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4113A -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 Google Patents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4113A
CN113134113A CN202110374790.XA CN202110374790A CN113134113A CN 113134113 A CN113134113 A CN 113134113A CN 202110374790 A CN202110374790 A CN 202110374790A CN 113134113 A CN113134113 A CN 113134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latin
hemostatic
gelatin sponge
crosslinking
spo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47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4113B (zh
Inventor
孔建
杨守申
薛会群
马炳娥
张旭东
张尚
闫永丽
张在庆
姜晓蕾
李玲
张春霞
张林林
刘长凤
郭俊莹
夏毅然
赵成如
柏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kesais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47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41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4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4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4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4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4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4/10Polypeptides; Proteins
    • A61L24/104Gela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0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0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15Medicaments; Bioc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01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42Materials resorbable by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 A61L24/04Surgical adhesives or cements; Adhesives for colostomy device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4/08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400/00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2400/04Materials for stopping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涉及医疗止血的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明胶处理成明胶泡沫后冷冻,干燥,得到明胶海绵,再采用物理交联法进行交联,得到硬化的明胶海绵,之后粉碎并筛分,得到明胶海绵颗粒,随后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再和液体基质混合,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本发明采用了物理交联法硬化了明胶海绵,避免了化学交联剂的残留,本发明缓解了现有糊剂止血产品粘附性差和降解周期长的缺陷,且缓解了不平坦表面或较深或较狭窄区域弥漫性出血的问题,具有止血性能好、粘附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吸收、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止血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有:止血海绵(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淀粉海绵)、止血粉、止血纱以及纤维蛋白胶等,然而这些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粘附性、止血速度、降解周期、使用成本以及适用部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止血效果好、粘附性适中、止血速度快、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易吸收以及易于使用的止血材料,以此来满足广泛的临床需要。
明胶海绵和胶原蛋白海绵是无毒无抗原性蛋白止血材料,它们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其中明胶海绵是比较经济且易制备的止血海绵,因此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止血。然而,明胶海绵的止血速度慢,而且它在体内完全降解的时间长达3个月,远远超过了组织修复的时间,所以容易造成伤口愈合较慢引发的慢性炎症。同时,目前通常利用甲醛或者戊二醛等化学交联剂对明胶海绵进行化学交联,因此会产生化学交联剂残留的问题,而残留的交联剂极易引起人体的炎症反应。
另外,由于明胶海绵为海绵形态的产品,因此仅限用于暴露和易于操作的创面止血,却不能应用在操作面狭小、深部出血的创面或狭窄的体腔创面,尤其是在不平坦表面或较深或较狭窄的区域弥漫性出血的创面,明胶海绵难以实现充分地覆盖;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微创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明胶海绵这类固体形态的止血材料却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微创手术和腔镜手术的操作中。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海绵形态产品(明胶海绵)并非是一种理想的止血材料。
将明胶交联后制备成具有流体性质的糊剂,再加入凝血酶的止血产品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止血领域中。虽然,该类止血产品能实现传统明胶海绵不能达到的身体部位,提高了止血性能,但是其仍存在粘附性差和降解周期长等的缺陷。此外,凝血酶为人源或动物源性的血液制品,其存在副作用,临床使用时具有较大风险,在最终产品中提供这种凝血酶组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风险;再者,凝血酶及基质材料通常具有不同的生产要求,因此凝血酶及基质材料必须单独生产和供应;同时,基质材料与凝血酶之间的灭菌要求不同,基质材料可经辐射进行灭菌,而凝血酶必须更小心地处理,不适宜的处理会导致酶活性的丧失,从而增加临床使用风险。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缓解了现有糊剂止血产品粘附性差和降解周期长的缺陷,且降低了临床使用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解决了不平坦表面或较深或较狭窄区域弥漫性出血的问题,且具有止血效果好、粘附性适中、止血速度快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明胶形成明胶泡沫,冷冻干燥,得到明胶海绵;
B、将步骤A得到的明胶海绵采用物理交联法进行交联,得到硬化的明胶海绵;
C、将步骤B得到的硬化的明胶海绵进行粉碎、筛分,得到明胶海绵颗粒;
D、将步骤C得到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得到混合物,并加入液体基质,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所述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为赛克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瞬时的产品。
进一步的,步骤A包括:将明胶置于水中溶胀,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形成泡沫,将泡沫转移至预冷的模具中,冷冻干燥后得到明胶海绵;
