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0446U - 一种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0446U
CN215340446U CN202121708511.0U CN202121708511U CN215340446U CN 215340446 U CN215340446 U CN 215340446U CN 202121708511 U CN202121708511 U CN 202121708511U CN 215340446 U CN215340446 U CN 215340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groove
hole
clamping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85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来
迟亚勋
岳春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Broadb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85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0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0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0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上壳体套合形成包裹腔体。电路板,设置于包裹腔体内部;光收发组件,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光纤适配器连接。下壳体的头部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一侧设置卡口槽。夹扣,设置于卡口槽内,设有通孔,用于与光纤适配器连接;夹套,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压合部和固定部。其中,固定部设置卡槽,与固定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光纤适配器的适配通孔。压合部与上壳体过盈连接。将光纤适配器的一端通过通孔后与夹扣连接,再安装于卡口槽内,夹套安装于固定槽之上,再利用压合部与上壳体的过盈连接,将外部的挤压力传送至卡槽,实现了光收发组件在光模块内部的固定,安装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具体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视频等新型业务和应用模式发展,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变的愈加重要。而在光通信技术中,光模块是实现光电信号相互转换的工具,是光通信设备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并且随着光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光模块的传输速率不断提高。
光模块主要用于光电、电光转换,其发射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出去,其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目前光模块的封装形式主要包括TO(Transistor-Outline,同轴)封装。
TO封装的光模块中,电路板与光发射次模块、光接收次模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直接影响光模块的信号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模块,以提高光模块内部信号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
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套合形成包裹腔体;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头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侧设置卡口槽;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包裹腔体内部;
光收发组件,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光纤适配器连接;
夹扣,设置于所述卡口槽内,包括:通孔,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连接;
夹套,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压合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卡槽;
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纤适配器的适配通孔;
所述压合部与所述上壳体过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套合形成包裹腔体。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包裹腔体内部;光收发组件,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光纤适配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头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侧设置卡口槽。夹扣,设置于所述卡口槽内,包括:通孔,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连接;夹套,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压合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纤适配器的适配通孔。所述压合部与所述上壳体过盈连接。将光纤适配器的一端通过通孔后与夹扣连接。光纤适配器安装于固定槽与卡槽形成的适配通孔内,再利用压合部与上壳体的过盈连接,将外部的挤压力传送至卡槽,对光纤适配器形成挤压,实现了光收发组件在光模块内部的固定,安装操作简便,无需再加胶烘烤,节省工时;拆卸方便,易于返修,不损伤物料。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壳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壳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壳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壳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口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体用的一种夹套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套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扣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收发组件与下壳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以下首先在对本申请所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说明。
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电路结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电路结构、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有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电路结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光纤通信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光纤通信使用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中传输,利用光在光纤/光波导中的无源传输特性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损耗的信息传输;而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使用的是电信号,为了在光纤/光波导等信息传输设备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就需要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
