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6523A -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6523A
CN113026523A CN202110332286.3A CN202110332286A CN113026523A CN 113026523 A CN113026523 A CN 113026523A CN 202110332286 A CN202110332286 A CN 202110332286A CN 113026523 A CN113026523 A CN 113026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box girder
bridge
girder bridg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22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6523B (zh
Inventor
周锐
卢鹏
蔡金梅
周海俊
杜彦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3322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6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6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6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6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6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E01D2/04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of the box-girder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在安装过程中,将动力组件安装在桥梁主体上,使得导流结构稳定安装在桥梁主体上。由于动力组件可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上,因此,导流结构在动力组件的驱使下,能移动至桥梁主体的任意表面位置上,以实现一板多位、一板多用功能,当然,增加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使用数量时,也可实现多板多用效果。同时,针对不同主梁形式的风振控制要求,可不断调节导流结构的尺寸和透风率,使其广泛应用于不同桥梁的风振控制,实现一板多能功效,可以快速调节颤振或涡振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参数可调性,有利于实现不同效果的风振控制。

Description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流线型闭口箱梁因其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结构稳定性,且能与顶推法、悬臂施工法等现代化施工工艺相结合,故成为大跨度桥梁常见的主梁类型。闭口箱梁桥梁的风致振动主要包括颤振,涡振,抖振,驰振和拉索风雨激振等,如果风致振动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采取风振控制措施。
针对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的控制措施中,被动气动控制措施因廉价、简单、高效等优点广受青睐,常用的被动气动控制措施有:上下竖向稳定板、水平分流板等,其中,竖向稳定板阻挡在主梁表面形成旋涡的再附从而减小对主梁的上下表面压力差,导流板起到压缩气流冲散旋涡的作用,可抑制规律旋涡对结构涡振的驱动;风嘴前端水平分流板可增大主梁断面宽高比,强化主梁断面流线型设计,优化气流与主梁作用边界,减少或减弱旋涡。
然而,现有的被动气动措施的功能单一,气动措施只能用于颤振控制或者涡振控制,不能同时用于颤振和涡振的控制,其位置、高度和透风率等重要参数不能调节,不具有内转化性、可调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能在颤振控制和涡振控制之间有效切换,具有良好的内转化性,有利于实现多用途的风振控制。
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包括: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移动式装设于桥梁主体上,并能移动至所述桥梁主体的上表面、左风嘴、斜腹板、下表面和右风嘴中任一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支架与导风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于所述动力组件上,所述导风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之间。
上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将动力组件安装在桥梁主体上,使得导流结构稳定安装在桥梁主体上。由于动力组件可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上,因此,导流结构在动力组件的驱使下,能移动至桥梁主体的任意表面位置上,比如:桥梁主体的上表面、左风嘴、斜腹板、下表面及右风嘴等。当导流结构移动至桥梁主体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中心或四分点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的导风组件相对桥梁主体则构成竖向稳定板,改变流场在上或下表面的旋涡再附状态,有效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提升高风速时颤振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当导流结构移动至桥梁上斜腹板或者下斜腹板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的导风组件相对桥梁主体则构成有角度的导流板,改变流场在上或下斜腹板处的旋涡运动速度和方向,有效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提升高风速时颤振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当导流结构移动至桥梁上表面或者下表面的边缘时,位于两个支架之间的导风组件相对桥梁主体则构成竖向风障,直接打碎流场进入上或下表面的旋涡大小,有效抑制涡振,提升中低风速时行车安全。当导流结构移动至桥梁主体的左右风嘴尖端时,导风组件则水平悬挑于风嘴外,形成水平分流板减少气流分离,改变流场进入上或下表面的旋涡运动路径,有效抑制涡振,提升中低风速时行车安全。如此,本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一板多位、一板多用,能在颤振控制和涡振控制之间有效切换,具有良好的内转化性、均一性,有利于实现多用途的风振控制。