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1871A -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1871A
CN113021871A CN202110265174.0A CN202110265174A CN113021871A CN 113021871 A CN113021871 A CN 113021871A CN 202110265174 A CN202110265174 A CN 202110265174A CN 113021871 A CN113021871 A CN 113021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transmission rod
transmiss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51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1871B (zh
Inventor
罗波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Qinz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651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18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1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1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1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18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29C63/04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 B29C63/08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by winding helically
    • B29C63/1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by winding helically around tubular articles
    • B29C63/105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by folding, winding, bending or the like by winding helically around tubular articles continu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8/00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 F16L58/02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by means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coatings
    • F16L58/16Protection of pipes or pipe fittings against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by means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coatings the coating being in the form of a band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24Pipe joints or couplings
    • B29L2031/243Elb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防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包括有底架等、上料单元、缠绕单元、配合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缠绕单元相连接;底架与配合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上料单元与配合单元相连接;缠绕单元与配合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管材弯曲部分的防腐胶带的紧密缠绕,可使防腐胶带更加紧密贴合在管材上,防止管材的腐蚀。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防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自然资源需要通过管道进行运输,管道的铺设所到之处,为国家经济和居民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伴随这管材的大量使用,其中对管材的腐蚀问题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管材的大量铺设,其中面对不同的需求,需要对管材之间用弯管进行连接,在管材的腐蚀问题上,其中对与管材的转接处的问题比较显著,目前对弯管的防腐在对于折弯处的防腐采用喷涂涂层的方式,对此种方式的防腐对于涂层材料的附着和厚度要求比较大,可能因为涂层剥落或者涂层厚度不够,导致管材的防护减弱,甚至加剧腐蚀过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管材的大量铺设,其中面对不同的需求,需要对管材之间用弯管进行连接,在管材的腐蚀问题上,其中对与管材的转接处的问题比较显著,目前对弯管的防腐在对于折弯处的防腐采用喷涂涂层的方式,对此种方式的防腐对于涂层材料的附着和厚度要求比较大,可能因为涂层剥落或者涂层厚度不够,导致管材的防护减弱,甚至加剧腐蚀过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包括有底架、上料单元、缠绕单元、配合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缠绕单元相连接;底架与配合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上料单元与配合单元相连接;缠绕单元与配合单元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上料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轴套、第四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第二轴套、第三传动杆、内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一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一转盘、第五传动杆、第二转盘、限位架、第六传动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挡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四传动轮、第七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八传动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上料盘;电机与底架进行固接;电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配合单元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轴套进行固接;第一轴套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轴套与第二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轴套通过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轴套进行固接;第二轴套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与第三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内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通过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内齿轮在远离第三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一转盘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第二转盘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限位