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0430A -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0430A
CN113090430A CN202110523030.0A CN202110523030A CN113090430A CN 113090430 A CN113090430 A CN 113090430A CN 202110523030 A CN202110523030 A CN 202110523030A CN 113090430 A CN113090430 A CN 113090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engine
temperature
acquiring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30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0430B (zh
Inventor
孙民
刘加超
解家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30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0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0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0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0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0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0Starting aid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9/02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 F02N19/04Aiding engine start by thermal means, e.g. using lighted wicks by heating of fluids used in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本发明通过发动机运行时间、发动机停机时间及进气温度对进气加热时间进行修正,有利于缩短二次启动的加热时间,同时避免进气温度过高影响冷启动效果。

Description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启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车辆的主要动力来源,在气候寒冷地区启动发动机时,由于进气门入口进入的空气温度过低,会造成柴油机运行过程中需要额外热量来补充,发动机有效输出功率降低,导致冷启动困难,因此,需要进行启动预热。
现有的启动预热方法通常是基于水温进行进气加热,并通过设定最大进气加热温度控制加热温度,对于起动水温相同的情形,进气加热时间差距不大,其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在第一次冷启动结束或者启动失败后,若发动机缸内已经存在较好的燃烧,则发动机缸内温度已经升高,如果仍然采用较长的进气加热时间进行预热,会造成缸内温度降低,影响启动效果,且进气加热时间过长会导致进气温度过高,损坏进气温度及压力传感器;
其二,对于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冷启动困难的情形,需要起动机连续多次启动或者反复预热,导致进气温度较高,不利于保持冷启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进气加热时间无法调整的问题,缩短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改善冷启动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所述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前后尾气的温升值;若所述温升值达到预设温升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若所述温升值低于预设温升阈值,则根据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可选地,所述获取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前的第一尾气温度;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刻的第二尾气温度;根据所述第一尾气温度及所述第二尾气温度确定所述温升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发动机的冷启动历史数据建立标定数据库,所述标定数据库包括:标定运行时间、标定间隔时间及标定修正参数,所述标定修正参数与所述标定运行时间负相关,所述标定修正参数与所述标定间隔时间正相关;根据所述标定运行时间、所述标定间隔时间及对应的所述标定修正参数确定基准修正参数曲线;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对所述基准修正参数曲线进行查表,确定所述第一修正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环境的初始进气加热时间;根据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修正参数;根据所述初始进气加热时间、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第二修正参数确定所述进气加热时间。
可选地,所述获取当前环境的初始进气加热时间,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获取当前的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参数及所述环境压力参数对所述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进行查表,确定所述初始进气加热时间。
可选地,所述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控制指令;若接收到启动控制指令,则第一计时器复位;获取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及状态参数;若所述发动机转速达到预设转速阈值,且所述状态参数处于预设状态值范围,则所述第一计时器启动计时。
可选地,所述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停机信号;若接收到所述停机信号,则第二计时器启动计时;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若接收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则所述第二计时器停止计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计时器,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第二计时器,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参数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采样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加热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及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及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解决了现有的进气加热时间无法调整的问题,缩短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通过进气温度对进气加热时间进行调整,避免进气温度过高损毁温度压力传感器,避免过度预热影响冷启动效果,改善寒冷地区的冷启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低温地区发动机一次启动失败后进行二次启动预热的应用场景,该方法可以由配置有特定软件及辅助检测硬件结构的发动机控制器来执行。
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
其中,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是指的收到发动机第一次启动控制指令、发动机启动成功、发动机稳定运行直至运行结束持续的时间。
步骤S2: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
