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2339A -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2339A
CN113042339A CN202110336526.7A CN202110336526A CN113042339A CN 113042339 A CN113042339 A CN 113042339A CN 202110336526 A CN202110336526 A CN 202110336526A CN 113042339 A CN113042339 A CN 113042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fabric sample
super
hydrophobic
superhydroph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65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2339B (zh
Inventor
孔祥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1033652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2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2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2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2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2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 matt or rough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 B05B15/20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the material to be sprayed, e.g. for stirring, mixing or homogeni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 B05C1/04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 B05C1/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 B05C1/1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supplied from inside the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05D3/0254After-treatment
    • B05D3/0263After-treatment with IR hea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织物样品经过放卷轮和第一导向轮后进入涂胶室;(2)在涂胶室内,通过辊子滚涂装置将胶粘剂均匀涂到织物样品的表面;(3)织物样品进入第一红外加热室内进行干燥;(4)织物样品进入涂料室,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在织物样品表面均匀喷涂SiO2悬浮液;(5)织物样品进入第二红外加热室内进行干燥;(6)织物样品经第二导向轮和收卷轮输出。该制备方法可简单、快速地获得具有较强机械稳定性超疏水表面的超疏水涤纶织物。

Description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属于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织物通过超疏水处理,可以改变其固有性能,实现防水、自清洁、防污等性能。低表面能材料结合微纳粗糙结构是构建超疏水表面的有效途径。然而,众所周知,粗糙结构很容易遭到外力破坏,从而使表面失去超疏水性能。因此,对超疏水表面及其应用来说,机械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经常需要洗涤的织物来说,更是如此。
正是由于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较差这个缺点,许多研究者都在尝试突破这一局限,采用化学沉积法、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法、光滑液体注入法等方法制备牢固的超疏水表面。Iqbal等人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中通过沉积法制备了一种牢固的超疏水表面,即蜡烛灰碳纳米粒子嵌入PDMS中。这种方法廉价、省时、环保[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2017,9,31170-31180]。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纺织品,因为蜡烛的火焰很可能会破坏织物。Milionis等人制备了超疏水橡胶复合材料,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能提高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和耐摩性能,但该方法需要240℃的高温处理,也很难应用于织物中[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5,281,730-738]。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8303103U、授权公告日为2019.01.01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超疏水纳米涂层喷涂系统,但该系统制备形成的超疏水涂层的牢固程度在专利中并没有公开说明。近年来,商用胶粘剂用于改善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广泛关注。Lu等人首先提出用商用胶粘剂制备具有很强机械稳定性的超疏水表面[Science,2015,347,1132-1135]。这种方法为制备具有强机械稳定性的超疏水表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该方法使用氟试剂,它的价格较为昂贵,对人类和环境有害。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该制备方法可简单、快速地获得具有较强机械稳定性超疏水表面的超疏水涤纶织物,该超疏水表面在空气中和水中试验表现出很好的机械稳定性。通过辊子滚涂装置将胶粘剂滚涂在织物样品的表面并形成弹性橡胶层,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喷涂在织物样品表面上,SiO2纳米颗粒自发沉积到弹性橡胶层上,形成粗糙的微纳米结构。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织物样品依次经过放卷轮和第一导向轮后进入涂胶室;
