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3177B -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3177B
CN101533177B CN2009101345253A CN200910134525A CN101533177B CN 101533177 B CN101533177 B CN 101533177B CN 2009101345253 A CN2009101345253 A CN 2009101345253A CN 200910134525 A CN200910134525 A CN 200910134525A CN 101533177 B CN101533177 B CN 101533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double
lcd device
polariz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45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3177A (zh
Inventor
林柳成
宋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9101345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5331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533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3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3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31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前光组件、一液晶面板组、一第一偏振光膜片以及一切换式液晶薄膜。上述前光组件包括一前光单元以及一光源组;液晶面板组设置于前光单元的抗反射面侧,包括一液晶面板以及一滤光片;第一偏振光膜片设置于液晶面板组与前光组件之间;切换式液晶薄膜设置于液晶面板的第二表面侧,或是设置于前光单元的反射透射面侧,且切换式液晶薄膜可于透明的第一状态以及不透明的第二状态间切换。

Description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本申请是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月6日申请的名称为“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申请号为200510004111.0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将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设置于具掀盖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技术的进步,显示装置已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不断演进而产生各种新式的显示装置。其中,液晶显示装置(LCD)具备轻薄、省电、低辐射等优点,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今常见的显示装置的一,可广泛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摄录像机、移动电话等通讯、信息或消费性电子产品之中。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以一液晶面板(LCD panel)进行显示,液晶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因此必须供应亮度充分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此一供应光源的功能即由可由背光(backlight,BL)组件或前光(frontlight,FL)组件来进行。背光组件与前光组件的区分原则上是以其与液晶面板的相对位置来进行区分,背光组件一般位于液晶面板与滤光片后面,主要用于透射式面板,而前光组件位于液晶面板与滤光片前面,主要用于反射式与半透射半反射式面板。背光组件可依其光源配置的不同,而分为侧光式背光组件以及直下式背光组件两种。其中,侧光式背光组件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与反射板的侧边,可节省空间要求。因此,一般重视可携带性的移动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或移动电话等,经常采用侧光式背光组件以供应光源。至于前光组件,一般也都将光源设置在侧边,同样可达到空间要求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笔记型计算机或移动电话等移动式电子装置中,常采用将显示屏幕设计成掀盖式的结构。为使移动式电子装置在掀盖打开或闭合时均可使用,因此最好采用双面式的显示屏幕。图1A显示一种公知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图1A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00中,上方的屏幕为第一屏幕110,而下方的屏幕则为第二屏幕120,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分别采用独立的两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两组侧光式背光组件。第一屏幕110采用第一液晶面板111做为显示面板,其侧光式背光组件则包括第一光源组112、第一反射板113、第一导光板114、以及其它必须的光学膜片115,例如第一扩散板116、第一下偏振光膜片(bottom polarizing film,BTMPF)117、第一彩色滤光片118以及第一上偏振光膜片(TOP PF)119等。第二屏幕120采用第二液晶面板121,其侧光式背光组件则包括第二光源组122、第二反射板123、第二导光板124、以及其它必须的光学膜片125,例如第二扩散板126、第二下偏振光膜片(BTM PF)127、第二彩色滤光片128以及第二上偏振光膜片(TOP PF)129等。另外,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的外侧,分别以胶框130包覆。如此,即可使得人眼在第一屏幕110侧或是第二屏幕120侧都可分别看到显示的影像画面。
上述图1A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中,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的组件是各自独立,互不干涉的。然而,这样的配置实质上等于只是将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两个独立分离的屏幕迭设于掀盖的两侧,两者独立运作,并未达到任何特殊效果,且会使得掀盖的厚度增加。针对这个问题,可将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的适当组件加以合并,而成为例如图1B中所示的结构。
图1B中的公知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00’中,上方的屏幕为第一屏幕110,而下方的屏幕则为第二屏幕120,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分别采用独立的两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屏幕110采用第一液晶面板111做为显示面板,第二屏幕120采用第二液晶面板121。与图1A中的公知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00不同的处,在于图1B的公知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00’其侧光式背光组件并非完全独立,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的侧光式背光组件共同采用光源组102与导光板104等共享组件,而其它光学膜片则与图1A相同,为彼此独立的组件,例如第一屏幕110的侧光式背光组件中独立的光学膜片115包括第一扩散板116、第一下偏振光膜片117、第一彩色滤光片118以及第一上偏振光膜片119等;第二屏幕120的侧光式背光组件中独立的光学膜片125则包括第二扩散板126、第二下偏振光膜片127、第二彩色滤光片128以及第二上偏振光膜片129等。
然而,即使采用图1B中的公知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00’,可以通过光源组102与导光板104等共享组件减少厚度,但第一屏幕110与第二屏幕120中侧光式背光组件仍然是独立运作的,其它光学膜片等大部分组件很难再设置成共享的组件,因此重复使用的组件仍然很多,很难再减少厚度,不易达到薄型化的要求。
