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5523B -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5523B
CN113045523B CN201911379121.0A CN201911379121A CN113045523B CN 113045523 B CN113045523 B CN 113045523B CN 201911379121 A CN201911379121 A CN 201911379121A CN 113045523 B CN113045523 B CN 1130455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gas
reactio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91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5523A (zh
Inventor
叶伟平
徐旭
王江
王飞飞
李张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armaresource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armaresour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armaresourc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armaresour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91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5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5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5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5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5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7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07/78Benzo [b] furans; Hydrogenated benzo [b] furans
    • C07D307/79Benzo [b] furans; Hydrogenated benzo [b] furan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n atoms of the hetero 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式1的化合物2‑卤代‑4‑氟苯基烷基醚作为原料,经取代、脱保护、取代、还原、上保护、合环、脱保护、氨化共8步反应,制备得到式10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的关键中间体;

Description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表观遗传调控因子Polycom Group(PcG)被认为与多种癌症的发生有着极大的相关性。Polycomb Group(PcG)蛋白家族是一类进化上极为保守的转录抑制因子,它们调控众多重要生命活动。多克隆抑制复合物2(PRC 2),其中包括sUZ 12(zaster 12的抑制剂),EED(胚胎外胚层)和催化亚基EZH 2(增强子的zasthomolog 2),抑制基因甲基化核心组蛋白H3赖氨酸27(H3K27me3)TAG ET基因启动子区。多克隆抑制复合物2(PRC 2)是组织的关键部件,参与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调控,并在发育、组织分化和再生。虽然EZH 2是催化剂PRC 2亚基的甲基转移酶活性,至少需要EED和SUZ12的相互作用。EED,SUZ 12和EZH 2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包括但不限于乳腺癌、癌、前列腺癌、肝细胞癌等。EZH 2激活突变已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淋巴瘤(FL)患者中得到证实,通过甲基化与辅因子S-腺苷甲硫氨酸(SAM)竞争的化合物,重新激活靶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增长/扩散。因此,通过调节多克隆抑制复合物2(PRC 2)可用于DLBCL和其他癌症的治疗。咪唑啉吡啶化合物、包含此类化合物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多克隆抑制复合物2(PRC 2)介导的疾病或紊乱。
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WO2017/221100提出了方案1的合成方法,制备出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其化学结构式如式10所示,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21
但是该路线起始原料昂贵,且需要用到PPA,氰化物、氢化压力釜,中试放大操作不安全,后处理困难,异构体难以分离纯化。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极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始原料便宜,反应无选择性问题、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式对应于式10,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22
该方法包括使用式1的式2的化合物-卤代-4-氟苯基烷基醚作为原料,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23
经取代、脱保护、取代、还原、上保护、合环、脱保护、氨化共8步反应,最终得到式10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
优选的,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式1的式2的化合物-卤代-4-氟苯基烷基醚: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31
在强碱的作用下,与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取代反应,得式2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32
S2、式2的化合物在强酸性或强还原剂条件下,进行脱保护得式3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33
S3、将式3的化合物与式4-a的试剂: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34
进行反应得式4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35
S4、式4的化合物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式5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41
S5、对式5化合物的羟基基团进行保护,得到式6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42
S6、将式6的化合物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合环反应,得到式7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43
S7、将式7的化合物进行脱保护后得到式8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44
S8、将式8的化合物进行Gabriel反应或Mitsunobu反应,得到中间体式9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45
再进行氨解,最终得式10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51
其中,R是甲基、乙基、苯基、苄基中的任一种;X选自卤素F、Cl、Br、I中的任一种;X1选自卤素Cl、Br、I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R为甲基,X为Br,X1为卤素Br。
本技术方案的合成路线具体为: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52
进一步的,步骤S1的取代反应中: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反应温度为-65℃~-78℃。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用的碱为二异丙基氨基锂或丁基锂。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用的碱用量为式1化合物的1~2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1中,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式1化合物的2~5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2的脱保护反应中:当R是甲基或乙基时,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反应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的酸为三溴化硼或溴化氢的醋酸溶液;所述的三溴化硼为式2化合物的2.4~5摩尔当量;所述溴化氢的醋酸溶液为式2化合物的8~20的质量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当R是苯基或苄基时,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的反应在强还原剂条件下进行,所述的还原剂为钯炭,用于钯炭氢化还原脱去保护基;所述钯炭为式2化合物的10%~100%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3的取代反应中: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丙酮、乙腈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反应温度在80℃至120℃。