(2)在涂胶室内,通过辊子滚涂装置将胶粘剂均匀涂到织物样品的表面;
(3)涂胶完成的织物样品进入第一红外加热室内进行干燥;
(4)干燥完成的织物样品进入涂料室,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在织物样品表面均匀喷涂SiO2悬浮液;
(5)喷涂涂料完成的织物样品进入第二红外加热室内进行干燥;
(6)干燥完成的织物样品经第二导向轮和收卷轮输出。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胶粘剂为3M喷雾胶与正己烷按重量份2:1配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SiO2悬浮液为疏水SiO2纳米颗粒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80、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搅拌30分钟制得。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织物样品在第一红外加热室内在80℃下烘2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织物样品在第二红外加热室内在80℃下烘20分钟。
优选的,所述3M喷雾胶和SiO2纳米颗粒在织物样品上的含量为15~20mg/cm2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加热室和第二红外加热室内分别安装有温度控制器和防爆灯,所述第一红外加热室和第二红外加热室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透气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它包括控制器、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为搅拌区,所述下壳体为装液区,所述上壳体的顶部铰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竖向驱动杆,所述端盖内贯穿设置有竖向按压杆,所述竖向按压杆的底端与竖向驱动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竖向按压杆的顶端贯穿至端盖的顶部并固连有按压块,所述上壳体的内腔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竖向驱动杆的底部固连,所述竖向驱动杆的底部还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中远离竖向驱动杆的一端固连有与通孔配合的密封盖,当压缩弹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连杆处于水平状态,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磁力线圈,所述磁力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磁子;所述下壳体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开孔,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为锥形或斜面结构,所述下壳体底部的最底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喷枪。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底部与下壳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软管为皮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辊子滚涂装置,它包括装胶筒、压面板和多孔材料制成的空心辊,所述空心辊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多孔滚筒,且空心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多孔滚筒转动连接,所述多孔滚筒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折弯形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固连有压面板,所述压面板与水平面之间呈锐角α,所述锐角α的取值范围为18°≤α≤22°,所述压面板的倾斜方向与织物样品的运行方向相反,所述多孔滚筒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多孔滚筒通过输胶管与装胶筒连接,所述输胶管上设置有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制备方法可简单、快速地获得具有较强机械稳定性超疏水表面的超疏水涤纶织物,通过辊子滚涂装置将胶粘剂滚涂在织物样品的表面并形成弹性橡胶层。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将低值、无毒的疏水SiO2纳米颗粒分散在乙醇中形成SiO2悬浮液,并喷涂在织物样品表面上,在织物的弹性橡胶层上自发沉积SiO2纳米颗粒,形成粗糙的微纳米结构。SiO2表面的甲基基团提供了低表面能。胶粘剂将涂料粘合到涤纶织物表面上,提高了机械稳定性。通过该制备方法获得的超疏水表面对空气中试验表现出很好的机械稳定性,如对摩、干搓、胶带剥离、刀划等,甚至水中也表现出很好的机械稳定性,如水中对摩、牙刷刷洗、超声波清洗、旋转清洗等。此外,超疏水表面对多种液体和不同高度下落的泥污都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浸泡模拟汗液100h不会影响其超疏水性能。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磁力搅拌喷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中辊子滚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中辊子滚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a为空气中对摩试验的示意图。
图4b为水中对摩试验的示意图。
图5为旋转清洗测试的示意图。
图6为泥滴下落测试的示意图。
图7为水滴在超疏水表面的弹起过程。
图8为水滴在无涂层处理表面的弹起过程。
图9为水流冲击超疏水表面的图像。
图10a为原始涤纶织物的SEM图像、液滴状态和元素分析图。
图10b为仅胶粘剂处理的涤纶织物的SEM图像、液滴状态和元素分析图。
图10c为胶粘剂和SiO2悬浮液共同处理的涤纶织物的SEM图像、液滴状态和元素分析图。
图11为水滴在原始涤纶织物上的扩散图像。
图12为水滴在超疏水涤纶织物上的图像。
图13a为水滴在经过超疏水处理的棉布上的图像。
图13b为水滴在经过超疏水处理的帆布上的图像。
图13c为水滴在经过超疏水处理的印刷纸上的图像。
图14为SA与液滴体积的关系图。
图15为CA和SA与空气中对摩回合之间的关系图。
图16a为在0.34kPa的压力下,CA和SA与摩擦次数之间的关系图。
