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2110B -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2110B
CN113142110B CN202110376771.0A CN202110376771A CN113142110B CN 113142110 B CN113142110 B CN 113142110B CN 202110376771 A CN202110376771 A CN 202110376771A CN 113142110 B CN113142110 B CN 113142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breeding
substrate
feed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67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2110A (zh
Inventor
张彬
熊建华
朱昔恩
赵永贞
黄婷
林勇
陈晓汉
林原有
陈田聪
韦嫔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3767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2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2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2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2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2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4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annelids, e.g. lugworms or Eun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养殖池上方设有投喂装置和传感器总成,养殖池内由隔板隔开设有养殖区和收集区;养殖区内设有基质层,基质层上方设有栖息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装置养殖沙蚕的方法,包括基质铺设,日常管理,收获等步骤。本发明的沙蚕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在收获过程中不会对沙蚕产生伤害且采收率高,解决现有人工挖采沙蚕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规模化设施化养殖沙蚕,养殖稳定性好、效益高,对提升沙蚕人工养殖技术水平、提高沙蚕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养殖效益,对促进沿海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就业和丰富发展海水特色养殖业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Description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沙蚕(俗称海蜈蚣)主要以沉积物和动植物碎片为食,是一种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的底栖无脊椎海洋生物,特别是作为鱼、虾、蟹亲本催熟生物饵料和海钓鱼饵需求量巨大,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海产品。但由于需求量的逐年增长,其自然资源日渐匮乏,因此近年来沙蚕的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养殖品种为双齿围沙蚕(俗称青虫)、多齿围沙蚕(俗称红虫)和日本刺沙蚕等。由于这些沙蚕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均离不开泥沙作为栖息基质,因此,其收获过程主要靠人工挖掘,劳动强度大,耗费大量劳动力,效率也不高。同时,对潮间带底质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了养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这种采挖过程很容易对沙蚕造成损伤,降低了商品规格沙蚕的出成率。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和残次品比例,使沙蚕养殖成本上升,因此,这种传统养殖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必然阻碍沙蚕养殖产业的发展。沙蚕养殖业亟需打破传统养殖方式,提升养殖技术模式,推动产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为弥补沙蚕自然资源不足,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我国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沙蚕人工养殖,目前其养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沿海滩涂粗放型增养殖,依靠天然饵料,亩产一般不超过20公斤,且产量不稳定。2.与其它养殖动物如鱼虾类混养,以虾类残饵和粪便为食,亩产一般不超过50公斤。3.土池蓄水养殖,投喂人工饵料,15-30d全换水1次,由于沙蚕摄食过程缓慢,所投饲料中一些营养物质会溶解在水中,导致营养损失,而且容易造成水质和底质恶化,亩产一般300公斤左右。4.水泥池填土蓄水养殖,投喂人工饵料,每天全换水,该方法养殖自身环境好,亩产一般都超过500公斤,高者甚至可达1000公斤,但能源动力消耗大,也存在饲料营养损失,且对养殖区周边环境的污染大。其次,人工养殖时沙蚕易附壁和箱体四周扎堆聚集,因密度高,相互间残杀咬伤几率显著增加。