其中,第二次启动是指的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失败或者第一次运行结束后,再次启动发动机的操作,第一次启动与第二次启动可为连续两次相邻的启动。
可选地,可设置T50启动开关的启动控制信号作为第一次启动的启动信号,通过检测T50启动开关的启动控制信号判断是否进入第一次启动运行;设置T15钥匙开关的上电信号作为第二次启动的启动信号,通过检测T15钥匙开关的上电信号判断是否进入第二次启动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将T15钥匙开关的上电信号作为第一次启动的启动信号,或者,将T50启动开关的启动控制信号作为第二次启动的启动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第一次启动及第二次启动的启动信号,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计时器及第二计时器,第一计时器在第一次启动发动机转速达到预设转速阈值之后启动计时,并在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停止计时,其计时时间即为发动机的有效运行时间;第二计时器在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启动计时,并在第二次启动结束是停止计时,其计时时间即为两次启动的间隔时间。
步骤S3: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f1。
其中,第一修正参数f1可为进气预热时间调整系数,第一修正参数f1与发动机的有效运行时间呈反比,与两次启动的间隔时间呈正比,即言,发动机的有效运行时间越长,两次启动的间隔时间越小,第一修正参数的数值越小。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查表法确定第一修正参数f1,具体查表方法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步骤S4: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T。
其中,进气温度是指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温度,在寒冷地区,进气温度会低于发动机对进气温度的要求,导致发动机启动失败。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进气温度,用于后续的预热时间修正。
步骤S5:根据第一修正参数f1及实时进气温度T确定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ti。
其中,进气加热时间ti是指的在冷启动前,对通过歧管或者混合器进入发动机气缸的空气进行预加热所需的时间。
具体地,在发动机第一次上电启动结束时,记录该次发动机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并对停机时间进行计时,在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上电时,记录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第一次发动机运行的有效运行时间及两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行查表,确定第一修正参数f1,根据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T和第一修正参数f1对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ti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进气加热时间ti对第二次启动的进气进行预热,解决了现有的进气加热时间无法调整的问题,缩短发动机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预热时间,通过进气温度对进气加热时间进行调整,避免进气预热温度过高损毁传感器部件,避免过度预热影响冷启动效果,改善寒冷地区的冷启动性能。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通过监测发动机尾气温度配置进气加热时间修正策略。
可选地,在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获取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
其中,发动机启动运行后,发动机气缸及排气管排出的尾气温度会升高,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越高,表示发动机的有效运行时间越长,在第二次启动时对进气预热的影响越大。
本实施例中,尾气的温升值可为发动机第一次启动运行前后尾气的温升值。
可选地,获取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前的第一尾气温度;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刻的第二尾气温度;根据第一尾气温度及第二尾气温度确定温升值。
其中,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刻可为接收到第一次启动下电指令的时刻。
本实施例中,温升值等于第一尾气温度与第二尾气温度之间的差值。
步骤S7:判断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是否达到预设温升阈值。
若温升值达到预设温升阈值,则执行步骤S5;若温升值未达到预设温升阈值,则执行步骤S8。
步骤S8:根据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本实施例中,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可用于表示发动机第一次启动运行对第二次启动的影响程度。
具体地,若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较短,且温升值低于预设温升阈值,则可判定第一次启动发动机缸内未充分燃烧,忽略第一次启动对于第二次启动预热的影响,可仅根据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若温升值达到预设温升阈值,则可判定第一次启动发动机缸内充分燃烧,缸内温度较高,有利于二次起动,不可忽略第一次启动对于第二次启动预热的影响,需执行上述步骤S5,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上述步骤S3的一种示例,而非对上述步骤S3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根据发动机的冷启动历史数据建立标定数据库,标定数据库包括:标定运行时间t1、标定间隔时间t2及标定修正参数f,标定修正参数f与标定运行时间t1负相关,标定修正参数f与标定间隔时间t2正相关。
步骤S302:根据标定运行时间、标定间隔时间及对应的标定修正参数确定基准修正参数曲线。
步骤S303: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对基准修正参数曲线进行查表,确定第一修正参数。
可选地,可通过大数据统计技术记录同一地区同一型号发动机的冷启动历史数据,每组标定运行时间t1及标定间隔时间t2对应唯一一组标定修正参数f,根据标定运行时间t1、标定间隔时间t2及标定修正参数f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基准修正参数曲线,该基准修正参数曲线的横坐标可为标定间隔时间t2与标定运行时间t1之间的比值
Figure BDA0003064817490000091
纵坐标为任一标定修正参数f,该基准修正参数曲线可作为后续调整同一地区同一型号发动机的进气加热时间的基准。
具体地,在发动机二次启动上电时,实时获取上一次发动机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及二次启动距离上一次启动的间隔时间,将有效运行时间t1'及间隔时间t2'代入该基准修正参数曲线,查表确定与有效运行时间t1'及间隔时间t2'的比值相同的标定运行时间t1及标定间隔时间t2对应的标定修正参数f,将该标定修正参数f确定为第一修正参数f1。
可选地,根据第一修正参数f1及实时进气温度T确定进气加热时间ti,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环境的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根据实时进气温度T确定第二修正参数f2;根据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第一修正参数f1及第二修正参数f2确定进气加热时间ti。
本实施例中,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第一修正参数f1、第二修正参数f2及进气加热时间ti满足如下所示的公式一:
ti=t0*f1*f2 (公式一)
其中,第二修正参数f2与实时进气温度T负相关,即第二次启动的实时进气温度T越高,第二修正参数f2越小,进气加热时间ti越小。
本实施例中,可基于大数据统计技术建立实时进气温度T与第二修正参数f2的关联曲线,通过查表法确定实时进气温度T对应的第二修正参数f2。
