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1970A -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1970A
CN113141970A CN202110449303.1A CN202110449303A CN113141970A CN 113141970 A CN113141970 A CN 113141970A CN 202110449303 A CN202110449303 A CN 202110449303A CN 113141970 A CN113141970 A CN 113141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wormwood
medium
microcapsule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493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1970B (zh
Inventor
王赵清
闵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4493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1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1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1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1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1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制作蘑菇营养基、灭菌、发酵蘑菇营养基、接种、培养菌丝、出菇管理,本发明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减少播种前的病、虫源,避免蘑菇的化学农药残留;能够降低蘑菇栽培中对温度的依赖;不需要额外加入发酵剂就可以完成培养基的发酵,培养基组分简单,能够降低栽培成本;能够将蘑菇的产量提高到18‑21kg/m2;生物转化率能达到65.7%‑69.0%;能够延长蘑菇的保存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蘑菇称为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
蘑菇属于腐生真菌中的一种,其体内并没有叶绿素的存在,因此不能直接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蘑菇生长过程中,主要是将培养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作为营养来源,从而实现生长发育,蘑菇的培养料一般由猪粪、牛粪、磷肥等各类物质组成。而且,蘑菇的生长主要分为菌丝生长以及子实体生长两个阶段,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蘑菇对温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温度控制不合理,极易出现减产情况。
但是目前,由于建堆、翻堆等培养料堆制过程不讲究科学的方法,导致培养料或太生、或过熟,大量的病、虫源在播种前未被消灭,而覆土时又不进行正确的杀菌杀虫处理,所以导致菌料、菇床、覆土上的病虫繁多,致使菇体受损,影响蘑菇品质。而且为了治虫,经常会滥施药物,造成了蘑菇的化学农药残留,甚至菇形畸变,蘑菇产品品质严重受损。
专利CN108834743A公开了一种蘑菇高产种植方法,包括步骤:培养料的制备;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菌丝体;出菇管理;此过程中,培养料的制备是通过将葵花籽皮、干鸡粪、玉米芯、米糠、鱼骨粉、酒糟、艾渣、木屑粉、海藻酸钠、麦芽糖、石膏、柠檬酸、烟酰胺、富硒酵母、缓释吸水填料加入水中混合均匀,浸泡,然后加入有机肥发酵菌剂,堆垛,自然发酵,翻堆,再自然发酵,得到培养料。该专利的不足:需要经过发酵步骤,容易产生副产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能够减少播种前的病、虫源,避免蘑菇的化学农药残留,同时降低蘑菇栽培中对温度的依赖,降低栽培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制作蘑菇营养基、灭菌、发酵蘑菇营养基、接种、培养菌丝、出菇管理。
所述制作蘑菇营养基,以每100m2计算:将47-52kg微胶囊艾粉、2.6-2.8kg白灰、2-2.2kg豆粕、3.5-4.5kg麸皮加入搅拌器中,然后注入62-65kg自来水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600-650rpm,搅拌时间为30-40min,搅拌结束后调节PH为8-8.5,得到蘑菇培养基。
所述微胶囊艾粉的制备过程为:将艾草清洗干净后晾晒3-5天,筛选出里面的杂草,再粉碎成目数为180-200目的艾粉,然后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在50-55℃下以120-1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0-40min,得到微胶囊艾粉溶液,然后对微胶囊艾粉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艾粉。
其中,艾粉、无水乙醇乙醇、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22-25:4-5:2-3:1。
所述灭菌,将蘑菇营养基置于温度为150-155℃,压力为0.2-0.25MPa下灭菌后得到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所述灭菌时间为50-60min。
所述发酵蘑菇培养基,将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置于温度为25-35℃,湿度为70%-75%的环境下发酵七天得到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在发酵的前两天,使用紫外光连续照射,照射结束后进行第一次翻料,然后在发酵的后五天内每天翻料一次;
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220-250nm。
所述接种,对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装袋下菌种得到菌包,所述菌种的质量为18-19kg。
所述培养菌丝,保持菌包内的温度为25-28℃,湿度为60%-65%,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长满菌丝的菌包脱袋移至大棚内,覆土,所述覆土的厚度控制在4-5cm,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9-32℃,湿度为70%-75%,至菌丝生长为子实体。
