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5737B -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5737B
CN113105737B CN202110307443.5A CN202110307443A CN113105737B CN 113105737 B CN113105737 B CN 113105737B CN 202110307443 A CN202110307443 A CN 202110307443A CN 113105737 B CN113105737 B CN 113105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rinting material
parts
printing
conductive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74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5737A (zh
Inventor
周佩先
岳利
俞国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uangji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uangji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uangji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uangji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74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05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0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5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5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5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08L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70/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70/10Composit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 e.g. mixtures of ceramics and polymers or mixtures of metals and bio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1Conductiv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4Antista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按质量份计,包括60~90份的丙烯酸酯树脂,5~20份的丙烯酸活性稀释剂,0.5~5份的光引发剂,0.5~20份的纳米导电填料,0.5~2份的分散剂。根据需要,还可以包括0~0.2份的荧光增白剂和0~2份的颜料等第二填料。本发明采用的导电填料为纳米尺寸,因此缓解了导电3D打印材料在存储、应用过程中,导电填料的沉降问题,也缓解了导电3D打印材料打印成的3D部件透光率低的问题。且导电填料的形状有棒状、点状、片状等,因此可形成具有高导电性能的网状导电系统,最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导电性能、缓解了导电填料的沉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材料是3D打印的基础,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3D打印材料是专门针对3D打印设备和工艺而研发的,与普通的塑料、石膏、树脂等有所区别,其形态一般有粉末状、丝状、层片状、液体状等。
目前,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除此之外,彩色石膏材料、人造骨粉、细胞生物原料以及砂糖等食品材料也在3D打印领域得到了应用。
工程塑料是制作工业零件用塑料,具有优异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工程塑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3D打印材料,常见的子类别有:ABS类材料(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简称ABS)、PC类材料(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简称PC)、尼龙类材料等。ABS材料是FDM(Fused 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造型,简称FDM)快速成型工艺常用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超过90℃,即可进行机械加工(钻孔、攻螺纹)及表面修饰(喷漆、电镀)。
光敏树脂的原料包括聚合物单体、预聚体和光引发剂,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聚合物单体和预聚体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快速聚合反应,完成固化。光敏树脂原料一般为液态,可用于制作高强度、高耐温材料,以及防水材料。
橡胶类材料具备优异的硬度、断裂伸长率、抗撕裂强度和拉伸强度等性能,非常适合用于防滑或柔软表面领域。3D打印生产的橡胶类产品主要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医疗设备、汽车内饰、轮胎以及垫片等。
金属材料方面,3D打印所使用的金属粉末一般要求纯净度高,球形度好,粒径分布窄,氧含量低,目前应用于3D打印的金属粉末材料主要有钛合金、钴合金、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等。
3D打印用的陶瓷粉末是陶瓷粉末和特殊粘结剂粉末所组成的混合物。
目前,3D打印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对3D打印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很多应用场合,3D打印材料除需满足基本成型的功能外,要需具备导电、导热或铁磁性等性能。
常用技术一般在3D打印部件成型后,再进行功能化处理,例如在部件表面镀覆功能性薄层来实现上述导热、导电、磁性等功能。但是,这种后处理方法,过程复杂,功能化效果也有限。
若直接将常规功能性填料加入3D打印材料中,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功能化效果,但会出现浆料沉降、3D打印部件透光度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在3D打印的应用。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包括
丙烯酸酯树脂;
丙烯酸活性稀释剂;
光引发剂;
纳米导电填料;
分散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按质量份计,包括
Figure BDA0002988444930000021
Figure BDA000298844493000003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法,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单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三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和六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丙烯酸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光引发剂,主要成分为酰基膦氧化物、苯酰甲酸酯类化合物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苯酰甲酸酯类化合物,包括光引发剂75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纳米导电填料为聚苯胺纳米棒、单壁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纳米石墨烯、纳米银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导电填料,由于是纳米尺寸,单个所述纳米导电填料颗粒的重量较小,因此不会在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存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
所述纳米导电填料,由于是纳米尺寸,且不会发生沉降,当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打印成部件后,所述纳米导电填料不会大幅影响光在部件中的透过率,因此部件的透光率良好。
单纯少量线型导电填料,在导电3D打印材料中分散形成网状导电系统的难度较大,若利用面型结构的导电填料,则可形成线面搭接,增大了网状导电系统形成的可能性。
本发明采用的纳米导电填料,将面状(石墨烯)、棒状、管状、颗粒状的导电填料相结合,因此在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中,可用较少质量份数的纳米导电填料,形成具有高导电性能的网状导电系统。
这一方面提升了导电3D打印材料的导电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纳米导电填料的添加量减少,可进一步缓解所述纳米导电填料的沉降问题,也降低了原料成本。
