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4582A - 冷却机 - Google Patents

冷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4582A
CN113124582A CN202110047769.9A CN202110047769A CN113124582A CN 113124582 A CN113124582 A CN 113124582A CN 202110047769 A CN202110047769 A CN 202110047769A CN 113124582 A CN113124582 A CN 113124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gas
regenerator
discharged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77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4582B (zh
Inventor
李兴周
赵勇善
李材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124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4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08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 multi-stage op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25B15/04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the refrigerant being ammonia evaporated from aqueous sol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25B15/06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the refrigerant being water vapour evaporated from a salt solution, e.g. lithium brom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8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rption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sorpt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sorpt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43Operating continuous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5/00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or details thereof
    • F25B2315/005Regen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5Refrigerant lev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1Bypass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冷却机。本公开涉及一种吸收式冷却机,该冷却机包括吸收器、第一再生器、第二再生器、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并且涉及这样一种冷却机,该冷却机通过安装气液分离器,防止制冷剂在低压条件下倒流至第一再生器,气液分离器将从第一再生器和第二再生器排放并流入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分离成气态和液态,以便对从吸收器供给的吸收溶液进行加热,从而使其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并将从用于排放分离的制冷剂的第一再生器和第二再生器排放的制冷剂顺利排放至冷凝器。

Description

冷却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冷却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将制冷剂从吸收式冷却机的再生器顺利排放到冷凝器的气液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冷却机是一种降低冷水温度的设施,其通过一系列循环降低冷水的温度,在一系列循环中,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然后经历膨胀过程以降低到低温和低压状态,并且低温和低压的制冷剂从冷水中吸收热并蒸发以将冷水冷却。
此时,根据使制冷剂达到高温和高压状态的方法,可以将冷却机分为:压缩式冷却机,其借助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和高压状态;以及吸收式冷却机,其通过在吸收溶液与吸收剂混合的状态下在再生器中加热制冷剂而提取高温和高压制冷剂。
其中,在需要对大容量冷水进行冷却的大型建筑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吸收式冷却机。
吸收式冷却机包括:吸收器,其将制冷剂溶解到吸收剂中以制成吸收溶液,然后将该吸收溶液供给至再生器;再生器,其将从吸收器供给的吸收溶液加热以分离成液体吸收剂和气态制冷剂;冷凝器,其将从再生器引入的气态制冷剂热交换成液态;膨胀装置,其将从冷凝器引入的液态制冷剂膨胀并减压;以及蒸发器,其通过与冷水进行热交换来蒸发从膨胀装置引入的液体制冷剂,然后将蒸发的制冷剂再次引入到吸收器中。
吸收式冷却机可以分为:使用单个再生器的单用途吸收式冷却机;使用两个再生器的双用途吸收式冷却机;以及使用三个再生器的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
在这三种吸收式冷却机中,能获得高效率的双用途吸收式冷却机或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一般用于大型建筑中。
