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7419A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7419A
CN112987419A CN202110396732.7A CN202110396732A CN112987419A CN 112987419 A CN112987419 A CN 112987419A CN 202110396732 A CN202110396732 A CN 202110396732A CN 112987419 A CN112987419 A CN 112987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reflection
transmission
back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67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7419B (zh
Inventor
任庆玲
王臣
陈湃杰
马玉杰
曾强
孔祥建
彭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hengdu Tianma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hengdu Tianma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Chengdu Tianma Micr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67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7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7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7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7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7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中,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和背光层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第二液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控制层、背光层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这样两个显示部件共用一个背光层,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第一反射透射层和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在背光层用于为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利用背光层可以控制液晶层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模式的控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的同时,简化显示装置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器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存在利用显示装置实现双面显示的需求,即可以在显示装置两侧显示图像,目前的双面显示装置通常是将两个独立的显示部件的背面贴合,从而实现双面显示,两个独立的显示部件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背光层,因此导致显示装置整体厚度较厚,且两个背光层会导致成本较高。
参考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双面显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两个独立的显示部件,这里记为第一显示部件和第二显示部件,第一显示部件包括第一偏光膜层POL1、第一液晶层LCD1、第二偏光膜层POL2、第一背光层BLU1,第二显示部件包括第二背光层BLU2、第三偏光膜层POL3、第二液晶层LCD2、第四偏光膜层POL4,其中第一背光层BLU1和第二背光层BLU2利用贴合胶贴合,从而使第一显示部件和第二显示部件贴合在一起,第一显示部件和第二显示部件可以独立显示,因此二者贴合形成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双面显示。
然而,这种结构整体厚度较厚,且两个背光层会导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降低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以及制造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
所述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所述背光层用于为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所述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包括金属反射部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薄膜晶体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层为透明材质,在所述第一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在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
可选的,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偏光膜层和第一彩色滤光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偏光膜层和第二彩色滤光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三偏光膜层,和/或,所述第二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四偏光膜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依次形成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
所述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所述背光层用于为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所述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包括金属反射部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薄膜晶体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层为透明材质,在所述第一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在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
可选的,形成所述第一液晶层之后,还包括:形成第一偏光膜层和第一彩色滤光层;
和/或,在形成所述第二液晶层之后,还包括:
形成第二偏光膜层和第二彩色滤光层。
可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三偏光膜层,和/或,在所述第二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四偏光膜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其中,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和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第二液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控制层、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这样两个显示部件共用一个背光层,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
此外,第一反射透射层和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背光层用于为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因此利用背光层可以控制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模式的控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的同时,简化显示装置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双面显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申请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申请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存在利用显示装置实现双面显示的需求,即可以在显示装置两侧显示图像,目前的双面显示装置通常是将两个独立的显示部件的背面贴合,从而实现双面显示,两个独立的显示部件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背光层,因此导致显示装置整体厚度较厚,且两个背光层会导致成本较高。
参考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双面显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两个独立的显示部件,这里记为第一显示部件和第二显示部件,第一显示部件包括第一偏光膜层POL1、第一液晶层LCD1、第二偏光膜层POL2、第一背光层BLU1,第二显示部件包括第二背光层BLU2、第三偏光膜层POL3、第二液晶层LCD2、第四偏光膜层POL4,其中第一背光层BLU1和第二背光层BLU2利用贴合胶贴合,从而使第一显示部件和第二显示部件贴合在一起,第一显示部件和第二显示部件可以独立显示,因此二者贴合形成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双面显示。
然而,这种结构整体厚度较厚,且两个背光层会导致成本较高。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其中,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和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第二液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控制层、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这样两个显示部件共用一个背光层,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
此外,第一反射透射层和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背光层用于为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因此利用背光层可以控制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模式的控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的同时,简化显示装置的控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200,该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210、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第一控制层230、背光层240、第二控制层250、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第二液晶层27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层210、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第一控制层230、背光层240、第二控制层250、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和第二液晶层270依次在纵向相互堆叠形成显示装置200,其中,背光层240居中,用于向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提供光照,以便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利用光照进行显示。第一控制层230和第二控制层250相对于背光层240相对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也相对于背光层240相对设置,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也相对于背光层240相对设置。
