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4945B -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4945B
CN113114945B CN202110410158.6A CN202110410158A CN113114945B CN 113114945 B CN113114945 B CN 113114945B CN 202110410158 A CN202110410158 A CN 202110410158A CN 113114945 B CN113114945 B CN 113114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value
set value
level
assig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01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4945A (zh
Inventor
伊势利道
冈田孝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044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0932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044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2372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114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9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4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4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为对特定操作件作出的多级操作量中的各级操作量分配和设定处理内容。响应于对特定操作件进行的用户操作,执行为与用户操作的操作量对应的等级设定的处理内容。显示如下设定画面,该设定画面用于分配要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为对特定操作件进行的多级操作量中的各级操作量设定的处理内容。响应于在设定画面被显示的同时对特定构件作出的用户操作,提供指示用户操作的操作量的显示。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月15日,申请号为201910035998.1,发明名称为“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操作件的操作而要执行的内容能够由用户自定义的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已经讨论了基于对操作件作出的操作量来执行功能的装置。日本特开2010-56972号公报讨论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基于因对可旋转的旋转件进行的操作而相对于初始位置产生的旋转角度,来执行被分配的功能。
还讨论了为预定参数设定平滑值的装置。日本特开2009-171192号公报讨论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可以设定伽马特性,即视频图像的图像质量设定参数,并且通过曲线校正使所设定的伽马曲线平滑。
根据日本特开2010-56972号公报,提前分配与不同的操作量对应的功能。根据该技术,用户的操作会立即致使功能的执行。因此,用户难以尝试用于执行各功能的操作量,并且难以识别操作量。
在设定项目的参数能够由用户设定的装置中,比如日本特开2009-171192号公报,参数的设定可能改变与其他设定项目的大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该装置可能无法提供用户期望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如下方面中的至少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能够使用户容易地识别操作量。另一方面是防止具有大小关系的设定项目被设定为错误的设定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响应于用户对具有与相应的控制设定相关联的多个能够选择的操作等级的操作件的操作,根据与所选择的操作等级相关联的控制设定来控制所述电子装置;设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将控制设定分配给操作件的操作等级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等级;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i)显示设定画面,设定画面用于基于来自用户的设定指令,设定要由设定单元分配的一个或多个控制设定;以及(ii)响应于在设定画面被显示的同时用户对操作件的操作,在设定画面上显示指示符,以示出通过对操作件的操作而正在被选择的操作等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与特定实施例或实施例的组相关的任何特征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特征组合,除了由本发明的如上限定的最宽方面赋予的限制以外没有任何限制。特别地,来自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在必要时进行组合,或者可以在将来自单独实施例的元素或特征的组合在单个实施例中有益时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外部构造。
图2是示出摄像机的构造示例的框图。
图3A至图3E示出了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和操作条件的示例。
图4是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设定项目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6A至图6C示出了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
图7是设定值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8A至图8C是用于描述设定值改变处理的示例的图。
图9(包括图9A和图9B)是可变性检查处理的流程图。
图10(包括图10A和图10B)是校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校正例外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至图12K是用于解释设定值的校正的示例的图。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非便携式游戏机的构造示例。
图14是功能设定画面的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5A-1至图15A-3和图15B-1至图15B-3示出了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定项目和设定值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应当注意,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示例,并且能够根据本发明所适用的装置的各个构造和各种条件适当地变型或改变。因而,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电子装置是数字摄像机10(在下文中,称作摄像机10)的情况。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机10用作显示控制装置。
图1A至图1C是示出摄像机10的外部构造的示例的图。图1A是摄像机10的从一侧看时的立体图。图1B是摄像机10的从另一侧看时的立体图。
摄像机10在前侧包括防护件(barrier)101和成像镜头102。摄像机10包括:取景器,其用作显示单元103a;和显示单元103b,其配置在摄像机10的主体的上侧、配置在取景器的外侧。显示单元103a和103b与显示单元的示例对应。虽然能够使显示单元103a和103b同时输出,但是能够使显示单元103a和103b中的一者独立输出。在以下描述中,如果不进行区分,则将显示单元103a和103b称作显示单元103。摄像机10在主体部的侧方包括用作操作器件的跷板式握持变焦件(seesaw-type grip zoom)104(变焦键)。握持变焦件104与操作件的示例对应。摄像机10还包括菜单按钮106、成像按钮107、回放按钮108和电源开关215。响应于菜单按钮106的按下,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菜单画面,由此能够显示将稍后描述的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基于成像按钮107的按下,能够发出拍摄静止图像和运动图像的指令。
图1C是握持变焦件104的放大图。握持变焦件104通过用户的按压操作而操作,例如用户可以按压第一操作部105a以将景物推近(zoom in),并且可以按压第二操作部105b以将景物拉远(zoom out)。基于当从基准位置按压握持变焦件104时的按压量(操作量),为摄像机10分配变焦速度(功能或动作量)。具体地,握持变焦件104包括第一操作部105a和第二操作部105b。第一操作部105a是供用户向远摄侧(T侧)将景物推近的操作部。第二操作部105b是供用户向广角侧(W侧)将景物拉远的操作部。如果用户按压第一操作部105a,则摄像机10以被分配给按压量的变焦速度将景物推近,即变焦速度取决于按压量。如果用户按压第二操作部105b,则摄像机10以被分配给按压量的变焦速度将景物拉远。握持变焦件104被构造为如果用户解除第一操作部105a或第二操作部105b的按压,则握持变焦件104返回到基准位置(初始位置)。
图2是示出摄像机10的构造例的框图。
成像镜头102是包括变焦镜头和聚焦镜头的镜头单元。变焦镜头通过改变焦距来改变变焦倍率。变焦镜头由变焦控制单元201控制。聚焦镜头是进行聚焦的镜头。聚焦透镜由距离测量控制单元202控制。
成像单元203是包括将光学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的图像传感器。成像单元203与成像单元的示例对应。模数(A/D)转换器204将从成像单元203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防护件101覆盖包括摄像机10的成像镜头102的成像系统,由此防止对成像系统的造成污渍和损坏。
图像处理单元205对来自A/D转换器204的图像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单元206的图像数据进行诸如预定像素插值和缩小等的调整大小处理以及颜色转换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05通过使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计算处理,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所获得的计算结果进行曝光控制和距离测量控制。由此,进行通过镜头(TTL(through-the-lens))自动聚焦(AF)处理、自动曝光(AE)处理和预闪发光(电子闪光(EF))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05还通过使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计算处理,并且基于所获得的计算结果进行TTL自动白平衡(AWB)处理。
来自A/D转换器204的图像数据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05和存储器控制单元206写入存储器207,或者直接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206写入存储器207。存储器207存储通过成像单元203获得且通过A/D转换器204数字转换的图像数据以及要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图像数据。存储器207具有对于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以及预定持续时间的运动图像和音频而言足够的存储容量。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从记录介质208读取的图像数据和画面上显示(OSD(on-screen display))数据时,存储器207还用作图像显示存储器(视频存储器)。
数模(D/A)转换器209将存储在存储器207中的用于图像显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将模拟信号供给到显示单元103。因而,写入存储器207的用于图像显示的图像数据经由D/A转换器209通过显示单元103显示。基于来自D/A转换器209的模拟信号,显示单元103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的显示设备上提供显示。如果一旦被A/D转换器204进行A/D转换且积累在存储器207中的数字信号被D/A转换器209进行模拟转换,并且依次传送到显示单元103并显示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单元103用作电子取景器并显示实时取景图像。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单元103是液晶显示器,而可以使用诸如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的其他类型的显示器。显示单元103不限于电子取景器或小尺寸(例如,3.5英寸)液晶监测器,并且可以通过诸如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HDMI是注册商标)和串行数字接口(SDI)等的外部输出实现。显示单元103可包括多个这样的显示输出。
非易失性存储器210是用作在电学上可抹除且可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存储器。例如,使用在电学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210。非易失性存储器210存储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常数和程序。该程序是用于进行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稍后描述的各种流程图的程序。
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整个摄像机10。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执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的程序来实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稍后描述的处理。系统控制单元50还通过控制存储器207、D/A转换器209和显示单元103进行显示控制。系统控制单元50与控制单元、显示控制单元和分配单元的示例对应。
例如,系统存储器21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系统存储器211存储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常数、变量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10读取的程序。系统计时器212是测量用于各种控制的时间和内置时钟的时间的计时单元。
操作单元213是用于将各种操作指令输入到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单元。操作单元213包括菜单按钮106、取消按钮、方向键盘(directionalpad)(上键、下键、左键和右键)、设定按钮和诸如自动对焦/手动对焦(AF/MF)按钮等的各种选择按钮。例如,如果按下菜单按钮106,则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示出各种设定的菜单画面。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显示在显示单元103上的菜单画面、方向键盘和设定按钮直观地选择和/或设定各种设定。
模式改变开关214将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模式切换成包括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和回放模式在内的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模式。
电源开关215是用于切换电源接通和断开的推钮。
握持变焦件104是跷板式设备(即,操作件的类型)并通过按压来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握持变焦件104的第一操作部105a或第二操作部105b的按压量,并且控制变焦控制单元201来改变成像镜头102的位置,以便获得被分配给按压量的变焦速度。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握持变焦件104被构造为按压量越大,电压的变化量越大。于是,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检测由握持变焦件104输出的电压来检测按压量。因而,系统控制单元50与检测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量的检测单元的示例对应。
电源控制单元216包括电池检测电路、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和用于切换要通电的块的开关电路。电源控制单元216检测电池有无安装、电池的类型和剩余电池电量。电源控制单元216基于检测结果和来自系统控制单元50的指令控制DC-DC转换器,并且在所需期间向包括记录介质208在内的各个部分供给所需的电压。
电源单元217包括:一次电池,诸如碱性电池和锂电池等;二次电池,诸如镍镉(NiCd)电池、镍金属卤化物(NiMH)电池和锂离子(Li)电池等;和/或交流(AC)适配器。记录介质接口(I/F)218是与诸如存储卡和硬盘等的记录介质208的I/F。记录介质208是用于记录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并且包括半导体存储器或磁盘。
图3A至图3E是示出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示例的图。如果用户经由操作单元213从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变焦设定,则系统控制单元50使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显示在显示单元103上。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是用于进行/设置设定以将变焦速度(功能或动作量)分配给由用户操作的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量(操作量)的画面。
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显示剩余记录时间301a、记录状态301b、记录时间代码301c、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和图像数据303。剩余记录时间301a、记录状态301b、记录时间码301c和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是OSD数据并以叠加的方式显示在图像数据303上。图像数据303的示例是由成像单元203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可以将“0至16”这十七个等级的变焦速度分配给握持变焦件104的五个等级的按压量。按压量不限于五个等级,并且可以存在例如其他等级的按压,例如三个等级的按压、十六个等级的按压或三个等级的按压与十六个等级的按压之间的任意个等级的按压。变焦速度不限于十七个等级,并且存在例如其他等级的变焦。在一些示例中,可以用诸如“慢、正常和快”等的非数字等级表示变焦等级和/或按压等级。
