1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加料仓11相连,所述加料仓11底部中线处连接有与其相连的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出口正下方设置加料输送带22。
所述原料仓9底部为尖角状,并且内部设置有第四推进螺旋15,所述加工仓10内部设置有2根粉碎辊和制浆机,所述加料仓11底部内侧设置有不相连的第一推进螺旋4和第二推进螺旋6,并同时向中间作挤压运动,所述出料管12管体内设置第三推进螺旋5。
其中,原料仓9和加料仓10的底部设置为尖角状,更加容易使物料下沉,再通过推进螺旋辊更加有效的推进,加工仓10、加料仓11和出料管12内部推进螺旋的驱动电机,均可单独运行,并且可接受感应养殖盘1的信号,当有感应养殖盘1处于出料管12正下方时,第三推进螺旋5所连接的电机会接受信号,盘内有成虫时,不会排料,没有东西时,才会排料。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码盘区21包括码盘支撑架、第二码盘手25和第一气缸23,所述码盘支撑架位于加料区与第二输送带16之间的转角处,所述第二码盘手25固定于码盘支撑架一侧,并与第二输送带16处于一条直线上。
其中,码盘区21和拆盘区2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气缸23和第二气缸24 的位置不一样,一个横向推顶,一个纵向推顶,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定位道,定位道的缺口不一致。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收集区包括收集桶7和机械臂8,所述收集桶7位于第二输送带16与第一放置架2之间,并且设置至少2个,所述收集桶7与第二输送带16之间的箱体19顶壁上固定有机械臂8。
其中,可以通过机械臂8来代替人工收集成虫和虫砂,减少人工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箱体19内壁固定有保温层,并且外壁位于收集桶7处设置有收集门17。
其中,保温层的作用是保证在养殖过程中幼虫不被低温冻伤或冻死,保证内部的温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线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S1:通过感应养殖盘1上的感应器将信号传输至铲臂机器人处,铲臂机器人移动至信号位置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14上;
S2:所述感应养殖盘1输送至拆盘区20,通过拆盘区20的第一码盘手13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提起,仅留最下层感应养殖盘1,并通过第二气缸24将其推至加料区。
S3:所述加料区通过感应养殖盘1的信号,原料仓9内的第四推进螺旋15将原料推至出口,并从出口落入加工仓10内,通过加工仓10的加工形成浆状物后,再从排口排至加料仓10内,加料仓10内的第一推进螺旋4和第二推进螺旋6将浆状物送至与加料仓10相连的出料管12内,在通过出料管12内的第三推进螺旋5排至感应养殖盘1内,并且投放幼虫。
S4:装有浆状物和幼虫的感应养殖盘1输送至码盘区21,通过第二码盘手25将输送过来的感应养殖盘1一一码放,再输送至第二输送带16上。
S5:所述第二输送带16上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通过铲臂机器人运送至养殖区的第一放置架2和第二放置架3上。
S6:到达养殖时间后,铲臂机器人将感应养殖盘1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14上,输送过程中通过感应器使得拆盘、加料和码盘均不工作,只进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16上时,机械臂8将感应养殖盘1内的成虫收集至收集桶7内。
S7:所述收集桶7通过箱体19外壁的收集门17进行更换和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举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9)内部设置U型循环处理线,所述U型处理线从起始到结束依次设置:养殖区,用来养殖和存放感应养殖盘(1);第一输送带(14),用来输送感应养殖盘(1);拆盘区(20),用来将码放的空盘拆卸;加料区,用来向空的感应养殖盘(1)加料;码盘区(21),将加料后的感应养殖盘(1)码放;第二输送带(16),用来输送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收集区,用来收集成虫;所述箱体(19)过道处设置有铲臂机器人,并通过箱体(19)顶部和底部的轨道连接;所述拆盘区(20)包括拆盘支撑架、第二气缸(24)和第一码盘手(13),所述拆盘支撑架位于固定于第一输送带(14)的尾端,并且架面位于箱体(19)一侧处固定有第二气缸(24),所述第一码盘手(13)固定于拆盘支撑架一侧,并与第一输送带(14)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加料区包括原料仓(9)、加工仓(10)、加料仓(11)、出料管(12)和加料输送带(22),所述原料仓(9)顶端与箱体(19)顶部固定,并且仓口与加料盖(18)相对,所述原料仓(9)的出口与加工仓(10)的进口相连,所述加工仓(1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加料仓(11)相连,所述加料仓(11)底部中线处连接有与其相连的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出口正下方设置加料输送带(22),所述原料仓(9)底部为尖角状,并且内部设置有第四推进螺旋(15),所述加工仓(10)内部设置有2根粉碎辊和制浆机,所述加料仓(11)底部内侧设置有不相连的第一推进螺旋(4)和第二推进螺旋(6),并同时向中间作挤压运动,所述出料管(12)管体内设置第三推进螺旋(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区在箱体(19)两侧设置有第一放置架(2)和第二放置架(3),所述第一放置架(2)和第二放置架(3)设置有至少2个放置层,所述第二放置架(3)每个放置层设置有6个放置格,所述第一放置架(2)每个放置层设置有3个放置格。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拆盘支撑架架面设置有多个竖板组成的定位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码盘区(21)包括码盘支撑架、第二码盘手(25)和第一气缸(23),所述码盘支撑架位于加料区与第二输送带(16)之间的转角处,所述第二码盘手(25)固定于码盘支撑架一侧,并与第二输送带(16)处于一条直线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区包括收集桶(7)和机械臂(8),所述收集桶(7)位于第二输送带(16)与第一放置架(2)之间,并且设置至少2个,所述收集桶(7)与第二输送带(16)之间的箱体(19)顶壁上固定有机械臂(8)。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9)内壁固定有保温层,并且外壁位于收集桶(7)处设置有收集门(17)。
7.一种运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感应养殖盘(1)上的感应器将信号传输至铲臂机器人处,铲臂机器人移动至信号位置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14)上;
S2:所述感应养殖盘(1)输送至拆盘区(20),通过拆盘区(20)的第一码盘手(13)将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提起,仅留最下层感应养殖盘(1),并通过第二气缸(24)将其推至加料区;
S3:所述加料区通过感应养殖盘(1)的信号,原料仓(9)内的第四推进螺旋(15)将原料推至出口,并从出口落入加工仓(10)内,通过加工仓(10)的加工形成浆状物后,再从排口排至加料仓(11)内,加料仓(11)内的第一推进螺旋(4)和第二推进螺旋(6)将浆状物送至与加料仓(11)相连的出料管(12)内,在通过出料管(12)内的第三推进螺旋(5)排至感应养殖盘(1)内,并且投放幼虫;
S4:装有浆状物和幼虫的感应养殖盘(1)输送至码盘区(21),通过第二码盘手(25)将输送过来的感应养殖盘(1)一一码放,再输送至第二输送带(16)上;
S5:所述第二输送带(16)上码放好的感应养殖盘(1)通过铲臂机器人运送至养殖区的第一放置架(2)和第二放置架(3)上;
S6:到达养殖时间后,铲臂机器人将感应养殖盘(1)从放置架上铲至第一输送带(14)上,输送过程中通过感应器使得拆盘、加料和码盘均不工作,只进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16)上时,机械臂(8)将感应养殖盘(1)内的成虫收集至收集桶(7)内;
S7:所述收集桶(7)通过箱体(19)外壁的收集门(17)进行更换和收集。
CN202110118358.4A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142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8358.4A CN113142137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8358.4A CN113142137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2137A CN113142137A (zh) 2021-07-23
CN113142137B true CN113142137B (zh) 2024-01-16

