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8711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8711A
CN113028711A CN202011550184.0A CN202011550184A CN113028711A CN 113028711 A CN113028711 A CN 113028711A CN 202011550184 A CN202011550184 A CN 202011550184A CN 113028711 A CN113028711 A CN 113028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ntainer
storage container
cold ai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01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均史
土田俊之
大岛正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Asia Co Ltd
Aq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As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As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Asi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28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8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efrigeration units with respect to devices or objects to be refrigerated, e.g. infrared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F25D21/08Removing frost by electric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内置在储藏室中的收纳容器的容器内温度冷却至规定的温度范围的冰箱。本发明的冰箱(10)包括:绝热箱体(11);冷却室(115),其收纳有对向储藏室吹送的冷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116);送风路径(118),其供从冷却室(115)向储藏室吹送的冷气流通;第1收纳容器(25),其以能够拉出的方式配置在冷藏室(12)的内部;吹出口(33),其供冷气从送风路径(118)朝向第1收纳容器(25)吹出;以及开口部(34),其是通过对第1收纳容器(25)进行开口而形成的,在第1收纳容器(25)被收纳在冷藏室(12)中的状态下,吹出口(33)与开口部(34)分离。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特别涉及对被收纳在储藏室中的容器吹送冷气的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的、在冷藏室的内部配置有收纳容器的冰箱。这里,在冷藏室的最下部收纳有冷藏容器。由鼓风机吹送的冷气经由形成于冷藏室的后方侧的送风路径被供给至冷藏室,而在送风路径中被吹送的冷气的一部分不经由冷藏室,而是直接被吹送至冷藏容器。这样,冷藏容器的容器内温度低于冷藏室的室内温度,例如成为0℃左右。这样,能够将被收纳在冷藏容器中的肉等食品以保持鲜度的状态进行保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446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冰箱中,由于从送风路径向冷藏容器的内部直接吹送冷气,所以冷藏容器的容器内温度可能会过度下降,导致被收纳在冷藏容器中的食品发生不必要的结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考虑在到达冷藏容器的送风路径中安装挡板等,通过对向冷藏容器吹送的冷气的量进行调整,来对冷藏容器的容器内温度进行调整。但是,如果设置用于冷藏容器的专用挡板,则产生冰箱的部件数量及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内置在储藏室的收纳容器的容器内温度冷却至规定的温度范围的冰箱。
本发明的冰箱包括:绝热箱体,其形成有储藏室;冷却室,其收纳有对向所述储藏室吹送的冷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送风路径,其供从所述冷却室向所述储藏室吹送的所述冷气流通;第1收纳容器,其以能够拉出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吹出口,其供所述冷气从所述送风路径朝向所述第1收纳容器吹出;以及开口部,其是通过对所述第1收纳容器进行开口而形成的,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被收纳在所述储藏室中的状态下,所述吹出口与所述开口部分离。