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21563U -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21563U
CN218321563U CN202221918285.3U CN202221918285U CN218321563U CN 218321563 U CN218321563 U CN 218321563U CN 202221918285 U CN202221918285 U CN 202221918285U CN 218321563 U CN218321563 U CN 218321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ction
duct
suction chann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82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怡
王辉
曹智翔
刘杨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K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S PLAN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K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S PLAN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K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S PLAN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KE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S PLANT
Priority to CN2022219182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21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21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21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包括风管和吸风道,风管与吸风道上表面滑动接触,吸风道上表面设有多个通孔且风管通过通孔与吸风道内腔连通;还包括密封带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沿吸风道轴线滑动设在风管另一端与吸风道上表面间,密封带铺设在吸风道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且密封带穿过移动机构并位于风管上方;还包括与风管吸风口连设的吸气罩,吸气罩内腔铰设挡风板。污染物由吸气罩依次吸入风管和吸风道并排散,在保证整个排风吸尘通道内腔形成相对密闭的通道的同时,整体实现移动排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通过调整挡风板的角度对吸气罩吸入风量面积进行划分,在不改变风量的前提下,提高局部风速,提高捕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熔炼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无组织扩散,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使用通常使用局部排风系统,近距离捕集污染物。目前,工业车间中局部排风罩存在多种弊端,受室内气流影响大,必须靠近有害污染源,否则漏风率高,排气量小;针对多位置污染散发且污染散发不连续的车间,现有常规做法是在每处污染源均设置带有风阀的排风罩,根据污染散发情况针对性调节排风位置,这种做法致使系统投入成本高,调节复杂,阀门漏风量大,维护工艺复杂;同时,固定设置的局部排风罩难以根据污染散发的实时状态调整排风罩开度和位置,不能做到最有效的污染物捕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污染物由风管吸入吸风道并排散,在保证整个排风吸尘通道内腔形成相对密闭的通道的同时,移动机构带动风管在吸风道上表面滑动,以调节风管吸风口水平位置并使其靠近污染源,整体实现移动排风,提高排散污染物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通过调整挡风板的角度对吸气罩吸入风量面积进行划分,分配排风风量,实现根据污染物散发的浓度与范围,在不改变风量的前提下,提高局部风速,达到提高捕集效率的目的,有效降低了污染物逸散的可能性,提高冶金熔炼工厂内的生产环境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包括风管和吸风道,风管一端口为吸风口、另一端口与吸风道上表面滑动接触,吸风道上表面设有多个通孔,且风管通过通孔与吸风道内腔连通;还包括密封带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沿吸风道轴线滑动设在风管另一端与吸风道上表面间,密封带铺设在吸风道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且密封带穿过移动机构并位于风管上方;还包括与风管吸风口连设的吸气罩,吸气罩一端口与风管吸风口结构相匹配,吸气罩内腔铰设挡风板,挡风板的铰接轴与风管吸风口内的风向垂直。