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7763B -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7763B
CN113097763B CN202110645928.5A CN202110645928A CN113097763B CN 113097763 B CN113097763 B CN 113097763B CN 202110645928 A CN202110645928 A CN 202110645928A CN 113097763 B CN113097763 B CN 1130977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ybrid
cage
opt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59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7763A (zh
Inventor
章林华
郑波
过开甲
张伟
孙鼎
魏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So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Xun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So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Xun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So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Xun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Son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59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7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7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7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78Electrical aspects related to pluggable or demountable opto-electronic or electron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其中,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用于对接混合光缆和笼子,混合光缆包括光纤接头和电缆接头,笼子具有电源接收部和电连接插座,电源接收部与电连接插座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包括:光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光电处理模块,壳体的一端设有光信号接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电信号接口,光信号接口和电信号接口通过设置于壳体内的光电处理模块耦合;和电连接器,设置在光电连接器的外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和设置在绝缘壳内的导电件,绝缘壳与壳体连接,导电件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朝向光信号接口设置,输出端朝向电信号接口设置。

Description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太网供电是在现有以太网布线基础上就能保证为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信号,同时提供直流供电,其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中的光电混合缆。光电混合缆由光缆和电缆组成,其中光缆用于传输光信号,电缆用于传输电能。当光电混合缆拉至电子设备附近时,拆分为独立走线的光缆和电缆,光缆末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器,电缆末端设置有以太网连接器。相对应的电子设备上要设置有光模块,用于与光纤连接器对接,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实现网络通信。现有的将POE接口供电耦合至电子设备,光信号传输路径和电能传输路径设于壳体内,用以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存在高频电信号的干扰问题,和电源输送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的热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旨在优化现有结构,将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避免高频电信号的干扰问题及电源输送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的热干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用于对接混合光缆和笼子,混合光缆包括光纤接头和电缆接头,笼子具有电源接收部和电连接插座,电源接收部与电连接插座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包括:
光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光电处理模块,壳体的一端设有光信号接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电信号接口,光信号接口和电信号接口通过设置于壳体内的光电处理模块耦合;和
电连接器,设置在光电连接器的外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和设置在绝缘壳内的导电件,绝缘壳与壳体连接,导电件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朝向光信号接口设置,输出端朝向电信号接口设置;
其中,光信号接口用于连接光纤接头并将传输来的光信号通过光电处理模块传输至能与电信号接口相连的电连接插座;导电件的输入端用于对接电缆接头并能输送电流至能与输出端相连接的电源接收部。
可选地,导电件为弹簧插针或导电件为导电套筒。
可选地,绝缘壳与壳体之间还连接有拉杆,拉杆与输入端在壳体上的投影呈错位设置。
可选地,笼子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安装腔段,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能分别插入一安装腔段而与电连接插座电连接;
绝缘壳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连接的安装部、与安装部连接的装配部,导电件设于安装部,装配部与壳体连接,固定部和安装部配合限定出让位口;
当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插接至笼子时,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上的安装部插入另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上的让位口内。