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在所述吹出口形成有朝向所述开口部延伸的多个肋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吹出口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且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的下方,以能够拉出的方式配置有半密闭状态的第2收纳容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形成有容器开口部,利用嵌入所述容器开口部中的安装部件的风道形成所述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上表面及开口下表面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后表面倾斜,由此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被收纳在所述储藏室中的状态下,所述开口上表面及所述开口下表面相对于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所述冷气的流动大致平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上端配置在比所述吹出口的吹出口上端低的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下端配置在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上端相比远离所述吹出口的位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冰箱包括:绝热箱体,其形成有储藏室;冷却室,其收纳有对向所述储藏室吹送的冷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送风路径,其供从所述冷却室向所述储藏室吹送的所述冷气流通;第1收纳容器,其以能够拉出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吹出口,其供所述冷气从所述送风路径朝向所述第1收纳容器吹出;以及开口部,所述冰箱是通过对所述第1收纳容器进行开口而形成的,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被收纳在所述储藏室中的状态下,所述吹出口与所述开口部分离。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能够将内置在储藏室中的收纳容器的容器内温度冷却至规定的温度范围。具体而言,使供冷气吹出的吹出口与第1收纳容器的开口部分离。这样,能够抑制向第1收纳容器过度吹送冷气,从而能够抑制第1收纳容器的内部温度过度下降、被收纳在第1收纳容器中的被冷却物发生不必要的结冰。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在所述吹出口形成有朝向所述开口部延伸的多个肋部。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在吹出口形成的肋部将冷气向第1收纳容器的开口部引导,因此将更多的冷气经由开口部向第1收纳容器吹送,能够有效地冷却第1收纳容器的内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吹出口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通过使形成于第1收纳容器的开口部的宽度相对地增大,能够将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的大部分导入第1收纳容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且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的下方,以能够拉出的方式配置有半密闭状态的第2收纳容器。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的一部分围绕第2收纳容器的周围,由此将第2收纳容器冷却。另外,第2收纳容器为半密闭状态,由此能够防止储藏在第2收纳容器中的蔬菜等被储藏物的干燥,从而良好地进行冷藏。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形成有容器开口部,利用嵌入所述容器开口部中的安装部件的风道形成所述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开口上表面及开口下表面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后表面倾斜,由此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被收纳在所述储藏室中的状态下,所述开口上表面及所述开口下表面相对于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所述冷气的流动大致平行。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开口部的开口上表面及开口下表面相对于冷气的流动大致平行,由此能够使冷气沿着开口上表面及开口下表面朝向第1收纳容器的内部良好地流动。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上端配置在比所述吹出口的吹出口上端低的位置。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即使在急速冷却时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的流量增大,吹出的冷气的一部分也会沿着安装部件的后表面向上方流动。由此,能够限制从吹出口进入第1收纳容器内部的冷气,因此能够抑止第1收纳容器的内部被过度冷却。
另外,在本发明的冰箱中,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下端配置在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上端相比远离所述吹出口的位置。