图16b为在1.35kPa的压力下,CA和SA与摩擦次数之间的关系图。
图17a为在1.35kPa的条件下,经过120个回合的空气中对摩试验后超疏水表面的SEM图。
图17b为在1.35kPa的条件下,经过120个回合的空气中对摩试验后涤纶织物由Cassie态变为亚稳态的示意图。
图18为干搓试验中CA和SA与摩擦次数之间的关系图。
图19为胶带剥离中CA和SA与摩擦次数之间的关系图。
图20为刀划试验的图像。
图21a为在0.68kPa的压力下,经过20个回合的水中对摩试验后超疏水表面的SEM图。
图21b为在0.68kPa的压力下,经过20个回合的水中对摩试验后超疏水表面从Cassie状态变为Wenzel状态的示意图。
图22为刷洗试验后CA和SA的变化状态图。
图23a为CA和SA随水洗时间的变化状态图。
图23b为CA和SA随超声时间的变化状态图。
图24为泥滴在超疏水表面上的弹跳过程。
图25为泥滴在原始织物上的弹跳过程。
图26为泥滴从20cm处下落的过程。
图27为泥滴从100cm处下落的过程。
图28为超疏水织物样品浸泡在模拟汗液中100h后的表面状态图像。
图29为超疏水表面的防饮料污染测试图像。
图30为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性能测试图像。
图中,1-收卷轮,2-第二导向轮,3-温度控制器,4-透气孔,5-织物样品,6-第二红外加热室,7-涂料室,8-磁力搅拌喷涂装置,9-第一红外加热室,10-防爆灯,11-涂胶室,12-辊子滚涂装置,13-第一导向轮,14-放卷轮,15-端盖,16-按压块,17-控制开关,18-竖向驱动杆,19-连杆,20-密封盖,21-磁子,22-开孔,23-磁力线圈,24-通孔,25-压缩弹簧,26-凹槽,27-出口,28-软管,29-喷枪,30-安装支架,31-空心辊,32-径向通孔,33-装胶筒,34-开关,35-输胶管,36-多孔滚筒,37-上壳体,38-下壳体,39-水,40-超疏水表面样品和未处理样品,41-磁铁,42-磁力搅拌器,43-压力块,44-粘在玻璃上的超疏水织物表面,45-超疏水织物表面,46-压面板,47-竖向按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织物样品5依次经过放卷轮14和第一导向轮13后进入涂胶室11;
(2)在涂胶室11内,通过辊子滚涂装置12将胶粘剂均匀涂到织物样品5的表面,其中,胶粘剂为3M喷雾胶与正己烷按重量份2:1配制而成;
(3)涂胶完成的织物样品5进入第一红外加热室9内进行干燥,所述第一红外加热室9内安装有温度控制器3和防爆灯10,所述第一红外加热室9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4,防爆灯10和透气孔4可防止织物样品5表面残留的正己烷挥发后在第一红外加热室9内聚积而造成爆炸,织物样品5在第一红外加热室9内在80℃下烘20分钟,干燥完成后在织物样品5表面形成弹性橡胶层;
(4)干燥完成的织物样品5进入涂料室7,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8在织物样品5表面均匀喷涂SiO2悬浮液,SiO2悬浮液为疏水SiO2纳米颗粒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80、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搅拌30分钟制得;
(5)喷涂涂料完成的织物样品5进入第二红外加热室6内进行干燥,所述第二红外加热室6内安装有温度控制器3和防爆灯10,所述第二红外加热室6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4,防爆灯10和透气孔4可防止织物样品5表面残留的乙醇挥发后在第二红外加热室6内聚积而造成爆炸,织物样品5在第二红外加热室6内在80℃下烘20分钟;
(6)干燥完成的织物样品5经第二导向轮2和收卷轮1输出。
在SiO2沉积后,所述3M喷雾胶和SiO2纳米颗粒在织物样品5上的含量为15~20mg/cm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磁力搅拌喷涂装置8,它包括控制器、上壳体37和下壳体38,所述上壳体37为搅拌区,所述下壳体38为装液区,所述上壳体37的底部与下壳体38的顶部螺纹连接,上壳体37与下壳体38可以方便地分离和结合,当下壳体38内的SiO2悬浮液有剩余或者有沉淀出现时,可将上壳体37与下壳体38进行分离,然后将下壳体38内的SiO2悬浮液倒回到上壳体37内进行重新搅拌。所述上壳体37的顶部铰接有端盖15,端盖15可开启或关闭。所述端盖15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17,通过控制开关17开启或关闭磁力线圈23,所述上壳体37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4,上壳体37内搅拌完成的SiO2悬浮液通过通孔24流入下壳体38内进行储存。所述上壳体37的内腔中设置有竖向驱动杆18。所述端盖15内贯穿设置有竖向按压杆47,所述竖向按压杆47的底端与竖向驱动杆18的顶端铰接,这种结构形式既可以保证按压块16可通过竖向按压杆47推动竖向驱动杆18向下移动,以及在压缩弹簧25的复位作用下竖向驱动杆18和竖向按压杆47可同步向上移动,还可以保证端盖15的正常开启,端盖15开启时,竖向驱动杆18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密封盖20对通孔24进行密封。所述竖向按压杆47的顶端贯穿至端盖15的顶部并固连有按压块16,所述上壳体37的内腔底部开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内安装有压缩弹簧25,所述压缩弹簧25的顶部与竖向驱动杆18的底部固连,所述竖向驱动杆18的底部还铰接有连杆19,所述连杆19中远离竖向驱动杆18的一端固连有与通孔24配合的密封盖20,当压缩弹簧25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连杆19处于水平状态。当需要将上壳体37内搅拌均匀的SiO2悬浮液排入下壳体38时,向下按压按压块16,按压块16带动竖向驱动杆18向下移动并对压缩弹簧25进行压缩,竖向驱动杆18带动连杆19中与其连接的一端同步向下移动,这一过程中,在凹槽26的边沿的阻挡下,连杆19向上转动,使密封盖20脱离与上壳体37底部的接触,从而解除密封盖20对通孔24的密封,使上壳体37内的SiO2悬浮液通过通孔24流入下壳体38内,反之,松开按压块16后,压缩弹簧25复位并带动竖向驱动杆18和连杆19复位,使密封盖20对通孔24进行密封,向上壳体37内加入疏水SiO2纳米颗粒和无水乙醇进行下一次的搅拌作业。
所述上壳体37的底部设置有磁力线圈23,所述磁力线圈23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壳体37内设置有磁子21,当控制器控制磁力线圈23通电后,磁力线圈23产生的磁场推动磁子21进行圆周运转,磁子21的转动带动疏水SiO2纳米颗粒和无水乙醇旋转,使两者均匀混合。