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吸风道上方并与吸风道轴线平行且等长的牵拉滑轨,牵拉滑轨与风管间连设有牵拉机构、且牵拉机构与牵拉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牵拉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牵拉滑轨上并与牵拉滑轨结构相匹配的限位卡槽;还包括多条牵拉绳,牵拉绳一端连接限位卡槽,牵拉绳另一端连接风管、且各牵拉绳另一端依次向风管吸风口延伸。
优选的,牵拉机构还包括位于牵拉绳一端与限位卡槽间的连接杆连接块,连接块与限位卡槽间还连设有连接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位于风管下方并与吸风道轴线平行且等长的支撑滑槽,支撑滑槽与风管间连设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与支撑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连接风管,还包括与支撑杆另一端连接且滑动设在支撑滑槽上的滑轮,滑轮与支撑滑槽结构相匹配。
优选的,吸风道上表面为平面,吸风道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与吸风道轴线平行的滑轨;移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分别滑动设在两条滑轨上的滑动组件,还包括位于移动机构两侧、且侧面压设在密封带上的两个第一带轮,两个第一带轮的轴线与吸风道轴线垂直,还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带轮上方的两个第二带轮,第二带轮的轴线与第一带轮的轴线平行;
密封带由一个第一带轮和吸风道间穿入移动机构,并向上依次绕过两个第二带轮后、自另一个第一带轮和吸风道间穿出移动机构;风管另一端口位于两个第一带轮之间。
优选的,滑动组件包括主动旋转轴和与主动旋转轴同轴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还包括与第一传动齿轮机械接触且其轴线与滑轨垂直的第二传动齿轮,还包括与第二传动齿轮同轴连接且滑动设在滑轨上的限位滑轮,限位滑轮与滑轨结构相匹配。
优选的,通孔为条形通孔,且各通孔呈矩阵式均匀分布在吸风道上表面。
优选的,风管另一端口与吸风道上表面间设有连接罩,连接罩内腔与风管内腔连通,且连接罩一端口与风管另一端口结构相匹配,连接罩另一端口罩设在吸风道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且连接罩另一端口与吸风道上表面间有微小缝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污染物由风管吸入吸风道并排散,在保证整个排风吸尘通道内腔形成相对密闭的通道的同时,移动机构带动风管在吸风道上表面滑动,以调节风管吸风口水平位置并使其靠近污染源,整体实现移动排风,提高排散污染物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根据实际工况调整吸气罩内腔挡风板的角度,以便对吸气罩吸入风量面积进行划分,从而分配排风风量,实现根据污染物散发的浓度与范围,在不改变风量的前提下,提高局部风速,达到提高捕集效率的目的,有效降低了污染物逸散的可能性,提高冶金熔炼工厂内的生产环境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通过牵拉机构与牵拉滑轨以及支撑机构与支撑滑槽配合,避免由于风管过长或自重过大使得移动机构受力不均匀发生侧翻,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密封带由一个第一带轮和吸风道间穿入移动机构,并向上依次绕过两个第二带轮后、自另一个第一带轮和吸风道间穿出移动机构,密封带与两个第一带轮的接触面位于第一带轮和吸风道间,用于将密封带压紧在吸风道表面;同时当移动机构在吸风道上表面滑动时,两个第一带轮和两个第二带轮与密封带的接触面滚动,使得当吸风道在吸风道上表面滑动时,密封带始终将风管另一端与吸风道接触面以外的通孔覆盖并密封,不会影响移动机构在吸风道上表面滑动的同时,使得吸入风管的污染物由当下风管另一端与吸风道接触面的通孔吸入吸风道。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吸风道、密封带和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吸风道、密封带以及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吸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牵拉机构和牵拉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支撑机构和支撑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吸气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风管和连接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