双用途或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的再生器构造成具有二元化的制冷剂回路,使制冷剂通过加热吸收溶液而分离成液态或气态,从再生器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冷凝器变为液态并流入膨胀装置中,并且液体制冷剂不发生状态变化直接流入膨胀装置中。
但是,分别从高压状态下的再生器和低压状态下的再生器排放的液体制冷剂在流入冷凝器中之前的并入过程中,由于制冷剂之间的压力差而经历高压液体制冷剂蒸发的闪蒸现象,并由于闪蒸现象而出现液体制冷剂不能流入冷凝器中的现象,而倒流到低压状态的再生器中。
由于这种情况,形成了制冷剂滞留的部分,并且制冷剂循环速度降低,随着具有低压状态的再生器的水位上升,吸收剂没有回收到吸收器中,而是沿着制冷剂流动管流入冷凝器中,从而污染制冷剂流动管,因而降低了冷却机的性能。
在韩国专利注册号10-1702952中,通过改变再生器的布置结构,提高了冷却机的整体效率,但没有提出解决不同压力状态下从再生器排放的制冷剂之间的压力差所引起的上述问题的方法。
韩国专利注册号10-2038436公开了一种安装在高温高压状态下操作的再生器中的气液分离器,但只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压力相同的液体吸收剂和气态制冷剂的方法。因此,很难将其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来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作出本公开,并且本公开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在供从再生器排放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冷凝器中的管道中,并将因闪蒸现象而汽化的制冷剂分离,从而防止制冷剂因其比容增大而倒流至低压状态的再生器中,因而顺利排放制冷剂。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二元化制冷剂回路,使气态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分离,并且气态制冷剂经由冷凝器冷凝,液体制冷剂可以不经过冷凝过程而引入膨胀装置中,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效率。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防逆流系统,该防逆流系统用于通过检测制冷剂倒流至再生器,从而快速响应故障操作,并防止因故障操作导致冷却机的故障或寿命缩短。
本公开的问题并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下面的描述中清楚地了解其他未提及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冷却机包括:吸收器,在该吸收器中,通过混合制冷剂和吸收剂而生成吸收溶液;第一再生器和第二再生器,在该第一再生器和第二再生器中,从吸收器排放的吸收溶液被加热以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冷凝器,从第一再生器和第二再生器分离出的制冷剂流入该冷凝器中并进行热交换;膨胀装置,该膨胀装置用于对从冷凝器引入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蒸发器,该蒸发器用于将从膨胀装置引入的制冷剂与冷水进行热交换,并将制冷剂重新引入吸收器;第一排泄管,从第一再生器排放并流入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流经该第一排泄管;第二排泄管,从第二再生器排放并流入冷凝器中的制冷剂流经该第二排泄管;以及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用于将在第一排泄管和第二排泄管中流动的制冷剂分离成气态和液态。
可以在第一排泄管和第二排泄管中流动的制冷剂在汇合处形成汇合点,并且制冷剂可以在汇合点处汇合然后流入气液分离器中。
流经第二排泄管的制冷剂可以在被减压装置降低压力的状态下流向汇合点,并且在汇合点处汇合的制冷剂之间可以存在压力差。
从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可以流入冷凝器的上部中并经历热交换过程,并且从气液分离器中分离出的液体制冷剂可以流入冷凝器的下部中并立即流入膨胀装置中。
气液分离器可以布置在比再生器低的位置以接收制冷剂,从再生器排放的气态制冷剂可以排放至比再生器高的位置,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可以排放至气液分离器的上部,并且由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制冷剂可以排放至气液分离器的下部。
再生器可以连接至测量再生器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并且用于根据水位传感器的测量值调节开度的的防倒流装置可以连接至第一排泄管。
所述冷却机还可以包括用于测量经过汇流点的制冷剂的干度的干度计,并且用于根据干度计的测量值调节开度的防倒流装置可以连接至第一排泄管。
其他实施方式的具体细节包括在详细描述和图示中。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以上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机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冷却机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添加了防倒流系统的冷却机的示意性构造图;以及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添加了另一防倒流系统的冷却机的示意性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明晰。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能够详尽和完整,并且能够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本公开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类似附图标记指代类似元素。