另外,采用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或移动电话等,可将其具有的两个显示屏幕分为主显示屏幕以及次显示屏幕。图1C与图1D显示具有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一例。如图1C所示,当使用者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掀盖220闭合于本体210时,主显示屏幕222处于被遮蔽的情况,而次显示屏幕224可进行显示动作。如图1D所示,当使用者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掀盖220打开时,则可直接由主显示屏幕222进行显示动作,此时,次显示屏幕224的显示动作则变为非必要的。若是能使次显示屏幕224在掀盖220打开的状态下不进行显示动作,则可避免使用者以外的外人看到显示内容,以保留个人隐私。然而,如此必须采用分离的驱动IC以及电路板,以使得主显示屏幕222与次显示屏幕224的显示动作分离,对于制造成本而言并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形态揭示一种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前光组件、一液晶面板组、一第一偏振光膜片以及一切换式液晶薄膜。前光组件包括一前光单元(frontlight unit,FLU)以及一光源组,前光单元具有一反射透射面以及一抗反射面;光源组设置于前光单元的一侧边。液晶面板组设置于前光单元的抗反射面侧,包括一液晶面板以及一滤光片,其中液晶面板具有朝向前光组件的第一表面以及相反于前光组件的第二表面;滤光片设置于液晶面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第一偏振光膜片设置于液晶面板组与前光组件之间。切换式液晶薄膜设置于液晶面板的第二表面侧,或是设置于前光单元的反射透射面侧。切换式液晶薄膜切换于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当切换于第一状态时,切换式液晶薄膜是为透明的,当切换于第二状态时,切换式液晶薄膜是为不透明的。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形态还揭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一本体以及一掀盖,掀盖可转动地设置于本体,其中掀盖具有上述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切换式液晶薄膜最好设置于掀盖相反于本体的一侧。
上述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中,液晶面板可为一透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或是一半透射半反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切换式液晶薄膜则可为一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Polymer Dispersed LiquidCrystal,PDLC)。滤光片可为一彩色滤光片。另外,第一偏振光膜片可为一抗反射(anti-reflective,AR)式偏振光板,或是一抗反射抗眩光(anti-reflective &antiglare,AR-AG)式偏振光板。第一偏振光膜片与前光单元的抗反射面之间也可涂布有一光学胶膜层,以增加抗反射性。
另外,上述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中,可还包括一第二偏振光膜片,该第二偏振光膜片设置于液晶面板的第二表面侧。第二偏振光膜片可为一增亮聚光膜片(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式偏振光板。
另外,上述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中,第一偏振光膜片与前光单元的抗反射面之间可具有一间隙。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是显示一公知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B是显示另一公知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C是显示具有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掀盖是闭合的;
图1D是显示具有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掀盖是打开的;
图2A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B是显示具有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掀盖是闭合的;
图2C是显示具有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掀盖是打开的;
图3A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B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C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3D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A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B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C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D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A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B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C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6D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A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B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C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7D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2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10  透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
10’半透射半反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
12  第一表面
14  第二表面
16  反射体
20  滤光片
30  第一偏振光膜片
40  第二偏振光膜片
50   前光单元
52   反射透射面
54   抗反射面
60   光源组
70   切换式液晶薄膜
80   驱动IC
90   胶框
100  100’  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102  光源组
104  导光板
110  第一屏幕
111  第一液晶面板
112  第一光源组
113  第一反射板
114  第一导光板
115  光学膜片
116  第一扩散板
117  第一下偏振光膜片
118  第一彩色滤光片
119  第一上偏振光膜片
120  第二屏幕
121  第二液晶面板
122  第二光源组
123  第二反射板
124  第二导光板
125  光学膜片
126  第二扩散板
127  第二下偏振光膜片
128  第二彩色滤光片
129  第二上偏振光膜片
130  胶框
200  可携式电子装置
210  本体
220  掀盖
222  主显示屏幕
224  次显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A,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的结构。图2A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一液晶面板10、一滤光片20、一第一偏振光膜片30、一第二偏振光膜片40、一前光单元50、一光源组60、一切换式液晶薄膜70、驱动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显示的一驱动IC 80以及包覆上述组件的胶框90。其中,液晶面板10与滤光片20构成一液晶面板组,而前光单元50与光源组60则构成一前光组件。以下根据图2A分别说明各组件的结构与连接关系。