沙蚕对养殖底质变化敏感,不同底质会显著影响沙蚕的存活、生长和性腺发育。含泥量高的泥沙底质易板结,密不透风,钻孔洞困难。纯海水养殖沙蚕活力较差,身体软弱无力,体色变浅甚至发白。
椰糠是椰子外壳纤维粉末,是加工后的椰子副产物或废弃物,是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纯天然的有机质介质。椰糠质地轻,结构松散。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将椰糠作为沙蚕繁养殖底质时,沙蚕的成活率高,体重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性腺发育个体较少。但将泥沙和椰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可以很好的保持底质结构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以及保水调水效果,养殖的沙蚕摄食旺盛、生长和成活率高,活力好,并且在繁殖季节的性腺发育速率和同步率也处于较高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只使用泥砂作为养殖基质的不利因素,收获方便快捷,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对养殖自身环境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产量,养殖管理操控性强且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上方设有投喂装置和传感器总成,养殖池内由可拆卸的隔板隔开设有养殖区和收集区,隔板底部有多个透水孔;养殖区内设有基质层,基质层上方设有栖息装置;
所述基质层为植物性基质层或由多层基质球层和多层植物性基质层交替铺设而成;当交替铺设时,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植物性基质层;
所述投喂装置包括支撑杆、投料筒、电机和滑动块;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养殖池相对两侧壁连接且跨越养殖区和收集区,滑动块滑动套接在支撑杆上,滑动块上装有电机,所述投料筒通过连接头与电机的转轴连接;
所述养殖区侧壁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末端设有传感器总成,所述传感器总成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盐度传感器;传感器总成旁设有增氧管;
所述栖息装置包括多个中部由软绳相连的栖息杆,每根栖息杆的两端与设于养殖区相对两侧壁的凹槽可拆卸地滑动连接,所述凹槽与支撑杆同向设置;栖息杆上向外辐射插装有多束软毛束。
优选地,所述基质球层由多个基质球铺设而成,所述基质球的直径为3-10mm。
优选地,所述植物性基质层由椰糠和泥砂混合后铺设而成。
优选地,所述投料筒底部和侧壁设有多个投料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上、位于隔板上方还设有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收集区内设有滤篮,滤篮下方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植物性基质的沙蚕养殖装置的沙蚕养殖方法,包括基质铺设,日常管理,收获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基质铺设:在养殖池底铺设一层经消毒处理的泥砂和椰糠的混合物作为植物性基质层,厚度为3-7cm,然后铺上一层材质为塑料、外径为3-10mm的空心小球作为基质球层,如此交替铺设至铺设总厚度为15-30cm并使最顶层为植物性基质层;
(2)日常管理:在养殖区内投放体长为2-3cm的幼沙蚕,该幼沙蚕发育状态为8-15刚节,健壮、无损伤、均匀、迅速爬行、体表光泽,放养密度为1.5-2万尾/m2,随个体生长逐级疏养,但养殖密度不低于0.6万尾/m2;每天早中晚/早晚各灌排海水一次,水没过基质面5-10cm,15-30min后排干水,使表层基质处于干爽状态后进行投喂,养殖用水水温为25-28℃,pH为8.0±0.5,盐度为25-30‰,并且利用充氧管进行充氧曝气;
(3)收获:收获时,将栖息杆沿着凹槽活动,展开铺列在养殖区上方,进水使水面刚好接触软毛束底部,健壮的沙蚕从基质层爬出,附着到栖息杆上,将栖息杆取出,抖落或用水冲洗附着的沙蚕;
然后排干水,取出隔板,将养殖区的基质推到收集区,植物性基质从滤篮过滤掉,沙蚕附着在基质球上留在滤篮内,取出滤篮,分离沙蚕和基质球,完成沙蚕收集。
优选地,所述植物性基质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分别取中高潮间带滩涂底泥和沿海滩涂海砂,经暴晒碾碎后,过5mm筛网,再按4-5: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泥砂;在泥砂中加入200ppm的生石灰混合均匀消毒后,再按2:8-10的体积比加入椰糠,即得。
优选地,步骤(2)中投喂时,将饵料放入投喂装置中进行投喂,投喂量为体质量的1-3%。
优选地,投喂所用的饵料采用虾片、螺旋藻粉与虾粉料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且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0-40%。
优选地,可用沿海虾塘养殖底泥代替滩涂自然淤泥。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养殖装置通过设置投喂装置,实现自动、均匀地投料,饵料营养损失少,利用率高,降低了饵料成本和对养殖环境及周边环境的污染。且针对沙蚕喜欢集中扎堆,高密度胁迫下相互残杀,导致体节断裂,伤口出血感染而死亡的习性,设置了栖息杆,既能在投喂前防止沙蚕过度聚集,还能在收获时使沙蚕集中在软毛束上,提高收获效率,避免沙蚕损伤。
2、本发明突破了沙蚕的传统养殖方式,改变了沙蚕养殖使用的栖息基质,采用泥砂和椰糠混合的植物性基质进行养殖,保持底质结构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以及保水调水效果,养殖的沙蚕摄食旺盛、生长和成活率高,活力好,并且在繁殖季节的性腺发育速率和同步率也处于较高水平。此外,本发明还可在相邻两层植物性基质层间铺设有基质球层,在收获时便于挖采,在栖息装置收集了大部分沙蚕后,将基质推到收集区,植物性基质层被过滤掉,沙蚕还可以附着在基质球上,被冲洗分离,不会对沙蚕造成损伤。同时基质球也可作为栖息基质,尽量避免植物性基质浸泡过后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沙蚕钻洞栖息等问题。