进一步的,步骤S3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所用碱为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中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式4-a化合物为式3化合物的3~10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4的还原反应中: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乙腈、甲醇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4的反应温度为-20℃~20℃。
进一步的,步骤S4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硼烷、四氢铝锂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式5化合物的1.2~2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5的上保护反应中: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无水四氢呋喃,乙腈中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反应温度在0℃至30℃。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对羟基基团进行保护所采用的保护基为三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对羟基基团进行保护所采用的保护基的用量为式5化合物的1.2~2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5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所述的碱为咪唑,碱的用量为式5化合物的2~5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6的合环过程中:所用碱为丁基锂、仲丁基锂或叔丁基锂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5中,碱的用量为式6化合物的1.1~1.5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反应温度在-80℃~-20℃。
进一步的,步骤S7的脱保护反应中:所述的脱保护试剂采用稀盐酸、四丁基氟化铵或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7中,所述脱保护试剂的用量为式7化合物的1.0~2.5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7中,反应温度在0℃~30℃。
进一步的,当步骤S8进行Mitsnobu反应时,采用偶氮二甲酸二乙酯、三苯基膦、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组合试剂。
进一步的,当步骤S8进行Gabriel反应时,采用甲磺酰氯、邻苯二甲酰亚氨基钾组合试剂。
进一步的,步骤S8中,所述组合试剂的用量为式8化合物的1.0~2.0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8中,Mitsnobu或Gabriel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
进一步的,步骤S8中,Mitsnobu或Gabriel反应的温度均在0℃至50℃。
进一步的,步骤S8中,所述的氨解反应在氨解试剂作用下进行,所述氨解试剂选用水合肼、氢氧化钾、甲胺、二甲胺、乙胺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S8中,所述氨解试剂的用量为式9化合物的1~5摩尔当量。
进一步的,步骤S8中,所述的氨解反应温度在0℃至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方法使用式1的化合物-卤代-4-氟苯基烷基醚作为原料,经取代、脱保护、取代、还原、上保护、合环、脱保护、氨化共8步反应,最终得到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
1)本发明合成方法中起始原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廉。
2)本发明在合成路线中涉及到全新构建呋喃环的技术,技术路线新颖,可以避免异构体的产生,操作简便,容易纯化。
3)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无选择性问题,收率较高,后处理方便,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说明而非限定。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
NMR:所有的核磁谱图均由Bruker AV400 MHz核磁共振仪检测,TMS为内标。
MS:所有的质谱图均由LCMS 2020(Shimadzu)检测。
实施例1
步骤1:式2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8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2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1的化合物(94.3g,0.46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二异丙基氨基锂的四氢呋喃溶液(0.51mol,256mL,2.0M),滴加完毕控制内温于-78℃保温反应1h。控制内温升至-65℃,滴加N,N-二甲基甲酰胺(67.89g,0.93mol),控制内温于-65℃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直至式1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蒸干,得黄色固体,即式2的化合物。
产量:91.1g,收率:85%。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8(s,1H),7.09(m,2H),3.92(s,3H).
步骤2:式3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9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11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2的化合物(80g,0.34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三溴化硼(76mL,0.82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2的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用冰水(2L)淬灭,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100mL)打浆,过滤,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为式3的化合物。
产量:68g,收率:91%。
Spectrum:1H NMR(400MHz,DMSO)δ10.64(s,1H),10.22(s,1H),7.22(s,1H),7.21(s,1H).
步骤3:式4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09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乙腈(6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3的化合物74.5g,0.34mol)、碳酸钾(62.1g,0.45mol)、式4-a的化合物1,2-二溴乙烷(560g,3.00mol),控制内温升至82℃,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3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降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干得黄色固体粉末,即为式4的化合物。
产量:109.7g,收率:99%。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6(s,1H),7.13(d,J=7.0Hz,2H),4.35(t,J=6.2Hz,2H),3.69(t,J=6.4Hz,2H).
步骤4:式5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10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500.00mL)和甲醇(5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4的化合物(91.28g,0.28mol),控制内温降至0℃,分批加入硼氢化钠(12.75g,0.335mol),加料完毕,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原料完全消失,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类白色固体粉末,即为式5的化合物。
产量:90.9g,收率:99%。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05-7.00(t,J=8.9Hz,1H),6.88(dd,J=9.0,4.7Hz,1H),4.87(s,2H),4.31(t,J=6.3Hz,2H),3.67(t,J=6.3Hz,2Hz),2.14(s,1H).
步骤5:式6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10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9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5(90g,0.27mol),咪唑(38g,0.56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的二氯甲烷溶液(63.3g/100mL,0.42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5h。
HPLC监控式5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得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式6的化合物。
产量:132.2g,收率:8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99(t,J=8.9Hz,1H),6.85(dd,J=9.0,4.6Hz,1H),4.85(s,2H),4.30(t,J=6.4Hz,2H),3.67(t,J=6.4Hz,2H),0.90(s,9H),0.11(s,6H).