具体的,第一液晶层210、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第一控制层230和背光层240可以构成一个单面的显示部件,第二液晶层270、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第二控制层250、背光层240可以构成另一个单面的显示部件,两个显示部件可以共用一个背光层240,两个显示部件相对设置,可以实现双面显示,相较于每一个显示部件都具有自己的背光层,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利用一个背光层240即可实现双面显示,能够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0采用了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即可以实现透射式液晶显示,也可以实现反射式液晶显示。其中,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包括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包括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位于同一显示像素的范围内,参考图3所示,显示像素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红色显示像素、绿色显示像素和蓝色显示像素,每个显示像素内都可以包括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以便进行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的切换。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的个数,例如,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都为一个,第一反射区2201占据该显示像素的一半面积。同样的,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也位于同一显示像素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定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的个数,例如,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都为一个,第二反射区2601占据该显示像素的一半面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反射区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反射区2201对应第二透射区2602设置,第一透射区2201对应第二反射区2601设置。具体的,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透射区2602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透射区2602的宽度相同。同样的,第一透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一透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的宽度相同或相近。通过将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反射区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将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第二反射区2601作为反射部件,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将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第一反射区2201作为反射部件,可以用于提高背光层240的亮度,实现低功耗的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反射区可以包括金属反射部件,即在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设置金属反射部件,可以增加光线的反射率,反射率可以达到98%,能够增强显示效果。具体的,金属反射部件的材料可以是铜、镁、铝或镍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层230可以用于控制第一液晶层210的液晶分子方向,第二控制层250可以用于控制第二液晶层270的液晶分子方向。具体的,第一控制层230和第二控制层250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可以利用TFT控制液晶分子方向实现显示装置的页面显示。具体的,第一控制层230和第二控制层250可以是透明材质,以便背光层240的光线顺利出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可以都工作在透射模式,也可以都工作在反射模式,也可以其中一个液晶层工作在透射模式,另一个液晶层工作在反射模式,还可以只有其中一个液晶层工作,另一个液晶层不工作,即不进行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在背光层240为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210、第二液晶层270或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工作于透射模式,此时,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用于反射背光层240的光。也就是说,在第一液晶层210工作于透射模式时,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第二反射区2601用于反射背光层240的光,在,第二液晶层270工作于透射模式时,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第一反射区2201用于反射背光层240的光。在背光层240不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210、第二液晶层270或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工作于反射模式。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背光层240来控制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模式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层240可以包括光源,具体的,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背光层240可以包括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增亮层、第一扩散层、第二增亮层、导光层、第三增亮层、第二扩散层、第四增亮层。光源可以设置在背光层240的侧面,具体的,光源可以设置在导光层侧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第一液晶层210远离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偏光膜层310和第一彩色滤光层320,其中,第一彩色滤光层320在第一液晶层210与第一偏光膜层310之间。第二液晶层270远离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偏光膜层330和第二彩色滤光层340,第二彩色滤光层340在第二液晶层270与第二偏光膜层330之间。第一控制层230和背光层240之间形成第三偏光膜层350。第二控制层250和背光层240之间形成第四偏光膜层36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其中,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和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第二液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控制层、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这样两个显示部件共用一个背光层,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此外,第一反射透射层和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背光层用于为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因此利用背光层可以控制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模式的控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的同时,简化显示装置的控制。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参考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依次形成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所述背光层用于为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所述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依次形成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210、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第一控制层230、背光层240、第二控制层250、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第二液晶层27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层210、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第一控制层230、背光层240、第二控制层250、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和第二液晶层270依次在纵向相互堆叠形成显示装置200,其中,背光层240居中,用于向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提供光照,以便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利用光照进行显示。第一控制层230和第二控制层250相对于背光层240相对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也相对于背光层240相对设置,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也相对于背光层240相对设置。