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转盘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限位架与第一滑杆进行固接;限位架与第二滑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杆与第二支撑座进行固接;第一滑杆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杆与第一支撑座进行固接;第二滑杆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座侧方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第一限位块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上料盘进行转动连接;上料盘与底架进行固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缠绕单元包括有第五锥齿轮、第九传动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十传动杆、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胶带辊、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杆、第四齿轮、第一电动滑杆、第二电动滑杆和物料转移单元;第五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与配合单元相连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上设置有胶带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在第四齿轮远离第十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杆;第一电动滑杆与物料转移单元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杆与物料转移单元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物料转移单元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物料转移单元包括有第一齿条、第五齿轮、第十二传动杆、连接块、第十三传动杆、第一滑动块、第一电动塞、第十四传动杆、第二滑动块、第二电动塞、第六齿轮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一齿条与第一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五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连接块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齿轮进行固接;连接块与第十三传动杆进行固接;连接块与第十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杆与第一滑动块进行固接;第一滑动块与第一电动塞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四传动杆与第二滑动块进行固接;第二滑动块与第二电动塞进行滑动连接;第六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第二齿条与第二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配合单元包括有第七齿轮、第十五传动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六传动杆、第六锥齿轮、第三轴套、第八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滑板、集物箱、第三滑杆、第四滑杆、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第七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七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与第三轴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齿轮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三轴套通过连接板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八齿轮一侧与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相连接;第八齿轮另一侧与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在远离第三轴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板;第四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板上设置有集物箱;集物箱内部有对称设置的第三滑杆和第四滑杆;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与底架相连接;第二角度调节单元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与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包括有第十七传动杆、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十八传动杆、蜗杆、蜗轮、第十九传动杆、转动板、第五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异型连接板第八电动推杆、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二十传动杆、第九齿轮和第二电动滑板;第十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七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与蜗杆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杆与第二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杆与转动板进行固接;转动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转动板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转动板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通过连杆与第八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通过连杆与第八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异型连接板进行固接;异型连接板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三齿轮中间部分设置为断开。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电动塞和第二电动塞均设置为一端是圆台型塞块,第一电动塞另一端是圆柱形滑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设置为楔形的坡面上有凸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上料盘凹槽位置设置为带有坡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为解决管材的大量铺设,其中面对不同的需求,需要对管材之间用弯管进行连接,在管材的腐蚀问题上,其中对与管材的转接处的问题比较显著,目前对弯管的防腐在对于折弯处的防腐采用喷涂涂层的方式,对此种方式的防腐对于涂层材料的附着和厚度要求比较大,可能因为涂层剥落或者涂层厚度不够,导致管材的防护减弱,甚至加剧腐蚀过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缺点。
第二、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料单元、缠绕单元和配合单元;使用时先将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确保底架平稳放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控制启动该装置;首先,将待处理弯管放置到上料单元上,上料单元在配合单元的配合下,将弯管转移到缠绕单元工作区,工作人员将防腐胶带一端粘到弯管一端的外壁上,装置开始对弯管缠绕防腐胶带,缠绕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胶带剪断,然后配合单元将成品弯管有序收集起来。
