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1717B -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1717B
CN113021717B CN202110322872.XA CN202110322872A CN113021717B CN 113021717 B CN113021717 B CN 113021717B CN 202110322872 A CN202110322872 A CN 202110322872A CN 113021717 B CN113021717 B CN 113021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mold
cavity
air bag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228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1717A (zh
Inventor
王曼溶
王文彪
鲍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21103228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17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1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1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1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1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9/00Shaping by casting, i.e. introduc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into a mould or between confining surfaces without significant moulding pres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9/2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39/26Moulds or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22/00Hollow articles
    • B29L2022/02Inflatable articles
    • B29L2022/027Air bag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能扣合在第一模板顶面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分别设置有在两者扣合时形成注液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模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且与外部连通的补液腔,所述模具还包括能伸入注液腔内的内腔球,所述内腔球的外壁与注液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成型腔。本发明能防止漏液,且保证成型的气囊为完整球形空心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机器人技术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2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历了短短的50年,已取得巨大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在经历了诞生、成长、成熟期后,已成为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装备,而且工业机器人不仅在工厂里成了工人必不可少的伙伴,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航空航天、军事、服务、娱乐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刚性机器人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分成熟。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
机器人发展到今天,在很多机器人能源的设计中都会用到气动驱动,而气体需要一个载体,才能将动力传递给机器人。而这种载体通常需要根据机器人的需求而改变,并且多为软性材质(可变形),通常采用球状气囊,因此需要制备满足机器人气动能源载体所需形状的软性材质模具,现有的模具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没有考虑到留有内腔,加工不合理也会导致模具和材料的报废,因而合理的加工十分重要。
例如公告号为CN204027112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硅胶球型冰模,所述的硅胶球型冰模包括:硅胶模具、环保食品级塑胶模具,硅胶模具模腔是半球型,环保食品级塑胶模具模腔也是半球型,硅胶模具和环保食品级塑胶模具结合在一起后,模腔组合成球型。
公告号为CN110228212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囊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所述基于气囊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基于气囊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本体,所述基于气囊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本体包括可充气膨胀的芯模、阴模、用于加热所述芯模的加热装置和用于给所述芯模充气或放气的充放气装置,所述阴模套设在所述芯模的外周,且所述芯模充气膨胀后仍保持在阴模内;所述阴模内壁上设有用于检测阴模内表面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充放气装置位于所述芯模的一端。该方案中通过芯模充气膨胀获得空心材料,但该模具结构复杂,其成模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能防止漏液,且保证成型的气囊为完整球形空心结构。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和能扣合在第一模板顶面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分别设置有在两者扣合时形成注液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模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且与外部连通的补液腔,所述模具还包括能伸入注液腔内的内腔球,所述内腔球的外壁与注液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成型腔。
本方案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采取上下扣合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模具漏液的问题,同时增加了补液腔,方便后续补液,解决了硅胶固化后体积减小回缩得不到完整球形结构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模板的上方设置有能扣在其顶面的盖板;
所述内腔球上连接有轴棒,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轴棒插入、用于固定内腔球的的通孔。通过设置轴棒方便对内腔球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内腔球贴壁。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补液腔相通的进气孔和补液孔,方便进入空气,有助于冷却成模,同时方便后续补液。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的结合面上的凸台和设置在另一个的结合面上凹台配合固定。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台。
采用凸台凹台配合,方式简单,配合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与第二模板通过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的结合面上的凸台和设置在另一个的结合面上凹台配合固定。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盖板和第二模板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台。