1风管;1-0连接罩;
2吸风道;2-0通孔,2-1滑轨;
3密封带;
4移动机构;4-1滑动组件,4-11主动旋转轴,4-12第一传动齿轮,4-13第二传动齿轮,4-14限位滑轮;4-2第一带轮,4-3第二带轮,4-4限位杆;
5吸气罩;5-1挡风板;
6牵拉机构;6-1牵拉绳,6-2限位卡槽,6-3连接杆,6-4连接块;
7牵拉滑轨;7-0固定杆;
8支撑机构;8-1支撑杆,8-2滑轮,8-3支撑副杆;
9支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污染物包括冶金熔炼工业产生的烟气、毒气和粉尘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提及到的方向性术语,如“内腔”、“上方”、“下方”等均与说明书附图中纸面上的具体方向或附图中所示空间的相应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部件和设备,如无特殊说明,全部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部件和设备
实施例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包括风管1和吸风道2,风管1一端口为吸风口、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上表面滑动接触,吸风道2上表面设有多个通孔2-0,且风管1通过通孔2-0与吸风道2内腔连通;
其作用为:风管1和吸风道2整体形成排风吸尘通道,风管1吸风口位于产生污染物的地点,吸风道2为排风吸尘通道腔体内提供吸力,污染物由风管1吸风口吸入风管1、并由风管1一端口通过通孔2-0吸入吸风道2内腔后将污染物散发到指定点;
还包括密封带3和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沿吸风道2轴线滑动设在风管1另一端与吸风道2上表面间,密封带3铺设在吸风道2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2-0,且密封带3穿过移动机构4并位于风管1上方;
其作用为:密封带3铺设在吸风道2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2-0,使得整个排风吸尘通道内腔形成相对密闭的通道,以允许污染物从风管1吸入吸风道2;移动机构4将风管1另一端滑动固设在吸风道2上表面、并使得风管1可沿吸风道2轴线滑动,同时密封带3穿过移动机构4并位于风管1上方,即当吸风道2在吸风道2上表面滑动时,密封带3始终将风管1另一端与吸风道2接触面以外的通孔2-0覆盖并密封,不会影响移动机构4在吸风道2上表面滑动的同时,使得吸入风管1的污染物由当下风管1另一端与吸风道2接触面的通孔2-0吸入吸风道2,并将污染物散发到指定点;风管1位置可滑动的设计,以调节风管1吸风口水平位置并使其靠近污染源(污染物散发地点),使得装置整体适应各种工况,在污染物散发的时间地点变化的同时满足排风吸尘装置运行不间断,无需根据工艺节拍调整装置运行,实现装置整体的移动排风,提高排散污染物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投资和运行成本;
还包括与风管1吸风口连设的吸气罩5,吸气罩5一端口与风管1吸风口结构相匹配,吸气罩5内腔铰设挡风板5-1,挡风板5-1的铰接轴与风管1吸风口内的风向垂直;
其作用为:污染物由吸气罩5依次吸入风管1和吸风道2,吸气罩5内腔铰设挡风板5-1通过型号为35BY412L-G的电机来控制挡风板5-1的角度,以便根据实际工况对吸气罩5吸入风量面积进行划分,从而分配排风风量,实现根据污染物散发的浓度与范围,在不改变风量的前提下,提高局部风速,达到提高捕集效率的目的,有效降低了污染物逸散的可能性,提高冶金熔炼工厂内的生产环境质量。
其中,本实施例优选的吸气罩5另一端口为贴地模具槽吸风口,吸气罩5的贴地模具槽吸风口正对钢炉钢水倒下的模具台,将所散发的污染物和热量排出。
其中,吸风道2内根据工况设有多个鼓风机提供吸力,鼓风机优选型号为DWEX-800D6的方形壁式轴流风机;密封带3为耐高温密封皮带,避免污染物高温影响吸风道2内腔的密封性。
可选的,风管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等;本实施例中的风管1的横截面为矩形、吸风道2纵截面为矩形,且风管1与吸风道2轴线相互垂直,风管1与吸风道2的尺寸可根据实际工况设定;
优选的,通孔2-0为条形通孔,且各通孔2-0呈矩阵式均匀分布在吸风道2上表面;其作用为:使得风管1在吸风道2上表面沿吸风道2轴向滑动时,风管1与吸风道2接触面通孔2-0的均匀,已达到整体装置吸力的平稳和均衡;本实施例通孔2-0在吸风道2上表面设置为4列,通孔2-0的宽度、长度、空隙大小可以根据风量和工艺特性等调整。