第三、本发明实现了对管材弯曲部分的防腐胶带的紧密缠绕,可使防腐胶带更加紧密贴合在管材上,防止管材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上料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料单元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缠绕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物料转移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配合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架,2、上料单元,3、缠绕单元,4、配合单元,5、控制屏,201、电机,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传动轮,204、第一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6、第三锥齿轮,207、第一轴套,208、第四锥齿轮,209、第二传动杆,2010、第二传动轮,2011、第一电动推杆,2012、第三传动轮,2013、第二轴套,2014、第三传动杆,2015、内齿轮,2016、第二电动推杆,2017、第一齿轮,2018、第四传动杆,2019、第一转盘,2020、第五传动杆,2021、第二转盘,2022、限位架,2023、第六传动杆,2024、第一滑杆,2025、第二滑杆,2026、第一支撑座,2027、第二支撑座,2028、挡板,2029、第三电动推杆,2030、第四传动轮,2031、第七传动杆,2032、第五传动轮,2033、第六传动轮,2034、第八传动杆,2035、第一限位块,2036、第二限位块,2037、上料盘,301、第五锥齿轮,302、第九传动杆,303、第七传动轮,304、第八传动轮,305、第十传动杆,306、第二齿轮,307、第三齿轮,308、胶带辊,309、第九传动轮,3010、第十传动轮,3011、第十一传动杆,3012、第四齿轮,3013、第一电动滑杆,3014、第二电动滑杆,3015、物料转移单元,301501、第一齿条,301502、第五齿轮,301503、第十二传动杆,301504、连接块,301505、第十三传动杆,301506、第一滑动块,301507、第一电动塞,301508、第十四传动杆,301509、第二滑动块,3015010、第二电动塞,3015011、第六齿轮,3015012、第二齿条,401、第七齿轮,402、第十五传动杆,403、第十一传动轮,404、第十二传动轮,405、第十六传动杆,406、第六锥齿轮,407、第三轴套,408、第八齿轮,409、第四电动推杆,4010、第一电动滑板,4011、集物箱,4012、第三滑杆,4013、第四滑杆,4014、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5、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401、第十七传动杆,401402、第七锥齿轮,401403、第八锥齿轮,401404、第十八传动杆,401405、蜗杆,401406、蜗轮,401407、第十九传动杆,401408、转动板,401409、第五电动推杆,4014010、第六电动推杆,4014011、第七电动推杆,4014012、异型连接板,4014013、第八电动推杆,4014014、第十三传动轮,4014015、第十四传动轮,4014016、第二十传动杆,4014017、第九齿轮,4014018、第二电动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底架1、上料单元2、缠绕单元3、配合单元4和控制屏5;底架1与上料单元2相连接;底架1与缠绕单元3相连接;底架1与配合单元4相连接;底架1与控制屏5相连接;上料单元2与配合单元4相连接;缠绕单元3与配合单元4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确保底架1平稳放置,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该装置;首先,将待处理弯管放置到上料单元2上,上料单元2在配合单元4的配合下,将弯管转移到缠绕单元3工作区,工作人员将防腐胶带一端粘到弯管一端的外壁上,装置开始对弯管缠绕防腐胶带,缠绕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胶带剪断,然后配合单元4将成品弯管有序收集起来;本发明实现了对管材弯曲部分的防腐胶带的紧密缠绕,可使防腐胶带更加紧密贴合在管材上,防止管材的腐蚀。
上料单元2包括有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三锥齿轮206、第一轴套207、第四锥齿轮208、第二传动杆209、第二传动轮2010、第一电动推杆2011、第三传动轮2012、第二轴套2013、第三传动杆2014、内齿轮2015、第二电动推杆2016、第一齿轮2017、第四传动杆2018、第一转盘2019、第五传动杆2020、第二转盘2021、限位架2022、第六传动杆2023、第一滑杆2024、第二滑杆2025、第一支撑座2026、第二支撑座2027、挡板2028、第三电动推杆2029、第四传动轮2030、第七传动杆2031、第五传动轮2032、第六传动轮2033、第八传动杆2034、第一限位块2035、第二限位块2036和上料盘2037;电机201与底架1进行固接;电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2与第一传动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与第一锥齿轮204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与第二锥齿轮205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2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204与配合单元4相连接;第二锥齿轮205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206;第二锥齿轮205另一侧设置有第四锥齿轮208;第三锥齿轮206内部轴心与第一轴套207进行固接;第一轴套207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208进行固接;第一轴套207与第二传动杆209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轴套207通过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2011相连接;第二传动杆209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209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2010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201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30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2012内部轴心与第二轴套2013进行固接;第二轴套2013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2013与第三传动杆2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2014与内齿轮2015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14通过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2016相连接;内齿轮2015在远离第三传动轮20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2017;第一齿轮2017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2018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8与第一转盘2019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8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2019与第五传动杆2020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20与第二转盘2021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2020与限位架2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转盘2021与第六传动杆2023进行固接;限位架2022与第一滑杆2024进行固接;限位架2022与第二滑杆2025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2023外表面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杆2024与第二支撑座2027进行固接;第一滑杆2024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杆2025与