可选地,获取当前环境的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获取当前的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根据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对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进行查表,确定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
其中,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的横坐标可为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纵坐标可为进气加热时间,进气加热时间与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正相关,该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可基于大数据统计技术建立。
具体地,在第二次启动时,通过检测单元(例如,检测单元可为传感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将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中横坐标与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对应的进气加热时间确定为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在第二次启动的T15钥匙开关上电时,获取实时进气温度T,并通过查表法确定该实时进气温度T对应的第二修正参数f2。进而,将第一修正参数f1及第二修正参数f2代入公式一,对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进气加热时间ti。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预热前的进气温度对进气预热时间进行修正,有利于提高极限环境下冷启动的进气预热控制精度,保证冷启动前进气温度满足起动需求,并有效防止反复上电、下电导致的过度预热,避免过度预热影响冷起动效果,并避免进气温度太高造成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等器件损毁。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上述步骤S1的一种示例,而非对上述步骤S1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
可选地,如图4所示,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
可选地,第一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可为发动机T50启动开关的启动控制信号。
若接收到启动控制指令,则执行步骤S102;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01。
步骤S102:第一计时器复位,并获取发动机的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n及状态参数x。其中,发动机的状态参数x是指的用于表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的参数值。
步骤S103:判断运行参数x是否达到预设运行阈值。
其中,预设运行阈值包括预设转速阈值和预设状态值范围,若发动机转速n达到预设转速阈值,且状态参数x处于预设状态值范围,则运行参数x达到预设运行阈值,执行步骤S10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
步骤S104:第一计时器启动计时。
示例性地,定义预设转速阈值为300rpm,预设状态值范围为{2,4},在接收到第一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之后,实时获取发动机的运行参数,若发动机的状态参数x满足:2≤x≤4,且发动机的转速n满足:n≥300rpm,则可判定发动机缸内温度开始上升,第一计时器启动计时。在每次T50启动开关置位时,第一计时器复位,并将其计时时间传输至上一级控制器,该计时时间即为有效运行时间。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上述步骤S2的一种示例,而非对上述步骤S2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
可选地,如图5所示,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次启动的停机信号。
示例性地,第一次启动的停机信号可为发动机的状态参数x满足:2≤x≤4,且发动机的启动继电器关断。
若接收到第一次启动的停机信号,则执行步骤S202;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1。
步骤S202:第二计时器启动计时。
步骤S203: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
可选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可为发动机T15钥匙开关的上电信号。
若接收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4:第二计时器停止计时并复位。
具体地,在识别到第二次钥匙开关上电时,第二计时器停止计时,第二计时器的计时时间为第二次上电瞬间与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刻的时间间隔。在每次T15钥匙开关上电时,第二计时器复位,并将其计时时间传输至上一级控制器,该计时时间即为间隔时间。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上一次启动的发动机的运行时间及上一次启动与当前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修正当前启动前进气预热的时间,有利于缩短预热时间,改善冷启动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计时器10、第二计时器20、参数修正单元30、采样单元40及加热控制单元50。其中,第一计时器10,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第二计时器20,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参数修正单元30,用于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f1;采样单元40,用于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T;加热控制单元50,用于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ti。
可选地,该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100还包括:修正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并判断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是否达到预设温升阈值;若温升值达到预设温升阈值,则修正判断单元输出第一判定信号,第一判定信号用于驱动加热控制单元50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若温升值低于预设温升阈值,则修正判断单元输出第二判定信号,第二判定信号用于驱动加热控制单元50根据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可选地,该修正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前的第一尾气温度,该修正判断单元还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刻的第二尾气温度,并根据第一尾气温度及第二尾气温度确定温升值。
可选地,参数修正单元30设有存储子单元,用于存储标定数据库,标定数据库包括:标定运行时间、标定间隔时间及标定修正参数,标定修正参数与标定运行时间负相关,标定修正参数与标定间隔时间正相关;参数修正单元30用于根据标定运行时间、标定间隔时间及对应的标定修正参数确定基准修正参数曲线,并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对基准修正参数曲线进行查表,确定第一修正参数。
可选地,加热控制单元50还包括解析子单元和计算子单元,解析子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修正参数f2,并根据初始进气加热时间t0、第一修正参数f1及第二修正参数f2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可选地,该解析子单元用于获取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并获取当前的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以及根据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对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进行查表,确定初始进气加热时间。