下文中,将参考图示来描述本公开,以解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冷却机。
作为降低冷水温度的设施的冷却机,根据使制冷剂达到高温和高压状态的方法,可以分为压缩式冷却机和吸收式冷却机。
其中,与使用压缩机使制冷剂进入高温和高压状态的压缩式冷却机不同,吸收式冷却机使用通过在再生器中加热作为吸收剂和制冷剂的混合物的吸收溶液来分离高温和高压状态下的制冷剂的方法。
吸收式冷却机根据使用的再生器可以分为单用途、双用途和三用途,双用途吸收式冷却机是通过使用两种类型的再生器分离吸收溶液的冷却机,并且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是使用三种类型的再生器分离吸收溶液的冷却机。
具有高效率的双用途或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一般作为在大型建筑物中为了冷却大容量冷水而使用的吸收式冷却机。
一般使用水H2O或氨NH3作为在吸收式冷却机中使用的制冷剂。
下文中,参考图1,将描述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的构造和操作原理。
关于温度的高温、中温、低温以及关于压力的高压、中压、低压的表述是用于描述各再生器2、3、4或各热交换单元5、6、7之间的相对温度的比较概念,或者是用于表示与各热交换单元5、6、7中发生的热辐射和吸收有关的热进出路径的方向性概念。此外,它们只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温度范围。
三用途吸收式冷却机可以构造为包括以下部件的循环:吸收器1,其将气态的制冷剂溶解到液体吸收剂中以制成吸收溶液,并将吸收溶液供给至再生器2、3、4;再生器2、3、4,其将从吸收器1供给的吸收溶液加热以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热交换单元5、6、7,其将从再生器2、3、4分离并由吸收器1回收的吸收剂的热与从吸收器1供给至再生器2、3、4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其用于将从再生器2、3排放的液体制冷剂与从吸收器1排放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冷凝器9,其用于将从再生器2、3分离出的制冷剂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膨胀装置E,其用于对从冷凝器9排放的液体制冷剂进行膨胀减压;以及蒸发器10,其将减压的制冷剂通过与冷水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然后使蒸发的制冷剂再流入吸收器1中。
从吸收器1供给吸收溶液的操作不限于与吸收器1直接连接并供给吸收溶液的操作,而是包括经由其他部件间接连接以接收吸收溶液的操作。
再生器2、3、4包括:第三再生器4,其用于借助外部热源加热从吸收器1供给的吸收溶液以将吸收溶液分离成高温制冷剂和吸收剂;第二再生器3,其用于通过用从第三再生器4供给的高温制冷剂作为热源将从吸收器1供给的吸收溶液分离成中温制冷剂和吸收剂;以及第一再生器2,其用于通过用从第二再生器3供给的中温制冷剂作为热源将从吸收器1供给的吸收溶液分离成低温制冷剂和吸收剂。
在再生器2、3、4中,温度和压力按照第一再生器2、第二再生器3、第三再生器4的顺序增高。因此,下文中将第一再生器2称为低温再生器2,将第二再生器3称为中温再生器3,并将第三再生器4称为高温再生器4。
从再生器2、3、4分离出的吸收剂在回收至吸收器1的过程中,可以在热交换装单元5、6、7中经历热交换过程。
下文中,将按照热交换的温度状态低的顺序,称为低温热交换单元5、中温热交换单元6和高温热交换单元7。
高温热交换单元7将从高温再生器4分离出来并经由高温排放管47引入的高温吸收剂与从中温热交换单元6排放并经由第二供给管67引入的中温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然后将热交换后的中温吸收溶液排放至第一连接管76,并且将热交换后的高温吸收溶液排放至高温流入管74。
从高温热交换单元7排放的中温吸收剂与从中温再生器3分离出来并经由中温排放管376并入第一连接管76的中温吸收剂一起引入中温热交换单元6中,并且与从低温再生器2分离出来并经由低温排放管26引入中温热交换单元6中的低温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中温热交换单元6中的热交换后的低温吸收剂排放至第二连接管65,并且热交换后的中温吸收溶液排放至第二供给管67。
从中温热交换单元6排放的低温吸收剂与从低温再生器2分离出来并经由低温支管265并入第二连接管65的低温吸收溶液一起引入低温热交换单元5中,并与从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排放的中温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以低温吸收溶液的状态引入至低温热交换单元5中的吸收溶液经由第三连接管51被回收至吸收器1中,并且以中温吸收溶液的状态引入热交换单元5中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然后经由低温流入管52流入低温再生器2中。
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可以将从中温再生器3和低温再生器2引入的液态制冷剂与从吸收器1经由吸收器排放管18引入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并且可以将热交换后的吸收溶液排放至冷凝器9,并将热交换后的吸收溶液排放至第一供给管85。
用于控制高温和高压吸收剂流速的第一控制阀470与高温排放管47连接,以控制流入高温热交换单元7中的吸收剂的流速。
用于防止经由中温排放管376并入的吸收剂与从高温热交换单元7排放的吸收剂之间产生压力差的吸收剂降压阀760与第一连接管76连接,以防止吸收剂经由中温排放管376倒流至中温再生器3。
用于控制低温和低压吸收溶液流速的第二控制阀2650与低温支管265连接,以控制流入低温热交换单元5中的吸收溶液的流速。
流经吸收器排放管18、低温排放管26以及第二连接管65的吸收剂或吸收溶液可以由第一泵180、第二泵260和第三泵650挤压。
将冷却机的吸收器1设定为起始点,循环如下。制冷剂溶解在吸收器1中的吸收剂中,并且以液态的吸收溶液供给至高温再生器4、中温再生器3以及低温再生器2。供给至各再生器2、3、4的吸收溶液被热源加热以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制冷剂被供给至冷凝器9,并且吸收剂被回收至吸收器1。