所述出菇管理,定期对所述覆土喷水,保持所述覆土的含水量为50-55%,继续保持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9-32℃,湿度为70%-75%,直至菌包长出蘑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蘑菇的栽培方法,通过在蘑菇营养基中加入艾粉,能够减少播种前的病、虫源,避免蘑菇的化学农药残留;
(2)本发明的蘑菇的栽培方法,通过向蘑菇培养基中加入白灰和麸皮,能够降低蘑菇栽培中对温度的依赖;
(3)本发明的蘑菇的栽培方法,不需要额外加入发酵剂就可以完成培养基的发酵,培养基组分简单,能够降低栽培成本;
(4)本发明的蘑菇的栽培方法,能够将蘑菇的产量提高到18-21kg/m2
(5)本发明的蘑菇的栽培方法,能够提高生物转化率,本发明的蘑菇营养基的生物转化率能达到65.7%-69.0%;
(6)本发明栽培的蘑菇,清香、无酸臭、霉、无虫蛀,而且还能够延长蘑菇的保存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制作蘑菇营养基、灭菌、发酵蘑菇营养基、接种、培养菌丝、出菇管理。
所述制作蘑菇营养基,以每100m2计算:将47kg微胶囊艾粉、2.6kg白灰、2kg豆粕、3.5kg麸皮加入搅拌器中,然后注入62kg自来水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600rpm,搅拌时间为30min,搅拌结束后调节PH为8,得到蘑菇培养基。
所述微胶囊艾粉的制备过程为:将艾草清洗干净后晾晒3天,筛选出里面的杂草,再粉碎成目数为180目的艾粉,然后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在50-55℃下以12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得到微胶囊艾粉溶液,然后对微胶囊艾粉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艾粉。
其中,艾粉、无水乙醇乙醇、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22:4:2:1。
所述灭菌,将蘑菇营养基置于温度为150℃,压力为0.2MPa下灭菌后得到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所述灭菌时间为50min。
所述发酵蘑菇培养基,将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70%的环境下发酵七天得到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在发酵的前两天,使用紫外光连续照射,照射结束后进行第一次翻料,然后在发酵的后五天内每天翻料一次;
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220nm。
所述接种,对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装袋下菌种得到菌包,所述菌种的质量为18kg。
所述培养菌丝,保持菌包内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长满菌丝的菌包脱袋移至大棚内,覆土,所述覆土的厚度控制在4cm,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9℃,湿度为70%,至菌丝生长为子实体。
所述出菇管理,定期对所述覆土喷水,保持所述覆土的含水量为50,继续保持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29℃,湿度为70%,直至长出蘑菇。
对本实施例中培养结束后的蘑菇培养基称重,以每100m2计算,剩余的蘑菇培养基的重量为38.2kg。
实施例2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制作蘑菇营养基、灭菌、发酵蘑菇营养基、接种、培养菌丝、出菇管理。
所述制作蘑菇营养基,以每100m2计算:将50kg微胶囊艾粉、2.7kg白灰、2.1kg豆粕、4kg麸皮加入搅拌器中,然后注入64kg自来水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620rpm,搅拌时间为35min,搅拌结束后调节PH为8.2,得到蘑菇培养基。
所述微胶囊艾粉的制备过程为:将艾草清洗干净后晾晒4天,筛选出里面的杂草,再粉碎成目数为190目的艾粉,然后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在52℃下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5min,得到微胶囊艾粉溶液,然后对微胶囊艾粉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艾粉。
其中,艾粉、无水乙醇乙醇、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23:4:3:1。
所述灭菌,将蘑菇营养基置于温度为152℃,压力为0.22MPa下灭菌后得到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所述灭菌时间为55min。
所述发酵蘑菇培养基,将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置于温度为30℃,湿度为72%的环境下发酵七天得到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在发酵的前两天,使用紫外光连续照射,照射结束后进行第一次翻料,然后在发酵的后五天内每天翻料一次;
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240nm。
所述接种,对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装袋下菌种得到菌包,所述菌种的质量为18kg。
所述培养菌丝,保持菌包内的温度为27℃,湿度为62%,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长满菌丝的菌包脱袋移至大棚内,覆土,所述覆土的厚度控制在4cm,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30℃,湿度为72%,至菌丝生长为子实体。
所述出菇管理,定期对所述覆土喷水,保持所述覆土的含水量为52%,继续保持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30℃,湿度为72%,直至菌包长出蘑菇。
对本实施例中培养结束后的蘑菇培养基称重,以每100m2计算,剩余的蘑菇培养基的重量为40.2kg。
实施例3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制作蘑菇营养基、灭菌、发酵蘑菇营养基、接种、培养菌丝、出菇管理。