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冰箱,由于开口部的开口下表面不会阻碍冷气的下降,所以下降的冷气不会经由开口部进入第1收纳容器的内部,从而能够抑制第1 收纳容器的内部被过度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打开绝热门后的状态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内部结构的侧方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冷藏室的内部结构的切开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图,图5(A)是将开口部的附近分解而示出的切开立体图,图5(B)是表示吹出口及开口部的附近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图,是表示在通常冷却时吹出口及开口部附近的流动的侧方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图,是表示在急速冷却时吹出口及开口部的冷气的流动的侧方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图,是表示吹出口及开口部的俯视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图,(A)是表示第1收纳容器的切开立体图,(B)是表示第2收纳容器的切开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图,是表示冷藏室内部的返回口的位置的切开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冰箱
11 绝热箱体
111 外箱
112 内箱
113 绝热材
115 冷却室
116 蒸发器
117 除霜加热器
118 送风路径
12 冷藏室
13 冷冻室
14 设备室
15 收纳架
151 收纳架
152 收纳架
17 收纳袋
18 绝热门
19 绝热门
20 绝热门
21 绝热门
22 压缩机
23 吹出口
24 水箱
25 第1收纳容器
251 后表面部
252 容器开口部
253 后方肋部
26 第2收纳容器
27 绝热壁
28 分隔壁
29 间隙
30 返回口
31 风路挡板
32 收纳容器
33 吹出口
331 吹出口上端
34 开口部
341 开口部上端
342 开口部下端
35 鼓风机
36 肋部
37 安装部件
371 前方安装部件
372 后方安装部件
373 开口上表面
374 开口下表面
375 缝隙
376 后表面
38 盖部
39 转动门
40 通气孔
41 吹送口
42 返回口
43 过滤器
44 凹状部
45 下方肋部
46 凹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10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同一部件原则上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重复的说明省略。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各方向进行说明,但是左右是指从前方观察冰箱10时的左右。
图1是从前方左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10的立体图。冰箱10包括绝热箱体11和形成于绝热箱体11的内部的储藏室。作为储藏室,从上方侧起设置有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冷藏室12的前方开口由旋转式的绝热门18及绝热门19封闭。冷冻室13的前表面开口由绝热门20及绝热门21封闭。绝热门18、绝热门19、绝热门20及绝热门21是旋转式门,能够以左右方向外侧端部作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图2是表示绝热门18、绝热门19、绝热门20及绝热门21为开放状态的冰箱10的主视图。
在冷藏室12的下部配置有第1收纳容器25及第2收纳容器26。第1收纳容器25及第2收纳容器26是采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大致箱状的容器,以在前后方向上拉出自由的方式设置。第1收纳容器25是其内部被冷却至0℃左右的冷藏容器。第2收纳容器26是其内部被冷却至1℃至2℃左右的用于低温保存蔬菜等的容器。第2收纳容器26与通常的蔬菜室相比被设定为较低的温度,这样,能够提高被收纳在第2收纳容器26中的蔬菜的含糖量,从而提高蔬菜的营养价值。这里,冷藏室12的第1收纳容器25及第2收纳容器26以外部分的室内温度例如是3℃至5℃的冷藏温度范围。另外,在第2收纳容器26的左方侧配置有对向制冰机供给的水进行储存的水箱24。进而,在绝热门18及绝热门19的内部侧面配置有用于保管饮料或调味料等的收纳腔17。
在冷冻室13收纳有多个收纳容器32。这里,呈行列状地配置有6个收纳容器32。各收纳容器32沿着前后方向拉出自由。冷冻室13的室内温度例如是-20℃至-18℃的冷冻温度范围。
参照图3及图4,对冰箱10的截面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冰箱10的侧方截面图,图4是表示冷藏室12的截面结构的切开立体图。在图3中,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冰箱10内部的冷气的流动,未示出内置在冷冻室13中的收纳容器32。
绝热箱体11包括:外箱111,其采用被弯折加工成规定形状的钢板制成;内箱112,其配置于与外箱111分离的内侧,采用合成树脂板制成;绝热材113,其被填充在外箱111与内箱112之间。
如上所述,绝热箱体11内部的储藏室,从上方起被划分为冷藏室12及冷冻室13。另外,冷藏室12和冷冻室13由绝热壁27划分。
冷藏室12的内部被多个收纳架15沿上下方向划分。另外,在配置于冷藏室12的最下部的第2收纳容器26的上方配置有收纳架152。另外,在收纳架152的上方配置有第1收纳容器25,第1收纳容器25的上方开口被收纳架151覆盖。
在冷冻室13的里侧形成有冷却室115,冷冻室13和冷却室115由分隔壁28划分。在冷却室115的内部配置有作为冷却器的蒸发器116。另外,在冰箱10的下端侧后方划分形成有设备室14,在设备室14配置有压缩机22。蒸发器116及压缩机22与这里未图示的冷凝器及膨胀单元一起,形成蒸气压缩冷冻循环。通过使蒸气压缩冷冻循环运转,由蒸发器116对冷却室115内部的冷气进行冷却,并将该冷气向各储藏室吹送,由此各储藏室的室内温度成为规定的冷却温度范围。
在冷却室115的内部,在蒸发器116的上方侧配置有鼓风机35。鼓风机35是轴流式鼓风机或离心式鼓风机,将由蒸发器116冷却后的蒸发器116内部的冷气朝向冷藏室12及冷冻室13吹送。
在蒸发器116的内部且在蒸发器116的下方配置有除霜加热器117。伴随蒸气压缩冷冻循环的运转,在蒸发器116的表面生成较厚的霜。于是,未图示的控制单元使压缩机22停止后将冷却室115封闭,对除霜加热器117通电进行加热,由此进行除霜运转使霜融化来将其去除。另外,这里虽未图示,但是在鼓风机35的附近配置有用于适当封闭风路的遮蔽装置。