供给至冷凝器9的制冷剂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经由膨胀装置E减压,然后供给至蒸发器10。供给至蒸发器10的制冷剂通过与冷水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并且在此过程中,冷水向制冷剂排出热的同时温度降低。从蒸发器10排放的制冷剂流入吸收器1中并且降低冷水温度,同时反复进行上述一系列循环。
以吸收剂的流动为重点的循环如下。随着制冷剂在吸收器1中溶解,以吸收溶液的状态经由吸收器排放管18流入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中的吸收剂与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接受热,然后经由第一供给管85流入低温热交换单元5中。
引入低温热交换单元5中的吸收溶液被供给热,然后排放至低温流入管52以流入低温再生器2中,并且引入低温再生器2中的吸收溶液的一部分被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分离的吸收剂和未分离的吸收溶液可以排放至低温排放管26,并引入中温热交换单元6中,或者可以经由从低温排放管26分支的低温支管265并入第二连接管65。
引入中温热交换单元6中的吸收溶液在被供给热后排放至第二供给管67,并引入高温热交换单元7中,或经由从第二供给管67分支的中温流入管673引入中温再生器3中。
引入中温再生器3中的吸收溶液的一部分被分离为制冷剂和吸收剂,并且分离的吸收剂和未分离的吸收溶液排放至中温排放管376以并入第一连接管76,从而流入中温热交换单元6中。
引入高温热交换单元7中的吸收溶液在被供给热后流入高温再生器4中,并被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并且分离的吸收剂经由高温排放管47流入高温热交换单元7中。
引入高温热交换单元7中的吸收剂散热并排放至第一连接管76,并且流入中温热交换单元6中,再次散热,然后排放至第二连接管65,流入低温热交换单元5中,再次散热,然后由吸收器1回收。
以冷却水的流动为重点的循环如下。经由冷却水供给管1a流入吸收器1在的冷却水经历热交换过程,然后经由冷却水流动管19流入冷凝器9中,并且从制冷剂吸收热以使制冷剂冷凝,然后经由冷却水排放管9b排放。
以冷水的流动为重点的循环如下。冷水经由冷水流入管10a流入蒸发器10中,向制冷剂散热以使制冷剂蒸发,然后在温度降低的同时经由冷水排放管10b排放。
下文中,将参考图2和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机。
参考图4描述以制冷剂的流动为重点的循环。以吸收溶液状态流入高温再生器4中的制冷剂由未示出的外部热源加热并分离成气态,并经由第三气体管43流入中温再生器3中。
经由中温流入管673引入中温再生器3中的吸收溶液通过使用经由第三气体管43引入中温再生器3中的高温和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而被加热,并被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
从中温再生器3中分离出的中温和中压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气体管32排放,流入低温再生器2中,并作为热源用于将经由低温流入管52引入低温再生器2中的吸收溶液加热,并将吸收溶液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并且分离的制冷剂经由第一气体管29流入冷凝器9中。
同时,从中温再生器3和低温再生器2中分离出的制冷剂可以是气态或是液态的,如上所述,气态的制冷剂经由第二气体管32和第一气体管29流入冷凝器9中,并且液体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一排泄管28和第二排泄管38排放以在汇合点28P处合并。
在汇合点28P处,用于去除从中温再生器3和低温再生器2排放的制冷剂之间产生的压力差的减压装置380可以与第二排泄管38连接。
但是,如果减压装置380不能适当发挥作用,则即使减压装置380降低了压力,流经第二排泄管38的制冷剂也可能比流经第一排泄管28的制冷剂的压力高。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汇合点28P附近的制冷剂之间的压力差,可能会出现部分处于饱和状态的液体制冷剂汽化的闪蒸现象,并且制冷剂的比容迅速增大,使制冷剂不能顺利地排放至冷凝器9,并且可能会倒流至低温再生器2。
倒流至低温再生器2中的制冷剂使低温再生器2的水位升高,从而造成经由第二气体管32和第一气体管29引入吸收剂的问题。此外,由于低温再生器2中因倒流而滞留的制冷剂的量增加,制冷剂循环速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冷却机的效率。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却机可以通过经由气液分离器去除因闪蒸现象产生的汽化制冷剂以防止比容的突然增加而解决以上问题。
在汇合点28P处合并的制冷剂可以引入气液分离器200中。引入气液分离器200中的制冷剂可以处于借助上述闪蒸现象使气态和液态混合的状态。
气液分离器200可以是根据已知技术使用离心力的离心式气液分离器,并且气液分离器的驱动原理或结构是众所周知的技术,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由于引入气液分离器200中的制冷剂是密度比空气低的水H2O或氨NH3,因此,被气液分离器200分离的气态制冷剂流向气液分离器200的上部,并且可以经由气态排放管202排放。
被气液分离器200分离的气态制冷剂可以通过经由气态排放管202并入第一气体管29而流入冷凝器9的上部中,并且被气液分离器200分离的液体制冷剂经由液态排放管201流入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中并散热,然后可以经由冷凝器流入管89引入冷凝器9的下部。
此时,流入冷凝器9的上部中的气态制冷剂可以用流经冷凝器9内部的未示出的冷却水管的冷却水经由热交换过程进行冷凝,并流向冷凝器9的下部,并且可以并入经由冷凝器流入管89引入冷凝器9的下部中的制冷剂,排放至冷凝制冷剂管910以引入膨胀装置E中。
流入膨胀装置E中的制冷剂在压力降低的作用下膨胀并流入蒸发器10中,从蒸发器10中的冷水吸收热以降低冷水的温度,然后可以经由制冷剂回收管101引入吸收器1中,并再次溶解在吸收剂中。
因此,当气液分离器200不操作时,经由冷凝器流入管89流入冷凝器9的下部中的气态制冷剂没有被冷凝,而是可以立即排放至冷凝制冷剂管910并引入蒸发器10中,因此与蒸发器10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从而可能无法将冷水冷却至适当温度。