采用凸台凹台配合,方式简单,配合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内腔球和轴棒均由PLA材料3D打印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采取上下扣合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模具漏液的问题。
(2)增加了补液腔,方便后续补液,解决了硅胶固化后体积减小回缩得不到完整球形结构的问题。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模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包括第一模板1、扣合在第一模板1顶面的第二模板2以及扣合在第二模板2顶面的盖板3,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分别设置有在两者扣合时形成注液腔4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21,为了方便加工制造,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主体结构相同,也即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21的结构也相同,第二模板2上还设置有与第二腔室21连通、且与外部连通的补液腔22。
模具还包括伸入注液腔4内的内腔球5,内腔球5的外壁与注液腔4的内壁之间形成成型腔。为了方便对内腔球5的位置进行固定,内腔球5上连接有轴棒6,盖板3上设置有供轴棒6插入的通孔31,以避免内腔球5贴壁。
本实施例中,盖板3上设置有与补液腔22相通的进气孔32和补液孔33,进气孔32方便进入空气,有助于冷却成模。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之间以及盖板3与第二模板2之间均采用凸台、凹台的配合方式,具体地,第一模板1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一个第一凹台12,第二模板2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一个与第一凹台12配合的第一凸台23;第二模板2与盖板3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一个第二凹台24,盖板3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一个与第二凹台24配合的第二凸台34。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盖板3、内腔球5和轴棒6均由PLA材料3D打印成型。
本发明的制备球形气囊的过程:
先将内腔球5的轴棒6插入盖板3的通孔31中,再将第二模板2通过定位设计和第一模板1结合起来,将制备气囊的硅胶体灌入第二模板2和第一模板1的组合体中,再将盖板3和第二模板2通过定位设计结合起来,后续通过盖板3上的补液孔33进行补液,当硅胶球形气囊成型后对其进行简单的修剪即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和能扣合在第一模板顶面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分别设置有在两者扣合时形成注液腔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模板上还设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且与外部连通的补液腔,所述模具还包括能伸入注液腔内的内腔球,所述内腔球的外壁与注液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第二模板的上方设置有能扣在其顶面的盖板;所述内腔球上连接有轴棒,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轴棒插入、用于固定内腔球的通孔;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补液腔相通的进气孔和补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的结合面上的凸台和设置在另一个的结合面上凹台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第二模板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的结合面上的凸台和设置在另一个的结合面上凹台配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盖板和第二模板的结合面的四角位置各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台和凹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内腔球和轴棒均由PLA材料3D打印成型。
CN202110322872.XA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Active CN113021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2872.XA CN113021717B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2872.XA CN113021717B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1717A CN113021717A (zh) 2021-06-25
CN113021717B true CN113021717B (zh) 2022-10-14

Family

ID=76473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22872.XA Active CN113021717B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17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99204B1 (en) * 2011-12-30 2016-10-12 Green Island International TCM Group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king silicon cupping applia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1717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8701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双层气袋的制备方法
CN103273604A (zh) 一种复合材料空心结构件固化成型方法
CN106424582A (zh) 涡轮增压器壳体铸造用砂芯成型工艺
CN113021717B (zh)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CN108274780A (zh) 一种空心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
CN113021718A (zh) 一种用于制作球状气囊的模具
CN200974309Y (zh) 一种乳胶气袋模型
CN219705910U (zh) 一种橡胶气囊制备用模具
CN210553130U (zh) 一种基于气囊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CN202186225U (zh) 一种简易拆装的立体工艺品
CN200991539Y (zh) 软式网球
CN207465710U (zh) 一种造型加工发泡聚乙烯产品的模具
CN211105742U (zh) 一体化成型的六旋翼无人机机身模具
CN108466387B (zh) 球体成型模具及工艺
CN106956448A (zh) 一种镂空球的制作方法
CN209078999U (zh) 用于制作无人机异型复合管状件的气囊软模工装
CN206780880U (zh) 一种聚醚醚酮的注塑成型模具
CN101347991A (zh) 拉料倒扣新型结构
CN206393795U (zh) 一种带有水冷管的复合正反挤压模具
CN213618469U (zh) 一种新型风胎进气结构
CN205818295U (zh) 三维数控浇注成型机
CN204196582U (zh) 一种新型碳纤维轮辋
CN219883344U (zh) 一种无人机复合材料舵面的整体成型工装
CN205310858U (zh) 一种乳腺机支撑碳板的制作模具
CN211662644U (zh) 一种汽车腰撑气袋焊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