步骤6:式7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11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88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6(100g,0.169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正丁基锂溶液(85mL,0.212mol,2.5M的己烷溶液),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5h。
HPLC监控式6的化合物至完全消失。反应液用饱和氯化铵淬灭(200mL),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7的化合物。
产量:72.4g,收率:98%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76(t,J=9.3Hz,1H),6.61(dd,J=8.6,3.8Hz,1H),4.74(s,2H),4.58(t,J=8.7Hz,2H),3.30(t,J=8.7Hz,2H),0.91(s,9H),0.10(s,6H).
步骤7:化合物8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11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328mL),开启搅拌,加入式7的化合物7(72.1g,0.165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盐酸溶液(90mL,0.18mol),滴加完毕,升温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化合物7完全消失。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8的化合物。
产量:23.3g,收率:84%。
步骤8:式9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12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6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8(11g,65mmol),三乙胺(9.9g,97.51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甲磺酰氯(8.15g,71.5mmol),加毕,保温反应2h。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粗品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120.00mL),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钾盐(12.64g,68.25mmol),加料完毕,室温下反应16h。
HPLC监控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用水(500mL)淬灭,二氯甲烷(2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浓缩,粗品用甲基叔丁基醚打浆,得类白色化合物9。
产量:15.53g,收率:85%。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90-7.77(m,2H),7.77-7.64(m,2H),6.78(t,J=9.4Hz,1H),6.62(dd,J=8.6,3.8Hz,1H),4.83(s,2H),4.59(t,J=8.6Hz,2H),3.33(t,J=8.7Hz,2H).
步骤9:式10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12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50mL),开启搅拌,加入式9化合物(11.3g,40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水合肼(4.0g,80mmol),滴加完毕,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
HPLC监控化合物9和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物,即为式10的化合物。
产量:5.8,收率:96%。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6.86-6.82(m,1H),6.60-6.57(m,1H),4.55-4.51(t,J=8.8Hz,2H),3.64-3.63(d,J=1.2Hz,2H),3.27-3.23(t,J=8.8Hz,2H).
实施例2
步骤1:式2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2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1的化合物(94.3g,0.46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丁基锂的四氢呋喃溶液(0.69mol,345mL,2.0M),滴加完毕控制内温于-78℃保温反应1h。控制内温升至-65℃,滴加N,N-二甲基甲酰胺(180g,1.61mol),控制内温于-65℃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直至式1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蒸干,得黄色固体,即式2的化合物。
产量:93.5g,收率:87.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8(s,1H),7.09(m,2H),3.92(s,3H).
步骤2:式3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11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2的化合物(80g,0.34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三溴化硼(116mL,1.26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2的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用冰水(2L)淬灭,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100mL)打浆,过滤,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为式3的化合物。
产量:68.4g,收率:91.6%。
Spectrum:1H NMR(400MHz,DMSO)δ10.64(s,1H),10.22(s,1H),7.22(s,1H),7.21(s,1H).
步骤3:式4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乙腈(6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3的化合物(74.5g,0.34mol)、三乙胺(50.5g,0.5mol)、式4-a的化合物1,2-二溴乙烷(280g,1.5mol),控制内温升至100℃,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3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降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干得黄色固体粉末,即为式4的化合物。
产量:108.4g,收率:97.8%。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6(s,1H),7.13(d,J=7.0Hz,2H),4.35(t,J=6.2Hz,2H),3.69(t,J=6.4Hz,2H).
步骤4:式5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500.00mL)和甲醇(5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4的化合物(91.28g,0.28mol),控制内温降至-10℃,分批加入四氢铝锂(17g,0.448mol),加料完毕,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原料完全消失,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过滤,乙酸乙酯洗涤滤饼,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式5的化合物。
产量:91.1g,收率:99.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05-7.00(t,J=8.9Hz,1H),6.88(dd,J=9.0,4.7Hz,1H),4.87(s,2H),4.31(t,J=6.3Hz,2H),3.67(t,J=6.3Hz,2Hz),2.14(s,1H).
步骤5:式6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9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5(90g,0.27mol),咪唑(64.5g,0.95mmol),控制内温降至15℃,滴加三甲基氯硅烷的二氯甲烷溶液(35.9g/100mL,0.33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5h。
HPLC监控式5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得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式6的化合物。
产量:130g,收率:80.6%。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99(t,J=8.9Hz,1H),6.85(dd,J=9.0,4.6Hz,1H),4.85(s,2H),4.30(t,J=6.4Hz,2H),3.67(t,J=6.4Hz,2H),0.90(s,9H),0.11(s,6H).