具体的,还包括位于吸风道2上方并与吸风道2轴线平行且等长的牵拉滑轨7,牵拉滑轨7与风管1间连设有牵拉机构6、且牵拉机构6与牵拉滑轨7滑动连接;
其作用为:牵拉机构6用于将风管1牵拉并通过牵拉滑轨7沿吸风道2轴线滑动,避免当移动机构4在移动时,由于风管1过长或自重过大使得移动机构4受力不均匀发生侧翻。
其中,牵拉滑轨7可固设在固定杆7-0上。
具体的,牵拉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牵拉滑轨7上并与牵拉滑轨7结构相匹配的限位卡槽6-2;还包括多条牵拉绳6-1,牵拉绳6-1一端连接限位卡槽6-2,牵拉绳6-1另一端连接风管1、且各牵拉绳6-1另一端依次向风管1吸风口延伸;
其作用为:限位卡槽6-2滑动卡设在牵拉滑轨7上,当移动机构4带动风管1沿吸风道2轴线滑动时,各牵拉绳6-1牵拉风管1、并使得风管1与限位卡槽6-2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固,避免由于风管1过长或自重过大使得移动机构4受力不均匀发生侧翻,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其中,本实施例优选的,风管1由至少两端管体同轴拼接组成,各管体上至少连接一条牵拉绳6-1。
具体的,牵拉机构6还包括位于牵拉绳6-1一端与限位卡槽6-2间的连接杆连接块6-4,连接块6-4与限位卡槽6-2间还连设有连接杆6-3;
其作用为:连接块6-4与连接杆6-3配合将各牵拉绳6-1一端与限位卡槽6-2连接,使得牵拉机构6结构更加稳定。
具体的,还包括位于风管1下方并与吸风道2轴线平行且等长的支撑滑槽9,支撑滑槽9与风管1间连设有支撑机构8、且支撑机构8与支撑滑槽9滑动连接;
其作用为:支撑机构8用于将风管1滑动支撑在支撑滑槽9上,避免由于风管1过长或自重过大使得移动机构4受力不均匀发生侧翻,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杆8-1,支撑杆8-1一端连接风管1,还包括与支撑杆8-1另一端连接且滑动设在支撑滑槽9上的滑轮8-2,滑轮8-2与支撑滑槽9结构相匹配;
其作用为:支撑杆8-1一端支撑风管,支撑杆8-1另一端通过滑轮8-2可随着移动机构4滑动连接支撑滑槽9,避免由于风管1过长或自重过大使得移动机构4受力不均匀发生侧翻,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支撑滑槽9设在吸风道2侧壁下方,支撑杆8-1与风管1间的夹角为30°—60°,即支撑杆8-1、吸风道2侧壁以及风管1下表面整体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同时支撑杆8-1非端部与风管1下表面间还设有支撑副杆8-3(即另一个三角形稳定结构),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具体的,吸风道2上表面为平面,吸风道2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与吸风道2轴线平行的滑轨2-1,移动机构4包括至少两个分别滑动设在两条滑轨2-1上的滑动组件4-1;
其作用为:移动机构4的滑动组件4-1与滑轨2-1配合,以联动风管1在吸风道2上表面沿吸风道2轴向滑动;
其中,滑动组件4-1的数量可以根据装置整体的规格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1数量为2。
移动机构4还包括位于移动机构4两侧、且侧面压设在密封带3上的两个第一带轮4-2,两个第一带轮4-2的轴线与吸风道2轴线垂直,还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带轮4-2上方的两个第二带轮4-3,第二带轮4-3的轴线与第一带轮4-2的轴线平行;密封带3由一个第一带轮4-2和吸风道2间穿入移动机构4,并向上依次绕过两个第二带轮4-3后、自另一个第一带轮4-2和吸风道2间穿出移动机构4;风管1另一端口位于两个第一带轮4-2之间;
其作用为:两个第一带轮4-2和两个第二带轮4-3的设置,用于密封带3由一个第一带轮4-2和吸风道2间穿入移动机构4,并向上依次绕过两个第二带轮4-3后、自另一个第一带轮4-2和吸风道2间穿出移动机构4,密封带3与两个第一带轮4-2的接触面位于第一带轮4-2和吸风道2间,用于将密封带3压紧在吸风道2表面;同时当移动机构4在吸风道2上表面滑动时,两个第一带轮4-2和两个第二带轮4-3与密封带3的接触面滚动,使得当吸风道2在吸风道2上表面滑动时,密封带3始终将风管1另一端与吸风道2接触面以外的通孔2-0覆盖并密封,不会影响移动机构4在吸风道2上表面滑动的同时,使得吸入风管1的污染物由当下风管1另一端与吸风道2接触面的通孔2-0吸入吸风道2,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其中,第一带轮4-2优选为大轴径的滚筒,以确保密封带3紧密贴合在吸风道2表面。
优选的,移动机构4还包括固定支承部件,固定支承包括相邻两个第一带轮4-2和第二带轮4-3间还设有限位杆4-4,风管1另一端口自上而下穿过限位杆4-4,并将风管1焊接固定为限位杆4-4上,以保证风管1与移动机构4相对位置的稳固。
