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8216A -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8216A
CN113098216A CN201911340500.9A CN201911340500A CN113098216A CN 113098216 A CN113098216 A CN 113098216A CN 201911340500 A CN201911340500 A CN 201911340500A CN 113098216 A CN113098216 A CN 1130982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agnetic
tool
stat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05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8216B (zh
Inventor
刘伟
索军
步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405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8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8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8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8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8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6Centering rotors within the stator; Balancing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该导磁工装,导磁工装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为导磁材料,主体部用于与转子支架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分别可拆卸配合。该电机的套装方法包括:将导磁工装的主体部与转子中的转子支架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分别可拆卸配合;将配合有导磁工装的转子与对应的定子相套装;解除导磁工装与转子支架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并移除导磁工装。本申请实施例在转子支架上相邻磁体之间设置导磁工装,减弱了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磁力,从而使转子与定子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大大降低了转子与定子相吸附或碰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转子与定子的套装难度。

Description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根据其能量转换或传递的方式可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动机和发电机均包括定子和转子,通常将转子与定子套装在一起,使转子的磁轭上的磁极与定子上的绕组总成能够同轴相对旋转,从而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或传递。
电机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转子与定子相套装,由于转子与定子之间存在强磁场,通常需要借助套装工装对转子与定子实施限制,以保证转子与定子的正常套装。套装过程中,若电机的转子相对于定子偏心,定转子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会产生径向的单边磁拉力,而且这个磁拉力强度很高。单边磁拉力会导致转子与定子发生相互吸附、无法完成套装,或导致转子与定子发生碰撞、造成转子或定子的损坏。
因此,转子与定子的套装难度大。并且,为减小单边磁拉力,需要使转子与定子尽量趋近同心,套装工装的精度要求极高;为克服单边磁拉力的作用,套装工装的设计刚度要求也极高,均会造成套装工装的制造成本高,而且套装工装需要承受的载荷大,影响其使用寿命,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转子与定子的套装难度大,或套装工装的制造成本高、或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磁工装,导磁工装包括主体部;
主体部为导磁材料,主体部用于与转子支架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分别可拆卸配合。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套装工装,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导磁工装。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套装方法,基于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导磁工装,套装方法包括:
将导磁工装的主体部与转子中的转子支架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分别可拆卸配合;
将配合有导磁工装的转子与对应的定子相套装;
解除导磁工装与转子支架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并移除导磁工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1、在转子支架上相邻磁体之间设置导磁工装,由于导磁工装的导磁材料在高磁场强度下具有足够大的高磁导率及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转子支架上相邻磁体之间的空气,导磁工装的主磁路磁阻低、磁通密度增大,减弱了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磁力,从而使转子与定子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大大降低了转子与定子相吸附或碰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转子与定子的套装难度;
2、导磁工装与转子支架上相邻磁体之间为可拆卸配合,导磁工装仅在套装过程中使用,完成套装后即可取出,不影响转子与定子的正常配合,而且导磁工装可以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而且导磁工装制造精度低,制造成本低;
3、导磁工装可以独立辅助转子与定子的套装,大大简化了套装工装,降低了套装成本;
4、若将导磁工装与其他套装工装配合使用,由于导磁工装减弱了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磁力,使转子与定子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因此可以降低其他套装工装的精度要求和刚度要求,降低其他套装工装的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一与转子配合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一与转子配合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一与转子及定子配合的轴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一与转子及定子配合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二与转子及定子配合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三与转子及定子配合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四与转子配合的轴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四与转子及定子配合的轴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的实施方式四与转子及定子配合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装工装与转子及定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装方法的实施方式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套装方法的实施方式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
100-转子;110-转子支架;120-磁体;
200-定子;
300-导磁工装;
310-主体部;
311-第一表面;311a-磁极连接面;311b-周侧连接面;311c-支架连接面;312-第二表面;
313-周侧连接面;314-支架连接面;315-底面;
320-连接部;330-可拆卸连接件;
410-定子连接筒;420-转子连接筒;
