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5271A -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5271A
CN115395271A CN202210924634.0A CN202210924634A CN115395271A CN 115395271 A CN115395271 A CN 115395271A CN 202210924634 A CN202210924634 A CN 202210924634A CN 115395271 A CN115395271 A CN 115395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ain body
clamp
opto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246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晖
黄美金
孙莹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246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5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5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5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1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ontaining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内安装有插芯,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对接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光电混合缆;至少两个导电簧片,所述导电簧片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且所述导电簧片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导电簧片靠近所述对接端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导电簧片的第一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插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导电簧片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由于在连接器主体上安装了插芯和导电簧片,可以实现将光纤连接和电连接集成在同一个连接器主体上,可以在原有连接器主体外形的基础上实现光电连接,不仅节省空间,并且通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网络的发展,大量的接入点设备(access point,AP)、网络摄像头等电子设备被广泛使用,这些电子设备的供电一般是通过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ethernet,PoE)方式实现的。以太网供电一般使用光电混合缆同时传输光信号和电能,光信号和电能的传输分别由光纤和电缆实现。
其中,光电混合缆被拉远至电子设备附近之后,会被拆分成独立走线的光纤和电缆,光纤末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器,电缆末端设置有以太网连接器。与之相适应地,电子设备除了设置常规的光模块以对接光纤连接器以外,还需要设置额外的POE接口以对接以太网连接器,从而从光电混合缆中接收电能。
相关技术中,为将光、电传输集成在一起,一般采用在原有光连接器的外围增加电连接装置,贴合在原有的光连接器表面上,虽然存在部分集成,也节省部分安装空间,但是,组合后的插口只能与组合后的适配器进行配合,无法与常规的适配器进行配合,并且电子设备设置额外的POE接口会增加电子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增大电子设备的体积,通用化差,不美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组合后的插口只能与组合后的适配器进行配合,无法与常规的适配器进行配合,并且电子设备设置额外的POE接口会增加电子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增大电子设备的体积,通用化差,不美观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电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内安装有插芯,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对接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光电混合缆;至少两个导电簧片,所述导电簧片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且所述导电簧片具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导电簧片靠近所述对接端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导电簧片的第一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插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导电簧片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簧片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且所述第一接触部自与所述固定板的连接处向靠近所述对接端且靠近所述插芯的方向弯折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簧片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二接触部的板面与所述固定板垂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呈夹角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外侧套设有外壳,且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内部具有延伸槽;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固定板,且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且所述第二连接体自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连接处向内弯折延伸进入所述延伸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呈竖直的板状,或者所述第二接触