所述分散剂的添加,优化了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的分散性能,更进一步缓解了所述纳米导电填料的沉降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按质量份计,还包括0份~0.2份的荧光增白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荧光增白剂为2,2’-(2,5-噻吩)双[5-(1,1-二甲乙基)]-苯并三唑(Tinopal OB CO)。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按质量份计,还包括0份~2份的第二填料,所述第二填料包括有机颜料。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所述丙烯酸活性稀释剂和分散剂后,加入所述纳米导电填料,研磨,得混合液A;
S2.将所述混合液A与所述丙烯酸酯树脂搅拌混合,得混合液B;
S3.将所述光引发剂加入所述混合液B,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步骤S1中,所述研磨,速度为800r/min~20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步骤S1中,所述研磨,时间为30min~180min。
步骤S1中,所述研磨,增加了导电填料的分散性能,经3D打印、光固化成型后,部件可具备较好的导电性能,同时,提升分散性后,成型部件中纳米导电填料对可见光的阻挡小,不影响光的透过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步骤S2中,所述搅拌,时间为10min~18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步骤S2中,所述搅拌,在双行星搅拌釜中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步骤S2中,所述搅拌,剪切速度为2m/s~10m/s。
所述剪切速度即为所述双行星搅拌釜中桨叶的自转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步骤S2中,双行星搅拌釜的公转速度为0.1m/s~0.6m/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骤S2之后,将所述荧光增白剂、第二填料与所述混合液B,在所述双行星搅拌釜中,搅拌混合10min~180min。搅拌混合过程中,剪切速度为2m/s~10m/s,公转速度为0.1m/s~0.6m/s。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法,步骤S3中,所述搅拌均匀,在所述双行星搅拌釜中进行,剪切速度为2m/s~10m/s,分散速度为0.1m/s~0.6m/s,时间为10min~180min。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法,所述丙烯酸树脂的自聚合是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副反应,整个过程的操作温度越低,则副反应发生的概率越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法,整个过程的操作温度≤35℃。
一种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的导电填料为纳米尺寸,由于单个导电填料的重量较小,因此缓解了导电3D打印材料在存储、应用过程中,导电填料的沉降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导电填料为纳米尺寸,因此导电3D打印材料打印成3D部件后,导电填料对部件透光率的影响较小,部件透光率较好。
(3)本发明采用的纳米导电填料,将片状、棒状、管状、颗粒状的导电填料相结合,因此在导电3D打印材料中,可用较少质量份数的纳米导电填料,形成具有高导电性能的网状导电系统,最终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导电性能、缓解了导电填料的沉降问题。
(4)通过选择导电填料的尺寸、形状,以及复配分散剂等成分,本发明提供的导电3D打印材料,分散性好,不会在储存和打印过程中产生沉降;同时由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材料制备的部件,导电性能和光穿透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若无特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有试剂使用前均为进行任何前处理。试剂的具体信息如下。
丙烯酸酯树脂
(1)Etercure6145-100:主要成分为六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购自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Photomer 6008:主要成分为脂肪族聚氨酯三丙烯酸酯,购自IGM RESINS;
(3)ACC301:主要成分为三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购自厦门爱珂玛化工有限公司。
此外,以下三种商品也可用作丙烯酸酯树脂:
(1)Sartomer CN2303:主要成分为六官能团聚酯丙烯酸酯,购自Sartomer公司(美国);
(2)GENOMER 1122:主要成分为(2-丙烯酸-2-[[(丁基氨基)-羰基]氧代]乙酯,CAS为63225-53-6;
(3)MIRAMER M300:主要成分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CAS号为15625-89-5。
光引发剂
(1)IRGACURE 819:主要成分为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CAS号为162881-26-7;
(2)IRGACURE 754;CAS号为211510-16-6。
此外,Omnirad TPO((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CAS:75980-60-8)也可用作光引发剂。
丙烯酸活性稀释剂
(1)丙烯酸异冰片酯:CAS号为5888-33-5。
分散剂
(1)Tego610S:购自TEGO公司(德国);
(2)Surfynol CT-136:购自Air Products&Chemicals(美国);
此外,以下四种商品也可用作分散剂:
(1)AD8085:购自东莞澳达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2)GUANGYUN F600:购自上海广韵实业有限公司;
(3)SP-766:购自东莞市博诚化工有限公司;
(4)Anjeka6090 njeka6090:购自鄂州市安吉康科技有限公司。
荧光增白剂
(1)Tinopal OB CO:主要成分为2,2’-(2,5-噻吩)双[5-(1,1-二甲乙基)]-苯并三唑,购自巴斯夫股份公司(德国)。
表1按质量份计,实施例1~3的原料组成。
Figure BDA000298844493000007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具体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S1.混合丙烯酸活性稀释剂和分散剂后,分三次加入纳米导电填料(先将两种纳米导电填料混合均匀,每次添加质量相等),研磨;其中研磨速度为1000r/min,第一次加入纳米导电填料后研磨20min,第二次加入纳米导电填料后研磨40min,第三次加入纳米导电填料后研磨60min,研磨结束后,得混合液A;
S2.将混合液A转移至双行星搅拌釜中,加入丙烯酸酯树脂,搅拌混合30min,搅拌过程中,剪切速度为4m/s,公转速度为0.3m/s,搅拌结束后,得混合液B;
S3.向混合液B中,加入荧光增白剂,搅拌20min混合,其中剪切速度为4m/s,公转速度为0.3m/s,得混合液C;
S4.向混合液C中,加入光引发剂,搅拌20min混合,搅拌过程中,剪切速度为4m/s,公转速度为0.2m/s,搅拌结束后,即得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有步骤的实施温度均≤35℃。
本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制备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具体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原料配比不同,具体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制备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具体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原料配比不同,具体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制备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具体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不添加导电粉体,具体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试验例1
本例表征了实施例1~3所得导电3D打印材料的导电性能和透光性能,具体表征方法和结果如下。
以实施例1~3所得导电3D打印材料为原料,分别打印成X和Ymm的片状样品,再对片状样品进行透光率和导电性能的表征。
其中,透光率参考编号为GBT 2410-2008的国标文件进行测试;
导电性能(包括导电、防静电塑料体积电阻率):参考编号为GB T 15662-1995的国标文件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样品透光率和导电性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988444930000091