Family

ID=7687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8358.4A Active CN113142137B (zh) 2021-01-28 2021-01-28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21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11003B2 (en) * 2020-05-29 2022-04-26 Yu Land Bi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Mobile culture assembly for feeding larvae of black soldier fly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63583U (zh) * 2016-04-07 2016-08-17 深圳华云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
CN107855352A (zh) * 2017-12-25 2018-03-30 张超 智能化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8326016A (zh) * 2018-04-11 2018-07-27 河北瑞塞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CN108739684A (zh) * 2018-08-23 2018-11-06 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垃圾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8390635U (zh) * 2018-04-11 2019-01-18 河北瑞塞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自动筛分系统
CN208390636U (zh) * 2018-04-11 2019-01-18 河北瑞塞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系统
CN111838081A (zh) * 2020-08-28 2020-10-30 深圳市中兴恒熙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养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463583U (zh) * 2016-04-07 2016-08-17 深圳华云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
WO2017173849A1 (zh) * 2016-04-07 2017-10-12 深圳华云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养殖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装置
CN107855352A (zh) * 2017-12-25 2018-03-30 张超 智能化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8326016A (zh) * 2018-04-11 2018-07-27 河北瑞塞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CN208390635U (zh) * 2018-04-11 2019-01-18 河北瑞塞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自动筛分系统
CN208390636U (zh) * 2018-04-11 2019-01-18 河北瑞塞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系统
CN108739684A (zh) * 2018-08-23 2018-11-06 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垃圾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1838081A (zh) * 2020-08-28 2020-10-30 深圳市中兴恒熙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养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2137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2996B (zh) 餐厨垃圾预处理工艺
CN101069871B (zh)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自动分选系统及其设备
CN101524700B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方法及处理设备
CN110142124B (zh) 一种用于厨余垃圾有机质分选的预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9677143U (zh) 一种餐厨垃圾系统化处理模块
CN109819944B (zh) 餐厨垃圾系统化处理模块
CN113142137B (zh) 一种置于箱体内的餐厨垃圾处理线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42502A (zh) 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好氧处理系统装置
CN112058863A (zh) 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整体式设备及垃圾处理方法
CN104588400B (zh) 一种餐厨垃圾高温好氧发酵处理装置
CN113877933A (zh) 一种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工艺
CN206868799U (zh) 一种采矿工程垃圾的处理装置
CN207941800U (zh) 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处理装置
CN114651791B (zh) 一种链条传输式黑水虻立体自动化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10499241A (zh) 一种隧道龙骨水车式的厌氧干发酵装置
CN114670368B (zh) 塑料再生的工艺方法及塑料再生机
CN216226100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CN213924547U (zh) 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好氧处理系统装置
CN115594531A (zh) 一种厨余垃圾分类堆肥处理装置
CN114850192A (zh) 一种多源有机固废移动式迭代生物转化设备
CN205313518U (zh) 高效连续好氧生物反应器系统
CN209918546U (zh) 一种高处理效率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CN113498759A (zh) 黑水虻自动立体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13455467A (zh) 黑水虻立体多层自动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13976582A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和生物养殖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1

Address after: Room 1001, 10 / F, 173 Guangji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3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Huanaxi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Xijing Road, Airport Industrial Park,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Beck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Ma J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