例如,假定用户将变焦速度“3”分配给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量“1”,即假定用户将3的变焦速度分配给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等级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正在以按压量“1”按压握持变焦件104,则摄像机10以变焦速度“3”变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转换当握持变焦件104被按压时检测到的电压,获得在“-127”至“+127”范围内的数值。例如,如果获得“0至25”或“-25至0”范围内的数值,则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按压量是“1”。将电压、数值和按压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前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负值代表握持变焦件104被向W侧按压的状态。正值代表握持变焦件104被向T侧按压的状态。数值“0”代表握持变焦件104未被操作的状态。
五个等级的按压量与数值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将按压量的等级等分,并且数值的分解(resolution)是均匀的,或者可以是给予各个等级不同的权重。例如,当按压量“1”和“5”同其他按压量相比与较宽的数值范围相关联时,给予各个等级不同的权重。
除了自定义变焦设定以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机10可以以“高/中/低”来设定整体变焦速度。换言之,基于“高/中/低”的设定,改变通过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设定的变焦速度“0至16”。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机10还可以被设定为变速变焦或定速变焦。在变速变焦时,摄像机10以被分配给按压量的变焦速度操作。在定速变焦时,无论按压量如何,摄像机10均以特定的变焦速度操作。
图3A示出了首次显示的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示例。在图3A的状态下,握持变焦件104未被操作。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在同一画面上包括第一显示部305和第二显示部306。
第一显示部305可识别地显示当握持变焦件104被操作时的按压量。第一显示部305通过OSD数据显示指示符(indicator)307和按压等级显示308。指示符307是表示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量的显示项目,也就是,例如指示符307表示握持变焦件104的当前按压等级。按压等级显示308是表示五个可能等级的按压量的显示项目。将领会的是,指示符307相对于按压等级显示308的位置可以表示当前受到的按压量。按压等级显示308显示在位于T侧的第一操作部105a的按压量与位于W侧的第二操作部105b的按压量之间分割出来的分割区域。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当握持变焦件104被操作时检测到的按压量显示指示符307。在图3A中,由于握持变焦件104未被操作,所以指示符307位于中央。
第二显示部306可识别地显示被分配给按压量的变焦速度。第二显示部306通过OSD数据显示与按压位置D“pos1”至“pos5”对应的变焦速度309a至309e、项目光标310和上/下键项目311。按压位置D“pos1”至“pos5”允许设定各个按压位置处的变焦速度,并且因此,按压位置D“pos1”至“pos5”与五个等级的按压量对应。具体地,按压位置D“pos1”与按压量“1”对应。按压位置D“pos2”与按压量“2”对应。按压位置D“pos3”与按压量“3”对应。按压位置D“pos4”与按压量“4”对应。按压位置D“pos5”与按压量“5”对应。变焦速度309a至309e分别表示对于按压等级/位置“pos1”至“pos5”而言的当前设定好的变焦速度,并且变焦速度309a至309e的值在从0至16的范围,各个值均与不同的变焦速度对应。例如,以图3A中的按压位置D“pos1”和变焦速度309a为例。按压位置D“pos1”被分配给变焦速度“1”。因而,对于被分配给按压量的变焦速度,用户可以检查第二显示部306。
在图3A中,项目光标310位于按压位置D“pos1”处。上/下键项目311显示在项目光标310的上方和下方。项目光标310表示用户可以以可选择的方式在按压位置D“pos1”处分配变焦速度309a。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上键或下键(上/下键)进行操作,将与按压位置D“pos1”对应的变焦速度从“1”改变为不同的变焦速度。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左键或右键(左/右键)进行操作,将项目光标310从按压位置D“pos1”改变为不同的按压位置D“pos2”至“pos5”。以这种方式,用户还可以以可选择的方式在按压位置D“pos2”至“pos5”处选择和分配变焦速度309b至309e。
图3B示出了当握持变焦件104的位于T侧的第一操作部105a被操作时显示出来的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示例。
在图3B中,由于握持变焦件104的第一操作部105a被按压,所以指示符307向按压等级显示308的T侧移动。具体地,指示符307落在按压等级显示308的位于T侧的按压量“3”的范围内。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用指示符307可识别地显示当用户实际按压握持变焦件104的第一操作部105a时的按压量。
在图3B中,项目光标310位于按压位置D“pos3”处。如果用户继续以按压量“3”按压握持变焦件104的第一操作部105a预定时间,则项目光标310被移动并显示在与按压量“3”对应的按压位置D“pos3”处。于是,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上/下键进行操作,来改变和分配与按压位置D“pos3”对应的变焦速度。将稍后描述用于实现项目光标310的这种动作的处理。
图3C示出了当握持变焦件104的位于W侧的第二操作部105b被操作时显示出来的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示例。
在图3C中,由于握持变焦件104的第二操作部105b被按压,所以指示符307向按压等级显示308的W侧移动。具体地,第二操作部105b被按压到最大,并且指示符307位于按压等级显示器308的位于W侧的端(按压量“5”)处。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用指示符307可识别地显示当用户实际按压握持变焦件104的第二操作部105b时的按压量。
在图3C中,项目光标310位于按压位置D“pos5”。在本示例中,用户继续以按压量“5”按压握持变焦件104的第二操作部105b预定时间,从而将项目光标310移动到与按压量“5”对应的按压位置D“pos5”处。于是,用户可以通过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上/下键进行操作,来改变和分配与按压位置D“pos5”对应的变焦速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被分配给按压位置D“pos1”至“pos5”的设定值的变焦速度具有大小关系。具体地,变焦速度以从按压位置D“pos1”至按压位置D“pos5”的顺序增大。将“按压位置D'pos1'处的设定值”称作“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于是,存在如下大小关系: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如果允许相同的设定值,则大小关系是: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摄像机10将设定项目设定为由用户分配的设定值,同时校正其他设定值,使得所有设定值均维持前述大小关系。
维持该大小关系的目的是防止例如当用户期望设定值基于操作而增大或减小时,设定值却相反地减小或增大。具体地,如果用户加重对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则用户期望变焦速度增大。维持该大小关系以防止变焦速度相反地减小。类似地,如果用户减轻对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则用户期望变焦速度减小。维持该大小关系以防止变焦速度相反地增大。稍后将描述用于校正设定值以维持这种大小关系的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4的流程图描述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从显示到结束的处理。通过使系统控制单元50读取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的程序、将该程序加载到系统存储器211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图4的流程图。如果操作模式是运动图像记录模式,并且用户从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变焦设定,则开始图4的流程图。
在步骤S4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包括图3A所示的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的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并且提供表示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量的指示符307的初始显示。
在步骤S4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被分配给按压位置D的变焦速度。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210读取使按压位置D与变焦速度相关联的信息。基于读取到的信息,如图3A的第二显示部306所示,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被分配给按压位置D“pos1”至“pos5”的变焦速度309a至309e。
在步骤S4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项目光标310的位置设定为初始位置。具体地,如图3A所示,系统控制单元50使项目光标310显示在按压位置D“pos1”处。
在步骤S4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在先按压位置D'”设定为初始值0。在先按压位置D'是在判断被按压状态是否继续时使用的变量。系统控制单元50将该变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
在步骤S4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按压位置D的经过时间T设定为初始值0。按压位置D的经过时间T是在判断被按压状态是否继续时使用的变量。系统控制单元50将该变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
在步骤S4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握持变焦件104是否处于被按压状态。如果握持变焦件104处于被按压状态(在步骤S4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07。如果握持变焦件104未处于被按压状态(在步骤S4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6。系统控制单元50转换从握持变焦件104检测到的电压,并且如果转换到的数值不是0,则确定握持变焦件104处于被按压状态。
在步骤S4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按压位置D。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从在步骤S406中转换的数值获得按压量,并且获得按压位置D“pos1”至“pos5”中的与所获得的按压量对应的按压位置D。例如,如果转换到的数值是“0至25”或“-25至0”,则按压位置D是“pos1”。如果转换到的数值是“+64”,则按压位置D是“pos3”。如果转换到的数值是“-127”,则按压位置D是“pos5”。将数值、按压量和按压位置D“pos1”至“pos5”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前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
在步骤S4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计数按压位置D的经过时间T。如果未计数经过时间T(在步骤S408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09。如果计数经过时间T(在步骤S408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0。如果处理自开始图4的流程图起首次进入到步骤S408,则经过时间T具有0的初始值。于是,由于未计数经过时间T,所以处理进入到步骤S409。
在步骤S4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计数经过时间T。
在步骤S4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使指示符307显示在与用户实际按压握持变焦件104的状态下的按压量对应的位置处。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使指示符307显示在与步骤S407中转换到的数值对应的位置处。例如,如果转换到的数值是“+64”,则如图3B所示,指示符307显示在与位于T侧的按压量“3”对应的位置处。如果转换到的数值是“-127”,则如图3C所示,指示符307显示在位于W侧的端(按压量“5”)处。因此有利地,用户进而能够在按压握持变焦件104的同时容易地识别按压量。在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中,按压量“1”至“5”与按压位置D“pos1”至“pos5”相关联。因而,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当前按压量与哪个按压位置D对应。
在步骤S4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按压位置D是否已经从在先按压位置D'改变。具体地,如果在步骤S407中由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的按压位置D与已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的在先按压位置D'不同,则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按压位置D已经从在先按压位置D'改变。如果按压位置D已经改变(在步骤S41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5。如果按压位置D尚未改变(在步骤S41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2。
在步骤S4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使经过时间T递增并将递增的经过时间T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这里,经过时间T以步骤S412的执行周期为单位递增,以诸如16毫秒和1秒递增。
在步骤S4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按压位置D未发生改变的状态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如果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即,按压位置D已经持续了预定时间(在步骤S41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4。如果持续时间不大于或等于预定时间(在步骤S413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考虑当手指放开时握持变焦件104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的时间地设定预定时间。考虑握持变焦件104返回到初始位置所花费的时间能够防止按压位置D被意外地确定为已经持续了预定时间。例如,预定时间是160毫秒或3秒。将预定时间提前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
在步骤S4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未发生改变的按压位置D处并使项目光标310在未发生改变的按压位置D处显示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例如,如果与按压位置D“pos3”对应的按压量已经持续了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则如图3B所示,系统控制单元50将项目光标310移动到在按压位置D“pos3”处并使项目光标310在按压位置D“pos3”处显示。如果项目光标310已经显示在未发生改变的按压位置D处,则跳过步骤S414的处理。以这种方式,如果与按压位置D对应的按压量已经持续了预定时间或更长时间,则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按压位置D。因而,由于用户不需要自己检查按压位置D的状态,并且不需要然后进行使项目光标310移动的操作,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变焦速度分配给按压量的操作。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
在步骤S4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存储发生改变的当前按压位置D。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将在步骤S407中获得的按压位置D代入变量并将该变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停止在步骤S409中开始的计数。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
在步骤S4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按压位置D的经过时间T设定为初始值0。在步骤S4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接受到改变设定项目的指令。具体地,如果在项目光标310位于按压位置D“pos1”至“pos5”中的任意一处的状态下用户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左键或右键进行操作,则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接受到改变设定项目的指令。如果接受到改变设定项目的指令(在步骤S41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8。如果未接受到改变设定项目的指令(在步骤S41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19。
在步骤S418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设定项目改变处理。例如,假定在图3C的状态下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左键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使项目光标310从按压位置D“pos5”移动到按压位置D“pos4”,并且基于该操作使项目光标310显示在按压位置D“pos4”处。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稍后将参照图5的流程图描述设定项目改变处理。