步骤6:式7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88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6(100g,0.169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叔丁基锂溶液(74.5mL,0.186mol,2.5M的己烷溶液),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5h。
HPLC监控式6的化合物至完全消失。反应液用饱和氯化铵淬灭(200mL),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7的化合物。
产量:71.6g,收率:96.9%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76(t,J=9.3Hz,1H),6.61(dd,J=8.6,3.8Hz,1H),4.74(s,2H),4.58(t,J=8.7Hz,2H),3.30(t,J=8.7Hz,2H),0.91(s,9H),0.10(s,6H).
步骤7:化合物8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328mL),开启搅拌,加入式7的化合物7(72.1g,0.165mol),控制内温降至10℃,滴加四丁基氟化铵溶液(82.3mL,0.3mol),滴加完毕,升温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化合物7完全消失。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8的化合物。
产量:23.42g,收率:84.5%。
步骤8:式9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6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8(11g,65mmol),三乙胺(9.9g,97.51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甲磺酰氯(9.63g,84.5mmol),加毕,保温反应2h。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粗品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120.00mL),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钾盐(16.85g,91mmol),加料完毕,室温下反应16h。
HPLC监控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用水(500mL)淬灭,二氯甲烷(2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浓缩,粗品用甲基叔丁基醚打浆,得类白色化合物9。
产量:15.63g,收率:85.6%。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90-7.77(m,2H),7.77-7.64(m,2H),6.78(t,J=9.4Hz,1H),6.62(dd,J=8.6,3.8Hz,1H),4.83(s,2H),4.59(t,J=8.6Hz,2H),3.33(t,J=8.7Hz,2H).
步骤9:式10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50mL),开启搅拌,加入式9化合物(11.3g,40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甲胺(13g,42mmol),滴加完毕,升温至0℃,保温反应4h。
HPLC监控化合物9和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物,即为式10的化合物。
产量:6.3,收率:95.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6.86-6.82(m,1H),6.60-6.57(m,1H),4.55-4.51(t,J=8.8Hz,2H),3.64-3.63(d,J=1.2Hz,2H),3.27-3.23(t,J=8.8Hz,2H).
实施例3
步骤1:式2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5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1的化合物(94.3g,0.46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二异丙基氨基锂的四氢呋喃溶液(0.92mol,462mL,2.0M),滴加完毕控制内温于-78℃保温反应1h。控制内温升至-65℃,滴加N,N-二甲基甲酰胺(257g,2.3mol),控制内温于-65℃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直至式1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蒸干,得黄色固体,即式2的化合物。
产量:90.89g,收率:84.8%。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8(s,1H),7.09(m,2H),3.92(s,3H).
步骤2:式3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12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2的化合物(80g,0.34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三溴化硼(157.6mL,1.7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2的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用冰水(2L)淬灭,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100mL)打浆,过滤,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为式3的化合物。
产量:68.6g,收率:91.8%。
Spectrum:1H NMR(400MHz,DMSO)δ10.64(s,1H),10.22(s,1H),7.22(s,1H),7.21(s,1H).
步骤3:式4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乙腈(6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3的化合物(74.5g,0.34mol)、碳酸钠(47.7g,0.45mol)、式4-a的化合物1,2-二溴乙烷187g,1.00mol),控制内温升至82℃,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3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降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干得黄色固体粉末,即为式4的化合物。
产量:104.7g,收率:94.5%。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6(s,1H),7.13(d,J=7.0Hz,2H),4.35(t,J=6.2Hz,2H),3.69(t,J=6.4Hz,2H).
步骤4:式5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500.00mL)和甲醇(5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4的化合物(91.28g,0.28mol),控制内温降至-20℃,分批加入BH3THF溶液(56ml,0.56mol,1.0M的THF溶液),加料完毕,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原料完全消失,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式5的化合物。
产量:91.2g,收率:99.3%。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05-7.00(t,J=8.9Hz,1H),6.88(dd,J=9.0,4.7Hz,1H),4.87(s,2H),4.31(t,J=6.3Hz,2H),3.67(t,J=6.3Hz,2Hz),2.14(s,1H).
步骤5:式6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9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5(90g,0.27mol),咪唑(91.6g,1.35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的二氯甲烷溶液(148.5g/200mL,0.54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5h。
HPLC监控式5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得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式6的化合物。
产量:133.4g,收率:82.8%。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99(t,J=8.9Hz,1H),6.85(dd,J=9.0,4.6Hz,1H),4.85(s,2H),4.30(t,J=6.4Hz,2H),3.67(t,J=6.4Hz,2H),0.90(s,9H),0.11(s,6H).
