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6581B -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6581B
CN113076581B CN202110342433.5A CN202110342433A CN113076581B CN 113076581 B CN113076581 B CN 113076581B CN 202110342433 A CN202110342433 A CN 202110342433A CN 113076581 B CN113076581 B CN 1130765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ering
model
attribute
classification manager
compon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24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6581A (zh
Inventor
徐伟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uzhilian Clou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Shuzhilian Clou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Shuzhilian Clou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Shuzhilian Clou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24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65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6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6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65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65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用于根据工程规范标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包括模型的工程构件,工程构件包括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量计算式;模型制作单元,用于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构件关联单元,用于根据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匹配出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构件并进行关联;工程算量单元,用于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本系统可以在正向设计阶段得到工程算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管理中,工程台账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文件、工作计划、工作汇报等。目前主流的台账管理方式,建筑工程类管理基于二维CAD图纸进行管理跨专业的信息精确提取很难,除此,项目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二维管理模式也没有有效的手段控制住信息管理流失。
这就导致内业工作进度无法掌控;材料核销(通过工程量反算材料用量与物资领用量的对比控制施工单位不浪费甲供材)执行难度较大;进度计划材料采购工程量提不准、提不及时的问题;行业难点结算时工程支持资料与结算时的计量规则不匹配;结算工作量漏项,造成无形的损失。进而导致存在材料浪费、漏项已做工作无法结算、管理费用的增加等管理问题。
然而,进行工程算量时,并非只是简单的计算出长度、面积、体积后,就可得到工程算量,还要结合工程规范中的附加条件规则,才能从图纸或模型当中正确的得到规范的工程量。因此,现有的算量软件(广联大、鲁班等)在进行算量时,只能在设计图纸完成后,再依据图纸进行翻模算量。其工作逻辑是,通过规范的确定式建模逻辑来满足算量规范要求(可以理解为,改变建模习惯将就算量规范预设的计算规则),优点是图纸完成后,便捷翻模可通过识别高效完成,但是工程算量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建模时也只能先确定了计算方法,再根据计算方法来进行建模,在建模过程中无法反复调整设计过程。这就要求先确定了怎样计算工程量后再进行建模,需要在设计阶段所有信息都预设完成再绘图,建筑师工作量会呈现几何倍递增,还要求设计人员要有全专业的知识覆盖面。并且,这种先分类再制图的工作逻辑让本就改动调整频繁的设计行业工作量增大,同时制图束缚也越来越多。基于上述原因,在进行建模时,BIM建模时自由度高的特点完全无法利用,设计师使用起来非常不顺手,建模效率和建模体验都非常一般。
除此,用现有软件进行算量,由于这些算量软件的底层工作逻辑是按图层识别来对图纸进行智能化识别,而造价工作方式和设计工作方式不同需要融合起来,工作量会激增,运算量太大,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在正向设计(建模)阶段得到工程算量(工程量只有得到完成的图纸后才能通过翻模进行计算),进而直接介入具体的成本计算,只能大致折合成建筑面积指标进行限额设计控制。造成设计投资方对真实的成本不了解,建筑投资概算到施工预算之间误差较大难以掌控上下游产量之间的数据断层。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在正向设计阶段得到工程算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在正向设计阶段得到工程算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用于根据工程规范标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包括模型的工程构件,工程构件包括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量计算式;
模型制作单元,用于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
构件关联单元,用于根据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匹配出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构件并进行关联;
工程算量单元,用于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专业人员先根据工程规范标通过分类管理器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设计员可通过模型制作单元进行工程建模,并用构件关联单元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构件关联,具体的,由于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包括工程规范标准中的工程量计算式,可将模型的某部分与对应工程构件的工程算量式进行匹配,如果能够匹配上,则说明该部分符合对应的工程规范标准,因此,将该部分与对应的工程构件进行关联。再然后,设计人员可通过工程算量单元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得到算量结果。