具体的,滑动组件4-1包括主动旋转轴4-11和与主动旋转轴4-11同轴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4-12,还包括与第一传动齿轮4-12机械接触且其轴线与滑轨2-1垂直的第二传动齿轮4-13,还包括与第二传动齿轮4-13同轴连接且滑动设在滑轨2-1上的限位滑轮4-14,限位滑轮4-14与滑轨2-1结构相匹配。
其作用为:主动旋转轴4-11提供旋转动力带动第一传动齿轮4-12同轴转动,第一传动齿轮4-12与第二传动齿轮4-13机械接触具体为相互啮合,第一传动齿轮4-12联动第二传动齿轮4-13转动,同时联动限位滑轮4-14沿滑轨2-1的延伸方向转动,整体使得滑动组件4-1上的风管1在吸风道2上表面沿吸风道2轴向滑动。
其中,主动旋转轴4-11优选为型号为Y160M1-2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如图4所示,第一传动齿轮4-12的轴线与第二传动齿轮4-13的轴线平行。
具体的,风管1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上表面间设有连接罩1-0,连接罩1-0内腔与风管1内腔连通,且连接罩1-0一端口与风管1另一端口结构相匹配,连接罩1-0另一端口罩设在吸风道2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2-0,且连接罩1-0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上表面间有微小缝隙;
其作用为:连接罩1-0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上表面紧密接触,在不影响风管1与吸风道2相对位置移动的同时,尽量减小连接罩1-0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间的缝隙,以使得整个排风吸尘通道内腔形成相对密闭的通道,提高排散污染物的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方案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发明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1)和吸风道(2),风管(1)一端口为吸风口、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吸风道(2)上表面设有多个通孔(2-0),且风管(1)通过通孔(2-0)与吸风道(2)内腔连通;
还包括密封带(3)和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沿吸风道(2)轴线滑动设在风管(1)另一端与吸风道(2)上表面间,密封带(3)铺设在吸风道(2)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2-0),且密封带(3)穿过移动机构(4)并位于风管(1)上方;
还包括与风管(1)吸风口连设的吸气罩(5),吸气罩(5)一端口与风管(1)吸风口结构相匹配,吸气罩(5)内腔铰设挡风板(5-1),所述挡风板(5-1)的铰接轴与风管(1)吸风口内的风向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吸风道(2)上方并与吸风道(2)轴线平行且等长的牵拉滑轨(7),牵拉滑轨(7)与风管(1)间连设有牵拉机构(6)、且牵拉机构(6)与牵拉滑轨(7)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在牵拉滑轨(7)上并与牵拉滑轨(7)结构相匹配的限位卡槽(6-2);
还包括多条牵拉绳(6-1),牵拉绳(6-1)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卡槽(6-2),牵拉绳(6-1)另一端连接风管(1)、且各牵拉绳(6-1)另一端依次向风管(1)吸风口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机构(6)还包括位于牵拉绳(6-1)一端与限位卡槽(6-2)间的连接杆连接块(6-4),连接块(6-4)与限位卡槽(6-2)间还连设有连接杆(6-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风管(1)下方并与吸风道(2)轴线平行且等长的支撑滑槽(9),支撑滑槽(9)与风管(1)间连设有支撑机构(8)、且支撑机构(8)与支撑滑槽(9)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支撑杆(8-1),支撑杆(8-1)一端连接风管(1),还包括与支撑杆(8-1)另一端连接且滑动设在支撑滑槽(9)上的滑轮(8-2),所述滑轮(8-2)与支撑滑槽(9)结构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道(2)上表面为平面,吸风道(2)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两条与吸风道(2)轴线平行的滑轨(2-1);