前光组件中,前光单元50具有一反射透射面52以及一抗反射面54,反射透射面52一般具有可使光线透射与反射的形状,例如图2A所示的V字形表面结构,抗反射面54则为具有抗反射特性的平面。光源组60则设置于前光单元50的一侧边(例如图2A的左侧),向前光单元50投射光线,由反射透射面52将光线朝图2A的下方反射。
液晶面板组设置于前光组件的前光单元50的抗反射面52侧。本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组中,液晶面板10是为一透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具有朝向前光组件的第一表面12以及相反于前光组件的第二表面14,滤光片20则可为一彩色滤光片或是其它形式的滤光膜片,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一表面12侧。
第一偏振光膜片30设置于液晶面板组与前光组件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光膜片30贴附于液晶面板10的第一表面12侧,例如可直接贴附于滤光片20上。第二偏振光膜片4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例如可直接贴附于液晶面板12的第二表面14上。第一偏振光膜片30一般可采用具有抗反射特性的偏振光膜,而第二偏振光膜片40则可将光线部分反射,使反射光线反射回前光组件,穿过前光单元50的反射透射面52而朝向上方的切换式液晶薄膜70射出,未反射的光线则向下射出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
本实施例中,切换式液晶薄膜70设置于前光单元50的反射透射面52侧,且切换式液晶薄膜70可切换于透明的第一状态以及不透明的第二状态之间。本实施例的切换式液晶薄膜70可采用一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的特性在于可通过一驱动电压而改变液晶排列而改变其透光状态。当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未通电时,液晶分子的排列不规则,使得光线无法通过,因此为不透明的;若是给予一驱动电压,使得液晶分子的排列规则化,则可使得光线可透过,成为透明的薄膜。由于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的上述特性,可应用于切换式液晶薄膜70的状态切换,当切换式液晶薄膜70欲切换于透明的第一状态时,可对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给予一驱动电压。当切换式液晶薄膜70欲切换于不透明的第二状态时,则可切断驱动电压,使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变为不透光。
上述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可应用于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常见的笔记型计算机或移动电话等。再参见图2B与图2C,以一实施例说明上述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
如图2B与图2C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200具有一本体210以及一掀盖220,掀盖220可转动地设置于本体210,其中掀盖220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其结构不再重复说明。必须注意的是,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中的切换式液晶薄膜70设置于掀盖220相反于本体210的一侧(即图2B的上侧),亦即设置于次显示屏幕224侧。换言之,以图2A为例,图2A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当使用者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掀盖220闭合于本体210时,如图2B所示,主显示屏幕222处于被遮蔽的情况,此时可将切换式液晶薄膜70切换于透明的第一状态,使得次显示屏幕224可进行显示动作。当使用者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掀盖220打开时,如图2C所示,主显示屏幕222未被遮蔽,可进行显示动作,此时可将切换式液晶薄膜70切换于不透明的第二状态,使得次显示屏幕224因不透光而无法进行显示动作。如此即可避免使用者以外的外人在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掀盖220打开时由次显示屏幕224看到显示内容,以保留个人隐私。
在此必须说明,采用透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做为液晶面板10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其组件配置并非限定于图2A所示的排列。再参见第3A~3D图以及第4A~4D图,说明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组件配置的其它实施例。第3A~3D图以及第4A~4D图是由与图2A的不同视角显示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的组件配置,因此光源组60以及驱动IC 80的位置与图2A不同,且将胶框90省略以简化图示。但其组件的结构实质上均与图2A相同。以下针对各实施例中组件的配置与图2A差异的处加以说明的。
在第3A~3D图的四个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光膜片30可为一抗反射(anti-reflective,AR)式偏振光板或是一抗反射抗眩光(anti-reflective &antiglare,AR-AG)式偏振光板,以增加前光组件与液晶面板组之间的抗反射特性;而第二偏振光膜片40则为一增亮聚光膜片(Dual 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DBEF)式偏振光板,以增加出光的亮度。另外,第一偏振光膜片30与前光单元50的抗反射面54之间具有一间隙C,间隙C的宽度可为例如0.1mm,以加强其抗反射效果。
在图3A中,除上述差异外,各组件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3A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3B中,液晶面板组、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以及第二偏振光膜片40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但切换式液晶薄膜7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3B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图3C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以及第二偏振光膜片40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切换式液晶薄膜70亦设置于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3C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3D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第二偏振光膜片40以及切换式液晶薄膜70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3D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第4A~4D图的四个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光膜片30可为一般偏振光板,但在第一偏振光膜片30与前光单元50的抗反射面54之间则不保留间隙,而是涂布有一光学胶膜层,以增加前光组件与液晶面板组之间的抗反射特性;而第二偏振光膜片40则为一增亮聚光膜片(Dual 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DBEF)式偏振光板,以增加出光的亮度。