3、本发明在沙蚕养殖的日常管理中,养殖过程中不蓄水,不存在蓄水养殖中有水质恶化和缺氧等不利情况,另外无水基质接触空气也不易生成氨氮、亚硝氮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投喂饵料时间选择在排水后,剩余饵料和沙蚕粪便直接经过暴晒氧化分解并经由换水冲走。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沙蚕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可实现规模化设施化沙蚕繁养殖,能够解决沙蚕市场供应量不足、产量受季节限制等诸多问题。本发明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避免了沙蚕潮间带滩涂粗放式养殖对潮间带底质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养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也可减少对沙蚕造成损伤,提高商品规格沙蚕的出成率,还可以提高沙蚕养殖密度,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单位面积养殖产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泥砂养殖完全靠人工挖采沙蚕导致的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和采收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本发明装置和方法能精确控制养殖底质、温度、饵料等关键技术要素,可实现规模化设施化人工繁养沙蚕,沙蚕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单位面积产量高,收获过程中不会对沙蚕产生伤害且采收率高。本发明适用于规模化设施化养殖沙蚕,养殖稳定性好、效益高,对提升沙蚕人工养殖技术水平、提高沙蚕品质、增加养殖效益,对促进沿海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就业和丰富发展海水特色养殖业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俯视图。
附图中,1-养殖池,2-隔板,3-养殖区,4-收集区,5-基质球层,6-植物性基质层,7-支撑杆,8-投料筒,9-电机,10-滑动块,11-伸缩杆,12-传感器总成,13-增氧管,14-栖息杆,15-凹槽,16-软毛束,17-投料孔,18-限位板,19-滤篮,20-出水管,21-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1,所述养殖池1上方设有投喂装置和传感器总成12,养殖池1内由可拆卸的隔板2隔开设有养殖区3和收集区4,隔板2底部有多个透水孔;所述收集区4内设有滤篮19,滤篮19下方出水管20,出水管20上设有电磁阀21。养殖区3内交替铺设有多层基质球层5和植物性基质层6,且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植物性基质层6;在最顶层的植物性基质层6上方设有栖息装置。所述基质球层5由多个直径为5mm、密度为0.8g/cm3的空心塑料基质球铺设而成,所述植物性基质层6由椰糠和泥砂混合后铺设而成。
所述投喂装置包括支撑杆7、投料筒8、电机9和滑动块10;所述支撑杆7两端分别与养殖池1相对两侧壁连接且跨越养殖区3和收集区4,滑动块10滑动套接在支撑杆7上,滑动块10上装有电机9,所述投料筒8通过连接头与电机9的转轴连接,投料筒8底部和侧壁设有多个投料孔17。在支撑杆7上、位于隔板2上方还设有限位板18。
所述养殖区3侧壁上设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末端设有传感器总成12,所述传感器总成12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盐度传感器;传感器总成12旁设有增氧管13。
所述栖息装置包括多个中部由软绳相连的栖息杆14,每根栖息杆14的两端与设于养殖区3相对两侧壁的凹槽15可拆卸地滑动连接,所述凹槽15与支撑杆7同向设置;栖息杆14上向外辐射插装有多束软毛束1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所述的装置提供一种沙蚕养殖方法,包括基质铺设,日常管理,收获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基质铺设:
(1-1)养殖用水处理:取经过一级暗沉淀、三级砂滤、有机质分离、臭氧和紫外消毒、超滤处理的曝气海水作为养殖用水,并调节海水的水温为28℃,pH为8.0,盐度28‰;备用;
(1-2)植物性基质层6的原料处理:分别取中高潮间带滩涂底泥和沿海滩涂海砂,经暴晒碾碎后,过5mm筛网,再按4: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泥砂;在泥砂中加入200ppm的生石灰混合均匀消毒后,再按2:8的体积比加入椰糠,翻拌均匀后备用。
(1-3)铺设:在养殖池1底铺设一层(1-2)的泥砂和椰糠的混合物作为植物性基质层6,厚度为5cm,然后铺上一层基质球,如此交替铺设至基质层总厚度为21.5cm,即4层植物性基质层6中夹着3层基质球层5;然后采用(1-1)的洁净海水加入次氯酸钠浸泡基质层24h,打开电磁阀21,使养殖区3内的海水通过透水孔和出水管20排出。
(2)日常管理:在养殖区3内投放规格为1.8-2.0cm长度的、健壮、无损伤、均匀、迅速爬行、体表光泽、体色淡红的双齿围沙蚕苗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m2;每天上午7点和下午5点各灌排海水一次,海水没过基质面6cm,20min后排干水,等表层基质处于干爽状态后进行投喂,并且排水前利用增氧管13进行充氧曝气,传感器总成12可监测海水中的pH值、溶解氧、水温和盐度等指标;