可选地,装配部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装配部形成为卡扣,壳体上对应卡扣形成扣槽,卡扣卡入扣槽内。
可选地,笼子上还设置有指示灯,绝缘壳上还形成有在光电混合连接装置长度方向上贯通的避让口,避让口用于观察笼子上的指示灯。
可选地,绝缘壳设置在壳体具有光信号接口的一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笼子,笼子包括壳本体、与壳本体连接的电源接收部以及电连接插座,电连接插座包括绝缘基体和安装于绝缘基体的第一接电单元和第二接电单元,电连接插座固定于壳本体内,壳本体内形成有延伸至电连接插座的安装腔,电源接收部与第一接电单元电连接,安装腔用于上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插入并与第二接电单元接电耦合,电源接收部用于供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电连接器接电耦合。
进一步地,电源接收部将安装腔分为两个安装腔段,第二接电单元包括分别对应两个安装腔段设置的电信号接收口,一安装腔段用于供一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插入并与一电信号接收口接电耦合;
电源接收部包括基体部,基体部包括与电连接器的数量相对应的电源接口端和电源出口端、及导电介质,导电介质设于基体部内且电连接电源接口端和电源出口端,电源接收部通过电源出口端与第一接电单元电连接,电源接口端用于供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电连接器接电耦合。
进一步地,电源接收部还设置有与电连接器的数量相对应的指示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以上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和以上的笼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光电连接器的外部设置电连接器,光电连接器能连接光纤接头,电连接器能连接电缆接头,而笼子具有电源接收部和电连接插座,光电连接器与电连接插座连接,电连接器与电源接收部连接,使得光信号传输路径和电能传输路径分离,而光纤接头将传输来的光信号通过光电连接器的光电处理模块传输至电连接插座,在保证光电混合连接装置能收发光/电信号的同时,能保证电子设备的体积小型化,而电缆接头将输送电流通过电连接器传输至电源接收部,能避免供电线路受到光电处理模块的高频电信号的干扰,也避免了电源输送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的热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光电混合缆、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组装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带光电混合缆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插入笼子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带光电混合缆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插入笼子时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光电混合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光电混合缆、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组装时的分解图;
图8为图2中的带光电混合缆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插入笼子后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光电连接器 310 电缆接头
110 壳体 320 光纤接头
111 扣槽 400 金属套圈
112 光信号接口 410 侧壁
113 电信号接口 420 安装通孔
120 光电处理模块 500 笼子
121 光接头 510 壳本体
122 光电转换器 520 安装腔
123 印刷电路板 530 开口
124 电信号端子 550 第三金属插针
200 电连接器 560 安装腔段
210 绝缘壳 600 电连接插座
220 导电件 610 第一接电单元
221 输入端 612 第一金属插针
222 输出端 620 第二接电单元
230 拉杆 621 第二金属插针
240 固定部 622 电信号接收口
250 安装部 620 绝缘基体
260 装配部 700 电源接收部
261 卡扣 710 基体部
270 避让口 711 电源接口端
280 让位口 720 指示灯
300 光电混合缆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太网供电是在现有以太网布线基础上就能保证为电子设备传输数据信号,同时提供直流供电,其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中的光电混合缆。光电混合缆由光缆和电缆组成,其中光缆用于传输光信号,电缆用于传输电能。当光电混合缆拉至电子设备附近时,拆分为独立走线的光缆和电缆,光缆末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器,电缆末端设置有以太网连接器。相对应的电子设备上要设置有光模块,用于与光纤连接器对接,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实现网络通信,现有的将POE接口供电耦合至电子设备,用以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存在电磁辐射、高频电信号的干扰问题以及散热不足导致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电混合连接装置。
如图1至图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用于对接混合光缆和笼子500,混合光缆包括光纤接头320和电缆接头310(如图6所示),笼子500具有电源接收部700和电连接插座600(参照图2),电源接收部700与电连接插座600电连接,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参照图4和图5)包括:光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0和光电处理模块120,壳体110的一端设有光信号接口112,壳体110的另一端设有电信号接口113,光信号接口112和电信号接口113通过设置于壳体110内的光电处理模块120耦合;和电连接器200,设置在光电连接器100外部,电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壳210和设置在绝缘壳210内的导电件220,绝缘壳210与壳体110连接,导电件220设置有输入端221和输出端222,输入端221朝向光信号接口112设置,输出端222朝向电信号接口113设置;其中,光信号接口112用于连接光纤接头320并将传输来的光信号通过光电处理模块120传输至能与电信号接口113相连的电连接插座600;导电件220的输入端221用于对接电缆接头310并能输送电流至能与输出端222相连接的电源接收部700。
