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4492B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4492B
CN113124492B CN201911416301.1A CN201911416301A CN113124492B CN 113124492 B CN113124492 B CN 113124492B CN 201911416301 A CN201911416301 A CN 201911416301A CN 113124492 B CN113124492 B CN 113124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heat
indoor unit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63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4492A (zh
Inventor
林晨
大森宏
何家基
江晨钟
岳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63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4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4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4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shape of the heat exchangers or of parts thereof, e.g. of their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侧板和下侧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后背板;壳体构成容置腔,上侧板设置有第一入风区,下侧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区,后背板设置有第二入风区,下侧板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区;换热器和风机,均设置在容置腔内,换热器位于风机和后背板之间,第一入风区和第一出风区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均落在换热器上,第二入风区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落在换热器上;第二出风区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落在风机的排风口;其中,风机关闭状态下,第一入风区和第一出风区开启;风机开启状态下,第二入风区和第二出风区开启。本申请空调室内机可实现主动被动双模式制冷。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室内机多通过风机将室内回风吸入内机,再将经蒸发器换热后得到的冷风吹入室内,风量较大,且风机运行的噪声也较大,给用户造成了不好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制冷模式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侧板和下侧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后背板,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壳体构成容置腔,上侧板设置有第一入风区,下侧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区,后背板设置有第二入风区,下侧板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区;换热器,设置在容置腔内,第一入风区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换热器上,第二入风区沿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换热器上,第一出风区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换热器上;风机,设置在容置腔内,换热器位于风机和后背板之间,风机的抽风口朝向换热器,第二出风区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风机的排风口;其中,风机关闭状态下,第一入风区和第一出风区开启;风机开启状态下,第二入风区和第二出风区开启。
其中,风机开启状态下,第一出风区关闭。
其中,换热器包括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由上侧板到下侧板的方向,换热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集水槽,设置于容置腔内,位于换热器和下侧板之间,集水槽的槽口朝向换热器。
其中,换热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器在第二方向上排列设置;集水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一集水槽设置于一换热器朝向下侧板的一侧。
其中,换热器包括沿第一参考平面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换热管路,多个第一换热管路均穿设于所述换热片,第一参考平面与第一方向的第一夹角为0°~30°。
其中,换热器包括沿第二参考平面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换热管路,多个第二换热管路均穿设于多个换热片,第二参考平面与第一方向的第二夹角为5°~30°,第二夹角大于等于第一夹角。
其中,换热片包括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多个第一换热管路均穿设于多个第一换热片,多个第二换热管路均穿设于多个第二换热片,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靠近出风区的一端相互抵接,靠近入风区的另一端相互间隔。
其中,换热片的内部集成有换热管路,换热片在换热管路所在区域具有第一厚度,换热片在换热管路以外的其他区域具有第二厚度,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2。
其中,壳体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平均高度,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平均宽度,在第三方向上具有平均长度,平均高度、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的乘积大于等于0.02立方米,平均高度与平均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1,平均宽度与平均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15小于等于5,且平均高度与平均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3小于等于3。
其中,集水槽在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斜面,使得由入风区到出风区的方向,集水槽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中,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入风区和第一出风区,第二入风区和第二出风区,第一入风区设置在上侧板,第一出风区设置在下侧板,第二入风区设置在后背板,第二出风区设置在下侧板,风机关闭状态下,第一入风区和第一出风区开启,空气由第一入风区进入容置腔,经过换热器制冷后,冷空气沉降由第一出风区排出。风机开启状态下,第二入风区和第二出风区开启,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由第二入风区进入容置腔,仅换热器制冷后,经风机的作用,由第二出风区抽出。本申请空调室内机可实现被动式的自然对流空气制冷,也可实现主动式的风机驱动空气制冷,适用于需低风感低噪声的需求,也适用于强效制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顶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中换热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4,图1是本申请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顶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1、换热器12和风机13。