投喂时,将饵料放入投料筒8中,启动电机9和滑动块10,滑动块10带着电机9在养殖区3上方来回移动,电机9转轴带着投料筒8转动,配制好的饵料溶液从投料孔17喷洒到养殖区3内,限位板18防止电机9移动到收集区4上方;
本实施例采用的饵料根据沙蚕的规格而定,300尾/斤规格的投喂0号对虾料,200尾/斤以上规格的投喂1号对虾料;每次投喂量为沙蚕鲜重的2%;
换水时为避免沙蚕附壁或在养殖区3四周扎堆密集,可在排水前将栖息杆14沿着凹槽15滑动展开,横列在养殖区3上方,最下方的软毛束16底部离顶部的基质层距离为8cm,沙蚕附着在软毛束16上,等海水排干后,抖落软毛束16上的沙蚕,将栖息杆14再推到收集区4上方,然后再进行投喂。
(3)收获:收获时,将栖息杆14展开铺列在养殖区3上方,充水使水面刚好接触或稍微淹过软毛束16底部,沙蚕从基质层爬出,附着到栖息杆14上,将栖息杆14取出,抖落或用水冲洗附着的沙蚕;
然后排干养殖区3内的海水,取出隔板2,将养殖区3的基质推到收集区4,植物性基质从滤篮19过滤掉,沙蚕附着在基质球上留在滤篮19内,取出滤篮19,用水冲洗分离沙蚕和基质球,完成沙蚕收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蚕养殖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区别1:养殖用水的水温为26℃,pH为8.3,盐度27‰;
区别2:使用虾塘养殖底泥代替自然滩涂的淤泥,且其与海砂的体积比为4.5:1,椰糠与泥砂的体积比为8.5:2;
区别3:种苗放养密度为9000尾/m2
区别4:采用的饵料根据沙蚕的规格而定,300尾规格的投喂0号对虾料和虾片等质量混合的颗粒物,200尾规格的投喂1号对虾料和虾片等质量混合的颗粒物;每次投喂量为沙蚕鲜重的2.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蚕养殖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
区别1:养殖用水的水温为27℃,pH为7.9,盐度30‰;
区别2:使用虾塘养殖底泥代替自然滩涂的淤泥,且其与海砂的体积比为5:1,椰糠与泥砂的体积比为9: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蚕养殖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基质为厚度为20cm的植物性基质层6。
影响因素试验
1、不同养殖底质对成体沙蚕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材料
试验用双齿围沙蚕,来自合浦县山口镇某沙蚕养殖场,挑选规格一致健康个体,10月龄大规格商品成虫(110-130条/斤),体重为3.85-4.55g/尾,自然伸展体长为19.4-23.2cm。
试验设计和日常管理
设置5个养殖底质试验组,分别为泥沙组(T1)、泥沙+椰糠组(T2,体积比1:1)、泥沙+椰糠组(T2,体积比2:8)、椰糠组(T4)、海水+耐盐水草组(T5),3次重复,每桶投放250条沙蚕,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体质量1-1.5%,根据残饵情况适量增减。试验时间30d,早上(8:00)和下午(17:00)投喂前进水没过底质表面2-4cm,浸泡15-20min后排干水,保持泥土一定湿度后投饵。试验期间及时捞出死亡个体,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记录1次死亡数、温度和pH。
生长指标测定
存活率=试验结束后活沙蚕数/试验初始沙蚕数×100%;
增重率=(终末平均体重-初始平均体重)/初始平均体重×100%;
体长增长率=(终末平均体长-初始平均体长)/初始平均体长×100%;
性腺成熟率=试验结束后性腺发育成熟个体数/存活沙蚕数×100%;
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平均值和标准差(Mean±SD)计算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若组间差异显著(P<0.05),则作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图表制作。
(2)结果与分析
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养殖底质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Figure BDA0003011384120000091
注:结果用平均数和标准差(STDEV)表示(n=3),表中不同行中数据字母不同者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
如表1所示,不同底质对双齿围沙蚕的成活率、增重率、体长增长率和性腺成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T3、T4、T5等三个试验组的存活率最高,均超过80%,而T1和T2存活率低于35%。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在各试验组间结果一致,T3、T5两个试验组最高,T4次之,而T1和T2最低。性腺成熟率在T3表现最佳,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而T1、T2无性腺发育成熟个体。试验中观察发现,T5的沙蚕活力较差,身体软弱无力,体色变浅甚至发白。T3沙蚕的活力强,性腺发育好,容易进入成熟期。综合成活率、生长率和性腺发育成熟率等指标,T3是双齿围沙蚕人工养殖和亲本培育的最适养殖底质。
沙蚕对生活底质变化敏感,不同底质会显著影响沙蚕的存活、生长和性腺发育。本试验中的T1易板结,密不透风,钻孔洞困难。T5沙蚕活力较差,身体软弱无力,体色变浅甚至发白,原因可能是水草适宜生长的盐度与试验海水盐度相差较大,高盐度条件致使水草无法存活而起不到栖息和净化水质的作用,死亡腐烂后甚至成为水质污染源。T4的存活率高,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性腺发育个体较少,分析原因是椰糠过于疏松,质地轻,水浸泡过后迅速四处散开漂浮,沙蚕钻的孔洞被破坏,影响沙蚕正常栖息和摄食生长。而将泥沙和椰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保持底质结构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以及保水调水效果,利于沙蚕摄食、活动和性腺发育。