优选地,溶解后形成的明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15%;
优选地,水浴加热温度为20~70℃,搅拌时间为10-60min;
优选地,冷冻温度为-50~-10℃,冷冻时间为20~80h。
进一步的,步骤B中所述物理交联法包括大气压-高温交联、真空-高温交联以及γ射线辐射交联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交联的温度为100~180℃,交联的时间为1~5h。
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粉碎的方法包括利用研磨仪进行粉碎。
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筛分的方法包括超声筛分和气流筛分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明胶海绵颗粒的粒径为100~800μm。
进一步的,步骤D中所述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01~0.2。
进一步的,步骤D中所述混合物与所述液体基质的质量比为1:3~6;
优选地,所述液体基质包括PBS缓冲液、生理盐水以及注射用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E:将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分装,辐照灭菌,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分装的容器包括给药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辐照灭菌的方法包括电子束、γ射线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辐照灭菌的辐照剂量为5~30K。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物理交联法硬化了明胶海绵,避免了化学交联剂的残留。以廉价易得、生物相容性好的明胶为原料,制得明胶基质;充分利用明胶基质、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O-羧甲基壳聚糖的作用优势和相互协同作用,制成一种无化学交联剂残留、生物相容性好的可吸收流体明胶止血剂,制品呈糊剂,以达到传统海绵所不能达到的身体部位,增强其对组织的附着和止血效果;具有止血性能好、粘附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吸收、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用廉价明胶为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明胶海绵的光学显微镜图;
图2为试验例2中样品肌肉植入部位组织结构的病理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明胶形成明胶泡沫,冷冻干燥,得到明胶海绵;
B、将步骤A得到的明胶海绵采用物理交联法进行交联,得到硬化的明胶海绵;
C、将步骤B得到的硬化的明胶海绵进行粉碎、筛分,得到明胶海绵颗粒;
D、将步骤C得到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得到混合物,并加入液体基质,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步骤A
步骤A包括:将明胶置于水中溶胀,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形成泡沫,将泡沫转移至预冷的模具中,冷冻干燥后得到明胶海绵;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溶解后形成的明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15%,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浓度例如为4%、5%、6%、7%、8%、9%、10%、11%、12%、13%、14%、15%。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浴加热温度为20~70℃,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加热温度例如为20℃、30℃、40℃、50℃、60℃、70℃;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搅拌时间为10~60min,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搅拌时间例如为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冻温度为-50~-10℃,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冷冻温度例如为-50℃、-40℃、-30℃、-20℃、-10℃;冷冻时间为20~80h,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冷冻时间例如为20h、40h、60h、80h。
步骤B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B中物理交联法包括大气压-高温交联、真空-高温交联以及γ射线辐射交联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交联温度为100~180℃,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交联温度例如为100℃、140℃、180℃;交联时间为1~5h,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交联时间例如为1h、2h、3h、4h、5h。
本发明采用了物理交联法硬化明胶海绵,避免了化学交联剂的残留。
步骤C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C中粉碎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研磨仪进行粉碎。
将硬化的明胶海绵粉碎成颗粒,易于与其他止血材料充分混合,且止血效果更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C中筛分的方法包括超声筛分和气流筛分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通过筛分收集的明胶海绵颗粒的粒径在100~800μm之间。
明胶海绵颗粒的粒径过大或者过小均不利于充分混合其他止血材料以及止血效果。
步骤D
将步骤C得到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是指“将步骤C得到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混合”或“步骤C得到的明胶海绵颗粒与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或“步骤C得到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是指由赛克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瞬时,由淀粉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乳化交联共聚而成,是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复合天然多糖。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D中所述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01~0.2,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比例如为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1:0.11、1:0.12、1:0.13、1:0.14、1:0.15、1:0.16、1:0.17、1:0.18、1:0.19、1:0.2。
需要说明的是,混合物由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得到;或由明胶海绵颗粒与O-羧甲基壳聚糖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得到;或由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O-羧甲基壳聚糖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得到,其中,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O-羧甲基壳聚糖作为一个整体与明胶海绵颗粒混合。