光模块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中实现上述光、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是光模块的核心功能。光模块通过其内部电路板上的金手指实现与外部上位机之间的电连接,主要的电连接包括供电、I2C信号、数据信息以及接地等;采用金手指实现的电连接方式已经成为光模块行业的主流连接方式,以此为基础,金手指上引脚的定义形成了多种行业协议/规范。
图1为光通信终端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通信终端的连接主要包括光网络终端100、光模块200、光纤101及网线103之间的相互连接。
光纤101的一端连接远端服务器,网线103的一端连接本地信息处理设备,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与远端服务器的连接由光纤101与网线103的连接完成;而光纤101与网线103之间的连接由具有光模块200的光网络终端100完成。
光模块200的光口对外接入光纤101,与光纤101建立双向的光信号连接;光模块200的电口对外接入光网络终端100中,与光网络终端1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在光模块内部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在光纤与光网络终端之间建立信息连接。具体地,来自光纤的光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光网络终端100中,来自光网络终端100的电信号由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输入至光纤中。
光网络终端具有光模块接口102,用于接入光模块200,与光模块200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网络终端具有网线接口104,用于接入网线103,与网线103建立双向的电信号连接;光模块200与网线103之间通过光网络终端100建立连接。具体地,光网络终端将来自光模块的信号传递给网线,将来自网线的信号传递给光模块,光网络终端作为光模块的上位机监控光模块的工作。
至此,远端服务器通过光纤、光模块、光网络终端及网线,与本地信息处理设备之间建立双向的信号传递通道。
常见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电子计算机等;光网络终端是光模块的上位机,向光模块提供数据信号,并接收来自光模块的数据信号,常见的光模块上位机还有光线路终端等。
图2为光网络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光网络终端100中具有第一电路板105,在第一电路板105的表面设置笼子106;在笼子106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用于接入金手指等光模块电口;在笼子106上设置有散热器107,散热器107具有增大散热面积的翅片等凸起部。
光模块200插入光网络终端100中,具体为光模块的电口插入笼子106内部的电连接器,光模块的光口与光纤101连接。
笼子106位于第一电路板上,将第一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包裹在笼子中,从而使笼子内部设置有电连接器;光模块插入笼子中,由笼子固定光模块,光模块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笼子106,然后通过笼子上的散热器107进行扩散。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200包括上壳体201、下壳体202、解锁部件203、电路板300及光收发组件。
上壳体201盖合在下壳体202上,以形成具有两个开口的包裹腔体;包裹腔体的外轮廓一般呈现方形体。具体地,下壳体202包括主板2022以及位于主板两侧、与主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侧板;上壳体201包括盖板2012,盖板2012盖合在下壳体的两个侧板上,以形成包裹腔体;上壳体还可以包括位于盖板两侧、与盖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侧壁,由两个侧壁与两个侧板结合,以实现上壳体201盖合在下壳体202上。
两个开口具体可以是在同一方向的两端开口(204、205),也可以是在不同方向上的两处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为电口204,电路板的金手指从电口204伸出,插入光网络终端等上位机中;另一个开口为光口205,用于外部光纤接入以连接光模块内部的光收发组件;电路板300、光收发组件等光电器件位于包裹腔体中。
采用上壳体、下壳体结合的装配方式,便于将电路板300、光收发组件等器件安装到壳体中,由上壳体、下壳体形成模块最外层的封装保护壳体;上壳体及下壳体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利用实现电磁屏蔽以及散热,一般不会将光模块的壳体做成一体部件,这样在装配电路板等器件时,定位部件、散热以及电磁屏蔽部件无法安装,也不利于生产自动化。
解锁部件203位于包裹腔体/下壳体202的外壁,用于实现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或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固定连接。
解锁部件具有与上位机笼子匹配的卡合部件;拉动解锁部件的末端可以在使解锁部件在外壁的表面相对移动;光模块插入上位机的笼子里,由解锁部件的卡合部件将光模块固定在上位机的笼子里;通过拉动解锁部件,解锁部件的卡合部件随之移动,进而改变卡合部件与上位机的连接关系,以解除光模块与上位机的卡合关系,从而可以将光模块从上位机的笼子里抽出。
电路板300上设置有电路走线、电子元件(如电容、电阻、三极管、MOS管)及芯片(如MCU、激光驱动芯片、限幅放大芯片、时钟数据恢复CDR、电源管理芯片、数据处理芯片DSP)等。
电路板300通过电路走线将光模块中的用电器件按照电路设计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供电、电信号传输及接地等电功能。
电路板一般为硬性电路板,硬性电路板由于其相对坚硬的材质,还可以实现承载作用,如硬性电路板可以平稳的承载芯片;当光收发组件位于电路板上时,硬性电路板也可以提供平稳的承载;硬性电路板还可以插入上位机笼子中的电连接器中,具体地,在硬性电路板一侧末端表面形成金属引脚/金手指,用于与电连接器连接;这些都是柔性电路板不便于实现的。
部分光模块中也会使用柔性电路板,作为硬性电路板的补充;柔性电路板一般与硬性电路板配合使用,如硬性电路板与光收发组件之间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连接。
光发射次模块400及光接收次模块可以统称为光学次模块。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模块包括光发射次模块400及光接收次模块500,光发射次模块400及光接收次模块500位于电路板300的边缘,且光发射次模块400及光接收次模块500并列平行设置。
可选的,光发射次模块400及光接收次模块500分别与电路板300物理分离,分别通过柔性电路板或电连接器连接电路板300。
光发射次模块400采用TO封装,一端设有引脚与电路板通过金线电连接,另一端设置光发射光纤。光发射次模块400通过金线与电路板连接,接收电路板的电信号并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发射光纤实现光信号的输出。为方便外部光纤与光发射光纤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光收发次模块通过第一光纤适配器连接光纤接头,然后通过光纤接头连接外部光纤。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一端与外部光纤接头连接,另一端与光发射TO连接。