当然,也可以布置两组及以上的导流结构布置在桥梁主体上面,例如上、下表面中点都布置导流结构,用于更进一步提高颤振临界风速,加强颤振性能;也可以在风嘴分布置一个导流板,在上或下表面中点布置导流结构,用于做涡振控制和颤振控制的组合,同步提高涡振和颤振性能,实现多板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还包括升降设备,所述升降设备用于驱使所述导风组件沿着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收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及绕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上的导风幕,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设备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驱动配合的调节件,所述导风幕上设有透风部,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透风部上的透风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幕片与第二幕片,所述第一幕片与所述第二幕片上均设有所述透风部,所述调节件能驱使所述第一安装轴或者所述第二安装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幕片上的透风部和所述第二幕片上的透风部发生重叠或者错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风部为多个,多个所述透风部沿着所述导风幕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风部沿着所述导风幕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透风部之间留有挡风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具有伸缩功能的升降架,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间隔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升降设备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驱动配合的底盘,所述底盘转动能驱使所述升降架进行伸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均设置于桥梁主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用于装入所述桥梁主体的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所述箱梁桥梁抗风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动力组件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上,并将所述动力组件移动至桥梁主体的上表面、左风嘴、斜腹板、下表面和右风嘴中任一处;通过升降设备,驱使导风组件沿着支架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收缩;通过调节件,驱使第一安装轴或者第二安装轴转动,以使第一幕片上的透风部和第二幕片上的透风部发生重叠或者错位。
上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将动力组件可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上,使得导流结构在动力组件的驱使下,能移动至桥梁主体的任意表面位置上,比如:桥梁主体的上表面、左风嘴、斜腹板、下表面及右风嘴等,以实现一板多位、一板多用功能,当然,增加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使用数量时,也可实现多板多用效果。同时,通过升降设备,驱使导风组件沿着支架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者收缩,以使导风结构伸缩出不同高度。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还通过调节件,驱使第一安装轴或者第二安装轴转动,以使第一幕片上的透风部和第二幕片上的透风部发生重叠或者错位,改变两个幕片的重叠空间来调节透风率。如此,针对不同主梁形式的风振控制要求,不断调节气动措施的尺寸和透风率,使其广泛应用于不同桥梁的风振控制,实现一板多能功效,可以快速调节颤振或涡振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参数可调性,有利于实现不同效果的风振控制。因此,该导流措施可以改变自身的位置、高度和透风率,从而改变其风振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移动至上表面中部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大透风率时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小透风率时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移动至上表面边缘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移动至下表面中部时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移动至风嘴时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结构与升降设备配合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结构与升降设备配合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收缩后的导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流程图。
100、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10、动力组件;120、导流结构;121、支架;1211、升降架;122、导风组件;1221、第一安装轴;1222、第二安装轴;1223、导风幕;12231、第一幕片;12232、第二幕片;12233、透风部;12234、挡风部;130、升降设备;131、底盘;140、调节件;141、拉绳;200、桥梁主体;210、上表面;220、左风嘴;230、下表面;240、滑槽;250、右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2,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包括:动力组件110与导流结构120。动力组件110用于移动式装设于桥梁主体200上,并能移动至桥梁主体200的上表面210、左风嘴220、斜腹板(未示出)、下表面230和右风嘴250中任一处。导流结构120包括支架121与导风组件122。至少两个支架121间隔设置于动力组件110上。导风组件122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架121之间。