第一支撑座2026进行固接;第二滑杆2025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座2027侧方设置有挡板2028;挡板2028与第三电动推杆2029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2029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2030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2031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2031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2032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203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2033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2033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2034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2034与第一限位块2035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2034与第二限位块2036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2034与上料盘2037进行转动连接;上料盘2037与底架1进行固接。
首先将弯管依次排放在上料盘2037上,电机201开始运行,电机201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杆202上的第一传动轮203、第一锥齿轮204和第二锥齿轮205转动,此时,第一电动推杆2011启动,带动第一轴套207在第二传动杆209上滑动,第三锥齿轮206和第四锥齿轮208跟随第一轴套207滑动,滑动至第三锥齿轮206与第二锥齿轮205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5带动第三锥齿轮206传动第一轴套207,第一轴套207带动第二传动杆209传动第二传动轮2010,第二传动轮2010带动第四传动轮2030传动第七传动杆2031,第七传动杆2031带动第五传动轮2032传动第六传动轮2033,第六传动轮2033带动第八传动杆2034转动,第八传动杆2034同时带动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块2035和第二限位块2036转动,此时,第一限位块2035和第二限位块2036的缺口部分正对弯管的弯曲部分,一个弯管被允许从上料盘2037上滑下,中间弯曲部分被限制在两组第一限位块2035和第二限位块2036中间,此时,第一电动推杆2011再次启动,带动第一轴套207在第二传动杆209上滑动,第三锥齿轮206和第四锥齿轮208跟随第一轴套207滑动,滑动至第四锥齿轮208与第二锥齿轮205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5带动第四锥齿轮208传动第一轴套207,第一轴套207带动第二传动杆209传动第二传动轮2010,第二传动轮2010带动第四传动轮2030传动第七传动杆2031,第七传动杆2031带动第五传动轮2032传动第六传动轮2033,第六传动轮2033带动第八传动杆2034转动,可实现第八传动杆2034带动两组第一限位块2035和第二限位块2036复位,弯管从两组第一限位块2035和第二限位块2036的缺口处脱离,在第一支撑座2026、第二支撑座2027和挡板2028配合下,弯管两端分别落在第一支撑座2026和第二支撑座2027上的凸起部分,此时,第三电动推杆2029启动,带动挡板2028下移至不会影响后续处理的位置,同时,第一传动轮203带动第三传动轮2012传动第二轴套2013,此时,第二电动推杆2016启动,第二电动推杆2016带动第三传动杆2014和内齿轮2015在第二轴套2013上滑动,滑动至内齿轮2015与第一齿轮2017相啮合,第二轴套2013带动第三传动杆2014传动内齿轮2015,内齿轮2015带动第一齿轮2017传动第四传动杆2018,第四传动杆2018带动第一转盘2019传动第五传动杆2020,第五传动杆2020带动第二转盘2021传动第六传动杆2023,此时,第五传动杆2020带动限位架2022,限位架2022带动第一滑杆2024和第二滑杆2025,第一滑杆2024和第二滑杆2025分别带动第二支撑座2027和第一支撑座2026,将弯管转移至配合单元4处理区域,该单元实现了将批量的弯管,单个有序的接放,并将弯管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
缠绕单元3包括有第五锥齿轮301、第九传动杆302、第七传动轮303、第八传动轮304、第十传动杆305、第二齿轮306、第三齿轮307、胶带辊308、第九传动轮309、第十传动轮3010、第十一传动杆3011、第四齿轮3012、第一电动滑杆3013、第二电动滑杆3014和物料转移单元3015;第五锥齿轮301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302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301与配合单元4相连接;第九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303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309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302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3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304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305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305外表面与第二齿轮306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305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轮306与第三齿轮307相啮合;第三齿轮307上设置有胶带辊308;第三齿轮307与第四齿轮3012相啮合;第三齿轮307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30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3010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3010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3011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3011外表面与第四齿轮3012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3011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在第四齿轮3012远离第十传动轮30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杆3013;第一电动滑杆3013与物料转移单元3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杆3013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杆3014与物料转移单元3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杆3014与底架1进行固接;物料转移单元3015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
当竖直的弯管处于配合单元4处理区域时,物料转移单元3015在第一电动滑杆3013和第二电动滑杆3014上滑动,物料转移单元3015将弯管转移至防腐胶带缠绕工作的区域,此时,第七齿轮401带动第五锥齿轮301传动第九传动杆302,第九传动杆302带动第七传动轮303和第九传动轮309,第七传动轮303带动第八传动轮304,第八传动轮304带动第十传动杆305带动第二齿轮306,此时,第九传动轮309带动第十传动轮3010传动第十一传动杆3011,第十一传动杆3011带动第四齿轮3012,第二齿轮306与第四齿轮3012配合下带动第三齿轮307,可实现,当其中一个齿轮遇到缺口后,另外一个齿轮,依然能使得第三齿轮307正常转动,使得第三齿轮307带着胶带辊308转动,将防腐胶带缠绕在弯管上。
