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6516A -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6516A
CN113106516A CN202110274420.9A CN202110274420A CN113106516A CN 113106516 A CN113106516 A CN 113106516A CN 202110274420 A CN202110274420 A CN 202110274420A CN 113106516 A CN113106516 A CN 113106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arc oxidation
aluminum alloy
film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44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影伟
朱明宇
董凯辉
韩恩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27442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6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6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6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24Anodisation under pulsed or modulated current or potent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26Anodisation with spark dischar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4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25D11/06Anodisation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s us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ther Surface Treatment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属于铝合金表面处理领域。该方法将铝合金工件经前处理后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微弧氧化成膜液是以硅酸钠作为主成膜剂,再加入辅助成膜剂、稳定剂和改性剂。所述微弧氧化电参数为正向电流密度为1~10A/dm2、负向电流密度为2~32A/dm2,正向占空比10~50%,负向占空比20~60%,频率为200~1000Hz,正负脉冲比1:1。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电解液以及调节相应的电参数来控制微弧氧化膜的结构,获得了均匀、光滑、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具有优异耐蚀性的微弧氧化膜。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目前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轻金属。在空气中,铝合金表面可以快速生成致密的氧化铝钝化膜,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然而,当铝合金处于酸碱性较强或存在摩擦磨损的环境时,钝化膜很容易遭到破坏,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表面防护。目前,铝合金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化学镀、电镀、热喷涂、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等。其中,微弧氧化以其廉价环保,成膜率高,结合力好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微弧氧化是将铝合金放入电解液中,通过施加高的电压,对膜层进行反复击穿生长,最后达到所需要的厚度。通过调整电解液的组成及电参数,可以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致密性较好、高硬度、高耐蚀性的膜层。
目前,已经报道的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如利用二硫化钼和石墨作为添加剂可以提高膜层自润滑性能(公开号CN109023468A),碱性溶液中添加稀土钼酸盐用来提高膜层的厚度(公开号CN111893541A),还有采用硝酸镧提高膜层的热控性(公开号CN106947991B)等等。这些微弧氧化工艺的原理基本都是在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来改变膜层的性能。然而,电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也很大,但很少有人系统研究负向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如果将成膜溶液的优化及负向电参数的调整两者综合考虑,将使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综合性能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致密性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致密性的方法,成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
将铝合金工件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除去表面残留的油污和氧化物,然后放入稀硝酸溶液中除灰,得到光洁的铝合金表面。
(2)微弧氧化:
将前处理好的铝合金工件浸入到微弧氧化成膜液中,使用双极性脉冲电源进行微弧氧化处理。成膜溶液组成为:主成膜剂硅酸钠浓度为5~30g/L,辅助成膜剂磷酸盐浓度为2~20g/L,pH调节剂浓度为1~15g/L,稳定剂浓度为1~10g/L,改性剂浓度为1~8g/L,其余为水。利用冷却循环水控制成膜液温度为20℃~40℃。铝合金工件作为阳极,与微弧氧化电源的正极连接,不锈钢板作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采用恒流脉冲模式进行微弧氧化处理。
所述成膜液中的磷酸盐辅助成膜剂为焦磷酸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磷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目的是氧化前期在铝合金表面形成更致密的钝化膜;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主要是调整成膜液的电导率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盐、丙三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目的是延长成膜液的使用寿命;所述改性剂为钨酸钠、钨酸钾、钒酸铵、钒酸钠、钼酸钠、钼酸氨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目的是提高膜层的致密性。
所述成膜液的pH值为9~14,成膜液的电导率为5~20ms·cm-1
所述微弧氧化电参数为正向电流密度为1~10A/dm2,负向电流密度为2~32A/dm2,正向占空比10~50%,负向占空比20~60%,频率为200~1000Hz,正负脉冲比1:1,氧化处理时间为30~120min;
所述微弧氧化电参数的正向电流密度与负向电流密度的比值要满足在1:6到1:1之间,正负向占空比要满足在1:4到1:1之间,负向电参数能够促进膜层的致密化。
所制得的高耐蚀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为10~60μm,表面光洁平整。
本发明设计机理如下:
本发明根据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电参数的设计。根据微弧氧化的成膜理论,正向电流作用在铝合金表面时,会发生放电击穿的现象,原本生成的氧化膜会重新熔融,溶液中的离子再次与铝离子结合生成化合物沉积在膜层上,由于氧化界面温差的作用发生凝固,这是正向电流引入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当一个脉冲周期内有负向电流作用时,负向电流会在铝合金周围产生氢气,微小的氢气泡对熔融氧化物具有整平作用;氢气的逸出会使铝合金周围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瞬间增加,氢氧根离子会溶解疏松层中不稳定的氧化物;同时成膜液中的一些阳离子,会在负向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聚集在试样的表面,有利于成膜。但是负向电流也不宜过大,负向电流过大会导致样品表面电压过大,发生放电的瞬间能量集中,击穿放电过于剧烈,放电通道孔径变大、分布不均匀,最终导致膜层表面变得粗糙,甚至发生烧蚀以及剥落现象,膜层反而被破坏。所以调整合适的负向电流的大小,理论上能够形成均匀且致密的微弧氧化膜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致密性的方法,包括配制铝合金微弧氧化溶液,微弧氧化电源电参数的设置,大幅度提高了膜层的致密性,进而提高了层的耐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一种恒流控制模式制备微弧氧化膜,通过调整正负向电流的比值提高膜层致密性。如果正负电参数控制得当,膜层的耐蚀性有明显提升。该控制模式能够同时提高膜层的厚度和致密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微弧氧化膜的综合性能。
(2)本发明所用的电解液环保,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制备出的微弧氧化膜层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耐蚀性优异,适宜产业化应用。
(3)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各种牌号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都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的SEM截面照片。
图2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的SEM截面照片。
图3采用对比例1制备的微弧氧化膜的SEM截面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样品为2024铝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的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
将铝合金样品放入50℃的30g/L氢氧化钠溶液中30秒,除去样品表面的油污;再将铝合金样品放入室温条件下10wt.%的硝酸溶液中10秒,除灰;每个步骤后水洗。
(2)微弧氧化
成膜液组成为:硅酸钠15g/L,磷酸钠5g/L,氢氧化钾2g/L,乙二胺四乙酸钠3g/L,钒酸钠1g/L,其余为水。成膜液pH值12。铝合金样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
采用恒流模式,微弧氧化电参数为:正向电流密度为3A/dm2,负向电流密度为12A/dm2,正负向电流比为1:4;正向占空比30%、负向占空比30%、频率为500Hz,正负脉冲比1:1。
利用冷却循环水控制成膜液温度在25℃~35℃,氧化时间为40min。取出样品后用清水清洗,吹干。
本实施例最终得到微弧氧化膜厚度为32μm,膜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表面光滑,如附图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样品为7075铝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的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
将铝合金样品放入60℃的20g/L氢氧化钠溶液中20秒,除去样品表面的油污;再将铝合金样品放入室温条件下20wt.%的硝酸溶液中8秒,除灰;每个步骤后水洗。
(2)微弧氧化
成膜液组成为:主成膜剂硅酸钠10g/L;辅助成膜剂磷酸氢钠8g/L;氢氧化钠5g/L;丙三醇6g/L;钨酸钠3g/L,其余为水。成膜液pH值13。铝合金样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
采用恒流模式,微弧氧化电参数为:正向电流密度为5A/dm2,负向电流密度为10A/dm2,正负向电流比为1:2;正向占空比20%、负向占空比40%、频率为800Hz,正负脉冲比1:2。利用冷却循环水控制成膜液温度在20℃~30℃,氧化时间为45min,取出样品后用清水清洗,吹干。
本实施例最终得到厚度为25μm,膜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力好,表面光滑,如附图2。
对比例1:
本实施例中,样品为7075铝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层的具体步骤如下:
(1)前处理
将铝合金样品放入60℃的20g/L氢氧化钠溶液中20秒,除去样品表面的油污;再将铝合金样品放入室温条件下20wt.%的硝酸溶液中8秒,除灰;每个步骤后水洗。
(2)微弧氧化
成膜液组成为:主成膜剂硅酸钠10g/L;辅助成膜剂磷酸氢钠8g/L;氢氧化钠5g/L;丙三醇6g/L;钨酸钠3g/L,其余为水。成膜液pH值13。铝合金样品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
采用恒流模式,微弧氧化电参数为:正向电流密度为6A/dm2,负向电流密度为3A/dm2,正负向电流比为2:1;正向占空比20%、负向占空比40%、频率为800Hz,正负脉冲比1:2。利用冷却循环水控制成膜液温度在20℃~30℃,氧化时间为45min,。
取出样品后用清水清洗,吹干。
本实施例最终得到厚度为26μm,膜层中有大量微孔,十分不致密,如附图3。

Claims (8)

1.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该方法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的过程中,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微弧氧化膜的致密性;制备微弧氧化膜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
将铝合金工件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除去表面残留的油污和氧化物,然后放入稀硝酸溶液中除灰,得到光洁的铝合金表面;
(2)微弧氧化:
将前处理好的铝合金工件浸入到微弧氧化成膜液中,使用双极性脉冲电源进行微弧氧化处理,从而在铝合金表面获得致密铝合金微弧氧化膜;所述微弧氧化成膜液组成为:主成膜剂硅酸钠浓度为5~30g/L,辅助成膜剂磷酸盐浓度为2~20g/L,pH调节剂浓度为1~15g/L,稳定剂浓度为1~10g/L,改性剂浓度为1~8g/L,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步骤(2)微弧氧化过程中,利用冷却循环水控制成膜液温度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步骤(2)微弧氧化过程中,铝合金工件作为阳极,与微弧氧化电源的正极连接,不锈钢板作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采用恒流脉冲模式进行微弧氧化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氧化成膜液中,磷酸盐辅助成膜剂为焦磷酸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和磷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盐、丙三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所述改性剂为钨酸钠、钨酸钾、钒酸铵、钒酸钠、钼酸钠和钼酸氨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液的pH值为9~14,成膜液的电导率为5~20ms·cm-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氧化电参数为正向电流密度为1~10A/dm2、负向电流密度为2~32A/dm2,正向占空比10~50%,负向占空比20~60%,频率为200~1000Hz,正负脉冲比1:1,氧化处理时间为30~1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弧氧化电参数的正向电流密度与负向电流密度的比值在1:6到1:1之间,正向占空比与负向占空比的比值在1:4到1:1之间,负向电参数能够促进膜层的致密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致密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高耐蚀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为10~60μm,表面光洁平整。