所述下壳体38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开孔22,开孔22可以避免装置内酒精浓度高发生爆炸,所述下壳体38的底部为锥形或斜面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使下壳体38内的SiO2悬浮液向出口27处汇聚,所述下壳体38底部的最底端开设有出口27,所述出口27连通有软管28,所述软管28为皮管,所述软管28的出口端连接有喷枪29,通过喷枪29将SiO2悬浮液喷涂到织物样品5的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辊子滚涂装置,它包括装胶筒33、压面板46和多孔材料制成的空心辊31,多孔材料可采用发泡塑料、定性海绵等多孔或微孔材料,所述空心辊3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多孔滚筒36,且空心辊31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多孔滚筒36转动连接,以保证空心辊31在织物样品5的带动下可相对于多孔滚筒36顺利地转动,所述多孔滚筒36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折弯形安装支架30,所述安装支架30的底部固连有压面板46,所述压面板46与水平面之间呈锐角α,所述锐角α的取值范围为18°≤α≤22°,优选α=20°,所述压面板46的倾斜方向与织物样品5的运行方向相反,所述多孔滚筒36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32,所述多孔滚筒36通过输胶管35与装胶筒33连接,所述输胶管35上设置有开关34,通过开关34控制胶粘剂的流量。装胶筒33内的胶粘剂经过输胶管35流到多孔滚筒36中,胶粘剂经径向通孔32从多孔滚筒36中流出,并流至空心辊31中,织物样品5运行时带动空心辊31转动,空心辊31转动时,胶粘剂经过多孔材料分布流到空心辊31的外表面,并被均匀地涂到织物样品5的表面,然后通过压面板46将织物样品5表面的胶粘剂涂刮均匀和平整。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机械稳定性的测试方法,根据试验环境的不同,将测试方法分为“干试验”和“湿试验”,当试验在空气中进行时,有砂纸摩擦试验、胶带剥离试验、刀划试验。当试验在水中进行时,有机洗试验、超声波水洗试验等。在日常生活中,织物也是需要用手或用刷子擦。因此,需要更多的测试方法来模拟织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机械损伤,以此来更好地反映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以下为对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织物表面的机械稳定性的测试实验,实验中所用的试剂见表1。
Figure BDA0002997912860000091
表1:实验药品及试剂
超疏水表面形貌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4700,Hitachi,Japan)进行表征。表面元素分析用能谱仪来测定(EDS,Oxford X-MaxN 80),静态接触角(CA)和滚动角(SA)用德国Dataphysics OCA35接触角测量仪进行测量,静态CA测量的水滴体积为5μL,CA测量5次并取其平均值。
1、水滴下落和泥滴下落过程试验:高速相机(3000帧/秒,PCO.DIMAX HD,德国)用于水滴下落和泥滴下落过程的拍摄试验。水滴和泥滴的体积分别为8.3±0.2μL和9.8±0.2μL。液滴从16mm的高度落下,并在水滴自身的重力下与针尖分离。液滴冲击表面的速度约为0.56m/s。用高速相机同时记录涂层处理和未涂层处理表面的液滴下落测试的过程。
2、机械稳定性试验:考虑到实际情况,织物表面通常发生的情况包括手擦(即两个织物表面之间的磨损)、刀划、粘附、手搓洗(即两个纺织表面在水中的磨损)、刷子清洗、机器洗涤等。因此,我们选择合适的试验来测试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根据试验环境,将试验分为干试验和湿试验。干试验包括空气中对摩、干搓、胶带剥离和刀划试验。湿试验包括水中对摩、牙刷刷洗、超声波清洗和旋转清洗试验。
干试验:(1)空气中的对摩试验如图4a所示,超疏水表面用双面胶贴在玻璃上,并朝下放置在另一个超疏水表面上。在50g、100g和200g(对应的压力分别为0.34kPa、0.68kPa和1.35kPa)的压力下,表面被纵向和横向移动摩擦10cm。这个过程被定义为一个回合。在每次摩擦试验后,分别测定CA和SA。(2)在干搓试验中,超疏水表面用手分别向上和向下摩擦各一次,这个过程被定义为一个回合。(3)在刀划试验中,用刀将超疏水表面进行十字交叉划格,以此检测超疏水涂层的附着力,并通过水滴检测其疏水性能。(4)在胶带剥离试验中,透明胶带粘在超疏水表面,然后撕掉,这个过程被定义为一次回合。
湿试验:(1)水中的对摩试验如图4b所示,将对摩试验的环境从空气中转移到水39中,其他的试验条件保持不变。(2)在牙刷刷洗试验中,用牙刷分别刷上刷下各一次,这个过程定义为一个回合。(3)在超声波清洗试验中,将超疏水表面样品放置在超声波发生器频率为40kHz、功率为80W的超声波仪器中,检测经过不同时间测试后的CA和SA。(4)如图5所示,在旋转清洗试验中,将超疏水表面样品和未处理样品40剪成长方形,然后在中心点缝合在一起(为了让样品与水充分接触)。两个样品被放置在装有水39的烧杯中(室温下),在磁力搅拌器42上以400r/min的转速转动,每隔10min测定CA和SA。
3、防污和自清洁试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织物常常会被溅起的泥浆所污染或被其他污染物污染。因此,我们选择了耐泥浆、耐汗渍、耐多种液体作为超疏水表面的防污试验。(1)耐泥浆试验如图6所示,将5g水泥粉加入100mL水中,并在试验前搅拌均匀。将超疏水表面倾斜20°。泥滴约为32±3μL,高度为10cm,20cm,50cm,80cm(冲击表面的速度约为1.40m/s,1.98m/s,3.13m/s,3.96m/s)。(2)对于耐汗渍试验,我们根据标准AATCC15~2013制备了模拟汗渍溶液。将超疏水样品在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然后测定CA和SA。(3)耐多种液体试验中,将绿茶、橙汁、可口可乐、牛奶、醋、酱油等6种不同液体分别缓慢倒在超疏水表面进行防污性能的测定。(4)在自清洁试验中,用水泥粉末作为粉尘进行试验。
实验结果:
1、润湿性、表面形貌与化学成分:
在一个完美的超疏水表面上,水滴会在其表面反弹而不会润湿表面,也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质。图7显示了超疏水涤纶织物表面上的水滴弹跳过程,液滴至少可以反弹六次。如图8所示,当水滴落在未涂层处理的织物表面上时,它容易附着在表面,而不会弹跳离开表面。如图9所示,当超疏水表面被水射流持续撞击时,没有观察到液体柱流破裂,这也是超疏水性能的重要表现。
图10a,10b,10c分别显示的是原始涤纶织物、仅胶粘剂处理的涤纶织物、胶粘剂SiO2悬浮液共同处理的涤纶织物的SEM图像、液滴状态和元素分析。如图10a所示,原始涤纶织物的表面是光滑的,因为涤纶织物是不含纳米颗粒。如图10b所示,仅用胶粘剂覆盖的表面也是光滑的,因为胶粘剂中也是不含纳米颗粒。如图10c所示,涂有胶粘剂和SiO2悬浮液的表面则呈现了微纳级的粗糙结构。水滴在粗糙的超疏水表面上呈球形,5μL水滴的CA为155.8°,SA为6.9°。而水滴在原始涤纶织物表面的接触角明显小于超疏水表面,同样,水滴在仅胶粘剂处理的涤纶织物上的CA也小于超疏水表面。这是因为胶粘剂的成分是橡胶,虽然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但表面光滑,达不到超疏水效果。超疏水表面主要是由低表面能和粗糙结构组成,具有微纳粗糙结构的表面是超疏水表面的最典型模型之一。图10c显示了超疏水表面的微纳级粗糙结构,是由疏水SiO2纳米粒子构成。根据Cassie方程,表面的疏水性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多级粗糙表面会使空气进入粗糙结构的间隙中,从而减小水滴与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液滴渗透。