从冷却室115朝向上方形成有送风路径118。在送风路径118的下方安装有风路挡板31,用未图示的冷藏室12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进行风路挡板31的开闭,由此使冷藏室 12的温度成为规定的温度。在送风路径118形成有吹出口23,该吹出口23是用于将冷气向冷藏室12吹出的开口。从吹出口23朝向前方吹出冷气。这里虽未图示,但是在送风路径118 也形成有朝向宽度方向吹出冷气的吹出口。
在第1收纳容器25的里侧的送风路径118形成有吹出口33,在距吹出口33最近的第1 收纳容器25处形成有开口部34。如后述的那样,形成吹出口33及开口部34,由此将冷气从送风路径118直接送入第1收纳容器25,能够将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冷却至冷藏温度范围。
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一部分,不经由开口部34导入第1收纳容器25,而是在第1 收纳容器25与收纳架152之间向前方行进之后向下方流动。另外,从开口部34向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吹出的冷气在将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冷却之后,从在第1收纳容器25的前端形成的开口朝向前方吹出,然后朝向下方流动。
如后述的那样,第2收纳容器26是具有盖部38的半密闭型的收纳容器。即,在第2收纳容器26未形成有用于积极地进行冷气的导入或排出的开口。另外,如上所述,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一部分在冷藏室12的内部朝向下方流动,从外侧将第2收纳容器26包住。由此,第2收纳容器26的容器内温度被维持在比冷藏室12的有代表性的室内温度低的冷藏温度范围。
未图示的返回口30是形成于冷藏室12的下端后方侧的开口,将冷藏室12冷却后的冷气经由返回口30返回冷却室115。返回口30在图10中示出。
在分隔壁28,通过开口而在每个冷冻室内的容器形成有1至2个吹送口41,通过对分隔壁28的下部进行开口而形成有返回口42。被鼓风机35吹送的冷气的一部分经由吹送口41 被吹送至冷冻室13。将配置于冷冻室13的各容器的内部冷却后的冷气从返回口42返回冷却室115。由此,冷冻室13被冷却至规定的冷冻温度范围。这里,经由形成在分隔壁28的前方的吹送室,冷气被吹送至冷冻室13。
参照图5,对吹出口33及开口部34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5(A)是表示安装于第1收纳容器25的安装部件37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表示吹出口33及开口部34的放大截面图。
参照图5(A),通过使第1收纳容器25的后表面部251呈大致矩形状地开口而形成有容器开口部252。在容器开口部252安装有安装部件37。安装部件37包括从前方侧组装于容器开口部252的前方安装部件371、以及从后方侧组装于容器开口部252的后方安装部件372。经由容器开口部252,使前方安装部件371和后方安装部件372嵌合,由此构成安装部件37。
前方安装部件371是从前方覆盖容器开口部252的板状部件,形成有多个缝隙375。缝隙375供向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导入的冷气通过。
后方安装部件372是从后方覆盖容器开口部252的板状部件,形成有空洞状的开口部34。在开口部34形成有用于使冷气良好地流通的开口上表面373及开口下表面374。另外,在从前方观察安装部件37的情况下,开口部34与缝隙375重叠。
参照图5(B),构成安装部件37的后方安装部件372的后表面376朝向上方且向后方倾斜。另外,开口上表面373与后表面376之间的角度θ1为钝角。后方安装部件372是使用模具而成形的,因此开口上表面373与后表面376的角度θ1成为规定的出模斜度(日语:抜き勾配)。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角度θ1超过出模斜度成为较大的钝角。另外,开口下表面374 与后表面376的角度θ2也是与角度θ1同样的钝角。
这样,在第1收纳容器25收纳在冷藏室12中的组装状态下,能够使安装部件37的开口上表面373及开口下表面374为水平或大致水平。由此,能够使开口上表面373及开口下表面374相对于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流动大致平行。由此,能够使冷气良好地通过开口部34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向第1收纳容器25吹送冷气。
另外,开口部34的开口高度L10例如是16.5mm。另外,吹出口33的开口高度L12例如是22.0mm。即,供冷气吹出的吹出口33的开口高度L12比接收冷气的开口部34的开口高度L10设定得稍大。进而,开口部34的后方上端配置在吹出口33的前方上端的下方。另外,开口部34的后方下端配置在吹出口33的前方下端的上方。
在吹出口33形成有肋部36。肋部36是板状的部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肋部36配置于吹出口33的前方端部,沿着上下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这样的肋部36配置在吹出口33的出口附近,由此能够将冷气沿着肋部36朝向前方良好地吹送,能够将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大部分经由开口部34向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吹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冷气从送风路径118吹出的吹出口33和作为第1收纳容器25的冷气的入口的开口部34不直接连接,而是使它们分离。具体而言,肋部36的前端和安装部件37的后端的距离L11例如是10mm左右。这样,使吹出口33与开口部34分离,由此能够将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大部分经由开口部34导入第1收纳容器25,进而使冷气的一部分朝向下方流动,从周围对图4所示的第2收纳容器26进行冷却。