部呈U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连接器还包括翻盖,所述翻盖枢接于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翻盖具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用于当所述翻盖盖合至所述连接器主体时,压接于所述光电混合缆的导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压部为设于所述翻盖内侧的楔形筋;或者,所述抵压部为所述翻盖的内侧壁,且所述翻盖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抵压部连接的楔形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连接器还包括光电混合缆,所述光电混合缆包括光纤和至少两根导线;所述连接器主体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线扣,所述线扣内收容有所述光纤和至少两根所述导线,所述光纤穿过所述线扣插入所述插芯中,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线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触部导接。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的光电连接器的夹具,其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的轴线,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收容线扣;所述夹具主体还设有定长通道,所述定长通道用于收容光纤或者导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主体还设有整形通道,所述整形通道用于收容导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主体还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可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沿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滑块具有第二限位面,当所述调节滑块朝向靠近所述夹具主体的轴线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限位面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沿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滑块卡设于所述滑轨,且所述调节滑块可沿所述滑轨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主体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处设有限位弹性扣,所述调节滑块设有凹槽,当所述限位弹性扣位于所述凹槽时,所述第二限位面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外。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上述的光电连接器;以及适配器,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电连接器对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由于在连接器主体上安装了插芯和导电簧片,插芯可以连接光电混合缆的光纤,导电簧片可以连接光电混合缆的导线,从而实现将光纤连接和电连接集成在同一个连接器主体上,不需要在原有光连接器的外围单独增加电连接装置,可以在原有连接器主体外形的基础上实现光电连接,不仅节省空间,并且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电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光电连接器在图10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另一种光电连接器在图10中A-A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电混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扣与第一限位面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扣与第二限位面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座安装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9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连接器主体;11、腔体;12、收容槽;13、延伸槽;14、转轴;15、第一通道;16、第二通道;2、插芯;
3、导电簧片;31、第一接触部;32、第二接触部;33、固定板;34、第一连接板;35、第二连接板;351、第一连接体;352、第二连接体;
4、光电混合缆;41、光纤;42、导线;5、外壳;6、翻盖;61、抵压部;62、楔形面;7、线扣;
8、夹具;
81、夹具主体;811、第一限位槽;812、第一限位面;813、定长通道;814、整形通道;815、第二限位槽;
82、调节滑块;821、第二限位面;822、滑道;823、凹槽;824、外侧面;83、滑轨;84、限位弹性扣;
9、适配器;
91、适配器主体;92、卡座;93、陶瓷套筒;94、导电体;941、接触面;942、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组合后的插口只能与组合后的适配器进行配合,无法与常规的适配器进行配合,并且电子设备设置额外的POE接口会增加电子设备的结构复杂程度,增大电子设备的体积,通用化差,不美观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连接器,其可以包括:连接器主体1,所述连接器主体1内安装有插芯2,其中,连接器主体1可以设有腔体11,插芯2收容于腔体11中,且插芯2可以供光纤41插入,使光纤41与插芯2实现光信号导通;所述连接器主体1具有对接端和连接端,所述对接端用于对接适配器9,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光电混合缆4,光电混合缆4中可以具有光纤41和导线42,本实施例中光电混合缆4中设有至少两根导线42,其中,导线42排布于光纤41的相对两侧,也即光纤41位于至少两根导线42的中间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导线42的数量以及位置进行合理配置;至少两个导电簧片3,所述导电簧片3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其中,连接器主体1可以设有收容槽12,导电簧片3收容于收容槽12中,且所述导电簧片3具有第一接触部31和第二接触部32,所述第一接触部31位于所述导电簧片3靠近所述对接端的一侧,使第一接触部31可以用来导接适配器9中的导电体94,且两个所述导电簧片3的第一接触部31分别位于所述插芯2的相对两侧,也即,一个位于上侧一个位于下侧,或者一个位于左侧一个位于右侧;所述第二接触部32位于所述导电簧片3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其中,第二接触部32可以用来导接光电混合缆4中的导线42。