如图10a所示,通过对原始涤纶织物表面元素的分析,发现其表面存在C和O元素,因为涤纶织物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结果表明,在原始涤纶织物表面可检出少量Si元素,这很可能是涤纶织物制备过程中残留的杂质。如图10b所示,当原始涤纶织物仅覆盖胶粘剂时,在其表面没有检测到Si元素。结果表明,这种胶粘剂不含硅元素,而原始涤纶织物被胶粘剂所覆盖,所以也检测不到涤纶织物中的少量硅元素。如图10c所示,可以在表面检测到高含量的Si元素,结果表明,疏水SiO2成功地附着在涤纶织物表面。由于赢创R812S疏水SiO2是经过六甲基二硅氮烷(HDMS)改性而成。因此,SiO2表面具有大量的-Si(CH3)3基团,而大量的甲基基团为超疏水表面提供了低表面能,使表面达到超疏水效果。
正是因为涂层具有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所以当它应用到涤纶织物表面时,可以呈现很好的超疏水效果。如图12所示,水滴能够在超疏水涤纶织物表面长期保持球形。但水滴在原始涤纶织物上会逐渐散开,直到完全扩散(如图11所示,图中a帧表示水滴在原始涤纶织物上开始扩散,c帧表示水滴在原始涤纶织物上完全扩散)。这种超疏水涂层不仅适用于涤纶织物,也适用于其他织物材料,如棉布、帆布、印刷纸(如图13a、13b和13c所示)。由于低SA的超疏水表面有利于制备防雨防水产品,如雨伞、雨衣等。如图14所示,SA随着液滴体积的增加而减小。当液滴增加到50μL时,SA下降到2.8°。研究表明,当液滴的表面粗糙度相对于液滴的尺寸足够小时,水滴的SA随液滴质量的增加而减小。
2、空气中的机械稳定性:
由于在超疏水表面形成的突起的微纳米粗糙结构,与涤纶织物的结合力较弱,当在外力作用下时,粗糙结构很容易被磨损破坏。胶粘剂可以提高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以下对超疏水表面进行了空气中的对摩、干搓、胶带剥离、刀划等试验,以表征超疏水表面在空气中的机械稳定性。
对摩测试分别在0.34kPa、0.68kPa和1.35kPa的压力下进行。如图15所示,超疏水表面在0.68kPa的压力下进行对摩试验,在经过120个测试回合后,CA和SA略有变化,其中CA在153.8°~155.8°之间浮动,可见CA受到的影响较小,经过摩擦后,超疏水表面仍然能够保持150°以上。随着测试周期的增加,SA逐渐增加。100次测试后,表面仍保持超疏水性能,SA为9.6°。120次循环后,SA上升到13.6°。相互摩擦试验对SA的影响要大于对CA的影响。图16a和图16b显示了超疏水表面在0.34kPa和1.35kPa的压力下,经过对摩试验后,CA和SA的变化。在0.34kPa下,经120个回合试验后,CA维持在150°以上,SA仍保持在10°以下。在1.35kPa下,经120个回合试验后,CA仍大于150°,80个回合时SA为9.7°,120个回合后SA为17.2°。
Figure BDA0002997912860000121
Figure BDA0002997912860000131
表2: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对摩试验对超疏水表面的影响
表2比较了不同压力和摩擦回合下对超疏水表面的影响,表中,“√”表示接触角大于150°且滚动角小于10°。“√a”表示接触角大于150°且滚动角大于10°,“×”表示水滴粘附到表面。可见,空气中的对摩试验对CA的影响较小,对SA的影响较大。粗糙度的降低是SA增加的主要原因。随着摩擦次数的增加,粗糙度逐渐减小。图17a显示,在1.35kPa下,经过120次试验后,粗糙的结构变得平整。图17a中的圆圈显示表面光滑,无颗粒附着。图17a中的方框显示,表面上只有少数纳米颗粒。随着粗糙度的降低,由于微观结构的毛细效应,水滴容易侵入粗糙结构,使液固接触面积增大。如图17b所示,涤纶织物会由Cassie态变为亚稳态。固液接触面积的增加也会增加表面与水的粘附作用。因此,随着对摩次数的增加,SA逐渐增加。但在图17a中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表面的微纳粗糙结构。这种粗糙度也使水滴在表面保持较大的CA。这种超疏水表面能够呈现良好的耐摩性,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SiO2纳米颗粒被胶粘剂粘在涤纶织物表面;第二,喷雾胶是一种弹性的橡胶,可以缓冲外部压力,减轻超疏水表面受到的外力影响。
在干搓试验过程中,将染有颜色的水滴滴在超疏水样品表面,液滴很快滚走,不会有任何残留。如图18所示,经过300次干搓试验,CA在152.3°~155.8°之间浮动,SA均小于10°。可以推断,干搓试验对超疏水性能基本没有影响。胶带剥离试验可以测量涂层的粘附能力。如图19所示,经过250次胶带剥离试验,表面仍然保持超疏水性能。如图20所示,虽然超疏水表面已被刀划破,但水滴仍然能够迅速滚落,并保持良好的拒水性,说明涂层是牢固地粘附在表面上,受刀划影响较小。这些干试验表明,超疏水表面在空气中具有稳定的机械性能。
3、水中的机械稳定性:
在先前的大量研究中,已经设计出很多种测试方法来更好地反映织物在水中的机械稳定性,如超声波水洗、机洗等。在我们的生活中,织物也需要手洗或者刷洗。因此,本发明通过多种实验来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清洗方法,如水中对摩、牙刷刷洗、超声波清洗和旋转清洗。
水中对摩试验分别在0.34kPa、0.68kPa和1.35kPa的压力下进行试验。表2比较了不同压力和水中摩擦回合次数对超疏水表面的影响。在1.35kPa的压力下,经过8个回合,水滴开始粘附在表面上。在0.34kPa的压力下,20个回合后水滴开始粘在表面。因此,随着压力的增加,超疏水表面更容易失去超疏水性并粘附水滴。然而,织物样品5在100℃烘箱中干燥10min后,超疏水性能又可以恢复(CA=153.2°,SA=9.3°)。
在水中对摩试验过程中,超疏水表面会失去超疏水性能,主要是由于外部压力和相互间的运动,两个表面之间的水给超疏水表面产生压力。在外界压力P的作用下,水滴较容易侵入粗糙的表面,从而使表面从Cassie状态变为Wenzel状态(图21b)。Lafuma等人研究了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水滴可以侵入表面,从而使表面由Cassie状态转变为亚稳态,甚至是Wenzel状态,造成水滴粘附在表面上[Nature Materials,2003,2,457-460.]。如图21a所示,在0.68kpa下进行20次摩擦,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微纳粗糙结构基本不受影响。因此,表面的SiO2仍可以发挥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的作用,在织物样品干燥后,疏水性能就可恢复。