本系统由于先梳理了工程算量的规范标准,在进行正向设计(建模)时,可直接按照规范标准对模型的各部分进行识别匹配,直接根据该部分的特点对其进行工程构件关联,进而可直接用关联工程构件的计算式进行工程量计算,得到算量结果。并且,使用本系统,设计人员在正向设计阶段可以直接对模型进行调整,而无需等项目的所有信息都预设完成再绘图。设计人员的自由度更高,整体的效率也更快。造价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从分类建模算量,转变成为梳理和添加工程分类管理器中的工程构件,并且,相同的工程构件只需更新一次,后续直接使用皆可。
与现有技术先建模得到图纸后,再依据图纸进行翻模算量相比,本申请可以在正向设计(建模)阶段,直接进行工程量计算,进而在正向设计阶段就可以依据工程计算结果进行成本计算,得到准确的成本。解决正向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打通方案设计阶段与上下游之间更加精细化的数据桥梁,让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限额设计控制)具备下游产业更加精细化的成本数据作为支撑。在建筑行业算得上革命性的创新。
综上,使用本系统,可以在正向设计阶段得到工程算量。
进一步,还包括提醒单元,用于在模型的某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失败时发出提醒。
在梳理工程量分类管理器时,可能会出现工程构件梳理不全的情况,此时,模型上对应的部分便会出现工程构件匹配失败的情况。通过提醒,可让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将缺失的工程构件进行补充。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就能自动进行工程构件关联和工程量计算,这样,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会随着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工程构件的积累不断减少。
进一步,模型制作单元还用于将制作好的模型导入系统中。
可以增加本系统的适用性,设计员可以用自己熟悉的BIM制图系统先绘制好模型,再将其导入系统,进行工程构件关联和工程量计算即可。设计员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还包括模型修改单元,用于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
当模型有需要修改调整的地方时,设计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调整。
进一步,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还用于梳理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各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分别包括各自的属性构件及对应的属性量计算式;构件关联单元还用于根据各属性量分类管理器中的属性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匹配出符合对应属性计算式的属性构件并进行关联;还包括属性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的属性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属性量计算。
这样的设置,可以用工程算量的方式对物资、资料、施工等属性进行算,生产其他专业信息。各领域专业人员均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操作方式进行内容制作,工作方式及工作逻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习惯进行。并且不需要额外的时间财力成本对专业人员进行制作软件的标准化培训,专业人员的工作自由度更高。
进一步,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包括物资分类管理器、资料分类管理器和施工分类管理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方法,使用上述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分类管理器梳理步骤,根据工程规范标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包括模型的工程构件,工程构件包括工程规范标准中的工程量计算式;
模型制作步骤,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
构件关联步骤,根据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匹配出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构件并进行关联;
工程算量步骤,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先建模得到图纸后,再依据图纸进行翻模算量相比,本申请可以在正向设计(建模)阶段,直接进行工程量计算,进而在正向设计阶段就可以依据工程计算结果进行成本计算,得到准确的成本。解决正向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打通方案设计阶段与上下游之间更加精细化的数据桥梁,让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限额设计控制)具备下游产业更加精细化的成本数据作为支撑。在建筑行业算得上革命性的创新。
进一步,还包括提醒步骤,在模型的某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失败时发出提醒。
进一步,模型制作步骤中,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或将制作好的模型导入系统中。
进一步,还包括模型修改步骤,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
当模型有需要修改调整的地方时,设计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模型制作单元、模型修改单元、构件关联单元、工程算量单元、属性量计算单元和提醒单元。
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用于根据工程规范标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包括模型的工程构件,工程构件包括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量计算式;
模型制作单元用于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模型制作单元还用于将制作好的模型导入系统中。模型修改单元用于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
构件关联单元用于根据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匹配出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构件并进行关联;
工程算量单元用于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
提醒单元用于在模型的某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失败时发出提醒。