上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在安装过程中,将动力组件110安装在桥梁主体200上,使得导流结构120稳定安装在桥梁主体200上。由于动力组件110可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200上,因此,导流结构120在动力组件110的驱使下,能移动至桥梁主体200的任意表面位置上,比如:桥梁主体200的上表面210、左风嘴220、斜腹板、下表面230及右风嘴250等。请参考图4,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上表面210或者下表面230的中心或四分点时,位于两个支架121之间的导风组件122相对桥梁主体200则构成竖向稳定板,改变流场在上或下表面210(230)的旋涡再附状态,有效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提升高风速时颤振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上斜腹板或者下斜腹板时,位于两个支架121之间的导风组件122相对桥梁主体200则构成有角度的导流板,改变流场在上或下斜腹板处的旋涡运动速度和方向,有效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提升高风速时颤振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上表面210者下表面230的边缘时,位于两个支架121之间的导风组件122相对桥梁主体200则构成竖向风障,直接打碎流场进入上或下表面210(230)的旋涡大小,有效抑制涡振,提升中低风速时行车安全。请参考图6,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的左右风嘴220(250)尖端时,导风组件122则水平悬挑于风嘴220(250)外,形成水平分流板减少气流分离,改变流场进入上或下表面的旋涡运动路径,有效抑制涡振,提升中低风速时行车安全。如此,本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一板多位、一板多用,能在颤振控制和涡振控制之间有效切换,具有良好的内转化性、均一性,有利于实现多用途的风振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导流结构120在桥梁主体200上移动可依次经过(即不考虑斜腹板时):左风嘴220尖端处、上表面210的一边缘、上表面210中部、上表面210的另一边缘、右风嘴250尖端处、下表面230的一边缘、下表面230中部、下表面230的另一边缘、左风嘴220尖端处、等。其中,请参考图1与图5,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的上表面210中部或者下表面230中部时,导风组件122作为竖向稳定板,改变流场在上或下表面210(230)的旋涡再附状态,有效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提升高风速时颤振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此外,导流结构120在安装过程中,需将导风组件122的导风面(比如导风幕1223的幕面)顺着桥梁主体200的长度方向摆放,即保证导风组件122的导风面能迎向桥梁主体200两侧的风。
还需说明的是,实现动力组件110在桥梁主体200上移动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动力组件110可设计为具有履带、滚轮或者辊轴等行走设备,即通过马达驱使履带、滚轮或者辊轴等结构动作,以实现动力组件110在桥梁主体200上移动。而对于动力组件110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不作限定,只需满足动力组件110能沿着桥梁主体200上移动即可。
另外,针对不同主梁形式的风振控制要求,可不断调节导流结构120的伸展尺寸和透风率,使其广泛应用于不同桥梁的风振控制,实现一板多能功效,可以快速调节颤振或涡振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参数可调性,有利于实现不同效果的风振控制。比如:导流结构120在桥梁主体200上沿其长度方向可伸展或者收缩。同时,导流结构120上的透风率可调(例如:导流结构120具有的透风部12233的透风大小可调节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图8及图9,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还包括升降设备130。升降设备130用于驱使导风组件122沿着支架121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收缩。在针对不同桥梁主体200的风振控制要求时,通过升降设备130改变导风组件122在支架121的长度方向上的伸展尺寸,满足不同气动措施高度的需求,从而实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的一板多能效果;也有利于拓展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设备130驱使导风组件122进行伸展或者收缩的方式有两种:一、通过改变支架121的长度尺寸,带动导风组件122进行伸展或者收缩;二、直接驱使导风组件122一端在支架121上移动,以改变导风组件122的相对两端之间间距,从而实现导风组件122伸展或者收缩操作。其中,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支架121的长度方向,以图2为例,支架121的长度方向为图2中S1任一箭头所指的方向。
还需说明的是,升降设备130可独立具备动力源,也可与动力组件110共用动力源。当升降设备130独立具备动力源时,升降设备130中可包括但不仅限于电机、气缸、液压缸、电缸等。当升降设备130与动力组件110共用动力源时,升降设备130则与动力组件110的输出端驱动配合,将动力组件110的扭矩或者推动力,传递至导风组件122上,以使其进行相应的伸展和收缩动作。
另外,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数量。当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为两个以上时,两个以上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均安装在桥梁主体200上。其中两个以上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可移动至不同位置上,比如:一个移动至上表面210,一个移动至左右风嘴220(250),另一个移动至下表面230上等。当然,两个以上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也可位于同一位置上。如此,有利于实现多板多用效果。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7与图8,导风组件122包括第一安装轴1221、第二安装轴1222及绕设于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上的导风幕1223。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间隔设置于支架121上。