500-转子加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根据其能量转换或传递的方式可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电机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转子与定子相套装,由于转子与定子之间存在强磁场,通常需要借助套装工装对转子与定子实施限制,以保证转子与定子的正常套装。套装过程中,若电机的转子相对于定子偏心,定转子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会产生径向的单边磁拉力,而且这个磁拉力强度很高。单边磁拉力会导致转子与定子发生相互吸附、无法完成套装,或导致转子与定子发生碰撞、造成转子或定子的损坏。因此,转子与定子的套装难度大。
为减小单边磁拉力,需要使转子与定子尽量趋近同心,可采用转子连接筒和定子连接筒分别与转子和定子连接,利用转子连接筒与定子连接筒之间的轴向滑动连接副,实现套装过程中对转子和定子的约束,此时对转子连接筒与定子连接筒的尺寸公差、配合公差精度要求极高,造成套装工装的制造成本高。
为克服单边磁拉力的作用,需加强套装工装的强度,并提高转子的强度避免转子因单边磁拉力而变形,此时对套装工装的刚度要求也极高,造成套装工装的制造成本高。
为防止转子与定子发生直接吸附、损伤定子表面或转子支架上的磁体,套装时可在转子与定子之间放置间隙垫件,例如铜条。间隙垫件需要承受在单边磁拉力作用下来自转子和定子的摩擦力,载荷大。并且随着转子与定子套装进行,转子上覆盖定子铁心表面的磁体越来越多,偏心磁拉力也越来越大,间隙垫件承受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间隙垫件在较大的摩擦力作用下易发生相对于转子或定子的轴向移动,无法隔开转子和定子,导致转子与定子发生直接吸附,无法完成套装;或,间隙垫件在较大的摩擦力作用下发生拉伸变形甚至被拉断,间隙垫件的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在与间隙垫件的摩擦作用下,定子表面或转子上的磁体也可能受损。
本申请提供的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磁工装300,该导磁工装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9所示,包括:主体部310。
主体部310为导磁材料,主体部310用于与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
本实施例在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设置导磁工装300,相邻磁体120朝向定子200一侧的磁极通常一个为N(北)极,另一个则为S(南)极,由于导磁工装300的导磁材料在高磁场强度下具有足够大的高磁导率及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的空气,导磁工装300的主磁路磁阻低、磁通密度增大,减弱了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从而使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相吸附或碰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的套装难度。
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为可拆卸配合,导磁工装300仅在套装过程中使用,完成套装后即可取出,不影响转子100与定子200的正常配合,而且导磁工装300可以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而且导磁工装300制造精度低,制造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为可拆卸配合,可以是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两相邻磁体120分别接触配合;也可以是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其中一个磁体120接触配合,与另一个磁体120间隙配合;还可以是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两相邻磁体120分别间隙配合。若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至少一个磁体120为间隙配合时,间隙越小,导磁工装30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磁阻越低、磁通密度越大,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可减弱得越多。当然,为导磁工装300选择磁导性能更优的材料,也能起到减小磁阻、提高磁通密度、减弱了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的作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磁工装300可以独立辅助转子100与定子200的套装,大大简化了套装工装,降低了套装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将导磁工装300与其他套装工装配合使用,由于导磁工装300减弱了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使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因此可以降低其他套装工装的精度要求和刚度要求,降低其他套装工装的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磁工装300表面涂覆耐磨涂层,例如陶瓷耐磨涂层、树脂或其它耐磨抗蚀涂层,可以减少导磁工装300可能受到的摩擦划伤。当然,也可以在转子100内壁或磁体120表面涂覆耐磨涂层,以减少转子100内壁或磁体120表面可能受到的摩擦划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磁工装30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可以采用螺栓将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固定连接,使得导磁工装300与对应磁体120抵接。也可以采用其它快速接头卡扣等连接方式,保证套装时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相对位置稳定不移动即可。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需要与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为此,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具有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
第一表面311位于导磁工装300靠近磁体120的一侧,第一表面311至少部分用于与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
第二表面312位于主体部310远离磁体12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可以与磁体120朝向定子200一侧的磁极面配合,即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其主体部310设置于对应磁体120与定子200之间,安装和拆卸都十分容易。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导磁工装300中的第一表面311可以相互连接,同样的相邻两导磁工装300中的第二表面312也可以相互连接,以提高所有导磁工装300可拆卸安装到转子100的磁体120后的整体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匹配度越高,越有助于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保持稳定。为此,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中,第一表面311包括:磁极连接面311a和周侧连接面311b。
磁极连接面311a与周侧连接面311b连续设置。
磁极连接面311a用于与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
周侧连接面311b用于与磁体120的至少部分周侧面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11至少包括磁极连接面311a和周侧连接面311b,磁极连接面311a可以与磁体120的磁极面配合,周侧连接面311b可以与磁体120的至少部分周侧面配合,即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其主体部310不仅设置于对应磁体120与定子200之间,主体部310还可以覆盖至少部分对应磁体120的周侧面,提高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高了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的周侧连接面311b可以与磁体120的全部周侧面配合,以强化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匹配度。