步骤6:式7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20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6(100g,0.169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仲丁基锂溶液(101mL,0.253mol,2.5M的己烷溶液),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5h。
HPLC监控式6的化合物至完全消失。反应液用饱和氯化铵淬灭(200mL),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7的化合物。
产量:72.77g,收率:98.5%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76(t,J=9.3Hz,1H),6.61(dd,J=8.6,3.8Hz,1H),4.74(s,2H),4.58(t,J=8.7Hz,2H),3.30(t,J=8.7Hz,2H),0.91(s,9H),0.10(s,6H).
步骤7:化合物8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328mL),开启搅拌,加入式7的化合物7(72.1g,0.165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四丁基溴化铵溶液(120mL,0.4mol),滴加完毕,升温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化合物7完全消失。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8的化合物。
产量:23.4g,收率:84.5%。
步骤8:式9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6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8(11g,65mmol),三乙胺(9.9g,97.51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甲磺酰氯(14.9g,130mmol),加毕,保温反应2h。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粗品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120.00mL),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钾盐(24.07g,130mmol),加料完毕,室温下反应16h。
HPLC监控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用水(500mL)淬灭,二氯甲烷(2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浓缩,粗品用甲基叔丁基醚打浆,得类白色化合物9。
产量:15.66g,收率:85.7%。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90-7.77(m,2H),7.77-7.64(m,2H),6.78(t,J=9.4Hz,1H),6.62(dd,J=8.6,3.8Hz,1H),4.83(s,2H),4.59(t,J=8.6Hz,2H),3.33(t,J=8.7Hz,2H).
步骤9:式10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50mL),开启搅拌,加入式9化合物(11.3g,40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氢氧化钾(11.2g,200mmol),滴加完毕,升温至30℃,保温反应4h。
HPLC监控化合物9和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物,即为式10的化合物。
产量:5.83,收率:96.6%。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6.86-6.82(m,1H),6.60-6.57(m,1H),4.55-4.51(t,J=8.8Hz,2H),3.64-3.63(d,J=1.2Hz,2H),3.27-3.23(t,J=8.8Hz,2H).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S1、S2的脱保护反应中,R是苄基;具体的:
步骤1:式2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2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1的化合物(129.3g,0.46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二异丙基氨基锂的四氢呋喃溶液(0.51mol,256mL,2.0M),滴加完毕控制内温于-78℃保温反应1h。控制内温升至-65℃,滴加N,N-二甲基甲酰胺(67.89g,0.93mol),控制内温于-65℃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直至式1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蒸干,得黄色固体,即式2的化合物。
产量:91.2g,收率:85.1%。
步骤2:式3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甲醇(11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2的化合物(105.1g,0.34mol),控制内温降至0℃,加入钯炭(8.0g,3.8m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2的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100mL)打浆,过滤,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为式3的化合物。
产量:69g,收率:92.3%。
Spectrum:1H NMR(400MHz,DMSO)δ10.64(s,1H),10.22(s,1H),7.22(s,1H),7.21(s,1H).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操作步骤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溴化氢溶液代替三溴化硼
步骤2:式3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11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2的化合物(80g,0.34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溴化氢的醋酸溶液(640g,2.37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2的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减压浓缩,加入二氯甲烷和冷水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100mL)打浆,过滤,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为式3的化合物。
产量:65g;产率87%。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步骤8:式9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四氢呋喃(6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8(11g,65mmol),邻苯二甲酰亚胺(13.24g,90mmol),三苯基膦(23.58g,90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DEAD(13.58g,78mmol),加毕,保温反应12h。
HPLC监控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用氯化铵(500mL)淬灭,二氯甲烷(2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浓缩,粗品用甲基叔丁基醚打浆,得类白色化合物9。
产量:15.3g,收率:83.5%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90-7.77(m,2H),7.77-7.64(m,2H),6.78(t,J=9.4Hz,1H),6.62(dd,J=8.6,3.8Hz,1H),4.83(s,2H),4.59(t,J=8.6Hz,2H),3.33(t,J=8.7Hz,2H).
实施例7
步骤1:式2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2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2L),开启搅拌,加入式1的化合物(943g,4.6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二异丙基氨基锂的四氢呋喃溶液(5.1mol,2560mL,2.0M),滴加完毕控制内温于-78℃保温反应1h。控制内温升至-65℃,滴加N,N-二甲基甲酰胺(679.8g,9.3mol),控制内温于-65℃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直至式1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浓缩蒸干,得黄色固体,即式2的化合物。
产量:913.1g,收率:85.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8(s,1H),7.09(m,2H),3.92(s,3H).