升降设备130用于改变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之间的间距。由此可知,在调整导风组件122的伸展尺寸时,通过升降设备130改变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之间的间距,使得位于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之间导风幕1223的伸展尺寸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导风组件122进行相应的伸缩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设备130可直接改变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之间的间距,也可间接改变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之间的间距。其中,直接改变方式可为:升降设备130直接驱使第一安装轴1221在支架121上移动(比如,升降设备130与第一安装轴1221之间连接有传送带、传送链、拉绳141等),此时,第一安装轴1221在支架121上为活动连接。而间接改变方式可为:升降设备130通过改变支架121的长度(比如支架121为伸缩结构),以带动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之间的间距发生改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支架121为具有伸缩功能的升降架1211。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间隔设置于升降架1211上。升降设备130包括与动力组件110驱动配合的底盘131。底盘131转动能驱使升降架1211进行伸缩。由此可知,升降设备130的动力来源于动力组件110,使得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中的升降和移动所需动力集合一体(比如动力组件110中同时具备马达和旋转电机设备),减少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的中设备数量,有利于降低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的设备成本。同时,在调节导风组件122的伸展尺寸时,通过动力组件110驱使底盘131转动,使得升降架1211实现上升或者下降,从而改变第一安装轴1221与第二安装轴1222之间的间距。
具体地,底盘131上设有螺杆。螺杆套接在升降架1211内,螺杆上螺接有滑块,且滑块与升降架1211连接。当底盘131进行转动时,会带动螺杆转动。此时,根据丝杆传动原理,滑块会顺着螺杆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升降架1211发生伸缩。其中,升降架1211为多个套管相互套接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还包括与动力组件110驱动配合的调节件140。导风幕1223上设有透风部12233。调节件140用于调节透风部12233上的透风率,如此,在风振控制过程中,通过动力组件110驱使调节件140动作,调节透风部12233上的透风率,使得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上的透风率适用于不同桥梁主体200的风振控制要求,以保证桥梁主体200上的颤振性能和涡振性能均保持最佳。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以上实施例可知,该导流措施可以改变自身的位置、高度和透风率,从而改变其风振控制效果。
可选地,透风部12233可为具有多孔的结构,也可直接为开口结构。同时,调节件140对透风部12233上的透风率调节方式可为百叶调节方式,也可通过错位方式改变透风率等。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与图3,导风幕122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幕片12231与第二幕片12232。第一幕片12231与第二幕片12232上均设有透风部12233。调节件140能驱使第一安装轴1221或者第二安装轴1222转动,以使第一幕片12231上的透风部12233和第二幕片12232上的透风部12233发生重叠或者错位。由此可知,在调节透风率时,通过调节件140驱使第一安装轴1221或者第二安装轴1222发生转动,带动导风幕1223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幕片12231上的透风部12233与第二幕片12232上的透风部12233发生重叠或者错位,以实现导风幕1223具备大透风率或者小透风率。
可选地,调节件140可为拉绳141、链条、布带、齿轮组等结构。
具体地,请参考图2与图3,调节件140为拉绳141,拉绳141分别绕设于第一安装轴1221上,通过拉动拉绳141使得第一安装轴1221发生转动,带动导风幕1223发生移动,从而改变两层幕片上的透风部12233的重叠率。同时,动力组件110中则具有曳引电机,通过收卷拉绳141方式,驱使第一安装轴1221进行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透风部12233为多个。多个透风部12233沿着导风幕122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提高导风幕1223的透风能力。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透风部12233沿着导风幕1223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相邻两个透风部12233之间留有挡风部12234。如此,当一侧的挡风部12234与另一侧的透风部12233发生重叠时,导风幕1223则处于小透风率状态;当一侧的透风部12233与另一侧的透风部12233发生重叠时,导风幕1223处于大透风率状态。当然,当一侧的透风部12233与另一侧的透风部12233或者挡风部12234发生部分重叠时,导风幕1223的透风率则介于小透风率和大透风率之间。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导风幕1223的宽度方向,以图3为例,导风幕1223的宽度方向为图3中S2任一箭头所指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桥梁主体200上设有滑槽240。滑槽240沿着桥梁主体200的周向延伸设置。动力组件110装入滑槽240内,并与滑槽240滑动配合。如此,通过滑槽240,动力组件110的移动更加平稳、顺畅,使得桥梁主体200上的风振控制更加精准、有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与图10,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动力组件110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200上,并将动力组件11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的上表面210、左风嘴220、斜腹板、下表面230和右风嘴250中任一处;