基于前述考虑,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中,第一表面311不仅包括:磁极连接面311a和周侧连接面311b,第一表面311还包括:支架连接面311c。
支架连接面311c与周侧连接面311b连续设置。
支架连接面311c用于与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11的磁极连接面311a、周侧连接面311b和支架连接面311c连续设置,可以连续覆盖磁体120的磁极面、磁体120的周侧面以及转子支架110的内壁,提高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匹配度。并且,第一表面311中的支架连接面311c为导磁工装300增加了与转子支架110的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以及转子支架110之间的匹配度,强化了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转子100上的各磁体120朝向定子200一侧的磁极面通常具备一定的曲率,以使磁场与定子200相适应。为此,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4-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中,第二表面312与第一表面311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与磁体120相匹配,故曲率也与磁体120朝向定子200一侧的磁极面相适应,第二表面312与第一表面311平行,可以使导磁工装300更适应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间隙的形状,避免套装时可能产生的干涉。
具体地,第二表面312与第一表面311中的磁极连接面311a相平行,或,第二表面312与第一表面311中的磁极连接面311a以及支架连接面311c均平行。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需要与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为此,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7-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具有周侧连接面313和支架连接面314;
周侧连接面313与支架连接面314连续设置;
周侧连接面313用于与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或周侧连接面313至少部分用于与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或周侧连接面313用于与至少部分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
支架连接面314用于与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的周侧连接面313可与对应磁体120的周侧面配合,主体部310的支架连接面314可与转子支架110配合,即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其主体部310设置于相邻两磁体120之间,提高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以及转子支架110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高了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地,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可以与对应磁体120具有相同厚度,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的厚度也可以小于对应磁体120的厚度,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的厚度还可以大于对应磁体120的厚度。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转子100上的各磁体120朝向定子200一侧的磁极面通常具备一定的曲率,以使磁场与定子200相适应。为此,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不仅具有周侧连接面313和支架连接面314,主体部310还具有底面;
底面与磁体120的磁极面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的底面与磁体120朝向定子200一侧的磁极面相齐平,使导磁工装300更容易与磁体120一体化,避免套装时可能产生的干涉。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的磁体120之间的可拆卸配合。为此,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中,可拆卸配合包括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磁体120之间的吸附接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的磁体120之间采用吸附接触的方式实现可拆卸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导磁工装300的磁通量,进一步减小转子支架上磁体120与定子之间的磁力;另一方面可减少对导磁工装300及转子支架110打孔,降低加工成本,还能提供足够强度的可拆卸配合,拆装过程也十分便利。具体地,可以采用磁吸附的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需要与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为此,本申请为导磁工装300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导磁工装300还包括连接部320和可拆卸连接件330;
连接部320的一端与主体部310固连,连接部320的另一端靠近转子支架110;
可拆卸连接件330用于将连接部320与转子支架110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工装300的连接部320与主体部310固连,并且在可拆卸连接件330的帮助下实现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的可拆卸连接。连接部320可以为普通材料,具备足够的连接强度即可。通过连接部320使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可拆卸配合,可以避免在主体部310上开孔或设置其他可拆卸连接件,这样能减少对主体部310导磁性能的影响。其中,可拆卸连接件330可以是螺栓或螺钉等连接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20可以布置于转子支架110的侧面,远离转子100的磁场区域,这样可以减少对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的安装空间的影响,使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转子支架110上各磁体120的配合更充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套装工装,该套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包括:如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种的导磁工装300。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工装300可以独立辅助转子100与定子200的套装,大大简化了套装工装,降低了套装成本。
套装过程中,将导磁工装300设置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由于导磁工装300的导磁材料在高磁场强度下具有足够大的高磁导率及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的空气,导磁工装300的主磁路磁阻低、磁通密度增大,减弱了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从而使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相吸附或碰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的套装难度。
并且,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为可拆卸配合,导磁工装300仅在套装过程中使用,完成套装后即可取出,不影响转子100与定子200的正常配合,而且导磁工装300可以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而且导磁工装300制造精度低,制造成本低。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套装工装除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磁工装300,还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工装共同配合,使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套装更加精准。为此,本申请为套装工装提供如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套装工装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定子连接筒410和转子连接筒420,定子连接筒410与转子连接筒420滑动连接,定子连接筒410用于与电机的定子200连接,转子连接筒420用于与电机的转子100连接;