2、不同饵料及搭配对双齿围沙蚕生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试验用双齿围沙蚕来自合浦县山口镇沙蚕养殖场,挑选规格一致健壮个体,体重为2.05-2.55g/尾,自然伸展体长为13.5-20.5cm。试验饵料均由广西SPF南美白对虾良种场提供,包括牟氏角毛藻、虾片、0号虾饲料。
试验设计和日常管理
设置7个饵料试验组,分别为牟氏角毛藻组(B1)、虾片组(B2)、饲料组(B3)、牟氏角毛藻+虾片组(B4)、牟氏角毛藻+饲料组(B5)、虾片+饲料组(B6)、牟氏角毛藻+虾片+饲料组(B7),3次重复,每天投喂2次,按初始体质量1-2%投喂,根据残饵情况适量增减。试验时间30d,投喂前进水浸泡介质15-20min后排水,保持泥土一定湿度后投饵。试验期间及时捞出死亡个体,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记录1次死亡数、温度、盐度和pH。
表2饵料投喂比重
Figure BDA0003011384120000101
注:牟氏角毛藻浓度为3.20×107个/ml,每次投喂100ml,投喂过程中适当调整投喂量,但投喂比重不变。
生长指标测定
存活率=试验结束后活沙蚕数/试验初始沙蚕数×100%;
增重率=(终末平均体重-初始平均体重)/初始平均体重×100%;
体长增长率=(终末平均体长-初始平均体长)/初始平均体长×100%;
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平均值和标准差(Mean±SD)计算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若组间差异显著(P<0.05),则作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图表制作。
(2)结果与分析
结果见表3。
表3不同饵料搭配对双齿围沙蚕生长的影响差异性分析
Figure BDA0003011384120000111
注:结果用平均数和标准差(STDEV)表示(n=3),表中不同行中数据字母不同者表示有显著差异(p<0.05)。
如表3所示,B2和B3的养殖成活率、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均优于其它饵料组,但两者也存在差异,B3的成活率高于B2,而沙蚕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却低于B2。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虾片的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要优于饲料,因而B2的沙蚕生长性能优于B3,但高蛋白营养和细小颗粒同时也易造成养殖基质被污染,底质恶化进而影响其养殖成活率。B7的养殖效果最差,试验过程中该组在基质表面滋生一层黄色藻泥,尤其经过暴晒更易出现青苔等有害藻类,导致养殖效果差。同时,死亡的牟氏角毛藻藻体形成藻泥,并在加水过程中与其他饵料混合,污染养殖基质而导致沙蚕大量死亡。分析原因可能是牟氏角毛藻藻体过小,与成体沙蚕的摄食口径不一致,适口性较差,这与虾蟹等育苗中对牟氏角毛藻的规格和适口性要求相类似。本试验采用土壤介质干养方式,无海水浸泡,导致投喂的牟氏角毛藻迅速死亡,死亡藻体产生的藻毒素等污染养殖基质,这也是导致投喂牟氏角毛藻以及与牟氏角毛藻搭配组合投喂的处理组养殖失败的原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则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基于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的沙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上方设有投喂装置和传感器总成,养殖池内由可拆卸的隔板隔开设有养殖区和收集区,隔板底部有多个透水孔;养殖区内设有基质层,基质层上方设有栖息装置;所述收集区内设有滤篮,滤篮下方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所述基质层为植物性基质层或由多层基质球层和多层植物性基质层交替铺设而成;当交替铺设时,最底层和最顶层均为植物性基质层;所述基质球层由多个直径为3-10mm基质球铺设而成;
所述投喂装置包括支撑杆、投料筒、电机和滑动块;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养殖池相对两侧壁连接且跨越养殖区和收集区,支撑杆上、位于隔板上方还设有限位板;滑动块滑动套接在支撑杆上,滑动块上装有电机,所述投料筒通过连接头与电机的转轴连接;投料筒底部和侧壁设有多个投料孔;
所述养殖区侧壁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末端设有传感器总成,所述传感器总成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盐度传感器;传感器总成旁设有增氧管;
所述栖息装置包括多个中部由软绳相连的栖息杆,每根栖息杆的两端与设于养殖区相对两侧壁的凹槽可拆卸地滑动连接,所述凹槽与支撑杆同向设置;栖息杆上向外辐射插装有多束软毛束;
所述植物性基质层由椰糠和泥砂混合后铺设而成,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分别取中高潮间带滩涂底泥和沿海滩涂海砂,经暴晒碾碎后,过5mm筛网,再按4-5: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泥砂;在泥砂中加入200ppm的生石灰混合均匀消毒后,再按2:8-10的体积比加入椰糠,即得;
所述沙蚕养殖方法包括基质铺设,日常管理,收获等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1)基质铺设:在养殖池底铺设一层经消毒处理的泥砂和椰糠的混合物作为植物性基质层,厚度为3-7cm,然后铺上一层材质为塑料、外径为3-10mm的空心小球作为基质球层,如此交替铺设至铺设总厚度为15-30cm并使最顶层为植物性基质层;