在步骤S4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接受到改变按压位置D“posN”处的设定值的指令。具体地,如果在项目光标310位于按压位置D“pos1”至“pos5”中的任意一处的状态下用户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上键或下键进行操作,则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接受到改变设定值的指令。如果接受到改变设定值的指令(在步骤S41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20。如果未接受到改变设定值的指令(在步骤S419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421。可以对操作单元213的设定按钮进行操作,以进入设定值改变指令画面,并且可以在设定值改变指令画面上接受改变设定值的指令。
在步骤S4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设定值改变处理。例如,如果在图3C的状态下按下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下键,则系统控制单元50将变焦速度从“16”改变为“15”。如果变焦速度从“16”改变为“15”,则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变焦控制单元201,使得对于与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位置D“pos5”对应的按压量而言的变焦速度稍微变低。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稍后将参照图7的流程图描述设定值改变处理。
在步骤S4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接受到关闭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操作。如果接受到关闭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操作(在步骤S421中为“是”),则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结束显示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来结束图4的流程图的处理。当关闭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作为设定项目的按压位置D和作为设定值的变焦速度彼此彼此关联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还存储表示将稍后描述的设定值光标的位置的信息。另一方面,如果未接受到关闭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操作(在步骤S421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406。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重复前述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5的流程图描述设定项目改变处理。图5的流程图与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418中的设定项目改变处理对应。在步骤S5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N=1至5)。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的按压位置D的“pos”之后的数值,并且假定数值是N,N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
在步骤S5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右键是否被操作。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右键的操作是使项目光标310向右移动的操作。如果右键被操作(在步骤S5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3。如果右键未被操作(在步骤S5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5。
在步骤S5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所获得的指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是否小于设定项目的数量,即是否小于5。如果N是5,则项目光标310不能向右移动。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检查是否存在使项目光标310向右移动的余地。如果N小于5(在步骤S5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4。如果N不小于5(在步骤S503中为“否”),则由于项目光标310不能移动,所以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然后,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406。
在步骤S5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使项目光标310向右移动一(move to the rightby one)并显示项目光标310。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将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改变为N+1,并且将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按压位置D“posN+1”处并在按压位置D“posN+1”处显示。
图6A至图6C是示出自定义变焦设定画面300的示例的图。
图6A示出了项目光标310显示在按压位置D“pos2”处的状态。如果在图6A的状态下用户进行使项目光标310向右移动的操作,则如图6B所示,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按压位置D“pos3”处并在按压位置D“pos3”处显示。如果在图6B的状态下用户进行使项目光标310进一步向右移动的操作,则如图6C所示,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按压位置D“pos4”处并在按压位置D“pos4”处显示。
在步骤S5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左键是否被操作。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左键的操作是使项目光标310向左移动的操作。如果左键被操作(在步骤S50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6。如果左键未被操作(在步骤S505中为“否”),则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然后,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406。
在步骤S5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所获得的指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是否大于1。如果N是1,则项目光标310不能向左移动。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检查是否存在使项目光标310向左移动的余地。如果N大于1(在步骤S5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507。如果N不大于1(在步骤S506中为“否”),则由于项目光标310不能移动,所以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然后,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406。
在步骤S5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使项目光标310向左移动一并显示项目光标310。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使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改变为N-1,并且使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按压位置D“posN-1”处并在按压位置D“posN-1”处显示。
如果在图6C的状态下用户进行使项目光标310向左移动的操作,则如图6B所示,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按压位置D“pos3”处并在按压位置D“pos3”处显示。如果在图6B的状态下用户进行使项目光标310进一步向左移动的操作,则如图6A所示,项目光标310移动到按压位置D“pos2”处并在按压位置D“pos2”处显示。
在步骤S5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更新指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并且将更新后的N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然后,图5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406。
接下来,将参照图7的流程图描述设定值改变处理。
在以下描述中,设定项目posN是指项目光标310所在的按压位置D“posN”处的设定项目。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范围是“0至16”。用M表示设定值光标的位置(设定值的顺序)。M的范围是“1至17”。
将参照图3D和图3E描述设定值光标的位置M与设定值之间的关系。图3D示出了项目光标310位于并显示在设定项目pos3处,并且分配“6”的变焦速度309c作为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状态。
图3E示出了表示设定值光标的位置的M(设定值光标M)与设定值之间的关系。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定值是从0至16的17个整数。与设定值光标M=1对应的设定值是0。与设定值光标M=7对应的设定值是6。由于图3D所示的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是6,所以设定值光标312在M=7处。
图7的流程图与图4的步骤S420中的设定值改变处理对应。图8A至图8C是用于描述图7的流程图的处理的图。在图8A中,横轴表示设定项目pos1至pos5。纵轴表示设定值。图8A示出了项目光标310位于设定项目pos3处的状态。在图8A中,设定项目pos1被分配设定值“0”,设定项目pos2被分配设定值“4”,设定项目pos3被分配设定值“8”,设定项目pos4被分配设定值“12”,设定项目pos5被分配设定值“16”。
在步骤S7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表示位于设定项目posN处的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的M(例如,M=1至17)。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读取表示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且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的M。
在步骤S7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上键是否被操作。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上键的操作是增大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操作。如果上键被操作(在步骤S7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03。如果上键未被操作(在步骤S7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06,假定下键被操作了。
在步骤S7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步骤S701中获得的M是否小于表示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的M的最大值。表示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的M的最大值是17。如果所获得的M大于或等于最大值,则设定值光标312不能向上移动。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检查是否存在使设定值光标312向上移动的余地。如果M小于最大值(在步骤S7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04。如果M大于或等于最大值(在步骤S7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10。
在步骤S7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使在步骤S701中获得的M加上1来将设定值光标M设定为M+1。也就是,设定值光标M=M+1。该处理不意在使设定值光标312实际向上移动一,而是试图使设定值光标312向上移动一。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还使设定值增大或减小一。因而,设定值光标的值的改变与设定值的改变一致。然而,设定值和设定值光标的改变不一定必须一致。
在步骤S7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针对M改变为M+1的情况的改变值(设定值)。改变值具有与设定值相同的值,但是是指当设定值光标312实际上不移动,而是试图移动时的结果,即是指还未被确定为设定值的值。因而,像设定值那样,改变值具有“0至16”的范围。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改变值val[M+1]。
例如,假定在如图8B所示的项目光标310位于设定项目pos3处的状态下操作上键。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7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试图使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向上移动一。在步骤S705中,由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是“8”,所以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9”作为试图移动的设定值光标312的改变值。
在步骤S7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针对操作下键的情形进行处理。这里,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在步骤S701中获得的M是否大于表示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的M的最小值。表示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的M的最小值是1。如果所获得的M小于或等于最小值,则设定值光标312不能向下移动。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检查是否存在使设定值光标312向下移动的余地。如果M大于最小值(在步骤S7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07。如果M小于或等于最小值(在步骤S7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10。
在步骤S7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使在步骤S701中获得的M减去1来将设定值光标M设定为M-1。也就是,设定值光标M=M-1。该处理不意在使设定值光标312实际向下移动一,而是试图使设定值光标312向下移动一。
在步骤S7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针对M改变为M-1的情况的改变值(设定值)。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改变值val[M-1]。例如,假定在如图8C所示的项目光标310位于设定项目pos3处的状态下操作下键。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7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试图使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向下移动一。在步骤S708中,由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是“8”,所以系统控制单元50获得“7”作为试图移动的设定值光标312的改变值。
在步骤S7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可变性检查处理(changeability checkprocessing)。通过可变性检查处理,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是否能够改变为在步骤S705或S708中获得的改变值。将参照图9的流程图描述可变性检查检查处理。
在步骤S7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可变性检查处理的结果判断设定值是否能够改变。基于与设定项目posN相关联地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的可变性表示信息或非可变性表示信息(non-changeability-indicating information),判断设定值是否能够改变。如果设定值能够改变(在步骤S71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11。如果设定值不能改变(在步骤S710中为“否”),则图7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在步骤S7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进行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改变的操作。如果进行确定操作(在步骤S71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12。如果不进行稳定操作(在步骤S71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715。
在步骤S7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M)。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使如图3E所示的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这里,作为步骤S704或S707中的改变,表示设定值光标312的位置的M改变为M=M(步骤S701中的设定值光标)+1或M=M(步骤S701中的设定值光标)-1。
在步骤S7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改变为改变值val[M],并且将该设定值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这里,系统控制单元50存储表示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是用户设定值的信息。
在步骤S7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响应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改变来进行校正处理。更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响应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改变来校正设定值,使得其他设定值作为整体维持大小关系。将参照图10的流程图描述校正处理。