牙刷刷洗试验是模仿织物的日常刷洗过程。如图22所示,经过60个回合的刷洗试验后,仍能保持超疏水性能,CA为151.9°,SA为9.2°,超疏水表面经刷洗后仍然保持干燥。如图23a所示,经过60min的洗涤试验,超疏水性基本上不受影响,CA为153.1°和SA为9.6°。
超声波也是属于一种机械振动,其振动频率高于普通机械搅拌。超声波可以在局部产生高热、高剪切的冲击波,可引起表面变形或损伤。如图23b所示,当将超疏水样品放置在超声波仪器中30min时,涤纶织物表面保持干燥,且呈现超疏水性能,经测定后,CA为151.5°,SA为9.7°。因此,超疏水涤纶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超声波清洗的能力。
4、抗污、自清洁和耐汗渍测试:
图24显示了泥滴在超疏水表面的弹跳过程。泥滴会从超疏水表面弹起,不会润湿或污染表面,并且至少反弹了六次。图25显示了泥滴滴在原始织物表面上的过程,泥滴没有在表面反弹,而是粘附在表面上,污染了表面。测试结果表明,超疏水表面呈现的泥滴反弹现象,反映了该表面具有很好的抗泥污效果。
为了模拟泥滴如生活中的滴溅过程,我们从10cm、20cm、50cm、80cm、100cm的高度下落泥滴到样品表面上,测试表面的防污性能。当泥滴从10cm和20cm下落时,超疏水表面是干燥和清洁的,没有任何泥污残留。图26显示了泥滴从20cm下落的过程,泥滴从20厘米的高度滴到超疏水表面后,表面仍然保持清洁。当高度分别为50cm、80cm和100cm时,泥滴会飞溅,可能形成小的泥滴附着在超疏水表面上。然而,小泥滴会被大的泥滴带走,从而可以保持表面的清洁。如图27所示,图中a帧表示从100cm处滴下的泥滴形成了一些小的泥滴,然后,小泥滴被大泥滴带走,表面保持清洁和干燥(图中b帧所示)。这种超疏水涂层适用应用于户外产品,使产品与污泥接触时,不受到污染。即使表面沾上微小的泥滴,也很容易被大泥滴带走,或者在外力作用下轻轻抖动就可去除。
耐汗渍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性能。为了模拟汗液,根据AATCC15-2013标准,制备酸性溶液(pH=4.3±0.2)模拟汗液(标准中去除了碱性汗液的测试,只使用酸性溶液模拟汗液)。如图28所示,超疏水样品浸泡在模拟汗液溶液中,浸泡100h后,表面仍然保持超疏水性能。另外,超疏水表面还对绿茶、橙汁、可乐、牛奶、醋和酱油等液体污染物具有抵抗力,如图29所示,当绿茶(图29中a帧所示)、橙汁(图29中b帧所示)、可乐(图29中c帧所示)、牛奶(图29中d帧所示)、醋(图29中e帧所示)和酱油(图29中f帧所示)倒在超疏水表面上时,液体会从表面滚下,不会留下任何污物痕迹。
图30显示了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性能。当水泥粉撒在超疏水表面上后,水滴通过表面时会将其带走。微纳粗糙结构减小了水泥粉与粗糙表面的接触面积,阻止了水泥粉末渗透到表面。超疏水表面也减少了水与粗糙表面的接触面积。因此,水滴从样品表面滚落时,水泥粉就会被带走,从而使表面变得干净。
本发明采用有序喷涂胶粘剂和SiO2悬浮液能够制备具有稳定机械性能的超疏水表面。胶粘胶的引入可以牢固吸附疏水SiO2纳米颗粒,再加上橡胶的缓冲作用,可以起到保护涤纶织物的作用,从而可以提高超疏水表面的机械稳定性。超疏水表面在空气和水中都表现出很强的机械稳定性,经过对摩、干搓、胶带剥离、刀划等干法测试,和经过水中对摩、牙刷刷洗、超声波清洗、旋转清洗等湿法测试,都不会影响超疏水性能,尽管水中试验可能会暂时失去超疏水性能,但烘干后其性能又会恢复。同时,它还具有较好的防污和自清洁性能,对不同高度下落的泥污具有很好的防污性能,涂层样品在模拟汗液中浸泡100h不会影响其超疏水性能。
本发明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1)织物样品依次经过放卷轮和第一导向轮后进入涂胶室;
(2)在涂胶室内,通过辊子滚涂装置将胶粘剂均匀涂到织物样品的表面;
(3)涂胶完成的织物样品进入第一红外加热室内进行干燥;
(4)干燥完成的织物样品进入涂料室,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在织物样品表面均匀喷涂SiO2悬浮液;
(5)喷涂涂料完成的织物样品进入第二红外加热室内进行干燥;
(6)干燥完成的织物样品经第二导向轮和收卷轮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的胶粘剂为3M喷雾胶与正己烷按重量份2:1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SiO2悬浮液为疏水SiO2纳米颗粒与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g/mL)为3:80、通过磁力搅拌喷涂装置搅拌30分钟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织物样品在第一红外加热室内在80℃下烘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织物样品在第二红外加热室内在80℃下烘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3M喷雾胶和SiO2纳米颗粒在织物样品上的含量为15~20mg/c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红外加热室和第二红外加热室内分别安装有温度控制器和防爆灯,所述第一红外加热室和第二红外加热室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透气孔。
8.一种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控制器、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为搅拌区,所述下壳体为装液区,所述上壳体的顶部铰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竖向驱动杆,所述端盖内贯穿设置有竖向按压杆,所述竖向按压杆的底端与竖向驱动杆的顶端铰接,所述竖向按压杆的顶端贯穿至端盖的顶部并固连有按压块,所述上壳体的内腔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竖向驱动杆的底部固连,所述竖向驱动杆的底部还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中远离竖向驱动杆的一端固连有与通孔配合的密封盖,当压缩弹簧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所述连杆处于水平状态,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磁力线圈,所述磁力线圈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磁子;所述下壳体的侧壁顶部开设有开孔,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为锥形或斜面结构,所述下壳体底部的最底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喷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的底部与下壳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软管为皮管。