另外,在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经由开口部34流入第1收纳容器25时,卷入存在于后表面部251与内箱112之间的冷藏室12的内部冷气。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例如为-20℃以下,而冷藏室12的内部冷气例如为4℃。由此,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将内部冷气卷入并从开口部34导入第1收纳容器25,由此能够抑止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被过度冷却。
另外,在安装部件37的内部内置有过滤器43。而且,安装部件37的内部空间与第1收纳容器25连通。通过使过滤器43内置在安装部件37,能够利用过滤器43使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空间洁净化。
参照图6及图7,对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流动进一步详细说明。图6是表示在进行冷藏室12的通常冷却时冷气的流动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在进行冷藏室12的急速冷却时冷气的流动的截面图。在图6及图7中,用虚线或点划线示出冷气的流动,虚线等的长度表示冷气的流速。
参照图6,形成于第1收纳容器25的开口部34的开口部上端341配置在送风路径118的吹出口33的吹出口上端331的下方。另外,开口部34的开口下表面374的后端即开口部下端342配置在开口上表面373的后端即开口部上端341的前方。换言之,开口部下端342 以与开口部上端341相比远离吹出口33的方式配置。通过该结构,如后述的那样,能够抑制在对冷藏室12进行急速冷却时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被过度冷却。
对进行冷藏室12的通常冷却时的冷气的流动进行说明。这里,通常冷却是指在冷藏室 12的室内温度不到规定温度的情况下的冷却动作,例如是图2所示的冷藏室12的绝热门18 及绝热门19关闭的状态下的冷却动作。首先,被图3所示的鼓风机35吹送的冷气在送风路径118的内部上升,该冷气的一部分经由吹出口33向冷藏室12吹出。
在吹出口33的内部,通过上方部分的冷气的流速比通过下方部分的冷气的流速快。从吹出口33向冷藏室12吹出的冷气的大部分经由开口部34向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吹送。由此,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成为冷藏温度范围。另外,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一部分不进入第1收纳容器25,而朝向上方或下方流动。
参照图7,对将冷藏室12的内部急速冷却的情况进行说明。参照图2,急速冷却例如在下述情况下执行:用户打开冷藏室12的绝热门18及绝热门19,由此冷藏室12的冷气向外部流出而使冷藏室12的室内温度成为规定温度以上的高温。在图7中,用虚线示出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用点划线示出碰到收纳架151之后朝向下方行进的冷气。
在进行急速冷却时,图3所示的鼓风机35高速地吹送,由此送风路径118内部的冷气的流速比通常时快。在送风路径118中流通的冷气的一部分从吹出口33向冷藏室12吹出。这里,通过吹出口33的冷气的流速比通常冷却时高,通过吹出口33的上方部分的冷气的流速比通过吹出口33的下方部分的冷气的流速快。
如上述的那样,吹出口33的吹出口上端331配置在开口部34的开口部上端341的上方。由此,通过吹出口33的上方部分的高速冷气沿着朝向上方且向后方倾斜的后表面376朝向上方流动。然后,碰到收纳架151的冷气如点划线所示的那样朝向下方流动。
如上所述,开口部34的开口部下端342配置在开口部上端341的前方。由此,冷气向下方的行进不会被开口下表面374妨碍,冷气在冷藏室12的内部朝向下方行进,将图4所示的第2收纳容器26有效地冷却之后,返回图3所示的冷却室115。
基于上述说明,在对冷藏室12进行急速冷却时,即使从吹出口33向冷藏室12吹出的冷气的流量增大,也能够使从吹出口33吹出的冷气的一部分沿着安装部件37的后表面376朝向上方流动,由此限制经由开口部34进入第1收纳容器25的冷气的量。由此,能够抑止因冷藏室12的急速冷却而使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被过度冷却的情况。
图8是表示吹出口33及开口部34的附近的俯视截面图。这里,开口部34的开口宽度L14设定得比吹出口33的开口宽度L13长。开口宽度L14例如是32mm,开口宽度L13例如是20mm。另外,在左右方向上,吹出口33的中心和开口部34的中心大致一致。通过该结构,在吹出口33与开口部34分离的结构中,使以从吹出口33扩张的方式被吹出的冷气的大部分经由开口部34导入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能够有效地将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冷却至冷藏温度范围。
参照图9,对第1收纳容器25及第2收纳容器2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A)是表示第 1收纳容器25的切断立体图,图9(B)是表示第2收纳容器26的切断立体图。