在步骤S7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接受到改变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指令。具体地,如果用户对操作单元213的方向键盘的上键或下键进行操作,则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接受到改变设定值的指令。如果接受到改变设定值的指令(在步骤S715中为“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702。如果未接受到改变设定值的指令(在步骤S715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711。
接下来,将参照图9的流程图描述可变性检查处理。
图9的流程图与图7的步骤S708中的可变性检查处理对应。
在步骤S9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允许相同的设定值。具体地,允许相同的设定值的情况是指各个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可以具有如下大小关系: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3的值≤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不允许相同的设定值的情况是指各个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具有如下大小关系: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与是否允许相同的设定值有关的信息存储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210中。例如,与是否允许相同的设定值有关的信息可以基于电子装置的规格或设定项目的类型预先存储,或者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通过系统控制单元50设定。如果允许相同的设定值(在步骤S9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2。如果不允许相同的设定值(在步骤S90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2。
在步骤S902中,对于允许相同的设定值的情况,系统控制单元50对关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光标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设定。具体地,无论设定项目posN是设定项目pos1至pos5中的哪个设定项目,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均可以是“0”或“16”。因而,将设定值光标M的最小值m_min和最大值m_max设定为m_min=1,m_max=17。
在步骤S9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这里,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是在步骤S705或S708中获得的值。如果改变值不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4。处理进入到步骤S904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相比之下,如果改变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7。处理进入到步骤S907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为了比较各个设定项目pos的设定值,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比较设定值光标M的值,而不直接比较设定值。
在步骤S9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是否是用户设定值。基于存储在上述图7的步骤S713中的表示值是用户设定值的信息,判断设定值是否是用户设定值。如果设定值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0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5。如果设定值不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0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7。
在步骤S9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改变为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换言之,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以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优先考虑由用户在先设定的设定值。
在步骤S9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向用户通知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不能改变。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提供引导显示,该引导显示表示仅能够将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的值。系统控制单元50在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上以叠加的方式显示引导显示。然后,处理进入到步骤S923。
在步骤S9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如果改变值不小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0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9。处理进入到步骤S909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如果改变值小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8。处理进入到步骤S908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
在步骤S9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可变性检查确定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能够改变。系统控制单元50将表示设定值能够改变的信息与设定项目posN相关联地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这是因为,如果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前一设定项目和后一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8。
在步骤S9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是否是用户设定值。如果设定值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0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0。如果设定值不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09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08。
在步骤S9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改变为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换言之,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以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优先考虑由用户在先设定的设定值。
在步骤S9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向用户通知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不能改变。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提供引导显示,该引导显示表示仅能够将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的值。系统控制单元50在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上以叠加的方式显示引导显示。然后,处理进入到步骤S923。
在步骤S912中,对于允许相同的设定值的情况,系统控制单元50对关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光标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进行设定。如果不允许相同的设定值,则设定值光标M的最小值m_mim和最大值m_max根据设定项目posN而变化。具体地,将设定值光标M的最小值m_min设定为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将最小值m_min设定为N的原因是维持如下大小关系: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为了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将关于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光标M的最小值m_min设定为1。将关于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光标M的最小值m_min设定为2。因而,将最小值m_min设定为与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相同的值。
同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最大值m_max设定为通过使设定项目的数量减去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然后使设定值光标M的最大可能值减去得到的差而获得的值。具体地,设定值光标M的最大可能值是17,设定项目的数量是5。然后,将最大值m_max设定为m_max=(17-(5-N))。为了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将关于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光标M的最大值设定为17。将关于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光标M的最大值m_max设定为16。因而,将最大值m_max设定为根据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而变化的值。
在步骤S9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比较设定好的最大值m_max和最小值和m_min,并且判断最小值m_min是否大于最大值m_max。如果最小值m_min不大于最大值m_max(在步骤S91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4。如果最小值m_min大于最大值m_max(在步骤S91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2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定值光标M在从1至17的范围,并且处理将不从步骤S913进入到步骤S923。如果设定项目的数量小且设定值不能改变,则处理可以进入到步骤S923。
在步骤S9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是否大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如果改变值不大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1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5。处理进入到步骤S915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相比之下,如果改变值大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1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8。处理进入到步骤S918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
在步骤S9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是否是用户设定值。基于存储在上述图7的步骤S713中的表示该值是用户设定值的信息,判断设定值是否是用户设定值。如果设定值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1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6。如果设定值不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15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8。
在步骤S9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改变为通过使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加上1而获得的值。换言之,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以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优先考虑由用户在先设定的设定值。
在步骤S9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向用户通知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不能改变。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提供引导显示,该引导显示表示仅能够将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设定为大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的值。系统控制单元50在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上以叠加的方式显示引导显示。然后,处理进入到步骤S923。
在步骤S91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是否小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如果改变值不小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18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20。处理进入到步骤S920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另一方面,如果改变值小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在步骤S918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9。处理进入到步骤S919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
在步骤S9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可变性检查确定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能够改变。系统控制单元50将表示设定值能够改变的信息与设定项目posN相关联地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这是因为,如果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与前一设定项目和后一设定项目之间得以维持,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9。
在步骤S9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是否是用户设定值。如果设定值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2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21。如果设定值不是用户设定值(在步骤S920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919。
在步骤S9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改变为通过使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减去1而获得的值。换言之,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设定项目posN的改变值,以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优先考虑由用户在先设定的设定值。
在步骤S92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向用户通知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不能改变。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提供引导显示,该引导显示表示仅能够将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设定为小于设定项目posN+1的设定值的值。系统控制单元50在自定义变焦设定菜单302上以叠加的方式显示引导显示。然后,处理进入到步骤S923。
在步骤S923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可变性检查确定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不能改变。系统控制单元50将表示设定值不能改变的信息与设定项目posN相关联地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11中。然后,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处理进入到图7的步骤S710。
接下来,将参照图10的流程图描述校正处理。图10的流程图与图7的步骤S714中的校正处理对应。
首先将描述步骤S1001至S1013的处理。步骤S1001至S1013的处理是用于响应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改变,校正以小于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的数字所标号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或者更具体地,校正设定项目pos1至posN-1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最初将设定项目posTarget中的索引(index)Target设定为1。
在步骤S10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允许将设定值校正为相同的值。该处理与步骤S901的处理类似。如果允许将设定值校正为相同的值(在步骤S10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3。如果不允许(在步骤S1002中为“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6。