光接收次模块500采用TO封装,一端设有引脚与电路板通过金线电连接,另一端设置光接收光纤。光接收次模块500接收光接收光纤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金线与电路板连接实现电信号的输入。为方便外部光纤与光接收光纤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光接收次模块500通过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光纤接头,然后通过光纤接头连接外部光纤。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一端与外部光纤接头连接,另一端与光发接收TO连接。
为方便安装,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上壳体201套合于下壳体202外侧,下壳体202的光口部206凸出于上壳体201设置,且头部2021的一端设置光口,用于外部光纤的插入。上壳体201包括盖板和位于盖板两侧、与盖板垂直设置的两个侧壁,由两个侧壁与两个侧板结合,以实现上壳体201盖合在下壳体202上。上壳体201的一端设置卡爪2011,与下壳体202卡接;下壳体202的头部2021与卡爪2011连接,实现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的连接。其中,上壳体201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卡爪2011具有一定的弹性,与下壳体过盈连接。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壳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壳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和图6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壳体结构进行了展示。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壳体结构示意图一。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壳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和图8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壳体结构进行了展示。
为方便光模块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的定位连接,上壳体201包括:底板2013,位于盖板2012的对侧、与两个侧壁垂直设置。底板2013包覆于主板2022的外侧,底板外壁设置连接通孔20131。
下壳体202主板2022的外壁设置连接凸起20221,与连接通孔镶嵌连接,实现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的连接定位。在本申请中,下壳体202的电口部一端由上壳体201卡爪2011的一端的开口伸入,连接凸起20221镶嵌至连接通孔20121内部。
上壳体201还包括:卡勾,分别设置于两侧壁,用于与下壳体的连接固定。为提高光模块内部热量传递速率,底板2013设置于靠近光口的一端,且底板2013沿电路板300长度方向较短,主板2022的另一端裸露于上壳体201的外部。
为方便光发射次模块400及光接收次模块500与下壳体头部的连接,主板2022靠近头部2021部分不设置两个侧板,便于安装、维修。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口部结构示意图。为方便光接收次模块500、光发射次模块400与下壳体202的固定,下壳体202的一端设置光口部206,用于外部光纤的接入。进一步,光口部206设置第一固定槽2061,用于固定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如图中所示,第一固定槽2061的形状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外形相匹配。在本申请中,第一光纤适配器700为圆柱形结构,第一固定槽2061呈半圆形,第一固定槽2061包覆部分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用于承载第一光纤适配器700。
同样的,光口部206还设置第二固定槽2062,用于固定第二光纤适配器800。如图中所示,第二固定槽2062的形状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外形相匹配。在本申请中,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为圆柱形结构,第二固定槽2062呈半圆形,第二固定槽2062包覆部分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用于承载第二光纤适配器800。
第一固定槽2061与第二固定槽2062存在一定的间隔,为第一连接部2063。第一连接部2063的两边分别为第一固定槽2061和第二固定槽2062,分别放置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收发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第一光纤适配器700设有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第一卡固部701凸出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外壁,第二卡固部702凸出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外壁,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固定槽2061的宽度相匹配。第一固定槽2061设置于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为第一安装部703,第一固定槽2061嵌入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与下壳体202的固定。
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设有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第三卡固部801凸出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外壁,第四卡固部802凸出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外壁,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的距离与第二固定槽2062的宽度相匹配。第二固定槽2062卡设置于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为第二安装部803,第二固定槽2062嵌入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与下壳体202的固定。
在本申请体用的一些实施例中,为方便第一光纤适配器700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安装固定,第一安装部703与第二安装部803的外壁采用圆形设置,第一卡固部701、第二卡固部702为与第一安装部703同轴的圆环形设置,第三卡固部801、第四卡固部802为与第二安装部803同轴的圆环形设置。
光口部206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064和第二凸起部2065,其中,第一凸起部2064和第二凸起部2065均垂直于底板设置,第一凸起部2064设置于第一固定槽2061的一侧,第一固定槽2061的一侧的另一侧为第一连接部2063。第二凸起部2065设置于第二固定槽2062的一侧,第二固定槽2062的一侧的另一侧为第一连接部2063。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体用的一种夹套结构示意图一。图12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套结构示意图二。图11和图12从不同的角度对夹套结构进行了展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增强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与下壳体20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还设置有夹套600,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卡固于夹套与第一固定槽2061之间,第二光纤适配器800卡固于夹套与第二固定槽2062之间。具体的,夹套600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压合部601和固定部602,压合部601的顶端与固定部602连接,底端与第一固定槽2061和第二固定槽2062连接,形成可容纳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通孔。