明胶海绵基质可提供良好止血环境,加速血小板的聚集,促使凝血因子释放,加速血液凝固;由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生产的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瞬时)(例如型号规格:1g/支),具有非常好的粘附性和止血效果,生物相容性好,7-10天可被降解吸收;壳聚糖是一种优良的止血材料,其作用机理为带正电荷的氨基可与红细胞表面带负电的神经氨酸残基发生电荷反应,使红细胞大量黏附聚集于伤口处,加速血液凝固,但壳聚糖难于降解,限制了体内使用;壳聚糖可经化学改性为可降解的羧甲基壳聚糖,其溶于水可形成凝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流动性;羧甲基壳聚糖分为N-羧甲基壳聚糖(N-CMC)、N,O-羧甲基壳聚糖(N,O-CMC)、O-羧甲基壳聚糖(O-CMC),其中N-羧甲基壳聚糖的氨基被羧甲基化,基本无止血性能;N,O-羧甲基壳聚糖的部分氨基被羧甲基化,止血性能较差;而O-羧甲基壳聚糖则保留氨基实现止血性能,且溶于水可形成凝胶,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流动性及体内可降解吸收(2-4周降解吸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D中混合物与液体基质的质量比为1:3~6,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比例如为1:3、1:3.5、1:4、1:4.5、1:5、1:5.5、1:6;其中,该液体基质包括但不限于PBS缓冲液、生理盐水和注射用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E:将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分装,辐照灭菌,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产品。
其中,该分装的容器包括但不限于给药器,辐照灭菌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电子束辐照灭菌和利用γ射线辐照灭菌,进一步的,辐照灭菌的辐照剂量为5~30K,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辐照剂量例如为5K、10K、15K、20K、25K、30K。
将混合物与液体基质混合形成具有可流动性的止血糊剂或浆体,装于给药器中,辐照灭菌,从而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一种典型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明胶置于反应釜中,加入水,调节水浴温度为20~70℃,搅拌至明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
(2)将上述均一透明的溶液静置冷却,再快速搅拌至呈均匀细腻的泡沫,泡沫体积为原溶液体积的5~8倍,再快速转移至预冷(0℃下1小时)的模具中,得到成型的泡沫,再转移至冻干机中冻干,先预冻,随后开启真空,在-50~-10℃温度下冷冻20~80h,得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3)将上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100~180℃的温度下,1个大气压下交联1h~5h,得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4)将上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离心研磨仪中粉碎,得到粗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5)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粗明胶海绵颗粒利用超声和/或气流筛分,去除小颗粒及过大的颗粒,收集粒径为100~800μm之间的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6)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收集的粒径为100~800μm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按质量比1:0.01~0.2混合,再加入3~6倍质量的液体基质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糊剂止血剂,之后分装,密封,再辐照灭菌,辐照剂量为5~30K,辐照时间25h以上,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剂产品。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以廉价易得、生物相容性好的明胶为原料,再以物理交联法制备得到明胶海绵颗粒,之后加入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得到了一种无化学交联剂残留、生物相容性好、止血效果好、粘附性好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产品。
使用物理交联法工艺,无化学交联剂;流体性状,扩大使用范围,解决深或狭窄创面的;无凝血酶,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性;具有止血效果好、粘附性适中、止血速度快、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易吸收、易于使用等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化学交联剂残留、生物相容性好、止血效果好、粘附性好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其中,明胶海绵基质可提供良好的止血环境,加速血小板的聚集,促使凝血因子释放,加速血液凝固;由赛克赛斯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生产的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瞬时),具有非常好的粘附性和止血效果,生物相容性好,7-10天可被降解吸收;由壳聚糖改性得到的O-羧甲基壳聚糖则保留氨基实现止血性能,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可流动性以及体内可降解吸收性(2-4周降解吸收),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不仅可以加速血液凝固,还能提高止血效果和粘附性,也缩短了降解周期,此外,本发明呈可流动性的浆糊或凝胶状,易于推注至创面,解决了不平坦表面或较深或较狭窄的区域弥漫性出血的创面难于止血的难题。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的材料为根据现有方法制备而得,或直接从市场上购得。
实施例1
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140g明胶置于10L反应釜中,加入2000mL注射水,调节水浴温度为60℃,搅拌至明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
(2)将上述均一透明的溶液静置冷却30℃,再快速搅拌20分钟至呈均匀细腻的泡沫,泡沫体积为原溶液体积的5~8倍,再快速转移至预冷(0℃下1小时)的模具中,得到成型的泡沫,再转移至冻干机中冻干,先-50℃下预冻1h,随后开启真空,升温到-10℃温度,升温时间48h,得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3)将上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150℃的温度下,1个大气压下交联4h,得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4)将上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研磨仪中粉碎,得到粗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5)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粗明胶海绵颗粒利用100μm、600μm的筛网超声筛分,去除小颗粒及过大的颗粒,收集粒径为100~600μm之间的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6)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收集的粒径为100~600μm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按质量比1:0.1混合,再加入5倍质量的PBS缓冲液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糊剂止血剂,之后装于给药器中,密封,再使用γ射线辐照灭菌,辐照剂量为25K,辐照时间为25h,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剂产品,产品形貌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00g明胶置于30L反应釜中,加入4000mL注射水,调节水浴温度为70℃,搅拌至明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