物料转移单元3015包括有第一齿条301501、第五齿轮301502、第十二传动杆301503、连接块301504、第十三传动杆301505、第一滑动块301506、第一电动塞301507、第十四传动杆301508、第二滑动块301509、第二电动塞3015010、第六齿轮3015011和第二齿条3015012;第一齿条301501与第五齿轮301502相啮合;第一齿条301501与第一电动滑杆3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五齿轮301502内部轴心与第十二传动杆301503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301503外表面与连接块301504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301503外表面与第六齿轮3015011进行固接;连接块301504与第十三传动杆301505进行固接;连接块301504与第十四传动杆301508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杆301505与第一滑动块301506进行固接;第一滑动块301506与第一电动塞301507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四传动杆301508与第二滑动块301509进行固接;第二滑动块301509与第二电动塞3015010进行滑动连接;第六齿轮3015011与第二齿条3015012相啮合;第二齿条3015012与第二电动滑杆3014进行滑动连接。
当弯管在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上时,第一齿条301501在第二齿条3015012配合下,分别带动第五齿轮301502和第六齿轮3015011,第五齿轮301502和第六齿轮3015011带动第十二传动杆301503传动连接块301504,连接块301504带动第十三传动杆301505传动第一滑动块301506,第一滑动块301506带动第一电动塞301507,同时,连接块301504带动第十四传动杆301508传动第二滑动块301509,第二滑动块301509带动第二电动塞3015010,在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的配合下,可实现将弯管两端塞紧固定,并转移到防腐胶带缠绕的工作区域。
配合单元4包括有第七齿轮401、第十五传动杆402、第十一传动轮403、第十二传动轮404、第十六传动杆405、第六锥齿轮406、第三轴套407、第八齿轮408、第四电动推杆409、第一电动滑板4010、集物箱4011、第三滑杆4012、第四滑杆4013、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第七齿轮401与第一锥齿轮204相啮合;第七齿轮401内部轴心与第十五传动杆402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402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403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402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4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40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404内部轴心与第十六传动杆405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406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405与第三轴套407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六传动杆405外表面与第八齿轮408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405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406与第五锥齿轮301相啮合;第三轴套407通过连接板与第四电动推杆409进行固接;第八齿轮408一侧与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相连接;第八齿轮408另一侧与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409在远离第三轴套40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板4010;第四电动推杆409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板4010上设置有集物箱4011;集物箱4011内部有对称设置的第三滑杆4012和第四滑杆4013;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与底架1相连接;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与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对称设置。
当弯管已经处于第一支撑座2026和第二支撑座2027上时,第一锥齿轮204带动第七齿轮401,第七齿轮401带动第十五传动杆402传动第十一传动轮403,第十一传动轮403带动第十二传动轮404传动第十六传动杆405,第十六传动杆405带动第六锥齿轮406传动第三轴套407,此时,第四电动推杆409启动,第四电动推杆409带动第三轴套407,第八齿轮408随着第三轴套407一起在第十六传动杆405上滑动,滑动至第八齿轮408分别与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相啮合,可实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4015对弯管开始加工的角度加以调节,并转移到加工位置,当已经完成对弯管的缠绕防腐胶带的工作后,工作人员将胶带裁断,并在物料转移单元3015的配合下,将弯管转移到集物箱4011中的第三滑杆4012、第四滑杆4013的位置上收集,可通过第一电动滑板4010将集物箱4011脱离工作位置,而后工作人员可将集物箱4011取走。
第一角度调节单元4014包括有第十七传动杆401401、第七锥齿轮401402、第八锥齿轮401403、第十八传动杆401404、蜗杆401405、蜗轮401406、第十九传动杆401407、转动板401408、第五电动推杆401409、第六电动推杆4014010、第七电动推杆4014011、异型连接板4014012第八电动推杆4014013、第十三传动轮4014014、第十四传动轮4014015、第二十传动杆4014016、第九齿轮4014017和第二电动滑板4014018;第十七传动杆401401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4014014进行固接;第十七传动杆401401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杆401401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401402进行固接;第七锥齿轮401402与第八锥齿轮401403相啮合;第八锥齿轮401403内部轴心与第十八传动杆401404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401404与蜗杆401405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401404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蜗杆401405与蜗轮401406相啮合;蜗轮401406内部轴心与第十九传动杆401407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杆401407与第二电动滑板4014018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杆401407与转动板401408进行固接;转动板401408与第五电动推杆401409进行固接;转动板401408与第六电动推杆4014010进行固接;转动板401408与第七电动推杆4014011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401409通过连杆与第八电动推杆4014013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4014010通过连杆与第八电动推杆4014013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4014011与异型连接板4014012进行固接;异型连接板4014012与第八电动推杆4014013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4014014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4014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4014015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4014016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4014016外表面与第九齿轮4014017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4014016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板4014018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