该光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0和光电处理模块120。壳体110可以使用铜、铝、钢等金属材质制成,使其具备屏蔽电磁辐射的能力。壳体110可以被设计为长方体结构或其他结构,壳体110的一端设置有光信号接口112,壳体110的沿长度方向远离光信号接口112的另一端设置有电信号接口113。光信号接口112和电信号接口113通过设置于壳体110内的光电处理模块120耦合。光信号接口112用于与光纤接头320对接,以接收光信号。根据光纤接头320的种类不同,光信号接口112可以被相应地设计成不同的结构。例如:当光纤接头320是SC型光纤接头时,光信号接口112可以是SC型光纤接口;当光纤接头320是LC型光纤接头时,光信号接口112可以是LC型光纤接口。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电处理模块120可以包括光电转换器122和印刷电路板123。其中,光电转换器122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23的靠近光信号接口112的一端,与印刷电路板123耦合。光电转换器122在靠近光信号接口112的一端设置有光接头121。光电混合缆300包括分为上下排布的光纤接头320和电缆接头310,其中光纤接头320通过光信号接口112与光接头121连接以传输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电转换器122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接着印刷电路板123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并传输至电信号端子124,再由与电信号端子124插接的电连接插座600将电信号传输至电子设备,从而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和传输。
其中,电信号端子124可以是多源协议(multi-source agreement,MSA)金手指端子或者其他规格的端子。与之相适应地,电信号连接器可以是具备MSA金手指插槽的MSA金手指连接器或者其他规格的连接器。在一些命名方式中,电信号连接器还可以被称作插座socket,例如:SPF socket等。
该光电混合连接装置,能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具体实现方式如下:电连接器200设置在光电连接器100外部,以将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以解决光信号传输和电能传输所产生的信号干扰问题和散热问题,电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壳210和设置在绝缘壳210内的导电件220,绝缘壳210可以是塑料、树脂等绝缘材料。绝缘壳210与壳体110连接,导电件220设置有输入端221和输出端222,输入端221朝向光信号接口112设置,输出端222朝向电信号接口113设置,当光电混合缆300拉至光电混合连接装置附近时,光电混合缆300的电缆接头310通过电连接器200的导电件220的输入端221与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相连接,再通过导电件220的输出端222与笼子500的电源接收部700连接,导电件220可以设置为各种样式,如插针、铜片、连接件、套筒等等,只要能使电缆接头310与电源接收部700连接,并保证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可。
笼子500可以称为cage,例如SPF cage等,笼子500可以使用铜、铝、钢等金属材质制成,使其具备屏蔽电磁辐射的能力和方便散热。笼子500设有电源接收部700,电源接收部700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以使得光电混合连接装置连接笼子500时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电源接收部700以供导电件220的输出端222插入,电源接收部700电流传导实现方式可为预埋设置的导线或电片或通过与光电连接器100相同的传输设置,如设置输入端用以与导电件220的输出端222电连接,设置输出端,用于对接笼子500内的其他元件,如电连接插座600,其内可设置导电介质,连通输入端与输出端,如此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电源接收部700可以采用绝缘材料,电源接收部700与笼子500可为一体注塑成型设计,或者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将电源接收部700设于与笼子500相连接的电连接插座600上,只要能实现将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的目的即可。
如此,通过将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不仅能避免供电线路受到光电处理模块120的印刷电路板123和电信号端子124的高频电信号的干扰。并且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也避免了电源输送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的热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光电连接器100的外部设置电连接器200,光电连接器100能连接光纤接头320,电连接器200能连接电缆接头310,而笼子500具有电源接收部700和电连接插座600,光电连接器100与电连接插座600连接,电连接器200与电源接收部700连接,使得光信号传输路径和电能传输路径分离,而光纤接头320将传输来的光信号通过光电连接器100的光电处理模块120传输至电连接插座600,在保证光电混合连接装置能收发光/电信号的同时,能保证电子设备的体积小型化,而电缆接头310将输送电流通过电连接器200传输至电源接收部700,能避免供电线路受到光电处理模块120的高频电信号的干扰,也避免了电源输送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的热干扰的问题。
可选地,参照图5至图7,为了电连接器200与笼子500、混合电缆的电连接的便捷性,导电件220可以为弹簧插针或导电套筒,弹簧插针,又称Pogopin,就是带弹簧的有弹性的小针,简称弹簧针。最早作为板与板之间的信号连接,减少了线缆连接的麻烦,使连接更加简单,也使内部电路更干净整洁。弹簧插针基本结构包括一个车削针管、一个车削针头、及一个压缩弹簧。针管管口处卷边,将针头保持在针管内,靠弹簧提供接触力使针头与对接零件之间建立电连接。可以理解地,当光电混合缆300的电缆接头310与输入端221相连接之后,弹簧插针输出端222弹向另一端,方便与笼子500电连接。可以理解地,导电件也能设为套筒的样式,只要能使电缆接头310与电源接收部700连接,且保证电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5,为了有效的利用壳体110的内部空间,绝缘壳210与壳体110之间还连接有拉杆230,拉杆230与输入端221在壳体110上的投影呈错位设置。