可选地,第一计时器10用于在接收到启动控制指令时复位,并在发动机转速达到预设转速阈值,且状态参数处于预设状态值范围时启动计时。
可选地,第二计时器20用于在接收到停机信号时启动计时,并在接收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时停止计时并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用于执行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及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解决了现有的进气加热时间无法调整的问题,缩短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通过进气温度对进气加热时间进行调整,避免进气温度过高损毁温度压力传感器,避免过度预热影响冷启动效果,改善寒冷地区的冷启动性能。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车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配置有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该上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车辆200包括上述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10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用于执行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及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根据有效运行时间及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根据第一修正参数及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解决了现有的进气加热时间无法调整的问题,缩短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通过进气温度对进气加热时间进行调整,避免进气温度过高损毁温度压力传感器,避免过度预热影响冷启动效果,改善寒冷地区的冷启动性能。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
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
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
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所述第二次启动的进气加热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
若所述温升值达到预设温升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若所述温升值低于预设温升阈值,则根据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尾气的温升值,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前的第一尾气温度;
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结束时刻的第二尾气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尾气温度及所述第二尾气温度确定所述温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发动机的冷启动历史数据建立标定数据库,所述标定数据库包括:标定运行时间、标定间隔时间及标定修正参数,所述标定修正参数与所述标定运行时间负相关,所述标定修正参数与所述标定间隔时间正相关;
根据所述标定运行时间、所述标定间隔时间及对应的所述标定修正参数确定基准修正参数曲线;
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对所述基准修正参数曲线进行查表,确定所述第一修正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环境的初始进气加热时间;
根据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第二修正参数;
根据所述初始进气加热时间、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第二修正参数确定所述进气加热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环境的初始进气加热时间,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
获取当前的冷却液温度参数及环境压力参数;
根据所述冷却液温度参数及所述环境压力参数对所述基准进气加热时间曲线进行查表,确定所述初始进气加热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接收到启动控制指令;
若接收到启动控制指令,则第一计时器复位;
获取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及状态参数;
若所述发动机转速达到预设转速阈值,且所述状态参数处于预设状态值范围,则所述第一计时器启动计时。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是否接收到停机信号;
若接收到所述停机信号,则第二计时器启动计时;
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
若接收到第二次启动的启动控制指令,则所述第二计时器停止计时。
9.一种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计时器,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一次启动的有效运行时间;
第二计时器,用于获取发动机第二次启动与第一次启动之间的间隔时间;
参数修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运行时间及所述间隔时间确定第一修正参数;
采样单元,用于获取第二次启动上电时的实时进气温度;
加热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修正参数及所述实时进气温度确定进气加热时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启动控制装置。
CN202110523030.0A 2021-05-13 2021-05-13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13090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3030.0A CN113090430B (zh) 2021-05-13 2021-05-13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3030.0A CN113090430B (zh) 2021-05-13 2021-05-13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430A true CN113090430A (zh) 2021-07-09
CN113090430B CN113090430B (zh) 2022-08-23

Family

ID=76665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3030.0A Active CN113090430B (zh) 2021-05-13 2021-05-13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04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032A (zh) * 2021-12-03 2022-04-08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低温远程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6217D0 (en) * 1994-03-25 1995-05-17 Advanced Engine Technology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ow temperature starting system.