第八齿轮408带动第九齿轮4014017带动第二十传动杆4014016,第二十传动杆4014016带动第十四传动轮4014015传动第十三传动轮4014014,第十三传动轮4014014带动第十七传动杆401401传动第七锥齿轮401402,第七锥齿轮401402带动第八锥齿轮401403传动第十八传动杆401404,第十八传动杆401404带动蜗杆401405传动蜗轮401406,蜗轮401406带动第十九传动杆401407传动转动板401408,可实现对转动板401408的角度调节,此时,第七电动推杆4014011启动,第七电动推杆4014011带动异型连接板4014012传动第八电动推杆4014013,第八电动推杆4014013在第五电动推杆401409和第六电动推杆4014010的配合下,可实现将第一支撑座2026和第二支撑座2027上的弯管取下并固定,配合第一电动塞301507和第二电动塞3015010,将弯管转移至防腐胶带缠绕区,随后,第二电动滑板4014018滑动回初始位置,可继续承接固定下一个弯管。
第三齿轮307中间部分设置为断开。
可以使得弯管可以进入到第三齿轮307中间部位便于缠绕防腐胶带。
第一电动塞301507和第二电动塞3015010均设置为一端是圆台型塞块,第一电动塞301507另一端是圆柱形滑杆。
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弯管进行固定。
第一支撑座2026和第二支撑座2027均设置为楔形的坡面上有凸起。
可以使得弯管在的切面贴合在楔形块的斜面,并通过凸起来对弯管进行定位。
上料盘2037凹槽位置设置为带有坡度。
可以使得弯管利用重力实现自动喂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架、上料单元、缠绕单元、配合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上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缠绕单元相连接;底架与配合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上料单元与配合单元相连接;缠绕单元与配合单元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上料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轴套、第四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第二轴套、第三传动杆、内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一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一转盘、第五传动杆、第二转盘、限位架、第六传动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挡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四传动轮、第七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八传动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上料盘;电机与底架进行固接;电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配合单元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轴套进行固接;第一轴套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轴套与第二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轴套通过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轴套进行固接;第二轴套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与第三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内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通过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内齿轮在远离第三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一转盘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第二转盘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与限位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转盘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限位架与第一滑杆进行固接;限位架与第二滑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杆与第二支撑座进行固接;第一滑杆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杆与第一支撑座进行固接;第二滑杆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座侧方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第一限位块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上料盘进行转动连接;上料盘与底架进行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缠绕单元包括有第五锥齿轮、第九传动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十传动杆、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胶带辊、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杆、第四齿轮、第一电动滑杆、第二电动滑杆和物料转移单元;第五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与配合单元相连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上设置有胶带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在第四齿轮远离第十传动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杆;第一电动滑杆与物料转移单元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杆与物料转移单元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物料转移单元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物料转移单元包括有第一齿条、第五齿轮、第十二传动杆、连接块、第十三传动杆、第一滑动块、第一电动塞、第十四传动杆、第二滑动块、第二电动塞、第六齿轮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一齿条与第一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五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连接块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齿轮进行固接;连接块与第十三传动杆进行固接;连接块与第十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杆与第一滑动块进行固接;第一滑动块与第一电动塞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四传动杆与第二滑动块进行固接;第二滑动块与第二电动塞进行滑动连接;第六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第二齿条与第二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配合单元包括有第七齿轮、第十五传动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六传动杆、第六锥齿轮、第三轴套、第八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滑板、集物箱、第三滑杆、第四滑杆、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和