(2)将上述均一透明的溶液静置冷却30℃,再快速搅拌20分钟至呈均匀细腻的泡沫,泡沫体积为原溶液体积的5~8倍,再快速转移至预冷(0℃下1小时)的模具中,得到成型的泡沫,再转移至冻干机中冻干,先-50℃下预冻1h,随后开启真空,升温到-10℃温度,升温时间72h,得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3)将上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160℃的温度下,大气压下交联4h,得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4)将上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研磨仪中粉碎,得到粗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5)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粗明胶海绵颗粒利用200μm、700μm的筛网气流筛分,去除小颗粒及过大的颗粒,收集粒径为200~700μm之间的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6)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收集的粒径为200~700μm的明胶海绵颗粒与O-羧甲基壳聚糖(O-CMC)按质量比1:0.1混合,再加入5倍质量的0.9%氯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糊剂止血剂,之后装于给药器中,密封,再使用γ射线辐照灭菌,辐照剂量为30K,辐照时间为30h,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剂产品。
实施例3
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00g明胶置于30L反应釜中,加入4000mL注射水,调节水浴温度为70℃,搅拌至明胶完全溶解,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
(2)将上述均一透明的溶液静置冷却30℃,再快速搅拌10分钟至呈均匀细腻的泡沫,泡沫体积为原溶液体积的5~8倍,再快速转移至预冷(0℃下1小时)的模具中,得到成型的泡沫,再转移至冻干机中冻干,先-40℃下预冻3h,随后开启真空,升温到-10℃温度,升温时间72h,得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3)将上述白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160℃的温度下,大气压下交联3h,得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
(4)将上述硬化的微黄色的明胶海绵产品置于研磨仪中粉碎,得到粗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5)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粗明胶海绵颗粒利用200μm、700μm的筛网超声筛分,去除小颗粒及过大的颗粒,收集粒径为200~700μm之间的明胶海绵颗粒产品;
(6)在万级环境下,将上述收集的粒径为200~700μm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按质量比1:0.1混合,再加入5倍质量的PBS缓冲液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糊剂止血剂,之后装于给药器中,密封,再使用γ射线辐照灭菌,辐照剂量为30K,辐照时间为30h,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剂产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加入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O-羧甲基壳聚糖替代实施例1的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明胶海绵颗粒: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O-羧甲基壳聚糖为1:0.05:0.05),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剂产品,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按质量比1:0.05混合。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3)交联温度为170℃,交联时间为2h。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对比例不加入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将明胶交联后制备成具有流体性质的糊剂。具体方法如下:
将收集的粒明胶海绵颗粒(100~600μm)加入5倍质量的PBS缓冲液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糊剂止血剂,之后装于给药器中,密封,再使用γ射线辐照灭菌,辐照剂量为25K,辐照时间为25h,得到具有流体性质的糊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O-羧甲基壳聚糖(O-CMC)替换为N-CMC,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将O-羧甲基壳聚糖(O-CMC)替换为N,O-CMC,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2相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瞬时)替换为市售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主要组分为:马铃薯淀粉与羧甲基壳聚糖原材料复合),其他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
试验例1产品性能
测试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4和对比例1-3得到的止血产品的性能,其止血性能按表1内容进行评价,具体产品性能数据见表2,实施例1的产品参数见表3。
表1
Figure BDA0003009903150000131
表2
Figure BDA0003009903150000141
表3
工艺指标 自制产品
是否需要化学交联剂 不需要
交联剂残留去除工艺
化学交联剂残留
是否降解 降解
降解时间 3-4周
凝血酶
包装 给药器(易于操作)
试验例2生物学评价
对实施例1得到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进行生物学评价,数据结果见表4。
表4
Figure BDA0003009903150000151
具体的,对实施例1得到的止血产品植入后的局部组织反应进行测试,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对照样品。
将实施例1得到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和对照样品(高密度聚乙烯)分别植入到家兔背部两侧的肌肉组织内,于植入1周、4周后取材,进行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样品周围炎性反应、囊腔及囊壁形成及降解情况。肉眼观察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样品及对照样品肌肉植入部位组织结构未见异常,其病理切片见图2。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实验例1样品和对照样品相比均为无刺激反应,见表5(肌肉植入后局部反应评分,植入周期:4周)植入处组织内样品完全降解,肌组织结构正常,未见肌纤维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组织病理学变化,其中,无刺激:0.0~2.9;轻微刺激:3.0~8.9;中毒刺激:9.0~15.0;重度刺激>15。
表5
Figure BDA0003009903150000161
注:无刺激:0.0~2.9;轻微刺激:3.0~8.9;中毒刺激:9.0~15.0;重度刺激>15
试验例3动物试验
采用Beagle犬建立组织出血模型,考察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止血效果及其降解情况,选择棉片和明胶海绵作为对照组,对实施例1的止血产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a.止血性能数据见表6,其中,止血评分≥2分,表示止血有效;评分≥3分,表示止血优良。可见,实施例1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止血时间明显优于棉片止血时间。
表6
Figure BDA0003009903150000162
b.粘附性能评价如下:棉片无粘附性能,需进行按压止血;明胶海绵粘附性能小,需按压止血;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涂覆于出血点后,无需按压,粘附于出血组织处,血液未完全浸润样品前已实现止血,无样品散落、分散。可见,实施例1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粘附优异。