10.一种辊子滚涂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装胶筒、压面板和多孔材料制成的空心辊,所述空心辊的内部贯穿安装有多孔滚筒,且空心辊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多孔滚筒转动连接,所述多孔滚筒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折弯形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部固连有压面板,所述压面板与水平面之间呈锐角α,所述锐角α的取值范围为18°≤α≤22°,所述压面板的倾斜方向与织物样品的运行方向相反,所述多孔滚筒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径向通孔,所述多孔滚筒通过输胶管与装胶筒连接,所述输胶管上设置有开关。
CN202110336526.7A 2021-03-29 2021-03-29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 Active CN113042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6526.7A CN113042339B (zh) 2021-03-29 2021-03-29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6526.7A CN113042339B (zh) 2021-03-29 2021-03-29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2339A true CN113042339A (zh) 2021-06-29
CN113042339B CN113042339B (zh) 2022-11-25

Family

ID=76516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6526.7A Active CN113042339B (zh) 2021-03-29 2021-03-29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23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9314A (zh) * 2023-04-27 2023-06-23 占美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挂式抽取纸巾生产线的喷涂软化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3184A1 (de) * 1993-02-04 1994-08-11 Walther Spritz Lackiersys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ordnung zur Bereithaltung von Flüssigkeit, insbesondere von Farbe für eine Farbspritzanlage
JPH1151239A (ja) * 1997-08-01 1999-02-26 Ckd Corp 手動機構付エアオペレイト弁
EP1548289A1 (en) * 2003-12-22 2005-06-29 Young & Franklin 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
CN2777293Y (zh) * 2004-12-17 2006-05-03 卢大军 改进的脚踏式水龙头
CN206763192U (zh) * 2017-04-13 2017-12-19 陈可可 一种建筑涂料喷涂装置
CN109096804A (zh) * 2018-08-10 2018-12-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耐磨型超疏水涂层整理基材的方法
CN209222419U (zh) * 2018-10-28 2019-08-09 龙岩市金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加工件环保喷涂装置
CN209531237U (zh) * 2019-01-08 2019-10-25 原生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能喷涂黄泥浆料的电动喷涂机
CN110681552A (zh) * 2019-10-12 2020-01-14 三峡大学 一种耐磨擦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1299104A (zh) * 2020-03-17 2020-06-1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超疏水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US10760708B1 (en) * 2018-01-24 2020-09-01 Edgar G. Ashmead Valve-coupler actuating system
CN212284661U (zh) * 2020-04-16 2021-01-05 湖北新亚多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抛光装置的感光材料板涂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3184A1 (de) * 1993-02-04 1994-08-11 Walther Spritz Lackiersys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ordnung zur Bereithaltung von Flüssigkeit, insbesondere von Farbe für eine Farbspritzanlage
JPH1151239A (ja) * 1997-08-01 1999-02-26 Ckd Corp 手動機構付エアオペレイト弁
EP1548289A1 (en) * 2003-12-22 2005-06-29 Young & Franklin 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
CN2777293Y (zh) * 2004-12-17 2006-05-03 卢大军 改进的脚踏式水龙头
CN206763192U (zh) * 2017-04-13 2017-12-19 陈可可 一种建筑涂料喷涂装置
US10760708B1 (en) * 2018-01-24 2020-09-01 Edgar G. Ashmead Valve-coupler actuating system
CN109096804A (zh) * 2018-08-10 2018-12-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耐磨型超疏水涂层整理基材的方法
CN209222419U (zh) * 2018-10-28 2019-08-09 龙岩市金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加工件环保喷涂装置
CN209531237U (zh) * 2019-01-08 2019-10-25 原生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能喷涂黄泥浆料的电动喷涂机