参照图9(A),第1收纳容器25是上部开口的大致箱形状的部件,在后表面部251配置有图8等所示的安装部件37。第1收纳容器25的上部开口由收纳架151堵塞。收纳架151 采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另外,使第1收纳容器25的前端下表面凹陷而形成凹状部44。在使用状况下,用户能够将手放到凹状部44中,将第1收纳容器25向近前拉出,将肉等食品收纳在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另外,在第1收纳容器25的前表面与收纳架151的前端之间形成有间隙29。从开口部34向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吹入的冷气在将第1收纳容器25 的内部空间冷却之后,从间隙29朝向前方漏出。
在图9(A)的用虚线包围的部分,将第1收纳容器25的后端放大示出。在收纳架151的后端部分形成有朝向下方延伸的下方肋部45。另外,形成有使后表面部251的上端朝向后方延伸而成的后方肋部253。在将第1收纳容器25收纳在冷藏室12时,后方肋部253的后端与下方肋部45的前表面抵接,由此能够确保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的气密性,使第1收纳容器25的内部被良好地冷却。
参照图9(B),第2收纳容器26是上部开口的大致箱状的部件,其上部开口被盖部38及转动门39覆盖。转动门39的上端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盖部38的前端部连接。另外,在第2收纳容器26的前端侧下部形成有凹状部46。在使用状况下,当用户将手放到凹状部46 中将第2收纳容器26向近前拉出时,转动门39以上端为支点进行转动。
通过该结构,第2收纳容器26的内部成为半密闭状态。第2收纳容器26的内部通过与存在于第2收纳容器26的外侧的冷气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冷却。
另外,通过对盖部38进行开口而形成有通气孔40,在通气孔40与第2收纳容器26的内部空间之间配置有这里未图示的调湿过滤器。在第2收纳容器26的内部的湿度达到一定以上时,经由调湿过滤器将水分释放到容器外。由此,能够将第2收纳容器26的内部的湿度保持在一定以下。
图10是表示构成冷藏室12的内箱112的结构的切断立体图。参照该图,通过对内箱112 的下方的后方左侧部分进行开口而形成有返回口30。从图3所示的吹出口23及吹出口33向冷藏室12吹出的冷气,在对冷藏室12、第1收纳容器25及第2收纳容器26进行冷却之后经由返回口30返回冷却室115。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此外,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

Claims (8)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热箱体,其形成有储藏室;
冷却室,其收纳有对向所述储藏室吹送的冷气进行冷却的冷却器;
送风路径,其供从所述冷却室向所述储藏室吹送的所述冷气流通;
第1收纳容器,其以能够拉出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
吹出口,其供所述冷气从所述送风路径朝向所述第1收纳容器吹出;以及
开口部,其是通过对所述第1收纳容器进行开口而形成的,
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被收纳在所述储藏室中的状态下,所述吹出口与所述开口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吹出口形成有朝向所述开口部延伸的多个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吹出口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吹出口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藏室的内部且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的下方,以能够拉出的方式配置有半密闭状态的第2收纳容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形成有容器开口部,
利用嵌入所述容器开口部中的安装部件的风道形成所述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的开口上表面及开口下表面相对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后表面倾斜,由此在所述第1收纳容器被收纳在所述储藏室中的状态下,所述开口上表面及所述开口下表面相对于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所述冷气的流动大致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上端配置在比所述吹出口的吹出口上端低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下端配置在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部上端相比远离所述吹出口的位置。
CN202011550184.0A 2019-12-24 2020-12-24 冰箱 Pending CN1130287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32296 2019-12-24
JP2019232296A JP7401898B2 (ja) 2019-12-24 2019-12-24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8711A true CN113028711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59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0184.0A Pending CN113028711A (zh) 2019-12-24 2020-12-24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01898B2 (zh)
CN (1) CN1130287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901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7248A (ja) * 1998-05-25 1999-12-10 Hitachi Ltd 冷蔵庫