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第七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七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与第三轴套进行滑动连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齿轮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三轴套通过连接板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八齿轮一侧与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相连接;第八齿轮另一侧与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在远离第三轴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板;第四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板上设置有集物箱;集物箱内部有对称设置的第三滑杆和第四滑杆;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与底架相连接;第二角度调节单元与底架相连接;第一角度调节单元与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第一角度调节单元包括有第十七传动杆、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十八传动杆、蜗杆、蜗轮、第十九传动杆、转动板、第五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第七电动推杆、异型连接板第八电动推杆、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二十传动杆、第九齿轮和第二电动滑板;第十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七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七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相啮合;第八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与蜗杆进行固接;第十八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九传动杆与第二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九传动杆与转动板进行固接;转动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转动板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转动板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通过连杆与第八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通过连杆与第八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异型连接板进行固接;异型连接板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齿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第三齿轮中间部分设置为断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电动塞和第二电动塞均设置为一端是圆台型塞块,第一电动塞另一端是圆柱形滑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设置为楔形的坡面上有凸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其特征是,上料盘凹槽位置设置为带有坡度。
CN202110265174.0A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Active CN113021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5174.0A CN113021871B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5174.0A CN113021871B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1871A true CN113021871A (zh) 2021-06-25
CN113021871B CN113021871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46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5174.0A Active CN113021871B (zh) 2021-03-11 2021-03-11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1871B (zh)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340U (zh) * 1989-05-22 1990-02-07 武汉工业大学 90°弯管纤维缠线机
US6440245B1 (en) * 1998-11-25 2002-08-27 Socotherm S.R.L. Method for anticorrosive protection in situ of welding joints and/or of damaged coating areas of metal pipes
US20030005998A1 (en) * 1999-12-31 2003-01-09 Valero Salinas Jose Manuel Machine for applying fiberglass reinforcements in disposable column forms
CN1928415A (zh) * 2005-09-06 2007-03-14 陈炯 聚乙烯涂装弯管及制造方法和设备
CN201779404U (zh) * 2010-07-28 2011-03-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热煨弯管三层pe外防腐带缠绕装置
US20110259509A1 (en) * 2010-04-27 2011-10-27 Pirie Strewn S Pipe Joint Coating
JP2012197901A (ja) * 2011-03-23 2012-10-18 Ueki Corp 鋼管の防食被覆方法
KR101499104B1 (ko) * 2014-08-28 2015-03-12 주식회사 디에이치테크론 코팅시스템의 회전축 냉각장치
CN105666843A (zh) * 2016-03-18 2016-06-15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质弯管3pe热挤出周向缠绕成型方法
CN105835352A (zh) * 2016-03-31 2016-08-10 郑州煤炭工业技师学院 一种在管道外表面制备防腐层的制备装置
CN106081751A (zh) * 2016-08-28 2016-11-09 河南新开源石化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弯管缠绕包裹的缠绕盘
CN205705372U (zh) * 2016-03-18 2016-11-2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质弯管立面传输热缠绕3pe成型装置
CN106182732A (zh) * 2016-08-28 2016-12-07 河南新开源石化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段加热功能的弯管缠绕装置
KR20180043998A (ko) * 2016-10-21 2018-05-02 (주)광신아이에스티 배관 테이핑 장치
CN108328436A (zh) * 2018-04-04 2018-07-27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弯管防腐复合带的自动缠绕包覆机
CN108382630A (zh) * 2018-03-22 2018-08-10 魏大平 一种缠绕胶卷自适应式物流运输件的包装设备
CN208052593U (zh) * 2018-04-04 2018-11-0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弯管防腐复合带的张力智能控制装置
CN208102523U (zh) * 2018-04-04 2018-11-1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弯管缠绕机弯管的静压支撑装置
CN109732897A (zh) * 2018-12-25 2019-05-10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玻璃纤维布缠绕装置