其中,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还用于梳理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各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分别包括各自的属性构件及对应的属性量计算式;构件关联单元还用于根据各属性量分类管理器中的属性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匹配出符合对应属性计算式的属性构件并进行关联;属性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的属性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属性量计算。本实施例中,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包括物资分类管理器、资料分类管理器和施工分类管理器。
本系统由于先梳理了工程算量的规范标准,在进行正向设计(建模)时,可直接按照规范标准对模型的各部分进行识别匹配,直接根据该部分的特点对其进行工程构件关联,进而可直接用关联工程构件的计算式进行工程量计算,得到算量结果。并且,使用本系统,设计人员在正向设计阶段可以直接对模型进行调整,而无需等项目的所有信息都预设完成再绘图。设计人员的自由度更高,整体的效率也更快。造价人员的工作内容也从分类建模算量,转变成为梳理和添加工程分类管理器中的工程构件,并且,相同的工程构件只需更新一次,后续直接使用皆可。
与现有技术先建模得到图纸后,再依据图纸进行翻模算量相比,本申请可以在正向设计(建模)阶段,直接进行工程量计算,进而在正向设计阶段就可以依据工程计算结果进行成本计算,得到准确的成本。解决正向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打通方案设计阶段与上下游之间更加精细化的数据桥梁,让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限额设计控制)具备下游产业更加精细化的成本数据作为支撑。在建筑行业算得上革命性的创新。
在梳理工程量分类管理器时,可能会出现工程构件梳理不全的情况,此时,模型上对应的部分便会出现工程构件匹配失败的情况。通过提醒,可让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将缺失的工程构件进行补充。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就能自动进行工程构件关联和工程量计算,这样,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会随着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工程构件的积累不断减少。
基于上述系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方法,包括:
分类管理器梳理步骤,根据工程规范标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包括模型的工程构件,工程构件包括工程规范标准中的工程量计算式;
模型制作步骤,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或将制作好的模型导入系统中;
模型修改步骤,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
构件关联步骤,根据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匹配出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构件并进行关联;
工程算量步骤,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
提醒步骤,在模型的某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失败时发出提醒。
实施例二
有时,会遇到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同合作,并且某些部门的处理内容会对其他部门的处理内容造成影响的协同处理的算量工作。例如,某个大型项目由多个部门负责,每个部门负责其中的某几个部分,此时,就会出现在进行设计和算量时,某个部门的处理结果,会作为另一个部门的计算条件进行使用,某些情况下,更是会出现多个部门相互交叉处理的复杂情况。接收到这些需要协同合作的工作时,各部门通常难以了解自己是否能够进行当前的工作(其上游环节是否已经完成),这些工作中又有哪些工作应该先开始。因此,这类需要协同处理的工作,开展起来的效率通常都很慢。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部门段和服务器,部门端包括装载对应软件的PC及对应APP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用于获取部门端的实时定位并发送服务器;服务器内存储还有各部门端的工作坐标;
用于端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协同处理任务,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协同处理事任务后,将其拆分为多个处理事项;服务器内存储有各协同处理任务中各处理事项的关联关系及先后顺序;
服务器内还存储有各部门的工作坐标,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协同处理任务后,获取各部门端的实时定位,若某部门端的实时定位与其对应工作部门的工作坐标的距离不大于预设距离,则将该部门端对应的部门标记为可进行工作的部门;
服务器还用于根据可进行工作的部门,分析当前能处理的处理事项,并结合各处理事项的关联关系及先后顺序梳理出处理排序表,处理排序表包括多条任务排序链,每条任务排序链包括先后排序的多个具体任务;服务器还匹配出各部门当前能处理的具体任务,以及每项具体任务在其对应任务排序链中的位置;
服务器内还预存有各具体任务的预计用时;服务器还用于根据各具体任务的预计用时,预估各部门每项具体任务的处理开始时间,并根据处理开始时间,按照先后顺序对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行第一排序;当某部门存在两个或以上的具体任务之间的处理开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且其中最先开始的具体任务与最后开始的具体任务的处理开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时,服务器还用于对这些具体任务进行第二排序,第二排序时,服务器将具体任务按照其对应任务排序链中后续具体任务的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若存在后续具体任务数量一致的情况,则按照后续具体任务预估用时的总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每个具体任务最多仅进行一次第二排序;
服务器还用于根据第一排序及第二排序生成各部门的具体任务排序表,并分别发送给可进行工作的各部门的对应部门端。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使用本系统,当出现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的协同处理任务时,首先,服务器根据各部门端的实时定位以及工作坐标,判断哪些部门可以进行当前的协动合作工作。之后,服务器会根据可进行工作的部门分析当前能处理的处理事项,这样,可以让可进行工作的部门集中精力,将时间用在当前已经可以进行的处理事项上。
而通过后续对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行第一排序,可以排列出各部门能够处理的具体任务的大致排序。通过第二排序,则可以在第一排序的基础上进行排序的优化,在基本不影响部门内部处理效率的同时,参考了各任务排序链的具体情况,这样,可以加快整个协同处理任务的整体处理效率。
之后,服务器根据第一排序及第二排序生成各部门的具体任务排序表,并分别发送给可进行工作的各部门的对应部门端。让各可工作的部门,能够尽快正确的开始其能够开始的工作。尽可能的先在大体上将该协动处理任务完成,至于后续的任务(当前不能进行工作的部门)毕竟是少数,在大体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沟通起来也会很方便。
