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7835B -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 Google Patents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7835B
CN113097835B CN202110628649.8A CN202110628649A CN113097835B CN 113097835 B CN113097835 B CN 113097835B CN 202110628649 A CN202110628649 A CN 202110628649A CN 113097835 B CN113097835 B CN 113097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version
elastic sheet
conversion head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86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7835A (zh
Inventor
魏海江
杜勇
鞠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86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7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7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7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包括工装和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三上料工位。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首先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对弹丝进行上料,然后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对壳体进行上料,再通过所述第三上料工位对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进行上料,以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连接于壳体并分别与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相对。而且所述第三上料工位的旋转吸头可以吸取和旋转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以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分别与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卡接,保证了所述转换头装线的组装效率和组装准确性。

Description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器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及电子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多,用于给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插头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充电插头的性能、外形的逐渐发展,充电插头装配时需要的定位准确度更高,各零部件的装配难度提高。
以充电插头的转换头为例,转换头一般包括转换孔和弹片,为了使转换孔和弹片的定位准确,需要对转换头的结构装配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通过手工装配来组装充电插头,由于人工装配的劳动强度大,而且一致性差,不利于现代自动化生产的实施,降低了充电插头的可靠性,已无法满足充电插头的装配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包括:
工装和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三上料工位;
所述工装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弹丝定位块和壳体定位块,所述弹丝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壳体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与转换头的一个弹丝配合,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槽与转换头的一个壳体配合;
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弹丝进行上料,以使转换头的弹丝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匹配;
所述第二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壳体进行上料,以使转换头的壳体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所述第三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进行上料,以使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连接于转换头的壳体的内侧并分别与壳体上的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相对;
所述第三上料工位包括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上的旋转吸头,所述旋转吸头被配置为吸取和旋转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以使转换头的第一弹片与壳体上的第一转换孔卡接,和/或,转换头的第二弹片与壳体上的第二转换孔卡接。
可选地, 所述旋转吸头被配置为吸取和旋转转换头的第一弹片,以使第一弹片上的卡接部与第一转换孔端部的卡槽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转动装置上设置有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旋转吸头的旋转角度。
可选地,所述壳体定位块包括基准块、侧边定位块和弹性定位块;
所述基准块被配置为对壳体的第一壳体的两侧形成限位,所述侧边定位块设置于壳体的第二壳体的第一侧,所述弹性定位块被配置为抵接壳体的第二壳体远离第一侧的边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包括第一取料装置,所述第一取料装置被配置为将转换头的弹丝夹取至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包括第二取料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和第二保压装置,所述第二取料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壳体进行获取,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壳体进行定位,以使转换头的部分弹丝与壳体上的凹槽相对,所述第二保压装置被配置为施加给转换头的壳体朝向弹丝的作用力,以使转换头的部分弹丝与壳体上的凹槽嵌套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三上料工位还包括第三取料装置和第三定位装置,所述第三取料装置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进行获取,所述第三定位装置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进行定位,以使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与所述旋转吸头相对。
可选地,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还包括视觉检测工位,所述视觉检测工位包括上视觉检测装置和下视觉检测装置;
所述上视觉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壳体上的第一弹片的位置和壳体上的第二弹片的位置进行检测,所述下视觉检测装置被配置为对壳体上的弹丝位置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侧面设置有避让凸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包括外壳和第一方面所述转换头组装线组装的转换头;
所述转换头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上,并从所述外壳上伸出。
可选地,所述转换头包括壳体、弹丝、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所述弹丝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片包括U形弹片和连接于所述U形弹片中间的卡接部,所述第一转换孔的端部设置有卡槽;
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通过所述旋转吸头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通过所述基准块形成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靠近所述侧边定位块,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侧的边角与所述弹性定位块抵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具有凹槽;