在图4A中,除上述差异外,各组件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4A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4B中,液晶面板组、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以及第二偏振光膜片40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但切换式液晶薄膜7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4B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图4C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以及第二偏振光膜片40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切换式液晶薄膜70亦设置于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4C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4D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第二偏振光膜片40以及切换式液晶薄膜70的配置均与图2A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4D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均采用透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做为液晶面板10。然而,本发明也可采用半透射半反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图5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的结构,包括一液晶面板10’、一滤光片20、一第一偏振光膜片30、一第二偏振光膜片40、一前光单元50、一光源组60、一切换式液晶薄膜70、驱动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进行显示的一驱动IC 80以及包覆上述组件的胶框90。图5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与图2A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1除了液晶面板的结构不同以外,实质上具有相似的组件结构与配置,因此以下仅说明液晶面板10’的结构,其余组件不再重复说明。
在图5中,液晶面板10’是为一半透射半反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具有朝向前光组件的第一表面12以及相反于前光组件的第二表面14,且在第一表面12设有复数反射体16,以使部分光线反射回前光组件,穿过前光单元50的反射透射面52而朝向上方的切换式液晶薄膜70射出,未反射的光线则向下射出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
图5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由于其切换式液晶薄膜70位于上方,因此图5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此必须说明,采用半透射半反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做为液晶面板10’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其组件配置并非限定于图5所示的排列,且由于半透射半反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具有反射部分光线的特性,因此可将第二偏振光膜片40加以省略。再参见第6A~6D图以及第7A~7D图,说明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组件配置的其它实施例。第6A~6D图以及第7A~7D图是由与图5的不同视角显示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2的组件配置,因此光源组60以及驱动IC 80的位置与图5不同,且将胶框90与第一表面12的反射体16省略以简化图示。但其组件的结构除省略第二偏振光膜片40以外,实质上均与图5相同。以下针对各实施例中组件的配置与图5差异的处加以说明的。
在第6A~6D图的四个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光膜片30可为一抗反射(AR)式偏振光板或是一抗反射抗眩光(AR-AG)式偏振光板,以增加前光组件与液晶面板组之间的抗反射特性。另外,第一偏振光膜片30与前光单元50的抗反射面54之间具有一间隙C,间隙C的宽度可为例如0.1mm,以加强其抗反射效果。
在图6A中,除上述差异外,各组件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6A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6B中,液晶面板组、前光组件以及第一偏振光膜片30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但切换式液晶薄膜7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6B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图6C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以及第一偏振光膜片30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切换式液晶薄膜70亦设置于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6C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6D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以及切换式液晶薄膜70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6D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第7A~7D图的四个实施例中,第一偏振光膜片30可为一般偏振光板,但在第一偏振光膜片30与前光单元50的抗反射面54之间则不保留间隙,而是涂布有一光学胶膜层,以增加前光组件与液晶面板组之间的抗反射特性。
在图7A中,除上述差异外,各组件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7A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7B中,液晶面板组、前光组件以及第一偏振光膜片30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但切换式液晶薄膜7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7B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图7C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以及第一偏振光膜片30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切换式液晶薄膜70亦设置于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7C的上方是为次显示屏幕224侧,下方则为主显示屏幕222侧。
在图7D中,液晶面板组中的液晶面板10’、前光组件、第一偏振光膜片30以及切换式液晶薄膜70的配置均与图5相同,但上下相反。而液晶面板组中的滤光片20则设置于液晶面板10’的第二表面14侧。换言之,若应用于图2B与图2C所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时,图7D的上方是为主显示屏幕222侧,下方则为次显示屏幕224侧。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切换式液晶薄膜70是采用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然而,本发明也可采用其它可切换透光状态的液晶薄膜或面板。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以及各附图中,光源组60以及驱动IC 80均设置于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的侧边。然而,光源组60以及驱动IC 80可依照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尺寸与外形而改变其位置配置,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以及各附图的揭示形态。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一前光组件,该前光组件包括一前光单元以及一光源组,该前光单元具有一反射透射面以及一抗反射面,该光源组设置于该前光单元的一侧边;
一液晶面板组,该液晶面板组设置于该前光单元的该抗反射面侧,该液晶面板组包括一液晶面板以及一滤光片,该液晶面板具有朝向该前光组件的第一表面以及相反于该前光组件的第二表面,该滤光片设置于该液晶面板的该第一表面或该第二表面;