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主体1用于承载插芯2和导电簧片3,由于在连接器主体1上安装了插芯2和导电簧片3,插芯2可以连接光电混合缆4的光纤41,导电簧片3可以连接光电混合缆4的导线42,从而实现将光纤41连接和电连接集成在同一个连接器主体1上,也即,不需要在原有光连接器的外围单独增加电连接装置,可以在原有连接器主体1外形的基础上设置插芯2和导电簧片3,进而实现光电连接,而且,能够同时兼顾不改变连接器外部配合尺寸和形状,不增加相适配的适配器9的结构复杂程度,未改变连接器主体1的外形,使得连接器主体1的外形尺寸和通用的连接器主体1外形基本一致,不仅节省空间,并且实现兼备光、电连接,可以使用通用的适配器9,通用性高;另一方面,单独使用光连接时,此光电连接器也可以实现单独连接光导通的功能,从而实现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光电混合连接,或者光连接的自由切换,装配简单,体积小巧,通用性极高。
并且,由于两个所述导电簧片3的第一接触部31分别位于所述插芯2的相对两侧,当两个导电簧片3与适配器9的两个导电体94对接时,可以将两个导电簧片3设置于两个导电体94的外侧或者内侧,实现两个第一接触部31从两个导电体94的外侧夹持两个导电体94,或者两个导电体94从两个第一接触部31的外侧夹持两个第一接触部31,从而使两个第一接触部31与适配器9的两个导电体94接触的更加紧密(参见图25所示)。
参见图1、图6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簧片3还可以包括固定板33,其中,固定板33可以用于将所述导电簧片3固定至连接器主体1,所述固定板33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31,且所述第一接触部31自与所述固定板33的连接处向靠近所述对接端且靠近所述插芯2的方向弯折延伸,也即第一接触部31在向对接端延伸的同时,还向内弯折一定的弧度,使得第一接触部31呈弹性悬臂状,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接触部31在与适配器9对接后,可以提供一定的接触压力,保证与适配器9的导电体94紧密贴合。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31也可以是自与固定体的连接处向靠近所述对接端延伸的水平状。
参见图6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簧片3还包括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32,且所述第二接触部32的板面与所述固定板33垂直,应理解,第二接触部32可以与固定板33直接连接,也可以与固定板33间接连接,当固定板33处于水平状时,第二接触部32延伸成竖直状,如此设置,当第一接触部31分布于连接器主体1的上下表面时,第二接触部32可以延伸至连接器主体1的左右两侧,在左右两侧与导线42实现连接;同时,也为连接器主体1的上下表面预留出了安装其他部件的空间。比如,可以在连接器主体1的上下表面且固定部的后方开设开口,便于安装插芯2等部件。
参见图6至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固定板3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固定板33之间呈夹角设置,也即第一连接板34与固定板33不在同一平面上。其中,该夹角可以为锐角或者钝角,当夹角为锐角时,可以经过多次弯折再连接至第二接触部3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34与连接器主体1的收容槽12的内壁贴合,可以起到对导电簧片3进行限位的作用,同时,便于将第二接触部32从连接器主体1的上下表面(也即正面)引至侧面,并且不增加连接器主体1的外形尺寸。
进一步,连接器主体1于第一连接板34的前方(也即靠近对接端的一侧)以及后方(也即靠近连接端的一侧)均设有台阶,这些台阶可以在前方以及后方对第一连接板34进行限位,进而阻止导电簧片3在前后方向移动。
参见图6至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4可以通过第二连接板35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5与所述固定板33垂直设置。也即,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3依次通过第一连接板34、第二连接板35连接至第二接触部32,第一连接板34呈倾斜状态,第二连接板35呈竖直状态,进而通过第一连接板34和第二连接板35逐步将第二接触部32引至侧面,降低第二接触部32直接从固定部弯折成垂直的角度而产生易折断的风险,且可提升第二接触部32的弹性。
参见图3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主体1的外侧可以套设有外壳5,其中,外壳5的外形可以为通用外形,使外壳5能够与标准SC连接器具有基本相同的接口结构;且所述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具有延伸槽13,其中,延伸槽13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延伸槽13优选沿连接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固定板33通过第二连接板35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5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体351和第二连接体352,所述第一连接体351连接所述固定板33,其中,此处的连接可以理解为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体351位于所述外壳5内,也即当外壳5安装至连接器主体1时,外壳5是包覆在第一连接体351的外侧的;所述第二连接体352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32,且所述第二连接体352自与所述第一连接体351的连接处向内弯折延伸并进入所述延伸槽13。本实施例中,由于外壳5包覆在第一连接体351的外侧,使得第一连接体351不会暴露在连接器外,并且由于第二连接体352弯折进入延伸槽13内,使得第二连接体352被包覆在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第二连接体352也不会暴露在连接器的外侧,从而可以降低触电的风险。
参见图6至图7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二接触部32可以呈竖直的板状,或者所述第二接触部32可以呈U型。其中,当第二接触部32呈竖直的板状时,第二接触部32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接体352向外凸起,便于与导线42搭接,当第二接触部32相对于第一接触部31呈竖直的板状时,光电混合缆4的导线42可以贴合在第二接触部32的板面上,从而实现与第二接触部32的电性导通,当第二接触部32为U型时,第二接触部32可以形成U型槽,导线42可以收容在该U型槽内,从而可以实现与第二接触部32的相对两板面接触,进而增加接触面941积。