以壳体110呈长方形设置的一情景为例,长方形的壳体110具有一正方形的端口,该端口以中线为分界将端口分为左右两个部分,端口的光信号接口112可设在左右任意一端,如光信号接口112设于左端,则拉杆230右端与壳体110相连接,以与光信号接口112进行错位,当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与外部笼子500相连接时,拉杆230与光信号接口112进行错位设置,可以避免拉杆230与光信号接口112位于同一侧而导致的没有操作空间的问题,也方便光电混合缆300与光电混合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拉杆230可以采用塑料材质或其他材质,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多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500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安装腔段560,笼子500可以为双层笼子,也可以是单层的笼子,当采用双层笼子时,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100能分别插入一安装腔段560与电连接插座600电连接;绝缘壳210包括固定部240、与固定部240连接的安装部250、与安装部250连接的装配部260,固定部240通过装配部260与壳体110连接的方式可以是例如螺钉连接或卡扣连接的可拆卸连接。导电件220设于安装部250,安装部250具有两个腔体,腔体沿着安装部250的长度方向贯通,弹簧插针置于腔体内,固定部240和安装部250配合限定出让位口280;当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插接至笼子500时,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上的安装部250插入另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上的让位口280内。可以理解地,笼子500的电源接口端711用于供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电连接器200插入,电源接口端711沿笼子500的横向呈直线排布多个,通过绝缘壳210的让位口280设置,当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插入双层笼子500内时,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安装部250插入另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上的让位口280内,有效的利用了笼子和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空间,也避免了需要对笼子500进行改进,节约成本。
可选地,如图5所示,为了安装的方便,装配部260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260可以是设于绝缘壳210两端的卡扣261,并且壳体110上对应卡扣261形成扣槽111,卡扣261卡入扣槽111内。如此绝缘壳210与壳体110的安装拆卸方便,可以做到免工具拆卸,卡扣261在安装时,可以通过手感以及声音来判断卡扣261安装是否到位,卡扣261的材料可以是具有一定柔韧性的塑料材料构成,这是因为卡扣261安装时是需要通过紧固件的变形和反弹来实现安装,而太小的变形量容易造成安装不牢固;太大的变形量又容易导致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破坏卡扣26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装配部260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方式还可以螺纹连接,如螺栓螺母连接、螺栓焊接螺线连接、螺钉卡扣连接和自攻螺钉连接等等。
进一步地,如图4、图5以及图7所示,为了方便观看笼子500的指示灯720。绝缘壳210上还形成有在光电混合连接装置长度方向上贯通的避让口270,避让口270用于观察笼子500上的指示灯720。笼子500的指示灯720一般设于电源接口端711处,即现有的方案中,电源接收部700的电源接口端711为指示灯720,本方案将指示灯720设于电源接收部700的电源接口端711的两端,而当电连接器200插入到电源接口端711上时,电连接器200会挡住指示灯720,而通过在绝缘壳210一端预留出一定空间形成避让口270,便能解决该问题,不需要在花费其他费用去改造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或是对光电混合连接装置采用透明材料以便观察指示灯720。更进一步地,避让口270的设置,能配合上文所述的安装口280,在双层笼子500安装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时,也能很方便观察笼子500两侧的指示灯720,可以说通过绝缘壳210上的避让口270观察指示灯720的设计是个很巧妙的构思。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插接,绝缘壳210设置在壳体110具有光信号接口112的一端。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壳体110包括相互盖合连接的底座和绝缘上盖,绝缘壳210与底座连接,光电连接器100还包括金属套圈400,金属套圈400套设于底座和绝缘上盖之外,用于固定绝缘上盖和底座。金属套圈400包括若干依次连接的侧壁410,若干侧壁410围成有一侧开口的安装通孔420,侧壁410朝向光信号接口112的一端形成有爪状的安装臂。让安装臂朝向光信号接口112方向,将金属套圈400通过安装通孔420套设在壳体110之外,从而对底座和绝缘上盖进行卡箍固定,保证了底座和绝缘上盖盖合的紧密性,避免了因两者盖合滑动造成壳体110内各部件间的配合松动。
如图1至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笼子500,该笼子500包括壳本体510、与壳本体510连接的电源接收部700以及电连接插座600,电连接插座600包括绝缘基体620和安装于绝缘基体620的第一接电单元610和第二接电单元620,电连接插座600固定于壳本体510内,壳本体510内形成有延伸至电连接插座600安装腔520,电源接收部700与第一接电单元610电连接,安装腔520用于供如上文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100插入并与第二接电单元620接电耦合,电源接收部700用于供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电连接器200接电耦合。该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电连接插座600包括绝缘基体620和穿设于绝缘基体620的第一接电单元610,绝缘基体620可以使用橡胶、树脂、塑料或者其他具备绝缘特性的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制成。电连接插座600的第一接电单元610与电源接收部700电连接。第一接电单元610和电源接收部700可以通过预埋导电介质,如金属片或导线方式连接。电连接插座600的第二接电单元620与光电连接器100相连接。安装腔520与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光电连接器100的壳体110外形相匹配,壳本体510的一端设有开口530,开口530供电连接插座600和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插入,第一接电单元610还有设置在安装腔520的底部并向外延伸出笼子500,以连接至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第一金属插针611,第二接电单元620还有设置在安装腔520的底部并向外延伸出笼子500,以连接至电子设备的第二金属插针621。第一金属插针611的一端位于绝缘基体620中,另一端从绝缘基体620的下表面穿出;第二金属插针621一端位于绝缘基体620中,另一端从绝缘基体620的下表面穿出,第一金属插针611可围绕第二金属插针621设置。第二接电单元620还有电信号接收口622用于与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光电连接器100配合插接。笼子500在分布有第二接电单元620的一侧,沿笼子500周向还设有若干第三金属插针550,第三金属插针550用于将笼子500固定于电子设备上。