(2)日常管理:在养殖区内投放体长为2-3cm的幼沙蚕,该幼沙蚕发育状态为8-15刚节,健壮、无损伤、均匀、迅速爬行,放养密度为1.5-2万尾/m2,随个体生长逐级疏养,但养殖密度不低于0.6万尾/m2;每天早中晚/早晚各灌排海水一次,水没过基质面5-10cm,15-30min后排干水,使表层基质处于干爽状态后进行投喂,养殖用水水温为25-28℃,pH为8.0±0.5,盐度为25-30‰,并且利用充氧管进行充氧曝气;
(3)收获:收获时,将栖息杆沿着凹槽活动,展开铺列在养殖区上方,进水使水面刚好接触软毛束底部,健康沙蚕从基质层爬出,附着到栖息杆上,将栖息杆取出,抖落或用水冲洗附着的沙蚕;
然后排干水,取出隔板,将养殖区的基质推到收集区,植物性基质从滤篮过滤掉,沙蚕附着在基质球上留在滤篮内,取出滤篮,分离沙蚕和基质球,完成沙蚕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的沙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投喂时,将饵料放入投喂装置中进行投喂,投喂量为体质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物性基质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的沙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投喂所用的饵料采用虾片、螺旋藻粉与对虾粉料按任意比例混合而成,且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0-40%。
CN202110376771.0A 2021-04-08 2021-04-08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Active CN113142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6771.0A CN113142110B (zh) 2021-04-08 2021-04-08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6771.0A CN113142110B (zh) 2021-04-08 2021-04-08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2110A CN113142110A (zh) 2021-07-23
CN113142110B true CN113142110B (zh) 2022-08-12

Family

ID=76889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6771.0A Active CN113142110B (zh) 2021-04-08 2021-04-08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211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8165A (ja) * 2001-07-26 2003-02-12 Oubiken:Kk 冬虫夏草菌糸体の培養方法
CN104542469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山瑞鳖商品鳖无沙快速养殖方法及其装置
DE202014103397U1 (de) * 2014-07-23 2015-10-26 Gordon Bock Aquakulturanlage
CN106212358A (zh) * 2016-08-26 2016-12-14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沙蚕生物饲料培养池
CN106342759A (zh) * 2016-08-26 2017-01-25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亲虾生物饲料的沙蚕培育方法
CN106614161A (zh) * 2016-12-31 2017-05-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沙蚕养成方法
CN206196670U (zh) * 2016-08-26 2017-05-31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沙蚕生物饲料培养池
CN107926783A (zh) * 2017-12-13 2018-04-20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一种沙蚕养殖和收获模式
CN10811251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钦州市钦州港明群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滩涂养殖双齿围沙蚕、贝类的方法
CN109090050A (zh) * 2018-08-29 2018-12-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免泥沙的沙蚕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183856B1 (en) * 1975-09-19 1978-07-31 Jiri Sulc Device for preserving or transport microorganisms
CN101622973A (zh) * 2009-06-09 2010-01-13 广东海洋大学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
CN103435411A (zh) * 2013-08-19 2013-12-11 琼州学院 一种生物炭基植物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2442B (zh) * 2014-12-03 2017-04-12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 一种适于海洋底栖水生动物养殖的基质
CN105724281B (zh) * 2016-02-04 2018-03-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组合式沙蚕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60998A (zh) * 2017-07-27 2017-11-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凡纳滨对虾无特定病原亲虾培育的方法