参见图3至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连接器还可以包括翻盖6,所述翻盖6枢接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也即连接器主体1上可以设有转轴14,翻盖6设有轴孔以便连接于转轴14,使得翻盖6可以绕转轴14的轴线转动;所述翻盖6具有抵压部61,所述抵压部61用于当所述翻盖6盖合至所述连接器主体1时,压接于所述光电混合缆4的导线42。也即,导线42与第二接触部32电性导接,翻盖6可以向靠近导线42或者远离导线42的方向转动,当翻盖6向靠近导线42的方向转动,并盖合至连接器主体1时,抵压部61可以压接于导线42,从而实现导线42于第二接触部32的紧密接触,降低导线42与第二接触部32接触不良的风险。
参见图3、图8、图10至图11所示,优选的,所述抵压部61可以为设于所述翻盖6内侧的楔形筋,也即楔形筋是楔形的,可以具有斜面,当导线42与第二接触部32连接,比如导线42收容于第二接触部32的U型槽内时,楔形筋也可以与U型槽配合,并插入U型槽内,且压接在导线42的上方,其中,U型槽可以对楔形筋进行限制,以阻止楔形筋移位,保证楔形筋可以压接在导线42上。本实施例中,楔形筋可以具有第一侧面,第一侧面与U型槽的其中一个侧面贴合,保证楔形筋在位置,楔形筋还可以具有第二侧面,第二侧面可以为斜面,该第二侧面可以与U型槽的另一个侧面大致平行设置;楔形筋在压接至导线42时,可以是楔形筋的底面压接至导线42的表面,也可以是第二侧面压接至导线42的表面。其中,楔形筋的底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与导线42的表面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
或者,参见图4、图9和图12所示,所述抵压部61可以为所述翻盖6的内侧壁,且所述翻盖6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抵压部61连接的楔形面62。也即,当翻盖6盖合至连接器主体1时,抵压部61可以从连接器主体1的相对两侧来对导线42进行挤压,从而保证导线42与第二接触部32的紧密接触。其中,设置的楔形面62可以在翻盖6向下盖合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导向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接触部32延伸至连接器主体1的侧面,在侧面与导线42进行连接时,可以优先采用抵压部61从侧面挤压导线42的方式。
参见图1和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连接器还可以包括光电混合缆4,所述光电混合缆4包括光纤41和至少两根导线42,光纤41用于传输光信号,导线42用于接通电源;所述连接器主体1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线扣7,其中,线扣7可以用于光缆和导线42的卡接固定,光电混合缆4可以在线扣7处开剥分成光纤41和导线42,并且所述光纤41和至少两根所述导线42收容于所述线扣7内,所述光纤41可以穿过所述线扣7插入所述插芯2中,所述导线42可以穿过所述线扣7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触部32导接。
进一步,连接器主体1还可以设有第一通道15和第二通道16,其中,第一通道15用于收容光纤41,第二通道16用于收容导线42。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连接器中,将光电混合缆4开剥后,可以装配至线扣7,然后定长光纤41和导线42,并对导线42整形,然后装入连接器主体1中,盖上翻盖6,通过抵压部61将导线42压至第二接触部32上并与之紧密贴合。
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上述的光电连接器的夹具8,其可以包括:夹具主体81,所述夹具主体81具有第一限位槽811,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槽811用于收容线扣7,光电混合缆4开剥后可以装配至线扣7,使得光纤41和导线42在线扣7处分开,所述第一限位槽811具有第一限位面812,所述第一限位面812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当线扣7收容于第一限位槽811内时,第一限位面812可以在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上对线扣7进行限位,从而可以实现光纤41和导线42的定长;其中,第一限位槽811沿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线扣7的长度,也可以是基本上等于线扣7的长度,当大于线扣7的长度时,线扣7可以在第一限位槽811内沿轴线方向移动,并且当线扣7移动至接触第一限位面812时,线扣7会被第一限位面812挡止而停止移动,进而便于将光纤41和导线42限定在特定的长度。所述夹具主体81还可以设有定长通道813,所述定长通道813用于收容光纤41或者导线42,其中,定长通道813可以具有多个,部分定长通道813用来收容光纤41,部分定长通道813用来收容导线42。
参见图1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具主体81还可以设有整形通道814,所述整形通道814用于收容导线42。也即,当导线42需要整形成特定的形状时,可以在夹具主体81上设置整形通道814,当导线42不需要整形成特定的形状时,也可以不设置整形通道814。本实施例中,整形通道814可以沿垂直于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延伸,从而将导线42整形成朝向一侧弯折的形状,便于导线42与第二接触部32在侧面搭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导线42需要弯折的形状,进而设计特定形状的整形通道814。
参见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主体81还设有第二限位槽815,其中,第二限位槽815可以沿垂直于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内设有调节滑块82,所述调节滑块82可在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内沿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滑块82可以具有第二限位面821,当所述调节滑块82朝向靠近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限位面821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811内,也即第一限位面812位于第一限位槽811的边缘,第二限位面821移动之后会进入第一限位槽811内,第二限位面821相对于第一限位面812而言,会更加偏向于远离定长通道813,当第二限位面821进入第一限位槽811内时,第二限位面821会将线扣7朝向远离第一限位面812(也即远离定长通道813)的方向顶推一段距离,使得线扣7的前端与第二限位面821接触,而与第一限位面812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可以实现将光纤41和导线42定长于另一长度。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限位面812的基础上又设置了可滑动的第二限位面821,使得光纤41及导线42可以定长于两种状态。