所述弹丝与所述凹槽相对并嵌套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包括工装和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三上料工位。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首先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对弹丝进行上料,然后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对壳体进行上料,再通过所述第三上料工位对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进行上料,以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连接于壳体的内侧并分别与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相对。而且所述第三上料工位的旋转吸头可以吸取和旋转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以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分别与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卡接,完成所述转换头的组装,保证了所述转换头装线的组装效率和组装准确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一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一上料工位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二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二上料工位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弹丝和壳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三上料工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三上料工位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与壳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的视觉检测工位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第一取料装置;111-第一机械臂;112-第一夹头;
21-第二取料装置;211-第二机械臂;212-吸头;22-第二定位装置;221-活动定位块;23-第二保压装置;231-压板;232-压头;
31-转动装置;311-驱动组件;312-旋转吸头;32-第三取料装置;321-第三机械臂;322-第二夹头;33-第三定位装置;
41-上视觉检测装置;42-下视觉检测装置;
100-底板;101-弹丝定位块;102-壳体定位块;1021-基准块;1022-侧边定位块;1023-弹性定位块;103-避让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至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所述转换头组装线组装的转换头包括壳体、弹丝、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所述弹丝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弹丝用于所述转换头组装到所述充电插头中时,对所述转换头形成定位。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卡接,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可以分别与所述充电插头内的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连接。
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包括:
工装和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三上料工位。
参见图1,所述工装包括底板100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弹丝定位块101和壳体定位块102,所述弹丝定位块1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壳体定位块10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每个所述弹丝与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具体可以是每个所述弹丝的部分与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槽嵌套配合,以使所述弹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每个所述壳体与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具体可以为每个所述壳体卡接于一个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参见图4和图5,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所述弹丝进行上料,以使所述弹丝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匹配,也就是将所述弹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参见图6和图7,所述第二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所述壳体进行上料,以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也就是将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参见图9和图10,所述第三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进行上料,以使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相对,以保证插入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的插头可以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
参见图10,所述第三上料工位包括转动装置31,所述转动装置31包括驱动组件311和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311上的旋转吸头312,所述旋转吸头312被配置为吸取和旋转所述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以使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卡接,和/或,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转换孔卡接,以完成所述转换头的组装。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311可以为电机和真空泵的组合,所述旋转吸头312连接至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可以带动所述旋转吸头312旋转;另外,所述旋转吸头312还需要与所述真空泵连通,通过所述真空泵对所述旋转吸头312内的真空度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旋转吸头312可以灵活吸取和旋转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达到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转换孔的相对,以及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转换孔的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首先通过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对所述弹丝进行上料,以使所述弹丝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匹配;然后通过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对所述壳体进行上料,以使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再通过所述第三上料工位对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进行上料,以使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相对。而且所述第三上料工位的转动装置31包括驱动组件311上的旋转吸头312,所述旋转吸头312可以吸取和旋转所述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以使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卡接,以完成所述转换头的组装,保证了所述转换头装线的组装效率和组装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11,所述第一弹片包括U形弹片和连接于所述U形弹片中间的卡接部,参见图12和图13,所述第一转换孔的端部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卡槽为所述第一转换孔的一部分;