在步骤S10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比较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和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如果处理自开始图10的流程图起首次进入到步骤S1003,则Target是1。系统控制单元50比较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和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是否小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如果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小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在步骤S10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4。如果不小于(在步骤S1003中为“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2。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4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相比之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2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并且不需要校正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04中,由于允许将设定值校正为相同的值,所以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作为大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设定值校正(改变)并设定为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相同的值。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并设定为小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向用户可识别地通知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被电子装置校正了。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以与未被校正的设定值不同的诸如红色等的形式显示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如果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小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在步骤S10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7。如果不小于或等于(在步骤S1006中为“否”),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2。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7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相比之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2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并且不需要校正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可以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光标M-(N-Target)处的设定值。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存在与设定值光标对应的设定值,该设定值光标比设定值光标M小如下的值:通过使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减去Target的数值而获得的值。例如,假定N=3,并且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光标M是2(M=2)。如果Target=2(设定项目pos2),则(N-Target)=(3-2)=1。设定值光标M-(N-Target)=2-1=1。由于在设定值光标M=1处存在设定值,所以步骤S1007的判定为“是”。
例如,假定N=3,并且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光标M是1(M=1)。如果Target=2(设定项目pos2),则(N-Target)=(3-2)=1。设定值光标M-(N-Target)=1-1=0。由于设定值光标M需要大于或等于1,所以步骤S1007的判断为“否”。
如果可以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光标M-(N-Target)处的设定值(在步骤S10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8。如果不可以(在步骤S100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9。
在步骤S10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改变)并设定为设定值光标M-(N-Target)处的设定值。通过这样校正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减小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设定值,以维持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步骤S10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存在如下例外处理:不需要使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小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如果存在例外处理(在步骤S100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0。如果不存在例外处理(在步骤S1009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2。
在步骤S10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校正例外处理。稍后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描述校正例外处理。
在步骤S10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执行了校正例外处理。如果执行了校正例外处理(在步骤S101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05。如果未执行校正例外处理(在步骤S101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2。
在步骤S10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校正是否完成到Target=N-1。如果校正未完成到Target=N-1(在步骤S101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3。如果校正完成到Target=N-1(在步骤S101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4。
在步骤S10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设定Target=Target+1。由此,重复步骤S1002至S1012的处理,直到Target到达N-1为止。
接下来,将描述步骤S1014至S1026的处理。步骤S1014至S1026的处理是用于响应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改变,校正以大于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的数字所标号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或者更具体地,校正设定项目pos N+1至pos5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最初设定Target=5。
在步骤S10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允许将设定值校正为相同的值。该处理与步骤S901的处理类似。如果允许将设定值校正为相同的值(在步骤S101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6。如果不允许(在步骤S1015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9。
在步骤S10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比较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和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如果处理自开始图10的流程图起首次进入到步骤S1016,则Target是5。系统控制单元50比较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和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是否大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如果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大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在步骤S101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7。如果不大于(在步骤S101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5。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7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和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相比之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5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并且不需要校正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17中,由于允许将设定值校正为相同的值,所以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作为小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设定值校正(改变)并设定为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相同的值。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并设定为大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18中,系统控制单元50向用户可识别地通知电子装置校正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该处理与步骤S1005的处理类似。
在步骤S10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如果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大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在步骤S101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0。如果不大于或等于(在步骤S1019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5。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0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和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并且大小关系改变了。相比之下,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5的情况意味着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得以维持,并且不需要校正设定项目posTraget的设定值。
在步骤S10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可以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光标M+(Target-N)处的设定值。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存在与设定值光标对应的设定值,该设定值光标比设定值光标M大如下的值:通过使Target的数值减去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而获得的值。例如,假定N=3,并且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光标M是15(M=15)。如果Target=5(设定项目pos5),则(Target-N)=(5-3)=2。设定值光标M+(Target-N)=15+2=17。由于设定值为设定值光标M=17,所以步骤S1020的判断为“是”。
例如,假定N=3,并且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光标M是16(M=16)。如果Target=5(设定项目pos5),则(Target-N)=(5-3)=2。设定值光标M+(Target-N)=16+2=18。由于不存在设定值光标M=18处的设定值,所以步骤S1020的判断为“否”。
如果可以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设定为设定值光标M+(Target-N)的设定值(在步骤S102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1。如果不可以(在步骤S1020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2。
在步骤S10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改变)并设定为设定值光标M+(Target-N)处的设定值。通过这样校正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增大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小于或等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设定值,以维持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与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步骤S102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存在如下例外处理:不需要使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大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如果存在例外处理(在步骤S102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3。如果不存在例外处理(在步骤S102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5。
在步骤S1023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校正例外处理。稍后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描述校正例外处理。
在步骤S102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执行了校正例外处理。如果执行了校正例外处理(在步骤S102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18。如果未执行校正例外处理(在步骤S102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5。
在步骤S1025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校正是否完成到Target=N+1。如果校正未完成到Target=N+1(在步骤S1025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026。如果校正完成到Target=N+1(在步骤S1025中为“是”),则图10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处理返回到图4的步骤S406。
在步骤S1026中,系统控制单元50设定Target=Target-1。由此,重复步骤S1015至S1025的处理,直到Target到达N+1为止。
接下来,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描述校正例外处理。
图11的流程图与图10的步骤S1010和S1023中的校正例外处理对应。
在步骤S11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判断Target的数值是否小于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的数值。这里,系统控制单元50检查如下处理是否正在处理中:用于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为小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值的处理(图1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001至S1013的处理)。如果Target的数值小于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的数值(在步骤S11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102。另一方面,如果Target的数值不小于表示项目光标310的位置的N的数值(在步骤S110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103。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为大于设定项目posN的设定值的值的处理正在处理中。
在步骤S11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改变)并设定为改变值val[m_min]。
在步骤S11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校正(改变)并设定为改变值val[m_max]。
然后,图11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处理进入到图10的步骤S1011或S1024。
接下来,将参照图12A至图12K描述校正设定项目posTarget的设定值的示例。
图12A至图12C是示出当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发生改变时,改变另一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示例的图。如图12A所示,假定用户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1a改变为小于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的设定值1201b。