此外,制冷剂回路构造成二元化,使液体制冷剂经由冷凝器流入管89流入冷凝器9的下部中,并且气态制冷剂经由第一气体管29流入冷凝器9的上部中,从而有效地管理冷凝器9中的冷凝过程。
减压装置380和气液分离器200可以与第一排泄管28、第二排泄管38、液态排放管201和冷凝器流入管89中的至少一者连接。考虑到去除压力差并顺利排放制冷剂的目的,优选地,减压装置380可以与第二排泄管28连接,并且气液分离器可以与第一排泄管28和液态排放管201连接。
第一排泄管28和第二排泄管38可以沿重力方向延伸成在汇合点28P处合并,并且第一排泄管28从汇合点28P处沿重力方向延伸,可以与气液分离器200的上部连接。因此,液态制冷剂由于重力可以在不输入额外能量的情况下引入到气液分离器200中。
气态排放管202可以连接至气液分离器200的上部,并且液态排放管201可以连接至气液分离器200的下部。因此,液体制冷剂可以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能量输入的情况下借助重力下沉,并排放至液态排放管201,并且低密度的气态制冷剂(水H2O或氨NH3)可以经由上部的气态排放管202并入第一气体管29并引入冷凝器9中。
引入气态制冷剂的第一气体管29可以连接至冷凝器9的上部,并且引入液态制冷剂的冷凝器流入管89可以连接至冷凝器9的下部。因此,需要冷凝过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然后可以借助重力落至冷凝器9的下部,并经由冷凝制冷剂管910排放。不需要冷凝过程的液态制冷剂可以在流入冷凝器9的下部中后,立即经由冷凝制冷剂管910排放。
从气液分离器200经由液态排放管201排放的制冷剂可以引入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中,并且可以通过与经由吸收剂排放管18引入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中的吸收溶液进行热交换而冷凝,然后可以经由冷凝器流入管89引入冷凝器9中。因此,没有被气液分离器200完全分离的气态制冷剂在经由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的同时被冷凝,从而防止由于剩余气态制冷剂而发生上述问题。
从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8排放并引入冷凝器9中的制冷剂可以借助与冷凝器流入管89连接的液态减压装置890进行减压并引入冷凝器9中。因此,能够防止制冷剂由于流经冷凝器流入管89与第一气体管29的制冷剂之间的压力差而经由第一气体管29倒流至低温再生器2。
下文中,将参考图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冷却机。
从中温再生器3和低温再生器2分离出的制冷剂可以是气态或者液态的。如上所述,气态的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二气体管32和第一气体管29流入冷凝器9中,并且液态的制冷剂可以经由第一排泄管28'直接引入气液分离器200'中,并且可以经由第二排泄管38'直接引入气液分离器200'中。因此,可以不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汇合点28P。
用于去除气液分离器200'内的从中温再生器3和低温再生器2排放的制冷剂之间产生的压力差的减压装置380'可以连接至第二排泄管38'。
但是,当减压装置380'不能适当发挥作用时,即使经由第二排泄管38'引入气液分离器200'中的制冷剂处于被减压装置380'降低压力的状态,其压力也可能比经由第一排泄管28'流入气液分离器200'中的制冷剂的压力高。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气液分离器200'中的制冷剂之间的压力差,可能会出现部分处于饱和状态的液态制冷剂汽化的闪蒸现象,并且由于制冷剂的比容迅速增大而可能会出现制冷剂不能顺利地排放至冷凝器9并经由第一排泄管28'倒流至低温再生器2的问题。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气液分离器200'的操作汽化的制冷剂被立即分离,并经由气态排放管202'排放,从而抑制了制冷剂比容的迅速增大,因而解决了制冷剂倒流至低温再生器2的问题。
由于不包括以上方面的其他冷却机的构造和操作原理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构造和操作原理相同,故省略其描述。
参考图5,第一排泄管28可以连接有防止制冷剂从汇合点28P倒流至低温再生器2的防倒流装置300,并且低温再生器2内可以布置有用于测量低温再生器2的水位的水位传感器302。
此时,防倒流装置300可以包括根据水位传感器302测量的低温再生器2的水位而变更开度的防倒流阀301,并且用户可以将与水位传感器302测量的水位值对应的防倒流阀301的开度制成表,从而可以借助水位传感器302的测量值来调节防倒流阀301的开度。
用户可以关于水位传感器302设定低温再生器2的水位阈值,并且当水位传感器302测量的水位高于阈值时,可以将防倒流阀301设定成关闭。
防倒流装置300可以是包括防倒流阀301和水位传感器302的防倒流综合系统。
参考图6,第一排泄管28可以连接有防止制冷剂从汇流点28P向低温再生器2倒流的防倒流装置400,并且汇流点28P处可以装设用于测量经由汇流点28P的制冷剂干度的干度计402。
此时,防倒流装置400可以包括根据干度计402测量的汇合点28P的干度值变更开度的防倒流阀401,并且用户可以将与干度计402测量的干度值对应的防倒流阀401的开度制成表,从而借助干度计402的测量值来调节防倒流阀401的开度。
用户可以关于干度计402设定汇合点28P处的干度阈值,并且当干度计402测量的干度值高于阈值时,可以将防倒流阀401设定成关闭。
防倒流装置400可以是包括防倒流阀401和干度计402的防倒流综合系统。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冷却机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效果。
第一,通过将由流向冷凝器的制冷剂之间的压力差引起的闪蒸现象而汽化的制冷剂分离出来,可以使制冷剂顺利地排放至冷凝器,并且可以防止制冷剂倒流至再生器。
第二,通过将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流动的回路进行二元化,可以提高冷凝器中的冷凝效率。
第三,通过建立立即检测并响应冷却机的不良操作状态的系统,能够事先防止因不良操作而导致的故障或寿命缩短。