CN110681552A (zh) * 2019-10-12 2020-01-14 三峡大学 一种耐磨擦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1299104A (zh) * 2020-03-17 2020-06-19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超疏水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212284661U (zh) * 2020-04-16 2021-01-05 湖北新亚多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抛光装置的感光材料板涂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NGWEI KONG ET AL.: "Robust fluorine-fre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polyester fabrics by sprarying commercial adhesive and hydrophobic fumed SiO2 nanoparticles",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89314A (zh) * 2023-04-27 2023-06-23 占美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挂式抽取纸巾生产线的喷涂软化装置
CN116289314B (zh) * 2023-04-27 2024-01-02 占美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提挂式抽取纸巾生产线的喷涂软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2339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9316B2 (en) Waterproof coating with nanoscopic/microscopic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Kong et al. Robust fluorine-fre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polyester fabrics by spraying commercial adhesive and hydrophobic fumed SiO2 nanoparticles
CN109610161B (zh) 一种多功能的超双疏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42339B (zh) 超疏水织物表面制备方法及磁力搅拌喷涂装置和辊子滚涂装置
JP4499469B2 (ja) 除去可能な防汚・撥水表面被膜を形成する方法
JP5284099B2 (ja) 改良された処理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13604095B (zh) 一种负载超疏水颗粒的多孔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2666110C (en) Treatments and kits for creating transparent renewable surface protective coatings
Wang et al. Mussel-inspired chemistry for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on porous substrates
JP2006193882A (ja) テキスタイル平面構造物の水密性を高めるための方法、そのように加工されたテキスタイル平面構造物並びにその使用
Zhang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polydopamine based superhydrophobic fabrics for 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Maghsoudi et al. Rigorous testing to assess the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of an ultra-water-repellent silicone rubber surface
CN107880770B (zh) 一种环保多功能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Yu et al. Biomimetic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loofah sponge: robust for highly 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in harsh environments
CN106867379B (zh) 一种超疏水涂料组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CN111888800B (zh) 一种接枝改性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75651A (zh) 一种超憎水超自洁防污闪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5057629A (zh) 一种具有表面易洁功能的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74655B (zh) 具有可逆性润湿性的全水基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021757B (zh) 一种自清洁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自清洁墙壁装饰品
JP5165953B2 (ja) 余剰霧化塗料捕集システム
CN109575738A (zh) 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48237A (zh)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Hou 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per 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 constructed by modified nano-SiO2 hybrid fluoro-epoxy copolymer
CN112095343B (zh)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的自清洁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