步骤2:式3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2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二氯甲烷(11L),开启搅拌,加入式2的化合物(800g,3.4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三溴化硼(760mL,8.2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2的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用冰水(20L)淬灭,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粗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1000mL)打浆,过滤,滤饼真空干燥得黄色固体,即为式3的化合物。
产量:681.5g,收率:91.2%。
Spectrum:1H NMR(400MHz,DMSO)δ10.64(s,1H),10.22(s,1H),7.22(s,1H),7.21(s,1H).
步骤3:式4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3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乙腈(60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3的化合物(744.6g,3.4mol)、碳酸钾(560g,4.5mol)、式4-a的化合物1,2-二溴乙烷(5600g,30mol),控制内温升至82℃,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式3化合物完全消失。反应液降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干得黄色固体粉末,即为式4的化合物。
产量:1099.2g,收率:99.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10.36(s,1H),7.13(d,J=7.0Hz,2H),4.35(t,J=6.2Hz,2H),3.69(t,J=6.4Hz,2H).
步骤4:式5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3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5000.00mL)和甲醇(50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4的化合物(912.8g,2.8mol),控制内温降至0℃,分批加入硼氢化钠(127.5g,3.35mol),加料完毕,保温反应1h。
HPLC监控原料完全消失,加入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淬灭反应,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白色固体粉末,即式5的化合物。
产量:910.8g,收率:99.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05-7.00(t,J=8.9Hz,1H),6.88(dd,J=9.0,4.7Hz,1H),4.87(s,2H),4.31(t,J=6.3Hz,2H),3.67(t,J=6.3Hz,2Hz),2.14(s,1H).
步骤5:式6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4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9000.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5(900g,2.7mol),咪唑(380g,5.6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的二氯甲烷溶液(633g/1000mL,4.2mol),加料完毕,升至室温,保温反应5h。
HPLC监控式5的化合物完全消失,用饱和氯化铵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得淡黄色油状物,即为式6的化合物。
产量:1328.5g,收率:82.4%。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99(t,J=8.9Hz,1H),6.85(dd,J=9.0,4.6Hz,1H),4.85(s,2H),4.30(t,J=6.4Hz,2H),3.67(t,J=6.4Hz,2H),0.90(s,9H),0.11(s,6H).
步骤6:式7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4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19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6(1009g,1.69mol),控制内温降至-78℃,滴加正丁基锂溶液(850mL,2.12mol,2.5M的己烷溶液),滴加完毕,保温反应1.5h。
HPLC监控式6的化合物至完全消失。反应液用饱和氯化铵淬灭(2000mL),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7的化合物。
产量:726g,收率:98.3%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6.76(t,J=9.3Hz,1H),6.61(dd,J=8.6,3.8Hz,1H),4.74(s,2H),4.58(t,J=8.7Hz,2H),3.30(t,J=8.7Hz,2H),0.91(s,9H),0.10(s,6H).
步骤7:化合物8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5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无水四氢呋喃(3280mL),开启搅拌,加入式7的化合物7(721.1g,1.65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盐酸溶液(900mL,1.8mol),滴加完毕,升温至室温,保温反应16h。
HPLC监控化合物7完全消失。反应液用乙酸乙酯稀释,萃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减压浓缩得无水油状物,即为式8的化合物。
产量:233.8g,收率:84.3%。
步骤8:式9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52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二氯甲烷(600.0mL),开启搅拌,加入化合物8(110g,0.65mol),三乙胺(985g,975.1m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甲磺酰氯(81.5g,715mmol),加毕,保温反应2h。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淬灭反应,分液,有机相减压浓缩。粗品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1200.00mL),加入邻苯二甲酰亚胺基钾盐(126.4g,682.5mmol),加料完毕,室温下反应16h。
HPLC监控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用水(5000mL)淬灭,二氯甲烷(20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浓缩,粗品用甲基叔丁基醚打浆,得白色化合物9。
产量:155.5g,收率:85.1%。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δ7.90-7.77(m,2H),7.77-7.64(m,2H),6.78(t,J=9.4Hz,1H),6.62(dd,J=8.6,3.8Hz,1H),4.83(s,2H),4.59(t,J=8.6Hz,2H),3.33(t,J=8.7Hz,2H).