综上,使用本系统,可以极大的提升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的协同处理任务的完成效率。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发明不限于此实施案例涉及的领域,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用于根据工程规范标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包括模型的工程构件,工程构件包括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量计算式;
模型制作单元,用于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
构件关联单元,用于根据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匹配出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构件并进行关联;
工程算量单元,用于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
分类管理器梳理单元还用于梳理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各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分别包括各自的属性构件及对应的属性量计算式;构件关联单元还用于根据各属性量分类管理器中的属性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匹配出符合对应属性计算式的属性构件并进行关联;还包括属性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的属性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属性量计算;
所述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还包括部门端和服务器,部门端包括装载对应软件的PC及对应APP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用于获取部门端的实时定位并发送服务器;服务器内存储有各部门端的工作坐标;
部门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协同处理任务,服务器用于接收到协同处理任务后,将其拆分为多个处理事项;服务器内存储有各协同处理任务中各处理事项的关联关系及先后顺序;
服务器内存储有各部门的工作坐标,服务器用于接收到协同处理任务后,获取各部门端的实时定位,若某部门端的实时定位与其对应工作部门的工作坐标的距离不大于预设距离,则将该部门端对应的部门标记为可进行工作的部门;
服务器用于根据进行工作的部门,分析当前能处理的处理事项,并结合各处理事项的关联关系及先后顺序梳理出处理排序表,处理排序表包括多条任务排序链,每条任务排序链包括先后排序的多个具体任务;服务器还匹配出各部门当前能处理的具体任务,以及每项具体任务在其对应任务排序链中的位置;
服务器内预存有各具体任务的预计用时;服务器用于根据各具体任务的预计用时,预估各部门每项具体任务的处理开始时间,并根据处理开始时间,按照先后顺序对各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行第一排序;当某部门存在两个或以上的具体任务之间的处理开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阈值,且其中最先开始的具体任务与最后开始的具体任务的处理开始时间的差值小于第二阈值时,服务器用于对这些具体任务进行第二排序,进行第二排序时,服务器将具体任务按照其对应任务排序链中后续具体任务的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若存在后续具体任务数量一致时,则按照后续具体任务预估用时的总和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每个具体任务最多仅进行一次第二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醒单元,用于在模型的某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失败时发出提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模型制作单元还用于将制作好的模型导入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修改单元,用于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属性量分类管理器包括物资分类管理器、资料分类管理器和施工分类管理器。
6.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
分类管理器梳理步骤,根据工程规范标准梳理出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工程量分类管理器包括模型的工程构件,工程构件包括工程规范标准中的工程量计算式;
模型制作步骤,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
构件关联步骤,根据工程分类管理器中各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各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匹配出符合工程规范标准的工程构件并进行关联;
工程算量步骤,根据模型各部分关联工程构件的工程量计算式,对选中的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醒步骤,在模型的某部分进行工程构件匹配失败时发出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型制作步骤中,根据需求进行模型制作或将制作好的模型导入系统中;
还包括属性量计算步骤,根据构件的属性计算式,将定义的构件与属性量分类管理器中的构件进行关联,并用对应的属性量计算式,对选择的模型进行属性量计算,得到算量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型修改步骤,根据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修改。
CN202110342433.5A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0765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2433.5A CN113076581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2433.5A CN113076581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6581A CN113076581A (zh) 2021-07-06
CN113076581B true CN113076581B (zh) 2024-04-30

Family

ID=7661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2433.5A Active CN113076581B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658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1269A (ja) * 2001-11-06 2003-05-16 Jma Consultants Inc 知的生産性の向上システム