具体的,第一液晶层210、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第一控制层230和背光层240可以构成一个单面的显示部件,第二液晶层270、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第二控制层250、背光层240可以构成另一个单面的显示部件,两个显示部件可以共用一个背光层240,两个显示部件相对设置,可以实现双面显示,相较于每一个显示部件都具有自己的背光层,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需要利用一个背光层240即可实现双面显示,能够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200采用了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即可以实现透射式液晶显示,也可以实现反射式液晶显示。其中,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包括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包括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位于同一显示像素的范围内,参考图3所示,显示像素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红色显示像素、绿色显示像素和蓝色显示像素,每个显示像素内都可以包括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以便进行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的切换。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的个数,例如,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一透射区2202都为一个,第一反射区2201占据该显示像素的一半面积。同样的,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也位于同一显示像素的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定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的个数,例如,同一显示像素范围内第二反射区2601和第二透射区2602都为一个,第二反射区2601占据该显示像素的一半面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反射区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反射区2201对应第二透射区2602设置,第一透射区2201对应第二反射区2601设置。具体的,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透射区2602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透射区2602的宽度相同。同样的,第一透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上下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一透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的宽度相同。通过将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反射区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将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第二反射区2601作为反射部件,第二反射透射层260将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第一反射区2201作为反射部件,可以用于提高背光层240的亮度,实现低功耗的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反射透射层220和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反射区可以包括金属反射部件,即在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设置金属反射部件,可以增加光线的反射率,反射率可以达到98%,能够增强显示效果。具体的,金属反射部件的材料可以是铜、镁、铝或镍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层230可以用于控制第一液晶层210的液晶分子方向,第二控制层250可以用于控制第二液晶层270的液晶分子方向。具体的,第一控制层230和第二控制层250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可以利用TFT控制液晶分子方向实现显示装置的页面显示。具体的,第一控制层230和第二控制层250可以是透明材质,以便背光层240的光线顺利出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可以都工作在透射模式,也可以都工作在反射模式,也可以其中一个液晶层工作在透射模式,另一个液晶层工作在反射模式,还可以只有其中一个液晶层工作,另一个液晶层不工作,即不进行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在背光层240为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210、第二液晶层270或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工作于透射模式,此时,第一反射区2201和第二反射区2601用于反射背光层240的光。也就是说,在第一液晶层210工作于透射模式时,第二反射透射层260的第二反射区2601用于反射背光层240的光,在,第二液晶层270工作于透射模式时,第一反射透射层220的第一反射区2201用于反射背光层240的光。在背光层240不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210、第二液晶层270或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工作于反射模式。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背光层240来控制第一液晶层210和第二液晶层270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模式的控制。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背光层240可以包括光源,具体的,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背光层240可以包括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增亮层、第一扩散层、第二增亮层、导光层、第三增亮层、第二扩散层、第四增亮层。光源可以设置在背光层240的侧面,具体的,光源可以设置在导光层侧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形成第一液晶层210之后,还可以形成第一偏光膜层310和第一彩色滤光层320,第一彩色滤光层320形成在第一液晶层210与第一偏光膜层310之间。在形成第二液晶层270之后,还可以形成第二偏光膜层330和第二彩色滤光层340,第二彩色滤光层340形成在第二液晶层270与第二偏光膜层330之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控制层230和背光层240之间形成第三偏光膜层350。还可以在第二控制层250和背光层240之间形成第四偏光膜层36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其中,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和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第二液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控制层、背光层可以构成单面的显示部件,这样两个显示部件共用一个背光层,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此外,第一反射透射层和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背光层用于为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第一液晶层和/或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因此利用背光层可以控制第一液晶层和第二液晶层的工作模式,简化了工作模式的控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降低显示装置的成本的同时,简化显示装置的控制。
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元件时,冠词“一”、“一个”、“这个”和“所述”都意图表示有一个或多个元件。词语“包括”、“包含”和“具有”都是包括性的并意味着除了列出的元件之外,还可以有其它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 Memory,RAM)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装置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装置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
所述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所述背光层用于为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所述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包括金属反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薄膜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为透明材质,在所述第一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在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偏光膜层和第一彩色滤光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偏光膜层和第二彩色滤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三偏光膜层,和/或,所述第二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四偏光膜层。
7.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形成纵向堆叠的第一液晶层、第一反射透射层、第一控制层、背光层、第二控制层、第二反射透射层、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反射区和透射区,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透射区对应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设置;
所述第一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所述第二控制层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的液晶分子方向;在所述背光层用于为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所述第二液晶层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在所述背光层不提供光照时,所述第一液晶层和/或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反射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包括金属反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第二控制层包括薄膜晶体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层为透明材质,在所述第一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二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在所述第二液晶层工作于透射模式时,所述第一反射透射层的反射区用于反射所述背光层的光。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液晶层之后,还包括:形成第一偏光膜层和第一彩色滤光层;
和/或,在形成所述第二液晶层之后,还包括:
形成第二偏光膜层和第二彩色滤光层。
12.根据权利要求7-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三偏光膜层,和/或,在所述第二控制层和所述背光层之间形成第四偏光膜层。
CN202110396732.7A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987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6732.7A CN112987419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6732.7A CN112987419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7419A true CN112987419A (zh) 2021-06-18
CN112987419B CN112987419B (zh) 2023-09-15

Family