图12B是示出当允许相同的值时的校正处理的图。如图12B所示,响应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改变,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1202a校正为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1b相同的值1202b。该校正处理与图10中的步骤S1004的处理对应。
图12C是示出当不允许相同的值时的校正处理的图。如图12C所示,响应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改变,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1202a校正为小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1b的值1202c。该处理与图10中的步骤S1008的处理对应。
图12D至图12F是示出当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发生改变时,改变多个其他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示例的图。如图12D所示,假定用户将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1203a改变为小于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的设定值1203b。由于大小关系在设定项目pos2至pos4的设定值之间没有得以维持,所以需要校正设定项目pos2和pos3的设定值。
图12E是示出当允许相同的值时的校正处理的图。如图12E所示,响应于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的改变,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1204a校正为与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1203b相同的值1204b。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5a校正为与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1203b相同的值1205b。该校正处理与利用不同的Target值多次进行图10中的步骤S1004的处理的情况对应。
图12F是示出当不允许相同的值时的校正处理的图。如图12F所示,响应于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的改变,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1204a校正为小于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1203b的值1204c。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5a校正为小于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1203b的值1205c。该处理与利用不同的Target值多次进行图10中的步骤S1008的处理的情况对应。
图12G至图12I是示出当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发生改变时进行校正例外处理的示例的图。如图12G所示,假定用户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6a改变为设定值1206b,设定值1206b比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大1并小于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由于与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的大小关系没有得以维持,所以需要校正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
图12H是示出当允许相同的值时的校正处理的图。如图12H所示,响应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改变,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1207a校正为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6b相同的值1207b。该校正处理与图10中的步骤S1004的处理对应。
图12I是示出当不允许相同的值时的校正处理的图。响应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改变,假定要校正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使得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然而,由于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和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仅相差1,所以该设定不可用。于是,通过校正例外处理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1207a校正为最小值1207c。该处理与图11的步骤S1102中的校正处理对应,其中该处理已经因设定的不可用而从图10的步骤S1007前进到步骤S1009(在步骤S1007中为“否”),并且已经从步骤S1009进一步前进到步骤S1010。
图12J和图12K是示出当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发生改变时进行校正例外处理的示例的图。如图12J所示,假定用户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8a改变为设定值的最大可能值1208b。由于与设定项目pos4和pos5的设定值的大小关系没有得以维持,所以需要校正设定项目pos4和pos5的设定值。
图12K是示出当不允许相同的值时的校正处理的图。响应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改变,假定要校正设定项目pos4和pos5的设定值,使得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然而,由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8b是最大值,所以该设定不可用。于是,通过校正例外处理将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1209a和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校正为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8b相同的值,即校正为最大值1209b和1210a。就设定项目pos5的设定值而言,该处理与图11的步骤S1103中的校正处理对应,其中该处理已经因设定的不可用而从图10的步骤S1020进入到步骤S1022(在步骤S1020中为“否”),并且已经从步骤S1022进一步前进到步骤S1023。就设定项目pos4的设定值而言,该处理也与图11的步骤S1103中的校正处理对应,其中该处理已经因设定的不可用而从图10的步骤S1020前进到步骤S1022(在步骤S1020中为“否”),并且已经从步骤S1022进一步前进到步骤S1023。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用于基于操作量对设定值进行设定的设定画面上显示用户的操作量。因而,用户能够在设定画面上识别操作量与设定值之间的关系。
如果从用于基于操作量设定要执行的功能的大小(设定值)的设定画面不知道对操作件实际作出的操作量,则用户难以获悉多少的操作量将致使当前设定好的设定值的执行。在设定好设定值之后,如果与用户假想的操作量对应的设定值太小或太大,则变焦速度可能比用户所期望的高或低。另外,由于设定值是基于相应的多个操作量等级设定的,所以用户不能获悉要执行的设定值被切换的时刻,亦或者如果不知道操作量的大小,则用户也不能获悉该时刻。在实际操作中,要执行的功能的设定值可能因而无意中改变。相比之下,如果从设定画面知道操作量,则用户能够提前获悉操作量与设定值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而能够使操作更接近他/她的意图。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用户设定与具有大小关系的各个操作量对应的设定值。如果设定好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与相应操作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反转,则进行调整以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基于操作量的大小设定不同的设定值时,因而可以防止操作量之间的大小关系与相应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彼此反转。具体地,进行调整使得操作量越大,设定好的设定值的大小越大,并且操作量越小,设定好的设定值的大小越小。这防止了:如果用户增大操作量,则诸如变焦速度等的要执行的功能的设定值波动。假定基于按压量(操作量)来设定变焦速度,如利用变焦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变焦速度随着按压量的增大而增大,即按压量和要执行的功能在大小关系方面一致,则可以进行直观操作。假定变焦速度随着用户更多地按压变焦杆而逐渐增大,然后变焦速度随着用户更进一步按压变焦杆而减小。在这种情况下,操作量和设定值在大小关系方面不一致,并且直观操作可能是困难的。如果在用户对设定值进行设定时,调整设定值使得操作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和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会无意地反转,则可以进行直观的用户操作。
如果基于用户的操作来改变与第一操作量对应的设定值,并且与第二操作量对应的第二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大小关系变得与操作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反转,则改变第二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因而,通过维持由用户改变的设定值并改变其他设定值以维持大小关系,能够设定与用户的要求相对应的设定值。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调整设定值以维持设定发生改变的设定值与前一设定值和后一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如果用户对设定值进行设定,使得前一设定值和后一设定值也能够改变,则用户不需要响应于设定值的改变而重新设定前一设定值和后一设定值中的任意一者。如果一个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发生改变,则设定值需要设定为大于(或小于)设定发生改变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多个项目的设定值均会发生改变。因此,用户不需要调整各个单独的设定值。即使用户不知晓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已经因用户将设定值改变而从设定值被改变之前发生改变,该设定值也被调整。这能够降低大小关系无意中改变的可能性。
在前述中,如果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因改变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指令而发生改变,则设定值被指示改变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会基于该指令而改变,并且前一设定项目和后一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会改变(调整),使得大小关系得以维持。然而,本示例性实施例不限于此。为了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改变前一设定项目和后一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可设定范围,使得用户仅能选择维持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设定值。
例如,如图12A所示,假定在用户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1a改变为小于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的设定值“3”的情况下,并且如果允许相同的值,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控制以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的范围改变为上限是“3”的范围,由此限制了设定值,使得仅能选择“1”至“3”。也就是,在给出改变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指令之前,作为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可选择的设定值的数量变得小于过去可选择的设定值的数量。类似地,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控制以将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的范围改变为上限是“3”的范围。由此,限制了设定值,使得仅能选择“1”至“3”,即仅能选择小于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的设定值候选。例如,如果用户操作上键以改变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则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阻止设定值移动到“4”以上。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隐藏或灰显“4”以上的设定值。类似地,如果用户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1a改变为更大的设定值,则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将设定项目pos4和pos5的设定值的范围改变为以被用户改变的设定值作为下限的范围。
如果不允许相同的值,则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控制以将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的范围改变为上限是“2”的范围,并且进行控制以将设定项目pos1的设定值设定为上限是“1”的范围。例如,如果用户操作上键以改变设定项目pos2的设定值,则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阻止设定值移动到“3”以上。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隐藏或灰显“3”以上的设定值。类似地,如果用户将设定项目pos3的设定值1201a改变为更大的设定值,则可以将设定项目pos4和pos5的设定值的范围改变为以大于被用户改变的设定值的设定值作为下限的范围。
以这种方式,通过限制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可设定范围,能够防止会改变大小关系的错误设定值被设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设备被描述为握持变焦件104,操作量被描述为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量。由于握持变焦件104在操作期间是在不同按压量之间以无缝的方式连续按压的,所以用户难以识别握持变焦件104的按压量。即使操作设备在操作量方面是无缝的,显示实际操作期间的操作量也能够使用户识别实际的操作量并分配功能。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设备被描述为握持变焦件104。然而,操作设备不限于握持变焦件104。例如,操作设备可以是包括可水平旋转或可竖直移动的操作部的可移动操作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检测操作部的因用户的操作而从基准位置移动的移动量作为操作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配给操作量的功能被描述为变焦速度。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功能可以是显示在显示单元103上的图像被放大或缩小的速度,即电子变焦的速度。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装置被描述为当用户按压握持变焦件104时可识别地显示按压量的摄像机10。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电子装置是非便携式游戏机(游戏系统)20的情况。非便携式游戏机20包括游戏装置30和用作操作设备/构件的控制器4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游戏装置30用作显示控制装置。控制器40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当用户摆动控制器40时的摆动速度作为操作量可识别地显示在设定画面上。
图13A是示出游戏装置30和控制器40的构造的示例的图。
游戏装置30基于由用户进行的操作经由控制器40控制画面显示。以下描述涉及实现将稍后描述的游戏机20的处理所需的构造。将省略例如用于切换游戏软件的方法和用于激活游戏软件的方法的描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游戏软件的示例,将描述棒球游戏。
游戏装置30和控制器40分别包括系统控制单元60和系统控制单元70。系统控制单元60和70分别控制整个游戏机20、游戏装置30或控制器40。
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和1321是用作电可抹除和可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存储器。例如,使用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和1321分别存储系统控制单元60和70的操作常数和程序。该程序用于执行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将稍后描述的流程图。系统控制单元60和70分别通过执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和1321中的程序来实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游戏装置3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包含用于执行游戏的软件。
存储器1302和1322具有对于显示图像和存储音频而言足够的存储容量。写入存储器1302的显示图像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1303从外部输出I/F1304输出。外部输出I/F1304是用于在诸如电视机(TV)等的外部装置上显示视频图像的输出I/F。外部输出I/F1304的示例包括HDMI和视频输出。存储器控制单元1303进行数据转换以输出到外部输出I/F1304。控制器40不输出图像数据,因此不包括存储器控制单元1303或外部输出I/F1304。
系统存储器1305和1325包括例如RAM。系统存储器1305和1325分别存储系统控制单元60和70的操作常数、变量以及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和1321读取的程序。系统计时器1306和1326是测量用于各种控制的时间和内置时钟的时间的计时单元。