CN111113841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无锡中油瑞德防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制管件的3lpe缠绕系统
CN111674593A (zh) * 2020-06-23 2020-09-18 昆山澳特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状芯片的后端包装装置
CN111890668A (zh) * 2020-07-31 2020-11-06 深圳普迈仕精密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塑胶管绕线设备
CN112356456A (zh) * 2021-01-12 2021-02-12 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弯头自动缠绕机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340U (zh) * 1989-05-22 1990-02-07 武汉工业大学 90°弯管纤维缠线机
US6440245B1 (en) * 1998-11-25 2002-08-27 Socotherm S.R.L. Method for anticorrosive protection in situ of welding joints and/or of damaged coating areas of metal pipes
US20030005998A1 (en) * 1999-12-31 2003-01-09 Valero Salinas Jose Manuel Machine for applying fiberglass reinforcements in disposable column forms
CN1928415A (zh) * 2005-09-06 2007-03-14 陈炯 聚乙烯涂装弯管及制造方法和设备
US20110259509A1 (en) * 2010-04-27 2011-10-27 Pirie Strewn S Pipe Joint Coating
CN201779404U (zh) * 2010-07-28 2011-03-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热煨弯管三层pe外防腐带缠绕装置
JP2012197901A (ja) * 2011-03-23 2012-10-18 Ueki Corp 鋼管の防食被覆方法
KR101499104B1 (ko) * 2014-08-28 2015-03-12 주식회사 디에이치테크론 코팅시스템의 회전축 냉각장치
CN205705372U (zh) * 2016-03-18 2016-11-2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质弯管立面传输热缠绕3pe成型装置
CN105666843A (zh) * 2016-03-18 2016-06-15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质弯管3pe热挤出周向缠绕成型方法
CN105835352A (zh) * 2016-03-31 2016-08-10 郑州煤炭工业技师学院 一种在管道外表面制备防腐层的制备装置
CN106081751A (zh) * 2016-08-28 2016-11-09 河南新开源石化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弯管缠绕包裹的缠绕盘
CN106182732A (zh) * 2016-08-28 2016-12-07 河南新开源石化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三段加热功能的弯管缠绕装置
KR20180043998A (ko) * 2016-10-21 2018-05-02 (주)광신아이에스티 배관 테이핑 장치
CN108382630A (zh) * 2018-03-22 2018-08-10 魏大平 一种缠绕胶卷自适应式物流运输件的包装设备
CN108328436A (zh) * 2018-04-04 2018-07-27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弯管防腐复合带的自动缠绕包覆机
CN208052593U (zh) * 2018-04-04 2018-11-0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弯管防腐复合带的张力智能控制装置
CN208102523U (zh) * 2018-04-04 2018-11-1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弯管缠绕机弯管的静压支撑装置
CN109732897A (zh) * 2018-12-25 2019-05-10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道玻璃纤维布缠绕装置
CN111113841A (zh) * 2019-12-31 2020-05-08 无锡中油瑞德防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制管件的3lpe缠绕系统
CN111674593A (zh) * 2020-06-23 2020-09-18 昆山澳特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状芯片的后端包装装置
CN111890668A (zh) * 2020-07-31 2020-11-06 深圳普迈仕精密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塑胶管绕线设备
CN112356456A (zh) * 2021-01-12 2021-02-12 胜利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弯头自动缠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1871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5859A (zh) 一种具有定点弯折功能的建筑钢管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21871A (zh) 一种采用圆弧摆动方式的弯头处胶带缠绕装置
CN110645421B (zh) 一种排水管道用防粘手型粘接设备
CN210818246U (zh) 一种供暖管道架设用焊接辅助器
CN217191730U (zh) 一种带有自动上下料机构的铝板钢卷开卷机
CN215615947U (zh) 一种变压器整流器生产加工用焊接装置
CN212875260U (zh) 一种建筑电气工程穿线施工装置
CN115008865A (zh) 一种烟草用铝箔纸制备装置
CN205687130U (zh) 无缝钢管的加工输送装置
CN206413579U (zh) 一种鸡笼自动清粪装置
CN213674072U (zh) 一种可调管拖架
CN215797631U (zh) 一种塑料管材自动收卷装置
CN201834536U (zh) 圆罐自动磁性翻罐机构
CN207258527U (zh) 一种钢管输送机
CN113147961A (zh) 一种报废汽车放油平台
CN220946774U (zh) 一种大管径管道热熔连接的辅助装置
CN220182098U (zh) 一种保温板加工用运输机
CN106081681B (zh) 一种防焊带堆积的送料盘装置
CN218144617U (zh)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CN217375467U (zh) 一种定子铁芯的运输支架结构
CN205057474U (zh) 一种拧接机用自动进退料系统
CN114536182B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设备用具有防护结构的废料收集装置
CN113829557B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服装配件生产用胶体浇注装置
CN218878955U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的自动输送装置
CN212703806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快速弯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4

Address after: 276700 Residence in Baimao Town, Linshu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yi Qinz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037000 1st floor, Shop 6, building B6, liugangyuan community, South Ring Road,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uo Boch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