c.安全性评价如下:术后3天~7天语言逐步恢复,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正常;术后14天皮肤愈合情良好,无异常死亡;术后体重增加,体重变化率见表7;28天完全降解,脏器组织学观察均未见明显异常。
表7
Figure BDA0003009903150000171
d.降解数据见表8。
表8
Figure BDA0003009903150000172
e.组织学评价观察如下:
明胶海绵植入4周后,镜下可见样品,样品未完全降解,炎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形成,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生成;实施例1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植入4周后,镜下未见样品,样品完全降解,组织结构正常,未见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增生等组织病理学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明胶形成明胶泡沫,冷冻干燥,得到明胶海绵;
B、将步骤A得到的明胶海绵采用物理交联法,得到硬化的明胶海绵;
C、将步骤B得到的硬化的明胶海绵进行粉碎、筛分,得到明胶海绵颗粒;
D、将步骤C得到的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混合得到混合物,并加入液体基质,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所述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为赛克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瞬时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将明胶置于水中溶胀,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形成泡沫,将泡沫转移至预冷的模具中,冷冻干燥后得到明胶海绵;
优选地,溶解后形成的明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15%;
优选地,水浴加热温度为20~70℃,搅拌时间为10-60min;
优选地,冷冻温度为-50~-10℃,冷冻时间为20~8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物理交联法包括大气压-高温交联、真空-高温交联以及γ射线辐射交联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交联的温度为100~180℃,交联的时间为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粉碎的方法包括利用研磨仪进行粉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筛分的方法包括超声筛分和气流筛分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明胶海绵颗粒的粒径为100~8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明胶海绵颗粒与复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和/或O-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01~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混合物与所述液体基质的质量比为1:3~6;
优选地,所述液体基质包括PBS缓冲液、生理盐水以及注射用水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E:将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分装,辐照灭菌,得到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装的容器包括给药器;
优选地,所述辐照灭菌的方法包括电子束、γ射线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辐照灭菌的辐照剂量为5~30K。
10.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2110374790.XA 2021-04-07 2021-04-07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Active CN113134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4790.XA CN113134113B (zh) 2021-04-07 2021-04-07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4790.XA CN113134113B (zh) 2021-04-07 2021-04-07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4113A true CN113134113A (zh) 2021-07-20
CN113134113B CN113134113B (zh) 2022-07-01

Family

ID=76810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4790.XA Active CN113134113B (zh) 2021-04-07 2021-04-07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41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0302A (zh) * 2022-01-19 2022-05-13 株洲茂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1227A (zh) * 2023-03-06 2023-06-13 江西博恩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8258A2 (en) * 2005-09-09 2007-03-15 Ottaw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CN101693122A (zh) * 2009-10-22 2010-04-14 浙江大学 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皮肤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EP2462895A1 (en) * 2006-11-03 2012-06-13 Biomimetic Therapeutic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rthrodetic procedures
US20130004478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Yi-Lan Wang Procoagulant Pept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for
CN103037847A (zh) * 2010-06-01 2013-04-10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用于制备干燥、稳定的止血组合物的方法
US20130108670A1 (en) * 2011-10-25 2013-05-02 Biomimetic Therapeutic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full thickness burn injuries
CN104693476A (zh) * 2015-03-19 2015-06-10 苏州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医用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7385A (zh) * 2014-08-06 2016-02-17 上海威尔医疗保健厂 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的制造方法