压合部601的底端设置第一卡槽6011和第二卡槽6012,其中:第一卡槽6011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卡接。第一卡槽6011与第一固定槽2061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卡接于第一卡槽6011与第一固定槽2061之间。进一步,第一安装孔的结构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外形相匹配,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不规则形状,具体根据第一固定槽2061的外形进行设置。
第二卡槽6012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卡接,第二卡槽6012与第二固定槽2062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卡接于第二卡槽6012与第二固定槽2062之间。进一步,第二安装孔的结构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外形相匹配,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不规则形状,具体根据第二固定槽2062的外形进行设置。
第一卡槽6011嵌入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第二卡槽6012嵌入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第一卡槽6011与第二卡槽6012之间设置第二连接部6013,与第一连接部2063连接,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物理分离,有利于避免第一光纤适配器700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之间的信号串扰,提高通信稳定性。
安装过程中,将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安装于第一固定槽2061内壁,第二光纤适配器800安装于第二固定槽2062内壁。而后,将夹套600扣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上方,上壳体201与固定部连接,压合部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上壳体201通过固定部将压力传递至压合部。通过压合部将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挤压至第一固定槽2061与第一固定槽2061内部。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为方便夹套与下壳体202的固定连接,第一凸起部2064的顶端设置第一台阶面20641,第二凸起部2065的顶端设置第二台阶面20651,第一连接部2063的顶面与第一台阶面20641、第二台阶面20651保持在同一高度。安装过程中,固定部安装于第一台阶面20641、第二台阶面20651之上,固定部的下侧面的一端与第一台阶面206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台阶面20651连接,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内壁对固定部的外壁连接。
压合部601的外壁与下壳体202的内壁连接,实现夹套在下壳体202的定位。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卡槽6011的一侧为第二连接部6013,另一侧为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的外壁与第一凸起部2064的内部连接。第二卡槽6012的一侧为第二连接部6013,另一侧为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的外壁与第二凸起部2065的内壁连接。
固定部602的外壁与下壳体202的内壁连接,实现夹套与下壳体202在宽度方向的定位。因此,第一凸起部2064的内部与第一卡槽6011的外壁连接,第二凸起部2065的内部与第二卡槽6012的外壁连接,下壳体202通过第一凸起部2064与第二凸起部2065实现夹套在下壳体202宽度方向的定位。
固定部602设置有解锁孔603,用于解锁部件203的让位安装,解锁孔603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固定部6021和第二固定部6022。第一固定部6021与第二固定部6022的一端与压合部601连接,靠近另一端上表面设置凹陷6023。
第一凸起部2064还设置第一止回部20642,位于第一台阶面20641的一侧,第一止回部相20642对第一台阶面20641向上方凸起,用于限定固定部在下壳体202长度方向上的定位。对称的,第二凸起部2065还设置第二止回部20652,位于第二台阶面20651的一侧,第二止回部20652相对第二台阶面20651向上方凸起,用于限定固定部在下壳体202长度方向上的定位。
光口部206还设置有第三连接部2066,一端与第一凸起部206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凸起部2065连接,且第三连接部设置于底板的对侧,围合形成一个通孔,用于外部光纤的插入。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扣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模块还设置有夹扣,设置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卡固部701与第三卡固部801外侧,用于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之间的连接。为避免扣夹变形,提高连接稳定性,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扣夹为金属材质,因此也称为金属扣夹。
其中,金属夹扣900包括:第一通孔901和第二通孔902,第一通孔901用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安装,第二通孔902用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安装。
为了实现金属夹扣900与下壳体202的安装,光口部206还设置有第一卡口槽20643,用于金属夹扣的固定安装。第一卡口槽20643设置于第一固定槽2061靠近光口的一侧,第二卡口槽20653设置于第二固定槽2062靠近光口的一侧。金属夹扣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卡口槽内,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卡口槽内。
金属夹扣900呈扁平结构设置,一端设有第一让位孔903,用于第一连接部2063的让位。第一让位孔903设置于第一通孔901与第二通孔902之间,且其开口设置于第一卡口槽20643与第二卡口槽的临侧。
第一让位孔903的边缘设置折边9031,与金属夹扣主体垂直,与第一连接部2063连接,用于分散金属夹扣900与第一连接部2063之间的压力,避免金属夹扣900受力过大产生变形。
金属夹扣900还设有第二让位孔904,设置于第一让位孔903的对侧,用于第二连接部6013的让位连接。
第二让位孔904边缘设置有凸起9041,用于与解锁部件连接,实现限位。
第一通孔901的孔径小于第一卡固部701的孔径,第二通孔902的孔径小于第三卡固部801的孔径,安装时,第一卡固部701与第三卡固部801对金属夹扣形成限位。