步骤9:式10化合物的合成操作
Figure BDA0002341800950000261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甲醇(500mL),开启搅拌,加入式9化合物(113g,0.4mol),控制内温降至0℃,滴加水合肼(40g,0.8mol),滴加完毕,升温至80℃,保温反应4h。
HPLC监控化合物9和中间体完全消失。反应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黄色油状物,即为式10的化合物。
产量:58.1,收率:96.2%。
Spectrum:1H NMR(400MHz,CDCl3)6.86-6.82(m,1H),6.60-6.57(m,1H),4.55-4.51(t,J=8.8Hz,2H),3.64-3.63(d,J=1.2Hz,2H),3.27-3.23(t,J=8.8Hz,2H).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实施例的内容。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构思范围内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所作的任何变化和更改,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中间体的化学结构式对应于式10,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式1的化合物:
Figure 788885DEST_PATH_IMAGE001
在强碱的作用下,与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取代反应,得式2的化合物:
Figure 259181DEST_PATH_IMAGE002
S2、式2的化合物在强酸性或强还原剂条件下,进行脱保护得式3的化合物:
Figure 785977DEST_PATH_IMAGE003
S3、将式3的化合物与式4-a的试剂:
Figure 517173DEST_PATH_IMAGE004
进行反应得式4的化合物:
Figure 74318DEST_PATH_IMAGE005
S4、式4的化合物在还原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式5的化合物:
Figure 422123DEST_PATH_IMAGE006
S5、对式5化合物的羟基基团进行保护,得到式6的化合物:
Figure 362397DEST_PATH_IMAGE007
S6、将式6的化合物在强碱性条件下进行合环反应,得到式7的化合物:
Figure 479258DEST_PATH_IMAGE008
S7、将式7的化合物进行脱保护后得到式8的化合物:
Figure 377943DEST_PATH_IMAGE009
S8、将式8的化合物进行Gabriel反应或Mitsunobu反应,得到中间体式9的化合物:
Figure 213044DEST_PATH_IMAGE010
再进行氨解,最终得式10的化合物:
Figure 49020DEST_PATH_IMAGE011
其中,R是甲基、乙基、苯基、苄基中的任一种;X选自卤素F、Cl、Br、I中的任一种;X1选自卤素Cl、Br、I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为甲基,X为Br,X1为卤素Br。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和/或,
步骤S1中:反应温度为-65℃~-78℃;和/或,
步骤S1中:所用的碱为二异丙基氨基锂或丁基锂;和/或,
步骤S1中:所用的碱用量为式1化合物的1~2摩尔当量;和/或,
步骤S1中:N,N-二甲基甲酰胺用量为式1化合物的2~5摩尔当量;和/或,
步骤S2中,当R是甲基或乙基时,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一种;和/或,
步骤S2中,反应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所述的酸为三溴化硼或溴化氢的醋酸溶液;所述的三溴化硼为式2化合物的2.4~5摩尔当量;所述溴化氢的醋酸溶液为式2化合物的8~20的质量当量;和/或,
步骤S2中,当R是苯基或苄基时,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一种;和/或,
步骤S2中,反应在强还原剂条件下进行,所述的还原剂为钯炭,用于钯炭氢化还原脱去保护基;所述钯炭为式2化合物的10%~100%摩尔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取代反应中:
反应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丙酮、乙腈中的任一种;和/或,
反应温度在80℃至120℃;和/或,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所用碱为碳酸铯、碳酸钾、碳酸钠、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中任一种;和/或,
所述式4-a化合物为式3化合物的3~10摩尔当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还原反应中:
反应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乙腈、甲醇中的任一种;和/或,
反应温度为-20℃~20℃;和/或,
还原剂为硼氢化钠、硼烷、四氢铝锂中的任一种;和/或,
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式5化合物的1.2~2摩尔当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上保护反应中:
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无水四氢呋喃,乙腈中任一种;和/或,
反应温度在0℃至30℃;和/或,
对羟基基团进行保护所采用的保护基为三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中的任一种;和/或,
对羟基基团进行保护所采用的保护基的用量为式5化合物的1.2~2摩尔当量;和/或,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所述的碱为咪唑,碱的用量为式5化合物的2~5摩尔当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的合环过程中:
所用碱为丁基锂;和/或,
碱的用量为式6化合物的1.1~1.5摩尔当量;和/或,
反应温度在-80℃~-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的脱保护反应中:
所述的脱保护试剂采用稀盐酸、四丁基氟化铵或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任一种;和/或,
所述脱保护试剂的用量为式7化合物的1.0~2.5摩尔当量;和/或,
反应温度在0℃~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步骤S8进行Mitsnobu反应时,采用偶氮二甲酸二乙酯、三苯基膦、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组合试剂;当步骤S8进行Gabriel反应时,采用甲磺酰氯、邻苯二甲酰亚氨基钾组合试剂;所述组合试剂的用量为式8化合物的1~2摩尔当量;和/或,
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和/或,
Gabriel或Mitsunobu反应的温度均在0℃至50℃;和/或,
所述的氨解反应在氨解试剂作用下进行,所述氨解试剂选用水合肼、氢氧化钾、甲胺、二甲胺、乙胺的任一种;所述氨解试剂的用量为式9化合物的1~5摩尔当量;和/或,
所述的氨解反应温度在0℃至80℃。
CN201911379121.0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045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9121.0A CN113045523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9121.0A CN113045523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5523A CN113045523A (zh) 2021-06-29