所述旋转吸头312被配置为吸取和旋转所述第一弹片,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具体地,所述旋转吸头312在吸取所述第一弹片时,所述旋转吸头312可以吸合在所述U形弹片中间远离所述卡接部的一侧,然后通过机械手将所述转动装置31和所述第一弹片一同移动至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转换孔相对,且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二转换孔相对,这时只需要通过所述旋转吸头312旋转所述第一弹片,便可以实现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的卡接,保证了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稳定性。另外,所述第二弹片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弹片相同。
可选地,所述转动装置31上设置有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旋转吸头312的旋转角度。具体地,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可以为陀螺仪或者光学检测仪。所述旋转吸头312旋转所述第一弹片的过程中,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可以对所述旋转吸头312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检测,由于所述旋转吸头312已经吸取所述第一弹片,也就是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可以对所述第一弹片的旋转角度进行精确检测,以实现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的卡接到位。
可选地,参见图1至图3,所述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壳体定位块102包括基准块1021、侧边定位块1022和弹性定位块1023;
所述基准块1021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形成限位,所述侧边定位块1022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被配置为抵接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侧的边角。
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为包围在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外侧的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可以呈两个鼻子状的结构并且暴露在所述转换头的外部,为了保证所述第一壳体外观的完整性,所述基准块1021的材质可以为PEEK(聚醚醚酮)等软性高分子材料,这样便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基准块1021之间留出一定的避让间隙,比如图3所示的h1和h2;所述侧边定位块1022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以达到对所述第二壳体第一侧的稳定抵接,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并且活动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上,如图2所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为其左侧,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倾斜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上,所述底板100上可以设置有导轨,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通过所述导轨在所述底板100上滑动,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下角时,可以将所述第二壳体抵接至所述侧边定位块1022上,保证了所述壳体的夹持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4和图5,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包括第一取料装置11,所述第一取料装置11被配置为将所述弹丝夹取至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具体地,参见图5,所述弹丝可以呈倒U形设计,所述第一取料装置11可以包括第一机械臂111和第一夹头112,所述第一机械臂111上可以连接有多组所述第一夹头112,每组所述第一夹头112包括两个夹头,两个夹头分别从弹丝料仓中夹在倒U形所述弹丝的两个边上,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机械臂111一同将所述第一夹头112和所述弹丝移动至工装上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另外,参见图4,所述弹丝料仓可以为环形料仓,所述环形料仓可以在所述第一上料工位上转动,多个所述弹丝排布在所述环形料仓内。所述第一夹头112在夹取所述弹丝时,至少有一个所述弹丝与所述第一夹头112相对,一个所述弹丝被夹取后,可以通过所述环形料仓的转动,使得另一个所述弹丝保持与所述第一夹头112相对,以便于所述第一夹头112继续夹取所述弹丝,提高所述第一夹头112夹取所述弹丝的效率。
可选地,参见图6至图8,所述壳体的外侧具有凹槽;
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包括第二取料装置21、第二定位装置22和第二保压装置23,所述第二取料装置21被配置为对所述壳体进行获取,所述第二定位装置22被配置为对所述壳体进行定位,以使部分所述弹丝与所述凹槽相对,所述第二保压装置23被配置为施加给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弹丝的作用力,以使部分所述弹丝与所述凹槽嵌套配合。
具体地,参见图7,所述第二取料装置21可以包括第二机械臂211和吸头212,所述第二机械臂211可以控制所述吸头212的移动,以使所述吸头212吸附所述壳体并将所述壳体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22的定位空间上;所述第二定位装置22可以包括多个活动定位块221,多个所述活动定位块221活动设置于上述定位空间的周侧,可以在靠近所述壳体时对所述壳体进行准确夹持,保证所述壳体定位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便于所述第二取料装置21再次吸取所述壳体时可以将所述壳体移动至与所述弹丝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保压装置23可以包括压板231和压头232,所述壳体与所述弹丝相对的情况下,具体可以是部分所述弹丝与所述凹槽相对并嵌入所述凹槽内,如图8所示;此时通过机械臂移动所述压板231和压头232,所述压头232可以施加给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弹丝的作用力,保证所述壳体与所述弹丝的嵌套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10,所述第三上料工位还包括第三取料装置32和第三定位装置33,所述第三取料装置3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进行获取,所述第三定位装置33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进行定位,以使所述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与所述旋转吸头312相对。
具体地,所述第三取料装置32可以包括第三机械臂321和第二夹头322,所述第三机械臂321通过移动和控制所述第二夹头322,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夹头322灵活夹取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并将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装置33的定位空间,所述第三定位装置33对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进行定位后,可以使所述旋转吸头312与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对,所述旋转吸头31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所述旋转吸头312与所述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相对,进而通过所述吸取和旋转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保证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14,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还包括视觉检测工位,所述视觉检测工位包括上视觉检测装置41和下视觉检测装置42;