参见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内可以设有滑轨83,所述滑轨83沿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滑块82卡设于所述滑轨83,且所述调节滑块82可沿所述滑轨83移动,其中,调节滑块82可以设有与所述滑轨83配合的滑道822或者卡块,从而使得滑道822或者卡块与滑轨83卡设于一起,调节滑块82在第二限位槽815内移动时,可以沿着滑轨83移动,保证调节滑块82的移动轨迹不偏移。
进一步,参见图15、图16至图17所示,所述夹具主体81于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处可以设有限位弹性扣84,其中,限位弹性扣84可以设置于第二限位槽815内,也可以设置于第二限位槽815的外侧或者边缘,所述调节滑块82设有凹槽823,当所述限位弹性扣84位于所述凹槽823时,所述第二限位面82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811外。也即,限位弹性扣84可以凸伸进入凹槽823中,从而对调节滑块82进行挡止,阻止调节滑块82在第二限位槽815中沿垂直于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移动,使调节滑块82相对于夹具主体81偏向靠近外侧,也即距离夹具主体81的轴线较远,此时可以向第二限位面821限制在第一限位槽811的外侧,使第二限位面821不能进入第一限位槽811对线扣7进行限位,进而使线扣7可以与第一限位面812进行配合限位;当限位弹性扣84从凹槽823中脱出时,此时调节滑块82可以在第二限位槽815内向靠近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参见图18所示,调节滑块82可以具有外侧面824,当调节滑块82移动至第二限位面821进入第一限位槽811时,限位弹性扣84可以抵持在调节滑块82外侧的外侧面824上。
参见图19、图23至图2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其可以包括上述的光电连接器,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光电连接器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光电连接器,在此不再赘述;以及适配器9,所述适配器9与所述光电连接器对接。
参见图19至图22所示,其中,适配器9可以包括适配器主体91,适配器主体91的内部设有卡座92,本实施例中,优选通用的SC卡座92,卡座92包含对称分布的卡勾结构,卡座92内部还可以设有陶瓷套筒93,陶瓷套筒93用于与光电连接器的插芯2对接,卡座92的相对两表面还可以设有导电体94,导电体94设有接触面941和引脚942,接触面941呈拱形,以实现与卡座92的表面贴合,接触面941安装于卡座92的卡槽中,当光电连接器插入适配器9时,接触面941可以与导电簧片3的第一接触部31接触,实现电导通。引脚942伸出适配器主体91的外部,作为与外部电路板的连接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连接器主体(1),所述连接器主体(1)内安装有插芯(2),所述连接器主体(1)具有对接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用于连接光电混合缆(4);
至少两个导电簧片(3),所述导电簧片(3)安装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且所述导电簧片(3)具有第一接触部(31)和第二接触部(32),所述第一接触部(31)位于所述导电簧片(3)靠近所述对接端的一侧,且两个所述导电簧片(3)的第一接触部(31)分别位于所述插芯(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接触部(32)位于所述导电簧片(3)靠近所述连接端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簧片(3)还包括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31),且所述第一接触部(31)自与所述固定板(33)的连接处向靠近所述对接端且靠近所述插芯(2)的方向弯折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簧片(3)还包括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32),且所述第二接触部(32)的板面与所述固定板(33)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33)通过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所述固定板(33)之间呈夹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板(34)通过第二连接板(35)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5)与所述固定板(33)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主体(1)的外侧套设有外壳(5),且所述连接器主体(1)的内部具有延伸槽(13);
所述固定板(33)通过第二连接板(35)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5)具有互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体(351)和第二连接体(352),所述第一连接体(351)连接所述固定板(33),且位于所述外壳(5)内;
所述第二连接体(352)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32),且所述第二连接体(352)自与所述第一连接体(351)的连接处向内弯折延伸进入所述延伸槽(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触部(32)呈竖直的板状,或者所述第二接触部(32)呈U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连接器还包括翻盖(6),所述翻盖(6)枢接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所述翻盖(6)具有抵压部(61),所述抵压部(61)用于当所述翻盖(6)盖合至所述连接器主体(1)时,压接于所述光电混合缆(4)的导线(4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61)为设于所述翻盖(6)内侧的楔形筋;或者,
所述抵压部(61)为所述翻盖(6)的内侧壁,且所述翻盖(6)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抵压部(61)连接的楔形面(6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连接器还包括光电混合缆(4),所述光电混合缆(4)包括光纤(41)和至少两根导线(42);