CN113045523B true CN113045523B (zh) 2022-09-23

Family

ID=76507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9121.0A Active CN113045523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55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6903B (zh) * 2022-11-18 2023-03-17 苏州康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ed抑制剂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1220A (zh) * 2011-10-10 2012-03-28 四川大学 三环乙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2153154A1 (en) * 2011-05-06 2012-11-15 Richter Gedeon Nyrt. Oxetane substituted thieno pyrimidinones
WO2019175897A1 (en) * 2018-03-13 2019-09-19 Jubilant Biosys Limited Bicyclic compounds as inhibitors of pd1/pd-l1 interaction/activation
CN110563722A (zh) * 2018-06-06 2019-12-13 上海青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吡啶或哒嗪并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146389A0 (en) * 2001-11-08 2002-07-25 Isp Finetech Lt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ronedarone
US6833380B2 (en) * 2002-03-07 2004-12-21 Warner-Lambert Company, Llc Compounds that modulate PPAR activity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EP2406243B1 (en) * 2009-03-10 2014-05-07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Benzofuran derivativ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3154A1 (en) * 2011-05-06 2012-11-15 Richter Gedeon Nyrt. Oxetane substituted thieno pyrimidinones
CN102391220A (zh) * 2011-10-10 2012-03-28 四川大学 三环乙醇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9175897A1 (en) * 2018-03-13 2019-09-19 Jubilant Biosys Limited Bicyclic compounds as inhibitors of pd1/pd-l1 interaction/activation
CN110563722A (zh) * 2018-06-06 2019-12-13 上海青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吡啶或哒嗪并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S,3R)-2-苄氧羰基胺基-3,4-二羟基丁酰胺的合成;杨鸣等;《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0831;第35卷(第08期);第581-584页 *
‘Hybrid’ benzofuran–benzopyran congeners as rigid analogs of hallucinogenic phenethylamines;Danielle M. Schultz,et al.;《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80506;第16卷;第6242-6251页 *
6-氨甲基喹啉的合成;叶连宝 等;《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0630;第30卷(第3期);第285-28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5523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4033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minobenzoylbenzofuran derivatives
NO342907B1 (no) Fremgangsmåte og mellomprodukter for fremstilling av integraseinhibitorer
TW201625541A (zh) 用於製備4-烷氧基-3-羥基吡啶甲酸之方法(一)
CN104447686B (zh) 多取代2-吡咯吡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8483A (zh) 一种结晶型乙磺酸尼达尼布的制备方法
CN112062712A (zh) 一种2-(5-溴-3-甲基吡啶-2-基)乙酸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13045523B (zh) 一种咪唑啉吡啶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5038694A (zh) 一种异吲哚啉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JP2010532357A (ja) 1,2−置換3,4−ジオキソ−1−シクロブテン化合物における制御された結晶サイズのための方法
CN108864160A (zh) 含硼小分子的制备方法
CN106946880B (zh) 一种制备瑞博西尼中间体的方法
WO2020207129A1 (zh) 一种铵盐的制备及用途
CN109467536B (zh) 2-氯/羟基嘧啶-5-羧酸的合成方法
CN109867695B (zh) 一种匹伐他汀钙中间体的新制备方法
CN107118128B (zh) 3,4-二羟基苯甲腈的制备方法
CN109456253A (zh) 一种手性诱导合成(s)-3-(4-溴苯基)-哌啶或其盐的方法
EP2598485B1 (en) Novel montelukast 4-halobenzylamine sal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montelukast sodium salt by using the same
CN108017522B (zh) 一种2,6-二溴苯甲磺酰氯的制备工艺
US8278484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benzoylbenzeneacetamide derivative
EP318154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triphenylbutene derivative
CN106674102A (zh) 一种卤代喹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1941B (zh) 一种3-氨基-5-甲基异噁唑的制备方法
CN106496263B (zh) 六氢呋喃并呋喃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4400B (zh) 阿齐沙坦杂质a和b的制备方法
JP5711669B2 (ja) スピロケター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