S200、通过升降设备130,驱使导风组件122沿着支架121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收缩;
S300、通过调节件140,驱使第一安装轴1221或者第二安装轴1222转动,以使第一幕片12231上的透风部12233和第二幕片12232上的透风部12233发生重叠或者错位。
上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将动力组件110可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200上,使得导流结构120在动力组件110的驱使下,能移动至桥梁主体200的任意表面位置上,比如:桥梁主体200的上表面210、左风嘴220、斜腹板、下表面230及右风嘴250等,以实现一板多位、一板多用功能,当然,增加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使用数量时,也可实现多板多用效果。比如: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上表面210或者下表面230的中心或四分点时,位于两个支架121之间的导风组件122相对桥梁主体200则构成竖向稳定板,改变流场在上或下表面210(230)的旋涡再附状态,有效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提升高风速时颤振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上斜腹板或者下斜腹板时,位于两个支架121之间的导风组件122相对桥梁主体200则构成有角度的导流板,改变流场在上或下斜腹板处的旋涡运动速度和方向,有效提高颤振临界风速,提升高风速时颤振稳定性和行车安全。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200上表面210者下表面230的边缘时,位于两个支架121之间的导风组件122相对桥梁主体200则构成竖向风障,直接打碎流场进入上或下表面的旋涡大小,有效抑制涡振,提升中低风速时行车安全。请参考图6,当导流结构120移动至桥梁主体的左右风嘴220(250)尖端时,导风组件122则水平悬挑于风嘴220(250)外,形成水平分流板减少气流分离,改变流场进入上或下表面的旋涡运动路径,有效抑制涡振,提升中低风速时行车安全。同时,通过升降设备130,驱使导风组件122沿着支架121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者收缩,以使导风结构伸缩出不同高度。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还通过调节件140,驱使第一安装轴1221或者第二安装轴1222转动,以使第一幕片12231上的透风部12233和第二幕片12232上的透风部12233发生重叠或者错位,改变导风幕1223上的透风率。如此,针对不同主梁形式的风振控制要求,不断调节气动措施的尺寸和透风率,使其广泛应用于不同桥梁的风振控制,实现一板多能功效,可以快速调节颤振或涡振的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参数可调性,有利于实现不同效果的风振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是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而提出的,比如: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在桥梁主体200上可为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或者更多数量。当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为多个时,可将多个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100分别设置在桥梁主体200的不同位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安装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包括:
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移动式装设于桥梁主体上,并能移动至所述桥梁主体的上表面、左风嘴、斜腹板、下表面和右风嘴中任一处;
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支架与导风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间隔设置于所述动力组件上,所述导风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还包括升降设备,所述升降设备用于驱使所述导风组件沿着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及绕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上的导风幕,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升降设备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驱动配合的调节件,所述导风幕上设有透风部,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透风部上的透风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幕片与第二幕片,所述第一幕片与所述第二幕片上均设有所述透风部,所述调节件能驱使所述第一安装轴或者所述第二安装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幕片上的透风部和所述第二幕片上的透风部发生重叠或者错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部为多个,多个所述透风部沿着所述导风幕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部沿着所述导风幕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透风部之间留有挡风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具有伸缩功能的升降架,所述第一安装轴与所述第二安装轴间隔设置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升降设备包括与所述动力组件驱动配合的底盘,所述底盘转动能驱使所述升降架进行伸缩。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均设置于桥梁主体上;和/或,
所述动力组件用于装入所述桥梁主体的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10.一种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梁桥梁抗风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动力组件移动式安装在桥梁主体上,并将所述动力组件移动至桥梁主体的上表面、左风嘴、斜腹板、下表面和右风嘴中任一处;
通过升降设备,驱使导风组件沿着支架的长度方向进行伸展或收缩;