ID=7633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6732.7A Active CN112987419B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7419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3768A (ja) * 1999-07-16 2001-02-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107460A (ja) * 2001-10-02 2003-04-09 Nippon Paint Co Ltd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046050A (ja) * 2002-05-15 2004-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45727A (ja) * 2002-07-11 2004-02-12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40090410A1 (en) * 2002-11-06 2004-05-13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4151560A (ja) * 2002-10-31 2004-05-27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40136155A1 (en) * 2002-10-30 2004-07-15 Yasunori Onishi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610845A (zh) * 2002-06-04 2005-04-27 东丽株式会社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滤色器及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KR20050107728A (ko) * 2004-05-10 2005-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부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70071807A (ko) * 2005-12-30 2007-07-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070206137A1 (en) * 2004-08-17 2007-09-06 Takashi Akiyama Display Apparatus
US20080106680A1 (en) * 2006-09-29 2008-05-08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26703A (zh) * 2008-03-04 2009-09-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透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66132A (zh) * 2010-12-08 2012-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半反半透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JP2012202932A (ja) * 2011-03-28 2012-10-22 Seiko Instruments Inc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CN103293793A (zh) * 2013-05-31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99213A (zh) * 2014-08-18 2014-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US20160018697A1 (en) * 2013-08-16 2016-01-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342024A1 (en) * 2014-12-10 2016-11-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 liquid crystal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8681143A (zh) * 2018-06-20 2018-10-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190064616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3768A (ja) * 1999-07-16 2001-02-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107460A (ja) * 2001-10-02 2003-04-09 Nippon Paint Co Ltd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046050A (ja) * 2002-05-15 2004-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610845A (zh) * 2002-06-04 2005-04-27 东丽株式会社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滤色器及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JP2004045727A (ja) * 2002-07-11 2004-02-12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40136155A1 (en) * 2002-10-30 2004-07-15 Yasunori Onishi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4151560A (ja) * 2002-10-31 2004-05-27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40090410A1 (en) * 2002-11-06 2004-05-13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KR20050107728A (ko) * 2004-05-10 2005-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부 표시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070206137A1 (en) * 2004-08-17 2007-09-06 Takashi Akiyama Display Apparatus
KR20070071807A (ko) * 2005-12-30 2007-07-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080106680A1 (en) * 2006-09-29 2008-05-08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26703A (zh) * 2008-03-04 2009-09-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透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66132A (zh) * 2010-12-08 2012-07-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半反半透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JP2012202932A (ja) * 2011-03-28 2012-10-22 Seiko Instruments Inc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CN103293793A (zh) * 2013-05-31 2013-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18697A1 (en) * 2013-08-16 2016-01-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199213A (zh) * 2014-08-18 2014-1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US20160342024A1 (en) * 2014-12-10 2016-11-2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a liquid crystal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20190064616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8681143A (zh) * 2018-06-20 2018-10-1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LIN LI: "Research on LCD displa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based on mini‐LED backlight", SID SYMPOSIUM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
付宁;毛洁;: "双面显示设备专利技术综述", 科技创新与应用, no. 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7419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50712B2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041620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system,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same, electronic device, program,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light guide element
US20070139966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JP2002174780A (ja) 反射型カラー表示器
US7796215B2 (en) Double si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olarizing element between tw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s
US20120026423A1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using the same
EP1882880A1 (en) Backlit Apparatus with Particular Light-Redirecting Film
US20120154711A1 (en) 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050004067A (ko) 2 중 표시의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0017417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2006926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for the same
US2009025679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dynamic backlighting
CN1109081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4941189B2 (ja) 照明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6008253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JP4546730B2 (ja)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52332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2987419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3873256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KR102444400B1 (ko) 양면 표시장치 및 그를 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015136B1 (ko) 액정 장치, 전자 기기 및 조명 장치
JP200234131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048670A (ja) 両面発光装置
CN217543588U (zh) 双面液晶显示模组
US730470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mirror face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