电源接收部700将安装腔520分为两个安装腔段560,第二接电单元620包括对应两个安装腔段560设置的电信号接收口622,一安装腔段560用于供一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100插入并与一电信号接收口622接电耦合;电源接收部700包括基体部710,基体部710包括与电连接器200数量相对应的电源接口端711和电源出口端、及导电介质,导电介质设于基体部710内且电连接电源接口端711和电源出口端,电源接收部700通过电源出口端与第一接电单元610电连接,电源接口端711用于供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电连接器200接电耦合;
请参照图7和8,在一实施例中,当笼子500组装使用时,先将电连接插座600通过开口530固定于腔体的底部,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再沿开口530插入笼子500,其中光电连接器100的电信号接口113插接到电连接插座600的电信号接收口622。以保证光电混合连接装置能收发光/电信号,电连接器200的输出端222插入到电源接收部700的电源接口端711,光电混合缆300拉入到笼子500附近,电缆接头310插入到电连接器200,光纤接头320插入到光电连接器100的光信号接口112,如此,将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不仅能避免供电线路受到光电处理模块120的印刷电路板123和电信号端子124的高频电信号的干扰,也避免了电源输送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的热干扰的问题。
笼子500通过第一接电单元610和第二接电单元620耦合至电子设备。具体的,一方面,电源接收部700通过与电连接插座600的第一接电单元610埋线或插针等方式电性连接,第一金属插针611和第二金属插针621通过表面安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SMT)、波峰焊等焊接工艺安装在电连接插座600,并外露出笼子500以将电能耦合至电子设备。
如此,光电混合连接组件不改变目前已有光模块(例如:SPF+光模块、SPF光模块、XFP光模块和CFP光模块等)的接口形态,能够适配目前已有的SC型光纤连接器、LC型光纤连接器以及其他的对接结构,而不需要对上述对接结构进行改造。G信号发射塔、微基站等电子设备使用时,将光电混合缆300拉至电子设备附近,通过双层的笼子500可以实现光/电信号的收发和电能的传输,此时双层笼子500可为第二个电子设备提供光/电信号的收发和供电,避免了再次从远处将光电混合缆300拉至电子设备的繁琐性,实现了两个电子设备的串接搭建。如此,将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不仅能避免供电线路受到光电处理模块120的印刷电路板123和电信号端子124的高频电信号的干扰,也避免了电源输送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的热干扰的问题。
进一步地,电源接收部700还设置有对应电连接器200数量的指示灯720。指示灯720设于基体部710且位于电源接口端711,在一实施例中,电源接口端711具有四个以对应两个电连接器200,电连接器200与电源接收部700的连接状态通过指示灯720提示,指示灯720设于四个电源接口端711的两侧,即基体部710一端的两侧边,呈上下设置,以配合电连接器200的上下插接的方式,使得指示灯720的光线能从避让口270透出,方便用户查看。
进一步地,笼子500的四周侧还能设置多个通孔,以更方便热量排出。
进一步,将光信号传输路径与电能传输路径分开设置能保证电子设备的体积小型化,提高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而且该方案不仅解决了之前笼子500的高频信号干扰和散热问题,还具有应用的灵活性高、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实现大规模部署。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和上述的笼子500,该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和笼子5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用于对接混合光缆和笼子,混合光缆包括光纤接头和电缆接头,笼子具有电源接收部和电连接插座,电源接收部与电连接插座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包括:
光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光电处理模块,壳体的一端设有光信号接口,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电信号接口,光信号接口和电信号接口通过设置于壳体内的光电处理模块耦合;和
电连接器,设置在光电连接器的外部,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和设置在绝缘壳内的导电件,绝缘壳与壳体连接,导电件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朝向光信号接口设置,输出端朝向电信号接口设置;
其中,光信号接口用于连接光纤接头并将传输来的光信号通过光电处理模块传输至能与电信号接口相连的电连接插座;输入端用于对接电缆接头并能输送电流至能与输出端相连接的电源接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件为弹簧插针或导电件为导电套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与壳体之间还连接有拉杆,拉杆与输入端在壳体上的投影呈错位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笼子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安装腔段,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能分别插入一安装腔段而与电连接插座电连接;
绝缘壳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连接的安装部、与安装部连接的装配部,导电件设于安装部,装配部与壳体连接,固定部和安装部配合限定出让位口;
当两个光电混合连接装置插接至笼子时,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上的安装部插入另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上的让位口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部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部形成为卡扣,壳体上对应卡扣形成扣槽,卡扣卡入扣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笼子上还设置有指示灯,绝缘壳上还形成有在光电混合连接装置长度方向上贯通的避让口,避让口用于观察笼子上的指示灯;和/或,绝缘壳设置在壳体具有光信号接口的一端。