CN101826180A (zh) * 2010-04-20 2010-09-08 吉林大学 汽车零部件企业TSA-cPDM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08846639A (zh) * 2018-06-12 2018-11-20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设计施工计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242284A (zh) * 2018-08-24 2019-01-18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bim技术导出电力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的方法
CN109684719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深圳市毕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规则结构推导算法及装置
CN111985034A (zh) * 2020-08-25 2020-11-24 成都建工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一种学校土建bim工程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1269A (ja) * 2001-11-06 2003-05-16 Jma Consultants Inc 知的生産性の向上システム
CN101826180A (zh) * 2010-04-20 2010-09-08 吉林大学 汽车零部件企业TSA-cPDM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
CN108846639A (zh) * 2018-06-12 2018-11-20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设计施工计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242284A (zh) * 2018-08-24 2019-01-18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bim技术导出电力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的方法
CN109684719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深圳市毕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规则结构推导算法及装置
CN111985034A (zh) * 2020-08-25 2020-11-24 成都建工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一种学校土建bim工程量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BIM的输变电工程自动算量分析研究》;杜春宇等;《建筑经济》;第41卷(第10期);正文第64-68页 *
基于BIM技术的轨道交通桥梁工程量计算;韩广晖;;铁道勘察(第01期);全文 *
基于BIM的工程计量与数据交换应用研究;陈菁;余芳强;杨杰;匡思羽;;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6581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4138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0796416B (zh) 一种基于工业联网订单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69279B (zh) 基于Revit的工程结算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622134B (zh) 一种视觉识别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自动设计排版式详情页制作方法
EP167257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the risk of a project
Denkena et al. Adaptive process planning
CN112966486A (zh) 一种工程量清单智能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796328A (zh) 产品工艺路线仿真系统及产品性能预测方法
Stransky et al. Process of matching work items between bim model and cost estimating software
Kuric et al.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in machinery industry
CN106682365B (zh) 一种船用柴油机关重件mbd模型的快速建模方法
CN113076581B (zh) 一种用于工程管理的跨专业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462372A (zh) 一种基于文件驱动的项目进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489340B1 (ja) 比較対象企業選定システム
CN110942405A (zh) 基于供应商材料信息的装修工程报价系统
CN115689030A (zh) 数字化精益施工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e et al. Product and design feature-based similar process retrieval and modeling for mold manufacturing
CN110262973B (zh) 数据养成维护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Rambabu et al. Gap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involved in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y integrat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KR20220046378A (ko) 다수의 작업자들 간의 협업 솔루션 제공 시스템, 서버 및 방법
Ershadi et al.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ols for real-time project management
KR102453579B1 (ko) 작업자들 간의 협업을 위한 협업 솔루션 제공시스템
Masmoudi Sizing manufacturing cell machines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and an expert system
Rozenfeld et al. Workflow modelling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oncepts
Prasetyo et al. Assessment of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Machine Utilization of Metals Indust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MIRD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