所述上视觉检测装置41被配置为对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弹片的位置和壳体上的第二弹片的位置进行检测,所述下视觉检测装置42被配置为对所述壳体上的弹丝位置进行检测。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部朝上时,可以通过所述上视觉检测装置41对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弹片的位置和第二弹片的位置进行检测,以验证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是否组装到位,保证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组装位置的准确性。由于所述弹丝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外侧朝下时,可以通过所述下视觉检测装置42对所述壳体上的弹丝位置进行检测,以验证所述弹丝是否组装到位,保证所述弹丝组装位置的准确性。
可选地,参见图1,所述底板100的侧面设置有避让凸起103。
具体地,所述避让凸起103可以设置于所述底板100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底板100的多个侧边,每一侧所述避让凸起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避让凸起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等软性高分子材料。所述避让凸起103的设置可以在流水线上的多个工装之间碰撞时,相邻工装不会直接接触,也就保证了所述壳体、弹丝、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插头,包括外壳和所述转换头组装线组装的转换头;
所述转换头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上,并从所述外壳上伸出。
所述充电插头在使用时,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的插头可以插入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实现与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电连接,所述充电插头可以插入到插座或者插板的插孔内,实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操作。
可选地,参见图11至图13,所述转换头包括壳体、弹丝、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所述弹丝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卡接。
可选地,参见图11,所述第一弹片包括U形弹片和连接于所述U形弹片中间的卡接部,所述第一转换孔的端部设置有卡槽;
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通过所述旋转吸头312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通过所述基准块1021形成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靠近所述侧边定位块1022,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侧的边角与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抵接。
可选地,参见图8,所述壳体的外侧具有凹槽;
所述弹丝与所述凹槽相对并嵌套配合。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装和上料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上料工位和第三上料工位;
所述工装包括底板(100)和设置于所述底板(100)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弹丝定位块(101)和壳体定位块(102),所述弹丝定位块(1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壳体定位块(10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槽与转换头的一个弹丝配合,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槽与转换头的一个壳体配合;
所述第一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弹丝进行上料,以使转换头的弹丝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匹配;
所述第二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壳体进行上料,以使转换头的壳体与所述第二定位槽配合;
所述第三上料工位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进行上料,以使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连接于转换头的壳体的内侧并分别与壳体上的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相对;
所述第三上料工位包括转动装置(31),所述转动装置(31)包括驱动组件(311)和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311)上的旋转吸头(312),所述旋转吸头(312)被配置为吸取和旋转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以使转换头的第一弹片与壳体上的第一转换孔卡接,和/或,转换头的第二弹片与壳体上的第二转换孔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吸头(312)被配置为吸取和旋转转换头的第一弹片,以使第一弹片上的卡接部与第一转换孔端部的卡槽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31)上设置有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旋转吸头(312)的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定位块(102)包括基准块(1021)、侧边定位块(1022)和弹性定位块(1023);
所述基准块(1021)被配置为对壳体的第一壳体的两侧形成限位,所述侧边定位块(1022)设置于壳体的第二壳体的第一侧,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被配置为抵接壳体的第二壳体远离第一侧的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工位包括第一取料装置(11),所述第一取料装置(11)被配置为将转换头的弹丝夹取至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上料工位包括第二取料装置(21)、第二定位装置(22)和第二保压装置(23),所述第二取料装置(21)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壳体进行获取,所述第二定位装置(22)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壳体进行定位,以使转换头的部分弹丝与壳体上的凹槽相对,所述第二保压装置(23)被配置为施加给转换头的壳体朝向弹丝的作用力,以使转换头的部分弹丝与壳体上的凹槽嵌套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料工位还包括第三取料装置(32)和第三定位装置(33),所述第三取料装置(32)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进行获取,所述第三定位装置(33)被配置为对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进行定位,以使转换头的第一弹片和/或第二弹片与所述旋转吸头(312)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还包括视觉检测工位,所述视觉检测工位包括上视觉检测装置(41)和下视觉检测装置(42);
所述上视觉检测装置(41)被配置为对壳体上的第一弹片的位置和壳体上的第二弹片的位置进行检测,所述下视觉检测装置(42)被配置为对壳体上的弹丝位置进行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头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侧面设置有避让凸起(103)。
10.一种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权利要求4所述转换头组装线组装的转换头;
所述转换头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上,并从所述外壳上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头包括壳体、弹丝、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所述弹丝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孔和第二转换孔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包括U形弹片和连接于所述U形弹片中间的卡接部,所述第一转换孔的端部设置有卡槽;