8.一种笼子,其特征在于,笼子包括壳本体、与壳本体连接的电源接收部以及电连接插座,电连接插座包括绝缘基体和安装于绝缘基体的第一接电单元和第二接电单元,电连接插座固定于壳本体内,壳本体内形成有延伸至电连接插座的安装腔,电源接收部与第一接电单元电连接,安装腔用于供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光电连接器插入并与第二接电单元接电耦合,电源接收部用于供光电混合连接装置中的电连接器接电耦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笼子,其特征在于,电源接收部将安装腔分为两个安装腔段,第二接电单元包括分别对应两个安装腔段设置的电信号接收口,一安装腔段用于供一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光电连接器插入并与一电信号接收口接电耦合;
电源接收部包括基体部,基体部包括与电连接器的数量相对应的电源接口端和电源出口端、及导电介质,导电介质设于基体部内且电连接电源接口端和电源出口端,电源接收部通过电源出口端与第一接电单元电连接,电源接口端用于供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的电连接器接电耦合;和/或,电源接收部还设置有与电连接器的数量相对应的指示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笼子。
CN202110645928.5A 2021-06-10 2021-06-10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097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928.5A CN113097763B (zh) 2021-06-10 2021-06-10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5928.5A CN113097763B (zh) 2021-06-10 2021-06-10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763A CN113097763A (zh) 2021-07-09
CN113097763B true CN113097763B (zh) 2021-09-28

Family

ID=76662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5928.5A Active CN113097763B (zh) 2021-06-10 2021-06-10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776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8938B1 (en) * 2000-10-18 2003-07-08 Fitel Usa Corp. Optical/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8129630B2 (en) * 2007-02-28 2012-03-06 Finisar Corporation Angular seam for an electronic module
CN204178013U (zh) * 2014-10-11 2015-02-25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光电模块拉环式解锁复位装置
CN111413770B (zh) * 2020-03-31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连接装置
CN112751619B (zh) * 2020-12-31 2022-04-05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复合光模块
CN112882162A (zh) * 2021-01-19 2021-06-01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连接器以及光电适配器
CN112764174A (zh) * 2021-01-19 2021-05-07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763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79627B1 (en) High speed interface converter module
CN111129876B (zh) 一种电连接插座、光模块及光模块笼子
CN111413770B (zh) 一种光电连接装置
US6299362B1 (en) High speed optical interface converter module having mounting halves
US20010053624A1 (en) High speed interface converter module
US85452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US20210104842A1 (en) Connectors for a single twisted pair of conductors
CN113097761B (zh) 一种光电连接装置
US20110255832A1 (en) Integrated and sealed opto-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CN115176390A (zh) 复合连接器、复合模块、复合缆组件及光接头
CN113219599B (zh) 一种光模块以及光通信设备
CN212647089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989304U (zh) 电缆线、光电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97763B (zh)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笼子和电子设备
CN114336122B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与其配套的适配器
CN216488633U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与其配套的适配器
CN216411657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221088U (zh) 可同步插接的光电组合缆
CN113917626B (zh) 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及光电适配器
CN212623217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681028U (zh) 一种带有光纤接口的复合型type-c连接器
CN215340446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7011366U (zh) 单层笼子和电子设备
CN113507008A (zh) 可同步插接的光电组合缆
CN214798044U (zh)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和光电混合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