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至少两个分别滑动设在两条滑轨(2-1)上的滑动组件(4-1),还包括位于移动机构(4)两侧、且侧面压设在密封带(3)上的两个第一带轮(4-2),两个第一带轮(4-2)的轴线与所述吸风道(2)轴线垂直,还包括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带轮(4-2)上方的两个第二带轮(4-3),第二带轮(4-3)的轴线与第一带轮(4-2)的轴线平行;
所述密封带(3)由一个第一带轮(4-2)和吸风道(2)间穿入移动机构(4),并向上依次绕过两个第二带轮(4-3)后、自另一个第一带轮(4-2)和吸风道(2)间穿出移动机构(4);
所述风管(1)另一端口位于两个第一带轮(4-2)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4-1)包括主动旋转轴(4-11)和与主动旋转轴(4-11)同轴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4-12),还包括与第一传动齿轮(4-12)机械接触且其轴线与滑轨(2-1)垂直的第二传动齿轮(4-1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4-13)同轴连接且滑动设在滑轨(2-1)上的限位滑轮(4-14),所述限位滑轮(4-14)与滑轨(2-1)结构相匹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为条形通孔,且各通孔(2-0)呈矩阵式均匀分布在吸风道(2)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管(1)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上表面间设有连接罩(1-0),所述连接罩(1-0)内腔与风管(1)内腔连通,且连接罩(1-0)一端口与风管(1)另一端口结构相匹配,连接罩(1-0)另一端口罩设在吸风道(2)上表面并覆盖各通孔(2-0),且连接罩(1-0)另一端口与吸风道(2)上表面间有微小缝隙。
CN202221918285.3U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Active CN218321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8285.3U CN21832156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8285.3U CN21832156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21563U true CN218321563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73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8285.3U Active CN218321563U (zh) 2022-07-20 2022-07-20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21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01920U (zh) 批量热浸镀锌池上吹吸式废气收集装置
CN107952776A (zh) 烟尘收集装置
CN218321563U (zh) 一种用于冶金熔炼工艺的移动悬臂可调静压排风装置
CN209716831U (zh) 切割及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CN207615336U (zh) 烟尘收集装置
CN113385016A (zh) 一种锅炉脱硫脱硝装置
CN210622834U (zh) 一种隧道侧部重点排烟系统排烟口导流装置
CN211200335U (zh) 升船机船舶用升降式排烟装置
CN211488985U (zh) 一种用于排风柜的多方向补风装置
CN201776266U (zh) 车间通风移动式排风罩
CN218283107U (zh) 一种可移动柔性连续密封伸缩排风吸尘系统装置
CN214053033U (zh) 一种自动跟随式烟雾净化装置
CN217041969U (zh) 艾奇逊石墨化炉尾气吸收装置
CN211771071U (zh) 一种焦炉封闭高效集气结构
CN211802169U (zh) 一种涂布机的烘干装置
CN201281421Y (zh) 一种隧道吸风管
CN113833683A (zh) 一种空间利用率高的双风机串联送风单元
CN209307415U (zh) 一种炼铁厂高炉用除尘机构
CN221077182U (zh) 一种电弧炉用双点位烟尘捕集封闭室
CN208365740U (zh) 一种挂壁式新风机
CN206310870U (zh) 一种布料烘干装置
CN216755860U (zh) 一种用于铸造车间的移动式烟尘收集系统
CN214211684U (zh) 一种移动式集烟罩
CN217451411U (zh) 单轨道伸缩罩通风系统
CN218835535U (zh) 一种带补新风装置的通风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