间隙垫件(图中未绘出),间隙垫件用于放置于定子200和转子100之间,以限制定子200与转子100之间的距离;
转子加强环500,转子加强环500用于与转子100连接,以加强转子100的刚性。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连接筒420和定子连接筒410可分别与转子100和定子200连接,利用转子连接筒420与定子连接筒410之间的轴向滑动连接副,实现套装过程中对转子100和定子200的约束,转子100与定子200尽量趋近同心,可以提高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套装精度。在导磁工装300帮助下,转子连接筒420与定子连接筒410可能受到的单边磁拉力得到了减少甚至清零,转子连接筒420与定子连接筒410的尺寸公差、配合公差精度要求,以及强度要求均获得了大幅度降低,套装工装整体成本得到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间隙垫件可以在套装时放置于定转子100之间,用以防止转子100与定子200发生直接吸附、损伤定子200表面或转子支架110上的磁体120。在导磁工装300帮助下,间隙垫件可能受到的因单边磁拉力而产生的摩擦力得到了减少甚至清零,间隙垫件在套装过程中更加稳定,能够有实现对转子100和定子200的效隔离,并且间隙垫件的磨损更少,使用寿命更长。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加强环500可以在套装时提高转子100的强度,以避免转子100因单边磁拉力而变形。在导磁工装300帮助下,转子100可能受到的单边磁拉力得到了减少甚至清零,转子加强环500需要克服的磁力减小,转子加强环500的刚度要求得到大幅降低,降低了制造成本。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套装方法,基于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种的导磁工装300,该套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S103:
S101: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转子100中的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
S102:将配合有导磁工装300的转子100与对应的定子200相套装。
S103:解除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并移除导磁工装300。
在本实施例中,套装前将导磁工装300设置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由于导磁工装300的导磁材料在高磁场强度下具有足够大的高磁导率及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的空气,导磁工装300的主磁路磁阻低、磁通密度增大,减弱了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从而使套装过程中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相吸附或碰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的套装难度。
并且,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为可拆卸配合,导磁工装300仅在套装过程中使用,完成套装后即可取出,不影响转子100与定子200的正常配合,而且导磁工装300可以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而且导磁工装300制造精度低,制造成本低。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螺栓将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固定连接,使得导磁工装300与对应磁体120抵接,从而实现导磁工装30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可拆卸配合。也可以采用其它快速接头卡扣等连接方式,实现导磁工装30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可拆卸配合,保证套装时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相对位置稳定不移动即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S101中,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转子100中的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可以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将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与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将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与磁体120朝向定子200一侧的磁极面配合,使得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其主体部310设置于对应磁体120与定子200之间,安装和拆卸都十分容易。
另一种方法是:将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中的磁极连接面311a与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将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中的周侧连接面用于与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将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中的支架连接面与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将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分别与转子支架110及转子支架110上的对应磁体120可拆卸配合,具体是将第一表面311的磁极连接面311a、周侧连接面和支架连接面连续覆盖磁体120的磁极面、磁体120的周侧面以及转子支架110的内壁,这样提高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之间的匹配度。并且,第一表面311中的支架连接面为导磁工装300增加了与转子支架110的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以及转子支架110之间的匹配度,强化了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再一种方法是:将主体部310的周侧连接面与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将主体部310的支架连接面与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将导磁工装300中主体部310的周侧连接面可与对应磁体120的周侧面配合,主体部310的支架连接面可与转子支架110配合,即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其主体部310设置于相邻两磁体120之间,提高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以及转子支架110之间的匹配度,进而提高了导磁工装300在套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电机的套装方法,基于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种的导磁工装300,该套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201-S205:
S201:将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转子100中的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
S202:利用可拆卸连接件将导磁工装300的连接部320与转子支架110可拆卸连接。
S203:将配合有导磁工装300的转子100与对应的定子200相套装。
S204:解除可拆卸连接件对连接部320与转子支架110的可拆卸连接。
S205:解除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并移除导磁工装300。