游戏装置30的操作单元1307包括诸如菜单按钮、取消按钮、方向键盘和设定按钮等的各种按钮。例如,如果用户操作菜单按钮,则将允许用户进行各种设定的菜单画面输出到外部输出I/F 1304。控制器40的操作单元1327包括方向键盘、设定按钮、第一操作按钮和第二操作按钮。第一操作按钮和第二操作按钮是当用户玩游戏时操作的通用按钮。控制器40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328。加速度传感器1328检测当用户摆动控制器40时的操作速度(摆动速度)。具体地,加速度传感器1328将基于控制器40的加速度的电压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70。系统控制单元70从加速度传感器1328获得电压并将所获得的电压转换为速度。
控制器I/F1309和1329使游戏装置30和控制器40可通信地连接。控制器I/F1329将控制器40的操作条件发送到游戏装置30。例如,系统控制单元70将与当用户摆动控制器40时的速度有关的信息发送到游戏装置30。控制器I/F1309和1329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
电源控制单元1310和1330均包括电池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和用于切换要通电的块的开关电路,并且检测电池有无安装、电池的类型和剩余电池电量。电源控制单元1310和1330基于检测结果以及来自系统控制单元60和70的指令控制DC-DC转换器,并且在所需期间向各个部分供给所需的电压。
电源单元1311和1331均是:一次电池,诸如碱性电池和锂电池等;二次电池,诸如NiCd电池、NiMH电池和Li电池等;或AC适配器。游戏装置30的电源单元1311和控制器40的电源单元1331具有不同的构造。
电源开关1312和1332是用于接通和断开电源的推钮。
图13B是示出功能设定画面1340的示例的图。如果用户经由控制器40从菜单画面选择功能设定模式,则系统控制单元60从外部输出I/F1304输出功能设定画面1340。功能设定画面1340是用于供用户进行设定以将角色动作(功能)分配给控制器40的摆动速度(操作量)的画面。
功能设定画面1340显示控制器40的外观、角色1341和功能设定菜单1342。这里,功能设定画面1340示出了让控制器40沿箭头方向摆动会使角色1341摆动球棒。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功能设定菜单1342允许当控制器40摆动时用户通过为摆动速度选择“未设定”、“触击”、“轻摆”和“重摆”中的任意一者来设定角色1341的动作。
功能设定菜单1342在同一画面上包括第一显示部1343和第二显示部1344。
第一显示部1343可识别地显示当控制器40摆动时的摆动速度。第一显示部1343显示指示符1345和摆动等级显示1346。指示符1345是表示摆动速度的显示项目。摆动等级显示1346是表示识别由指示符1345表示的摆动速度的四个级别的显示项目。系统控制单元60基于从控制器40接收到的摆动速度显示指示符1345。
第二显示部1344可识别地显示被分配给摆动速度的功能。第二显示部1344显示与四个等级的速度位置D对应的功能1347a至1347d、项目光标1348和上/下键项目1349。四个等级的速度位置D与各个设定项目的示例对应。功能1347a至1347d与各个设定值的示例对应,并且分别表示“未设定”、“触击”、“轻摆”和“重摆”。例如,将功能”未设定”分配给速度位置D“速度1”。将功能“触击”分配给速度位置D“速度2”。将功能“轻摆”分配给速度位置D“速度3”。将功能“重摆”分配给速度位置D“速度4”。
接下来,将参照图14的流程图描述从功能设定画面1340的显示到结束的处理。通过使系统控制单元60读取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中的程序、将该程序加载到系统存储器1305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图14的流程图。通过使用户从菜单画面选择功能设定模式开始图14的流程图。将适当地省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处理类似的处理的描述。
在步骤S1401中,系统控制单元60显示功能设定画面1340。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60显示包括图13B的功能设定菜单1342的功能设定画面1340,并且提供表示摆动速度的指示符1345的初始显示。
在步骤S1402中,系统控制单元60显示被分配给速度位置D的功能(角色动作)。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60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读取使速度位置D与功能相关联的信息,并且如图13B的第二显示部1344所示,显示被分配给速度位置D“速度1”至“速度4”的功能1347a至1347d。
在步骤S1403中,系统控制单元60将项目光标1348的位置设定为初始值。具体地,如图13B所示,系统控制单元60使显示项目光标1348显示在速度位置D“速度1”处。
在步骤S1404中,系统控制单元60将摆动速度峰值设定为初始值0。摆动速度峰值是在判断要使用的最大速度是否在后续处理中更新时使用的变量。系统控制单元60将该变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05中。
在步骤S1405中,系统控制单元60判断用户是否正在摆动控制器40。如果用户正在摆动控制器40(在步骤S140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406。如果用户未摆动控制器40(在步骤S1405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411。如果从控制器40接收到的与摆动速度相关的信息不是0,则系统控制单元60确定用户正在摆动控制器40。
在步骤S1406中,系统控制单元60获得摆动速度。系统控制单元60将所获得的摆动速度转换为速度1至速度4的等级值。将摆动速度与速度1至速度4的等级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彼此关联地提前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中。
在步骤S1407中,系统控制单元60使指示符1345显示在与摆动速度对应的位置处。因而,用户能够在摆动控制器40时容易地识别摆动速度。
在步骤S1408中,系统控制单元60判断所获得的摆动速度是否高于摆动速度峰值。这里,系统控制单元60比较摆动速度峰值和在步骤S1406中转换的速度1至速度4的等级值。如果所获得的摆动速度更高(在步骤S1408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409。如果所获得的摆动速度不更高(在步骤S1408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5。如果处理自开始图14的流程图起首次进入到步骤S1408,则摆动速度峰值是0。然后,确定摆动速度高于摆动速度峰值(在步骤S1408中为“是”),并且处理进入到步骤S1409。
在步骤S1409中,系统控制单元60将所获得的摆动速度作为摆动速度峰值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05中。这里,将在步骤S1406中转换的速度1至速度4的等级值作为摆动速度峰值存储起来。例如,在图13B中,摆动速度的等级值是“3”,并且将“3”作为摆动速度峰值存储起来。
在步骤S1410中,系统控制单元60将项目光标1348移动到速度位置D“速度1”至“速度4”中的与摆动速度对应的速度位置D处,并使项目光标1348在速度位置D“速度1”至“速度4”中的与摆动速度对应的速度位置D处显示。例如,如果所获得的摆动速度的等级值是“3”,则系统控制单元60将项目光标1348移动速度位置D“速度3”(被显示为“轻摆”的位置)处到并使项目光标1348在速度位置D“速度3”(被显示为“轻摆”的位置)处显示。以这种方式,如果控制器40以与速度位置D对应的摆动速度摆动,则项目光标1348移动到速度位置D。因而,由于用户不需要自己检查摆动速度,并且不需要然后进行使项目光标1348移动的操作,所以用户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功能分配给摆动速度的操作。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5。
在步骤S1411中,系统控制单元60将摆动速度峰值设定为初始值0。
在步骤S1412中,系统控制单元60判断是否接受到改变设定项目的指令。具体地,如果在项目光标1348位于速度位置D“速度1”至“速度4”中的任意一处的情况下用户操作控制器40的操作单元1327的右键或左键,则系统控制单元60确定接受到改变设定项目的指令。
在步骤S1413中,系统控制单元60进行设定项目改变处理。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60基于对左键或右键的操作使位于速度位置D“速度1”至“速度4”中的任意一处的项目光标310移动,并且显示移动后的项目光标310。
在步骤1414中,系统控制单元60判断是否接受到改变速度位置D处的功能的指令。具体地,如果在项目光标1348位于速度位置D“速度1”至“速度4”中的任意一处的情况下用户操作控制器40的操作单元1327的上键或下键,则系统控制单元60确定接受到改变功能的指令。如果接受到改变功能的指令(在步骤S141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415。如果未接受到改变功能的指令(在步骤S141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1416。
在步骤S1415中,系统控制单元60进行功能改变处理。例如,系统控制单元60基于对上键或下键的操作将与速度位置D对应的功能改变为“未设定”、“敲击”、“轻摆”或“重摆”。如果功能从“轻摆”改变为“重摆”,则当控制器40以与速度位置D对应的摆动速度摆动时,系统控制单元60控制角色1341进行“重摆”动作。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5。
在步骤S1416中,系统控制单元60判断是否接受到关闭功能设定画面1340的操作。如果接受到关闭功能设定画面1340的操作(在步骤S1416中为“是”),则系统控制单元60结束显示功能设定画面1340,并且图14的流程图的处理结束。当关闭功能设定画面1340时,系统控制单元60将速度位置D和功能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1中。另一方面,如果未接受到关闭功能设定画面1340的操作(在步骤S1416中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405。然后,系统控制单元60重复前述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系统控制单元60检测当用户进行操作时的操作量,并且进行控制以使检测到的操作量显示在设定画面上。用户能够通过在视觉上观察设定画面而容易地识别实际操作的操作量。因而,用户能够在分配功能之前识别实际操作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设备被描述为控制器40,操作量被描述为当控制器40摆动时的摆动速度。然而,操作设备不限于控制器40。例如,操作设备可以是包括可水平旋转或可竖直移动的操作部的可移动设备。操作设备可以是三维(3D)操纵杆。摆动速度被描述为通过使用加速度传感器1328检测。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可以使用能够进行位置检测的检测设备。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使得变焦速度以设定项目或按压位置D“pos1”至“pos5”的顺序增大的大小关系,描述了校正变焦速度或设定值的情况。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描述校正设定项目的具有不同大小关系的设定值的情况。
图15A-1是示出用于设定被监测的电源电压的以发出警告的电压值,以及用于设定使装置强制电源断开的电压值的设定画面的示例的图。这里,设定项目是“警告电压设定”和“电源断开电压设定”。将电压值1505和1506设定为各自的设定值。由于需要在电源断开之前发出警告,所以“警告电压设定”和“电源断开电压设定”具有大小关系,使得“警告电压设定”的电压值大于“电源断开电压设定”的电压值。
如图15A-2所示,假定用户将“电源断开设定”的电压值改变为电压值1507。在这种情况下,“警告电压设定”的电压值与“电源断开电压设定”的电压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发生改变。如图15A-3所示,然后将“警告电压设定”的电压值校正为电压值1508,使得在“警告电压设定”的电压值与“电源断开电压设定”的电压值之间维持大小关系。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校正处理也能够适用于具有大小关系的数值的设定值发生改变的情况。
图15B-1是示出用于设定要供给到水存储坝或池并从水存储坝或池排出的水量的设定画面的示例的图。这里,设定项目是“给水条件”和“排水条件”。将水量1509和1510设定为各自的设定值。由于处理是这样的,如果水量少则给水,如果水量多则排水,所以“给水条件”和“排水条件”具有大小关系,使得“给水条件”的水量小于“排水条件”的水量。
如图15B-2所示,假定用户将“给水条件”的水量改变为水量1511。在这种情况下,“给水条件”与“排水条件”之间的大小关系发生改变。因此,如图15B-3所示,将“排水条件”的水量校正为水量1512,使得在“给水条件”的水量与“排水条件”的水量之间维持大小关系。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校正处理也能够适用于具有大小关系的数值的设定值发生改变的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如果第一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与第二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第一设定项目的设定值改变时发生改变,则改变第二设定项目的设定值以维持大小关系。这能够防止设定项目的具有大小关系的设定值被设定为会改变大小关系的错误设定值。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大小关系的设定值被描述为数值。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具有大小关系的设定值可以是日期、面积、体积和时间。具有大小关系的设定值可以是在高或低、上或下、强或弱或者优或劣方面可比较的设定值。
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各种模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仅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些,并且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适当地组合。
被描述为通过系统控制单元50和60进行的前述各种控制可以通过单个硬件进行。多个硬件可以将处理共享以控制整个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为适用于摄像机10或游戏机20。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适用于对具有大小关系的设定值进行设定的任意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适用于个人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终端、便携式图像查看器和包括显示器的打印机装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能够适用于数码相框、音乐播放器、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终端、智能手机、投影装置以及包括显示器的家用电器和车载设备。
本发明的前述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为适用于摄像机10或游戏机20。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适用于显示设定画面的任意显示控制装置,该设定画面用于将功能分配给供用户操作的操作单元的操作量。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适用于个人计算机、PDA、移动电话终端、便携式图像查看器和包括显示器的打印机装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能够适用于数码相框、音乐播放器、游戏机、电子书阅读器、平板终端、智能手机、投影装置以及包括显示器的家用电器和车载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操作量。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能够防止错误设定值被设定。
其他实施例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设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针对对特定操作件的操作量的多个等级中的各个,分配并设定与特定功能相关的设定值;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响应于对所述特定操作件进行的用户操作,进行控制,以基于由设定单元针对与用户操作的操作量对应的等级而设定的设定值来执行预定功能;以及
处理单元,其被构造为,限制由设定操作对要被分配给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任一者的设定值进行的改变,使得改变前的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与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反转,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都包括在对所述特定操作件的操作量的多个等级中,第二等级对应于比第一等级的操作量更大的操作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响应于所进行的设定操作来进行处理,以显示引导,该引导指示能够设定的值被限制以不反转大小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以在进行将要被分配给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一个等级的设定值从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大于或等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改变为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等于或小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并且在被分配给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另一等级的设定值是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设定的设定值的情况下,限制被分配给所述一个等级的设定值被以不反转大小关系,并且在被分配给所述另一等级的设定值不是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设定的设定值的情况下,基于用以改变要被分配给所述一个等级的设定值而进行的设定操作来改变要被分配给所述一个等级的设定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以在进行将要被分配给都包括在对所述特定操作件的操作量的多个等级中的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一个等级的设定值从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大于或等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改变为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等于或小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基于设定操作来改变要被分配给所述一个等级的设定值并且对被分配给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另一等级的设定值进行校正,使得改变前的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与