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通过所述旋转吸头(312)卡接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通过所述基准块(1021)形成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靠近所述侧边定位块(1022),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侧的边角与所述弹性定位块(1023)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具有凹槽;
所述弹丝与所述凹槽相对并嵌套配合。
CN202110628649.8A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Active CN113097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8649.8A CN113097835B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8649.8A CN113097835B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835A CN113097835A (zh) 2021-07-09
CN113097835B true CN113097835B (zh) 2021-08-27

Family

ID=76665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8649.8A Active CN113097835B (zh) 2021-06-07 2021-06-07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783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4528A (en) * 1968-03-29 1970-06-10 Amp Inc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Article of Formable Material to a Support for the Article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204577818U (zh) * 2015-04-22 2015-08-19 东莞市石龙富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电源
CN104868274A (zh) * 2015-05-22 2015-08-26 朱招勇 一种分体式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CN206962234U (zh) * 2017-07-17 2018-02-02 谭昕鑫 一种电源插头组装设备
CN109149320A (zh) * 2018-09-20 2019-01-04 高怡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插头、电源适配器加工方法及转换插头、电源适配器
CN109950767A (zh) * 2019-03-13 2019-06-28 宁波公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插头线自动组装流水线
CN110625389A (zh) * 2019-09-24 2019-12-31 鲁班嫡系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10994266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天津市弘昌蒲公英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电源插座及其装配工艺
CN112290261A (zh) * 2020-11-06 2021-01-29 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及其成型组装工艺及连接器组装结构
CN112531392A (zh) * 2020-11-30 2021-03-19 东莞市川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假内模的连接器及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4528A (en) * 1968-03-29 1970-06-10 Amp Inc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Article of Formable Material to a Support for the Article and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204577818U (zh) * 2015-04-22 2015-08-19 东莞市石龙富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更换插头的电源
CN104868274A (zh) * 2015-05-22 2015-08-26 朱招勇 一种分体式插头及其制作方法
CN206962234U (zh) * 2017-07-17 2018-02-02 谭昕鑫 一种电源插头组装设备
CN109149320A (zh) * 2018-09-20 2019-01-04 高怡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转换插头、电源适配器加工方法及转换插头、电源适配器
CN109950767A (zh) * 2019-03-13 2019-06-28 宁波公牛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插头线自动组装流水线
CN110625389A (zh) * 2019-09-24 2019-12-31 鲁班嫡系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自动装配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10994266A (zh) * 2019-12-23 2020-04-10 天津市弘昌蒲公英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电源插座及其装配工艺
CN112290261A (zh) * 2020-11-06 2021-01-29 东莞市思索连接器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组及其成型组装工艺及连接器组装结构
CN112531392A (zh) * 2020-11-30 2021-03-19 东莞市川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假内模的连接器及加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835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94083A (zh) 一种载具自动插针设备
CN106787482B (zh) 电机压装机的转子和定子装配装置
CN114505681A (zh) 连接器的自动组装方法
CN113539872B (zh) 半导体元件平移式测试打码编带一体机
US10993360B2 (en) Assembly system
CN115338616B (zh) 磁钢入铁芯装置
CN212460008U (zh) 一种多工位插座导通测试机构
CN112091601A (zh) 一种可对插针进行折弯加工的连接器组装装置
CN113097835B (zh) 充电插头的转换头组装线及充电插头
CN216085670U (zh) 一种载具自动插针设备
CN213438200U (zh) 一种可对插针进行折弯加工的连接器组装装置
CN111571631B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机械臂夹持装置
CN110114930B (zh) 上导针装置及电池机
CN114212519B (zh) 电芯端板与侧板自动化铆接生产线
CN115008180B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111170005A (zh) 上下料装置
CN216370994U (zh)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电芯组装机构
CN108080788B (zh) 一种激光焊接装置
CN110449883A (zh) 一种光纤接线端子的定位过料装置
CN115070386A (zh) 一种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
CN106584873A (zh) 自动上胶塞装置
CN209407841U (zh) 一种料板压胶钉装置
CN112517421A (zh) 检测装置
CN212275215U (zh) 一种多工位插座插拔测试机构
CN219602573U (zh) 一种驱动机构及翻转插取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3

Address after: 272000 no.6699 Chongwen Avenue, high tech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00 plant 20, Weichai international supporting industrial park, east of Gaoqi Road, north of Yingqian street, Wenquan development section,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Jingwe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ning Haif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