虽然已经参考其若干说明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许多其他的变型例和实施方式,这些变型例和实施方式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范围内。更特别的是,在公开、图示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主题组合布置的构成部件和/或布置中的各种变更和变型是可能的。除了构成部件和/或布置方面的变更和变型之外,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另选用途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8)

1.一种冷却机,所述冷却机包括:
吸收器,所述吸收器通过混合制冷剂和吸收剂而生成吸收溶液;
第一再生器,所述第一再生器将从所述吸收器排放的吸收溶液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
第二再生器,所述第二再生器将从所述吸收器排放的吸收溶液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使从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排放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膨胀装置,所述膨胀装置使从所述冷凝器排放的制冷剂进行膨胀;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使从所述膨胀装置排放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并将所述制冷剂排放至所述吸收器;
第一排泄管,从所述第一再生器排放的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一排泄管;
第二排泄管,从所述第二再生器排放的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二排泄管;以及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将经由所述第一排泄管和所述第二排泄管引入的制冷剂分离成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其中,在所述第一排泄管和所述第二排泄管中流动的制冷剂汇合处形成汇合点,并且在所述汇合点处汇合的制冷剂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机,所述冷却机还包括用于降低在所述第二排泄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减压装置,
其中,被所述减压装置降低压力的制冷剂和流经所述第一排泄管的制冷剂在所述汇合点处汇合,并且经过所述汇合点的制冷剂在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混合的同时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其中,从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排放的气态制冷剂流经的气体管连接至所述冷凝器,并且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放的气态制冷剂并入所述气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机,其中,所述气体管包括:
连接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的第二气体管;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冷凝器的第一气体管,
其中,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放的气态制冷剂并入所述第一气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其中,从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排放的气态制冷剂流经的气体管连接至所述冷凝器,
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放的气态制冷剂并入所述气体管,并且
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放的液态制冷剂被引入所述冷凝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机,其中,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气态制冷剂排放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上部,并且所述液态制冷剂排放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机,其中,所述气态制冷剂经由所述气体管流入所述冷凝器的上部中,并且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放的所述液态制冷剂被引入所述冷凝器的下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其中,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放的液态制冷剂流入所述冷凝器中,同时所述制冷剂的压力被用于降低流入所述冷凝器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液态减压装置降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其中,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上部中,并且
借助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操作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排放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上部,并且所述液态制冷剂排放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其中,供从所述第一再生器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的上部排放的气态制冷剂流动的气体管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上部,