CN202110274420.9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Pending CN113106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420.9A CN113106516A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4420.9A CN113106516A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6516A true CN113106516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1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4420.9A Pending CN113106516A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651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81995A (zh) * 2021-11-01 2022-0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冷板风道内部微弧氧化的方法
CN113981502A (zh) * 2021-10-29 2022-01-28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铝合金表面耐蚀减摩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8459A (zh) * 2022-01-27 2022-04-12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功能性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94495A (zh) * 2022-07-26 2022-09-23 重庆臻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cvd腔室工件的微弧氧化再生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598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功能化设计的方法
CN107059089A (zh) * 2017-02-10 2017-08-18 大连海事大学 Zl109铝合金微弧氧化耐磨陶瓷层工艺
CN109402699A (zh) * 2018-11-01 2019-03-0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铝合金表面耐酸性腐蚀功能陶瓷膜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598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功能化设计的方法
CN107059089A (zh) * 2017-02-10 2017-08-18 大连海事大学 Zl109铝合金微弧氧化耐磨陶瓷层工艺
CN109402699A (zh) * 2018-11-01 2019-03-01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铝合金表面耐酸性腐蚀功能陶瓷膜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广生等: "电源模式对ADC12高硅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装备环境工程》 *
潘明强等: "恒流微弧氧化工艺参数对膜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材料保护》 *
陈喜娣等: "占空比对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与耐蚀性的影响",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1502A (zh) * 2021-10-29 2022-01-28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铝合金表面耐蚀减摩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81995A (zh) * 2021-11-01 2022-0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冷板风道内部微弧氧化的方法
CN114318459A (zh) * 2022-01-27 2022-04-12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功能性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94495A (zh) * 2022-07-26 2022-09-23 重庆臻宝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cvd腔室工件的微弧氧化再生制备方法
CN115094495B (zh) * 2022-07-26 2023-10-03 重庆臻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vd腔室工件的微弧氧化再生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6516A (zh) 一种通过调控负向电参数提高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方法
CN102797024B (zh) 一种铝合金微弧氧化着蓝色膜层的方法
WO2022165961A1 (zh) 一种镁合金超高孔隙率微弧氧化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338362B (zh) 一种在高磷铸铁表面制备耐磨陶瓷层的方法
CN109023468B (zh) 2xxx铝及铝合金表面高耐磨自润滑微弧氧化膜层的制备方法
JP2011202206A (ja) 不溶性電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680318B (zh) 基于磷酸盐的镁合金表面耐腐蚀自修复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215574B (zh) 一种镁合金化学镀镍溶液及其镀镍工艺
WO2020177223A1 (zh) 基于钙盐的镁合金表面耐腐蚀自修复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3046811B (zh) 一种微弧氧化电解液及其应用方法、工件
CN116043305A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涡旋盘高表面硬度、高耐磨性的微弧氧化陶瓷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3115B (zh) 一种采用微弧氧化制备钛合金表面耐磨绝缘膜层的方法
CN114540918A (zh) 一种电解液及制备方法和镁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8531962B (zh) 一种镁合金表面增强处理方法
CN114921832B (zh) 一种在钛合金表面生成黑色陶瓷膜的方法
CN109504996B (zh) 一种用于钢铁表面dlc复合氧化膜制备的阴极微弧氧化溶液和方法
CN113046809B (zh) 一种微弧氧化电解液及其应用方法、工件
CN114517322B (zh) 钛合金兆欧级高阻抗表面陶瓷化的原位制备方法
CN114507893B (zh) 钽合金表面高硬度耐磨微弧氧化涂层电解液及制备方法
CN111621829A (zh) 一种高含Cu和/或Si铝合金表面陶瓷化方法及设备
CN108505092A (zh) 基于四硼酸钠的Al-Cu-Mg系铝合金表面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10685000A (zh) 一种高耐蚀涂层和制备方法、电解液及其应用
CN109440165B (zh) 一种用于镁锂基合金墨绿色防护涂层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8468077B (zh) 一种镁合金自封闭阳极氧化方法
CN107502937B (zh) 降低低压化成箔漏电流的化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