其中,壳体11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上侧板111和下侧板112,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的前面板113和后背板114,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在上侧板111设置有第一入风区1111,下侧板112设置有第一出风区1121,后背板114设置有第二入风区1141,下侧板112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区1122。
壳体11内部形成一容置腔115,换热器12及风机13均设置在容置腔115内,其中,换热器12位于风机13和后背板114之间,风机13的抽风口朝向换热器12。
第一入风区1111沿第一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换热器12上,第一出风区1121沿第一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换热器12上,由第一入风区1111进入的空气经由换热器12制冷后,转变为冷空气由第一出风区1121排出。
第二入风区1141沿第二方向Y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换热器12上,第二出风区1122沿第一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风机13的排风口,在风机13的作用下,空气由第二入风区1141进入,经换热器12制冷后,转变的冷空气由风机13的抽风口进入,排风口排出,并由第二出风区1122排出。
其中,第一出风区1121和第二出风区1122可以为连通的一个出风区,也可以为间隔开的不同出风区。例如若在下侧板112上的开口构成出风区,则第一出风区1121和第二出风区1122可为一个开口的不同部分,或者二者为不同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13关闭状态下,第一入风区1111和第一出风区1121开启。第一入风区1111和第一出风区1121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设置,空调室内机100在使用时,第一方向X为竖直方向,空气自然由第一入风区1111进入,制冷后沉降至第一出风区1121排出,整体实现由上至下的冷空气沉积。进一步的,为提高第一出风区的冷空气沉积效率,在风机13关闭状态下,第二出风区1122也处于关闭状态。
风机13开启状态下,第二入风区1141和第二出风区1122开启,风机13的抽风口朝向换热器12,也朝向第二入风区1141,在第二方向Y上抽取空气,使空气由第二入风区1141进入,经过换热器12,由风机13的排风口排出至第二出风区1122。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在风机13进行抽风时,由第一出风区1121抽入空气,空气无法经过换热器而直接由第二出风区1122排出,在风机13开启状态下,第一出风区1121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可实现风机关闭时被动的自然对流制冷,以及风机开启时主动的抽风制冷。
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12包括沿第三方向Z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121,换热器12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在第二方向Y上排列设置。即每一换热器12包括一组多个换热片121,本实施例中存在多个换热器12,即多组换热片121在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其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
第一入风区1111和第二入风区1141进入的空气经由换热器12冷却,从出风区排出,期间换热器12对空气具有一定的阻力,而为了减小该阻力,本实施例中换热片规则排列,即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换热片121均平齐排列。
进一步的,第一入风区1111在第一方向X上的投影落在所有换热器12构成的区域内。通过这种布置方式,使所有换热器12基本布满整个容置腔,保证了由第一入风区1111进入的空气均能经过换热器,继而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中央空调,自然对流的制冷主要由第一入风区1111进入,第一出风区1121排出。第一入风区1111及第一出风区1121的大小决定了制冷效果的高低,具体的,第一入风区1111的面积A1与上侧板111的面积A2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1,如图4所示,第一入风区1111的面积A1为入风口围成区域的面积,上侧板111的面积A2为上侧板边缘围成区域的面积。同理第一出风区1121的面积B1与下侧板112的面积B2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1。
第一入风区1111对应的比值可大于第一出风区1121对应的比值,以更利于冷空气的排出。且若比值更靠近1,即制冷效率高;若比值更靠近0.4,则制冷效率低,自然对流制冷应用于提高人体的体感,不需要过高的制冷效果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比值。
在使用本实施例时,以第一方向X为垂直方向放置空调室内机100,对应冷空气向下沉积的方向。此时换热器12产生的冷凝水也会向下流动,朝向第一出风区1121流动,因而本实施例中,在换热器12朝向第一出风区1121的一侧还设置有集水槽14,即集水槽14位于换热器12和第一出风区1121之间,集水槽14的槽口141朝向换热器12。
集水槽14的设置会对冷空气的沉降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由上侧板111到下侧板112的方向,换热片12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W1逐渐减小,集水槽14的槽口14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W21大于换热片121朝向集水槽14一端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W11即可,因此,在由上侧板111到下侧板112的方向上,减小换热片121的宽度W1,即可实现减小集水槽14的尺寸;且在朝向上侧板111的方向上,换热片121的宽度W1较大,可使换热器12能够尽量覆盖第一入风区1111。
进一步的,集水槽14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的两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斜面142,使得由上侧板111到下侧板112的方向,集水槽14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W2逐渐减小。避免了冷空气流经集水槽14后形成能够滞区。斜面142与第一方向X的夹角为5°~60°。
若本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换热器12,则对应也设置有多个集水槽14,集水槽14均在第三方向Z上延伸,且在第二方向Y上平行排列设置,集水槽14在沿第二方向Y上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汇集排水结构15,为便于冷凝水的排出,集水槽14统一朝向排水结构15倾斜。
本实施例的方案适用于中央空调,即高度较小,长宽较大的空调结构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壳体11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平均高度H3,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平均宽度W3,在第三方向上具有平均长度D3。
其中,平均高度H3、平均长度D3和平均宽度W3的乘积大于等于0.02立方米,平均高度H3与平均长度D3的比值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1,平均宽度W3与平均长度D3的比值大于等于0.15小于等于5,且平均高度H3与平均宽度W3的比值大于等于0.3小于等于3。即壳体11具有以下尺寸关系:
H3×D3×W3≥0.02m3
0.1≤H3:D3≤1
0.15≤W3:D3≤5
0.3≤H3:W3≤3