所述制作蘑菇营养基,以每100m2计算:将52kg微胶囊艾粉、2.8kg白灰、2.2kg豆粕、4.5kg麸皮加入搅拌器中,然后注入65kg自来水搅拌,控制搅拌速度为650rpm,搅拌时间为40min,搅拌结束后调节PH为8.5,得到蘑菇培养基。
所述微胶囊艾粉的制备过程为:将艾草清洗干净后晾晒5天,筛选出里面的杂草,再粉碎成目数为200目的艾粉,然后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在55℃下以1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40min,得到微胶囊艾粉溶液,然后对微胶囊艾粉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艾粉。
其中,艾粉、无水乙醇乙醇、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25:5:3:1。
所述灭菌,将蘑菇营养基置于温度为155℃,压力为0.25MPa下灭菌后得到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所述灭菌时间为60min。
所述发酵蘑菇培养基,将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置于温度为35℃,湿度为70%-75%的环境下发酵七天得到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在发酵的前两天,使用紫外光连续照射,照射结束后进行第一次翻料,然后在发酵的后五天内每天翻料一次;
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250nm。
所述接种,对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装袋下菌种得到菌包,所述菌种的质量为19kg。
所述培养菌丝,保持菌包内的温度为28℃,湿度为65%,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长满菌丝的菌包脱袋移至大棚内,覆土,所述覆土的厚度控制在5cm,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32℃,湿度为75%,至菌丝生长为子实体。
所述出菇管理,定期对所述覆土喷水,保持所述覆土的含水量为55%,继续保持所述大棚内的温度为32℃,湿度为75%,直至菌包长出蘑菇。
对本实施例中培养结束后的蘑菇培养基称重,以每100m2计算,剩余的蘑菇培养基的重量为40.4kg。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1-3中蘑菇的栽培方法进行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同时设置对比试验1-2进行对比,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对比例1: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制作蘑菇营养基的步骤中使用艾粉替代微胶囊艾粉,所述艾粉的制备过程为:将艾草清洗干净后晾晒3天,筛选出里面的杂草,再粉碎成目数为180目的艾粉。
对比例2: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发酵蘑菇培养基步骤中不适用紫外光进行连续照射。
测试后得出的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蘑菇的性能如下:
Figure 694607DEST_PATH_IMAGE001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蘑菇营养基、灭菌、发酵蘑菇营养基、接种、培养菌丝、出菇管理;
所述制作蘑菇营养基,将微胶囊艾粉、白灰、豆粕、麸皮加入搅拌器中,然后注入自来水搅拌,搅拌结束后调节PH为8-8.5,得到蘑菇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艾粉的制备过程为:将艾草清洗干净后晾晒,筛选出里面的杂草,再粉碎成艾粉,然后溶于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搅拌得到微胶囊艾粉溶液,然后对微胶囊艾粉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艾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艾粉、无水乙醇乙醇、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醚双季铵盐、聚合氯化铝、石蜡油的质量比为1:22-25:4-5: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将蘑菇营养基置于温度为150-155℃,压力为0.2-0.25MPa下灭菌后得到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蘑菇培养基,将灭菌后的蘑菇培养基发酵七天得到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在发酵的前两天后进行第一次翻料,然后在发酵的后五天内每天翻料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酵的前两天,使用紫外光连续照射;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24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对发酵后的蘑菇营养基装袋下菌种得到菌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菌丝,保持菌包内的温度为25-28℃,湿度为60%-65%,至菌丝长满菌袋,然后将长满菌丝的菌包脱袋移至大棚内,覆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管理,定期对所述覆土喷水,保持所述覆土的含水量为50-55%,直至菌包长出蘑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蘑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管理过程中的大棚内温度为29-32℃,湿度为70%-75%。
CN202110449303.1A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Active CN113141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9303.1A CN113141970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49303.1A CN113141970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1970A true CN113141970A (zh) 2021-07-23
CN113141970B CN113141970B (zh) 2023-02-28