CN208064256U (zh) * 2017-12-26 2018-11-09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一种海水鱼、盐生植物和沙蚕生态养殖模式
CN110292009A (zh) * 2019-07-22 2019-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基于生物饵料和水质生物调控的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8165A (ja) * 2001-07-26 2003-02-12 Oubiken:Kk 冬虫夏草菌糸体の培養方法
DE202014103397U1 (de) * 2014-07-23 2015-10-26 Gordon Bock Aquakulturanlage
CN104542469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山瑞鳖商品鳖无沙快速养殖方法及其装置
CN106212358A (zh) * 2016-08-26 2016-12-14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沙蚕生物饲料培养池
CN106342759A (zh) * 2016-08-26 2017-01-25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亲虾生物饲料的沙蚕培育方法
CN206196670U (zh) * 2016-08-26 2017-05-31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沙蚕生物饲料培养池
CN106614161A (zh) * 2016-12-31 2017-05-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沙蚕养成方法
CN107926783A (zh) * 2017-12-13 2018-04-20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一种沙蚕养殖和收获模式
CN108112515A (zh) * 2017-12-21 2018-06-05 钦州市钦州港明群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滩涂养殖双齿围沙蚕、贝类的方法
CN109090050A (zh) * 2018-08-29 2018-12-2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免泥沙的沙蚕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以江蓠为基质条件下温度对双齿沙蚕亲体培育的影响";杨威等;《河北渔业》;20120131(第1期);第9-14页 *
"岩虫人工繁育的初步探究";王宏雷等;《南方农业》;20160531;第10卷(第15期);第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2110A (zh) 2021-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0038E (en) Aquaculture system
CN101411311B (zh) 松江鲈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915007A (zh) 松江鲈鱼夏花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7581106B (zh) 一种圆燕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8684590B (zh) 一种马氏珠母贝植核贝术后低比重海水休养方法
CN1440647A (zh) 一种日本对虾高产养殖方法及养殖池
CN112939229A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水污分离和处理方法
CN106818548A (zh) 一种加州鲈鱼种网箱驯食的方法
CN112655599A (zh) 一种鞍带石斑鱼苗的培育方法
CN101946728B (zh) 科学利用秋季炮头青虾苗进行高产大规格养殖方法
KR102037627B1 (ko) 성게 육상 축양을 위한 양식수조, 이를 이용한 성게 육상 양식 방법
CN113951182A (zh) 一种鱼虾蟹贝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方法
CN1401225A (zh) 一种文蛤育苗越冬及中间育成方法
CN101622973A (zh) 沙蚕无土化养殖方法
CN109430128B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育种繁殖方法及其装置
Dat Description of mud crab (Scylla spp.) culture methods in Vietnam
CN109006605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生态养殖方法
CN113142110B (zh) 基于植物性基质的沙蚕设施化养殖装置及沙蚕养殖方法
CN115720862A (zh) 一种提高松江鲈放流成活率的野化训练养殖方法
CN111602616B (zh) 一种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11066695B (zh) 一种暗纹东方鲀、南美白对虾、空心菜立体种养的方法
CN114080966A (zh) 宽体金线蛭养殖藕田系统及宽体金线蛭藕田养殖方法
CN113455431A (zh) 一种无草高效清洁立体化种养养大虾方法
CN106259068A (zh) 一种糙海参和南美白对虾室内池的混养方法
CN112655613A (zh) 一种射线裂脊蚌的人工繁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