JP2000038951A (ja) * 1998-07-21 2000-02-08 Mazda Motor Corp 機械式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US20070062497A1 (en) * 2003-07-19 2007-03-22 Daimlerchrysler Ag Control of an electrically heated pre-heating device for cold-star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1375049A (zh) * 2005-09-12 2009-02-25 菲亚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分公司 具有进气口和乙醇加热的乙醇柔性发动机的冷启动辅助系统
CN106593670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冷机环境下启动控制方法
CN110056462A (zh) * 2019-06-24 2019-07-2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起动方法和装置
CN110107414A (zh) * 2019-07-03 2019-08-0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及电子控制单元
CN110185559A (zh) * 2019-06-29 2019-08-3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96026A (zh) * 2019-06-28 2019-10-0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进气加热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60031A (zh) * 2019-07-17 2019-10-2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进气加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21689A (zh) * 2019-11-28 2020-02-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冷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控制单元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6217D0 (en) * 1994-03-25 1995-05-17 Advanced Engine Technology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low temperature starting system.
JP2000038951A (ja) * 1998-07-21 2000-02-08 Mazda Motor Corp 機械式過給機付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US20070062497A1 (en) * 2003-07-19 2007-03-22 Daimlerchrysler Ag Control of an electrically heated pre-heating device for cold-star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N101375049A (zh) * 2005-09-12 2009-02-25 菲亚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分公司 具有进气口和乙醇加热的乙醇柔性发动机的冷启动辅助系统
CN106593670A (zh) * 2016-12-30 2017-04-2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冷机环境下启动控制方法
CN110056462A (zh) * 2019-06-24 2019-07-2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起动方法和装置
CN110296026A (zh) * 2019-06-28 2019-10-0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进气加热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185559A (zh) * 2019-06-29 2019-08-3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07414A (zh) * 2019-07-03 2019-08-0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及电子控制单元
CN110360031A (zh) * 2019-07-17 2019-10-2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进气加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21689A (zh) * 2019-11-28 2020-02-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冷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控制单元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斌等: "温度对共轨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 《汽车技术》 *
梁郑岳等: "高压共轨柴油机冷起动关键控制参数优化的试验研究", 《车用发动机》 *
金正兴: "热态启动与预热启动技术研究",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1032A (zh) * 2021-12-03 2022-04-08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低温远程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430B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73047A (ja) 水温センサの故障診断装置
US5880361A (en) Abnormality detecting apparatus for an air temperature sensor
JP4802860B2 (ja) 内燃機関の停止位置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032358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12096513B (zh) 一种电动废气旁通阀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3090430B (zh) 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JP2002317685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水温推定装置
JP5379722B2 (ja) 水温センサの異常判定装置
JP2011007145A (ja) 排出ガスセンサのヒータ制御装置
JP2000220456A (ja) サーモスタットの異常検出装置
US8000886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304468B2 (ja) 内燃機関の油温推定装置
KR101316224B1 (ko) 엔진 점화시기 효율 제어방법
JP2007120448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制御装置
JP2002256949A (ja) 空燃比センサのヒータ通電制御装置
JP2009097347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US11181061B2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1152971A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還流制御装置
JP2008303718A (ja) センサ異常判定装置
JP2007231861A (ja) 内燃機関の油温推定装置
JPH0734927A (ja) 内燃機関の空燃比制御装置
JP2010255548A (ja) エンジン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JP2010112351A (ja) エンジンの試験装置
JPH02535B2 (zh)
JP3755188B2 (ja) 内燃機関用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