在本实施例中,导磁工装300的连接部320与主体部310固连,并且在可拆卸连接件的帮助下实现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的可拆卸连接。连接部320可以为普通材料,具备足够的连接强度即可。通过连接部320使主体部310与对应磁体120可拆卸配合,可以避免在主体部310上开孔或设置其他可拆卸连接件,这样能减少对主体部310导磁性能的影响。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在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设置导磁工装300,由于导磁工装300的导磁材料在高磁场强度下具有足够大的高磁导率及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的空气,导磁工装300的主磁路磁阻低、磁通密度增大,减弱了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从而使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相吸附或碰撞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转子100与定子200的套装难度;
2、导磁工装300与转子支架110上相邻磁体120之间为可拆卸配合,导磁工装300仅在套装过程中使用,完成套装后即可取出,不影响转子100与定子200的正常配合,而且导磁工装300可以反复使用,使用成本低,而且导磁工装300制造精度低,制造成本低;
3、导磁工装300可以独立辅助转子100与定子200的套装,大大简化了套装工装,降低了套装成本;
4、若将导磁工装300与其他套装工装配合使用,由于导磁工装300减弱了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的磁力,使转子100与定子200之间因偏心导致的单边磁拉力减少甚至为零,因此可以降低其他套装工装的精度要求和刚度要求,降低其他套装工装的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工装(300)包括主体部(310);
所述主体部(310)为导磁材料,所述主体部(310)用于与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10)具有第一表面(311)和第二表面(312);
所述第一表面(311)位于所述导磁工装(300)靠近所述磁体(120)的一侧,所述第一表面(311)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
所述第二表面(312)位于所述主体部(310)远离所述磁体(12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311)包括:磁极连接面(311a)和周侧连接面(311b);
所述磁极连接面(311a)与所述周侧连接面(311b)连续设置;
所述磁极连接面(311a)用于与所述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
所述周侧连接面(311b)用于与所述磁体(120)的至少部分周侧面可拆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311)还包括:支架连接面(311c);
所述支架连接面(311c)与所述周侧连接面(311b)连续设置;
所述支架连接面(311c)用于与所述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312)与所述第一表面(311)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10)具有周侧连接面(313)和支架连接面(314);
所述周侧连接面(313)与所述支架连接面(314)连续设置;
所述周侧连接面(313)用于与所述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或所述周侧连接面(313)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或所述周侧连接面(313)用于与至少部分所述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
所述支架连接面(314)用于与所述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10)还具有底面(315);
所述底面(315)与所述磁体(120)的磁极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配合包括所述导磁工装(300)的所述主体部(310)与所述磁体(120)之间的吸附接触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磁工装(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工装(300)还包括连接部(320)和可拆卸连接件(330);
所述连接部(320)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310)固连,所述连接部(320)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转子支架(110);
所述可拆卸连接件(330)用于将所述连接部(320)与所述转子支架(110)可拆卸连接。
10.一种电机的套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磁工装(3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套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工装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定子连接筒(410)和转子连接筒(420),所述定子连接筒(410)与所述转子连接筒(420)滑动连接,所述定子连接筒(410)用于与电机的定子连接,所述转子连接筒(420)用于与电机的转子连接;
间隙垫件,所述间隙垫件用于放置于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之间,以限制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的距离;
转子加强环(500),所述转子加强环(500)用于与所述转子连接,以加强所述转子的刚性。
12.一种电机的套装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磁工装(300),所述套装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转子中的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
将配合有所述导磁工装(300)的所述转子与对应的定子相套装;
解除所述导磁工装(300)与所述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所述磁体(120)之间的可拆卸配合,并移除所述导磁工装(3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导磁工装(300)的主体部(310)与转子中的转子支架(110)上的至少两相邻磁体(120)分别可拆卸配合,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将所述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与所述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
将所述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中的磁极连接面(311a)与所述磁体(120)的磁极面可拆卸配合,将所述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中的周侧连接面用于与所述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将所述主体部(310)的第一表面(311)中的支架连接面与所述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将所述主体部(310)的周侧连接面与所述磁体(120)的周侧面可拆卸配合,将所述主体部(310)的支架连接面与所述转子支架(110)可拆卸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套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配合有所述导磁工装(300)的所述转子与对应的定子相套装之前,还包括:利用可拆卸连接件将所述导磁工装(300)的连接部(320)与所述转子支架(110)可拆卸连接;
所述将配合有所述导磁工装(300)的所述转子与对应的定子相套装之后,还包括:解除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对所述连接部(320)与所述转子支架(110)的可拆卸连接。
CN201911340500.9A 2019-12-23 2019-12-23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Active CN113098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0500.9A CN113098216B (zh) 2019-12-23 2019-12-23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40500.9A CN113098216B (zh) 2019-12-23 2019-12-23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8216A true CN113098216A (zh) 2021-07-09