所述第一排泄管连接至所述第一再生器的下部,
所述第二排泄管连接至所述第二再生器的下部,
所述气液分离器布置在低于所述第一排泄管和所述第二排泄管的位置,并且
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液态制冷剂流入所述冷凝器的下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所述冷却机还包括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以使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机,其中,由所述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冷凝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却机,其中,由所述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冷凝器中,同时所述制冷剂的压力被用于降低由所述制冷剂冷凝热交换单元进行热交换后的制冷剂的压力的液态减压装置降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机,其中,所述第一排泄管连接有防止所述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一再生器中的防倒流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机,所述冷却机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再生器的水位,
其中,所述防倒流装置包括阀装置,根据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测量值调节所述阀装置的开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冷却机,其中,在所述第一排泄管和所述第二排泄管中流动的制冷剂汇合处形成汇合点,
所述冷却机还包括干度计,所述干度计用于测量经过所述汇合点的制冷剂的干度,
其中,所述防倒流装置包括阀装置,根据所述干度计的测量值调节所述阀装置的开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机,所述冷却机还包括第三再生器,所述第三再生器用于将从所述吸收器排放的所述吸收溶液分离成制冷剂和吸收剂,
其中,所述第三再生器在比所述第一再生器和所述第二再生器更高的温度和更高的压力下分离制冷剂和吸收剂。
CN202110047769.9A 2020-01-15 2021-01-14 冷却机 Active CN1131245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05507 2020-01-15
KR1020200005507A KR102292399B1 (ko) 2020-01-15 2020-01-15 냉동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4582A true CN113124582A (zh) 2021-07-16
CN113124582B CN113124582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760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7769.9A Active CN113124582B (zh) 2020-01-15 2021-01-14 冷却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0184B2 (zh)
KR (1) KR102292399B1 (zh)
CN (1) CN11312458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9594A (ja) * 1994-12-06 1996-06-21 Nippondenso Co Ltd 多重効用吸収式冷凍装置
CN1184922A (zh) * 1996-10-14 1998-06-17 帕洛马工业株式会社 吸收式空调机
CN1788184A (zh) * 2003-05-14 2006-06-14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吸收冷冻机
CN101813397A (zh) * 2010-04-19 2010-08-25 浙江大学 一种热能驱动无运动部件的超低温制冷机
CN102032706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吸收式制冷机
KR20130137786A (ko) * 2012-06-08 2013-12-18 (주) 씨테크놀로지시스템 연료전지 폐열을 이용한 냉난방 시스템
KR20150007131A (ko) * 2013-07-10 2015-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흡수식 칠러
CN10609147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氨水吸收‑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及换热方法
CN108375238A (zh) * 2017-01-31 2018-08-07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吸收式制冷机
CN110259533A (zh) * 2019-06-21 2019-09-20 中南大学 耦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卡琳娜循环余热发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1007A (en) * 1998-03-24 1999-08-03 Carrier Corporation Asb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condensate solution coupling
JP2000028236A (ja) * 1998-07-13 2000-01-28 Paloma Ind Ltd 吸収式冷凍機