该尺寸关系的空调室内机用作中央空调适用于室内安装,且可实现较高的冷气自然沉积效果。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换热器12包括沿第一参考平面C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换热管路122,第一参考平面C即第一换热管路122排列形成的平面,为第一换热管路122中轴线所构成的平面。多个第一换热管路122均穿设于多个换热片121,第一参考平面C与第一方向X的第一夹角为0°~30°。
换热器12还包括沿第二参考平面D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换热管路123,多个第二换热管路123均穿设于多个换热片121,第二参考平面D与第一方向X的第二夹角为5°~30°。即多个第一换热管路122和多个第二换热管路123呈V型设置,第二夹角可大于或等于第一夹角。其中,换热管路的外管径范围为2mm~12mm,可在实现一定的换热效果的同时避免对冷空气造成过大的阻力。
换热器12的V型设置是使在第一方向上换热器12能够尽可能大面积覆盖空气流动的区域,提升冷气下沉性能,倾斜为0~30°,同时可避免冷凝水从换热器12上直接滴下,而可以使冷凝水沿着换热器12流至集水槽13。
本实施例中,换热片121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组合结构。如图2中,换热片121由第一换热片1211和第二换热片1212构成,多个第一换热管路122均穿设于多个第一换热片1211,多个第二换热管路123均穿设于多个第二换热片1212。
第一换热片1211和第二换热片1212靠近出风区的一端相互抵接,靠近入风区的另一端相互间隔,构成与第一换热管路122和第二换热管路123配合的V型。第一换热片1211与第二换热片1212形状尺寸均相同,均为长条形。第一换热片1211的中轴线位于第一参考平面C上,第二换热片1212的中轴线位于第二参考平面D上。
通过上述第一换热片1211和第二换热片1212的设置,尽可能覆盖第一方向上的空气流通区域,且减小第二方向即第三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即减小空气流动的阻力,强化空气自然下沉效果。
为了在实现换热的同时避免对冷空气造成阻力,两相邻第一换热片1211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换热片1211的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06且小于等于0.7。同理第二换热片1212与第一换热片1211具有相同设计尺寸设计。
进一步的,第一换热片1211和第二换热片1212沿着第一方向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比例大于0.85小于1,二者沿第二方向在同一平面上的投影大部分重合。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换热片1211和第二换热片1212的投影面积比例设计可使第一换热片1211和第二换热片1212的布局更加紧凑,提高容置腔的空间利用率,且提高换热效果。第二方向上,可尽量减小二者的总投影面积,继而强化空气自然下沉效果。
第一换热片1211和第二换热片1212靠近第一出风区1121的一端进行切边处理,以将冷凝水导流至集水槽,第一换热片1211中的切边与第一参考平面C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60°,进一步的实现减小集水槽14尺寸,继而减小集水槽14对冷空气的阻碍,同时夹角不会过大,还可兼顾避免水流在流经切边的中途直接落下。
例如换热器还可以如图5,图5是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实施例中换热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换热片121中集成有换热管路122,换热片121在换热管路122所在区域具有第一厚度,换热片121在换热管路122以外的其他区域具有第二厚度,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2。第二厚度与相邻两个换热片121之间间距的比值大于等于0.01小于等于0.5。本散热器相较于上述散热器,能够兼顾空气流动阻力和换热性能,实现综合性能最优化。
换热管路122为制冷剂流路,可通过在换热片121上通过吹胀的方式形成,依据换热片121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换热管路122也为V型,使得换热片121上的温度尽量均匀。该换热片121对冷空气的阻碍更小。
本实施例空调室内机能够实现空气自然对流的被动制冷模式及风机抽风制冷的主动模式,满足低噪声低风感的制冷送风需求及强效制冷需求,且室内机中换热器及集水槽的设计方式更利于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侧板和下侧板,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前面板和后背板,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壳体构成容置腔,所述上侧板设置有第一入风区,所述下侧板设置有第一出风区,所述后背板设置有第二入风区,所述下侧板还设置有第二出风区;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入风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换热器上,所述第二入风区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换热器上,所述第一出风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换热器上;
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后背板之间,所述风机的抽风口朝向所述换热器,所述第二出风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风机的排风口;
其中,所述风机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入风区和所述第一出风区开启,所述第一入风区用于空气自然进入,所述第一出风区用于排出经过所述换热器后自然沉降的空气;所述风机开启状态下,所述第二入风区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开启,所述抽风口通过所述第二入风区抽入空气,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区排出经过所述换热器后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开启状态下,所述第一出风区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由所述上侧板到所述下侧板的方向,所述换热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集水槽,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下侧板之间,所述集水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设置;所述集水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每一所述集水槽设置于一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下侧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沿第一参考平面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换热管路,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路均穿设于所述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一参考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夹角为0°~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沿第二参考平面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换热管路,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路均穿设于所述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二参考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夹角为5°~30°,所述第二夹角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