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反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以在进行将要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从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大于或等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减小为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等于或小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基于设定操作减小要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并且进行校正以减小要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使得改变前的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与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反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以在进行将要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从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大于或等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减小为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等于或小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并且等于或者小于被分配给对应于比第一等级的操作量小的操作量的第三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基于设定操作减小要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并且进行校正以减小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和被分配给第三等级的设定值,使得改变前的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以及第三等级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反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以在进行将要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从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大于或等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增大为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等于或小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基于设定操作增大要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并且进行校正以增大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使得改变前的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与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反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以在进行将要被分配给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一个等级的设定值从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大于或等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改变为被分配给第二等级的设定值等于或小于被分配给第一等级的设定值的状态的设定操作的情况下,并且在被分配给另一等级的设定值不是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设定的设定值的情况下,改变要被分配给一个等级的设定值并且校正被分配给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另一等级的设定值,使得改变前的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与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反转,并且在被分配给所述另一等级的设定值是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设定的设定值的情况下,限制要被分配给所述一个等级的设定值,使得大小关系不反转,并且不校正被分配给所述另一等级的设定值。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处理单元响应于在设定操作之后进行的确定操作,进行处理以进行所述校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设定单元将变焦速度设定为设定值,并且
其中,控制单元响应于对所述特定操作件进行的操作来进行控制,以按设定单元针对所进行的操作的操作量而设定的变焦速度进行变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中,所述特定操作件是包括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的跷板式操作件,第一操作部和第二操作部中的任一者能够由用户按压,并且
其中,操作量是当通过用户操作将第一操作部或第二操作部从基准位置按压时的按压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等级是三个等级或更多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显示用于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向对所述特定操作件的操作量的多个等级中的各个分配要由设定单元设定的处理内容的设定画面,并且响应于在显示设定画面的同时对所述特定操作件进行的用户操作,进行控制,以提供指示用户操作的操作量的显示。
14.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的设定操作,针对对特定操作件的操作量的多个等级中的各个,分配并设定与特定功能相关的设定值;
响应于对所述特定操作件进行的用户操作,进行控制,以基于针对与用户操作的操作量对应的等级而设定的设定值来执行预定功能;以及
限制由设定操作对要被分配给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中的任一者的设定值进行的改变,使得改变前的第一等级的设定值与第二等级的设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不反转,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都包括在对所述特定操作件的操作量的多个等级中,第二等级对应于比第一等级的操作量更大的操作量。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用于使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单元的程序。
CN202110410158.6A 2018-01-15 2019-01-15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149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4458A JP7309321B2 (ja) 2018-01-15 2018-01-15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04458 2018-01-15
JP2018004498A JP7023720B2 (ja) 2018-01-15 2018-01-15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04498 2018-01-15
CN201910035998.1A CN110049232B (zh) 2018-01-15 2019-01-15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998.1A Division CN110049232B (zh) 2018-01-15 2019-01-15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4945A CN113114945A (zh) 2021-07-13
CN113114945B true CN113114945B (zh) 2022-12-23

Family

ID=650365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998.1A Active CN110049232B (zh) 2018-01-15 2019-01-15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2110410158.6A Active CN113114945B (zh) 2018-01-15 2019-01-15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5998.1A Active CN110049232B (zh) 2018-01-15 2019-01-15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4392B2 (zh)
EP (1) EP3511812B1 (zh)
KR (1) KR102450809B1 (zh)
CN (2) CN11004923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8656A (ja) * 2009-07-28 2011-02-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表示システム
CN10382362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调整屏幕的亮度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62509A (ja) * 1988-08-29 1990-03-02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のズームレンズ駆動制御装置
US5287223A (en) * 1990-05-10 1994-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drive controlling apparatus
JP3941078B2 (ja) * 1997-09-24 2007-07-04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撮影レンズの駆動装置
JP3880706B2 (ja) * 1997-09-29 2007-02-14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テレビレンズの駆動装置
JP2001004903A (ja) * 1999-06-23 2001-01-12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テレビレンズシステム
JP4010883B2 (ja) * 2002-06-14 2007-1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845820B2 (ja) * 2006-06-30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操作パネルと該パネル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KR101357776B1 (ko) 2007-04-25 2014-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설정정보 변경이 용이한 촬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989730B2 (ja) * 2007-10-15 2012-08-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本体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1396342B1 (ko) 2008-01-08 2014-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4829905B2 (ja) 2008-01-16 2011-12-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光学階調特性の調整方法
JP5226434B2 (ja) 2008-08-28 2013-07-0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4730569B2 (ja) 2009-03-27 2011-07-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04915B2 (ja) 2010-01-26 2014-05-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制御装置、撮像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950492B2 (ja) * 2010-08-05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5827491B2 (ja) 2011-04-28 2015-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866513B2 (ja) * 2011-12-12 2016-02-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用装置及び部品実装用装置の入力管理方法
JP5970937B2 (ja) * 2012-04-25 2016-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5835257B2 (ja) 2013-03-25 2015-1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07942B2 (ja) 2014-03-05 2018-04-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418969B2 (ja) * 2015-02-04 2018-1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548501B2 (ja) 2015-07-31 2019-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6570411B2 (ja) 2015-10-09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6778198A (zh) * 2016-11-23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执行操作的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7105132B (zh) 2017-03-23 2019-09-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变焦摄像机精度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28656A (ja) * 2009-07-28 2011-02-1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表示システム
CN10382362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调整屏幕的亮度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互联网的锅炉远程监控系统;汪建宇;《万方数据》;2013082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232A (zh) 2019-07-23
CN113114945A (zh) 2021-07-13
EP3511812B1 (en) 2021-06-23
CN110049232B (zh) 2022-03-29
US20190220102A1 (en) 2019-07-18
EP3511812A3 (en) 2019-08-07
US11044392B2 (en) 2021-06-22
EP3511812A2 (en) 2019-07-17
KR20190087325A (ko) 2019-07-24
KR102450809B1 (ko) 2022-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1214B (zh)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4767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61946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14945B (zh) 电子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7023720B2 (ja)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57044B2 (ja)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7309321B2 (ja)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873703B2 (e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a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851738B2 (ja)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6873792B2 (ja) 撮像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97447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27895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8427532B (zh) 显示控制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980470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6021151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21009677A (ja) 電子機器
JP2023003730A (ja) 表示制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21022824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JP2020204955A (ja)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20043498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20042596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186461A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103645A (ja) 撮像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35575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