CN1816723A (zh) * 2003-03-27 2006-08-0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08057917A (ja) * 2006-09-01 2008-03-1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101446464A (zh) * 2007-11-28 2009-06-03 株式会社东芝 冷冻冰箱
CN104567195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4896828A (zh) * 2015-05-21 2015-09-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4930785A (zh) * 2015-06-17 2015-09-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5806003A (zh) * 2014-12-30 2016-07-2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07101432A (zh) * 2017-04-06 2017-08-29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抽屉的冰箱
CN107782040A (zh) * 2017-10-30 2018-03-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保鲜室及其冰箱
CN109000421A (zh) * 2018-06-26 2018-12-1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35221A (ja) 2014-01-20 2015-07-2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6998043B2 (ja) 2016-12-21 2022-01-18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9086203A (ja) 2017-11-07 2019-06-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7248A (ja) * 1998-05-25 1999-12-10 Hitachi Ltd 冷蔵庫
CN1816723A (zh) * 2003-03-27 2006-08-0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08057917A (ja) * 2006-09-01 2008-03-1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101446464A (zh) * 2007-11-28 2009-06-03 株式会社东芝 冷冻冰箱
CN105806003A (zh) * 2014-12-30 2016-07-2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风冷冰箱
CN104567195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4896828A (zh) * 2015-05-21 2015-09-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4930785A (zh) * 2015-06-17 2015-09-23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7101432A (zh) * 2017-04-06 2017-08-29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湿度调节抽屉的冰箱
CN107782040A (zh) * 2017-10-30 2018-03-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保鲜室及其冰箱
CN109000421A (zh) * 2018-06-26 2018-12-1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6901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01898B2 (ja) 2023-12-20
JP2021099211A (ja)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4418B2 (en) Refrigerator
KR20090046297A (ko) 음식물 보관기기
EP3217126B1 (en) Refrigerator
KR102492165B1 (ko) 냉장고
JP6709347B2 (ja) 冷蔵庫
TWI393850B (zh) refrigerator
CN113028711A (zh) 冰箱
JP6302308B2 (ja) 冷蔵庫
JPH11173736A (ja) 冷蔵庫
JP2018109512A (ja) 冷蔵庫
JP6889522B2 (ja) 冷蔵庫
JP6061808B2 (ja) 冷蔵庫
JP6584674B2 (ja) 冷蔵庫
KR100901033B1 (ko) 그릴팬 어셈블리
JP4281003B2 (ja) 冷蔵庫
CN110513943B (zh) 冰箱
JP2018031552A (ja) 冷凍冷蔵庫
JP5634358B2 (ja) 冷蔵庫
WO2023116901A1 (zh) 冰箱
KR101517622B1 (ko) 냉장고
JP5523986B2 (ja) 冷蔵庫
JP6302326B2 (ja) 冷蔵庫
JPH11270956A (ja) 冷蔵庫
CN110375481A (zh) 底部具有双冷凝器结构的冰箱
JP5634359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