具体的,第一让位孔903卡接于第一连接部2063的外侧。第一让位孔903的开口侧朝向下壳体202设置。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收发组件与下壳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模块局部剖面示意图。结合图14和图15所示,安装时,首先将金属夹扣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一端由第一通孔901的一侧穿过,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一端由第二通孔902的一侧穿过,将金属夹扣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可通过焊接工艺完成,将金属夹扣的第一通孔901与第一卡固部701连接,第二通孔902与第二卡固部702连接,也可通过胶体类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然后将金属夹扣安装于下壳体202。从上方将第一让位孔903卡接于第一连接部2063的外侧,金属夹扣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卡口槽与第二卡口槽内部,实现金属夹扣与下壳体202的安装。在此过程中,第一固定槽2061卡固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第二固定槽2062卡固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然后,将夹套扣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上方。第一卡槽6011嵌入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第二卡槽6012嵌入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第二连接部6013嵌入第二让位孔904内部,从而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与下壳体202的连接固定,通过刚性连接,可提高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与下壳体202的连接稳定性,减少装配、运输过程中因受力产生的形变,提高通信稳定性。
上壳体201与固定部连接,压合部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上壳体201通过固定部将压力传递至压合部。通过压合部将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挤压至第一固定槽2061与第二固定槽2062内部。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解锁器的连接,固定部还设置解锁让位部,用于解锁器的安装。解锁器的解锁部凸出于固定部的上表面设置。
上壳体201的一端设置弹性部,弹性部与夹套过盈连接,弹性部安装于下壳体202外侧后,对固定部产生挤压力,再通过压合部将向下的压力传导至第一卡槽6011与第二卡槽6012,对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第二光纤适配器800形成挤压力,从而实现光发生次模块和光接收次模块500在结构件中紧密固定,不会出现松动、晃动等问题。同时,本申请体用的光模块中的金属夹套,实现了光发射次模块400、光接收次模块500在光模块内部的固定,且安装操作简便,无需再加胶烘烤,节省工时;拆卸方便,易于返修,不损伤物料。
安装时,首先将金属夹扣900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一端由第一通孔901的一侧穿过,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一端由第二通孔902的一侧穿过,将金属夹扣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可通过焊接工艺完成,将金属夹扣的第一通孔901与第一卡固部701连接,第二通孔902与第二卡固部702连接,也可通过胶体类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然后将金属夹扣900安装于下壳体202。从上方将第一让位孔903卡接于第一连接部2063的外侧,金属夹扣90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卡口槽与第二卡口槽内部,实现金属夹扣900与下壳体202的安装。在此过程中,第一固定槽2061卡固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的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第二固定槽2062卡固于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然后,将夹套600扣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的上方。第一卡槽6011嵌入第一卡固部701和第二卡固部702之间,第二卡槽6012嵌入第三卡固部801和第四卡固部802之间,第二连接部6013嵌入第二让位孔904内部,从而实现,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与下壳体202的连接固定,通过刚性连接,可提高第一光纤适配器700、第二光纤适配器800与下壳体202的连接稳定性,减少装配、运输过程中因受力产生的形变,提高通信稳定性。上壳体201与固定部连接,压合部与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连接。上壳体201通过固定部将压力传递至压合部。通过压合部将第一光纤适配器700和第二光纤适配器800挤压至第一固定槽2061与第二固定槽2062内部。
需要拆卸维修时,仅需将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分离,即解除了光发射次模块400、光接收次模块500与外部结构件之间上下方向的作用力,而后将夹套从上方取出,即可将光发射次模块400、光接收次模块500伴随金属夹扣由第一卡口槽与第二卡口槽抽出,解除光发射次模块400、光接收次模块500在水平方向的限位。同时,本申请体用的光模块中的金属夹套,实现了光发射次模块400、光接收次模块500在光模块内部的固定,且安装操作简便,无需再加胶烘烤,节省工时;拆卸方便,易于返修,不损伤物料。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模块,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套合形成包裹腔体。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包裹腔体内部;光收发组件,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光纤适配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头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侧设置卡口槽。夹扣,设置于所述卡口槽内,包括:通孔,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连接;夹套,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压合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纤适配器的适配通孔。所述压合部与所述上壳体过盈连接。将光纤适配器的一端通过通孔后与夹扣连接。光纤适配器安装于固定槽与卡槽形成的适配通孔内,再利用压合部与上壳体的过盈连接,将外部的挤压力传送至卡槽,对光纤适配器形成挤压,实现了光收发组件在光模块内部的固定,安装操作简便,无需再加胶烘烤,节省工时;拆卸方便,易于返修,不损伤物料。
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其方位名词对应的为上方为上壳体201所示方位,下方位下壳体202所在方位。下壳体202的长度方向为光口和电口连线所在方向。

Claims (10)

1.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壳体;
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套合形成包裹腔体;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头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侧设置卡口槽;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包裹腔体内部;
光收发组件,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光纤适配器连接;
夹扣,设置于所述卡口槽内,包括:通孔,用于与所述光纤适配器连接;
夹套,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压合部和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卡槽;
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槽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纤适配器的适配通孔;