包括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路均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片,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路均穿设于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靠近所述出风区的一端相互抵接,靠近所述入风区的另一端相互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片的内部集成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片在所述换热管路所在区域具有第一厚度,所述换热片在所述换热管路以外的其他区域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厚度与所述第二厚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2小于等于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平均高度,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平均宽度,在第三方向上具有平均长度,所述平均高度、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的乘积大于等于0.02立方米,所述平均高度与所述平均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1小于等于1,所述平均宽度与所述平均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15小于等于5,且所述平均高度与所述平均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3小于等于3。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斜面,使得由所述入风区到所述出风区的方向,所述集水槽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
CN201911416301.1A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13124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6301.1A CN113124492B (zh)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6301.1A CN113124492B (zh)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4492A CN113124492A (zh) 2021-07-16
CN113124492B true CN113124492B (zh) 2022-11-29

Family

ID=7677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6301.1A Active CN113124492B (zh) 2019-12-31 2019-12-31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449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1685A (ja) * 1999-08-03 2001-02-1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空調装置
CN1707169A (zh) * 2004-06-11 2005-1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1592392A (zh) * 2008-05-30 2009-12-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结构
CN102589053A (zh) * 2012-03-13 2012-07-18 刘华荣 多功能新风节能空调
CN103953975A (zh) * 2014-05-14 2014-07-30 重庆大学 一种双回风口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4374004A (zh) * 2014-10-20 2015-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CN108278683A (zh) * 2018-03-23 2018-07-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1685A (ja) * 1999-08-03 2001-02-16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空調装置
CN1707169A (zh) * 2004-06-11 2005-1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1592392A (zh) * 2008-05-30 2009-12-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结构
CN102589053A (zh) * 2012-03-13 2012-07-18 刘华荣 多功能新风节能空调
CN103953975A (zh) * 2014-05-14 2014-07-30 重庆大学 一种双回风口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4374004A (zh) * 2014-10-20 2015-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CN108278683A (zh) * 2018-03-23 2018-07-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4492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18854B1 (ko) 열교환기
AU2008221874B2 (en) Heat exchanger
CN211781451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1829074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23082700A1 (zh) 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US11168900B2 (en) Pneumatic radiation air conditioner
CN113124492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165622U (zh)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CN211781452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113124497B (zh) 空调室内机
US6659170B1 (en) Energy-efficient, finned-coil heat exchanger
CN215062571U (zh) 冷风扇
CN211925909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CN211977312U (zh) 蒸发组件和家电设备
CN115485521A (zh) 板状热交换器
CN112923437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54459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362208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923442B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672402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89189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CN114165948B (zh) 换热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159168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669789A (zh) 空调室内机及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