CN113098216B CN113098216B (zh) 2023-07-21

Family

ID=7666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0500.9A Active CN113098216B (zh) 2019-12-23 2019-12-23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82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1844A1 (de) 2022-08-30 2024-02-29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oder Hinzufügen eines wenigstens einen Permanentmagneten aufweisenden Rotors einer permanenterregten Synchronmaschine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0437Y (zh) * 2008-09-22 2009-07-08 重庆帕特龙智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永磁发电机转子
JP2011015484A (ja) * 2009-06-30 2011-0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CN203747526U (zh) * 2013-12-20 2014-07-30 杭州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同步磁阻电机转子
CN204205767U (zh) * 2014-09-17 2015-03-11 欣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永磁电机
CN206402067U (zh) * 2016-12-13 2017-08-1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装配永磁体的装置
US20180152085A1 (en) * 2015-04-21 2018-05-31 Protean Electric Limited An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magnet to an electric machine
CN207530682U (zh) * 2017-12-05 2018-06-22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入定子无碰撞装配装置
CN108494192A (zh) * 2018-06-09 2018-09-04 葛素珍 一种小型伺服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的装配工装
CN109149887A (zh) * 2018-09-03 2019-01-04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电机的套装方法
CN110336394A (zh) * 2019-06-25 2019-10-1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转子、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9786894U (zh) * 2019-05-17 2019-12-1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磁极模块、转子、斜极式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0437Y (zh) * 2008-09-22 2009-07-08 重庆帕特龙智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永磁发电机转子
JP2011015484A (ja) * 2009-06-30 2011-01-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回転電機
CN203747526U (zh) * 2013-12-20 2014-07-30 杭州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转子同步磁阻电机转子
CN204205767U (zh) * 2014-09-17 2015-03-11 欣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永磁电机
US20180152085A1 (en) * 2015-04-21 2018-05-31 Protean Electric Limited An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magnet to an electric machine
CN206402067U (zh) * 2016-12-13 2017-08-11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装配永磁体的装置
CN207530682U (zh) * 2017-12-05 2018-06-22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入定子无碰撞装配装置
CN108494192A (zh) * 2018-06-09 2018-09-04 葛素珍 一种小型伺服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的装配工装
CN109149887A (zh) * 2018-09-03 2019-01-04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电机的套装方法
CN209786894U (zh) * 2019-05-17 2019-12-13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磁极模块、转子、斜极式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0336394A (zh) * 2019-06-25 2019-10-15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转子、电机及风力发电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1844A1 (de) 2022-08-30 2024-02-29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oder Hinzufügen eines wenigstens einen Permanentmagneten aufweisenden Rotors einer permanenterregten Synchronmaschine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8216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0011B2 (en) Rotor for electric motor
US9577502B2 (en) Transverse flux permanent magnet rotatory device
CN105830309B (zh) 具有相应至少两个用于固定永磁体的夹紧凸耳的电机
CN109193989A (zh) 一种适用于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的转子及含有该转子的电机
GB2537905A (en) Laminated-barrel structure for use in a stator-type power generator
CN113098216A (zh) 导磁工装、电机的套装工装和套装方法
JP2019073169A (ja) 車両用動力装置
CN102593989B (zh) 一种永磁同步直驱电机的转子结构
CN211239582U (zh) 一种汽车刹车系统用高速直流无刷电机
CN109412297B (zh) 一种无平衡环内嵌式伺服电机转子组件及制造方法
CN103762793A (zh) 一种电动厢式运输车驱动电机径向永磁转子生产方法
JP5257821B2 (ja) モータ
CN107516950B (zh) 一种高效耐用的定子铁芯及其制造方法
CN217335235U (zh) 一种盘式永磁电机转子
CN202334208U (zh) 自行车用轮毂发电机
CN214543848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永磁电机转子及包含该转子的永磁电机
CN211734453U (zh) 一种磁力辊
CN103840586A (zh) 永磁外转子轮毂电机
CN201075750Y (zh) 水轮发电机转子的浮动磁轭与转子支架的连接装置
CN101741159A (zh) 一种曳引机永磁转子
CN213521437U (zh) 径向充磁方向转子结构及永磁同步曳引机
CN108347107B (zh) 一种新型永磁电机的定子铁芯
CN204858907U (zh) 定子片组绕线工装
CN21614616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电机定子
CN202050302U (zh) 一种电动车用电机磁钢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