US6584801B2 (en) * 2000-12-12 2003-07-01 Donald C. Erickson Absorption cycle with integrated heating system
US20050193758A1 (en) * 2003-10-27 2005-09-08 Wells David 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 heating and cooling
US7464562B2 (en) * 2004-10-13 2008-12-16 Ebara Corporation Absorption heat pump
US9994751B2 (en) * 2008-04-30 2018-06-1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s using a LGWP refrigerant
CN102032708A (zh) 2010-11-09 2011-04-27 大连奥华来机电发展有限公司 具有热回收和超高效地源热泵的采暖制冷系统
KR101071409B1 (ko) 2011-05-11 2011-10-07 문감사 2단 히트펌프 사이클을 이용한 온수 및 냉수 생산 시스템
JP6015132B2 (ja) * 2012-05-29 2016-10-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複合型吸収式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KR101702952B1 (ko) 2016-05-13 2017-02-09 삼중테크 주식회사 3중 효용 흡수식 냉동기
JP6475684B2 (ja) 2016-11-22 2019-02-27 株式会社Subaru コイルユニット
KR102038436B1 (ko) 2018-09-14 2019-11-26 삼중테크 주식회사 고온재생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중 효용 가스직화식 흡수식 냉동기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9594A (ja) * 1994-12-06 1996-06-21 Nippondenso Co Ltd 多重効用吸収式冷凍装置
CN1184922A (zh) * 1996-10-14 1998-06-17 帕洛马工业株式会社 吸收式空调机
CN1788184A (zh) * 2003-05-14 2006-06-14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吸收冷冻机
CN102032706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吸收式制冷机
CN101813397A (zh) * 2010-04-19 2010-08-25 浙江大学 一种热能驱动无运动部件的超低温制冷机
KR20130137786A (ko) * 2012-06-08 2013-12-18 (주) 씨테크놀로지시스템 연료전지 폐열을 이용한 냉난방 시스템
KR20150007131A (ko) * 2013-07-10 2015-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흡수식 칠러
CN106091474A (zh) * 2016-06-17 2016-1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氨水吸收‑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及换热方法
CN108375238A (zh) * 2017-01-31 2018-08-07 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吸收式制冷机
CN110259533A (zh) * 2019-06-21 2019-09-20 中南大学 耦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卡琳娜循环余热发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40184B2 (en) 2024-03-26
KR102292399B1 (ko) 2021-08-20
US20210215405A1 (en) 2021-07-15
KR20210092030A (ko) 2021-07-23
CN113124582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074250A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
JP2006052934A (ja) 熱交換装置および冷凍装置
CN103836847A (zh) 制冷循环装置和具备该制冷循环装置的热水生成装置
WO2019128519A1 (zh) 空调器系统
KR20120083139A (ko) 히트펌프식 급탕장치
KR101321549B1 (ko) 히트 펌프
KR101750649B1 (ko) 흡수식 냉동기
CN113124582B (zh) 冷却机
JP201702617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5371516B (zh) 二氧化碳双级冷热联供系统
JP5240040B2 (ja) 冷凍装置
WO2019128518A1 (zh) 空调器系统
CN213066334U (zh) 一种空调
KR20200007771A (ko) 냉동 장치 및 온도 제어 장치
CN113124583B (zh) 冷却机
JP2001241797A (ja) 冷凍サイクル
JPH0275863A (ja) 冷暖房装置
US20230324088A1 (en) Sorption heat pump and sorption cycle
CN109631414A (zh) 一种独立机械冷却的吸收/压缩混合循环系统
JP2003004330A (ja) 排熱回収式空気調和装置
KR102070875B1 (ko) 흡수식 냉동 시스템
KR101402588B1 (ko) 냉매 직접 열교환 방식의 반도체 칠러와 반도체 칠링 방법 및 반도체 칠러의 운전 방법
CN210772889U (zh) 换热器系统及冷水机组
KR100827569B1 (ko) 히트펌프를 구비한 흡수식 냉동장치
JP2017161088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