Family

ID=7687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49303.1A Active CN113141970B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19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738A (zh) * 2016-02-04 2016-05-11 湖北顶铭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的tpe发泡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511A (zh) * 2017-06-28 2017-11-10 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CN107604455A (zh) * 2017-10-31 2018-01-19 中原工学院 一种中草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7821004A (zh) * 2017-10-26 2018-03-23 贵州大学 一种利用艾渣栽培榆黄蘑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8834743A (zh) * 2018-06-08 2018-11-20 安徽丰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蘑菇高产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66738A (zh) * 2016-02-04 2016-05-11 湖北顶铭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的tpe发泡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511A (zh) * 2017-06-28 2017-11-10 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CN107821004A (zh) * 2017-10-26 2018-03-23 贵州大学 一种利用艾渣栽培榆黄蘑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7604455A (zh) * 2017-10-31 2018-01-19 中原工学院 一种中草药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834743A (zh) * 2018-06-08 2018-11-20 安徽丰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蘑菇高产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军丽: "《化学化工材料与新能源》", 31 March 2019, 中国纺织出版社 *
李昊: "《优质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31 August 2014, 金盾出版社 *
蔡津生,卢国宝: "《中国食药用菌工程学》", 31 January 2015, 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1970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6859B1 (ko) 연작 바나나의 시들음병을 방지하기 위한 길항세균 및 그것의 미생물 유기질 비료
CN101870608B (zh) 一种抗重茬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11362751B (zh) 一种人参专用的复合微生物抗病促生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1022B (zh) 一种玫瑰黄链霉菌固体发酵培养基及其制备和发酵方法
CN103382139A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基质
CN106518401B (zh) 一种机插水稻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6857674A (zh)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h21的应用及其微生物肥料和制备方法
CN115340968B (zh) 微刺假单胞菌的新用途及其方法、微刺假单胞菌21 4.1 9.2-14及其产品
CN107188724B (zh) 一种生物有机菌肥的发酵工艺
CN112205274A (zh) 一种基于多种农业废弃物的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8161B (zh) 一种直播压缩营养钵原料的制备方法
CN111990167A (zh) 一种平菇栽培基质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3351188B (zh) 以纯秸秆为原料的农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80463A (zh) 麦秸、稻草生料袋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CN104988094A (zh) 一种二氯喹啉酸固态降解菌剂的制作方法
CN104844285A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免疫力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1099937A (zh) 一种采用em菌原液制作有机肥的方法
CN1587220A (zh) 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41970B (zh) 一种蘑菇的栽培方法
CN112679272B (zh) 一种用于藏红花的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5819A (zh) 一种利用制糖工业浸淘米废水生产解淀粉芽孢菌肥的方法
CN109928855A (zh) 一种富含黄腐酸钾型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JPH09268088A (ja) 籾殻堆肥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11011053B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栽培紫丹参的方法
CN116420741B (zh) 一种桑黄种植用复合生物药剂及高产桑黄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