通过调节件,驱使第一安装轴或者第二安装轴转动,以使第一幕片上的透风部和第二幕片上的透风部发生重叠或者错位。
CN202110332286.3A 2021-03-29 2021-03-29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Active CN113026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2286.3A CN113026523B (zh) 2021-03-29 2021-03-29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2286.3A CN113026523B (zh) 2021-03-29 2021-03-29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6523A true CN113026523A (zh) 2021-06-25
CN113026523B CN113026523B (zh) 2022-11-01

Family

ID=7645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2286.3A Active CN113026523B (zh) 2021-03-29 2021-03-29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65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049A (zh) * 2022-03-22 2022-08-19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抑制桥梁风振的控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3600A1 (ja) * 2004-10-19 2006-04-27 Kyoto University エネルギ変換器、旗型エネルギ変換装置
CN101058971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斜拉桥颤振控制的风嘴结构
CN106368132A (zh) * 2016-09-22 2017-02-01 同济大学 一种整体移动式风障结构
CN108035237A (zh) * 2017-12-31 2018-05-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桥梁颤振及涡振的翼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04942A (zh) * 2019-12-13 2020-02-18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可升降调节风屏障
CN210507190U (zh) * 2019-06-17 2020-05-12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用于道路桥梁的升降式挡风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3600A1 (ja) * 2004-10-19 2006-04-27 Kyoto University エネルギ変換器、旗型エネルギ変換装置
CN101058971A (zh) * 2006-04-17 2007-10-24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斜拉桥颤振控制的风嘴结构
CN106368132A (zh) * 2016-09-22 2017-02-01 同济大学 一种整体移动式风障结构
CN108035237A (zh) * 2017-12-31 2018-05-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抑制桥梁颤振及涡振的翼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07190U (zh) * 2019-06-17 2020-05-12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用于道路桥梁的升降式挡风屏
CN110804942A (zh) * 2019-12-13 2020-02-18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可升降调节风屏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伟,葛耀君: "导流板对大跨桥梁风振响应影响的流场机理", 《中国公路学报》, no. 3, 31 May 2009 (2009-05-31), pages 52 - 5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2049A (zh) * 2022-03-22 2022-08-19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抑制桥梁风振的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6523B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6523B (zh) 箱梁桥梁抗风的导流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CN109898405B (zh) 一种抑制分体箱梁风振的智能调节格栅装置及其方法
CN102383712B (zh)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CN112411369A (zh) 一种可调透风率的桥梁栏杆结构
CN102211543B (zh) 自动软蓬覆盖系统
CN219823501U (zh) 一种塔机吊钩安全辅助结构
CN203215825U (zh) 一种可单独升降的抽油烟机
CN101629780B (zh) 顶风机型木材干燥室升降式导流装置
CN202053940U (zh) 自动软篷覆盖系统
CN117026818A (zh) 一种可升降可旋转式施工平台
CN112900229A (zh) 一种可调槽间透风率的分体式箱梁
CN215393372U (zh) 一种多向焊接保护棚
CN105642639B (zh) 一种用于袋装水泥装车的除尘装置
CN107839769B (zh) 前导流装置
CN209825183U (zh) 一种烟丝卷帘装置
CN207942984U (zh) 一种带滑轨的活动梯
CN209276032U (zh) 一种受限空间内设备移位吊放装置
CN208788108U (zh) 一种用于圆棒锯切的移动辊道
CN109249824B (zh) 一种智能调温电动汽车用充电桩
CN206927345U (zh) 节水型摆布装置
CN111561112A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收放顶棚
RU2331794C1 (ru) Парусный ветродвигатель
CN211116122U (zh) 挡矸导风装置及工程车
CN218321563U (zh)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CN209581097U (zh) 一种遮阳帘帘布回退时的导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