一第一偏振光膜片,该第一偏振光膜片设置于该前光组件与该液晶面板组之间;以及
一切换式液晶薄膜,该切换式液晶薄膜设置于该液晶面板的该第二表面侧或设置于该前光单元的该反射透射面侧,所述双面式显示装置在设置切换式液晶薄膜的一侧设置次显示屏幕,与次显示屏幕相对的另一侧设置主显示屏幕,其中,该切换式液晶薄膜切换于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之间以选择性地对次显示屏幕进行遮挡,当切换于该第一状态时,该切换式液晶薄膜为透明的,次显示屏幕进行显示动作,当切换于该第二状态时,该切换式液晶薄膜为不透明的,主显示屏幕进行显示动作而次显示屏幕被处于不透明的第二状态的切换式液晶薄膜遮挡从而无法进行显示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是一透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是一半透射半反射式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式液晶薄膜是一高分子分散型液晶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滤光片是一彩色滤光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光膜片是一抗反射式偏振光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光膜片是一抗反射抗眩光式偏振光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光膜片与该前光单元的该抗反射面之间涂布有一光学胶膜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偏振光膜片,该第二偏振光膜片设置于该液晶面板的该第二表面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偏振光膜片是一增亮聚光膜片式偏振光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偏振光膜片与该前光单元的该抗反射面之间具有一间隙。
CN2009101345253A 2005-01-06 2005-01-06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31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5253A CN101533177B (zh) 2005-01-06 2005-01-06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345253A CN101533177B (zh) 2005-01-06 2005-01-06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04111 Division CN1635410B (zh) 2005-01-06 2005-01-06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3177A CN101533177A (zh) 2009-09-16
CN101533177B true CN101533177B (zh) 2011-03-16

Family

ID=41103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45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3177B (zh) 2005-01-06 2005-01-06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533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7277B2 (en) * 2010-10-28 2015-04-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ransparent display assembly
CN102413235A (zh) * 2011-11-02 2012-04-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以及利用该移动终端进行信息显示的方法
CN103257474B (zh) * 2013-03-15 2015-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面板以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06094333A (zh) * 2016-06-20 2016-11-0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显示背光模组和双面显示设备
CN108333836A (zh) * 2018-01-22 2018-07-27 阿纳克斯(苏州)轨道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有轨电车上的单背光双面lcd异形显示器
US20210003858A1 (en) * 2018-02-13 2021-01-07 Murakami Corporation Optical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9785744B (zh) * 2018-12-25 2023-06-30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5659A (zh) * 2002-09-23 2004-03-3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5659A (zh) * 2002-09-23 2004-03-31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3177A (zh)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9379C (zh) 具有可调式镜面板的双面显示面板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TWI569064B (zh) 顯示器及電子單元
EP1839084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station having the same
CN101533177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US20080030656A1 (en) Transflective lc display with internal reflector and reflective polarizer
CN102236198B (zh) 混合型液晶显示设备
JP2001021883A (ja) 反射型液晶表示器及び電子機器
CN100410761C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11708215A (zh) 一种镜面切换屏及显示装置
CN114815376B (zh) 反射型彩色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作方法
CN10357637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59490A (zh) 一种增光膜、显示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5259708A (zh) 透明显示器
CN1635410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947129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9870843A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JP2004354818A (ja) 表示装置
CN2914134Y (zh) 一种微反射液晶显示器
CN21203189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3475B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0386683C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JP5320713B2 (ja) 両面発光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124593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终端
KR10212892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39183A (zh)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6