所述压合部与所述上壳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还包括:
底板;
第一凸起部,垂直设至于所述底板的一侧;
第二凸起部,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设置第一台阶面,低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面;
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第二台阶面,低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顶面;
所述压合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还设置第一止回部,设置于第一台阶面的一端,与所述压合部连接;
所述第一凸起部还设置第二止回部,设置于第二台阶面的一端,与所述压合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收发组件包括:
光发射次模块,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光纤适配器连接;
光接收次模块,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光纤适配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包括:
第一固定槽,外形与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匹配,用于所述与第一光纤适配器连接;
第二固定槽,外形与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匹配,用于所述与第二光纤适配器连接;
且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之间设置第一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扣包括:
第一通孔,用于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的通过;
第二通孔,用于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的通过;
第一让位孔,设置于所述夹扣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包括:
第一卡固部,一侧与所述夹扣连接;
第二卡固部;
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固部与所述第二卡固部之间;且所述第一卡固部与所述第二卡固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
所述第一固定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固部与所述第二卡固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固定槽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的适配通孔;
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连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的适配通孔;
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扣包括:
第一通孔,用于所述第一光纤适配器的通过;
第二通孔,用于所述第二光纤适配器的通过;
第一让位孔,设置于所述夹扣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
第二让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让位孔对侧,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一端为卡爪结构,与所述压合部、所述下壳体过盈连接。
CN202121708511.0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光模块 Active CN215340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8511.0U CN215340446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8511.0U CN215340446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0446U true CN215340446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2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8511.0U Active CN215340446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04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1908A1 (zh) * 2022-04-21 2023-10-26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固定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1908A1 (zh) * 2022-04-21 2023-10-26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47080U (zh) 一种光模块
US9363020B2 (en) Optical transceiver having inner fibers for coupling optical receptacle wit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modules
CN112230349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4035284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5004071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302601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647091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486512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2647093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253400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805285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34044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1175915A (zh) 一种光模块
CN112230350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359245B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419315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3091954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8350552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2230347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6526403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0989103A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181036U (zh) 一种光模块
CN113687480B (zh) 一种光模块
CN216411657U (zh) 一种光模块
CN215181035U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