表2结果表明,以实施例1~3所得导电3D打印材料为原料,打印成型的片状样品,相较于对比例1所得样品,虽然透光率上有小幅下降,但是导电性上大幅提高。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制备原料为:
Figure FDA0003943749030000011
所述纳米导电填料是单壁碳纳米管和纳米石墨烯的混合物;
所述光引发剂为酰基膦氧化物和苯酰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混合物;
所述分散剂由Tego610S和Surfynol CT-136按照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所述丙烯酸活性稀释剂和分散剂后,加入所述纳米导电填料,研磨,得混合液A;
S2.将所述混合液A与所述丙烯酸酯树脂搅拌混合,得混合液B;
S3.将所述光引发剂加入所述混合液B,搅拌均匀,即得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导电3D打印材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
CN202110307443.5A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13105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7443.5A CN113105737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7443.5A CN113105737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5737A CN113105737A (zh) 2021-07-13
CN113105737B true CN113105737B (zh) 2023-03-24

Family

ID=76710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7443.5A Active CN113105737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057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4271A (zh) * 2019-10-31 2020-02-18 深圳市超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fpc线路的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60405B (zh) * 2022-09-29 2022-12-27 山东旺林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54016B (zh) * 2023-03-22 2024-01-30 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 一种光固化打印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打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7610A (zh) * 2011-07-13 2012-04-18 青岛科技大学 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的聚合物复合材料
CN103849120A (zh) * 2012-11-30 2014-06-11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30159A (zh) * 2014-12-17 2015-08-1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含石墨烯的光固化色浆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623136B (zh) * 2016-03-17 2018-06-19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332B (zh) * 2017-06-12 2020-01-24 深圳永昌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控性好的3d打印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857A (zh) * 2018-10-31 2019-02-22 深圳市诺瓦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韧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962980A4 (en) * 2019-06-13 2022-07-06 Luxcreo (Beijing) Inc. RESIN MATERIALS FOR MAK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M
CN110511429A (zh) * 2019-08-15 2019-11-29 新奥(内蒙古)石墨烯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添加剂及应用、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85491A (zh) * 2019-12-20 2020-03-17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用于光固化3d打印的导电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71139A (zh) * 2020-04-27 2020-07-31 孝感市易生新材料有限公司 软质光固化3d打印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761A (zh) * 2020-10-12 2021-01-08 河源然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3d打印光敏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5737A (zh)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05737B (zh) 一种导电3d打印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aleh et al. A review of vapor grown carbon nanofiber/polymer conductive composites
JP5011695B2 (ja) ジルコニア透明分散液及び透明複合体並びに透明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4710573A (zh) 一种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0393821C (zh) 一种氨基硅烷表面改性微晶白云母活性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22069B1 (ko) 열전도성 박막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585348A (zh) 一种增韧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85646A (zh) 导电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944555A (zh) 环保型纳米导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46852B1 (ko) 금속 안료 조성물
CN106589490A (zh) 一种通过不饱和羧酸盐补强的磁性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DE602004002096T2 (de) Leitfähige harzzusammensetzung,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und brennstoffzellenseparatoren
WO2007000817A1 (ja) カーボンブラックを含有した組成物、着色用組成物及び導電性組成物
CN108948491A (zh)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00077087A1 (fr) Modificateur de surface
US20020086198A1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urable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EP0424870B1 (en) Conductive resin composite
TW201226049A (en) Dispersant and dispersion composition
CN1792632A (zh) 一种抗静电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6698A (zh) 一种超细粉煤灰增强的丁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056A (zh) 一种导电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95194A (zh) 一种分级结构层状硅酸镍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746531A (zh) 一种pc-abs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090226722A1 (en) Carbon black
CN109456586A (zh) 熔融共混法改性碳纳米粒子/聚碳酸酯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