所述连接器主体(1)靠近所述连接端处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线扣(7),所述线扣(7)内收容有所述光纤(41)和至少两根所述导线(42),所述光纤(41)穿过所述线扣(7)插入所述插芯(2)中,所述导线(42)穿过所述线扣(7)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接触部(32)导接。
11.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夹具主体(81),所述夹具主体(81)具有第一限位槽(811),所述第一限位槽(811)具有第一限位面(812),所述第一限位面(812)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所述第一限位槽(811)用于收容线扣(7);
所述夹具主体(81)还设有定长通道(813),所述定长通道(813)用于收容光纤(41)或者导线(4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81)还设有整形通道(814),所述整形通道(814)用于收容导线(42)。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主体(81)还设有第二限位槽(815),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内设有调节滑块(82),所述调节滑块(82)可在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内沿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移动;
所述调节滑块(82)具有第二限位面(821),当所述调节滑块(82)朝向靠近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所述第二限位面(821)进入所述第一限位槽(811)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内设有滑轨(83),所述滑轨(83)沿垂直于所述夹具主体(81)的轴线方向延伸;
所述调节滑块(82)卡设于所述滑轨(83),且所述调节滑块(82)可沿所述滑轨(83)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主体(81)于所述第二限位槽(815)处设有限位弹性扣(84),所述调节滑块(82)设有凹槽(823),当所述限位弹性扣(84)位于所述凹槽(823)时,所述第二限位面(821)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811)外。
16.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
以及适配器,所述适配器与所述光电连接器对接。
CN202210924634.0A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Pending CN115395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4634.0A CN115395271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24634.0A CN115395271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5271A true CN115395271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24634.0A Pending CN115395271A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52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0702A1 (zh) 连接器组件及光电复合连接器
US4767181A (en) Electrical/lightwave connection arrangement
WO2022156222A1 (zh) 一种光电连接器以及光电适配器
WO2022156077A1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WO2022037115A1 (zh) 复合连接器、复合模块、复合缆组件及光接头
CN113871931A (zh)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及具有其的装置
CN113871940A (zh)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光通信系统
CN216351352U (zh) 光纤信号传输跳线接头结构
CN113917626B (zh) 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及光电适配器
CN215989304U (zh) 电缆线、光电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6015769U (zh)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及具有其的装置
CN216488633U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与其配套的适配器
CN115395271A (zh) 一种光电连接器、夹具及连接器组件
RU2358297C2 (ru)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штепсельная розетка и много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штепсельная вилка для монтажа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волокна
EP0142970A2 (en) Electrical/lightwave connection arrangement
CN214375419U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CN215221088U (zh) 可同步插接的光电组合缆
CN114336122A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与其配套的适配器
CN209784589U (zh) 光电联动监测连接器
WO2023226564A1 (zh)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N218602171U (zh) 可同步插接的光电组合缆
CN216903532U (zh) 光电复合接头、光电复合线缆及光电连接装置
CN214798044U (zh) 光电混合连接装置和光电混合连接组件
CN219831444U (zh) 光纤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光通信设备
CN213636474U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