CN105617449A (zh) * 2016-03-18 2016-06-01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微孔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0658A (zh) * 2016-04-23 2016-09-07 厦门凝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5228A (zh) * 2016-09-05 2016-12-14 东南大学 一种含聚乙烯醇‑明胶‑羧化壳聚糖的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4951A (zh) * 2016-07-26 2017-01-25 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防粘连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905A (zh) * 2017-05-12 2017-07-28 王华楠 一种可注射型自愈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10448A (zh) * 2018-02-07 2018-07-24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明胶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75085A (zh) * 2018-12-27 2020-07-07 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止血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3704A (zh) * 2020-07-27 2020-10-23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护理用止血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238A (zh) * 2020-03-18 2020-12-25 武汉大学 一种多功能复合抗粘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28258A2 (en) * 2005-09-09 2007-03-15 Ottaw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CN101305052A (zh) * 2005-09-09 2008-11-12 渥太华健康研究所 互穿网络和相关方法及组合物
EP2462895A1 (en) * 2006-11-03 2012-06-13 Biomimetic Therapeutic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arthrodetic procedures
CN101693122A (zh) * 2009-10-22 2010-04-14 浙江大学 一种可降解高分子皮肤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037847A (zh) * 2010-06-01 2013-04-10 巴克斯特国际公司 用于制备干燥、稳定的止血组合物的方法
US20130004478A1 (en) * 2011-06-30 2013-01-03 Yi-Lan Wang Procoagulant Pept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for
US20130108670A1 (en) * 2011-10-25 2013-05-02 Biomimetic Therapeutics,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full thickness burn injuries
CN105327385A (zh) * 2014-08-06 2016-02-17 上海威尔医疗保健厂 功能性水凝胶医用敷料的制造方法
CN104693476A (zh) * 2015-03-19 2015-06-10 苏州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可降解医用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17449A (zh) * 2016-03-18 2016-06-01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微孔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0658A (zh) * 2016-04-23 2016-09-07 厦门凝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4951A (zh) * 2016-07-26 2017-01-25 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防粘连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5228A (zh) * 2016-09-05 2016-12-14 东南大学 一种含聚乙烯醇‑明胶‑羧化壳聚糖的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905A (zh) * 2017-05-12 2017-07-28 王华楠 一种可注射型自愈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10448A (zh) * 2018-02-07 2018-07-24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明胶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75085A (zh) * 2018-12-27 2020-07-07 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体止血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21238A (zh) * 2020-03-18 2020-12-25 武汉大学 一种多功能复合抗粘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03704A (zh) * 2020-07-27 2020-10-23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护理用止血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N HUANG ET AL: "Influence of radiation crosslinked carboxymethyl-chitosan/gelatin hydrogel on cutaneous wound heal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
郭苗苗等: "O-羧甲基壳聚糖止血海绵止血和愈创效果研究", 《中国药师》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0302A (zh) * 2022-01-19 2022-05-13 株洲茂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1227A (zh) * 2023-03-06 2023-06-13 江西博恩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251227B (zh) * 2023-03-06 2024-02-02 江西博恩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4113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9742B2 (en) Hydrogel compositions
US10076590B2 (en) Modified starch material of biocompatible hemostasis
EP2037972B1 (de) Verwendung von gelatine und transglutaminase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netzenden medizinischen klebers
EP2203053B1 (en) Modified starch material of biocompatible hemostasis
CN104321085B (zh) 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粉末及制备方法
CN113134113B (zh) 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的制备方法及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
JP6050320B2 (ja) 止血組成物
CN110559469B (zh) 一种医用黏合剂
CN112107723B (zh) 医用水性黏胶及其使用方法
CN112121065A (zh) 医用止血粉及其用途
EP3934704B1 (en) Particulate gel for the treatment of a bleeding in the sinus or nasal cavity
CN115887741B (zh) 一种可吸收骨蜡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79552A (zh) 一种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1137327A (ja) 液体状創傷被覆材
CN114404642A (zh) 一种可吸收止血骨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635A (zh) 一种原位膨胀高吸水性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